抚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抚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一、抚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钱思彤[1](2021)在《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演化及政策调控效果》文中提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加速了有限资源的枯竭,使生态环境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随着国家与地方各项政策的实施以及国民环保意识逐渐加强,从无序开发到合理运用,从粗放掠夺到友好保护,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理念已成为人类进入新时代的明确共识,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世代延续的正确判断与必然选择。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其生态环境质量关乎着国家生态安全,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改革黄金期,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危害着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构成一定威胁和挑战。当前亟需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服务质量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供政府部门参考和借鉴,基于评估结果对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治理,以促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升。本文以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为评价目标,以2005、2010、2015、2018年水质自动监测周报、土地利用、PM2.5年均浓度、植被覆盖指数等数据集作为支撑,以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水、土、气、生”四个维度出发,测算东北三省182个县域单元的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探索其时空变化的基本规律,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规划的实施情况,讨论测算结果与政策支撑之间的联动关系,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东北三省生态环境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基于理论深化与案例实证,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明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界定相关概念,梳理支撑论文的理论基础,系统总结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进展,并明晰论文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二章,是本文的研究方案部分,说明研究区域基本情况,陈述研究使用的数据的来源与详细处理过程,构建基于实测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并阐明研究运用的方法。第三章,首先分析了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总体变化情况,并对不同县域单元的估算结果进行了排序,其次从水、土、气、生四个维度分析子环境质量服务指数及其内部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总结基本规律。第四章,系统梳理了我国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等文件,以国家重要时间线、东北振兴时间线以及重要会议为时间轴,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规划的实施情况,具体分析了各时期政策的关注重点和变化情况,讨论前文评估结果与政策支撑之间的联动关系与比对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实证经验。第五章,通过前文系统的分析,归纳论文的主要结论,根据研究发现进行讨论,总结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提出研究展望。研究结果主要表明:(1)2005年至2018年,东北三省整体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呈先降后升、整体略微下降的特征,空间格局上呈现出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沿边沿海区域高于内陆区域的特征,高值区在小兴安岭山脉—长白山脉连续带周围展开,形成明显的生态环境服务质量高值连续带,中西部县(市)形成生态环境服务质量低值区,东部县(市)集中于中值区,呈现出低值区向东北部扩张,中值区、高值区向东部移动的特征。(2)东北三省县域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呈现出从北至南递减的特征,各年份最高值的县域均处于吉林省,最低值县域均处于辽宁省,辽宁省内各县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相差最大。(3)东北三省水质等级指数呈先升后降、整体下降的特征,高值区集中在东南沿海、沿江区域,中部和西部的水质等级指数较低;土地生态指数整体上升,呈现出东高西低、沿边沿海县(市)高于内陆县(市)的特征;大气质量指数先降后升、整体下降,呈现出从北部及东北部向西南递减的特征,大气质量为优的县(市)数量先下降后上升,且多数县(市)大气质量有所下降;植被覆盖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4)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治理体系逐渐完善,相关政策数量呈“波浪式”上升,根据各时期“东北现象”的变化应时调整,政策施行与评估结果的比对整体趋于一致。本文研究结果可供政府部门参考和借鉴,基于评估结果对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治理,以促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金澍[2](2020)在《辽宁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抚顺是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该地区已经建设完成或正处于建设阶段的大量重要的工程项目,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该地区的人类活动以及工程开发日益的频繁,导致了地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干扰和影响,此外该地区对于坡地的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还很缺乏。造成了在夏季的暴雨发生时,经常发生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等一系列的严重地质灾害,对在建的重要工程项目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以抚顺地区为例,通过全面调查该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并在详细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和sufer软件等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区和危险性评价。最终给出抚顺地区地质灾害分区治理及监测预防的建议。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本查清了抚顺县及抚顺市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条件。由于诸多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和发育情况、危害程度各不相同,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鉴于此,要充分的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导致地质灾害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加以预防和治理,避免灾害的发生,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2)基本查清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状况及发育特征。本次调查与2016年抚顺市区地质灾害巡查报告及抚顺县地质灾害巡查报告相比,新增地质灾害点2处(抚顺县),核销地质灾害点12处(抚顺市城区8处,抚顺县4处),合并了5处地质灾害点(抚顺市城区)。(3)初步查明诱发研究区地质灾害主要因素。抚顺市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大气降水等自然因素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抚顺市区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主要以中-大型的地裂缝、滑坡为主,辅以小型的地面塌陷、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上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大气降水等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到采矿、切坡等人为因素的控制。(4)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了分区。利用sufer和建模方法对抚顺地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分区。(5)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编制了防治区划及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实践证明,通过利用数学建模和sufer软件可以有效的对抚顺地区地质灾害情况进行分区划分,并利用评判模型准确的进行危险性评价,能够为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服务。

宁丽君[3](2020)在《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抚顺市是一个典型的矿业城市,其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产生的矿区地质灾害风险不仅严重影响矿区及周边生命财产安全,更威胁整个城市安全,阻碍甚至使城市呈负发展趋势。与急性冲击不同,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同时具有急性冲击和慢性冲击,急性冲击会让城市通过反思、学习来获得免疫力,使其发展成为更高的生命体,但慢性冲击会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工程系统的稳定性,矿区渐变性灾害风险对抚顺市系统的迫害不断累积,使城市各系统处于崩溃或极端不健康状态。而传统的城市发展研究未考虑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影响。因此从城市系统的角度探索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对城市整体发展的迫害程度,诊断城市生命体的健康程度已迫在眉睫。脆弱性理论是衡量城市健康程度的重要工具,则文章以抚顺市为例,在充分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脆弱性表征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对抚顺市发展的影响,从城市系统的角度出发,依据脆弱性评价理论和集对联系数方法的原理,对西露天闭坑前后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变化开展系列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了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脆弱性内涵、评价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利用文献研究-专家头脑风暴法确定突发性灾害风险和渐变性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价指标,再采用专家打分-灰色统计法对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确定,最终得到生态环境、经济脆、社会和工程脆弱性四类影响因素即具体子因素,并利用层次分析-熵值法确定权重。(2)评价了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等级。根据相关文献和抚顺市经济发展情况界定了抚顺市脆弱性等级划分标准和各指标阈值,利用集对联系数法评价了抚顺市脆弱性,得到了抚顺2007-2017年抚顺脆弱性等级。(3)分析了西露天矿区闭坑前后抚顺市脆弱性变化趋势。基于脆弱性评价等级,分析抚顺市2007-2017年脆弱性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比2007-2017年辽宁省各城市社会经济增长水平,确定抚顺市较辽宁省其他城市的脆弱性排名,然后采用障碍度结合西露天闭坑后灾害风险与抚顺社会经济变化情况,分析预测闭坑后抚顺市脆弱性程度。(4)提出了抚顺市脆弱性调控措施及矿区地质灾害风险治理措施。基于标杆城市管理理论,对比分析标杆城市与抚顺市脆弱性差距,确定抚顺市脆弱性调控面临的问题,提出抚顺市脆弱性调控措施和矿区地质灾害治理措施。该论文有图14幅,表32个,参考文献95篇。

刘宏磊[4](2020)在《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开发工程活动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扰动了矿山和矿区环境与生态系统,这种扰动有些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效应,但也有一些扰动对其具有正效应。为了系统地修复治理矿山环境的负效应和开发利用矿山环境的正效应,运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和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为我国实现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双赢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明确了与论文研究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如矿山环境、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环境效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采掘扰动不同环境的后果的矿山环境问题分类;依据矿山环境问题分布的地理格局、地貌特点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分布区域及特征;根据矿业开发活动扰动环境的不同影响,明确矿山环境正、负效应的定义,将矿山环境正效应分为矿山能源正效应、矿山空间正效应和矿山综合正效应,将矿山环境负效应分为矿山岩土体环境负效应、矿山水环境负效应、矿山大气环境负效应和矿山生态环境负效应。为了全面分析矿山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本文提出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方法和多问题综合评价方法。矿山环境单问题评价旨在分析和预测单个矿山环境问题对矿山环境现状以及未来状态的影响,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互信息熵和信息时域分割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和权重,以分析多个矿山环境问题叠加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并以四道柳煤矿为例,选择该区域环境影响最为典型的多个问题综合评价了煤炭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修复治理矿山环境负效应,论文提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体系,补充和完善了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并有效指导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以往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研究不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是在系统地研究修复治理对象的基础上,以消灾治理、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为目标,以工程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为支撑,突破了使用单项技术指导矿山环境治理的传统理念,形成从工程治理到生态修复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体系。通过对象分析、目标控制、厘定技术,优化组合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开采沉陷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和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的三套修复治理模式。其中,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0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4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8例。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实践研究中,阐述了模式的适用范围与技术构成,剖析了模式应用工程示例的工程背景、矿山环境负效应和工程修复治理措施,并讨论模式的实践效果。以邢东煤矿、大雁二矿、风水沟煤矿等矿山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元宝山露天矿排土场、准格尔露天矿排土场等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抚顺西露天矿露天采坑南、北帮边坡稳定性问题示例3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通过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的实践研究,分析并验证了修复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有效应对了复杂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难题。为了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正效应资源,论文提出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且将之应用于实践。梳理了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中的对象、目标、技术以及模式构建方法,提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土地与空间(地下)开发利用、原位地下科学研究场地开发利用、矿山文化科普以及旅游观光等开发利用目标,梳理了8项服务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的技术方法,并围绕对象分析、目标控制、技术厘定的系统方法,构建了11例煤炭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以露天矿山为例,将模式实践于西露天矿正效应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光伏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浅层低温地热能、多类型仓储空间、深坑酒店与地下商业中心、矿山科普教育基地、矿山地质博物馆和采掘遗址、健身休闲基地等综合开发利用内容。为了开发利用矿山复杂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背景下的矿山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研发了矿区浅层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和矿区含水层排泄区域识别方法两项技术,并检验了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邓军[5](2019)在《辽宁抚顺里仁村张石沟矿区生态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山开采对土地和环境的破坏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研究难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矿山开采造成开采区以及周边环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尤其是导致土壤和植被的丧失,进而使土地失去利用价值。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尾矿、废石)要占用大面积的堆置场地,堆积尾矿中的有害物质侵蚀土壤导致植物生长和发育受到限制,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致使大量土地荒漠化,是青山变得光秃,引起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矿山的露天开采所形成的高陡边坡还可造成二次地质灾害,而且形成的边坡缺水、缺土、缺肥,生态条件日趋恶化,植被自然恢复的难度相当大。根据矿山破坏实际情况,利用工程和生物两种治理措施,营造出植物生长的基础条件,将矿山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改变地貌景观,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平衡,确保矿区地质环境根本好转。青山工程是辽宁省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省委、省政府从生态立省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普惠性民生工程。根据2015年度抚顺市闭坑矿山生态治理工程计划表,顺城区列入2015年治理计划中包含了里仁村张石沟矿区。里仁村张石沟矿区生态治理项目位于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里仁村东侧,为民间开采铁矿所形成的破损山体,主要为露天开采所形成的4处露天采场及随处堆放的渣堆组成。本项目通过工程治理和生物修复措施,提高矿山边坡的稳定性,减小地质灾害的危害性,通过营造植物生长的基础条件改善地貌景观,使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和恢复。通过技术手段恢复土地的使用价值,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蒋毓琪[6](2018)在《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流域上游水源地是国家为保护相对脆弱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划定的区域,其森林资源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生态服务功能对下游水资源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下游地区作为受益者免费享有上游提供的森林生态服务,上游地区因保护水源地森林生态环境而自身发展权利受限。为了弥补上游保护森林资源与建设生态环境遭受的损失,下游有义务对上游进行补偿。由于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较低和补偿资金有限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很难弥补流域上游林农权利受限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跨区域横向补偿势在必行。流域森林生态补偿作为一项环境保护政策,将成为协调区域间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服务享用的损益关系、矫正流域内区域间利益分享机制,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共分十一章,核心章节为第四章至第九章,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部分:(一)理论分析。首先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演化博弈论阐明了浑河流域上游补偿客体与下游补偿主体的逻辑关系,即“是什么”,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将上述问题抽象化;其次,根据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和森林—水资源系统的产流过程分别对上游向下游空间流转的森林生态服务和上游森林资源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即“补什么”和“为什么补”;最后,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对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进行经济学解释,即“补多少”和“怎么补”。(二)实证分析。根据浑河流域上游清原县、新宾县和抚顺县346户林农和下游抚顺市区、沈阳城市段、辽中县、辽阳县、灯塔市、海城市和台安县970户居民的实地调查数据,首先,利用WTA测算上游林农的受偿意愿,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林农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分位数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林农在不同分位点接受补偿意愿的差异;其次,运用IAD延伸模型,对下游抚顺市区与沈阳城市段城市居民以基础水价提升作为浑河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运用Log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而后,利用ELES模型探析居民基础水价提升幅度的承受能力以确定其承受范围;利用WTP测算下游辽中县、辽阳县、灯塔市、海城市和台安县居民的补偿意愿,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林农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最后,依据浑河流域上游林农受偿意愿与下游居民补偿意愿的测算结果,确定补偿标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第一,浑河流域上、下游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关键取决于上游保护流域水源地森林资源和下游补偿。通过构建引入约束机制后的演化博弈模型,本研究发现:在收益大于保护成本的前提下,上游愿意保护流域森林生态环境,实现稳定均衡(保护-补偿);收益小于保护成本,上游选择不保护,不可能实现稳定均衡(保护-补偿),引入第三方(上级政府)加以约束,保证流域森林生态补偿顺利实施。第二,浑河流域上游地区的森林生态服务向下游地区空间流转,体现为正的空间外溢效应。本研究依据浑河流域森林资源面积与不同森林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得到浑河流域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413641.08万元;利用断裂点公式和ArcGIS9.3软件的Buffer与Intersect工具,测算出上游向下游各地区空间流转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9536.57万元,其中,抚顺市区得到空间流转价值最高为3118.51万元,台安县得到空间流转价值最低为268.72万元。第三,浑河流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空间流转价值与下游水资源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关系。本研究以沈阳城市段为例,通过2011—2015年浑河上游向沈阳城市段空间流转的生态服务价值,利用通径分析方法,探讨上游森林资源生态服务空间流转对沈阳城市段水资源供给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游森林生态服务在空间范围发生流转,其土壤水含量通过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进行水文循环,以河流为通道流转至流域下游,间接影响沈阳城市段供水量并产生正外部效应。第四,浑河流域上游林农森林生态受偿意愿强烈,高于补偿标准。林农对于提高流域森林生态补偿的意愿高达93.36%;林农受偿意愿为37.88元/亩;林农年龄、公益林比重、家庭收入与对补偿标准认知是其受偿意愿的显着影响因素,其中家庭收入对其影响呈“倒U型”。第五,浑河流域下游居民为了保护水源地森林生态环境,愿意进行补偿。本研究运用IAD延伸模型,对下游抚顺市区与沈阳城市段城镇居民以基础水价提升作为浑河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的接受意愿进行研究,并利用ELES模型探析居民基础水价提升幅度的承受能力以确定其承受范围。结果表明:74.60%沈阳和抚顺城市居民愿意通过提升基础水价方式对流域上游水源地进行补偿,其基础水价提升幅度不超过0.18元/m3;下游其他五个地区的76.48%居民意愿对上游水源地林农支付补偿资金,总体平均支付意愿水平为12.16元;个体及家庭特征、外部环境、现状评价与认知等多维度变量显着影响其支付意愿,这些影响因素均与居民支付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第六,流域上游林农受偿意愿与下游居民补偿意愿共同决定生态补偿标准,补偿资金分配受流域面积、流域森林面积、上游向下游空间流转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综合影响。依据浑河流域上游林农受偿意愿与下游居民补偿意愿的测算结果,确定森林生态补偿标准为8225.25万元/年,清原县、新宾县和抚顺县的贡献系数分别为50.80%、41.15%和8.05%,相对应的森林生态补偿金的分配额度为4178.43万元、3384.69万元和662.13万元。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为:第一,研究内容的创新:(1)本研究从“是什么”、“补什么”、“为什么补”、“补多少”与“怎么补”等方面展开分析,建立了“上、下游利益相关者—上游向下游提供生态服务—上游林农受偿意愿和下游居民补偿意愿—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的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框架;(2)针对目前仅仅依靠政府纵向财政转移支付所存在补偿标准较低和补偿方式单一的问题,本研究以抚顺市和沈阳城市段为例,从提升城市居民基础水价为视角对浑河流域上游进行补偿,增了补偿资金,丰富了补偿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研究视角与方法应用的创新:已有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对象聚焦于水资源污染和水权分配,采用直接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静态地计算流域生态服务外溢价值,本研究着眼于流域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ArcGIS9.3软件动态地测算浑河上游向下游空间流转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测算流域生态服务外溢价值测算提供了新思路。

陈如铁[7](2017)在《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及城市整合》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不断推进着城镇化的进程,城镇的扩展、更新等步伐的加快又带来了城市土地结构以及空间类型的更新。这就促使中心城市与周边郊县地域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协作网络的发展和效率也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大都市区化以及城市整合的趋势已经显现。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具备引领、辐射、集散等多种功能的地理中心,在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逐步成为以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建设为主旋律的当今社会中的关键角色。因此对于大都市区空间的产生、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以及对其城市间整合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大都市区正在制定、实施的相关规划和未来城镇进一步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架构大都市区空间扩展与城市整合的理论框架,从大都市区和城市目前的研究进展入手,理顺大都市区、城市及整合的概念,科学界定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通过各时期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变化,揭示沈阳大都市区演变的时空特征与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与沈阳大都市区在地理空间上紧密相连的抚顺、铁岭和本溪三座城市间的整合发展基础作以总结,并对于未来几座城市间的整合方面和途径进行深入探讨。论文在写作思路上总体遵循“实践问题的初步认识——已有研究的总结——实证研究——理论的上升与完善”这一基本路线展开,具体包括:(1)对本研究的相关背景进行总结,并据此提出目前研究遇到的瓶颈;(2)针对问题对前人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和认识,把握相关研究的系统构建以及最新进展,进而确定自己的研究角度和理论基础;(3)根据文献的概览,对研究中的关键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搭建大都市区空间扩展和城市整合的理论框架;(4)选择沈阳这一较为典型的区域中心城市,在以上理论框架下对沈阳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空间特征、形成机制等作以详细分析;(5)总结沈阳大都市区已有的城市整合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整合的路径,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全文包括七个部分,即绪论、五章正文以及结论:绪论部分,在充分了解选题背景的基础上,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与方法。通过回顾目前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在大都市区方面的建设、发展,发现其中急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阐述了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明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确立全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对本论文中涉及到的大都市区、城市等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总结与梳理,并构建大都市区空间扩展与城市整合的理论框架,为后文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以沈阳为例,主要研究其发展及空间界定。其中包括:沈阳大都市区形成的背景;沈阳大都市区自身发展基础;以及不同界定方法下,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第四章,主要研究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过程、特征及动力机制。其中包括沈阳大都市区空间发展阶段;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阶段特征;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以及相关讨论。第五章,主要梳理了沈阳大都市区与抚顺、铁岭、本溪三座城市的整合发展基础和已有实践总结。其中包括: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的客观基础、必要性与可能性;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要素;已有相关规划实践及规划实践评价。第六章,主要研究未来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路径。其中主要包括,沈阳大都市区与城市发展模式选择、整合发展重点方面、整合发展的路径三个方面。结论部分,为文章总结并对结论进行理论思考。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本学科以及相关领域的认识,提炼出8条主要的研究结论和3点创新之处。最后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遗留问题,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宏飞[8](2017)在《抚顺市区地裂缝分布特征、成因机制及活动性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提出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型矿业城市。由于抚顺市区具有浑河活动断裂、地下采煤及露天采煤等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与人类工程活动,致使不同成因的地裂缝广泛分布于市区,严重影响抚顺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课题通过对抚顺市区地裂缝的全面调查以及研究,旨在查明抚顺市区地裂缝分布及成因机制的基础上,形成一套针对基岩地裂缝和矿业城市地裂缝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建立抚顺市区地裂缝活动性预测模型,为抚顺市的规划、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治理提供依据,也为其它资源型城市关于地裂缝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借鉴,对矿山型地裂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从地质环境背景出发,构建出各区域内地裂缝形成的地质结构模型,掌握其孕裂环境,结合野外调查,查明抚顺市区地裂缝的展布规律、发育现状以及与下伏构造断裂的关系;其次在掌握抚顺市区地面沉降变形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地裂缝的分布特征,探索地面沉降变形与地裂缝的内在联系,并开展“开采沉陷变形预测模型”研究,实现对地裂缝活动趋势的监控和预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不同露天煤矿开采、地下煤矿开采、水平构造地应力作用下地裂缝形成、发展过程,概化出各地裂缝的形成机制;最后在数值模拟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开展地下煤矿开采下地裂缝活动性预测模型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抚顺市区地裂缝为典型的矿山型地裂缝,目前共发育12条,地裂缝总体走向为NEE,具有明显的总体走向一致性的特点,且与抚顺市区主要断层走向一致,是与下伏断层相连的构造破裂面。根据其分布的区域性及形成的地质背景特征,可划分为四个主要地裂缝带: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地裂缝带,包含I号和II号地裂缝,地质结构模型为受花岗片麻岩古风化壳及玄武岩软弱破碎带控制的峡谷型;抚顺西露天矿北帮-南阳路地裂缝带,包含III、IV、V号地裂缝,地质结构模型为受浑河系列断裂带控制的深埋插入-峡谷型;劳动公园-海新河地裂缝带,包含VI、VII、VIII、IX、X、XI号地裂缝,地质结构模型为受浑河系列断裂带控制的深埋插入型;海新路地裂缝带,包含XII号地裂缝,地质结构模型为受F13断层控制的盆地型。目前活动强度最大的为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地裂缝带。2)由地下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变形特征符合“S”型曲线特征,基于反正切函数建立的地面开采沉陷变形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实时的预测预报模型,由最新的监测数据得到最新的拟合参数,通过参数的不断修正生成最新的拟合曲线,能够及时把握变形的动态发展趋势,在中短期预测预报方面应用效果很好,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可以运用到对由地下煤矿开采诱发地裂缝发展趋势的预测预报。3)XI号-VI号地裂缝均分布于老虎台矿塌陷坑及其北侧影响范围内,其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构造断裂的影响;随着离开采中心的距离越远,地面垂直沉降变形量越小,沉降变形等值线也越疏松,地裂缝垂直方向的发育规模和强度也越来越小;在浑河构造断裂带NE延伸方向上,当超出地下开采的影响范围以及受F13断层的阻隔作用影响,地裂缝便不发育。4)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地裂缝带属于受双滑面超大型推移式滑坡控制和制约的滑坡后缘地裂缝,为人类露天煤矿开采作为主导因素的非构造地裂缝。地下煤矿开采,露天煤矿开采,构造断裂,水平构造地应力是影响抚顺市区其余地裂缝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浑河断裂带在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作用下,导致地壳深部断裂长期蠕动孕育了隐伏的裂缝直达地表,在地下煤矿开采、露天煤矿开采作用下诱发浑河系列断裂带发生错动,在地表表现为变形突变,引起地裂缝超强活动。因此抚顺市区大多数地裂缝是由断层构造作为“孕裂”背景,地下煤矿和露天煤矿开采作为“启裂”条件,高水平构造地应力作为限制条件的“采沉构造地裂缝”,为混合成因地裂缝。且随着地下煤矿及露天煤矿的继续开采,导致各区域地裂缝的活动强度不同程度的增加。5)首次考虑水平构造地应力在地裂缝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为:在一定程度范围内能够遏制地裂缝活动性,但当超过界限后将反向增强地裂缝的活动强度。不同区域内对水平构造地应力的响应强度不同,西侧剖面由于露天坑的存在,使得水平构造地应力对地裂缝发展趋势的影响更为强烈,应力界限为25MPa,且随着水平构造地应力的增加,此区域地裂缝反向发育强度越高,而其它剖面,应力界限推移到60MPa甚至更大。6)通过数值模拟地下煤层厚度、埋藏深度、水平掘进距离对典型地裂缝活动性(包括垂直、水平方向)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其它任意两个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煤层厚度增加,地裂缝活动性增强;煤层埋藏深度增加,地裂缝活动性减弱;水平掘进距离增加,地裂缝活动性增强;且以水平掘进距离为代表的人类矿采活动对地裂缝活动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基于地下煤层厚度、埋藏深度、水平掘进距离与典型地裂缝活动性曲线关系建立的三元n次多项式函数预测模型与数值数据的拟合精度很高,能够通过三个影响因素参数的录入实现地裂缝垂直与水平方向活动趋势的预测。

李晓丹[9](2016)在《抚顺市“十二五”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文中认为"十二五"期间,抚顺市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各类功能区声环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得到有效控制。与"十一五"相比,功能区噪声昼间均值下降了2.0分贝,夜间均值下降了1.9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下降了0.9分贝;区域环境噪声下降了0.2分贝。

费金岩[10](2015)在《抚顺市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文中提出根据抚顺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2014年抚顺市空气质量污染特征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抚顺市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在时间分布上主要污染指标PM2.5、PM10、SO2、NO2浓度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夏季O3污染最重;在空间上西部望花区污染最重,东部的水库污染相对较轻。

二、抚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抚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演化及政策调控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辨析
        1.3.1 生态环境
        1.3.2 生态环境质量
        1.3.3 生态环境服务质量
    1.4 理论基础
        1.4.1 人地关系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4.4 协同论
        1.4.5 环境规制理论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生态环境研究进程与发展
        1.5.2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方法
        1.5.3 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
        1.5.4 文献述评
    1.6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及数据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
        2.1.1 研究区域
        2.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 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2.2.1 指标体系
        2.2.2 指标计量方法
        2.2.3 空间分析方法
3 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3.1 总体环境
        3.1.1 时间特征
        3.1.2 空间特征
    3.2 水环境
        3.2.1 水质等级指数时空演变特征
        3.2.2 水资源禀赋时空演变特征
        3.2.3 水质类别时空演变特征
        3.2.4 水质评价因子变化特征
    3.3 土地环境
        3.3.1 土地生态指数时空演变特征
        3.3.2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
        3.3.3 功能用地重心转移特征
    3.4 大气环境
        3.4.1 PM_(2.5)浓度时空演变特征
        3.4.2 基于AQI数据的空气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3.5 植被环境
        3.5.1 植被覆盖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3.5.2 植被覆盖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4 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政策调控效果与优化建议
    4.1 主要政策回顾
        4.1.1 整体政策汇总
        4.1.2 国家生态环境重要政策梳理
        4.1.3 基于“东北振兴”时间线的政策梳理
        4.1.4 东北三省生态环境相关政策梳理
    4.2 结果比对情况
        4.2.1 “十一五”时期结果比对情况
        4.2.2 “十二五”时期结果比对情况
        4.2.3 “十三五”时期结果比对情况
    4.3 政策优化建议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与讨论
        5.1.1 主要结论
        5.1.2 讨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不足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东北三省县域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综合指数南丁格尔玫瑰图
    附录2 2005-2018 年东北三省县域“水、土、气、生”指数变化热图
    附录3 2005-2018 年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类型面积转化情况(km~2)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
    附录5 生态环境相关政策
    附录6 生态环境相关标准(水)
    附录7 生态环境相关标准(大气)
    附录8 生态环境相关标准(土地)
    附录9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 年)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辽宁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评价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1.2.2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1 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交通位置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水文与气象
        2.2.2 植被类型、分布特征
    2.3 地质灾害类型
    2.4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2.4.1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2.4.2 地质灾害的行政区域分布特征
        2.4.3 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第3章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3.1 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
    3.2 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
    3.3 地质灾害与地震
    3.4 地质灾害与降水
    3.5 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4章 地质灾害综合评价
    4.1 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4.2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综合分区评价
        4.2.1 分区的目的
        4.2.2 分区原则
    4.3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4.3.1 分区方法
        4.3.2 建立分区体系
        4.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4.3.4 数据处理
        4.3.5 分区结果及分区评价
    4.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4.1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影响因素的确定
        4.4.2 建立评判模型
        4.4.3 危险性分区
    4.5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价
    4.6 地质灾害耦合模拟分析:以泥石流为例
        4.6.1 建立流固耦合模型
        4.6.2 参数设置
        4.6.3 模拟结果
第5章 地质灾害监测预防体系建设
    5.1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5.1.1 群测群防网络的构成
        5.1.2 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5.1.3 群测群防的工作内容
    5.2 群专结合的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5.2.1 专业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5.2.2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5.2.3 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5.3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评述
        5.3.1 重点防治区(Ⅰ)
        5.3.2 次重点防治区(Ⅱ)
        5.3.3 一般防治区(Ⅲ)
    5.4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的平台
        5.4.1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的平台
        5.4.2 运行环境
        5.4.3 系统框架
        5.4.4 数据库结构与内容
        5.4.5 系统功能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3)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2 抚顺市基本概况及矿区灾害类型
    2.1 抚顺市自然环境概况
    2.2 抚顺市社会经济特征
    2.3 抚顺市矿区概况
    2.4 抚顺矿区地质灾害风险概况
3 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
    3.1 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对抚顺市各系统的影响分析
    3.2 抚顺脆弱性评价指标维度划分
    3.3 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四级指标的确定
    3.4 指标数据的收集与标准化处理
    3.5 指标权重确定
    3.6 指标权重计算
4 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价
    4.1 脆弱性评价方法的选取
    4.2 基于集对联系数的抚顺市脆弱性评价
    4.3 抚顺市脆弱性评价分析
    4.4 西露天矿闭坑后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脆弱性预测分析
5 抚顺市脆弱性调控和矿区地质灾害风险治理措施提出
    5.1 标杆城市选取
    5.2 标杆城市与抚顺市脆弱性对比分析
    5.3 抚顺市脆弱性调控措施提出
    5.4 矿区地质灾害风险治理措施提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矿区地质灾害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影响因素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2 矿区地质灾害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影响因素权重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矿山环境问题与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2.1 基本概念
    2.2 矿山环境问题分类研究
    2.3 矿山环境问题分布区域
    2.4 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2.5 本章小结
3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与多问题综合评价研究
    3.1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
    3.2 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研究
    4.1 修复治理模式的科学内涵
    4.2 修复治理模式的对象
    4.3 修复治理模式的目标
    4.4 修复治理模式的技术方法体系
    4.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5.1 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5.2 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5.3 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5.4 本章小结
6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与关键技术方法
    6.1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
    6.2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实践——以露天矿山为例
    6.3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辽宁抚顺里仁村张石沟矿区生态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环境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什么是矿山地质环境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1.3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1.5.1 占用与破坏土地资源
        1.5.2 水资源损毁
        1.5.3 矿山次生地质灾害
        1.5.4 自然景观与生态破坏
第2章 张石沟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所要解决的问题
    2.1 研究项目的由来
    2.2 张石沟矿区基本情况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研究区自然地理情况
        2.2.3 研究区所在地社会经济概况
        2.2.4 与重要生态区域关系
    2.3 研究区现状调查及所要解决问题评述
        2.3.1 基本情况及评述
        2.3.2 土壤情况和土地破坏情况及评述
第3章 张石沟矿区的治理思路
    3.1 治理原则
    3.2 治理分区
    3.3 治理模式
    3.4 技术路线和主要治理措施
        3.4.1 技术线路
        3.4.2 主要治理措施
    3.5 可行性分析
        3.5.1 政府的政策保障
        3.5.2 建设的必要性
第4章 张石沟矿区治理的实施对策
    4.1 张石沟矿区治理的工程设计
        4.1.1 采坑回填和堆填
        4.1.2 削坡工程
        4.1.3 危岩清理工程
        4.1.4 场地平整工程
        4.1.5 排水工程
        4.1.6 土壤改良工程
        4.1.7 种植工程
        4.1.8 灌溉工程
        4.1.9 后期管护工程
    4.2 设计主要工程量
    4.3 设计对应的施工方法及进度安排
        4.3.1 工程基本情况
        4.3.2 工程总体部署
        4.3.3 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4.3.4 进度安排
        4.3.5 现场管理
第5章 治理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质量、工期保障措施
    5.2 安全保障措施
    5.3 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第6章 张石沟矿区治理的效益分析
    6.1 社会效益
    6.2 经济效益
    6.3 环境效益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生态学理论基础
        2.1.2 生态补偿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2.1 生态补偿
        2.2.2 森林生态补偿
        2.2.3 流域生态补偿
    2.3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社会经济
    3.2 浑河流域范围界限划分
    3.3 数据来源
        3.3.1 资料数据
        3.3.2 实地调查数据
第四章 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4.1 流域上、下游居民森林生态补偿博弈模型构建
        4.1.1 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演化博弈情景设定
        4.1.2 变量设定及支付矩阵
    4.2 流域上游林农与下游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4.3 引入约束机制后的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演化博弈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浑河流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价值测算
    5.1 浑河流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流转类型的界定
    5.2 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5.3 浑河流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空间流转价值测算
        5.3.1 浑河流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服务空间流转面积
        5.3.2 浑河流域上游地区与下游各地区相对距离
        5.3.3 浑河流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转移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浑河流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空间流转价值对水资源的影响——以沈阳市城市段为例
    6.1 沈阳城市段水资源影响因素选择
    6.2 数据标准化
    6.3 相关分析
    6.4 沈阳城市段水资源影响模型构建与通径分析
    6.5 偏相关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浑河流域上游林农森林生态受偿意愿分析
    7.1 样本特征描述与变量选择
        7.1.1 样本特征描述
        7.1.2 林农对流域生态环境重要性及补偿标准的认知分析
        7.1.3 林农森林生态受偿意愿测算
    7.2 林农森林生态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7.2.1 模型建立
        7.2.2 稳健性检验
    7.3 林农森林生态受偿意愿差异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浑河流域下游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意愿分析
    8.1 抚顺市区与沈阳城市段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意愿与支付水平分析
        8.1.1 样本特征描述
        8.1.2 抚顺市区与沈阳城市段居民对流域生态环境的认知分析
        8.1.3 变量选择
        8.1.4 模型建立与假说提出
        8.1.5 抚顺市区与沈阳城市段居民对提升基础水价的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8.1.6 城市居民对提升基础水价的承受能力分析
    8.2 浑河流域下游其他地区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意愿与支付水平分析
        8.2.1 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变量设定
        8.2.2 样本特征描述
        8.2.3 居民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意愿
        8.2.4 居民流域森林生态补偿的认知分析
        8.2.5 居民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测算
        8.2.6 浑河流域下游其他地区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与补偿资金分配
    9.1 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资金测算
        9.1.1 浑河流域上游林农森林生态受偿金额
        9.1.2 浑河流域下游居民森林生态补偿金额
        9.1.3 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资金测算
    9.2 浑河流域上游地区的贡献系数与补偿资金分配额度
        9.2.1 浑河流域上游地区的贡献系数
        9.2.2 浑河流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的分配额度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10.1 结论
        10.1.1 浑河流域利益相关者博弈
        10.1.2 浑河流域上游向下游空间流转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
        10.1.3 浑河流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
        10.1.4 浑河流域上游林农森林生态受偿意愿
        10.1.5 浑河流域下游居民森林生态补偿意愿
        10.1.6 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与分配
    10.2 政策建议
        10.2.1 扩大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主体范围
        10.2.2 拓宽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渠道
        10.2.3 丰富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方式
        10.2.4 建设和完善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体系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7)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及城市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全面进入大都市区化的发展阶段
        二、行政壁垒导致政府在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不适应
        三、整合城市是沈阳大都市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大都市区
        二、城市
        三、城市/区域整合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大都市区界定的理论基础
        二、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理论基础
        三、城市整合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理论框架
        一、大都市区空间的认知
        二、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
        三、城市整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沈阳大都市区的界定
    第一节 沈阳大都市区形成的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催生了新的地域现象
        二、国家及省域战略支持
        三、沈阳自身发展诉求
    第二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发展基础
        一、地理环境基础
        二、经济发展基础
        三、社会人文基础
    第三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界定
        一、界定方法选择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三种方法下的沈阳大都市区空间范围
        四、沈阳大都市区的界定范围探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
    第一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发展阶段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沈阳大都市区各年份的范围界定
        三、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阶段
    第二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的规模和方向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建设用地在空间上的扩展规模
        三、建设用地在空间上的扩展方向
    第三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特征
        一、特征数据选取和处理
        二、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特征
    第四节 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
        一、非政府因素
        二、政府因素
        三、指标体系建立
    第五节 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讨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的基础
    第一节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整合的现实意义
        二、整合的必要性
    第二节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可能性
        一、地缘临近,人文相亲
        二、城市资源优势各异,互为依存
        三、工业化发展阶段匹配,产业门类互为依靠,互补性较强
        四、文化同源,一脉相承
    第三节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要素
        一、经济要素
        二、空间要素
        三、制度要素
        四、社会与文化要素
        五、生态要素
    第四节 已有规划实践
        一、沈阳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
        二、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三、沈阳——抚顺整合相关规划
        四、沈阳——本溪整合相关规划
    第五节 规划实施现状及评价
        一、规划实施现状
        二、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三、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壁垒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的模式、发展重点及路径
    第一节 整合原则与目标
        一、整合原则
        二、整合目标
    第二节 沈阳大都市区与城市整合模式的选择
        一、几种较为成熟的城市整合模式
        二、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模式——雁行模式
    第三节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重点方面
        一、经济:产业与市场的双重整合
        二、空间:从点轴到网络
        三、社会文化:地方认同和地方性的寻求与创造
        四、制度:大都市区管治框架下的整合
        五、生态:从源头控制、保护与修复
    第四节 整合途径
        一、认知层面:政府、企业与居民的认识转变
        二、规划层面:多规合一与单元引导
        三、技术层面:加快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区域
        四、制度层面:区划调整与政策导向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抚顺市区地裂缝分布特征、成因机制及活动性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裂缝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2.2 地裂缝预测预报及其相关研究现状
        1.2.3 矿山型地裂缝研究现状
        1.2.4 抚顺市区地裂缝研究现状
        1.2.5 地裂缝成灾条件及主要特点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抚顺市区地裂缝的地质环境背景及分布特征
    2.1 抚顺市区地裂缝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层岩性组合
        2.1.3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4 地质构造特征
        2.1.5 抚顺市区各矿区井田分布及采煤概况
    2.2 抚顺市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2.2.1 地裂缝平面展布特征及发育现状
        2.2.2 地裂缝分布基本规律
    2.3 抚顺市区地裂缝形成的地质结构模型
    2.4 小结
第三章 抚顺市区地裂缝地面沉降变形特征研究
    3.1 概述
    3.2 矿区概况及监测数据
    3.3 地面开采沉陷变形预测预报模型
        3.3.1 监测点沉降数据特征
        3.3.2 采空区上覆岩层不同破坏带岩体“S”型沉降变形特征
        3.3.3 反正切函数模型
    3.4 模型验证
    3.5 地表开采沉陷变形预测预报模型开发
    3.6 抚顺市区地面沉降变形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3.7 抚顺市区地裂缝分布与地面沉降变形特征
    3.8 小结
第四章 抚顺市区地裂缝形成机制分析及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1 地裂缝影响因素分析
    4.2 海新路地裂缝带形成机制分析及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2.1 地下开挖到现状数值分析
        4.2.2 地下剩余煤矿开挖后预测分析
        4.2.3 露天开采至-290m标高后的预测分析
        4.2.4 露天开采至-472m标高后的预测分析
        4.2.5 东侧剖面地表各参考点垂直沉降变形与水平移动变形特征
        4.2.6 地裂缝形成机制分析
        4.2.7 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3 劳动公园-海新河地裂缝带形成机制分析及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3.1 地下开挖到现状数值分析
        4.3.2 剩余地下煤矿开挖后预测分析
        4.3.3 中间剖面地表各参考点垂直沉降变形与水平移动变形特征
        4.3.4 地裂缝形成机制分析
        4.3.5 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4 抚顺西露天矿北帮-南阳路地裂缝带形成机制分析及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4.1 地下开挖到现状数值分析
        4.4.2 露天开挖后预测分析
        4.4.3 西侧剖面地表各参考点垂直沉降变形特征
        4.4.4 地裂缝形成机制分析
        4.4.5 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5 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地裂缝带形成机制分析
        4.5.1 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地裂缝带现状特征
        4.5.2 地表岩移监测
        4.5.3 地裂缝带岩土体试验
        4.5.4 地裂缝带形成机制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抚顺市区地裂缝活动趋势预测
    5.1 不同煤层厚度及埋藏深度下人类地下煤矿开采对地裂缝活动性影响研究
        5.1.1 不同剖面煤层平均厚度、平均埋藏深度及水平掘进距离下F_(1A)断层破碎带处单位距离最大移动变形差特征
        5.1.2 不同剖面煤层平均厚度、平均埋藏深度及水平掘进距离下F_(45)断层破碎带处单位距离最大移动变形差特征
    5.2 不同煤层厚度、埋藏深度、人类地下煤矿开采程度下地裂缝活动趋势预测
        5.2.1 抚顺市区地裂缝非线性拟合预测模型
        5.2.2 XI号地裂缝活动强度非线性拟合预测模型
        5.2.3 非线性拟合预测模型在地裂缝活动强度预测中的应用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介绍
附录B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C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附录D 攻博期间获得奖励
致谢

(9)抚顺市“十二五”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声环境质量现状
    1.1 功能区环境噪声
    1.2 道路交通噪声
    1.3 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现状
2 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2.1 功能区环境噪声变化趋势
    2.2 道路交通噪声变化趋势
    2.3 区域环境噪声变化趋势
    2.4“十二五”与“十一五”声环境质量比较
3 环境噪声污染原因分析
    3.1 功能区环境噪声
    3.2 道路交通噪声
    3.3 区域环境噪声
4 小结

(10)抚顺市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抚顺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1 达标天数
    1.2 首要污染物
2 环境空气污染特征
    2.1 污染负荷
    2.2 时间变化特征
    2.3 空间分布特征
3 污染原因分析
4 结论

四、抚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三省生态环境服务质量演化及政策调控效果[D]. 钱思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辽宁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D]. 金澍. 吉林大学, 2020(01)
  • [3]矿区地质灾害风险影响下抚顺市脆弱性评估研究[D]. 宁丽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
  • [4]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宏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5]辽宁抚顺里仁村张石沟矿区生态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邓军. 吉林大学, 2019(03)
  • [6]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蒋毓琪. 沈阳农业大学, 2018(11)
  • [7]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及城市整合[D]. 陈如铁.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8]抚顺市区地裂缝分布特征、成因机制及活动性预测模型研究[D]. 王宏飞. 吉林大学, 2017(09)
  • [9]抚顺市“十二五”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J]. 李晓丹.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6(02)
  • [10]抚顺市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J]. 费金岩.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5(02)

标签:;  ;  ;  ;  ;  

抚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