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让电子政务做些什么?——电子政务对话录(一)(论文文献综述)
刘晨光[1](2018)在《香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公民自愿参与模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依据伏巴(Verba)的公民自愿参与模型,探究影响香港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伏巴(Verba)的公民自愿参与模型主要包括资源、心理动机和招募三个影响的维度。本研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该模型的一些维度进行了调整,比如将资源维度的公民技能调整为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去掉了金钱因素;同时将政治知识水平和政治态度调整为心理动机的维度当中;以及在招募维度上没有考虑亲人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结合香港实际问题,探究香港青年人的身份认同以及生活满意度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是否会造成影响。而对于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笔者将其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在网络上关注和获取政治信息、互动交流政治信息、参与网络政治行动等三个方面。本研究通过发放有效问卷328份,并结合几个深度访谈案例,同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卡方和回归以及因子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从主假设上,资源和心理动机都部分影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招募因素则完全影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而笔者新增加的因素中,身份认同对网络政治参与不造成影响但生活满意度对网络政治参与造成部分影响。同时笔者也将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和线下现实政治参与行为之间做了回归分析,发现线上参与对线下参与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即越是愿意在网络上参与政治类相关的活动,就越是不愿意在线下进行参与。最后笔者综合学者观点,提出了从一些缓解网络政治参与的一些政策和建议,并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凌凌[2](2018)在《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风险与治理》文中研究说明民粹主义是一种反精英主义的意识形态,它把人民作为合法性的唯一来源,在政治上崇尚直接民主和多数统治,反对代议制度;在经济上追求绝对平等,反对等级关系和贫富差距;在道德和文化上崇拜草根阶层,认为他们是“善”和“美”的来源和化身;以诉诸情感而非理性的方式开展社会动员,鼓励人们以激进的方式反抗现行体制和统治阶层,具有草根性、批判性、极端性等特征。它既是平民大众不满现状的一种政治心态和社会思潮,也是部分精英人士试图操纵群众的一种社会运动和政治策略。民粹主义是最近几年来国际政治变局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国社会中日益值得关注的一种社会思潮。中国现阶段的民粹主义主要表现在网络空间,是以网络舆论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抗争运动。它以现实社会中的大众情绪和长期形成的集体记忆为心理基础,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传播载体,以反精英反体制反智识反主流意识形态为主要诉求,以情感动员为主要动员方式,具有明显的“事件型”而非“议题型”特征,参与者没有明确的组织和行动纲领,其行为表现出一种“集体无意识”,非理性、极端化特征较为突出。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发生与传播,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蕴藏着多方面的社会风险,甚至可能在关键时刻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因此,对于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沿着“是什么”——“会怎样”——“为什么”——“怎么办”的研究逻辑渐次展开,首先提出问题:中国的网络舆论场上是否有明显的民粹主义症候?如果有,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它有何表现?它围绕哪些主要议题展开?网络民粹主义舆论有哪些特征?如果任由网络民粹主义舆论发展,将造成何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后果?然后分析问题: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最后,探讨对策,从现实社会和舆论空间两个方面,寻求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预防和治理之道。全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共分四节。第一节,从世界范围内的民粹主义浪潮到中国网络舆论场的民粹主义风险,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第二节,界定了研究的基本概念;第三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挖掘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并交代了三个小的创新点。第四节,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一章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共分两节。第一节从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几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挖掘了论文中用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资源。第二节,围绕民粹主义和网络民粹主义,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学术文献。第二章,中国网络舆论场上的民粹主义症候,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呈现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本章共分三节。首先,依据社交媒体发展的时间顺序,梳理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线索与表现形态:从门户网站的“标题党”狂欢,到论坛时代的群体极化,再到博客时代的粉丝迷狂,再到微博广场的万众围观,再到微信圈层文化中的风险沉潜,展示了传播平台和舆论形态之间的共生互动。接着,在一个共时态的环境下,归纳了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六大主要议题:反精英议题、反体制议题、反智识议题、反主流意识形态议题、民族民粹主义议题和环保民粹主义议题,凸显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反对”立场。最后,总结了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传播特征:以民众的自发传播为主,尚未出现卡里斯玛式的政治领袖;围绕负面事件进行舆论啸聚;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方法;使用诉诸情感的动员方式;伴随谣言和阴谋论;线上线下的跨地域互动。第三章,网络民粹主义舆论传播的风险。本章共分四节,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民粹主义舆论传播可能带来的风险:政治方面:激进政治参与冲击体制安全;“抗议政治”和“否决政治”降低施政效率;舆论“逼宫”伤害法治秩序;国际民粹主义浪潮引发连锁效应。经济方面:“福利赶超”拖垮国民经济;舆论暴戾推动精英移民。社会方面:民粹主义的“冲突叙事”造成社会撕裂;“多数暴政”借道德之名践踏个人权利。文化方面:全民生产导致文化低质化;舆论极化造成公共领域萎缩。第四章,网络民粹主义舆论产生的原因,本章共分四节。将从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结构性怨恨、互联网赋权引发政治参与爆炸式发展、国民素养教育缺失造就了民粹主义传播的群众基础、传播格局演进催化了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勃兴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五章,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预防与治理。本章共分两节,首先,从四个方面改善现实社会治理,预防民粹主义情绪的发生:推进公平消弭结构怨恨;遵守法治约束民粹冲动;疏通渠道化解参与压力;改善教育铲除民粹土壤。接着,从理念和方法两个层面,探讨改进舆论空间的治理。理念上,从舆论斗争转向舆论治理,从“以我为主”转向相互尊重。方法上,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责任,构建舆论主体之间的对话,做好网络舆论的宏观调控。
厉娟[3](2017)在《新加坡廉政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根据“透明国际”组织发布的《2016全球清廉指数》报告显示,新加坡位列第七,是全球十大清廉国家中唯一的亚洲国家。新加坡是个十分有趣的国家,它处于中西文化交汇的马六甲海峡,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是华人,作为前英国殖民地,它既受传统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又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新加坡国土面积相当于北京海淀区的1.5倍,人口数量大约是北京丰台区的常住人口,但新加坡在过去几十年里却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奇迹。新加坡拒绝西方教科书式的民主模式,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新加坡政府的触角涉及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为民众提供了世界级优质住房、教育和医疗服务,连续10多年都被评为世界最清廉的国家。它虽然只是地图上不起眼的“小红点”,但却在向全世界输出自己的“新加坡经验”。文章着重论述了新加坡廉政建设的整体运行机制及其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启示。新加坡的反腐策略已形成整体合力,从威权政治、独立的贪污调查局、完备的公务员制度、高度法治化建设到深入的廉政文化等环节,层层相扣,互相作用,在新加坡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发挥着巨大作用。简而言之,完备而严密地反腐败法律体系和独立的贪污调查局是廉政建设的体制基石,完善而严格的公务员制度是廉政建设的推动因素,强有力的威权政治是廉政建设的政治前提,而深入的廉政文化既是反腐的社会效果,也是促进廉政建设持久运转的重要力量。本文在总结新加坡廉政建设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客观分析了新加坡模式所面临的挑战,随着内外部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的变化和发展,都对新加坡反腐模式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构成了挑战。在参考和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新加坡模式具有独特性,是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产物,并不是一味的效仿、照搬照抄就能取得同样的成绩,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对于我国反腐倡廉工作而言,新加坡模式中的几大要素:领导人强烈的肃贪意志、独立的反腐机构、高度法治化建设、深入持久的廉政文化建设等都可以为我国借鉴和吸收。新加坡模式对当今我国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借鉴价值在于相似制度背景下的成功经验,由于两国在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方式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新加坡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总结出真正适合我国的反腐战略和政策。
刘树燕[4](2015)在《民主执政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民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民主是人类民主进程中的新现象,是互联网技术作用于人类政治生活的重要结果。网络民主的崛起和发展,改变各国的民主政治生态,对现代民主政治进程中世界各国的国家与公民、政党与群众、政府与社会间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网络民主给现实民主带来的究竟是机遇还是风险,有赖于网络民主与各国现实民主完善程度以及二者间关系的强弱、博弈、调整而定。中国网络民主是中国公民以互联网科技为平台参与国家民主政治生活的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内容,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新方式,是共产党民主执政要应对的新挑战。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体系演进的重要成果,是共产党执政方略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一起,构成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方法系统。一般情况下,排除人为因素及其他少数情况,网络空间的民主主体——中国网民,与中国民主执政权利主体——中国公民,存在同质性:网民是民主执政权利主体公民在网络空间获得的新身份,这是将中国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联结起来的桥梁。依托网络讨论、网络质询、网络监督、网络投票、网络选举等形式,中国公民在网络空间进行民主参与和政治协商,实现着公民、社会与党和政府、国家之间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完成一项项当家作主履行主人翁权利的民主实践。作为中国公民维护当家作主地位和实现主人翁权利的新渠道,网络民主给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政治生态带来重大改变。它的崛起,促使政党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走向新的调整。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网络民主起步较晚。在不同发展阶段,网络民主对国家、政党、政府和公民之间关系的影响不同。即便同一发展阶段,网络民主因国家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公民民主政治素质差异、国家政治文明发展阶段和国家性质差异,也会在作用性质、影响程度和实践效果上存在巨大差别。西方发达国家中,有些国家的政党将网络民主广泛运用到日常政党活动中,在总统竞选和政党选举中巧妙利用网络民主的力量,占据政党活动优势,取得总统选举和政党选举胜利,彰显出网络民主在国家民主政治生活中的魅力。英美等发达国家及其政党,依赖较为完备的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基础,顺应科技发展潮流,重视并运用网络民主力量,实现网络民主与传统现实民主的融合与对接,推动国家和政党、政府和社会的发展。前苏联及苏共未能有效应对新科技挑战,僵化滞后的传统民主制度无法容纳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无法化解新思想造成的冲击,加上其他一些破坏因素,导致国家民主政治体制迅速被瓦解摧毁,落得国家解体、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惨重后果。世界各国尤其一些大党老党应对政治生态变迁挑战时所采取的立场、态度、战略及后果,为观察研究中国现实提供宝贵借鉴。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对中国的国家与政党、政府和公民之间关系的影响,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属性。当前,网络民主对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有何影响,其影响在多大程度、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在网络民主和民主执政关系调整中起何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向现代化转型要处理好的重大问题,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走向科学化现代化要处理好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上述观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采用政治学与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结合方法,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实际调研支撑下,对民主执政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民主建设问题进行研究。以中国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的互动为线索,以优化民主执政生态、创新民主执政方式、提高民主执政质量和科学化水平为视角,以端正对待网络民主的态度、缩小数字鸿沟减轻网络民主对民主执政的负面影响为突破点,以关注网络民意、利用网络民意、引导网络民意、适度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推进网络民主健康发展为落脚点,分析如何在网络民主和民主执政互动中推进中国网络民主健康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中国民主政治向现代化国家迈进。具体说来,本文共分八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导论。提出本文研究主题——网络民主和民主执政及其关系,给出选题依据,论述研究意义,梳理研究综述,阐释说明本文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本部分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本研究的价值进行概括、研究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研究的创新性进行说明,为本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基本问题概述。介绍学界对网络民主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前沿,界定本文所用网络民主基本内涵与外延;界定民主执政的基本内涵;分析网络民主与政党活动的内在逻辑,观察网络民主对政党活动政治生态的改变和政党活动对民主执政的反馈与回应,以西方国家政党活动个案为支撑,观察网络民主在政党活动和执政中的地位、价值、作用模式,分析网络民主在国家民主政治中的影响;分析中国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的互动关系及其成因。本部分的主要价值在于为整个研究建立起研究基础和理论框架,使整个研究具有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中国网络民主发展与民主执政生态变迁。分析全球化信息化、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及世界某些大党老党驾驭网络等媒体的得失等国内国际因素对中国网络民主兴起的影响,阐释说明中国共产党驾驭网络民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政党建设的重大意义;梳理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基本历程、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等,总结中国前一阶段网络民主发展态势;研究中国网络民主对民主执政政治生态变迁的三大影响。本部分的主要价值在于为后文研究分析现阶段中国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地位、价值、作用,以及正确处理二者关系视角下加强中国网络民主建设,做好理论准备。第四部分: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价值与功能定位。考察一般意义上网络民主的价值效度;梳理中共对发展网络民主的认识历程;分析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功能目标设计。本部分的主要价值在于确立网络民主和民主执政的辩证统一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解决网络民主和民主执政的关系,实现民主执政视角下网络民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逻辑和理论支撑。第五部分: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实践中的运用与个案研究。本部分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用事实说话”的思路,选取网络民主影响民主执政的五个经典案例,运用本研究开展的实际调研做支撑,考察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实践运用形式、方式、效果,分析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存在问题及原因,领悟中国公民民主素质、网络舆论生态、政党执政能力综合作用下,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利弊得失,为确立正确的网络民主发展态度和发展战略奠定基础。本部分的特点在于密切结合中国网络民主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现实进行分析。以实际调研支撑理论分析是本文力图实现的一个创新点。本部分的主要价值在于走出纯理论分析范式,以数、量、效、质相结合的形式,观察中国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发展中的影响力、作用力,为下文分析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供科学性支撑。第六部分: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的困境与问题分析。研究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的身份、发展、监督等现实困境;研究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本部分的价值在于更为深入地认识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发挥作用的现状,深入思考其存在的问题,增强下文提出的民主执政视阈下建设中国网络民主因应之策的针对性。第七部分:民主执政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民主发展因应之策。本部分针对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按照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的关系框架,提出六条发展网络民主的对策——网络民主发展要以忧患意识为基础提升战略高度,网络民主发展要以法治思维为导向夯实法律基础,网络民主发展要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政治文化氛围,网络民主发展要以疏导为前提确立网络民主治理方略,网络民主发展要立足服务现实立场走“虚实结合”发展道路,网络民主发展要以博采众长为理念吸取国外发展的宝贵经验。本部分是研究的最后落脚点,是研究意义和价值的直接体现和集中展示。第八部分是结语。对研究价值、研究思路、核心观点和结论做最后简要陈述。总之,网络民主对民主执政政治生态的改变是显着的,对民主执政的影响是巨大的。但网络民主又不是万能的,它必须融入现实民主政治系统才能发挥作用实现价值。只有尊重网络民主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趋势,重视、管理并运用网络民主提升民主执政的质量和水平,实现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的良性互动发展,才能克服网络民主可能给民主执政带来的危机和风险,中国网络民主才有出路,共产党民主执政才有更为广阔的前途。
王阳媛[5](2015)在《“这”的回指表现及其可及性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探讨了指示代词“这”的回指表现及其可及性特征。代词“这”作为近指代词的主要代表,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和研究,我们认为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理据性,值得我们通过新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以Ariel提出的可及性理论和许余龙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主题性理论为基础,以人民日报的新闻语料为载体,对“这”的回指及其可及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这”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构成指示词语都显示出了其高可及性的特征。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首先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这”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一章主要考察了“这”的句法功能,同时分析了“这”回指的先行语在句法方面的性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这”单独使用时的可及性,利用Ariel提出的四个影响可及性的因素,对“这”的可及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它是一个高可及性标示语的结论,同时结合主题性,对“这”的高可及性进行了确认。第三章主要讨论了“这”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并发现在不同的句法位置,“这”及其构成的指示词语同样表现出高可及性这一特征。第四章根据前人对“这”的研究,将其与“此”进行了对比,试图找出二者在句法功能、组合形式、语法意义和区别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总结出二者在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上存在的差异。第五章是结语,主要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不足。
张燕燕[6](2012)在《李光耀的治国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加坡,东南亚的一颗“明珠”,以发达的经济、廉洁的政治和完善的社会管理而闻名于世界,今天所取得的这一切成就与其开国元勋——李光耀密不可分。李光耀带领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殖民地小国走上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成为“第三世界里的第一绿洲”。要探究新加坡的成功首先就要研究李光耀的治国思想,他以敏锐的洞察力与实干精神将新加坡这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花园城市”。本文研究李光耀的治国思想,从该思想产生的背景出发,分别从精英主义治国思想、“亚洲式民主”、法律与秩序、经济实用主义四个方面论述李光耀的治国思想。精英主义是李光耀治国的关键,没有围绕在他身边的这一群精英,新加坡难以取得任何成就;“亚洲式民主”是李光耀治国的重要支柱,儒家思想为李光耀在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取得“新加坡人”认同感,威权政治体制成为新加坡政治发展的支柱;经济实用主义使新加坡从独立之日起便将人民放在首位,各种“亲民”的经济政策使新加坡人民实现生活富足,所以李光耀所领导的“好政府”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信任与支持,这也为人民行动党三十几年执政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法律与秩序创造了“花园城市”,同时,也是新加坡维持世界上最廉洁国家之一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光耀充分利用本国的地理位置,在外交中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在大国中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外交,成为小国家大外交的典范。
张治忠[7](2011)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代表了一种超越传统发展方式的全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选择与确立。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行政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一定的行政价值观的支撑和引领,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就很难落到实处,也很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人类发展伦理与政治伦理相互契合的角度,深入探讨生态文明理论与行政价值观的辩证关系,揭示与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行政价值观,以促进政府行政职能的转换和行政伦理的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与之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中政府行政理念和伦理价值观可谓社会支持系统的关键。设若政府行政理念和伦理价值观是与传统工业文明或农业文明相匹配的,那么它就很难也不会在行政决策和政府引领方面真正释放出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信息和能量。因此,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必须通过并借助于与之相适应的行政价值观及政府决策得以实现。也许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主体是多元的或是主体丛,但是在主体丛中起引领导航和决策保障作用的则只能是政府。这就决定了政府行政价值观在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中的龙头或翘楚地位。行政价值观的演进体现了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时代行政价值理念的嬗变。生态文明要求政府树立生态化的行政价值观,要求行政价值观从平衡人类社会关系提高到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高度,要求一种生态的治政智慧及与之相应的政府行政模式和公共行政人员的价值追求。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不同于工业文明或农业文明框架中的行政价值观在于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相处作为立论基点,强调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环境的保护和资源能源的节约作为基础或要件,是故“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入政府执政理念和行政决策系统,由此彰显出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义理,赋予行政公平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要义。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还包括:行政伦理理念的生态化;行政伦理决策的生态价值取向;产业导向的生态化标准;行政评估的生态优先观念;行政行为的环境正义观和生态补偿观;生态价值观应体现在公共行政人员的职业精神中。建构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行政价值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使生态文明成为行政价值观的基座和价值目标;强化生态型的行政价值观与行政价值观的生态化的双重对接;从生态文明建设与当代中国的理论资源的发掘中实现行政价值观建构的理论契合;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职能与行政价值观的逻辑关系中探寻行政价值观的建构理路。
徐宝义[8](2010)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科技等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信息时代。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迅猛发展,新媒体以互联网、手机等数字媒介为代表,不仅强烈冲击着社会经济形态,而且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使受众可以成为过去可望而不可即的媒介所有者,新媒体时代实现了媒体工具的大众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正在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中高级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日益成为普通民众接收信息与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但是,仍有部分党员的思想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对新媒体给党群工作和党群关系带来的挑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群众工作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存在,则对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的党群关系的和谐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新媒体条件下,充分把握新媒体的特点规律,利用新媒体做好新时期党群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论文从分析新媒体的一般理论入手,依托当前新媒体时代下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实例,一一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当前的党群关系的带来的时代机遇和挑战进行阐述,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思考。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三章和结束语,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本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重点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拟创新之处。第一章概述新媒体的一般理论、以及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党群关系带来的时代机遇和考验。首先,从新媒体“新”在哪里和强大的技术支撑这两个维度探求新媒体的概念,分析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便捷性、广泛性、开放性、多媒体性等特征,以及具有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主要形式。通过大量实例和数字,重点阐述,梳理了新媒体对政党的影响。其次,从新媒体所具有的特性出发,一一阐述了其对当前构建良好党群关系所带来的时代机遇,即:新媒体为党群沟通开掘了新渠道,新媒体为党教育引导群众开辟了新途径,新媒体为党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提供了新手段,新媒体为党接受群众监督打造了新利器。最后,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党群关系带来的考验和挑战,即: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管理”挑战,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新闻宣传工作带来“引导”挑战,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社会控制工作带来“安全”挑战,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党员干部带来“能力”挑战。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现状。一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积极探索。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如何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问题上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如:积极建设党建网站,打造新媒体平台;拓展新媒体功能,丰富信息化内涵;重视新媒体的运用,加强与群众交流互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群众宣传引导;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增强新媒体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某些党员干部对它的快速发展还未能完全适应,对它的发展规律和传播特点还未能完全掌握,据此从以下四个方面:即党员干部对运用新媒体做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党员干部的应对能力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适应,当前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相关机制不健全,党政工作的某些滞后与新媒体监督的广泛透明不相适应,进行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在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通过前面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新媒体与密切党群关系的影响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思考:第一,高度重视新媒体作用,提高运用新媒体意识;第二,善于利用新媒体,提高运用新媒体能力;第三,管理建设新媒体,完善体制机制;第四,坚持从严治党,规范网络监督;第五,要充分利用世界的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洋为中用,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积极借鉴西方主要政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经验。结束语展望了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未来,并再次从新媒体实现了党与群众的直接沟通,新媒体满足了群众的资讯需求,新媒体有利于扩大政党的宣传和影响,新媒体有利于政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四个方面强调新媒体对党群关系的重要意义。
杨洪斌[9](2010)在《公民权利意识的宪法学研究》文中提出在一个宪政体制良好运行的社会中,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乃是其普遍特点。考察各国的宪政史,我们发现西欧从中古迈向现代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正是平等权、财产权、选举权等公民权利意识的兴起。权利意识的兴起和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法治传统、整个社会的契约精神有着巨大的关联性,而权利意识的全面兴起最终促成了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公民社会的形成。一个社会从中古到现代的转型包括经济模式的转型、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以及社会成员观念的转型。因其主观性和连续性,人的观念是社会转型过程中至为缓慢和困难的。如果人们的观念无法更新,社会缺乏现代意义的公民,那么制度的改革必然遭遇水土不服。中国自从1840年打开国门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经历诸多曲折动荡之后,从改革开放开始才第一次有机会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发展自己的市场经济,而这三十多年的历史正是中国普通国民权利意识全面兴起的过程。但是大多数中国人距离真正合格的公民还很遥远。中国还需要启蒙吗?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认为启蒙的方式不仅是靠学者和精英的宣讲教育,更要靠制度改革本身来进行。乡土中国造就了中国人的乡土性格,中国人在两千年的帝制传统下养成的一些不符合近代色彩的观念至今仍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这意味着了中国的转型将是一个困难而漫长的过程,并不足以做出任何乐观的估计。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从宪法学的角度对公民权利意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公民权利意识内涵之界定”主要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含义进行研究,比较了公民权利意识和若干相关概念的异同,并探究了公民权利意识与西方的契约传统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公民权利意识在宪政建设中的作用”是本文的重点之一,通过考察欧美国家的宪政史,探讨了公民权利意识与民主政治、法治、公民社会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公民权利意识的普遍确立是实现宪政的必要条件。第三部分“中国人的观念——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近代以来经历的变迁”,着重介绍了在现代中国人观念中仍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些中古色彩的传统观念,并考察中国近代以来的启蒙运动以及国人观念发生的变化。第四部分“继续启蒙——什么样的启蒙方式”,认为中国启蒙运动远未完成,尚需无数努力。而启蒙的方式在于制度的变革,除了赋予公民权利之外,别无其他方法可以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并指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的两个方面,若要构建中国的公民社会,必然需要无数时日才能使人们养成新的“习惯”。
李丽坤[10](2005)在《论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文中认为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腾飞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发展的速度与程度,对于中国在新的世纪、新的世界格局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因此,保持社会稳定尤其是政治稳定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腐败问题尤其是政治领域里的权力腐败成为影响当前政治稳定的首要因素。权力腐败破坏了社会稳定,影响了改革进程,危害了市场配置资源的秩序。更为严重的是,腐败降低了人们对政府的认同感,损害了执政党的政治威信,使其合法性也受到质疑。詹姆斯·哈林顿说过,一个政府的腐败,意味着另一个政府的诞生。严重的政府腐败甚至会中断政治的发展,诸如清王朝的灭亡,印尼苏哈托政府的垮台,韩国的全斗焕、卢泰愚政府的更替无不与腐败现象有直接的联系。历史与现实迫使我们必须直面而不能回避。任何一个民族都会遇到严峻的挑战。挑战来源于制度缺陷,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转型时期,其挑战的严重性几乎与制度缺陷的程度成正比。透视当前的腐败,可以看到权力腐败都与体制和制度上的弊端息息相关。因此,从制度上、体制上建立防止腐败的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是当前反腐败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诗人惠特曼在《大路之歌》中唱到“路上有僵尸和石头,是该搬开的时候了。”腐败的成因不是单一的,这就决定了腐败解决途径的多元化。权力腐败是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背离,是对国家权力、公共权力的亵渎。在当前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铲除权力腐败,我们必须从权力运作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中去寻找对策,通过抓源头,治根本,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为实现廉洁政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笔者选此作为研究课题的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二、我们让电子政务做些什么?——电子政务对话录(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让电子政务做些什么?——电子政务对话录(一)(论文提纲范文)
(1)香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公民自愿参与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网络政治参与 |
1.4.2 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
1.4.3 香港青年研究 |
1.4.5 研究述评 |
1.5 研究思路、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数据收集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问卷调查法 |
2.2.2 深度访谈法 |
2.3 抽样方法 |
2.3.1 就近抽样 |
2.3.2 滚雪球抽样 |
2.4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2.5 问卷设计 |
2.6 信度检验 |
第三章 香港青年基本情况 |
3.1 基本信息统计 |
3.2 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 |
3.2.1 时政和娱乐类新闻最受关注 |
3.2.2 社交媒体是最重要的获取时政信息的渠道 |
3.2.3 关注时政类议题:贴近香港本地情况 |
第四章 模型涉及变量的统计情况 |
4.1 多数青年日均使用互联网2-5小时 |
4.2 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强 |
4.3 半数以上青年人对时政新闻感兴趣 |
4.4 政治效能感:虚拟民主的“现实乏力” |
4.5 政治知识水平较高 |
4.6 对《基本法》认可度高 |
4.7 低社团参与度 |
4.8 身份认知:近半数认可“中国香港人” |
4.9 近三分之一青年人对生活满意 |
4.10 香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
4.10.1 香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基本行为 |
4.10.2 事关个人利益是参与主因 |
4.10.3 坚持网络理性表达式是主流 |
4.11 各影响因素关系交叉分析统计 |
第五章 香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 |
5.1 影响网络政治参之关注获取时政类信息的影响因素 |
5.2 影响网络政治参与之交流互动时政类信息的影响因素 |
5.3 影响网络政治参与之网络政治行动的影响因素 |
5.4 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总结 |
第六章 网络政治参与和现实政治参与关系 |
6.1 越倾向于网络政治参与游行意愿越弱 |
6.2 越倾向于网络政治参与投票意愿越弱 |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强内地和香港民间交流 |
7.2.2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
7.2.3 香港当局要多倾听民意 |
7.2.4 建设爱国爱港的网络舆论阵地 |
7.2.5 加强对内地和香港发展模式的研究 |
7.3 研究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研问卷 |
附录2: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风险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世界范围内的民粹主义浪潮 |
二 中国网络舆论场的民粹主义风险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 民粹主义 |
二 网络民粹主义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 民主和民粹理论 |
(一)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二) 西方民主思想 |
(三) 民粹和民主的区别 |
(四) 民粹主义和精英主义 |
二 舆论和群体心理 |
(一) 舆论 |
(二) 群体心理 |
三 风险社会理论 |
四 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民粹主义的学术源流 |
二 网络民粹主义的多学科观照 |
三 文献述评 |
第二章 中国网络舆论场上的民粹主义症候 |
第一节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空间流变 |
一 门户网站的“标题党”狂欢 |
二 网络论坛的群体极化 |
三 博客空间的粉丝迷狂 |
四 微博广场的万众围观 |
五 微信圈层的风险沉潜 |
第二节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主要议题 |
一 反精英议题 |
二 反体制议题 |
三 反智识议题 |
四 反主流意识形态议题 |
五 民族民粹主义议题 |
六 环保民粹主义议题 |
第三节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传播特征 |
一 以民意自发表达为主 |
二 围绕负面事件的舆论啸聚 |
三 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 |
四 唤起情感的动员方式 |
五 伴随谣言和阴谋论 |
六 线上线下的跨地域互动 |
小结 |
第三章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传播的风险 |
第一节 政治风险 |
一 激进政治参与冲击体制安全 |
二 “抗议政治”和“否决政治”降低施政效率 |
三 舆论“逼宫”伤害法治秩序 |
四 国际民粹主义浪潮触发连锁反应 |
第二节 经济风险 |
一 “福利赶超”拖垮国民经济 |
二 舆论暴戾推动精英移民 |
第三节 社会风险 |
一 “冲突叙事”造成社会撕裂 |
二 “多数暴政”践踏个人权利 |
第四节 文化风险 |
一 全民生产带来文化低质化 |
二 舆论极化导致公共领域萎缩 |
小结 |
第四章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成因 |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结构性怨恨 |
一 经济发展带来阶层分化 |
二 相对剥夺感造就结构性怨恨 |
第二节 互联网赋权带来政治参与“爆炸” |
一 互联网赋权改变社会权力结构 |
二 凝闭型政策体制缺乏吸纳能力 |
第三节 公民教育缺失造就群众基础 |
一一 元化教育培养“单向度的人” |
二 社会原子化便于非理性动员 |
第四节 传播格局演变催化民粹主义勃兴 |
一 主流媒体的社会功能失调 |
二 市场化媒体的“为民请命”情结 |
三 社交媒体的民粹主义偏向 |
小结 |
第五章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预防和治理 |
第一节 现实社会治理 |
一 推进公平消弭结构怨恨 |
二 遵守法治约束民粹冲动 |
三 疏通渠道化解参与压力 |
四 改善教育铲除民粹土壤 |
第二节 舆论空间治理 |
一 治理理念 |
(一) 从“舆论斗争”到“舆论治理” |
(二) 从“以我为主”到相互尊重 |
二 治理方法 |
(一) 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责任 |
(二) 构建舆论主体之间的对话 |
(三) 做好网络舆论的宏观调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学术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加坡廉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或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廉政建设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廉政与国家廉政体系 |
一、廉政的内涵 |
二、腐败的内涵 |
三、国家廉政体系 |
第二节 廉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选择理论 |
二、寻租理论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第二章 新加坡廉政建设动因分析 |
一、小国危机意识 |
二、吸引外商投资 |
三、改变国内腐败盛行局面 |
四、坚定的肃贪意志 |
第三章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政策举措 |
第一节 李光耀“强人威权”政治 |
一、“一党独大”的政党制度 |
二、行政权独大 |
三、政府严格的社会管制 |
四、以法制方式强化威权统治 |
第二节 完备而严密地法律体系 |
一、法律数量多,涉及面广 |
二、立法严明,执法严厉 |
第三节 独立的贪污调查局 |
一、贪污调查局的历史沿革 |
二、贪污调查局的组织机构 |
三、贪污调查局的职权 |
四、贪污调查局的运作方式 |
第四节 完善而严格的公务员制度 |
一、公务员聘任考核制度 |
二、公务员薪金制度 |
三、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
第五节 广泛而深入的廉政文化 |
一、推崇东方价值观 |
二、营造社会廉洁风气 |
三、厉行法治文化建设 |
第四章 新加坡廉政建设成效评估 |
第一节 新加坡廉政建设成就分析 |
一、创造了新加坡经济之谜,维护了政绩合法性 |
二、有利于政府工作的高效化,保持政局的稳定 |
三、培育共同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廉洁风气 |
第二节 新加坡廉政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新加坡威权政治问题 |
二、领导人代际转换问题 |
第五章 新加坡廉政建设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启示 |
第一节 突显法律的终极意义,加强法制建设 |
一、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观 |
二、建立严密地反腐败法律体系 |
三、推进公务员队伍法制化建设 |
第二节 合理吸收传统文化,加强社会廉政文化建设 |
一、大力弘扬儒家廉政文化 |
二、开展全民廉洁教育活动 |
三、加强廉政文化宣传 |
第三节 建立健全反腐败监督制约机制 |
一、科学整合资源,发挥有效合力 |
二、规范权力运行,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 |
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反腐监督中的作用 |
第四节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变革,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减少权力寻租机会 |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民主发育水平 |
三、加强领导能力建设,提高执政党治理能力 |
四、强化社会参与,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反腐倡廉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民主执政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民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
第一章 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基本问题概述 |
一、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的相关概念 |
(一) 网络民主 |
(二) 民主执政 |
二、网络民主与政党活动的关系审视 |
(一) 网络民主对政党活动政治生态的改变 |
(二) 政党对网络民主的捕捉和运用 |
(三) 西方网络民主与政党活动关系总结 |
三、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互动关系的理论建构 |
(一) 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互动关系的基础 |
(二) 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的博弈与共生 |
第二章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与民主执政生态变迁 |
一、中国网络民主的源起 |
(一) 全球化信息化为中国网络民主兴起提供外部推动力 |
(二)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网络民主发展提供内部驱动力 |
(三) 某些大党老党丧失执政地位为中国网络民主发展提供警示压力 |
二、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 |
(一) 中国网络技术的发展阶段 |
(二) 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进程 |
(三) 中国网民的类型及特点 |
(四) 中国网络民主的主要特征 |
三、中国网络民主对民主执政政治生态变迁的影响 |
(一) 国际政治生态网络化冲击民主执政生态 |
(二) 国内政治生态网络化挑战民主执政生态 |
(三) 党内政治生态网络化驱动民主执政生态变迁 |
第三章 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价值与功能定位 |
一、网络民主的价值效度考察 |
(一) 网络民主对传统代议民主的振兴 |
(二) 网络民主对传统代议民主的颠覆 |
(三) 网络民主对传统代议民主的培育 |
二、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网络民主的认识 |
(一) 感知到互联网引发的民主问题并将之与共产党执政结合起来 |
(二) 理性认知到网络民主的冲击并提出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要求 |
(三) 树立起加强网络社会治理助推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 |
三、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功能目标设计 |
(一) 网络民主促进民主执政理念强化和方式创新 |
(二) 网络民主推进民主执政制度构建 |
(三) 网络民主推动民主执政能力提升 |
第四章 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运用与个案研究 |
一、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地位变化 |
(一) 酝酿时期网络民主处于被忽视状态 |
(二) 初步发展时期网络民主处于被轻视状态 |
(三) 蓬勃发展时期网络民主处于被重视状态 |
(四) 沉淀反思时期网络民主处于被正视状态 |
二、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实践运用 |
(一) 事前公开议题广泛征集民意推进决策民主化 |
(二) 事中公开党务政务实现管理民主化 |
(三) 事后接受公众监督以优化决策效果 |
三、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实践中的个案研究 |
案例一 网络投票:城管评选评议中的政民互动 |
案例二 网络管理:山东龙口“用网理政”服务群众新模式 |
案例三 网络决策:厦门PX项目中的政府与民意之博 |
案例四 网络监督:“12380”网络举报平台的设立与发展 |
案例五 网络表达:“郭美美事件”与红会危机中的民意沸腾 |
四、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效果调查分析 |
(一) 调查对象的确定和样本数量的选择 |
(二) 调查分析的实施方式和具体内容 |
(三) 调查结果的统计和样本分析 |
(四) 案例反思及调研总结 |
第五章 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的困境与问题分析 |
一、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的现实困境 |
(一) 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的身份困境 |
(二) 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的发展困境 |
(三) 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的监督困境 |
二、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网络民主还是“网络的民主”对民主执政的干扰 |
(二) “沉默的螺旋”现象对民主执政质量的影响 |
(三) 网络民主无序化和极化现象对民主执政的冲击 |
三、网络民主推进民主执政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 重视不足是网络民主推进民主执政存在问题的主观因素 |
(二) 网络发展和使用不足是网络民主推进民主执政存在问题的技术因素 |
(三) 制度规则不足是网络民主推进民主执政存在问题的制度因素 |
第六章 民主执政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民主发展因应之策 |
一、网络民主发展要以忧患意识为基础提升战略高度 |
(一) 网络民主是民主执政新的生长点 |
(二) 网络民主的发展程度关系到民主执政的发展高度 |
(三) 网络民主建设关系到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命运 |
二、网络民主发展要以法治思维为导向夯实法律基础 |
(一) 网络民主建设要具备法治思维 |
(二) 网络民主发展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
(三) 网络民主建设要依法有序稳步进行 |
三、网络民主发展要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政治文化氛围 |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二) 坚持人民主体原则和培育民主政治意识 |
(三) 营造言论自由和平等参与的网络政治文化氛围 |
四、网络民主发展要以疏导为前提确立网络民主治理方略 |
(一) 改变消极防范思路采取积极应对战略 |
(二) 疏导与治理并举治理不良信息规范互联网运行 |
(三) 以党和政府的积极主导实现对网络民主的疏治并举 |
五、网络民主发展要立足服务现实立场走虚实结合发展道路 |
(一) 以善治为目标推进网络民主和民主执政二者共进 |
(二) 网络民主发展必须走一条“虚实结合”发展道路 |
(三) 提高实现网络民主与现实民主对接的政治智慧 |
六、网络民主发展要以博采众长为理念吸取国外发展经验 |
(一) 实践层面的经验和借鉴 |
(二) 理论层面的经验与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5)“这”的回指表现及其可及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零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回指的研究述评 |
0.2.2 指示代词的研究述评 |
0.3 本文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 |
0.3.1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 |
0.3.2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方法 |
0.3.3 语料来源 |
第一章“这”的句法功能考察 |
1.1“这”的句法功能 |
1.1.1 作定语 |
1.1.2 作主语 |
1.1.3 作宾语 |
1.2“这”的先行语性质 |
1.2.1 先行语为名词性短语 |
1.2.2 先行语为动词性短语 |
1.2.3 先行语为小句 |
1.2.4 先行语为语篇内容的变体 |
1.3 小结 |
第二章“这”的回指表现 |
2.1 可及性理论简介 |
2.2“这”的可及性考察 |
2.2.1“这”回指的间隔距离 |
2.2.2“这”回指的显着性 |
2.2.3“这”回指的竞争性 |
2.2.4“这”回指的一致性 |
2.3“这”单独使用时的回指确认 |
2.3.1 篇章中的主题管理 |
2.3.2 使用于无名词短语间隔环境中的“这” |
2.3.3 使用于其他篇章环境中的“这” |
2.4 小结 |
第三章“这”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 |
3.1“这”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 |
3.1.1“这”构成的指示词语的间隔距离 |
3.1.2“这”构成的指示词语的显着性 |
3.1.3“这”构成的指示词语的一致性 |
3.2 基于句法位置的“这”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考察 |
3.2.1 主语位置上“这”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 |
3.2.2 宾语位置上“这”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 |
3.2.3 定语位置上“这”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这”和“此”的比较 |
4.1 语法平面的比较 |
4.1.1 句法功能比较 |
4.1.2 组合形式比较 |
4.1.3 语法意义比较 |
4.2 语用平面的比较 |
4.2.1 区别功能的比较 |
4.2.2 承接功能的比较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文主要观点 |
5.2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李光耀的治国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李光耀的治国思想的背景 |
第一节 新加坡历史 |
第二节 新加坡立国的脆弱性 |
第三节 “东西思想结合”的领导人——李光耀 |
第二章 精英主义治国思想 |
第一节 “人口优生论” |
第二节 精英的培养 |
第三节 精英的录用 |
第四节 精英的考核 |
第五节 精英的维持 |
第三章 “亚洲式民主” |
第一节 李光耀对儒家文化的倡导 |
3.1.1 “八德”与“共同价值观”的提出 |
3.1.2 传统价值观的积极倡导 |
3.1.3 多元主义种族和谐的建立 |
第二节 威权政府的建立 |
3.2.1 强人政治 |
3.2.2 一党长期执政 |
3.2.3 基层组织的建设 |
3.2.4 新闻媒体的控制 |
第四章 法律与秩序 |
第一节 秩序先于法律 |
第二节 廉洁执政 |
第五章 经济实用主义思想 |
第一节 经济实用主义的实践 |
第二节 和谐的劳资政关系 |
第三节 民本思想的政治实践 |
5.3.1 “居者有其屋”计划 |
5.3.2 中央公积金制度 |
第六章 小国外交的思想 |
第一节 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 |
第二节 奉行大国均势外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公共行政理论发展中价值观的演变 |
第一节 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演进中的价值观解读 |
一、效率与理性: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价值观 |
二、自由与公平:新公共行政时期价值观 |
三、民主与效率:新公共管理时期价值观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行政价值观的结构体系与现代意义 |
一、公共行政的内在本质:阶级统治和公共利益的平衡关系 |
二、公共行政的价值关怀: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
三、公共行政的工具性价值目标: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平衡 |
四、马克思主义行政价值观的现代意义 |
第二章 生态文明的伦理关怀与价值观体系 |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 |
二、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
三、生态文明的伦理关系: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判断 |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价值关怀 |
一、生态文明的整体利益观 |
二、生态文明的伦理关怀 |
三、生态文明的价值立场 |
四、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 |
第三节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体系 |
一、生态文明价值观体系的结构 |
二、生态文明价值观体系的内在逻辑 |
第四节 生态文明价值观体系的伦理结构 |
一、伦理前提:人类活动改变自然界的必然性 |
二、伦理评价: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实质 |
三、伦理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性 |
第三章 生态文明与行政价值的伦理诉求 |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伦理支持系统 |
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与社会 |
二、生态文明的公众生活质量与生态意识 |
三、生态文明的社会系统结构 |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政府伦理维度 |
一、社会治理模式的价值决定 |
二、服务型政府范式的价值理性 |
三、服务型政府体现"权利优先于善"的价值原则 |
第三节 生态文明与行政价值观的伦理观照 |
一、公共行政价值观的逻辑起点:自然与社会中的利益关系 |
二、公共行政价值观的核心问题: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 |
三、公共行政价值观的伦理观照: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
第四章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体系 |
第一节 理念基础:行政生态价值观 |
一、行政生态价值观的含义 |
二、确立行政生态价值观的必要性 |
三、行政生态价值观的结构 |
四、行政生态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现代化 |
第二节 支持系统:现代公共行政发展观 |
一、科学发展观对行政发展的系统性要求 |
二、科学发展观对行政发展观的诠释 |
三、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行政发展观的内涵 |
第三节 核心体系:公平、效率、责任、创新 |
一、公平价值 |
二、效率价值 |
三、责任价值 |
四、创新价值 |
第四节 评价系统:公共行政的科学绩效观 |
一、政府绩效管理与科学绩效观 |
二、行政绩效观中的义利关系 |
三、科学行政绩效观的内涵 |
第五章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建构 |
第一节 行政价值观建构的理论借鉴 |
一、新公共服务的卓越价值观与行政价值观的转变 |
二、新公共服务与行政价值观的伦理建构 |
三、新公共服务与行政生态价值观的确立 |
第二节 行政价值观建构的生态文明要义 |
一、科学发展观的行政价值诠释 |
二、和谐社会理念的行政价值观要求 |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服务型政府 |
第三节 行政价值观建构的伦理路径 |
一、对行政主体的要求 |
二、对行政相对人的要求 |
三、行政制度伦理建设 |
四、行政伦理环境建设 |
第四节 行政价值观建构的伦理实现 |
一、行政评估的生态优先观念 |
二、行政导向与产业建设生态化观念 |
三、行政职能与生态价值产业化转向 |
四、环境正义和生态补偿观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媒体迅速发展对党群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新媒体的一般理论及对政党政治的影响 |
一、新媒体的概念 |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
三、新媒体主要类型 |
四、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
五、新媒体与政党政治 |
第二节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构建良好党群关系带来的时代机遇 |
一、新媒体为党群沟通开掘了新渠道 |
二、新媒体为党教育引导群众开辟了新途径 |
三、新媒体为党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提供了新手段 |
四、新媒体为党接受群众监督打造了新利器 |
第三节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党群关系带来的新考验 |
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管理”挑战 |
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新闻宣传工作带来“引导”挑战 |
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社会控制工作带来“安全”挑战 |
四、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党员干部带来“能力”挑战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积极探索 |
一、积极建设党建网站,打造新媒体平台 |
二、拓展新媒体功能,丰富信息化内涵 |
三、重视新媒体的运用,加强与群众交流互动 |
四、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群众宣传引导 |
五、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增强新媒体工作能力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存在的不足 |
一、对运用新媒体做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党员干部的应对能力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适应 |
三、当前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相关机制不健全 |
四、党政工作的某些滞后与新媒体监督的广泛透明不相适应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思考 |
第一节 高度重视新媒体作用,提高运用新媒体意识 |
一、重视新媒体作用,要把新媒体放到党执政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
二、重视新媒体作用,要树立与新媒体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新意识 |
三、重视新媒体作用,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和监督观 |
第二节 善于利用新媒体,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
一、培养和提高利用新媒体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 |
二、培养和提高利用新媒体对群众进行教育疏导的能力 |
三、培养和提高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能力 |
四、培养和提高利用新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引导的能力 |
第三节 管理建设新媒体,完善体制机制 |
一、构建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体制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
二、畅通新媒体与党群关系的渠道,构建良好的党群沟通机制 |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
四、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新媒体规范管理机制 |
五、加大对新媒体的投入,建立健全财力保障机制 |
第四节 坚持从严治党规范网络监督 |
一、深化对新媒体监督的认识 |
二、加强网络监督立法,将网络监督纳入法治轨道 |
三、发挥网络监督优势,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
四、改善网络监督条件,优化网络监督环境 |
第五节 借鉴西方主要政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经验 |
一、建立特色网站积极发展电子党务,扩大政党在民众中的影响 |
二、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引导民众为政治发展服务 |
三、运用网络扩大政党在社会上的影响和谋求选民支持 |
四、在网络上提供更多服务便民的途径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公民权利意识的宪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公民权利意识内涵之界定 |
1.1 公民权利意识的概念 |
1.1.1 公民权利意识与公民意识 |
1.1.2 公民权利意识与宪法观念 |
1.1.3 公民权利意识与法治观念 |
1.2 公民权利意识的结构和分类 |
1.2.1 公民权利意识的结构 |
1.2.2 公民权利意识的分类 |
1.3 公民权利意识与契约观念 |
1.3.1 西方历史中一脉相承的契约观念 |
1.3.2 契约观念与权利意识 |
1.3.3 中西之不同 |
2 公民权利意识在宪政建设中的作用 |
2.1 公民权利意识与民主政治 |
2.1.1 公民权利意识与民主政治的互动 |
2.1.2 互动发生的条件 |
2.2 公民权利意识与法治 |
2.3 公民权利意识与公民社会 |
2.3.1 西欧公民社会的形成 |
2.3.2 中西之比较 |
2.4 结论 |
3 国人观念的中古色彩及维权运动的困境 |
3.1 中国启蒙运动 |
3.1.1 何谓启蒙? |
3.1.2 中国启蒙运动曲折前行 |
3.2 中国人的性格:近代精神的缺失 |
3.2.1 草民性格 |
3.2.2 游民性格 |
3.2.3 缺乏公众精神 |
3.3 中国公民维权运动的困境 |
4 继续启蒙——什么样的启蒙方式? |
4.1 公民教育 |
4.2 最好的启蒙:加强制度改革推进公民权利意识 |
4.3 新民 |
4.3.1 新的"习惯"的养成 |
4.3.2 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论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1章 权力腐败的内涵及形式 |
1.1 权力、腐败的定义和特征 |
1.1.1 权力 |
1.1.2 腐败 |
1.2 权力腐败的主客观因素 |
1.2.1 制度性原因 |
1.2.2 社会心理因素 |
1.3 人的本性分析——性恶论 |
第2章 权力制约的内涵及措施 |
2.1 权力制约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
2.1.1 权力制约的内涵 |
2.1.2 权力制约的特征 |
2.1.3 权力制约的功能 |
2.2 权力制约应采取的措施 |
2.2.1 人大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
2.2.2 党内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
2.2.3 新闻舆论监督 |
第3章 治理权力腐败的现实途径 |
3.1 腐败的根源 |
3.1.1 社会历史根源——剥削制度、剥削阶级 |
3.1.2 经济根源——经济体制转型期的制度缺陷 |
3.1.3 政治根源——政治体制改革和监督机制的弱化 |
3.1.4 思想根源——价值取向失衡 |
3.2 治理权力腐败的措施 |
3.2.1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
3.2.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减少“寻租”空间 |
3.2.3 加大法制力度,加大腐败行为的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 |
3.2.4 深化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
3.2.5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力度,促使公众参与舆论监督,营造反腐败的社会文化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们让电子政务做些什么?——电子政务对话录(一)(论文参考文献)
- [1]香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公民自愿参与模型[D]. 刘晨光. 暨南大学, 2018(05)
- [2]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风险与治理[D]. 李凌凌. 郑州大学, 2018(11)
- [3]新加坡廉政建设研究[D]. 厉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3)
- [4]民主执政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民主建设研究[D]. 刘树燕. 山东大学, 2015(04)
- [5]“这”的回指表现及其可及性特征[D]. 王阳媛.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6]李光耀的治国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张燕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7]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研究[D]. 张治忠.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8]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初探[D]. 徐宝义.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9]公民权利意识的宪法学研究[D]. 杨洪斌. 郑州大学, 2010(05)
- [10]论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D]. 李丽坤. 河北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