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肥施用多深为宜(论文文献综述)
杨吉华[1](2021)在《绿肥在烤烟生长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认为绿肥在烤烟生长及种植流程中具有显着的应用效果。主要介绍绿肥及烤烟生长基础,总结绿肥在烤烟生长中的应用策略。
雷震[2](2021)在《水分-沸石耦合调控策略对番茄生长特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茄是一种市场需求大、种植广泛、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如何减少农业灌溉用水的同时,保证番茄高产优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为此,本文引入能增强土壤保水性能的沸石材料,并结合具体灌溉方式、水分条件及施用条件,形成不同的水分调控策略,分别通过常规滴灌不同水分(W50-70、W60-80、W70-90)、沸石量(Z3、Z6、Z9)和埋深(H15、H30、H45)条件下番茄生长试验,以及交替膜下滴灌不同水分(W50E、W75E、W100E)、沸石量(Z0、Z3、Z6、Z9)耦合作用对番茄生长影响试验,对番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及品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进而揭示了不同水分-沸石调控策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并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番茄优质高产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最优的水分-沸石调控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常规滴灌下水分-沸石量-埋深对番茄生长特性影响研究(1)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不同处理土壤平均含水率随生育期的推进,均表现为灌水前先下降,灌水后回升再下降的趋势。在进行水分处理之前,埋深相同的条件下,沸石量越大含水率回落越慢;沸石量相同条件下,沸石埋深越大平均含水率回落越慢。在进行水分处理之后,灌水上下限越高,土壤平均含水率越高,但含水率却随时间变化越迟缓,增大沸石埋深对土壤平均含水率存在正效应。(2)对番茄生长生理的影响:不同处理下番茄株高及茎粗随生育期推进均呈“S”型增长趋势,可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描述。提高水分对番茄株高、茎粗、净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干物质量、根系参数,以及增施沸石对干物质量、增加埋深对净光合速率、总根长、根体积、根平均直径表现为正效应。水分增加对胞间CO2浓度和增加沸石埋深对番茄茎粗、胞间CO2浓度存在负效应。增施沸石对株高茎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根长、根体积、根平均直径,以及增加沸石埋深对番茄株高、干物质量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增施沸石对番茄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根表面积,以及增加沸石埋深对番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根表面积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影响株高、干物质量、总根表面积、根体积、果实膨大期Pn、Gs、Ci的因素主次顺序为:W>Z>H;影响茎粗、Tr、总根长、平均直径的因素主次顺序分别为:W>H>Z。(3)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番茄产量由高到低表现为:W70-90Z9H30>W70-90Z6H15>W70-90Z3H45>W60-80Z3H30>W60-80Z9H15>W60-80Z6H45>W50-70Z6H30>W50-70Z3H15>W50-70Z9H45。提高水分对番茄产量、有机酸含量,以及沸石增加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埋深增加对产量、硝酸盐含量表现为正效应。水分增加对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硝酸盐含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沸石增加对硝酸盐含量、埋深增加对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表现为负效应。增施沸石对产量、维生素C、硝酸盐、可溶性糖含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埋深对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埋深增加对维生素C含量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影响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因素主次顺序均为:W>Z>H。沸石埋深对番茄生长生理及产量品质影响较小,综合考虑水分利用效率可知,在生产应用中以30 cm埋深为宜。2.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作用对番茄生长影响(1)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不同处理土壤含水率随时间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不同处理土壤含水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下降趋势,且在生育后期土壤平均含水率渐趋稳定。灌水前表现为含水率较低,在灌水后含水率显着增大。(2)对番茄生长生理的影响:番茄株高和茎粗呈“S”型增长趋势,采用作物生长Logistic模型对番茄植株形态生长进行量化描述合理可行。水分增加对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根系参数、干物质量、光合作用,以及增施沸石对W50E、116 d的叶面积指数表现为极显着正效应。增施沸石对株高、51 d和76 d的叶面积指数、根系参数、干物质量、光合作用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对98 d和116 d、W75E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对W50E、W75E条件下茎粗表现为“促进-抑制-促进”,对W100E条件下茎粗表现为“抑制-促进-抑制”。水分-沸石量交互作用对番茄株高、根长、根表面积、产量、干物质量、Gs、Ci、Tr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存在显着影响(P<0.05)。(3)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水分增加对番茄产量、有机酸含量存在极显着正效应。水分增加对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硝酸盐含量、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负效应。沸石增加对W50E、W75E、W100E条件下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光合作用、可溶性糖、维生素C、硝酸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水分与沸石量交互作用对番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存在极显着影响(P<0.01)。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番茄优质高产水分调控策略综合评价选取不同水分-沸石调控策略下番茄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中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两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016%。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名,得到番茄最佳水分-沸石调控处理为Z6W50E。而在常规滴灌条件下则以W50-70Z6H30最优,在番茄种植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选取。
刘峰[3](2020)在《南阳地区花生健康栽培管理技术》文中提出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具有极高的产油量和营养价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对外贸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优化改革的推进,花生生产面临新的风险.本文从种子的选择与处理、农业管理与措施、病虫草害的管理措施与技术和健康调控技术等4个方面,集成了一整套花生健康栽培管理技术,可为花生种植者提供参考.
张玉蕊,康利芬,马玉红,乔建国[4](2017)在《浅谈街道绿化植物的水肥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石家庄市街道绿化现状,指出植物水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水肥管理对策。
杨曾辉[5](2012)在《民族文化对不同环境适应成果的表达 ——以彝族和侗族对厩肥的对比分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族文化的高度复杂性,成就了人类能够生活在同样高度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人类利用不同的文化要素去适应于不同的自然环境要素,而且这种不同的文化要素又能够相互之间穿插使用,共同针对某一环境问题做出最为稳态的应对,或者是几个文化要素共同针对某一环境问题做出综合性的应对。从这样的逻辑出发不难看出,单一文化要素在该民族的文化指导信息系统中并非孤立存在,而必然是与其它文化要素紧密相连,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因此,透过对单一文化事项的深度解读和剖析,一定能够窥见该民族文化的整体内涵和特征。对厩肥的认识、处置和应用是彝族和侗族在各自世代延续和发展中,不断摸索、探究和建构起来的经验总汇,也是已经高度适应了各自所处自然环境的本土生态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具体表现。彝族与侗族乡民对不同牲畜粪便的价值定位各不相同,而其最终目标却完全一致,那就是两个民族都做到了对厩肥的高效利用,发挥了厩肥在不同自然生态背景下所能提供的多种功能,而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就彝族地区而言,厩肥所能够发挥的功效不仅是像侗族地区那样,单纯的为作物提供肥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厩肥的施用来对作物进行保温,抗击土壤内部寒气的袭击和大气干旱的困扰。其原因在于,羊圈村位处高原生态系统,气温寒冷、波动幅度大,相对湿度波动幅度也极大,而且3000m以上的高海拔区段地底下一般存在永久冻土层,因而厩肥在这一地区所发挥的功能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肥效功能了,最重要的是要为作物的早期生长阶段发挥保温功能。与羊圈村不同的是,黄岗村位于亚热带山地丛林带,是高气温、高潮湿环境,根本不存在需要为作物保温的问题,而如何给极为容易板结的土壤松土,则是厩肥除了发挥肥效功能外,其它附加功能必须要考虑的内容。同时,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如何减缓厩肥因降解过快而又得不到及时利用的情况下,而造成肥分的流失或对作物根系造成的损伤。由此,两个民族所处区位生态环境要素的极大差异,致使两个民族对厩肥的各种认识、加工和存储方式等表现得极为不同,呈现出鲜明的反差。两个民族文化需要适应的环境对象不同,取得的适应成效也互有区别,这些区别又会以不同的文化事实表达出来。透过文化表达的差异,也就容易反观两者的适应成效和手段了。显然,厩肥的使用仅仅是彝族和侗族表现在对各自所处的自然与生态背景高度适应且又互有区别的极为普通的文化表达之一,仅仅是两个民族整个文化体系极为微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然而,通过对两个民族对厩肥整个认知体系的系统把握后,从这一最容易被世人所忽视的文化事项着手,去探究彝族和侗族各自的文化实质,那就是两地有机物降解速度的强烈反差,发挥了关键性的模塑作用,对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模塑作用,因而可以归纳为:彝族文化是高度适应高海拔森林草地生态系统,而侗族文化亦是顺应了亚热带山地丛林带。
付红杰[6](2011)在《麦田施用尿素七要四忌》文中指出在农业生产中,尿素是最常用的氮素化肥之一,用量居所有化肥之首。因此,掌握尿素施用技术,是提高氮素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现将这方面的技术归纳整理,供农民和农技人员参考应用。一、七要(一)要掌握好用量尿素施用量过大时,会出现以下情况:1、土壤溶液中浓度较高,破坏种子
苏琳[7](2010)在《控释尿素施用方式对玉米氮素与水分利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于2006年和2007年在田间条件下,以常规尿素为对照,研究了控释尿素施用方式和用量对玉米氮素利用、水分利用、产量和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其机理,为玉米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借鉴。两年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对氮素利用的影响控释尿素侧施处理的玉米地上部吸氮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比常规尿素分次侧施、一次侧施分别平均高7.3%、15.5%和6.7%、26.9%。控释尿素株间施处理的玉米地上部吸氮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比常规尿素分次株间施、一次株间施分别平均高6.0%、8.4%和9.5%、11.3%。控释尿素底施处理的玉米地上部吸氮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比常规尿素底施分别平均高9.1%和14.1%,均达显着水平。施控释尿素,尤其是底施处理可显着提高玉米地上部吸氮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降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缓解硝态氮向深层土壤的淋溶,减少氮肥淋失。施氮方式、尿素类型和用量对土壤氨态氮和有效氮的影响较小。2不同处理对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同施氮量下,包膜控释尿素处理的总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控释尿素侧施处理的玉米总水分利用效率比常规尿素分次侧施、一次侧施分别平均高4.4%和8.7%,控释尿素株间施处理的玉米总水分利用效率比常规尿素分次株间施、一次株间施分别平均高7.3%和11.6%,控释尿素底施处理的玉米总水分利用效率比常规尿素底施平均高7.8%。施控释尿素,尤其是底施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总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株间施和侧施。3不同处理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相同施氮量下,控释尿素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侧施和株间施时,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常规尿素分次施、一次施。控释尿素底施处理的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常规尿素底施。底施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控释尿素侧施和株间施。相同施氮量下,控释尿素处理的SOD、POD和CAT活性显着高于普通尿素处理,而MDA含量低于普通尿素处理。侧施和株间施时,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穗位叶SOD、POD和CAT活性均显着高于常规尿素分次施、一次施。控释尿素底施处理的玉米穗位叶SOD、POD和CAT活性显着高于常规尿素底施。底施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穗位叶SOD、POD和CAT活性显着高于控释尿素侧施和株间施。可见,施控释尿素,尤其是底施能增强叶片的抗氧化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利于产量的提高。4不同处理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相同施氮量下,控释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侧施和株间施时,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着高于常规尿素分次施、一次施。控释尿素底施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高于常规尿素底施。底施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高于控释尿素侧施和株间施。施控释尿素,尤其是底施能显着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其原因是提高了叶片叶片NRase和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增加了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MDA的积累量,延缓叶片衰老和提高净光合速率,维持后期较高的灌浆速率,有利于高产。5不同处理对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相同施氮量下,控释尿素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及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侧施和株间施时,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及粗脂肪含量均显着高于常规尿素分次施、一次施。控释尿素底施处理的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及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常规尿素底施。底施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及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控释尿素株间施和侧施。对籽粒淀粉而言,相同施氮量下,控释尿素处理的籽粒淀粉含量显着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同一类型肥料相比,施氮量由75 kgN/hm2增加至150 kgN/hm2时籽粒淀粉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由150 kgN/hm2增加至225 kgN/hm2时籽粒淀粉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侧施和株间施时,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均显着高于常规尿素分次施、一次施。控释尿素底施处理的玉米籽粒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常规尿素底施。底施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籽粒淀粉含量显着高于控释尿素株间施和侧施。可见,施控释尿素,尤其是底施可显着提高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粗脂肪含量及淀粉含量。6最优氮肥运筹模式探讨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尿素相比,施用控释尿素可显着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加收入。与控释尿素行间施和株间施相比,底施控释尿素更能提高肥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是兼顾氮素利用、产量和品质的最佳控释尿素施用方式。
李小英[8](2006)在《滇池流域台地水土和氮磷流失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农业非点源目前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恶化和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机理和控制对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有关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的研究报道很多,大多采用单一测定方法、从单场降雨单个因素深入阐明、多为坡面研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采用综合方法、在小流域尺度上研究氮磷流失的年际变化规律仍较少,目前在滇池流域台地区域研究水土及氮磷流失规律的研究还尚未报道。本文选择滇池东南面呈贡县大渔乡小流域和松花铺小流域为试验点,采用径流小区和小流域集水区出口实测法测定坡面和集水区的水土和氮磷流失过程及氮磷流失负荷;研究该区的降雨侵蚀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土壤侵蚀变化特征;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估算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量;并通过测定径流量和径流中的氮、磷随时间和降雨强度的变化,分析水土流失和氮、磷流失规律,为滇池流域台地区域找到控制水土和氮磷流失的途径,提高土壤质量,为滇池流域生态修复、生态规划和土地利用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年降雨量集中在5~10月,这5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降雨侵蚀力90%以上发生在该时段。尤其是6、7、8三个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54%,侵蚀力占全年降雨侵蚀力的71%,是需要控制水土流失的重点季节。2.研究区主要的4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均水土流失量按大小顺序排列为坡耕地>荒草坡>农果混作>板栗园。按年均氮磷流失量大小排列为农果混作>板栗园>坡耕地>荒草坡。3.平均坡度3°的梯地,土壤侵蚀量表现为随坡位变化规律,上部>中部>下部。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土壤水稳团聚体、土壤含水量都表现了不同部位的变化规律。上部土壤有粗骨化现象和坡底土壤粘粒累积现象。上部坡位是水土流失重点控制部位。4.不同土地利用下,次降雨径流量与径流中总氮含量相关关系显着,与总磷的关系不显着,但时段降雨径流量与时段氮、磷流失量有很好的相关关系(r=0.97)。5.在次降雨过程中,径流中的总氮、总磷以及溶解性氮和溶解性磷的浓度与径流量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降雨初期是氮磷流失的高峰期。在氮磷流失的年际变化中,6、7月是氮磷流失的高峰季节。
邢承华[9](2005)在《饱和铵贮库施肥法提高氮素利用率的作用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氮素是影响作物生产最为普遍和施用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氮肥利用率低这一问题在国内外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土壤对NH4+具有很强的固定与释放调节能力,本研究利用土壤的这一特性,通过特殊的施肥方法在土壤中形成一个被铵态氮所饱和的小区域,命名为“饱和铵贮库”(NDSA—Nitrogen Depot WithSaturated Ammonium),并根据此原理建立了“饱和铵贮库”施肥法。本论文就NDSA施肥法氮素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和释放规律、NDSA施肥法对土壤酶和微生物、土壤氮素损失以及对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饱和铵贮库施肥法对土壤酶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采用特制容器,观察了NDSA施肥法对小粉土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常规施肥法施入氮肥后,可明显提高土壤中的脲酶活性。而在NDSA施肥法中,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出由施肥点往外不断升高的现象;在施肥后的5d内,离施肥点与土体界面1cm以内土壤中的脲酶活性几乎完全被抑制,到施肥后的第10d,其活性也不到对照的一半。NDSA施肥法能非常有效地抑制施肥点中的脲酶活性,并且有效时间可达20天以上,这对防止施肥点中的尿素迅速转化十分有利。NDSA施肥法在整个培养时间均能抑制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其趋势与脲酶的情况相同,离施肥点越近,抑制效果越明显。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抑制有利于防止土壤氮通过硝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的损失。常规施肥法中,因尿素的水解可使土壤pH明显升高,而在NDSA施肥法的施肥点内,在施肥后的10d中,土壤pH可比常规施肥法处理低2—3个单位。这对防止氨挥发很有好处。 2.饱和铵贮库施肥条件下土壤氮素的动态转化 采用室内土培试验研究了NDSA施肥法氮素在土壤中不同氮库的动态。结果表明,NDSA施肥法对肥料氮的硝化有抑制作用,能保持土壤铵态氮处于较高水平,与DCD配合效果更佳。在常规施肥条件下,尿素的水解和铵态氮的硝化作用非常迅速,分别可在7d和21d内完成,施入土壤的氮几乎全转化为硝态氮。在培养结束时,常规施肥法土壤的铵态氮与硝态氮总量反比NDSA施肥法
葛鑫,戴其根,霍中洋,许轲[10](2003)在《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文中提出从地表水、地下水、大气以及农产品这 4个方面 ,概述了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 :全面阐述了控制农田氮素流失的防治对策 ,指出实施生态农业政策、优化氮肥管理、选育氮高效品种以及控制 /缓释肥料的应用 ,将是今后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
二、化肥施用多深为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肥施用多深为宜(论文提纲范文)
(1)绿肥在烤烟生长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肥概论 |
2 烤烟烟田绿肥种植现状 |
2.1 烟田肥料施用现状 |
2.2 绿肥种植优势 |
2.3 推动绿肥压青工作的措施 |
3 绿肥在烤烟生长应用策略 |
3.1 生长作用 |
3.1.1 确保植物生长速度 |
3.1.2 提升养分作用 |
3.1.3 完善土壤结构 |
3.1.4 提高烟叶品质 |
3.2 绿肥生长技术应用 |
4 结束语 |
(2)水分-沸石耦合调控策略对番茄生长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分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沸石保水性研究进展 |
1.2.3 沸石添加对作物生长生理的研究进展 |
1.2.4 沸石添加对作物产量的研究进展 |
1.2.5 沸石添加对作物品质的研究进展 |
1.2.6 主成分分析法及其应用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案 |
2.3 试验测试指标与方法 |
2.3.1 土壤容重及田间持水率 |
2.3.2 土壤水分 |
2.3.3 番茄生长指标 |
2.3.4 番茄光合指标 |
2.3.5 番茄干物质量 |
2.3.6 番茄根系特征参数 |
2.3.7 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2.3.8 番茄品质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常规滴灌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下番茄生长特性研究 |
3.1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影响 |
3.2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生长生理特征影响 |
3.2.1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株高影响 |
3.2.2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茎粗影响 |
3.2.3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影响 |
3.2.4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干物质量影响 |
3.2.5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根系生长影响 |
3.3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产量品质影响 |
3.3.1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3.3.2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 |
3.3.3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维生素C含量影响 |
3.3.4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有机酸含量影响 |
3.3.5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可溶性糖含量影响 |
3.3.6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对番茄硝酸盐含量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作用对番茄生长影响 |
4.1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土壤水分动态影响 |
4.2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生长影响 |
4.2.1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株高影响 |
4.2.2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茎粗影响 |
4.2.3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叶面积指数影响 |
4.2.4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条件对番茄根系生长影响 |
4.2.5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干物质量影响 |
4.2.6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净光合速率Pn影响 |
4.2.7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气孔导度Gs影响 |
4.2.8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胞间CO_2浓度Ci影响 |
4.2.9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蒸腾速率Tr影响 |
4.3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产量品质影响 |
4.3.1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4.3.2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果形指数影响 |
4.3.3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影响 |
4.3.4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维生素C含量影响 |
4.3.5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有机酸含量影响 |
4.3.6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可溶性糖含量影响 |
4.3.7 交替膜下滴灌水分-沸石耦合对番茄硝酸盐含量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番茄优质高产水分-沸石耦合调控策略评价 |
5.1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
5.1.1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5.1.2 主成分分析法步骤 |
5.2 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 |
5.2.1 选取评价指标 |
5.2.2 可行性分析 |
5.2.3 主成分提取 |
5.2.4 进行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南阳地区花生健康栽培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
1.1 选用优良品种 |
1.2 种子处理 |
1.2.1 带壳晒种 |
1.2.2 粒选分级 |
1.2.3 药剂拌种 |
2 农业管理措施 |
2.1 田间管理 |
2.1.1 整地与中耕 |
2.1.2 灌溉与排水 |
2.1.3 轮作换茬,培肥地力 |
2.1.4 精细整地,起垄栽培 |
2.2 合理施肥 |
2.2.1 施肥量 |
2.2.2 施肥技术 |
2.3 精细播种 |
2.3.1 适期适墒播种 |
2.3.2 播种方式 |
2.3.3 播种密度 |
3 病虫草害管理措施与技术 |
3.1 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控技术 |
3.1.1 叶斑病 |
3.1.2 茎腐病、根腐病 |
3.1.3 白绢病 |
3.2 主要虫害的化学防控技术 |
3.2.1 蛴螬 |
3.2.2 蚜虫 |
3.2.3 棉铃虫和斜纹夜蛾 |
3.2.4 红蜘蛛等害螨 |
3.3 田间杂草防除技术 |
3.3.1 苗前封闭除草 |
3.3.2 苗后除草 |
4 健康调控技术 |
4.1 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使用技术 |
4.2 抗性提升调控技术 |
(4)浅谈街道绿化植物的水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街道绿化现状 |
1.1 自然条件 |
1.1.1 立地条件差 |
1.1.2 基础设施差 |
1.1.3 耕作难度大 |
1.2 管理条件 |
1.2.1 管理队伍技术力量薄弱 |
1.2.2 技术研究肤浅 |
2 水肥管理现状 |
2.1 水分管理粗放 |
2.2 肥料管理简单 |
3 水肥管理措施 |
3.1 水分管理 |
3.1.1 灌溉 |
3.1.2 抗旱锻炼 |
3.1.3 防湿、排涝 |
3.2 肥料管理 |
3.2.1 肥料类型 |
3.2.2 施肥原则 |
3.2.3 施肥方式及时间 |
3.2.4 不同植物、造型的追肥技术 |
4 小结 |
(5)民族文化对不同环境适应成果的表达 ——以彝族和侗族对厩肥的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五节 田野点简介 |
第二章 生存背景的差异 |
第一节 彝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综述 |
第二节 侗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综述 |
第三节 两地有机物降解速度的比较 |
第三章 对粪便认识的差异 |
第一节 对粪便分类的差异 |
第二节 对牲畜圈内、外的厩肥认识 |
第三节 不同生计方式之下的厩肥差异 |
第四节 分类差异与厩肥其它利用价值的关系 |
第四章 对厩肥加工与存储方式的异同 |
第一节 对两者加工与存储方式的比较 |
第二节 厩肥加工、存储与牲畜饲养方式的关系 |
第三节 厩肥加工、存储与厩肥降解速度的关系 |
第四节 施用厩肥的其它功能 |
第五章 施肥的异同 |
第一节 基肥施用办法不同所导致的作用差异 |
第二节 施肥方式与辅助功能发挥的关系 |
第三节 施肥与降解的关系 |
第四节 如何规避施肥的负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有机物降解的文化表达与生态维护 |
第二节 从厩肥反观文化的建构 |
第三节 民族·文化与生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麦田施用尿素七要四忌(论文提纲范文)
一、七要 |
(一)要掌握好用量 |
(二)要施用均匀 |
(三)要深施覆土 |
(四)要提早施用 |
(五)要与磷、钾肥配合施用 |
(六)要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
(七)要施根外追肥 |
二、四忌 |
(一)忌作种肥 |
(二)忌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
(三)忌施于地表 |
(四) |
(7)控释尿素施用方式对玉米氮素与水分利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分析 |
1.2.1 氮素用量及施用方式对作物氮素利用的影响 |
1.2.1.1 氮素用量对作物氮素利用的影响 |
1.2.1.2 施氮方式对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 |
1.2.2 氮素用量与施用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2.1 氮素用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2.1.1 施氮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2.1.2 施氮对作物荧光特性的影响 |
1.2.2.1.3 施氮对作物叶面积的影响 |
1.2.2.1.4 施氮对作物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1.2.2.1.5 施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2.2 氮素施用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3 氮素用量与施用方式对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1.2.3.1 氮素用量对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1.2.3.1.1 对玉米淀粉含量的影响 |
1.2.3.1.2 对玉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1.2.3.1.3 对玉米脂肪含量的影响 |
1.2.3.2 氮素施用方式对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
2.2 取样方法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
3.1.1 对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 |
3.1.1.1 对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1.1.2 对穗位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1.1.3 对植株氮素吸收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3.1.2.1 对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1.2.2 对土壤中氨态氮含量的影响 |
3.1.2.3 对土壤中有效氮含量的影响 |
3.2 对水分利用的影响 |
3.2.1 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 |
3.2.2 对玉米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
3.3 不同处理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对穗位叶光合色素的影响 |
3.3.2 对穗位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3 对穗位叶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4 对穗位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3.5 对穗位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3.6 对穗位叶丙二醛活性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玉米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1 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
3.4.2 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3 对玉米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
3.4.4 对玉米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 不同处理对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3.5.1 对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
3.5.2 对玉米籽粒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
3.5.3 对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
3.6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处理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
4.1.3 不同处理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4 不同处理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4.1.5 不同处理对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
4.1.6 最优施氮运筹模式探讨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滇池流域台地水土和氮磷流失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面源污染研究综述 |
1.1.1 面源污染概念 |
1.1.2 国内外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
1.1.2.1 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
1.1.2.2 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方法 |
1.1.2.3 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 |
1.1.2.4 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对策 |
1.1.2.5 滇池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成果 |
1.2 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1 土壤侵蚀过程 |
1.2.2 研究方法 |
1.2.2.1 土壤侵蚀测定方法 |
1.2.2.2 计算方法(土壤侵蚀模型) |
1.3 国内外氮、磷流失研究进展 |
1.3.1 土壤氮素流失的形态、途径及过程 |
1.3.2 土壤磷素流失的形态及迁移途径 |
1.3.3 农林复合系统对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 |
1.4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
2 滇池流域及研究区基本情况 |
2.1 滇池流域自然环境状况 |
2.1.1 地理位置及水系 |
2.1.2 地质、土壤特征 |
2.1.3 气象 |
2.1.4 人口及经济 |
2.1.5 旅游经济 |
2.1.6 森林植被 |
2.1.7 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7.1 流域水资源短缺 |
2.1.7.2 滇池水体污染严重 |
2.1.7.3 水土流失严重 |
2.1.7.4 发展的“新昆明”建设对滇池水体的潜在影响 |
2.2 研究区位置及基本情况 |
2.2.1 地理、气象及水文特征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植被状况 |
2.2.4 土壤类型及理化性质 |
2.2.5 土地利用状况 |
2.2.6 人口及经济状况 |
2.2.7 面源污染负荷 |
2.2.8 土壤氮、磷含量调查 |
2.2.9 农田施肥现状和特点 |
2.2.10 研究区水土及氮磷流失 |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台地土壤侵蚀分析 |
3.1.2 台地氮磷流失分析 |
3.1.3 台地水土及氮磷流失防控技术研究 |
3.2 研究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测定方法 |
3.3.2 计算方法 |
3.3.3 分析方法及指标 |
4 台地土壤侵蚀分析 |
4.1 试验设计 |
4.2 研究区降雨量分布 |
4.3 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分布 |
4.4 降雨量与径流量 |
4.4.1 不同土地利用的降雨产流 |
4.4.2 不同坡位径流量变化 |
4.5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量 |
4.5.1 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量 |
4.5.2 径流泥沙含量与径流量的关系 |
4.5.3 不同坡位土壤侵蚀量的变化 |
4.6 不同坡位土壤抗蚀力变化 |
4.6.1 土壤有机质变化 |
4.6.2 土壤结构性能随坡位的变化 |
4.6.2.1 不同坡位土壤容重 |
4.6.2.2 不同坡位土壤机械组成 |
4.6.2.3 不同坡位土壤的结构性质变化 |
4.6.2.4 土壤含水量随坡位的变化 |
4.7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USLE 估算土壤侵蚀量 |
4.8 小流域土壤侵蚀 |
4.8.1 集水区月径流量变化 |
4.8.2 集水区水土流失年际变化 |
4.9 小结 |
5 台地氮磷流失分析 |
5.1 试验设置与分析方法 |
5.1.1 坡面径流小区试验 |
5.1.2 集水区出水口测定 |
5.2 坡面氮磷流失年际变化 |
5.2.1 不同土地利用下氮磷流失特征 |
5.2.2 径流量与氮磷流失关系 |
5.2.3 径流中泥沙含量与氮磷流失关系 |
5.3 典型降雨过程中的氮磷流失动态变化 |
5.3.1 氮磷流失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5.3.2 氮磷流失量与时段径流量的相关分析 |
5.3.3 次降雨径流养分流失率估算 |
5.3.4 径流中泥沙粒径分析 |
5.3.5 不同土地利用年土壤流失量与氮磷流失量 |
5.4 小流域氮磷流失变化 |
5.4.1 集水区氮磷流失年际年内变化 |
5.4.2 集水区径流的氮磷流失形态 |
5.4.3 集水区氮磷流失负荷 |
5.5 小结 |
6 台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
6.1 水土及氮磷流失控制方案 |
6.1.1 水土流失因子控制方案 |
6.1.1.1 提高土壤抗蚀力 |
6.1.1.2 坡度坡长因子 |
6.1.1.3 地面植被覆盖 |
6.1.1.4 水土保持管理措施 |
6.1.2 污染类型控制方案 |
6.1.3 输移过程控制方案 |
6.2 水土及氮磷流失防控关键技术 |
6.2.1 生物篱技术 |
6.2.1.1 生物篱的物种选择 |
6.2.1.2 种植管理技术要求 |
6.2.1.3 水土及氮磷流失控制效果 |
6.2.1.4 生物篱技术特点 |
6.2.2 混农林技术 |
6.2.2.1 树种选择 |
6.2.2.2 不同水土保持林的防蚀效果 |
6.2.2.3 园地不同管理措施下的水土及氮磷流失控制效果 |
6.2.3 边坡陡岩植物喷播技术 |
6.2.3.1 物种配置 |
6.2.3.2 微地形改变 |
6.2.3.3 植被建植方法 |
6.2.3.4 种子预处理 |
6.2.3.5 播后管理技术 |
6.2.4 山地径流控制净化技术 |
6.2.4.1 技术路线 |
6.2.4.2 布局 |
6.2.4.3 拦蓄系统 |
6.2.4.4 净化系统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饱和铵贮库施肥法提高氮素利用率的作用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我国农业生产中氮肥使用现状 |
第二章 氮肥施入土壤后的去向 |
2.1 作物吸收 |
2.2 土壤残留 |
2.3 氮素损失 |
2.3.1 氨挥发损失 |
2.3.2 淋洗和径流损失 |
2.3.3 硝化-反硝化损失 |
2.2.4 其它 |
第三章 氮肥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 |
3.1 我国的氮肥利用率及计算 |
3.2 影响氮肥利用率的主要因素 |
第四章 现有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及存在问题 |
4.1 选育氮高效作物品种 |
4.2 改进氮肥剂型 |
4.2.1 添加转化酶抑制剂/脲酶抑制剂 |
4.2.2 添加硝化抑制剂 |
4.2.3 生产缓释或控释肥料 |
4.2.4 NH_3稳定剂 |
4.3 改进施肥方法 |
4.3.1 分次施肥技术 |
4.3.2 氮肥深施 |
4.3.3 以水带氮 |
4.3.4 平衡施肥 |
4.3.5 其它 |
第五章 立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一章 饱和铵贮库施肥法对土壤酶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1.2.2 试验装置 |
1.2.3 试验方法 |
1.2.4 取样方法 |
1.2.5 测定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对脲酶活性的影响 |
1.3.2 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变化 |
1.3.3 土壤pH值的变化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饱和铵贮库施肥条件下土壤氮素的动态转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NH4_~+-N的动态变化 |
2.3.2 土壤NO_3~--N的动态变化 |
2.3.3 土壤矿质态氮(Nmin)的动态变化 |
2.3.4 土壤易矿化有机态氮的动态变化 |
2.3.5 培养60天后肥料氮在土壤中的形态及回收量 |
2.3.6 培养前后土壤氮素表观平衡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饱和铵贮库施肥条件下的土壤氮素挥发和淋失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土壤 |
3.2.2 实验设计 |
3.2.3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DSA施肥法对降低土壤氨挥发的作用 |
3.3.2 NDSA施肥法对降低土壤氮素淋溶的作用 |
3.4 结论 |
第四章 饱和铵贮库旌肥法对芹菜氮素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2 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DSA施肥法对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
4.3.2 NDSA施肥法施对芹菜品质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饱和铵贮库施肥法对土壤矿质态氮分布及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5.2.2 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DSA施肥法对玉米拨节期矿质态Nmin(NH4~+-N与NO_3~--N)在土壤中分布的影响 |
5.3.2 NDSA施肥法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5.3.3 NDSA施肥法对玉米根系阳离子代换量的影响 |
5.3.4 NDSA施肥法对玉米根际环境的影响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 |
1.1 对地表水的污染 |
1.2 对地下水的污染 |
1.3 对大气的污染 |
1.4 对农产品的污染 |
2 控制农田氮素流失的对策 |
2.1 实施生态农业政策 |
2.2 优化氮肥管理 |
2.2.1 控制氮肥用量, 精确施肥 |
2.2.2 根据作物生育期需肥特点合理运筹 |
2.2.3 氮肥深施是提高其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
2.2.4 氮肥与磷、钾肥及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显着提高肥效 |
2.3 改善作物基因型、选育氮高效品种 |
2.4 控释/缓释肥料的研制及推广 |
四、化肥施用多深为宜(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肥在烤烟生长中的应用分析[J]. 杨吉华. 农业灾害研究, 2021(07)
- [2]水分-沸石耦合调控策略对番茄生长特性影响研究[D]. 雷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南阳地区花生健康栽培管理技术[J]. 刘峰. 植物医生, 2020(02)
- [4]浅谈街道绿化植物的水肥管理[J]. 张玉蕊,康利芬,马玉红,乔建国. 中国园艺文摘, 2017(11)
- [5]民族文化对不同环境适应成果的表达 ——以彝族和侗族对厩肥的对比分析为例[D]. 杨曾辉. 吉首大学, 2012(02)
- [6]麦田施用尿素七要四忌[J]. 付红杰. 河南农业, 2011(09)
- [7]控释尿素施用方式对玉米氮素与水分利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苏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6)
- [8]滇池流域台地水土和氮磷流失及防控技术研究[D]. 李小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3)
- [9]饱和铵贮库施肥法提高氮素利用率的作用与机理研究[D]. 邢承华. 浙江大学, 2005(05)
- [10]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葛鑫,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耕作与栽培,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