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抽动秽语综合征适应行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亮[1](2021)在《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的动态回顾及其对PD-1/PD-L1通路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一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的疗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韩斐主任门诊建立的TD科研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各年龄段TD患儿及减药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疗程差异,分析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疗程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韩斐主任门诊建立的TD科研病历,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病历进行资料采集,包括患儿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首发症状、危险因素、中医证候类型、治疗方式和疗程。分析各年龄段TD患儿及减药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疗程差异,对可能影响疗程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TD病例的一般情况:本研究的TD病例中有男孩548例(77.29%),女孩161例(22.71%),平均就诊年龄为8.34±2.41岁,超过半数的患儿来自华北地区(355例,50.07%)。平均发病年龄为6.55±2.10岁,平均病程为21.20±19.94个月,多数患儿就诊时表现为运动发声联合性抽动(401例,56.56%),疾病严重程度多为轻度(334例,47.11%)或中度(348例,49.08%),平均YGTSS评分为35.67±14.56分,脑电图正常者581例(81.95%),无共患病者637例(89.84%)。以眼部抽动为首发症状者最多(419例,59.10%)。情绪变化(391次,23.63%)、感染/炎症(356次,21.51%)、学习压力(282次,17.04%)是最常见的疾病危险因素。肝亢风动证(184例,25.95%)、阴虚风动证(128例,18.05%)是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未联用西药者538例(75.88%),规律服药者562例(79.27%)。2.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的疗程:平均疗程为32.84±14.41个月。各年龄段TD患儿疗程存在差异(P=0.048),5岁及以下为28.09±12.61个月,5.1~10岁为31.70±13.02个月,10.1~15岁为33.72±14.45个月,15岁以上为38.32±13.37个月。减药过程中不同阶段疗程存在差异(P=0.000),1日1剂为6.39±2.86个月,3日2剂为9.30±4.41个月,2日1剂为8.15±3.73个月,3日1剂为5.15±2.51个月,4日1剂为3.92±1.88个月。3.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疗程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疗程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r=0.136),与脑电图呈正相关(r=0.160),与YGTSS评分呈正相关(r=0.559),与联用西药呈负相关(r=-0.085),与规律服药呈负相关(r=-0.168),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452),且与抽动类型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YGTSS评分、是否规律服药、疾病严重程度、脑电图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同时联用西药会对疗程产生影响,回归方程可以表示为疗程=0.496*YGTSS评分-5.373*规律服药+10.371*重度+4.465*脑电图-2.261*联用西药+18.833(F=82.325,P=0.000<0.01,R2=0.365)。结论:1.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不同年龄阶段抽动障碍患儿的疗程有所差异,所需疗程与患儿的年龄呈正相关。2.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在减药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疗程有所差异,3日2剂和2日1剂所需疗程更长。3.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的疗程受到YGTSS评分、疾病严重程度、是否规律服药、脑电图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同时联用西药的影响。研究二 韩斐教授运用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用药规律的动态变化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对韩斐教授在不同阶段运用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用药规律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比较各阶段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进而挖掘潜在的新方组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韩斐主任门诊建立的TD科研病历,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标准的首诊处方按照初诊时间的不同分别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方剂管理模块,建立4个方剂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比较各阶段首诊处方的高频药物、功效分类、性味归经和组方规律,挖掘2016~2018首诊处方的核心药物组合及潜在新方组合。结果:1.高频药物分析:2007~2009首诊处方常用珍珠母、枳壳、白芷、白芍。2010~2012首诊处方常用珍珠母、枳壳、白芷、芦根。2013~2015首诊处方常用荆芥、石斛、辛夷、蝉蜕2016~2018首诊处方常用白芷、辛夷、首乌藤、蝉蜕。此外,各阶段首诊处方均常用龙骨、牡蛎、酸枣仁、柏子仁、柴胡、僵蚕。2.药物功效分类及性味归经分析:各阶段所用药物均以安神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和补虚药为主,且安神药和补虚药的使用比例大体呈递增趋势,清热药的使用比例则逐渐降低。各阶段所用药物的四气均以寒、温、平为主,且寒性药的使用比例大体呈递减趋势,平性药的使用比例则逐渐升高。各阶段所用药物的五味均以苦、辛、甘为主,且甘味药的使用比例逐渐升高,苦味、辛味药的使用比例逐渐降低。各阶段所用药物的归经均以心、肝、肺为主,且归心经、肺经药物的使用比例大体呈递增趋势。3.关联规则分析:2007~2009首诊处方常以柴胡配枳壳,石菖蒲配远志;2010~2012首诊处方常以柴胡配芦根,僵蚕配白芍;2013~2015首诊处方常以石斛、僵蚕配柴胡,柴胡配僵蚕、蝉蜕;2016~2018首诊处方常以首乌藤配酸枣仁、柏子仁,龙骨、牡蛎配酸枣仁、柏子仁。此外,各阶段首诊处方中均常以龙骨配牡蛎、酸枣仁配柏子仁、柴胡配僵蚕、白芷配辛夷。4.2016~2018首诊处方的新方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对2016~2018首诊处方进行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6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得到新方组合8个。结论:1.韩斐教授治疗TD从心肝肺立论,以安神、息风、解表为基本治法,尤重安神法的使用。龙骨、牡蛎、酸枣仁、柏子仁、柴胡、僵蚕为静心止动方的核心药物组。2.韩斐教授在治疗TD时越来越重视心肝阴血不足、外风引动内风的病理机制,在安神法的基础上着重滋养心肝阴血、宣肺解表通窍;温补平和的药物使用逐渐增多,苦辛燥烈的药物使用逐渐减少,说明导师治疗TD的用药更加偏于轻清平和。3.通过对2016~2018首诊处方进行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新方组合8个,新方功效多偏于解表和养阴,与上述用药规律变化的特点相符。研究三 静心止动方对抽动障碍患儿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通路表达影响的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TD组与非TD组儿童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分析其与TD组YGTSS评分的相关性,并观察静心止动方治疗前后该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PD-1/PD-L1通路与TD的相关性以及静心止动方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TD患儿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非TD儿童,检测两组儿童CD4+T、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并对TD患儿进行YGTSS评分,比较两组儿童PD-1/PD-L1的表达,分析其与YGTSS评分的相关性。TD组患儿用静心止动方治疗12周后再次检测CD4+T、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分析静心止动方对TD患儿PD-1/PD-L1表达的影响。结果:1.两组儿童的性别和年龄组成无明显差异,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2.TD组患儿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高于非T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D组患儿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面PD-L1表达高于非T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TD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YGTSS评分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39.600X+13.341;TD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YGTSS评分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50.724X+8.042。4.静心止动方治疗12周后,临床控制者1例(4.17%),显效者11例(45.83%),有效者9例(37.50%),无效者3例(12.50%),总有效率为87.50%。治疗后YGTSS评分较疗前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儿的尿常规、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变化。5.静心止动方治疗12周后,TD组患儿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TD患儿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显着高于健康儿童,且与YGTSS评分具有相关性,推测PD-1升高导致的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细胞免疫功能失调与TD密切相关。2.静心止动方治疗后TD患儿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明显降低,说明静心止动方可以通过下调PD-1/PD-L1表达,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增强患儿的免疫力。3.本研究中静心止动方治疗TD的总有效率为87.50%,患儿经治疗后抽动症状明显改善,YGTS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无异常变化,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再次证实了从心论治T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杨晴晴[2](2021)在《以干支运气理论为基础探讨出生时运气先天禀赋与抽动障碍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探究出生时干支运气禀赋对抽动障碍发病、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及复发情况的影响。2.根据回顾性研究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结果,探究此因素是否是影响抽动障碍短期疗效的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研究所收集的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既往留存已临床控制的抽动障碍患儿共721例,将病例资料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登记录入患儿姓名、性别、就诊年龄、初次就诊时间、末次就诊时间、联系方式、并电话回访其停药后是否复发及复发相关情况。根据患儿的出生日期计算出干支,进而推演出岁运、主运、客运、司天、主气、客气,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抽动障碍患儿出生时干支运气禀赋的整体分布及各自分布是否符合期望分布、其与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的相关性及其对抽动障碍停药后复发的影响。前瞻性研究:本研究所收集的病例来源于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门诊病人。依据DSM-V的诊断标准及《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抽动障碍(修订)》中抽动障碍“肝亢风动证”的证治分类标准纳入3-18岁的患儿,根据回顾性研究中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结果,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主气少阴君火组)与对照组(主气非少阴君火组)。观察两组患儿同一治疗周期下的疗效差异,探究主气因素中少阴君火因素较其他因素而言是否会对抽动障碍的短期疗效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回顾性研究:1.本研究纳入的721例抽动障碍患儿中,以男性患儿居多,占77.53%,女性患儿占22.47%,男女性别比例为3.45:1,与抽动障碍诊疗指南中男女比例一致,在年龄的分布中,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多见。2.出生日期对应运气因素分布分析(1)单一因素五运因素中岁运、主运、客运及六气因素中主气、客气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抽动障碍的罹患无相关性。少阴君火司天时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抽动障碍的罹患与少阴君火司天有一定的相关性。(2)综合因素出生时六气客主加临因素与抽动障碍的罹患无相关性,岁运-司天运气因素最多为太木-少阴君火、太土-少阳相火,且其整体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运气相合后根据岁运及六气的五行属性关系分为运气同化(天符、岁会、太乙天符、同天符、同岁会)与运气异化(天刑、顺化、不和、小逆)两部分,结果显示各因素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对于是否平气之年的判断自古以来有不同的推算方式,因此,不能明确表示气候的平和与否与抽动障碍的相关性。2.不同运气因素疗程在721例达到临床控制的抽动障碍患儿中,主气少阴君火因素的患儿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最短,且主气中各因素两两比较可见,少阴君火与其余各因素均有差异,其余因素两两比对均无差异。3.复发情况在回访的287例抽动障碍患儿中,显示影响抽动障碍患儿复发的保护因素为岁运水运太过与木运太过、客运太金与太木、客气太阴湿土,危险因素为少阳相火司天。前瞻性研究:基于达到临床控制疗程结果显示静心止动方治疗12周后两组患儿总体有效,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主气少阴君火不是影响肝亢风动证抽动障碍患儿的短期疗效的因素。结论:1.出生时干支运气禀赋与抽动障碍的患病、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及复发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抽动障碍患病与少阴君火司天、岁运太木-司天少阴君火、岁运太土-司天少阳相火相关;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中主气少阴君火疗程最短,停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为岁运水运太过与木运太过、客运太金与太木、客气太阴湿土,危险因素为司天少阳相火。2.静心止动方对TD患儿抽动症状疗效显着,但其短期疗效不受主气少阴君火因素的影响。
王珏[3](2020)在《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的调控 ——手运动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定位及对刺激后效应的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动障碍疾病是运动表现及运动控制异常的一类神经科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姿势异常以及不自主运动,严重发作时可丧失正常的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此类疾病包括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帕金森氏病,肌张力障碍,震颤,亨廷顿氏病,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等。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和深部脑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但药物治疗副作用大,而DBS损伤大,价格昂贵。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安全、无创、易操作的脑刺激技术,已引起越来越多神经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重视。rTMS的刺激效果在被刺激部位累积,能够维持数小时至数天,从而发挥调控和治疗作用。常用的运动区刺激靶点多为位于初级运动区附近的手运动热点(hotspot),而该靶点的临床疗效不佳,寻找合适的刺激靶点是此类研究的焦点之一。rTMS的治疗效果与刺激靶点的选择密切相关,精准定位靶点可以更有效地缓解运动症状。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临床治疗运动障碍类疾病提供个体化精准定位的刺激靶点。本文分三个研究。研究一,对比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定义的动手任务激活点和TMS定义的手运动热点,确定刺激效果更佳的靶点可能是动手任务激活点,因为其与运动认知相关的脑区有更强的功能连接;研究二,对动手任务激活点分别进行高、低频刺激,采用局部脑功能指标确定可以产生更佳调控效果的频率及能够被调控的脑区;研究三,在运动障碍模型上(抽动秽语综合征)对fMRI定位靶点的方法和局部脑功能指标这一评估手段进行验证。研究一探讨了fMRI定义的动手任务激活点与TMS定义的手运动热点在定位上的差异,及由此可能产生的rTMS调控效果的差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f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发现位于中央沟的“middle knee”,也就是“hand knob”,在执行动手任务时信号强度和局部血流变化最大,而TMS刺激此处时引发手部肌肉运动诱发电位也最大(即运动热点),因此有研究认为动手任务激活点等同于运动热点。然而,近年来多项研究报告了两种方法定位的区域并不重叠。本研究在30名健康被试群体上,测量了两种方法定位的不同,并比较了两个位点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的差异。发现fMRI动手任务激活点和TMS手运动热点存在解剖位置上的差异,fMRI动手任务激活点比TMS手运动热点更靠大脑外侧;两个位点的静息态功能网络也存在显着差异,动手任务激活点较手运动热点,在双侧运动前区、脑岛、壳核和右侧苍白球都有更强的功能连接。研究结果提示,由于与运动认知功能相关脑区功能连接更强,fMRI动手激活点作为rTMS刺激靶点可能会比手运动热点在相关脑区获得更广泛,更强的远隔效应,从而获得对运动功能更好的干预效果。研究二通过分析刺激前、后的fMRI局部一致性指标,探索了高、低频rTMS引起的远隔脑区功能活动的差异。一般认为,低频(≤1 Hz)产生抑制效应,而高频(≥5 Hz)产生易化效应。然而,这种效应的评估方法基于刺激引起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没有考虑对其他脑区的影响。为了测试rTMS对远隔脑区的调控作用,研究采用被试内设计,31名健康被试分3天分别进行了3次rTMS测量(10 Hz高频,1 Hz低频,假刺激)。刺激靶点采用研究一确定的个体化fMRI动手激活点。功能连接是评价rTMS调控效果的常用指标,但功能连接反应的是两个脑区之间的关系,无法准确定位究竟哪个脑区被rTMS调节了。因此,在研究二中,采用局部一致性指标作为功能连接的补充。局部指标能够准确定位受调节的脑区。研究结果发现,与假刺激相比,高频(10 Hz)刺激显着提升了右侧小脑的局部一致性值,而低频(1 Hz)刺激并没有引起显着变化。结果提示,高频rTMS能够在远隔脑区获得更显着的调控效果。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世界范围的一种运动障碍类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药物副作用大,严重影响病人学习和生活。研究三以抽动秽语综合征作为运动障碍的模型,探索rTMS刺激运动区对运动障碍的治疗作用。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设计,对临床常用的刺激靶点即辅助运动区,分别对fMRI定义的个体化精准刺激靶点和传统定位靶点(脑电10-20系统定位的辅助运动区)进行刺激,并对刺激结果进行评估,考察两种刺激靶点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与传统定位相比,fMRI定义的个体化精准定位靶点在广泛的运动控制相关(即疾病相关)脑区引起了功能改变,对部分病人的抽动症状有缓解作用。本文中三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fMRI脑功能局部指标能够准确定位那些被高频rTMS(fMRI动手激活点为刺激靶点)调节的脑区,个体化精准刺激辅助运动区可以调控运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相关脑区的局部功能,并对部分病人的抽动症状有缓解作用。
黄梦婷[4](2020)在《息风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清BDNF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抽动障碍是儿童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之一,中国传统医学并未明确提出抽动障碍这一病名,根据其症状及临床特点,大都归于“惊风”、“瘛疭”的范畴。导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抽动障碍的核心病机为“肝风内动,痰瘀阻络”,自拟中药复方息风止动方以平肝息风,化痰通络。本课题通过YGTSS量表,客观评价息风止动方与阿立哌唑在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功能损害以及抽动总积分的改善情况。抽动症状本身以及抽动障碍易反复、疗效差的发病特点是加重TD儿童心理负担的重要原因,由此引发的焦虑障碍是抽动障碍患儿主要困扰之一,本课题通过对儿童焦虑量表的积分比较观察息风止动方与阿立哌唑在改善抽动障碍儿童焦虑情绪的疗效。本研究引入血清脑神经营养因子这一实验室指标,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初步了解血清BDNF是否参与抽动障碍的发病过程以及在发病过程中抽动障碍严重程度与血清BDNF浓度是否相关。对比治前后的两种药物对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评价两种药物的安全性,为药物推广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0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以及脑三科,符合标准的60例TD患儿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治疗观察,共完成病例53例,实验过程中脱落4例,剔除3例。纳入对象分为两组,其中中药组29例,西药组24例。分别以息风止动配方颗粒与阿立哌唑片为治疗方法,运用统计学分析对比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抽动障碍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来观察息风止动配方颗粒与阿立哌唑的临床疗效。第0周和第8周分别检测入组TD患儿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结果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的稳定性。研究结果:(1)经8周治疗后,中药组YGTSS总有效率75.9%,无效率24.1%,西药组YGTSS总有效率79.2%,无效率20.8%,χ2=0.082,P=0.075>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依据,说明在短期内治疗抽动障碍息风止动配方颗粒及阿立哌唑有效率相似。用药8周后中药组及西药组的运动抽动减分率、功能损害减分率及总积分减分率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声抽动减分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8周后中药组SCARED减分率(64.89±2.31)%,西药组SCARED减分率(45.83 ±2.99)%,P=0.010<0.05,两组间SCARED减分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中药组及西药组中医主症及兼症治疗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中医主症发声性抽动及兼症睡眠不安、性情急躁、饮食,治疗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中医主症运动性抽动及兼症睡眠不安,治疗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8周后,中药组中医证候减分率(58.82±15.06)%,西药组中医证候减分率(17.86±9.18)%,p=0.046<0.05,两组间中医证候减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中药组及西药组治疗后组内血清BDNF比较,P=0.058>0.05,提示两组治疗后组内血清BDN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63>0.05,提示两组间血清BDN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治疗前血清BDNF为2.23±0.91,治疗后血清BDNF为3.56±0.59,西药组血清BDNF为1.83±0.63,治疗后血清BDNF为2.20±0.78,中药组及西药组在治疗8周后血清BDNF升高。第0周和第8周分别检测入组TD患儿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治疗过程患儿无不良反应。结论:(1)短期内息风止动配方颗粒治疗抽动障碍与阿立哌唑对比疗效相当,息风止动配方颗粒改善TD患儿发声抽动有优势;(2)在缓解TD患儿焦虑性情绪障碍方面息风止动配方颗粒效果显着;(3)息风止动配方颗粒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较明显疗效;(4)息风止动配方颗粒治疗抽动障碍患儿前后未见与血清BDNF变化有明显相关性。
姜冰[5](2020)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用药经验》文中认为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处方用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王素梅教授治疗TD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并筛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王素梅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TD患儿病历资料。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中,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中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类别、使用频次等基本信息进行分析,挖掘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组方规律,分析出核心处方、常用药物组合,并提取新方,结合临床实际,总结王素梅教授治疗TD的用药经验。结果:共收集病例209个,获得处方1386首,涉及230味中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辛、甘居多,苦味次之,归经以肝经最多,脾经、肺经、胃经其次。使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药物共111味,其中使用频率在50%以上的前10味药物分别是:防风、葛根、僵蚕、钩藤、石菖蒲、伸筋草、全蝎、谷精草、地龙、天麻;药物类别排名前5位的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补虚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对有葛根、防风;葛根、僵蚕;葛根、伸筋草;防风、僵蚕;葛根、钩藤;防风、伸筋草;防风、钩藤;葛根、防风、僵蚕;防风、石菖蒲等;核心药物是葛根、防风、僵蚕、全蝎、钩藤、伸筋草、陈皮、地龙、天麻、桂枝、石菖蒲、谷精草。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提取出32个核心组合,演化出新方16个,其中新方1由四君子汤化裁,适用于有脾虚症状的抽动患儿,体现了扶土法之益气健脾法;新方2由二陈汤和六君子汤加减组成,适用于脾虚而痰湿阻络引起的抽动诸症,体现了扶土法之健脾化痰法;新方3适用于治疗肝经郁热所致的眨眼、翻眼、挤眼等眼部抽动;新方6由天麻钩藤饮化裁,适用于肝亢风动证,体现了抑木法之潜阳平肝法;新方7可用于抽动患儿出现气阴两虚症状的治疗;新方8可用于治疗清嗓、吭吭等发声性抽动;新方9和10可用于治疗鼻部抽动;新方3、8、9、10体现了王教授证症结合的辨治方法;新方11可用于治疗因肝肾失和导致的伴有遗尿的抽动患儿;新方12适用于伴有情志不畅、注意力不集中、夜寐不安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睡眠障碍的抽动患儿,体现了调心神以抑肝木的思想;新方13为理气药和消食药组合,适用于由气滞导致腹胀腹痛、纳差等症状的抽动患儿,体现了抑木法之疏肝理气法;新方14可用于脾胃失和而痰多的抽动患儿;新方15适用于治疗伴有积滞的抽动患儿,体现了扶土法之健脾消滞法;新方16适用于治疗肝火炽盛证,体现了抑木法之清热平肝法。结论:王素梅教授从肝脾论治抽动障碍,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虚肝亢,风痰扰动,病位在肝、脾,病性属虚实夹杂。治疗以肝脾为核心,确立扶土抑木为治疗大法,扶土法主要包含健脾化痰法、益气健脾法、健脾消滞法,抑木法主要包含疏肝解郁法、潜阳平肝法、清热平肝法、重镇平肝法,注重标本同治,辨证与辨症相结合,基于“五脏论治”,“久病多瘀”,随症加减,灵活用药。用药上注重寒温并用,以平为期,常用辛、甘、苦三味,巧用归经及引经理论,药物类别广泛,常用解表药、平肝息风药、补虚药、清热药,尤善用各类祛风药,旨在健脾平肝,息风止痉。
陈茗洲[6](2020)在《中医药治疗小儿发声性抽动症的理法方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整理古今医家对小儿发声性抽动症的认识,通过临床病例研究,总结导师治疗小儿发声性抽动症的证治分类、遣方用药及诊病经验,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祖国医学对异常发声的认识及现代医学对发声性抽动症的研究;2.通过临床病例研究,观察导师运用常用方药治疗发声性抽动为主的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疗效;3.通过归纳整理导师治疗小儿抽动症(发声性为主)的病例,总结导师治疗小儿发声性抽动症的证治分类、遣方用药及诊病经验。结果:导师将小儿发声性抽动症分为外风引动、风痰证、脾虚痰聚、肝肾阴虚4个证型,其中早期发病以外风引动为主,病程迁延多表现为肝肾阴虚,风痰证及脾虚痰聚可见于病程中某一阶段。本研究共收集123例抽动症(发声性为主)的患儿,其中男孩104例,女孩19例,男女比为5.47:1,男性明显发病率高。本课题发现,发声性抽动症以7~12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67.5%),其次为4~6岁(23.6%),13~18岁(8.9%)最低。收集病例中轻度患儿51例(41.5%),中度70例(56.9%),重度2例(1.6%),发病以轻中度为主。在证型分布方面,风痰证52例(42.3%),脾虚痰聚25例(20.3%),外风引动24例(19.5%),肝肾阴虚22例(17.9%)。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临床控制0例,显效7例,进步64例,无效52例,显效率5.69%,有效率57.72%。治疗4周后:临床控制0例,显效16例,进步69例,无效38例,显效率13.01%,有效率69.11%.治疗8周后:临床控制14例,显效32例,进步53例,无效24例,显效率37.40%,有效率80.49%。治疗12周后:临床控制28例,显效63例,进步29例,无效3例,显效率73.98%,有效率97.56%;从中医证候疗效分析,在12周观察周期结束时,外风引动证显效率58.33%、有效率95.83%,风痰证显效率30.77%、有效率92.31%,脾虚痰聚证显效率40.00%、有效率100.0%,肝肾阴虚证显效率45.45%、有效率90.91%。观察周期内及结束后3月、半年随访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临床病例收集,观察了导师运用常用方药治疗发声性抽动为主的小儿抽动症123例,初步验证了临床有效性;探讨总结了导师治疗小儿发声性抽动症的辨证论治经验,丰富了该病中医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学术发展。
彭良[7](2019)在《针刺“百会八阵”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以针刺“百会八阵”为常规针刺疗法为干预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抽动障碍患儿耶鲁抽动严重程度综合量表评分、安全性及依从性等内容,评价该针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临床试验将72例抽动障碍患儿均样本量随机区组为联合针刺组(“百会八阵”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组)与常规针刺疗法组。对两组患儿皆行5次一疗程,共计3个疗程的针刺治疗,并于治疗结束1月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儿在针刺前后与随访的耶鲁抽动严重程度综合量表评分(YGTSS)、两种疗法的安全性及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借以评价两种针刺方案的优劣。结果:1.两组患儿的一般基线资料与治疗前病情情况的基线资料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组内分别行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YGTSS评分皆低于各自治疗前,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YGT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治疗组患儿YGTSS评分减分率、有效率等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随访自身前后比较,两组患儿随访YGT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儿随访YGTSS评分、减分率、有效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间分别行疗法安全性及患儿依从性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百会八阵”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两种针刺疗法治疗抽动障碍皆具有一定的近期疗效,联合针刺疗法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2.“百会八阵”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皆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两种针刺方案远期疗效相当。3.“百会八阵”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受试患儿皆具有良好的依从性。“百会八阵”针法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有效及可行性良好的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王丹[8](2018)在《头针联合泰必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头针针刺舞蹈震颤区联合泰必利对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患儿的耶鲁抽动严重程度综合量表(Yale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总评分、运动性抽动评分、发声性抽动评分、有效率及疗效指数(Efficacy Index,EI)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及脱落标准最后收集有效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病例158例,三个组分别为头针组(A组)53例、泰必利组(B组)51例、头针联合泰必利组(C组)54例。三组均给予适当健康宣讲、心理疏导及行为调适。A组:给予头针针刺双侧运动区、舞蹈震颤控制区(2区上2/5段,即运动区向前移动1.5cm距离的平行线)治疗,75%的酒精常规消毒,用30号1.5寸无菌毫针(一次性),以15度角快速捻入头皮约1寸,以平补平泻的手法快速捻转行针12分钟以行经气,每分钟200转以上,15分钟捻针1次,共捻3次,留针45分钟。第一周每日针刺1次,之后隔日针刺1次,2周为一疗程。共1月。B组:给予泰必利口服治疗,起始量为50 mg,每日两次,治疗量一般为150-500 mg/d,症状基本控制后不再加量,分2或3次饭后半小时口服。具体视患儿年龄、体重、治疗效果及出现的副反应等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约2.5%的发生率)、乏力、头晕、消化道症状、溢乳、闭经,个别可能出现兴奋现象,但程度较轻,停药后均可恢复正常。共服用1月。C组:联合使用A组头针针刺舞蹈震颤区与B组口服泰必利治疗1月,针刺方法与服药方法剂量同A、B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均对YGTSS总评分、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及疗效指(EI)数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对最后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三组病例经方差齐性检验显示方差不齐,可采用Dunnett’多重比较方法显示,三组治疗后YGTSS、运动性、发声性抽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对三组治疗后YGTSS总评分、运动性、发声性抽动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A组与B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比较,P<0.01,差异有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三组患儿疗效比较,治疗有效率C组最高,A组与B组有效率相当;三组患儿经治疗后EI统计分析显示均有显着疗效,A组与B组之间无差别,C组改善程度显着优于A组、B组两组。结论:1.头针针刺舞蹈震颤区联合泰必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病情程度,缓解各种抽动症状,能减少患者的运动性、发声性抽动及YGTSS总评分。2.头针针刺舞蹈震颤区联合泰必利治疗后有明显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0.74%,疗效指数(EI)明显高于另外两组,表明头针联合口服泰必利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头针和口服泰必利,方法安全,副反应小,值得联合推广应用。
汪琼[9](2016)在《静心止动方治疗TD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及治疗前与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来探究TD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并同时了解男女性别不同在其中的差异。2.通过观察静心止动方治疗TD患儿3个月后症状改善情况,来评价静心止动方治疗本病的疗效,探讨导师“从心论治”思路的可行性,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本病的疗效。3.结合本实验结果及TD发病机制相关文献,从细胞免疫方面继续探索其发病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均来自广安门医院儿科及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以DSM-V为诊断标准,严格按照入组要求筛选、剔除,最终保留TD组病例53例,对照组30例,经过静心止动方治疗3个月,并采用YGTSS评分对其治疗前后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同时运用减分率评价治疗的疗效,整个治疗过程中以监测患儿的肝肾功能来确保本方的安全性。研究使用的实验室指标均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及北京儿童医院肿瘤科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53例TD患儿经过静心止动方治疗3个月后,按照减分率得出结果:显效23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9.25%。2.TD患儿CD8+水平较正常儿童明显升高,CD4+及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TD患儿经治疗后CD8+水平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变化不明显,CD3+有所下降、CD4+/CD8+有所升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TD患儿中男孩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女孩,CD8+水平高于女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其差异缩小,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TD患儿的发病时间、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的YGTSS评分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直接线性关系。结论:1.经过实验研究,TD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正常儿童有差异,CD8+明显升高,且经治疗后有所下降,CD4+及CD4+/CD8+水平均低于正常儿童,治疗后有所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推测TD患儿体内存在以CD8+T淋巴细胞为主导的免疫紊乱;2.TD患儿中男孩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女孩,CD8+水平高于女孩,而CD8+水平升高又与TD相关,推测这可能是造成TD在男孩中发病率更高的原因之一;3.TD患儿的发病时间、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的YGTSS评分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无直接线性关系,考虑TD患儿CD8+水平的异常仅与其发病相关,而与病程长短及严重程度无关;4.本次实验中TD患儿经过静心止动方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25%,再次验证了本方的显着疗效以及导师以“心神失调”为核心认识本病,以镇惊养心安神,疏肝养血熄风,兼以通利肺窍为法治疗本病的可行性,值得我们临床借鉴。
杨艳梅[10](2016)在《头针配合耳针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头针配合耳针对TS患儿进行治疗,并设立普通针刺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治疗前后TS患儿YGTSS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客观评价头针配合耳针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小儿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耳针,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做出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总疗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后两组患儿YGTSS总积分情况比较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YGTSS总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TS患儿YGTSS总积分,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后两组患儿YGTSS各因子积分情况组内比较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YGTSS各因子积分情况组间比较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积分,但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4)分别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YGTSS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积分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后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积分的差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积分的差值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运动性抽动方面的疗效优于发声性抽动;对照组没有差异。(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TS患儿相应的中医证候,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6)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与不同病程的关系情况比较分析:病程1-2年组总有效率为94.87%;病程2-3年组总有效率为76.47%;病程>3年组总有效率为50.00%;三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结果表明: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TS患儿的临床症状,但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TS患儿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及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改善运动性抽动方面的疗效优于发声性抽动。2、TS患儿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且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
二、抽动秽语综合征适应行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抽动秽语综合征适应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的动态回顾及其对PD-1/PD-L1通路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治疗进展 |
4. 实验研究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治疗现状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的疗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研究对象 |
2. 样本量计算 |
3. 研究方法 |
4. 入选标准 |
5. 数据获取与处理 |
6. 观察指标 |
7. 质量控制 |
8. 伦理审查 |
9.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LTD病例的一般情况 |
2.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的疗程 |
3.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疗程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4.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疗程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讨论 |
1. LTD病例的一般情况分析 |
2.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的疗程分析 |
3.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疗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结论 |
研究二 韩斐教授运用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用药规律的动态变化研究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处方来源 |
2. 入选标准 |
3. 一般资料 |
4. 数据预处理 |
5. 数据分析方法 |
结果 |
1. 高频中药频次分析 |
2. 中药功效分类分析 |
3. 中药性味归经分析 |
4. 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
5. 2016~2018首诊处方熵聚类分析 |
讨论 |
1. 高频药物分析 |
2. 药物功效分类与性味归经分析 |
3.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4. 基于2016~2018首诊处方的新方组合分析 |
结论 |
研究三 静心止动方对抽动障碍患儿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通路表达影响的研究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 |
3. 入选标准 |
4. 疗效评价标准 |
5.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TD组与非TD组基线资料比较 |
2. TD组与非TD组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比较 |
3. TD组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与YGT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4. 静心止动方治疗TD的疗效评价 |
5. 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差异 |
6.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PD-1/PD-L1通路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
2. 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与TD的相关性分析 |
3. PD-1/PD-L1通路与TD的相关性及静心止动方对其表达影响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附件 |
(2)以干支运气理论为基础探讨出生时运气先天禀赋与抽动障碍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1 抽动障碍概述 |
2 流行病学 |
3 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
3.1 遗传因素 |
3.2 神经递质 |
3.3 免疫及感染因素 |
3.4 心理及环境因素 |
4 诊断标准 |
5 西医治疗 |
5.1 健康教育及行为治疗 |
5.2 药物治疗 |
5.3 外科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抽动障碍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及沿革 |
2 病因病机 |
2.1 心肝有余,情志失调 |
2.2 脾常不足,饮食内伤 |
2.3 肺常不足,外邪侵袭 |
2.4 肾常虚,先天禀赋不足 |
3 治疗 |
3.1 内治 |
3.2 外治及综合疗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五运六气学说与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 |
1 五运六气的基本内涵 |
1.1 五运 |
1.2 六气 |
1.3 运气相合 |
2 运气与疾病相关 |
2.1 运气与疾病发生 |
2.2 疾病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回顾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2 临床观察指标 |
2.1 病历资料 |
2.2 运气资料转化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一般资料 |
5.2 出生日期运气分布情况 |
5.3 运气因素下疗程分布 |
5.4 复发情况 |
6 讨论 |
6.1 一般资料 |
6.2 出生日期对应运气因素分布分析 |
6.3 不同运气因素疗程分析 |
6.4 复发情况分析 |
7 小结 |
研究二 前瞻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2 样本量估计 |
3 治疗方案 |
4 临床疗效观察 |
4.1 临床观察指标 |
4.2 临床疗效评定 |
5 质量控制 |
6 统计分析方法 |
7 结果与分析 |
7.1 基本资料比较 |
7.2 疗效对比 |
7.3 安全性评价 |
8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调查一般情况采集表 |
附录2:一般情况采集表(回访版) |
附录3: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 |
(3)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的调控 ——手运动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定位及对刺激后效应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运动功能与经颅磁刺激 |
2.1.1 经颅磁刺激(TMS) |
2.1.2 运动功能的TMS测量 |
2.1.3 对运动区TMS靶点的定位 |
2.1.4 高、低频 rTMS |
2.1.5 TMS 方案之 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 |
2.2 功能磁共振成像与重复经颅磁刺激 |
2.2.1 功能磁共振成像 |
2.2.2 fMRI引导的个体化精准定位的rTMS |
2.3 功能磁共振引导的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 |
2.3.1 fMRI引导的个体化精准定位rTMS在术前定位、康复、治疗的研究和应用 |
2.4 抽动秽语综合征影像研究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现状 |
2.4.1 抽动秽语综合征多模态脑影像学研究进展 |
2.4.2 rTMS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5 准确定位异常脑活动的单体素功能磁共振成像融合研究的关键技术 |
2.5.1 “深部效应脑区”精准定位的RS-f MRI分析方法 |
2.5.2 针对rTMS治疗的“点对点”结构连接及功能连接的MRI研究 |
2.6 文献综述总结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
3.1 问题提出 |
3.1.1 问题一:手运动热点与初级运动区(M1)并非同一位置,那么其潜在的脑功能网络是否也不同? |
3.1.2 问题二:高低频rTMS刺激运动区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如何? |
3.1.3 问题三:f MRI引导的精准定位rTMS刺激与传统定位方式相比,是否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更有效? |
3.2 研究方案 |
3.2.1 研究方案一:动手任务激活点与经颅磁刺激手运动热点:不同的定位及不同的潜在脑功能网络 |
3.2.2 研究方案二:高、低频rTMS刺激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的差异 |
3.2.3 研究方案三:f MRI引导的精准定位TMS刺激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临床应用 |
3.3 技术路线 |
4 研究内容 |
4.1 研究一动手任务激活点与经颅磁刺激手运动热点:不同的定位及不同的潜在脑功能网络 |
4.1.1 研究目的 |
4.1.2 材料与方法 |
4.1.3 结果 |
4.1.4 讨论 |
4.1.5 小结 |
4.2 研究二高、低频rTMS刺激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的差异 |
4.2.1 研究目的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3 结果 |
4.2.4 讨论 |
4.2.5 小结 |
4.3 研究三fMRI引导的精准定位经颅磁刺激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临床应用 |
4.3.1 研究目的 |
4.3.2 材料与方法 |
4.3.3 结果 |
4.3.4 讨论 |
4.3.5 小结 |
5 总讨论 |
5.1 fMRI定义的靶点更适用于运动功能的rTMS干预 |
5.2 高、低频rTMS刺激f MRI定义的靶点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 |
5.3 抑制性c TBS刺激f MRI定义的靶点对运动障碍疾病的调控 |
6 结论 |
7 创新与展望 |
7.1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局限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教育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4)息风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清BDNF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第一节、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一、流行病学 |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三、诊断 |
四、药物治疗 |
五、非药物治疗 |
第二节、中医对抽动障碍的认识 |
一、中医病名的认识 |
二、中医病因病机 |
三、中医证治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 |
一、受试者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入组患儿脱落及剔除情况 |
二、两组病例分布情况 |
三、疗效及检测结果对比 |
四、安全性评价 |
五、讨论 |
结语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用药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1 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
2 数据挖掘与中医药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TD的用药经验研究 |
前言 |
研究对象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研究方法 |
1 数据录入 |
2 数据预处理 |
3 数据挖掘 |
研究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 |
2 药物基本信息 |
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
4 基于熵聚类方法的组方规律分析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王素梅教授治疗TD用药规律探讨 |
结语 |
1 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医药治疗小儿发声性抽动症的理法方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发声性抽动症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现状 |
2 现代医学对发声性抽动的研究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
2.3 西医治疗现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脱落与处理 |
2.5 剔除标准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情况 |
3.2 诊断指标 |
3.3 疗效指标 |
4 观察方法 |
5 疗效评定标准 |
5.1 疾病疗效评定 |
5.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6 安全性评价 |
7 统计方法 |
8 结果 |
8.1 纳入数量 |
8.2 发病年龄组分析 |
8.3 病情严重程度定性分析 |
8.4 中医证型分析 |
8.5 中医证型与年龄关系分析 |
8.6 中医证型与病程长短分析 |
8.7 中医证型与西医诊断分类分析 |
8.8 疗效指标观察 |
9 研究结果分析与探讨 |
9.1 一般情况分析 |
9.2 证型分类结果分析 |
9.3 中医证型与病程时间关系分析 |
9.4 中医证型与西医诊断关系分析 |
9.5 安全性评估 |
9.6 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韩新民教授治疗小儿发声性抽动症的经验 |
1.1 病因病机阐述 |
1.2 辨证用药总结 |
1.3 临床诊病经验 |
1.4 典型医案 |
2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针刺“百会八阵”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1.抽动障碍患病率高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
2 抽动障碍的危害性巨大 |
3 抽动障碍的西药药物治疗存在缺陷和风险 |
4 针灸治疗抽动障碍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
5 “百会八阵”针法治疗抽动障碍具有充分的依据 |
6 “百会八阵”针刺操作安全性高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受试者纳入 |
1.2 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病例剔除与脱落病决方法 |
1.8 终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2 样本量与分组 |
2.3 随机方法、盲法及对照 |
2.4 操作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定方法 |
2.7 不良事件的记录及处理 |
2.8 依从性评价 |
2.9 随访 |
2.10 统计方法 |
2.11 伦理学原则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病例完成情况的分析 |
2 两组基线资料的分析 |
2.1 两组在一般资料上的比较 |
2.2 两组在治疗前病情方面的分析 |
3 两组患儿针刺后比较 |
3.1 两组患儿针刺后组内自身前后比较 |
3.2 两组患儿针刺后的组间比较 |
4 两组患儿随访结果的比较 |
5 两组疗法的安全性与患儿依从性的比较 |
讨论 |
1 中医对抽动障碍的认识 |
1.1 抽动障碍病名的论述 |
1.2 抽动障碍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治疗抽动障碍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的认识 |
2.1 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病因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治疗方法的认识 |
3 针刺“百会八阵”治疗抽动障碍的原理探讨 |
3.1 针刺“百会八阵”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治疗抽动障碍 |
3.2 针刺“百会八阵”通过调节阴阳治疗抽动障碍 |
3.3 “百会八阵穴”中的传统经穴治疗抽动障碍疗效显着 |
3.4 针刺“百会八阵”操作简便实用且安全性高 |
4 研究结果的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附表) |
附录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8)头针联合泰必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病例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头针治疗(A组) |
2.2 泰必利治疗(B组) |
2.3 头针联合泰必利治疗(C组) |
2.4 心理行为治疗 |
3 疗效评价 |
3.1 观察指标 |
3.2 计算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6 讨论 |
6.1 中医学对TS的认识 |
6.2 现代医学对TS的认识 |
6.3 TS的临床表现 |
6.4 TS的常见共患病 |
6.5 TS西医治疗 |
6.6 TS共患病治疗 |
6.7 中医治疗 |
6.8 失访与脱落原因分析 |
7 结语 |
8 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1: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 |
附表2:疗效和副反应编码表 |
附表3:编码和疗效指数对照表 |
致谢 |
(9)静心止动方治疗TD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一、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一) 临床表现及诊断 |
(二) 发病的危险因素 |
(三)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四) 治疗 |
(五)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中医学对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一) 病名、病症的认识 |
(二) 病因病机 |
(三) 辨证 |
(四) 治疗 |
(五)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头针配合耳针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诊断及分型标准 |
2 纳入标准 |
3 病例排除标准 |
4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5 入选病例数及来源 |
6 分组 |
7 基本资料 |
8 治疗方法 |
9 观测指标 |
10 疗效评定标准 |
11 数据处理 |
结果 |
1 两组患儿总疗效比较 |
2 两组患儿YGTSS总积分比较 |
3 两组患儿YGTSS各因子积分比较 |
4 两组患儿YGTSS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积分的改善情况比较 |
5 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6 影响因素 |
7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TS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TS的认识 |
3 中医治疗TS的背景 |
4 头针配合耳针治疗TS的理论依据 |
5 临床疗效评价表的选择依据 |
6 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抽动秽语综合征适应行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的动态回顾及其对PD-1/PD-L1通路表达影响的研究[D]. 李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以干支运气理论为基础探讨出生时运气先天禀赋与抽动障碍的相关性[D]. 杨晴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的调控 ——手运动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定位及对刺激后效应的评估[D]. 王珏.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息风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清BDNF的影响[D]. 黄梦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用药经验[D]. 姜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中医药治疗小儿发声性抽动症的理法方药探讨[D]. 陈茗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针刺“百会八阵”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D]. 彭良.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头针联合泰必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D]. 王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9]静心止动方治疗TD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D]. 汪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头针配合耳针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研究[D]. 杨艳梅.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2)
标签:药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