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析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赵芳誉[1](2021)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生产关系思想及其实践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文娟[2](2020)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探析》文中认为在马克思看来失业问题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失业现象大规模发生的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质技术基础的提高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业问题,这是一个关乎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质量的极具挑战性的重大问题。即使我国人口红利优势不如往昔,但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仍旧存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经济发展动力正发生深刻变革的新的历史环境中,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在形成和发生机制、内在结构、解决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的特点及矛盾,从而使这一问题显得尤为复杂与突出。解决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破解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失业难题,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相符合的失业治理机制,已成为理论和实践上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探讨解决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失业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马克思失业理论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失业理论为指导,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失业问题做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失业的研究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失业问题的生成机理以及马克思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重要启示,探讨了经济新常态下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论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对马克思失业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及时代背景做了系统的梳理,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失业的本质、失业产生的机理、失业人口的不同形式、失业人口的作用以及如何解决失业问题等五个方面相关论述归纳为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为解决现实失业问题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全方位多层次分析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发生的机制,既有我国内部问题也有外部国际环境,既着眼于经济因素也关注政治因素,并阐明各因素间的联系,为文章后续章节做铺垫。第三部分提出马克思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的重要启示,通过分析马克思的逻辑思路,得出必须在发展中解决失业问题,在发展中协调各方力量,为治理失业问题破除障碍。第四部分落实到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失业实际,提出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的主要路径。
仝子洋[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演进与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大计的重要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证。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胜任国家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青少年的体质却出现了不断下降的趋势。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体育政策及法规,从多个层面来提升青少年体质水平。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国家体育政策法规最为关注的机构。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领域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主线,分析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出台的背景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进而归纳总结出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侧重点与方向,为今后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参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发展迅速,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从“增强学生体质”、“素质教育”到“健康第一”、“提高体育素养”,期间虽然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经过四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此方面已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学校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展现出了大踏步的提升。我国的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在演进和价值取向上,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的来看,问题依然还是不少的。比如,政策法规的制定未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学校体育发展出现不均衡现象;学校的体育法规政策和其他机构,乃至国家的总方针政策之间灵活度、协调度不够,这就导致政策法规在实施中不能充分发挥效用,呈现出虚化的不良效应;政策法规的执行主体不够明确,教育部门与行政部门责权不清,教育课程与文化课程冲突不断;落实度不够强,因此尽管有好政策,但不能发挥出好的效果。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学校体育监督和管理机制,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和效用;相关的部门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调控能力;统筹利益关系、资源分配,切实可靠的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进步提供强劲的动力。总的来说,我国的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依靠的是多方面的努力,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学生以及社会的全力协调协作,方能实现政策法规的既定目标。最后,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事关国家的未来,与我国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
杨红雨[4](2019)在《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享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所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缓和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的需要,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性共享发展元素,明确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以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及渐进共享为科学内涵;以人民为中心是其精神实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注重“三个公平”,关怀弱势群体,追求普惠发展;以精准扶贫为基本要求,锻造贫困人口共建能力,注重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脱贫攻坚“不让一个人掉队”;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本路径,注重全面性发展,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补齐民生发展短板;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指向,以发展为前提,要求“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致共同富裕。思想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焕发应有的价值。发展共享经济、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共享发展的生动实践,但同时也衍生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共建主体参与度不高、中国“安全困境”未完全破除等现实发展困境,要求以认识并抓好“两个中心”、健全和完善“三大制度”及倡导互利共赢外交政策为基本路径,解决新时代共享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回顾历史,立足当代,剖析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社会理想的再论述、党的共享发展观的新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发展、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新范畴。
汤克敌[5](201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东北地区长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掠夺,再加之国内战争的巨大破坏,使东北部地区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社会状况可以说是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百业待兴。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由于工厂停产倒闭,造成大规模的工人失业,就业情况持续恶化,失业人员的生活饥寒交迫,民不聊生。解决好东北地区失业问题,妥善安置失业人员,是关系到快速恢复东北地区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巩固东北地区人民政权的重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结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限制失业人员产生,提升失业人员素质,安置失业人员和保障再就业人员权益的政策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东北地区的社会形势迅速好转。通过本文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治理,总结东北地区失业治理的基本经验和教训,针对东北地区不同的失业类型,提供有效的失业救济政策,对于新时代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实现充分就业提供经验借鉴。本文是由六个部分构成的,包括绪论和五章正文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分析和概括提炼;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介绍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马克思的失业思想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列宁失业治理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次,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国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失业治理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失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章选取了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失业治理思想。第三章:本章主要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失业状况。首先从东北地区失业数量、结构、地区分布为切入点,总结东北地区失业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导致东北地区失业状况严重的主要原因;最后,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状况严重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第四章:本章主要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政府通过成立失业人员管理机构、全面接管旧政权失业人员、整顿私营工商业、鼓励农村劳动力返乡生产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新失业人员产生;其次通过推行失业人员登记、收容改造失业人员、对失业人员实行社会救济和开展转业培训、业余学习、技术培训等政策有效提高了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并提升了劳动者素质,帮助其适应了东北地区新的就业环境和就业要求;再次通过实行以工代赈、政府统包统配就业、安置特殊失业人员、开展生产自救等办法全力安置失业人员;最后通过完善和实施劳动保险、提高劳动人员福利、加强劳动人员保护等政策,保护再就业者的劳动权益。第五章:本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价。首先对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治理失业所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评价;其次对治理失业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梳理;最后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部地区治理失业的对策、成效、特点,分析总结其社会作用。第六章:全面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大规模失业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成功经验对我们新时代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哪些启示与借鉴意义,即研究此问题的当代价值。
姜晓雨[6](2017)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菏泽市东明县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党中央越来越关注三农问题,但农村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村环境污染类型多样,加上受到传统环境治理理念局限性强、农村环境治理的社会力量不够、农村环境治理的融资渠道狭窄、缺乏有效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控机制及未能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等原因的制约,致使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显着,严重制约国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环境的污染和治理。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环境问题展开研究,找到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治理对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菏泽市东明县尽管经济水平比较低,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本文以菏泽市东明县农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菏泽市东明县农村环境治理的实践进行总结,分析东明县农村环境治理的措施、成效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存在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境治理主体单一、农村环境治理投入的资金不足、农村环境治理法律体系不完善及缺少长效环境治理监管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其原因在于传统环境治理理念局限性强、农村环境治理的社会力量不够、农村环境治理的融资渠道狭窄、缺乏有效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控机制及未能充分发挥公众监督职能。通过分析,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农村环境治理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发展多元化的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给予农村环保财政支持;完善农村环境整治的法律体系;健全长效农村环境治理监管机制,为人民创造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等。
高尚[7](2017)在《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接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推进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被党和国家赋予重要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因此,探讨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关系到中国道路选择的问题,对当前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的基本要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1、一个关注焦点:即聚焦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接受机制,力求为旧题新作解析出一点新意;2、一个指导思想:即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为基础,结合毛泽东的中国国情观及革命论作为贯穿全文的理论指导;3、一个分析框架:即以“冲击-反应”模式作为联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东方社会的桥梁,以揭示中国从封建主义经民族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作用机制;4、一组核心概念:即从文化学理论中提炼出诸如文化入侵与文化危机、文化幻觉和文化自觉、跨文化传播与文化再解释、文化涵化与文化重组等等,以此组建一个分析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接受的学理系统;5、一个基本结论:即指出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接受,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胜利的重要基础。文章的基本思路如下:资本主义在近代西方的崛起揭开了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的序幕,它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并把处于落后状态的东方国家都卷入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又因其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制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西方列强对作为东方国家的中国的入侵既激化了中国的社会危机,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随着西风冲击和中国反应的加深,推动了中国人民逐步从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文章分别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外在环境与内在条件,并在文化传播理论的视野下分析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三种机制:以在华洋人的新闻出版为载体的输入机制;以本土思想精英着书立说为媒介的转化机制;以学会社团宣传讲学为依托的扩散机制。与此同时则存在三种接受机制:即民族传统中对外来优秀文化的认同机制;在民族危机中应对严峻挑战的动力机制;在中外文化涵化过程中的内化机制。在方法上则借鉴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分析外来的社会主义思想如何经过民族思想精英的本土化诠释,使中外不同的异质文化能够对接融合,实现了毛泽东所说的“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文化融合与更新,对近代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斌[8](2017)在《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连接创新和市场的桥梁,驰名商标具有保护和激励创新的突出价值。伴随驰名商标所代表的品牌价值快速增长,国际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攻城略地,而我国以驰名商标为代表的品牌建设却步履蹒跚。本文以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制度为研究方向,力求在品牌经济中探寻我国驰名商标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深入分析驰名商标运营问题背后的法律原理,提炼出驰名商标运营的原则和指导理论,通过理论指导解答驰名商标运营过程中的问题,最终构建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机制,从而推进我国品牌战略的实施。我国对驰名商标运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研究多集中于驰名商标运营的某一阶段,对驰名商标研究欠缺系统性,为防止驰名商标运营研究过程中出现片面性,本文首先借鉴了资本运营的理论体系,分别从驰名商标运营法律概念、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内涵、驰名商标运营法律模式、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层面等四个方面,对驰名商标运营基本法律理论进行了探讨,为系统性研究驰名商标运营存在的法律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资料,结合当前国内外热点案例,按照我国商标战略实施的四个阶段:创造、评估、运用、保护,对国内外驰名商标运营法律环境从国家、公司、中介三个层次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对国内外驰名商标运营各阶段的立法现状和运营实践进行了总结。本文通过对我国驰名商标运营中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性概括,对当前驰名商标运营研究的难点进行归纳,对归纳的代表性问题分别从以下几个法理层面进行了解读:一是,通过分析驰名商标财产属性的立法基础和运营实现可行性回应了创建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制度质疑;二是,通过权属的利益考量和权利划分原则对争议权属进行确权;三是,通过对驰名商标评估法律问题进行法理解析,提出商标评估建设指导思想,对驰名商标评估法律体系进行初步创建;四是,对驰名商标运用进行法理解读,创设驰名商标运用基本法律原则,打造一站式驰名商标运用平台;五是,对驰名商标保护通过利益平衡原则进行法益考量,探索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发展趋势。最终,以此构建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制度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内容,为驰名商标运营的法律建议提供理论支撑。在驰名商标运营主要问题的法理分析和理论创新的指引下,对当前我国驰名商标运营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最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构建出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机制,为我国驰名商标实现价值、走向世界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杨杰[9](2016)在《实践的逻辑 ——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野中》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的哲学之所以被称为实践哲学,是因为它与传统哲学有着质的区别,即同以往那种通过“纯思辨”来建构理论体系的“纯粹哲学”殊属不同,是一种真正体现实践精神的哲学。它的目标在于把人从人化的自然界、从受压迫、受剥削、受奴役的社会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种种束缚条件中解放出来,并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或者说消灭现存的社会状况,达到一种“人的彻底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不始于概念、范畴的逻辑演绎,也不始于直观的感觉经验,而是开始于对现存社会状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批判。其理论基点在于,他从人区别于动物和其它存在物的最本质的规定性即实践活动入手,来确定人生活于感性世界的现实根基。本文立足于唯物史观,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解马克思实践思想理论的切入点,主要是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野中通过对实践主体“现实的人”的演进历程的阐述、对实践过程“实践形态”的哲学分析、对实践目的“人的解放和现实自由”的理论阐释,从宏观的哲学视角来建构或者说是再现“实践的逻辑:现实的人通过实践获得现实自由”1,并以期能够以“实践的逻辑”为分析框架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一种通俗的理解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论战的而非体系的,而笔者的研究为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提供了可能。本文关于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野中对“实践的逻辑”的研究主要由五章内容三大模块(实践主体论、实践过程论、实践目的论)构成:第一章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以前西方实践哲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观做梳理和分析;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确立过程做梳理和分析;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实践观做梳理和分析;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三个属性即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和主体目的性进行文本分析和说明,厘清了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及其属性的本质内涵。本章是研究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中“实践的逻辑”的概念性前提和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思想。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没有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也就无所谓实践、无所谓人的世界的诞生。马克思在其文本中对实践主体的论述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即从作为自我意识的人到批判视野中异化的人再到现实的人最后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人逐渐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单面人到全面人、从不自由到自由发生演变,人的本质内涵逐步得到丰富。本章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实践的逻辑”探讨的起点(实践主体论),也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落脚点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三章主要是对马克思实践形态进行哲学分析。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人们正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走向现实自由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意义。马克思在其文本中对德国古典思辨实践形态批判后主要论述了三大实践形态,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革命实践和审美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前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社会革命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否定性”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火车头”。审美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旨趣,它关涉人的自由感和幸福感,直接影响人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物质生产实践是马克思三大实践形态的基础,它们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共同促进人类解放。本章论述的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实践的逻辑”的实践过程论,三大社会实践形态是人类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表达,人类正是在这些实践形态理论的范导下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和自由。第四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实践目的的价值之维——人类解放。1人类解放是人类实践的目的以及人的现实自由的展现形式。人类要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现实自由,首先必须实现人的解放,而这个解放是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发生并被现实的人所感受的。人类解放理论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在其文本中分别从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社会解放、精神解放四个维度论述了人类解放的整体运动过程,并且对实现人类解放的依靠力量、主客观条件及精神基础进行了详细论述。本章论述的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实践的逻辑”的目的论的一部分,人的现实自由是现实的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人的解放状态中得以体现并被感知的。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实践目的的社会之维——共产主义社会。现实自由的获得需要人们持续的社会实践,这个自由必定是现实的人在特定社会中的现实自由,这个社会必然是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其文本中对三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它们的软弱性、妥协性和空想性;还从现实物质力量的冲突、历史主体的内在超越性和重建个人所有制方面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又指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现实自由主要体现为三重纬度的自由,即时间维度、定在维度、生存维度的自由。本章论述的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实践的逻辑”的目的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直指人的现实自由的获得,而这种真正自由的获得需要特定的社会来支撑,并由其承载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个社会就是人类经历必然王国之后的自由王国,即共产主义社会。
董君武[10](2016)在《构建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着眼于人类自我超越的需要、学习科学的兴起以及教育技术和环境的变化,运用文献研究法剖析了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和弊端,并对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由个性化学习动力系统、实施系统和支持系统构成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梳理筛选了个性化学习系统的10个要素;运用行动研究法对个性化学习系统三大子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策略进行了实践研究,并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实证方法对相关实践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球形结构模型,并基于市西中学开展个性化学习实践探索,提出了个性化学习系统的构建策略。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由下列9个章节有机构成。第一章通过对班级授课制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历史追溯,阐述了班级授课制“高效率”和“统一性”的特征,以及历史上在发挥它的优势的同时,努力避免其弱点的一些教育改革与探索,并进一步剖析了班级授课制存在的不足以及在新的时代所面临的挑战,由此提出了本研究的问题:时代呼唤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和个性特质,提供适应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程与教学,成为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命题。然后,我们从人类自我超越的需要,学习科学的兴起以及教育技术和环境变化等三个视角对个性化学习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诠释。第二章是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概述。基于我们对个性化学习的文献研究,以及市西中学在多元智能、学习风格等理论指导下的个性化学习实践,围绕个性化学习系统的构建,聚焦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这一核心命题,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分析研究内容,提出了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分析框架;形成了通过构建个性化学习动力系统、实施系统和支持系统,并在实践中反思优化,实现个性化学习系统建构的研究思路;确立了“剖析现象,界定问题;通过访谈、调查,分析要素;基于实践,提炼策略;行动研究,检测完善的技术路线,以最终形成研究结论,达成既定的研究目标。然后,对本课题的研究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概要的描述。第三章是文献综述部分。首先,概述了以“个性化”作为核心词素在电子图书馆中的检索结果,我们发现: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教育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个性化学习系统以及三个子系统的文献寥寥无几,进一步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然后,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分析综述;最后概要介绍了与个性化学习相关的一些理论成果和结论。所有这些构成了本课题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本研究展开的逻辑起点。第四章和第五章,学校办学过程中涉及学习课程、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等因素,与学生的学习具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对市西中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课程、方式、时间和空间构建及应用的策略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分析,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实践总结与反思,指导学校对个性化学习课程、方式、时间和空间的构建与应用进行持续优化和完善,为个性化学习实施系统的建构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案例。第六章首先运用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提出了构成实施系统的四大要素:学习课程、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并对它们作为个性化学习要素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接着,基于市西中学的实践探索及行动研究,提炼了个性化学习实施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策略:学习课程的选择性是个性化学习的核心,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是个性化学习的根本,学习时间的非同步性是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学习空间的连续性是个性化学习的基础。这四个要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了个性化学习实施系统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提出学校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自己的优势学习课程、优势学习方式、优势学习时间和优势学习空间,开展个性化学习,实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第七章为个性化学习动力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策略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研究筛选了个性化学习动力系统的三个要素,并对动机与兴趣、规划与目标、反馈与评价三个要素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其二,以市西中学实践为例,总结了个性化学习动力系统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与结构,并提出了构建动力系统的3个方面策略:兴趣培育,以成长动机引发学生个性化学习;生涯规划,以人生目标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记录反馈,以综合评价引领学生个性化学习。这三个要素的有机整合构成了个性化学习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产生牵引和拉动的动力作用。第八章主要研究了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策略。首先根据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梳理并筛选了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3个要素,包括教师资源、制度与机制、环境和技术,并对这3个要素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对市西中学构建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和总结,进而剖析了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与结构,提出了构建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具体策略:优化队伍,提升学习指导的有效性;完善机制,保障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优化环境,提高技术应用的针对性。个性化学习的支持系统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对个性化学习产生推动和保障的支持作用。第九章是本研究的结论及成效分析部分。围绕研究方案中提出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分析框架,基于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个性化学习的实施系统、动力系统和支持系统的构建与策略逐一研究分析,诠释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系统要素的球形结构模型在3个子系统内部要素互相之间关系与结构逐一分析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个性化学习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结构。根据个性化学习的球形结构模型,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3个推进与应用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个性化学习内驱力:突出学生优势学习,践行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重视资源整合和管理优化,支持个性化学习的展开。而且,在个性化学习的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优势学习,即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学习的优势学习课程、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实现自己富有个性的优势发展,论文中对市西中学实施学习课程、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个性化的实践成效运用问卷和访谈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学生对于构建个性化学习系统过程中促进学习内容、方式、时间和空间个性化的学校实践项目,普遍持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态度,并认为这些项目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积极或较积极影响。本章最后对于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展望。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提出了通过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建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提出个性化学习系统包括动力、实施和支持三大子系统,通过文献和实证研究,筛选了构成动力子系统的三个要素(动机与兴趣、规划与目标、反馈与评价),实施子系统的四个要素(学习课程、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和支持子系统(教师队伍、制度与机制、环境与技术)的三个要素,由此,建立了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球形结构模型。(二)提出并实施了建构个性化学习三大子系统的推进策略,并进一步提出了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策略,为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建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案例。特别是关于个性化学习实施子系统的构建的实践探索及成效分析,对学校推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一定的价值。(三)在个性化学习实施子系统的研究中,对实施子系统4个要素的作用和功能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在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运用优势学习课程(内容)、优势学习方式、优势学习时间和优势学习空间的策略,特别是对学生优势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关注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学校教育的改进和学生学习的优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简析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析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失业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思想理论来源 |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资本主义失业的本质及根源 |
(二)资本主义失业的原因 |
(三)失业人口的存在形式 |
(四)失业人口的双重效用 |
(五)关于失业消亡的设想 |
第二章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失业问题的发生机制 |
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
(一)经济新常态的涵义 |
(二)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
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失业问题发生的内部因素 |
(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 |
(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
(三)失业救助难度较大 |
(四)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 |
(五)教育、培训体制机制与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矛盾 |
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失业问题发生的外部因素 |
(一)阶段性发生的国际经济危机 |
(二)发达国家有意设置的贸易壁垒 |
(三)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对我国传统产业的冲击 |
(四)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 |
第三章 马克思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 |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一)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导向 |
(二)必须充分尊重市场对劳动力的调控配置 |
(三)有效履行政府职能,提升就业质量 |
(四)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重要启示 |
(一)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关系 |
(二)完善劳动力市场治理结构 |
(三)崇尚劳动,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
(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五)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
第四章 经济新常态下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路径 |
一、推进就业优先政策,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
(一)提供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支持 |
(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三)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就地就业 |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
(一)坚持教育在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 |
(二)开展职业教育转变就业思维 |
(三)教育资源分配合理化 |
三、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拓宽就业创业的渠道 |
(一)畅通人才市场就业信息发布渠道 |
(二)鼓励劳动者创业 |
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的环境 |
(一)建立城乡统一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 |
(二)建立劳动者工资的浮动机制 |
五、健全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
(一)坚持党和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协调 |
(二)以建立企业劳动冲突管理系统为着手点 |
(二)强化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演进与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学校体育政策 |
2.1.2 学校体育法规 |
2.1.3 价值取向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对国外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研究 |
2.2.2 国内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逻辑分析法 |
3.2.3 归纳总结法 |
3.2.4 比较研究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分析 |
4.2 素质教育思想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分析 |
4.3 以树立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分析 |
4.4 提高学生体育素养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分析 |
4.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分析 |
4.5.1 学校体育政策法规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
4.5.2 解决学校体育政策法规落实过程中问题的措施分析 |
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价值取向分析 |
4.6.1 增强学生体质,重建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的价值取向 |
4.6.2 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全面人才的价值取向 |
4.6.3 树立健康第一观念,养成终身锻炼意识的价值取向 |
4.6.4 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培育中国特色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阐述 |
2.1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
2.2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溯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发展理念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享发展理念 |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
2.3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
2.3.1 全民共享 |
2.3.2 全面共享 |
2.3.3 共建共享 |
2.3.4 渐进共享 |
第三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逻辑展开 |
3.1 精神实质:以人民为中心 |
3.1.1 发展为了人民 |
3.1.2 发展依靠人民 |
3.1.3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3.2 价值追求:公平正义 |
3.2.1 注重“三个公平” |
3.2.2 关怀弱势群体 |
3.2.3 实现普惠发展 |
3.3 基本要求:精准扶贫 |
3.3.1 锻造贫困人口共建能力 |
3.3.2 注重公共服务均等化 |
3.3.3 脱贫攻坚“不让一个人掉队” |
3.4 基本路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3.4.1 注重全面性发展 |
3.4.2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
3.4.3 补齐民生发展短板 |
3.5 目标指向:共同富裕 |
3.5.1 以发展为前提 |
3.5.2 “先富”带动“后富” |
3.5.3 差异化共同富裕 |
第四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初步实践 |
4.1 新时代共享发展的生动实践 |
4.1.1 发展共享经济 |
4.1.2 实施精准扶贫工程 |
4.1.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2 新时代共享发展的现实困境 |
4.2.1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
4.2.2 共建主体参与度不高 |
4.2.3 “安全困境”未完全破解 |
4.3 推进新时代共享发展的基本路径 |
4.3.1 认识并抓好“两个中心” |
4.3.2 健全和完善“三大制度” |
4.3.3 倡导互利共赢外交政策 |
第五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
5.1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社会理想的再论述 |
5.2 党的共享发展观的新表达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发展 |
5.4 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新范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治理失业的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治理失业的思想 |
2.1.2 列宁关于治理失业思想 |
2.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 |
2.2.1 毛泽东治理失业思想 |
2.2.2 刘少奇治理失业思想 |
2.2.3 周恩来治理失业思想 |
第3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现状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基本情况 |
3.1.1 东北地区失业情况 |
3.1.2 东北地区失业人员分布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的产生主要原因 |
3.2.1 战争影响就业环境 |
3.2.2 国民党对经济的肆意破坏 |
3.2.3 农村人口缺少耕地向城镇大量转移 |
3.2.4 社会制度更替产业结构调整 |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的影响 |
3.3.1 失业人员生活水平逐步恶化 |
3.3.2 社会秩序逐步混乱制约了经济发展 |
3.3.3 影响政权稳定 |
第4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举措 |
4.1 遏制失业人员产生 |
4.1.1 成立失业人员管理机构 |
4.1.2 全面接管旧政权失业人员 |
4.1.3 整顿私营工商业 |
4.1.4 鼓励农村劳动力返乡生产 |
4.2 救济失业人员 |
4.2.1 登记失业人员 |
4.2.2 收容改造失业人员 |
4.2.3 对失业人员实现社会救济 |
4.3 提升劳动者素质 |
4.3.1 开展转业培训 |
4.3.2 开展业余学习 |
4.3.3 开展技术工人培训 |
4.4 安置失业人员 |
4.4.1 实行以工代赈 |
4.4.2 政府统包统配就业 |
4.4.3 安置特殊失业人员 |
4.4.4 开展生产自救 |
4.5 完善再就业权益 |
4.5.1 实施劳动保险政策 |
4.5.2 提高劳动人员福利 |
4.5.3 加强劳动人员保护 |
第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评价 |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成效 |
5.1.1 减少了失业人员 |
5.1.2 壮大了在业人口规模 |
5.1.3 提高了东北地区失业人口文化素质 |
5.1.4 保护了再就业人员的权益 |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特点 |
5.2.1 治理失业的继承性 |
5.2.2 治理失业的动员性 |
5.2.3 治理失业的创新性 |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局限性 |
5.3.1 治理失业政策存在盲目性 |
5.3.2 盲目限制了人员流动 |
5.3.3 失业保障建设滞后 |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作用 |
5.4.1 促进了经济发展 |
5.4.2 加快了东北地区城市建设 |
5.4.3 维护了东北地区社会进步 |
5.4.4 巩固了东北地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第6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经验与启示 |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经验 |
6.1.1 坚持制度创新促进劳动需求 |
6.1.2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就业容量 |
6.1.3 完善失业保障减少失业冲击 |
6.1.4 调整劳动市场功能合理劳动力需求 |
6.1.5 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 |
6.1.6 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城市就业压力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启示 |
6.2.1 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治理失业问题 |
6.2.2 坚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证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
6.2.3 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 |
6.2.4 坚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 |
6.2.5 坚持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菏泽市东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释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环境 |
2.1.2 治理 |
2.1.3 农村环境治理 |
2.2 相关理论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
3.1.1 农业性的环境污染 |
3.1.2 生产性的环境污染 |
3.1.3 生活性的环境污染 |
3.1.4 自然性的生态破坏 |
3.1.5 日常性的环境污染 |
3.2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
3.2.1 工业企业污染突出 |
3.2.2 畜禽养殖污染显现 |
3.2.3 农药化肥污染突出 |
3.2.4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普遍 |
3.3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举措及成效 |
3.3.1 全力推进污染治理,农村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3.3.2 坚持预防为主、守住农村环境底线 |
3.3.3 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农村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 |
3.3.4 加强了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
第4章 菏泽市东明县农村环境治理的实践 |
4.1 菏泽市东明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
4.1.1 畜禽污染方面 |
4.1.2 水环境污染方面 |
4.1.3 其他污染方面 |
4.2 菏泽市东明县农村环境治理的措施及成效 |
4.2.1 农村环境治理的措施 |
4.2.2 菏泽市东明县农村环境治理的成效 |
4.3 菏泽市东明县农村环境治理的不足 |
4.3.1 没有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及农民的积极性 |
4.3.2 农村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法制、监控体系不完善 |
4.3.3 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入资金不足 |
第5章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
5.1.1 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
5.1.2 农村环境治理主体单一 |
5.1.3 农村环境治理投入的资金不足 |
5.1.4 农村环境治理法律体系不完善 |
5.1.5 缺少长效农村环境治理监管机制 |
5.2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5.2.1 传统环境治理理念局限性强 |
5.2.2 农村环境治理的社会力量不够 |
5.2.3 农村环境治理的融资渠道狭窄 |
5.2.4 缺乏有效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控机制 |
5.2.5 未能充分发挥公众监督职能 |
第6章 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对策 |
6.1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保意识 |
6.1.1 加强农村环保舆论宣传教育 |
6.1.2 做好农村中小学环保教育 |
6.1.3 加强环保政策法制教育 |
6.2 发展多元化农村环境治理主体 |
6.2.1 转变基层政府的服务职能 |
6.2.2 积极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
6.2.3 突出村民在农村治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
6.3 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 |
6.3.1 增加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投入 |
6.3.2 给予农村环保财政补贴支持 |
6.3.3 合理规划农村环境治理费用的财政预算 |
6.4 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体系 |
6.4.1 加强农村环保立法 |
6.4.2 完善农村环保执法 |
6.4.3 加强农村环保司法 |
6.5 建立健全长效环境治理监管机制 |
6.5.1 完善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6.5.2 建立农村环境治理的长效评价机制 |
6.5.3 建立完善的农村环保公众参与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1. 期刊 |
2. 硕博论文 |
3. 专着 |
4. 外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动态分析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外在环境分析 |
2.1 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与马克思的解读 |
2.1.1 资本主义的崛起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
2.1.2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及其中国观 |
2.2 近代中国面对世界变局的时代课题 |
2.2.1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的时代课题 |
2.2.2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反应”模式 |
2.2.3“冲击—反应”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具体表现 |
2.3 社会主义思潮的传入和时代课题的显现 |
2.3.1 统治集团与思想精英对西风冲击的不同反应 |
2.3.2 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和社会革命任务的显现 |
第3章 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内在条件分析 |
3.1 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客观条件 |
3.1.1 西方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发酵 |
3.1.2 甲午战争失败对国人的刺激 |
3.1.3 思想精英对世界大战的反思 |
3.1.4 十月革命给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
3.1.5 民族工业的发展 |
3.2 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主观条件 |
3.2.1 无产阶级的形成 |
3.2.2 先进分子的觉醒 |
3.2.3 革命政党的建立 |
3.3 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两种契合 |
3.3.1 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契合 |
3.3.2 与东方社会变革要求的契合 |
第4章 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机制分析 |
4.1 文化交往与跨文化传播理论 |
4.1.1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
4.1.2 民族交往与跨文化传播 |
4.1.3 跨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 |
4.2 跨文化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机制分析 |
4.2.1 五个W传播模式:以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为例 |
4.2.2 传播主体与受体:以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为例 |
4.2.3 传播方式与传播内容:以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为例 |
4.2.4 传播渠道:以日本、欧美、俄国三个渠道为例 |
4.3 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 |
4.3.1 影响文化传播的因素:传出文化对借入文化的实用价值 |
4.3.2 传出文化被整合为借入文化后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
4.3.3 西方学者的文化启蒙与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初传播 |
4.3.4 传播过程及其各阶段的影响 |
第5章 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接受机制分析 |
5.1 保持文化传统的三大要素与优秀文化的认同机制 |
5.1.1 三大要素对保持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作用 |
5.1.2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
5.2 近代中国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动力机制 |
5.2.1 文明的“挑战-应战”机制理论:以社会主义思想的接受为例 |
5.2.2 文化涵化与文化互化:以社会主义思想的接受为例 |
5.3 近代中国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化机制 |
5.3.1 文化再解释与文化重组 |
5.3.2 文化变革与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的开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驰名商标运营法律理论综述 |
2.1 驰名商标运营的法律概念 |
2.2 驰名商标运营的法律内涵 |
2.3 驰名商标运营法律模式 |
2.3.1 扩张型驰名商标运营模式 |
2.3.2 收缩型驰名商标运营模式 |
2.4 驰名商标运营的法律层面 |
2.4.1 产业的配置(重置)问题 |
2.4.2 公司内部管理型战略与外部交易型战略的运用 |
2.4.3 商标中介服务机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驰名商标运营的国内外法律环境 |
3.1 国内外驰名商标创造阶段的法律环境 |
3.1.1 国内外商标在华注册数据统计 |
3.1.2 国内外品牌价值差距明显 |
3.1.3 我国驰名商标建设急需提升 |
3.2 驰名商标评估国内外立法现状 |
3.2.1 国外商标评估法律体系建设现状 |
3.2.2 我国驰名商标评估法律制度缺失 |
3.3 国内外驰名商标运用法律环境对比 |
3.3.1 国外驰名商标的有效运用 |
3.3.2 国内驰名商标运用仍处于基础层面 |
3.4 驰名商标保护的国内外法律环境 |
3.4.1 驰名商标保护的国内外立法现状 |
3.4.2 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难点和重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驰名商标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
4.1 驰名商标创造阶段存在的法律问题 |
4.1.1 驰名商标创造体系制度缺失 |
4.1.2 企业缺乏驰名商标创造经营理念 |
4.1.3 我国商标中介服务组织专业能力不足 |
4.2 驰名商标价值评估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
4.2.1 商标评估制度和体系尚未建立 |
4.2.2 企业驰名商标评估认知不足 |
4.2.3 商标评估中介发展滞后 |
4.3 我国驰名商标运用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
4.3.1 缺乏驰名商标运用基础 |
4.3.2 企业忽视驰名商标运用 |
4.3.3 商标中介机构违规操作时有发生 |
4.4 我国驰名商标保护中的法律问题 |
4.4.1 我国商标保护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
4.4.2 企业驰名商标保护能力欠缺 |
4.4.3 商标中介机构预警协调能力有待加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制度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
5.1 创建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制度的理论支撑 |
5.1.1 创建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制度的期望与质疑 |
5.1.2 创建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制度的立法基础与法理分析 |
5.1.3 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制度建立的可行性 |
5.1.4 建设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制度创新点 |
5.2 权利基础的创新利益保护 |
5.2.1 驰名商标权利归属争议 |
5.2.2 驰名商标权利民法探源 |
5.2.3 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权利配置原则和法律建议 |
5.3 商标评估法治化建设 |
5.3.1 我国商标评估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
5.3.2 我国商标评估问题法理分析 |
5.3.3 建立商标评估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 |
5.3.4 我国商标评估法律制度设想 |
5.4 我国驰名商标的绩效化运用 |
5.4.1 我国驰名商标无法有效运用 |
5.4.2 我国驰名商标运用的绩效化转变 |
5.4.3 驰名商标运用基本法律原则 |
5.4.4 打造一站式驰名商标运用转化平台 |
5.5 驰名商标保护的利益平衡和扩张 |
5.5.1 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5.5.2 驰名商标保护原则解析 |
5.5.3 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发展趋势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构建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机制的法律建议 |
6.1 建立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制度和配套体系 |
6.1.1 驰名商标运营法律制度建设 |
6.1.2 驰名商标运营制度配套体系建设 |
6.2 建设现代企业驰名商标运营管理模式 |
6.2.1 建立企业驰名商标储备 |
6.2.2 正确认识驰名商标评估价值 |
6.2.3 加强我国企业驰名商标运用能力 |
6.2.4 建立我国企业驰名商标风险防范体系 |
6.3 建设国际化商标中介服务制度 |
6.3.1 商标中介服务制度建设规划 |
6.3.2 建立现代驰名商标中介服务体系 |
6.4 建立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机制 |
6.4.1 构建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机制 |
6.4.2 驰名商标运营机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6.4.3 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机制详解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实践的逻辑 ——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野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其反思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对研究现状的反思 |
三、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可能创新点 |
(一)再现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中实践的逻辑即现实的人通过实践获得现实自由 |
(二)以“实践的逻辑”为分析框架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 |
第一章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及属性 |
第一节 实践概念厘定 |
一、马克思以前西方实践哲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观 |
二、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确立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第二节 实践的属性 |
一、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
三、实践的主体目的性 |
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思想 |
第一节 自我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否定 |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原则 |
二、《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同“自由人”的决裂 |
第二节 批判视野中异化的人 |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异化思想的批判 |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异化思想的批判 |
三、马克思对劳动异化的批判 |
第三节 现实的人的本质的三重规定 |
一、人的类本质: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
二、人的现实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三、人的自然本质: 人的需要 |
第四节 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
一、自由、全面发展概念的内涵 |
二、自由全面发展是个人和整个人类的发展趋向 |
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形态的哲学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肯定性基础:物质生产实践 |
一、物质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历史的现实基础 |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概念的探讨 |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否定性”基础:社会革命实践 |
一、社会革命的根源、实质 |
二、社会革命实践的主客观条件 |
三、社会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
第三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旨趣:审美实践 |
一、审美实践的哲学基础 |
二、劳动创造美:谋生的劳动和乐生的劳动 |
三、审美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实践目的的价值之维:人类解放 |
第一节 人类解放理论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地位 |
一、人类解放是共产主义学说的核心主题 |
二、人类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二节 人类解放的四重维度 |
一、政治解放 |
二、经济解放 |
三、社会解放 |
四、精神解放 |
第三节 人类解放何以实现 |
一、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无产阶级 |
二、人类解放的客观物质基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 |
三、人类解放的精神基础:解放的理论和全面教育 |
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目的的社会之维:共产主义社会 |
第一节马克思对三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的批判 |
一、对封建的、小资产阶级的和保守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
二、对“真正社会主义”的批判 |
三、对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批判 |
第二节 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阐释 |
一、共产主义是消灭私有制的现实的运动 |
二、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
三、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个人所有制” |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现实自由的三重维度 |
一、时间维度 |
二、定在维度 |
三、生存维度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构建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间题的呈现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一、人类自我超越的需要:个性化学习成为价值追求 |
二、教育神经科学的兴起:个性化学习成为行为方式 |
三、教育技术与环境的变化: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需要 |
第二章 研究的方案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个性与个性化 |
二、个性化学习与个性化教育 |
三、个性化学习系统 |
第二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三、研究步骤与过程 |
四、问卷调査与访谈的实施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以“个性化”为核心词素的论文检索与分析 |
一、个性化、个性化教育与个性化学习 |
二、个性化学习系统及相关关键词 |
第二节 个性化学习的实践基础 |
一、国外研究现状与背景 |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背景 |
第三节 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基础 |
一、脑的可塑性与学习的“机会窗” |
二、生命节律与学习偏好时间 |
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四、学习风格的差异性 |
第四章 个性化学习课程与方式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学习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一、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
二、选修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与实施 |
三、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与实施 |
第二节 学生学习方式多样的实践探索 |
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
二、实践学习与浸润学习 |
第五章 个性化学习时间与空间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学生学习时间统整的实践探索 |
一、高中三年学习时间的整体配置 |
二、学校对每个学年与每天学习时间的配置 |
三、教师对学习时间的配置与学生的自主安排 |
四、案例分析:思维广场中学习时间的配置与特征 |
第二节 学校学习空间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一、学习空间的分类与连续体 |
二、市西中学的学习空间建设 |
三、校园学习空间的拓展 |
第六章 个性化学习实施系统的构建与策略 |
第一节 个性化实施系统的要素分析 |
一、个性化学习实施系统要素的筛选 |
二、个性化学习实施系统要素的内涵 |
第二节 个性化学习的核心:学习课程的选择性 |
一、个性化课程学习的特征 |
二、学生个性化学习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
第三节 个性化学习的根本:方式的多样性 |
一、促进不同学习方式的融合 |
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策略 |
第四节 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学习时间的非同步性 |
一、个性化学习时间的特征 |
二、构建学生个性化学习时间的策略 |
第五节 个性化学习的基础:学习空间的连续性 |
一、个性化学习空间的特征 |
二、个性化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策略 |
第六节 个性化学习实施系统的要素结构与应用策略 |
一、个性化学习实施系统四要素的结构与关系 |
二、个性化学习实施系统的应用策略 |
三、小结 |
第七章 个性化学习的动力系统 |
第一节 培育兴趣,以成长动机引发个性化学习 |
一、学习兴趣的内涵与分类 |
二、学得“有趣”:个性化学习的开始 |
三、形成爱好:个性化学习的动能 |
四、聚焦志趣:个性化学习的动力 |
第二节 生涯规划,以人生目标引导个性化学习 |
一、开展仪式教育,确立理想追求 |
二、拓展职业体验,制订生涯规划 |
三、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规划指导 |
第三节 记录反馈,以综合评价引领个性化学习 |
一、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的原则 |
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第四节 个性化学习动力系统的构建与策略 |
一、个性化学习动力系统的要素分析 |
二、个性化学习动力系统要素的内涵 |
三、个性化学习动力系统的三要素的结构与关系 |
四、个性化学习动力系统的应用策略 |
第八章 个性化学习的支持系统 |
第一节 优化队伍,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
一、搭建研修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二、搭建各级各类切磋平台,检验展示专业发展成效 |
第二节 完善机制,保障学生学习的选择性 |
一、统整三类课程,完善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管理制度 |
二、优化教学“五环节”,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
三、加强学生民主管理,完善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 |
第三节 优化环境,提高技术应用针对性 |
一、整合教育资源,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 |
二、技术应用,提高教学针对性 |
第四节 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构建与策略 |
一、个性化学习的支持系统的要素分析 |
二、个性化学习的支持系统的要素的内涵 |
三、支持系统三要素的结构与关系 |
四、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应用策略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问题讨论 |
第一节 研究基本结论 |
一、个性化学习的必要性与现实价值 |
二、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建构 |
三、个性化学习系统的推进策略 |
第二节 实践成效与问题讨论 |
一、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实践成效分析 |
二、问题讨论与展望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简析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生产关系思想及其实践价值研究[D]. 赵芳誉.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探析[D]. 刘文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演进与价值取向研究[D]. 仝子洋.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研究[D]. 杨红雨.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治理问题研究[D]. 汤克敌. 吉林大学, 2018(12)
- [6]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菏泽市东明县为例[D]. 姜晓雨.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1)
- [7]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接受机制研究[D]. 高尚. 华侨大学, 2017(10)
- [8]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法律问题研究[D]. 陈斌.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9]实践的逻辑 ——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野中[D]. 杨杰.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10]构建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研究[D]. 董君武.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