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杭州“牛奶风波”看企业建立预警机制的重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霞[1](2008)在《基于区域学习理论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构建研究 ——以浙江样本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笔者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异军突起”,和“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衍生发展迅速”等的实践背景下,从微观企业层次,提出对如何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这一基本研究问题。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并辅之于实地调研、人物访谈、问卷发放和典型案例剖析等研究方法,将基本问题按照研究思路分解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的构成、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的途径,以及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三大相关研究问题。在相关研究问题一中,结合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内涵和特点,识别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构成。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较为显着的空间集聚的发展模式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的构成中,突出体现了区位优势的内容。同时,相对于制造类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自发式发展路径单一,往往对环境资源、主要客户等依附性较强,再加上其服务产品的无形性等特点,因此,在其竞争优势的构成中,也体现了企业软实力优势的相关内容,包含了一定的社会资本优势的相关内容。综合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内涵和特点,笔者归纳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构成主要包括: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企业拥有较充裕的人力、资金和设备等资源;专业化优势,较高的并得到客户认可的,服务的差异化和技术的专业化程度;成本优势,企业在运营开支控制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区位营销优势,形成较强的区域品牌效应;社会资本优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建立的各种外部关系资本及带来的各种便利;创新优势或“熊彼特”租金优势,服务创新取得较高的效率和较好的效果。另外,笔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分别对于企业短期以及持续竞争优势,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集聚程度的作用效果有一定的差异。将企业规模和环境不确定性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控制变量后,企业空间集聚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短期区位优势及竞争优势,均有显着积极影响,从而初步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行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而当考虑到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空间集聚过程中,区位优势及竞争优势的持续性问题时(在研究方式上,在量表中引入关于区位优势及竞争优势的长期或持续问题项,进行类似的拟合研究,并与短期区位优势及竞争优势研究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笔者进一步发现: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集聚与其持续区位优势的关系研究来看,空间集聚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持续区位优势构成中,有利于获得知识和对政策把握的准确性提高的两方面显着,但同时对获得市场机会和降低运营成本的影响并不显着;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集聚与其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来看,空间集聚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构成中,有利于实现专业化优势和区位营销优势的提高的两方面显着,但同时对获得资源、降低运营成本、积累社会资本优势及服务创新等的影响并不显着。所以,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集聚与其区位及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来看,空间集聚对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区位及竞争优势影响的差异是明显的。总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利用空间集聚,只是获得暂时的先发优势,而该先发优势的持续,除空间集聚机制之外,还需利用其它的长效机制,例如学习机制,巩固该优势。而且,利用空间集聚获得的诸多优势往往会由于政策环境变化、企业的搬迁等,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系统逐步瓦解,并导致该优势消散。例如,现阶段杭州在打造现代服务业城市的战略导向下,部分传统制造业集群,逐渐向周边县市的梯度式转移,导致原集聚优势难以为继。这也解释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利用空间集聚获得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持续性较差,原因是空间集聚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也缺乏主动控制性、持续改进的过程,从而在总体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集聚对其区位和竞争优势的持续性,积极作用并不显着。从笔者选取的绍兴轻纺城物流基地、杭州数源科技信息园和上海浦东陆家嘴CBD区域空间集聚案例研究的结果来看,也支持了上述结论,无论是早期通过集聚获得先发优势的天波物流、新利软件等企业,还是原先绍兴轻纺城、数源科技信息园、陆家嘴CBD区域的发展起来的部分企业,现在已经被后来者,例如传化物流、新中大和汇丰银行等,居上且超越。在相关研究问题二中,针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构建问题,提出了区域学习理论,归纳了区域学习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构建作用的相关理论解释。并采用典型案例和问卷统计分析两种实证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构建的区域学习理论,进行了验证。从区域学习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作用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将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区域学习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产生显着的积极影响。从区域学习理论来看,其八个理论构成部分:团队导向、系统导向、学习导向、记忆导向、区位选择、区域嵌入、沟通整合和惯例演化,分别构成区域学习过程的八个环节。首先团队导向,从企业内部统一工作行为态度,强调相互协调配合提高知识吸收效率;同时,系统导向引入工作过程的大局观,有利于实现目标的统一性;学习导向有利于工作人员知识的吸收和素质的提高;记忆导向,强调知识向组织惯例、工作流程转化,形成组织能力;区位选择强调新领域的重新选择,具体表现在企业业务范围的拓展和业务合作伙伴的更新等,导致信息、技术和知识来源的更新;区域嵌入表明企业在新的业务拓展领域实现扎根,或者与新的业务伙伴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实现复杂技术或知识的吸收;沟通整合实现企业内部界面障碍的打破,融合外部知识并激活内部知识,从而实现知识整合;最后,惯例演化将新建立的知识体系和工作流程等,在企业内部或企业的不同业务领域进行复制拓展。纵观区域学习的八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循环过程,周而复始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产生积极作用。与空间集聚相比,区域学习作为一个循环过程,形成企业持续改进的动力机制,有力地作用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过程。在相关研究问题三中,基于区域学习理论,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观和能力观两个方面,提炼出区域学习作用于竞争优势的六个路径:关系资源、结构地位、文化认同、网络能力、组织柔性和服务创新。进而通过提出假设、模型构建、变量测度、数据分析等步骤,验证有效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区域学习机制。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域学习对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笔者的研究揭示了:区域学习通过获取关系资源、提高结构地位、施加文化认同感、提升网络能力、增加组织柔性和促进服务创新,分别构建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区位营销优势、社会资本优势、专业化优势和创新优势,从而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产生积极影响的作用机理。
邴晓谦[2](2004)在《企业危机中人才管理的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石油企业在重组分立主辅分离过程中,辅业(存续企业)人才危机现状为重点研究对象,探索存续企业吸引留住人才的对策。石油行业存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小及品牌知名度低等各种原因,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危机,同时由于企业规模较大,人员较多,需要它既要具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遵章守纪、合规稳定的特点,又需要具备在市场竞争中及时适应外部环境的灵活性特点,这两点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如何协调这二者间的关系,保证企业在用人方面的公正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减少人才流失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危机企业拥有的人才现状的研究,首先对企业危机有个一般性的认识,认清危机管理与经营发展对人才吸引力程度的关系;其次,在对危机、企业经营、吸纳人才之间辩证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系统内外同行业成功经验的对比分析,总结目前本企业在吸引留住人才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王洁[3](2004)在《从杭州“牛奶风波”看企业建立预警机制的重要性》文中提出 《中国青年报》2003年3月22日第二版,记者报道了3·15期间发生在杭州市涉及两大牛奶品牌的牛奶风波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两企业的危机公关活动。本文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指出其失策之处,以期在危机意识及操作层面上能给企业以更多借鉴。从下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本案例中杭州各大超市的危机意识极强。在3月15日两种品牌的产品被央视"点名"之后,旋即作出决策,次日上午杭州各大超市两种品牌的所有产品紧急撤柜。这一招极其聪明又很策略,既为消费者着想,"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彰显了其社会责任感,也符合"公众利益第一"的公关原则;又维护了因"城门失火"而"殃及鱼池"可能受损的企业形象,可谓一举数得。与超市的快速应对相比,两家企业则显得反应迟缓,他们直到该事件发生后两天中两种品牌奶制品总销量分别陡降80%和50%,每天各有10吨以上鲜奶无法销售时,才通过当地大小媒体向市民公开道歉,解释原因.作出承诺。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尽管两家企业勇于承担责任,在公关原则的指导下作了一系列善后事宜,产品重上货架并开始动销,但受损的企业形象不是瞬间能够恢复的。
二、从杭州“牛奶风波”看企业建立预警机制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杭州“牛奶风波”看企业建立预警机制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域学习理论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构建研究 ——以浙江样本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基本问题:生产性服务企业如何有效地构建竞争优势? |
1.3 研究思路 |
1.3.1 总体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 |
1.4.2 实证研究 |
1.5 技术路线 |
1.6 结构安排 |
1.7 内容简介 |
1.8 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2 文献述评及本文的研究框架 |
2.1 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文献回顾 |
2.1.1 服务业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 |
2.1.3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及存在意义 |
2.1.4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其他产业、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及其区位模式的相关研究 |
2.1.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作用关系 |
2.2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2.2.1 企业竞争优势的外生理论 |
2.2.2 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理论 |
2.2.3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的构成分析 |
2.3 区域学习理论相关文献 |
2.3.1 组织间学习、集体学习理论回顾: |
2.3.2 区域嵌入、本地嵌入理论回顾: |
2.4 本文的研究框架 |
3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空间集聚及其区位优势研究 |
3.1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位选择及空间集聚动力机制 |
3.2 产业宏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相关理论解释 |
3.2.1 中心地理论 |
3.2.2 竞租理论 |
3.2.3 办公室区位均衡理论 |
3.2.4 空间选择性扩散理论 |
3.2.5 区域创新网络理论 |
3.3 企业微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解释 |
3.3.1 共享性资源理论 |
3.3.2 交易成本理论 |
3.3.3 共生理论 |
3.3.4 企业创新网络理论 |
3.3.5 组织学习理论 |
3.4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分析 |
3.4.1 绍兴轻纺城物流基地物流企业空间集聚及区位效应案例研究 |
3.4.2 杭州软件信息园软件企业区域空间集聚及其效应案例研究 |
3.4.3 上海浦东陆家嘴CBD区域金融业企业区域空间集聚及区位效应案例研究 |
3.5 空间聚集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位、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3.5.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3.5.2 研究假设 |
3.5.3 模型构建与说明 |
3.6 变量选择与测度 |
3.6.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与测量 |
3.6.2 解释变量的选取与测量 |
3.6.3 控制变量的选取与测量 |
3.7 数据分析 |
3.7.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3.7.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3.7.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3.7.4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集聚对区位优势及竞争优势的影响分析 |
3.8 研究结论与讨论 |
3.8.1 研究结论 |
4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域学习对其竞争优势的影响 |
4.1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域学习理论 |
4.2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域学习的内涵特征 |
4.2.1 持续性 |
4.2.2 开放性 |
4.2.3 整合性 |
4.2.4 演化性 |
4.3 区域学习对竞争优势影响的理论解释 |
4.3.1 基于持续学习的企业竞争力提升理论 |
4.3.2 基于共享性资源的企业资源整合观理论 |
4.4 区域学习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案例研究 |
4.4.1 萧山传化物流基地传化物流企业区域学习过程案例研究 |
4.4.2 杭州数源科技信息园新中大软件企业区域学习过程案例研究 |
4.4.3 上海浦东陆家嘴CBD区域金融业汇丰银行区域学习过程案例研究 |
4.5 实证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4.6 变量选择与测量 |
4.7 数据分析 |
4.7.1 信度分析 |
4.7.2 效度分析 |
4.7.3 数据拟合分析 |
4.8 研究结论与讨论 |
4.8.1 研究结论 |
5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域学习对其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
5.1 基于区域学习的企业竞争优势提升机制分析 |
5.1.1 关系资本 |
5.1.2 动态能力 |
5.1.3 基于资源观的关系资本与基于能力观的动态能力分析 |
5.2 区域学习对竞争优势影响的作用路径构成分析 |
5.2.1 关系资本的资源保障机制解析 |
5.2.2 动态能力的动态提升机制解析 |
5.3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5.4 变量选择与测量 |
5.5 数据分析 |
5.5.1 信度分析 |
5.5.2 效度分析 |
5.5.3 模型拟合分析结果 |
5.6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6.1 研究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2 区域学习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调研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企业危机中人才管理的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企业危机与企业运营 |
第一节 企业危机的一般认识 |
第二节 企业危机与企业运营 |
第二章 企业危机中人才管理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机会较少 |
第二节 激励中公平原则兼顾不够 |
第三节 管理人的制度不健全 |
第三章 企业危机中人才管理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以文化留住人 |
第二节 以事业留住人 |
第三节 以感情留住人 |
第四节 以制度管理人 |
第四章 对企业危机与人才管理的进一步思考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从杭州“牛奶风波”看企业建立预警机制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域学习理论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构建研究 ——以浙江样本企业为例[D]. 杨霞. 浙江大学, 2008(07)
- [2]企业危机中人才管理的分析及对策[D]. 邴晓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01)
- [3]从杭州“牛奶风波”看企业建立预警机制的重要性[J]. 王洁. 公关世界,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