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临床应用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马裴裴[1](2021)在《希浦系统起搏治疗预防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长期的右室起搏(right ventricular pacing,RVP)可导致心脏收缩的不同步,最终可导致起搏介导的心肌病(pacemaker-induced cardiomyopathy,PICM)的发生,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心衰再住院率甚至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明确起搏介导的心肌病(PIC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避免或减少PICM发生,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浦系统起搏(his-purkinje system pacing,HPSP)包括希氏束起搏(his-bundle pacing,HB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作为生理性起搏方式,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对于已发生PICM患者的升级替代治疗,以及心室起搏依赖(心室起搏比≥40%)的慢心室率房颤合并射血分数下降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的患者,希浦系统起搏(HPSP)是否获益,目前临床相关课题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本研究通过三个方面揭示希浦系统起搏在预防和治疗心衰中的地位与价值。第一,通过对照分析研究PICM以及非PICM人群的临床基线资料及随访资料,明确发生PICM的独立预测因子、并长期随访两组人群的预后情况,了解PICM影响因素及预后以指导下一步临床治疗。第二,通过对希浦系统起搏(HPSP)升级治疗前后起搏器心肌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对照分析,明确希浦系统起搏升级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明确希浦系统升级治疗对PICM伴(或不伴)房颤患者的治疗价值是否存在差异。第三,明确希氏束起搏(HBP)与传统起搏(traditional pacing,TP)治疗对心室起搏依赖的永久性房颤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 EF)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及差异性,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方案,选择更优的起搏方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心衰再入院率及死亡率。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中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科,因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行单或双腔永久起搏器的患者782例,右心室起搏比例≥40%,排除术前LVEF<50%的心衰患者,排除因其他如瓣膜病、缺血性、酒精性/化学性、病毒性、扩张型、心律失常等基础病因已经存在的心肌病患者,排除临床指标参数无规律随访的患者。入组571例患者随访,按照是否发生PICM分成PICM组和非PICM组,收集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伴随疾病、心律失常类型),起搏器植入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并以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集植入前心电图检查参数(QRS时限、QTC时限)及起搏模式、起搏比(RVP%)以及随访指标:起搏器植入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并以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植入后心电图检查参数(QRS时限、QTC时限),分析PICM的独立预测因素、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PICM和非PICM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第二部分中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科的PICM并且同意行希浦系统起搏升级治疗的患者,入组36例行希浦系统起搏治疗患者,分析包括植入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并以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测量(QRS时限)和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分析升级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以评价希浦系统升级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三部分中连续入组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科心室起搏依赖(VP≥40%)的慢心室率永久性房颤伴HFr EF患者61例,对其进行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定期随访(至少随访12个月)。比较希氏束起搏治疗(HBP)37例和传统起搏治疗(TP)2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治疗前后QRS时限、NYHA心功能分级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指南为根据,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并以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最大程度的二尖瓣反流(MR)程度、三尖瓣反流(TR)程度的指标参数。随访起搏导线移位和术后并发症、起搏器参数如阈值、感知及阻抗等。记录患者感染,血栓,脑卒中,导线脱位,穿孔,起搏器更换及心衰再住院,死亡等事件。此外,根据基线治疗决策,将传统起搏组(TP)再分为双室起搏治疗组(BVP)和右室起搏组(RVP),分别比较希氏束起搏组与两个亚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结果第一部分1.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在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的782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中,排除术前LVEF<50%以及术后(除PICM外)其他因素导致LVEF下降共78例,排除术前已存在或术后新发的如(瓣膜病、缺血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等)导致的心肌病53例,排除术后无长期规律心电图及超声随访指标的患者80例,571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本研究入组患者术前基线LVEF≥50%,术后随访超声心动图LVEF≤40%,即考虑PICM发生。并根据是否发生起搏介导的心肌病,将571例患者分为PICM(n=53,9.28%)组和非PICM(n=518,90.72%)组。非PICM组随访时间5.53(3.54-7.30)年,LVEF从(57.79±2.87)%下降至(54.38±5.11)%;PICM组随访时间6.08(4.69-8.05)年,LVEF从(55.87±3.03)%下降至(33.81±5.39)%,两组的随访时间无差异。非PICM组与PICM组一般资料特征比较:在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diabetes)、高血压(hypertension)、慢性肾脏病(CKD)、冠心病(coronary disease)、卒中(stroke)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ICM组患者术前合并房颤比例较非PICM组明显升高(41.51%vs.22.01%,P=0.002)。非PICM组与PICM组基线指标比较:基线LBBB(6.95%vs.15.09%,P=0.034)、RV起搏比(67.07±38.42%vs.92.20±18.66%,P<0.001)、基线LVEDD(47.57±5.25mm vs.51.19±5.15mm,P<0.001)、基线LVEF(57.79±2.87%vs.55.87±3.03%,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非PICM组与PICM组随访指标比较:起搏后QRS时限(143.47±33.14ms vs.172.91±33.49ms,P<0.001)、起搏后QTC间期时限(477.02±50.83ms vs.507.17±44.83ms,P<0.001)、随访LVEDD(48.10±5.19vs.56.57±6.58,P<0.001)、随访LVEF(54.38±5.11%vs.33.81±5.39%,P<0.001)两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2.PICM的发病率及独立预测因子从ROC曲线分析来看,预测PICM的发生风险的截点值分别基线LVEDD(49mm)、基线LVEF(52%)、PQRSD(165ms)和RVP%(90%)。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房颤、PQRS≥165ms、LVEDD≥49mm、基线LVEF≤52%、RVP%≥90%则显着提高了PICM的发生率。并且,随着合并预测因子的数量增加,PICM发生率亦增高,两者呈正相关。整个随访时间间隔5.56(3.66-7.35)年,心衰再入院分别为11.58%和67.92%。与非PICM组比较,PICM组心衰再入院发生率明显升高(HR2.86;95%CI 1.71,4.78,P<0.001)。第二部分1.希浦系统升级治疗前后的对照比较对于已发生的PICM进行希浦系统起搏升级替代治疗,入组36例,成功希浦系统升级治疗34例(成功率94%),其中(行希氏束起搏29例、左束支区域起搏5例),34例患者在希浦希统起搏升级后随访12.52(5.4-17.3)个月,术后无感染,无导线脱位、穿孔、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平均年龄69.7±13.8岁,其中21例(61.8%)合并永久性房颤,房颤患者心室起搏比例为87.30±16.67%,术中若无自身心律出现(<30次/分),则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寻找希氏束区域,若阻滞部位较低,或希氏束起搏阈值较高,则采用左束支区域起搏。结果显示:希浦系统升级术后QRS时限较升级前明显缩小(184.22±23.76ms至120.52±16.67ms,P<0.001),超声心动图指标:LVEDD较升级前明显缩短(59.29±7.74mm至53.91±5.92mm,P<0.001),LAD较升级前有所缩小(47.44±7.14mm至45.56±7.78mm,P=0.01),LVEF较升级前明显升高(33.76±7.54%至40.41±9.06%,P<0.001),NYHA较升级前明显改善(2.55±0.51至2.05±0.45,P<0.001)。2.PICM伴或不伴房颤随访指标及临床参数比较PICM合并AF组患者21/34例(61.76%),LVEF从基线34.71±6.38%显着增加到40.57±9.38%(P<0.001);QRS时限从185.35±21.79ms显着缩小到119.35±16.26ms(P<0.001);LVEDD从59.67±7.74mm显着缩小到54.05±5.88mm(P<0.001)。非AF组13/34例,LVEF从基线32.23±9.18%显着增加到40.15±8.90%(P<0.001);QRS时限从182.08±28.98ms显着缩小到122.83±18.95ms(P<0.001);LVEDD从58.96±8.03mm显着降低到53.69±6.22mm(P<0.001)。两组指标改善程度的比较:LVEF改善的程度(5.86±8.30%vs.7.92±9.04%,P=0.501)、LVEDD改善的程度(5.62±7.43%vs.5.27±7.30%,P=0.890)、QRS持续时间的改善程度(66.00±19.17msvs.59.25±25.49ms,P=0.386),NYHA分级改善(0.63±0.84 vs.0.56±0.65,P=0.799)无显着性差异。第三部分1.希氏束起搏(HBP)与传统起搏(TP)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结果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成功HBP治疗37例,HBP成功率(88.10%),选择性希氏束起搏(S-HBP)24例,余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NS-HBP),2例术后3个月随访希氏束导线阈值增高,调整导线位置后恢复正常。共有5例HBP治疗未成功转入TP组(其中1例为CLBBB),进行了传统CRT-P治疗。TP组共24例,其中传统CRT15例包括(CRT-P7例,CRT-D8例),其余9例因经济原因行心室单腔起搏治疗。所有61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15.28(4.45-18.12)个月,随访过程中无起搏导线移位、感染、血栓、穿孔及急性左心衰、猝死等事件。HBP组术后心衰再住院5例,其中2例为肺部感染诱发心衰加重入院,TP组心衰再住院4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心电图特征、药物治疗情况、B型利钠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P与TP两组植入结果、参数及并发症比较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植入时及末次随访起搏器参数如阈值、感知及阻抗,HBP组末次随访阈值较植入时略有升高(1.69±0.97V至1.84±0.66V,P=0.059);组间比较发现起搏器植入时HBP组阈值较TP组高(1.69±0.97V vs.0.85±0.12V,P=0.001);组间比较发现起搏器植入时及末次随访HBP组感知均低于TP组(4.85±2.08 MV vs.9.63±5.49 MV,P=0.001;4.56±1.94MV vs.9.93±5.76MV,P=0.001);HBP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61.10±32.03min vs 48.94±21.75min,P=0.025)。3.HBP与TP两组术前术后QRS时限、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比较61例患者中,TP组24例,HBP起搏组37例。与TP组比,HBP组QRS时限缩短(P<0.001),NYHA改善更显着(P<0.001),LVEDD减小更明显(P<0.001),三尖瓣反流(TR)改善更明显(p<0.001),二尖瓣反流(MR)改善更显着(P=0.017),LVEF升高更为显着(P<0.001)。其中11例(29.73%)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值(LVEF≥50%),而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中,仅有1例(6.67%)心功能恢复正常。HBP组心功能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为术后6±3.5个月。4.HBP与传统双室起搏(BVP)起搏对QRS时限、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比较HBP组37例,传统BVP组15例,两组相比较,在术前QRSD、NYHA分级、LAD、LVEDD、LVEF、TR、MR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AD改善不明显(P>0.05),术后HBP组较BVP组LVEDD显着缩小(10.13±4.80mmvs.6.00±3.00mm,P=0.003),两组术后MR均有改善(P<0.001,P=0.024),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HBP组手术后TR较BVP组明显改善(P<0.001),BVP组轻度改善(P=0.171);HBP组较BVP组LVEF升高更明显(12.25±4.59%vs.8.07±6.83%,P=0.013)。5.HBP与传统右室起搏(RVP)对QRS时限、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比较HBP组37例,RVP组9例。RVP组植入后QRS时限明显增宽(114.44±21.11ms至151.78±15.85ms,P<0.001),NYHA分级较术前恶化(2.78±0.97至3.56±0.73,P=0.043);HBP组NYHA分级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3.27±0.43至2.28±0.70,P<0.001);从超声心动图指标来看,RVP组植入后LVEDD明显较前增大(58.00±9.11mm至65.78±8.60mm,P<0.001),而HBP组LVEDD较前缩小(61.86±6.68mm至51.73±7.65mm,P<0.001);HBP组LVEF末次随访较术前显着升高(30.86±5.59%至43.11±6.78%,P<0.001),而RVP组LVEF末次随访较术前降低(32.56±6.25%至26.78±5.38%,P=0.006);HBP组MR、TR较术前明显改善(2.28±1.54至1.05±0.97,P<0.001,1.46±0.96至0.68±0.77,P<0.001),而RVP组术后无改善,甚至有恶化趋势(1.44±0.88至2.11±0.78,P=0.051;1.44±1.13至2.0±1.00,P=0.247)。结论第一部分1.长期RVP可导致PICM发生,即使在术前LVEF保留(≥50%)无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中发病率亦较高,与非PCIM患者相比,PICM患者的长期预后较差,具有较高的心衰再入院率。2.多因素分析:合并房颤、基线LVEF、基线LVEDD、起搏后QRS时限(PQRSD)、右室起搏百分比(RVP%)提示PICM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房颤的存在、基线LVEF≤52%、基线LVEDD≥49mm、PQRSD≥165ms、RVP%≥90%显着提高了PICM的发生率。并且,随着合并预测因子的数量增加,PICM发生率增高,PICM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术后应尽早规律检测相关指标参数变化,以避免PICM的发生。第二部分1.对PICM患者而言,应积极考虑行希浦系统(希氏束起搏或左束支区域起搏)升级治疗,可有效避免长期RVP带来的危害,成功逆转PICM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2.合并持续性房颤的PICM进行希浦系统起搏升级后,可能产生与窦性心律相类似的临床获益。第三部分1.对于心室起搏依赖的慢心室率房颤伴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HBP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作为生理性心脏起搏方法,通过降低左心室机电异步性,产生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更有助于对心衰患者的心率管理。2.HBP相对RVP治疗,可明显改善术后的NYHA、QRS时限、LVEDD、LVEF、MR、TR,甚至与传统BVP治疗相比,HBP对于上述指标改善也有着更明显的治疗效果。3.此外,HBP可以使部分患者的LVEF恢复到正常指标,所占比例较传统BVP组明显升高,这是传统起搏治疗无法媲美的。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2](2021)在《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中国专家共识》文中指出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包括了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起搏(LBBP), 是生理性的心室起搏方式, 相比传统的右心室起搏可获得更好的电和机械同步性, 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支持。近年来,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希浦系统起搏, 尤其是国内原创的LBBP, 因参数更理想、操作更简单, 弥补了HBP的不足, 引起广泛关注且发展迅速。但作为新技术, 希浦系统起搏仍处在起步阶段, 其定义、操作、适应证及程控设置尚无统一标准。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倡导并组织专家撰写了此共识, 旨在指导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技术, 更加安全、有序地促进希浦系统起搏在国内的发展。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3](2020)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随访的专家共识(2020)》文中研究表明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主要用于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的诊断、监测和治疗。对已接受CIED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是CIED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随访可了解CIED治疗的效果, 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及CIED本身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故障, 了解CIED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使患者得到最优治疗获益。因患者植入CIED类型不同, 其随访目的、频度、方式和内容均有所不同。随访方式包括诊室随访和远程随访, 但远程随访的患者, 仍建议每年至少1次诊室随访。常规起搏器患者建议选择合适的起搏方式并优化参数, 以满足患者不同的需求。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 建议程控合适的心动过速识别参数和治疗参数, 以减少ICD电击治疗。对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 则需要优化再同步参数, 保证高比例的再同步起搏, 以提高CRT反应性。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参与的CIED患者的随访和程控, 需要专门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胜任。而对于植入型心电事件记录仪(ICM)患者的随访, 建议设置合理的感知和监测参数, 并根据随访检出事件结果来决定其后续的诊疗措施。所有开展CIED治疗的医院均应建立规范的CIED资料的登记和管理制度。
连敏[4](2020)在《希氏束起搏在有起搏指征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是一种严重的、有潜在生命危险的疾病。虽然心脏传导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多种多样,但对于引起严重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心脏起搏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样的药物控制不佳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力衰竭并需要房室结消融来控制心室率的患者同样需要植入起搏器治疗。而传统的右心系统起搏器植入已被证实会带来左心同步性降低,左心功能减低,瓣膜反流程度增加,心衰发病率升高,住院率及死亡率增加的情况,而且传统的右心起搏位点,如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并不会带来这些病理生理改变的减少。双心室同步起搏方式虽在传统的起搏方式上有所改变,但由于手术过程相对复杂,费用高昂,以及部分患者患者对起搏器无应答等问题,在合并心衰的患者中应用始终受限。晚近,对于起搏位点的探究始终没有停止,希氏束区域的起搏由于其生理起搏的特性,近年来广受关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相较于传统的右心系统起搏,希氏束起搏可以改善心脏收缩同步性,降低起搏器介导的心衰发病率,但是对于已经罹患了心衰的患者而言,希氏束起搏是否能有效的改善心衰症状以及预后目前仍尚不清楚。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至2017年我院合并慢性心衰的具有具有起搏器植入适应症的患者进行希氏束起搏的植入,随访希氏束起搏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及术后1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三尖瓣返流程度,肺动脉收缩压(PSAP),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年龄、心律失常类型等因子从我院既往起搏器植入病例中1:3匹配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慢性心衰患者,并将相关的临床随访数据与希氏束起搏对比。部分患者中观察术前及术后患者6分钟步行实验结果。以期探讨希氏束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对象28例,其中希氏束起搏组7例(男性3例,女性4例。按照1:3匹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2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希氏束起搏组平均年龄75.5±11.2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平均年龄76.5±9.7岁。希氏束起搏组LVEF值较术前的0.51±0.09均有改善,术后1月、术后6月以及术后1年分别为0.53±0.09、0.57±0.11及0.57±0.1(P分别为0.04、<0.001、<0.001)。LVEDd随访提示相较于术前的53.86±6.91mm,术后1月、术后6月以及术后1年,LVEDd均有所缩小,分别为50.86±5.43mm、50.14±4.95mm、49.6±6.22mm(P分别为0.01、0.02、0.01)。三尖瓣返流程度及PSAP的比较中,其中三尖瓣返流相较于术前,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的P值分别为0.46、0.20及0.36。PSAP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相对于术前的P值分别为0.15、0.21、0.36。无论三尖瓣返流程度和PSAP均无统计学差异。而随访NT-pro BNP发现相较于术前的5487(406,31140),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年分别为2541(196,15280)、1297(425,13257)及1109(587,1296)(P分别为0.018、0.028、0.046),均有明显改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相较于术前LVEF的0.61±0.05,仅术后6月时LVEF的0.59±0.04较术前有明显差异(P=0.03),术后1月及术后1年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19、0.67)。相较于术前LVEDd的48.90±4.21mm,术后1月、术后6月以及术后1年,LVEDd改善均并不明显,分别为48.95±5.62、48.1±3.69、48.71±3.65(P分别为0.96、0.02及0.58)。无论是在三尖瓣返流程度及PSAP比较中,术后及术前均无明显差异。其中三尖瓣返流相较于术前,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的P值分别为0.33、0.33及0.16。PSAP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相对于术前的P值分别为0.60、0.38、0.86。均无统计学差异。NT-pro BNP的随访发现相较于术前的1412(989,7782),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年分别为1203(509,6892)、1191(167,5804)及1109(409,5012)(P分别为0.001、0.002、0.002),均有明显改善术后1年与术前的定量资料差值:希氏束起搏组ΔLVEF为0.05±0.012,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ΔLVEF为-0.03±0.36,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希氏束起搏组ΔLVEDd为-4.33±2.73mm,RVAP组患者术后ΔLVEDd为-2±1.57mm,P=0.012,有统计学差异。希氏束起搏组ΔPASP为-6.5±15.77mm,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ΔPASP为-0.15±7.74mm,P=0.359,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希氏束起搏组ΔNT-pro BNP为-3088.3±3315.58pg/ml,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ΔNT-pro BNP为-1077±1560pg/ml,两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46。在术后1年和术前的有效性例数,LVEF及LVEDd的改善,希氏束起搏组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P值分别为0.038及0.023。而三尖瓣返流程度、PSAP及NT-pro BNP的改善上,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25、0.59及0.37。希氏束起搏组中4例患者完成6分钟步行实验,实验结果提示相较于术前239m、123m、347m及214m,术后1年分别提高至376m、243m、458m及426m,有明显改善。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希氏束起搏组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的随访对比研究,发现相较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在有起搏器指征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希氏束起搏可能是更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起搏方式。
邓晓奇[5](2020)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导向希浦系统起搏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希浦系统起搏是目前生理性起搏研究的热点和方向。但是如何快速、精准定位希浦系统区域是该操作的难点。本研究通过解析希浦系统区域的分布、标测特点,结合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快速并且准确操作心室电极导管到位,完成希浦系统区域起搏。方法:1.将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2018年10月~2018年11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病例中,无基础心脏疾病的8例患者纳入研究,术者利用标测系统及美国强生公司诊断/消融可调弯头端导管(NAVISTAR?)在右心房、右心室面逐点标测希氏束电位及右束支电位,以判定希氏束及右束支分布区域;对左侧旁道病例,通过已经建立的经房间隔途径,在左心房、左心室面逐点标测左束支电位,使用主要设备为记录腔内心电图的美国雅培公司(St.Jude Medical?)电生理记录仪EP-4TM(WorkmatetmTMClarisTMAmplifier with Clear WaveTMTechnology);三维标测设备为:美国强生公司Biosense Webster CARTO 3 System。所有标测都通过CARTO 3系统予以记录,分析并测量希氏束分布的长度、宽度;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分布的长度、宽度;希氏束到最早出现左束支电位的距离。2.经胸超声心动图导向下希浦系统起搏研究是将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2019年6月~2019年8月行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病例中,拟行希浦系统起搏的12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组,即在X光二维指导+多导电生理仪标测下行希浦系统起搏,一组为超声组,即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结合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进行希浦系统起搏电极植入。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心室电极植入时间、X光总曝光时间、心室电极植入曝光时间、手术成功率等。结果:1.希氏束长度区间为5.4mm-24.2mm,平均为15.85mm;宽度区间为7.8mm-11.6mm,平均为9.58mm。相对而言,长度的差异度更明显。2.左前分支长度区域为28.8-35.6mm,平均为31.26mm;宽度区域为8.0-17.6mm,平均为13.06mm。左后分支长度区域为22.2-62.1mm,平均为45.12mm;宽度区域为9.4-31.7mm,平均为13.06mm。不管是分布长度还是宽度,左前分支与左后分支无统计学差异。3.希氏束到左前分支的距离范围为31.8-61.2mm,平均44.36mm;到左后分支的距离为43.0-78.6mm,平均59.42mm。4.经胸超声心动图导向下希浦系统起搏研究中:超声组中6例患者均标记到希氏束电位,1例患者实施希氏束起搏,5例患者成功实施左束支区域起搏。左束支区域起搏病例中,4例患者心室电极1次成功植入;1例患者因电极穿入左室面,调整位点后第二次植入成功。常规组中1例患者实施希氏束起搏,5例患者成功实施左束支区域起搏。左束支区域起搏病例中,1例患者心室电极1次成功植入;2例患者调整2个位点;1例患者调整3次位点;1例患者调整4次位点。5.经胸超声心动图导向下希浦系统起搏研究中:总的手术时间:超声组平均为127±7.14分钟;常规组为105±13.57分钟,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01)。心室电极植入时间超声组平均为24.8±7.01分钟;常规组为24.17±13.27分钟,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93)。6.经胸超声心动图导向下希浦系统起搏研究中:总的X线曝光时间:超声组平均为14.16±1.68分钟;常规组为18.57±6.18分钟,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16)。心室电极植入曝光时间超声组平均为8.91±1.85分钟;常规组为15.83±5.95分钟,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03)。结论:1.希浦系统起搏标测的区域远大于希浦系统解剖区域,不管是his起搏还是左束支起搏,用希浦系统起搏或者左束支区域起搏更为准确;2.左束支分布个体差异较大,解剖学定位在左束支区域起搏中有一定优势;3.如果可以标测到希氏束,左束支区域起搏范围建议距离希氏束3-4cm为佳;4.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希浦系统起搏是可行的,可以提高一次到位的成功率,并能明显减少心室电极植入X线曝光时间。
王宇迪[6](2020)在《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临床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 的]观察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的机型特点及相关随访参数,并与进口起搏器美敦力RED01进行比较,探讨创领REF3201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国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 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植入埋藏式永久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患者,随机选取20例安装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安装进口起搏器美敦力RED01患者21例进行对照。将两组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别记录两组起搏器患者起搏器植入时,术后1、3、6、12月时的起搏器相关参数,包括:起搏阈值、导线阻抗、P/R波振幅,并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进行记录观察包括:起搏器囊袋感染、囊袋血肿、心脏穿孔、电极脱位、静脉血栓形成、起搏器综合征等,对比二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 果]1.本研究共入选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植入永久心脏双腔起搏器的病例41例,均植入成功并定期随访。2.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9例(45%)及女性患者11例(55%),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11例(52.38%)及女性患者10例(47.62%),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分布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36);研究组患者年龄为74(66.5,80.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68(60.5,80.0)岁,两组年龄组成无明显差异(P=0.379);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427)。3.起搏参数对比(测试时电极极性均为双极),研究组与对照组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在术中及术后1、3、6、12月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1、3、6、12月的起搏阈值较术中即刻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后1月时阈值趋于稳定,与植入后3、6、12月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1、3、6、12个月心房、心室阻抗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相比,术后1、3、6、12个月与术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术后1、3、6、12个月的P/R波振幅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起搏器体积及预期使用寿命,研究组起搏器尺寸、体积及重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预期剩余寿命:术后6月时研究组的预期剩余寿命为9.40±1.27年,对照组的预期剩余寿命为9.61±1.32年;术后12个月时研究组预期剩余寿命为9.00±1.02年,对照组12个月预期剩余寿命为9.28±1.00年,两者相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起搏器费用:研究组起搏器及电极总价为27200元,对照组总价为37429.35元,研究组平均住院费为34853.11±1915.84元,对照组为44801.69±1595.88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出现起搏器电池提前耗竭、起搏器囊袋感染及破溃、起搏阈值升高、感知不良、电极脱位及断裂、起搏器综合征等并发症及起搏器本身故障。[结 论]1.在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植入后的12个月内,随访各参数(起搏阈值、阻抗、P/R波振幅)与进口起搏器RED01类似,参数稳定可靠;2.安全性方面:国产起搏器与进口起搏器相似,未出现起搏器电池提前耗竭、起搏器囊袋感染及破溃、起搏阈值升高、感知不良、电极脱位及断裂、起搏器综合征等并发症及起搏器本身故障,安全可靠;3.国产起搏器体积小、价格低,可作为临床应用的首要选择之一。
赵晶[7](2020)在《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治疗心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近年新发展的左束支区域起搏通过在左束支阻滞部位以下起搏而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但目前其时间间期的优化仍然是设置短而固定的房室间期(AVI)以保证双室起搏,这废弃了房室结生理性房室延迟功能,且双室起搏时右室激动非生理性,而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算法可通过动态调节AVI以协调心房对心室的充盈,通常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右侧希-浦系统传导正常,右室无需起搏,这提示通过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算法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与右束支自身下传的激动融合,可能更符合生理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算法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比较在急性血流动力学改善,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心功能改善等各方面是否优于或不劣于传统CRT标准双心室起搏方式。[方法]研究入选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2016年ESC指南CRT Ia类适应症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5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28例,缺血性心肌病7例,所有患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成功植入带有RAAV功能的双腔或三腔起搏器,两组患者给予最佳药物治疗,并按照性别、年龄、QRS波群宽度、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等基线资料按1:1匹配,分为左束支起搏组(LBBP)20例和标准双室组(BVP)15例,左束支起搏组中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11例,非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9例。入组的所有患者于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随访,术后随访及研究均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指导下完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实验),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及心脏彩超评价指标(包括常规超声测值及超声评价心脏同步化指标)改善情况。以明确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实现CRT在急性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脏同步化指标等方面是否优于或不劣于传统标准双心室起搏。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标准双室起搏组相比,左束支起搏组患者术后QRS波群更窄[(121.7±10.99)ms vs(134.73±10.78)ms,P<0.05],IVMD 缩短[(59.45±11.51)ms vs(70.06±12.83)ms,P<0.05],AVTI 有所增加[(22.05±2.26)cmvs(20.45±2.11)cm,P<0.05],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束支区域起搏亚组中,真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算法优化右房-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可实现双心室再同步,其疗效不劣于标准双心室起搏,且更符合生理性。
胡奕然[8](2020)在《改进希浦氏系统起搏植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传统希氏束起搏(HBP)植入离不开X线透视的指导。由于技术要求比传统右室心尖部位起搏方式复杂,通常需要很大的X射线透视剂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HB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传统透视方法指导HBP进行对比。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有双腔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30例患者,15例患者接受三维电解剖标测(Ensite NavX系统)指导HBP(Enisite NavX组),另外15例接受传统透视HBP(传统透视组)。对比两组术中起搏参数、手术时间、总X透视剂量、希氏束导线植入透视剂量以及术后3月随访的起搏参数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三维电解剖标测方法组14例患者(93.3%)在Ensite NavX标测系统指导下成功植入HBP。相较于传统透视组,Ensite NavX组仅需要更低的总透视线量(1.4±0.5mGyvs.16.1 ± 2.2mGy;P<0.001)和希氏束植入透视线量(0.4±0.3mGyvs 12.5±2.2mGy;P<0.001)。此外,NavX组所需手术时间显着高于传统透视组(70.4±10.5 min vs.63.9±4.1 min,P=0.048),但两组在希氏束导线植入时间上(8.6±2.7 min vs.7.5±1.9 min,P=0.236)无显着性差异。两组在术中和随访3月起搏参数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Eniste NavX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导线脱位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Ensite NavX系统指导HBP安全、可行且具有很高的手术成功率。相较于传统X线透视方法,Ensite NavX指导HBP方法所需要的X线透视剂量显着减少,且有着相同的手术时间和短期起搏参数。目的希氏束起搏(HBP)经实践发现在植入技术上仍然存在较大的难度。本研究主要探讨一种利用三尖瓣环右室造影方法指导HBP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纳入8例心动过缓有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通过希氏束专用鞘管在术中跨越三尖瓣环行右心室造影,从而显示三尖瓣环的具体形态和解剖位置以指导HBP。基于三尖瓣环解剖标志,希氏束导线分别植入心房侧(aHBP)和心室侧(vHBP)。结果8例患者中,2例导线植入心房侧,5例患者植入心室侧,另外1例患者导线先植入心房侧,因术中阈值不理想最终改植入心室侧。aHBP起搏图形均表现为选择性HBP。患者平均起搏阈值和R波感知分别为1.6±0.5V/1.0ms和1.2±0.4mV。而vHBP中表现为选择性HBP有4例,另外2例表现为非选择性HBP。患者平均起搏阈值和R波感知分别为0.8±0.4V/1.0ms和4.1 ±1.5mV(均显着优于aHBP,P<0.05)。术后心室输出程控为3.0V/1.0ms,vHBP均表现为非选择性HBP而aHBP均表现为选择性HBP。随访3月显示起搏参数稳定,未见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尖瓣环右室造影方法指导HBP安全、可行,可以提供影像学解剖标志指导希氏束导线植入到预期的位置。目的根据植入位点分类,希氏束起搏(His-bundlepacing,HBP)可分为心房侧或心室侧。系统性地对比过心房侧HBP(a-HBP)和心室侧HBP(v-HBP)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对比心动过缓患者植入a-HBP或v-HBP的起搏和电学参数。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行三尖瓣环造影方法指导HBP的50例心动过缓患者。根据术中三尖瓣环造影明确导线的植入位置分入a-HBP组和v-HBP组。收集手术成功率,术中和随访3月起搏参数、超声资料等并进行对比。结果三尖瓣环造影方法指导HBP成功植入45例患者(成功率为90.0%,a-HBP组占44.4%,v-HBP组占55.6%)。a-HBP组(70.0%)选择性希氏束起搏比例显着高于 v-HBP 组(40.0%,P=0.045)。另外,v-HBP 组术中(1.07±0.47vs.1.41 ± 0.38 V/1.0ms,P=0.014)和术后 3 月(0.82±0.42 vs.1.70±0.81 V/0.4ms,P<0.001)希氏束夺获阈值均显着低于a-HBP组。其次,v-HBP组术中(4.5±1.4vs.2.0 ±0.8mV,P<0.001)和随访 3 月(4.4±1.5vs.1.8±0.7mV,P<0.001)R 波感知同样均显着高于a-HBP组。短期3月随访绝大多数患者并未观察到三尖瓣反流的加重,心脏功能也保持正常。结论本研究证实,v-HBP有着更低的起搏阈值和更高的R波感知,未见心房远场感知情况的发生。这提示,HBP植入心室侧能够获得更好的起搏管理模式和电池使用寿命。目的尽管存在诸多优点,希氏束起搏(His-bundlepacing,HBP)植入技术仍然是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对于心脏扩大和传导束远端存发生阻滞的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借助三尖瓣环右室造影方法指导希氏束远端起搏(distal His-bundle pacing,DHBP)应用于传统HBP方法植入困难患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本前瞻性研究纳入30例传统HBP植入困难的患者(15例接受三尖瓣环造影指导DHBP,另外15例继续接受传统HBP植入)。传统HBP植入困难定义为:传统X线方法植入3830导线透视时间达到15分钟仍无法成功(起搏阈值≤2.5V/1.0ms且起搏图形符合指南要求)。收集手术成功率,术中和随访3月起搏参数、超声资料等并进行对比。结果对于传统组,仅5例患者(5/15)最终HBP植入成功,而DHBP组12例(12/15)患者成功,患者起搏图形均为非选择性(100%)。三尖瓣环造影指导希氏束远端组成功率显着高于传统组(80.0%vs.33.3%,P=0.025)。DHBP患者术中希氏束夺获阈值和R波感知分别为1.66±0.65V/1.0ms和5.5±1.3mV,随访3月显示起搏参数保持稳定(1.48±0.84V/0.4ms,P=0.362)(6.0±1.3mV,P=0.160)。此外,DHBP 未显示三尖瓣反流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患者左心功能(51.7±11.4 vs.54.7 ±8.3%,P=0.017)和左室同步性(83.9±20.8 vs.58.9±8.3 ms,P=0.002)均较术前显着得到改善。结论三尖瓣环右室造影方法指导DHBP安全、可行,相较于传统透视方法能够提高植入困难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这种方法指导的DHBP能够获得满意的起搏参数和左室同步性。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三尖瓣环造影方法指导DHBP或许能够显着提高传统方法植入困难的成功率。目的希氏束起搏(His-bundlepacing,HBP)和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因能够夺获心脏固有传导系统是目前认为的生理性起搏方式,本研究旨在直接对比这两种起搏方式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对比HBP和LBBP应用于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block,AVB)患者的电学和机械同步性差异。方法连续入选有起搏器植入指征的50例AVB患者,25例实施HBP(HBP组),另外25例实施LBBP(LBBP组)。收集手术成功率,手术和X线透视时间,术中和随访3月起搏参数、超声资料等并进行对比。结果HBP的成功率为76.0%(19/25),而LBBP的成功率为88.0%(22/25)。两组在手术成功率上并无显着性差异(76.0%vs.88.0%,P=0.462)。相较于HBP组,LBBP组有着更低的术中(0.76±0.25V/0.4msvs.1.27±0.61V/1.0ms,P=0.003)和术后 3 月(0.65±0.20V/0.4ms vs.1.22±0.89V/0.4ms,P=0.015)起搏阈值。此外,LBBP 组术中(11.7±6.6 vs.4.9±2.4 mV,P<0.001)和术后 3 月(12.0±5.8 vs.5.0±2.2 mV,P<0.001)R波感知也显着高于HBP组。HBP组在手术时间(HBP:74.3±17.8 vs.LBBP:63.2±12.3 min,P=0.029)和导线植入透视时间上(HBP:10.3±4.5 vs.LBBP:6.8±2.2min,P=0.005)均显着高于LBBP组。此外,术后3月,两组患者在心脏同步性改善方面差异并无显着性(HBP:-7.4±11.9 vs.LBBP:-6.1±6.7 ms,P=0.699)。结论相较于HBP,LBBP应用于AVB患者在起搏QRS时限、手术成功率和左室同步性改善方面并无显着性差异,但LBBP着更低的起搏阈值和更高的R波感知。此外,LBBP需要的手术时间和导线植入透视时间更少。本研究初步显示LBBP可作为AVB患者接受生理性起搏不错的一种选择,但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需进一步临床研究来佐证。
李晓飞[9](2020)在《左束支区域起搏新技术在心动过缓及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机械同步性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一种新的传导束起搏模式,目前仍缺乏足够的临床评估。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房室传导阻滞需要接受心室起搏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索左束支区域起搏是否能维持甚至改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室收缩同步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3例因房室传导阻滞符合心室起搏适应证的患者。所有纳入的患者在术前基线状态以及术后3个月均接受术前心电图、起搏参数以及左心室同步性的评估,同时评估左束支区域起搏相关的围术期及术后可能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评价通过二维超声测量左心室收缩总体应变来实现。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定义为起搏达峰时间的骤然缩短以及起搏的QRS波宽度在130ms以内。研究结果:在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达90.0%(30/33),纳入患者的平均年龄55.1±18.5岁,其中66.7%为男性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的患者平均夺获阈值为0.76±0.26 V(输出脉宽0.4ms),经过3个月随访,患者的起搏输出阈值无明显升高(0.64±0.20 V,输出脉宽0.4ms)。起搏的QRS波宽度也在3个月随访期间变化不大(术后即刻:112.8±10.9 ms;术后3个月:116.8±10.4ms)。在纳入的患者中,有16例基线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右束支传导阻滞,这部分患者手术成功率为68.7%(11/16),起搏的QRS波宽度较基线水平有明显改善(基线自身QRS波宽度:153.3±27.8 ms,3个月随访起搏QRS波宽度:122.2±9.9 ms)。通过对比术前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收缩应变评估左室收缩机械同步性对比,术后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有一定程度改善,尤其见于基线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结论:左束支区域起搏可以实现低阈值夺获、起搏窄QRS波宽度,并维持甚至改善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且无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提示,左束支区域起搏可能成为房室传导阻滞这类心室起搏比例要求高的患者未来主要的生理性起搏模式之一。第二部分: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动过缓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电学同步性及心功能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左束支区域起搏已经成为目前重要的一种生理性起搏模式。前序研究探索了左束支区域起搏在缓慢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但目前仍缺乏其在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应用的临床经验。研究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们从169例连续尝试左束支区域起搏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其中基线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定义为起搏的QRS波在V1导联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并记录到手术中刺激-达峰时间有骤减,且高低电压输出条件下达峰时间稳定。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均进行起搏相关参数、超声心动相关的参数测量。超声心动图通过测量左、右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同步性参数峰值应变离散度(peak strain dispersion,PSD)以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sion,TAPSE)来评估左右心室功能及同步性变化。研究结果: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总体成功率为83.6%,术中中位累计X线曝光量位100.5(60.0,179.3)uGym2。在基线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为73.1%(19/26),起搏的QRS波宽度较术前有明显缩短(术前:169.4±22.6ms,术后:119.6±9.5ms,P)。在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为93.1%(27/29),起搏的QRS波宽度较基线QRS宽度有一定程度缩短(术前:143.1±16.6ms,术后:119.5±11.7 ms)。左束支区域起搏实现QRS波缩窄的阈值,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明显高于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右束支传导阻滞:1.74±0.36V/0.4ms,左束支传导阻滞:0.79±0.17 V/0.4ms,P<0.001)。截至6个月随访,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左右室同步性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起搏缩窄的QRS波在6个月时也得到保持。结论:对于多数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不仅可以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纠正右束支传导阻滞。第三部分: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应用以及与传统双室起搏的疗效对比研究背景及目的:左束支区域起搏可以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改善左室心功能。但目前仍缺乏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效果的相关研究。作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衰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效果,并通过与传统双室起搏对比,探索左束支区域起搏和双室起搏的疗效差异。研究方法:从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连续纳入国内三个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尝试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无论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初始策略还是补救策略)。为了对比左束支起搏和双室起搏效果,研究通过倾向性评分(以1:2匹配性别、基线QRS波宽度、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径)匹配2018年因慢性心衰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接受双室起搏的患者来减少研究偏倚。研究结果:本研究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81.1%(30/37),在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的患者中,其中27例患者仅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10例患者为选择性左束支起搏,占比33.3%),25例患者左束支起搏QRS波宽度在130ms以内。其余3例患者最终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联合左室心外膜起搏以实现更窄的QRS波。经过6个月随访,左束支起搏成功患者实现明显的QRS波宽度的缩窄(术前:178.2±18.8ms,术后6个月:121.8±10.8ms,P<0.001),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改善(术前28.8±4.5%,术后6个月:44.3±8.7%,P<0.001)。选取其中仅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27例),以1:2匹配54例同期接受双室起搏患者,两组6个月随访结果比较发现,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QRS波宽度缩窄更明显(QRS缩窄量:左束支区域起搏组:58.0ms,双室起搏组:12.5ms,P<0.001),中位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更明显(左束支区域起搏组:15.6%,双室起搏组:7.0%,P<0.00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超声反应率更高(左束支区域起搏组:88.9%,双室起搏组:66.7%,P=0.035),临床反应率也更高(左束支区域起搏组:96.3%,双室起搏组:75.9%,P=0.028)。结论:对于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可以实现束支传导阻滞的纠正以及心功能的改善,未来可能会成为慢性心衰患者双室起搏的重要补充。
丁旭萌[10](2019)在《可用于起搏器依赖患者的高频电刀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高频电刀工作产生的高频电磁干扰信号可影响植入体内的电子设备工作,尤其是对于植入且依赖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其可以抑制起搏脉冲,有心脏骤停的风险。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将起搏器更改为固定频率模式工作,但这可能导致竞争心律,甚至诱发心律失常,而落入起搏器心室通道的不应期内的干扰信号将触发噪音反转功能,不会抑制起搏脉冲,提示心电信号的R波可作为起搏器依赖患者的电刀启动信号。[目的]通过对已植入起搏器拟行外科或腔镜下手术者行起搏器程控及模式调整,观察此解决方案花费的时间、人力、物力及风险,探讨基于生物医学信号触发高频电刀工作的可行性及方法学,探索解决起搏器依赖患者使用高频电刀的电磁干扰问题新策略。[方法]1、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既往已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现拟行外科或腔镜下手术的患者39例,其中植入单腔起搏器者5例,植入双腔起搏器者34例。术前常规进行起搏器随访并将起搏器程控为固定频率工作模式(VOO或DOO),术中心电监测,术后调整为按需起搏模式(VVI或DDD),并记录每次程控耗时及两次程控间期时间。2、基于目前起搏器的时间间期及功能提出体表心电图信号控制高频电刀系统解决方案并讨论其可行性和局限性。[结果]1、患者手术部位统计,脐以上部位手术21例(53.8%),脐以下部位手术18例(46.2%)。患者术前、术后程控耗时分别为46.9±18.8分钟和31.5±11.5分钟,两次程控之间间隔的时间为5.76±1.99小时。术中19例(76%)出现竞争心律,术中再次程控起搏器,将下限频率提高,后未再出现竞争心律。术中使用电刀均为单极切割和双极电凝混合使用。39例患者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高频电刀使用中无患者出现新的心律失常、明显QRS波增宽和ST段改变或动脉血压或氧饱和度明显下降。手术前后起搏器电池电压、阻抗及电极阻抗、感知、阈值等参数无差异(P>0.05)。起搏器工作均正常。2、基于心电信号P波或R波触发高频电刀均理论上可用于起搏器依赖患者,但相对R波触发方案,P波触发方案可行性较差。[结论]1、在起搏器依赖的患者使用高频电刀前,需将起搏器程控为固定频率工作模式,该过程耗时、费力,且可能出现竞争心律。2、将心电信号R波作为高频电刀的驱动信号,通过触发噪音反转功能应用于起搏器依赖患者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临床应用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临床应用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希浦系统起搏治疗预防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起搏介导的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 |
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研究人群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诊断标准及相关定义 |
1.5 起搏器植入过程 |
1.6 术后随访和程控 |
1.7 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 |
1.8 生存预后 |
1.9 研究和病人入选流程 |
2.统计分析 |
结果 |
1.研究人群的一般资料特征 |
2.PICM的独立危险因素 |
3.长期的预后及临床随访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希浦系统起搏升级治疗对起搏介导的心肌病的治疗价值 |
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研究人群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希氏束起搏操作过程 |
2.资料收集及研究方法 |
3.统计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及基线特征 |
2.起搏器升级前后的对比 |
3.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希氏束起搏对心室起搏依赖的永久性房颤伴射血分数降低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和安全性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研究人群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资料收集及研究方法 |
3.起搏器连接及HBP阈值可接受的标准 |
4.相关定义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希氏束起搏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希氏束起搏在有起搏指征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
三、实验方法 |
四、资料收集 |
五、有效性定义方法 |
六、统计学方法 |
七、技术路线 |
结果 |
一、临床基线资料 |
二、术前术后比较 |
三、有效性结果 |
讨论 |
一、左室射血分数方面 |
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方面 |
三、三尖瓣返流方面 |
四、在肺动脉收缩压方面 |
五、氨基脑钠肽前体方面 |
六、关于死亡病例 |
七、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5)经胸超声心动图导向希浦系统起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心脏传导系统与心脏起搏 |
1.1.1 心脏传导系统 |
1.1.2 心脏起搏 |
1.1.3 生理性起搏与非生理性起搏 |
1.2 生理性起搏研究进展 |
1.2.1 起搏方式 |
1.2.2 起搏时机 |
1.2.3 起搏部位 |
1.3 希浦系统起搏 |
1.3.1 希氏束起搏 |
1.3.2 左束支起搏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研究目的 |
1.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4.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生理标测下的希浦系统分布特点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临床资料 |
2.1.2 设备 |
2.1.3 方法 |
2.1.4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患者一般资料 |
2.2.2 希氏束分布范围 |
2.2.3 左束支分布范围 |
2.2.4 希氏束与左束支的距离 |
2.3 讨论 |
第3章 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希浦系统起搏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临床资料 |
3.1.2 设备 |
3.1.3 方法 |
3.1.4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患者一般资料 |
3.2.2 起搏部位及心室电极一次性到位结果 |
3.2.3 手术时间及心室电极植入时间 |
3.2.4 心室电极植入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X线曝光时间 |
3.3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希氏束起搏的临床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治疗心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改进希浦氏系统起搏植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三维电解剖标测方法指导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
1.三尖瓣环右心室造影方法指导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2. 三尖瓣环右心室造影下房室侧希氏束起搏电学特点及其起搏参数对比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3. 三尖瓣环右心室造影方法指导希氏束远端起搏应用于传统方法植入困难患者的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应用于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电学和超声同步性对比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希氏束起搏植入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左束支区域起搏新技术在心动过缓及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关键词) |
英文摘要(关键词)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机械同步性的研究 |
背景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动过缓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电学同步性及心功能的研究 |
背景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应用以及与传统双室起搏的疗效对比研究 |
背景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左束支区域起搏在缓慢型心律失常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可用于起搏器依赖患者的高频电刀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起搏器植入术后拟使用电刀患者程控为固定频率起搏方案局限性探讨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基于生物医学信号触发的高频电刀系统研究 |
1 心电信号P波同步触发方案 |
2 心电信号R波同步触发方案 |
3 R波触发型高频电刀解决方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临床应用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希浦系统起搏治疗预防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马裴裴.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01)
- [3]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随访的专家共识(2020)[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6)
- [4]希氏束起搏在有起搏指征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D]. 连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5]经胸超声心动图导向希浦系统起搏的研究[D]. 邓晓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临床应用的研究[D]. 王宇迪.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7]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治疗心衰的研究[D]. 赵晶.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8]改进希浦氏系统起搏植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胡奕然.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9]左束支区域起搏新技术在心动过缓及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李晓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10]可用于起搏器依赖患者的高频电刀系统研究[D]. 丁旭萌.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