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作人员HBV感染情况及疫苗阻断效果调查

医院工作人员HBV感染情况及疫苗阻断效果调查

一、医院工作人员感染HBV的情况调查及疫苗阻断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徐靓亮[1](2020)在《中国六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疫苗免疫后血清学监测意愿调查及监测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1.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血清学监测(Post-vaccination serologi cal testing,P VST)的意愿 及影响 因素;2.根据HBsAg阳性母亲子女的PVST监测结果,评价现有HBV母婴传播阻断策略的实施效果;3.评价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在PVST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PVST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在福建、浙江、江西、河南、甘肃、陕西六省抽取13个区(县),在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对经产前筛查为HBsAg阳性且在2019年3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内分娩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HBV感染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开展PVST监测意愿的因素。2.HBsAg 阳性母亲子女的PVST监测结果分析:采用便利抽样法的方法在福建、江西、甘肃三省抽取5个区(县),将区(县)内全部经产前筛查为HBsAg阳性,且在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分娩的母亲及其子女纳入研究并进行随访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HBV感染相关情况、其子女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后续PVST随访等信息。采用单因素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开展PVST监测的依从性因素;用kappa一致性检验及kappa假设检验分别比较胶体金快速检测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对指标 HBsAg、Anti-HBs 及 HBV 母婴传播阻断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双重检测法(使用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初筛,异常检测结果ELISA法复核)与ELISA法对HBV母婴传播阻断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分析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在PVST监测中的适用性,并计算其检测效能。结果:1.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调查:共调查1183名HBsAg阳性母亲,89.18%(1055名)的调查对象愿意接受PVST监测,10.82%(128名)调查对象拒绝参与PVST。在拒绝参与PVST监测的原因中,53.91%(69人)因孩子太小不便采血检测而拒绝PVST;28.13%(36人)的母亲因交通不便拒绝参与PVST;22.66%(29人)因担心泄露隐私而拒绝;19.53%(25人)自认为没必要进行PVST。HBsAg 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省份、常住居民、喂养方式、孕期是否进行乙肝相关治疗、乙肝知识得分、PVST知晓程度,是影响调查对象参与PVST意愿的因素。其中浙江省(OR=3.19,95%CI:1.47-6.93)、福建省(OR=1.86,95%CI:1.03-3.36)、江西省(OR=8.28,95%CI:3.10-22.11)、河南省(OR=4.91,95%CI:2.41-10.02)、甘肃省(OR=1.51,95%CI:1.97-10.32)调查对象的PVST接受意愿均高于陕西省;常住居民参与PVST的意愿高于非常住居民(OR=1.68,95%CI:1.77-6.22);孕期未进行乙肝治疗的调查对象参与PVST的意愿高于接受治疗的(OR=1.62,95%CI:1.07-2.66);乙肝相关知识得分高的调查对象参与PVST的意愿高于得分低的(OR=4.71,95%CI:1.99-11.14);与对PVST知晓程度低的母亲相比,PVST知晓程度高的母亲对子女PVST的接受意愿升高4.54倍(OR=4.54,95%CI:2.58-7.99)。2.HBsAg阳性母亲子女的PVST监测结果分析:HBsAg阳性母亲子女PVST监测中,有776名(74.32%)儿童进行了 PVST检测,根据551份ELISA法的检测结果,有538名(97.64%)的儿童HBV母婴传播阻断成功,5名(0.91%)儿童感染HBV,8名(1.45%)儿童为HBV易感。有268名满足PVST监测条件的儿童的未参与PVST采血,其中29.48%(79人)的儿童家长拒绝采血,18.28%(50人)的儿童家长信息错误、无法联系,11.57%(31人)的儿童离开调查所在地。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显示,HBsAg阳性母亲的所在省份、分娩方式、发现乙肝感染的时间、孕期ALT水平是影响其PVST依从性的因素。其中江西省(OR=5.55.95%CI:3 05-10.07)、廿肃省(OR=2.82,95%CI:1.78-4.47)调查对象参与PVST的依从性均高于福建省。既往已知自己HBV感染的HBsAg阳性母亲依从性高于此次发现乙肝感染的(OR=1.71,95%CI:1.24-2.37),未检测ALT水平的HBsAg阳性母亲比检测ALT<40U/L 的 HBsAg 阳性母亲对 PVST 的依从性高(OR=2.28,95%CI:1.58-3.30)。根据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和ELISA法对指标HBsAg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弱,对指标Anti-HBs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微弱,对HBV母婴传播阻断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微弱;双重检测法和ELISA法对HBV母婴传播阻断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结论: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较好,但存在地区差异。我国现行的HBV母婴传播阻断策略的成功率可达97.64%,但仍有1.45%的儿童HBV易感需再次接种乙肝疫苗。低年龄段儿童采血困难、担心个人或孩子的隐私暴露等因素是影响PVST依从性的主要因素。PVST检测中,使用末梢血采集方案或可提高目标人群对PVST监测的依从性。胶体金快速检测法与ELISA法一致性不强,直接用快速检测法代替ELISA法在PVST中使用不可行,可以根据儿童家长需求提供静脉血ELISA法检测或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初筛、ELISA法复核的双重检测法。

万咏梅[2](2020)在《成人不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的免疫原性比较和接种意愿调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20-49岁成人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HepB)不同免疫策略接种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阳转率和抗体浓度,比较不同免疫策略的免疫效果;了解成人乙型肝炎(乙肝)知识知晓情况、HepB接种现状、未接种者的未接种原因、无或不详接种史者的接种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成人HepB健康教育,制定成人HepB免疫策略,提高HepB接种意愿和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中“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研究”的课题数据,选取初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Anti-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nti-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20-49岁成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HepB免疫策略接种后免疫效果。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北京、黑龙江、甘肃省3省选取18-59岁成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成人乙肝知识知晓情况、HepB接种现状、未接种原因、无或不详接种史者的接种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按不同免疫程序接种 HepB,10μg HepB-HPY 组 0-1-2m、0-1-3m、0-1-6m、0-1-12m 程序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71.57%、97.37%、100%、9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9,P<0.001),GMC(mIU/mL)为 116.70、381.27、915.36、91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1,P<0.001);10μg HepB-CHO 组 0-1-3m、0-1-6m、0-1-12m 程序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83.65%、88.55%、8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34),GMC(mIU/mL)为 144.94、328.37、29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6.42,P<0.001);10μg HepB-SCY 组 0-1-2m、0-1-3m、0-1-6m、0-1-12m 程序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81.33%、85.19%、87.07%、7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P=0.035),GMC(mIU/mL)为 114.41、170.65、329.21、47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1.97,P<0.001);20μg HepB-SCY 组0-1-2m、0-1-3m、0-1-6m 程序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83.02%、100%、9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MC(mIU/mL)为 167.03、949.83、168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01,P<0.001)。不同种类HepB接种,0-1-2m程序组10μg HepB-HPY、10μg HepB-SCY接种,Anti-HBs阳转率为71.57%、8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3,P=0.127),GMC(mIU/mL)为 116.70、11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4,P=0.077);0-1-3m程序组 10μg HepB-HPY、10μg HepB-CHO、10μg HepB-SCY 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97.37%、83.65%、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7,<0.001),GMC(mIU/mL)为 381.27、144.94、17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5.22,P<0.001);0-1-6m 程序组 10μg HepB-HPY、10μg HepB-CHO、10μg HepB-SCY 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100%、88.55%、8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5,P<0.001),GMC(mIU/mL)为 915.36、328.37、32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0.82,P<0.001);0-1-12m 程序组 10μg HepB-HPY、1Oμg HepB-CHO、10μg HepB-SCY接种,Anti-HBs阳转率为91.58%、88.17%、7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P=0.002),GMC(mIU/mL)为 918.23、296.14、47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8.07,P<0.001)。不同剂量 HepB 接种,0-1-2m 程序组 10μg HepB-SCY、20μg HepB-SCY 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81.34%、8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789),GMC(mIU/mL)为 114.41、167.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P=0.142);0-1-3m程序组 10μg HepB-SCY、20μg HepB-SCY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85.1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P<0.001),GMC(mIU/mL)为 170.65、94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P<0.001);0-1-6m 程序组 10μg HepB-SCY、20μg HepB-SCY 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87.07%、96.46%(χ2=8.20,P=0.004),GMC(mIU/mL)为 329.21、168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7,P<0.001)。3省调查对象平均乙肝知识得分为8.07±2.64,“共用注射器可能感染HBV”(88.51%)、“母亲感染HBV可能传播给孩子”(85.48%)、“HBV可能经血或血液制品传播”(84.53%)3题回答正确率较高,“与HBV感染者一起进餐可能被感染”(41.29%)、“感染HBV一定会慢性化并且终生携带病毒”(12.82%)两题回答正确率较低,地点、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有无保险、周围人群HBV感染情况是乙肝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调查对象HepB接种率为48.61%,全程接种率为28.85%,地点、年龄、居住地类型、文化程度、职业、周围人群HBV感染情况、乙肝知识得分是HepB接种率影响因素,HepB全程接种率影响因素有地点、年龄、保险、周围人群HBV感染情况、乙肝知识得分。HepB未接种原因主要为“我感染乙肝的风险不大”(45.13%)、“我身体很健康,不需要接种”(35.06%)、“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接种”(31.82%)。无或不详接种史者HepB意愿接种率为72.48%,地点、性别、有无保险是HepB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免疫程序HepB接种,0-1-3m、0-1-6m、0-1-12m程序接种Anti-HBs阳转率相当,0-1-6m和0-1-12m程序高应答率高于0-1-3m,考虑成人接种后免疫应答率和接种便利因素,0-1-6m应为首选免疫程序;不同种类HepB接种,HepB-HPY免疫效果高于HepB-SCY和HepB-CHO;成人接种HepB不同剂量,20μg剂量组免疫效果高于10μg,20μg应为接种首选剂量。成人HepB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高乙肝知识水平和乙肝防控意识可以增加人群接种率,性别和有无保险是影响HepB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唐朝霞[3](2020)在《2019年重庆某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调查情况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重庆荣昌区儿童HBsAg(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阳性率、HBsAb(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阳性率,为幼托儿童何时需要加强乙肝疫苗接种提供依据,为本区消除乙肝制定可行的措施。方法:统计2019年1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在荣昌区妇幼保健院就诊儿童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serology markers,HBVM)检测结果,计算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结果:该研究纳入样本量1949例,其中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分别为0.26%(5/1949)、71.00%(1383/1949),1-2岁儿童HBsAb阳性率最高为90.9%,2-3岁、3-4岁抗体阳性率均在78.3%,4岁以上儿童抗体阳性率平均在50%左右。结论:重庆荣昌区儿童HBsAb总阳性率高。4岁以上儿童抗体水平较低,需加强此年龄段儿童的乙肝表面抗体水平的监测,对于抗体阴性的高危儿童及时加强免疫,以降低乙肝病毒的感染风险。

思广慧[4](2020)在《甘肃省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疾病。HBV感染是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我国是乙肝大国,为HBV中高流行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5.49%,每年约有26.3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癌等乙肝相关并发症,所以HBV感染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甘肃省武威市又是乙肝高发区,HBsAg阳性率为6.51%。该地区乙肝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本研究拟通过以武威市肿瘤医院肝胆中心院区作为研究现场,对武威市一区三县的3043例HB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乙肝相关实验室检测,摸清该地区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HBV感染人群的HBV DNA复制和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探讨影响HBV感染人群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HBV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于2018年8月-2019年10月,通过多种途径在武威市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以及天祝藏族自治县(一区三县)进行全民宣传,在甘肃省武威市肿瘤医院肝胆中心院区对武威市HBV感染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及乙肝相关实验室检测(包括乙肝三系统、肝功七项、HBV DNA、腹部彩超和FibroScan)。通过课题组自主研发的Equry在线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Graphpad Prism软件作图。所有资料均采用构成比或率进行统计描述,血清学模式与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联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HBV DNA复制的影响因素中,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χ2分割法进行两两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中,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χ2分割法进行两两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1)本次研究共纳入3043例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HBV感染者男:女=1.42:1,平均年龄为44.75±12.7岁,主要集中在4059岁年龄段(55.2%);职业以农民为主(50.3%)。(2)未进行疫苗接种(69.7%)的HBV感染者构成比高于接种过乙肝疫苗的HBV感染者;具有乙肝家族史(51.0%)的HBV感染者构成比高于无乙肝家族史的HBV感染者。(3)武威市HBV感染人群中,HBV-M表达模式主要分为9类。主要流行的模式为:模式1(HBsAg、HBeAb、HBcAb三项指标阳性,俗称“小三阳”)1490例(49.0%)、模式2(HBsAg、HBcAb两项指标阳性)764例(25.1%)、模式3(HBsAg、HBeAg、HBcAb三项指标阳性,俗称“大三阳”)463例(15.2%)。(4)HBV DNA、ALT、AST、DBIL、γ-GT、LSM值、CAP值以及腹部彩超结果均与“小三阳”模式、“HBsAg、抗-HBc阳性”模式、“大三阳”模式之间存在关联性,P<0.05。2.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HBV DNA复制的因素:女性(OR=1.41,95%CI:1.17-1.69)、ALT阳性(OR=1.60,95%CI:1.32-1.95)、HBeAg阳性(OR=4.40,95%CI:3.42-5.66)、抗病毒治疗(OR=0.32,95%CI:0.27-0.38)。3.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HBV感染人群肝纤维化因素:男性(OR=2.23,95%CI:1.69-2.94)、30年龄组(OR=1.75,95%CI:1.02-3.02)、40年龄组(OR=2.49,95%CI:1.48-4.19)、50年龄组(OR=3.51,95%CI:2.09-5.91)、民勤县乙肝人群(OR=1.89,95%CI:1.27-2.80)、乙肝家族史(OR=1.51,95%CI:1.14-1.99)、抗病毒治疗(OR=0.40,95%CI:0.31-0.52)。结论1.武威市HBV感染人群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集中在4059岁年龄段,农民感染人数最多。2.武威地区乙肝人群主要流行的血清学模式为“小三阳”、“HBsAg、抗-HBc阳性”、“大三阳”。3.女性、ALT阳性状态、HBeAg阳性状态、无抗病毒治疗史均会使HBV感染人群的HBV DNA病毒复制的风险增高。4.男性、年龄越大、具有乙肝家族史、无抗病毒治疗史的人群会使HBV感染人群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增高。

管芳[5](2020)在《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效果及阻断成功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突破性感染的队列随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乙型肝炎(乙肝)母婴阻断队列中观察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母婴阻断)的效果,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进行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母婴阻断成功者突破性HBV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淮安市淮安区2009年9月—2011年1月HBs Ag阳性母亲分娩的463名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免疫的母婴阻断,并建立队列,分别于7月龄、12月龄、2岁、3~4岁、8~10岁时进行5次随访。随访时采集儿童静脉血对其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母婴阻断失败的影响因素和阻断成功儿童的HBV突破性感染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随访到450名儿童进行母婴阻断效果分析,7例阻断失败,阻断失败率为1.56%。7例中除1例母亲未检测HBV基因型外,其他母亲均为HBV C基因型。在母亲为HBe Ag阳性或阴性的儿童中,母婴阻断失败率分别为4.9%、0.0%(P<0.0001);在母亲为HBV高病毒载量或低病毒载量的儿童中,阻断失败率分别为6.4%、0.0%(P<0.0001)。儿童不同性别、出生体重、Apar评分、HBIG接种剂量组的母婴阻断失败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母亲不同分娩年龄、分娩方式组的母婴阻断失败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共纳入390名儿童进行HBV突破性感染分析,至2019年9月,共观察3348.3人年,12例发生突破性感染,累计发生率为3.08%,发生密度为0.36/100人年。12例中女5例,男7例,均为抗-HBc阳性,未发现HBs Ag阳性者。发生突破性感染时年龄为29~117个月,其中2岁3例(占25.0%),3~4岁4例(占33.3%),其他5例(41.7%)均>9岁。母亲感染HBV为B或C基因型的儿童中分别有15.8%、2.6%发生HBV突破性感染(P=0.003)。儿童初免无应答、低应答、正常应答、高应答者中分别有25.0%、6.7%、2.6%、1.0%发生HBV突破性感染(x2=16.513,P<0.05),且随着初免应答水平的升高呈降低趋势(x2趋势=10.187,P=0.001),发生突破性感染者初免平均抗体水平为460.68 m IU/ml,未发生突破性感染者为51.90 m IU/m L(t=2.469,P<0.05)。母亲为HBe Ag阳性者的儿童中9.8%发生突破性感染,母亲为HBe Ag阴性者的儿童中未见突破性感染发生(x2=23.432,P<0.05)。低、高病毒载量母亲所生儿童中分别有0.3%、12.0%发生HBV突破性感染(P<0.0001)。儿童不同性别、出生体重、Apar评分、HBIG接种剂量组的HBV突破性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母亲不同分娩年龄、分娩方式组的儿童HBV突破性感染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突破性感染发生风险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母亲高病毒载量水平(HR=44.970,95%CI:5.773~350.280,P<0.0001)和儿童初免低或无应答(HR=5.921,95%CI:1.871~18.738,P=0.002)是HBV突破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乙肝疫苗联合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成功率高,母亲HBe Ag阳性和母亲高病毒载量水平是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母婴阻断成功的儿童HBV突破性感染发生率较低,母亲HBe Ag阳性、母亲高病毒载量水平及儿童初免低或无应答是HBV突破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免疫后时间的延长,儿童发生突破性感染的风险增加。

赵宁[6](2020)在《利用自我检测策略对MSM人群开展HIV和HAV-HBV-HCV联合检测的逐步阶梯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s,AIDS)和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疾病负担重,呈全球分布且病死率高,是国际重点关注的传染病。男男性行为者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是全球重要的HIV和上述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高危人群,其感染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识别感染者并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可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速度,但由于认知水平不够、受歧视/侮名,及检测机构数量有限等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nization,WHO)估计,全球约3亿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者中仅不足5%接受过检测,以至于病毒性肝炎每年导致全球约140万人死亡。与此相对应,全球高达79%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通过检测知晓自己的HIV感染状况,全球MSM过去一年的HIV检测率也接近50%。尽管WHO几乎同时提出了2030年根除HIV和病毒性肝炎的全球防控目标,但病毒性肝炎检测率至今仍显着低于HIV检测率。2016年WHO制定了HIV自我检测使用指南,并鼓励肝炎检测向艾滋病领域学习借鉴,但利用自我检测策略在推动各类高危人群检测肝炎病毒方面仍缺乏应用。如何识别并招募分散的高危人群,为其提供方便可行的肝炎病毒检测策略是全球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我国既往缺乏对MSM人群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的报道,尤其缺少对其甲型病毒性肝炎(HAV)感染状况的研究;利用自我检测策略开展HIV和病毒性肝炎的联合检测是否能被MSM人群接受尚不清楚;基于自我检测策略的联合检测试剂是否可促进MSM人群的HIV检测率也有待评估。上述问题的解答对于卫生部门制定新型病毒性肝炎检测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掌握对MSM人群开展基于线上(互联网)和线下(基于场所)的HIV及HAVHBVHCV感染检测的可行性和影响效果。(1)掌握基于HIV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招募MSM人群的HIV感染状况,并分析其与病毒性肝炎感染等因素之间的关联性;(2)明确利用微信公众账号线上招募MSM参与HIV和HAVHBVHCV联合自我检测的可行性,及此种线上招募方式MSM人群中HAVHBVHCV的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3)明确HIV和HAVHBVHCV联合自我检测对微信公众账号线上招募MSM人群病毒性肝炎检测率的影响效果。方法:1).沈阳MSM人群病毒性肝炎、生殖器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率及与HIV感染关联性的横断面调查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VCT门诊求询的MSM中招募研究对象参与项目。获得研究对象参与项目书面知情同意后开展由调查对象完成的自填式问卷调查,以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背景学、寻伴方式、性行为、新型毒品使用行为及性病症状等特征,随后收集调查对象的直肠拭子和静脉血标本。采用四代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筛查HIV并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HIV,采用快速检测试剂检测丙型肝炎抗体(HCV-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甲型肝炎IgM(HAVIgM)。另外,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直肠拭子标本检测生殖器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及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CT),淋病奈瑟氏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小球菌(Up1,Up3,Up6,Up14)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共10种性病指标感染状况。此外,我们还对采集的静脉血液开展了梅毒螺旋体颗粒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RPR)检测,以确定其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了MSM研究对象HIV感染的影响因素;2).基于新媒体招募MSM参与HIV和HAV-HBV-HCV联合自我检测的可性行调查研究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利用微信公众号招募全国MSM调查对象参与项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MSM开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问卷调查,对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收取50元押金并免费邮寄HIV/梅毒/HAVHBVHCV快检试剂盒及配套耗材,研究对象按照项目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自检并通过手机拍照检测结果,上传至项目提供的在线检测结果收集系统。项目人员及时返还50元押金并提供15元的调查误工补助。工作人员根据MSM调查对象反馈的自检结果,对自检阳性者提供检测后咨询和临床转介服务。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感染病毒性肝炎的相关危险因素;3).通过多阶段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评估联合检测试剂对新媒体线上招募MSM的HAV-HBV-HCV和HIV检测促进效果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微信公众账号上发布项目招募公告,招募有意参与HIV和HAV、HBV、HCV联合检测干预项目的MSM参与项目。筛选合格后将符合入组条件的MSM随机分为四组,采用多阶段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Steppedwedged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开展为期12个月的干预和随访,对四组调查对象分别在基线,及入组3、6、9个月提供HIV和HAV、HBV、HCV自我检测试剂。每三个月对四组调查对象分别开展一次在线问卷随访,评估MSM调查对象的HIV和HAV、HBV、HCV自报检测情况,及实际检测情况等。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on equation,GEE)模型和广义混合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GLMM)评价联合自我检测试剂对MSM调查对象HAV、HBV、HCV检测改变状况。结果:1).沈阳MSM人群病毒性肝炎、生殖器/人型支原体感染率及与HIV感染关联性的横断面调查共183名MSM调查对象参与了这项研究,77.0%的调查对象年龄在25岁以上,76.5%拥有全职工作,87.4%当前婚姻状况为未婚,74.3%的最高教育程度为中学以上。51.4%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一年中通过社交软件(APP)寻找同性伴侣。实验室检测显示,HIV感染率为19.7%,梅毒为12.0%,HAV为1.1%,HBV为3.3%,HCV为0.5%,Mg为15.3%,Mh为7.1%。此外,NG为0.5%、CT为4.4%、Uuu为4.4%、HSV-2为1.1%,未检测到Uup1、Uup3、Uup6、Uup14感染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IV感染与曾通过社交软件寻找性伴(调整后的优势比[aOR]=2.6),Mg感染(aOR=3.2),Mh感染(aOR=4.1)和梅毒感染(aOR=3.1)存在独立的统计学关联性(P均<0.05);2).基于新媒体招募MSM参与HIV和HAV-HBV-HCV联合自我检测的可性行调查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2103名MSM参与了项目。MSM调查对象各项自我检测指标的反馈率分别为:HIV(86.5%)、梅毒(85.2%,)、乙肝(85.0%)、丙肝(85.3%)、甲肝(57.6%),同时反馈了HIV和乙肝、丙肝三项检测结果者占84.2%;反馈自我检测结果的MSM调查对象中各种检测项目感染率分别为HIV(3.0%[54/1819],95%CI,[2.2~3.9]%)、梅毒(4.2%[76/1792],95%CI,[3.4~5.3]%)、HBV(3.0%[53/1789],95%CI,[2.2~3.9]%)、HCV(0.1%[2/1794],95%CI,[0.0~0.4]%)和HAV(0.8%[8/1043],95%CI,[0.3~1.5]%);调查对象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即感染了HAV、HBV、HCV指标之中至少一个指标者的比例)为3.5%(63/1811),95%CI,(2.7~4.4)%。MSM调查对象的病毒性肝炎检测感染率分布不平衡,感染率比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南部和东南部。其中东南和东北部的福建(11.8%)、安徽(11.1%)和吉林省(9.5%)病毒性肝炎检测感染率最高,而我国西部地区检测感染率低(<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性性行为性角色中为受方(vs.同性性行为中为攻方)(OR=2.3,95%CI=1.1~4.8,P=0.011),性角色仅口交/爱抚(vs.同性性行为中为攻方)(OR=3.0,95%CI=1.3~7.1,P=0.019),HIV自检阳性(OR=2.2,95%CI=1.0~4.7,P=0.044)者的病毒性肝炎感染率显着更高;而既往曾经接种过甲肝疫苗(OR=0.2,95%CI=0.1~0.3,P<0.001)以及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OR=0.06,95%CI=0.03~0.12,P<0.001)的MSM调查对象的病毒性肝炎感染率显着更低;甲、乙、丙肝结果反馈者中愿意将试纸推荐给性伴或朋友检测的比例分别为84.3%(879/1043)、83.7%(1498/1789)、83.7%(1501/1794)。MSM调查对象使用自我检测试剂的体验度较好,其中88.1%认为自检试剂的“申请-邮寄-检测”环节很方便/没有困难,83.8%愿意将本项目提供的自检试剂推荐给其性伴或MSM朋友使用;3).通过多阶段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评估联合检测试剂对新媒体线上招募MSM的HAV-HBV-HCV和HIV检测促进效果共招募560名合格的MSM参与本项目,将合格的MSM调查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调查对象人数为140人。69.3%(388/560)的调查对象年龄在21~30岁之间,83.2%(466/560)的调查对象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超过70%(394/560)的调查对象性取向为同性;465人(83.0%)参加了至少一轮后续随访,394人(70.4%)完成连续12个月的所有随访调查;项目干预随访期间共为调查对象及其伴侣/朋友累计邮寄自检试剂1556份,反馈率为90.4%(1407/1556)。干预前MSM调查对象自报过去3个月病毒性肝炎检测率为9.0%,而干预后检测率增加至82.2%;而干预前根据上传检测判定的真实HAV、HBV、HCV检测率分别为5.3%、12.1%和5.6%,而干预后调查队列真实HAV、HBV、HCV检测率分别增加至64%、73.8%和76.9%。通过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估计分析显示,干预阶段比非干预阶段调查对象的自报过去3个月的肝炎检测率,以及真实HAV、HBV、HCV检测率均显着增加(P均<0.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研究期间MSM调查对象的HIV、HAV、HBV、HCV检测行为之间均存在显着正向关联性(P均<0.001)。结论:1).通过社交软件寻找性伴,感染了Mg、Mh和梅毒的MSM人群的HIV感染风险显着增加。相关部门应采用手机社交软件对MSM人群进行HIV检测促进和干预,同时需关注既往被忽视的性病,如Mg和Mh的检测和预防;2).通过新媒体和HIV、HAV-HBV-HCV联合检测试剂及辅助的自我检测可以快速招募到全国大规模MSM参与HIV和肝炎联合检测,预交押金-检测-退还押金的检测模式在MSM调查对象中的接受度和可行性较高。3).MSM人群病毒性肝炎自我检测反馈率高,使用和检测体验度较高,对病毒性肝炎“二次传递”检测的模式接受度较高。4).我国东南地区和东北MSM的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病毒性肝炎感染与该人群的HIV自检阳性、性行为角色为被动者及口交行为者存在显着正向关联性,而与接种过HBV和HAV疫苗行为存在显着的负关联性;5).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提供HIV和HAV-HBV-HCV自我检测试剂可显着提高MSM群体的HAV-HBV-HCV检测率;MSM人群的HIV自我检测行为与HAV-HBV-HCV自我检测行为之间存在正向关联性。

王晶晶[7](2019)在《郑州市三级医院接受乙肝母婴阻断婴儿12个月内母乳喂养现况及影响因素》文中提出目的调查郑州市五所三级综合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HBsAg为阳性的产妇对实施母婴阻断的婴儿12月内进行母乳喂养的状况,并分析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定郑州市五所三级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分娩,产妇HBsAg阳性,分娩后实施母婴阻断的婴儿32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查询住院病历以及电话访谈的形式,了解乙肝母婴阻断婴儿分别在1周、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10个月、12个月的母乳喂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研究人群中母乳喂养比例,将一个月内的母乳喂养状况按照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分为三组,对统计的各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然后将其中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的各个影响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对喂养方式有显着相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本次研究选取样本量387例。在电话联络过程中,排除拒绝回答、回答不明确或电话号码更改等情况,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83.7%。本次研究对象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38岁,平均年龄为(29.24±3.13)岁。2.母乳喂养状况:一周以内,人工喂养与母乳喂养人数相差不大,一个月以后主要以人工喂养方式为主,随着月份的延长,纯母乳喂养人数逐渐减少,人工喂养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婴儿1周的母乳喂养率为62.1%,1个月为62%,2个月为58%,4个月为57.7%,6个月为56.4%,8个月为56.2%,10个月为55.6%,12个月为34.5%;婴儿1周的纯母乳喂养率为38.6%,1个月为37.3%,2个月为36.4%,4个月为35.5%,6个月为23.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户口、胎次、婴儿性别在一个月内的母乳喂养影响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9,P=0.184;χ2=1.15,P=0.886;χ2=0.57,P=0.75);分娩方式、学历、职业、是否参与过母乳讲座、乙肝五项结果,本人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家属尤其是丈夫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医生对母乳喂养的态度、护士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P=0.041;χ2=20.5,P<0.01;χ2=20.27,P=0.027;χ2=12,P<0.01;χ2=26.28,P<0.01;χ2=9.94,P=0.041;χ2=9.94,P=0.041;χ2=9.94,P=0.041;χ2=9.94,P=0.041)。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乙肝五项结果、本人对母乳喂养态度、医生对母乳喂养态度、护士对母乳喂养态度是影响乙肝产妇一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因素。学历、本人支持母乳喂养、医生支持母乳喂养、护士支持母乳喂养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乙肝“大三阳”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5.66.7%的乙肝产妇不愿意母乳喂养而直接选择人工喂养,14.9%的乙肝产妇因家人反对而直接选择人工喂养。70.4%的乙肝产妇因泌乳不足而选择6个月内混合喂养,22.2%的乙肝产妇担心上班后无法亲喂婴儿而选择添加代乳品。结论1.乙肝母婴阻断婴儿的母乳喂养率低,远未达到我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2.乙肝产妇学历高,本人支持母乳喂养,医生、护士支持母乳喂养可以提高乙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乙肝五项结果“大三阳”则会降低乙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3.本人不愿意母乳喂养是乙肝产妇直接选择人工喂养的主要原因,泌乳不足是乙肝产妇由母乳喂养转为混合喂养的主要原因。

马田莉[8](2019)在《基因重组CHO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17~20年免疫效果观察和复种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1观察基因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17~20年免疫效果,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影响因素;2评价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核心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B core Antigen,Anti-HBc)和乙肝表面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Anti-HBs)全阴的人群加强一针乙肝疫苗后的表面抗体阳转率及水平,分析Anti-HBs无应答的影响因素。3综合以上分析和研究,探讨成人全程基础免疫后是否需要加强免疫。方法以正定县里双店乡、南岗乡、永安乡、吴兴乡、权城乡、南牛乡、诸福屯乡1997~1999年出生且完成CHO乙肝疫苗全程基础免疫者作为目标人群,将可以随访到的且无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史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347人。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血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HBsAg、Anti-HBc和Anti-HBs。对上述实验室检测三项均为阴性的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种市售的基因重组乙肝CHO疫苗20μg和酿酒酵母疫苗20μg,接种30天后进行血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Anti-HBs。采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础免疫效果研究:人群HBsAg阳性率为0.45%,免疫时长17~20年HBsAg阳性率分别为0.35%、0、0.84%和0.94%。人群Anti-HBc阳性率为1.34%,免疫时长17~20年Anti-HBc阳性率分别为1.05%、0.63%、2.32%和0.94%。人群Anti-HBs阳性率为74.61%,免疫时长17~20年Anti-HBs阳性率分别为75.87%、75.63%、74.11%和68.87%。不同免疫时长人群、性别Anti-HBs滴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ti-HBs阳性者,免疫时长17~20年Anti-HBs GMC分别为151.36、177.01、162.56和164.44 m IU/m L。本次调查共检出5种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组合模式。其中,以Anti-HBs单阳性检出率(73.79%)最高,三项全阴模式次之(24.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共同生活的人有HBsAg阳性成员是HB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02,OR=7.494)。2加强免疫效果研究:随访率为73.13%(245/335)。人群总Anti-HBs阳转率为93.47%(229/245)。女性阳转率(96.30%)高于男性(90.00%)(P=0.047);1997、1998、1999组阳转率分别为90.91%、96.15%、9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CHO疫苗人群阳转率(97.62%)高于酵母组(89.08%)(P=0.007)。性别、出生年份间Anti-HBs滴度等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种类之间Anti-HBs滴度等级分布有差异,以CHO组较高(P=0.001)。Anti-HBs阳性者GMC为367.28 m IU/m L(95%CI:313.33,429.54)。其中男性Anti-HBs GMC为345.14 m IU/m L,女性为384.59 m IU/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97、1998、1999组Anti-HBs GMC分别为376.70、340.41、385.48 m IU/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O组AntiHBs GMC为420.73 m IU/m L,酵母组为313.33 m IU/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接种后Anti-HBs无应答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疫苗种类、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Anti-HBs无应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加强前抗体滴度lg值是Anti-HBs无应答的保护因素,加强前抗体滴度越接近10 m IU/m L,Anti-HBs无应答率越低(P=0.000,OR=0.044);接种CHO疫苗的人群Anti-HBs无应答率低于酵母组(P=0.015,OR=6.416);BMI是Anti-HBs无应答的危险因素,随着BMI增加,Anti-HBs无应答率有上升趋势(P=0.023,OR=2.704)。结论1乙肝CHO疫苗基础免疫17~20年后免疫保护效果良好。2基础免疫HBsAg、Anti-HBc和Anti-HBs阴性者复种1剂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可获得良好的免疫回忆反应,20μg CHO疫苗可获得更好的免疫应答。加强前抗体滴度越接近10m IU/m L,Anti-HBs无应答率越低;接种CHO疫苗的人群Anti-HBs无应答率低于酵母组;随着BMI增加,Anti-HBs无应答率有上升趋势。3基于本次研究结果,成人在全程基础免疫后无需加强免疫。图2幅;表20个;参144篇。

罗明梁[9](2019)在《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目的乙型肝炎(乙肝)是一项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乙肝的流行对健康、社区和卫生系统均造成了重大损失。我国属于乙肝的中高流行区,母婴传播是当前乙肝感染的最主要途径,实施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成为免疫预防工作的重点。可靠的经济学评估有助于决策者选择最优乙肝防治方案,对消除乙肝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应用卫生经济学方法,测算乙肝相关疾病的经济负担和乙肝患者的健康效用值,从支付者、医疗卫生和全社会角度定量评价现行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经济学价值,为完善我国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首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浙江省开展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和患者生命质量调查,获取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和乙肝患者健康效用值参数。其次,利用调查获得的数据以及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监测数据和文献查阅数据,构建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以模拟不同免疫预防策略下对应的健康或感染转归过程。进一步地以2016年浙江省出生人口为研究队列,以预防乙肝母婴传播为研究策略,常规普种、不接种作为比较,设置期望寿命年为模拟时限,比较其长期效益、效果和效用。其中,效益以避免的疾病经济负担表示,效果以避免的乙肝相关疾病发病和死亡人数表示,效用以挽回的寿命年和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表示。计算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净现效益值(NPV)、效益成本比率(BC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进而估计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长期成本效益、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通过一维敏感性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明确参数对结果的影响。结果(1)调查包括浙江省金华、嘉兴和台州三个市,共8家县市级医院。门诊有效病例626例,其中,急性乙肝1例,乙肝携带者39例,慢性乙肝442例(含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B eantigen,HBeAg)阳性301例、HBeAg阴性136例和HBeAg未查5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97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28例,原发性肝癌19例。住院有效病例523例,其中,急性乙肝10例,慢性乙肝270例(含HBeAg 阳性178例和HBeAg阴性92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46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145例,原发性肝癌52例。(2)经济负担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的年均门诊就诊9.95次,门诊患者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合计为641.01元,直接经济负担占553.78元(86.40%),间接经济负担占87.23元(13.60%)。住院患者人均住院次数1.32次,人均住院天数12.87天,住院患者平均经济负担为14955.94元,直接经济负担13041.95元(87.20%),间接经济负担1913.99元(12.80%)。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的年平均直接、间接和无形经济负担分别为23423.93元、3394.41元和30000.00元,总费用为56818.34元。年直接、间接经济负担之和占家庭年收入的26.45%,占人均年收入的92.34%。(3)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的平均健康效用值为0.68。其中,急性乙肝、HBeAg阳性慢性乙肝、HBeAg阴性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和原发性肝癌分别为0.75、0.77、0.77、0.66、0.56和0.58,效用值随疾病严重程度加深下降。(4)成本效益分析显示医疗卫生角度和全社会角度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BCR分别为22.84和21.10,人均NPV分别为31295.52和38323.78,BCR和获得的NPV均高于普种策略。成本效果分析显示,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相比普种策略进一步避免急性乙肝182例、慢性乙肝2215例、肝硬化872例、肝癌595例和乙肝相关疾病死亡1349例。从支付者角度,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避免一个病例和一个死亡分别需增加6293元和11175元投入,均低于浙江省1倍人均GDP;从医疗卫生和全社会角度,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不仅降低了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还进一步节省了成本。成本效用分析显示,与普种策略相比,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人均可以挽回0.01个寿命年和获得0.04个QALY。从支付者、医疗卫生和全社会角度,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ICER分别为560.18元/QALY、-18372.74元/QALY和-22787.07元/QALY,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用价值。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可靠,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免疫效果、贴现率和乙肝相关疾病的经济负担是影响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BCR和ICER的重要参数。结论(1)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经济负担较重,乙肝感染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乙肝防治工作仍然相当重要。(2)政府卫生资源投入的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可获得较高的效益成本比,投入1元可获得22.87元效益。(3)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优于常规普种策略,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预防乙肝传播策略进一步降低了乙肝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避免更多的乙肝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挽救寿命年,获得更多的QALY,并进一步降低医疗资源消耗和节省社会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学价值。(4)模型中参数的变化没有改变分析结果,基线研究获得的结论可靠。

吴慧华[10](201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及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调查分析福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危险因素、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患者和家属的乙肝防控知识掌握度及健康教育需求现状。方法:(1)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福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危险因素,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法,并计算OR值及95%可信区间。(2)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探讨乙肝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单因素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福州地区264例乙肝患者及126例家属乙肝防控知识认知度、知识来源与健康教育需求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未接种乙肝疫苗、与乙肝患者接触史、未使用避孕套、乡级及以下卫生所肌肉/静脉注射史、缺乏乙肝预防知识与福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福州地区乙肝感染人群具有4种危险因素、3种危险因素、2种危险因素、1种危险因素,和无可疑危险因素暴露的占比分别为11.881%、27.723%、38.119%、19.802%和2.475%。福州地区乙型肝炎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父婴/母婴传播(53.465%),次要传播途径为医源性传播(19.802%),密切生活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和不明原因传播途径占比分别为12.871%、11.387%和2.475%。(2)福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治疗期间总体生存质量平均标准分为76.328±9.937分。生存质量评分随患者特征不同而不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福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治疗期间生存质量的因素为焦虑、睡眠质量、患病后无经济收入、住院天数、已婚、居住在县乡村、家庭月人均收入和医疗付费形式。20%的乙肝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发生焦虑合并睡眠障碍,其生存质量较低。(3)乙肝患者乙肝知识总得分平均标准分为66.863±17.068分,合格率为62.500%。家属知识总得分平均标准分为63.081±18.408分,合格率为52.381%。乙肝患者对乙肝知识的认知度与文化程度、职业和居住地类型相关。应重点关注受教育年限9年及以下的农村男性患者和家属。网络是乙肝患者及家属的主要知识来源。患者希望了解的知识需求依次为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病情观察指导。家属期望获得的健康指导依次为用药指导、预防知识指导及饮食指导。结论:(1)福州地区乙型肝炎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未接种乙肝疫苗、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史、未使用避孕套、乡级及以下卫生所肌肉/静脉注射史、缺乏乙肝预防知识。福州乙肝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含两种危险因素组合为主,主要传播途径是父婴/母婴传播。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加强乙肝健康教育宣教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人群乙肝预防意识,从而降低乙肝的感染率。(2)福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治疗期间总体生存质量不高,其影响因素有:焦虑、睡眠质量、患病后无经济收入、住院天数、已婚、居住在县乡村、家庭月人均收入、医疗付费形式。在临床治疗期间,存在焦虑和睡眠障碍的患者是低生存质量的高危人群,乙肝临床治疗路径中应重点关注此类患者,及早开展知识宣教并积极治疗以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提高生存质量。(3)福州地区乙肝患者和家属乙肝防控知识知晓率均较低,与文化程度、职业和居住地类型有关。乙肝防控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需求随乙肝患者特征不同而各异。应重点关注受教育年限9年及以下的农村男性患者和家属。应根据患者和家属不同特征,按需求制定个体化乙肝健康教育路径,并采用多样化手段,进行有差别的健康教育干预,从而增强乙肝防控意识,实现降低乙肝感染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二、医院工作人员感染HBV的情况调查及疫苗阻断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院工作人员感染HBV的情况调查及疫苗阻断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六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疫苗免疫后血清学监测意愿调查及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中英文对照表
背景
研究目的
技术路线
内容与方法
    1. 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调查
        1.1研究设计及现场
        1.2 调查对象及样本量估算
        1.3 调查内容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HBsAg阳性母亲子女的PVST监测结果分析
        2.1 研究设计及现场
        2.2 调查对象及样本量估算
        2.3. 调查内容
        2.4 血标本采集及检测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质量控制
    4. 伦理审查
研究结果
    1. HBsAg 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调查
        1.1 基本情况
        1.2 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1.3 调查对象的心理状态分析
        1.4 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分析
    2. HBsAg阳性母亲子女的PVST监测结果分析
        2.1 PVST监测随访情况
        2.2 HBsAg阳性母亲的基本情况
        2.3 HBsAg阳性母亲子女PVST监测结果分析
        2.4 PVST失访原因分析
        2.5 HBsAg阳性母亲接受其子女进行PVST采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2.6 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对HBsAg、Anti-HB指标的检测效果评价
讨论
    1. HBsAg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PVST监测的意愿
    2. 对HBsAg阳性母亲子女开展PVST监测的必要性
    3. 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在PVST监测中应用
研究局限性
研究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免疫后血清学检测实施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附件 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学检测相关知识及接受意愿调査问卷

(2)成人不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的免疫原性比较和接种意愿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部分 成人乙型肝炎疫苗不同免疫策略的免疫原性比较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材料与方法
        3.1 资料来源
        3.2 现场调查与血标本采集、检测
        3.3 指标定义
        3.4 数据整理与分析
        3.5 伦理审查
    4. 技术路线图
    5. 结果
        5.1 不同免疫程序HepB接种免疫效果比较
        5.2 不同种类HepB接种免疫效果比较
        5.3 不同剂量HepB接种免疫效果比较
    6. 讨论
        6.1 不同免疫程序HepB接种免疫效果
        6.2 不同种类HepB接种免疫效果
        6.3 不同剂量HepB-SCY接种免疫效果
    7. 研究局限性
    8. 结论和建议
第二部分 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意愿调查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材料和方法
        3.1 调查现场
        3.2 研究对象
        3.3 样本量计算
        3.4 调查方法与内容
        3.5 指标定义
        3.6 统计分析
        3.7 质量控制
        3.8 伦理审查
    4. 技术路线图
    5. 结果
        5.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5.2 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5.3 HepB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5.4 HepB全程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5.5 HepB未接种原因
        5.6 HepB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
    6. 讨论
        6.1 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6.2 HepB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6.3 HepB全程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6.4 HepB未接种原因
        6.5 HepB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
    7. 局限性
    8.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成人乙型肝炎感染风险和疾病负担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附件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意愿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致谢

(3)2019年重庆某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调查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实验试剂与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1949 例儿童乙肝感染情况
    2.2 HBVM结果的组合情况及意义及感染儿童HBVM情况
    2.3 1949 例儿童中不同年龄人群HBsAb阳性率和HBsAb阴性率
    2.4 1949 例儿童乙肝易感人群中年龄分层及所占比例情况
    2.5 统计1949例儿童中乙肝血清学指标性别分布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综合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甘肃省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武威市HBV感染人群流行特征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效果及阻断成功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突破性感染的队列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1.4 伦理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2 HBsAg阳性母亲的感染特征
    2.3 主、被动联合免疫母婴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
    2.4 阻断成功儿童的HBV突破性感染发生情况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我国防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策略及效果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附件

(6)利用自我检测策略对MSM人群开展HIV和HAV-HBV-HCV联合检测的逐步阶梯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沈阳MSM人群病毒性肝炎、生殖器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率及与HIV感染关联性的横断面调查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招募及数据收集
        2.2 直肠标本的采集与检测
        2.3 血液样本的实验室处理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人口统计学和性行为
        3.2 HIV/STIs感染率
        3.3 HIV感染率与感染STIs的数量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3.4 HIV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基于新媒体招募MSM参与HIV和 HAV-HBV-HCV联合自我检测的可性行调查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流程
        2.2 使用的检测试剂及自我检测步骤
        2.3 统计分析方法
        2.4 伦理学许可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对HIV和肝炎自我检测的参与和反馈情况
        3.2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和性行为分布
        3.3 调查对象的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及影响因素
        3.4 MSM调查对象对在线开展HIV联合病毒性肝炎自检的使用体验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通过多阶段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评估联合检测试剂对MSM的HAV-HBV-HCV和 HIV检测促进效果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设计及研究流程
        2.2 统计学方法
        2.3 伦理学许可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招募
        3.2 分组和随访
        3.3 申请及使用自检试剂
        3.4 调查对象基线特征
        3.5 干预对调查对象HAV\HBV\HCV检测行为的影响作用
        3.6 调查对象干预前后HIV检测率情况
        3.7 调查对象的HIV和病毒性肝炎检测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综述 MSM人群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和防控进展
    1 概述
    2 病毒性肝炎的疾病负担和病死率
        2.1 疾病负担
        2.2 病死率
    3 地区分布特征
    4 传播途径和易感机制
    5 MSM人群HIV和病毒性肝炎的感染情况
        5.1 病毒性肝炎之间的混合感染情况
        5.2 肝炎病毒和HIV混合感染情况
        5.2.1 HIV和 HCV混合感
        5.2.2 HIV和 HAV混合感染
        5.2.3 HIV与 HBV/HCV的混合感染现象
        5.2.4 MSM人群防控难度大的原因
    6 预防和控制现状及挑战
        6.1 疫苗接种
        6.1.1 HBV疫苗接种
        6.1.2 HAV疫苗接种
        6.2 抗病毒治疗
        6.2.1 HBV治疗
        6.2.2 HCV治疗
        6.2.3 HCV-HBV合并感染的治疗
        6.3 检测措施和现状
        6.3.1 血站HBV和 HCV检测
        6.3.2 母婴阻断检测
        6.3.3 高危人群病毒性肝炎检测
    7 创新性病毒性肝炎检测
    8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郑州市三级医院接受乙肝母婴阻断婴儿12个月内母乳喂养现况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操作性定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样本量的估计
    2.4 研究方法
    2.5 调查内容
    2.6 研究工具(调查问卷见附录1,2)
    2.7 数据收集
    2.8 技术路线
    2.9 统计学处理
    2.10 质量控制
    2.11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
    3.2 乙肝母婴阻断婴儿的总体母乳喂养现况
    3.3 影响乙肝产妇一个月内的母乳喂养的单因素分析
    3.4 影响乙肝产妇一个月内的母乳喂养的多因素分析
    3.5 婴儿添加代乳品的原因
    3.7 婴儿复查乙肝的情况调查
    3.8 婴儿的乙肝感染情况
    3.9 其它
4 讨论
    4.1 母乳喂养状况及一个月内的影响因素
    4.2 添加代乳品的原因分析
    4.3 母乳喂养的安全性研究
    4.4 关于疫苗的接种与检测
    4.5 乙肝产妇母乳喂养的建议
5 研究的特点、局限性与展望
    5.1 研究的特点
    5.2 研究的局限性
    5.3 对开展类似研究的建议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乙肝母婴阻断婴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致谢

(8)基因重组CHO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17~20年免疫效果观察和复种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基础免疫效果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质量控制
        1.1.4 统计分析
        1.1.5 相关定义
        1.1.6 伦理问题
    1.2 结果
        1.2.1 人口学分布特征
        1.2.2 乙肝血清学免疫效果研究
        1.2.3 HB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乙肝血清学免疫效果研究
        1.3.2 HB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加强免疫效果评价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质量控制
        2.1.4 统计分析
        2.1.5 相关定义
        2.1.6 伦理问题
    2.2 结果
        2.2.1 基本情况
        2.2.2 加强后Anti-HBs阳转率和滴度等级分布
        2.2.3 加强后Anti-HBs几何平均滴度(GMC)比较
        2.2.4 加强后Anti-HBs无应答影响因素分析
    2.3 讨论
        2.3.1 加强免疫效果研究
        2.3.2 加强免疫后Anti-HBs无应答影响因素分析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综述 不同人群接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研究进展
    3.1 HBsAg阳性母亲所产新生儿
        3.1.1 单用疫苗
        3.1.2 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
    3.2 HBsAg阴性母亲所产新生儿
    3.3 儿童、青少年
    3.4 成年人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A 知情同意书
附录 B 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问卷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免疫预防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展
        1.2.2 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的应用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3 经济负担的测量
        2.1.4 质量控制
        2.1.5 统计分析
    2.2 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
        2.2.1 模型原理
        2.2.2 模型构建
        2.2.3 参数确定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角度
        2.3.2 成本效益分析
        2.3.3 成本效果分析
        2.3.4 成本效用分析
        2.3.5 敏感性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乙肝相关疾病的经济负担
        3.1.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3.1.2 医疗负担情况
        3.1.3 门诊患者的经济负担情况
        3.1.4 住院患者的经济负担情况
        3.1.5 年经济负担估计
        3.1.6 健康效用值
    3.2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经济学评价
        3.2.1 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构建结果
        3.2.2 参数确定结果
        3.2.3 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总成本
        3.2.4 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3.2.5 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3.2.6 成本效用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
        4.1.1 总经济负担较重,直接经济负担占比大
        4.1.2 经济负担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4.1.3 无形经济负担不容忽视
    4.2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经济学评价
        4.2.1 经济学价值明显
        4.2.2 影响因素分析
    4.3 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4.3.1 优势
        4.3.2 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及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福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2.2 乙肝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3 乙肝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2.4 乙肝感染传播途径的组合及推断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2.2 生存质量得分情况
        2.3 影响乙肝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2.4 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2.5 可干预的临床治疗路径因素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福州地区慢乙肝住院患者及家属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及需求调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 调查方法
        1.3 调查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特征
        2.2 乙肝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得分情况
        2.3 患者和家属乙肝防控知识知晓得分的影响因素
        2.4 患者和家属乙肝防控知识知晓率的情况
        2.5 患者和家属的乙肝知识获取途径
        2.6 患者和家属的乙肝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2.7 患者和家属对信息获取途径的需求
    3 讨论
        3.1 福州地区乙肝患者及家属乙肝知识知晓率低
        3.2 根据患者及家属不同特征,制定乙肝健康教育路径
        3.3 健康教育方式多样化
        3.4 局限性和创新性
    4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医院工作人员感染HBV的情况调查及疫苗阻断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六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对其子女参与疫苗免疫后血清学监测意愿调查及监测结果分析[D]. 徐靓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2]成人不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的免疫原性比较和接种意愿调查[D]. 万咏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3]2019年重庆某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调查情况分析[D]. 唐朝霞.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4]甘肃省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 思广慧.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5]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效果及阻断成功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突破性感染的队列随访研究[D]. 管芳.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6]利用自我检测策略对MSM人群开展HIV和HAV-HBV-HCV联合检测的逐步阶梯随机对照研究[D]. 赵宁.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7]郑州市三级医院接受乙肝母婴阻断婴儿12个月内母乳喂养现况及影响因素[D]. 王晶晶. 郑州大学, 2019(02)
  • [8]基因重组CHO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17~20年免疫效果观察和复种效果评价[D]. 马田莉.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9]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以浙江省为例[D]. 罗明梁. 厦门大学, 2019(09)
  • [10]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及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 吴慧华.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医院工作人员HBV感染情况及疫苗阻断效果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