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环境 搭建舞台(论文文献综述)
赵悦[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战略,多年以来一直是活跃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自2016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宏观政策上积极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其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同样也对活跃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思想认识等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影响重大。截止目前,各地政府积极结合小镇特色,大力建设特色小镇,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吉林省政府在近年来相继结合各区域特色打造出了一批优质特色小镇。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作为吉林省优质特色小镇之一,已经基本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小镇建设目标。但与此同时,小镇建设还需与时俱进,基于自身发展现状,积极探求未来发展目标及方向。为此,本文以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四部分研究:第一部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本文对特色小镇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概念、特色小镇建设的思想渊源、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小镇关系予以整理,明确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可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及建设路径,特色小镇建设同样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实践检验。第二部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从产业、文化、组织、生态、人才五方面探讨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现状、问题及成因,结果表明,鹿乡特色小镇在产业方面已经建成并发展梅花鹿养殖基地,挖掘鹿业产业附加值,发展农旅产业,但仍然存在鹿业附加产业发展面临局限、产业间彼此融合效果不佳以及经济效益受季节影响较大的问题;在文化方面通过镇内举办文化宣传活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打造了特色文化,但仍然存在对外文化宣传力度薄弱、乡风文明建设不足等问题;在组织方面,鹿乡特色小镇通过建立以村民为主引导企业发展、引进致富能手等方面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但仍然存在村民议事制度仍需完善、乡村德治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在生态方面,虽然鹿乡特色小镇致力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人居环境,但仍然存在返污染情况、道路环境欠佳等问题;在人才方面,鹿乡特色小镇大力引进优质人才,但存在人才流失现象,部分人才具备倦怠心理。第三部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国内特色小镇建设比较借鉴。本文深入分析了远洋渔业小镇以及磐安江南药镇的建设经验;发现远洋渔业小镇充分挖掘区域特色、多思路发展产业经济,磐安市江南药镇以地域优势形成经济发展辐射区、围绕核心产业丰富产业配套设施等经验十分值得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予以学习,可为鹿乡特色小镇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第四部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推进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本文结合鹿乡特色小镇建设实际所需、优秀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从建设方向及具体做法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鹿乡特色小镇应当以打造完整经营产业链条、深化内外部文化建设、丰富组织顶层设计、全面优化环境监管工作以及增强人才留用机制吸引力为建设方向,从宏观层面为鹿乡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思路。同时,鹿乡特色小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扶持效果、全面开展文化建设、丰富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充实环境改善工作、建立人才留用机制为具体做法,尽快改进当前存在不足,为小镇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代庭冲[2](2021)在《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以昆明市三个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方法和效果也总是受一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来重视研究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般理论为基础,专门研究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照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概括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环境条件。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第二部分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般理论。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理论进行梳理。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笔者将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为可感性环境、可适性环境、可控性环境,三个环境下有物质条件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因素、民主政治发展因素、精神文化事业因素等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旨在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研究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状。选取昆明市获得“全国和谐社区”称号的桃源社区、获得“全国文明社区”称号的三合营社区、城市新区社区洛龙湖社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调研,结合云南省、昆明市的区域特点,探究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总结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状况及成效,并分析其不足之处;第四部分为环境优化部分,针对存在的不足,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出优化对策。通过上述理论与实践探讨,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宜人宜居新都市的战略目标,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带来了新变化。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居民满意度高,受教育效果良好,呈现可感性环境、可适性环境、可控性环境协调发展的态势。作为典型案例的三个社区围绕昆明市建设目标,为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目标提供了典型经验可供借鉴。当然,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存在不足:空间条件制约、基础设施老化导致物质条件不能完全适应需要;社区公信力有待提高、网络环境有待优化、民族团结有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待深化导致社会条件全要素优化不够;社区工作人员稳定性差、创新意识不足、居民参与度不高形成社区工作短板。需要通过改造老旧社区、美化社区环境,有效利用场地、拓展社区空间,融入优秀文化,打造社区特色,优化物质条件,增强环境承载力;通过加强社区职能、提升社区公信力,净化网络环境、建设宣传阵地,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社会条件,丰富环境文化力;通过强化组织建设、打造专业队伍,培育创新意识、提高教育实效,提高居民参与,丰富活动内容,优化组织条件,提升环境鲜活力。
闫佳伟[3](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刘洋[4](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徐侠侠[5](2020)在《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对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新部署,特别是就围绕创新人才做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判断创新人才的时代价值与重要使命,无论是在外出考察期间还是在有关会议等重要场合,坚持创新理念,围绕人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创新发展之路,关键靠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当今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创新人才重要讲话,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创新人才发展体系,系统回答了创新人才为何重要、需要何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如何依靠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文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对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进行理论与实践剖析。全文主要从以下五方面阐释:从理论之本、理论之基、理论之根及理论之鉴四方面结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回答了论述“来自哪里”的问题。一是梳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创新人才思想;二是凝练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三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精华;四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从实践基础、时代之需、现实诉求及发展历程四方面入手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回答了论述“因何产生”的问题。一是阐述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及创新成果;二是明确综合国力竞争、“中国梦”的实现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需要创新人才的客观现实;三是审视我国创新人才建设面临国际争夺激烈、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以及创新人才流失严重的现实诉求;四是回顾习近平在延安插队时期、地方任职时期以及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的认识、实践探索及理论完善与工作部署的发展历程。从创新人才价值论、选用论、党管人才原则论、制度论以及环境保障论出发概括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主要回答了论述“有何内容”的问题。一是分析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重要,涵括了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以及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的内容;二是分析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为用,涵括了创新人才选拔观、培育观、使用观以及引进观的内容;三是分析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凝聚,涵括了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以及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的内容;四是分析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保障,涵括了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以及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的内容;五是分析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汇聚,涵括了营造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工作生态环境、成长成才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生态环境的内容。从归纳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回答论述是“运用何种思维方式并具有何种特征”的问题。一是凝练具有哲学意蕴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开放思维以及民本思维;二是总结出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品格。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以及世界维度回答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有何贡献”的问题。一是体现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以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新境界的理论价值;二是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以及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的实践价值;三是体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以及注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创新动力的世界价值。
陈纵[6](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乔贝[7](2020)在《“费改税”后基层税务局加强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于1979年确立了排污费制度,与税收制度相比,排污费存在执法刚性不足、不规范等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见,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获表决通过,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排污费正式改征为环境保护税,“费改税”工作就此结束。本文结合L区税务局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工作实践,通过对基层税务局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流程及内容、纳税人申报程序、基层税务局与基层生态环境局间的协作机制、数据共享现状等进行分析,发现由于环境保护税的理论专业性、征收管理特殊性、监管实时性、申报复杂性等特点,以及基层税务局在征收管理上无类似经验可循,导致环境保护税在基层的征收管理中存在专业能力匮乏、职能部门间协调不顺畅、后续管理工作难开展等问题,征收管理效率不高。通过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征收范围和税负率进行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还存在税负率偏低、征收范围不全面的问题,不利于发挥税收对企业的约束作用、也不利于助力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基层税务局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现状,为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税对排污企业的约束作用,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优化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提出以下建议:提高污染物监测技术和监测水平;加强部门沟通、细化分工协作;完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基层税务局服务水平,提高征收管理效能等,以期对政府完善基层税务局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提供有价值参考。
潘虎[8](2020)在《居住质量提升目标下的旧城更新策略研究 ——以营平片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旧城更新愈加注重历史人文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原本发展商业、旅游业的传统更新模式和设想难以满足旧城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以人为本的思想早已渗透到规划工作的方方面面,老城区居住功能在旧城更新的工作重心愈加凸显。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典型的旧城更新案例营平片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新制度经济学及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从微观主体视角对更新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实地调研、深入访谈等方法,总结各更新案例中不同参与主体在更新过程的行为逻辑,最后尝试将其总结为一种富有实践意义的更新模式,以此为其他类似的旧城更新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文化保护和以人为本背景下的旧城更新困境的实质原因是对旧城居住功能的忽视。以营平片区为例,对其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可知居住功能是营平片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目前的片区内居住质量极其萧条。通过对营平片区住宅翻建的纠纷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现行住宅更新政策难以持续推进的主要原因是参与主体利益分配不均和街巷环境复杂导致的。借助新制度经济学对营平已完成的优秀案例进行分类分析,可知这些案例形成了“行动主体-空间-利益”之间的默契,即通过提升旧城居住活力实现参与主体利益最大化。再对旧城居住活力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整片策划,单元推进,双赢制度,提升活力”的旧城更新策略。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文章研究的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营平片区进行现状综述,从发展历程、建筑、产权、街巷、居住活力、已有的更新设想进行调研和总结;第三章是营平片区居住建筑翻新政策实施情况及案例调研,从微观主体视角对营平更新六个纠纷案例中各相关主体的行为动因、过程及效应进行了分析、总结;第四章是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营平片区住宅提升类型分析,从产权、规模、合作共生三个视角对营平已有的优秀更新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居住质量提升的切入点是激发旧城区居住活力;第五章是基于提升住居活力的旧城更新系统构建,从住宅活力和街巷活力两个方面提出提升居住质量的策略集;第六章是研究的结论与展望,提出本文的主要结论,探讨研究中的不足,并对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李韧[9](2020)在《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研究 ——以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范围内,会展产业与经济效益直接关联,会展业的发展逐渐朝高程度专业化、高程度市场化等方向发展。在我国,会展活动起步较晚,自建国初期会展中心这类建筑才开始逐渐出现在建筑领域,在近三十年才得到一些发展[9]。近些年来,中国会展业快速上升,随着北京设计周、上海世博会、成都双年展等等重要的国际展览活动,以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信峰会等会议在我国的成功举办[9],我国会展建筑的发展速度逐步提升,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现存既有会展中心大多依托旧有模式进行设计,即以多功能应用为导向,会展建筑的主要核心是其展览空间,其中展览单元的建筑空间布局大多采用模块化的形式,即一座大型或特大型会展建筑由多个统一形态的展览单元所组成,此类会展中心的功能以全面适应为主,再加上技术的落后,必然会导致空间的浪费、舒适程度低等问题。回顾会展建筑的发展与建设历程,再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展建筑周边社区乃至城市的发展都对原有的会展方式产生了冲击,会展建筑应当有全新的多功能化展览空间来满足现代功能应用、经济效益、体验舒适度等需求,因此展览空间的适应性转变势在必行。本文选取了国内外不同时期的多座会展建筑,以展览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展览空间的基本功能、延伸功能,以及空间的多功能适应性应用所需的建筑策略,应用了如下研究方式:针对会展建筑总体布局、功能应用,及其相关的空间要素进行调研,整理建筑基本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展览单元的布局,同时访问、咨询、观察现有展览空间的使用过程以及日程安排,记录不同展会以及延伸功能的内容及其空间使用模式,了解和统计现状会展建筑展览空间的布置情况,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展览空间的多功能化进行研究后,其空间的基本功能可以划分为轻型展、中型展、重型展三种类型,另外还有诸如体育活动、文娱活动、聚会活动、应急场所等四种延伸功能类型,作者会针对这些不同功能所对应的展览空间单元的总体布局、单元数量、组合方式,以及空间构成要素进行描述。用上述方法对展览空间不同功能的不同适应性空间要素进行研究分析之后,总结出适应周边社区乃至城市的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多功能策略与应用方式。了解现状条件下展览空间的多功能适应需求,同时分析不足之处,总结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展望会展建筑设计时展览空间的多功能化应用,从而适应城市与社会的发展。通过对上述展览空间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出多功能化展览空间的总体设计原则、基本设计要求、多功能化功能设定、建筑影响要素,最后,对作者在实习期间所参与的“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进行应用与分析。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会展建筑展览空间的现代化多功能适应性策略提出建议,并且通过实际项目进行佐证与应用,完善会展建筑设计理论内容,为实际设计策略提出建议。
李锦[10](2020)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就业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环境监管力度逐渐加强,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为研究对象,评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及就业效应。首先,阐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相关理论基础和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背景,利用生产局部均衡模型分析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劳动力的影响机制。其次,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及就业现状,并对各省份碳排放与就业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利用合成控制法拟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碳减排路径,对比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排差异。之后,基于省份层面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排效应,并对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预评估,以此检验其政策有效性。最后,基于政策有效的前提下,利用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事件分析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等评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效应、异质性与动态效应,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机制。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在全国水平上,尽管煤炭消费占比逐年降低,但是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量逐年增加。中国七大碳市场特点鲜明,交易起点、覆盖的行业范围、成交情况等均有较大差别。在不同试点省市中,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排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在省级层面,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不仅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且提高了试点省市的就业人数,实现了绿色减排与充分就业的双赢。随着政策实施年限的增加,试点省市CO2排放量持续降低,就业人数在该政策实施一年后达到峰值。(3)在微观企业层面,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着提高了试点地区上市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且年度效应逐年递增。从企业所有制类型看,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更加敏感;从企业环境治理强度看,环境治理力度越大的企业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作用越大。(4)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主要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创新替代劳动要素两条路径作用于企业劳动力需求。目前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产量扩大效应高于要素替代效应,因此总就业效应为正。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节能减排和促进就业上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于进一步推行市场型环境规制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从微观角度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评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劳动力的影响,得到更为直观准确的就业效应。(2)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看作准自然实验,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及微观就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就业效应研究领域的空缺。根据研究结果,要想促进节能减排再跨台阶,扩大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本文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明确推进市场化环境规制改革的方向,优化环境政策选择,提高规制强度,避免出现环境规制“软化”现象。同时,大力倡导企业技术创新,助推产业转型。最后,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强高技能劳动力的培养和对中低技能劳动者的技能培训,优化就业结构。
二、优化环境 搭建舞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环境 搭建舞台(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非建制镇 |
2.1.3 特色小镇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 |
2.2.2 中国化城乡关系建设思想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小镇关系 |
2.3.1 乡村振兴战略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
2.3.2 乡村振兴战略指导特色小镇建设路径 |
2.3.3 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2.3.4 特色小镇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实践检验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现状、问题及成因 |
3.1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
3.1.1 围绕核心产业发展经济 |
3.1.2 打造特色文化 |
3.1.3 建立以群众为本的组织管理体系 |
3.1.4 构建健康宜居环境 |
3.1.5 大力引进优质人才 |
3.2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经济发展略显乏力 |
3.2.2 文化建设仍需增强 |
3.2.3 组织管理内核仍需丰富 |
3.2.4 环境改善工作仍有遗漏 |
3.2.5 人才留用机制尚不健全 |
3.3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3.3.1 经济发展辐射效果尚未形成 |
3.3.2 文化建设缺乏全面性 |
3.3.3 组织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丰富 |
3.3.4 环境持续监管力度需要增强 |
3.3.5 人才留用机制吸引力不强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国内特色小镇建设比较借鉴 |
4.1 舟山市远洋渔业小镇 |
4.1.1 基本概况 |
4.1.2 发展模式 |
4.1.3 相关启示 |
4.2 磐安市江南药镇 |
4.2.1 基本概况 |
4.2.2 发展模式 |
4.2.3 相关启示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推进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 |
5.1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推进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方向 |
5.1.1 打造完整经营产业链条 |
5.1.2 深化内外部文化建设 |
5.1.3 丰富组织顶层设计 |
5.1.4 全面优化环境监管工作 |
5.1.5 增强人才留用机制吸引力 |
5.2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推进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做法 |
5.2.1 进一步提高经济扶持效果 |
5.2.2 全面开展文化建设 |
5.2.3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
5.2.4 充实环境改善工作 |
5.2.5 健全人才留用机制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以昆明市三个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主要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三、主要难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演变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素 |
第二节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一、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含义 |
二、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素 |
三、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
第三节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理论 |
一、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意义 |
二、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 |
三、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内容 |
第三章 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状 |
第一节 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新变化 |
一、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促进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全面提升 |
二、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成果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注入新元素 |
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促进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和谐 |
四、实现宜人宜居新都市促进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人的发展和谐共生 |
第二节 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成效与特点 |
一、居民满意度较高,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较强 |
二、呈现可感性、可适性与可控性环境协调发展的态势 |
三、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三节 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不足 |
一、物质条件限制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 |
二、社会条件全要素优化不够影响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 |
三、社区工作短板影响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 |
第四章 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对策 |
第一节 优化物质条件增强环境承载力 |
一、改造老旧社区,美化社区环境 |
二、有效利用场地,拓展社区空间 |
三、融入优秀文化,打造特色社区 |
第二节 优化社会条件丰富环境文化力 |
一、加强社区职能,提升社区公信力 |
二、净化网络环境,建设宣传阵地 |
三、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文化 |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优化组织条件提升环境鲜活力 |
一、强化组织建设,打造专业队伍 |
二、培育创新意识,提高教育实效 |
三、提高居民参与,丰富活动内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个案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解读 |
一、新时代 |
二、高新区 |
三、管理体制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第三节 逻辑建构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比照 |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研究启示 |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
一、功能优化 |
二、职能转变 |
三、权力重构 |
四、机构改革 |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转型目标 |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转型策略 |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
第三节 转型保障 |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之处 |
1.6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1.6.1 人才 |
1.6.2 人才资本 |
1.6.3 人力资本 |
1.6.4 创新 |
1.6.5 创新人才 |
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新人才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 |
2.1.2 列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专家”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 |
2.2.1 毛泽东“向科学进军,建设知识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人才思想 |
2.2.2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造就科学技术队伍”的创新人才理论 |
2.2.3 江泽民“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关键在人才”的创新人才思想 |
2.2.4 胡锦涛“以人为本,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的精华汲取 |
2.3.1 儒家“为政在人,尚贤使能”的人才思想 |
2.3.2 墨家“尚贤为政,为贤是求”的人才思想 |
2.3.3 法家“以功取人,量能授官”的人才思想 |
2.4 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的有益借鉴 |
2.4.1 人力资本理论 |
2.4.2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4.3 颠覆性创新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
3.1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实践基础 |
3.1.1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 |
3.1.2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
3.1.3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助力我国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
3.2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时代之需 |
3.2.1 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创新人才竞争 |
3.2.2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创新人才 |
3.2.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靠创新人才 |
3.3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现实诉求 |
3.3.1 国际创新人才争夺激烈 |
3.3.2 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 |
3.3.3 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
3.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形成的发展历程 |
3.4.1 延安插队时期对创新人才的初步认识 |
3.4.2 地方任职时期对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视与实践运用 |
3.4.3 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理论的完善与工作部署 |
3.5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 |
4.1 创新人才何以重要——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 |
4.1.1 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 |
4.1.2 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 |
4.1.3 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 |
4.2 创新人才何以为用——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 |
4.2.1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的创新人才选拔观 |
4.2.2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创新人才培育观 |
4.2.3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创新人才使用观 |
4.2.4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的创新人才引进观 |
4.3 创新人才何以凝聚——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 |
4.3.1 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 |
4.3.2 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 |
4.3.3 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 |
4.4 创新人才何以保障——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 |
4.4.1 遵循客观规律,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 |
4.4.2 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 |
4.4.3 开展科学评价,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 |
4.5 创新人才何以汇聚——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 |
4.5.1 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 |
4.5.2 营造风清气正、保障权益的创新人才工作生态环境 |
4.5.3 营造重视教育、协同创新的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生态环境 |
4.5.4 营造后顾无忧、充满温度的创新人才生活生态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 |
5.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 |
5.1.1 立意深远、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 |
5.1.2 抓住本质、把握规律的辩证思维 |
5.1.3 敢于突破、不断开拓的创新思维 |
5.1.4 统筹兼顾、层次分明的系统思维 |
5.1.5 思维开阔、视野宏大的开放思维 |
5.1.6 不忘初心、爱民为民的民本思维 |
5.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 |
5.2.1 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 |
5.2.2 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 |
5.2.3 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 |
5.2.4 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 |
5.2.5 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 |
5.2.6 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 |
5.3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6.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6.1.1 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 |
6.1.2 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 |
6.1.3 开辟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新境界 |
6.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6.2.1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 |
6.2.2 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 |
6.2.3 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 |
6.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世界价值 |
6.3.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权 |
6.3.2 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 |
6.3.3 注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创新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7)“费改税”后基层税务局加强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环境保护税的概念与开征历程 |
一、我国环境保护税的概念 |
二、环境保护税开征历程 |
第二节 征收管理的概念 |
第三节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负外部性理论 |
三、双重红利理论 |
第二章 “费改税”后基层税务局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现状 |
一、征收管理部门 |
二、征收管理模式 |
第二节 税负率偏低,不利于倒逼企业治污 |
一、排污费与环境保护税的计算方法对比 |
二、排污费与环境保护税的税(费)额比较 |
第三节 缺乏环保方面专业能力,征收管理效率低 |
一、基层税务局无法主动识别纳税人 |
二、基层税务局无法主动识别污染物 |
三、环境保护税复核工作效率低 |
第四节 基层税务局与生态环境局跨部门协作不顺畅 |
一、涉税信息共享不畅通 |
二、税务部门缺乏对监测机构的管理权限 |
第五节 征收范围不全面造成对排污企业的反向激励作用 |
第六节 后续管理难开展 |
第三章 基层税务局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征收管理内容的专业要求高,超过税务局能力范围 |
第二节 征收管理模式跨部门 |
第三节 申报流程的过于复杂 |
第四节 基层税务局缺乏环保方面的专业人才 |
第四章 基层税务局加强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建议 |
第一节 提高污染物监测技术和监测水平 |
第二节 加强基层部门间分工协作与信息共享 |
一、加强合作,明确分工 |
二、完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第三节 合理设置税负标准与征收范围 |
一、设置合理的税负标准 |
二、设置合理的征税范围 |
第四节 提升基层税务局服务水平 |
一、优化申报程序 |
二、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
三、加强环境保护税的宣传与培训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居住质量提升目标下的旧城更新策略研究 ——以营平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营平片区历史价值显着 |
1.1.2 营平片区发展遭遇瓶颈 |
1.1.3 “共同缔造”在营平片区未见成效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 文献综述 |
1.4.1 旧城更新相关研究 |
1.4.2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研究 |
1.4.3 相关理论研究的启示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营平片区现状综述 |
2.1 营平片区发展历程 |
2.1.1 明末清初至民国初期 |
2.1.2 民国初期至建国前 |
2.1.3 建国后-1980年 |
2.1.4 1980年至今 |
2.2 营平片区房屋建筑现状 |
2.2.1 房屋质量较差 |
2.2.2 房屋加建普遍 |
2.3 营平片区房屋产权现状 |
2.3.1 产权类型与分布 |
2.3.2 产权继承人众多 |
2.4 营平片区街巷交通现状 |
2.4.1 街巷环境阴暗逼仄 |
2.4.2 交通路网结构混乱 |
2.5 营平片区居住活力现状 |
2.5.1 居住功能在营平占比较高 |
2.5.2 空置率较高居住功能衰败 |
2.5.3 空间序列恶化居住活力丧失 |
2.6 营平片区已有更新设想总结 |
2.6.1 政府部门相关设想总结 |
2.6.2 专家学者研究领域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营平片区居住建筑翻新政策实施情况及案例调研 |
3.1 私危房翻建政策在营平的实施情况 |
3.1.1 私危房翻新政策解读 |
3.1.2 翻新数据统计 |
3.1.3 项目的分布情况 |
3.2 困境一:更新参与者局限化 |
3.2.1 案例1:继承人权益松散——无人主动牵头更新 |
3.2.2 案例2:政府参与度较低——公房无法参与更新 |
3.3 困境二:更新单元原子化 |
3.3.1 案例3:共墙现象普遍——单独翻建激化邻里矛盾 |
3.3.2 案例4:街巷空间逼仄——单独翻建施工条件局促 |
3.4 困境三:更新制度利己化 |
3.4.1 案例5:政府:出于旧城保护——五原原则不承认加建面积 |
3.4.2 案例6:居民:追求居住空间——口袋公园上演“公地悲剧” |
3.5 私危房翻新政策实施中的现实矛盾 |
3.5.1 利益分配问题:居住功能利益与旧城文化利益之间的矛盾 |
3.5.2 街巷环境问题:原子化更新单元与街巷环境之间的矛盾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营平片区住宅提升类型分析 |
4.1 解析工具:新制度经济学 |
4.1.1 产权理论——产权视角 |
4.1.2 交易费用理论——规模视角 |
4.1.3 制度变迁理论——合作共生视角 |
4.2 类型一:产权视角下的参与方式创新 |
4.2.1 案例7:二房东介入更新——产权过渡突破无人牵头困境 |
4.2.2 案例8:政府介入更新——公私房参与更新环境整体提升 |
4.3 类型二:规模视角下的更新单元选择 |
4.3.1 案例9:整栋协商单元——共商共建解决共墙阻碍 |
4.3.2 案例10:成片施工单元——化零为整优化施工条件 |
4.4 类型三:合作共生视角下的公私合作制度 |
4.4.1 案例11:政府:尝试突破五原原则——面积补偿代替经济补偿 |
4.4.2 案例12:居民:主动优化公共空间——优化环境居住价值提升 |
4.5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居住功能更新类型的分析总结 |
4.5.1 更新参与者转变——丰富居民构成,激发参与活力 |
4.5.2 更新单元转变——重构更新方式,激发住宅活力 |
4.5.3 更新制度转变——优化运行机制,提升街巷活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提升住居活力的旧城更新系统构建 |
5.1 居住活力的研究内容 |
5.1.1 住宅层面 |
5.1.2 街巷层面 |
5.2 住宅活力在旧城区更新模式的系统构建 |
5.2.1 步骤一:资本介入,催化更新 |
5.2.2 步骤二:功能划分,因地制宜 |
5.2.3 步骤三:灵活制度,共建共享 |
5.3 街巷活力在旧城区更新模式的系统构建 |
5.3.1 步骤一:整体策划,交通优先 |
5.3.2 步骤二:街块划分,单元推进 |
5.3.3 步骤三:互惠制度,探索最优解 |
5.4 提升居住活力在营平片区的具体实施策略 |
5.4.1 策略一:更新参与者开放化 |
5.4.2 策略二:更新单元街块化 |
5.4.3 策略三:更新制度双赢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访谈记录 |
案例 1 访谈记录 |
案例2 访谈记录 |
案例3 访谈记录 |
案例4 访谈记录 |
案例5 访谈记录 |
案例6 访谈记录 |
案例7 访谈记录 |
案例8 访谈记录 |
案例9 访谈记录 |
案例10 访谈记录 |
案例11 访谈记录 |
案例12 访谈记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研究 ——以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研究背景与来源 |
1.1.1.研究背景 |
1.1.2.研究来源 |
1.2.项目概况 |
1.2.1.项目的建设背景 |
1.2.2.项目的基本情况 |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研究目的 |
1.3.2.研究意义 |
1.4.研究范围、对象与内容 |
1.4.1.研究范围 |
1.4.2.研究对象 |
1.4.3.研究内容 |
1.5.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国内研究现状 |
1.5.2.国外研究现状 |
1.6.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多功能化展览空间功能理论与需求研究 |
2.1.当前会展理念——多功能化展览空间 |
2.1.1.不同年代所建会展建筑展览空间案例对比 |
2.1.2.当前城市发展环境下的会展建筑的定位 |
2.1.3.“以展为本,多种功能并置” |
2.2.多功能化展厅的空间适应性相关理论 |
2.2.1.“形式追随功能”理论 |
2.2.2 建筑功能动态理论 |
2.2.3.相关理论的总结与启示 |
2.3.多功能化展厅的建筑功能构成 |
2.3.1.功能结构的组合原则 |
2.3.2.展厅功能的构成类型 |
2.4.多功能化展厅的可行性分析 |
2.4.1.建筑空间的可行性 |
2.4.2.建筑技术的可行性 |
2.4.3.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
2.5.兰州地区会展中心多功能化展览空间的外部需求研究 |
2.5.1.国家政策与兰州新区的发展需求 |
2.5.2.兰州会展中心发展需求 |
2.6.基于使用者现状需求的调查研究 |
2.6.1.使用者特点研究 |
2.6.2.问卷结果统计 |
2.6.3.问卷结果分析 |
2.7.本章小结 |
3 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化案例调研 |
3.1.多功能化展览空间总体布局案例调研 |
3.1.1.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
3.1.2.东京国际展览中心 |
3.2.轻型展展览空间案例调研 |
3.2.1.万州三峡会展中心 |
3.2.2.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 |
3.3.中型展展览空间案例调研 |
3.3.1.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 |
3.3.2.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
3.4.重型展展览空间案例调研 |
3.4.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
3.4.2.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
3.5.本章小结 |
4 多功能化展览空间的设计研究 |
4.1.多功能化展览空间设计目标和原则 |
4.2.总体布局与功能设定 |
4.3.多功能化展览空间建筑影响要素 |
4.3.1.平面形态 |
4.3.2.空间净高与层数 |
4.3.3.采光照明 |
4.3.4.地面荷载与顶棚设计 |
4.3.5.结构与细部设计 |
4.4.附属用房多功能化设计策略 |
4.4.1.按空间灵活性分类,提升适应性 |
4.4.2.利用夹层空间潜力,提升利用率 |
4.5.轻型展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
4.5.1.轻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特征 |
4.5.2.轻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布局 |
4.6.中型展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
4.6.1.中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特征 |
4.6.2.中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布局 |
4.7.重型展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
4.7.1.重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特征 |
4.7.2.重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设计 |
4.8.展览空间延伸功能设计策略 |
4.8.1.体育活动 |
4.8.2.文娱活动 |
4.8.3.聚会活动 |
4.8.4.应急避难 |
4.9.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策略总结 |
4.10.本章小结 |
5 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推演设计研究 |
5.1.项目基地概况 |
5.1.1.地理区位 |
5.1.2.项目区位 |
5.1.3.兰州新区发展优势 |
5.2.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方案推敲过程 |
5.2.1.整体规划与空间雏形的多功能化策略 |
5.2.2.展览空间的多功能化策略 |
5.2.3.选定方案分析 |
5.3.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主要功能单元设计研究 |
5.4.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流线组织 |
5.5.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立面设计 |
5.6.本章小结 |
6 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功能设计研究 |
6.1.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形态组合模式 |
6.1.1.小型展会模式 |
6.1.2.中型展会模式 |
6.1.3.大型展会模式 |
6.2.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样化空间特征 |
6.2.1.层数与高度设计的多样化 |
6.2.2.采光与通风设计的多样化 |
6.2.3.结构与细部设计的多样化 |
6.3.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层次展会类型 |
6.3.1.轻型展展览空间的布局与应用 |
6.3.2.中型展的布局与应用 |
6.3.3.重型展的布局与应用 |
6.4.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用途运营模式 |
6.4.1.文娱活动的布局与应用 |
6.4.2.体育活动的布局与应用 |
6.4.3.聚会活动的布局与应用 |
6.4.4.应急避难的布局与应用 |
6.5.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论文研究的结论 |
7.2.论文研究的局限 |
7.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任务书 |
附录 :关于会展中心使用体验和意向的调查问卷(访客版) |
附录 :关于会展中心使用体验和意向的调查问卷(工作人员) |
附录 :关于会展中心使用体验和意向的调查问卷(展商版) |
致谢 |
(10)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就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环境规制的政策效应研究 |
1.2.2 环境规制政策与就业的相关研究 |
1.2.3 已有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环境外部性 |
2.1.2 科斯定理 |
2.1.3 环境规制 |
2.1.4 碳排放权交易 |
2.2 理论阐述 |
2.2.1 产权理论 |
2.2.2 排污权交易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 |
第3章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分析 |
3.1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制度背景 |
3.1.1 制度背景阐述 |
3.1.2 运行机制分析 |
3.2 碳交易政策影响就业的机制分析 |
3.2.1 碳交易与企业劳动力需求 |
3.2.2 影响机制分析 |
第4章 能源、碳排放与就业的现状分析 |
4.1 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基本情况 |
4.1.1 全国能源消费情况 |
4.1.2 全国CO2 排放情况 |
4.1.3 全国就业基本情况 |
4.2 碳排放及就业情况的可视化分析 |
4.2.1 省域CO2 排放的空间分布 |
4.2.2 省域就业情况的空间分布 |
4.3 碳交易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分析 |
4.3.1 碳市场建设情况对比 |
4.3.2 碳交易试点地区的减排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检验 |
5.1 研究设计 |
5.1.1 双重差分模型的构建 |
5.1.2 数据来源与平行趋势检验 |
5.2 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 |
5.2.1 基准回归分析 |
5.2.2 动态效应分析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就业效应评估 |
6.1 研究设计 |
6.1.1 三重差分模型的构建 |
6.1.2 数据来源与平行趋势检验 |
6.2 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 |
6.2.1 基准回归分析 |
6.2.2 异质性分析 |
6.2.3 动态效应分析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进一步分析 |
6.3.1 中介效应模型 |
6.3.2 影响机制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
7.1 总结 |
7.1.1 研究结论 |
7.1.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
7.2.2 优化环境政策选择,提高规制强度 |
7.2.3 倡导企业技术创新,助推产业转型 |
7.2.4 培养高技能劳动力,优化就业结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四、优化环境 搭建舞台(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研究[D]. 赵悦.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昆明市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以昆明市三个社区为例[D]. 代庭冲.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5]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D]. 徐侠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费改税”后基层税务局加强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对策研究[D]. 乔贝. 青岛大学, 2020(02)
- [8]居住质量提升目标下的旧城更新策略研究 ——以营平片区为例[D]. 潘虎. 华侨大学, 2020
- [9]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研究 ——以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为例[D]. 李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就业效应研究[D]. 李锦.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