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推动广西经济自主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韦惠金[1](2021)在《中国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政策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邢斯达[2](2021)在《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创造出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国家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问题接踵而至,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也随之陡增,致使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了巨大冲击。伴随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国内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近年来,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社会产品服务的需求结构正处于由物质型消费转向服务型消费为主的进程中,直接表现在对医疗、教育、养老、文化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型基础设施供需矛盾正日益凸显,出现了诸如城镇医疗设施覆盖不足、医疗秩序混乱、就医环境差,教育设施短缺、设备简陋等社会型基础设施供给不完善的问题。社会型基础设施是政府提供医疗、科技、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其供给水平直接影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及在新时期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的背景之下,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投资政策,提升社会型基础设施的实际作用效果,更为有效的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动能是本文主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目前学术领域关于基础设施的研究多数集中在经济型基础设施,相对忽视对社会型基础设施的关注,基础设施政策的效果评价类文献更多将研究重点集中在经济效应方面,对其产生的社会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关于社会效应的文献集中在贫困减缓、收入差距减少等单一目标的研究。随着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仅仅依靠单一目标作为基础设施政策评价的政府目标和责任体系构架已经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基础设施政策的评价体系应从传统的以单一效应目标转向多效应综合目标体系的构建。此外,现有文献更多将基础设施作为一个整体,或者对整体中的单一类型基础设施展开研究,相对缺少从基础设施结构角度出发的文献,如对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政策实施效果对比的文献。随着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变化,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政策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有效提高政府部门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理应从相对动态的角度对基础设施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判断。目前对于基础设施存量,包括社会型基础设施存量的估算缺乏官方统计数据,现有文献更多运用基础设施的替代变量作为政策效果的评价指标,指标选取方式主观性较强,运用基础设施的存量数据能够更为客观的判断基础设施的政策效果。根据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为支撑,在考虑政策经济效应的同时兼顾社会发展目标,将研究重点放在社会型基础设施的经济和社会双效应方面,对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效应的作用路径、影响机制、变化趋势等展开研究。本文引入基础设施政策结构性调整的思路,充分考虑到时间和空间因素,对经济和社会两类基础设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分地区、分时间得出了一些细化的结论,相对丰富了基础设施结构性调整类的文献。此外,本文对我国历年各类型基础设施存量进行了估算,并以此作为实证分析的主要数据支持。本文主要分析部分安排如下:首先,本文对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效应的作用机理和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探究。运用历史数据直观描述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投资主体、项目资金来源变化、占城镇投资比重变化、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变化的发展事实。对我国四类社会型基础设施构建供需协调发展模型进行测算和分析,明确了我国四类社会型基础设施实际的供需协调等级和供需现状,通过永续盘存法估算全国层面和省际层面的社会型和经济型基础设施存量,为实证分析提供相应的现实背景和数据支持。其次,本文分三部分进行实证分析。经济效应的实证方面,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的传导路径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社会型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综合考虑官员晋升压力、资源禀赋和金融市场等因素,对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的区域异质性进行考察。社会效应方面,科学设计了涵盖社会公平、生活秩序、社会稳定等因素的和谐社会综合指标作为衡量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社会效应的基础数据,对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社会效应的外部性以及外部溢出效应进行衡量,分时间、分区域对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社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经济和社会综合效应方面构建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对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以及经济社会综合效应进行了测度,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此外,考虑到经济型基础设施和社会型基础设施的作用效果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在实证部分进一步分析了两类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影响差异,为社会型基础设施更好的改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借鉴。最后,根据本文的分析结论,针对如何完善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投资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社会型基础设施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作用产生经济效应,其经济效应整体呈正向效果。(2)社会型基础设施社会效应效果显着,且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效应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其实际效果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4)两类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效应的实际作用效果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各自的比较优势。(5)我国四类社会型基础设施供需协调等级整体呈上升趋势,实际供需情况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总的来说,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与经济型基础设施的作用效果相比,在不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上,要提升社会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增加社会型基础设施的政策重视,加强中央和地方社会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完善社会型基础设施的整体供给水平。在政策调整时,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根据实际需求情况调整我国现有基础设施投资政策,考虑新时期、新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因素,综合制定基础设施政策目标和投资方向,建立动态的基础设施政策决策机制,对政策效果进行综合性动态评估,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更为有效的发挥政府的政策职能。
张露馨[3](2019)在《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脱贫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农村贫困类型转变的背景下,我国反贫困策略也随之进行了较大的改变。为了缓解目前存在着的暂时性贫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金融扶贫的方式。我国金融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金融资源地区结构分布不合理、金融机构覆盖程度不完善、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竞争等方面的问题。西南边境地区利用金融扶贫的重要性在于,在制定相关金融政策时,我们应该将其和国家整体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金融在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本文旨在分析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脱贫效应及其实施方案,为防治农村贫困提供思路和参考意见。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对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脱贫效应影响进行深入剖析。从收入脱贫入手,保障西南边境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稳定增长;从能力脱贫入手,促进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和技术培训;从产业脱贫入手,促进创新产业、创新创业、新型农业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从多维的角度,结合金融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政策建议推动西南边境农村地区的多维脱贫。紧接着为实证研究部分,主要为数据、指标、模型的介绍以及实证结果分析,选取广西、云南两省为案例,对其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开展具体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影响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多维脱贫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关因素影响程度,同时还就这些影响作用关系的原因进行阐述。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显着的减贫效果。要想更好的解决我国农村贫困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发展农村金融。通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市场融资渠道、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和力度和优化金融扶贫模式等方法,从收入、能力和产业三个维度促进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脱贫。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脱贫方面从一维到多维进行研究,参考相关文献的理论知识、数据与结论,在对西南边境农村地区现状及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如何推动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有效发展的建议措施。
刘琳[4](2018)在《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显着加快,为广西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沿边实施“南联北开、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战略方针,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为广西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前对外开放大环境下,广西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区位、资源和政策等优势条件,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加快广西对外开放,推动广西产业集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成果能为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推动广西产业集聚提供决策参考。本文认为,对外开放带动已经成为广西的主导战略之一。近年来,尤其是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充分发展,广西的对外开放合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比较完善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完成,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已经成为广西对外开放的突出特征,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明显提升,但不可否认,产业集聚发展是广西经济发展成功的核心内容,其成功与否关系到广西经济发展质量的好坏。因此,本文根据已有的产业集聚、对外贸易与产业集聚,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相对落后的广西来说,产业发展更是解决经济落后问题的关键。对广西而言,对外开放是其经济体系进一步优化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情况下,对外开放程度与广西产业集聚成功有着必然的紧密联系,对广西产业发展的影响非常显着。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与国内现有文献集中于考虑对外开放对区域产业集聚和地区整体经济增长等影响不同,本文以一国欠发达省份广西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对外开放中的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两个层面来分析其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此外,进一步地利用行业和地区面板数据来实证分析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二是研究方法创新。采用表格和图形对广西相关事实和特征进行直观化处理,让表述更加简洁明了。对广西产业集聚测度及特征进行了具体细化处理分析,从多个产业集聚测度指标来综合分析广西产业集聚的事实。突出广西特色的实证分析。详细说明了建模思路,并对实证模型进行了细化说明,对变量做了详细描述,对模型稳健性做了讨论,对参数估计结果做了深入剖析,使论文整体性更强。三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本文依据产业集聚的产业特性和空间特性,利用系统化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研究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以为广西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论文认为,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发展影响是全面和系统的,一个客观合理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广西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本文以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协同发展等理论等为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对外开放条件下广西产业集聚发展的事实与特征、理论依据,基于行业和地区的面板数据,从实证分析角度进行检验,得出论文主要结论,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六大部分,共七章组成。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导言部分,主要说明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其中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界定相关概念,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简要述评,分析相关经典基础理论。第三部分,即第三章,为对外开放与广西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部分,主要分析对外开放与广西产业集聚的客观事实与基本特征,从而对广西对外开放和产业集聚现状有一个宏观认识和把握。第四部分,即第四章,为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影响的理论分析部分,本章在事实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经典理论的角度,着重分析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从而建立起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影响的一个理论研究框架。第五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对前文的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由第五章和第六章组成,主要是实证分析基于行业和地区面板数据的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影响。第六部分,是第七章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本章对论文进行全文研究总结,并基于总结提出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广西的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发展影响非常深远,是全面、系统的。因此,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一个客观合理且与广西具体实情相融合适应的对外开放格局,不仅有利于广西产业集聚发展,更有利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开放带动已经成为广西的主导战略之一。对外开放对于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广西的作用尤为明显。从广西对外开放的历程来看,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对外开放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广西在协同推进国际合作与国内的区域合作,以及在协调推进扩大对外与对内开放中,逐步走出了封闭的历史,一个比较完善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完成,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成为其对外开放的突出特征。但是,广西对外开放同时面临着问题和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成本高企、实体经济乏力、与东盟深入合作受阻、国内外竞争加大;从广西自身来看,对外经济总体水平偏低,对外开放度偏低,与东盟国家、广西与云南贵州等省份经济同构产业同质,整个经济体量过小,开放格局尚未完全成型等问题需要正视。2、低水平制造业集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广西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从地区层面来看,2004-2015年间,广西14个市中,工业集聚水平最高的前4个城市为柳州市、梧州市、百色市、防城港市,工业集聚水平最低的4个市依次为河池市、钦州市、南宁市、崇左市,作为广西首府,南宁市工业集聚水平在广西14个市中处于后列,柳州市则一直处于首位。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广西工业集聚水平在2004-2006年趋于上升,2007-2010年间趋于下降,2011年后则又开始上升;2000年来,广西制造业集聚水平一直趋于下降,在全国地位一直下降,且一直低于中国制造业平均集聚水平。从行业特征来看,2006-2014年间,广西区位熵大于1的工业行业不多,大多数行业区位熵小于1,说明广西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同时,相对于发达地区,广西优势产业较少,产业竞争力弱,大多数集聚程度较高的产业均为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3、广西产业集聚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广西产业集聚的主体多以国有企业为主、多以粗放型产业为主、多以高度依赖原材料和高耗能的产业为主,其内在的创新驱动力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产业集聚可持续性发展。2012年,广西政府计划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加快发展食品工业、汽车工业、造纸与木材加工业、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械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生物产业、石化工业、医药制造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建材工业、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等14个千亿元产业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但科技创新对广西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很有限,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占生产投入比例严重不足,导致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同时,由于创新研发等方面投入的不足,导致企业创新平台较少、企业创新人才严重缺乏,以及全区在产业领域高层次研发等高端人才显得尤为短缺。4、对外开放程度与广西各产业集聚程度呈正向变化。一方面,从地区层面来看,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广西目前的对外开放促进了其工业集聚。同时,地区企业数量的增加、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都有利于广西工业集聚,是提升广西工业集聚程度的重要促进因素。而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对工业集聚产生负向影响,反映出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参与,不利于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北部湾经济区虚拟变量对工业集聚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而柳州市虚拟变量对工业集聚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从行业层面来看,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的实证影响结果表明,对外开放显着地促进了各产业的集聚程度。细分行业中的平均企业规模、产业的劳动密集度都显着提升了该产业的集聚程度。反映企业规模越大,该企业所在细分行业的地理集聚程度越高;相对于低劳动密集度的产业而言,高劳动密集度的产业更容易倾向集聚在同一个地方生产。此外,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各细分行业的产业集聚。基于上述结论,为了更好地推动对外开放并进而推动广西产业集聚发展,本文结合广西对外开放现状、广西产业集聚发展现状,以及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具体政策建议:加快构建以东盟为重点的广西开放开发新格局,加快推进主导优势产业的集聚、加快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创新能力建设、整合扶持壮大一批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强化地方政府的服务职能,最终推动本地产业集聚良性发展。
刘艳艳[5](2016)在《民间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民间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西部地区而言,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民间投资的发展十分迅猛,逐渐超过国有投资,成为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民间投资日益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之一。有鉴于此,本文以西部地区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为确保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民间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构建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接下来,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分布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剖析,又对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表现进行了归纳;之后,本文以2006—2014年间我国西部地区12省区(市、自治区)的民间投资和GDP的面板数据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显着,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未显着提升民间投资的发展;最后,在结合了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后,针对如何促进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提出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赵丽霞[6](2015)在《促进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决定性因素,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世界各国正积极采取各种战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将会推动社会进步、经济高速发展;发达国家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着,而发展中国也期待在新一轮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变革中占有优势,为此各国政府正在试图从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出发,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带有显着的地域性,长期以来东部沿海的发达城市对外开放力度较大,在吸纳国际领先水平技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同时享有国家较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此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地区,而中西部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明显不足。内蒙古作为中西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其科技发展对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内蒙古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矿产的输出基地,但是目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陷入“富饶的贫困”中,如何依据公共财政的基本原理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发挥财政的职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走出困境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内蒙古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出发,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以面对机遇如何完善财税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方案的建立为轴,依次展开以下研究。基于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中中介组织的特殊性,构建了四螺旋体五耦合元模型是本文的重要创新。作为科技相对落后的内蒙古,随着公共权力社会化,中介组织协助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此在四个螺旋体中,中介组织在资源逐步汇集的过程中,它发挥着粘合剂和催化剂的双重功能,它有效的加速各个螺旋体的科技合作与创新。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陷入瓶颈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技术、政策、环境,为此中介组织可以从金融、风险担保、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信息沟通等多方面将这几个螺旋体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协助政府发挥经济与社会服务的职能,那么通过财税政策如何协调五个耦合元的利益分配关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体系?第六章系统的解决了该问题。该研究基于供给与需求系统,建立了财税政策影响之下各个利益转化主体博弈分配模型,得出如何解决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如何建立各个系统的激励体系、如何激发各个系统的创新源、如何建立利益关系体系等关键问题的具体可行方案。内蒙古财税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分配博弈论模型的构建,目的是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使得全区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为此,应用耗散结构、熵理论与因子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建立三个系统的二级指标维度,构建财税政策、科技成果转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力作用机制体系,依据实证结果得出各自的关系、影响、作用、贡献,从而找到财税政策的战略定位。为了科学、合理的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体系,需要通过比较国内外财税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法律、法规、模式、作用,得出我们的不足及改进启示,从而为内蒙古基于自身的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路径奠定了基础。在成功的经验的启示之下,如何在完善财税体系中将区域特点更好的发挥出来,应用自己的优势逐步规避劣势,为此选择内蒙古重点产业能源产业煤制油及高新技术材料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进行财税政策研究,内蒙古是我国煤、稀土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初级产品,而由于科技成果较少导致能源、新材料等各个领域深加工具有高附加值的商品较少,导致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所以从煤制油、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与财税体系的关系、作用、影响、贡献探讨了财税针对具体的行业该如何配套相应机制的问题。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的目标出发,构建了财税体系框架,完善了财政政策体系与税收政策体系。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奠定基础,从而最终为中西部的崛起作出突出贡献。
杨晓妹[7](2014)在《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如何实现充分就业,向来都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面临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着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现象。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失业问题严重,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趋势凸显。在国内外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局面更具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理论和实践表明,市场机制在解决就业问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失灵,政府对扩大就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工具之一,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就业促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将解决就业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出台了不少促进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如何,预期效果是否达到,有待于进一步验证。本文力图从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在深入分析财政政策就业效应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财政政策工具及财政政策调整对就业的影响效果,为完善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体系做出有益的探索。全文共分为7章,由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一章为导论部分,第2章为理论基础部分,第3章是实践分析,第4-6章是实证检验部分,第7章为综合评价和优化路径。第1章,导论。本章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评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结构安排,指出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本章阐释了就业的基本理论和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就业的一般性分析。包括就业与失业基础理论、现代西方就业理论的历史演绎及述评、就业的影响因素;其次,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结合就业的一般性分析,从整体和分步两个层面对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运行机理进行详细分析。第3章,我国就业制度与财政政策实践分析。本章回顾了就业制度和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对就业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是本文的现实分析部分,为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提供现实依据。首先,对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进进行回顾;其次,对我国就业现状进行总体判断和成因分析,并对就业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再次,对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实践进行分析。第4章,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及均衡的实证分析。本章主要从微观层面分析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根据内生增长模型,以家庭和企业的最优劳动供需选择入手,数理推导了财政政策工具对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均衡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宏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第一,财政政策劳动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主要从劳动供给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进行考察。首先,使用中国宏观经验数据对财政收支变量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其次,运用劳动供给模型和微观模拟方法,实证检验了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不同性别群体、不同所有制企业员工、不同收入群体劳动供给结构的影响效果。第二,财政政策劳动需求效应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造动态劳动需求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收支变量对劳动需求总量的影响效果。其次,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证检验积极就业支出和消极就业支出对缓解不同收入家庭的劳动需求的实施效果。第三,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均衡影响的实证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实证检验财政收支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第5章,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宏观经济均衡、增长及波动的实证分析。本章主要从宏观视角介入,分三部分详细阐释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第一,从整体层面上,通过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框架,运用中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收支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第二,以经济增长为传导媒介,建立一个包括财政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三者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力图还原财政政策到经济增长,再到就业的传导路径。第三,从动态角度,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财政政策、经济波动与就业波动的联动效应。第6章,财政政策就业结构效应:基于产业、城乡及区域视角的实证分析。本章主要是财政政策与就业的宏观效应的考察。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财政政策对产业、城乡及区域就业结构的影响。第7章,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综合评价与优化路径。依据理论分析、现实分析以及实证结论,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国家就业形势和经济目标,提出进一步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优化路径。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本论题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和深化,可能的创新性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研究视角的多维性本文从微观到宏观、从整体到结构、从静态到动态多个维度对财政政策就业效应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①微观和宏观结合。一方面,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首先对财政政策的微观就业效应进行阐释,随后在微观效应基础上,结合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乘数原理等对财政政策的宏观就业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另一方面,实证部分也延续了从微观到宏观的脉络。其中,第四章从微观层面对财政政策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均衡效应进行局部均衡分析;第五章和第六章从宏观经济均衡、增长和波动视角对财政政策的宏观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②整体和结构结合。在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中,先对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传导路径和理论模型进行整体概述,然后对财政政策工具对劳动力市场均衡、宏观经济发展及就业决定进行分步解析。在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中,也是从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两个角度分别展开。③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全文的实证检验以静态分析为主,在分析经济波动作为传导介质时,我们主要从动态角度以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检验财政政策、经济波动与就业波动的动态联动效应,以更好的反映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影响过程。2.理论分析的拓展性本文在阐述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时,从财政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和个人)行为模式的影响出发,传导到劳动力市场均衡调整,再到社会总供求及经济增长变化。由财政政策调整最终形成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进一步影响整个宏观的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这一作用流程将社会经济中的企业、个人和政府有机联系在一起,打通了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从微观向宏观传导的实现路径,初步构建了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系统分析框架。从财政政策角度拓展了就业理论,同时丰富了公共经济理论。3.数理模型的拓展性(1)构建融入财政变量的托达罗模型。托达罗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决策过程。本文对该模型进行拓展,引入税收和财政支出变量,建立包含财政收支变量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用于说明财政政策变量如何影响劳动力产业间的流动决策,为分析财政政策通过产业间比较收益影响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奠定数理基础。(2)拓展了含税收和财政支出因素的内生增长模型。第五章构建财政政策与就业总量关系的数理模型时,在Barro模型基础上将税收和财政支出因素引入,进一步扩展了内生增长模型。将政府社会保障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作为家庭效应函数的一部分;科教文卫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纳入企业生产函数。通过求解家庭、企业和政府最优化行为达到竞争性经济均衡时,商品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支出、科教文卫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就业影响的数理结果。4.实证分析的延展性(1)应用微观模拟方法深入分析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结构的影响。①对个人所得税调整劳动供给效应的多变量分析。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既提高免征额,又调整税率级次,故本文将以往学者的单变量(免征额)分析拓展为多变量(免征额与税率同时变动)政策效应的微观模拟分析。②对个人所得税调整劳动供给效应的结构分析。现有文献只对个人所得税调整劳动的性别供给量进行了分析。本文将以2008年和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为研究背景,深入探寻这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不同性别群体、不同所有制企业员工、不同收入群体劳动供给的结构影响效果,以期更全面地诠释税改对劳动供给结构的影响。(2)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财政收支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为了深入分析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我们尝试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诸多变量(包括财政政策变量)进行降维处理,用少数几个公共变量代替原始变量来解释问题。通过计算财政政策具有较高载荷的公共因子的得分函数,分析财政政策与公共因子的关系,进而判断出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3)使用联立方程模型将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纳入统一的经济系统中,综合分析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现有的实证文献一般分析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或者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或者财政政策与就业的关系,很少分析三者间的传导及联动关系。而且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一个经济系统。如果通过单方程分析则会割裂三者间的内在联系,估计结果不够准确。由此,本文构建了一个融入财政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联立方程模型,描述三者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及路径,以更贴近现实的方式验证经验事实,得到的实证结论也比一般分步实证更可靠。(4)细化检验了就业支出、个人和企业社会保障负担对劳动供求的影响。本文将政府就业支出细分为积极就业支出和消极就业支出,并分别检验了其对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我国社会保障收入作为企业和个人的一项经济负担,呈现大幅提高趋势,有必要分析其对微观个体的劳动供需决策的影响。因此,本文在测算企业和个人社会保障负担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实证分析,延展财政收支政策劳动供需效应的深度和广度。
刘晨晖[8](2013)在《中国社会游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财政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活跃于国内各市场的游资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难题。从活动规律来看,近几年,我国游资所表现出的流动性非常之强,在短期内引发了房地产市场价格暴涨以及“蒜你狠”、“豆你玩”等一系列投机炒作现象,逐渐引起了政府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并且,各个领域此消彼长的投机现象还表明,我国国内已经存在着较大规模的游资存量,它们以获取投机收益为目的在各个市场之间高速流动,虽然其还未达到引致泡沫经济的程度,但已经开始对正常的市场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针对上述游资难题,本文以中国经济转轨中财政作用的特殊性为背景,从近几年投机行为频现、资本过剩等特殊现象出发,着重研究了财政体制与政策因素与近些年游资扩张之间的联系与影响机制,并基于财政因素可能影响游资变化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地,本文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在对研究的核心问题——游资概念进行准确界定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近些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轨迹同当前投机频发之间现象上的关联,并对财政可能影响游资的途径进行简要概述。第二,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主要对宏观经济政策与游资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总结;第三,以中国经济转轨为背景,分析在中国的特殊体制性约束下,财政与我国社会游资之间的联系和影响途径,构建了我国财政与游资之间互动机制的理论框架。第四,应用价格解析方法,结合不同投机品市场的特点对我国社会游资总量进行测算。第五,通过对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工具运用情况的梳理,基于对游资变化趋势的分析,提出了财政影响游资变化这一理论的经验证据。第六,通过计量方法对财政与游资关系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第七,对游资投机的重点领域——房地产业投机泡沫进行了单独研究。第八,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合理控制游资、削弱游资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我国游资变动的诸多影响因素中,财政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按时间顺序来说,起初,财政对游资的影响比较间接,财政体制通过作用于宏观经济中的预期、激励机制等方式对游资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和资金准备;随着政府财政能力的逐渐提升,对游资变动来说,政府财政体制的作用逐渐转移到政策层面,经济体中出现了财政资金流入虚拟经济的渠道;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政府财政投资的再次扩张,财政政策因素已经成为近期游资积累与集中的重要推动力。(2)基于本文第4章对中国国内社会游资规模的测算,我国游资规模的变动轨迹并未表现出周期性的特征,反而与财政政策的方向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3)通过以财政规章制度数据作为体制因素的替代变量进行的回归分析,结论表明财政体制非规范性的存在是能够影响到游资变化的,而财政预算资金虽然并没有大规模地成为游资的来源,却可能在非规范性的背景下流入房地产市场或是引起实体经济向房地产投机的资金流动。(4)就财政投资对社会游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来说,结论显示,财政投资的扩张会带来社会游资总规模的增长,并且中央财政投资、地方财政投资、国有企业投资以及预算投资均己成为游资变动的原因。(5)以房地产市场内的游资为研究重点,本文还发现,当前土地财政已不仅仅通过成本的形式转移为泡沫的一部分,更是成为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根源之一。此外,非线性的回归结果还发现,虽然财政扩张并未引起游资总规模的加速扩张,但却会引起游资向房地产投机领域的加速流动。
王娟[9](2012)在《公共投资对结构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 ——对我国结构失衡现象的一种解释》文中提出本文立足于我国经济转轨的宏观背景,在公共投资——体制性约束——经济结构转型三位一体的框架下,探索公共投资扩张与经济结构转型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在综合评价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现状、分析公共投资规模扩张对经济结构失衡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导致公共投资加剧结构失衡的体制性约束因素,并实证分析了体制性因素对公共投资推动结构转型的影响和制约,以此破解公共投资政策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基础上促进结构转型的难题,探索有利于解除结构转型体制性阻滞、实现结构转型的体制改革路径。本文选题的出发点在于本轮金融危机过后,公共投资规模的扩张对稳定经济增长,防止经济失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结构失衡问题却日益凸显。高投资与结构失衡加剧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公共投资规模的扩张加快了短期内经济增长的速度,但高增长与高投资为何无法解决结构失衡问题?在我国经济转轨背景下,结构性失衡问题与转轨进程中新旧体制交替所产生的矛盾,以及体制改革不完善有直接的关联,而宏观调控政策未能解除结构失衡的体制性阻碍,体制性约束从而固化、强化了公共投资与结构失衡之间的矛盾。因此,对公共投资与结构转型关系的探索,需将其置于公共投资——体制性约束——经济结构转型的分析框架下,合理判断其关联机制以探索解决结构转型问题的现实路径。公共投资与结构失衡关系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推动结构转型的政策导向。在公共投资——体制性约束——经济结构转型的框架下探讨公共投资与结构转型的关联机制,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投资、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是影响我国转轨进程的重要变量,理清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制约其关系的体制性因素,有助于从根本上扫除制约结构转型的体制性障碍,缓解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更为坚实的基础;二是公共投资政策是服务于不同发展理念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工具,破解公共投资与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充分利用公共投资工具以突破经济结构转型的桎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和持续性;三是虽然已有学者开始逐步关注这一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基础性研究成果,但仍缺乏关于公共投资、体制性约束与结构转型三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性研究,而公共投资与结构转型之困、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之困却对理论提出了较为迫切的诉求。基于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现状以及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效果,本文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公共投资是否加剧结构失衡?公共投资规模扩张为何会加剧结构失衡?体制性约束是否制约了公共投资推动结构转型的实现?如何消除体制性约束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优化?这也是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核心内容,围绕这些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从现象层面分析公共投资对经济结构失衡的影响。在综合评价经济结构失衡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公共投资对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影响:一是通过构建包含政府债务的DSGE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举债投资的融资模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公共投资对消费的作用方向受政府债务初始财政水平的影响,在政府高负债率下,公共投资规模的扩张对经济的负面效应较大;二是对公共投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具体分析了公共投资的产业波及效果与公共投资产业领域的结构趋同化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公共投资对第二产业的波及作用较大,且公共投资规模的扩张加重了我国各区域的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三是对公共投资与城乡结构失衡关系的研究,通过分析政府在交通、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公共投资所存在的城乡差距现象,得出政府倾向城市的支出结构加重了城乡差距扩大的结论:四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行了描述,并探索公共投资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其次,深入挖掘了公共投资制约结构转型的体制性根源。在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体制性约束强化了公共投资与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且初始政策动机的层层放大对经济结构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固化、强化了公共投资与结构失衡关系的体制性根源。本章将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经济运行中结构问题的普遍存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旧体制的弊端仍有残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尚未健全,各种矛盾、摩擦凸显,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不衔接、不协调。我国渐进改革所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不均衡和市场效率不均衡,使初步建立的市场机制出现运行不畅和低效率。二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不完善,使得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较多的缺陷。转移支付的地区差异导致了地区差距的拉大。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服务”的财政支出结构造成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并进一步扭曲经济结构;三是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加大公共投资力度的激励加剧了中国启动消费的难度,从而强化、固化了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四是中国式特殊的分权体制也激发了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热情,而地方政府间激烈的FDI竞争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偏斜因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的严重偏斜而加重,从而进一步扭曲经济结构。中国式分权及其架构的地方竞争塑造了重公共投资轻公共服务的政府支出偏好,这种偏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城乡、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投资消费比例的严重失衡。五是中央和地方之间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地方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公共投资的资金需求,迫使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隐性的、不规范的借债融资渠道筹集资金,从而导致债务规模的膨胀和债务风险的增加。举债投资未能改变消费者预期,反而强化了消费的体制性约束,因而未能解决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然后,在公共投资——体制性约束——经济结构转型框架下对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由于公共投资体制性驱动力来源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追逐,因此,经济增长是考察公共投资与结构转型关系的一个重要联系纽带。本章构建了包含公共投资、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三个内生变量的联立方程,并控制财政分权、地方竞争、民生支出等体制性约束因素。利用衡量经济结构转型水平的因子分析的因子总得分数据,从整体上考察经济结构转型与公共投资、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分别考察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内外部需求结构、城乡结构与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能够显着促进结构转型,公共投资对结构转型有显着地抑制作用,结构转型无法刺激短期内经济迅速增长。财政分权和地方竞争对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却抑制结构转型的实现,而民生支出能够显着促进结构转型。因此,在体制性约束下,经济增长、公共投资、结构转型陷入了公共投资与结构转型之困、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之困。促进结构转型只能通过体制改革,解除制约结构转型的体制性因素。最后,提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涵义。要从根本上促进结构转型,必须深化改革,以引导、配合财政政策破除结构转型的体制性约束,保证公共投资对结构转型的正向影响,实现增长与结构转型的互推式的良性发展模式。在前文对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解除结构转型实现的体制性障碍,并努力探索保持公共投资对结构转型正向影响的政策着力点,提出在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有利于促进结构转型的公共投资政策建议,助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刘国辉[10](2010)在《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财政支出作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由来已久,大量的公共物品和一些其他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服务都是由财政来负担的,因此财政支出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危机尚未完全消退,中国经济有效需求不足而投资需求旺盛,经济存在结构性失调的情况下,科学考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内在关系,在采取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背景下,为政府调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引导居民消费,启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供重要依据。关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研究一直以来无明确的定论,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可能产生“挤出效应”也可能产生“引致效应”。20世纪6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对私有部门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Barro在其随后关于政府支出的产出效应的研究中采用了这种替代性观点,Kormendi与Aschauer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也验证了二者之间的替代性关系。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计量检验方法进行了重新设定,其结果得到了在大多数国家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互补效应或者不存在任何效应的结论。我国很多着名学者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早期研究,李广众、潘斌等用改革开放以后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互补效应。一国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居民消费的效应可能不同,可能为替代效应或者互补效应,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下,二者之间的效应大小可能不断改变。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居民消费产生的效应不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财政支出用于兴建公共体育场、图书馆等各种便民服务,那么政府在这些项目上的支出将直接替代居民在这些方面的消费支出,财政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将对居民消费有显着的替代效应;有些财政支出项目,比如政府在公共交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方面的支出,为居民营造了更好的出行和生活环境,这将带动居民居民在相关方面的消费支出,拉动消费需求,如奥运经济、世博经济等。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研究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时,不但应该从总量规模上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应该从财政支出结构的各个方面科学考察对居民消费的潜在影响。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扩大和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我国2008年9月份以来的经济逐步下滑和财政收入增速的逐步放缓乃至于出现负增长,我国启动新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新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面临从结构转型上降低经济增长对于政府投资的过分依赖,改善民生,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恢复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双重任务。金融危机以来,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滑,财政收入来源较少;另一方面是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由于经济下滑和结构性减税导致财政收入转为负增长,而积极财政政策又致使财政开支巨幅增长,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那么在政府大规模增加基本建设投资和改善民生支出而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收支矛盾、有效实施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本文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1997-2006年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如何在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通过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而实现启动消费需求、实现经济自主增长的目标,研究发现财政支出中的基本建设和行政管理支出都会对居民消费有明显的“挤出”效应,福利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且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带动作用强于农村,这些结论为我国下一步民生财政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投资推动广西经济自主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投资推动广西经济自主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主要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不足 |
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会型基础设施的定义 |
2.1.2 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社会型基础设施与公共生活完善的相关文献 |
2.2.2 社会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文献 |
2.2.3 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效应的相关文献 |
2.2.4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效应的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分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3.1.2 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
3.1.3 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 |
3.1.4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论 |
3.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
3.2 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 |
3.2.1 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的影响机制 |
3.2.2 社会型基础设施社会效应的影响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研究 |
4.1 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 |
4.1.1 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中央项目和地方项目比例变化 |
4.1.2 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变化 |
4.1.3 我国各类社会型基础设施投资占城镇投资比重变化 |
4.1.4 我国社会和经济型基础设施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4.2 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的供需现状 |
4.2.1 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 |
4.2.2 各类社会型基础设施供需协调发展分析 |
4.3 我国经济型、社会型与其他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估算 |
4.3.1 基础设施存量估算的基本方法 |
4.3.2 三类基础设施全国资本存量估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社会型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基于PLS和系统GMM的实证分析 |
5.1 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的PLS影响路径分析 |
5.1.1 PLS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5.1.2 路径模型的研究假设、路径设定以及数据说明 |
5.1.3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的系统GMM分析 |
5.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5.2.2 回归结果分析 |
5.3 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5.3.1 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分析 |
5.3.2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异质性分析 |
5.3.3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异质性分析 |
5.4 进一步分析—经济型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的系统GMM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社会型基础设施的社会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
6.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和谐社会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
6.1.1 评价指标设计与数据处理 |
6.1.2 和谐社会综合指标因子分析过程及结果 |
6.2 社会型基础设施社会效应的空间计量分析 |
6.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6.2.2 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假设 |
6.2.3 社会型基础设施社会效应回归结果分析 |
6.3 进一步分析—经济型基础设施社会效应的空间分析 |
6.3.1 全样本空间回归结果分析 |
6.3.2 分区域空间回归结果分析 |
6.3.3 分时段空间回归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社会型基础设施的经济社会综合效应——基于熵权TOPSIS和灰色关联度的实证分析 |
7.1 基于熵权TOPSIS评价模型的经济社会综合指标构建 |
7.1.1 熵权TOPSIS模型和指标选取 |
7.1.2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经济社会综合效应指标分析 |
7.2 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社会综合效应的灰色关联分析 |
7.2.1 社会型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效应的灰色关联分析 |
7.2.2 社会型与经济型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效应的灰色关联对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脱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扶贫效应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 |
一、多维贫困的概念及界定 |
二、农村金融发展多维脱贫的基础理论 |
第二节 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脱贫效应分析 |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直接脱贫效应 |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间接脱贫效应 |
第三节 农村金融发展的能力脱贫效应分析 |
一、农村助学贷款的能力脱贫效应 |
二、农村金融消费者教育的能力脱贫效应 |
第四节 农村金融发展的产业脱贫效应分析 |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产业扩展脱贫效应 |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产业升级脱贫效应 |
第三章 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脱贫现状 |
第一节 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
第二节 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脱贫分析 |
一、西南边境地区农村贫困的总体概况 |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脱贫现状 |
三、农村金融发展的能力脱贫现状 |
四、农村金融发展的产业脱贫现状 |
第三节 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多维脱贫中的主要问题 |
一、农村金融风险管控力度不足 |
二、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健全 |
三、农村金融市场融资渠道不畅 |
四、农户金融消费意识较弱 |
五、农村金融扶贫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 |
六、农村金融发展速度缓慢 |
七、农村金融扶贫工作力度不强 |
第四章 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脱贫效应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变量设计与数据说明 |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
二、变量定义与选取 |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方法 |
一、模型设定 |
二、实证分析步骤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论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一、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和力度 |
二、优化金融扶贫模式 |
三、推进金融政策实施,完善法律法规 |
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自由化,建立并完善小额贷款制度 |
五、扶持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
六、优化农村地区金融产业结构 |
七、重点加强特困地区的金融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第三章 对外开放与广西产业集聚:事实与特征 |
第一节 广西对外开放的事实与特征 |
第二节 广西产业集聚测度及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产业集聚下的广西产业间关联分析 |
第四节 影响广西产业集聚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与东盟国家合作对广西产业集聚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影响的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地区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行业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行业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课题研究 |
三、领导内参 |
后记 |
(5)民间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3 简要评述 |
3 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构建 |
3.1 相关概念 |
3.1.1 民间投资 |
3.1.2 经济增长 |
3.2 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分析 |
3.2.1 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3.2.2 经济增长带动民间投资的作用分析 |
3.3 小结 |
4 西部地区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现状 |
4.1 西部地区的民间投资现状 |
4.1.1 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民间投资总量对比 |
4.1.2 西部十二省市民间投资情况的对比分析 |
4.1.3 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的类型结构 |
4.1.4 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的行业结构 |
4.2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现状 |
4.2.1 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总量对比 |
4.2.2 西部十二省市经济增长情况的对比分析 |
4.2.3 西部十二省区域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
4.3 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性 |
4.3.1 西部地区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情况 |
4.3.2 西部十二省市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情况 |
5 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1.2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的确定 |
5.2 实证检验 |
5.2.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
5.2.2 协整检验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 实证结论 |
5.4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民间投资促进作用不显着的成因分析 |
5.4.1 税费负担过重 |
5.4.2 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 |
5.4.3 投资领域受限较多 |
5.4.4 融资渠道不畅通 |
5.4.5 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5.4.6 政府职能缺位 |
5.5 小结 |
6 促进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优化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环境 |
6.2 进一步拓宽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 |
6.3 加强西部地区民间投资主体融资能力的金融体制改革 |
6.4 健全金融中介组织和机构 |
6.5 重点推进PPP模式 |
6.6 加强对民间投资的监管和引导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促进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
1.3.2 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理论研究 |
2.1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 |
2.1.1 公共财政与地方财政 |
2.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1.3 地区差异与资源要素流动 |
2.1.4 科斯三大定理 |
2.2 科技成果转化 |
2.2.1 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的界定 |
2.2.2 科技成果分类比较与启示 |
2.2.3 科技成果转化条件 |
2.2.4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2.2.5 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
2.2.6 技术创新与自主创新 |
2.2.7 技术扩散与技术转移 |
2.2.8 技术转移与技术引进 |
3 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内容研究 |
3.1 我国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应用分析 |
3.1.1 财政科技支出分析 |
3.1.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激励政策 |
3.1.3 科技成果产出 |
3.1.4 科技成果应用与财政科技投入分析 |
3.2 内蒙古科技成果产出与财税政策 |
3.2.1 财政科技投入分析 |
3.2.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激励政策 |
3.2.3 科技成果产出 |
3.3 内蒙古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应用分析 |
3.3.1 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发展 |
3.3.2 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应用 |
3.4 内蒙古专利产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3.4.2 结果与分析 |
3.4.3 专利外推模型预测 |
3.4.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4 内蒙古财税政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 |
4.1 财税政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1 财税政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与市场脱节 |
4.1.2 财政保障系统与科技成果市场不匹配 |
4.1.3 税收支持政策不能完全满足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 |
4.1.4 五个耦合元利益分配不均,制约着科技成果转化 |
4.2 原因分析 |
4.2.1 科技成果转化中制约因素较多 |
4.2.2 财政支持科技资金不足,使得科技成果转化与经济脱节 |
4.2.3 科技计划未以市场为指引,影响科技成果的市场效用 |
4.2.4 各类市场不能紧密结合,导致科技成果市场发育不完善 |
4.3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面临的机遇 |
4.3.1 生产要素价格优势吸引着众多的资本,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
4.3.2 优势产业集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
5 基于四螺旋模型的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与财税政策的耦合机理模型构建 |
5.1 传统的三螺旋模型分析 |
5.2 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四螺旋体五耦元模型构建 |
5.2.1 中介组织知识螺旋体 |
5.2.2 企业的知识螺旋体 |
5.2.3 政府知识螺旋体 |
5.2.4 高校、科研院所知识螺旋体 |
5.3 内蒙古基于四螺旋模型科技成果转化与财税政策的耦合关系分析 |
5.3.1 战略目标的耦合关系 |
5.3.2 信息流的耦合关系 |
5.3.3 专业技术的耦合关系 |
5.3.4 政策法规的耦合关系 |
5.3.5 主体部门的耦合关系 |
6 内蒙古财税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分配博弈论模型构建 |
6.1 政府财税政策与科技成果转化各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
6.1.1 模型参数设定 |
6.1.2 模型求解 |
6.1.3 结论 |
6.2 财税政策与企业科技成果利益关系的静态博弈分析 |
6.2.1 模型参数设定 |
6.2.2 模型求解 |
6.2.3 结论 |
6.3 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利益关系的博弈分析 |
6.3.1 博弈模型 |
6.3.2 纳什均衡求解 |
6.3.3 结论 |
6.4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利益关系的博弈分析 |
6.4.1 模型参数的设定 |
6.4.2 模型求解及结论 |
6.5 结论 |
6.5.1 加强科技成果产权归属 |
6.5.2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利益分配体系 |
6.5.3 以各方博弈的关键点为轴心,构建各个主体的激励体系 |
6.5.4 建立合理的财税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技术创新 |
7 内蒙古财税政策、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 |
7.1 各类指标维度划分 |
7.1.1 财政科技投入的维度划分 |
7.1.2 科技成果转化维度划分 |
7.1.3 区域经济的维度划分 |
7.2 财税政策视角之下的区域经济耗散结构研究 |
7.2.1 区域经济耗散结构系统机理分析 |
7.2.2 基于财税政策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输入熵分析 |
7.3 构建财税政策、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的指标体系 |
7.4 实证研究 |
7.4.1 实证的研究方法 |
7.4.2 变量选取及说明 |
7.4.3 财税政策、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研究 |
7.4.4 财税政策、科技成果转化、区域经济各因子综合分析 |
7.5 结论 |
8 国内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比较与启示 |
8.1 财税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与法规 |
8.1.1 国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和政策 |
8.1.2 国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和政策 |
8.1.3 内蒙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与政策 |
8.1.4 国内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制度的比较和启示 |
8.2 财税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中的模式 |
8.2.1 国内财税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中的模式存在的问题 |
8.2.2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主要类型与模式分析 |
8.2.3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主要类型、模式比较与启示 |
8.3 财税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
8.3.1 国内财税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
8.3.2 国外政府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
8.3.3 国内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比较和启示 |
9 内蒙古重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案例分析 |
9.1 基于财税政策的能源产业煤制油技术成果转化案例 |
9.1.1 煤制油技术 |
9.1.2 煤制油技术应用 |
9.1.3 内蒙古财税政策对煤制油应用的影响 |
9.1.4 内蒙古煤制油技术转化对地方财税体系的贡献 |
9.1.5 财税措施 |
9.2 基于财税政策的高新技术产业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成果转化案例 |
9.2.1 内蒙古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技术成果应用与知识产权 |
9.2.2 内蒙古财税政策应用到钕铁硼永磁材料成果转化中的理论分析 |
9.2.3 促进内蒙古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技术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措施 |
9.2.4 结论 |
10 完善促进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体系 |
10.1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体系的基本目标 |
10.1.1 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
10.1.2 实施“大市场,小政府”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10.1.3 基于财政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
10.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体系框架构建 |
10.2.1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体系改革的整体思路 |
10.2.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体系整体框架 |
10.3 完善财政政策体系 |
10.3.1 加强财政担保、风险投资的职能,完善技术市场的建设 |
10.3.2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吸纳区外技术成果 |
10.3.3 构建良好的政府采购体系,拉动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10.3.4 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扶助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展 |
10.3.5 完善各个盟市财政体系,保障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
10.3.6 提升财政预算部门的资金使用效率 |
10.4 完善税收政策体系 |
10.4.1 实现税收优惠重心的转移 |
10.4.2 实现税收优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10.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1.2.1 文献回顾 |
1.2.2 简要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主要不足 |
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就业的一般分析 |
2.1.1 就业与失业的基础理论分析 |
2.1.2 现代西方就业理论的历史演绎及述评 |
2.1.3 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整体解析 |
2.2.1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流程分析 |
2.2.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 |
2.3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步解析 |
2.3.1 财政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
2.3.2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均衡 |
2.3.3 财政政策、经济发展与就业决定 |
3. 我国就业制度与财政政策实践分析 |
3.1 我国就业制度与就业状况分析 |
3.1.1 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
3.1.2 我国就业现状的总体判断与成因分析 |
3.1.3 我国就业形势的未来趋势 |
3.2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实践分析 |
3.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分析 |
3.2.2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及均衡的实证分析 |
4.1 文献综述 |
4.1.1 文献回顾 |
4.1.2 简要评述 |
4.2 财政政策劳动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1 财政政策劳动供给总量效应的实证检验 |
4.2.2 财政政策劳动供给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 |
4.3 财政政策劳动需求效应的实证分析 |
4.3.1 财政政策劳动需求总量效应的实证检验 |
4.3.2 财政政策劳动需求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 |
4.4 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均衡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数理模型的构建 |
4.4.2 实证检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研究 |
4.5 本章结论 |
5.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宏观经济均衡、增长及波动的实证分析 |
5.1 文献综述 |
5.1.1 文献回顾 |
5.1.2 简要述评 |
5.2 一般经济均衡下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5.2.1 数理模型的构建 |
5.2.2 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研究 |
5.3 财政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财政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联立实证检验 |
5.3.2 财政支出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验分析 |
5.4 财政政策、经济波动与就业波动的实证分析 |
5.4.1 数理模型的构建 |
5.4.2 实证检验: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动态联动效应研究 |
5.5 本章结论 |
6.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产业、城乡及区域视角的实证分析 |
6.1 文献综述 |
6.1.1 文献回顾 |
6.1.2 简要述评 |
6.2 财政政策产业就业结构实证分析 |
6.2.1 数理模型的构建 |
6.2.2 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研究 |
6.3 财政政策城乡就业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
6.3.1 数理模型构建 |
6.3.2 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研究 |
6.4 财政政策区域就业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
6.4.1 数理模型的构建 |
6.4.2 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研究 |
6.5 本章结论 |
7.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综合评价与优化路径 |
7.1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综合评价 |
7.1.1 财政政策促进就业取得的成效 |
7.1.2 财政政策促进就业存在的缺陷 |
7.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优化路径 |
7.2.1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优化原则 |
7.2.2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优化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中国社会游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财政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游资现象的出现 |
1.1.2 游资的界定 |
1.1.3 财政与游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宏观经济中的游资问题 |
2.1.1 历史上游资引发的投机泡沫 |
2.1.2 游资与部门经济 |
2.1.3 投机泡沫的理论与文献 |
2.1.4 国际游资流入与投机泡沫 |
2.2 宏观经济政策与游资 |
2.2.1 货币、金融政策与投机泡沫 |
2.2.2 三部门经济中的财政与游资 |
2.3 影响中国游资变动的财政因素 |
2.3.1 我国游资的研究综述 |
2.3.2 经济转轨背景下的财政与游资研究 |
2.3.3 总结 |
第三章 财政对游资的传导机理分析 |
3.1 财政体制因素作用于国内游资的理论机制 |
3.1.1 “全能型”财政的退出与游资的产生 |
3.1.2 财政体制的不完善性 |
3.1.3 财政体制安排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与游资转化 |
3.2 财政投资流入投机领域的路径 |
3.2.1 经济转轨进程中财政投资的特殊性 |
3.2.2 财政投资政策实施的非规范化——政策实施阶段的游资转化路径 |
3.2.3 体制性约束下公共投资的漏损——政策传导阶段的游资转化路径 |
3.3 税制安排与游资变化 |
3.3.1 我国游资变化与税制的不完善密切相关 |
3.3.2 财政政策周期里的税收变化与游资变动 |
3.3.3 其他资本税收对游资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游资规模的动态测算 |
4.1 测算方法概述 |
4.1.1 游资测算的前提 |
4.1.2 测算方法综述 |
4.1.3 价格解析法在转轨经济体中的适用性 |
4.2 房地产市场游资测算 |
4.2.1 计量模型、指标选取与数据 |
4.2.2 测算过程与结果 |
4.3 股票市场游资测算 |
4.3.1 股票基础价值预判 |
4.3.2 计量模型、指标选取与数据 |
4.3.3 测算过程与结果 |
4.4 游资测算的补充与汇总 |
4.4.1 期货市场游资 |
4.4.2 其他现货市场 |
4.4.3 游资总量汇总 |
第五章 基于过程视角的财政与游资变化:经验的证据 |
5.1 投机炒作的出现与游资的形成 |
5.1.1 投机行为出现 |
5.1.2 财政在游资形成阶段的作用路径与主体 |
5.2 首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后的投机资本积累 |
5.2.1 始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
5.2.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游资的变动 |
5.2.3 房地产泡沫现象集中出现 |
5.3 新一轮财政扩张后的游资积累 |
5.3.1 2008年财政政策的实施 |
5.3.2 本轮财政扩张对游资的影响 |
5.3.3 本轮财政扩张与房地产游资积累 |
第六章 财政与游资总量变化的实证关系研究 |
6.1 财政体制层面的实证分析 |
6.1.1 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设计 |
6.1.2 实证方法与计量模型 |
6.1.3 实证结果与解释 |
6.2 财政政策与游资之间线性关系的实证检验 |
6.2.1 实证研究设计与假设的提出 |
6.2.2 政府投资影响游资变化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6.2.3 财政冲击对游资的脉冲响应函数 |
6.3 财政政策与游资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实证检验 |
6.3.1 STR模型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
6.3.2 数据与方法 |
6.3.3 实证结果与解释 |
6.4 小结 |
第七章 财政影响游资内部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房地产投机泡沫为例 |
7.1 理论分析 |
7.1.1 游资内部的转移——以房地产投机泡沫为例 |
7.1.2 理论与文献 |
7.2 财政影响房地产泡沫的实证分析 |
7.2.1 财政对房地产游资规模的线性影响 |
7.2.2 财政投资对房地产游资规模的非对称传递 |
7.3 基于省际面板的房地产泡沫实证分析 |
7.3.1 省际房地产市场泡沫测算 |
7.3.2 计量方法与模型 |
7.3.3 数据 |
7.3.4 实证结果 |
7.3.5 稳健性检验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公共投资对结构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 ——对我国结构失衡现象的一种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公共投资的界定 |
1.2.2 经济结构转型的界定 |
1.3 公共投资与经济结构研究现状与评价 |
1.3.1 关于经济结构的研究进展 |
1.3.2 公共投资与经济结构关系的讨论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2 公共投资加剧经济结构失衡:现象层面 |
2.1 公共投资对投资消费结构的影响 |
2.1.1 投资与消费差距扩大的事实 |
2.1.2 举债投资能否启动消费:经验分析 |
2.2 公共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2.2.1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二三一”结构 |
2.2.2 高增长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迟滞 |
2.2.3 公共投资的产业波及效果 |
2.2.4 公共投资产业领域的结构趋同化现象 |
2.3 公共投资对城乡结构的影响 |
2.3.1 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事实 |
2.3.2 政府投资结构扩大城乡差距 |
2.4 公共投资的区域差异 |
2.5 本章小结 |
3 公共投资加剧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源:体制层面 |
3.1 我国经济转轨进程对结构失衡的强化 |
3.1.1 我国转轨经济的非均衡特征 |
3.1.2 非均衡特征对二元性经济结构的强化 |
3.1.3 转轨成本的支付对居民消费的抑制 |
3.2 财税体制改革的不完善对结构失衡的强化 |
3.2.1 财政体制改革的不完善性 |
3.2.2 地区差距扩大原因之一:区域间财力的不平衡 |
3.2.3 地区差距扩大原因之二:转移支付的差异 |
3.3 公共投资扩张的体制性驱动力对结构失衡的强化 |
3.3.1 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激励 |
3.3.2 地方政府间竞争加重经济结构失衡 |
3.4 投融资体制的不完善:未改变居民的消费预期 |
3.5 本章小结 |
4 体制性约束下公共投资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经验分析 |
4.1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4.1.1 促进结构转型是解决经济发展深层矛盾的必由之路 |
4.1.2 促进结构转型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 |
4.1.3 促进结构转型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4.2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水平的判断标准与测量 |
4.2.1 经济结构转型水平的判断标准 |
4.2.2 经济结构转型水平的数据描述 |
4.3 公共投资对经济结构转型影响的分析模型 |
4.3.1 经济增长作为内生变量的理论依据 |
4.3.2 联立方程模型的设定 |
4.3.3 Hausman内生检验 |
4.4 公共投资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 |
4.5 体制性因素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 |
4.5.1 体制性因素对公共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 |
4.5.2 体制性因素对经济结构转型的抑制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5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
5.1 促进结构转型的经济增速与公共投资规模组合的情景模拟 |
5.1.1 政策情景设定 |
5.1.2 政策情景模拟 |
5.2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公共投资政策取向 |
5.2.1 调整公共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
5.2.2 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刺激居民消费 |
5.2.3 重塑城乡分割的公共投资政策结构,缩小城乡差距 |
5.2.4 加大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5.3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深化体制改革 |
5.3.1 清除消费的体制性阻碍:加大对转轨过程中成本的支付力度 |
5.3.2 消除公共投资异化的体制性驱动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
5.3.3 减轻地方债务负担: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
5.3.4 建立科学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
5.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的理论研究 |
2.1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理论基础 |
2.1.1 马斯格雷夫"三阶段论" |
2.1.2 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 |
2.1.3 内生增长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危机应对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
2.2.2 财政支出总量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综述 |
2.2.3 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我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概况 |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总量分析 |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
第四章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 |
4.2 按财政支出功能性质的划分 |
4.3 按财政支出用途的划分 |
4.3.1 模型的建立和说明 |
4.3.2 数据检验 |
4.3.3 模型回归结果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缩小收入差距,增强消费能力 |
5.2.2 完善社保制度,稳定消费预期 |
5.2.3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投资推动广西经济自主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政策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D]. 韦惠金. 广西大学, 2021
- [2]我国社会型基础设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研究[D]. 邢斯达.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11)
- [3]西南边境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维脱贫效应研究[D]. 张露馨.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4]对外开放对广西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 刘琳.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5]民间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D]. 刘艳艳. 云南大学, 2016(02)
- [6]促进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研究[D]. 赵丽霞.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12)
- [7]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D]. 杨晓妹.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8]中国社会游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财政影响机制研究[D]. 刘晨晖.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9]公共投资对结构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 ——对我国结构失衡现象的一种解释[D]. 王娟.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10]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问题研究[D]. 刘国辉.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