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燃料委员会ISO/TC27会议情况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陈煜朋[1](2021)在《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标准化工作在不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显着提高。如何使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更加规范有效,预防或杜绝瓦斯事故发生,进一步推动煤矿瓦斯治理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构建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为瓦斯防治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指导。首先,统计分析了我国煤矿近年来的瓦斯事故,分别总结了瓦斯爆炸事故致灾因素、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致灾因素以及瓦斯中毒窒息事故致灾因素,明确了瓦斯防治标准制定、实施的重点。其次,系统分析了我国现有瓦斯防治技术体系,包括瓦斯基础参数测定与涌出量预测技术、瓦斯抽采技术等。同时,梳理分析了现行有效的85项煤矿瓦斯防治标准,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整体存在约束力不强、平均标龄过长、融合新技术时效性差、覆盖面不全等问题。再次,选取了标准的效益、标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标准的技术水平等6个一级评价指标,通过调查问卷邀请专家打分的形式,对我国现行的煤矿瓦斯防治标准逐一进行了评价。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有10个子系统的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框架,构建了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为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标准化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方全国,皮中原[2](2020)在《煤炭质量检测技术发展与应用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了我国煤炭质量检测技术领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检测方法、标准体系以及标准物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详述了我国在煤炭质量检测技术领域研制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方法标准等最新技术成就,并对未来该领域的技术动态进行展望。综合分析认为:我国煤炭质量分析方法、检测技术及装备的研发自20世纪60年代起,经历了从无到有、技术与设备引进、再创新与飞速发展及生产技术实现同步3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手段实现的成套煤炭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符合科技创新的强国战略发展要求,对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煤炭分析技术将及时跟踪国际先进领域动态,研究和建立新的准确快速自动化试验方法,开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煤炭特性测量方法,利用新技术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提升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并完善仪器的智能化程度。需特别重视涵括煤炭检测智能化技术系列标准、固体生物质燃料等领域基础通用和社会公益性标准、煤炭检测领域国际标准的煤炭检测标准体系建设,以支撑产业跨界融合及国际竞争力提升。
范磊[3](2020)在《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广泛重视,其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重要成效,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宏观和中观领域。但是,目前可持续研究进展并不平衡,在工程建设项目等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薄弱。现有的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还不能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而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可持续发展在工程领域的实践情况亟待加强。公共建筑(Public Building,PB)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社会关注度和影响都比较大,很多地标性公共建筑还是建筑行业中的标杆项目。深入研究和科学地评价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对进一步合理利用公共资源,改善和提升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维度,提出公共建筑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对其可持续性三个维度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索和分析,构建公共建筑可持续评价的分析框架。在评价模型方面,论文通过计算公共建筑三维度可持续性评价结果,构建可持续加权空间来评价公共建筑项目的综合可持续性。论文分别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理论(Life Cycle Costing,LCC)评价经济可持续性、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LCA)评价环境可持续性、生命周期社会评价理论(Social Life Cycle Assessment,SLCA)评价社会可持续性,并对这些维度进行量化。论文最后对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进行了建模,提出了提升公共建筑综合可持续性模型,并提出了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以LCC理论为基础,考虑建设、运营和拆除的全生命期公共建筑成本,建立基于LCC的公共建筑费用效果分析模型,即以LCC为基础评价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提出全生命期成本计算内容和公式,构建包含公共建筑初始化成本及未来成本的代际折现下的全生命期成本分析模型,确定对满足相同使用效果下的公共建筑全生命期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模型,量化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2)以LCA理论的终点法为基础,考虑公共建筑建材生产、建设施工、运营维护和拆除回收全生命期内的公共建筑资源能源消耗,通过目的与范围确定,全生命期阶段清单分析,并经分类和特征化、标准化、权重计算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结果解释等LCA分析过程,构建了基于全生命期的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模型。(3)以SLCA理论为分析框架,提出公共建筑相关的工人、使用者、当地社区、社会、价值链参与者五类利益相关者的30个社会影响子类别、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比较矩阵法等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了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模型。(4)统筹考虑公共建筑全生命期内的环境、经济与社会的三维可持续性要素,确定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理想状态与目标状态,确定三维可持续性指标的标准化及权重确定方法,构建可持续性度量的加权空间,建立基于全生命期的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动态规划理论为基础,构建公共建筑可持续性提升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提出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
宋一鸣[4](2019)在《轻型结构周转型住宅外围护体的全生命周期能耗计算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废物积累等环境变化,都与人类的活动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而建筑,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言亦都是高度活跃的行业。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涵盖了从材料开采、加工、建造、使用到拆除等多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相当大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垃圾等排放至环境中。随着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建筑领域的全生命周期评估也逐渐得到普及,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评估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库尚未能覆盖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现有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估常用于已建成项目分析,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多方案比较,但这种应用方式通常比较样本数量较少,对方案的改善空间有限。因此,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实现因地制宜地对大量样本的全生命周期预估和比对,对建筑设计及建筑性能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的课题背景与理论研究,对全生命周期评估体系和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做系统的梳理,比较学术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和结论,发现评估方法中的问题和局限性。第二部分为案例分析,以实际建造项目(微排未来屋)为载体,展示在中国国情下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估的可行方法和流程,并且将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及形成原因,提出优化设计的方法。第三部分为方法归纳,即根据全生命周期评估理论推导出建筑生命各阶段的计算公式,借助计算机语言编写计算全生命评估的程序,为建筑设计阶段筛选合适的方案和材料降低环境影响提供可能。本研究通过国内外的大量文献研究,从理论知识出发,结合实际建造项目的工程实践经验进行方法实验并回归理论研究,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计算机辅助全生命周期评估的研究框架和方法,为建筑设计阶段进行准确、适宜的全生命周期评估提供思路,改善建筑设计决策的客观性,贯彻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以下方面做到创新:1)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轻型建筑全生命周期性能计算方法:详细分解所研究建筑的建造过程,整理建筑所需的构件与材料,利用国际先进的数据库与性能模拟软件,结合中国国内的建造技术、电网水平和交通运输等实际情况,计算最接近实际情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性能数据。2)利用C#语言编写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自动生成程序利用编程语言,精确高效地计算建筑使用不同外围护体构造的全生命周期能耗,避免人工计算的误差和时间成本,实现在设计阶段快速计算和优化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性能的可能。3)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的轻型建筑外围护体设计优化方法分别对建筑外围护体的各层材料和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的能耗比重进行分析,总结外围护体各层对降低建筑能耗的影响,确定外围体各层材料的选材自由度以及最佳选择。4)建立系统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模型归纳整理能够普遍适用的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模型,涵盖建筑的建造、运行、维护和拆除各个阶段,既能用于轻型建筑,又能适用于重型建筑,解析评估方法中的影响因素和应用前景。本文共计约120000字,图表83余幅
王秋湘,李英华[5](2018)在《库仑滴定法测定全硫国际标准与国标比较》文中指出基于库仑滴定法测定全硫具有测量范围广及快速测定全硫的特点,从高硫煤一般分析试验样品的粒度、电解液重复使用条件、试验适宜称样量及方法的精密度(重限性及再现性)等4个主要方面阐述了ISO 20336:2017《固体矿物燃料—库仑滴定法测定全硫》与GB/T 214—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中库仑滴定法的主要差异。选择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具有充分地域代表性的、包含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煤种的50个固体矿物燃料样品进行国际实验室间的全硫测定协同试验研究,经过对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后发现,重复性限r和量值水平m、再现性限R和量值水平m均线性相关高度显着,因此库仑滴定法测定全硫的精密度可用公式形式表示。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化与技术评价中心[6](2015)在《第78届IEC大会期间电工行业部分技术委员会会议通报》文中认为2014年11月415日,第78届IEC大会及其部分技术委员会会议、工作组会议日本东京举行。大会期间,我国IEC相关行业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同期举的50多个技术委员会会议。以下为我国电工行业标委会专家参加的部分会情况。一、IEC/TC3会议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IEC/TC3(信息结构、文件编制、标志标识规则和图形符号技术委员会)的国内第二归口单位,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方晓燕、委员兼副秘书长曾雁鸿参加了年会。1、IEC综合信息报告来自中央办公室的官员向参加TC3会议的全体代表介绍了有关IEC综合信息,
崔金星[7](2014)在《碳监测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监测问题的实质,是为可持续发展寻求一条“可量化”的道路。同意可衡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行动,是《巴厘行动计划》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气候制度谈判的核心。由于碳监测制度不仅可应用于适当的国内减缓行动还可用于提供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它又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获得的支持之间平衡的核心。碳监测问题逐步发展成为气候谈判,尤其是国际气候减缓行动谈判中的关键问题。清晰地界定碳监测制度的内涵,是推动气候谈判取得进展的重要途径。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对待国际气候义务承担上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但双方的初衷确实一致的,都希望通过各自单独的,或者共同的努力,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大气环境维持在一个人类社会生活可以延续的状态,并自愿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国际气候法原则的确立,发展中国家各自减缓目标和减缓行动的制定,都是这一共同意愿的生动体现。事实上,双方阵营对待碳监测问题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履行各自承担的国际义务的方式存在分歧。或者具体来说,是对各自采取的减缓行动、设定的减缓目标和选择的减缓路径上的分歧。在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愿景一致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良好的制度设计,双方阵营完全可以在通向达成共同行动承诺的道路上,在局部领域取得共识和显着进展,并成为弥补二者差距、增加信心、促进共信的催化剂。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碳监测界定为各国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在国际和国内层面上,对减排目标、减缓行动、减缓政策和措施等进行的测量、监测、报告、评估、审查与核证活动的总称。论文主体共包括八章内容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综述,包括第一章。碳监测从技术议题发展到政治议题和法律议题,起源于国际社会寻求应对气候变化的“可量化”国际机制的共识。本部分从国内外研究层次和分野展开,展现碳监测议题发展动向和法律化的途径与渠道。国内研究重点针对碳监测议题的政治化、碳监测制度构建的分析框架和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基础的MRV机制等展开。国外研究则从跟踪缔约方实现公约最终目标的进程和手段方面展开,并在迈向有效“碳治理”的社会网络和政策选择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开展了促进实现“气候正义”,构建有效“碳治理”的权利保障体系等领域的研究。第二部分是碳监测制度的理论分析,包括第二到第五章。分别从碳监测核心要素起源及其在当前气候协定中的实践、碳监测概念演变和法律价值、碳监测的制度需求、碳监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四个方面展开。从碳监测要素起源和概念演变角度考察,碳监测问题具有三个要素,测量/监测、报告、审查/核证。测量/监测是采用指标或数据直接测量排放、削减或其他形式的输出并对之进行测算的过程。其中,测量是对减排目标、减缓行动、减缓政策和措施等的温室气体变动的方式和路径进行观察、记录;监测是对具体气候变化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或碳汇量,采用一定的基准线和方法学进行实时记录、统计、汇总的过程。测量和监测针对的对象不同,但在碳监测概念体系中,发生的阶段是一致的。测量和监测都不涉及到评价问题。审查与核证是对减缓行动、减缓措施与气候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或碳汇增加效益进行评价与评估的机制与过程。审查发生在被评价对象温室气体减排或碳汇增加效益产生之前,由具有资质的审查机构对被评价对象相关气候效益进行事先计算与预算,以确定被评价对象的合格性或合规性的评价机制与过程;核证则是发生在被评价对象气候效益产生之后,由具有资质的核证机构对被评价对象减排效益或碳汇效益真实发生情况进行核算,以确定是否与事先设定的气候效益相吻合及吻合度的大小进行的评价机制与过程。报告是对监测数据、测量结果和相关的分析结果进行的传输、提交的过程。具体来说,是根据国际气候法或国内气候法的规定,或者自愿性减排联盟的协定,不同报告主体将自己设定的减排目标、减缓行动和采取的减缓政策与措施及其经济社会影响、成本效益等,或实施的气候项目的气候效益及其影响,向特定机构或组织提交报告的机制与过程。报告的主体不同,报告的内容和程序也是不同的。报告可能是事先的,也可能是事后的。报告在碳监测的概念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测量或监测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报告,采用的标准和方法学也是基于报告的形式要求;另一方面,审查或核证是对排放、排放削减,及其他测量和报告的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检查的过程。审查或核证的对象往往是依据被评价主体提交的报告进行的。气候变化背景下,碳监测的制度需求来源于履行国际气候义务和国内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加强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对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及统计的能力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核证制度,强化与完善环保及气候变化应对行政主管部门在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行政管理中管理制度与监管平台,是世界各国履行后京都时代国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参与国际气候变化政治协定,增强气候变化适应与应对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领域。企业因应“碳约束”的行动,也需要社会网络层面的制度供给。首先,在国际气候法中,碳监测制度是达成国际减排协议,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法的制度基础。只有透明、一致和可比较的碳排放的测量、监测、统计、核算标准达成以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担气候责任的协调意志才能达成。其次,在国内气候法中,碳监测制度是对整体经济领域的运行和发展,课加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碳约束和减排义务的合理性来源和制度基础。只有具有可操作性、确定性的、可量化比较的碳减排约束实质形成,才能在整体经济领域形成低碳减排的压力和转型驱动力,全社会才能形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与风险、共担气候责任与义务的整体合力。最后,企业顺应碳排放管制的要求和产业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承担气候法规定的强制性减排义务,并根据碳排放管制发展趋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碳排放控制战略和排放管理制度,规避市场风险和管制风险、把握市场机会,也依赖于具有公信力和稳定性的碳监测制度。因此,碳监测议题的发展具有国际气候法、国内气候法和企业减排义务三个维度。并应遵循透明度、可比性、可靠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六大原则。第三部分为制度构建,包括第六到第八共三章内容。立基于当前碳监测的实践发展和制度需求,从国际气候法、国内气候法、企业因应气候风险的社会化碳管理网络等三个领域对碳监测议题的发展维度进行了解析、阐释。对应碳监测三个发展维度的制度需求,从国际气候法、国内气候法和社会化碳管理网络等三个层面对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进行了系统分析。碳监测议题的第一个发展维度是国际气候法。在国际气候法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中,碳监测制度的使命有三:第一,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转化为可具操作性的法律议题;第二,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意志(法律程序),转化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减排义务;第三,准确界定、合理分担国际气候义务,实现国际气候法实施标准的“量化”,建立国际社会履行气候义务的“可量化”的标准,并促进国际气候协议的达成。协调、一致的温室气体测量和监测方式,是国际间温室气体排放量核查及数据比较的基础。统一、一致、可比的国际标准化的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实机制,可以降低国际间相关减量数据报告的误差,可作为国家、产业、和企业等选择不同排放减量策略时的依据,并协助各国家、产业、和企业等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排放减量方式,以降低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碳监测议题的第二个发展维度是国内气候法。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意志和集体行动,必然要具体落实到国家、产业、和企业等不同层次,并促使其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排放削减的方式,以降低气候变化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国内气候法形成过程中,碳监测的使命有二:第一,将国际气候法确立的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目标(法律愿景),转化为各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义务;第二,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寻求一条量化的道路。为国内层面碳减排政策的创新,创造“可量化”的标准。建立整体经济领域的气候相关的评价标准,将更多的行业领域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现更具潜力的减排机会,促进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当前碳减排政策及其实施工具,历经排放许可和排放标准相结合的命令控制型政策措施、总量控制与排放贸易相结合的市场型政策措施发展阶段,当前尤以排放贸易为主,基本形成对大规模排放源实施排放贸易,对小规模排放源和消费领域实施碳税和能源税的共识。但是,无论是管制型下的排放标准、排放许可制度,还是市场型下的排放贸易、碳税、碳标识制度,都需要一套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碳排放及减排监测和统计报告制度,以使其具有可量化、可报告与可比较的属性。因此碳监测制度,是我国进行减排政策制定和完善、政策工具设计与创新的制度基础。监测议题的第三个发展维度是面向企业的社会化碳管理制度。随着国际间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议题由联合国对国家政治协商的层次,逐渐落实至政府对产业排放之行政管制,而再渐次扩展到企业间或非政府组织(ngos)对企业之间通过绿色供应链模式(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监管的发展趋势),或诸如碳揭露项目(carbondisclosureproject,简称cdp)与碳宣告(climatedeclaration)之模式,国际协定中减缓承诺的实现、国内碳减排管制的落实,都必然具体地呈现在企业的低碳发展实践中。碳减排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必然使得企业面临碳排放管制的政策风险和成本,也面临来自国外碳关税和国际贸易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运营风险,但同时,也迎来主动适应型碳管理的巨大市场发展机遇。碳监测制度的实施,赋予碳减排额资产和信用的价值,使得企业主动适应性减排行动,获得的低碳产出效益转化为企业的资产。理论上,凡是可以监测的都是可以交易的,国内外蓬勃发展的自愿性碳交易正是企业主动适应性碳管理的结果。碳监测的法律价值,体现在对碳减排额资产属性的确认、碳减排额计量方法的法律化、碳资产会计准则的法定化等领域。因此,基于上述的基本判断,碳监测法律制度的构建具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在国际气候法层面,碳监测法律制度表现为履行公约框架下国际气候义务的能力建设问题。国际气候法维度下,碳监测议题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是由缔约方的报告义务发展延伸而来。鉴于国际气候协定履行的复杂化和科技属性,缔约国各国需要通过报告制度加强国际气候义务履行的透明度,增进国际气候义务履行与实施的国际互信。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需要科学、清晰界定国际气候法框架下报告义务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分歧本质,在国家信息通报、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两年期更新报告,和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s)加强能力建设,构建我国履行国际气候公约报告义务、科学识别国际气候公约框架下报告义务的构成要素,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制度、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制度、企业温室气体报告与管理制度、国家适当减缓行动报告制度方面的履约压力与努力方向,构建我国国际气候法语境下的碳监测法律制度。第二,国内气候法层面。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意志和集体行动,必然要具体落实到国家、产业、和企业等不同层次,并促使其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排放削减的方式,以降低气候变化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国内气候法中,碳监测制度是对整体经济领域的运行和发展,课加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碳约束和减排义务的合理性来源和制度基础。只有具有可操作性、确定性的、可量化比较的碳减排约束实质形成,才能在整体经济领域形成低碳减排的压力和转型驱动力,全社会才能形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与风险、共担气候责任与义务的整体合力。只有在合理界定国内气候法层面碳监测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原则,识别碳监测制度在国内气候法中担负碳排放交易监管和碳减排制度创新的角色和职责,认识到面向碳交易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设计理念和构成要素,提出构建我国面向碳交易层面和碳减排项目层面的碳监测法律制度的思考和建议。第三,在企业碳管理的社会化制度层面,企业顺应碳排放管制的要求和产业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承担气候法规定的强制性减排义务,并根据碳排放管制发展趋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碳排放控制战略和排放管理制度,规避市场风险和管制风险、把握市场机会,也依赖于具有公信力和稳定性的碳监测制度。就企业温室气体减排管理而言,组织碳盘查、产品碳足迹盘查、碳中和为国际间企业层面广为重视的三项减排管理里程碑,目前已有相关国际标准、工具陆续支持其标准化、一致性的作法,并大大提升了各规范的可操作性。而就政府减排管理策略来看,其所提供的抵换/交易机制之良好设计是诱发企业早期自愿减排行动的手段。为了更好促进产业界的自愿减排行动,政府须建立透明度和一致性的企业碳盘查、产品碳足迹评估、碳中和的核实、核证规则与准则,及时对试行阶段出现的问题予以处理。维护碳盘查与减排数据质量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是推动企业自愿从事早期减排行动的关键和基础。因此,企业温室气体盘查、产品碳足迹盘查、碳中和制度,构成了面向企业的碳监测制度的构建重点和核心内容。
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8](2011)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矿物燃料委员会ISO/TC27第23届年会在北京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矿物燃料技术委员会ISO/TC27(以下简称"ISO/TC27")第23届年会于2011年10月9日至14日在北京丽晶饭店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标准委员化管理委员会主办,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承
杨现利[9](2009)在《我国矿山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经过50年的发展壮大,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2007年矿山机械行业国内工业总产值近900亿元,出口额为46000多万美元,产量约220多万吨。与此同时,矿机标准也基本实现了与行业产品技术的发展同步。截止到2008年底,矿山机械行业现行有效标准共有243项(不包括产品质量分等标准84项),其中国家标准35项,机械行业标准208项。此次,本刊特邀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现利、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张荣宽,及鞍山重型矿山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新富升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对矿机标准发展及企业自身建设做出详细介绍。
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0](2008)在《加快采用煤炭国际标准步伐,全面提高我国煤炭标准水平,促进煤炭行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一、全国煤炭标委会采标工作概况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涉及的煤炭分析试验、煤炭采制样、选煤、煤岩分析方法、煤质及煤炭分类等工作领域对口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是ISO/TC27固体矿物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7下SC3焦炭分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至今转由冶金系统的钢标委归口)。长期以来,本技术委员会密切跟踪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与发展,
二、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燃料委员会ISO/TC27会议情况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燃料委员会ISO/TC27会议情况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标准体系基础研究 |
1.2.2 国外相关标准体系及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煤矿安全标准化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2 煤矿瓦斯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
2.1 煤矿瓦斯事故分类与统计 |
2.1.1 煤矿瓦斯事故分类 |
2.1.2 基础数据统计 |
2.1.3 煤矿瓦斯事故特征 |
2.2 瓦斯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
2.2.1 瓦斯爆炸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
2.2.2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
2.2.3 瓦斯中毒窒息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矿瓦斯防治技术及标准分析 |
3.1 瓦斯防治技术分析 |
3.1.1 瓦斯基础参数测定与涌出量预测技术 |
3.1.2 瓦斯抽采技术 |
3.1.3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
3.1.4 瓦斯爆炸防治技术 |
3.1.5 瓦斯监测监控与应急救援技术 |
3.2 现行煤矿瓦斯防治标准统计分析 |
3.2.1 标准发布时间 |
3.2.2 标准级别及性质 |
3.2.3 标准类别 |
3.3 本章小结 |
4 现行煤矿瓦斯防治标准评价 |
4.1 评价原则 |
4.2 评价过程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 设立评分标准 |
4.3 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构建 |
5.1 构建标准体系的目的与依据 |
5.2 构建标准体系的原则 |
5.3 标准体系构建方法 |
5.4 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
5.5 煤矿瓦斯防治标准明细表编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统计表 |
附录2 煤矿瓦斯防治标准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煤炭质量检测技术发展与应用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历史回顾 |
2 煤炭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成就 |
3 煤炭检测标准体系建设 |
4 煤炭检测标准物质开发应用 |
5 工作展望 |
(3)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济评价与生命周期成本 |
1.2.2 环境评价与生命周期评价 |
1.2.3 社会评价与生命周期社会评价 |
1.2.4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综合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和框架 |
2.1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1 公共建筑类别与可持续性内涵 |
2.1.2 经济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3 环境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4 社会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5 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2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总体框架 |
2.2.1 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
2.2.2 评价的标准与步骤 |
2.2.3 分析要素与分析结构 |
2.2.4 分析框架与研究边界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LCC的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3.1 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
3.2 公共建筑全生命期成本分析 |
3.2.1 全生命期成本分类 |
3.2.2 全生命期成本计算 |
3.3 考虑代际折现下的成本分析 |
3.3.1 代际折现率的确定 |
3.3.2 代际折现下的成本 |
3.4 实例分析 |
3.4.1 工程概况 |
3.4.2 全生命期成本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LCA的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4.1 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与基础 |
4.1.1 分析框架 |
4.1.2 模型基础 |
4.2 公共建筑环境影响的终点破坏分析模型 |
4.2.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4.2.2 清单分析 |
4.2.3 环境影响评价 |
4.2.4 结果解释 |
4.3 实例分析 |
4.3.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4.3.2 清单数据 |
4.3.3 环境影响评价 |
4.3.4 结果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SLCA的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5.1 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与内容 |
5.1.1 分析框架 |
5.1.2 分析内容 |
5.2 公共建筑SLCA的分析过程 |
5.2.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5.2.2 清单分析 |
5.2.3 社会影响评价 |
5.2.4 结果解释 |
5.3 实例分析 |
5.3.1 调查权重 |
5.3.2 分析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与提升策略 |
6.1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 |
6.1.1 模型假设 |
6.1.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6.2 公共建筑综合可持续性提升模型 |
6.2.1 基本假设与基本方程 |
6.2.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6.3 实例分析 |
6.3.1 理想状态的确定 |
6.3.2 可持续性综合评价过程 |
6.3.3 综合可持续性提升过程 |
6.4 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 |
6.4.1 健全提高公共建筑寿命的管理机制 |
6.4.2 优化公共建筑设计施工方案 |
6.4.3 做好公共建筑运营维护管理 |
6.4.4 加强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和性能提升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及创新点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公共建筑社会影响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轻型结构周转型住宅外围护体的全生命周期能耗计算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问题日益恶化 |
1.1.2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
1.1.3 中国建筑节能的迫切性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 |
1.2.1.1 国外政策法规 |
1.2.1.2 国内节能政策发展 |
1.2.2 全生命周期评估(LCA) |
1.2.3 全生命周期评估工具 |
1.2.4 现存问题提出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轻型住宅与建筑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影响 |
2.1 轻型建筑的必要性 |
2.2 周转型住宅的分类 |
2.2.1 不同类型的住宅定义 |
2.2.2 本课题研究案例的类型:轻型周转型住宅(light-framed temporary housing) |
2.3 轻型住宅现状 |
2.3.1 轻型临时住宅的发展过程 |
2.3.2 缺点和不足、使用者满意度 |
2.4 轻型住宅对设计的要求 |
2.5 建筑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影响 |
2.5.1 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 |
2.5.2 可持续建筑材料的选择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与框架 |
3.1 全生命周期评估体系 |
3.1.1 全生命周期评估框架 |
3.1.2 全生命周期评估的方法 |
3.1.3 全生命周期评估的应用范围 |
3.2 全生命周期评估的四个阶段 |
3.2.1 定义目标与范围 |
3.2.2 清单分析 |
3.2.3 影响评估 |
3.2.4 结论阐释 |
3.3 全生命周期评估流程 |
3.3.1 传统型(baseline LCA) |
3.3.2 比较型(conventional LCA) |
3.3.3 精简型(streamlined LCA) |
3.4 全生命周期评估分类 |
3.4.1 全生命周期能源评估 |
3.4.2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 |
3.4.3 LCEA、LCCO_2A与LCA的比较 |
3.5 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 |
3.5.1 系统边界 |
3.5.2 地理问题 |
3.5.3 LCI数据质量 |
3.5.4 高成本 |
3.5.5 结果输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领域的全生命周期评估应用 |
4.1 全生命周期评估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4.1.1 LCA体系构建原则 |
4.1.1.1 归因型 |
4.1.1.2 结果型 |
4.1.1.3 比较 |
4.1.2 建筑LCA的研究难点 |
4.2 建筑领域的全生命周期评估体系 |
4.2.1 建筑的全过程评估(WPC) |
4.2.1.1 住宅的全生命周期评估 |
4.2.1.2 商业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评估 |
4.2.1.3 市政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评估 |
4.2.1.4 结论比较 |
4.2.2 建筑材料与构件评估(BMCC) |
4.3 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估工具 |
4.3.1 工具的分类 |
4.3.2 工具比较 |
4.4 全生命周期评估的学术研究分析 |
4.4.1 学术研究发展过程 |
4.4.2 研究案例分析 |
4.4.2.1 使用阶段 |
4.4.2.2 建造阶段 |
4.4.2.3 其他阶段 |
4.4.3 学术研究结论 |
4.5 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估的优势与弱势分析 |
4.5.1 避免问题转移 |
4.5.1.1 多个生命阶段 |
4.5.1.2 多种环境影响 |
4.5.2 广泛使用与标准化 |
4.5.3 LCA的四个阶段 |
4.5.3.1 目标和界限定义 |
4.5.3.2 库存清单分析 |
4.5.3.3 影响评估 |
4.5.3.4 结果阐释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墙体全生命周期性能评估一一以微排未来屋为例 |
5.1 研究背景介绍 |
5.1.1 微排未来屋 |
5.1.2 研究中的定量 |
5.1.3 研究中的变量 |
5.2 计算方法 |
5.2.1 建造能耗(Construction Energy) |
5.2.2 运行能耗(Operating Energy) |
5.2.3 维护能耗(Maintenance Energy) |
5.2.4 终端能耗(Energy used at the end-of-life) |
5.3 计算结果 |
5.3.1 材料需求总量 |
5.3.2 建造能耗 |
5.3.3 运行能耗 |
5.3.4 维护能耗 |
5.3.5 终端能耗 |
5.3.6 全生命周期影响 |
5.3.7 比较 |
5.4 结果分析 |
5.4.1 结构 |
5.4.2 围护层 |
5.4.3 空气层 |
5. 5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全生命周期能耗的轻型建筑围护体优化设计 |
6. 1案例背景介绍 |
6.1.1 全生命周期评估 |
6.1.2 周转型建筑 |
6.1.3 建筑工业化 |
6.2 材料选择 |
6.3 优化设计方法 |
6.3.1 能耗计算公式 |
6.3.1.1 材料使用量 |
6.3.1.2 建造能耗 |
6.3.1.3 运行能耗 |
6.3.1.4 维护能耗 |
6.3.1.5 终端能耗 |
6.3.2 生成方法 |
6.3.2.1 数据输入 |
6.3.2.2 模拟运行 |
6.3.3 全生命周期能耗生成方法 |
6.4 模拟结果与讨论 |
6.4.1 不同阶段能耗比较 |
6.4.2 不同阶段相关性分析 |
6.4.3 外围护体不同层的影响分析 |
6.4.3.1 建造能耗与最外层的关系 |
6.4.3.2 运行能耗与保温层 |
6.4.3.3 全生命周期能耗与最外层的关系 |
6.5 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建筑设计阶段计算机辅助全生命周期评估的方法研究 |
7.1 计算机辅助评估方法模型 |
7.1.1 定义目标和边界 |
7.1.2 清单分析 |
7.1.3 影响评估 |
7.1.4 结果阐释 |
7.1.5 建立评价模型 |
7.2 计算机辅助评估的计算方法 |
7.2.1 参数与变量汇总 |
7.2.1.1 BIM信息集成平台 |
7.2.1.2 信息流结构 |
7.2.2 编程语言 |
7.2.2.1 编程结构 |
7.2.2.2 计算公式 |
7.2.3 数据分析 |
7.2.3.1 数据分析软件 |
7.2.3.2 图表报告 |
7.2.3.3 相关性分析 |
7.2.3.4 敏感性分析 |
7.3 影响因素分析 |
7.3.1 LCA研究的目标和范围(Goal and scope) |
7.3.1.1 研究成果要求 |
7.3.1.2 评估指标 |
7.3.2 建筑类型差异 |
7.3.2.1 传统建造模式与工业化生产模式 |
7.3.2.2 重型结构与轻型结构 |
7.3.2.3 建筑功能 |
7.4 设计方法的应用前景与局限性 |
7.4.1 可运用的评估类型 |
7.4.2 软件开发前景 |
7.4.3 局限性与改善方法 |
7.4.3.1 局限性 |
7.4.3.2 改善方法 |
7.5 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7.5.1 政府 |
7.5.2 建筑师 |
7.5.3 使用者 |
7.5.4 投资方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语 |
8.2 本文可能深入开展的下一步工作 |
8.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8.4 行业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编程语言 |
1 EnergyPlus模拟运行文件生成方法(6.2.2章节相关代码) |
2 全生命周期能耗生成算法(6. 2. 3章节相关代码) |
2.1 算法结构 |
2.2 对象(entity)定义与信息录入 |
2.2.1 研究对象定义 |
2.2.2 加工过程参数信息 |
2.2.3 材料参数信息 |
2.2.4 方案定义 |
2.2.5 结果定义 |
2.2.6 运输过程参数信息 |
2.3 建造能耗运算代码(Embodied Energy) |
2.4 运行能耗运算代码(Operating Energy) |
2.5 维护能耗运算代码(Maintainence Energy) |
2.6 终端能耗运算代码(End-of-life Energy) |
2.7 全生命周期能耗运算代码(Life Cycle Energy) |
附录2: 第六章节评估参数汇总 |
1 建造阶段参数 |
2 维护阶段参数(无需维护的替换材料参数省略) |
附录3: 第六章节计算机辅助运算模拟结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库仑滴定法测定全硫国际标准与国标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ISO20336与GB/T214库仑法主要差异 |
3 ISO20336与GB/T214库仑法差异说明 |
3.1 关于高硫煤一般分析试验样品粒度的规定 |
3.2 电解液重复使用条件的规定 |
3.3 高硫煤一般分析试样称样量的规定 |
3.4 方法精密度的规定 |
4 结语 |
(6)第78届IEC大会期间电工行业部分技术委员会会议通报(论文提纲范文)
一、IEC/TC3会议 |
1、IEC综合信息报告 |
2、TC3全会 |
二、IEC/TC 14会议 |
1、综合信息 |
2、各工作组报告 |
3、联络员报告 |
4、长远发展计划 |
三、IEC/TC105会议 |
1、工作组会 |
2、IEC/TC105新技术领域活动进展情况 |
四、IEC/TC111会议 |
1、工作组会议 |
2、IEC/TC111会议 |
五、IEC/TC112会议 |
1、IEC/TC112现有工作简介 |
2、各个工作组会情况 |
3、会议中与我国相关的事项 |
六、IEC/TC117会议 |
1、背景资料介绍 |
2、参会情况介绍 |
(7)碳监测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碳监测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碳监测问题国内研究综述 |
一、碳监测问题的制度起源及其功能和价值研究 |
二、碳监测机制与制度内容方面的研究 |
三、在碳监测对象方面的研究 |
四、碳监测制度与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关联研究 |
五、后京都时代中国MRV政策选择研究 |
六、碳监测制度与碳减排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研究 |
七、碳监测能力建设对碳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制度支撑方面 |
八、国外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实体系建设经验借鉴研究 |
九、企业碳排放管制、碳排放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联研究 |
第二节 碳监测问题国际和国外研究综述 |
一、与减缓议题MRV相关的研究 |
二、全球气候治理、迈向气候正义相关碳监测议题研究 |
第二章 碳监测核心要素起源及其在当前气候协定中的实践 |
第一节 碳监测的核心要素及其概念起源 |
一、碳测量/碳监测 |
二、碳报告 |
三、碳核证/审查 |
第二节 当前气候法中的碳监测议题 |
一、温室气体清单 |
二、《京都议定书》机制下的排放单位的核算 |
三、温室气体减缓政策和措施 |
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援助的承诺 |
五、清洁发展机制 |
六、气候变化项目(非京都机制下CDM项目) |
第三节 未来气候法中碳监测议题的可能选项 |
一、国家温室气体清单 |
二、排放目标 |
三、非靶标减缓行动(Non-Target Mitigation Actions) |
四、资金和技术支持 |
五、未来气候法碳监测议题的发展展望 |
第三章 碳监测的概念演变及其法律价值 |
第一节 碳监测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
一、碳监测概念肇始于UNFCCC国家信息通报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义务框架 |
二、碳监测内容的法律化发展于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国家清单编制指南 |
三、碳监测法律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奠基于巴厘路线图确定的MRV“三可”原则 |
四、碳监测法律制度发展新阶段:区域化、内国化 |
第二节 碳监测的法律价值 |
一、是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碳减排评价机制的制度基础 |
二、是使碳减排量获得公信力的法律基础 |
三、是制定符合国情和国家利益的碳减排政策体系和创新政策工具的制度基础 |
四、是建立企业碳资产管理和碳权保护的法律机制的前提 |
五、碳监测制度的法律价值,还体现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国家利益维护和国际碳减排标准和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争夺上 |
第四章 碳监测制度需求的实践分析 |
第一节 碳监测制度发展的驱动力 |
一、碳监测制度发展驱动力的范围 |
二、UNFCCC和京都框架下报告义务要求 |
三、区域气候立法中的报告义务要求——以欧盟为例 |
四、国内碳减排和低碳发展决策过程的需求 |
五、“碳治理”结构下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
第二节 碳监测制度需求的域外考察——以德国、美国制度需求为样本 |
一、德国碳监测的制度需求:监测能源转型的需要 |
二、美国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
第三节 中国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
一、UNFCCC和京都框架下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
二、国内减排政策和措施发展的碳监测制度需求 |
第四节 中国碳监测能力建设的制度基础与方案选择 |
一、大力提升跟踪碳排放和减缓行动的能力,满足国际气候法报告义务的要求 |
二、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碳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目标的履行进度情况的监测,需要改进行政机关的协调能力,提升能源统计系统 |
三、为跟踪国家目标实现进度,中国需要在次国家层面的能源数据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跟踪上加大能力建设 |
四、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需要一个复杂而精巧的MRV体系,需要加强和推进当前碳交易体系中的MRV制度建设 |
五、“有效碳治理”结构需要合理界定气候行动者的权利义务界限,这依赖于对他们气候行动的准确测量和建立多层次的排放管理制度与机制 |
六、小结:中国碳监测能力建设的实践方案 |
第五章 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政策目标 |
一、碳监测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 |
二、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政策目标 |
第二节 碳监测法律制度有效运行的制约因素 |
一、碳监测制度目标设定对制度设计产生的限制 |
二、碳监测制度跟踪和评价对象本身的特性对碳监测制度运行产生的影响 |
三、碳监测制度的运行受相关立法和协议的强制性程度影响较大 |
四、碳监测制度体系内部也是有强弱之分的 |
第三节 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透明度原则 |
二、可比性原则 |
三、可靠性原则 |
四、有效性原则 |
五、及时性原则 |
六、完整性原则 |
第四节 中国当前碳监测制度运行实践分析 |
一、碳监测制度运行透明度实践分析 |
二、碳监测制度运行可比较性实践分析 |
三、碳监测制度运行可靠性实践分析 |
四、碳监测制度运行有用性实践分析 |
五、碳监测制度运行及时性实践分析 |
六、碳监测制度运行完整性实践分析 |
第六章 未来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第一节 国际气候协定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概述 |
一、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的产生 |
二、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框架的形成 |
三、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的深化 |
第二节 未来国际气候法语境下发展中国家碳监测制度的框架 |
一、公约框架下非附件一国家信息通报 |
二、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
三、两年期更新报告(biennial update reports,BURs) |
第三节 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S)中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一、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s)的结构与框架 |
二、国家适当减缓行动MRV概述 |
三、国家适当减缓行动MRV的管理要素 |
四、国家适当减缓行动与发展中国家MRV能力 |
第四节 未来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一、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构建碳监测制度的国际背景和政治需求 |
二、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构建碳监测制度的任务和目的 |
三、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第七章 国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第一节 碳监测议题的发展维度 |
一、碳监测议题的国际气候法维度 |
二、碳监测议题的国内气候法维度 |
三、碳监测议题的企业减排义务维度 |
第二节 国内气候法语境下碳监测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一、国内气候法语境下碳监测制度构建的目标和任务 |
二、国内气候法语境下碳监测制度构建的原则 |
第三节 面向碳排放交易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一、碳监测制度在碳排放交易监管中的作用 |
二、面向碳排放交易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构成要素 |
三、面向碳排放交易层面的我国碳监测制度构建的法律思考 |
第四节 面向碳减排项目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一、碳减排项目概述 |
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碳监测制度 |
三、自愿减排项目的碳监测制度 |
四、构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思考 |
第八章 面向企业的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第一节 碳排放管制背景下企业碳认知态度变迁与碳减排路径的演进 |
一、碳排放管制背景下企业碳管理认知的提升 |
二、面向企业的温室气体管理标准化工作与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建立面向企业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 |
一、以能源统计为基础统计和核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 |
二、面向碳排放交易的企业温室气体登记试点 |
三、构建全面的温室气体统计和核算制度 |
第三节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 |
一、强制性温室气体报告制度 |
二、自愿性温室气体管理计划 |
三、建立我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的法律思考 |
第四节 面向企业的社会化管理制度 |
一、企业温室气体盘查(Corporate GHG Inventory) |
二、企业产品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盘查 |
三、碳中和(Carbon Neutral)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我国矿山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矿山机械行业基本情况 |
二、行业标准化工作发展概况 |
三、国内矿机标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国内标准现状 |
2标准存在的问题 |
1) 标准总体水平不高 |
2) 标准内容偏重于生产型, 难以满足市场需要 |
3) 标准存在重复交叉相互制约 |
4) 标准协调配套性不足 |
5) 标准制定前期研究不够 |
6) 技术标准与科研、技术更新和产业化的同步性较差 |
四、国外标准现状和发展趋势 |
五、矿山机械行业标准化发展趋势和近期工作重点 |
四、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燃料委员会ISO/TC27会议情况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标准体系研究[D]. 陈煜朋.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2]煤炭质量检测技术发展与应用展望[J]. 方全国,皮中原. 煤质技术, 2020(06)
- [3]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范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轻型结构周转型住宅外围护体的全生命周期能耗计算与评价方法研究[D]. 宋一鸣. 东南大学, 2019(05)
- [5]库仑滴定法测定全硫国际标准与国标比较[J]. 王秋湘,李英华. 煤质技术, 2018(03)
- [6]第78届IEC大会期间电工行业部分技术委员会会议通报[J].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化与技术评价中心. 电器工业, 2015(02)
- [7]碳监测法律制度研究[D]. 崔金星.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8)
- [8]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矿物燃料委员会ISO/TC27第23届年会在北京召开[J]. 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煤质技术, 2011(06)
- [9]我国矿山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现状与发展[J]. 杨现利.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09(05)
- [10]加快采用煤炭国际标准步伐,全面提高我国煤炭标准水平,促进煤炭行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 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标准化, 2008(02)
标签: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论文; 国际标准化组织论文; 生命周期理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