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STL格式的可视化曲面拼接(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1)在《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结合BIM技术的建筑平整度检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家大力将信息技术赋能建筑工业化,到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年,要将“中国建造”打造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核心竞争力,将建筑工业化进程推进到更高的水平。工程质量检测在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墙面平整度作为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测技术的更新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靠尺、塞尺、全站仪等传统测量平整度的方法在效率、精度上具有局限性,难以满足如今对建筑墙面质量的检测。基于此,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技术两者的优势进行融合,对建筑墙面平整度检测方案展开研究。本文对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设备分类、扫描精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概括了BIM技术特点,总结了分析软件Geomagic-Qualify的优势。设计了处理初始点云数据的新方案以满足对有效点的云提取。从理论和实际的分析上分别得出了三维激光扫描结合BIM在平整度测量上的优越性,并概况了该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通过RANSAC算法提取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将提取的点云片面进行R半径密度算法处理。从原理和实验上分析R半径密度在处理RANSAC算法提取建筑点云片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利用RANSAC算法提取点云面片的特点,提出点面关系算法,来优化RANSAC算法在提取点云片面的不足。通过实例分析,对比了R半径密度和点面关系在处理RANSAC算法中提取面的延展面上的噪点效率和效果,说明了RANSAC算法结合点面关系法能满足对建筑立面点云数据的准确提取。其次,对传统平整度检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传统测量平整度的优劣;将提取有效点云数据应用到墙面平整度检测中的三种方法进行对比,从理论上得出点云-BIM方案系统误差最小,有利于对平整度的指标分析;结合实例探究了不同测站点云最佳配准方法,对比得出特征-IPC配准具有高配准精度、误差最小且误差值稳定的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了点云数据与BIM数据配准的方案,分析得出RPS-最佳拟合配准方式效果最佳;采用六种测量平整度的方法对30个点位分别进行平整度测量,得出三维激光扫描结合BIM在平整度测量中最具优势;而且概况了三维激光扫描结合BIM技术在平整度测量应用的方案。最后,结合青岛“广兴里”南立面抹灰工程进行点云-BIM平整度测量应用研究,验证本文研究内容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在数字化技术不断渗入工程领域的背景下,将三维激光结合BIM技术应用到工程中,有效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工程质量检测的效率、精度。本文研究为三维激光扫描结合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其他领域提供了思路,对推动多种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姜朔[2](2021)在《复杂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VR仿真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智能化是建设智慧矿山的前提和基础,实现对综采工作面“三机”装备(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的准确监测是煤矿智能化中的重要环节,而构建虚拟综采工作面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监测系统是核心技术之一。现有的监测系统大都基于理想水平面,脱离实际,难以搭建具有复杂煤层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也难以实现装备和煤层的精确耦合,此外,煤层无法自动更新导致整个虚拟综采工作面的持续回采无法实现。因此,本文对复杂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VR仿真系统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旨在建立一个更加真实的虚拟仿真系统,进而对装备和煤层进行相关分析,实现对采煤过程指导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搭建综采工作面VR仿真系统阶段,研究了煤层的建模方法,确定了煤层的综合建模方式;利用刚体组件使装备具有了重力属性,利用碰撞体为装备和煤层增加了接触效果,根据装备之间的配合方法对模型进行了约束配合,基于虚拟引擎Unity 3D,建立了复杂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VR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使装备和煤层具有真实的重力和接触属性,能够使装备具备在复杂条件下运动的特点。(2)对综采工作面“三机”装备工作空间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在综采工作面“三机”装备上标记了关键信息点,在系统仿真运行过程中实现了对关键信息点的实时记录,分别建立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和采煤机的运行工作空间。该方法可以实现对“三机”装备工作姿态的提取和表征并可将其进行空间三维表示。(3)对采煤机的目标截割轨迹进行了预测,将仿真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采煤机历史截割数据构成训练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划分和处理,利用BP神经网络和极限学习机两种机器学习方法对采煤机截割轨迹分别进行了预测,并对两种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极限学习机的预测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是更为优秀的预测模型。(4)针对仿真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建立了原型系统,对采煤机记忆截割、人工干预的采煤机记忆截割和采煤机自主截割三种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运用逆向重构的方法建立了初始煤层模型和动态煤层模型,并求得了留煤量和割岩量,通过计算其体积完成了对截割方案的评价。结果表明:采煤机自主截割方案是最优方案,可实现最大割煤和最小割岩。本文建立的仿真系统解决了装备和煤层难以准确耦合的问题,能够在复杂煤层条件下对“三机”装备进行仿真,并能够对多种采煤机截割方案进行测试和运行结果评价。
郑跃[3](2021)在《贵州龙化石的数字化重建与3D打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贵州龙化石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件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也是原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古生物化石因其特殊性,数字化重建过程中获取点云数据时不能用显像剂喷涂表面,不能对局部特征进行填补,导致重建精度低、特征丢失等问题。本文拟通过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贵州龙化石数字化重建过程中存在表面细节特征较多、局部特征易丢失处理困难、复杂曲面重构精度不够、及真实感还原度较差的问题,对贵州龙化石文物信息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贵州龙化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激光三维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采用基于纹理映射的曲面重构方法对贵州龙化石表面复杂曲面进行重建,采用Geomagic Qualify逆向检测软件对重构复杂曲面进行精度误差分析,将重构的精确曲面导入三维逆向建模软件进行实体造型,随后采用几何纹理映射方法对重建的贵州龙化石三维数字模型进行纹理映射,并采用彩色多材料3D打印技术完成贵州龙化石的复现。研究表明:(1)对贵州龙化石扫描结果质量进行了分析,采用激光三维扫描仪的固定扫描方式获取的点云质量较高,纹理映射效果好。(2)采用基于纹理映射的交互式轮廓特征线提取方法,对贵州龙化石头部特征进行曲面拟合重建,该方法能够更好的提取化石骨骼特征轮廓线,且重构精度高,远小于传统的特征线提取重构精度。(3)采用两种曲面重建方法完成贵州龙化石表面复杂曲面重建,基于纹理映射的曲面重构方法的模型重建精度在0.0391mm以内,传统曲面重构方法的重建精度为0.2726mm,相对于传统方法数字化重建的精度明显提高,满足文物复制高精度的要求。(4)贵州龙化石的全彩色3D打印成型结果达到要求,其成形结果尺寸精度高,在增加做旧工艺后,该文物的真实感还原度与实物达到一致。综上所述,将三维数字化重建技术与传统文物保护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完成文物修复、教育、展示及研究等相关工作。彩色多材料3D打印技术弥补了传统的文物复制工艺复杂、不易传承、制作周期长等缺点,为文物的保护与复现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秦强[4](2021)在《消融术标测训练仿真辅助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心房颤动对身体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射频导管消融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手术导管通过股静脉穿刺口抵达心脏病灶处实施消融术,由于心血管内的导管不可见、术前缺乏训练、对导管的行进路径规划不足,从而引起手术耗时长、术后易复发、易产生并发症等问题。本文侧重于研究针对消融术标测仿真训练系统所涉及到的重要技术,旨在为医生提供术前的训练环境,其不仅有利于消融术的技术提升,相关技术也是后续数字化辅助研究中的基础。结合虚拟训练环境和硬件训练系统,实现术前体外仿真训练。虚拟训练环境实现了三维心脏模型的快速读取、模型节点的选择、节点坐标的读取、消融术标测区域的显示及导管路径的绘制。硬件训练系统模仿病患在手术时的姿态进行同比例搭建,包含位姿可调的心血管模型、针对不同病患可调的个性化心血管模型支撑平台及训练导管。仿真训练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结合空间配准及空间曲面的三维重建技术,实现硬件训练系统与虚拟训练环境之间的数据交互。在虚拟训练环境读取的心脏模型上,依据心房颤动是由异位不规则快速脉冲引起的原理,确定标测区域并将其显示于心脏模型表面。在不规则快速脉冲的传导路径上绘制消融术导管的理想路径,参考理想路径在硬件训练系统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利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采集系列训练图像,求取系列图像中训练导管头端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用以在虚拟训练环境中拟合训练路径。对比训练路径与理想路径,即可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使用典型病例的心脏模型,依据术前规划的路径进行训练,不仅可以直观学习消融术导管的操作技巧,通过术前演练,还有助于提高实际手术的效率和质量。
韩军[5](2021)在《基于点云数据的隧道限界检测及其可视化》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营里程和隧道数量的不断增长,铁路日常检测与维护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铁路检测方法测量效率低且获取的数据属性单一,而三维激光扫描仪利用高速激光扫描快速获取待测地物表面的多种属性信息,摆脱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式,提高了铁路安全检测的效率与质量。本文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包神铁路响沙湾隧址段进行数据采集并处理,并对铁路隧道的关键特征提取及限界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响沙湾隧道实测点云数据,研究钢轨轨面点云、隧道中轴线、隧道断面的提取方法。结合钢轨空间分布特征、钢轨反射强度及钢轨尺寸实现对钢轨点云的多约束提取;采用二次曲线拟合方法,利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得到参数,对隧道平面投影边界进行拟合,利用各边对另一边界线作交点的中点进行拟合得到隧道中轴线;作垂直于隧道中轴线的法平面,设置切片厚度,实现对隧道中心线任意位置的隧道横截面提取,对提取的隧道断面内存在的散乱点进行拟合去噪和平滑处理。(2)基于提取的隧道轨面点云建立限界检测坐标系,将隧道断面点云与铁路建筑限界统一在限界检测坐标系内进行侵限判别。将待测点侵限问题转化为点是否在限界多边形内的问题,利用水平射线算法实现铁路限界检测,并对水平射线法中交点位于多边形边上的特殊情况进行定义,提高判别效率,对侵限结果进行标记显示,并对侵限值大小进行计算。(3)基于Cesium平台实现响沙湾隧道与侵限检测结果可视化。系统设置了不同功能模块,包括基本功能、三维功能、空间分析功能及其他功能等。利用隧道经纬度信息实现在Cesium中进行隧道定位,点击在线系统主页面后,地球球面旋转变换至隧道所属位置;基于Web GL技术,实现隧道周边地形信息快速加载,将隧道模型及隧道侵限情况加载到场景中,真实地模拟出现实世界的隧道形态与空间关系。本文的研究成果为铁路隧道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数据可视化全过程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为铁路隧道施工检测与安全维护提供了新的途径。
李娇娇[6](2020)在《牙龈软组织形变三维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手术仿真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对于医生进行手术前的练习以及手术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虚拟手术利用计算机构建虚拟手术场景,并利用人机交互实现手术过程。虚拟牙齿矫正系统是虚拟手术仿真系统的典型应用,牙龈软组织的形变仿真和建模又是虚拟牙齿矫正系统的重要部分。因此,本课题围绕虚拟牙齿矫正系统中牙龈软组织的形变仿真,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现有的三角网格质量度量方法大多是基于单个三角形来进行度量,对于三角网格曲面的光顺质量度量,仅从视觉效果上判断,难以通过数值进行精确衡量的问题,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光滑度度量方法来度量三角网格曲面的光顺质量。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光滑度度量算法度量三角网格曲面光顺质量的准确性,其结果与人眼视觉评价效果一致。该度量方法为后续牙龈软组织形变仿真效果评价提供了依据。(2)针对传统质点弹簧模型模拟牙龈软组织形变时,外力过大引起的牙龈脱落牙齿的超弹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阈值约束的改进质点弹簧模型。在传统面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形变效果和形变速度来设置形变弹簧最优阈值。当形变弹簧缩短或伸长超过阈值时,将弹簧长度恢复为原始长度以作为下一次单步形变的初始长度,从而使面模型具有一种体的特征。形变仿真实验,将改进模型应用在虚拟牙齿矫正系统中牙龈软组织的形变仿真上。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形变速度提高28%以上且光滑度之和明显降低,说明改进模型在保证较快形变速度的前提下,较好地解决了超弹性问题,提高了形变仿真的精度,较真实地模拟了牙龈软组织的形变过程。(3)在牙龈三角网格中普遍存在狭长三角网格区域,针对基于面积判定的自适应细分算法处理该类区域的质量较低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顶点光滑度判定的牙龈三角网格自适应细分改进算法。采用顶点光滑度作为细分判定准则,在细分前从整体上一次性对顶点1-领域区域光滑度进行计算。通过比较顶点的顶点光滑度与光滑阈值的大小,确定细分区域,并进行Loop细分。设计了平均光滑度指标来评价细分效果,这种方法综合考虑了细分后网格顶点个数对判断细分网格质量的影响,因而可以合理的评价细分算法的性能。细分实验,将改进的自适应细分算法应用在牙龈形变区域的三角网格细分上。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细分算法细分时间占比平均约节约了4.12%,细分后三角网格更加规则、分布更加均匀,曲面光顺质量更好。
黄元轩[7](2020)在《面向传统元素的参数化设计工具研究》文中认为参数化设计方法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而来,已应用在了较多领域如建筑设计,装饰设计,装置艺术设计等。众多设计师和相关研究人员对参数化设计方法做过系统性总结并产出了大量优秀的图形算法,但目前尚未有成熟完整的参数化建模工具对特定的设计风格做过系统的归纳。目前大多设计作品依赖设计师的主观审美诉求和反复修改尝试,此类传统的设计方法会因个体的设计思路不同而产生差异。若有特定风格元素的参数化设计工具,则能对这种风格的设计方法产生一定的指引和约束。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辅助新手设计师实现完成度较高且风格鲜明的设计作品。本研究结合时代背景,将中国传统元素为设计对象,并将该元素做了完整的归纳和分析,结合已有相关算法完成了一套面向中国传统元素的参数化建模工具,该工具支持模型的快速风格化编辑成型,并对3D打印生成有良好的数据对接。本文系统地提出了工具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并展现了完整的工具使用流程。笔者对该工具进行了三个维度的测试,确保其在应用层面的实现空间。在工具的实践层面,本研究从三个设计方向产出了三个参数化设计产品。此外本研究还进行了系统的工具用户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产出的工具具备较为理想的可用性和易用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性地归纳了中国传统元素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并产出了相关设计工具。该工具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对设计行业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此外,对于该工具的拓展研究同样具备较强的价值,中国传统元素作为参数化设计对象有着极高丰富度的优势,因此在本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探索有助于形成基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参数化设计工具库,进一步便捷广大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同时,对中国传统元素元素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
许睿[8](2020)在《明清古建筑木构件信息模型建立与利用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建筑是国家的重要历史财富,相较于西方的砖石结构,我国古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自然环境对古建筑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如自然风化、酸雨侵蚀、日晒虫蛀等等,保护难度远高于西方砖石建筑,中国古建筑保护更是困难重重,也因此缘故,现存较为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大多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是中国古建筑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其中古建筑木构件是进行研究的基本对象。为促进古建筑保护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突破传统研究思维和方式,本研究以明清古建筑木构件为研究对象,以等比例斗栱模型和北京香山静宜园古建筑为案例,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古建筑研究相结合。利用当下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相关数据建立信息模型,并针对木构件作出模型数据分析,最后对扫描获取的信息模型和数据分析的相关结论展开尝试性的利用研究。在信息模型建立部分,一方面本研究对古建筑木构件进行具体分析,针对非工作状态下的局部木构件和工作状态下的整体木构件,对其测绘的内容重点、实施条件和根本需求分别作出具体研究,另一方面,比较各种现代测绘技术的具体特点和针对目标,选定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本次研究主要方式之后,对此技术实施过程的各个具体步骤进行细致性优化,找到针对古建筑木构件保护项目的最佳操作流程。在信息模型分析部分,本研究以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所得数据为基础,利用信息模型在数据方面全面性和精确性的优势,对各类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对测绘结果的具体数据误差分析,针对相应误差分析得出扫描过程的更优解,对结果中的问题点位进行工作不足与过于重视的具体分析。在信息模型利用方面,一方面对成果中的三维模型以及转换后的二维图纸进行输出保存,在后续的修缮项目中可以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将成果进行跨专业的合作研究,将模型在ANSYS结构受力分析、BIM古建筑木构件和木构件3D打印等方面具体应用研究。得出这一套完整且详尽的具体方案实施流程,并对后续利用前景做出不断的深入研究,希望为国家古建筑的保护工作贡献新计策,在当今科技背景下使得古建筑保护项目与现代建筑的发展并驾齐驱。
张黎影[9](2020)在《面向工件伤损检测的点云表面重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任务的不断加重以及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其运行安全问题。在列车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车轮与钢轨的疲劳磨损、异物压入等,易导致钢轨断裂从而引起翻车、脱轨等重大事故。因此对铁路轮轨工件的表面伤损检测及伤损可视化研究具有必要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基于轮轨工件表面点云三维重建及表面伤损检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为了实现铁路轮轨工件的高精度检测,针对现阶段受三维扫描仪精度和现场复杂环境的影响,利用三维扫描仪现场扫描铁路轮轨工件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提出自主构建轮轨工件的CAD模型,并转化为点云数据。针对CAD模型生成的点云难以保持表面尖锐几何特征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曲率和包围盒的点云精简算法。该算法将输入的点云划分为一系列体素栅格,对体素栅格内的点云根据曲率特征进行精简。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大量保留了点云模型的尖锐及边缘特征点,在平坦区域避免了孔洞现象发生,为后续高效表面重建和伤损检测研究提供了基础。其次,为了提高点云表面重建算法的精度和准确度,针对点云表面重建过程中受噪声、离群点的影响,重建后的表面易出现伪影、过拟合、孔洞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ikhonov正则化的泊松表面重建算法,该算法使用线性插值对采样点插值处理,利用Tikhonov正则化的L2范数对原始点云进行平滑处理,降低噪声点和离群点带来的误差。通过在常用的Standford三维扫描库点云、Ein Scan-Pro扫描点云以及CAD模型生成的轮轨点云上进行对比实验,证明本文算法的重建精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鲁棒性。最后,对轮、轨工件点云的表面伤损进行检测。首先对轮、轨工件点云模型构建表面伤损,然后利用ICP算法对伤损数据和标准数据进行配准,计算二者之间的偏差判断伤损,最后采用深度颜色映射方法将伤损点云模型转换为彩色图像,根据彩色图像上的颜色变化识别伤损区域。为了直观显示伤损区域,采用本文提出的表面重建算法进行伤损数据可视化。
周宇[10](2020)在《网格曲面自动铺丝路径规划基础研究》文中认为高性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与日俱增,航空材料专家曹春晓院士指出:一代材料,一代飞机。自动铺丝技术是当前最为高端的复材成型工艺,其所适用的成型部件已扩展到机翼、机身等主承力部件。路径规划是自动铺丝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复杂型面和拼接曲面,传统的基于零件曲面参数化表达的路径规划算法已不适用。本课题针对以离散三角面片逼近表达的芯模曲面,提出一套适用于网格曲面的完整的自动铺丝路径规划算法。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曲面的预处理:具体包括曲面重建、孔洞修补和曲面延拓。参考3D打印领域对于复杂曲面的表达方式,采用三角面片逼近原曲面。对STL格式文件存储的曲面信息进行处理,去除冗余数据,重建出三角网格点、边、面间的几何关系,使其能够相互索引,为后续的路径规划算法做好数据准备。在此基础上,通过填充三角面片分别实现了曲面内部孔洞的修补和外边界的自然延伸。前者可以保证路径规划时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后者可以用于解决路径等距满铺过程中的边界处理问题。两套算法分别在MATLAB和CATIA环境中进行了可视化的实例验证。(2)改进的定角度路径规划:从曲面结构特征考虑,针对给定的面外参考线,将传统参数曲面中定角度算法的概念引入三角网格曲面,分析该算法在曲面曲率波动较大处的失效原因,辅以局部测地线算法进行补充,完成初始路径的设计。对于满铺路径无法到达边界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样条线末端插值和芯模面整体延拓的两种处理思路。该算法无需将参考向量向面内投影,也无需建立面片内的局部坐标系,所有计算均发生于网格面片的边上,大大简化了计算量,改进后的定角度算法能够适应较大程度的曲率波动,避免无解和多解的产生。(3)基于映射的变角度路径规划:对于给定的网格曲面及附着其上的承载信息,建立了合适的投影平面,在投影平面内建立了二维平面坐标系并与全局三维坐标建立了转换关系。在平面坐标系下对承载信息进行分组,以三次Hermite样条造型技术构造了初始路径。通过分析投影过程中线段长度和角度大小的变化,建立了平面与原曲面间的“等效长度”与“等效角度”。以此为指导实现了平面上的路径满铺。基于投影过程中同一方向线段比值不变原理对路径点进行定位,而后映射至空间曲面完成网格曲面的变角度路径规划。(4)基于主应力的路径与传统路径对比分析。以初始铺放方式对芯模曲面进行铺叠并进行仿真分析。对前处理文件和结果文件进行读取和处理,获得有限元模型的网格信息和单元节点应力信息。基于壳单元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理论定义了单元内的主应力,并以此为指导调整了路径,并对比分析了调整前后铺丝件的力学性能。
二、基于STL格式的可视化曲面拼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STL格式的可视化曲面拼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结合BIM技术的建筑平整度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现状 |
1.2.2 提取点云面片现状 |
1.2.3 墙面平整度检测方法现状 |
1.2.4 三维激光结合BIM技术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三维激光扫描结合BIM技术理论 |
2.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简介 |
2.1.1 三维激光扫描原理 |
2.1.2 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分类 |
2.1.3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特点 |
2.1.4 地面三维激光精度分析 |
2.2 BIM技术简介 |
2.3 Geomagic-Qualify简介 |
2.4 技术融合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点云数据获取及处理 |
3.1 点云数据的获取 |
3.1.1 扫描准备阶段 |
3.1.2 扫描阶段 |
3.2 点云数据处理 |
3.2.1 三维扫描数据处理软件 |
3.2.2 点云数据配准 |
3.2.3 点云数据去噪 |
3.2.4 点云数据压缩 |
3.3 优化RANSAC算法提取建筑立面 |
3.3.1 RANSAC算法原理 |
3.3.2 R半径密度优化RANSAC算法 |
3.3.3 R半径优化RANSAC算法不足 |
3.3.4 点面关系优化RANSAC算法 |
3.4 点面关系优化RANSAC算法实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维激光结合BIM技术方案研究 |
4.1 传统建筑物平整度检测方法 |
4.1.1 靠尺法检测 |
4.1.2 全站仪检测法 |
4.1.3 平面拟合检测法 |
4.2 三维激光结合BIM技术平整度理论分析 |
4.2.1 点云与点云直接对比 |
4.2.2 点云与封装对象对比 |
4.2.3 点云与BIM模型对比 |
4.3 三维激光结合BIM技术平整度实例分析 |
4.3.1 外业数据采集 |
4.3.2 点云数据处理及BIM模型设计 |
4.3.3 三维平整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点云结合BIM平整度检测案例应用 |
5.1 案例概况 |
5.2 数据获取 |
5.3 数据处理 |
5.4 平整度分析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复杂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VR仿真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开采方面的应用 |
1.3.2 虚拟煤层模型的构建 |
1.3.3 虚拟综采工作面“三机”装备仿真方法 |
1.3.4 研究动态总结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复杂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VR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数字孪生驱动的综采工作面运行模式 |
2.2.1 数字孪生概述 |
2.2.2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综采工作面 |
2.3 复杂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VR仿真系统运行方案设计 |
2.4 软件设计 |
2.5 系统组成和主要功能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VR仿真系统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复杂煤层模型构建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初始煤层模型构建 |
3.2.3 动态煤层模型构建 |
3.3 综采工作面“三机”虚拟模型构建 |
3.3.1 虚拟液压支架模型构建 |
3.3.2 虚拟刮板输送机模型构建 |
3.3.3 虚拟采煤机模型构建 |
3.4 复杂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VR仿真系统构建 |
3.4.1 物理引擎概述 |
3.4.2 复杂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VR仿真系统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综采工作面“三机”装备工作空间的构建 |
4.1 引言 |
4.2“三机”装备工作空间构建流程 |
4.3 物理引擎的虚拟验证方法 |
4.4 液压支架的工作空间构建 |
4.4.1 液压支架关键信息点标记 |
4.4.2 液压支架工作空间的构建 |
4.5 刮板输送机的工作空间构建 |
4.5.1 刮板输送机关键信息点标记 |
4.5.2 刮板输送机工作空间的构建 |
4.6 采煤机的工作空间构建 |
4.6.1 采煤机虚拟截割轨迹记录方法 |
4.6.2 采煤机工作空间的构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采煤机截割轨迹的预测修正 |
5.1 引言 |
5.2 数据集来源 |
5.2.1 数据集的获取方式 |
5.2.2 Unity 3D与SQL Server之间通信 |
5.2.3 SQL Server与MATLAB之间通信 |
5.2.4 数据集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采煤机截割轨迹预测 |
5.3.1 BP神经网络原理 |
5.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采煤机截割轨迹预测 |
5.4 基于极限学习机模型的采煤机截割轨迹预测 |
5.4.1 极限学习机原理 |
5.4.2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采煤机截割轨迹预测 |
5.5 BP神经网络与极限学习机预测结果的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原型系统设计及实验 |
6.1 引言 |
6.2 原型系统的界面设计与系统发布 |
6.2.1 原型系统的界面设计 |
6.2.2 系统发布 |
6.3 复杂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VR仿真系统的仿真实验 |
6.3.1 仿真运行流程 |
6.3.2 实验方案设计 |
6.3.3 仿真结果分析 |
6.4 动态煤层模型误差分析仿真实验 |
6.4.1 误差分析整体思路 |
6.4.2 动态煤层模型的逆向重构 |
6.4.3 动态煤层模型和初始煤层模型的布尔运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主要结论 |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贵州龙化石的数字化重建与3D打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文物数字化保护 |
1.2 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 |
1.3 贵州龙化石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流程 |
第2章 三维数字化重建方法 |
2.1 NURBS曲面拟合重建方法 |
2.2 三维纹理映射方法 |
2.3 真实感图形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贵州龙化石三维数据的采集 |
3.1 三维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
3.2 贵州龙化石三维数据的采集流程 |
3.3 贵州龙化石扫描结果质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贵州龙化石三维数字化重建及精度评价分析 |
4.1 贵州龙化石点云数据处理 |
4.2 贵州龙化石表面复杂曲面重建 |
4.3 基于Geomagic Qualify的贵州龙化石重构模型精度评价 |
4.4 贵州龙化石数字化三维重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贵州龙化石全彩色3D打印 |
5.1 全彩色多材料3D打印设备 |
5.2 3D打印数据格式及处理流程 |
5.3 贵州龙化石的成型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4)消融术标测训练仿真辅助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射频导管消融术 |
1.2.2 消融术路径 |
1.2.3 血管介入术虚拟仿真训练 |
1.2.4 三维手术导航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组织架构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消融术虚拟训练环境 |
2.1 虚拟训练环境的搭建 |
2.2 STL心脏模型高效读取 |
2.3 节点选取与坐标信息提取 |
2.4 消融术的原理 |
2.5 标测区域的显示 |
2.5.1 B样条曲面 |
2.5.2 标测区域显示 |
2.6 导管路径的绘制 |
2.6.1 B样条曲线 |
2.6.2 理想路径绘制 |
2.6.3 训练路径绘制 |
2.7 本章小结 |
3 硬件训练系统 |
3.1 心脏和血管模型 |
3.1.1 心脏模型 |
3.1.2 血管模型 |
3.2 心血管模型支撑平台 |
3.2.1 心脏模型支撑平台 |
3.2.2 血管模型支撑平台 |
3.2.3 操作台 |
3.3 训练导管 |
3.3.1 消融手术训练导管 |
3.3.2 标测手术训练导管 |
3.4 本章小结 |
4 消融术的术前训练环境 |
4.1 空间配准 |
4.1.1 空间配准的数学表达 |
4.1.2 空间配准的实现 |
4.1.3 空间配准的验证 |
4.2 轨迹点的三维重建 |
4.2.1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
4.2.2 立体视觉定标 |
4.2.3 消融术训练导管头端轨迹点的三维重建 |
4.3 本章小结 |
5 消融术的术前体外仿真训练 |
5.1 仿真训练准备工作 |
5.1.1 特定病患心脏模型的准备 |
5.1.2 特定病患的空间配准 |
5.2 术前体外仿真训练 |
5.2.1 虚拟训练环境的操作步骤 |
5.2.2 硬件训练系统的操作步骤 |
5.2.3 训练效果 |
5.3 误差来源 |
5.3.1 训练环境的误差来源 |
5.3.2 训练环境的优化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点云数据的隧道限界检测及其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点云特征提取 |
1.2.2 铁路限界检测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2 点云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2.1 三维激光扫描仪 |
2.1.1 激光扫描仪分类 |
2.1.2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组成 |
2.1.3 三维激光扫描仪工作原理 |
2.2 点云数据 |
2.2.1 点云数据格式 |
2.2.2 点云数据特点 |
2.2.3 点云数据组织 |
2.3 研究区概况 |
2.3.1 研究区域 |
2.3.2 数据采集 |
2.4 点云数据预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隧道点云的特征提取 |
3.1 钢轨点云提取 |
3.1.1 轨道区域格网提取 |
3.1.2 多条件约束下轨面点云提取 |
3.2 隧道中轴线提取 |
3.2.1 RANSAC算法 |
3.2.2 中轴线拟合 |
3.3 隧道断面提取 |
3.3.1 坐标转换 |
3.3.2 断面提取及厚度分析 |
3.4 隧道断面拟合 |
3.5 本章小结 |
4 隧道限界检测 |
4.1 铁路建筑限界 |
4.2 侵限检测 |
4.2.1 常用检测算法 |
4.2.2 算法实现 |
4.3 侵限值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Cesium的隧道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可视化需求分析 |
5.2 系统设计 |
5.2.1 设计目标 |
5.2.2 体系结构设计 |
5.2.3 系统功能设计 |
5.2.4 平台界面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基础功能实现 |
5.3.2 三维功能实现 |
5.3.3 分析功能实现 |
5.3.4 其他功能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牙龈软组织形变三维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组织形变仿真研究现状 |
1.2.2 网格光滑细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基于光滑度的三角网格质量评价方法 |
2.1 网格质量度量方法 |
2.2 基于光滑度的网格光顺质量度量 |
2.3 实验验证 |
2.3.1 实验环境 |
2.3.2 不同精度模型光滑度分析 |
2.3.3 不同光滑度模型光滑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阈值约束的牙龈软组织形变仿真 |
3.1 质点弹簧模型分析 |
3.2 基于阈值约束改进模型 |
3.2.1 改进模型的提出 |
3.2.2 形变仿真算法 |
3.3 形变仿真实验分析 |
3.3.1 实验环境 |
3.3.2 实验数据 |
3.3.3 数值度量结果分析 |
3.3.4 视觉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顶点光滑度判定的牙龈三角网格自适应细分 |
4.1 经典细分算法 |
4.1.1 Loop细分 |
4.1.2 Butterfly细分 |
4.1.3 Sqrt3细分 |
4.2 自适应细分区域判定方法 |
4.3 细分判定改进 |
4.3.1 顶点光滑度判定 |
4.3.2 改进细分算法 |
4.4 细分实验分析 |
4.4.1 实验环境 |
4.4.2 实验数据 |
4.4.3 数值度量结果分析 |
4.4.4 视觉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牙龈软组织形变仿真系统 |
5.1 系统框架设计 |
5.2 系统界面设计 |
5.2.1 系统主界面设计 |
5.2.2 形变效果实体模型展示设计 |
5.2.3 形变效果线框模型展示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面向传统元素的参数化设计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下的设计工具和设计需求 |
1.1.2 中国传统元素的流行趋势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参数化设计及工具设计方法 |
2.1 参数化设计的发展 |
2.1.1 参数化设计理论 |
2.1.2 参数化设计的历史发展进程 |
2.1.3 参数化设计的进程不同阶段 |
2.1.4 参数化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 |
2.1.5 新型生产制造技术 |
2.2 工具系统化设计方法 |
2.2.1 参数化设计平台 |
2.2.2 工具设计原则 |
2.2.3 基于Rhino平台的工具设计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传统元素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
3.1 传统元素的时代内涵和发展 |
3.1.1 传统元素形成的时代风格 |
3.1.2 传统元素风格的发展 |
3.2 面向传统编织元素的设计工作坊 |
3.2.1 设计工作坊简述 |
3.2.2 基于元素阵列和流动的建模方法 |
3.2.3 基于逻辑构建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
3.2.4 工作坊内容结论与分析 |
3.3 面向产品设计实体化的专家访谈及调研 |
3.3.1 专家访谈内容 |
3.3.2 3D打印调研及实验 |
3.4 传统元素参数化设计工具设计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杂算法面向传统元素的参数化研究 |
4.1 传统元素的划分和筛选 |
4.1.1 传统元素的划分 |
4.1.2 传统元素的参数化筛选 |
4.2 传统元素的参数化初步设计提炼 |
4.3 工具设计中的数据结构 |
4.3.1 数据结构的类型 |
4.3.2 数据的运算方式 |
4.4 复杂图形算法的学习研究 |
4.4.1 遗传算法 |
4.4.2 形态优化类算法 |
4.4.3 吸引子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设计实现与测试 |
5.1 工具的前期设计定位 |
5.2 工具的实现效果分类 |
5.3 工具的设计流程 |
5.3.1 工具系统设计模块 |
5.3.2 设计策略方案 |
5.3.3 参数化编辑系统设计实现 |
5.3.4 视觉UI设计及工具使用流程 |
5.4 工具的可用性测试 |
5.4.1 工具通用性测试 |
5.4.2 工具丰富度测试 |
5.4.3 工具成型优化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传统元素的产品设计实践 |
6.1 产品实践的定位与意义 |
6.2 产品设计流程 |
6.2.1 实践1-面向基本几何形体的多功能文创产品设计 |
6.2.2 实践2-面向鼠标产品的参数化造型设计 |
6.2.3 实践3-面向品牌风格化的系列产品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传统元素参数化设计工具的用户测试 |
7.1 用户测试的意义 |
7.2 用户测试的方法 |
7.3 可用性测试方案 |
7.3.1 被试群体 |
7.3.2 实验平台 |
7.3.3 实验任务 |
7.3.4 可用性量表问卷 |
7.4 可用性测试结果 |
7.4.1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7.4.2 可用性量表数据统计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明清古建筑木构件信息模型建立与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保护理论研究 |
1.4.2 项目案例研究 |
1.4.3 算法分析研究 |
第二章 技术探究与方案制定 |
2.1 分析选取测绘方式 |
2.2 设计整体技术方案 |
2.2.1 测绘目标 |
2.2.2 使用设备和软件平台 |
2.2.3 具体方案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古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 |
3.1 斗栱模型实验 |
3.1.1 实验对象处理 |
3.1.2 数据获取 |
3.1.3 模型处理 |
3.2 香山园林古建筑测绘 |
3.2.1 测绘对象分析 |
3.2.2 外业数据采集 |
3.2.3 内业数据拼接 |
3.2.4 模型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建筑信息模型的分析 |
4.1 软件分析 |
4.1.1 局部木构件的分析 |
4.1.2 古建筑单体或群体的分析 |
4.2 局部木构件数据分析 |
4.3 整体木构件数据误差分析 |
4.3.1 注册报告 |
4.3.2 误差分析 |
4.3.3 误差处理 |
4.4 结果整体分析 |
4.4.1 优势分析 |
4.4.2 劣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古建筑信息模型的利用 |
5.1 信息模型的数据留存 |
5.1.1 三维模型的输出保存 |
5.1.2 三维模型与二维图纸的转换保存 |
5.2 与BIM模型的对接 |
5.3 信息模型和数据的展示 |
5.4 ANSYS模拟受力分析 |
5.5 信息模型与3D打印技术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面向工件伤损检测的点云表面重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点云表面重建 |
1.2.2 工件表面伤损检测 |
1.2.3 研究难点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组织结构 |
2 基于曲率和包围盒的CAD点云精简算法 |
2.1 相关工作 |
2.1.1 CAD模型点云化方法 |
2.1.2 点云精简 |
2.2 构建轮轨CAD模型点云数据集 |
2.2.1 构建轮轨工件CAD模型 |
2.2.2 CAD模型点云化 |
2.3 基于曲率和包围盒的点云精简算法 |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1 实验平台 |
2.4.2 精简结果对比 |
2.4.3 精度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泊松方程的三维点云表面重建算法 |
3.1 相关工作 |
3.1.1 泊松方程 |
3.1.2 泊松表面重建 |
3.1.3 屏蔽的泊松表面重建 |
3.2 基于Tikhonov正则化的泊松表面重建算法 |
3.2.1 Tikhonov正则化 |
3.2.2 基于Tikhonov正则化的泊松表面重建算法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精度对比 |
3.3.2 鲁棒性对比 |
3.3.3 效率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轮轨工件表面伤损检测与可视化 |
4.1 相关工作 |
4.1.1 工件表面伤损检测技术相关研究 |
4.1.2 基于三维点云的表面伤损检测方法 |
4.2 基于点云的轮轨工件表面伤损检测 |
4.2.1 轮轨表面伤损分析 |
4.2.2 基于ICP的点云配准算法 |
4.2.3 伤损区域定位与可视化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配准结果及偏差分析 |
4.3.2 伤损检测结果及可视化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网格曲面自动铺丝路径规划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课题背景 |
1.1.1 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技术 |
1.1.2 三角网格技术介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动铺丝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网格曲面自动铺丝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芯模曲面网格模型前处理 |
2.1 引言 |
2.2 STL文件几何信息重建 |
2.3 孔洞识别与修补 |
2.3.1 孔洞中心及投影平面计算 |
2.3.2 投影平面内填充三角面片 |
2.3.3 填充面片逆映射 |
2.3.4 筒段机身舷窗孔修补实例 |
2.4 芯模曲面延拓 |
2.4.1 曲面延拓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
2.4.2 延拓方向及延拓点获取 |
2.4.3 角点检测及处理 |
2.4.4 分步延拓 |
2.4.5 曲面延拓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角网格曲面定角度路径规划算法 |
3.1 引言 |
3.2 初始路径规划算法 |
3.2.1 定角度路径生成算法 |
3.2.2 测地线路径生成算法 |
3.2.3 初始路径曲率检测及调整 |
3.3 路径等距满铺算法 |
3.3.1 测地线求取满铺路径 |
3.3.2 两种路径边界处理算法 |
3.4 算法实例验证 |
3.4.1 Bezier双曲率曲面算法验证 |
3.4.2 某型号飞机机翼算法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映射的三角网格面变角度铺丝路径规划 |
4.1 引言 |
4.2 投影网格面构造 |
4.3 变角度路径构造及铺层设计 |
4.3.1 三次分段Hermite曲线介绍 |
4.3.2 承载信息分组处理 |
4.4 满铺路径求取 |
4.5 算法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主应力的路径与传统路径对比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节点信息获取 |
5.2.1 材料单元体应力应变理论 |
5.2.2 ABAQUS有限元建模及分析 |
5.3 主应力指导的路径调整 |
5.4 结果比较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基于STL格式的可视化曲面拼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结合BIM技术的建筑平整度检测研究[D]. 王博.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复杂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VR仿真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 姜朔.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贵州龙化石的数字化重建与3D打印[D]. 郑跃.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4]消融术标测训练仿真辅助技术研究[D]. 秦强.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5]基于点云数据的隧道限界检测及其可视化[D]. 韩军.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6]牙龈软组织形变三维仿真研究[D]. 李娇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面向传统元素的参数化设计工具研究[D]. 黄元轩. 浙江大学, 2020(08)
- [8]明清古建筑木构件信息模型建立与利用的研究[D]. 许睿.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9]面向工件伤损检测的点云表面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 张黎影.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10]网格曲面自动铺丝路径规划基础研究[D]. 周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