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贵模式”的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梁丽[1](2016)在《我国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步入了全面提升城镇质量的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统筹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同发展,建设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就地城镇化作为一种城镇化方式,坚持以小城镇、小城市为主体形态,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向中心村、小城镇和小城市集聚,实现人的城镇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解决我国现存的农民工异地城镇化困难、城市病与农村病并存、城镇化结构失衡等问题方面,就地城镇化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一样都是实现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方式,具有不同社会基础与资源条件的地区应因地制宜不断做出探索和尝试。文章根据三条主线对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第一条主线是就地城镇化的理论方面,集中在第二、第三章。通过麦吉的灰色区域理论论证就地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为就近的小城镇、小城市;通过集聚效应理论证明了就近适度集聚的科学性;通过双推—拉模型论证了农村人口的迁移意愿,为就地城镇化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条主线是就地城镇化的现实基础,主要分布在第四、第六章。文章立足于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国情,从农村人口的迁移意愿、城镇规模与数量、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对就城镇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因素进行理性分析,论证了就地城镇化在我国发展的强大生命力。第三条主线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模式与实证分析,集中在第五章。目前我国一些省份已经率先对就地城镇化进行了探索和试行,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根据发展方式和驱动机制的不同将我国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概括为借力发展模式、内生型模式、外生型模式、特色资源型模式、新型农村社区模式等五种并附以案例分析,为类似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由于当下我国地方市场不完善、民间资本有限,政府在发展理念、制度变革、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为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城镇化发展方式以自上而下的政府驱动为主,基层政府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
蒋跃庭,庞海峰,钟卫华,郭波[2](2015)在《湖北省乡镇“四化同步”系列规划经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湖北省乡镇发展及乡镇、村庄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湖北省乡镇"四化同步"系列规划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系统梳理了其在乡镇"四化同步"系列规划的内容、形式、过程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在操作层面的意义,认为其在规划内容上层次清晰,体系完整,能够覆盖全域,统筹而全面;在规划形式与过程上,试点推广的形式及试点镇的选择方式、规划编制的标准化、编制单位候选名单的确定、系列规划的协同编制等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有利于改善现状乡镇发展及规划编制中的问题、促进"多规"合一与"四化同步",有利于深层转变小城镇规划编制思维。希望通过湖北经验的总结,为我国乡镇"四化同步"规划工作的推进提供借鉴,打开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局面。
王祖翠,周桂芳,蓝天啸[3](2009)在《党旗辉映耀明珠》文中研究说明鸟和百籁疑调管,花发千岩似画屏。地处华中腹地的大冶市陈贵镇,仿佛一颗耀眼的明珠,是那样的璀璨无比,是那样的独特迷人: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中国明星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小城镇改革发展试点镇、全国体育先进镇、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镇、全国乡镇管理先进乡?
记者 鄂学胜通讯员 王祖翠[4](2008)在《科学转型实现三次跨越发展》文中研究表明8日,中国雨润集团、中国航宇集团等12家大中型企业落户大冶市陈贵镇。这标志着该镇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求发展转型成功。 陈贵镇以开发地下矿藏而闻名古今。随着资源逐渐枯竭,该镇确立“三个转型”:观念转型——由单纯自主发展转为借力发展,走开放型发展之路。
雨珂[5](2005)在《陈贵速度造就湖北首强镇——大冶陈贵镇发展纪实》文中研究说明
周建华[6](2005)在《“陈贵模式”今何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F编者按:$E$T1998年6月19日,本报隆重推出了矿山经济改革的典型──陈贵模式。报道一经刊出,立即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打开了矿产资源开发从国有经济向混合型经济模式发展的大门。 所谓“陈贵模式”,就是乡镇矿业股份合作制。它的诞生,有着?
二、“陈贵模式”的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贵模式”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2.就地城镇化的提出与价值 |
2.1 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难题 |
2.2 就地城镇化的内涵与价值 |
3.我国就地城镇化的理论论证 |
3.1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与就地城镇化的目标 |
3.2 灰色区域理论与就近小城镇的主体形态 |
3.3 集聚效应理论与就近适度集聚 |
3.4 城乡“双推—拉”模型与就近迁移意愿 |
4.我国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与驱动力 |
4.1 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
4.2 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倒逼驱动力 |
5.就地城镇化的典型模式分析 |
5.1 大都市周边卫星镇:借力发展模式 |
5.2 相对区位优势镇:外生型发展模式 |
5.3 远离中心城市的强镇:内生型发展模式 |
5.4 综合性小镇:特色小城镇模式 |
5.5 分散小乡村的集聚:新型农村社区模式 |
6.我国就地城镇化发展的限制与风险 |
6.1 小城镇集聚效应有限,社会性基础设施薄弱 |
6.2 乡镇企业发展迟缓 |
6.3 半城镇化风险与边缘性贫困风险 |
7.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
7.1 树立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创新就地城镇化实现方式 |
7.2 扩权强镇,进一步加强基层政府的引导与驱动功能 |
7.3 深化城乡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包容性城镇制度建设 |
7.4 推进地方经济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培育城镇主导产业 |
7.5 深入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湖北省乡镇“四化同步”系列规划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系列规划面临的问题 |
2.1城乡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
2.1.1粗放增长导致城镇化的量质矛盾严重 |
2.1.1.1转移多于转化,市民化程度不高 |
2.1.1.2扩地多于聚人,空心化问题突出 |
2.1.2路径依赖导致工农业发展潜力受限 |
2.1.2.1乡镇工业多为承接转移,面临转型升级 |
2.1.2.2农业科技存在供需矛盾,现代化程度不高 |
2.1.3传统模式难以激发城乡发展的化学反应 |
2.2镇、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 |
2.2.1规划体系问题 |
2.2.1.1重点轻面,“镇(乡)-域”割裂、“村-域”割裂 |
2.2.1.2重空间轻内涵,“产-城”分离、“产-村”分离 |
2.2.2规划标准问题 |
2.2.3规划编制问题 |
2.2.3.1镇、乡规划编制问题 |
2.2.3.2村庄规划编制的问题 |
2.2.4规划实施问题 |
3乡镇“四化同步”系列规划的经验介绍 |
3.1规划体系特点 |
3.1.1系列规划,完善体系 |
3.1.2统筹考虑,覆盖全域 |
3.2规划的形式与过程 |
3.2.1规划的推进模式——试点推进,典型示范 |
3.2.1.1以镇为主,试点推进 |
3.2.1.2分类试点,典型示范 |
3.2.2规划编制的组织——提高门槛,同步协调 |
3.2.2.1提高门槛,遴选设计单位 |
3.2.2.2同步编制,实时沟通协调 |
3.2.3规划的编制标准——制定导则,规范内容 |
3.2.4规划管理与实施——制定行动计划和项目库,明确责任部门 |
3.3规划的效果和意义 |
3.3.1四化同步,深层转变小城镇规划编制思维 |
3.3.2多规联动,实现小城镇规划“一张图” |
3.3.3典型示范,引领湖北省“四化同步”发展 |
4结语 |
(5)陈贵速度造就湖北首强镇——大冶陈贵镇发展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镇办镇管矿业股份合作制 |
诚信招商一商招得众商来 |
人工造景花卉苗木新资源 |
四、“陈贵模式”的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与策略研究[D]. 梁丽. 东华大学, 2016(06)
- [2]湖北省乡镇“四化同步”系列规划经验总结[A]. 蒋跃庭,庞海峰,钟卫华,郭波. 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小城镇规划), 2015
- [3]党旗辉映耀明珠[N]. 王祖翠,周桂芳,蓝天啸. 湖北日报, 2009
- [4]科学转型实现三次跨越发展[N]. 记者 鄂学胜通讯员 王祖翠. 湖北日报, 2008
- [5]陈贵速度造就湖北首强镇——大冶陈贵镇发展纪实[J]. 雨珂. 小城镇建设, 2005(05)
- [6]“陈贵模式”今何如[N]. 周建华. 中国矿业报, 2005
标签:四化同步论文; 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