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氏孤儿》的西方改编(论文文献综述)
孔新柯[1](2022)在《以史为鉴:《赵氏孤儿》有效“走”进欧洲原因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显着增强的综合国力与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为中国文学走向海外创造了有利契机。然而,"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使中国文学"走出去"面临巨大挑战。鉴于此,分析历史上中国文学有效"走进去"的成功案例至关重要。首先,系统梳理了《赵氏孤儿》在18世纪欧洲世界的译介脉络;其次,阐释其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文化增值;再次,基于美国学者理查德·布雷多克(Richard Braddock)的"7W"传播模式,分析该剧异域之旅成效显着的深层动因,以期为有效提升中国文学对外传播力提供参考。
陈杰[2](2020)在《经典戏剧作品的现代价值——21世纪戏剧舞台上的《赵氏孤儿》》文中提出传统戏剧经典作品的现代化改编既是当代戏剧的一种创作方式,同时也是发掘经典作品现代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通过对元杂剧《赵氏孤儿》在21世纪国内外的七个改编本的探讨,试图从提纯个体精神,使传统合理化;颠覆或解构原着,用现代观念重新讲述传统故事和用"他者"文化视角为人物注入个体意识三个方面论述传统戏剧的改编在今天的意义与价值。
王庆阳[3](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演出接受。无论就研究视角的选取还是时间范围的选择而言,涉足这个领域内的研究都比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绪论部分厘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概况,并对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阐述。第一章研究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本文将新世纪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划分为两个阶段。1、2000—2007年为第一阶段,借助新的平台——中国大学生戏剧节,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同时,校园戏剧也走出象牙塔,尝试社会商演。本阶段,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最受人们的关注,但接受相对单一。2、2008年—2019年为第二阶段,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本阶段校园戏剧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飞跃式地发展,其标志是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成立和推广,校园戏剧的社会商演出现“现象级”作品,官方组织的校园戏剧巡演成为高校新的风景。本阶段,校园戏剧不再局限于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经典、教育、娱乐等类型的校园戏剧也纷至沓来,好戏连台。第二章研究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笔者按照校园戏剧的题材与风格,将之分类为实验类校园戏剧、经典类校园戏剧、教育类校园戏剧、原创类校园戏剧与娱乐类校园戏剧,依托于每一类校园戏剧中的现象级作品,分析其接受的情形,阐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旨在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戏剧进行“深描”。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部分对校园戏剧的分类并不严密,部分类型之间可能有重叠和交叉,为的是突出特点,大体反映校园戏剧的概貌。第三章在前两章基础上概括新世纪校园戏剧受众的构成特点与审美心理。校园戏剧的受众除了大学生观众,也可以是专家学者与一般社会观众,但考虑到校园戏剧观演双方的文化层次与年龄特征,以大学生观众为主,其受众构成特征呈现为为小众化、年轻化、单纯化、多地域、不稳定以及见识广等特点。而大学生观众的审美心理因之也表现出叛逆化、求异性、多元化等特点,需要我们客观对待。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演出接受的考察,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创作和接受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结语部分对校园戏剧接受与时代语境、观众构成以及戏剧教育的关系进行反思。
郭伟楠[4](2020)在《田沁鑫戏剧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表现》文中研究指明田沁鑫是中国当代具有独特艺术追求和艺术个性的话剧导演,其作品以深刻的主题内涵和大胆瑰丽的艺术想象见长。田沁鑫戏剧中表现出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不仅丰富了其作品内涵,同时也对中国戏剧的发展颇具当代启迪。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同时也是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精髓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审美和艺术实践经验,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和审美追求。本文聚焦于田沁鑫戏剧中表现出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及其展现出的艺术个性生命力所在。集中围绕三个问题作出讨论:第一,田沁鑫戏剧中如何表现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第二,为何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在其戏剧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第三,田沁鑫戏剧中表现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当代启示有哪些?基于此,本文共分为三章进行讨论。第一章,集中讨论田沁鑫戏剧中如何展现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文章从戏剧文本、舞台呈现和编剧创作三个角度对其戏剧中的中华传统美学元素进行系统分析。对于此问题的把握有助于对田沁鑫戏剧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表现进行由表及里的认识,进而展现出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贯穿其戏剧作品产生的每一个环节。第二章,通过对六部具体作品的整体解读,分析讨论为何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在其戏剧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本章中选取最能够展现田沁鑫戏剧艺术个性的代表作,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提炼出每部代表作中最具概括性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以此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在田沁鑫戏剧中的强大生命力。第三章,着重讨论田沁鑫戏剧表现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当代启示。田沁鑫戏剧中对于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运用,起到了强调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作用,点明了中国戏剧市场对于戏剧审美与娱乐双重需求的要义,同时为中国戏剧家在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运用和创新上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借鉴经验,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中国戏剧审美的民族性格。田沁鑫戏剧中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展现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了田沁鑫戏剧创作的艺术个性与价值,也为中国戏剧对于美学精神表现体系的完善添砖加瓦。
李安光[5](2019)在《元杂剧在英国的传播及其特征——兼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走出去”策略》文中研究指明1736年,《赵氏孤儿》被首次译介到英国,从那时算起,元杂剧在英国的传播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对于英国这一英语世界最早译介元杂剧的国家,伴随着英国汉学阶段性的发展历程,元杂剧在英国的传播亦呈现出鲜明的历史嬗变特征。
徐巧越[6](2019)在《从“器物崇拜”到“文化移植”——中国戏剧在欧洲的早期接受历程(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文中提出自17世纪中叶,西欧诸国逐渐与清廷建立贡市贸易关系,中国的瓷器、丝绸与茶叶等货品通过海运远销欧罗巴。这些来自远东的新奇物品瞬间获得欧洲民众的青睐,它们在宫廷贵族的引领下掀起一波"中国热"(Chinoiserie)潮流。这股对东方的仰慕风尚与独特的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相得益彰,"又经文字的鼓吹,进一步刺激了这种感情"(1),由"器物崇拜"延伸至文艺领域,西方舞台因此涌现出一批带有中国元素的戏剧。
黄海静[7](2019)在《从文学经典到视觉技术:《赵氏孤儿》故事的审美转型》文中提出《赵氏孤儿》是中国第一部传到海外并被改编登上国际舞台的古典文学作品。作为一部文学经典,《赵氏孤儿》在母题深化、传播方式、主旨意蕴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下使之被"经典化"。新时期以来,《赵氏孤儿》故事被不断搬演和改编,受媒介技术、大众消费文化及创作主体诉求的影响走向蔚为大观的"视觉叙事",并在建构、解构和重构的经典再生产过程中呈现出"重塑经典""淡化经典"和"颠覆经典"的审美转型,昭示了经典在当代的强大生命力和无限可能性。
王超,曹顺庆[8](2019)在《比较文学变异学中的文化结构变异》文中指出比较文学变异学分为流传变异、阐释变异和结构变异三种范式,结构变异又分为文学、文论和文化三种形态。文化结构变异是最深层次的复合式变异,它是指接受国根据本国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他国文化进行适应性改造,继而形成新的文化变异形态,它们从根本质地上改变了接受国文化结构体系,并形成一种具有生产性、孕育性的文化新生力量,推动接受国文化的转型发展。文化结构变异的一般规律,对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实践意义。
霍旭[9](2019)在《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经典再生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当代先锋戏剧中的“经典再生”现象,通过对中国当代先锋戏剧创作中存在的大量经典改编的现象考察,借用文学领域的“经典再生”、“本事迁移”、改编学等理论,将先锋戏剧代表人物及其创作纳入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不同阶段、不同语境的先锋戏剧“经典再生”的创作特点、美学风格和艺术价值等。围绕着“去文学化”与“再剧场化”,本文将先锋戏剧中的“经典再生”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为“理性的探索”,指的是1980年代末开始,高行健、林兆华等用现代性的视角重构经典文本,在“经典再生”中有意识地探索新的剧场可能性。阶段二为“游戏的解构”,指的是1990年代中期开始,孟京辉、张广天在经典再生呈现出的游戏化与狂欢化倾向;阶段三为“严肃的回归”,指的是新世纪之初,田沁鑫、王翀等人的“经典再生”逐渐走出了戏仿文体与游戏态度,从追求颠覆经典的快感回归到共情经典所蕴含的生命感。先锋戏剧中的“经典再生”不乏成功之作:有的在对峙经典中对经典本身所代表的美学准则与意识形态进行反思;有的在对话经典中探索出经典文本新的剧场可能性;但也存在在世俗化、市场化趋势影响下只制造噱头,不制造精品的降格之作。这些再生成功的经验与再生后“失活”的教训为此类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面对经典,“过度自卑”与“自视甚高”均不可取。一方面,过度强调经典的权威,容易束缚在“影响的焦虑”之中,无法与经典进行具有当下意义的对话;另一方面,在对经典认识不深刻的情况下贸然对其颠覆改造、生成自我,容易带来价值建构和美学建构的失语。“经典再生”,是追求颠覆经典的快感,还是共情经典所蕴含的生命感;是追求噱头式的昙花一现还是创造剧场实践的新经典,是改编者尤其是所谓的先锋人士首先要面对的自我叩问。
李娜[10](2019)在《歌剧《赵氏孤儿》中的女中音唱段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歌剧是声乐艺术的综合表现形式,各个声部角色都不应该缺失,应全面的发展。在国外有很多女中音歌剧作品,还有很多歌剧中能看到女中音做主角的片段,而在国内女中音歌剧作品很少,适合女中音演唱的歌曲就更少了。本文通过介绍歌剧《赵氏孤儿》的大致概况、麦菽(女中音)唱段的阐述、女中音唱段的音乐特点分析,以及自己演唱后的心得体会等等内容,来揭示出女中音在歌剧中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女中音在中国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而且目前人们耳熟能详的女中音作品并不多,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共同重视这个现状,并由此引发出自己的思考怎样去解决这种情况。从而为我国女中音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创作出更多的女中音作品,使全歌剧发展更全面。在促进中国歌剧创作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能不断的宣扬像程婴一样的大义精神。本文笔者总共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为什么选歌剧《赵氏孤儿》中的女中音唱段为例,来揭示女中音在中国歌剧中发展的问题,以及选题的意义与创新点和研究方法与手段,以及歌剧《赵氏孤儿》的研究综述等。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了一下,女中音的定义及声部鉴定特点、女中音在中国歌剧中的发展历程、女中音在中国歌剧中的发展现状等几个部分,以此递进的论述了女中音的概念及在中国歌剧中的发展问题。第二章以歌剧《赵氏孤儿》为线索,分别从历史渊源、剧情结构、创作背景和女中音唱段的阐述等几个部分论述的。接下来的第三章也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论述了歌剧《赵氏孤儿》中女中音唱段的音乐特点分析,分别从唱词的情感分析、唱段的音乐分析、演唱技巧分析以及自己对歌曲的演唱心得等几个部分进行阐述的,其中演唱技巧分析这一部分,又分别从唱段中的共鸣和咬字、呼吸的控制、哭腔技巧的运用、不同版本的演唱比较分析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以分析该歌剧中的女中音唱段为例子,使大家对女中音歌剧唱段的在我国遇到的问题能够重视起来,未来创作出更多的女中音歌剧作品,促使我国女中音朝着多元全面的方向发展。第四章,以研究歌剧《赵氏孤儿》中女中音唱段引发的思考。从女中音自身上、传统审美习惯上、市场经济上、专业人士知识的欠缺及训练曲目上等几个部分来进行论述的。结语部分阐述了一下论文的价值意义。
二、《赵氏孤儿》的西方改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赵氏孤儿》的西方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1)以史为鉴:《赵氏孤儿》有效“走”进欧洲原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赵氏孤儿》“走”出国门路线图 |
(一)马若瑟的《赵氏孤儿》(L’orphelin de la Maison de Tchao) |
(二)伏尔泰的《中国孤儿》(L’Orphelin de la Chine) |
(三)墨菲的《中国孤儿》(The Orphan of China) |
二《赵氏孤儿》于异域空间的文化增值 |
三《赵氏孤儿》有效“走进去”经验探析与启示 |
四结语 |
(2)经典戏剧作品的现代价值——21世纪戏剧舞台上的《赵氏孤儿》(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纯个体精神,使传统合理化,戏曲舞台上的《赵氏孤儿》 |
1. 戏剧情节的调整 |
2. 纯化人物性格 |
二、颠覆原着,打破重塑:话剧舞台上的《赵氏孤儿》 |
1. 以现代价值观念对元剧的颠覆性改编 |
2. 两部话剧改编的现代性重塑 |
三、保留原着精神,注入现代价值:《赵氏孤儿》在海外的改编 |
1. RSC版《赵氏孤儿》对人性的召唤 |
2. 韩国版《赵氏孤儿》对复仇的现代反思 |
四、小结:历史语境,现代话语 |
(3)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 |
第一节: (2000—2007)借助新平台,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 |
第二节: (2008—2019)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一节 实验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二节 经典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三节 教育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四节 原创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五节 娱乐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和审美心理 |
第一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 |
第二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世纪以来国内校园戏剧的演出报道 |
附录二: 新世纪以来部分校园戏剧剧目展示 |
附录三: 扬州大学校园戏剧现状的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田沁鑫戏剧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2 主要研究方法 |
0.3 创新点 |
0.4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田沁鑫戏剧中的中华传统美学元素 |
1.1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及其在田沁鑫戏剧中的体现 |
1.1.1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概述 |
1.1.2 中华传统美学元素在戏剧中的体现 |
1.2 戏剧文本中的中华传统美学元素 |
1.2.1 归于“和谐”的矛盾冲突 |
1.2.2 “诗化”的人物语言 |
1.2.3 极简写意的舞台布局说明 |
1.3 舞台呈现中的中华传统美学元素 |
1.3.1 突破时空的直观互动 |
1.3.2 声画组合的写意空间 |
1.3.3 综合性的舞台呈现 |
1.4 编剧创作中的中华传统美学元素 |
1.4.1 柔韧的悲剧女性形象塑造 |
1.4.2 “回环式”的叙事结构建立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田沁鑫戏剧经典个案中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 |
2.1 儒、道、禅宗美学精神概述 |
2.1.1 儒家美学精神概述 |
2.1.2 道家美学精神概述 |
2.1.3 禅宗美学精神概述 |
2.2 儒、道、禅宗美学精神的艺术体现 |
2.2.1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仁”思想的艺术呈现 |
2.2.2 《断腕》中“天人合一”思想的艺术呈现 |
2.2.3 《青蛇》中禅宗意境之美的艺术呈现 |
2.3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中悲剧意识的发展 |
2.4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中悲剧意识的艺术体现 |
2.4.1 《生死场》中的女性悲剧意识 |
2.4.2 《赵氏孤儿》中的英雄悲剧意识 |
2.4.3 《1699·桃花扇》中的文人悲剧意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田沁鑫戏剧的当代启迪 |
3.1 田沁鑫戏剧对现代中国戏剧创作的启发 |
3.1.1 兼顾戏剧审美与戏剧娱乐 |
3.1.2 促进中华传统美学在戏剧中的运用 |
3.2 田沁鑫戏剧的社会的意义 |
3.2.1 体现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
3.2.2 影响民族审美心理 |
3.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元杂剧在英国的传播及其特征——兼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走出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元杂剧在英国的传播 |
(一)17、18世纪前汉学阶段:《赵氏孤儿》“一枝独秀” |
(二)19世纪传教士外交官汉学阶段:德庇时、翟理斯的元杂剧译介 |
(三)20世纪专业汉学确立发展以及向现代汉学转换阶段:“步履维艰”的元杂剧传播 |
二、元杂剧在英国的传播特征 |
三、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走出去” |
(6)从“器物崇拜”到“文化移植”——中国戏剧在欧洲的早期接受历程(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热”潮流下的中国元素戏剧 |
二、被“文化移植”的中国戏剧 |
(一)威廉·哈切特1741年改编本 |
(二)伏尔泰1753年改编本 |
(三)阿瑟·墨菲1756年改编本 |
三、中国戏剧在西方的早期接受历程 |
(一)以西方的猎奇心态看待中国戏剧,未触及深沉艺术内涵 |
(二)东方崇尚热潮的降温,“中国形象”的转变 |
(三)进入19世纪,越来越多的中国戏剧进入西方视野 |
小结 |
(7)从文学经典到视觉技术:《赵氏孤儿》故事的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文学经典的《赵氏孤儿》 |
(一)《赵氏孤儿》文本故事的流变 |
(二)《赵氏孤儿》故事被“经典化”的形成过程 |
1.不断深化的母题。 |
2.两个维度的传播方式——“走向世界与立足本土”。 |
3.浓郁的悲剧意蕴。 |
二、从文学经典走向视觉技术 |
(一)《赵氏孤儿》在当代被搬演为舞台艺术及改编为影视剧作的情况 |
(二)从文学经典走向视觉技术的影响因素 |
1.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 |
2.大众文化消费的需要。 |
3.创作主体的利益诉求。 |
三、《赵氏孤儿》故事的审美转型 |
(一)重塑经典 |
(二)淡化经典 |
(三)颠覆经典 |
四、结 语 |
(8)比较文学变异学中的文化结构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启蒙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儒家文化? |
二、儒家文化如何变异为启蒙主义话语资源? |
(一)文本改编层面的“他国化变异”。 |
(二)思想对话层面的“他国化变异”。 |
(三)文化结构层面的“他国化变异”。 |
三、文化结构变异的一般规律及实践路径 |
(9)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经典再生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空间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去文学化与再剧场化:先锋戏剧经典再生概况 |
第一节 文化语境与剧场探索:探索、实验和先锋的异同 |
第二节 先锋戏剧经典再生的三个阶段及划分依据 |
第二章 理性的探索 |
第一节 高行健的理性化重构 |
第二节 林兆华的理性化解构 |
第三章 游戏的解构 |
第一节 孟京辉的游戏式解构 |
第二节 张广天的通俗化改编 |
第四章 严肃的回归 |
第一节 田沁鑫的经典转译 |
第二节 王翀的影像剧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经典再生作品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10)歌剧《赵氏孤儿》中的女中音唱段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和手段 |
1.4 研究综述 |
2 女中音概述 |
2.1 女中音的定义及声部鉴定特点 |
2.2 女中音在中国歌剧中的发展历程 |
2.3 女中音在中国歌剧中的发展现状 |
3 《赵氏孤儿》总体概况 |
3.1 赵氏孤儿历史渊源 |
3.2 歌剧《赵氏孤儿》结构剧情 |
3.3 歌剧《赵氏孤儿》的创作背景分析 |
3.3.1 词作者简介与创作过程背景 |
3.3.2 作曲家简介与创作过程背景 |
3.4 女中音(麦菽)唱段的阐述 |
3.4.1 麦菽人物性格介绍 |
3.4.2 麦菽角色由女中音声部扮演的原因 |
3.4.3 麦菽唱段背景分析 |
4 歌剧《赵氏孤儿》中女中音唱段的音乐特点分析 |
4.1 唱词的情感分析 |
4.2 唱段的音乐分析 |
4.3 演唱技巧分析 |
4.3.1 唱段中的共鸣和咬字 |
4.3.2 呼吸的控制 |
4.3.3 哭腔技巧的运用 |
4.3.4 不同歌唱家的演唱比较 |
4.4 自己对歌曲的演唱心得 |
5 以研究歌剧《赵氏孤儿》中女中音唱段引发的思考 |
5.1 从女中音自身上引发的思考 |
5.2 从传统审美习惯上引发的思考 |
5.3 从市场经济上引发的思考 |
5.4 从专业人士知识的欠缺及训练曲目上引发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赵氏孤儿》的西方改编(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史为鉴:《赵氏孤儿》有效“走”进欧洲原因探析[J]. 孔新柯.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经典戏剧作品的现代价值——21世纪戏剧舞台上的《赵氏孤儿》[J]. 陈杰.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20(05)
- [3]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D]. 王庆阳. 扬州大学, 2020(06)
- [4]田沁鑫戏剧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表现[D]. 郭伟楠.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元杂剧在英国的传播及其特征——兼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走出去”策略[J]. 李安光. 中华戏曲, 2019(01)
- [6]从“器物崇拜”到“文化移植”——中国戏剧在欧洲的早期接受历程(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J]. 徐巧越. 中华戏曲, 2019(02)
- [7]从文学经典到视觉技术:《赵氏孤儿》故事的审美转型[J]. 黄海静. 语文学刊, 2019(05)
- [8]比较文学变异学中的文化结构变异[J]. 王超,曹顺庆. 中华文化论坛, 2019(05)
- [9]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经典再生现象研究[D]. 霍旭. 厦门大学, 2019(08)
- [10]歌剧《赵氏孤儿》中的女中音唱段相关问题研究[D]. 李娜.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