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

一、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蔡晓洁[1](2020)在《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编制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调查问卷;2.调查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的知信行现状并探究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水平、制定相关培训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知信行理论模式为基础,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68名青岛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现状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调查问卷。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等对不同特征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的知信行各维度的分值进行统计,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并对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识、信念、行为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问卷编制与评价结果(1)通过文献检索,以《安全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指南》、《2016版美国静脉输液学会(INS)标准》为依据设计初始问卷,其中知识部分包括评估、导管置入、血管通路装置的维护、静脉输液并发症及其处理等四个方面共31个条目,信念部分17个条目,行为部分23个条目,共71个条目。(2)根据两轮函询专家提出的意见,共删除不符合标准的条目1项、增加条目1项,修改条目3项,形成共71个条目的正式问卷,其中包括知识维度31个条目、信念维度17个条目、行为维度23个条目。(3)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是0.53、0.85(P<0.001);专家权威系数是0.83、0.85;(4)知识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72,信念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行为的Cronbach’α系数为0.83,总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2.青岛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现状调查结果(1)知、信、行得分分别是(19.93±3.35)、(73.89±8.81)、(98.04±11.08)分。(2)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分别探讨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是儿科护士的职称(P<0.001)、医院级别(P=0.001)、是否为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成员(P=0.005)3个因素;护理人员信念得分的影响因素是护士目前所在科室(P=0.001)、护士的层级(P=0.03)2个因素;护士的医院级别(P=0.001)、目前所在科室(P=0.01)、是否参加过儿科静脉输液专项培训(P=0.01)3个因素是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职务(P=0.01)、目前所在科室(P=0.001)2个因素是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总得分的影响因素。(3)经Pearson相关分析:信念和行为呈正相关(r=0.52,P=0.001);知识与信念不相关(r=-0.21,P=0.59);知识与行为不相关(r=-0.64,P=0.09)。结论自行编制的《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调查问卷》信效度良好。青岛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儿科护士对儿科静脉输液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对儿科静脉输液有正向的信念,儿科静脉输液行为现状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结合临床实际,采取多样化的、专科性的培训方式,循序渐进的加强儿科护士理论及技能水平,提高儿科护士静脉输液规范的综合素质和信心,从而促进输液质量的整体提高。

覃海敏[2](2019)在《静脉留置针致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因子表达与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标记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血栓形成的关系。结合前期研究血液指标,探讨血管内皮损伤标记物与D-二聚体(D-D)、VEGF、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在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关系,为寻找预测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的指标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1.收集标本:回顾收集整理课题组前期研究130例新西兰大耳白兔耳缘静脉石蜡组织标本,分为空白组(n=10),置管组(分为生理盐水组、n=30,生理盐水山莨菪碱干预组、n=30,甘露醇组、n=30,甘露醇山莨菪碱干预组、n=30),置管组留置时间分别为1天、3天、5天不同时段。同时收集前期研究所有的HE病理切片。整理病理蜡块、HE病理切片的编号与组别分别对应前期研究兔子的编号与组别。2.实验方法:首先根据切片流程进行病理切片的制作,然后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切片进行染色,染色结束后再采用奥林巴斯显微镜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图像采集,最后采用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件计算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面积及内皮细胞面积。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1)VEGF表达:各置管组置管1天时VEGF表达减少,置管3天时表达增加,甘露醇干预组不同留置时段VEGF阳性面积占内皮细胞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WF表达:各置管组置管1天时vWF表达增加,置管3天、5天时表达减少,生理盐水干预组、甘露醇干预组不同留置时段vWF 阳性面积占内皮细胞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t-PA表达:各置管组不同留置时段t-PA阳性面积占内皮细胞面积比,相同留置时段,各置管组t-PA 阳性面积占内皮细胞面积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与血液指标比较结果(1)各置管组VEGF免疫组化于留置1天后开始表达增加,血浆VEGF浓度升高;甘露醇组留置3天、5天,甘露醇干预组留置3天,免疫组化VEGF 和血液 VEGF 为正相关(r=0.723,r=0.942,r=0.818,P<0.05)。甘露醇组留置5天,免疫组化VEGF和血液PT为负相关(r=-0.687,P<0.05)。甘露醇组留置5天,免疫组化VEGF和血液APTT为正相关(r=0.806,P<0.05)。甘露醇干预组留置3天,甘露醇组留置5天,免疫组化VEGF和血液TT为正相关,(r=0.692,P<0.05)。甘露醇组留置3天,VEGF免疫组化表达减少,血浆FIB浓度下降,免疫组化VEGF和血液FIB为正相关(r=0.930,P<0.05)。(2)各置管组vWF免疫组化于置管1天达到高峰,随后开始表达下降。血液VEGF浓度升高,生理盐水组留置1天免疫组化vWF和血液VEGF为负相关(r=-0.781,P<0.05)。甘露醇干预组置管3天,血液D-D浓度下降,与vWF免疫组化趋势一致,免疫组化vWF和血液D-D正相关(r=0.790,P<0.05)。生理盐水组置管3天,血液PT延长,免疫组化vWF和血液PT为负相关(r=-0.810,P<0.05)。各置管组置管1天后,血液FIB浓度升高,置管3天后血液FIB浓度下降,生理盐水干预组留置5天,免疫组化vWF和血液FIB为正相关(r=0.686,P<0.05)。(3)各置管组t-PA免疫组化,除甘露醇组于置管第3天表达减少,其他各置管组置管1天开始表达减少,与血浆VEGF趋势相反,生理盐水组于留置5天时,免疫组化t-PA和血液VEGF为负相关(r=-0.830,P<0.05)。甘露醇干预组留置3天,免疫组化t-PA和血液APTT为正相关(r=0.669,P<0.05)。各置管组置管1天后血浆FIB浓度升高,置管3天后浓度下降,生理盐水组留置1天,免疫组化t-PA和血液FIB为正相关(r=0.713,P<0.05)。结论1.置管早期,血管内皮损伤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内皮细胞合成分泌VEGF减少,血浆VEGF水平下降,血栓形成后刺激内皮细胞合成VEGF增多,血浆VEGF与变化趋势一致,检测血浆VEGF浓度变化可为预测血栓形成提供一定的依据。2.血管内皮损伤时,内皮vWF表达增加,介导血栓形成,检测vWF为判断血栓形成提供一定的依据。3.内皮损伤标记物与凝血等相关血液指标在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过程有相关关系。

何莺娟[3](2018)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技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静脉留置针目前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加深对静脉留置针的了解,确保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准确性,本文就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

罗丽珍[4](2014)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研究概述》文中研究说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疼痛,保护静脉血管不受到损伤,而且还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效的保证了治疗效果。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降低留置套管针的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何桂戴[5](2013)在《颈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总结了颈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在急救中的应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在外伤的应用;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抢救中的应用;手术抢救中应用;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宫外孕抢救中的应用;在输液中的应用;在神经外科小儿患者中的应用;在抢救右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在CCU患者中的应用;在吸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在晚期癌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在急救采血中的应用;在小儿中的应用。认为护理人员掌握好颈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和护理方法,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李海燕[6](2013)在《2%利多卡因对减轻手术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局部喷射2%利多卡因减轻妇科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临床效果。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和护士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的需求和认知情况,为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的患者提供一种安全、经济、适用的方法,并了解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的需求及护士的认知情况,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此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单盲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选取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妇科手术患者212例,其中122例为观察组,先喷适量2%利多卡因(量以完全浸湿皮肤,约0.4ml)于穿刺处皮肤8cm×10cm范围,穿刺部位均为左手头静脉距离腕关节近心端12cm处,再喷同量75%酒精进行浸润,然后按照常规准备静脉输液用物后(需2min),以穿刺点为中心,用0.5%安多福消毒液消毒8cm×10cm范围,穿刺完成后固定;90例为对照组,先在穿刺处皮肤喷适量生理盐水(量以完全浸湿皮肤,约0.4ml)于穿刺处皮肤8cm×10cm范围,其余同观察组。均在结束后行VAS评分、记录,采用WHO疼痛分级标准,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判断。然后对该212例患者和本院100名护士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的需求及认识情况。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本试验两组VAS评分及WHO疼痛情况比较均采用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百分比描述患者对静脉留置针镇痛的需求和意识以及护士的认识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强烈疼痛及中度疼痛患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调查数据显示,97.17%的患者从未想过通过麻醉镇痛药物等方式来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引起的疼痛,100%的患者从未要求过护理人员使用麻醉镇痛来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引起的疼痛;96%的护理人员表示从未想过要采取任何药物镇痛来减轻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仅4%的护理人员想过,但从未实施。结论:局部浸润2%利多卡因用于减轻手术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效果明显;患者和护理人员对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的的认识及重视程度都很低。

张宝芝,王皓[7](2013)在《临床静脉留置针封管液选择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近年来临床上对选择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研究进展,从封管的方法及其效果、封管液的种类及不同种类之间的效果等进行简述,旨在为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选用合理封管液提供参考,从而有效延长留置时间,减免并发症,感轻患者痛苦。

朱慧,张彩云[8](2012)在《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文中提出静脉留置针使用已成为一项常规护理操作,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途径。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日常工作。本文就静脉留置针应用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黎丽华[9](2012)在《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探究与综述,旨在为外科患者的疾病诊治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参考。方法采用资料整理及回顾分析的方法,将静脉留置针技术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通过对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的总结与分析可知,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对外科疾病加以诊断与治疗。结论静脉留置针为外科各种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工具,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程金燕[10](2012)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文中认为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文介绍了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操作方法、封管方法、留置时间及主要护理措施的最新进展。

二、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调查问卷的编制及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2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4 信度检测
    5 讨论
第二部分 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现状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 静脉输液相关规范
    2 儿科静脉输液质量影响因素
    3 知信行理论
    4 儿科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的干预对策
    5 小结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2)静脉留置针致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因子表达与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技术路线图
实验部分
    阶段一 病理切片的整理与石蜡组织切片的制作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阶段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对比血液指标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
    1 免疫组化结果
    2 免疫组化对比血液指标结果
讨论
    1 免疫组化结果
    2 免疫组化对比血液指标结果
结论
本课题的创新性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2 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明确和留置期间应注意事项
    2.1 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明确
    2.2 留置期间相关注意事项
3 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研究
    3.1 封管方式和其效果分析
    3.2 封管液的选择和封管速度的掌握
4 结语

(4)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穿刺部位
2 静脉留置针的固定
3 留置时间
4 封管
    4.1 封管液的选择
        4.1.1 肝素:
        4.1.2 生理盐水:
        4.1.3 原液和保养液:
    4.2 封管方法:
5 并发症控制和处理
    5.1 静脉炎:
    5.2 导管堵塞:
    5.3 皮下血肿:
    5.4 静脉血栓:
6 讨论

(5)颈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范围
    1.1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
    1.2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1.3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外伤的应用
    1.4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抢救中的应用
    1.5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
    1.6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1.7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宫外孕抢救中的应用
    1.8 颈静脉留置针在输液中的应用
        1.8.1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1.8.2 颈静脉穿刺置留置针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
        1.8.3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1.8.4 颈静脉留置针在婴幼儿静脉输液中的作用
    1.9 颈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患儿中的应用
    1.10 颈外静脉穿刺术在抢救右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11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CCU患者中的应用
    1.12 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吸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1.13 颈静脉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
    1.14 颈静脉留置针在晚期癌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1.15 颈静脉留置针在急救采血中的应用
    1.16 颈静脉穿刺在小儿采血中的应用
2 留置针的选择
3 操作方法
4 护理
    4.1 心理护理
    4.2 预防感染
    4.3 加强巡视, 做好记录
    4.4 静脉炎的预防

(6)2%利多卡因对减轻手术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药物的选择
    2.2 用药方法
    2.3 时间设定
    2.4 技术路线
    2.5 样本量的估计
    2.6 病例选择
    2.7 试验方法
    2.8 观察项目及方法
    2.9 统计分析
    2.10 医学伦理问题
第三章 结果
    3.1 基线资料分析
    3.2 止痛结果比较
    3.3 调查研究
    3.4 两组穿刺情况
第四章 讨论
    4.1 静脉留置穿刺镇痛的研究
    4.2 患者及护士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的认知及需求情况
    4.3 疼痛以及疼痛的缓解方法
    4.4 临床意义
    4.5 本硏究的局限性
    4.6 研究的意义
    4.7 创新点
    4.8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附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穿刺前相关问题
    1.1 操作者心理状态
    1.2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
    1.3 选择合适的血管
    1.4 促进血管充盈的方法
2 穿刺时相关问题
    2.1 消毒
    2.2 进针角度选择
    2.3 进针方法选择
    2.4 固定
3 封管技术
    3.1 封管液的选择
    3.2 封管法
4 影响留置针保留时间的因素
5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5.1 静脉炎
    5.2 留置针堵管
    5.3 药物外渗
    5.4 静脉血栓形成
6 留置针新用途
7 结语

(9)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
    1.1 留置针及血管的选择
    1.2 封管方法
        1.2.1 封管液的选择
        1.2.2 封管的方法
        1.2.3 留置时间
        1.2.4 并发症的预防
2 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2.1 静脉留置针在普外科的应用
        2.1.1 材料
        2.1.2 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
        2.1.3 穿刺方法
        2.1.4 封管
        2.1.5 宣教
        2.1.6 使用
    2.2 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2.2.1 材料
        2.2.2 方法
        2.2.3 结果分析
3 结论

(10)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应用范围
    1.1 输液输血
    1.2 采血标本
    1.3 替代尿路导尿
    1.4 用于腰麻
2 操作方法
    2.1 穿刺部位和留置针的选择
        2.1.1 部位的选择
        2.1.2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3 封管方法
    3.1 封管液的选择
        3.1.1 肝素钠稀释液
        3.1.2 生理盐水
        3.1.3 原液
    3.2 封管技术
        3.2.1 静脉推注正压封管法
        3.2.2 输液器快输法
        3.2.3 双重正压封管法
4 留置时间
5 主要的护理措施
    5.1 宣教
    5.2 局部观察
    5.3 导管的护理
    5.4 防止皮下血肿、漏液渗液
    5.5 防止静脉炎及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
    5.6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6 小结

四、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蔡晓洁. 青岛大学, 2020(01)
  • [2]静脉留置针致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因子表达与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D]. 覃海敏.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3]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J]. 何莺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13)
  • [4]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研究概述[J]. 罗丽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14)
  • [5]颈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 何桂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07)
  • [6]2%利多卡因对减轻手术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效果的研究[D]. 李海燕.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7]临床静脉留置针封管液选择的应用进展[J]. 张宝芝,王皓.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02)
  • [8]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J]. 朱慧,张彩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12(24)
  • [9]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黎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7)
  • [10]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 程金燕.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04)

标签:;  ;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