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汀类降脂药物市场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起燕江[1](2021)在《依折麦布片的处方工艺研究及质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在参考原研制剂的基础上,对依折麦布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同时进行质量研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为本品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1)对填充剂、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等辅料用量进行筛选,确定依折麦布的处方组成,同时以流动性、硬度、脆碎度、含量、溶出度为主要考察指标,进行工艺筛选实验,并通过小试、小试放大、中试放大逐级放大验证工艺,确定关键工艺步骤及工艺参数。(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折麦布片的含量及溶出度,并对溶出度测定进行方法学验证。(3)三批小试放大样品和三批中试放大样品与原研制剂和国外仿制药进行溶出曲线对比。[结果](1)确定了自制品依折麦布的最佳处方,且工艺确定为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在处方工艺研究过程中,自制品的外观、含量与溶出度等指标与参比制剂没有明显差别,质量控制基本一致。(2)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分离度好,空白辅料不干扰样品的测定。依折麦布在浓度6.08~101.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符合药典要求。(3)三批小试放大样品和三批中试放大样品与原研制剂在四种介质中的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与国外仿制药在四种介质中的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f2也均大于50,说明自制依折麦布片与参比制剂和国外仿制药的体外溶出具有相似性。[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依折麦布片的处方科学、合理,制备工艺可行、稳定,可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测定了主要药效成分含量,测定了片剂的溶出曲线,并进行方法学验证,为后期依折麦布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王丹丹[2](2021)在《维生素C通过PCSK9/LDLR及AMPK/LXR信号通路调节脂代谢》文中提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血脂异常的常见形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改善血脂异常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9,PCSK9)会诱导LDL受体(LDL receptor,LDLR)的降解,而肝脏中表达的LDLR负责清除体内80%的LDL-胆固醇,因此抑制PCSK9表达是降低LDL-胆固醇的关键靶点。而在肝脏中激活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α,LXRα)可诱导脂质合成,进而引起脂肪肝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因此抑制LXRα活性可降低肝脏脂质的过度合成。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作为一种水溶性抗氧化剂,除了具有抗氧化、抗坏血病和促进胶原合成的功能以外,还具有降血脂和治疗脂肪肝的功效,但是发挥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基于此,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维生素C是否通过PCSK9信号通路影响LDL-胆固醇的代谢;以及LXRα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维生素C对甘油三酯代谢的调节作用。维生素C抑制肝细胞PCSK9表达并促进LDLR表达。首先在细胞水平上我们发现,维生素C抑制肝细胞系Hep G2/Huh7和小鼠原代肝细胞中PCSK9蛋白的表达,提高LDLR表达和摄取LDL的活性。进一步探究其分子机制发现维生素C以依赖叉头盒-O3a蛋白(forkhead box O3a,Fox O3a)的方式抑制PCSK9的表达,并通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2,SREBP2)增加LDLR转录。维生素C通过PCSK9/LDLR信号通路调节LDL-胆固醇代谢平衡。在体内实验中,腹腔注射维生素C降低了C57BL/6J小鼠的血清PCSK9水平并增强了肝脏LDLR的表达。但是,当L-古洛糖酸-γ-内酯氧化酶缺陷(L-gulono-γ-lactone-oxidase deficient,Gulo-/-)小鼠体内缺乏维生素C时,会增加循环中PCSK9和LDL-胆固醇的水平,并降低肝脏LDLR的表达;而Gulo-/-小鼠补充维生素C能够降低LDL-胆固醇的水平。此外,当检测人血清样品中维生素C与PCSK9或LDL-胆固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维生素C水平与循环中PCSK9、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呈负相关。维生素C激活AMPKα抑制LXRα信号通路抑制甘油三酯积累。维生素C除了通过PCSK9/LDLR信号通路影响LDL-胆固醇代谢之外,还能够明显抑制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etyl-Co A carboxylase1,ACC1)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的表达。在动物水平上,维生素C能够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水平,并且可显着降低肝脏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探究其分子机制发现,维生素C抑制肝细胞中脂质合成可能与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α)信号通路抑制LXRα向细胞核转移有关。综上我们的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通过PCSK9/LDLR信号通路影响胆固醇代谢;通过抑制LXRα信号通路降低肝细胞中甘油三酯合成。本论文揭示了维生素C改善脂质代谢的潜在机制,为补充膳食维生素C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血管外科学会,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和世界血管学会联盟全球血管指南编写小组[3](2021)在《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治疗的全球血管指南(全译)》文中认为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与死亡率、截肢事件的发生以及生活质量受损密切相关。该全球血管指南(GVG)着重于CLTI的定义、评估和管理,以此来改进循证的护理方法和强调关键性研究的亟需。CLTI相比严重肢体缺血一词更为可取,因为后者意味着灌注受损取决于单一阈值,而不是连续数值。CLTI是一种周围动脉疾病(PAD)伴静息痛、坏疽或下肢溃疡(持续时间>2周)的临床综合征,排除静脉性、外伤性、栓塞性和非动脉硬化性病因。所有疑似CLTI的患者应立即转诊至血管专科。对肢体威胁的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分期是基本措施,目前采用美国血管外科学会基于伤口分级、缺血分级和足部感染(WIfI)的威胁性肢体分类系统。此外评估CLTI需要进行客观的血流动力学检查,首选测量足趾压力。循证的血运重建(EBR)取决于三条相互独立的轴:病患风险、肢体的严重程度和解剖的复杂性(PLAN)。而确定一般风险和高风险患者要根据程序评估和2年全因死亡率来定义。GVG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球肢体解剖分期系统(GLASS),该系统涉及如何确定首选的目标动脉路径以及评估肢体通畅性,并将治疗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级。最优的血管重建策略取决于开放性旁路手术中自体静脉的可利用性。推荐EBR是基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一期临床试验得到的最佳有效数据。对于有进展性肢体威胁和高度复杂疾病的一般风险患者,静脉搭桥可能是首选方法,而解剖结构不复杂、肢体威胁中等或高病患风险的患者可能更适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于每一位CLTI患者都应该提供最优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血栓、降脂、降压和调节血糖的药物,以及给予戒烟、饮食、运动和预防性足部护理等方面的指导。此外EBR建议进行长期的肢体监测。非血运重建治疗方法(如脊柱刺激、气动加压、前列腺素类药物和高压氧)的有效性尚未明确。用于CLTI的再生医学方法(如细胞、基因疗法)仅限于严格执行的随机临床试验。GVG促进CLTI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终点的标准化,并且强调一项关键的卫生系统倡议:重视多学科小组和优质的保肢中心的重要性。
丁蕊[4](2020)在《阿托伐他汀与吉非罗齐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文中指出阿托伐他汀和吉非罗齐都是医学常用降脂药物,但两者的降脂作用机理并不相同。阿托伐他汀主要通过遏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 A)还原酶,大大降低胆固醇前体甲羟戊酸的合成;而吉非罗齐则是通过活化核受体PPARα和脂蛋白脂酶,使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下降。随着这两种药物在临床医学上的广泛引用,在国内外水体检出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但有关它们对水生无脊椎动物毒性的研究却非常有限。本实验选择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试验对象,探究上述两种调脂药对甲壳类动物大型溞的生态毒性效应。在外源污染物的暴露下,机体内抗氧化防御和解毒代谢系统发生响应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分子水平上,然后逐级反映在个体水平上。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大型溞抗氧化防御相关的目标基因(Keap1,HO-1,p53和PIG3)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探究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V)和吉非罗齐(Gemfibrozil,GEM)暴露下(24 h和48h),大型溞抗氧化防御相关基因(Nrf2,Keap1,HO-1,GCLC,Trx,Prx1,p53和PIG3)的m RNA的转录表达响应变化情况。此外,本论文研究还开展了阿托伐他汀和吉非罗齐对大型溞的急性、慢性毒性实验,用生长、繁殖等生理参数表征这两种药物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或吉非罗齐暴露下,大型溞体内抗氧化和解毒相关基因如Nrf2,Keap1,HO-1,GCLC,Trx,Prx1,p53和PIG3基因m RNA表达呈现不同程度的响应变化。在阿托伐他汀或吉非罗齐的暴露下,Nrf2及下游靶基因HO-1,GCLC的转录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大多表现为诱导,表明这两种药物能造成大型溞氧化应激,启动抗氧化信号通路;Trx和Prx1的转录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大多表现为诱导(除较高浓度ATV暴露48 h之外),说明ATV和GEM暴露下,大型溞氧化还原系统包括Trx系统和Prx系统激活,以维持机体氧化还原稳态;p53,PIG3的转录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大多表现为诱导,如ATV暴露24 h后,5000μg/L浓度组p53 m RNA表达量显着诱导,为对照组的204%;GEM暴露48 h后,500μg/L浓度组PIG3 m RNA表达量显着上调,为对照组的173%,表明这两种调脂药通过氧化应激引起大型溞DNA损伤,p53和PIG3被激活以维持细胞稳态。此外,阿托伐他汀或吉非罗齐的长期暴露会影响大型溞的繁殖能力,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500μg/L ATV暴露组第一次产仔时间为10.27±0.88天,与对照组的9.37±0.33天相比显着延迟,而5000μg/LGEM暴露组第一次产仔总数为8.24±3.13个,相较于对照组14.65±4.42个极显着下降,其中第一次产仔时间、第一次产仔总数等繁殖参数对阿托伐他汀和吉非罗齐的暴露较为敏感,可考虑作为表征调脂药对大型溞慢性毒性的生理指标。
蔡东成,刘红霞,刘丹媚,郝海平,何朝勇[5](2020)在《脂质代谢与降脂药物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独立风险因素。近年来,降脂药物市场出现了很多创新药物,脂质代谢基础研究也有许多新的进展。通过对脂质代谢以及相关的药物靶点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阐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曹晔萱[6](2020)在《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系列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作为最常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以极度升高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为特征,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发病风险较高,发病年龄提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lipoprotein receptor,LDLR)、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可馨 9 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是目前已知最为常见的致病性基因。尽管FH增加了全球性健康负担,但FH的诊断率在世界范围内不足1%。FH国际专家共识指出基因检测是FH诊断的金标准,扩大的基因检测可能提高FH的诊断率,对于FH患者应该早期诊断和干预。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关于FH患者基因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尚未有关于极早发CAD患者FH相关基因检测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评估中国极早发CAD(≤35岁)人群中FH患者的比例、临床和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105例极早发CAD(≤35岁)且血浆LDL-C≥3.4 mmol/L的患者,采用下一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对9个FH相关基因(LDLR,APOB,PCSK9,APOE,STAP1,LIPA,LDLRAP1,ABCG5/8)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对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预测,确定突变位点的致病性,并对未报道过的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同时还对入选的患者采用荷兰临床血脂网络标准(Dutch Lipid Clinc Network,DLCN)和西蒙标准(Simon Broom,SB)进行诊断。结果:(1)在105例极早发CAD(≤35岁)的患者中,经遗传学分析确认的FH相关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比例为38.1%(N=40),其中LDLR基因突变位点为15个,APOB基因突变位点为7个,PCSK9基因突变位点为2个,STAP1基因突变位点为1个,LDLR纯合子4名,复合型杂合子11名;(2)根据不同基因突变情况对血浆LDL-C水平进行分析,发现携带FH相关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患者,尤其是纯合子患者,具有显着升高的血浆LDL-C水平;(3)根据DLCN诊断标准,有28(26.7%)例患者被诊断为可能性大和确诊的FH,而根据SB标准仅有将18(17.1%)例患者被诊断为可能和确诊的FH;(4)在40例携带FH相关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患者中,根据DLCN标准有17(42.5%)例患者诊断为非FH,根据SB标准有25例患者诊断为非FH;(5)在本研究中,用于预测FH相关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最佳LDL-C阈值为 4.56 mmol/L。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中国极早发CAD(≤35岁)人群的研究,发现FH是极早发CAD患者的常见致病原因,其中有38.1%的患者携带FH相关基因致病性突变,预测FH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最佳LDL-C阈值为4.56 mmol/L。临床诊断标准的漏诊率约为42.5%-62.5%,这表明扩大的基因检测可以促进极早发CAD人群FH的诊断。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是目前危险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学基础为血脂沉积导致全身动脉血管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斑块形成,根据累及部位的不同分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和周围血管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order,PAD)。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可馨9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s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已被证实为参与胆固醇代谢调节的重要蛋白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在一般人群中它与CAD的发生发展有关。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一种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特殊大分子脂蛋白,有促进冠状动脉AS斑块形成的作用,随着对Lp(a)认识的加深其已成为心血管与血脂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常见的遗传性高脂血症之一,其主要的特点是极度升高的血浆LDL-C和早发CAD。研究发现FH患者血浆PCSK9和Lp(a)远高于普通人群,且二者与血浆LDL-C水平关系密切。在一般人群中,PCSK9和Lp(a)血浆水平与ASCVD的关系已得到广泛研究,但在FH患者中这两者与ASCVD的存在,以及不同部位AS病变的关系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分析在FH患者中,血浆PCSK9和Lp(a)水平是否可作为ASCVD的危险因子,以及二者与不同部位AS斑块的关系。方法:使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Dutch Lipid Clinc Network,DLCN)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经下一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9个FH相关基因(LDLR,APOB,PCSK9,APOE,STAP1,LIPA,LDLRAP1,ABCG5/8)进行检测分析,纳入DLCN总分大于6分的杂合型FH(heterozygous FH,HeFH)患者。使用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血管AS斑块进行检查。使用Gensini评分和Crouse评分评估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的AS斑块的严重程度。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PCSK9浓度,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Lp(a)浓度,评价二者与FH患者ASCVD的存在以及不同部位AS病变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1例HeFH患者,其中男性88名(58.3%),平均年龄为47.2岁。血浆PCSK9和Lp(a)呈现偏态分布,并且发现它们之间有正相关关系。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有151人,其中有55人接受了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无AS斑块组相比,检测出冠状动脉和颈动脉AS斑块的HeFH患者血浆PCSK9水平明显更高,而PCSK9在是否检测出股动脉AS斑块的两组中没有发现差异。检测出冠状动脉AS斑块的HeFH患者血浆Lp(a)水平显着升高,而在是否检测出颈动脉或股动脉AS斑块的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PCSK9和Lp(a)浓度升高的HeFH患者中,ASCVD的患病率和AS斑块的严重程度也显着升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浆PCSK9与CAD和PAD独立相关,而Lp(a)仅与CAD相关。结论:HeFH患者中血浆PCSK9浓度的升高可作为CAD和PAD的风险预测因子,而血浆Lp(a)仅是HeFH患者CAD的风险标志物,这一结果强调了不同部位动脉AS斑块的形成机制有差异,提示PCSK9和Lp(a)水平在不同ASCVD中起到的作用不同,PCSK9相比于Lp(a)可能是更好的ASCVD预测因子。背景:作为最常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家系遗传性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以极度升高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为特征,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发病风险较高。相比于一般人群,未经治疗的FH患者经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cardiovascularevents,MACEs)的风险显着增加。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可馨 9 型(proproteinconvertase substilisin/kexintype 9,PCSK9)已被证实为参与胆固醇代谢调节的重要蛋白之一,且PCSK9基因突变是造成FH的原因之一。在普通人群中,PCSK9血浆水平与CAD的关系已得到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它与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可作为CAD治疗的靶标之一。此外,血浆PCSK9水平也被发现可以作为普通人群MACEs的预测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H患者血浆PCSK9水平远高于普通人群,且血浆PCSK9水平与FH的临床表型严重程度有关。考虑到FH患者MACEs的风险更高、程度更严重,因此寻找风险预测因子、早期识别MACEs高风险人群以启动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改善FH患者预后是十分关键的。血浆PCSK9水平是否与FH患者MACEs相关目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分析在FH患者中,血浆PCSK9是否可作为FH患者未来MACEs的风险预测因子。方法:使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Dutch Lipid Clinc Network,DLCN)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经下一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对9个FH 相关基因(LDLR,APOB,PCSK9,APOE,STAP1,LIPA,LDLRAP1,ABCG5/8)进行检测分析,纳入DLCN总分大于6分的杂合型FH(heterozygous FH,HeFH)患者。使用冠状动脉增强CT和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冠状动脉血管进行检查。使用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和 Gensini 评分来评估冠状动脉钙化和狭窄的严重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PCSK9浓度。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用于计算血浆PCSK9水平与CACS和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于计算血浆PCSK9水平与MACEs的相关性,并计算风险比值(hazard ratios,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8例HeFH患者,其中男性198名(58.6%),平均年龄为49.4±11.4岁。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血浆PCSK9水平与CACS呈独立的正相关(β=0.449,p<0.001),与 Gensini 评分也呈正相关(β=0.435,p=0.014)。平均随访期长为3年,这期间记录到33例(9.8%)MACEs。发生MACEs的HeFH患者相比于未发生MACEs的患者血浆PCSK9水平显着升高[332.47(294.74-448.96)vs.311.89(246.73-386.61),p=0.038]。将血浆PCSK9水平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分为三分位,Kaplan-Meier曲线分析观察到,PCSK9最高分位的患者无事件生存期相比于最低分位的患者较低(Log-Rank p=0.0017)。在校正了多种混杂因素后,PCSK9水平与MACEs独立正相关,PCSK9水平的最高分位比最低分位的HR为3.70,95%CI为1.16-11.82。当以连续性变量分析PCSK9水平时,PCSK9水平仍与MACEs独立正相关,PCSK9每升高一标准差时,MACEs风险升高86%(HR:1.86,95%CI:1.31-2.65)。根据常见的MACEs风险预测因子建立Cox预测模型,当将PCSK9加入到这一模型中时,显着提升了重分类改善指标(net reclassification)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结论:HeFH患者中血浆PCSK9浓度与冠状动脉CACS和Gensini评分呈独立的正相关,且无论以连续性变量或分类变量分析,PCSK9水平均可作为HeFH患者未来MACEs的风险预测因子,这一结果提示PCSK9浓度的测量可能有助于HeFH患者心血管事件的识别和风险分层。
宋伟慧[7](2019)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以及单用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干预情况,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评判联合用药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明显颈动脉斑块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基本临床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相关危险因素(吸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出院后情况(用药、用药后不良反应、病情变化和NIHSS评分等)、血生化(血糖、血脂等)、颈动脉彩超、磁共振脑动脉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相关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试验组患者则给予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随访时间为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前后的血脂、高敏CRP和颈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脑血管狭窄改善情况、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肌痛、肝功、心律失常等情况)及预后(病情加重或复发),评判联合用药的疗效。研究结果: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均经过6个月治疗后各指标变化情况如下,(1)两组治疗前后对比,血脂、CRP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C、LDL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无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对比,颈动脉斑块长度、厚度较均有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变小、混合回声和低回声转变成强回声的例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虽然较对照组评分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MRA血管的狭窄程度均降低,虽然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血管狭窄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个别患者存在再通的改变。(5)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较少、预后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结论:1.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在脑梗死患者降脂、稳定斑块方面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具有更强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2.瑞舒伐他汀钙与普罗布考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吴学敏[8](2019)在《李氏运脾降浊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入组患者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在中药处方李氏运脾降浊方的干预下脾虚湿阻型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为李氏运脾降浊方治疗脾虚湿阻型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提供新的证据,希望以本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果为契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新的思路和方法;系统观察李氏运脾降浊方在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具体指标如下:血糖控制情况评估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控制情况评估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安全监测指标主要为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具体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除此之外,还需要观察中医证候评分的前后变化情况以评价患者主观症状的治疗情况;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李氏运脾降浊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门诊2018年4月至10月60例年龄在30-70岁之间的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中医辨证属脾虚湿阻的患者,经过纳入排除标准的严格筛选,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降糖、降脂),降脂药统一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1Omg,睡前口服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李氏运脾降浊方(党参30克,茯苓20克,红曲9克,苍术15克,炙甘草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干姜10克,柴胡10克,葛根30克,赤芍20克,仙灵脾30克。治疗观察期间,如果入组的患者存在大便干燥偏硬、口咽干燥、口渴等阴分不足的表现则加用知母10克,天花粉20克,熟大黄10克,玄参15克。患,者存在舌苔厚腻、大便粘滞不爽、腹胀不适,口干口臭等肠道湿热的表现则加用藿香10克,厚朴10克,生薏米30克,佩兰10克。)治疗。观察周期为8周,8周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症候变化情况,纳入观察的实验室指标包括:FBG、2hBG、HbA1c、TG、TC、LDL-C、HDL-C、ALT、AST、GGT等。探讨李氏运脾降浊方在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中治疗中的干预作用及治疗价值,评估其安全性、实用性,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数据支持。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有60例,剔除脱落患者3例,最后共计57例患者,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9例。入组患者基线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前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血糖、血脂、肝功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实验数据客观真实,存在可比性。结果显示:①观察组治疗前后在中医症状积分、主要观察指标血糖和血脂方面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显着差异,并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比较,TC差异显着,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疗效、血糖疗效、脂代谢紊乱疗效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④安全指标:肝功能方面:观察组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GGT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ALT和GG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有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便秘症状,属轻度胃肠道不良反应,不需要做任何处理,足疗程停药后便秘症状均可以自行缓解;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一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无任何胃肠道不适表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未见异常,无患者因肝功能异常退出本次临床研究,提示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良好。除此之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心电图、肾功能等一般监测指标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任何异常。结论:本研究提示西药联合应用李氏运脾降浊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脾虚湿阻型)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积分,而且具有比较明确的降血糖、降血脂功效,安全性良好,对肝功能无影响,无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本研究为李氏运脾降浊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脾虚湿阻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为李氏运脾降浊方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和研究基础。
程竹钰[9](2019)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强化降脂治疗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近年来,已跃升为我国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在脑血管病中,缺血性卒中占70%,血脂代谢异常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内外众多临床研究发现降脂(LDL-C)治疗能够降低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及复发风险。为此,国内外的脑卒中诊治指南都将LDL-C作为调脂治疗的首要及重要目标,并提出了针对脑卒中高危及极高危患者的达标要求。虽然大多数指南规定了首选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但目前临床中还存在降脂治疗用药不规范,患者依从性差,治疗后LDL-C达标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接受中等剂量及强化降脂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降脂情况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分析总结,以期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强化降脂治疗方案可行性,为规范临床降脂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搜集了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住院的发病1周内,年龄4080岁,经头CT/MRI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82例,根据其急性期及出院后他汀药物用量将其分为强化降脂组与中等剂量降脂组,统计其性别、年龄、既往史等情况,并随访患者出院1、3个月血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及脑血管病事件再发情况,对以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了182例患者资料,分为三组:A组(中等剂量降脂组)共97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59.40±9.91岁;B组(强化降脂组)共73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为58.59±8.52岁;C组(持续强化降脂组)共1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61.17±7.89岁。由于C组例数过少,与A、B两组差异过大,因此C组只进行统计学描述,A、B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2)随访1个月血脂情况:A组:1个月随访LDL-C:2.64±0.66mmol/L,平均降幅27%,LDL-C达标人数:6例(7.5%);B组:1个月随访LDL-C:2.34±0.55mmol/L,平均降幅34%,LDL-C达标人数:11例(20%)。B组与A组相比,在降低LDL-C水平、降幅及达标人数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1个月不良反应情况:A组:肝酶升高41例(51.3%),肌酶升高2例(2.5%);B组:肝酶升高32例(58.2%),肌酶升高3例(5.5%)。B组肝酶和肌酶升高比例高于A组,但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应用联合降脂药物与单用他汀药物比较:A组1个月LDL-C不达标74例患者中有40例参与3个月随访,其中21例规律服用中等剂量他汀降脂治疗,19例规律服用中等剂量他汀+依折麦布降脂治疗;B组1个月LDL-C不达标44例患者中有28例参与3个月随访,其中13例规律服用中等剂量他汀降脂治疗,15例规律服用中等剂量他汀+依折麦布降脂治疗。A、B两组各组内联合降脂药物与单用他汀药物降脂相比,降脂及达标人数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脑血管病事件再发情况:随访3个月,A组及B组分别有1例患者因脑梗死事件再发而入院治疗。(6)患者依从性情况:随访依从性:出院1个月随访有156例患者,占总人数86%;出院3个月随访有117例患者,占总人数64%。服药依从性:出院1个月随访有142例患者规律按医嘱剂量服用降脂药物。其他服用中药:1例,未服药:10例,不按医嘱剂量服药自行减量:3例;出院3个月随访有110例患者规律按医嘱剂量服用降脂药物。其他服用中药:1例,未服药:4例,不按医嘱剂量服药自行减量:2例。结论:(1)对于高LDL-C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使用强化他汀降脂治疗与中等剂量他汀降脂治疗方案相比,出院1个月LDL-C值明显降低,LDL-C平均降幅及达标人数明显大于后者。(2)急性期使用强化他汀降脂治疗与中等剂量他汀降脂治疗方案相比,虽然强化组肝功异常及肌酶升高比例大于中等剂量组,但两者差异相比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3)受限于样本量,中等剂量他汀+依折麦布联合降脂治疗与中等剂量他汀降脂治疗方案相比,在降低LDL-C水平、血脂达标水平、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方面未见明显差异。(4)随访过程中患者有自行停药、减药等情况出现,患者随访及服药依从性需要提高。
展少鹏[10](2019)在《化痰降浊法治疗高脂血症(痰浊阻遏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化痰降浊法治疗高脂血症(痰浊阻遏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的变化,分析化痰降浊法对高脂血症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的影响,探讨化痰降浊法改善高脂血症的血脂水平的疗效,促进中医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方法:选取74例中医辨证属痰浊阻遏证、西医诊断为高脂血症的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中药汤剂,观察疗程4周,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分别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血脂水平作记录,并监测整个观察疗程的安全性,结果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TC、TG、LDL-C、ApoB水平、升高HDL-C、ApoA水平(P<0.05)。2.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TC、TG、LDL-C、ApoB、提高HDL-C、ApoA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各项安全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在改善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化痰降浊法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的方案针对高脂血症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
二、他汀类降脂药物市场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他汀类降脂药物市场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依折麦布片的处方工艺研究及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高脂血症概况 |
1.2 降血脂药物概况 |
1.3 依折麦布概况 |
1.3.1 依折麦布的简介 |
1.3.2 依折麦布作用机制 |
1.3.3 依折麦布药代动力学 |
1.3.4 依折麦布临床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依折麦布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
2.1 仪器和试药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药试剂 |
2.2 处方前研究 |
2.2.1 原料药关键理化特性分析 |
2.2.2 参比制剂的研究 |
2.2.2.1 溶出介质的选择 |
2.2.2.2 参比制剂质量研究 |
2.3 处方筛选 |
2.3.1 辅料研究 |
2.3.2 原辅料相容性实验 |
2.3.3 处方设计 |
2.4 处方优化 |
2.5 小试放大 |
2.5.1 制备工艺及工艺参数 |
2.6 中试放大 |
2.6.1 制备工艺 |
2.7 生产工艺 |
2.7.1 制粒前混合工艺 |
2.7.2 湿法制粒、干燥、整粒工艺 |
2.7.3 总混工艺 |
2.7.4 压片工艺 |
2.7.5 包装工艺 |
2.7.6 生产工艺对比研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依折麦布片的质量研究 |
3.1 仪器和试药试剂 |
3.1.1 仪器 |
3.1.2 试药试剂 |
3.2 性状 |
3.3 含量均匀度及含量测定 |
3.3.1 色谱条件 |
3.3.2 溶液配制 |
3.3.3 检测结果 |
3.4 溶出曲线测定 |
3.4.1 溶出介质的配制 |
3.4.2 考察不同溶出介质对依折麦布紫外吸收的影响 |
3.4.3 原料药在不同pH条件下的饱和溶解度 |
3.4.4 滤膜吸附试验 |
3.4.5 pH4.5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测定 |
3.4.5.1 方法学验证 |
3.4.5.2 溶出结果 |
3.4.6 pH1.2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测定 |
3.4.6.1 方法学验证 |
3.4.6.2 溶出结果 |
3.4.7 pH6.8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测定 |
3.4.7.1 方法学验证 |
3.4.7.2 溶出结果 |
3.4.8 水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测定 |
3.4.8.1 方法学验证 |
3.4.8.2 溶出结果 |
3.4.9 自制品与上市仿制药溶出曲线对比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 依折麦布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维生素C通过PCSK9/LDLR及AMPK/LXR信号通路调节脂代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 |
1.2 LDL-胆固醇的外源性吸收与内源性合成 |
1.2.1 胆固醇外源性吸收 |
1.2.2 胆固醇内源性合成 |
1.3 LDL-胆固醇的代谢 |
1.3.1 LDLR调节胆固醇代谢 |
1.3.2 PCSK9对LDLR的调节作用 |
1.4 降低LDL-胆固醇药物的发展现状 |
1.4.1 他汀类药物 |
1.4.2 依折麦布与他汀的联合用药 |
1.4.3 PCSK9抑制剂 |
1.5 甘油三酯代谢紊乱的危害 |
1.5.1 非酒精性脂肪肝 |
1.5.2 高甘油三酯血症 |
1.6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
1.6.1 胰岛素抵抗 |
1.6.2 LXRα介导脂质合成 |
1.6.3 甘油三酯的水解 |
1.6.4 自由脂肪酸β-氧化 |
1.6.5 AMPKα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
1.6.6 AMPKα对LXRα的调控作用 |
1.7 抑制甘油三酯水平的药物 |
1.7.1 烟酸类药物 |
1.7.2 贝特类药物 |
1.7.3 二甲双胍 |
1.8 维生素C的研究现状 |
1.8.1 维生素C的吸收与代谢 |
1.8.2 维生素C的作用 |
1.8.3 维生素C与脂质代谢的关系 |
1.9 选题依据 |
1.10 研究内容 |
1.10.1 维生素C调节LDL-胆固醇代谢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1.10.2 维生素C调节甘油三酯代谢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第二章 维生素C调节PCSK9/LDLR表达及分子机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及主要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及处理 |
2.3.2 实验动物的饲养 |
2.3.3 原代肝细胞的提取 |
2.3.4 细胞总蛋白质的提取 |
2.3.5 细胞浆蛋白和核蛋白提取 |
2.3.6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2.3.7 蛋白质免疫印迹 |
2.3.8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2.3.9 细胞Dil-LDL荧光标记和免疫荧光标记 |
2.3.10 siRNA转染 |
2.3.11 构建启动子 |
2.3.12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 |
2.3.13 组织与血清获得 |
2.3.14 肝脏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 |
2.3.15 酶联免疫吸附(ELISA) |
2.3.16 数据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维生素C抑制PCSK9表达 |
2.4.2 维生素C促进LDLR表达 |
2.4.3 维生素C促进LDLR的活性 |
2.4.4 维生素C促进FoxO3a的表达 |
2.4.5 维生素C促进FoxO3a的转录活性 |
2.4.6 维生素C促进FoxO3a的核移位 |
2.4.7 维生素C通过FoxO3a抑制PCSK9的表达 |
2.4.8 SREBP2信号通路参与维生素C激活LDLR表达 |
2.4.9 维生素C对 LDLR m RNA稳定性的影响 |
2.4.10 维生素C刺激小鼠肝脏LDLR表达并抑制PCSK9表达 |
2.4.11 维生素C减少PCSK9分泌 |
2.4.12 维生素C促进SREBP2和FoxO3a基因及靶基因的表达 |
2.4.13 维生素C缺乏诱导PCSK9表达 |
2.4.14 维生素C缺乏导致LDL-胆固醇水平升高 |
2.4.15 Gulo~(-/-)小鼠补充维生素C改善LDL-胆固醇代谢 |
2.4.16 维生素C与PCSK9或LDL-胆固醇之间呈负相关 |
2.5 讨论 |
2.5.1 维生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
2.5.2 维生素C对脂质代谢平衡的作用 |
2.5.3 维生素C的其他功能 |
2.5.4 维生素C调节PCSK9/LDLR表达影响LDL-胆固醇代谢 |
2.5.5 维生素C依赖FoxO3a信号通路抑制PCSK9表达 |
2.5.6 维生素C可通过SREBP2促进LDLR转录表达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维生素C调节甘油三酯的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及主要仪器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油红O染色 |
3.3.2 动物处理方法 |
3.3.3 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 |
3.3.4 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3.3.5 肝脏油红O染色 |
3.3.6 肝脏石蜡切片和H&E染色 |
3.3.7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3.3.8 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维生素C抑制FASN和ACC1表达 |
3.4.2 维生素C抑制SREBP1c表达 |
3.4.3 维生素C抑制HepG2甘油三酯积累 |
3.4.4 维生素C抑制LXRα核转入 |
3.4.5 维生素C激活AMPKα信号通路 |
3.4.6 维生素C抑制LXRα依赖AMPKα信号通路 |
3.4.7 维生素C抑制小鼠TG积累 |
3.4.8 维生素C改善高脂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 |
3.4.9 维生素C抑制小鼠FFA积累 |
3.4.10 维生素C抑制小鼠甘油三酯合成基因表达 |
3.4.11 维生素C激活小鼠AMPKα信号通路 |
3.5 讨论 |
3.5.1 维生素C抑制甘油三酯积累 |
3.5.2 维生素C激活PPARα促进脂肪酸β氧化 |
3.5.3 维生素C通过激活AMPKα抑制LXRα诱导的甘油三酯合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果概述 |
4.1.1 维生素C通过PCSK9/LDLR调节LDL-胆固醇代谢 |
4.1.2 维生素C通过AMPKα/LXRα信号通路抑制甘油三酯合成 |
4.2 论文创新 |
4.3 进一步需要做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阿托伐他汀与吉非罗齐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心血管病趋势及其危险因素 |
1.2 血脂异常与调脂药 |
1.3 调脂药在水体中的残留及其生态毒性 |
1.4 研究药物 |
1.4.1 阿托伐他汀 |
1.4.2 吉非罗齐 |
1.5 实验动物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型溞目标基因引物设计和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建立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的准备 |
2.1.2 试剂及药品 |
2.1.3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利福平诱导表达 |
2.2.2 提取总RNA |
2.2.3 反转录 |
2.2.4 设计荧光定量引物 |
2.2.5 引物初验证 |
2.2.6 建立质粒标准曲线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目的基因的中间序列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
2.3.2 RT-PCR引物筛选结果 |
2.3.3 目标基因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法的标准曲线 |
第三章 阿托伐他汀和吉非罗齐对大型溞的急性和慢性毒性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暴露药物 |
3.2 48h急性毒性试验 |
3.3 21天慢性毒性试验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阿托伐他汀和吉非罗齐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 |
3.5.2 阿托伐他汀和吉非罗齐对大型溞的慢性毒性 |
第四章 阿托伐他汀和吉非罗齐对大型溞解毒代谢及抗氧化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暴露药物 |
4.1.3 试剂药品 |
4.1.4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阿托伐他汀和吉非罗齐对大型溞的毒性暴露实验 |
4.2.2 提取大型溞总RNA |
4.2.3 RNA荧光定量反转录 |
4.2.4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浓度 ATV 和 GEM 对大型溞 Nrf2 转录表达的影响 |
4.4.2 不同浓度 ATV 或 GEM 对大型溞 Keap1 转录表达的影响 |
4.4.3 不同浓度 ATV 或 GEM 对大型溞 HO-1 转录表达的影响 |
4.4.4 不同浓度 ATV 或 GEM 对大型溞 GCLC 转录表达的影响 |
4.4.5 不同浓度 ATV 或 GEM 对大型溞 Trx 转录表达的影响 |
4.4.6 不同浓度 ATV 或 GEM 对大型溞 Prx1 转录表达的影响 |
4.4.7 不同浓度 ATV 或 GEM 对大型溞 p53 转录表达的影响 |
4.4.8 不同浓度 ATV 对大型溞 PIG3 转录表达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及成果清单 |
致谢 |
(5)脂质代谢与降脂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胆固醇代谢调节及相关药物 |
1.1 胆固醇吸收调节及药物 |
1.1.1 胆汁酸螯合剂 |
1.1.2 NPC1L1与依折麦布 |
1.1.3 抑制胆固醇吸收新靶点 |
1.2 抑制胆固醇内源性合成及相关药物 |
1.2.1 促进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 |
1.2.2 SREBP-SCAP途径抑制剂 |
1.2.3 ATP-柠檬酸裂解酶抑制剂 |
1.3 胆固醇转运及相关药物 |
1.3.1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 |
1.3.2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 |
2 调节三酰甘油水平及相关药物 |
2.1 抑制三酰甘油合成 |
2.1.1 载脂蛋白C-Ⅲ抑制剂 |
2.1.2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抑制剂 |
3 结语与展望 |
(6)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极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基因检测与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PCSK9和Lp(a)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不同关系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血浆PCSK9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心血管事件关系的探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PCSK9抑制剂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简历 |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 |
致谢 |
(7)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及用药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危险因素统计及一般资料比较 |
2 对照组与试验组血脂水平的比较 |
3 对照组与试验组彩超测颈动脉内斑块厚度、长度、性质比较 |
4 对照组与试验组NIHSS评分情况比较 |
5 对照组与试验组对脑血管改善情况的影响 |
6 对照组与试验组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比较 |
讨论 |
1 脑梗死的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及机制分析 |
2 氧化应激、血脂、炎症与脑梗死后神经细胞损伤的关系 |
3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的可行性分析 |
4 两组用药治疗脑梗死获益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
4.1 联合用药对血脂干预情况分析 |
4.2 联合用药对颈动脉斑块干预情况分析 |
4.3 联合用药对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 |
4.4 联合用药对脑部狭窄、梗阻血管分析 |
4.5 用药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李氏运脾降浊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西医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况 |
1.1.1 流行病学 |
1.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3 西医治疗 |
1.2 中医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研究 |
1.2.1 古代医家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认识 |
1.2.2 现代医家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认识 |
1.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观察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研究病例标准 |
2.1.4 常规降糖药导入期 |
2.1.5 疗效观察指标 |
2.1.6 疗效判定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2.4 安全性观察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病例入选与试验完成情况 |
2.5 结果 |
2.5.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2.5.2 两组患者疗效指标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3.1 李氏运脾降浊方方药分析 |
3.1.1 李氏运脾降浊方科学配伍意义 |
3.1.2 中药功效溯源 |
3.1.3 现代药理研究 |
3.2 脾虚湿阻证与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 |
3.3 李氏运脾降浊方与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 |
3.4 主要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 |
3.4.1 血糖观察指标 |
3.4.2 血脂观察指标 |
3.4.3 肝功观察指标 |
3.5 李氏运脾降浊方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作用机制探讨 |
3.5.1 对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 |
3.5.2 对患者血糖的影响 |
3.5.3 对患者血脂的影响 |
3.5.4 对患者肝功的影响 |
3.6 李氏运脾降浊方的组方特色与学术思想 |
3.6.1 运脾降浊法是治疗糖脂代谢紊乱的基本治法之一 |
3.6.2 经方临床运用,辨证与辨病结合 |
3.6.3 方药整体调节与靶向治疗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强化降脂治疗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脑卒中降脂治疗发展历程与现状 |
1.2.1 血脂及血脂异常的概念 |
1.2.2 血脂异常可引起脑卒中风险增加 |
1.2.3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形成过程 |
1.2.4 他汀类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
1.2.5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预防方面的循证历程 |
1.2.6 强化降脂治疗 |
1.2.7 目前临床降脂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2章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强化降脂治疗临床分析 |
2.1 研究对象 |
2.1.1 入选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资料收集 |
2.2.2 临床分组标准 |
2.2.3 临床观察指标 |
2.2.4 疗效判定标准 |
2.2.5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一般资料 |
2.3.2 脑梗死危险因素 |
2.3.3 影像学检查结果 |
2.3.4 各组患者入院治疗情况比较 |
2.3.5 各组患者入院血脂情况比较 |
2.3.6 各组患者1个月随访情况比较 |
2.3.7 各组患者3个月随访情况比较 |
2.3.8 脑血管病事件再发情况比较 |
2.3.9 患者依从性情况 |
2.4 讨论 |
2.4.1 降脂治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及问题 |
2.4.2 降脂治疗的依从性 |
2.4.3 降脂治疗的安全性 |
2.4.4 联合降脂治疗和单药降脂治疗的探索 |
2.4.5 展望 |
第3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化痰降浊法治疗高脂血症(痰浊阻遏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部分 |
1.病例选择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及中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技术路线 |
2.3 样本量估计 |
2.4 随机数字表法 |
2.5 治疗方法 |
2.6 观察指标 |
2.7 疗效判定标准 |
2.8 建立数据库 |
2.9 资料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受试者一般情况 |
3.2 临床疗效分析 |
3.3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学情况 |
2.现代医学对于高脂血症的认识 |
2.1 血脂异常分类 |
2.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3 高脂血症的西医治疗 |
3.中医关于高脂血症的认识 |
3.1 病名 |
3.2 中医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 |
3.3 中医辨证分型 |
3.4 高脂血症与痰湿(痰浊)证的关系 |
3.5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 |
4.化痰降浊法 |
4.1 选方依据 |
4.2 化痰降浊法的药方分析 |
4.3 药理研究 |
5.本试验结果的讨论 |
5.1 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
5.2 化痰降浊法对本试验的影响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1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他汀类降脂药物市场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依折麦布片的处方工艺研究及质量评价[D]. 起燕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维生素C通过PCSK9/LDLR及AMPK/LXR信号通路调节脂代谢[D]. 王丹丹.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治疗的全球血管指南(全译)[J]. 血管外科学会,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和世界血管学会联盟全球血管指南编写小组.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1(Z1)
- [4]阿托伐他汀与吉非罗齐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D]. 丁蕊. 暨南大学, 2020(03)
- [5]脂质代谢与降脂药物研究进展[J]. 蔡东成,刘红霞,刘丹媚,郝海平,何朝勇. 药学进展, 2020(05)
- [6]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系列研究[D]. 曹晔萱.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作用[D]. 宋伟慧. 青岛大学, 2019(01)
- [8]李氏运脾降浊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D]. 吴学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强化降脂治疗临床分析[D]. 程竹钰. 吉林大学, 2019(11)
- [10]化痰降浊法治疗高脂血症(痰浊阻遏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展少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