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纸终端废水深度处理实验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煤化工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
刘云霄[2](2021)在《电极修饰对电絮凝工艺处理电镀废水过程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电镀行业发展的态势十分迅猛,直接导致行业废水排放总量的逐步增加,同时,该类废水中导致的高污染重金属问题也不容小觑。传统的化学法不仅需要投加大量药剂,且无法对于含锌镍重金属络合剂的实际电镀废水实现有效处理,因此,应用电絮凝技术处理实际电镀废水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为了针对电絮凝技术中金属阳极损耗大、更换频率高的难题进行研究,本研究借助了具备独特的生化特性、环境友好性等优势的聚吡咯(Polypyrrole,PPy)作为修饰涂层,制备成PPy修饰阳极,并对于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阳极缓蚀效率、电絮凝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与探讨,发现此修饰阳极材料可以实现电絮凝过程中阳极的有效保护,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四种不同的掺杂PPy修饰涂层进行了表征与电化学性能筛选,显微电镜、元素能谱和红外光谱表征证明电化学聚合法可以让聚吡咯/掺杂剂在430不锈钢极板上聚合形成完整的PPy涂层,并且PPy/PTS(Polypyrrole/P-toluenesulfonate)涂层展现出最致密平整的表层,粗糙度仅为69 nm,说明其最难以被腐蚀性介质侵蚀。此外,开路电位、交流阻抗谱、塔菲尔和腐蚀介质浸没测试证明了在四种聚吡咯涂层中,PPy/PTS涂层具备最佳的电化学防腐性能,并且能够给予极板最佳的防护效能,其Rp值达到了1834.28Ω/cm2,且腐蚀电流密度低至9.09μA/cm2。(2)研究了不同电絮凝运行参数下PPy/PTS修饰阳极和裸钢阳极的重金属去除效果,从重金属去除率和经济成本两方面考虑,电絮凝最佳条件如下:极板间距为20 mm,初始p H值为4,处理时间为70分钟,电流密度为30 m A/cm2。在最优化条件下多批次处理过程中,PPy修饰阳极具备良好的处理稳定性,对Zn2+、Ni2+的去除效率分别稳定在99.99%和80%,且能够与裸钢阳极的去除水平保持相对一致。(3)采用失重法对PPy修饰阳极缓蚀效率进行了评估,发现当p H值较小、水体偏强酸性时,阳极的缓蚀效率相对较高。另外,随着时间和电流密度的增高,阳极缓蚀效率也会逐渐走低。在多批次处理中,PPy修饰阳极缓蚀效率可稳定在30%,并且通过阳极SEM图像对比发现修饰阳极的表面较为光滑,腐蚀受损情况大大轻于未修饰裸钢阳极,这证明此电极材料能够在保证较高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同时实现对电絮凝阳极的保护,并有效延长阳极使用寿命。(4)在电絮凝过程中,PPy修饰阳极的电能能耗与裸钢阳极保持相对一致;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和电流密度的增加,阳极的Fe利用率会逐渐降低,且PPy修饰阳极的Fe利用率要显着高于未修饰的裸钢阳极。另外,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在COMPASSⅡ力场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发现PPy/PTS涂层与金属表层的吸附能值最低,仅为-88.87 k J/mol,这意味着其与金属表面的结合能力最强,并进一步证明了该涂层具有最佳的缓蚀及防护性能。
陈博坤[3](2020)在《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煤炭和水资源在地势上呈逆向分布的现状,中国既要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又要解决煤转化工业因巨大耗水量而带来的严峻挑战,煤化工废水的“零液排放”俨然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工业设计上基本形成并认同了“污水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盐水处理–固化零排放”的设计框架,但是对于部分煤化工废水,该流程仍存在预处理效率低、回用水水质差、处理成本高、水资源回用率低且处理系统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煤转化工业的清洁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模型调研分析了典型的九类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生命周期成本,通过引入虚拟成本法对比分析了“零液排放”和综合废水一级排放的成本优势,并基于2018年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和煤化工项目取用水水平对未来煤化工项目耗水水平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煤化工废水实现“零液排放”具有7.17元/t水的成本优势,已规划的煤化工项目总耗水水平将达到工业耗水量的2.8%,通过对经济成本、环境影响和各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分析,本文总结归纳了一些改进措施,推动煤化工项目能源转化效率的提升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碎煤加压气化技术虽然具有非常高的冷煤气效率,但实现废水“零液排放”困难,相比之下,水煤浆气化技术实现“零液排放”较为容易,但该技术用于生产清洁燃料或化工产品时,对碳元素的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因此,本文耦合了两种气化技术的优点以期实现优势互补。结果显示,在控制各工艺流程能够实现全流程“零液排放”的基础上,提升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流程碳元素转化效率提高24.95%和13.55%,降低烯烃和乙二醇的单位成本19.72%和9.27%,而且降低了CO2排放量83.1%和83.5%,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煤制天然气项目实现较低成本“零液排放”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煤制兰炭废水预处理过程对油、尘和酚类等污染物脱除效率不足,而且消耗大量的高品位蒸汽。这不仅污堵各单元设备组件并大大降低过程的传质传热效率,而且蒸汽要求远高于兰炭厂的蒸汽副产能力。本文总结归纳了该流程的几点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处理流程并通过工业废水的小试实验研究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可行性,并对产水量为240 m3/d的兰炭废水处理流程进行了工业设计。结果表明,新型流程通过改变废水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滴表面ζ电位使其斥力减少而聚并沉降,油尘含量均降至20mg/L以下;分离脱酸塔和脱氨塔有效降低了塔底热负荷和蒸汽品位需求;而溶剂回收塔的负压操作不仅降低了再沸器蒸汽品位,而且减少了粗酚在高温条件下对塔釜的腐蚀。最终出水中油、酸性气、总酚、氨氮和COD浓度分别降至20 mg/L、10 mg/L、270mg/L、50 mg/L和3050 mg/L以下,节省固定投资成本约57.9%,吨水操作成本由53.40元降至50.69元。煤化工高浓含酚氨有机废水均需采用酚氨回收单元汽提脱除废水中的酸性气、氨氮并回收稀氨水,萃取脱除水中有机物并回收粗酚产品。华南理工大学酚氨回收工艺获得了工业界普遍的认可,该工艺采用单塔同时脱除酸性气和氨氮,MIBK萃取脱除酚类并精馏回收萃取剂和粗酚,但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蒸汽。本文通过引入蒸汽再压缩式热泵精馏,借助夹点分析方法,在不改变现流程的操作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了两种能量集成方案,基于技术经济分析结果,发现新流程降低了53.7%热公用工程、57.5%冷公用工程、增加了662 k W电耗。新流程吨水处理成本由35.53元/t降至27.34元/t水,年节省公用工程费用655.2万元,减少CO2排放5237 t/y。
侯郊[4](2020)在《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设计改造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铅锌冶炼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铅锌冶炼企业面临相关企业先进冶炼技术封锁和国家环保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但现有企业废水处理系统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氟离子、氯离子和钠离子因富集升高而导致管道系统腐蚀和结垢。因此,合理有效的建立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已迫在眉睫。这项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建立,可有效促进公司生产和经营模式的更新升级,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废水利用率,促进公司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更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本论文通过对某公司现有废水处理系统的实地考察和分析,发现该公司废水处理难度大,且地处环境敏感区,废水中的氟离子、氯离子、钠离子因富集升高给企业生产带来一系列的难题。在当前国家提倡的绿色冶金局势下,推动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建设对企业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该系统的设计主要集中在设计进、出水水质,设计处理能力,设计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本文在某公司废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投资和运行成本,新增离子交换器及配套设施,新增电渗析装置及配套设施,新增蒸发结晶和盐硝分离系统,配套冷却水系统、钢结构厂房,新增设备安装土建基础、地坪硬化,新增项目配套的管路、电气和仪表控制系统,使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与该公司早期的废水处理系统能够紧密配合,并且废水处理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该系统实施后,可实现该公司废水处理系统中氟离子、氯离子、钠离子的有效开路,现有生产中水经过本系统蒸发结晶处理后,产水水质中氟的含量可以降到含氟<8mg/L,含氯<50 mg/L,钠含<100 mg/L,总硬度<50 mg/L,其余指标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氟、氯、钠离子的浓度大幅降低,可有效延缓管道及设备腐蚀,大幅降低管道及设备维护、修理成本,由此可以看出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确实解决了该铅锌冶炼公司废水难处理的难题并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陈春霞[5](2020)在《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从生活用纸所用纤维原料和辅料、生产工艺与产品主要质量指标的关系出发,借鉴欧盟先进法规对生活用纸生产过程包括从原料、抄造过程控制、终端成品的用途及化学品辅料残留量等全要素进行合规评价。针对原料以次充好、非法添加废纸浆料的问题进行生活用纸纤维原料原生态分析;针对化学助剂有害残留的问题重点监控生活用纸生产过程中化学助剂的迁移路径,如湿强剂的特性及其可迁移性研究;研制新型生物基高效化学品,促进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无害化发展;针对生产用水、白水封闭循环利用污染累积问题监测白水封闭循环系统中累积性过程物质对生活用纸质量的影响。最后对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过程进行工艺绿色指数综合评价。围绕上述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研究。1、生活用纸纤维浆料原生状态分析研究进行生活用纸抄造所用原料是否属于原生浆料的鉴定。分析原生浆料生产线及废纸浆料生产线不同工段浆料以及抄造的生活用纸成品,明确原生浆料与废纸浆料的形态特征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废纸浆抄造的卫生原纸的浆料及成品虽经脱墨工艺处理,但依然存在油墨残余脏迹,纤维种类组成复杂,存在染色为黄色的机械浆纤维,及其未分散纤维束。纤维较短细,D65荧光亮度高,有效残余油墨浓度高,帚化率较高。结合回收纤维的典型特征以及因回用加工过程造成的纤维老化特性,选择生活用纸的特征参量进行检测,应用多指标复合分析技术鉴别生活用纸是否掺有回收纤维。选择荧光性物质、D65亮度、D65荧光亮度、残余油墨含量、帚化率以及是否含有黄色机械浆纤维等作为特征参量,对废纸浆纤维的鉴别分析进行系统研究。进行纸巾纸纤维原料产品标签标注鉴别,分析实际使用的产品原料与其标识标注的相符状况,分析产品主要原料标识不一致的情况,有助于解决纸巾纸产品原料标识标注混乱的问题。2、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及危害控制研究对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残留进行危害分析,重点选取湿强剂为研究对象,建立经皮肤摄入的风险评估模型及风险指数。研究检测生活用纸中PAE湿强剂的有害有机氯代物残留的简便高效方法,使用SPME-GC-MS/MS MRM通过离子对分析测试生活用纸中PAE湿强剂的有害有机氯代物DCP残留量以及高残余风险的DCP的可迁移量。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检测条件为应用固相微萃取进行平衡吸附,平衡温度45℃、平衡时间30 min,吸附45 min。MRM多反应离子监控模式高级程序测定标准工作溶液和待测生活用纸样品及滤液的响应值,在此条件下获得了分析物较低的检测限(LOD),良好的线性(r2≥0.9901)。生活用纸样品加标回收率是97.11%-108.03%,萃取液加标回收率是102.75%-113.00%;RSD分别为6.1%和5.0%。研究不同孔径修饰的石墨烯膜对去除湿强剂有机氯代物同步浓缩的方法技术,研制新型生物基高效化学品CMX/PAE二元体系,从源头上推进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无害化。研究成功制备了分子量较高的羧甲基半纤维素,明晰了其与PAE湿强剂联用时的效果及机制,有效提高了PAE湿强剂的作用效果。3、生产用水系统研究,对现有生产进行工艺绿色指数评价在生活用纸制造过程中,原料、化学助剂等带来的污染风险,随着白水封闭循环利用,存在污染累积的隐患。通过系统监测分析,有效监控水质状况,科学地指导造纸系统水的回用及白水封闭循环。研究建立白水系统有机氯代物DCP累积变化规律及运算模型,探究风险走势及预警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累积周期的推进,系统状况逐渐变化,PAE中DCP含量随着PAE储存时间的变化含量上升,依据DCP含量随存放时间的变化规律拟合方程进行计算。再考虑系统中的DCP进入白水中的比例,其随白水循环程度变化的规律,不同白水回用次数下DCP的分布规律,其在纸张、白水、周围环境中的含量变化规律。建立多因素多变量白水系统有机氯代物DCP累积运算模型。由全过程包括纤维原料、湿部化学助剂、白水循环系统、风险过程控制加权拟合推导出绿色制造过程工艺绿色指数,为指导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毕淑英[6](2020)在《麦草Bio-CMP制浆机理及废水高效处理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造纸企业的生产原料以进口纤维原料为主,其原生纸浆和废纸的年进口量居世界首位。然而,2017年废纸进口政策的限制使我国废纸进口数量大幅减少,造纸原料短缺,大量生产工业产品包装的企业将面临严重威胁。我国是草浆大国,拥有丰富的麦草资源。充分并高效利用麦草秸秆资源,发展无(少)污染的麦草生物化机浆生产工艺,对推动制浆造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白腐菌株Trametes sp.48424进行液体培养后得到种子液,麦草经单螺杆挤压后灭菌。再将麦草与白腐菌种子液和营养液混合后进行生化培养。利用紫外(UV)法对生长过程中白腐菌产漆酶的酶活进行了测定,探讨了麦草在生物预处理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白腐菌预处理前后的麦草形态的变化。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了白腐菌预处理前后麦草的酶解木素(CEL),并利用13C-NMR、FT-IR等对麦草CEL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发现: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在振动培养时会自絮凝成小而致密的菌丝球,而当附着于麦草静止培养时,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则呈丝状体附着于麦草的表面。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预处理麦草后,其综纤维素、Klason木素、酸溶木素、苯-醇抽出物、灰分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由SEM观察图可知,经白腐菌处理后的麦草表面凹凸不平,出现了一些小孔、凹坑以及脱皮现象,说明白腐菌对麦草细胞壁上的一些组分发生了降解作用。根据麦草CEL的FT-IR谱图分析,发现经过白腐菌预处理后的酶解效果优于未预处理的酶解。麦草CEL的13C-NMR光谱图分析结果表明,白腐菌预处理麦草时木素脱除过程中形成了醌类结构,木素降解过程中木素结构侧链部分发生断裂,木素的β-1、β-5结构部分开裂使木素大分子变为小分子,木素以小分子形式溶出。利用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预处理前后的麦草,分别制备了麦草RMP、CMP、Bio-RMP、Bio-CMP浆料。对不同制浆工艺条件下麦草浆的纤维形态的变化及成纸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根据纤维形态的分析,发现与麦草RMP、CMP相比,经过白腐菌处理后的麦草纤维长度较大,宽度较小,细小纤维含量较少,扭结程度较大。随着用碱量的增加,纤维的质均长度逐渐变大,宽度变小,细小纤维含量降低,扭结程度增大。对不同浆料的成纸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经过白腐菌处理后的Bio-RMP、Bio-CMP浆料的成纸紧度、耐破度、抗张强度和环压强度都有明显的提升。随着用碱量的增加,麦草浆的其各项成纸强度逐渐增强;在用碱量相同的情况下,经白腐菌处理后的浆样的成纸强度要高于未经白腐菌处理的。在纸张强度近乎相同时,白腐菌预处理的麦草浆可使NaOH用量减少2%(相对于绝干麦草),节约生产成本,减轻废水负荷。对不同制浆方式产生废液的水质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发现与麦草RMP产生的废液相比,经过白腐菌处理后的麦草Bio-RMP的废液CODCr值有所降低。随着用碱量的增加,麦草制浆废液的CODCr值逐渐升高,木素含量增加。对比了几种絮凝体系对制浆废液CODCr去除效果,发现采用Al2(SO4)3+Ca(OH)2的絮凝效果最佳。当Al2(SO4)3用量为1000mg/L,Ca(OH)2用量为1250mg/L,搅拌时间25min,常温25℃,pH范围78时,絮凝效果最佳,CODCr去除率达到41%。采用S-1菌和L-1菌分别对絮凝后Bio-CMP制浆废水进行曝气生物处理,S-1菌和L-1菌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74.6%、64.5%,S-1菌对于废液的CODCr去除效果要明显优于L-1菌;当曝气时间为第7天的时候,CODCr去除率最高;经过S-1菌曝气处理后的出水CODCr约为200mg/L,可以考虑制浆废水的循环回用。
焦东[7](2020)在《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文中认为造纸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制浆造纸行业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即使经过水的循环使用及工艺改进,仍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造纸废水的特点是排放量大、污染负荷高、成分复杂,其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p H、总氮、总磷、氨氮和悬浮物等。为了避免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需对废水处理后达标再排放或再回用以减轻环境压力。制浆造纸废水常规处置方法较多,一般分为化学处理法、物化处理法、生化处理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混凝法等物化法、厌氧/好氧等生物法、芬顿等高级氧化技术、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法等。随着造纸单位水耗标准的推出及淡水资源的缺乏,研究开发基于中水回用的造纸废水处理新工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水处理过程不同工段废水中有机物采用溶剂萃取进行GC-MS分析检测,发现SBR好氧工艺、混凝工艺以及芬顿氧化工艺均可以大量降解造纸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但由于各种方式的作用机理不同,各工艺降解的有机物种类也不尽相同。SBR好氧工艺和混凝工艺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段中同时使用这两种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芬顿氧化处理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强,但芬顿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可以检测到未被降解的有机物。研究开发的臭氧氧化新工艺相对芬顿氧化处理,可高效去除废水中有机物且显着降低出水色度,为化学氧化后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提供更好的条件。为了进一步降低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中难以生化降解的环境污染物质的含量,探究了多种絮凝剂对废水中杂质的絮凝作用。利用造纸厂芬顿污泥制备得到的聚合硫酸铁(PFS)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通过絮凝法对废水进行处理,采用响应面法探究了絮凝过程中PFS用量、PAM/PFS体积比和处理温度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造纸废水中的COD含量,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FS用量为1.04 m L/L,PAM/PFS体积比为4.99,处理温度为31.54℃。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造纸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为39.6%,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应用响应面法建立的造纸废水COD脱除模型可以有效预测造纸废水中COD的脱除率。PFS用量和PAM/PFS体积比参数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共同影响造纸废水COD的脱除率。针对造纸过程中废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探索了臭氧氧化法的深度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以纳米氧化铜作臭氧氧化的催化剂,并且在臭氧发生量为3g/h,催化剂用量为0.25‰,反应过程中温度维持在30℃,反应时间维持在30min的情况下,COD去除率可达95.7%,出水满足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验室自己制备的多孔材料负载Cu O催化剂的回用实验表明,催化剂在不经处理回用5次后,而COD去除率未受明显影响。整个工艺过程稳定性高并且经济环保,适于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工程应用。为了进一步降低氧化废水中的各种离子及微量有机物等指标,实现中水部分回用,采用无机膜和反渗透膜(RO)组成的膜系统对氧化废水进行膜过滤研究。研究发现无机膜和RO膜组成的膜过滤系统对化学氧化处理的废水进行过滤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TDS、COD、色度、电导率、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浓度等指标,其中TDS、色度、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的去除效果显着,连续运行发现,这些指标降低95%以上。膜系统经过不同时间和次数对化学氧化后废水过滤后,仍然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相对于不同孔径的无机膜而言,化学氧化废水经过RO膜过滤后,废水中的TDS、色度、电导率、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均显着降低。
马逍天[8](2020)在《我国水足迹量化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因此亟需针对我国水环境面临的环境风险进行科学系统的量化、评估和管理。水足迹分析作为评价水资源消耗和污染情况的综合性指标,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传统的水足迹分析方法仅仅评估了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的量,难以量化环境风险和应对复杂的工业系统。而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全过程环境风险解析和关键污染节点的识别。因此,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进行水足迹的量化。当前生命周期水足迹评价模型大多针对水稀缺足迹展开,针对水污染足迹(如致癌性足迹、酸性化足迹和淡水生态毒性足迹等)的模型较少。部分学者直接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开展水足迹量化,因未剔除与水介质无关的的摄入途径以及大气与土壤介质中残留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导致过度评估。并且现存研究在进行清单构建时,通常没有考虑经由大气与土壤间接影响水质的污染物,从而导致水足迹量化结果过低。此外,水足迹评价模型构建和应用中所需的地理、水质、环境、人口、技术水平等基础数据具有显着的地域差异性,直接引用国外模型和数据库并不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通用性的本土化全过程水足迹影响量化模型,从而实现了对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的环境风险的量化,并有效描绘人类产业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锁定关键污染节点。本文同时分别以我国某造纸企业、煤炭发电行业和工业废水排放的水足迹为例,开展了微观、中观、宏观层次的应用示例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基于我国国情建立了包含清单构建方法、中间点影响类型选择与特征化参数计算以及人体健康与生态系统质量损伤评估的本土化全过程水足迹影响评价模型。该模型依据ISO 14046国际标准建立分析边界,通过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了三千余种能够对水环境产生影响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换从而剔除最终未进入到水介质的部分,同时仅考虑了与水环境有关的经口摄入途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清单与6个中间点环境影响类型之间的联系,实现了 35374个中间点特征化当量因子的计算,进而实现了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损伤的评估。其次,本文通过对某造纸企业水足迹的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在微观(企业)层次上应用的可行性,并明确了其水足迹影响的关键因子,提出了相应的削减方案。研究发现在秸秆浆印刷书写纸生产的生命周期中,致癌性和非致癌性足迹贡献了超过95%人体健康损伤,而生态系统质量损伤主要来自于淡水生态毒性和水体富营养化足迹,其余中间点类型的影响不足3%。要实现水足迹影响的削减,控制有机肥回收、木浆生产和化学品制备等阶段的水足迹影响最为有效。上述三个输入因子的影响减少5%时,印刷书写纸生产的水足迹在中间点和终点层次的削减程度在0.3%至3.4%之间。企业可采取使用无元素氯漂白并进行黑液回收处理生产工艺的木浆,使用水电等清洁能源或回收能源以实现水足迹影响的削减。此外,通过筛选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如超深层曝气和生物膜过滤技术)和实现废水循环利用来控制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足迹影响也可获得显着的环境效益,直接水资源消耗的削减则对于水稀缺足迹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污染物减排方面,需重点针对总磷、总氮、COD、BOD5以及重金属(如铬、砷、汞等)等污染物的排放。再次,本文通过对我国煤炭发电行业水足迹的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在中观(行业)层次上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时间序列波动的特征和原因,为我国煤炭发电行业的全过程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的管控提供了相关参考性信息。我国煤炭发电行业的水足迹影响对人体健康损伤在2006-2015年间不断增加,于2013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但截至2015年总体上仍上升了 47.3%。而由于二氧化硫、COD和总氮排放的削减,此期间生态系统质量损伤削减了 26.0%。2015年我国实现供电上网1 kWh煤电的水足迹影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的损伤分别在 1.2×10-8 至 2.3×10-8 DALY 和 4.0×10-4 至 7.5×10-4 PDF.m2.yr 之间。对于人体健康损伤,其主要来自于原煤开采和洗选、运输、固体废弃物处置、原油和化学品生产等间接过程排放的砷、铬重金属以及燃煤电厂发电阶段汞排放所导致的致癌性和致癌性影响。生态系统质量的损伤主要来自于上述间接过程的淡水生态毒性和水体富营养化足迹以及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导致的酸性化足迹。但作为水足迹影响关键物质的总磷和重金属排放的削减并不显着,因此国家在进行总量控制时,建议加入总磷和重金属排放指标,同时增加原煤入选率以降低汞等污染物和运输过程的水足迹影响。但这与坑口电厂及“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均存在进一步加剧我国主要煤电生产基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的问题,因此在煤炭发电行业发展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严格限制煤电产业的规模,尤其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区域,建议发展低耗水的清洁能源。此外,为进一步削减煤炭运输过程的水足迹影响,建议用铁路运输和船运的方式。此外,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废水水足迹的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在宏观(区域/国家)层次上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规律,为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全过程控制和精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在1992-2015年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水足迹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人体健康损伤下降了89.84%。但由于2000年以后氨氮列入统计且其为对生态系统质量损伤贡献最为突出的污染物,生态系统质量损伤呈现先大幅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对氨氮的控制是必要的和有效的。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水足迹影响与工业产值增长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属于较为理想的状态,即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较为有效的抑制了工业废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但部分年份仍出现高于经济增速的水足迹影响,仍需加强治理和管理工作以防出现反弹。对于人体健康损伤,非致癌性影响高于致癌性影响,而对于生态系统质量损伤,水体富营养化和酸性化足迹的贡献较为显着。若要控制人体健康损伤,需重点控制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的砷排放以及金属制品业六价铬排放。而生态系统质量损伤的控制建议重点针对上述四个工业部门及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工业部门COD和氨氮的排放。同时,在进行水环境管理时需考虑空间差异性以提升水足迹影响削减效率,如在东部的江苏、广东等废水排放量突出的地区需加强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而在西北部等每吨废水排放的水足迹影响突出的地区则建议一步提升其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水平以实现污染物的减排。对于单位水足迹影响和废水排放均较为突出的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省份需重点关注并同时采取上述举措,并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综上所述,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一个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本土化全过程水足迹影响评价模型,并采用微观、中观、宏观多个层次上不同地理区域或时间尺度内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多维度应用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在对模型进行修正的同时,为我国工业行业导致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的源头预防、全过程控制和高效治理提供理论、数据和决策支持。同时,还可以其他国家或行业开展生命周期水足迹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创建了符合ISO 14046国际标准的全过程水足迹影响评价模型,并综合考虑了污染物释放经由多介质对水环境的影响,同时剔除了与水环境无关的摄入途径;(2)在国际上首创了集水稀缺影响、水污染生态与健康风险量化为一体的且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全过程水足迹量化模型;(3)实现了企业和行业层面的工业系统的水足迹应用分析。
高妍[9](2020)在《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轻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加工工业群体的总称,国际上普遍将轻工业界定为制造消费资料的工业,纺织工业是轻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在中国,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纺织工业在改革开放的巨潮洗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迅速成长为全球纺织工业中的龙头,中国不仅是纺织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纺织工业除了满足民众最基本的生活消费之外,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了大量的人口就业问题,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为纺织工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然而纺织工业作为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较严重的产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不适合当前国民经济需求和人民生活需要。针对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大、水污染严重的特点,在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及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当前发展方向。在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竞争力是决定该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水足迹理论,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在2007~2017年的水资源消耗、污染及行业发展情况,在“水资源—行业发展”的视角下对纺织工业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基于水足迹理论对纺织工业及其子行业的蓝水足迹、初始灰水足迹、残余灰水足迹进行核算,并分析水足迹强度和水生产率,掌握纺织工业目前的水资源使用状态,根据核算结果对影响纺织工业发展的行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因素进行分解分析,明确各因素对纺织工业水足迹的影响程度和效果(贡献量和贡献率)。其次,对比分析纺织工业的水足迹强度、水生产率与行业发展的关系,掌握其相互影响规律,基于脱钩理论对水资源消耗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进行分析,优化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然后,分析纺织工业及其子行业的废水及COD(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情况,并与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水污染与行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脱钩理论判断纺织工业水污染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状态。最后,总结前面的研究结果,针对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量大及水污染严重的问题,从制度、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措施和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纺织工业水资源使用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基于水足迹理论的计算模型,根据统计数据,核算纺织工业在2007~2017年间的蓝水足迹、初始灰水足迹、残余灰水足迹,经分析,观察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了 150%,而蓝水足迹降低了 19.1%,表明纺织工业整体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在提高。同时,相关经济指标的增长也会导致初始灰水足迹和残余灰水足迹的增长,然而,在观察期的后期,初始灰水足迹和残余灰水足迹都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说明纺织工业节能减排措施实施成效明显。通过对各子行业的分析,发现化纤业和纺织业的水足迹占据了整个纺织工业的比例超过95%,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子行业。通过水足迹的进一步计算,可获得水足迹的强度和水生产率,其作为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可更加直接的说明纺织工业水资源使用状况。经研究,纺织工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同时水污染情况在不断改善。但是后期变化趋势逐渐变缓,说明目前采取的措施和技术手段遇到一定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需要根据当前时空背景重新调整相关措施。此外,基于水足迹的计算结果,通过因素分解分析,发现产业规模的增加会导致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恶化,而技术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水资源消耗量并减小污染,两者的作用显着。相比之下,行业结构所产生的的影响作用较小,说明我国纺织工业缺乏充分的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在产业规模不断发展,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瓶颈的背景下,行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助于水资源使用效率提升。(2)阐明了纺织工业水资源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状态。对比分析了纺织工业水资源使用状况及行业发展情况,发现整体上纺织工业及其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稳步提高的,水足迹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呈现相反的趋势,而水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与主营业务收入是一致的,表明纺织工业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水污染问题在不断改善。但是,在表面发展良好的背后仍然有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注意,在观察期的后期,纺织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约7万亿时,处于一个稳定状态,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没有持续提高,这说明发展过程遇到了阻碍,需要对目前的发展策略进行调整,而调整的重点为纺织工业中水资源消耗严重的子行业及影响作用不明显的行业结构因素。基于脱钩理论对纺织工业及其子行业的水资源使用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状态进行了判断,蓝水足迹只有四个年份处于最佳状态,即强脱钩状态,有一个年份属于发展过程中最差的状态,即强负脱钩状态,因此可以发现尽管表面上纺织工业的状态良好,主营业务收入不断提高,水资源消耗量不断下降,但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相比之下,初始灰水足迹和残余灰水足迹的强脱钩状态年份更多,其发展状态更好,这表明纺织工业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要稍好于水资源消耗方面,在后续发展应更加注意节水方面的管理。(3)实证分析了纺织工业水污染的变化趋势及其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的变化分析纺织工业的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发现纺织工业在2007~2017年间的废水排放量先小幅升高后逐年下降,2010年为峰值点,达到27.55亿吨,COD排放量逐年稳定下降的,COD的治理效果好于废水排放。从排放量来看,我国纺织工业的水污染治理效果显着。在主要产生水污染的子行业中,纺织业的废水排放量占据整个纺织工业的绝大部分,比例超过90%,因此纺织业的废水排放影响着整个纺织工业的废水排放变化趋势,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行业。根据水污染数据进行废水排放强度和COD排放强度计算,结果显示废水排放强度和COD排放强度都是逐渐递减的,说明单位经济指标下产生的水污染是在下降的。基于弹性系数法建立纺织工业水污染与行业发展的脱钩模型,计算纺织工业废水排放与行业发展之间的脱钩系数,判断其关联状态,结果表明纺织工业的废水排放及COD排放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状态基本都呈现脱钩状态,其中强脱钩占据了大部分年份,说明我国纺织工业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确实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后续发展过程中,在保持目前的治理效果外,需要更加关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在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4)提出了优化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建议。首先,针对纺织工业目前存在的水资源消耗大的问题,通过对纺织工业水足迹理论的综合分析,量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分析了水资源消耗量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纺织工业各子行业的行业特点,提出了应对水资源消耗严重的措施和建议。其次,对于纺织工业水污染严重的问题,从技术和政策两方面分析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和建议,技术方面包括纺织废水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政策方面主要包括加强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模型,完善政策制度、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等,强化监督体系。综合以上关于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的研究,从主要从制度、技术创新、宣传教育、人才培养、政策改革等方面出发进行纺织工业优化发展路径的分析。最后,提出优化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措施和建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技术方面和政策方面,其中技术方面从设备管理、新材料使用、新技术应用三方面入手,培养优秀人才,推动技术革新,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同时推进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政策方面主要从制度、技术创新、宣传教育、人才培养、政策改革等方面综合考虑。
范金祥[10](2020)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关键技术研究及控制系统开发》文中提出污水处理过程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过程,实时受到流量和负荷的强烈扰动,同时伴随着污水组分的变化,且污水处理厂必须保持连续运行,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而先进的控制研究对于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质量、优化能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随着污水组分越来越复杂,传统的PID控制越来越难以满足工艺要求和排放标准,而且由于水质监测传感器昂贵或缺失等原因,无法对污水水质进行实时有效地监测。基于此,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长沙某污水处理中心控制系统开发为研究背景,在该污水处理中心采用的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基础上,首先,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出水COD在采用传统测量方法时由于测量手段有限,难以满足实时在线监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高斯过程回归的软测量建模方法,该模型将小样本机器学习——高斯过程回归引入到污水处理过程中出水COD预测上。由于GPR单一核函数难以满足出水COD的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SE核函数和PER核函数的组合核函数GPR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核函数GPR预测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组合核函数GPR预测模型对出水COD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组合核函数的超参数进行最优值求解,解决了传统的基于共轭梯度法求解GPR最优参数时依赖初值且泛化能力不高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LSSVM和BP-ANN预测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IPSO-GPR预测模型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出水COD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其次,针对污水生化处理过程的曝气池控制系统,由于溶解氧(DO)浓度控制存在着大滞后、非线性以及波动大、难以确定数学模型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调节DO浓度的方法。使用MATLAB对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器鲁棒性好,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最后,根据污水处理工艺以及控制要求,设计和实现了以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为上位机监控系统,施耐德M580系列PLC为下位机的污水生化处理自控系统。
二、造纸终端废水深度处理实验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造纸终端废水深度处理实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2)电极修饰对电絮凝工艺处理电镀废水过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环境中电镀废水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
1.2.1 电镀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2.2 电镀废水的处理现状 |
1.2.3 锌镍合金电镀废水的特点 |
1.3 电絮凝技术概述 |
1.3.1 电絮凝技术的发展与原理 |
1.3.2 电絮凝在废水处理中应用 |
1.3.3 电絮凝技术的进展 |
1.4 聚吡咯概述 |
1.4.1 聚吡咯的结构与制备 |
1.4.2 聚吡咯材料的防腐蚀机理 |
1.4.3 掺杂聚吡咯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聚吡咯修饰电极的制备及表征与材料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聚吡咯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3 聚吡咯修饰电极的结构表征 |
2.2.4 聚吡咯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能测试及浸没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吡咯涂层形貌表征 |
2.3.2 聚吡咯涂层物相组成与结构表征 |
2.3.3 聚吡咯涂层腐蚀电化学性能分析与比较 |
2.3.4 聚吡咯涂层腐蚀浸没测试分析与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吡咯修饰阳极处理锌镍合金电镀废水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水样 |
3.2.2 实验试剂和设备 |
3.2.3 电絮凝修饰阳极预处理与电絮凝处理 |
3.2.4 主要参数测定及计算方法 |
3.3 单因素实验设计 |
3.4 聚吡咯修饰阳极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
3.4.1 电极组合方式对缓蚀效率和重金属离子去除效率的影响 |
3.4.2 极板间距对缓蚀效率和重金属离子去除效率的影响 |
3.4.3 初始p H对缓蚀效率和重金属离子去除效率的影响 |
3.4.4 反应时间对缓蚀效率和重金属离子去除效率的影响 |
3.4.5 电流密度对缓蚀效率和重金属离子去除效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吡咯修饰阳极处理锌镍合金电镀废水的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多批次缓蚀实验 |
4.2.1 多批次实验影响分析 |
4.2.2 阳极极板表面缓蚀分析 |
4.2.3 电絮凝能耗分析 |
4.3 电絮凝絮体研究 |
4.3.1 电絮凝过程中的Fe利用率及计算方法 |
4.3.2 反应时间对Fe利用率的影响 |
4.3.3 电流密度对Fe利用率的影响 |
4.4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4.4.1 分子动力学模拟介绍 |
4.4.2 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 |
4.4.3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化工产业发展及其废水“零液排放”现状 |
1.1.1 以固定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2 以流化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3 以气流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4 煤焦化/半焦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 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的意义和难点 |
1.3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工程实践 |
1.3.1 污水预处理 |
1.3.2 生化处理 |
1.3.3 深度处理 |
1.3.4 膜浓缩及蒸发结晶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二章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生命周期评价 |
2.1 煤炭和水资源利用现状 |
2.2 典型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 |
2.2.1 煤炭开采伴生水 |
2.2.2 煤炭洗选废水 |
2.2.3 煤气化废水 |
2.2.4 煤液化废水 |
2.2.5 煤焦化/半焦废水 |
2.3 环境影响和经济性能分析 |
2.3.1 直排生化出水对环境的影响 |
2.3.2 废水处理系统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2.4 煤化工工业政策意涵和建议 |
2.4.1 煤化工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 |
2.4.2 政策意涵及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概念设计 |
3.1 流程建模与分析 |
3.1.1 碎煤加压气化制天然气流程 |
3.1.2 水煤浆气化制烯烃/乙二醇 |
3.2 碎煤加压气化耦合水煤浆气化制产品工艺 |
3.3 技术经济分析 |
3.3.1 碳元素氢化效率 |
3.3.2 碳元素转化效率 |
3.3.3 水耗分析 |
3.3.4 经济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浓含酚氨兰炭废水处理流程开发 |
4.1 现存流程处理兰炭废水的瓶颈 |
4.2 新流程开发研究方法 |
4.2.1 酸化除油除尘 |
4.2.2 萃取操作条件优化 |
4.2.3 公用工程调整 |
4.3 新流程性能分析 |
4.3.1 现存工业兰炭废水处理效果 |
4.3.2 酸化对油尘脱除影响 |
4.3.3 萃取条件分析 |
4.4 新流程关键单元可行性分析 |
4.4.1 酸水汽提塔 |
4.4.2 溶剂回收塔 |
4.5 流程初步设计及经济性能分析 |
4.5.1 过程集成及设计 |
4.5.2 经济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酚氨废水处理流程能量集成 |
5.1 酚氨回收工艺运行现状 |
5.2 能量集成潜力分析 |
5.2.1 工艺物流节能分析 |
5.2.2 精馏塔或汽提塔热力学分析 |
5.2.3 能量集成可行性分析 |
5.3 能量集成方案 |
5.3.1 关键技术节点分析 |
5.3.2 污水汽提塔优先方案 |
5.3.3 溶剂汽提塔优先方案 |
5.4 能量集成经济和环境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设计改造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文献综述 |
1.4 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1.4.1 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的技术基础 |
1.4.2 离子交换技术 |
1.4.3 气体软化剂软化高硬度水 |
1.4.4 电渗析技术 |
1.4.5 蒸发工艺 |
1.4.6 关键外部条件保障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废水处理反应过程动力学 |
2.2 二氧化碳降硬机理分析 |
2.3 沉降池设计理论分析 |
2.4 多效蒸发理论基础 |
2.5 三效蒸发系统的工艺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方案设计 |
3.1 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方案设计概述 |
3.2 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 |
3.2.1 设计进、出水水质 |
3.2.2 设计处理能力 |
3.2.3 钠离子平衡计算 |
3.2.4 重金属、砷、氟离子物料平衡 |
3.2.5 高盐废水降硬设计 |
3.2.6 工艺流程 |
3.2.7 主要设备 |
3.3 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投资估算及风险分析 |
3.3.1 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的投资估算 |
3.3.2 运行成本 |
3.3.3 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的风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实施和预期效果 |
4.1 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实施难点及解决措施 |
4.1.1 系统的实施难点 |
4.1.2 解决措施 |
4.2 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的预期效果 |
4.2.1 降低锌湿法系统氯离子效果分析 |
4.2.2 降低锌湿法系统氟离子效果分析 |
4.2.3 降低锌湿法系统钠离子效果分析 |
4.2.4 系统应用后对管道和设备的腐蚀情况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活用纸的原料规定 |
1.2 生活用纸的质量标准规定 |
1.3 生活用纸生产主要的化学品及危害 |
1.3.1 化学品的应用 |
1.3.2 湿强剂残留的危害 |
1.3.3 湿强剂残留的检测 |
1.3.4 湿强剂残留的控制方法 |
1.4 生活用纸生产过程白水系统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生活用纸纤维浆料原生状态分析研究 |
2.1 实验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步骤 |
2.2 结果讨论 |
2.2.1 废纸浆系列 |
2.2.2 原生浆系列 |
2.2.3 混合浆系列 |
2.3 结论分析 |
2.3.1 不同浆料纤维分析结果 |
2.3.2 纤维鉴别特征指标与方法 |
2.3.3 纤维鉴别判定规则 |
2.3.4 纤维标注状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分析及风险评估 |
3.1 实验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色谱条件 |
3.1.3 实验步骤 |
3.1.4 方法确认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生活用纸湿强剂PAE的残留状况分析 |
3.2.2 生活用纸湿强剂PAE的残留风险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控制及去除途径探索 |
4.1 去除湿强剂氯代有机物同步浓缩的方法研究 |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步骤 |
4.1.3 实验结果 |
4.2 开发源于天然绿色产物的新一代生物助剂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良好生产规范GMP合规评价 |
5.1 欧盟法规的概况 |
5.2 欧盟法规的技术内容 |
5.2.1 原材料方面的规定 |
5.2.2 良好生产规范 |
5.2.3 GMP危害清单和建议的预防措施 |
5.2.4 质量要求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生产白水系统污染累积研究 |
6.1 DCP累积变化规律及运算模型 |
6.2 风险走势及预警趋势分析 |
6.3 风险控制 |
6.3.1 白水封闭循环程度的控制 |
6.3.2 绿色助剂有效净化累积污染物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过程工艺绿色指数评价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麦草Bio-CMP制浆机理及废水高效处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造纸行业概况 |
1.2 麦草制浆工艺研究现状 |
1.2.1 麦草制浆的必要性与优势 |
1.2.2 麦草化机浆的发展概况 |
1.2.3 麦草化肥法制浆工艺 |
1.2.4 麦草生物制浆工艺 |
1.3 白腐菌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研究 |
1.3.1 白腐菌的生物学背景及其降解作用 |
1.3.2 白腐菌处理技术在制浆造纸领域的应用 |
1.4 制浆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 |
1.4.1 造纸废水来源及特点 |
1.4.2 化机浆废水处理技术 |
1.4.3 造纸废水的零排放技术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 预处理对麦草木素的降解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培养基的制备 |
2.2.3 白腐真菌Trametes sp.48424 的液体培养 |
2.2.4 白腐真菌Trametes sp.48424 附着于麦草的培养 |
2.2.5 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 产漆酶酶活的测定 |
2.2.6 化学组成测定 |
2.2.7 扫描电镜观察 |
2.2.8 麦草酶解木素(Cellulolytic enzyme lignin,CEL)的提取 |
2.2.9 CEL的红外谱图测定 |
2.2.10 CEL的核磁共振碳谱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 的形态特征 |
2.3.2 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 产漆酶的酶活分析 |
2.3.3 麦草预处理前后化学成分分析 |
2.3.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分析 |
2.3.5 麦草预处理前后CEL红外光谱分析 |
2.3.6 麦草CEL的13C-NMR谱图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 预处理对麦草制浆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机械法制浆工艺 |
3.2.3 生物机械法制浆工艺 |
3.2.4 化学机械法制浆工艺 |
3.2.5 生物化学机械法制浆工艺 |
3.2.6 纤维形态分析 |
3.2.7 抄片及物理性能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制浆工艺的浆料纤维形态分析 |
3.3.2 不同制浆工艺对成纸性能影响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麦草制浆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制浆废水水质分析 |
4.2.3 絮凝沉淀处理 |
4.2.4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浆废水水质分析 |
4.3.2 物理絮凝沉淀效果比较 |
4.3.3 Al_2(SO_4)~(3+)Ca(OH)_2组合体系的絮凝机理分析 |
4.3.4 不同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研究 |
4.3.5 微生物曝气处理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3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制浆造纸工业的概况 |
1.1.1 制浆造纸过程及产生的废水 |
1.1.1.1 备料废水 |
1.1.1.2 制浆废水 |
1.1.1.3 中段废水 |
1.1.1.4 造纸白水 |
1.1.1.5 污冷凝水 |
1.1.1.6 末端废水 |
1.1.2 脱墨浆造纸过程的简介及产生废水情况 |
1.1.2.1 废纸的离解及浆料净化与浓缩 |
1.1.2.2 废纸脱墨 |
1.1.2.3 废纸回用废水 |
1.2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 |
1.2.1 化学处理法 |
1.2.2 物化处理法 |
1.2.2.1 混凝沉淀处理 |
1.2.2.2 混凝气浮法 |
1.2.3 生化处理法 |
1.2.3.1 好氧生物处理法 |
1.2.3.2 厌氧生物处理法 |
1.2.3.3 生物酶催化技术 |
1.2.3.4 厌氧好氧组合技术 |
1.3 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
1.3.1 混凝法深度处理 |
1.3.2 吸附法 |
1.3.3 膜分离技术 |
1.3.3.1 概述 |
1.3.3.2 基本原理 |
1.3.3.3 应用 |
1.3.4 高级氧化法 |
1.3.4.1 光催化氧化法 |
1.3.4.2 催化湿式氧化法 |
1.3.4.3 声化学氧化 |
1.3.4.4 臭氧氧化法 |
1.3.4.5 芬顿氧化法 |
1.3.4.6 超临界水氧化法 |
1.3.4.7 电化学氧化法 |
1.3.4.8 过硫酸盐氧化法 |
1.3.5 联合工艺处理(综合处理方法) |
1.3.6 生态处理法 |
1.3.7 生物酶法 |
1.3.8 组合技术法 |
1.4 造纸终端水回用技术及其背景和意义 |
1.4.1 概述 |
1.4.2 中水回用技术 |
1.4.3 中水回用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
1.5 本论文研究开发工作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章 废纸制浆造纸主要处理工段水样中有机物特性分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及来源 |
2.1.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原料前处理方法 |
2.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 |
2.2.3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 |
2.2.4 废水CODCr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厌氧出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2 厌氧出水再经化学混凝处理后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3 SBR好氧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4 芬顿氧化排水的GC-MS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化学絮凝处理 |
3.1 实验部分 |
3.1.1 造纸废水来源 |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水质的基本性质测定 |
3.2.1.1 PH值的测定 |
3.2.1.2 污泥元素分析 |
3.2.1.3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 |
3.2.1.4 废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与分析 |
3.2.2 PFS的制备 |
3.2.3 絮凝实验 |
3.2.4 响应面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厌氧出水与芬顿氧化入水的GC-MS分析 |
3.3.2 芬顿氧化入水絮凝最优工艺探索 |
3.3.2.1 絮凝剂种类的优化 |
3.3.2.2 絮凝工艺响应面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臭氧氧化催化剂的选择及过程优化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实验分析及方法 |
4.2.1 实验方法 |
4.2.1.1 催化氧化实验 |
4.2.1.2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4.2.2 分析方法 |
4.2.2.1 常规指标测定 |
4.2.2.2 臭氧浓度分析 |
4.2.2.3 CODCR的测定 |
4.2.2.4 色度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臭氧氧化催化剂的选择 |
4.3.2 负载型催化剂的回用研究 |
4.3.3 催化剂用量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4 臭氧用量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5 反应温度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6 反应时间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氧化后废水的膜处理连续试验研究 |
5.1 实验原料及方法 |
5.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中试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无机膜的制备 |
5.2.2 pH值的测定 |
5.2.3 TDS的测定 |
5.2.4 电导率的测定 |
5.2.5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
5.2.6 色度的测定 |
5.2.7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
5.2.8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
5.2.9 总铁含量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膜系统处理过程各项指标去除情况 |
5.3.2 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测试 |
5.3.3 不同孔径的膜处理对废水的影响 |
5.3.4 无机膜和反渗透膜对废水的影响 |
5.3.5 臭氧氧化/复合膜处理对废水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我国水足迹量化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框架及主要章节说明 |
第二章 基于生命周期的水足迹影响评价理论 |
2.1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
2.1.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
2.1.2 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 |
2.1.3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
2.2 水足迹评价概述 |
2.2.1 水足迹评价的定义 |
2.2.2 水足迹评价的方法 |
2.2.3 水足迹评价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土化全过程水足迹影响评价模型构建 |
3.1 全过程水足迹影响评价的边界与框架 |
3.2 清单构建 |
3.2.1 微观层次清单构建方法 |
3.2.2 中观层次清单构建方法 |
3.2.3 宏观层次清单构建方法 |
3.3 中间点特征化参数计算 |
3.3.1 水稀缺参数 |
3.3.2 毒性参数 |
3.3.3 水体富营养化和酸性化参数 |
3.4 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损伤评价 |
3.5 误差控制 |
3.5.1 不确定性分析 |
3.5.2 敏感性分析 |
第四章 微观层次应用示例:某造纸企业水足迹研究 |
4.1 企业简介 |
4.2 目标和范围定义 |
4.3 清单构建 |
4.3.1 秸秆收集 |
4.3.2 秸秆制浆 |
4.3.3 秸秆浆造纸 |
4.3.4 废弃物产生与处置 |
4.3.5 供应系统 |
4.3.6 某造纸企业水足迹影响评价清单 |
4.4 水足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4.5 关键因子识别 |
4.5.1 关键过程 |
4.5.2 关键物质 |
4.6 输入因子敏感性分析 |
4.6.1 关键因子敏感性 |
4.6.2 木浆输入敏感性 |
4.6.3 废水回用敏感性 |
4.6.4 废水处理工艺敏感性 |
4.6.5 能源敏感性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观层次应用示例: 我国煤炭发电行业水足迹研究 |
5.1 行业简介 |
5.2 目标和范围定义 |
5.3 清单构建 |
5.4 水足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5.5 关键因子识别 |
5.5.1 关键过程 |
5.5.2 关键物质 |
5.6 输入因子敏感性分析 |
5.6.1 关键因子敏感性 |
5.6.2 运输敏感性 |
5.6.3 时间敏感性 |
5.6.4 煤炭输入敏感性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宏观层次应用示例: 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水足迹研究 |
6.1 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情况简介 |
6.2 目标和范围定义 |
6.3 清单构建 |
6.4 水足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6.5 关键因子识别 |
6.6 输入因子敏感性分析 |
6.6.1 关键因子敏感性 |
6.6.2 时间敏感性 |
6.6.3 空间敏感性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
2.1 水足迹理论 |
2.1.1 水足迹的内涵 |
2.1.2 水足迹的核算方法 |
2.1.3 水足迹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
2.1.4 纺织工业水足迹的界定 |
2.1.5 纺织工业水足迹的计算模型 |
2.2 脱钩理论 |
2.2.1 脱钩理论的内涵 |
2.2.2 脱钩理论的应用 |
2.3 研究进展 |
2.3.1 水足迹的研究进展 |
2.3.2 纺织工业中水足迹应用的研究进展 |
2.3.3 纺织工业水污染的研究进展 |
2.3.4 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的研究进展 |
2.3.5 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纺织工业发展概况与水资源问题 |
3.1 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概况 |
3.1.1 行业定位 |
3.1.2 发展历程 |
3.1.3 子行业 |
3.2 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 |
3.2.1 水资源消耗问题 |
3.2.2 水污染问题 |
3.3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纺织工业水足迹核算 |
4.1 水足迹的核算与分析 |
4.1.1 蓝水足迹的核算结果 |
4.1.3 初始灰水足迹的核算结果 |
4.1.4 残余灰水足迹核算结果 |
4.2 水足迹强度分析 |
4.2.1 蓝水足迹强度分析 |
4.2.2 初始灰水足迹强度分析 |
4.2.3 残余灰水足迹强度分析 |
4.3 水足迹生产率分析 |
4.3.1 蓝水生产率分析 |
4.3.2 初始水生产率分析 |
4.3.3 残余灰水生产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纺织工业水足迹的影响因素 |
5.1 影响因素分解分析法 |
5.2 蓝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影响因素的贡献量 |
5.2.2 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
5.3 初始灰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影响因素的贡献量 |
5.3.2 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
5.4 残余灰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影响因素的贡献量 |
5.4.2 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
5.5 本章小结 |
6 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与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蓝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6.1.1 蓝水足迹强度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1.2 蓝水足迹生产率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2 初始灰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6.2.1 初始灰水足迹强度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2.2 初始灰水足迹生产率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3 残余灰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6.3.1 残余灰水足迹强度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3.2 残余灰水足迹生产率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
6.4 纺织工业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
6.4.1 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 |
6.4.2 环境压力分析 |
6.4.3 脱钩系数计算 |
6.5 纺织工业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6.5.1 蓝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6.5.2 初始灰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6.5.3 残余灰水足迹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6.6 本章小结 |
7 纺织工业水污染与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7.1 指标选取说明 |
7.2 水环境污染分析 |
7.2.1 纺织工业的废水排放分析 |
7.2.2 纺织工业的COD排放分析 |
7.2.3 子行业的废水排放分析 |
7.2.4 子行业的COD排放分析 |
7.3 水污染强度及与行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
7.3.1 水污染强度计算 |
7.3.2 纺织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与行业发展分析 |
7.3.3 纺织工业COD排放强度与行业发展分析 |
7.3.4 子行业的废水排放强度与行业发展分析 |
7.3.5 子行业的COD排放强度与行业发展分析 |
7.4 水污染压力分析 |
7.4.1 纺织工业水污染分析 |
7.4.2 子行业水污染分析 |
7.5 水污染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5.1 纺织工业废水排放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5.2 纺织工业COD排放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5.3 子行业废水排放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5.4 子行业COD排放与行业发展的关联状态 |
7.6 本章小结 |
8 纺织工业的发展路径与建议 |
8.1 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8.2 纺织工业水资源消耗节约的建议 |
8.2.1 纺织工业的水资源消耗及节水措施 |
8.2.2 子行业的水资源消耗及节水措施 |
8.3 纺织工业水污染防范的建议 |
8.3.1 技术方面 |
8.3.2 政策方面 |
8.4 优化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
8.4.1 技术方面 |
8.4.2 政策方面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污水生化处理过程关键技术研究及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污水处理过程概述 |
1.2.1 污水处理相关工艺概述 |
1.2.2 污水水质指标及影响因素 |
1.3 污水处理过程软测量建模的研究现状 |
1.3.1 污水水质参数软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高斯过程回归研究现状 |
1.4 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斯过程回归相关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高斯过程回归 |
2.2.1 高斯分布与高斯过程 |
2.2.2 无噪声情况下高斯过程预测原理 |
2.2.3 噪声情况下高斯过程预测原理 |
2.3 高斯过程回归核函数及其结构分析 |
2.4 高斯过程回归超参数 |
2.5 单一核函数对预测的影响 |
2.6 高斯过程回归建模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优化组合核函数GPR的 COD预测模型 |
3.1 引言 |
3.2 组合核函数计算法则 |
3.3 基于组合核函数GPR的 COD预测模型建立 |
3.3.1 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 |
3.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GPR模型超参数优化 |
3.4.1 粒子群算法 |
3.4.2 基于变惯性权重和极值扰动的PSO改进策略 |
3.4.3 性能测试 |
3.4.4 IPSO-GPR算法设计 |
3.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P神经网络PID的曝气系统溶解氧控制 |
4.1 引言 |
4.2 曝气系统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的建模 |
4.3 BP神经网络 |
4.3.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4.3.2 BP神经网络学习过程 |
4.4 曝气系统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设计 |
4.4.1 BP-PID设计 |
4.4.2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污水生化处理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5.2.1 设计原则与依据 |
5.2.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概述 |
5.2.3 系统方案设计 |
5.3 控制系统相关总线技术 |
5.3.1 Modbus总线 |
5.3.2 工业以太网 |
5.3.3 OPC技术 |
5.4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4.1 PLC选型 |
5.4.2 输入输出模块选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污水生化处理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1 引言 |
6.2 Unity pro软件介绍 |
6.3 下位机程序设计 |
6.3.1 控制模式设计 |
6.3.2 关键设备控制方案设计 |
6.4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
6.4.1 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
6.4.2 监控画面设计 |
6.5 溶解氧调控现场应用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造纸终端废水深度处理实验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化工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D]. 张倩.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2]电极修饰对电絮凝工艺处理电镀废水过程的影响研究[D]. 刘云霄. 江南大学, 2021(01)
- [3]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D]. 陈博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铅锌冶炼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设计改造及应用研究[D]. 侯郊.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D]. 陈春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麦草Bio-CMP制浆机理及废水高效处理技术的研究[D]. 毕淑英.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1)
- [7]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D]. 焦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我国水足迹量化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马逍天. 山东大学, 2020(10)
- [9]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路径研究[D]. 高妍.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1)
- [10]污水生化处理过程关键技术研究及控制系统开发[D]. 范金祥.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