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研究——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体规划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表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王钰[2](2021)在《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及限制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城镇化水平提升,产城融合作为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已成为城镇化发展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兰西城市群作为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的城市群,积极响应产城融合发展政策,在2020年兰西城市群各县区“十四五”最新发展规划中强调要积极融入兰西城市群建设,围绕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向以人为核心、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方向发展。现阶段,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区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因此截取数据对兰西城市群县域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是一项必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兰西城市群内30个县(区)为研究对象,结合2012-2018年统计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模型综合测度分析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对阻碍其产城融合发展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剖析,进而针对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得到提升,产城融合发展初见成效,2012-2018年各县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上升幅度不够明显,各县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差异还比较大。(2)兰西城市群的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呈现下降发展的趋势,对产城融合发展的动力支持作用不足,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居民生活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空间载体及人文发展条件。(3)兰西城市群各县区的产城融合发展难以突破地区发展的经济水平和区位条件的制约因而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县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空间上呈现出以兰州市辖区、西宁市辖区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的分布状态,边缘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还不够稳定,尚未形成同步发展的空间布局。(4)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发展、居民生活发展三个准则层中产业发展层面的障碍度最高,是限制兰西城市群各县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指标层上全要素生产率、财政收入两个指标始终是兰西城市群各地区排名前两位的关键障碍因素,各项税收、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三个指标是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人均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额、非农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是影响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的次要障碍因素。
邹泽敬[3](2020)在《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街子镇为撒拉族发源地,地处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交界处,是在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及宗教文化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步生长发展而来。这些地域特征映射在空间上使街子镇形成独特的适地性空间布局模式。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街子镇在城镇发展大潮中不断进行着空间拓展和新的规划建设。由于规划管理者及当地居民对地域环境的忽视,一方面,导致盲目扩张的城镇空间出现与地域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另一方面,历经百年传承的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的空间布局特色在城镇化的大潮中被逐步淹没,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地域自豪感也在逐步消失。如何保证在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不被埋没的基础上开展城镇建设,如何使城镇在未来的空间布局中适应地域环境、解决现状问题、传承空间特色成为街子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传承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特色、解决不适地空间布局问题、引导其他类似城镇合理科学布局为目的,采用理论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访谈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以及借助ArcGIS、Depthmap等软件的定量分析法,以现状地域生态文化环境特征的梳理为基础,从空间功能、结构、形态三方面入手探讨城镇适应地域环境的空间布局思路及实施方法途径。通过现状地域特征的梳理总结出街子镇在生态方面处于河谷地区两山两河相夹、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秋冬多风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文化方面以撒拉宗教文化为核心,依托特殊地缘社会组织关系的地域文化环境特征。在城镇空间功能、结构、形态布局方面,首先调整街子镇生态及历史文化功能定位模糊的问题,传承地域生态及文化功能特色,打造突出的绿色生态保育功能及历史文化保护功能,并在此核心功能指引下促进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发展,强化以宗教文化为导向的内向型居住功能传承,协调好外向型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与内向型宗教居住功能间的关系,避免相互影响。在空间结构方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不侵犯生态底线的原则下确定合理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及“北限、东进、南控、西延”的城镇拓展方向。基于此,在适应生态方面形成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绿色空间相融合的城镇绿色生态网络,适应文化方面构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结构,并以此为原则发展满足文化旅游及文化居住的多功能多层级城镇空间结构,深化以宗教为核心的居住生活结构,促进城镇空间结构与地域生态及文化环境间的有机结合。在空间形态方面,传承适应地域环境的特色空间形态,形成与周边生态环境及自然边界相协调的城镇外部形态,加强街子河两侧组团空间的联系性,实现外松内紧的城镇外部空间形态。城镇内部形态传承历史核心区布局模式,保证其他区域布局与其的相互协调。完善绿化系统,强化服务于居民及游客的城镇核心、轴线,及各功能用地配置。完善居住社区中心除清真寺外的其他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综上,打造绿色生态入城、历史保护层级清晰、宗教文化特色传承、游居有序分离、古今融会贯通的街子镇空间布局形态。
顾泰玮[4](2020)在《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循化县城地处黄河上游,是我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是一座具有鲜明的生态、文化特征的城市。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一系列问题,如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功能布局无序、道路组织松散。如何在保护黄河上游脆弱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城市组团功能,同时处理好带形城市的交通组织问题,实现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效组织,促进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的内容。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论述。第二章对循化县城的空间结构现状特征进行解读,包括县城概况、县城建设历程与建设现状,形成对循化县城的基本认识。第二部分为研究主体,包括第三、四、五章的内容,将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的研究重点聚焦于生态格局、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三个部分,构成本次论文研究的三个平行章节,进行系统性的深入解析,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为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在生态格局方面,分析县城生态安全格局,划定县城外部生态底线范围,合理选择城市发展方向。紧接着搭建县城内部生态廊道,增补绿地斑块,与外围生态本底共同构成县城生态格局。在功能布局方面,探讨在区域战略、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影响之下的县城功能定位,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与组团间的协同发展;在道路系统方面,重点探讨在河谷地形地貌的限制条件下,如何有效实现各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疏解内外交通的矛盾,提升城市内部交通效率。通过上述三个部分对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议。第三部分为研究总结,是对研究主体部分的总结和升华,通过整合县城空间结构的优化路径,提出循化县城空间结构发展的未来设想,得到综合优化的方案,并通过模拟检验,证明上述优化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期为循化县城的空间建设提供指导,同时也为其他相似类型的河谷型城市的空间发展提供借鉴,丰富相关研究成果。
李莉[5](2020)在《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即进一步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全面发展。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应达到60%、45%,两者之间的差距要缩小2个百分点,实现农业人口转移数量应达到1亿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平衡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城镇化发展进程当中,需要重点做好生态宜居、城乡统筹、产城互动以及和谐发展等核心工作。青海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农牧区没有大城市,城镇数量也不多,且多数为规模不大的小城镇。青海省是一个经济落后省份,但却是一个能源大省,青海农牧区地矿资源、清洁能源丰富,产业结构从最初的能源开采等重工业逐步向轻工业转变和新兴产业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农牧民人口转移三者和谐共生,是解决农牧区的城镇化发展问题的关键,这是青海省政府在“十四五”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个理念,将人口迁移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社会不公平理论运用于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中,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描述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指标数据研究,结合自然生态、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情况研究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条件,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虎莹[6](2019)在《信息化促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 ——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例》文中指出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新的教育理念,有益于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循化县是如何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入学机会,最终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研究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从而总结边远少数民族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法,为信息化支持下的偏远地区均衡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路径和策略。文章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厘清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然后探讨了循化作为全国唯一撒拉族自治县的独特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及教育发展史。文章的主体部分重点分析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详细阐述了循化县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通过对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案例研究,探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能性路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什么是真正的均衡、如何才算教育公平、以及教育信息化如何实现真正的教育性变革三个方面进行了追问和反思。
张顺晰[7](2019)在《清代河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文中提出河湟地区处在黄土高原西部边缘,是中原农耕区向西北少数民族游牧地区的过渡带。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成为中原政权与西部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焦点。在两千余年的政权交替中,河湟地区经历了数次农牧变迁。清代的河湟地区因统一国家版图的成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河湟城镇获得了较大发展,城镇体系基本形成。特定的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是城镇兴起与发展的地理平台,会因其地域差异性而影响到城镇的发展路径,河湟城镇也不例外。河湟城镇在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发展进程中,随着区域人文环境的变化,大体经历了恢复、繁荣、衰退的三大阶段,即清初城镇因军而兴,乾嘉时期因农商而荣,清末同光年间又因战而衰,在衰败中受外力影响又显现出一丝新机。清朝前中期是城镇建立发展的重要时段,清末河湟地区城镇体系基本成型。其拓展形式是以湟水谷地为基础,向河流上游及支流延展,在地理空间上呈羽状分布。受制于区域地理与人文环境,清代河湟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城镇的外部形态多为方形,少有不规则形。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上,与清代大多数城镇相似,政治空间多位于城内东北部和西北部,教育空间多与政治空间组合,祭祀空间较为分散。城镇发展受到区域环境方方面面的影响,但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城镇发展又给区域环境以反馈,其中的利弊需要总结。通过综合研究发现,清代河湟城镇发展经历了一条由军城向治城转变的过程,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这种发展路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地区人文环境与自然地理条件互相作用的结果。清代河湟城镇的空间布局,为以后本区城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发展模式、过程及经验教训,可作为当代城镇化建设之借鉴。
张萍[8](2017)在《河湟地区民族建筑地域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湟地区地处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界地带,也是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中原儒家文化交流融汇之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多元的民族和宗教文化造就了形态类型众多、文化内涵丰富的地区民族建筑,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宗教、族群文化交融演进的历史过程,是探析民族建筑文化多样性保护最好的样本。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成为弱势文化,城镇化进程中脱离地域文化和资源约束条件的建设模式加剧了生态脆弱地区人居环境的矛盾。本文理论层面引入文化生态学、人地关系学和建筑学适应性理论,以动态方法揭示人类营建活动——地域环境——建筑之间相互适应的藕合关系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将不同民族建筑文化置于河湟地区整体环境之中,认识和发掘建筑对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建筑文化价值观对地域环境的反馈和调节机制,借鉴多学科研究视角从整体性和动态性两方面提高河湟地区民族建筑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第一章系统地回顾了建筑地域适应性相关文献研究、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研究区选择与数据来源;第二章总结和分析了建筑与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适应的演进阶段以及建筑地域适应性的调节反馈机制,尝试构建了建筑地域适应性概念性的理论框架;第三章分析了河湟地区多元民族和宗教文化产生的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第四章第六章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对河湟地区聚落和建筑的实地调研为基础,首先,从聚落、民居、宗教建筑三个层次解析民族建筑在原始共生、顺应环境、改造征服阶段适应性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其次,分析人类营建活动从对环境的绝对依赖、顺应改造环境营建理想空间再到对环境的突破和背离过程中,民族建筑从形成、鲜明民族特征的显现、再到民族特征衰落的过程和成因;最后,从自然生态观的建立、宗教环境意向的建构和多元民族建筑文化的整合三个层面,阐述了基于“地域性限定”与“民族性选择”的建筑文化价值观的调节和反馈机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河湟地区民族建筑的适应性演进是在地域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等多种环境要素作用下综合影响的结果,演化的不同阶段外界环境与建筑相互作用的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建筑适应性方式也会发生转变和调整。1)原始协调时期,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制约性大,经济技术条件落后,社会文化因素作用较弱,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绝对依赖性,人类营建活动尚未对河湟地区环境造成影响,建筑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限制;2)顺应环境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性减弱,社会文化因素的选择作用得到加强,各民族主动调适建筑使之顺应相对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民族、宗教关系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表现为民族建筑多样性文化特征的凸显;3)改造征服时期,河湟地区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技术水平跨越式发展促使人类营建活动开始突破自然气候和资源条件的限制,多元文化冲击下民族主体话语权丧失导致建筑形式与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产生种种不适应问题,地区民族建筑特征开始消退。(2)基于民族文化主体自觉性的文化价值观的调节与反馈机制是河湟地区聚落与建筑适应性的基本控制要素,通过朴素生态观的建立调节营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宗教环境意向的建构实现理想景观的映射、多民族建筑文化的整合凸显地区建筑文化多样性,促使聚落与建筑在不同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呈现出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3)河湟地区民族建筑地域适应性与“地域性”相关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的“限定性”和与“民族性”相关的自然生态观、宗教环境意向、民族文化习惯的“选择性”相关联,“地域性限定”提供了民族建筑发展可能的形式和方向,“民族性选择”决定了民族建筑的最终形式。(4)“地域性限定”与“民族性选择”在河湟地区建筑地域适应性演变过程中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民族建筑文化特征的显现与否取决于民族主体的文化价值观对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建筑“地域性限定”条件的应对和调节。(5)当前民族建筑的调适与发展既不能脱离地域性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定,又要符合民族性相关的民族文化主体的选择意愿,明确民族自身文化根源、加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重塑民族性、地方性、生态性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文化价值观念和标准。
李子瑜[9](2017)在《多民族接壤区海东市牙循村民居更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彝走廊、西北民族走廊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区域,称之为安多藏区。位于安多藏区边界的多民族接壤区海东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撒拉族、藏族、回族与土族等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与影响共同聚居的地区。这种文化上的相互交融产生了海东地区民居的独特性。海东藏族的建筑中,其所有元素都能够明显地反映出其民族特色和区域特性,包括民居建筑的结构、空间形态、装饰、布局特征、工艺技术等多个方面,其建筑具备了非常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笔者的研究是基于安多藏区边界外回族撒拉族和藏族区域中传统民居、聚落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安多藏区东部边缘地区建筑技艺研究,运用建筑学及规划理论,对该地区多民族文化影响背景之下的藏族传统民居及聚落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对海东地区各民族传统聚落与民居类比研究,对海东市牙循村更新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为该地区民居更新发展提出适宜合理的建设策略同时为新建民居提出建议,为海东藏族民居建筑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本文一共分为6部分内容,在首章中,针对所要研究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包括藏族传统民居的研究成果还有研究的意义,同时探究了牙循村藏族聚落与之周边相接壤民族位置关系;第二个部分是基于历史条件以及环境、人文条件来探究牙循村聚落与民居布局与发展的因素;第三章,以多民族文化为基础,深入研究聚落层面,分析海东地区多民族接壤传统聚落类型,并对牙循聚落的现状空间构成、道路、聚落生长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将视野放在点上,以多民族聚落的异同为前提,从聚落层面深入到民居层面。研究了牙循民居建筑之后,基于此探讨了建筑学领域中的剖面、平面组合,还有建筑的功能、文化理念、立面特征、建筑材料等多个内容,此外,还对调研资料进行了归纳,然后分析了调研建筑中的平面组合种类,获取民居所具备的特征。第五部分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现状分析牙循村聚落与民居存在的问题,探讨牙循村更新发展过程中的优劣,总结牙循村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共性问题。进而通过以上研究基础以及分析得出的问题,提出该村落民居更新发展的合理方式,并给出可行实施方案。第六个部分即归纳了全文的内容,并指出文中的不足,对将来的工作进行展望,提出科学促进牙循村发展的相关意见,为多民族接壤区海东藏族民居建设提供借鉴。
吴茜茜[10](2016)在《“一带一路”视域下青海清真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明确要求发挥青海民族人文优势,加快西宁开发开放。青海清真产业是青海民族特色重要产业,依赖于人文交流和交通条件。发展青海清真产业,有利于增加对外贸易总额,加快青海对外开放,加快青海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在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前提下,青海清真产业应如何调整发展战略,突破地区局限,走出青海,走向世界。所以本文梳理青海清真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下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得出青海清真产业要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的结论,借鉴国内外清真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提出青海清真产业发展战略构想和路径。希望能够为青海清真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青海清真产业发展历史,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通过社会调查法整理青海清真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将掌握的数据资料呈现出来,增强文章说服力;通过SWOT分析方法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下青海清真产业发展条件的改变。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青海清真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前景可观,要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2)青海清真产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要以民族文化突出产业文化优势,在规避贸易金融风险的基础上以国际化发展战略为产业发展目标。(3)最终以民族渊源的民族交往带动文化交流,实现经济往来,以青藏高原生态特色建设发展独一无二的清真产业,借助互联网规避风险、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国际化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所得结论能为青海清真产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发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产业对拉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推动加快实现青海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研究——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体规划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研究——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及限制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论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群 |
2.1.2 产城融合 |
2.2 相关理论 |
2.2.1 自组织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兰西城市群概况 |
3.2 兰西城市群发展现状 |
3.2.1 兰西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 |
3.2.2 兰西城市群城市发展现状 |
3.2.3 兰西城市群居民发展现状 |
第四章 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成 |
4.1.2 指标体系说明 |
4.2 评价方法选择 |
4.3 计算过程 |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1 产业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差异 |
4.4.2 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差异 |
4.4.3 居民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差异 |
4.4.4 产城融合综合发展水平及空间差异分析 |
4.4.5 小结 |
第五章 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限制因素分析 |
5.1 方法选择及计算过程 |
5.1.1 限制因素计算方法选择 |
5.1.2 计算过程 |
5.2 限制因素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1 准则层障碍因素 |
5.2.2 指标层障碍因素 |
5.2.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水平得到提升,但内部差异显着 |
6.1.2 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瓶颈突出,产业发展障碍明显 |
6.2 相关建议 |
6.2.1 借助系统思维判断内部产城融合 |
6.2.2 借助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发展内力 |
6.2.3 借助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协调发展 |
6.2.4 借助绿色发展道路促进持续发展 |
第七章 创新点及不足 |
7.1 创新点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镇建设与地域特征不相适应 |
1.1.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及发展 |
1.1.3 街子镇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形成了突出地域特色的城镇发展路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空间布局相关研究 |
1.3.2 历史文化名镇相关研究 |
1.3.3 街子镇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街子镇发展现状及地域环境特征 |
2.1 街子镇概况 |
2.1.1 街子镇发展历程 |
2.1.2 街子镇发展现状 |
2.1.3 研究范围确定 |
2.2 街子镇地域生态环境特征 |
2.2.1 地形环境特征 |
2.2.2 水文环境特征 |
2.2.3 气候环境特征 |
2.3 街子镇地域文化环境特征 |
2.3.1 民族宗教文化特征 |
2.3.2 社会组织关系特征 |
2.3.3 其他民族文化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 |
3.1 街子镇空间功能现状特征梳理 |
3.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特色提取 |
3.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问题识别 |
3.3.1 适应地域生态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
3.3.2 适应地域文化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
3.4 街子镇适地性功能定位 |
3.4.1 街子镇发展条件分析 |
3.4.2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基本思路 |
3.4.3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 |
3.5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
3.5.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 |
3.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实施途径 |
3.6 本章小结 |
4.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 |
4.1 街子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梳理 |
4.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
4.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
4.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
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
4.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
4.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
4.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
4.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 |
4.4.2 凸显适地性的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及发展方向判断 |
4.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实施途径 |
4.5 本章小结 |
5.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 |
5.1 街子镇空间形态现状特征梳理 |
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
5.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
5.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
5.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
5.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
5.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
5.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及实施途径 |
5.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 |
5.4.2 街子镇适地性外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
5.4.3 街子镇适地性内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4)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辨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2.3 内涵解读 |
1.3 国内外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现状特征解读 |
2.1 县城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历史文化 |
2.1.4 人口概况 |
2.1.5 经济发展 |
2.2 县城建设的基本情况 |
2.2.1 县城的建设历程 |
2.2.2 县城的建设现状 |
2.3 县城空间特征的解读 |
2.3.1 生态格局特征 |
2.3.2 功能布局特征 |
2.3.3 道路系统特征 |
2.3.4 现状问题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循化县城生态格局构建 |
3.1 生态格局构建策略 |
3.1.1 底线划定,外部引导 |
3.1.2 水源涵养,内外联通 |
3.2 外部生态格局划定 |
3.2.1 生态因子评价分析 |
3.2.2 外部生态底线划定 |
3.2.3 城市发展方向引导 |
3.3 内部生态网络搭接 |
3.3.1 生态廊道的构建 |
3.3.2 生态斑块的增补 |
3.3.3 生态网络的整合 |
3.4 本章小结 |
4 循化县城功能布局调整 |
4.1 功能构成的影响因素 |
4.1.1 区域战略 |
4.1.2 生态资源 |
4.1.3 民族文化 |
4.2 县城功能的构成判定 |
4.2.1 县城功能定位 |
4.2.2 县城功能构成 |
4.3 功能布局的优化调整 |
4.3.1 组团整体功能分区 |
4.3.2 组团内部功能分区 |
4.3.4 功能布局结构整合 |
4.4 本章小结 |
5 循化县城道路系统组织 |
5.1 道路系统组织思路 |
5.1.1 外部交通的疏解 |
5.1.2 干道骨架的联系 |
5.1.3 支路网络的修补 |
5.2 .道路系统组织策略 |
5.2.1 省道改线,职能外迁 |
5.2.2 强化联系,增加干道 |
5.2.3 分区引导,完善支路 |
5.3 道路系统组织结构 |
5.3.1 优化路网模型分析 |
5.3.2 道路系统结构生成 |
5.4 本章小结 |
6 循化县城空间结构优化比较 |
6.1 空间结构的整合优化 |
6.1.1 生态格局构建 |
6.1.2 功能布局调整 |
6.1.3 道路系统组织 |
6.2 空间结构的方案生成 |
6.2.1 优化路径叠加 |
6.2.2 优化方案生成 |
6.3 空间结构综合优化结果比较 |
6.3.1 生态格局比较 |
6.3.2 功能布局比较 |
6.3.3 道路系统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5)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农牧区城镇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城镇化 |
二、城乡一体化 |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 |
四、新型城镇化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人口迁移论 |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三、社会公平理论 |
第二章 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与条件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 |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
二、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
三、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基本概况 |
一、青海省农牧区自然交通概况 |
二、青海省农牧区人口概况 |
三、青海省农牧区经济概况 |
第三节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环境条件 |
一、城市发展规划政策 |
二、生态资源环境 |
三、经济产业发展环境 |
四、社会人文环境 |
第三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一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概况 |
一、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 |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一、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
二、农牧区人口市民化现状 |
三、农牧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
四、农牧区城镇基本设施发展现状 |
五、农牧区生态与民族文化发展 |
第四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低 |
二、城镇布局规划不合理 |
三、城镇人口吸引力有限 |
四、城乡公共服务落后 |
五、农牧民的适应性问题 |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自然环境的制约 |
二、交通的制约 |
三、人口的制约 |
四、经济产业的制约 |
第五章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推进农牧区转移人口市民化 |
一、提高农牧区城镇人口聚集度 |
二、实行有效人口政策 |
第二节 推进农牧区产业与城镇化发展 |
一、推动海西加快转型发展 |
二、推动柴达木重点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 |
三、连接周边城市群 |
第三节 推进农牧区生态与城镇化发展 |
一、生态保护 |
二、生态移民 |
第四节 推进农牧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
一、强化社区建设 |
二、发展多样化教育 |
三、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信息化促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 ——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 研究的过程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义务教育 |
2.1.2 教育均衡发展 |
2.1.3 教育信息化 |
2.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2 教育资源配置理论 |
2.2.3 科学发展观 |
第三章 循化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 |
3.1 案例研究 |
3.2 循化县县情简介 |
3.3 循化县教育基本情况 |
3.3.1 循化撒拉族教育历史背景 |
3.3.2 循化县教育均衡发展需求分析 |
第四章 循化县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 校点分布不均,优质资源集中 |
4.2 基础设施建设不全,教师结构性缺编 |
4.3 经费支持不够,缺乏制度保障 |
4.4 学校建设用地匮乏,大班额现象严重 |
第五章 循化县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路径 |
5.1 改变传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信息化 |
5.2 整合多方力量强化基础设施,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 |
5.3 二种优质资源共享模式 |
5.3.1 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模式 |
5.3.2 跨区域优势教育资源共享模式 |
5.4 加强教师交流培训,促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
第六章 反思与展望 |
6.1 研究反思 |
6.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均衡 |
6.1.2 教育信息化:如何才能实现真正教育性变革 |
6.1.3 教育公平:如何才算公平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个人成果 |
致谢 |
(7)清代河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资料来源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河湟地区城镇发展的地理基础 |
第一节 自然地理基础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 |
第二章 清代河湟地区城镇阶段性演变 |
第一节 顺康雍时期战争与城镇的修筑 |
第二节 乾嘉道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功能的转变 |
第三节 同光年间回民起事与城镇的衰败 |
第四节 河湟城镇的近代化转变 |
第三章 清代河湟地区城镇空间分布 |
第一节 县厅城镇分布 |
第二节 市镇城镇分布 |
第三节 城镇空间分布的地域特征 |
第四章 清代河湟地区城镇规模 |
第一节 县厅城镇人口规模 |
第二节 县厅城镇占地规模 |
第三节 军事城堡规模 |
第五章 清代河湟地区城镇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结构 |
第一节 县厅城镇外部形态 |
第二节 县厅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
第三节 军事城堡外部形态举例 |
第六章 河湟地区城镇发展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城镇发展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城镇发展对区域人文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河湟城镇发展的特征及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河湟地区民族建筑地域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现代适应性问题的解决 |
1.1.2 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建筑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
1.1.3 生态脆弱民族地区可持续营建模式的方法探索 |
1.2 概念辨析 |
1.2.1 地域性 |
1.2.2 适应性 |
1.2.3 建筑地域适应性 |
1.3 研究综述 |
1.3.1 文化生态学适应性理论研究进展 |
1.3.2 建筑学适应性理论研究进展 |
1.3.3 民族建筑和河湟地区建筑研究现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区选择与数据来源 |
1.5.1 “河湟”概念与范围 |
1.5.2 研究区选择 |
1.5.3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建筑地域适应性理论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地协调阶段论 |
2.1.2 文化生态双向适应性理论 |
2.1.3 价值标准理论 |
2.1.4 选择限度理论 |
2.1.5 理想景观理论 |
2.2 建筑地域适应性概念性理论框架 |
2.2.1 建筑地域适应系统动态调节性 |
2.2.2 建筑地域适应性演进阶段 |
2.2.3 建筑文化与地域环境双向调适性 |
2.2.4 建筑地域适应性的调节机制 |
第三章 河湟地区民族建筑生成的地域环境背景 |
3.1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
3.1.1 三大高原过渡带的边缘效应为农牧业生产提供物质基础 |
3.1.2 独立的地理单元为地区族群衍化和发展提供安全屏障 |
3.1.3 高山大河间的峡谷通道为民族交流与进步提供天然廊道 |
3.2 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 |
3.2.1 政权交替与民族融合 |
3.2.2 宗教传播与文化交流 |
3.2.3 聚居格局与聚落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湟地区民族建筑适应性演变过程 |
4.1 原始共生时期 |
4.1.1 聚落形成和发展 |
4.1.2 居住建筑的发展 |
4.2 顺应环境时期 |
4.2.1 聚落形态 |
4.2.2 民居形态 |
4.2.3 宗教建筑 |
4.3 改造征服时期 |
4.3.1 聚落形态的变迁 |
4.3.2 民居建筑的异化 |
4.3.3 宗教建筑的分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对地域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 |
5.1 建筑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 |
5.1.1 原始共生——建筑对环境的绝对依赖 |
5.1.2 顺应改造——建筑对环境的顺应与利用 |
5.1.3 改造征服——建筑对环境的突破与背离 |
5.2 建筑对地域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 |
5.2.1 文化萌芽——聚落与建筑形成 |
5.2.2 文化扩散与整合——民族建筑特征形成 |
5.2.3 多元文化冲击——民族建筑特色衰退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价值观对建筑的调节与反馈 |
6.1 朴素生态环境观的建立——营建活动对环境的保护 |
6.1.1 自然崇拜与环境保护 |
6.1.2 风水理念与选址布局 |
6.1.3 民间禁忌与建成环境 |
6.2 宗教环境意向的建构——理想景观的映射 |
6.2.1 宗教仪轨与空间图示 |
6.2.2 理想景观与现实景观的映射 |
6.3 多民族建筑文化的整合——建筑文化多样性的显现 |
6.3.1 民族建筑文化的扩散和整合 |
6.3.2 民族建筑文化多样性特征 |
6.4 地域性限定与民族性选择的关联与差异 |
6.4.1 同一地区不同民族民居建筑地域性关联与差异 |
6.4.2 不同地区同一信仰宗教建筑地域性关联与差异 |
6.4.3 传统民族建筑文化的调适与选择 |
6.5 文化价值观的重塑——民族建筑适应性调适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尝试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多民族接壤区海东市牙循村民居更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课题研究对象 |
1.2.2 课题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4.3 研究的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牙循藏族聚落民居的广义环境分析 |
2.1 海东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海东地区地理特征 |
2.1.2 海东地区气候特征 |
2.1.3 海东地区水土条件 |
2.2 海东地区人文历史概况 |
2.2.1 历史沿革 |
2.2.2 移民文化 |
2.2.3 人口现状 |
2.2.4 藏族宗教文化 |
2.2.5 海东周边藏族宗教建筑 |
2.3 海东各民族文化 |
2.3.1 海东行政区划 |
2.3.2 海东社会背景 |
2.3.3 海东各民族分布及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3 牙循传统聚落空间分析 |
3.1 择址建设及其影响因素 |
3.1.1 自然环境因素 |
3.1.2 人文历史因素 |
3.2 牙循聚落空间结构与形态研究 |
3.2.1 村落整体形态及边界界定 |
3.2.2 牙循村空间构成 |
3.2.3 牙循道路系统 |
3.2.4 牙循聚落生长与绿化景观 |
3.3 海东藏族以外其他民族聚落 |
3.3.1 海东聚落共性 |
3.3.2 撒拉族与回族 |
3.3.3 土族 |
3.4 本章小结 |
4 牙循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研究 |
4.1 牙循周边藏族民居的类型与特点 |
4.2 牙循村民居建筑类型概述 |
4.2.1 平面形态 |
4.2.2 内部空间形态 |
4.2.3 外部空间形态及立面造型 |
4.2.4 材料 |
4.2.5 构造 |
4.2.6 装饰艺术 |
4.3 海东藏族与当地其它民族传统民居比较研究 |
4.3.1 青海东部多民族地区传统民居的共性 |
4.3.2 汉族传统庄廓民居 |
4.3.3 回族与撒拉族庄廓民居 |
4.3.4 土族与藏族庄廓民居 |
4.4 本章小结 |
5 牙循村藏族传统聚落与民居的更新与发展 |
5.1 牙循村聚落与民居及其产业面临的问题 |
5.1.1 牙循村聚落与民居面临的问题概述 |
5.1.2 牙循村聚落与民居面临的问题分析 |
5.2 传统村落保护 |
5.2.1 牙循村传统聚落的保护原则 |
5.3 传统民居更新发展策略 |
5.3.1 挖掘传统民居精神本质 |
5.3.2 开拓空间、功能更新 |
5.3.3 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
5.3.4 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利用 |
5.3.5 地域特征传承 |
5.4 新建民居更新发展建议 |
5.4.1 牙循村传统营建智慧的传承 |
5.4.2 新型绿色技术对传统营建技艺的充实 |
5.4.3 现代乡土建筑设计的策略与牙循村传统聚落更新研究 |
5.4.4 牙循村依托现状的聚落发展规划 |
5.4.5 民居结合产业策略 |
5.4.6 多民族民居更新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成果 |
(10)“一带一路”视域下青海清真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青海清真产业发展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一节 青海清真产业发展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青海清真产业发展概况 |
第三章“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清真产业发展SWOT分析 |
第一节 优势 |
第二节 劣势 |
第三节 机遇 |
第四节 挑战 |
第四章 国内外清真产业发展启示 |
第一节 宁夏清真产业发展启示 |
第二节 马来西亚清真产业发展启示 |
第五章“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清真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
第一节 青海清真产业发展思路和战略步骤 |
第二节 青海清真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及战略重点 |
第六章“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清真产业发展路径 |
第一节 以民族纽带深化文化认同 |
第二节 以高原生态强化产业特色 |
第三节 以“互联网+清真产业”提升产业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研究——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体规划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兰西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及限制因素分析[D]. 王钰.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3]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D]. 邹泽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研究[D]. 顾泰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D]. 李莉.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信息化促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 ——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例[D]. 虎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7]清代河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D]. 张顺晰.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河湟地区民族建筑地域适应性研究[D]. 张萍. 兰州大学, 2017(07)
- [9]多民族接壤区海东市牙循村民居更新发展研究[D]. 李子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10]“一带一路”视域下青海清真产业发展研究[D]. 吴茜茜. 青海民族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