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房产市场 推进安居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张杰,李力[1](2009)在《当代北京城市住房发展的反思》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首都的北京,其住房建设和体制改革集中反映了我国住房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问题。本文结合我国改革后宏观的社会、经济形势发展演变,通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房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三条线索,对北京住房供给和分配的制度变迁、住房建设规划与空间布局两大方面进行梳理和反思,试图对北京30年住房建设和规划中的成就与问题有一个清晰认识。
陈雷[2](2021)在《住房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法治进路》文中研究说明保障公民尤其是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成为新时代统筹民生各项工作、增幸福促和谐的关键。住房保障法以及城镇住房保障条例迟迟未能按照立法计划出台,不利于解决当前地方各自为政下保障方式规范性不足、政府与市场边界紊乱、政府间支出责任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实现公民住房保障,需要在31个地区实践样态梳理以及改革开放40年来住房保障政策反思的基础上,通过住房保障法律属性的界定和类型化,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进行规范性划分。具体的方法是:一方面在"居者有其屋"的宪法属性基础上厘清政府与市场的活动边界,确定事权范畴,以租赁式保障为主并依法规范产权式保障;另一方面是通过"基本需求"与"基本以上需求"的权属明晰以区分强制性义务与选择性义务的保障差异,并作为各级政府间事权归属和支出责任的分配基准。
荣晨[3](2021)在《“十四五”时期应从四个方面完善住房市场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住房市场体系建设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若干问题。"十四五"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完善我国住房市场体系要从需求、供给、金融、制度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统筹推进稳增长与管理调控,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二是因城施策及时增加土地供应,多措并举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三是控制居民部门杠杆率升速,严格管控房贷利率过快上浮;四是着力缩小收入差距,稳妥推进房产税改革,完善制度建设促进REITs发展。
刘晗钰[4](2021)在《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 ——以Y县安居工程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崔佳琪[5](2021)在《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住房保障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胜男[6](2021)在《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对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研究 ——基于CGSS 2015的数据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已逐步从以福利为基础的住房保障制度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的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由于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城镇中低收入居民负担不起房价,因此,我国正在逐步建立以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住房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镇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基本住房保障服务领域的投入,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从实际出发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那么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对基本住房保障服务的满意度如何呢?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对基本住房保障服务的满意度呢?首先,本文从政府服务维度、住房感知维度以及个体特征维度三维层面来分析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前人的研究及分析结果做出研究假设。接着,本文利用CGSS 2015数据对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服务的满意度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对基本住房保障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均值为64.38分,总体满意度得分较低。各地区满意度分化明显,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满意度相对较低。其次,本文利用CGSS 2015数据通过构建有序逻辑回归模型(Ologit模型),从三维层面分析影响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的因素。研究发现:政府服务维度对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中基本住房保障服务资源分配的均衡性是居民的最大需求,且住房保障服务资源获取的越便利、提供的数量越充足、普惠性越强,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满意度越高;其次是住房感知维度,拥有房屋产权居民的满意度显着高于无房屋产权的城镇居民,但以借贷方式获得产权房,可能会使居民的满意度降低。住房面积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住房面积越大,生活条件越好,居民满意度越高。第三是个体特征维度,个体特征维度中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地位均显着影响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满意度,其中社会地位对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最大,而性别对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不显着。最后,针对以上分析结论得出几点建议:首先,基于政府服务维度提升方面。一是要坚持政府在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方面的主导地位。二是要注重提供住房保障资源的均衡性,协调发展。三是合理规划保障房选址,提高房屋质量;其次,基于住房感知维度提升方面。一是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拥有率。二是稳住房价,降低住房经济负担。三是科学规划,保障住房面积;再次,基于个体特征维度提升方面。一是引导建立梯度消费体系,实现住房租购并举。二是要引进专业人才,依据公众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三是要合理配置住房资源,提高低阶层群众满意度。
张旭文[7](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周贺[8](2021)在《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集聚作为既能够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又能够影响房地产市场供给的重要经济变量,与房地产价格上涨存在着紧密的理论关联。同时,产业集聚作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化特征之一,代表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因此,研究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包括为解释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提供新视角与新证据,发现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分化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为不同城市结合实际开展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在界定人口集聚、房地产和房地产价格相关概念后,对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重视现实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分析;运用经济理论分析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制和门限效应表现;选取合适经济变量,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为样本,应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获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是我国产业集聚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房地产价格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产业集聚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异明显,除北京和海南外,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区位熵指数明显大于1,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除了河南、安徽、内蒙古、陕西等省份表现较好外,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其他省份制造业集聚水平均较低。与制造业不同,以开发建设为主导的中西部地区,建筑业普遍具有较高的集聚水平。而金融业因其强大的中心集聚力,导致金融业集聚不仅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差异,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带内省际差异,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业集聚表现出与金融业相似的特点,且其与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冷热密切相关。根据各地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数据,对比发现我国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东部省份的房地产价格分化严重,35个大中城市的土地成本数据也表现出了相似的特征。二是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的影响。理论上,产业集聚能够影响居民的房地产购买能力和数量,从而提升房地产的市场需求,同时产业集聚能够影响土地供给和房地产开发融资成本,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因此,产业集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影响房地产价格。以35个大中城市数据为样本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制造业和建筑业集聚对房地产集聚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集聚影响不显着,这反映了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更能够长期影响房地产的价格水平,我国房地产价格水平的上涨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实体经济支撑的。考虑到房地产价格对产业集聚的反向影响关系,对模型内生性进行讨论,并采用新的核心解释变量测量方法和变更样本时间跨度的方式再次进行估计,发现研究结论是稳健的。此外,工资收入、财富水平、建筑成本、土地成本均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房屋竣工面积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与房地产价格的供需决定理论的预期结论相一致。三是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是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机制变量。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是经济集聚理论成立的两大基础,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原因,产业集聚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推动了人口集聚的发生,人口的居住需求又刺激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扬。产业集聚推动政府平衡工业用地与住宅土地供给,由于新增土地出让收入具有政府财政平衡和补贴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这强化了政府提高土地价格的城市土地经营动机,进而推高了房地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能够部分的传导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是产业集聚作用于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影响机制。四是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门限效应特征,符合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城市在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异质性能够影响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大小,即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存在着异质性影响。选取产业集聚水平、人口集聚水平和土地成本等反映城市异质性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条件的变量为门限变量,实证结果证实了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异质的,研究还发现对于大多数正处于发展中的城市来说,城市总体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人口集聚水平较低和土地成本较低,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影响更大。分产业来看,制造业集聚在城市产业集聚水平不高时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而金融业集聚在城市产业集聚水平高于某一门槛后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促进作用则日益增强,这与产业升级理论下的城市经济发展现实相一致,对于北京上海等产业集聚度高的城市来说,金融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城市,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集聚发展能够显着的拉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实际,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促进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产业集聚差距和房地产价格差距。二是重视人口集聚对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好大中城市流入人口的住房问题。三是重视大中城市土地成本持续上升导致的房地产价格攀升问题,合理解决地方政府用住宅土地出让收入补贴工业用地开发成本,用住宅土地出让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问题,彻底遏制地方政府提高土地价格、助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土地经营动机。加强顶层设计和对财税制度、官员晋升评价、中央地方事权划分、土地性质变更出让等多项重要经济制度的系统性改革,将房地产回归到居住属性的普通商品,实现“房住不炒”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目标。
邓世玉[9](2021)在《合肥市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等问题,全国各地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合肥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家庭得到了政府帮助,住进了保障性住房,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政府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时,忽视了住区配套设施的供给,使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大量出现。与普通住区居民相比,保障房住区居民由于他们自身能力和经济限制,对住区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配建直接关系到保障房住区居民日常生活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因此,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文章从城市和住区两个层面对合肥市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展开研究,以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和供需匹配为研究重点,探索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完善程度以及与居民需求是否匹配,并提出优化策略。文章首先从城市层面分析了保障房住区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特征,并基于生活圈理论,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进行了评价分析,测度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完善程度;其次,根据各住区设施空间配置完善程度选取案例小区进行实地调研,从住区层面分析了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情况和居民的个体属性、需求偏好,并通过住区居民对设施的使用率和满意度衡量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匹配与否;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出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从宏观政府导控、中观规划引导以及微观建设管理三个方向提出关于合肥市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针对性优化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大量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不完善,设施供给严重不足;(2)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分布不均衡,存在区域差异;(3)部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种类不全,存在质量问题;(4)部分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有效供给,存在供需不匹配现象。为有效解决当前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所存在的问题,使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在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和社会公平性原则,呼吁政府加强其管控力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同时可通过科学合理的保障房住区选址,针对保障房住区及居民特征适度修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使其具有针对性,解决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合理问题;还要加强保障房住区社区生活圈的构建,结合居民的实际需求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文章旨在通过合肥市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为合肥市及其他类似城市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丰富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研究理论,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图[53]表[19]参[97]
边雨[10](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二、规范房产市场 推进安居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范房产市场 推进安居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2)住房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法治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住房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界定的法理审思 |
(一)逻辑起点:“居者有其屋”的价值判断 |
(二)现实困境:基本权利保障理念的缺失 |
1.规范层面的供给不足。 |
2.实践层面的支出错位。 |
二、住房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思路与法律边界 |
(一)划分思路:以基本权利保障层次性为依托 |
(二)法律边界:何为“基本及以上的住房需求” |
1.“基本住房需求”:强制性保障义务。 |
2.“基本以上住房需求”:选择性保障义务。 |
三、住房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优化路径 |
(一)责任划分现状:以31个地区的实践样态为范本 |
(二)权属界定:类型化视角下支出配置的层次性基准 |
1.“基本住房需求”事权与支出的权属界定。 |
2.“基本以上住房需求”事权与支出的权属界定。 |
(三)路径导向:事权清单类型化与支出责任分配相适应 |
四、结语 |
(3)“十四五”时期应从四个方面完善住房市场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三五”我国住房市场体系建设进展 |
(一)住房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
1.租购并举体系逐步建立。 |
2.住房保障支出明显增加。 |
3.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显着增加。 |
(二)市场运行节奏趋于常态 |
1.市场量价渐近平稳。 |
2.住房供需显着增加。 |
3.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平稳。 |
(三)助力“十三五”平稳收官 |
1.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显着增加。 |
2.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重超90%。 |
3.“房地产五税”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比重显着提升。 |
二、住房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一)住宅用地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扩张的住房市场需求 |
1.城镇化率仍将继续提升。 |
2.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住宅价格涨幅。 |
3.住宅用地占比下降。 |
(二)居民部门继续加杠杆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制约 |
1.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速度位居世界第一。 |
2.经营性贷款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 |
3.居民部门继续加杠杆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三)转向居民部门的收入未充分转为产品和服务需求 |
三、政策建议 |
(一)需求方面:保持政策平稳、完善调控措施 |
1.统筹推进稳增长与管理调控。 |
2.完善房地产调控措施。 |
(二)供给方面:增加土地供应、发展租赁市场 |
1.因城施策及时增加土地供应。 |
2.多措并举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
(三)金融方面:控制杠杆增速、管控房贷利率 |
1.控制居民部门杠杆率升速。 |
2.管控住房贷款利率过快上行。 |
(四)制度方面:推进房产税改革、促进REITs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
1.着力缩小收入差距。 |
2.稳妥推进房产税改革。 |
3.完善制度建设促进REITs发展。 |
(6)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对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研究 ——基于CGSS 2015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二、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中低收入居民 |
二、城镇基本住房保障 |
三、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4C理论 |
二、福利经济学理论 |
三、政府干预理论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政府服务维度分析 |
二、住房感知维度分析 |
三、个体特征维度分析 |
第四章 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现状 |
第一节 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
一、实物配给阶段:福利分房制度(1949-1978 年) |
二、改革探索阶段:房改探索(1978-1998 年) |
三、市场供给阶段:房改的深化与完善(1998—至今) |
第二节 城镇基本住房保障供给现状 |
一、政府住房保障支出 |
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现状 |
一、数据来源 |
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现状分析 |
第五章 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变量描述 |
一、指标体系构建及先验分析 |
二、变量选取 |
三、模型选取 |
第二节 实证检验 |
一、模型估计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与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一、基于政府服务的住房保障服务提升 |
二、基于住房感知的住房保障服务提升 |
三、基于个体特征的住房保障服务提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7)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
1.3.1 核心观点 |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
5.1.1 研究设计 |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
8.2.1 完善法律制度 |
8.2.2 完善契约制度 |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聚 |
2.1.2 房地产 |
2.1.3 房地产价格 |
2.2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
2.2.1 产业区理论 |
2.2.2 工业区位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2.5 竞争优势理论 |
2.3 房地产价格决定的相关理论 |
2.3.1 供需理论 |
2.3.2 地租与竞租理论 |
2.3.3 城镇化理论 |
第3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的阶段性分析 |
3.1 房地产市场的形成阶段 |
3.2 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阶段 |
3.3 房地产市场的政府主导阶段 |
3.4 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阶段 |
第4章 我国产业集聚测量和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 |
4.1 中国产业集聚程度现状 |
4.1.1 产业集聚的测量方法 |
4.1.2 我国不同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表现 |
4.2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1 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化的总体趋势 |
4.2.2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3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省际差异分析 |
第5章 不同产业集聚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实证研究 |
5.1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影响房地产的购买需求 |
5.1.2 影响房地产的供给 |
5.1.3 理论模型 |
5.2 面板数据模型及估计方法 |
5.2.1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
5.2.2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城市样本选择 |
5.3.2 实证模型与指标选取 |
5.3.3 相关性分析 |
5.3.4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
5.4.1 房地产价格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5.4.2 内生性处理与结果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机制的实证研究 |
6.1 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机制分析 |
6.1.1 产业集聚通过人口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 |
6.1.2 产业集聚通过土地供给影响房地产价格 |
6.2 中介效应检验 |
6.2.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 |
6.2.2 中介变量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人口集聚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2 土地成本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7章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非线性影响 |
7.1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7.1.1 城市异质特征与外部条件差异 |
7.1.2 产业集聚影响的边际效应递减 |
7.2 非线性实证模型构建 |
7.2.1 门限面板回归模型介绍 |
7.2.2 门限变量选取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产业集聚对房价水平的非线性影响 |
7.3.2 不同行业集聚对房价水平的非线性影响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合肥市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事业受到国家持续关注 |
1.1.2 保障性住房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凸显 |
1.1.3 现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出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保障房住区 |
1.3.2 公共服务设施 |
1.4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区概况 |
1.4.2 数据来源及初步处理 |
1.5 研究对象 |
1.5.1 保障房住区 |
1.5.2 公共服务设施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研究理论 |
2.1.1 公共设施区位理论 |
2.1.2 生活圈理论 |
2.1.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进展 |
2.2.1 国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进展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合肥市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分析 |
3.1 保障房住区发展概况及空间分布特征 |
3.1.1 保障性住房发展概况 |
3.1.2 保障房住区空间分布特征 |
3.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及分布特征 |
3.2.1 各行政区之间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分布差异明显 |
3.2.2 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呈现“大同质,小分异”现象 |
3.2.3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呈现“中心集聚-外围分散”特征 |
3.2.4 公共服务设施与保障房住区错位分布现象明显 |
3.3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评价 |
3.3.1 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评价思路 |
3.3.2 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评价结果 |
3.3.3 保障房住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分析 |
3.3.4 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肥市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匹配分析 |
4.1 保障房住区调研情况及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分析 |
4.1.1 保障房住区调研情况 |
4.1.2 案例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供给分析 |
4.2 居民个体属性及需求偏好分析 |
4.2.1 居民个体属性分析 |
4.2.2 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偏好分析 |
4.2.3 基于居民个体属性的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偏好分析 |
4.3 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匹配分析 |
4.3.1 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率分析 |
4.3.2 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肥市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
5.1 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1 存在问题 |
5.1.2 原因分析 |
5.2 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原则 |
5.2.1 以人为本原则 |
5.2.2 社会公平性原则 |
5.3 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
5.3.1 宏观政府导控 |
5.3.2 中观规划引导 |
5.3.3 微观建设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保障房住区一览表 |
附录 B 调研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规范房产市场 推进安居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北京城市住房发展的反思[J]. 张杰,李力. 城乡规划, 2009(01)
- [2]住房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法治进路[J]. 陈雷. 南京社会科学, 2021(10)
- [3]“十四五”时期应从四个方面完善住房市场体系[J]. 荣晨. 宏观经济管理, 2021(08)
- [4]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 ——以Y县安居工程项目为例[D]. 刘晗钰.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5]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住房保障政策文本量化研究[D]. 崔佳琪. 燕山大学, 2021
- [6]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对基本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研究 ——基于CGSS 2015的数据分析[D]. 王胜男.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7]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8]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周贺. 吉林大学, 2021(01)
- [9]合肥市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 邓世玉.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10]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