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1](2021)在《“媒体监督”概念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媒体监督"与"舆论监督"是两个基本等义的概念,"媒体监督"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学界也已经有所涉及。本文基于现实的媒介环境,并结合学界对"舆论监督"的阐释,认为"媒体监督"更明确地标示了监督主体;可以涵盖公开报道和内参报送两种监督形式;已在现行政法话语、新闻话语中有所援用,可以被合理使用。
汤超[2](2021)在《探析新闻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舆论监督报道中,新闻内参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媒体通过电话热线、信访接待等方式掌握着大量的新闻素材,有些属于重大新闻线索,如果公开见报遇到的阻力和难度很大,而新闻内参一般通过特定的渠道来进行信息专递,具有特定性和保密性,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是做好新时期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
高国舫[3](2020)在《新时代加强和完善舆论监督论析》文中指出与人大监督、党内监督等监督形式相比,舆论监督具有反映迅速、影响广泛等特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舆论监督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尽管如此,舆论监督难的问题,仍然在一些地方广泛存在。这其中既有思想认识上对舆论监督存在的偏差,有媒体自身的问题,也有舆论监督环境不佳的问题。新时代加强和完善舆论监督,应进一步优化舆论监督环境,加强对舆论监督的支持与配合,倡导对舆论监督的宽容和保护。
杨益航[4](2020)在《论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是当前法学界和新闻传播界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构建和谐的司法与媒体关系能够有效推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促进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司法环境。其内涵基于司法公开,是把司法权置于公众视野内,让公众了解司法,让司法裁判经得起检验的制度安排。此研究的实际意义却远不至此,和谐的司法与媒体关系可以使司法理念深入人心,厚植法治根基,树立司法权威,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尊法、懂法、守法的法治氛围。司法与媒体之间关系十分复杂,司法可以对媒体进行制约,媒体也可以对司法进行监督,同时二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如何在维护共同价值的基础上找到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的平衡点,怎样构建司法与媒体良性互动、相生相长的和谐关系是国内外各相关领域努力的方向。本文从当前司法活动与媒体报道之间的价值目标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在应对涉法新闻报道方面的实践和发展,就典型问题进行了初步阐释,并在理论的基础上以比较法研究的方式对国内外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研判,探讨在应对热点案件和舆情中的一般和特殊情况及应对方法,从发展角度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初步分析,倡导建立和谐有序的司法与媒体互动关系。全文共六章十六万字,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概念入手分析司法公正原则和媒体新闻报道的特点,从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理论来分析媒体参与司法活动的正当性,并在此基础上就二者之间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不同的工作方式进行对比,指出实践中的冲突和难点。聚焦司法公开,从审前和审判公开分析媒体报道在不同阶段介入的特点和难点,就媒体报道对司法公开的价值和当前实践中存在的冲突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就例外原则进行初步探讨。通过近年来国内的热点案例分析司法与媒体关系的不同特点。以呼格吉勒图案、赵作海案分析媒体报道在纠正冤假错案方面的作用;以药家鑫案分析舆论压力对审判工作的影响;以于欢案分析新闻舆论促成司法系统自我纠偏的可行性;以张扣扣案分析新媒体时代复杂舆论环境对司法工作的新机遇新挑战。以比较法视角分析美国、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处理新闻报道与司法关系的做法和特点,列举了包括对言论自由、庭审公开、保密制度、隐私权等领域的规定和办法,总结规律性特征,以及为改善国内工作带来的启示。对目前包括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内的信息技术前沿发展和传播环境深刻变革做了简要分析,同时从涉法新闻报道角度对这些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做了前瞻性预判,并针对公共领域和被遗忘权等新媒体环境下愈发突出的问题做了专题研究。最后,从改善司法与媒体报道关系的角度切入,根据前文研究从司法与媒体合作基础、共同任务、有效做法等方面提出构建司法与媒体和谐关系的意见建议。此外还就确立和完善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路、依法规制司法与媒体报道关系、依法规制司法与新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蔡晶晶[5](2019)在《《安徽日报》舆论监督类报道研究(2013-2017年)》文中研究说明《安徽日报》是安徽省委机关报,作为安徽省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安徽日报》一直是全省报业的排头兵、领头羊,拥有着其他地市级报纸不可比拟的优势。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政府反腐的力度空前加大,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新政策、新气象,为媒体舆论监督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党报作为党和人民连接的桥梁,是社会的“传声筒”、“发声器”,在舆论监督类报道上更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目前,学界对舆论监督类报道的研究数量不少,但对党报的舆论监督报道研究却很少,仅有少量硕士论文,而《安徽日报》舆论监督类报道,也只有少量。本文以《安徽日报》2013~2017年的舆论监督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呈现《安徽日报》在十八大以来舆论监督类报道的特点和变化。本文一共有四章。绪论阐述了舆论监督的基本概念、国内研究现状、党报舆论监督现状、《安徽日报》舆论监督现状以及本文对舆论监督的界定;第一章通过《安徽日报》2013~2017年来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报道来源、报道篇幅等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二章通过对《安徽日报》舆论监督类报道的内容分析,得出2013~2017年三个变化:即监督领域、版面设置、舆论导向,并试图分析《安徽日报》舆论监督类报道特点;第三章笔者访谈了《安徽日报》的高层、中层、一线采编人员,通过文本进一步分析《安徽日报》2013~2017年来舆论监督类报道偏差,在自主性选题、连续报道、本地监督上存在不足及背后原因;第四章笔者试图从作为政治表达的舆论监督、作为媒体职能的舆论监督、作为百姓期待的舆论监督三种表达形态入手,来分析《安徽日报》的舆论监督类报道变化背后的原因,以及媒体记者试图做出的努力、改进的方向。
肖宇赫[6](2016)在《我国舆论监督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而舆论监督本身既是现代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对我国舆论监督进行展开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从舆论监督的相关概念和内涵入手,在剖析舆论监督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舆论监督的基本特征,并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探讨舆论监督的产生及发展历程。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基础理论的深入剖析,集合中国社会主义舆论监督的现实发展情况,对舆论监督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升政府机构的运行效率、有助于保持各级干部队伍的纯洁、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等实际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舆论监督实事求是、正确导向等的现实原则,为舆论监督的合力运行提供了助益。本文在最后部分主要对我国当下的舆论监督运行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从舆论监督的地位及作用的角度对“第四权力”进行了分析,认为舆论监督能够确保了公共权力正当行使,可以有效保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监督体制中的不足,同时对腐败形成一种警示的作用。舆论监督是我国政治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舆论监督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同样存在着问题,运行机制尚需完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透明度仍有提高空间、领导重视有待加强等情况还尚未完全解决,这对我国推进舆论监督和民主化进程都是不利因素。我们要根据我国舆论监督遇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有效措施,使我国舆论监督法制化、规范化,从而更有效的发挥其在民主政治中的监督功能。
张春林[7](2015)在《论中国共产党的内参舆论监督思想》文中研究说明内参舆论监督思想是党的舆论监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内刊物演变成内参,到内参传播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再到内参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党的内参舆论监督思想日臻成熟。从理论到实践,这一思想主要包括内参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内参报道与公开报道严格区分,内参采写更加谨慎,内参传播严格分级与保密等方面内容。
周欣[8](2013)在《微博与传统媒体行使舆论监督功能的合作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创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分散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力,加之传统媒体自身媒介特性的限制和利益多元化的影响,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出现弱化的情况。而随着微博的广泛应用,微博舆论监督功能迅速发展起来,各种新闻事件在微博上层出不穷:从江苏溧阳卫生局长微博约情人开房事件,到雷政富不雅视频在微博上被检举;从微博打拐的微博公益事件,到宜黄拆迁案全程微博直播维权事件;从岳阳公安警事曝光天价切糕,到“毒胶囊”事件引发的“皮鞋很忙”的调侃。越来越多的事件在微博平台曝光,越来越多的舆论在微博上发酵并产生重大影响。微博舆论监督广泛、即时和互动性强等特点得到了充分发挥,但同时,微博的碎片化、草根性和泛娱乐化也造成了微博舆论监督缺乏公信力、监督非理性化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微博与传统媒体各自行使舆论监督功能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二者所处的媒介环境,总结出微博和传统媒体在舆论形成和扩散过程中存在合作的态势。这种合作的关系不仅发生在舆论的信息发布环节,也存在于意见的整合和互动以及舆论扩散的过程中。接着,文章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如“毒胶囊”事件、雷政富事件、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等案例进行解析,分析微博和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阐明总结出二者的合作模式,即认同模式、协商模式和质疑模式。最后,文章明确了微博和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合作的重要性及意义。
宋超[9](2013)在《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报纸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所采用的传播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选举的进程和公民对政治的参与程度,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仅代表着人类传播技术的变化与进步,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使得网络社会正在崛起,网络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毫无疑问,网络也对政治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公民政治参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参与理论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人民权利的思想。民主本质上要求广泛的政治参与,因此,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也是现代政治系统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公民的政治参与体现了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参与权,而且以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为起点,建立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等的制度安排,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为进行选举和投票、参加社团组织或者政党组织、信访等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利益的分化推动了中国政治参与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崛起,互联网凭借自身的信息量大、公开性和实效性等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平台之一。人们在现实中政治参与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借助网络这一媒介进行宣泄,利用虚拟空间来获得政治参与诉求的实现。对于中国而言,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队伍的扩大,互联网对中国政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人们越来越多的利用网络获取政治信息、参与政治生活。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在当下的中国,网络不仅仅建构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也为公民政治参与创设了新的方式,它以一种无中心的、离散的结构打破了以往政治参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络政治参与所具有的低成本性、平等性、开放性、高效性、直接性、互动性等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政治参与者的平等,政治参与的价值理念在网络时代体现得比任何时代都要明显。在启动公共议程方面,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不依赖政府批准的独特优势。网络赋予了公民话语权,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公众通过网络所形成的网络舆论尽管不必然影响政府决策,却是政府在决策时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而极大地激发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同时,网络也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平台,推动了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与对话,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政治观念、改变着政治参与的模式和方法,也改变着政府决策的行为,为中国政治发展创设了新的环境。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参与政治生活进而影响政治进程的行为,与传统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参与方式的互动性等特点。在这一新的政治参与模式面前,政府如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公民在网络空间展开互动和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就能够控制矛盾的发生,也能够疏导和协调各种冲突,网络政治参与就是现实政治的“解压阀”。然而,如果政府不能够跟上网络社会的发展,对网络政治参与这一新的政治参与模式采取强压和打击的手段,就会导致矛盾和冲突的升级,网络政治参与就会成为政治冲突的“催化剂”。2003年“孙志刚事件”标志着中国网络政治影响力的真正形成。2008年初,绥德事件、西丰事件、天门事件和华南虎事件经过网络舆论传播放大,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躲猫猫”事件、邓玉娇案、杭州飙车案,到上海“钓鱼执法”、石首骚乱,再到奥运圣火传递风波和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网络都发挥了惊人的政治影响力。网络不仅仅是一般民众参与政治活动、向政府进行利益表达和政治监督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广大政府官员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的各级官员越来越认识到网络的重要,许多领导干部通过开设博客和发帖等方式参与网民的互动。2011年被称作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开始使用微博,政务微博作为民众与党政机关和政府官员交流沟通的平台,不仅能够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还能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整合电子政务资源。作为政府创新与管理的新方式,政务微博逐渐成为令人关注的力量。换句话说,网络已经成为领导干部治国理政的新媒介,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网络的能力,也成为衡量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当网络与中国政治相结合,究竟会给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背景和条件是什么?网络政治参与将对中国政治生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是什么?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存在怎样的现实困境?如何有效应对网络政治参与对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挑战?本文的研究主题就是就围绕着上述问题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与发展、网络政治参与对中国政治生态的影响、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现实困境以及加强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进行探讨。本文所依据的基本逻辑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当前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政治现象,也成为影响现实生活中的国家权力、政治体制、政治文化和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变量。同时,在网络政治参与这一变量的影响下,国家权力、政治文化和政府管理的变化也将反作用于网络政治参与,从而推动对于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思考。具体来讲,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提出本文研究的主题——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并对该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述评和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进行阐述与说明。第二部分是研究的基础与理论框架。本部分首先对政治参与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进行了厘清与界定,然后对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对于媒介的政治功能、议程设置理论以及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关系的理论进行论述。第三部分是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与发展。本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背景,即互联网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利益冲突的深化。然后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方式进行了叙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案例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是网络政治参与对中国政治生态的影响。本部分主要是从网络政治参与和中国政治意识的变迁、网络政治参与和公共政策、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行为的影响——以政务微博为例对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政府回应机制与互动模式的转变等方面展开了论述。第五部分是对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具体形态——网络监督进行了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作为网络政治参与具体形态的网络监督成为当前我国对公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重要方式,本部分从网络监督的兴起、影响以及网络监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有效推进网络监督制度化建设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第六部分是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数字鸿沟的冲击与挑战、群体极化的负效应。首先对数字鸿沟进行了概述,然后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中数字鸿沟表现及成因以及数字鸿沟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对群体极化进行了概述,然后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的成因以及群体极化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第七部分是加强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主要是通过加强网络政治参与法律法规的健全、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加强网络行业自律和公民网络伦理建设等方面推动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第八部分是结语。总之,本文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进行解读,将网络政治参与放在媒介与政治关系的互动中进行考察,对网络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此作为分析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前提,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发展背景、网络政治参与对中国政治生态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具体形态—网络监督、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等问题结合具体的案例作出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加强网络参与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剖析。
祁程[10](2012)在《舆论监督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当前党内监督工作在党的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下,己经呈现出由浅层到深层、由被动到主动、由随意到规范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而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改善党内监督现状,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和功能,帮助党的机关及时掌握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加以警示并防范问题的发生。如何采取措施用舆论监督强化党内监督来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发挥《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监督”概念使用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国内学界对“舆论监督”概念的阐释 |
合理使用“媒体监督”概念的理由 |
1.“媒体监督”更明确地标示了监督主体。 |
2.“媒体监督”可以涵盖公开报道与内参报送两种监督形式。 |
3.“媒体监督”已在现行政法话语、新闻话语中有所援用。 |
(2)探析新闻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新闻内参坚持的原则 |
(一)坚持党性原则 |
(二)坚持真实性原则 |
(三)坚持时效性原则 |
(四)坚持简洁性原则 |
三、新闻内参选题的选择 |
(一)重大政策、改革举措出台后实施情况的反馈 |
(二)重大突发事件、灾难性事故 |
(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
(四)公开报道与新闻内参相结合 |
四、新闻内参遇到的新挑战及对策 |
(一)新媒体的冲击 |
(二)采访程序的阻力 |
(三)采编能力的弱化 |
五、结语 |
(3)新时代加强和完善舆论监督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舆论监督亟须确立的几点共识 |
(一)舆论监督是媒体的法定权利 |
(二)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是统一的 |
(三)舆论监督要坚持党性原则 |
二、舆论监督要求媒体的自我完善 |
(一)媒体须提升其公信力 |
(二)媒体须严格恪守必要的界线 |
(三)媒体应加强自我保护 |
三、优化舆论监督环境的路径选择 |
(一)优化舆论监督环境 |
(二)加强对舆论监督的支持和配合 |
(三)倡导对舆论监督的宽容和保护 |
(4)论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关系研究综述 |
二、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
三、本文的主要观点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关系基本原理 |
第一节 司法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司法的概念 |
二、司法的功能 |
三、司法权和司法程序 |
四、司法裁决 |
第二节 司法公正的原则 |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二、无罪推定原则 |
三、罪刑法定原则 |
四、罪刑相适应原则 |
五、得知被指控的性质和理由原则 |
六、由合格的法庭进行审理原则 |
七、被告人出庭和辩护原则 |
八、与证人对质原则 |
九、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
第三节 媒体报道司法活动的正当性 |
一、媒体报道的权利根据 |
二、媒体报道是公众表达权的体现 |
三、媒体报道满足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 |
四、媒体监督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
第四节 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的主要问题 |
一、信息环境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
二、媒体与司法的工作方式差异 |
三、媒体报道对法官的影响 |
四、假新闻对社会公众的误导 |
五、媒体报道对个人隐私的影响 |
六、媒体审判问题 |
第二章 司法公开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侦查和检察程序公开问题 |
一、侦查公开的范围 |
二、侦查公开的限制 |
三、检察机关逮捕程序公开 |
四、检察机关起诉程序公开 |
第二节 审判公开问题 |
一、立案公开 |
二、审判程序公开 |
三、审判结果公开 |
四、执行公开和审务公开 |
第三节 司法公开与媒体报道关系 |
一、司法公开与媒体报道关系的发展 |
二、媒体报道对司法公开的价值 |
三、司法公开在司法公正和媒体报道方面存在问题 |
四、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与媒体的关系 |
第四节 媒体对不公开审判的异议权问题 |
一、媒体对审前不公开听证程序的异议 |
二、媒体对不公开庭审的异议权 |
三、媒体对不公开的司法案件报道问题之思考 |
第三章 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媒体报道在纠正冤假错案方面的作用 |
一、呼格案和赵作海案的基本情况 |
二、媒体关于两件案件的报道对完善司法体制的作用 |
三、从这两个案件看构建冤假错案的预防和救济机制 |
第二节 媒体报道对公正审判的影响 |
一、药家鑫案的基本情况 |
二、新闻报道和舆情在此案中的作用 |
三、药家鑫案件的法律分析 |
四、以药家鑫案为视角思考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关系 |
第三节 媒体报道对司法的纠偏作用 |
一、于欢案的基本情况 |
二、于欢案的法律和媒体报道作用分析 |
三、于欢案件中媒体报道对司法公正的贡献 |
第四节 媒体报道对司法公正的维护 |
一、8·27 昆山砍人案的基本情况 |
二、此案报道和舆论分析 |
三、此案中舆论对刑事司法实体公正的影响 |
四、此案对刑事司法程序公正的影响 |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对司法影响 |
一、张扣扣案的基本情况 |
二、案件的舆情讨论 |
三、真相与对真相的想象 |
第四章 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关系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强调保护言论自由模式 |
一、美国的言论自由传统 |
二、美国司法对隐私权的保护与媒体报道的问题 |
三、司法对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权的保护 |
四、缄口令 |
五、对律师的言论限制 |
六、对司法人员的言论限制 |
七、与陪审团审判有关的限制 |
第二节 英国注重保障司法公正的模式 |
一、英国的司法公开 |
二、英国司法对媒体涉法报道的限制 |
三、英国处理新闻报道与司法关系模式的特点 |
第三节 欧洲国家媒体与司法报道关系 |
一、欧洲关于媒体与司法关系的文件 |
二、欧洲人权公约的规定和欧洲人权法院的实践 |
三、欧洲大陆国家关于司法和媒体关系的规定 |
四、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保密制度和救济手段 |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与司法关系 |
第一节 新媒体技术影响下舆论环境特点 |
一、新传播环境的特点分析 |
二、新传播因素在司法领域影响和体现 |
三、新形势下的司法信息公开工作的短板和不足 |
第二节 影响司法公正的新传播因素考察 |
一、新技术下庭审公开的边界 |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的规制问题 |
三、对司法的匿名评论权问题 |
第三节 网络传播中公众领域问题 |
一、以奈特诉特朗普案看公众人物社交网络管理 |
二、媒体与公众平台的责任划分 |
第四节 媒体新环境下的被遗忘权问题 |
一、被遗忘权原理 |
二、被遗忘权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
三、被遗忘权保护的途径 |
四、被遗忘权保护对于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意义 |
第六章 改善媒体报道与司法关系的建议 |
第一节 构建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和谐关系初探 |
一、媒体报道与司法活动的合作基础 |
二、司法和媒体的共同任务 |
三、司法公正原则和媒体报道的兼容 |
四、构建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和谐关系有效做法 |
第二节 确立和完善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路 |
一、正确认识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
二、以主流媒体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司法公正舆论环境 |
三、根据舆论建议促进司法公正 |
四、媒体与司法关系之协调 |
第三节 依法规制司法与新闻的关系 |
一、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 |
二、制定相关人员的职业准则 |
三、明确媒体在报道司法工作中的社会责任 |
四、司法机关对媒体报道限制 |
五、媒体的自我规制 |
六、新闻媒体的行业规制 |
第四节 媒体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 |
一、新闻侵权行为的界定 |
二、媒体报道侵权法律救济的原理 |
三、媒体侵权的法律救济的方式 |
四、新闻侵权的救济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安徽日报》舆论监督类报道研究(2013-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 舆论监督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当下党报舆论监督研究现状 |
(三) 《安徽日报》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本文的“舆论监督”概念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安徽日报》舆论监督类报道内容统计 |
第一节 样本选择及时间范围的确定 |
(一) 样本的选取理由 |
(二) 样本获取方法和原则 |
(三) 类目建构 |
第二节 舆论监督类报道样本概论与分析 |
(一) 报道数量 |
(二) 报道版面 |
(三) 报道体裁 |
(四) 报道来源 |
(五) 报道篇幅 |
第二章 《安徽日报》舆论监督类报道特点分析 |
第一节 全方位监督领域,多层面体裁选择 |
(一) 政治领域舆论监督报道 |
(二) 健康领域舆论监督报道 |
(三) 社会领域舆论监督报道 |
(四) 环保领域舆论监督报道 |
第二节 多样化栏目设置搭建舆论监督平台 |
(一) 群众、专家、记者建言献策 |
(二) 以深度彰显力度 |
(三) 回避“监督”之名,强化监督效果 |
第三节 坚持正面报道与舆论监督相统一 |
(一) 批评性报道揭露问题 |
(二) 正面报道追踪问题解决 |
第三章 《安徽日报》舆论监督类报道偏差分析 |
第一节 监督力度尚显不足 |
(一) 舆论监督对象级别低 |
(二) 舆论监督针对性弱 |
第二节 连续报道有待加强 |
(一) 有头无尾,完整性不足 |
(二) 只见表态,不见落实 |
第三节 记者未署名现象值得重视 |
(一) 舆论监督类报道是否应署名 |
(二) 稿件中为何未署名 |
第四章 三种表达形态下的舆论监督 |
第一节 作为政治表达的舆论监督 |
(一)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
(二) 新闻舆论监督被多次被写入党和政府重要文献中 |
第二节 展示媒体职能的舆论监督 |
(一) 两种监督方式:公开报道与内参 |
(二) 两种监督效果:“立竿见影”与“持久有效” |
第三节 体现公众期待的舆论监督 |
(一) 有态度:英勇直击战斗不止 |
(二) 有温度:情系民生为民立命 |
(三) 有深度:追根究底求真务实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我国舆论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1.1 理论意义 |
0.1.2 现实意义 |
0.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本文研究方法 |
0.4 本文创新之点 |
1 舆论监督的基本问题研究 |
1.1 相关概念阐述 |
1.1.1 舆论监督的概念与内涵 |
1.1.2 舆论监督的基本特征 |
1.2 舆论监督的产生及发展 |
1.2.1 马克思有关舆论监督的阐述 |
1.2.2 舆论监督缘起 |
1.2.3 舆论监督的形成 |
1.2.4 舆论监督的发展 |
2 舆论监督的功能和运行 |
2.1 舆论监督的功能 |
2.1.1 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
2.1.2 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
2.1.3 提升政府机构的运行效率 |
2.1.4 有助于保持各级干部队伍的纯洁 |
2.1.5 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2.1.6 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 |
2.2 舆论监督的原则 |
2.2.1 实事求是原则 |
2.2.2 正确导向原则 |
2.2.3 批评教育原则 |
2.2.4 依靠群众原则 |
2.3 舆论监督的运行 |
2.3.1 公开报道 |
2.3.2 公开评论 |
2.3.3 公开讨论 |
2.3.4 公开批评 |
2.3.5 发表内参 |
3 舆论监督的评析 |
3.1 舆论监督的地位与作用 |
3.1.1 确保了公共权力正当行使 |
3.1.2 有效保障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
3.1.3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监督体制中的不足 |
3.1.4 对腐败形成一种警示的作用 |
3.2 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
3.2.1 运行机制尚需完善 |
3.2.2 法制法规不够健全 |
3.2.3 透明度仍有提高空间 |
3.2.4 领导重视有待加强 |
3.3 进一步完善我国舆论监督实效性的对策 |
3.3.1 完善舆论监督运行机制 |
3.3.2 健全舆论监督法制体系 |
3.3.3 提高民众舆论监督认识 |
3.3.4 明确舆论监督的重点与对象 |
3.3.5 落实舆论监督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 |
3.3.6 与其他监督形成合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论中国共产党的内参舆论监督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外有别原则的起源与发展 |
( 一) 内外有别起源于大革命时期 |
( 二) 对内刊物演变成内参 |
二、内参作为舆论监督重要渠道 |
( 一) 内参传播机制的形成 |
( 二) 内参舆论监督职能的凸显 |
三、对内参监督的严格要求 |
( 一) 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
( 二) 内参报道与公开报道严格区分 |
( 三) 内参采写更加谨慎 |
( 四) 内参传播严格分级与保密 |
(8)微博与传统媒体行使舆论监督功能的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媒体舆论监督研究的综述 |
1.2.2 关于网络舆论监督研究的综述 |
1.2.3 关于微博与传统媒体合作研究的综述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媒体发展与舆论监督功能演进 |
2.1 大众传播媒体与舆论监督发展 |
2.1.1 大众传播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
2.1.2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历程 |
2.1.3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现状 |
2.2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弱化 |
2.2.1 网络话语权兴起分散传统媒体话语权 |
2.2.2 媒介特性限制限定了传统媒体的监督范围 |
2.2.3 利益多元化限制传统媒体的监督权力 |
第三章 微博话语平权及其舆论监督力量 |
3.1 微博舆论监督特点 |
3.1.1 微博舆论监督的即时性、可移动性 |
3.1.2 监督平台的话语平权性 |
3.1.3 监督力量的广泛性、渗透性 |
3.1.4 监督主体的互动性 |
3.2 微博舆论监督的问题分析 |
3.2.1 微博民粹主义导致微博舆论监督缺乏理性 |
3.2.2 微博舆论泛娱乐化、低专业度导致监督不合理 |
3.2.3 微博舆论监督零散性导致舆论监督缺乏系统性 |
3.2.4 微博舆论监督缺乏公信力不足 |
第四章 微博与传统媒体行使舆论监督合作的必然性和合作态势分析 |
4.1 微博与传统媒体行使舆论监督合作的必然性 |
4.1.1 媒介融合的背景促使二者舆论监督功能的融合 |
4.1.2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的缺位以及监督权力异化 |
4.1.3 微博舆论监督效力不足 |
4.1.4 公众民主监督意识增强 |
4.2 微博与传统媒体行使舆论监督的合作态势 |
第五章 微博与传统媒体行使舆论监督功能的合作模式 |
5.1 微博与传统媒体在舆论传播路径中的合作监督 |
5.1.1 信息发布中的合作监督 |
5.1.2 意见整合互动中的合作监督 |
5.1.3 舆论扩散过程中的合作监督 |
5.2 微博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合作模式 |
5.2.1 认同模式 |
5.2.2 协商模式 |
5.2.3 质疑模式 |
5.3 微博与传统媒体合作监督的意义 |
5.3.1 拓宽了舆论监督对象 |
5.3.2 提高了监督方式的公开性 |
5.3.3 增强了舆论监督的时效性 |
5.3.4 使公共舆论形成过程更能体现公众意志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
第一章 研究基础与理论框架 |
一、相关概念的厘清 |
(一) 政治参与 |
(二) 网络政治参与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媒介的政治功能 |
(二) 议程设置理论 |
(三) 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关系 |
第二章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和发展 |
一、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背景 |
(一) 互联网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二) 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利益冲突的深化 |
二、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 |
(一)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 |
(二)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
三、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 |
(一) 交互性 |
(二) 民众主导 |
(三) 无序性 |
第三章 网络政治参与对中国政治生态的影响 |
一、网络政治参与和中国政治意识的变迁 |
(一) 政治意识与政治参与 |
(二) 网络政治参与对当代中国政治意识的影响 |
(三) 网络政治参与影响下当代中国政治意识的变迁 |
二、网络政治参与和公共政策 |
(一) 网络舆论成为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新力量 |
(二) 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公共政策的路径分析 |
三、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行为的影响:以政务微博为例 |
(一) 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政府回应机制与互动模式的转变 |
(二) 政务微博的兴起、功能与意义 |
第四章 网络监督: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具体形态 |
一、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网络监督的兴起及其影响 |
(一) 网络监督在中国的兴起 |
(二) 网络监督的影响 |
二、网络监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 网络监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二) 网络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三、有效推进网络监督制度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
(一) 健全网络监督法规 |
(二) 提升网络监督权威性 |
(三)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
第五章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 |
一、数字鸿沟的冲击与挑战 |
(一) 数字鸿沟概述 |
(二) 中国网络参与中数字鸿沟的表现与成因 |
(三) 数字鸿沟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 |
二、群体极化的负效应 |
(一) 群体极化概述 |
(二) 中国网络参与中群体极化的成因 |
(三) 群体极化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负效应 |
第六章 加强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 |
(一) 国外网络立法的借鉴 |
(二) 加强网络立法的原则 |
二、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
(一) 网络政治参与下政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
(二) 推动政务信息公开的手段和内容 |
三、加强网络行业自律和公民网络伦理建设 |
(一) 借鉴国外网络行业自律的经验 |
(二) 提高我国网络行业自律的水平 |
(三) 加强公民网络伦理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10)舆论监督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用舆论监督强化党内监督的必要性 |
二、舆论监督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 |
1、舆论监督具有其他监督形式所没有的独特作用。 |
2、舆论监督能为党内监督工作开展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 |
3、舆论监督对党内非规范行为的威慑力。 |
4、舆论监督能提高党内监督的效力,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三、用舆论监督强化党内监督的措施 |
1、强化开展舆论监督的意识, 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
2、改善新闻舆论监督自身的内在运作机制, 保证舆论监督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
3、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舆论监督法律法规。 |
4、增强和保障舆论监督的自主性, 同时与其他监督形式形成合力。 |
四、发挥《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监督”概念使用的可行性分析[J]. 张帆. 青年记者, 2021(14)
- [2]探析新闻内参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J]. 汤超. 传媒论坛, 2021(09)
- [3]新时代加强和完善舆论监督论析[J]. 高国舫. 长白学刊, 2020(04)
- [4]论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D]. 杨益航.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安徽日报》舆论监督类报道研究(2013-2017年)[D]. 蔡晶晶. 安徽大学, 2019(07)
- [6]我国舆论监督研究[D]. 肖宇赫. 辽宁大学, 2016(02)
- [7]论中国共产党的内参舆论监督思想[J]. 张春林.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8]微博与传统媒体行使舆论监督功能的合作模式研究[D]. 周欣.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9]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 宋超. 山东大学, 2013(10)
- [10]舆论监督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问题探讨[J]. 祁程. 理论建设,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