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进国外水生物种应当正名(论文文献综述)
何妤如[1](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郭昱霞[2](2021)在《司马相如赋名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吴学峰[3](2020)在《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昆虫野花带是一种通过混播方式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群落组合的缓冲带区域,主要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道路两侧、滨水带等边缘地带,为提升作物传粉效率、控制虫害等发挥着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城市和乡村中为传粉者、害虫天敌提供蜜粉源与生境,改善城乡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减少农药使用,改良修复城市土壤,净化水源,抑制杂草等。欧美发达国家最早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应用昆虫野花带并制定生态补偿等政策;发展中国家的昆虫野花带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实际应用。为了解昆虫野花带在中国的应用基础条件,在北京近郊与远郊展开非作物生境与实验地设计群落样方调查,研究不同植物群落中节肢动物种类以及自然天敌功能团、传粉者功能团、害虫功能团以及中性昆虫功能团多样性分布的总体差异性与时序动态变化;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构与节肢动物功能团的相关性;花期物候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传粉者功能团在群落中的取食范围及不同类群的共同食源,明确不同蜜粉源植物对于不同类群节肢动物的重要性;分析花色、花量等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研究为中国的昆虫野花带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开拓了非作物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与设计的先河。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在京郊非作物生境设25个样点633个样方,调查得到草本植物共51科152属204种。不同农区和非作物生境类型生长的植物多样性不同。远郊浅山旱作农业区以及深山沟谷林果区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最高,群落主要由本土植物构成,近郊是栽培植物群落占优势。林地、林缘生境中,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占总调查样点的61%;田埂及坡地生境中,56%的调查样点以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道路及宅基地生境中,栽培植物为主,占72%;滨水生境中,40%的样点以低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全部样方中共观测到传粉昆虫5目20科29属14691个,其中中华蜜蜂为主要传粉者,传粉者对于旋覆花、败酱、蓬子菜、长蕊石头花的平均访花频率最高,这四种植物是最具传粉者保育价值的本土草本植物。昆虫野花带实验地设8个原始样地和1个设计样地,共27个样方,共有植物20科38属42种,10次调查共观测到2纲10目65科100属109种节肢动物13450个。实验地昆虫野花带群落最多可容纳25种自然天敌、21种传粉者、9种害虫。在时序变化上,共计66.7%的昆虫野花带群落在5月达到了植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值,此时传粉者功能团与植物物种丰富度有强相关性,5月后,各昆虫野花带群落传粉者功能团优势种时序变化间差别不大,西方蜜蜂及东方蜜蜂占据了所有季节实验地中核心传粉者地位,且随着昆虫野花带群落整体花期推进,资源可利用性渐次降低,传粉者功能团多样性水平呈现出明显先升后降趋势,而自然天敌及害虫功能团的多样性水平的趋势为5月略低,7-8月达到了观测峰值,推测与昆虫野花带群落盖度相关。以传粉者功能团为重点研究对象发现,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蜜源植物及管状花冠和辐射对称花的植物被最多的传粉者类群所利用,其中,社会性蜂类的取食范围最大,生态位宽度达到了14.97,有25种蜜粉源植物都有被其觅食,其中优势物种为西方蜜蜂,其利用紫花甸苜蓿的个体比例高达0.11。蝇类与社会性蜂类共同取食资源种类在23种,占所有观测时段内蜜粉源植物总种数的92%。蝇类更偏好于白色花、社会性蜂类及食蚜蝇类更偏好于黄色、蓝紫色花,蝶类偏好于红色尤其是粉色的粉源植物,如美丽月见草等。大花量能吸引更多的社会性蜂类与食蚜蝇类,而小花量的植物能多为大花植物,更受蝶类、弄蝶类以及蛾类等鳞翅目昆虫喜好。京郊非作物生境中,栽培植物、本土植物对传粉者保育均有重要保护与应用价值,实验地的调查同时验证了植物多样性有助于提升传粉者等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花色、花量等关键功能性状也适用于非作物生境昆虫野花带植物的筛选。仅就传粉者功能团一项指标来看,朝阳、昌平等近郊非作物生境夏秋季植物种类单一,传粉网络结构不稳定,设计的昆虫野花带为传粉者提供了连续性的多样食源供应,具有强效的传粉服务功能,因此近郊地区可以首选昆虫野花带作为农地非作物生境的改造目标。
于菁竹[4](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研究说明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王伟[5](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刘志贤[6](2019)在《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种质资源、引种与同名异物研究》文中认为为更全面地了解东莞市林业科学园的森林蔬菜资源,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本文以森林蔬菜种质资源研究为主线,分别开展实地调查和引种栽培,选取东莞市林业科学园为调查地点,全面调查该园区所包含的各个分区和道路两旁的森林蔬菜资源。调查发现:园区本土的森林蔬菜种质资源有限,需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引种栽培研究,筛选出适合东莞地区生长的品种,方可丰富森林蔬菜种类。网购是当今重要而快捷的购买种苗途径,可通过从国内不同地区的网店购买森林蔬菜种苗,进行栽培试种,从而加快各式森林蔬菜的引种进程,丰富森林蔬菜种类。虽然网购有诸多便利,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譬如说当我们想购买某一种蔬菜,输入该蔬菜名进行搜索,会出现其他名称,也就是别称或别名,难免会造成混淆和困惑,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紫背菜为例,探讨其别名“紫背天葵”为何物,从而引申出同名异物,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各种同名异物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1)东莞市林业科学园的森林蔬菜现有种类106种,隶属26目43科88属,品种来源主要为本地种,即从东莞市内野外或其它人工栽培的地方移植,共有86种,占园区森林蔬菜总数的81.13%;菊科和唇形科在本区森林蔬菜中优势显着。大部分森林蔬菜为草本植物,共有78种,占园区森林蔬菜总数的73.58%;茎叶菜类最多,主要采摘食用其嫩茎叶,共有51种,占园区森林蔬菜总数的48.11%。(2)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通过网购森林蔬菜种苗80份,仅有为数不多的15份能够种植成功,更多的还是虚假伪劣种苗,电商平台销售不良种苗泛滥成灾。(3)本文整理出6种均称呼“紫背天葵”同名异物的植物和药物信息,植物信息包括名称、学名、科、属和生活型等,药物信息包括药品名、药用部位、药性和药效等,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为区分各种紫背天葵同名异物提供参考。总而言之,森林蔬菜定义广泛,涵盖众多生长环境及种类,森林蔬菜种质资源丰富,由于其独特的口感风味,并需要配合适当的烹饪方法,受众人群毕竟是少数,难以形成规模。森林蔬菜既非必需品,也非蔬菜替代品,当属一个特殊的食用类群,但作为药用疗效及增加蔬菜种类,日后仍需要逐步开发。
任健[7](2019)在《中国古代文学蔷薇意象与题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意象类型。而蔷薇,又是这一意象类型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意象。本文即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蔷薇题材文学作品入手,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蔷薇意象书写,兼略论与蔷薇有关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论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论述了蔷薇的名实、植物资源与园艺栽培等问题,第二章至第五章属于对蔷薇题材文学与意象作品的研究,第六章则属于与蔷薇有关的古代文化生活研究。蔷薇之名的出现不应早于东晋,而“墙蘼”这个名称最早也不是专指蔷薇。中国古代对“蔷薇”、“玫瑰”、“月季”有较为明显的区分,这样就限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蔷薇在古代的分类标准有颜色、形状、地域等;其分布范围非常广,南可到两广、台湾,东可至吴浙、福建,西可抵四川、陕西,北可达北京、沈阳。蔷薇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南朝齐梁时期,其实用价值则有药用、食用、制香等多种。无论从作品数量、质量还是从文体分布、名家创作等角度来看,蔷薇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较为重要的花卉植物意象。从历史发展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蔷薇题材文学的萌芽与出现期,唐宋为其发展与繁荣期,元明清则是其继承与新变期。中国古代对于蔷薇形象之关注重点,经历了从“枝叶”到“色彩”再到“气味”的发展过程。此外,蔷薇的“习性美”一直受到文人关注,这主要指其“易栽种”、“性喜水”、“逢春开”的植物习性。蔷薇作为一种观赏花卉,其形态往往被比喻为美人,这是其神韵美的体现。而日、月、风、雨对蔷薇审美也有不同的影响。蔷薇意象所包含的情感意蕴比较复杂。首先,蔷薇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古人在观赏时便会产生携手同赏的欢乐或独自观赏的孤寂。蔷薇花落往往意味着春天逝去,所以会使诗人产生伤春伤时之感,这种感觉也表现为思妇闺怨之情。蔷薇花落还意味着花朵生命的终结与美好事物的消逝,因此蔷薇还可用来抒发物是人非之感。蔷薇生长在野外时不易被人赏识,故而蔷薇也可用来抒发怀才不遇的幽怨,同时也可表现淡泊隐逸的情怀。红、紫蔷薇象征荣华富贵,黄蔷薇则象征纯洁高尚的人格。蔷薇有刺,可以钩住衣服,表达别情离情;也可指外表华丽实则暗藏杀机的小人。蔷薇常易经受风雨的洗礼、波浪的摧折,诗人常以之自比抒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总之,蔷薇意象的情感意蕴有两面性、复杂性的特点。第五章选取四个专题深度分析蔷薇题材及意象的文学作品或意象。白居易的咏蔷薇诗,其艺术风格包括注重色彩感、描写人格化以及对比的连用,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使蔷薇这一花卉植物再一次进入文学家们的创作视野,开拓了咏蔷薇诗的新的发展。蔷薇题材赋体文学在整个文学史上也许并没有突出的地位,但还有它的文学价值。它填补了咏物赋没有咏蔷薇这一题材的空白,从表现手法与描写内容层面与咏蔷薇诗歌相比有了新变,体现出作者对蔷薇的赞美及美好人格的追求。“蔷薇洞”、“蔷薇架”是两个特殊的意象。“蔷薇洞”之典故的要素共有四个:谢安、东山、携妓、游宴。因此文学作品中用到“蔷薇洞”这一典故时,想要传达的信息、表达的思想也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不能实现政治抱负的无奈及对谢安的仰慕、渴望归隐山林的出世之心、对携妓传说的戏用、对游宴之乐的表达。“蔷薇架”在古典戏曲、小说中往往有“藏身”、“偷窥”、“私会”等作用,从而推动情节发展。清代笔记小说中的蔷薇意象主要在《笑林广记》、《池北偶谈》、《庸盦笔记》中各有一处,或生动有趣,或富有文化价值。蔷薇与中国古代文化生活的关系,主要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首先,中国古代园艺中的蔷薇景观主要有蔷薇架、蔷薇屏等形式。其次,古代物质文化生活中,蔷薇在食用、药用上有较大价值,其独特的物候意义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蔷薇叶还在养蚕活动中扮演角色,而花市中蔷薇也是重要的花卉产品,价格不菲。最后,蔷薇水与中国古代香文化有关,蔷薇水的范围小于蔷薇露,蔷薇水的制法主要有“采露法”、“蒸馏法”,与人们日常的盥洗活动密不可分。
马欣[8](2018)在《基于花卉习性及经济性的盘锦欣禾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是花卉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的必然产物,其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及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提速,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目标,这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条件。但是目前我国针对花卉产业园的规划设计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设计中对于产业园内花卉植物本身的习性和经济性的融入性缺乏,同时在与其他产业融合方面也较为欠缺,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探索非常必要。盘锦欣禾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定位是成为一个集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的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栽培技术为一体的示范区,具有学术交流、科普推广、农业旅游经营等多项功能,是国际先进、国内一流、以高档盆花、露地花卉和苗木生产为主的全方位高科技示范园。本文通过前人关于花卉产业园的设计中研究成果,特别是基于花卉习性及经济性方面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对基于花卉习性和经济性方面的产业园设计相关的理论进行归纳,同时,汲取国内外在花卉产业园设计方面相对较为成功的案例,分析其在地域特征、主打品种的习性及经济性等方面的优秀分析方法,从而明确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此外还需要归纳总结目前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及市场规律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并在对产业园建设的优势劣势及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结合基于花卉习性及经济性,重点对盘锦欣禾现代花卉产业园的功能分区及项目策划进行规划设计。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认识:首先结合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出我国目前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实际案例的分析,结合盘锦地区的区位环境等实际条件出发,分析其进行花卉产业园建设的优劣势、机遇及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思路及设计模式;最后依据确立的规划设计模式,结合花卉产业园区的各方面属性特征,对产业园的功能区进行划分和分类设计,形成其相应的景观体系。从花卉的习性及经济型两个发面出发,具体分析两个方面在实际项目中应用的方式及方法。
彭兵[9](2017)在《武陵山区生态退变的社会文化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以来。我们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人地关系”趋于紧张,并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尤其是进入当代,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出现生态退变现象,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倘若置之不理,任由其演变,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受到严峻地挑战。在这一大背景下,武陵山区也未曾幸免,同样暴露出诸多生态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生态灾害频繁出现,生物多样性锐减,农业生产受阻,土地生产力降低等诸多方面。对于这些生态退变现象成因的分析,当代学人各执一说,有的学者习惯于指认,人口的增长必然成为生态退变的直接原因,特别是人口增长后的过牧、过樵、过垦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极大;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社会的破坏性,比如战争对生态退变的负作用更大。然而,生态系统的变迁,通常都是一个缓慢演进的积累过程,原因在于,生态系统所涉及到的物质和能量规模都极为庞大,人类在一时一地的干扰并不足以撼动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有在文化与生态的协同演变下,资源利用方式与当地所属的自然与生态系统不相兼容后,经过长期地积累后才能引发生态系统的退变。武陵山区既是自然与生态结构的过渡带,也是不同民族文化分布之间的过渡带,因而,武陵山区既与内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又与云贵高原腹地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历代王朝在统辖这一地区时,也就不得不采取互有区别的社会经济策略。政策的出台,事关当地各族居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口的流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管理制度的推陈出新等,最直接的就是对资源利用方式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而当今的生态事实却告诉我们,当前的资源利用方式明显适当,否则就不可能暴露出如此多的生态灾害。幸运的是,“改土归流”后,这一地区发生了重大社会变迁,那就是各级行政部门陆续编纂了地方文献,从而使得很多历史问题可以得到系统地反映。其中,这一地区在不同时期陆续编纂了多套府志和县志,尤其是里面的“物产”分志,全面地记录了人们在特定时期下的生产生活状况,包括农业、林业、工业以及其它副产品经营情况,系统反应了同一时空场域下人类生产活动与所处自然与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如果对其进行系统的解读,集中聚焦于资源利用方式与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是否相互兼容,相互适应,就能发现导致生态退变的社会文化成因。因此,以史为鉴,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才是化解生态问题的正确做法。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既定国策的今天,同时随着武陵山区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地位的确立,武陵山地区的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有鉴于此,重新审视武陵山区传统生计方式,取准于历史上稳定的文化与生态的结构,从中必然可以选取当代生态建设的优化目标、手段、路径,并能在当地各民族的传统知识和技能中,筛选出有用的生态修复和生态维护的手段和方法。吸取历史上的教训,针对性的防范生态灾变的发生,对当地政府在武陵山区实施的各项政策的利弊得失做出准确评估,同时也可以为当代的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宋霖[10](2017)在《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风景园林构建良好人居环境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风景园林最终成为一级学科,这与诸多专家学者的奋力助推不无关系。余树勋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初归国后,直到2013年离世前,都致力于我国的风景园林事业,其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涉及风景园林诸多领域,专业性强,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成果,余先生为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用尽毕生心血的过程,正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曲折前进壮大至今的发展轨迹。从人物研究的视角对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进程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在全面构建和完善风景园林学科体系的当下尤为必要。余树勋先生基于自身丰厚的园艺学和造园学背景,以及常年从事植物园建设的工作经历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在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中有许多首开先河之举,涉及园林工程、园林文化、园林美学、园林艺术、学科教育、刊物编辑、园林营造,极具远见卓识,在学界亦是备受瞩目与推崇。本研究以余树勋先生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风景园林及相关的着作、论文及信函等文献资料为基础,包括其进行的教学实践,以及其参与规划设计的园林绿地实例为内容,将其分为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理论与历史、园林植物及应用、园林美学与艺术、学科教育与普及、行业动态与发展6个方面,藉此分别论述余树勋先生庞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并以时间发展作为研究的动线,阐释余树勋先生在各研究阶段中研究内容之时序的关联和侧重的差异,观察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发展的过程。本文还关注余树勋先生在风景园林学术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和表象特征,并以其重要的综合性学术着作为例,试图解读余先生学术研究和实践的社会背景和真实意图,重新审视其研究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之下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研究的梳理和探讨,首先,明确余树勋先生在风景园林学术研究方面的重要历史地位,突出其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和贡献;其次,梳理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研究内容发生变动的节点,揭示其受到的时代影响,强调其理论研究的前瞻性对风景园林实践的指导意义;再次,归纳风景园林学术研究拓展的过程,展现其对本学科科普工作开展的促进,以及对人们植物审美情趣的提高;最后,总结其学术理论应用于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的特点,反映其在美化城市环境,和促进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引进国外水生物种应当正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引进国外水生物种应当正名(论文提纲范文)
(1)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
2.1.1 逻辑起点 |
2.1.2 资源养护 |
2.1.3 可持续利用 |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
2.2.2 学科关联 |
2.2.3 相关原则 |
2.3 基本分类 |
2.3.1 渔业生态伦理 |
2.3.2 渔业社会伦理 |
2.3.3 渔业产业伦理 |
2.3.4 渔业科技伦理 |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
3.1.2 渔业元治理 |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
3.3.1 伦理分析矩阵 |
3.3.2 伦理评估工具 |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
4.1.1 时间维度 |
4.1.2 空间维度 |
4.1.3 人际维度 |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
4.2.1 人与人的博弈 |
4.2.2 人与鱼的博弈 |
4.2.3 知与行的脱节 |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语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昆虫野花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
1.1.1.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 |
1.1.2.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 |
1.1.3.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提供服务 |
1.1.4.昆虫野花带在农业景观中的文化服务 |
1.2.昆虫野花带景观生态学研究 |
1.3.昆虫野花带种植及植物群落研究 |
1.4.昆虫野花带规划设计与建植管理研究 |
1.4.1.昆虫野花带景观特征 |
1.4.2.昆虫野花带景观构成 |
1.4.3.昆虫野花带具体分类 |
1.4.4.昆虫野花带设计原则与方法 |
1.4.5.昆虫野花带建植管理 |
1.5.昆虫野花带在各国的政策发展研究 |
1.5.1.英国 |
1.5.2.瑞士、比利时 |
1.5.3.美国 |
2 京郊非作物生境与传粉者调查研究 |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
2.1.1.调查区域及样点选取 |
2.1.2.草本植物群落调查 |
2.1.3.传粉昆虫观测 |
2.2.结果分析 |
2.2.1.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2.2.2.非作物生境传粉昆虫多样性分析 |
2.2.3.不同类型草本植物群落对昆虫的作用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昆虫野花带群落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研究 |
3.1.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1.样地、样方基本情况 |
3.1.2.节肢动物观测与收集 |
3.1.3.节肢动物多样性评测 |
3.2.结果分析 |
3.2.1.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 |
3.2.2.节肢动物功能团时序动态变化分析 |
3.3.结论与讨论 |
4 昆虫野花带群落中植物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研究 |
4.1.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1.样地、样方植物群落概况 |
4.1.2.植物花期物候观测 |
4.1.3.节肢动物相关的植物关键功能性状测定 |
4.1.4.植物-传粉者互作关系 |
4.2.结果分析 |
4.2.1.植物群落多样性构成特征及其与节肢动物群落关系 |
4.2.2.传粉者功能团动态与花期物候关系 |
4.2.3.植物-传粉者互作及生态位关系 |
4.2.4.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的关系 |
4.3.结论与讨论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5)《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1.2.1 理论概念 |
1.2.2 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
1.3.1 主要观点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
4.1.1 理念 |
4.1.2 科学传播理念 |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
5.2.1 出刊概况 |
5.2.2 出刊内容 |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
5.3.1 出刊概况 |
5.3.2 出刊内容 |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
5.4.1 出刊概况 |
5.4.2 出刊内容 |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
5.5.1 出刊概况 |
5.5.2 出刊内容 |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
7.1.1 “科学”的危机 |
7.1.2 “传播”的危机 |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种质资源、引种与同名异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概念阐述 |
1.3.1 森林蔬菜 |
1.3.2 野生蔬菜 |
1.3.3 紫背菜 |
1.4 森林蔬菜研究现状 |
1.4.1 国内森林蔬菜研究现状 |
1.4.2 国外森林蔬菜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2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调查 |
2.1 园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概况 |
2.1.3 植被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园区域森林蔬菜种质分布 |
2.3.2 园区森林蔬菜的资源类型及品种来源 |
2.3.3 园区森林蔬菜资源概况 |
2.3.4 园区森林蔬菜生活型 |
2.3.5 园区森林蔬菜食用部位分类 |
2.4 小结 |
3 网购森林蔬菜种苗的引种栽培 |
3.1 试验地概况 |
3.1.1 地理概况 |
3.1.2 气候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种苗网购时间及其交易城市 |
3.3.2 网购种苗材料 |
3.3.3 种植情况 |
3.3.4 进行二次购买种苗试种的品种 |
3.4 存在问题 |
3.4.1 种苗身份真假问题 |
3.4.2 种子质量问题 |
3.4.3 卖家诚信问题 |
3.4.4 物流运输问题 |
3.4.5 种苗归属地问题 |
4 紫背天葵同名异物现象的综合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调查方法 |
4.1.2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植物基本属性分析 |
4.2.2 植物分布地区及生境分析 |
4.2.3 形态特征描述 |
4.2.4 形态特征分析 |
4.2.5 药品基本属性分析 |
4.3 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森林蔬菜资源的讨论 |
5.1.1 森林蔬菜种类的界定 |
5.1.2 野外采摘 |
5.1.3 食用方法 |
5.2 网购森林蔬菜种苗的相关建议 |
5.2.1 提高买家的防范意识 |
5.2.2 电商平台需提升自身的纠察能力 |
5.2.3 加强售后投诉维权的落实 |
5.3 紫背天葵同名异物的探讨 |
5.3.1 紫背天葵名称的释义 |
5.3.2 紫背菜名称的应用 |
5.3.3 植物与药物名称存在合并或分离现象 |
5.3.4 香港大澳清凉饮料原植物 |
5.3.5 中草药来源植物查询系统 |
5.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道路森林蔬菜种类分布 |
附录 B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研究区域森林蔬菜种类分布 |
附录 C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名录 |
附录 D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编目 |
附录 E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照片 |
附录 F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中国古代文学蔷薇意象与题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论题研究的意义 |
二、本论题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三、本论题研究的主要任务、目的和方法 |
第一章 蔷薇的名称、植物资源及园艺栽培 |
第一节 蔷薇名实考辨 |
一、蔷薇与“墙蘼”辨 |
二、蔷薇与“蘠靡”、“蘠蘼”辨 |
三、蔷薇的命名及其语义指向 |
四、蔷薇之名在古籍中的出现 |
五、蔷薇别名举要 |
第二节 中国古代蔷薇的分类与分布 |
一、蔷薇与玫瑰、月季之关系 |
二、蔷薇的分类 |
三、蔷薇植物的大致分布 |
第三节 蔷薇栽培历史及其实用价值 |
一、栽培历史 |
二、实用价值 |
第二章 蔷薇意象与题材的出现与发展 |
第一节 蔷薇意象与题材文学创作的整体概况 |
一、作品数量分析 |
二、作品文体分布 |
三、创作名家名篇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蔷薇意象与题材文学的萌芽与出现 |
一、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
二、文体特点与作家特点 |
第三节 唐宋时期:蔷薇意象与题材文学的发展与繁盛 |
一、作品数量增加与作家身份的转变 |
二、文体形式创新及唱和、组诗的出现 |
三、内容的丰富与题材的拓展 |
四、表现手法的开拓 |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蔷薇意象与题材文学的继承与新变 |
一、在继承前代基础上的新变 |
二、文体、题材上的创新 |
第三章 蔷薇的形象特色及其文学表现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对蔷薇形象之关注历程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枝叶美”最先受到关注 |
二、唐宋时期:“色”与“香”逐渐成为最受关注的形象特色 |
三、元明清时期:注重整体的“形色美” |
第二节 蔷薇的“色彩美” |
一、红色蔷薇——鲜艳之美 |
二、黄色蔷薇——雅贵之美 |
三、白色蔷薇——纯洁之美 |
四、蔷薇与绿色——生机之美 |
第三节 蔷薇的“气味美” |
一、直接描写蔷薇花香 |
二、与其它香物一同出现 |
三、描绘蔷薇水、蔷薇露的香 |
第四节 蔷薇的“习性美” |
一、易栽种:环境适应性强 |
二、性喜水:独特生长环境下的蔷薇之美 |
三、逢春开:蔷薇植物的时令美 |
第五节 蔷薇的“神韵美” |
一、蔷薇“神韵美”的发现 |
二、蔷薇“神韵美”的表达模式 |
第六节 不同自然环境下的蔷薇美 |
一、日照蔷薇——生机之美 |
二、雨中蔷薇——娇弱之美 |
三、月下蔷薇——朦胧之美 |
第四章 蔷薇意象的情感意蕴及其文学表现 |
第一节 携手同赏的欢乐与独赏蔷薇的孤寂 |
一、携手同赏的欢乐 |
二、独赏蔷薇的孤寂 |
第二节 伤春伤时之感与思妇闺怨之情 |
一、伤春伤时之感 |
二、思妇闺怨之情 |
第三节 物是人非的感伤与怀才不遇的幽怨 |
一、物是人非的感伤 |
二、怀才不遇的幽怨 |
第四节 羁旅乡思之意与留别惜别之情 |
一、羁旅乡思之意 |
二、留别惜别之情 |
第五节 富贵荣华的象征与淡泊隐逸的情怀 |
一、富贵荣华的象征 |
二、淡泊隐逸的情怀 |
第六节 自信昂扬的精神与纯洁高尚的美德 |
一、自信昂扬的精神 |
二、纯洁高尚的美德 |
第五章 蔷薇题材文学创作中的作家、文体、意象专题讨论 |
第一节 论白居易咏蔷薇诗 |
一、数量分析 |
二、思想内容 |
三、艺术风格 |
四、典范意义 |
第二节 蔷薇题材赋体文学概述 |
一、创作概况 |
二、创作内容 |
三、创作得失 |
第三节 特殊的文学意象:“蔷薇洞”与“蔷薇架” |
一、“蔷薇洞”之典故考辨及其文学运用 |
二、“蔷薇架”之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
第四节 清代笔记小说中的蔷薇意象 |
一、《笑林广记》:蔷薇刺 |
二、《池北偶谈》:红蔷薇丛 |
三、《庸盦笔记》:蔷薇妖祟 |
第六章 与蔷薇相关的古代文化生活 |
第一节 古代园艺中的蔷薇景观 |
一、当户、倚墙 |
二、蔷薇架 |
三、蔷薇屏 |
四、其它 |
第二节 物质生活中的蔷薇 |
一、蔷薇与饮食 |
二、蔷薇与医药 |
三、蔷薇之物候意义 |
四、蔷薇与花市 |
第三节 “蔷薇水”名实与应用 |
一、“蔷薇水”名实考 |
二、蔷薇水的产地、制法及辨伪 |
三、蔷薇水的应用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基于花卉习性及经济性的盘锦欣禾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花卉产业园相关概念 |
2.1.1 花卉的概念 |
2.1.2 产业园的概念 |
2.2 花卉产业园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 |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2 花卉引种驯化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产业经济理论 |
2.2.5 主题公园理论 |
2.3 国内外案例分析与启示 |
2.3.1 海南荣丰花卉苗木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设计 |
2.3.2 百里杜鹃花卉产业示范园规划设计 |
2.3.3 荷兰库肯霍夫花卉公园 |
2.3.4 案例对比分析 |
第3章 花卉产业园基地资料及SWOT分析 |
3.1 规划设计背景分析 |
3.1.1 规划设计意义 |
3.1.2 现状条件分析 |
3.1.3 规划范围 |
3.2 基础资料分析 |
3.2.1 自然条件概况 |
(1)位置境域 |
(2)地形地貌 |
(3)气候条件概况 |
(4)土壤概况 |
(5)植被概况 |
3.2.2 人文条件概况 |
(1)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
(2)交通条件概况 |
3.3 盘锦欣禾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建设的SWOT分析 |
3.3.1 欣禾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建设的优势分析 |
3.3.2 盘锦欣禾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建设的劣势分析 |
3.3.3 欣禾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建设的机遇分析 |
3.3.4 盘锦欣禾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建设的挑战 |
第4章 盘锦欣禾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 |
4.1 规划设计理念、原则和依据 |
4.1.1 规划设计理念 |
4.1.2 规划设计原则 |
4.1.3 规划依据 |
4.1.4 规划设计策略 |
4.2 规划设计定位 |
4.2.1 指导思想 |
4.2.2 总体定位 |
4.2.3 建设发展目标 |
4.3 基于花卉习性及经济性的功能分区及项目策划 |
4.3.1 功能分区 |
4.3.2 休闲项目策划 |
4.4 景观分区规划 |
4.4.1 资材市场规划设计 |
4.4.2 主入口规划设计 |
4.4.3 花卉专项园规划设计 |
4.5 道路交通规划 |
4.5.1 静态交通规划 |
4.5.2 动态交通规划 |
4.6 主题园区景观规划 |
4.6.1 其他主题园区规划 |
4.6.2 水系景观规划 |
4.6.3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武陵山区生态退变的社会文化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田野点简介 |
第一节 田野点的区位与行政归属 |
第二节 田野点的自然与生态背景 |
第三节 田野点的民族文化构成 |
第四节 田野点的特殊历史过程 |
第三章 当代武陵山区的生态形势 |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受损 |
第二节 频繁的生态灾害 |
第三节 生产能力的下降 |
第四节 应对生态灾害的失策 |
第四章 变迁脉络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主粮结构的时序对比 |
第二节 生态退变的空间分布 |
第三节 生态退变的基本线索 |
第四节 文化冲突与生态退变 |
第五章 生态退变与文化变迁的重合 |
第一节 资源利用方式的变迁 |
第二节 生态与文化的连动 |
第三节 文化与生态的脱控 |
第六章 生态退变机制 |
第一节 政策推动下的文化变迁 |
第二节 移民推动下的文化变迁 |
第三节 市场推动下的文化变迁 |
第四节 生态退变机制的梳理 |
第七章 治理生态退变的对策 |
第一节 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
第二节 复兴山地的多业态生计 |
第三节 本土知识的创新利用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3.1 对于中国风景园林前辈人物研究的学术意义 |
1.3.2 对于中国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 |
1.3.3 对于完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的借鉴意义 |
1.3.4 对于中国当代风景园林行业实践的指导意义 |
1.4 研究目的 |
1.4.1 认识与明确余树勋先生在风景园林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
1.4.2 分析与解读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和实践的思想源流 |
1.4.3 展现与总结中国现当代风景园林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现状特征 |
1.4.4 梳理与归纳中国现当代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
1.5 研究对象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6.1 对余树勋先生的介绍和访谈 |
1.6.2 对余树勋先生的追忆和悼念 |
1.6.3 国内其他前辈人物的研究 |
1.6.4 国外其他前辈人物的研究 |
1.7 研究内容 |
1.8 研究方法 |
1.9 研究框架 |
2 兼容并蓄:风景园林的学习、从业与研究 |
2.1 潜心笃志的学习经历 |
2.1.1 国内求学的波折 |
2.1.2 国外经历的积累 |
2.2 丰富多样的从业经验 |
2.2.1 学科教育的传道者 |
2.2.2 行业发展的亲历者 |
2.2.3 学术杂志的主持者 |
2.3 全面综合的研究与实践 |
2.3.1 研究与实践成果概况 |
2.3.2 研究文献统计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3 浓荫犹绿: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与实践 |
3.1 “自然美”的风景区 |
3.1.1 自然的原则与定义 |
3.1.2 风景区规划的建议 |
3.1.3 风景区规划实践与评议 |
3.2 “植物的天下”的公园 |
3.2.1 “文明的量度”的释义 |
3.2.2 “植物为主角”的分区与分类 |
3.2.3 “空地皆公园”的植物造园 |
3.2.4 公园植物园化 |
3.3 “系统布局”的桥头绿地 |
3.3.1 武汉长江大桥桥头绿地设计概况 |
3.3.2 绿化美化并举的风景构图 |
3.3.3 实用结合美观的设计原则 |
3.4 “文明城市的标志”的植物园 |
3.4.1 科研与科普 |
3.4.2 景观与风格 |
3.4.3 分区理念 |
3.4.4 规划实践 |
3.5 其他园林设计理念 |
3.5.1 花园 |
3.5.2 水景园 |
3.5.3 园中园之“窗园” |
3.6 本章小结 |
4 先知先行:学科教育的探索、筹划与践行 |
4.1 模仿中摸索特色 |
4.1.1 学习苏联的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 |
4.1.2 为我国风景园林专业奠基 |
4.2 开拓园林工程教学及实践 |
4.2.1 《园林工程》相关内容概述 |
4.2.2 工程实践个案详解 |
4.3 引领园林艺术教学 |
4.3.1 《园林艺术》章节概述 |
4.3.2 重点内容详解 |
4.4 落实园林设计教学 |
4.4.1 《园林设计初步》讲义评述 |
4.4.2 《园林规划设计》讲义评述 |
4.4.3 重点教学内容解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百花争妍:园林植物的解析、欣赏与应用 |
5.1 园林植物之解析 |
5.1.1 “地以树为衣”的作用 |
5.1.2 花开百类的释义 |
5.1.3 栽培与生产 |
5.2 园林植物之欣赏 |
5.2.1 园林色彩的主角 |
5.2.2 人化精神的寄托 |
5.3 园林植物之应用 |
5.3.1 植物应用史话 |
5.3.2 植物种植与造景 |
5.4 本章小结 |
6 师法自然:美与艺术的探讨、追求与造诣 |
6.1 “美”的探讨 |
6.1.1 “美”的哲学思辨 |
6.1.2 “自然美”的要义 |
6.2 园林美的追求 |
6.2.1 自然美+艺术美=园林美 |
6.2.2 形成园林美的三个来源 |
6.2.3 创造园林美的四个方面 |
6.3 园林艺术的造诣 |
6.3.1 造型与造景 |
6.3.2 地形:人工造山八法 |
6.3.3 建筑:园林之配角 |
6.3.4 水景:源流之经营 |
6.3.5 园路:形式之骨骼 |
6.4 本章小结 |
7 源头活水:风景园林的历史、动态与发展 |
7.1 园林的考源与释义 |
7.1.1 “园林”的源流 |
7.1.2 “可入的古董”之“帝王园林” |
7.1.3 文人与“私园” |
7.1.4 “公园”的出现 |
7.1.5 “采药圃”到“植物园” |
7.1.6 “花园”的嬗变 |
7.2 园林要素与风格的评述 |
7.2.1 品读《园冶》 |
7.2.2 “山石”史话 |
7.2.3 祈仙的“台”与“岛” |
7.2.4 意与形的“水景” |
7.2.5 园林“形式”论 |
7.3 园林前沿理论的探索 |
7.3.1 初探园林设计心理学 |
7.3.2 倡导研究城市生态学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各阶段成果丰硕,至晚年笔耕不缀 |
8.1.2 多学科的综合,新领域的探索 |
8.1.3 以植物为主角,以植物园为标志 |
8.1.4 汲取传统精华,力图与时俱进 |
8.1.5 学术研究的局限性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引进国外水生物种应当正名(论文参考文献)
- [1]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司马相如赋名物研究[D]. 郭昱霞. 华侨大学, 2021
- [3]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吴学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6]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种质资源、引种与同名异物研究[D]. 刘志贤.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7]中国古代文学蔷薇意象与题材研究[D]. 任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8]基于花卉习性及经济性的盘锦欣禾现代花卉高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 马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9]武陵山区生态退变的社会文化成因及对策研究[D]. 彭兵. 吉首大学, 2017(03)
- [10]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宋霖.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