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化MDEA脱除气体中CO_2在化肥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洪宗平,叶楚梅,吴洪,张鹏,段翠佳,袁标,严硕,陈赞,姜忠义[1](2021)在《天然气脱碳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是一种高燃烧热值的清洁能源,但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气体CO2,会造成热值降低、管道腐蚀等问题,因此在管道运输和使用前需对其进行脱碳处理。分别对低温精馏、溶剂吸收、吸附和膜分离四种脱碳技术进行了介绍,详析了每一种技术的工艺特点和典型工业应用情况,并从原料气进料条件、脱碳效率、能耗及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为不同实际工况脱碳工艺的选择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膜分离技术在装置占地面积、能耗及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灵活调变的级数工艺也使其能够实现高CO2脱除率和低烃损失,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特别是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场合,如在海上平台进行天然气脱碳处理。
王婷[2](2021)在《小规模CO2-EOR采出气膜法提纯工艺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CO2-EOR驱油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CO2气体会随着油田伴生气返回地面。如不对产生的CO2气体加以回收,不仅会造成CO2气体的浪费,还会产生温室效应。为响应环保的要求以及增加CO2驱油效益因此需要对采出气中的CO2进行分离捕集,工业上对CO2-EOR采出气中CO2回收利用工艺应运而生。本文围绕气流量为10000Nm3/d的CO2-EOR采出气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油田现场采出气的特性,设计了CO2-EOR采出气CO2膜法提纯工艺,并对前处理流程中使用到的主要设备提供了选型依据;利用COMSOL模拟优化膜丝自身结构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利用MATLAB模拟系统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操作参数。利用COMSOL计算模拟软件模拟研究了中空纤维膜丝自身结构参数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膜丝长度、膜丝半径以及膜厚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可知随着膜丝长度的增加膜丝内部压力逐渐降低。在膜丝轴向方向气体CO2浓度随丝长的增加而减小,最终优选中空纤维膜丝长度可取为100~150cm。利用MATLAB模拟计算软件对不同膜材料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膜分离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乙酸纤维素和聚砜两种工业常用膜材料相比聚酰亚胺膜对CO2/CH4气体分离具有更佳的分离效果;随进口原料气中被分离气浓度的升高渗透侧分离气的纯度而升高。为降低膜分离系统的使用成本和能耗,还对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分离系统的主要操作参数膜面积和进膜气压力进行了模拟优化。结果表明:回收分离气中CO2所需薄膜面积最终优选为350m2,进膜气的操作压力设为1.5MPa,此时渗透侧CO2的浓度和CO2的回收率均可达到处理的要求。
陈金国[3](2020)在《添加剂对MDEA-CO2体系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着,实现CO2等温室气体的减排及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刻不容缓。在CO2捕集技术中,化学吸收法是工艺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N-甲基二乙醇胺(MDEA)作为最常用的化学吸收剂之一,主要存在着吸收速率慢的问题。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向MDEA中加入活化剂、甲醇等有机溶剂添加剂,研究了添加剂对CO2吸收速率的促进作用。但是,关于添加剂尤其是有机溶剂对MDEA吸收剂吸收及解吸性能的综合影响缺乏系统研究。此外,关于活化剂与有机溶剂的复合添加剂对MDEA吸收速率的影响也鲜见报道。本文从不同类型添加剂提高MDEA吸收速率的机理出发,通过加快反应和强化传质两个方面,系统研究并对比了不同类型添加剂对MDEA吸收速率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类型添加剂对CO2负载、解吸率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够加快反应的活化剂虽然对MDEA吸收速率促进效果显着,但在吸收过程中吸收速率存在迅速降低的问题;而且PZ在较高的解吸温度下才能被解吸出来,所需能耗较高,不利于解吸。在70℃解吸温度下,MDEA的平衡解吸率为62.4%,而MDEA/PZ的平衡解吸率只能达到53.8%。在70℃解吸温度下,MDEA/B的平衡解吸率高达84.1%,而MDEA的平衡解吸率则只有62.4%,能够强化传质的B等有机溶剂对MDEA的吸收速率促进效果显着,且利于解吸过程的进行。此外,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添加剂进行复合,开发出了一种可应用于高效节能碳捕集过程的复合添加剂。MDEA/PZ/B吸收速率为MDEA吸收速率的264.4%。在70℃解吸温度下,MDEA/PZ/B吸收剂的平衡解吸率为75.5%,MDEA/PZ吸收剂的平衡解吸率为53.8%,B的加入能够促进MDEA/PZ吸收剂的解吸。说明同时加快反应和强化传质对吸收速率及解吸过程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邬高翔[4](2020)在《天然气净化厂高含CO2尾气捕集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CO2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控制工业过程CO2排放是减少和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工业过程捕集到的CO2还可以用于二氧化碳驱油等领域,研究净化厂含CO2尾气捕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长庆油田CO2捕集项目,选择了靖边天然气净化厂焚烧装置产生的气体作为CO2捕集气源,对燃烧后捕集CO2的多种方法原理和工艺进行分析,使用HYSYS软件建立了化学吸收法、变压吸附法和低温分馏法的模拟模型,经过对比,化学吸收法的能耗较低,且CO2捕集率能够达到95%,确定了采用化学吸收法作为净化厂酸气焚烧尾气CO2捕集工艺。在HYSYS建立的化学吸收法捕集工艺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模拟模型中使用MDEA-PZ混合胺溶液,对捕集CO2工艺中的吸收过程、解析过程和整体循环过程主要操作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为CO2捕集工程提供最佳工艺参数,从而达到增加CO2捕集率,减少能耗,降低捕集成本的目标。吸收模拟过程中,研究了多种变量对CO2吸收率的影响,其中塔板数,贫液流量,贫液浓度,贫液温度和吸收塔压力对CO2吸收率影响较大,而原料气温度影响较小,比较了不同条件下吸收塔内CO2负荷,最终确定吸收压力620kPa,MDEA质量分率20%,贫液温度50℃,贫液流量225m3/h,16层塔板的最优工艺参数。解吸过程中,分析了重沸器负荷、重沸器压力对CO2解吸率的影响,考察了重沸器压力对贫液温度的影响,其中重沸器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会使CO2解吸率下降,结果显示重沸器最佳热负荷为15000kW,最佳压力为200kPa。将解吸后的贫液循环回吸收塔,对捕集全流程进行分析,发现解析过程溶液中残留的CO2对捕集率有一定影响,同时会对吸收过程中吸收率的计算造成误差。通过改变贫液流量和重沸器热负荷,证明了各参数设置的合理性,经计算该工程CO2捕集率达到95%,CO2年捕集量可达13万吨。该工艺方案能够在保证CO2捕集率的情况下采用节约能耗的最优参数,对CO2捕集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最后为降低捕集工程的能耗,节省运行费用,分析发现液化CO2丙烷制冷过程的能耗能够进一步优化,搭建MATLAB与HYSYS软件混合仿真平台,采用SQP算法对制冷过程能耗进行优化,最终优化结果使丙烷压缩机能耗降低了13%。
战俊磊[5](2020)在《超重力反应器内H2S和CO2共同脱除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天然气和沼气等清洁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绝大部分的天然气和沼气中都含有硫化氢(H2S)和二氧化碳(CO2)等杂质,必须进行净化处理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其中,酸性气体(H2S、CO2)的脱除是净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国家标准中对燃料气中H2S和CO2含量有着明确要求,硫化氢有剧毒,且会在输送过程中腐蚀管道,因此必须深度脱除到6 ppm以下,二氧化碳的存在会影响燃料的热值,因此国家标准中要求二氧化碳的含量要在3%以下。然而,若处理中气体中的CO2浓度过低则会影响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兼顾国家标准和经济效益,开发一种更加经济、节能和可控的脱除工艺是十分必要的。相比传统设备,超重力设备体积小且传质效率高,应用在工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此,本课题采用甲基二乙醇胺(MDEA)作为主吸收剂,哌嗪(PZ)和二乙烯三胺(DETA)作为添加剂,分别以水和有机溶剂为溶剂,在旋转填充床(RPB)内进行了 H2S和CO2的共同脱除实验,考察了溶剂类型、超重力水平、液体流量、温度、胺含量对H2S和CO2吸收率的影响,获取了最佳工艺条件,建立并优化了神经网络模型用以预测体系的传质系数和吸收率,并对MDEA/PZ体系的再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再生时间和循环次数对吸收过程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MDEA/PZ水溶液为吸收剂:随着超重力水平(β)、液体流量(L)和温度(T)的增加,H2S和CO2吸收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缓;随着MDEA浓度(CMDEA)的增加,H2S吸收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缓,CO2吸收率先增加后降低;随着PZ浓度(CPZ)的增加,H2S吸收率略微下降,CO2吸收率不断增加。当CMDEA=1.68 mol/L,CPZ=0.35 mol/L,L=47.6 L/h,β=122.5 时,H2S 和 CO2 的吸收率分别可达 99.98%和96.51%,处理后气体中H2S和CO2含量分别为2.51 ppm和1.49%,达到GB/T 17820-2018的要求。同时,神经网络模型被用于RPB内KGa和吸收率的预测,预测结果和实验值的误差在±10%以内。(2)以MDEA/DETA有机溶剂为吸收剂:溶剂筛选结果表明,乙二醇(EG)作为溶剂时,体系具有较高的CO2负载。RPB吸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超重力水平、温度和液体流量的增加,H2S和CO2吸收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缓;随着CDETA/CMDEA 比值的增加,H2S吸收率略微下降,CO2吸收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缓。当β为160,CMDEA为1.01 mol/L,CDETA为 1.74 mol/L,L 为 47.6 L/h,T为 333K 时,H2S和CO2吸收率分别达到99.98%和94.12%,处理后气体中的H2S和CO2含量分别为1.41 ppm和2.48%,满足国家标准对燃料气的要求。从研究结果来看,以MDEA/DETA为吸收剂,EG溶液为溶剂,在RPB反应器内可以实现H2S和CO2的共同脱除。
高帅涛[6](2020)在《高浓度酸性气体系H2S与CO2的选择性分离》文中认为针对高浓度酸性气,化学吸收法需要消耗大量的吸收剂,且很难实现H2S的回收。相反,依据其浓度高,压力大的特点,使用物理溶剂吸收法具有很大的优势,物理吸收法可以实现酸性气的回收与提浓,提浓后的酸性气可作为原料生产下游产品,通过资源化回收解决酸性气的污染控制问题,并提高了整个工艺过程的经济性。NHD(聚乙二醇二甲醚)溶剂因与Selexol吸收剂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对酸性气溶解度大,且对H2S和CO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而广泛应用于脱硫脱碳的研究。DMI(1,3-二甲基咪唑啉酮)是一种弱碱性溶液,能与H2S中的质子氢结合,因此对酸性气具有较好的溶解度。本文以这两种物理溶剂为吸收剂,通过实验计算得到两种物理溶剂对H2S和CO2的溶解度、亨利系数、溶解热力学参数、酸性气负荷、选择性等数据。对两种溶剂进行热重、pH值、红外光谱表征。此外,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建立高浓度酸性气选择性分离的工艺流程,探究其最佳工艺条件,实现酸性气H2S和CO2的高效分离。得到如下结论:(1)两种酸性气在两种溶剂中的吸收均为物理吸收,且H2S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均远大于CO2的溶解度。相应的H2S的亨利系数小于CO2在溶剂中的亨利系数。与DMI溶剂相比,NHD对H2S的作用力较弱,所以有利于酸性气的解吸。(2)H2S在DMI中的溶解度大于H2S在NHD中的溶解度,CO2在NHD和DMI中的溶解度差异不是很大。两种溶剂的酸性负荷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是升高而减小。两种溶剂在较低的压力条件下对H2S具有较好的选择性。DMI对H2S的选择性整体要比NHD对H2S的选择性高。(3)NHD是一种中性溶液,而DMI是一种弱碱性溶液。与DMI溶剂相比,NHD的热稳定性更好。脱硫前后,两种溶剂的性质未发生变化。但是DMI的脱硫富液易在空气中发生氧化生成硫磺。(4)PC-SAFT模型能较好的反应溶剂的真实状况。通过工艺的优化,分离后的H2S摩尔分率能达到98.7%,CO2的摩尔分率能达到99.6%,说明该工艺流程能够使得H2S和CO2较好的分离。
孙瑞军[7](2020)在《高炉煤气脱硫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环境排放要求的提升,各种形式的工业锅炉尾气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燃烧尾气中SO2排放量限制到50 mg/m3以下。对作为燃料气的高炉煤气提出新的要求,而现在高炉煤气使用的净化技术无法满足新标准规定的要求。因此,针对高炉煤气的深度净化,开发硫化物的脱除技术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针对某钢厂高炉煤气的结构特点,以提高有机硫化物在脱硫溶剂中的物理溶解度和化学反应性为导向,设计了可以有效脱除其中有机硫化物的脱硫溶剂。得到了可以同时脱除H2S和有机硫,也可以满足排放标准的新型脱硫溶剂。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配制了 A、B、C和D四种不同组分配比的复合脱硫溶剂,首先针对脱硫剂A对H2S、COS和CS2的脱除性能和再生循环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脱硫剂A对三种硫化物气体均具有良好的脱除性能。在25℃下,相同脱除时间内(180 min),脱硫剂A对三种气体的脱除效率依次是95.8%、89.4%和87.9%。此外,脱硫剂A对三种硫化物气体也具有良好的再生循环性能,在重复循环吸收5次后,对三种气体的脱除效率并没有降低。随后,研究了四种复合脱硫溶剂对模拟高炉煤气(总硫浓度940 mg/m3)中硫化物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脱硫剂D的脱除效果最好,在吸收180 min后,尾气总硫含量为39.7 mg/m3,脱除效率为95.78%。进一步研究了配方D溶剂的脱硫效率随温度和组分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效率下降;随着活性成分的升高,脱硫效率上升,并在活性组分质量浓度为50%时达到最高。对照脱硫实验结果表明,脱硫剂D的脱硫效果比50 wt%MDEA水溶液更好。此外,本文以DBU和DBN为阳离子,苯酚为阴离子,设计合成了[DBU][Pho]和[DBN][Pho]两种离子液体。并针对[DBU][Pho]和[DBN][Pho]溶剂对高炉煤气中COS的脱除行为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离子液体对高炉煤气中的COS都有良好的脱除效率。在25℃时,[DBU][Pho]的脱硫效率为87.5%,[DBN][Pho]的脱硫效率为81.1%。
夏裴文[8](2019)在《新型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在沼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石能源的消耗也逐年增加,全球范围内面临着能源短缺。沼气作为一种廉价易得的清洁生物质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沼气中的CO2含量偏高,导致沼气的能源密度和热值降低,限制了其利用范围。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沼气资源,应当去除或降低沼气中的CO2含量。离子液体(ILs)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溶液‖,对CO2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选择分离性,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合成了三种新型氨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考察了压强、温度和质量分数对氨基酸离子液吸收CO2性能的影响,探讨其循环再生稳定性;将三种氨基酸离子液体分别与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复配成不同浓度的吸收液,考察对CO2的溶解度;将最佳浓度的复配液在填料吸收塔中用于沼气模拟气的净化吸收,考察液气比在590 L/m3的范围内对沼气模拟气的净化效果。本文得到了如下结论:(1)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三种氨基酸离子液体:1-氨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盐([APMim][Gly])、1-氨丙基-3-甲基咪唑丙氨酸盐([APMim][Ala])、1-氨丙基-3-甲基咪唑赖氨酸盐([APMim][Lys]),通过红外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认合成样品为目标产物,经热重分析可知三种离子液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2)通过考察压强、温度和质量分数对三种氨基酸离子液体吸收CO2性能可知,三种离子液对CO2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都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和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在压强为1 MPa、温度30℃时,质量分数为20%的离子吸收液对CO2的单位吸收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32 mol/mol、1.25 mol/mol和1.72 mol/mol。对CH4吸收性能的考察可以发现,三种离子液具有很好的选择吸收性,对CH4基本不吸收。[APMim][Gly]、[APMim][Ala]、[APMim][Lys]三种离子液都具备良好的循环再生性能,经过七次解吸再生后,对CO2的吸收率分别为92.4%、87.2%、88.5%。(3)在MDEA与氨基酸离子液体的混合体系(质量分数分别为27%MDEA+3%ILs,25%MDEA+5%ILs和22%MDEA+8%ILs)中可以发现,25%MDEA+5%ILs复配时能够有效地提高MDEA水溶液对CO2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其中,MDEA与[APMim][Gly]、[APMim][Ala]、[APMim][Lys]复配液的吸收量分别为0.932 mol/mol、0.91 mol/mol、1.11mol/mol。液气比在1585 L/m3的范围内时,25%MDEA+5%ILs的复配液在填料吸收塔中能够满足对沼气模拟气的净化吸收要求,净化气中CO2含量低于3%,为工业化的推广提供参考。
邵倩倩[9](2019)在《离子液体用于脱除焦炉煤气中硫化氢的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炼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环保政策的严格实施,焦炉煤气的高效利用已引起关注。从炼焦炉内出来的粗煤气中含有硫化氢杂质,不仅会腐蚀管道和设备,还会使下游催化剂中毒。因此,高效脱除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工业中常用脱硫方法如醇胺法,存在溶剂损失严重,能耗高,脱硫废液难处理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绿色的脱硫剂来改进传统的脱硫工艺是非常重要的。离子液体,被称为新型“绿色溶剂”,具有蒸气压极低、热稳定性好、液体温度范围宽、结构可设计等优点,可以高效选择性分离和吸收气体。为了考察离子液体在焦炉煤气脱除H2S气体方面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基于Apsen Plus软件设计了离子液体脱除焦炉煤气中硫化氢的新工艺,并进行了模拟与优化,之后与模拟的传统的甲基二乙醇胺(MDEA)法脱硫工艺进行对比。本文运用Apsen Plus软件建立了 MDEA脱除焦炉煤气中H2S的工艺流程,模拟并优化得到最佳操作参数。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在满足H2S脱除率为99.80%的前提下,总热能为19721 kW,总电能耗为2.8414 kW。选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Bmim]Ac)作为吸收剂,在Aspen Plus中设计了[Bmim]Ac脱除焦炉煤气中H2S的新工艺流程,模拟优化得到最佳操作参数。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在满足H2S脱除率为98.78%的前提下,总热能为7600.6kW,总电能耗为26.91 kW。最后对比两种工艺发现:两种工艺在满足H2S脱除率均能达到98%的基础上,MDEA工艺的比能耗为43.80 GJ/tH2S,[Bmim]Ac工艺的比能耗为17.30 GJ/tH2S,对比可知,[Bmim]Ac吸收工艺有着更低的能耗,节省了61.02%。因此,离子液体在焦炉煤气脱除H2S方面具有很大的工业应用前景。
杨仁杰[10](2019)在《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一直备受瞩目,尤其是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天然气的开采、净化、运输、液化等工程项目屡见不鲜。在天然气进入液化前,为防止水、CO2在低温环境下形成固态化合物冻结堵塞管道、丝网和阀门。防止H2S、有机硫及汞腐蚀设备,需要对天然气中的CO2、H2S、有机硫、汞、水等杂质进行预处理深度脱除,相比于浅脱(管道运输净化要求),对这些杂质的深度脱除时,所需能耗高得多。研究净化工艺来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研了国内外天然气净化处理的研究现状,在LNG预处理时,鉴于其他杂质脱除技术完善,大多还是以脱除CO2为主,本文决定重点研究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对天然气深度脱碳文献调研后,确定了研究内容,研究了不同醇胺在深度脱碳时的性能对比;对常用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的评价分析,提出对工艺的优化措施;针对现有工艺能耗高的特点,重点从降低能耗的角度出发,研究三种节能工艺,包括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节能原因分析、节能效果对比,推广三种工艺的实际用途;论文最后还着重分析了三种节能工艺对于不同CO2含量变化的适应性,研究三种工艺的节能效果是否变化。针对实际工程项目,通过模拟与工厂实际运行数据对比,分析节能工艺的实用性,对工厂运行工艺提出优化,推广节能工艺的运用。通过对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中吸收溶剂的性能对比研究,吸收溶剂多采用混合胺和活化胺。若采用混合胺,MEA或DEA的含量应该10%~25%(wt),比浅脱(MEA或DEA的含量在5%)时高。若热稳定性盐类腐蚀可以有效控制,优先推荐MDEA+MEA作为首选混合胺溶液,若腐蚀难以控制,可选择MDEA+DEA配成混合胺作为吸收溶剂。当原料气中不含H2S或含量较少时,优先推荐MDEA+PZ作为吸收溶剂。天然气深度脱碳广泛应用常规工艺。当原料气含有H2S时,能耗会增加,若H2S含量过高,则可利用MDEA的选择性,优先脱除大部分H2S。胺液系统中经常存在少量热稳定盐,虽然有利于H2S的吸收,但容易造成胺液发泡和损失,工程上一般将热稳定性盐控制在1%以内。针对不同含CO2的天然气,常规工艺适应性极强,对不同含CO2原料气均可达到净化指标。半贫液应用于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较少,该工艺节能效果随着原料气CO2的含量增加而增加。本论文重点研究分流解吸工艺、热泵精馏-分流解吸工艺、蒸汽再压缩工艺三种节能工艺,前两者均是通过分流换热获取高温物流从而提高整个再生塔的温度,进一步提升再生塔的再生效果,起到节能目的。后者则利用贫液节流相变产生蒸汽作为再生塔气提气,也起到明显的节能效果。分流解吸工艺与蒸汽再压缩工艺节能效果差不多,均在10%~20%左右。热泵精馏-分流解吸工艺相比于其他工艺节能效果明显,节能约30%左右,与珠海LNG预处理的现场数据对比,该工艺依然具有显着的节能效果,是一个值得推广应用的节能工艺。
二、活化MDEA脱除气体中CO_2在化肥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化MDEA脱除气体中CO_2在化肥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气脱碳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低温精馏法 |
1.1 低温精馏法简介 |
1.2 低温精馏脱碳技术典型工业应用 |
2 溶剂吸收法 |
2.1 溶剂吸收法简介 |
2.1.1 物理吸收法 |
2.1.2 化学吸收法 |
2.1.3 物理-化学吸收法 |
2.2 溶剂吸收脱碳技术选择及典型工业应用 |
2.2.1 溶剂吸收脱碳技术选择 |
2.2.2 溶剂吸收脱碳技术典型工业应用 |
3 吸附法 |
3.1 吸附法简介 |
3.2 吸附脱碳技术典型工业应用 |
4 膜分离法 |
4.1 膜分离法简介 |
4.2 膜分离脱碳技术典型工业应用 |
4.3 基于膜分离法的耦合脱碳技术 |
5 典型脱碳技术比较 |
6 新型脱碳技术 |
7 结论与展望 |
(2)小规模CO2-EOR采出气膜法提纯工艺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CO_2的排放问题 |
1.2 油田CO_2-EOR采出气技术研究现状 |
1.3 油田采出气中分离CO_2方法 |
1.3.1 化学吸收法分离CO_2技术 |
1.3.2 膜法吸收分离CO_2技术 |
1.3.3 物理吸附法分离CO_2技术 |
1.3.4 低温分馏法分离CO_2技术 |
1.3.5 几种分离方法的对比 |
1.4 膜法分离捕集CO_2研究现状 |
1.4.1 膜分离工艺研究现状 |
1.4.2 膜组件及膜材料研究现状 |
1.4.3 CO_2-EOR采出气CO_2分离工艺模拟研究现状 |
1.4.4 MATLAB在膜分离工艺模拟中的应用 |
1.4.5 COMSOL在膜分离工艺模拟中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油田CO_2-EOR采出气膜分离理论分析 |
2.1 膜分离机理 |
2.1.1 溶解-扩散 |
2.1.2 表面扩散 |
2.1.3 分子筛 |
2.2 工业常用膜材料 |
2.2.1 高分子聚合物膜 |
2.2.2 无机膜 |
2.2.3 金属膜 |
2.3 膜性能评价指标 |
2.3.1 渗透系数 |
2.3.2 溶解系数 |
2.3.3 扩散系数 |
2.3.4 渗透速率 |
2.3.5 分离系数 |
2.3.6 渗透系数与分离系数的关系 |
2.4 工业常用膜组件 |
2.4.1 平板式膜组件 |
2.4.2 螺旋卷式膜组件 |
2.4.3 中空纤维式膜组件 |
2.4.4 膜组件中气体的流型 |
2.4.5 膜组件中气体的分布 |
2.4.6 膜组件的选择 |
2.5 膜分离系统 |
2.5.1 单级膜系统 |
2.5.2 双级膜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3 油田CO_2-EOR 采出气膜分离法工艺流程设计 |
3.1 CO_2-EOR采出气特性分析 |
3.1.1 常见CO_2-EOR采出气的组分分析 |
3.1.2 小规模CO_2-EOR采出气含量以及分离要求 |
3.2 膜分离法工艺流程设计 |
3.2.1 前处理部分流程设计 |
3.2.2 前处理部分主要设备及选型依据 |
3.2.3 膜分离部分工艺流程设计 |
3.3 理论分析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中空纤维膜丝结构对CO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4.3 数学方程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膜丝长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4.4.2 膜内径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4.4.3 膜厚度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小规模CO_2-EOR采出气膜法捕集模拟优化 |
5.1 引言 |
5.2 CO_2分离数学模型 |
5.2.1 文献中的数学模型 |
5.2.2 CO_2/CH_4气体分离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3 数学模型的验证 |
5.3 薄膜法MATLAB仿真模拟流程建立 |
5.4 不同膜材料模拟结果 |
5.4.1 原料气CO_2浓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2 进气压力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3 原料气流量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4 膜基本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4.1 膜分离系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4.2 膜渗透速率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5 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分离系统 |
5.5.1 操作压力对膜分离系统分离性能的影响 |
5.5.2 膜面积对膜分离系统分离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添加剂对MDEA-CO2体系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全球变暖与CO_2减排 |
1.1.2 CO_2捕集技术 |
1.2 吸收剂研究进展 |
1.2.1 氨水吸收剂 |
1.2.2 碳酸钾吸收剂 |
1.2.3 胺类吸收剂 |
1.3 MDEA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活化剂 |
1.3.2 碳酸酐酶 |
1.3.3 离子液体 |
1.3.4 有机溶剂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使用的药品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活化剂对MDEA-CO_2体系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 |
3.1 MEA对MDEA-CO_2体系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 |
3.1.1 MEA对MDEA-CO_2体系吸收性能的影响 |
3.1.2 MEA对MDEA-CO_2体系负载的影响 |
3.1.3 MEA对MDEA-CO_2体系解吸率的影响 |
3.2 PZ对MDEA-CO_2体系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 |
3.2.1 PZ对MDEA-CO_2体系吸收性能的影响 |
3.2.2 PZ对MDEA-CO_2体系负载的影响 |
3.2.3 PZ对MDEA-CO_2体系解吸率的影响 |
3.3 多次循环过程中PZ对MDEA吸收剂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 |
3.3.1 多次循环过程中PZ对MDEA吸收剂吸收性能的影响 |
3.3.2 多次循环过程中PZ对MDEA吸收剂解吸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溶剂对MDEA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 |
4.1 有机溶剂对MDEA吸收剂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 |
4.1.1 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A、B对MDEA吸收性能的影响 |
4.1.2 与水部分互溶的有机溶剂C对MDEA吸收剂吸收性能的影响 |
4.1.3 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D、E对MDEA吸收剂吸收性能的影响 |
4.1.4 与水不互溶有机溶剂对MDEA吸收剂吸收性能的影响 |
4.1.5 有机溶剂B对MDEA吸收剂解吸性能的影响 |
4.2 不同转速下有机溶剂对MDEA吸收剂吸收性能的影响 |
4.2.1 不同转速下A对MDEA吸收剂吸收速率的影响 |
4.2.2 不同转速下B对MDEA吸收剂吸收速率的影响 |
4.3 有机溶剂/PZ复合添加剂对MDEA吸收剂吸收性能的影响 |
4.3.1 有机溶剂/PZ复合添加剂对MDEA吸收剂吸收性能的影响 |
4.3.2 其他有机溶剂/PZ复合添加剂对MDEA吸收剂吸收性能的影响 |
4.3.3 正庚烷对MDEA/PZ吸收剂的影响 |
4.4 多次循环过程中B对MDEA/PZ吸收剂的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 |
4.4.1 多次循环过程中B对MDEA/PZ吸收剂的吸收性能的影响 |
4.4.2 多次循环过程中B对MDEA/PZ吸收剂的解吸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土-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4)天然气净化厂高含CO2尾气捕集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
1.1.2 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和措施 |
1.2 CO_2 捕集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 CO_2 分离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1 化学吸收法 |
1.3.2 变压吸附法 |
1.3.3 薄膜分离法 |
1.3.4 低温分馏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O_2分离方法研究 |
2.1 CO_2 捕集气源 |
2.2 CO_2 捕集纯度要求 |
2.3 CO_2 捕集方法比较 |
2.4 初选CO_2 捕集方法原理 |
2.4.1 化学吸收法 |
2.4.2 变压吸附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O_2捕集工艺流程及建模 |
3.1 CO_2 捕集工艺流程 |
3.1.1 醇胺法捕集CO_2 工艺流程 |
3.1.2 变压吸附捕集CO_2 工艺流程 |
3.2 化学工艺模拟及软件简介 |
3.2.1 HYSYS软件特点 |
3.2.2 HYSYS物性计算方法 |
3.2.3 HYSYS软件在设计和生产上的应用 |
3.3 化学吸收法CO_2 捕集过程建模 |
3.4 变压吸附法CO_2 捕集过程建模 |
3.5 不同工艺方法参数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及优化 |
4.1 吸收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
4.1.1 吸收压力对CO_2 吸收率的影响 |
4.1.2 贫液流量对CO_2 吸收率的影响 |
4.1.3 贫液流量对CO_2 负荷的影响 |
4.1.4 贫液温度对CO_2 吸收率的影响 |
4.1.5 原料气温度对CO_2 吸收率的影响 |
4.1.6 贫液浓度对CO_2 吸收速率的影响 |
4.2 解吸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
4.2.1 重沸器负荷对CO_2 解吸率的影响 |
4.2.2 重沸器压力对CO_2 解吸率的影响 |
4.2.3 重沸器压力对溶液温度的影响 |
4.3 捕集系统全流程模拟结果分析 |
4.3.1 贫液体积流量和CO_2 捕集率的关系 |
4.3.2 重沸器负荷和CO_2 捕集率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冷过程能耗优化 |
5.1 可优化能耗分析 |
5.2 混合仿真平台的搭建 |
5.3 SQP算法 |
5.4 基于SQP的优化过程及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超重力反应器内H2S和CO2共同脱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H_2S和CO_2脱除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同时脱除H_2S和CO_2的典型方法 |
1.3.1 膜技术 |
1.3.2 低温甲醇洗工艺 |
1.3.3 吸附技术 |
1.3.4 离子液体吸收法 |
1.3.5 化学吸收法 |
1.3.6 相变吸收法 |
1.3.7 非水溶剂法 |
1.4 分析方法 |
1.4.1 硫化氢检测管 |
1.4.2 气相色谱 |
1.4.3 碘量法原理 |
1.5 超重力技术的简介 |
1.6 选题的意义 |
1.7 选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重力强化有机胺水溶液共同脱除H_2S和CO_2的研究 |
2.1 MDEA/PZ体系吸收机理 |
2.2 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
2.2.1 实验流程及仪器 |
2.2.2 主要的试剂和气体 |
2.3 实验数据的处理 |
2.3.1 H_2S和CO_2吸收率 |
2.3.2 超重力水平 |
2.3.3 传质系数的计算 |
2.4 神经网络模型 |
2.4.1 模型建立步骤 |
2.4.2 模型结构及参数设定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2.5.1 超重力水平对吸收率的影响 |
2.5.2 MDEA浓度对吸收率的影响 |
2.5.3 PZ浓度对吸收率的影响 |
2.5.4 液体流量对吸收率的影响 |
2.5.5 温度对吸收率的影响 |
2.5.6 再生实验 |
2.5.6.1 再生设备及流程 |
2.5.6.2 再生时间 |
2.5.6.3 再生次数对吸收率的影响 |
2.5.7 模型拟合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重力强化MDEA/DETA有机溶剂溶液共同脱除H_2S和CO_2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反应原理 |
3.2.1 两性离子反应机理 |
3.2.2 三分子反应机理 |
3.3 实验材料 |
3.4 溶剂筛选实验 |
3.4.1 实验流程 |
3.4.2 筛选结果与讨论 |
3.5 RPB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3.5.1 超重力水平 |
3.5.2 温度 |
3.5.3 胺含量 |
3.5.4 液体流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不足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高浓度酸性气体系H2S与CO2的选择性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H_2S的危害及应用 |
1.2.1 H_2S的危害 |
1.2.2 H_2S的资源化应用 |
1.3 CO_2的危害及应用 |
1.3.1 CO_2的危害 |
1.3.2 CO_2的资源化应用 |
1.4 酸性气的提浓与回收 |
1.4.1 活化MDEA工艺 |
1.4.2 低温甲醇洗工艺 |
1.4.3 Selexol工艺 |
1.4.4 三种吸收剂的比较 |
1.5 流程模拟介绍 |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思路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单独酸性气H_2S和CO_2吸收实验 |
2.1 前言 |
2.2 实验准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N_2吸收实验 |
2.3.1 实验流程图 |
2.3.2 实验步骤 |
2.3.3 实验数据处理 |
2.4 单独酸性气吸收实验 |
2.4.1 实验步骤 |
2.4.2 实验数据处理 |
2.4.3 实验数据分析 |
2.4.4 H_2S和CO_2在两种溶剂中亨利系数 |
2.4.5 两种溶剂对酸性气体的溶解热力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酸性气吸收实验 |
3.1 前言 |
3.2 实验准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H_2S和CO_2混合气吸收实验 |
3.3.1 实验步骤 |
3.3.2 实验数据处理 |
3.3.3 实验数据分析 |
3.3.4 两种溶剂对两种酸性气体的选择性 |
3.4 吸收剂的表征 |
3.4.1 pH值测定 |
3.4.2 热稳定性测定 |
3.4.3 红外光谱表征 |
3.5 H_2S和CO_2在两种溶剂中溶解机理分析 |
3.6 未知产物XRD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浓酸性气分离纯化工艺流程的构建 |
4.1 前言 |
4.2 流程的建立 |
4.3 物性方法的选择 |
4.4 H_2S吸收部分流程模拟及优化 |
4.4.1 一级闪蒸温度及压力 |
4.4.2 吸收剂流量与温度 |
4.4.3 吸收塔压力与塔板数 |
4.4.4 二级闪蒸温度 |
4.5 CO_2吸收部分流程模拟及优化 |
4.5.1 CO_2吸收塔吸收剂流量和温度的模拟与优化 |
4.5.2 CO_2吸收塔压力和塔板数的模拟与优化 |
4.5.3 分流器中流量分配的模拟与优化 |
4.5.4 CO_2闪蒸温度的模拟与优化 |
4.6 模拟优化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件 |
(7)高炉煤气脱硫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高炉煤气中硫化物的排放现状 |
1.3 H_2S的脱除技术 |
1.3.1 干法脱硫 |
1.3.2 直接氧化法 |
1.3.3 离子液体法 |
1.4 COS的脱除技术 |
1.4.1 干法脱硫 |
1.4.2 物理溶剂法 |
1.4.3 化学溶剂法 |
1.4.4 化学物理溶剂法 |
1.4.5 离子液体法 |
1.5 CS2的脱除技术 |
1.5.1 氧化铁法 |
1.5.2 氧化锰法 |
1.5.3 氧化锌法 |
1.6 高炉煤气脱硫的工业应用实例 |
1.7 本论文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化学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离子液体的制备 |
2.3.1 [DBU][Pho] |
2.3.2 [DBN][Pho] |
2.4 模拟高炉煤气的脱硫实验 |
2.4.1 常压下含硫模拟高炉煤气吸收净化实验 |
2.4.2 脱硫剂的再生实验 |
2.5 高炉煤气中组分的分析与计算 |
2.5.1 库伦仪对气相中硫化物含量分析 |
2.5.2 气相色谱仪对气相中硫化物含量分析 |
2.5.3 脱硫剂的浓度表示 |
2.5.4 脱硫剂的脱硫效率 |
第三章 脱硫剂组分的设计研究 |
3.1 前言 |
3.2 高炉煤气的组成及对脱硫剂的组分要求 |
3.3 脱硫剂的组分构成设计试验 |
3.3.1 脱除H_2S的脱硫剂 |
3.3.2 脱除COS的脱硫剂 |
3.3.3 脱除CS_2的脱硫剂 |
3.4 复合脱硫剂的构成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脱硫剂对模拟高炉煤气中硫化物的脱除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脱硫剂A对单种硫化物的吸收和再生循环性能 |
4.2.1 脱硫剂A对H_2S的吸收和再生循环性能 |
4.2.2 脱硫剂A对COS的吸收和再生循环性能 |
4.2.3 脱硫剂A对CS_2的吸收和再生循环性能 |
4.3 不同脱硫剂对模拟高炉煤气中硫化物的吸收性能 |
4.3.1 脱硫剂A对模拟高炉煤气中硫化物的吸收性能 |
4.3.2 脱硫剂B对模拟高炉煤气中硫化物的吸收性能 |
4.3.3 脱硫剂C对模拟高炉煤气中硫化物的吸收性能 |
4.3.4 脱硫剂D对模拟高炉煤气中硫化物的吸收性能 |
4.4 脱硫剂D对模拟高炉煤气中硫化物的脱除性能研究 |
4.4.1 温度对脱除性能的影响 |
4.4.2 浓度对脱除性能的影响 |
4.4.3 脱硫剂D的再生循环吸收性能 |
4.4.4 脱硫剂D与其他脱硫剂性能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子液体对高炉煤气中羰基硫的脱除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DBU][Pho]对羰基硫的脱除性能 |
5.3 [DBN][Pho]对羰基硫的脱除性能 |
5.4 离子液体与其他脱硫剂对羰基硫的脱硫效果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论文 |
作者与导师介绍 |
附件 |
(8)新型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在沼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沼气的发展状况 |
1.2 工业常用CO_2吸收技术 |
1.2.1 变压吸附法(PSA) |
1.2.2 物理吸收法 |
1.2.3 化学吸收法 |
1.2.4 膜分离法 |
1.3 离子液体用于CO_2的吸收 |
1.3.1 常规离子液体 |
1.3.2 功能性离子液体 |
1.3.3 聚合型离子液体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2 离子液体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离子液体的制备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1-氨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盐的制备 |
2.2.3 1-氨丙基-3-甲基咪唑丙氨酸盐的制备 |
2.2.4 1-氨丙基-3-甲基咪唑赖氨酸盐的制备 |
2.3 离子液体的表征与分析 |
2.3.1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表征(FT-IR) |
2.3.3 热重分析表征(TG) |
2.4 本章小结 |
3 氨基酸离子液体对纯CO_2的吸收 |
3.1 引言 |
3.2 氨基酸离子液体吸收CO_2的反应机理 |
3.3 CO_2吸收量的测定 |
3.3.1 CO_2吸收装置可靠性检测 |
3.3.2 [APMim][Gly]对CO_2的吸收 |
3.3.3 [APMim][Ala]对CO_2的吸收 |
3.3.4 [APMim][Lys]对CO_2的吸收 |
3.3.5 三种氨基酸离子液体对CO_2的吸收对比 |
3.4 氨基酸离子液体对CH4的吸收 |
3.5 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吸收-解吸再生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4 氨基酸离子液体/MDEA复配液对纯CO_2的吸收 |
4.1 引言 |
4.2 [APMim][Gly]/MDEA复配溶液对CO_2的吸收 |
4.3 [APMim][Ala]/MDEA复配溶液对CO_2的吸收 |
4.4 [APMim][Lys]/MDEA复配溶液对CO_2的吸收 |
4.5 三种混合液吸收CO_2性能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氨基酸离子液体/MDEA复配液对沼气的净化吸收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备及流程 |
5.2.1 实验设备 |
5.2.2 色谱分析条件 |
5.2.3 实验过程 |
5.3 氨基酸离子液/MDEA复配液对沼气模拟气的净化吸收 |
5.4 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离子液体用于脱除焦炉煤气中硫化氢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焦炉煤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干法脱硫 |
1.2.2 湿法脱硫 |
1.3 离子液体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离子液体简介 |
1.3.2 离子液体在气体分离中的研究 |
1.3.3 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的实验研究 |
1.3.4 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的模拟研究 |
1.4 课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DEA法脱除焦炉煤气中硫化氢的过程模拟研究 |
2.1 引言 |
2.2 MDEA法脱硫工艺流程简介 |
2.3 模拟流程的建立 |
2.3.1 模拟焦炉煤气的选择 |
2.3.2 热力学模型的选择 |
2.3.3 MDEA法工艺流程的建立 |
2.4 MDEA法脱硫流程的模拟与优化 |
2.4.1 MDEA法脱硫模拟流程可靠性验证 |
2.4.2 进料气液比的影响 |
2.4.3 吸收塔板数的影响 |
2.4.4 MDEA贫液质量浓度的影响 |
2.4.5 MDEA贫液温度的影响 |
2.4.6 再生贫液中气体负荷的影响 |
2.4.7 再生塔板数的影响 |
2.4.8 再生压力对贫液酸负荷的影响 |
2.5 优化结果分析 |
2.5.1 最佳操作参数 |
2.5.2 模拟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子液体脱除焦炉煤气中硫化氢的过程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2 离子液体的制备 |
3.2.3 气体吸收实验 |
3.3 模型参数拟合 |
3.3.1 离子液体的物性拟合 |
3.3.2 亨利系数拟合 |
3.3.3 热力学模型的选择及参数拟合 |
3.4 离子液体模拟流程的建立 |
3.4.1 流程介绍 |
3.4.2 模块选择 |
3.4.3 模型验证 |
3.5 优化与分析 |
3.5.1 吸收压力的影响 |
3.5.2 吸收温度的影响 |
3.5.3 进料气液比的影响 |
3.5.4 吸收塔板数的影响 |
3.5.5 闪蒸一塔操作条件的影响 |
3.5.6 闪蒸二塔操作条件的影响 |
3.6 优化结果分析 |
3.6.1 最佳操作参数 |
3.6.2 模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种吸收工艺的对比 |
4.1 引言 |
4.2 吸收剂对比 |
4.3 吸收效果对比 |
4.4 能耗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10)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天然气深度脱碳吸收溶剂选用 |
2.1 天然气深度脱碳原理 |
2.1.1 MDEA与CO_2反应原理 |
2.1.2 穿梭传递机理 |
2.1.3 均匀活化机理 |
2.2 CO_2在H_2O-MDEA溶解特性及预测模型 |
2.3 不同醇胺深度脱碳性能对比 |
2.3.1 单胺 |
2.3.2 混合胺 |
2.3.3 活化胺 |
2.4 H_2S对脱碳吸收剂影响 |
2.4.1 H_2S对单胺吸收剂影响 |
2.4.2 H_2S对混合胺吸收剂影响 |
2.4.3 H_2S对活化胺吸收剂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及优化 |
3.1 常规工艺 |
3.1.1 H_2S对天然气深度脱碳影响 |
3.1.2 热稳定盐对净化效果影响 |
3.1.3 适用的CO_2含量范围 |
3.2 半贫液工艺 |
3.2.1 半贫液分率 |
3.2.2 半贫液抽出位置 |
3.2.3 适用的CO_2范围 |
3.3 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多参数优化 |
3.3.1 多参数优化建模 |
3.3.2 多参数优化求解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然气深度脱碳节能工艺 |
4.1 分流解吸工艺 |
4.1.1 分流比的影响 |
4.1.2 第二股进料位置影响 |
4.1.3 节能分析 |
4.2 热泵精馏-分流解吸工艺 |
4.2.1 分流比的影响 |
4.2.2 压缩机出入口压差的影响 |
4.2.3 第一股进料位置的影响 |
4.2.4 再生塔顶回流影响 |
4.2.5 节能分析 |
4.3 蒸汽再压缩工艺 |
4.3.1 节流降压变化 |
4.3.2 再生塔压力与节流压力匹配 |
4.3.3 节能分析 |
4.4 三种节能工艺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珠海LNG天然气深度脱碳实例研究 |
5.1 珠海天然气净化厂概况 |
5.1.1 天然气气质 |
5.1.2 天然气脱碳工艺及设备参数 |
5.1.3 珠海天然气深度脱碳模拟 |
5.2 珠海天然气深度脱碳优化 |
5.2.1 胺液循环量 |
5.2.2 贫液进塔温度 |
5.2.3 胺液配方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活化MDEA脱除气体中CO_2在化肥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气脱碳技术研究进展[J]. 洪宗平,叶楚梅,吴洪,张鹏,段翠佳,袁标,严硕,陈赞,姜忠义. 化工学报, 2021
- [2]小规模CO2-EOR采出气膜法提纯工艺及特性研究[D]. 王婷.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添加剂对MDEA-CO2体系吸收/解吸性能的影响研究[D]. 陈金国.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天然气净化厂高含CO2尾气捕集工艺技术研究[D]. 邬高翔.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5]超重力反应器内H2S和CO2共同脱除的研究[D]. 战俊磊.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高浓度酸性气体系H2S与CO2的选择性分离[D]. 高帅涛.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高炉煤气脱硫新技术研究[D]. 孙瑞军.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新型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在沼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D]. 夏裴文.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9]离子液体用于脱除焦炉煤气中硫化氢的模拟研究[D]. 邵倩倩.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10]天然气深度脱碳工艺研究[D]. 杨仁杰.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