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高射频弹幕武器弹药系统研究报导(论文文献综述)
黎川茜[1](2021)在《基于媒介情境理论的弹幕研究》文中认为弹幕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它虽缘起于二次元文化,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不断走向大众化和主流化,并被广泛应用于视频、直播、电子书阅读、在线教育等各个领域。弹幕凭借虚拟共时性、即时性、互动性等媒介特征,形成了一种新的内容生产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并催生了独特的弹幕文化,改变了年轻一代的兴趣结构、观看状态、社交模式以及行为模式。可见,对弹幕媒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媒介环境学派第三代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在研究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时,提出了媒介情境理论,该理论在电子媒介和社会行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媒介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因此,本文以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理论为理论基础,按照“新媒介——新场景——新行为——新角色”的理论框架,探讨弹幕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怎样影响人们的观看、思维和行为方式,怎样影响网络时代的社会交往,以及怎样影响人们的群体身份和社会角色。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阐述,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弹幕和媒介情境理论的研究,这是本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第一部分对弹幕和媒介情境论分别进行介绍。首先对弹幕的由来和含义进行梳理,从即时性、互动性、碎片化三个方面分析其媒介特征,从弹幕与视频、电影、电视、直播、阅读等媒介的结合来分析其具体应用。其次,从媒介、场景与信息系统三者的关联,新媒介营造新场景,行为模式的改变和社会角色的转换四个方面,对媒介情境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再次,阐述媒介情境理论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延伸,梳理“场景”概念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流变,并分析运用媒介情境理论研究弹幕的合理性。第二部分论述弹幕如何构成场景以及构成了怎样的场景。弹幕场景的构建主要依赖于媒介技术、社会文化和受众需求,其中,媒介技术是驱动力,社会文化是推动力,受众需求是主动力。在这三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弹幕构成了一种兼具空间指向和情境指向的依托于原视频空间而存在的附着性场景,从形式上看则主要表现为跨越时空的媒介场景、信息共享的内容场景和虚拟在场的社交场景。第三部分结合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讨论弹幕场景对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和社交模式造成的影响。弹幕场景可被看做是一种后台前置的表演舞台,弹幕参与者按照场景角色的不同分为台上的表演者和台下的观看者。台上的表演者在弹幕舞台上或是进行创造性的生产,或是仪式性地从众,或是颠覆性地狂欢,而台下的观看者则在观看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观看状态和思维模式,并为转变为表演者做准备。弹幕参与者们在弹幕场景中进行无身份化的、以兴趣共鸣和情感共振为目的的社会交往,并且主动加入到对场景定义的构建和维护中,这导致其交往行为一方面是自由而松散的,另一方面也受到行为规则和互动礼仪的约束。第四部分从群体身份、等级制度和社会化阶段三个方面探讨弹幕场景中社会角色的变化。从群体身份看,群体身份的塑造由趣味聚合和符号区隔共同完成,弹幕族群基于共同的媒介趣味而聚集,并通过生成独特的符号体系来排除他者。从等级制度看,弹幕场景支持更平等的交往形式,以无差别赋予信息获取权和话语权的方式促使传统权威的消失,但也通过生成新的等级结构来维持场景的稳定。从社会化阶段看,弹幕场景通过创造共享的信息环境使儿童和成人的角色界限变得模糊,并导致了基于场景的再社会化过程。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反思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弹幕在不断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与影视、电子书、直播等其他媒介的结合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也对文化生产与传播、影视审美活动等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也是未来的弹幕研究可以继续深入的方向。
刘念祖[2](2019)在《某并行发射自动机的协调供弹特性及圆柱凸轮制造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某国防预研项目为研究背景,研究并行发射自动机及其供弹特性,主要从并行发射方式、凸轮曲线设计、供弹动力学仿真、自动机后坐特性及相关实验验证、凸轮槽径向间隙及修形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供弹特性与并行发射自动机的协调匹配。介绍多身管并行发射方式,用自动机循环图和驱动逻辑关系说明该发射装置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明确整周期内各动作的先后顺序,描述重要构件的运动过程及相互逻辑关系。选择更好的供弹方案,运动学分析设计发射体组推送传动系统,重点确定凸轮从动件的曲线运动规律,构建圆柱凸轮三维模型。构建发射体组推送过程的键合图、键合理论模型,用状态方程动态仿真计算上述运动学分析的凸轮曲线在传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参考了虚拟样机模型仿真计算发射体组推送过程的结果。以发射体组推送过程为基础继续构建该发射装置其它运动阶段的数学模型,分析自动机外部载荷——膛体合力和缓冲器作用力,用FORC原理调整计算自动机的后坐特性,用已有实验数据进行验证;计算分析旋转装置替换发射体组过程的动态特性,启停定位采用合适的电机制动形式;综合分析并行发射全过程。通过虚拟样机仿真分析不同的曲线槽—滚柱径向间隙下从动件的加速度结果,结合凸轮精度及制造公差对从动件启停对应的曲线轮廓面进行了修形;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系统协调性的潜在因素,主要包括有限元校核加速臂强度、降低开锁阻力、基于CFD方法仿真模拟缓冲器内部液室环境和自动机的安全控制逻辑。本文对供弹部分协调性的研究,为并行发射自动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徐达,高源,李子民[3](2018)在《双源平行激光光幕系统安装误差分析》文中认为针对一种双源平行激光光幕系统存在安装误差的问题,以单侧光幕的检测阵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测试坐标误差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安装误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利用MATLAB对1 m×1 m的测试靶进行了数值仿真,确定了一组安装误差值,分别为竖直方向偏移4 mm,竖直方向偏转10’,水平方向偏转1°,以此作为测试系统安装调整的依据。当安装误差控制在此数值范围内时,其对测试结果造成的影响可以接受。最后通过实弹射击,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刘丽娟,乔相信,乔磊,郭克强,洪晓文[4](2016)在《高频发射武器内弹道的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超高射频武器的内弹道发射过程,建立了弹丸膛内运动数学模型和内弹道基本方程,采用Matlab软件对40mm口径金属风暴武器弹药内弹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弹丸超高射频时不同发射频率的膛内运动规律,获得了不同发射频率时弹丸的膛内运动速度和膛压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非耦合发射时,各发弹丸的行程不一致导致弹丸最大膛压和出炮口速度不同;耦合发射时,主要是各发弹丸的弹前阻力不同而导致弹丸最大膛压和出炮口速度变化较大.
罗乔[5](2016)在《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高射频火炮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大量弹丸,形成火力密度高、落点相对集中的弹幕,对于我军近程防御系统、反袭击和区域封锁武器系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超高射频火炮的发展还需要攻克一些技术难题,其中之一是"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技术"。本文以某小口径超高射频火炮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深入地研究了超高射频火炮弹药结构、身管内不同发射次序弹丸的行程差异、射击频率以及膛口流场对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和方法可以为超高射频火炮的研制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具体内容总结如下:a)建立了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使用四阶Runge-Kutta算法,编制了经典内弹道计算程序,在实验数据验证计算程序模拟结果可信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发射时间间隔、不同装填条件下的3发弹丸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得到了发射时间间隔、装填条件变化对各发弹丸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使用内弹道计算程序和定量修正公式,较为简单方便地得到了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的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b)建立了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的经典内弹道模型,编制了数值模拟程序,分别模拟了 3发弹丸不同发射时间间隔和装填条件下的串联发射内弹道过程,得到了发射时间间隔、装填条件变化对各发弹丸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使用经典内弹道计算程序和定量修正公式,较为简单方便地得到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的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但是整装式弹药的结构特性降低了火药气体的做功效率,浪费了发射药能量,从串联发射内弹道性能和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优劣的的角度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弹药设计方案。c)分析了现有的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弹丸定位技术及其优缺点,选择了弹药结构最接近常规弹丸的弹丸摩擦自锁定位方案进行定位性能研究。通过对弹丸自锁定位结构的静力学分析论证、有限元模拟验证了弹丸自锁定位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最大摩擦系数、止退环结构参数等参数变化对定位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能够实现可靠定位的弹丸自锁定位方案弹药结构的具体尺寸参数,为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的两相流内弹道数值模拟提供了可信的计算初始条件,减小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的难度和工作量。d)为了更加精确地研究弹前火药气体运动过程对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的影响和极限情况下两发弹丸同时在身管内的运动过程,以得到更准确的各发弹丸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建立了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弹后膛内和弹前空间的两相流模型,两者通过弹丸运动紧密耦合,使用MacCormark差分格式,编制了两相流内弹道计算程序,在实验数据验证计算程序模拟结果可信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发射时间间隔、不同装填条件下的3发弹丸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得到了发射时间间隔、装填条件变化对各发弹丸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且知道导致经典内弹道模型和两相流内弹道模型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种内弹道模型计算得到的弹头压力和弹前压力差异很大。结合使用两相流内弹道计算程序和定量修正公式,可以得到发射时间间隔较大时的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结果,但是发射时间间隔较小时,只能校正各发弹丸炮口速度一致,并尽量降低后两发弹丸的最大膛底压力,但是后两发弹丸的最大膛底压力无法降至与第1发弹丸的最大膛底压力一致。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和经典内弹道模型计算的弹头压力和弹前压力差异较大,导致基于两种内弹道模型的一致性校正方案差异很大,其中两相流内弹道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e)为了研究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时膛口流场对各发弹丸初速一致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初始流场、耦合经典内弹道模型的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弹丸串联发射膛口流场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使用有限体积法计算了不同发射时间间隔的两发弹丸串联发射的膛口流场发展过程,发现影响弹丸出炮口后速度增加量的主要因素是弹丸的炮口压力大小,炮口压力可以作为弹丸出炮口后速度增量的判断依据,不同发射次序弹丸的炮口压力不一致,使得出炮口后的速度增加量不同,可在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设计时配合炮口压力予以提前修正,以尽量使不同发射次序弹丸的初速达到一致。经典内弹道模型在耦合较精确弹头阻力时能够得到与两相流内弹道模型相近的内弹道性能参数计算结果。超高射频火炮串联发射时,第1发弹丸膛口流场的消散过程和后续弹丸膛口流场的形成过程与传统火炮的膛口流场过程是不同的,随着发射时间间隔的缩短,前发弹丸的膛口流场对次发弹丸出炮口后弹头压力的影响逐渐增大,使弹头压力曲线变化幅度增大,但是第2发及后续弹丸的弹头压力在弹头出炮口后置为零对内弹道计算结果影响很小。
田会[6](2016)在《基于光幕阵列的变速曲线弹道弹丸飞行参数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飞行弹丸空间着靶坐标和飞行速度矢量是衡量身管武器毁伤性能的关键指标,是靶场测试与试验过程中的必测参数,是高新武器系统的工程设计、定型、验收与故障诊断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光幕阵列测量方法具有原理新颖、探测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实现成本低等优势,在外弹道弹丸飞行参数测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针对光幕阵列测量模型仅限于直线弹道,无法实现变速曲线弹道测量的技术难题,开展变速曲线弹道弹丸飞行参数测量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广阔的应用价值。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1.构建六光幕阵列测量匀速直线弹道弹丸丸飞行参数测量模型。依据探测光幕的工作机理,采用空间平面·方程一般式描述光幕的空间位置,构建光幕幕阵列的空间拓扑矩阵。依据匀速直线运动弹丸穿过不同光幕的时间建立直线运动方程,结合光幕阵列方程矩阵,解算出弹丸空间的着靶坐标和飞行速度矢量。针对多个光幕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的限制条件,研究了光幕阵列的基本阵形与演变阵形。2.提出六光幕阵列测量变速曲线弹道弹丸飞行参数的测量方法。针对终点大截距弹道段内弹丸受重力和空气阻力影响大,实际弹道线为变速曲线的情况,推导变速曲线弹道弹丸飞行参数计算公式。针对特种试验弹,提出在六光幕阵列的基础上增加相应平行光幕,利用两点速度衰减法实时测量空气阻力加速度,修正弹丸运动曲线方程。综合考虑弹丸飞行参数测量公式的影响因子,利用矩阵求导法对测量公式进行测量误差分析。3.提出弹丸穿过倾斜梯形光幕的特征时刻提取方法。针对镜头式光幕空间实际厚度呈梯形分布,弹丸穿过不同倾斜角度光幕时输出信号存在差异的情况,研究了幕中触发特征时刻提取算法。依据光幕厚度空间夹角、光幕倾斜角度和弹丸空间飞行矢量计算出幕中触发信号幅值的比例系数,结合光幕阵列测量公式采用迭代算法准确计算出弹丸尾部到达光幕中心面的时刻。采用弹丸图像与梯形光幕图像进行一维横向卷积仿真计算,验证研究算法的有效性。4.针对光划阵列工程实现中的关键技术,比较分析了单镜头单光幕和单镜头三光幕两种光幕阵型,研究了两种阵型的适用范围;仿真计算出光幕间最优夹角范围为α1,α2∈[35°,50°],β∈[60°,75°];针对室内用光幕阵列的实现方法,设计了 N字弧形线阵列光源,研究探测光幕的核心指标探测灵敏度分布规律。综合利用研究的变速曲线弹道测量模型进行了步枪弹的着靶坐标和近炸引信作用距离的测量试验。5.提出细分六光幕阵列测量多发弹丸同时着靶时弹丸飞行参数的方法。采用多个小靶面光幕靶共面拼接构成双V形六光幕阵列,将空间探测区域按照阵列炮管的排布进行细分。依据弹丸穿过对称光幕时间相等的原理,结合空间不同位置的弹丸在穿过倾斜光幕的时间差异性规律,将多发弹丸的过幕时刻序列进行辨识与排序,确定每发弹丸穿过光幕阵列的时刻序列组合,结合光幕阵列测量公式实现瞬态多目标飞行参数的准确测试。论文采用理论分析结合试验对变速曲线弹道弹丸飞行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包括:提出了光幕阵列通用测量模型和光幕阵列可测性的必要条件,推导出弹丸飞行参数存在唯一解的数学表达式,揭示光幕阵列构建规则;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变速曲线弹道弹丸飞行参数测量公式,实现了大截距弹道段内弹丸飞行参数的准确测量;提出一种弹丸倾斜穿过梯形光幕时刻的提取算法,提取的过幕特征时刻不受信号处理电路增益、光幕厚度夹角、光幕倾斜角度和弹丸过幕位置差异的影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研究的光幕阵列测量模型与算法,经实弹射击试验进行了验证,与匀速直线弹道测量模型相比,着靶坐标测量精度至少提高了 3mm,能够准确测量变速曲线运动弹丸的飞行参数。在光幕阵列测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细分光幕阵列测量多发弹丸同时着靶状态下弹丸飞行参数的方法,为多目标飞行参数的准确测量提供一种新途径。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将光幕阵列测量模型拓宽到变速曲线弹道和多目标测量,为高新武器在终点弹道飞行参数的测量奠定技术基础。
田会,焦明星,倪晋平,王国珲[7](2013)在《多管齐射武器弹幕参数的细分光幕阵列测试方法》文中提出针对准确测试多管齐射武器弹幕参数,提出了一种细分六光幕阵列测试方法。研究的细分光幕阵列将探测空间划分为多个子探测平面区域,通过采集多管齐射武器发射的多发弹丸穿过每个光幕时输出的信号并计算时刻信息,依据穿过对称光幕的时间间隔相等的原理,利用穿过同一光幕不同位置的时间差可从众多时间序列中识别出每发弹丸穿过6个光幕的时间序列组合,从而计算出每发弹丸相应的飞行参数。研究的算法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算法有效。此外还给出了光幕的实现方案,并对高射频连发射击试验进行了验证。
蔡逸群[8](2011)在《高射频武器弹着点坐标测量系统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多管速射武器和金属风暴为代表的高射频武器具有射速快、弹幕散布面积大的特点,在对高射频武器立靶密集度和射速进行测量时,以往对单发弹丸过靶信号进行检测的测试系统难以对高射频武器的大面积弹幕进行测量,因此高射频武器的出现及应用对测试方法和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本文对常规武器立靶密集度及射速的现有检测方法及特点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制新型的激光光幕靶,用于对高射频武器的立靶密集度及射速进行测量。其次,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研制出了平行光透镜,应用多组平行光组成激光光幕,可以有效消除探测盲区。再次,以模块化、集成化为设计理念,完成了测试系统机械机构、硬件电路和相关软件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注重模块化、抗干扰、运输方便和使用灵活性。通过机械结构可以灵活调节靶面高度和区截靶间距,并有效减弱振动和冲击波对测试器件造成的损伤。电路设计集成化程度高、可靠性好。选用DSP作为采集控制器,选用可编程逻辑器件作为锁存与逻辑处理电路,简化了电路,提高了系统的响应时间。使用抗干扰使能电路和比较电路对弹丸过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和锁存,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实现。软件设计合理,运行效率高,并且稳定。采用Lab VIEW作为开发工具,开发方式灵活、开发周期短。针对测试要求,上位机软件具备数据判读、解算和显示等多项功能。最后,通过实验对系统进行了实验检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可以满足对高射频武器弹着点坐标和射速的测试要求。
郭栋,侯健,常远[9](2010)在《超高射频串联发射系统设计》文中指出基于弹药串联装填发射原理,给出了超高射频串联发射系统设计,就整体结构、弹丸设计和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讨论,设计了多发串联弹组,精确控制了内弹道药室初容积和弹丸启动压力2个重要初始参数。针对超高射频的特点设计了系统试验方案,通过调整串联弹组中尾翼连接长度,按照不同的射频进行了多发弹丸连续射击,测试了点火脉冲及其频率、弹丸膛口速度、实际射频以及膛内压力变化曲线,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试验实现稳定高初速射频10000r/min5连发射击,验证了超高射频串联发射系统设计的合理可行。
于海龙,芮筱亭,杨富峰,王刚,刘志军[10](2010)在《“金属风暴”武器发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文中指出射击精度、发射安全性和动态设计手段缺乏是制约"金属风暴"武器发展的难题。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从弹、炮、药武器系统的角度,建立了"金属风暴"武器多刚柔体系统发射动力学模型和发射动力学方程,解决了"金属风暴"武器固有振动特性计算和动力响应分析难题。编制了"金属风暴"武器发射动力学仿真程序,仿真得到了振动特性、内弹道、膛内运动、动力响应、射击密集度等,建立了武器动态性能与系统总体参数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为解决制约"金属风暴"武器发展的难题,为"金属风暴"武器动态设计、改进和性能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手段。
二、超高射频弹幕武器弹药系统研究报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高射频弹幕武器弹药系统研究报导(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媒介情境理论的弹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媒介情境理论 |
2.弹幕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弹幕与媒介情境论 |
(一)弹幕概述 |
1.弹幕的由来与含义 |
2.弹幕的媒介特征 |
3.弹幕技术的应用 |
(二)媒介情境论的主要内容 |
1.媒介、场景和信息系统 |
2.新媒介营造新场景 |
3.行为模式的改变 |
4.社会角色的转换 |
(三)弹幕与媒介情境论的结合 |
二、作为场景的弹幕 |
(一)弹幕场景的构建要素 |
1.媒介技术:弹幕场景的驱动力 |
2.社会文化:弹幕场景的推动力 |
3.受众需求:弹幕场景的主动力 |
(二)弹幕场景的表现形式 |
1.跨越时空的媒介场景 |
2.信息共享的内容场景 |
3.虚拟在场的社交场景 |
三、弹幕场景中的行为模式 |
(一)前台与后台的角色转换 |
(二)弹幕场景中的参与行为 |
1.表演者与呈现行为 |
2.观看者与观看行为 |
(三)弹幕场景中的交往行为 |
(四)行为规则与互动礼仪 |
四、弹幕场景中的社会角色 |
(一)群体身份的塑造 |
1.趣味聚合 |
2.符号区隔 |
(二)等级制度的重构 |
1.权威消失 |
2.等级重构 |
(三)去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
1.儿童与成人的角色模糊 |
2.基于场景的再社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2)某并行发射自动机的协调供弹特性及圆柱凸轮制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并行发射方案与推弹传动系统设计 |
2.1 并行发射原理及自动机模型 |
2.2 自动机循环图及驱动逻辑关系 |
2.3 供弹方案与传动系统设计 |
2.3.1 发射体组供弹方案 |
2.3.2 推送传动系统设计 |
2.3.3 圆柱凸轮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发射体组推送过程动态仿真 |
3.1 发射体组推送键合理论模型 |
3.1.1 键合图与键合空间 |
3.1.2 推发射体组模型构建及状态方程 |
3.1.3 编程计算结果分析 |
3.2 发射体组推送虚拟样机模型 |
3.2.1 多刚体动力学方程 |
3.2.2 虚拟样机动力学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发射体组替换及自动机后坐特性分析 |
4.1 旋转装置启停定位分析 |
4.2 自动机后坐特性分析 |
4.2.1 自动机后坐过程模型 |
4.2.2 膛体合力 |
4.2.3 FORC缓冲器作用力 |
4.2.4 编程计算结果分析 |
4.2.5 相关实验验证 |
4.2.6 自动机正常运行工况计算 |
4.3 多电机控制及发射全过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凸轮径向间隙及修形分析 |
5.1 不同径向间隙仿真结果 |
5.2 凸轮轮廓面修形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自动机协调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6.1 加速臂及开锁阻力 |
6.1.1 加速臂强度校核 |
6.1.2 闩体开锁阻力分析 |
6.2 FORC缓冲器液室CFD分析 |
6.2.1 CFD基本物理方程与湍流模型 |
6.2.2 缓冲器液室模型及网格划分 |
6.2.3 基本思路和边界条件 |
6.2.4 仿真计算 |
6.3 自动机安全控制逻辑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双源平行激光光幕系统安装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激光光幕系统 |
1.1 系统构成 |
1.2 弹丸过靶坐标解算模型 |
2 检测阵列安装误差分析 |
2.1 上下偏移误差 |
2.2 上下偏转误差 |
2.3 前后偏转误差 |
2.4 综合误差分析 |
3 试验验证 |
4 结论 |
(4)高频发射武器内弹道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火炮膛内火药气体状态方程的建立 |
2 高频发射武器内弹道模型的建立 |
2.1 内弹道基本方程组 |
2.2 内弹道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 |
3 内弹道计算实例 |
3.1 非耦合发射 |
3.2 弱耦合发射 |
3.3 强耦合发射 |
4 结束语 |
(5)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高射频火炮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超高射频火炮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超高射频火炮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发射物理过程 |
2.2.1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基本结构 |
2.2.2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描述 |
2.3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经典内弹道数学模型建立 |
2.3.1 基本假设 |
2.3.2 基本方程组 |
2.4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数值解法 |
2.5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经典内弹道程序数值验证 |
2.6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2.6.1 装填条件及计算参数 |
2.6.2 发射时间间隔对内弹道性能参数的影响 |
2.6.3 装填条件对内弹道性能参数的影响 |
2.6.4 最大膛内压力和炮口速度的定量修正公式 |
2.7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 |
2.7.1 发射时间间隔6 ms时一致性校正结果 |
2.7.2 发射时间间隔3 ms时一致性校正结果 |
2.8 本章小结 |
3 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发射物理过程 |
3.2.1 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基本结构 |
3.2.2 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描述 |
3.3 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经典内弹道数学模型建立 |
3.3.1 基本假设 |
3.3.2 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经典内弹道数学模型 |
3.3.3 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数学数值解法 |
3.4 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3.4.1 整装式弹药结构尺寸参数与内弹道计算参数 |
3.4.2 发射时间间隔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3.4.3 装填条件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3.5 弹药整装式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 |
3.5.1 发射时间间隔6 ms时一致性校正结果 |
3.5.2 发射时间间隔3 ms时一致性校正结果 |
3.5.3 一致性校正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弹丸自锁定位方案研究 |
4.1 引言 |
4.2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弹丸自锁定位方案 |
4.2.1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弹丸定位方案选择 |
4.2.2 弹丸自锁定位方案简介 |
4.3 弹丸自锁定位方案静力学分析 |
4.3.1 静力平衡条件不等式推导 |
4.3.2 最大摩擦系数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
4.3.3 止退环结构参数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
4.3.4 ε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
4.4 弹丸自锁定位方案有限元分析模型与求解方法 |
4.4.1 引言 |
4.4.2 基本假设 |
4.4.3 动力学分析计算模型 |
4.4.4 动力学分析计算模型求解方法 |
4.4.5 计算条件 |
4.5 弹丸自锁定位方案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分析 |
4.5.1 弹丸自锁定位方案定位性能数值验证 |
4.5.2 最大摩擦系数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
4.5.3 弹丸自锁定位结构参数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两相流模型的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一维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建立 |
5.2.1 基本假设 |
5.2.2 数学模型 |
5.3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两相流内弹道模型数值解法 |
5.3.1 差分格式及稳定性条件 |
5.3.2 滤波技术 |
5.3.3 守恒性检查 |
5.3.4 网格生成和合并技术 |
5.3.5 初始条件 |
5.3.6 边界条件 |
5.4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两相流内弹道程序数值验证 |
5.5 基于两相流模型的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5.1 发射时间间隔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5.5.2 装填条件对串联发射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5.6 基于两相流模型的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校正 |
5.6.1 发射时间间隔6 ms时一致性校正结果 |
5.6.2 发射时间间隔3 ms时一致性校正结果 |
5.6.3 一致性校正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膛口流场对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影响分析 |
6.1 引言 |
6.2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单管膛口流场计算模型 |
6.2.1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单管膛口流场过程描述 |
6.2.2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过程计算模型 |
6.2.3 弹丸出炮口后运动方程 |
6.2.4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单管膛口流场计算模型 |
6.3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单管膛口流场模型数值解法 |
6.3.1 内弹道模型和弹丸出炮口后运动方程数值解法 |
6.3.2 膛口流场计算区域网格划分 |
6.3.3 膛口流场计算模型数值解法 |
6.3.4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6.4 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单管膛口流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6.4.1 发射时间间隔6 ms时膛口流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6.4.2 发射时间间隔4 ms时膛口流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6.4.3 发射时间间隔3 ms时膛口流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6.4.4 发射时间间隔0.8 ms时膛口流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6.4.5 膛口流场对弹药串联装填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7.1 论文主要工作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光幕阵列的变速曲线弹道弹丸飞行参数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弹丸飞行参数简介 |
1.3 弹丸飞行参数测量技术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弹丸飞行参数测量方法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弹丸飞行参数光幕阵列测量法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3 多弹丸同时着靶时弹丸飞行参数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六光幕阵列匀速直线弹道测量模型和可测性 |
2.1 六光幕阵列测量原理 |
2.2 六光幕阵列阵型结构研究 |
2.2.1 光幕阵列平面方程的数学表达式 |
2.2.2 匀速直线弹道飞行参数测量原理 |
2.2.3 基于三角函数法推导光幕阵列测量公式 |
2.3 光幕阵列的构建基本要素 |
2.3.1 光幕阵列基本阵形的构建与演变 |
2.3.2 空间运动方程存在唯一解的必要条件 |
2.3.3 光幕阵列可测性的数学表达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六光幕阵列变速曲线弹道测量方法研究 |
3.1 变速曲线弹道弹丸空间运动曲线测量方法 |
3.1.1 弹丸空间运动过程受力状态分析 |
3.1.2 仅考虑重力影响的弹丸运动方程 |
3.1.3 仅考虑空气阻力影响的弹丸运动方程 |
3.1.4 同时考虑重力和空气阻力影响的弹丸运动公式 |
3.2 与匀速直线弹道测量模型的比较 |
3.2.1 不同靶距情况下测量数据差值仿真计算与分析 |
3.2.2 不同速度情况下测量数据差值仿真计算与分析 |
3.2.3 实弹比对试验 |
3.3 实时测量空气阻力加速度的光幕阵列构建 |
3.3.1 两点速度衰减法测量空气阻力加速度 |
3.3.2 实时测量阻力加速度的光幕阵列 |
3.3.3 实时测量空气阻力加速度试验 |
3.4 变速曲线弹道模型测量误差分析 |
3.4.1 测量误差影响因素 |
3.4.2 变速曲线弹道弹丸飞行参数测量误差分析与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4 弹丸穿过倾斜梯形光幕的特征时刻提取方法研究 |
4.1 弹丸过幕信号特性分析 |
4.1.1 影响弹丸过幕信号特性的因素 |
4.1.2 过幕信号的频率特性分析 |
4.2 弹丸穿过光幕数学建模 |
4.2.1 广义互相关测时法与幕中触发法比较 |
4.2.2 幕中触发特征时刻点与光幕厚度中心面的关系 |
4.2.3 弹丸倾斜穿过梯形光幕过程分析 |
4.2.4 方位角对过幕时刻信息提取的影响 |
4.3 梯形光幕触发特征时刻点提取方法 |
4.3.1 弹丸过幕信号数据的坏点剔除与细分拟合 |
4.3.2 弹尾到达光幕中心面的时刻特征提取 |
4.3.3 过幕触发特征时刻点提取方法数学仿真 |
4.3.4 过幕特征时刻提取方法试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光幕阵列工程实现关键技术与弹丸飞行参数测量试验研究 |
5.1 室外用镜头式光幕阵列阵型设计 |
5.1.1 单镜头单光幕构建N形光幕阵列 |
5.1.2 单镜头三光幕构建三光幕阵列 |
5.1.3 幕面空间夹角的优化设计 |
5.2 室内用镜头式光幕阵列的探测灵敏度分析 |
5.2.1 室内用镜头式光幕探测器的实现与探测灵敏度模型 |
5.2.2 扇形光幕探测灵敏度计算、仿真与试验 |
5.2.3 改变光源亮度调整灵敏度分布 |
5.2.4 六光幕阵列用光源测试试验 |
5.3 光幕阵列测量弹丸飞行参数试验与结果分析 |
5.3.1 步枪弹飞行参数测量试验 |
5.3.2 近炸引信作用距离测量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多弹丸飞行参数光幕阵列测量方法研究 |
6.1 多管齐射武器发射弹丸飞行参数测试需求 |
6.2 空间细分两光幕区截测速 |
6.2.1 光幕空间细分方法 |
6.2.2 细分光幕实现方法与试验 |
6.3 细分六光幕阵列测量多管齐射武器发射弹丸飞行参数 |
6.3.1 细分六光幕测量方法研究 |
6.3.2 过幕时刻序列组合算法公式推导 |
6.3.3 仿真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论文创新之处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多管齐射武器弹幕参数的细分光幕阵列测试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细分光幕工作原理 |
2 时间序列组合算法 |
3 仿真验证 |
4 光幕的实现与验证 |
5 结论 |
(8)高射频武器弹着点坐标测量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声靶法 |
1.2.2 CCD光电测量法 |
1.2.3 光电法测量弹丸坐标和速度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概述 |
2.1.1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2.1.2 设计原则 |
2.2 测试系统总体方案 |
2.2.1 测试系统工作原理 |
2.2.2 测试系统总体组成 |
2.3 测试系统各个子模块设计 |
2.3.1 机械结构设计 |
2.3.2 平行光幕设计 |
2.3.3 光电转换及采集电路设计 |
2.3.4 数据通信和上位机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3 平行光幕及机械结构设计 |
3.1 概述 |
3.2 光学系统设计 |
3.2.1 平行光系统设计原理 |
3.2.2 点光源的选型 |
3.2.3 光学透镜参数的选择 |
3.2.4 平行光幕的强度测量与分析 |
3.3 机械结构设计 |
3.3.1 机械结构的技术要求与设计原则 |
3.3.2 整体机械结构设计 |
3.3.3 光幕靶主体框架及高度调节装置设计 |
3.3.4 抗冲击制动设备 |
3.3.5 发射和接收单元及其安装连接件设计 |
3.3.6 靶距调节装置结构设计 |
3.4 抗冲击防护设计 |
3.4.1 结构设计优化 |
3.4.2 增加抗冲击防护材料 |
3.4.3 采用贴片器件和电路封装 |
3.5 本章小结 |
4 模数转换与锁存模块设计 |
4.1 概述 |
4.2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
4.2.1 光电探测器件的选型 |
4.2.2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4.3 锁存与逻辑控制模块设计 |
4.3.1 数字逻辑电路的功能模块划分 |
4.3.2 锁存模块的硬件组成及软件实现 |
4.3.3 逻辑控制模块的硬件组成及软件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控制系统与上位机软件设计 |
5.1 概述 |
5.2 采集控制及通信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5.2.1 采集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5.2.2 串口通信电路的设计 |
5.3 DSP采集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5.3.1 数据采集及上位机通信主控程序设计 |
5.3.2 中断锁存子程序设计 |
5.4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
5.4.1 串口设置与状态查询功能设计 |
5.4.2 采集数据判读功能设计 |
5.4.3 坐标及速度解算和数据处理功能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测试精度分析及实验验证 |
6.1 概述 |
6.2 测试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坐标测量误差来源受到的影响因素 |
6.2.2 测速精度分析 |
6.3 实验验证 |
6.3.1 实验室5mm口径气枪弹弹着点坐标和速度测试实验 |
6.3.2 室内靶道7.62mm口径步枪弹着点坐标与速度测试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9)超高射频串联发射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设计 |
1.1 整体结构设计 |
1.2 弹丸设计 |
1.3 电子控制测试装置设计 |
2 试验设计 |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点火控制装置试验 |
3.2 膛内压力及弹丸膛口速度 |
1) 3发串联弹组中各尾翼连接长度相同 |
2) 调整3发串联弹组中各尾翼连接长度 |
3) 调整五发串联弹组各尾翼连接长度 |
4 结束语 |
(10)“金属风暴”武器发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金属风暴”武器发射动力学模型 |
2 “金属风暴”武器振动特性 |
3 “金属风暴”武器发射动力学方程 |
3.1 “金属风暴”武器体动力学方程 |
3.2 弹丸发射动力学方程 |
3.3 内弹道方程 |
4 系统动力响应 |
5 数值仿真结果 |
6 结 论 |
四、超高射频弹幕武器弹药系统研究报导(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媒介情境理论的弹幕研究[D]. 黎川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2]某并行发射自动机的协调供弹特性及圆柱凸轮制造分析[D]. 刘念祖.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3]双源平行激光光幕系统安装误差分析[J]. 徐达,高源,李子民.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8(05)
- [4]高频发射武器内弹道的数值模拟[J]. 刘丽娟,乔相信,乔磊,郭克强,洪晓文.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16(03)
- [5]超高射频火炮内弹道性能参数一致性研究[D]. 罗乔.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6]基于光幕阵列的变速曲线弹道弹丸飞行参数测量方法研究[D]. 田会.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2)
- [7]多管齐射武器弹幕参数的细分光幕阵列测试方法[J]. 田会,焦明星,倪晋平,王国珲.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3(02)
- [8]高射频武器弹着点坐标测量系统的研制[D]. 蔡逸群. 南京理工大学, 2011(12)
- [9]超高射频串联发射系统设计[J]. 郭栋,侯健,常远. 四川兵工学报, 2010(10)
- [10]“金属风暴”武器发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 于海龙,芮筱亭,杨富峰,王刚,刘志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