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引发的悲惨案例

知网引发的悲惨案例

问:上亿人控诉知网,知网这些年到底怎么了?
  1. 答: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起诉知网,每年都有很多的学子在网络上控诉知网,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1、知网查重费用太高;2、知网侵权严重;3、知网收费不合理。
    1、知网查重费用太高
    首先,因为所有的论文查重都是在知网,所以知网是直接垄断了,自从翟某某的事情出现以后,知网就越来越“飘”,每年都在默默提高查重价格,如今知网额查重价格比起翟某某事件前的查重价格,直接翻了好几倍,很多学子都表示知网的吃相太难看,这也是知网被大家诟病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翟某某也因为当年的知网事件,被所有学子炮轰到现在,基本上每一年的毕业季都会有很多学子,到翟某某的社交平台留言泄愤,甚至有很多是改论文到深夜的学子。
    2、知网侵权严重
    其次,大家可不要以为知网是什么很高端的网站,知网不仅仅吃相十分难看,而且还做了很多侵权的事情,知网曾经多次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录别人的论文,此前有多名教授曾经因为被知网侵权而起诉知网,最终都是大获全胜。
    2021年12月份的时候,一名教授因为被侵权而起诉知网,最终获赔了70多万元,而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所以大家越来越讨厌知网。
    3、知网收费不合理
    最后,知网本身的收费也是极度不合理的,知网去收录一篇文章大概是几百元钱,但是学生们下载一次就要15-25元,甚至还需要支付会员费用、阅读费用等,也就是说知网的毛利率太高了,但是还是在不断提高价格,这也是大家认为知网垄断的坏处之一,也希望知网的垄断早一些被打破。
  2. 答:知网因为对成员的收费太高陷入舆论风波,很多网友其实都持有一种不理解的态度,毕竟此前知网收费就挺高的了,现在又涨价,就算是贩卖学术出国也不应该卖到这个价钱。 中科院由于认为知网收费高达过千万太高而决定于4月20号以后暂停续订,由于中科院做出了这个决定,所以中科院对集团下面的研究所的师生也都告知了硕博论文不能够下载的信息,同时中科院还在考虑用维普和万方代替知网的使用。面对中科院的公告知网,负责人员认为这个公告存在着不实信息的,但说到具体的信息,该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外披露。其实知网收费太高被质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前武汉理工就曾经以知网每年收费增速达到18.9%而暂停过订阅知网的服务,北京大学此前也对知网的高收费提出过质疑。
  3. 答:知网凭借着自己独有的技术,这些年一直在涨价,他们认为自己的技术是唯一的,所有的公司企业都要依靠于自己的技术,所以这让他们迅速膨胀,肆无忌惮的涨价,引起了众多企业公司的不满。
  4. 答:出现了经营方面的问题,没有合理的经营方案,在经营的时候,出现了不合规矩的情况。
问:老教授维权8年,中国知网赔款并道歉,事件的始末有何详情?
  1. 答:中国知网赔偿并道歉这个事件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这个事件的始末详情请听我一一道来。
    事件的起因
    89岁的赵德新教授,发现自己100多篇的文章被知网收录了,但更离谱的是他不仅没有收到过一分稿费,甚至下载自己的论文都要给钱,自己的毕生心血就被白嫖去牟利,这事搁谁身上能不生气,好在身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的赵老,并不是等闲之辈,直接多纸诉状告了知网侵权。
    法院判决
    我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找一些判决书,来给大家简单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有份暗号“京73民终848号”判决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知网是否存在侵权。
    知网的说法是:“我们很委屈啊!我们已经给杂志社签过合同付过钱了,而且投稿须知里也清楚写到我们有网络传播等等权利的。”但赵老师方直接表示,知网并没有说明会付费传播,合着知网是吃了两碗粉就只想给一碗的钱,你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但知网他可不是一个体面的人,眼看着拿不出更好的证据,知网一方开始尝试着转移战场,他们表示自己有期刊资质,对赵老的文章也只是转载,但法院的包青天们直接反手就是:”你不是,你没有,你胡说。“
    总的来说案件的细节相当丰富精彩,在这里就不多翻译了。最终法院判定了知网败诉,多起侵权合并后,共赔偿老先生70多万元,可谓是大快人心!
    最后
    其实大家对知网的怨气早已弥漫已久,人民日报更是点评知网问到知否。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因为知网作为一家非公益公司,也是要有营收才能维持运作的。
    但我在这里想说,知网这钱赚的寒碜!知网坐拥了6000多万份文献、核心期刊多、收入率达99%、一次查重服务数据库服务,毫无疑问是国内第一。 虽然其他公司有买到版权,但他们却花了真金白银支付给了版权方,版权方同样也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等价报酬。
    知网这么一出,还望今后好自为之。
  2. 答:老教授发现自己100多篇文章被知网收录的,但是没有收到过一份来自知网的稿酬,知网则表示是已经给杂志社签过合同付过钱了,最终是知网败诉赔给老教授钱。
  3. 答:因为老教授在知网上下载自己的学术论文,发现要收费,就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诉讼,告知网侵犯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最后知网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向老教授道歉并且给予赔偿。
  4. 答:老教授维权8年,中国知网赔款并道歉,事件的始末是老教授有100篇论文被知网免费收录,老人没有拿到一分稿费,而知网却在平台上讲这些论文作为付费商品,价格还不低。
  5. 答:老教授在网络上发布了很多自己的论文,但是在自己想在网上下载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变成收费内容,而自己并没有授权给中国知网,所以老教授为了维权,与中国知网打起了官司,最后知网败诉,对老教授赔款并且道歉。
问:知网向赵德馨教授夫妇登门道歉,此举意味着什么?
  1. 答:从赵德馨教授处获悉,知网于登门道歉,表达了重新上架他与妻子周秀鸾论文作品的意愿。随后,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表示:“知网先把钱赔了吧,不要做这些表面工作了!”“其他被侵权的作者呢?是不是也登门道歉一下”。
    起因2013年起,年近八旬的赵德馨教授开始自己对知网的维权。他的100多篇论文被知网刊录,不仅一分钱稿费没有收到,自己下载自己论文时也要收费。由此引发“天下苦知网久矣”的热议,然而知网刚刚向赵德馨教授道歉之后,删除了其所有的论文。
    知网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相反还在使用极端的方式进行“报复“。知网的恶劣行为再次引发公愤。主流大报措辞严厉:太霸道!滥用影响力,搞“店大欺客”。知网应当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来赢得大家的谅解,虚心接受监督和批评。
    最令人无法理解的是,知网在收录别人文章时不需要支付费用,但他人在下载时却需要支付高昂的下载费,这点本身就不符合常理,知网因涉嫌垄断被调查,也赢得了不少学子的叫好声。
    赵德馨教授维权成功后,作为他的学生,苏少之教授也和中国知网打起了官司。维权成功后,他的论文也被中国知网下架了。苏教授认为,知网是迫于舆论的压力,对赵德馨教授提出了和解,对其他人不一定会主动和解,“我无所谓,不会主动要求和解。”
    赵德馨是中国经济史界著名学者,曾获评“荆楚社科名家”荣誉称号。在他之后,陆续有专家学者效仿他的的做法,将知网告上法庭,维护自己的著作权。已经90岁的他,在维权之余,还在进行学术创作,每天工作四小时左右。他向极目新闻记者展示了2022年即将出版的8本著作目录,如《经济史学理论与历史》、《楚国的货币(增订本)》等。
  2. 答:意味着知网确实违规用了教授的论文,而且没有支付相应的费用,同时涉嫌垄断,侵犯了教授的著作权,知网已经将教授的论文都下架了。
  3. 答:这一行为说明了知网确实存在着运营方面的问题,他们为了垄断学术界获取资料的途径,既侵犯了原著作者的知识产权,也通过了向高校收取高额费用的途径,我觉得知网以后要在发展中不断的改变自己,一定要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更多的人道主义,也要积极的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4. 答:我认为这种做法主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建议,而且也希望对方高抬贵手,这样会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将会大大的减少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会起到一个非常和谐的作用。
知网引发的悲惨案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