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C 芯片引领 64 位趋势

SPARC 芯片引领 64 位趋势

一、SPARC芯片领航64位潮(论文文献综述)

杨少鲜,黄美[1](2018)在《珠海欧比特:小市值公司的大作为》文中研究指明欧比特公司提出借助微纳卫星星座来打造"卫星空间信息平台",形成"卫星大数据"产业战略后,其大系统设计、卫星生产、卫星发射、卫星地面段建设、卫星运控等技术与解决方案得到迅猛发展。这是少见的、由民营上市企业进行的航天探索。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公司(下称欧比特)是国内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目前,该公司主要从事于核心宇航电子芯片/系统(SoC、SIP、EMBC)、微纳卫星星

刘春雷[2](2014)在《基于国产处理器计算机系统回卷恢复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国产处理器飞速发展,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航空、军工、金融等关键业务中,国产处理器计算机系统还无法达到高可靠性要求。对于国产处理器系统不同级别的容错技术研究,对于我国在多个关键领域完全自主化,打破国外垄断有重大意义。基于国产处理器计算机系统回卷恢复机制的研究,旨在从操作系统级提高国产处理器系统的容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龙芯3A处理器和MIPS架构的研究,分析了龙芯系统平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回卷恢复机制的主要对象Linux进程进行了研究,了解了内核调度和管理进程的机制,确定了设置检查点时需要保存的进程相关信息。通过内核对进程的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内核级检查点的回卷恢复机制,在内核中对进程上下文信息进行保存,当故障发生时,进行回卷恢复。内核级相比用户级检查点具有对用户透明,无需修改用户代码的优点。利用添加内核模块的方法,为系统内核添加回卷恢复机制,具有灵活加载与卸载、无需改变原系统的优势。本文着重阐述了基于内核检查点的回卷恢复系统各个模块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故障守护进程、检查点信息保存模块、回卷恢复模块、文件处理模块等。最后对回卷恢复系统的基本应用进行了测试,并多次实验分析了影响该系统时间与空间开销的因素。通过对检查点设置策略的改变,减小检查点的时间开销。保存检查点信息时,改进打开文件的保存方法也降低了检查点的空间开销,使该系统在提高容错性能的同时,具有了更好的可用性。

鄢晓颖[3](2014)在《工商银行福清分行员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银行事业的不断发展,银行的工作业务量一直保持迅猛增长,但是银行系统内部的管理方法的发展还较缓慢,关于如何提高银行系统内部员工的管理问题,多年来一直受到学者和政府的重视。现在银行内部原有的员工管理方法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和社会的需求,这就迫切的需要一套准确高效、更为科学的管理系统来配合银行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高效的银行员工管理系统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课题在参阅大量有关管理系统问题的调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S的银行员工管理系统,该系统结合银行内部结果和业务特征以及银行员工自身的特征,针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量巨大,信息之间存在差异,信息的传输速度快慢与否,以及数据所蕴含信息的真假性等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系统分为个人文件夹、员工信息维护、业绩档案管理、员工考勤管理、数据字典、备份与恢复、工资信息管理、内控建设管理、奖惩信息管理等十大模块。为了建立一个系统效率高、可延伸性强的数据信息处理平台,综合数据应用特点,利用数据库开发、网络传输技术,结合相应技术特点,将分布式数据库应用技术与系统融合,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的接入方案,提高数据库处理数据的能力,扩大数据处理范围,增强数据处理效率。系统开发过程遵循软件工程的思想,通过银行业务流程特点以及银行数据流程的分析建立逻辑模型,继而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详细设计,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触发器以及存储过程,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庞松涛[4](2013)在《LC公司服务器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服务器厂商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LC公司因为拥有软硬一体化的综合实力、强大的研发能力、专业的后台产品保障和服务能力,最为重要的是拥有自主创新的国产服务器品牌积淀,所以在中国乃至全球服务器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面临国外服务器厂商完善的产业链及成熟的服务体系,及国内厂商加大力度对核心技术的投入及低价策略,LC公司必须采取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才可能求得长远稳步的发展。笔者回顾了服务器行业的业态发展,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服务器厂商及其产品的销售现状、市场策略、发展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对LC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本文力求在企业战略的理论基础上,以竞争战略为核心,借助PEST,五力模型及SWOT分析工具,结合服务器市场现状及LC公司的发展规划,理论联系实际,研究适合的差异化竞争战略。LC公司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应从产品、服务、技术、市场四个层面实施。差异化的产品战略通过追求产品品质的优异化,对主流产品和非主流产品进行明确定位及对产品专利权的保证来实现;差异化的服务战略涉及服务产品化、标准产品进行顾客定制化、高水准的售前和售后服务及服务培训等策略;差异化的技术战略需要LC公司不断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研发、增加专利保有量,并提升专利使用价值,提升LC公司创新力,保证后续研发资金、人力投入;差异化市场战略要求提升渠道管理模式,加强媒体及客户研讨会等市场推广策略并实行差异化的行业支持战略策略。LC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在公司整体运营策略及后台服务的保障下实施,作者认为对LC公司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论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彭昌[5](2013)在《嵌入式Linux技术在手机测试平台中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无线网络带宽的增加,以及手机终端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传统的互联网和IT服务逐渐走向移动化,手机上的移动数据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而由此带来潜力巨大的手机自动化测试市场,而手机自动化测试是需要建立在手机测试平台的基础上。为了开发便利和提高性能,本论文选用嵌入式Linux系统来搭建手机测试平台的操作系统。本文选用型号为MV78100SOC的开发板作为手机测试平台的硬件平台,论文主要研究并开发手机测试平台中的嵌入式Linux系统,其中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是如下:1.选择嵌入式系统。根据手机测试平台功能需求,并通过比较几种主流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最终选用开源、性能优良并便于开发的嵌入式Linux系统。2.搭建开发环境。为了给开发板搭建嵌入式Linux系统和开发环境,在主机平台上搭建了交叉编译器,给开发板烧录了U-Boot初始化引导程序和Linux内核,构建并烧录了根文件系统,制作并烧录了UBI文件系统,移植了MTD工具、Apache服务器和PHP环境。3.开发设备驱动和应用程序。为了实现对手机的按键、截屏和触屏操作,优化升级了FPGA和CPLD设备驱动和应用程序。为了实现对手机的温度检测和信号功率检测,设计并编写了ADS1000芯片和MAX6692芯片设备驱动和应用程序。4.开发自动化脚本。为了实现对嵌入式Linux系统的网络设置、重启控制、升级设备驱动和应用程序等功能,设计并编写了自动化监控脚本以及对应的守护进程。为了提高软件开发效率,设计并编写了自动化下载FPGA比特流脚本和自动化截屏脚本。通过上述四个方面工作的完成,本文的最终目标也已经实现,即给基于型号为MV78100SOC开发板的手机测试平台搭建了嵌入式Linux系统,并实现了对手机的远程测试以及对嵌入式Linux系统的远程配置。

杨阳[6](2012)在《基于嵌入式的便携锚杆无损检测设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嵌入式技术在当代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工程领域锚杆无损检测设备也因其迅猛发展而向着结构更轻便、性能更优越、操作更简单的方向发展。在矿山、建筑等领域中,锚杆锚固的安装质量检测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嵌入式的锚杆无损检测系统研究就是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060774)“基于伪随机信号的锚杆动态响应与智能检测研究”进行研发的。本人在充分查阅和研究嵌入式和锚杆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后,针对锚杆无损检测技术的计算量大和数据筛选量大的特点结合工业中的实际需求,采用了具有超强运算能力的最新嵌入式ARM11处理器S3C6410作为便携式硬件平台,选择了扩充性、裁剪性、多线程性和实时性都很强的Windows CE6.0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嵌入式系统硬件方案设计过程中,针对ARM芯片的特点,对驱动程序和电路进行了扩展和改良,自定义了专门针对S3C6410开发板的BSP,并导出了SDK用于之后软件的开发。在仔细分析了Windows CE系统的体系结构、开发平台搭建方法和内核的定制、移植方法后,利用Platform Builder完成了Windows CE6.0系统的移植。应用程序设计方面,充分利用了Windows CE系统与Windows桌面系统的可兼容性,利用Visual Studio2008集成开发环境和VB.NET程序设计语言,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完成了无损检测软件的界面显示、参数设置、波形显示和数据分析四个模块的功能设计,并提出了信号FFT和改进FFT分析方法。该基于嵌入式的便携式锚杆无损检测系统集信号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处理于一体,同时具有波形显示、参数设置、频谱分析等多种功能。针对锚杆无损检测的实际情况,该设备具有体积小、便携带、功耗低、操作简单功能扩展性好,便于二次开发的优点。该系统的研究在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向便携式嵌入式平台的移植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高宝山[7](2012)在《基于SPARC v8体系结构的仿真平台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功能日趋强大,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展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使嵌入式处理器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由于嵌入式处理器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导致直接进行嵌入式处理器的设计实现和与其相配套的系统软件的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成本。SPARC v8是一个RISC体系结构,具有高性能和可扩展的特性,在国防航天等工业中大量使用基于该体系结构的嵌入式处理器。本文基于SPARC v8的体系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嵌入式处理器的仿真平台,通过该仿真平台可以对要设计的处理器进行验证,进行相关软件的开发测试。同时,该仿真平台通过定义的扩展接口,允许开发者和测试者自定义协处理器模块。本文通过对SPARC v8体系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将仿真平台的架构划分为内核模块、指令执行模块、存储单元仿真模块、公共函数模块和接口函数模块。该仿真平台是一个指令级仿真器,采用指令队列来模拟流水线结构,并且添加了模拟时钟来模拟每个指令在执行过程中所用的时钟周期。考虑到不同用户对嵌入式处理器有不同的需求,本文在嵌入式处理器已有的功能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可扩展协处理器单元,并以循环冗余校验(CRC)单元作为例子,介绍如何通过调用相关的函数接口来实现自定义的协处理器模块。最后,本文详细阐述了该仿真平台在linux操作系统下的实现过程。该仿真平台可以装载由编译器(例如sparc-elf-3.4.4)生成的可执行文件,然后使用定义的debug命令调试运行。该仿真平台已经在某嵌入式处理器的设计开发中应用。

马汝辉[8](2011)在《基于多核的虚拟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计算机硬件技术相对于落后软件计算模式的快速发展、大量信息资源的可控管理、服务器整合的需求,以及最近云计算模式的推出,使得虚拟化技术成为近来研究热点之一。虚拟化技术主要是通过软硬件技术方式,将底层的计算资源或者化分为多个运行环境,或者整合成单个运行环境,从而满足对各种应用的要求。虚拟化技术在很多重要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集成服务,内核的开发,内核的调试,安全计算,多系统并行计算,系统迁移等。另外,Intel、AMD等公司的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弥补了软件虚拟化技术性能降低较大的缺陷,进一步促进了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多核技术的出现给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多核处理器的存在,虚拟化的实现方式将更会变得相对容易,因为每个内核都可以运行不同的进程。然而虚拟化不仅仅是每个内核一个虚拟服务器,而是每个内核可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机。多核虚拟化技术的集中化计算、动态分配资源、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等等优势,都可以让企业和普通用户用较少的硬件来完成较多的工作,并且获得更优的性能。本文就是结合多核思想进一步优化虚拟化技术,针对这一问题,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别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的各个执行开销,根据分析结果,利用多核技术将翻译部分、执行部分和优化部分分别线程化。另外,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工作集变迁的Code Cache替换策略,同前人研究相比,该策略更加符合程序的行为,反映了程序的局部性特性。2.提出了基于翻译、执行部分与优化部分的多线程版本的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MTCrossBit)。在该系统中,引入新的超级块生成线程(优化线程),并利用多核处理器的优势和多线程执行的优点获得性能加速。为了解决线程间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锁机制的通信机制(ASLC),避免了加解锁算法的控制,防止出现盲等待现象;还提出了各线程间私有Code Cache的策略,防止了各线程间彼此污染Code Cache,达到多线程系统的高度并行性。3.提出了基于翻译、优化部分与执行部分的多线程的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MTEE CrossBit)。在该系统中,根据执行部分需求,将翻译部分和超级块优化部分线程化,增加翻译线程,实现并行翻译,这个过程中避免了传统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中的翻译与执行部分的上下文切换操作。同样地,为了合理地协调各线程间的工作,本论文提出了BranchTree模块,它不仅可以管理多线程的并行翻译操作,而且可以协调完成执行线程与优化线程的工作。4.提出了基于KVM的嵌入式虚拟化系统的两种软件调优方法。在嵌入式虚拟化系统中,为了减小GP客户系统对RT客户系统的影响,本论文提出一种提升实时任务优先级的调度策略,它大大减小了GP任务对系统实时性能的影响;接着,本论文提出一种利用多核技术的专有核绑定的调优策略,在该策略中,一些可操作的中断命令以及GP任务都通过硬亲和力技术绑定到一个专有核上,而实时任务被分配到另外一个核心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任务对RT任务的影响。5.提出了基于KVM的嵌入式虚拟化系统的两种硬Cache调优方法。本论文结合页表预取技术、Cache架构以及Page coloring思想分别提出了基于硬Cache的预取策略和划分策略。同前人研究工作相比,本论文的工作是在真实物理环境下实现的,而不是传统的仿真下模拟实现;另外,本论文不是单纯的关注系统本身的吞吐量的大小,而是在注重实时性能的情况下,兼顾了系统的吞吐量。这种实现方式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结合。

杜建军[9](2011)在《共享高速缓存多核处理器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VLSI为代表的现代半导体工艺技术单方面的进步已经很难满足微处理器性能发展的需求,促使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出现了重大的革新,即以“横向扩展”为特征的多核处理器成为了主流发展方向。多核技术的出现使得微处理器的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同时对存储系统的设计与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缓存Cache一直是处理器内的核心部件,也是决定处理器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处理器与主存间的速度差距在多核结构下更为突出,改善存储层的结构设计以及探索高效的管理调度技术以提高Cache资源效率便成了多核处理器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同时,为研究多核处理器技术而发展出的多核处理器系统模拟平台也正在不停地创新和发展中。所以本文围绕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多核处理器模拟系统M5和Cache存储层的相关优化技术开展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分析各种典型多核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在基于Cache存储层结构的多核处理器分类研究中发现:采用共享缓存的多核处理器芯片CMP (Chip Multi Processor)结构具有资源利用率高、扩展性强、能耗低等优点,是目前多核处理器架构的主流发展趋势。所以本文选择共享高速缓存Cache的多核处理器CMP进行重点研究。然后,对多核处理器发展中高速缓存Cache存储层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包括多核结构采用的多级分布式Cache引发的存储一致性问题和采用基于总线监听的Snoop和基于目录的Directory一致性协议及Cache抖动现象、借鉴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做出的资源公平调度、及多核处理器中Cache替换与调度策略研究的归纳总结,分析了Cache存储相关技术、扩展组索引ESC(Extended Set-index) Cache技术、非共享结构下的协同高速缓存CC(Corporative Cache)与动态溢出接收DSR(Dynamic Spill-Receive)缓存技术和新兴领域叠层存储结构3D-Stacked等。其次是在对多核结构和存储层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对多核处理器性能评估模型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排队论和“执行-传送”关系而建立的存储层性能分析模型ETAM (Executing and Transport Analysis Model),构建了基于最新计算模型M5处理器模拟系统来实现的多核处理器CMP模拟实验平台。ETAM是针对单核处理器为分析不同存储资源特性建立的,通过在交叉访问、队列延迟等方面的扩展就能为多核处理器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通过采用基准测试程序集SPEC CUP2006对Linux环境中由M5-Alpha21264处理核心配置的多核处理器CMP的性能模拟以及基于M5源代码实现的Pseudo-LRU等高速缓存调度策略所做的实验测评结果分析,证明了采用模块化方法构建的M5模拟系统在进行多核处理器技术的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能和实用性能。再次,在研究多核芯片CMP结构中的“Dead Block”现象和Cache冲突的基础上,设计了伪线程独立的衍生插入与提升HPIP(Homologous Promotion & Insertion Policy) Cache调度策略。HPIP的提出是借鉴了最少使用位置插入策略LIP(LRU Insertion Policy)和双峰插入策略BIP(Bimodal Insertion Policy)的设计思想,采用动态计算和倾向最少使用位置LRU的插入方法来实现线程的相对独立性以减少冲突和缩短“零重用块”的驻留时间,同时采用线性和指数方法计算命中后的优先级位置变化情况以使替换逻辑的优先顺序更能准确反映近期数据块“命中”的访问情况。基于M5模拟系统进行实验表明:参数设置合理的HPIP,相对于传统LRU在系统吞吐量IPC (Instructions Per Circle)、共享Cache缺失率(Miss Rate)、加权加速比(Weighted Speedup)和调和公平性(Harmonic Fairness)等各项度量指标方面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最后,为探索多核共享Cache的自适应策略选择机制,在对不同进程Cache需求特征分类的基础上设计了自适应策略选择APE(Adaptive Policy Election)方案。针对整体性能监测的动态插入机制DIP(Dynamic Insertion Policy)存在采样粒度过粗和线程监测的TADIP(Thread-Aware DIP)机制又面临硬件实现难度太大的问题,APE首次提出了采用多核处理器芯片中固定的处理器内核数目作为Cache采样监测粒度的设计思路,在进行监测模块MRM(Miss Rate Monitor)逻辑结构详细设计的同时对专用监测竞争组SD(Set Dueling)数量和互补选择(Complement Select)方法进行了论证。APE的设计在适当调整监测粒度的同时能够极大地降低硬件的实现代价。通过M5系统对三种设计方案的模拟实验发现:自适应策略选择机制在使CMP性能指标得到相应提高的同时存在着牺牲一定程度公平性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

王启东[10](2010)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天灾频传,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联合国在1992年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在1997年于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订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规范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1990年的5.2%。该议定书为具有温室气体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并于2005年2月6日正式生效,开启进入全球合作抗暖化的实践阶段。随着中国的“增长”、“崛起”和“发展”作为全球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是国际焦点,不仅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关注,而且受到各方的重视和讨论。全球问题必须以宏观面来检视,本文从全球治理出发,以国际关系及国际法的视角考察,从历次主要国际环境会议和多方立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依议定书的规定有共同的责任,但不承当减量的义务。美国曾以中国没有承当义务为由退出公约,后虽然签下巴里岛路径图,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依然掣肘中国。欧盟也软硬兼施,加上原本和中国同盟的小岛国联盟,因国土即将淹没,面临生存问题,与中国也渐生芥蒂。且中国的环境生态脆弱,近年来天灾不断,面临国内外的压力,必须严肃正视。中国高经济成长带来高污染,污染排放量跃登世界第一。然而国内还有很多人的生活落后,脱离贫穷必须经济发展。在环保与经济成长冲突下,本文检视国际合作及法律规范,国内对环境治理全面检视实践面,以及未来的走向。考察中国目前成就,展望未来以达成可持续发展成为目的。这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生活的大革命,势必无可回避。

二、SPARC芯片领航64位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PARC芯片领航64位潮(论文提纲范文)

(1)珠海欧比特:小市值公司的大作为(论文提纲范文)

助力国家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积累人才创新驱动
战略落地稳步推进民营企业“放了卫星”
深化企业改革抢占发展高地
以技术竞争力打造市场竞争力

(2)基于国产处理器计算机系统回卷恢复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产容错计算机系统研究现状
        1.2.2 检查点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2章 龙芯的 MIPS 架构及 Linux 进程
    2.1 龙芯处理器芯片
    2.2 MIPS 架构
        2.2.1 MIPS 架构概述
        2.2.2 指令集
        2.2.3 寄存器约定
        2.2.4 内存管理
        2.2.5 地址转换
    2.3 Linux 进程
        2.3.1 Linux 进程描述符
        2.3.2 Linux 进程内存布局
        2.3.3 Linux 进程上下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检查点的回卷恢复机制的研究与设计
    3.1 系统设计目标
    3.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3 系统实现方案
        3.3.1 内核模块编程
        3.3.2 设备驱动编程
    3.4 故障守护进程
    3.5 检查点信息保存模块
        3.5.1 检查点头信息
        3.5.2 进程内存映像
        3.5.3 CPU 寄存器
        3.5.4 进程信号相关信息
        3.5.5 进程文件相关信息
    3.6 回卷恢复模块
    3.7 文件处理模块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4.1 测试环境
    4.2 基本功能测试
        4.2.1 内核级检查点的编译与安装
        4.2.2 回卷恢复功能
        4.2.3 查看日志记录
    4.3 检查点开销分析
        4.3.1 时间开销
        4.3.2 空间开销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工商银行福清分行员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系统开发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的开发技术基础
    2.1 B/S体系结构
    2.2 linux简介
    2.3 Java简介
    2.4 Tomcat简介
    2.5 数据库及SQL语言简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3.1.1 构建目标
        3.1.2 系统构建的原则
        3.1.3 福州分行员工管理系统设计定位
    3.2 系统功能性需求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架构设计目标与原则
    4.2 系统技术架构
    4.3 系统软件环境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层次实现
        5.1.1 MVC的概念
        5.1.2 MVC的优点
    5.2 系统数据操作功能实现
        5.2.1 数据增加功能
        5.2.2 数据查询功能
        5.2.3 数据删除功能
    5.3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5.3.1 个人用户模块
        5.3.2 系统数据管理模块
        5.3.3 员工信息管理模块
    5.4 数据库实现
    5.5 安全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系统功能测试
    6.2 系统性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LC公司服务器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分析工具
        1.3.1 外部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PEST)分析
        1.3.2 五力分析模型
        1.3.3 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企业战略与竞争战略
        2.1.1 企业战略定义
        2.1.2 企业整体战略及其分类
        2.1.3 竞争战略
    2.2 竞争战略前沿理论综述
        2.2.1 核心能力战略
        2.2.2 蓝海战略
        2.2.3 商业生态系统战略
        2.2.4 竟合战略
第三章 LC公司服务器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3.1 LC公司及其服务器业务简介
    3.2 LC公司服务器业务的PEST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Political)
        3.2.2 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al)
        3.2.3 社会环境分析(Social)
        3.2.4 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ical)
    3.3 LC公司的服务器业务的五力分析
        3.3.1 竞争力量分析-购买者
        3.3.2 竞争力量分析-供应商
        3.3.3 竞争力量分析-替代威胁/进入壁垒
        3.3.4 竞争力量分析-竞争对手
第四章 LC公司服务器业务的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4.1 人力资源
    4.2 财务资源
    4.3 技术资源
    4.4 品牌资源
    4.5 集团管理优势
第五章 LC公司服务器业务竞争战略的选择
    5.1 LC公司总体战略
    5.2 LC公司服务器业务SWOT分析
        5.2.1 LC公司服务器业务竞争优势分析
        5.2.2 LC公司服务器业务竞争劣势分析
        5.2.3 环境向企业提供的机遇分析
        5.2.4 环境对企业造成的威胁分析
    5.3 LC公司服务器业务差异化竞争战略选择
    5.4 LC公司服务器业务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具体含义
        5.4.1 差异化的产品战略
        5.4.2 差异化的服务战略
        5.4.3 差异化的技术战略
        5.4.4 差异化的市场战略
第六章 LC公司竞争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6.1 差异化的产品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6.1.1 完善高端产品线及队伍建设
        6.1.2 加强质量管控
        6.1.3 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
    6.2 差异化的服务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6.2.1 服务管理体系完善,IT服务管理成熟度持续提升
        6.2.2 建立大客户服务标准,主动服务模式持续深化
        6.2.3 服务软能力持续增强,打造客户服务全新体验
    6.3 差异化的技术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6.3.1 加大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利用率
        6.3.2 加强技术人员储备和管理
    6.4 差异化的市场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6.4.1 定价与促销多样化
        6.4.2 增加行业拓展力度
        6.4.3 强化渠道建设
        6.4.4 加大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嵌入式Linux技术在手机测试平台中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手机测试平台的研究背景
    1.2 手机测试平台的开发意义
    1.3 手机测试平台的总体结构
        1.3.1 手机测试平台的测试原理
        1.3.2 手机测试平台的总体架构
        1.3.3 手机测试平台的硬件结构
        1.3.4 手机测试平台的硬件实现原理
    1.4 工作内容和章节安排
        1.4.1 主要工作内容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2 嵌入式Linux系统的介绍
    2.1 嵌入式系统的概述
        2.1.1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2.1.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2.1.3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2.2 嵌入式处理器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特点
        2.2.2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2.2.3 ARM处理器
    2.3 嵌入式Linux系统的概述
        2.3.1 常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2.3.2 Linux的发展历史
        2.3.3 嵌入式Linux系统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开发环境的搭建
    3.1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3.1.1 交叉编译环境的介绍
        3.1.2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前的准备工作
        3.1.3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3.2 嵌入式Linux系统的搭建
        3.2.1 Flash存储器和Flash文件系统的简介
        3.2.2 U-Boot和Linux内核的烧录
        3.2.3 根文件系统的构建和烧录
        3.2.4 UBIFS的制作和烧录
    3.3 MTD工具和Apache服务器的移植
        3.3.1 MTD工具的移植
        3.3.2 Apache服务器和PHP环境的移植
    3.4 本章小结
4 设备驱动和应用程序的开发
    4.1 Linux设备驱动综述
        4.1.1 Linux设备驱动简介
        4.1.2 Linux设备驱动分类
        4.1.3 Linux字符设备驱动开发流程
    4.2 FPGA、CPLD和I2C设备驱动的开发
        4.2.1 FPGA设备驱动的开发
        4.2.2 CPLD设备驱动的开发
        4.2.3 I2C设备驱动的开发
    4.3 FPGA、CPLD和I2C设备应用程序的开发
        4.3.1 FPGA设备应用程序的开发
        4.3.2 CPLD设备应用程序的开发
        4.3.3 I2C驱动应用程序的开发
    4.4 本章小结
5 自动化脚本的开发
    5.1 软件自动化测试的概述
    5.2 自动化监控脚本的开发
        5.2.1 配置嵌入式Linux系统的PHP网页
        5.2.2 自动化监控脚本的开发
        5.2.3 守护进程的应用
    5.3 自动化测试脚本的开发
        5.3.1 自动化下载FPGA比特流脚本的开发
        5.3.2 自动化截屏脚本的开发
        5.3.3 手机截屏图片和手机测试平台实物图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嵌入式的便携锚杆无损检测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1.2.1 嵌入式系统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1.2.2 研究嵌入式无损检测设备的迫切性
        1.2.3 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
        1.2.4 锚杆锚固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锚杆无损检测技术理论依据
    2.1 锚杆锚固技术的原理和功能
        2.1.1 锚杆功能与种类
        2.1.2 锚杆锚固缺陷类型
    2.2 锚杆无损检测原理
        2.2.1 无损检测技术
        2.2.2 锚杆锚固无损检测模型制作
        2.2.3 无损检测信号采集系统
    2.3 应力波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3.1 应力波的传播规律
        2.3.2 锚杆的波动方程
        2.3.3 应力波在锚杆中纵向振动方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嵌入式无损检测系统整体设计
    3.1 嵌入式开发的原理及方法
        3.1.1 嵌入式系统开发基本流程
        3.1.2 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优势
    3.2 嵌入式处理器的类型
        3.2.1 ARM 处理器简介
        3.2.2 S3C6410 处理器特性
    3.3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3.4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 系统电源电路
        4.1.1 系统板上及外围电压电路
        4.1.2 S3C6410ARM 核心部分供电电路
    4.2 系统存储电路
        4.2.1 系统内部存储器电路
        4.2.2 外部存储 SD 卡槽电路
    4.3 JTAG 接口电路
    4.4 A/D 转换电路
    4.5 LED 显示电路
    4.6 音频接口电路
    4.7 系统通信接口电路
    4.8 系统时钟与复位电路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
    5.1 Windows CE 体系结构
    5.2 Windows CE 6.0 嵌入式系统特点
    5.3 开发平台搭建
        5.3.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8 特性
        5.3.2 BSP 开发和移植
        5.3.3 利用 Platform Builder 生成系统镜像
    5.4 BootLoader 的开发
    5.5 Windows CE 系统移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锚杆无损检测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6.1 驱动程序开发
        6.1.1 Windows CE 流式设备驱动
        6.1.2 硬件电路串口驱动实现
    6.2 无损检测软件开发
        6.2.1 软件设计和编程语言选择
        6.2.2 锚杆无损检测软件各模块功能实现
    6.3 信号 FFT 分析
        6.3.1 FFT 变换原理
        6.3.2 FFT 分析波形显示
        6.3.3 FFT 分析的缺点
    6.4 改进的锚杆信号 FFT 分析方法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SPARC v8体系结构的仿真平台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
第2章 SPARC v8体系结构的研究
    2.1 SPARC处理器
        2.1.1 整数单元
        2.1.2 浮点单元
        2.1.3 协处理器
    2.2 SPARC v8指令集
        2.2.1 取数/数指令
        2.2.2 算术/辑/位指令
        2.2.3 控制转移指令
        2.2.4 其它指令
        2.2.5 浮点操作指令
        2.2.6 协处理器操作指令
    2.3 寄存器
        2.3.1 整数单元中的r寄存器
        2.3.2 整数单元控制/状态寄存器
        2.3.3 浮点处理器寄存器
        2.3.4 协处理器寄存器
    2.4 trap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SPARC v8体系结构仿真平台的模块设计
    3.1 仿真平台设计分析
    3.2 仿真平台模块总体设计
    3.3 仿真平台指令执行模块接口设计
        3.3.1 浮点运算单元接口函数
        3.3.2 协处理器单元接口函数
    3.4 仿真平台内核和存储单元模块接口设计
    3.5 队列和中断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SPARC v8体系结构仿真平台的详细设计
    4.1 程序主体结构设计
    4.2 指令周期仿真设计
    4.3 可执行文件载入设计
    4.4 指令解析设计
        4.4.1 整数运算指令解析
        4.4.2 浮点运算单元设计
        4.4.3 协处理器单元设计
        4.4.4 存储单元读写指令设计
    4.5 仿真平台时序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真平台的实现和测试
    5.1 仿真平台的实现
        5.1.1 仿真平台启动参数
        5.1.2 仿真平台调试命令
    5.2 仿真平台的测试
        5.2.1 测试环境
        5.2.2 测试过程
        5.2.3 测试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基于多核的虚拟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核技术背景
    1.2 虚拟化技术
        1.2.1 虚拟化技术基本概念
        1.2.2 虚拟化技术分类
    1.3 多核技术给虚拟化技术带来的挑战
        1.3.1 进程级虚拟机与并行化问题
        1.3.2 系统级虚拟机与实时问题
    1.4 论文主要贡献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进程级虚拟机 CROSSBIT 及 TCACHE 优化
    2.1 二进制翻译技术
        2.1.1 静态二进制翻译
        2.1.2 动态二进制翻译
    2.2 进程级虚拟机 CROSSBIT
        2.2.1 可重定向性和可扩展性
        2.2.2 基本块定义
        2.2.3 CrossBit 系统架构
        2.2.4 CrossBit 执行流程
        2.2.5 关键技术
        2.2.6 CrossBit 中 TCache 的设计与实现
    2.3 进程级虚拟机中的 CODE CACHE
        2.3.1 Code Cache 重要性
        2.3.2 管理 Code Cache 面临的挑战
        2.3.3 传统的 Code Cache 管理策略
        2.3.4 Code Cache 的相关研究
    2.4 基于动态工作集变迁的 CODE CACHE 管理策略
        2.4.1 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中的工作集
        2.4.2 如何探测工作集变迁
        2.4.3 基于静态工作集变迁的 Code Cache 管理策略
        2.4.4 基于动态工作集变迁的 Code Cache 管理策略
    2.5 实验评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线程优化的进程级虚拟机
    3.1 CROSSBIT 中热路径优化算法
        3.1.1 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中的 Profile 技术
        3.1.2 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中的热路径识别算法
        3.1.3 超级块生成策略
        3.1.4 代码块链接
    3.2 CROSSBIT 性能分析
        3.2.1 定性分析
        3.2.2 定量分析
    3.3 多线程化 CROSSBIT 的挑战
        3.3.1 优化部分的线程化
        3.3.2 翻译与执行部分的多线程化
    3.4 MTCROSSBIT 系统架构
        3.4.1 MTCrossBit 架构与执行流程
        3.4.2 MTCrossBit 的优势
        3.4.3 MTCrossBit 中的关键技术
        3.4.4 MTCrossBit 性能定量分析
    3.5 MTEE CROSSBIT 系统架构
        3.5.1 MTEE CrossBit 架构
        3.5.2 BranchTree 设计
        3.5.3 TCache 设计
        3.5.4 上下文切换排除
    3.6 实验评测
        3.6.1 实验环境
        3.6.2 MTCrossBit 性能评测
        3.6.3 MTEE CrossBit 性能评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虚拟化技术及 KVM
    4.1 虚拟机监控器
    4.2 传统 X86 架构的虚拟化难题
    4.3 系统虚拟化技术
        4.3.1 全虚拟化技术
        4.3.2 泛虚拟化技术
        4.3.3 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
    4.4 系统级虚拟化的应用
        4.4.1 遗留软件的兼容
        4.4.2 系统整合
        4.4.3 安全隔离
    4.5 经典虚拟机
        4.5.1 VMware
        4.5.2 Xen
        4.5.3 KVM
    4.6 KVM 研究
        4.6.1 Intel VT-x 技术
        4.6.2 KVM 基本原理
        4.6.3 KVM 中断虚拟化机制
        4.6.4 KVM 时钟虚拟化机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核的嵌入式虚拟化平台性能调优
    5.1 基于 KVM 的嵌入式虚拟化平台
        5.1.1 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性问题
        5.1.2 实时性能衡量指标
        5.1.3 KVM 虚拟化中断延迟
        5.1.4 基于 KVM 的嵌入式系统架构
        5.1.5 相关研究
    5.2 基于 KVM 嵌入式系统的调优策略
        5.2.1 虚拟化技术给嵌入式系统带来的挑战
        5.2.2 调优策略
    5.3 实验评测
        5.3.1 实验环境及配置
        5.3.2 SMI 影响
        5.3.3 实验基准测试程序
        5.3.4 客户时钟中断响应的实验评测
        5.3.5 调优策略实验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硬 CACHE 调优的嵌入式虚拟化系统
    6.1 硬 CACHE 介绍
        6.1.1 硬 Cache 读/写操作
        6.1.2 硬 Cache 地址映射规则
        6.1.3 硬 Cache 查找策略
        6.1.4 硬 Cache 替换策略
    6.2 硬 CACHE 对实时性的影响
    6.3 硬 CACHE 优化策略
        6.3.1 硬 Cache 预取方法
        6.3.2 硬 Cache 划分方法
        6.3.3 相关研究
    6.4 实验评测
        6.4.1 实验环境与配置
        6.4.2 基准评测
        6.4.3 Cache 预取策略评测
        6.4.4 Cache 划分策略评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

(9)共享高速缓存多核处理器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工作背景
        1.1.1 VLSI 及微处理器技术发展趋势
        1.1.2 多核处理器的发展与挑战
        1.1.3 多核架构对处理器cache 技术的影响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NoC 多核互连通信结构研究
        1.2.2 多核处理器中Cache 存储优化技术
        1.2.3 分布式Cache 数据前瞻技术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分析
    2.1 SMT、CMP 与CMT
    2.2 多核处理器结构体系分类
        2.2.1 同构与异构CMP
        2.2.2 共享与私有二级缓存CMP
    2.3 本章小结
3 多核处理器 Cache 存储层技术研究
    3.1 Cache 结构与工作方式
    3.2 分布存储一致性机制
        3.2.1 基于监听Snoop-Based 一致性协议
        3.2.2 基于目录Directory-Based 一致性协议
    3.3 Cache 抖动与公平性研究
        3.3.1 Cache 抖动问题
        3.3.2 Cache 分配公平性分析
    3.4 Cache 替换策略与调度
        3.4.1 传统单核处理器Cache 替换算法
        3.4.2 多核处理器中的Cache 调度与管理策略
        3.4.3 完全公平调度CFS 与高速缓存公平调度
    3.5 Cache 层相关技术研究与分析
        3.5.1 扩展组索引缓存ESC
        3.5.2 缓存协作 CC 和动态溢出与接收DSR
        3.5.3 三维叠层3D-Stacked 存储
    3.6 本章小结
4 性能评估模型与 M5 测试
    4.1 基于“执行-传送”关系的分析模型
        4.1.1 ETAM 单核处理器Cache 层分析模型
        4.1.2 扩展的EETAM 多核处理器分析模型
        4.1.3 模型参数评估
    4.2 模块化模拟系统 M5 与测试基准
        4.2.1 M5 模块化模拟系统平台
        4.2.2 M5-ALPHA 处理器芯片及结构
        4.2.3 基准测试程序集SPEC CPU 2006
    4.3 M5 模拟系统的测试实验
        4.3.1 Pseudo-LRU 等替换算法仿真
        4.3.2 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共享 Cache 的衍生插入与提升策略 HPIP 调度设计
    5.1 缓存异常行为分析
        5.1.1 “死块”Dead-Block 现象
        5.1.2 多核共享Cache 的冲突与污染
    5.2 LIP 替换算法的分析与优化
        5.2.1 LIP 与LRU 缓存替换算法比较
        5.2.2 基于LIP 算法的性能优化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多核处理器衍生插入与提升策略HPIP 缓存调度设计
        5.3.1 Cache 调度的选择、插入与提升分解
        5.3.2 共享缓存伪线程独立的HPIP 算法设计
        5.3.3 多线程Cache 的调度实例对比
        5.3.4 面向处理器性能与共享Cache 效率的实验与分析
        5.3.5 面向共享缓存公平性的实验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线程感知动态插入 TADIP 自适应机制研究
    6.1 基于Cache 需求特征的应用分类
    6.2 共享缓存的TADIP 自适应机制
        6.2.1 动态插入选择机制DIP
        6.2.2 线程独立的TADIP-I 机制
        6.2.3 线程反馈的TADIP-F 机制
    6.3 自适应策略选择机制APE 设计
        6.3.1 基于核个数的APE 与监测模块MRM 设计
        6.3.2 互补竞争Cache 采样分组选择方案
        6.3.3 专用竞争分组SD 的数量分析与论证
    6.4 模拟实验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后续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10)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研究范围
    第三节、相关文献评析
    第四节、研究方法及架构
    注释
第一章 全球化治理理论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一节、全球化之概述
    第二节、全球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三节、全球环境治理的各种组织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四节、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五节、小结
    注释
第二章 温室气体减排国际义务的规范分析
    第一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第二节、中国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现立场的国际法分析
    第三节、《京都议定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第四节、《京都议定书》项下中国承担的减排义务及展望
    注释
第三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发展
    第一节、中国关于减排国际义务的国际法理论和现实根据分析
    第二节、中国履行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基本立场
    第三节、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发展趋势:从巴里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会议
    第四节、欧盟地区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第五节、美国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第六节、小岛国联盟对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注释
第四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制度建构、成就与展望
    第一节、理论与实践之政策工具
    第二节、环境税收制度
    第三节、碳排放交易制度
    第四节、清洁发展机制
    第五节、可再生能源制度及其它代表性制度
    注释
结论
    第一节、潮流与变迁
    第二节、理论反思与研究发现
    第三节、前瞻评估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历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索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SPARC芯片领航64位潮(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海欧比特:小市值公司的大作为[J]. 杨少鲜,黄美.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8(08)
  • [2]基于国产处理器计算机系统回卷恢复机制的研究[D]. 刘春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3)
  • [3]工商银行福清分行员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鄢晓颖.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4]LC公司服务器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庞松涛. 山东大学, 2013(04)
  • [5]嵌入式Linux技术在手机测试平台中的研究与开发[D]. 彭昌. 北京交通大学, 2013(S2)
  • [6]基于嵌入式的便携锚杆无损检测设备研究[D]. 杨阳. 河北科技大学, 2012(06)
  • [7]基于SPARC v8体系结构的仿真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 高宝山.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1)
  • [8]基于多核的虚拟化技术研究[D]. 马汝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9]共享高速缓存多核处理器的关键技术研究[D]. 杜建军. 重庆大学, 2011(12)
  • [10]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 王启东. 暨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SPARC 芯片引领 64 位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