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晕放电处理对涤纶织物粘接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1](2021)在《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在2020年的发展概况(包括有机硅甲基单体的产能与产量、初级形状聚硅氧烷的进出口情况、有机硅上市企业的营收情况、新增项目投资情况、标准及政策制订情况)与有机硅产品的研发概况(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自研项目及国内有机硅的研发重点)。
朱俐莎[2](2021)在《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制备、表征及其在服装材料功能整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安全和舒适生活的需求,推动着服装材料功能整理技术向绿色、高效、环保的方向不断发展。一些传统的服装材料功能整理技术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缺点,例如高耗水、高耗电、设备昂贵、工艺复杂、排放废水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等,这无疑为整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造成一定的困难。采用创新整理方法,优化传统制备工艺,减少能源物料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实现成本低廉、操作可控的服装材料功能整理方式,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最终目标。此外,受全球传染性疾病的影响,材料的应急防护整理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降低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感染细菌微生物的风险、保证普通消费群体在户外活动期间免受各类危险因素的侵害,也是服装材料功能整理技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技术(Engineered Water Nanostructure,简称EWNS)是一种以静电雾化理论为基础的新型环保技术。该技术通过对金属毛细管供应的液态水施加高电压,使其产生包含电子和大量活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简称ROS)成分的纳米级水雾滴。相关研究表明,每个EWNS结构尺寸为几十纳米,含有大量的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简称OH·)和超氧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简称02·-)成分。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空气净化、食品安全控制和个人护理等领域,但在纤维材料功能整理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相关研究表明,EWNS中的ROS成分具有极强的化学活性,能通过夺氢、加成、取代、氧化等方式与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反应,尤其对纤维素类和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化学反应性。同时,前期实验发现,EWNS技术可以改变纤维材料的表面性能,且对不同成分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基于此,本课题对EWNS技术本身及其在服装材料功能整理中的应用做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点:(1)搭建了参数可调的单针头及双针头EWNS发生装置。基于目前EWNS装置供液不稳定、参数为单一固定设置无法进行调控、感应电极板发生效率低等问题,本课题自主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可连续稳定供液、参数无级可调、感应电极发生效率提升的EWNS发生装置。通过采用微量注射泵连续供液的形式保证EWNS的稳定液体来源;通过调控供液流速、直流电压值、针板间距、针尖距离等参数实现装置的无级参数调节,满足实验探究需求;基于交流电动力学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四针形感应电极板,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发现,该电极板较普通圆环形感应电极板具有更高的最大电场强度值,因此具有更高的EWNS制备效率。研究了单针头EWNS发生装置;考虑到实际生产需求,基于单针头EWNS发生装置,搭建了双针头EWNS发生装置,并通过软件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双针头发生装置的最佳针间距离。(2)研究了制备EWNS的参数条件并对EWNS进行了表征。以有稳定的电流回路、泰勒锥和电晕以及在PET薄膜上不产生可见的雾滴为依据,对EWNS的正常工作状态进行初步判断。经实验,确定了两组可以稳定产生EWNS的参数条件,其供液流速、直流电压和针板间距分别为[1.2 μL/min,-5 kV,0.5 cm]和[1.2 μL/min,-6.8 kV,1 cm]。在此基础上,首先在微观层面上对EWNS的粒径大小以及ROS含量进行表征。通过将EWNS喷在云母片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成像物质进行参数提取,得到EWNS的平均粒径。进一步,利用电子自旋共振仪完成ROS的表征,通过将EWNS与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捕获剂反应,使产生的自旋加合物的信号被仪器所捕捉到,以此检测并计算ROS浓度。结果表明,两组参数产生的EWNS粒径大小非常接近,分别为(36.34±7.11)nm 和(37.11±3.44)nm,但[1.2 μL/min,-5 kV,0.5 cm]产生的OH·和O2·-浓度均高于[1.2 μL/min,-6.8 kV,1 cm]。此外,还在宏观层面上建立了以PET薄膜上的白色圆斑为特征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仅在能够正常制备EWNS的工作状态下,PET薄膜表面可以产生完整的白色圆斑,可将该方法作为表征EWNS存在的依据。(3)研究了 EWNS在服装材料抗菌整理中的应用及机理。选用棉织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经EWNS处理后的棉织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实验发现,经EWNS处理1h后的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到99.9%和99.0%,而未经处理的棉织物对两种细菌的抗菌率均为0%。经EWNS处理5 h的织物,分别静置12 h、24 h、36 h、48 h和72 h后,织物对两种细菌的抗菌率均保持在99.0%以上水平。该结果表明,经EWNS处理后的棉织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性,且这种抗菌性能够保持较长时间。分析表明,这可能是由于EWNS中的OH·与纤维素分子发生夺氢反应,使得生成的水分子附着于棉纤维表面形成水化层,有效阻挡了细菌的粘附。同时ROS可能与纤维素中的酚类物质发生反应,使得酚类物质中羟基的位置或数目发生改变,激活了酚类物质的化学活性,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抗菌性。(4)研究了 EWNS在服装材料亲水整理中的应用及机理。选用涤纶织物作为研究对象,探究EWNS对其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未经EWNS处理的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疏水性,静态接触角可达到113°,而经过EWNS处理的涤纶织物亲水性显着提升,瞬时接触角为43°。处理前后涤纶织物的润湿时间测试发现,经EWNS处理后的样品润湿时间明显低于未处理的样品,且润湿速度随着EWNS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加快。将处理7 h后的涤纶织物静置72 h后,发现织物仍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说明EWNS可以有效提高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同时耐久性较好。红外光谱测试发现,EWNS能够提升涤纶织物亲水性能的主要原因是EWNS中的ROS可能与涤纶发生了氧化反应,使处理后的材料表面产生了极性官能团,从而增加了材料的亲水性。(5)研究了 EWNS在服装材料抗起毛起球整理中的应用及机理。选用羊毛织物作为研究对象,探究EWNS对其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经EWNS处理不同时间后的羊毛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等级提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与未处理羊毛织物相比,经EWNS处理1 h后的羊毛织物起毛起球评价等级提升0.5级以上;处理7 h后,其起毛起球评价等级提升了接近2级。但EWNS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其抗起毛起球的耐久性效果并不佳,与未处理羊毛织物相比,经过EWNS处理7h并静置6h后的羊毛织物,二者抗起毛起球评价等级接近。分析表明,EWNS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提升主要是由附着在纤维表面的纳米级雾滴降低了羊毛纤维的摩擦系数导致的。这些纳米级雾滴起到了与润滑剂相当的作用,使得羊毛纤维之间的滑移更加容易,不容易发生缠结从而使织物的起毛起球趋势有所降低。(6)探究了经EWNS功能整理后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并对EWNS技术进行环保性评价。实验发现,即使经过长时间的EWNS处理,棉、涤纶和羊毛材质的纤维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织物色差均未发生显着变化。说明EWNS未对服装材料的机械强力和外观性能造成显着影响。通过化学品使用分析、耗电量和耗水量的计算,对EWNS进行环保性评价,发现EWNS技术应用在纺织品整理中时,仅仅用了超纯水,并不涉及其他化学品的使用,不会产生副产品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该技术是一项干处理技术,处理后无需进行烘干等二次处理,相较于传统的湿处理方法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此外,理论计算得到,利用EWNS长时间(7 h)处理织物,每1 m2的织物需要消耗约1.26 L的水和1.75 kW·h的电。虽然该数值无法与现有相关技术进行横向比较,但本研究计算所得的结果可以为后续学者研究技术的环保性评价提供相关数据支撑。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该技术有较好的环保潜力。总体来看,在设备研究方面,本课题在搭建EWNS发生装置时提出的优化电极板为静电雾化领域装置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建立的多针头EWNS装置针尖距离的确定方法也为该技术在规模化的实际应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在技术应用方面,本课题首次将EWNS技术应用于服装材料功能整理领域,创新地实现了一种新型、环保的服装材料功能整理方法,为后续研发绿色、可持续的工艺技术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
王雪梅[3](2020)在《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退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纺织工业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保暖性能。在棉织物的织造过程中需要上浆来减少毛羽,提高纱线强度,从而提高织造效率和质量。为了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棉织物必须要进行退浆过程。传统的退浆方法是用强碱溶液高温进行处理,后续还需要水洗,产生的废水pH值较高,必须对废液进行中和,这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浪费。纺织废水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也不利于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找一种成本低、污染少的退浆方法是很有意义。本文采用的等离子体退浆方法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不需要水和化学试剂,也不会影响到棉织物自身性能。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化学药品的用量和废水排放量,降低了成本,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采用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棉织物上的淀粉浆料进行了处理,通过改变等离子体电压、占空比、氧气流量等参数,系统地评价它们对织物失重率、退浆率、白度、毛细效应、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占空比和氧气流量的增加,棉织物的失重率、退浆率和毛效都增大,占空比超过60%时增加速率变缓;随着处理电压的增大,失重率和退浆率逐渐增加,毛效先增加后减小;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白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不大,抗拉强度略有提高。等离子体处理的最佳参数为:电压为320V,占空比为60%,氧流量为1000L/h,此时退浆率为10.46%,抗拉强度为168.4N,退浆效果均优于传统退浆棉织物。由于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设备加工空间较小,反应速率慢,所以采用常压宽幅等离子体装置,可以用于工业化应用。探究了等离子体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对棉织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放电电流的增加和放电时间的延长,失重率和毛效也随之增加,抗拉强度先增加再减少,退浆率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综上所述,常压等离子体退浆的效果良好,节能环保,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传传[4](2019)在《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改善聚合物粘接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聚合物材料难于粘接的问题,论文利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s)处理聚合物表面改善其粘接性能。从APPJs发生装置切入,研究三种典型APPJs改善典型聚合物聚乙烯(PE)粘接性能的效果及机理,利用APPJs阵列进行了粘接性能改善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了利用APPJs改善聚合物的粘接性能,自行搭建了一套APPJs发生装置,并通过不同的电极产生了裸电极以及交叉场、平行场介质阻挡三种典型的APPJs,分别探究了放电电压和气体流量对三种APPJs放电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了适合聚合物处理的放电参数,并对该参数下的射流进行了特性分析。为了探究不同类型APPJs改善聚合物粘接性能的效果及机理,首先分别利用三种APPJs以PE为典型聚合物进行表面处理试验,分别对处理后的PE表面进行了水接触角(WCA)测量以表征PE表面的亲水性,并使用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亲水性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三种APPJs处理后的PE表面WCA均会明显降低,并最终保持不变,即亲水性提高;经过裸电极APPJs处理之后的PE表面SEM照片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经过介质阻挡APPJs处理之后的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凹坑微观结构,表面粗糙度增加,且平行场刻蚀速率更快;三种APPJs均能使得处理表面的氧元素含量提高,碳元素含量降低,引入新的含氧活性官能团。PE粘接试验结果表明:三种APPJs均能改善其粘接性能,但是平行场APPJs的效果最佳;同样参数下的聚四氟乙烯(PTFE)粘接试验证明了APPJs也能有效改善其粘接性能。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制备了一种裸电极-平行场APPJs阵列两用大面积等离子体射流发生装置,然后分别利用两种APPJs阵列进行了PE粘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同类型的单个射流,射流阵列在大大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大幅改善粘接强度。
谌斌[5](2019)在《三元乙丙橡胶与聚酯帘线的粘合及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EPDM/聚酯帘线复合材料的粘合及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间甲白粘合体系中间苯二酚的种类、增粘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聚酯纤维进行表面化学改性等来考察对EPDM与聚酯帘线的粘合及其它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间苯二酚PN760、HRT1863及SL3020并用其它增粘剂(如1731HS、STR等)对于EPDM/聚酯帘线复合材料的粘合及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L3020粘合体系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性能优异,HRT1863粘合体系的100%定伸应力性能优异,PN760粘合体系的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性能优异,HRT1863粘合体系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优异;HRT1863粘合体系的粘合性能最好,PN760粘合体系次之,SL3020粘合体系的粘合性能最差。其次,研究了三种不同种类的增粘助剂1731HS、LIR-50及TH220,通过改变用量来考察对EPDM物理机械性能及其EPDM/聚酯帘线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1731HS来说,当1731HS用量为6份,EPDM/聚酯帘线的粘结强度较高;随着1731HS用量的增加,EPDM/聚酯纤维复合材料的粘合疲劳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对于LIR-50来说,当LIR-50用量为10份时,EPDM/聚酯帘线的粘结强度较高;随着LIR-50用量的增加,EPDM/聚酯纤维复合材料的粘合疲劳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当LIR-50用量达到10份时,粘合疲劳性能最好。对于TH220来说,随着TH220用量的增加,EPDM/聚酯帘线的粘合力先升高后下降;随着TH220用量的增加,EPDM/聚酯纤维复合材料的粘合疲劳性能逐渐降低。最后,研究了聚酯纤维的表面改性对于纤维表面特性及EPDM/聚酯帘线粘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H550、KH570和等离子体处理后,C元素含量下降,O元素含量上升,O/C值升高,KH550和KH570处理的纤维表面出现了Si元素;通过红外谱图分析,KH550和KH570成功接枝到纤维表面,等离子体处理使纤维表面含氧基团增多;复合材料的静态粘合和粘合疲劳结果表明,KH550的处理效果最好。KH550及KH550/CO2处理后,纤维表面的C元素含量下降,O元素含量上升并且有新元素Si出现,经过TDI及TDI/CO2处理后,纤维表面的C元素含量下降,O元素含量下降,O/C值提高,并且有新元素N出现;通过红外谱图分析,发现TDI成功接枝到纤维表面;复合材料的粘合性能结果表明,KH550/CO2的处理效果最好。
侯玉双[6](2017)在《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及胶接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作为木塑复合材料的典型代表,兼具木材和塑料的双重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却因其连接方式的局限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相较于目前广泛应用的机械连接方式,胶接连接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质轻等特点,可以有效地避免应力集中,还可以使木塑制品做到无缝连接,这尤其适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的大型复杂结构制品的设计应用,但因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中低表面能的聚乙烯成分,造成其难以利用胶接的方法进行连接,并且胶接耐久性差。对被粘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是胶接连接时常用到的处理手段,但应用于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表面处理的方法并不多,且单一的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为实现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快速胶接并获得具有良好耐久性的胶接接头,本论文立足于偶联剂涂覆和等离子体放电相结合的方法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进行协同表面处理,采用胶接性能测试并结合表面接触角、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以及表面形貌观测等微观分析方法研究偶联剂涂覆处理与等离子体放电的协同效应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性质、胶接强度以及不同使用环境下胶接耐久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接头破坏类型及破坏机制的研究,探讨偶联剂涂覆与等离子体放电的协同效应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性能的作用机制,建立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快速表面处理与胶接技术,为实现以胶接方式进行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无缝连接、扩大其应用范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工艺方法。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经偶联剂涂覆和等离子体放电协同表面处理后,材料的表面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表面接触角下降,材料表面的润湿性得到明显改善。材料表面含氧活性基团增多,出现了大量的—OH、—C=O和—O—C=O等含氧极性基团,O/C增加,而且偶联剂与材料表面形成了牢固的化学键连接,这都极大地改善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的性能。相比其他单一的表面处理方法,协同表面处理后的胶接接头不但胶接强度有了很大提高,在水环境、热环境以及自然老化环境中的耐久性能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表现出了两种处理方法的协同作用效果。协同表面处理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长期处于水、热等老化环境中,会发生胶接接头的失效,温度的变化会加剧失效效应。通过对在水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材料表面性质演变的研究,发现水环境中材料的表面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老化环境下表面性质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的失效。在水环境中,水分子对胶接界面的解吸附及胶黏剂和材料本身膨胀、降解所产生的内应力是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失效的主要原因;在自然老化环境中,内应力与外界环境的互相加强作用是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失效的主要原因;在热老化环境中,热氧化降解及界面内应力所造成的胶接接头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改变是胶接接头失效的主要原因。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经偶联剂涂覆和等离子放电协同表面处理后,在相同老化环境下,相比其他单一的表面处理方法,经协同处理的试样表面被水分子破坏的程度明显要小。在水环境中,经协同表面处理的试样能长时间保持其原有的表面形貌,并可以有效减少胶接界面处缺陷的产生与发展。偶联剂涂覆和等离子放电协同表面处理提高了材料表面与胶黏剂的结合力及胶接界面抵御水分子破坏的能力,并通过偶联剂的封闭作用减少了水分子对材料表面的破坏作用,这是协同表面处理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具有良好耐水性能的原因。偶联剂涂覆与等离子体放电协同表面处理充分地利用了偶联剂“分子桥”的结构特点以及等离子体作用的快速高效清洁性,表现出优异的表面改性效果。协同表面处理能同时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中所含的聚乙烯和木粉成分起作用,处理效果远大于单一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并有效地弥补了单独使用偶联剂涂覆或等离子体处理时的缺陷,表现出处理方法的协同效应。在保证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强度高、耐久性好的前提下,实现了快速的处理与胶接。
李国涵,张贤国,洪约利,张瑞萍[7](2017)在《等离子体技术在合成纤维改性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等离子体加工是一种新型的纺织品加工技术,具有条件温和、处理时间短、效果明显和清洁环保等优点.文章主要简述了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产生方法及作用原理,并从等离子体对纤维和织物的作用机理出发,重点探讨了目前等离子体在涤纶、丙纶、锦纶、腈纶、对位芳纶、PBO纤维和UHMWPE纤维中的应用情况.指出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的亲水性、黏合性及染色性能都得到了改善,另外等离子体处理对纤维产生刻蚀,改善了后续整理的效果,可以发挥纤维在复合材料中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也分析了等离子体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发展的障碍,包括等离子体技术本身的、纺织行业相关的和时效性等一些问题,并展望其在纺织工业中的发展前景.
刘宇飞[8](2016)在《自润滑关节轴承PTFE/Kevlar织物衬垫粘接强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润滑关节轴承具有抗冲击、耐腐蚀、振动小、摩擦因数低、适用温度范围广、承载能力大、寿命长、免维护、无润滑污染物等优异特性,在航空航天、轻工业、铁路机械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自润滑材料作为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轴承的使用性能及寿命。PTFE(聚四氟乙烯)/Kevlar织物衬垫优良的摩擦磨损性能使其成为极受欢迎的轴承自润滑材料。为了使织物衬垫发挥作用,须将其粘接在轴承内外圈的摩擦面上,其粘接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自身性能的发挥,最终决定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性能表现。但是PTFE纤维与Kevlar纤维是非常难以粘接的材料,因此需要对粘接面进行适当的处理并选取合适的粘接参数,从而获得较好的粘接强度。本文通过PTFE/Kevlar织物衬垫与关节轴承外圈进行粘接,借助剥离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粘接参数下的粘接强度。首先,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了外圈内球面表面粗糙度、粘接压力、粘接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对PTFE/Kevlar织物衬垫粘接强度的影响;然后,根据影响程度发现规律,选取适当的因素水平,运用正交试验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对粘接强度的影响并总结归纳出较优粘接方案。最后,借助ABAQUS软件对粘接过程进行热应力耦合与接触应力分析,拟合归纳出相应的公式,为快速确定不同规格的关节轴承在粘接时需要的粘接压力提供指导。论文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设计了通过橡胶膨胀变形对织物衬垫施加压力的粘接模具,从而避免了加压不均的情况且操作简便;二是通过粘接与剥离试验综合研究多元影响,分析规律得出了较优粘接方案,从而对自润滑关节轴承制备过程中织物衬垫的粘接操作具有指导意义;三是借助ABAQUS软件对粘接参数的选取进行公式提炼,从而对其他尺寸关节轴承进行织物衬垫粘接时橡胶挤压力的选取具有推广价值。
李永强[9](2013)在《温敏纺织品的等离子体诱导接枝制备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水凝胶可感知外界温度的细微变化并产生体积相变,是生物组织领域一种理想的温敏材料。但PNIPAAm本身机械强度很差,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通过接枝方法,如化学引发接枝、光引发接枝、辐射引发接枝和等离子体诱导接枝等,将其到接枝到力学性能较好的纤维基材上可望克服这一不足。其中,等离子体诱导接枝法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有效率的干式加工技术,备受研究者关注,但与其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本文以棉织物和涤纶织物为基质,利用低压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和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活化纤维表面,通过不同的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过程,在织物表面接枝聚合N-异丙基丙烯酰胺,成功制备了温度响应型棉织物和涤纶织物。探明了等离子体处理参数、接枝反应参数对诱导接枝反应的影响;考察了接枝织物的温度响应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明确了接枝率与织物开关效应之间的关系;运用FESEM、SEM、FTIR、EDS、XPS、1HNMR、EPR等各种分析手段表征接枝织物表面形貌及结构,并结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活性种的诊断和分析,揭示了棉织物和涤纶织物的等离子诱导接枝机制。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包括等离子体放电功率、气体压强、气体流量、处理时间)对织物间接引发接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活化纤维,氧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放电功率、气体压强均与织物间接引发接枝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等离子体对织物表面活化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刻蚀作用,而过强的刻蚀作用会削弱对织物的活化效果;控制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可以获得较高的接枝率;采用APGD等离子体活化棉纤维,激励电压在90-120V范围内,通入一定量的氩气,可获得较好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同时控制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可有效地获得较高的接枝率。对直接引发接枝方式也进行了研究,对涤纶织物,相比氧等离子改性后在单体溶液中进行接枝的方法,氩等离子体共引发接枝需要更长的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及更高的放电功率,方能获得较高的接枝率。探讨了单体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经等离子诱导活化的棉织物和涤纶织物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之间接枝反应影响,获得了较佳的接枝反应条件。单体用量的提高会相应的提高接枝率;反应温度以15-20℃为宜,过高的反应温度会使已接枝的温敏聚合物在织物表面发生相变收缩,限制单体的扩散,从而降低棉织物和涤纶织物的接枝率;为保证反应能彻底进行,棉织物接枝反应时间选取16h为宜,涤纶织物接枝反应时间选取8h为宜。棉织物和涤纶织物等离子体诱导接枝后的水通量和差热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和未处理织物相比,接枝织物在不同温度的水通量有明显的差异;氧等离子体和APGD等离子体诱导接枝后的棉织物在34℃附近具有明显的相转变行为;而氧等离子体诱导接枝及氩等离子体共引发接枝涤纶织物在32℃34℃附近具有明显的相转变行为;氧等离子体诱导接枝棉织物及涤纶织物的温度响应系数随着接枝率的提高而愈加明显,但接枝涤纶织物接枝率达到某一临界值后,再继续增大反而会削弱接枝织物的开关效应。织物表面润湿性实验和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APGD等离子体诱导接枝棉织物在低于相转变温度时织物表面表现为亲水性,在室温时水接触角为0°,高于相转变温度时织物表面表现为疏水性,在40℃时水接触角为128.3°。亚甲基蓝染色实验结果从侧面佐证了接枝涤纶织物的温度响应性能。涤纶织物的氧等离子体诱导接枝反应中,BIS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接枝率和接枝均匀性,但过高的用量会削弱接枝织物的开关效应;过高的反应温度也会降低涤纶接枝物的温度响应系数;在一定范围内,接枝聚合过程中亲水性单体AAm的加入可以使接枝涤纶织物的相变温度增大,并且其随着AAm用量的增加而增高;水环境中盐溶液使LCST向低温方向调节,LCST随着NaCl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接枝织物的红外光谱、EDS、XPS分析和电镜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诱导接枝后,棉织物、涤纶织物表面已引入了PNIPAAm。EPR分析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活化后的棉织物、涤纶织物表面均产生了自由基。等离子体诊断结果表明APGD等离子体中包含Ar正离子、O正离子、N正离子。在氧等离子体或APGD等离子体对棉织物活化过程中,自由基主要产生于棉纤维大分子C(2)和C(6)的羟基位置,并以此为中心发生了接枝聚合反应。氧等离子体或氩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的活化过程中,自由基主要产生于涤纶大分子中乙二醇链段上,并以此为中心发生了接枝聚合反应。
周长城,李忠东,王兆军,鞠国良[10](2011)在《涤纶–TPU涂层织物界面性能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涤纶织物表面惰性是制约涤纶–TPU涂层织物复合牢度的重要因素,纤维及织物表面改性是改善涂层与织物界面结合效果的有效措施。在分析涤纶–TPU涂层织物界面结合强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涤纶织物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以及涂层织物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
二、电晕放电处理对涤纶织物粘接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晕放电处理对涤纶织物粘接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发展概况 |
2 产品研发进展 |
2.1 硅橡胶 |
2.1.1 室温硫化硅橡胶 |
2.1.2 热硫化硅橡胶 |
2.1.3 加成型硅橡胶 |
2.2 硅油 |
2.3 硅树脂 |
2.4 硅烷 |
2.5 其它有机硅材料 |
2.6 有机硅改性有机材料 |
2.6.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
2.6.2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
2.6.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
2.6.4 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
(2)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制备、表征及其在服装材料功能整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基本概述 |
1.2.1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定义 |
1.2.2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发展历程 |
1.3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制备、表征及已有应用 |
1.3.1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制备 |
1.3.2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表征 |
1.3.3 EWNS的已有应用 |
1.4 纺织品功能整理的相关概述 |
1.5 研究现状不足及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5.2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装置搭建 |
2.1 引言 |
2.2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装置的设计 |
2.2.1 单针头装置总体设计 |
2.2.2 供液系统 |
2.2.3 放电系统 |
2.2.4 辅助系统 |
2.3 电极板形状的确定 |
2.3.1 理论依据 |
2.3.2 电场仿真方法建立 |
2.3.3 COMSOL电场仿真结果 |
2.4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装置的器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基本参数 |
3.2.1 单针头装置基本参数条件确定 |
3.2.2 单针头装置正常工作状态判断 |
3.3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微观表征 |
3.3.1 粒径测试方法及结果 |
3.3.2 自由基含量测试方法及结果 |
3.3.3 结果分析 |
3.4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宏观表征 |
3.4.1 PET薄膜表征方法的建立 |
3.4.2 表征结果 |
3.5 双针头装置针间距离的确定 |
3.5.1 COMSOL软件仿真确定双针头间距 |
3.5.2 实验验证针间距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在服装材料抗菌整理中的应用及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材料选择 |
4.2.2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
4.3 实验测试方法 |
4.3.1 织物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处理 |
4.3.2 抗菌性能测试 |
4.3.3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形貌测试 |
4.3.4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元素测试 |
4.3.5 织物处理前后红外光谱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织物抗菌性能分析 |
4.4.2 处理前后织物表面形貌分析 |
4.4.3 处理前后织物表面元素分析 |
4.4.4 处理后织物官能团分析 |
4.4.5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对提高织物抗菌性的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在服装材料亲水整理中的应用及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材料选择 |
5.2.2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
5.3 实验测试方法 |
5.3.1 织物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处理 |
5.3.2 亲水性测试 |
5.3.3 亲水耐久性测试 |
5.3.4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形貌测试 |
5.3.5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元素测试 |
5.3.6 织物处理前后红外光谱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织物亲水性能分析 |
5.4.2 亲水耐久性测试分析 |
5.4.3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形貌测试 |
5.4.4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元素分析 |
5.4.5 织物处理前后官能团分析 |
5.4.6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对提高织物亲水性能的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在服装材料抗起毛起球整理中的应用及机理 |
6.1 引言 |
6.2 实验设计 |
6.2.1 实验材料选择 |
6.2.2 实验方案设计 |
6.3 实验测试方法 |
6.3.1 织物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处理 |
6.3.2 抗起毛起球测试方法 |
6.3.3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形貌测试 |
6.3.4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元素测试 |
6.3.5 织物处理前后红外光谱测试 |
6.3.6 处理前后纤维摩擦系数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分析 |
6.4.2 织物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貌测试 |
6.4.3 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元素分析 |
6.4.4 织物处理前后官能团分析 |
6.4.5 处理前后纤维摩擦系数分析 |
6.4.6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对提高织物抗起毛起球的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功能整理织物服用性能及技术环保性评价 |
7.1 引言 |
7.2 功能整理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评价 |
7.2.1 相关测试方法 |
7.2.2 测试结果分析 |
7.3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技术的环保性评价 |
7.3.1 化学品使用情况 |
7.3.2 耗水评价 |
7.3.3 耗电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云母片原样表面粗糙度值提取 |
附录二 -5 kV条件下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尺寸估算 |
附录三 -6.8 kV条件下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尺寸估算 |
附录四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处理时间的确定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情况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成员 |
(3)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退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等离子体技术 |
1.2.1 等离子体的概念 |
1.2.2 等离子体的发现与认识 |
1.2.3 等离子体气体放电方式 |
1.2.4 等离子体的作用原理 |
1.2.5 等离子体的表面处理方法 |
1.2.6 等离子体在纺织上的应用 |
1.3 棉织物的常用退浆工艺 |
1.4 等离子退浆工艺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的退浆 |
2.1 实验材料、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酶退浆工艺 |
2.2.2 常压等离子体工艺 |
2.2.3 等离子工艺优化方案 |
2.3 测试方法 |
2.3.1 失重率 |
2.3.2 退浆率 |
2.3.3 润湿性 |
2.3.4 白度 |
2.3.5 抗拉强度 |
2.3.6 扫描电镜SEM图 |
2.3.7 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等离子体处理电压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2.4.2 等离子体占空比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2.4.3 O_2流量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2.4.4 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
2.4.5 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T-IR)分析 |
2.4.6 不同退浆方法对棉织物物理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压宽幅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的退浆 |
3.1 实验材料、药品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药品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3 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等离子体放电时间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4.2 等离子体放电电流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4.3 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改善聚合物粘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改善聚合物粘接性能研究现状 |
1.2.1 力化学处理法 |
1.2.2 高温熔融法 |
1.2.3 涂覆法 |
1.2.4 化学修饰法 |
1.2.5 高能辐射处理法 |
1.3 等离子体改善聚合物粘接性能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2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发生装置 |
2.1 等离子体及其分类 |
2.2 APPJs发生装置及射流特性分析 |
2.2.1 APPJs发生装置 |
2.2.2 裸电极APPJs及其特性分析 |
2.2.3 介质阻挡APPJs及其特性分析 |
2.3 章小结 |
3 APPJs改善聚合物粘接性能 |
3.1 裸电极APPJs改善聚合物粘接性能 |
3.1.1 处理前后表面亲水性 |
3.1.2 粘接强度 |
3.2 介质阻挡APPJs改善聚合物粘接性能 |
3.2.1 处理前后表面亲水性 |
3.2.2 粘接强度 |
3.3 章小结 |
4 APPJs阵列改善聚合物粘接性能 |
4.1 APPJs阵列装置及放电特性 |
4.1.1 APPJs阵列装置 |
4.1.2 APPJs阵列放电特性 |
4.2 APPJs阵列改善PE粘接性能 |
4.3 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三元乙丙橡胶与聚酯帘线的粘合及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EPDM简介 |
1.2.1 EPDM的分类 |
1.2.2 EPDM的配合和加工 |
1.2.3 EPDM的性能与应用 |
1.2.4 EPDM的相关研究 |
1.3 聚酯纤维 |
1.3.1 PET纤维的结构 |
1.3.1.1 PET纤维的形态结构 |
1.3.1.2 PET纤维的分子结构 |
1.3.1.3 PET纤维的超分子结构 |
1.3.2 PET纤维的性能 |
1.3.3 PET纤维的改性 |
1.3.3.1 PET改性的需求 |
1.4 橡胶与骨架材料的粘合机理[21] |
1.4.1 机械理论 |
1.4.2 吸附理论 |
1.4.3 化学键理论 |
1.4.4 扩散理论 |
1.4.5 静电理论 |
1.5 促进橡胶/聚酯纤维粘合方法 |
1.5.1 直粘体系 |
1.5.1.1 间甲白体系 |
1.5.1.2 三嗪体系 |
1.5.2 纤维浸胶法 |
1.5.2.1 基于RFL的改进浸渍体系[17] |
1.5.2.2 聚酯纤维二次浸胶工艺 |
1.5.3 聚酯纤维表面改性 |
1.5.3.1 等离子体处理 |
1.5.3.2 硅烷偶联剂处理 |
1.5.3.3 UV辅助表面改性 |
1.5.3.4 超临界CO_2辅助表面改性 |
1.5.3.5 电晕放电处理 |
1.5.3.6 表面化学改性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间苯二酚并用增粘剂对EPDM/聚酯帘线粘合及性能的影响 |
2.1 实验 |
2.1.1 主要原材料 |
2.1.2 配方 |
2.1.3 试样制备 |
2.1.4 实验仪器 |
2.1.5 性能测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红外谱图 |
2.2.2 门尼粘度及硫化特性 |
2.2.3 机械性能 |
2.2.4 热氧老化性能 |
2.2.5 粘合性能 |
2.2.6 动态力学性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增粘助剂种类及用量对EPDM/聚酯帘线粘合及性能的影响 |
3.1 实验 |
3.1.1 主要原材料 |
3.1.2 试样制备 |
3.1.3 实验仪器 |
3.1.4 性能测试 |
3.2 增粘剂1731HS增粘EPDM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配方 |
3.2.2 1731 HS的红外谱图 |
3.2.3 门尼粘度 |
3.2.4 硫化特性 |
3.2.5 机械性能 |
3.2.6 热氧老化性能 |
3.2.7 动态力学性能 |
3.2.8 粘合性能 |
3.2.9 帘线抽出表观形貌 |
3.2.10 MTS |
3.2.11 本节小结 |
3.3 增粘剂LIR-50 增粘EPDM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配方 |
3.3.2 LIR-50 的红外光谱 |
3.3.3 门尼粘度 |
3.3.4 硫化特性 |
3.3.5 机械性能 |
3.3.6 热氧老化性能 |
3.3.7 动态力学性能 |
3.3.8 粘合性能 |
3.3.9 帘线抽出表观形貌 |
3.3.10 MTS |
3.3.11 本节小结 |
3.4 增粘剂TH220 增粘EPDM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配方 |
3.4.2 TH220 的红外谱图 |
3.4.3 门尼粘度 |
3.4.4 硫化特性 |
3.4.5 机械性能 |
3.4.6 热氧老化性能 |
3.4.7 加工性能 |
3.4.8 动态力学性能 |
3.4.9 粘合性能 |
3.4.10 帘线抽出表观形貌 |
3.4.11 MTS |
3.4.12 本节小结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聚酯纤维表面化学处理 |
4.1 等离子体与硅烷偶联剂KH550及KH570 改性聚酯纤维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聚酯纤维表面改性处理 |
4.1.2.1 聚酯纤维预处理 |
4.1.2.2 硅烷偶联剂处理 |
4.1.2.3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
4.1.3 实验仪器及测试项目 |
4.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4.1 试样处理 |
4.1.4.2 纤维表面组成分析 |
4.1.4.3 红外光谱分析 |
4.1.4.4 粘合性能 |
4.1.4.5 抽出表面形貌分析 |
4.1.4.6 动态疲劳粘合性能 |
4.1.5 本节小结 |
4.2 超临界CO_2辅助KH550及TDI改性聚酯纤维 |
4.2.1 实验材料 |
4.2.2 聚酯纤维的预处理及实验准备 |
4.2.3 超临界CO_2协助KH550及TDI改性聚酯纤维 |
4.2.4 实验仪器及测试项目 |
4.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5.1 试样处理 |
4.2.5.2 纤维表面组成分析 |
4.2.5.3 红外光谱分析 |
4.2.5.4 粘合性能 |
4.2.5.5 抽出表面形貌分析 |
4.2.5.6 MTS |
4.2.6 本节小结 |
4.3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及胶接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塑复合材料概述 |
1.2.1 木塑复合材料的组成与性能 |
1.2.2 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
1.3 木塑复合材料的连接 |
1.3.1 机械连接 |
1.3.2 焊接连接 |
1.3.3 胶接连接 |
1.4 被胶接材料的表面处理 |
1.4.1 固体材料的表面性质 |
1.4.2 材料表面性质的表征 |
1.4.3 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 |
1.5 胶接接头的耐久性 |
1.5.1 环境对胶接耐久性的影响 |
1.5.2 材料对胶接耐久性的影响 |
1.5.3 应力对胶接耐久性的影响 |
1.6 胶接理论 |
1.7 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与胶接研究进展 |
1.7.1 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与胶接 |
1.7.2 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的耐久失效 |
1.8 木塑复合材料用胶黏剂 |
1.8.1 环氧树脂胶黏剂 |
1.8.2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 |
1.9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9.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9.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 |
2.3.1 打磨处理 |
2.3.2 等离子体处理 |
2.3.3 硅烷偶联剂涂覆处理 |
2.3.4 硅烷偶联剂和射流等离子体协同表面处理 |
2.3.5 多异氰酸酯涂覆处理 |
2.3.6 多异氰酸酯和射流等离子体协同表面处理 |
2.4 木塑复合材料的胶接 |
2.5 木塑复合材料的耐久老化实验 |
2.5.1 水煮实验 |
2.5.2 水浸实验 |
2.5.3 热老化实验 |
2.5.4 自然老化实验 |
2.6 测试及表征 |
2.6.1 力学性能测试 |
2.6.2 表面接触角测定 |
2.6.3 吸水率测定 |
2.6.4 时效性测试 |
2.6.5 表面形貌观察(SEM) |
2.6.6 红外光谱分析(AR-FTIR) |
2.6.7 表面元素的测定(XPS) |
3 协同表面处理下PE-WPCs的表面性质与胶接机制 |
3.1 引言 |
3.2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形貌的影响 |
3.3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胶接性能的影响 |
3.3.1 胶接接头的胶接强度 |
3.3.2 胶接接头的破坏形式 |
3.4 协同表面处理的时效性 |
3.5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3.6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结构的影响 |
3.7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元素的影响 |
3.7.1 表面元素相对含量分析 |
3.7.2 表面C谱分析 |
3.7.3 表面O谱分析 |
3.8 PE-WPCs协同表面处理下的胶接机理 |
3.9 本章小结 |
4 协同表面处理下PE-WPCs胶接接头的耐久失效 |
4.1 引言 |
4.2 环境老化对PE-WPCs胶接性能的影响 |
4.2.1 水环境下胶接接头的胶接强度 |
4.2.2 水环境下胶接接头的破坏形式 |
4.3 水环境下PE-WPCs胶接试样的吸水率 |
4.4 水环境下PE-WPCs胶接接头的耐久失效机制 |
4.4.1 研究方法 |
4.4.2 水环境下PE-WPCs的表面形貌 |
4.4.3 水环境下PE-WPCs的表面接触角 |
4.4.4 水环境下PE-WPCs的表面结构 |
4.4.5 水环境下PE-WPCs的表面元素 |
4.4.6 水环境下PE-WPCs胶接接头的耐久失效机制 |
4.5 自然环境下WPCs胶接接头的耐久失效机制 |
4.5.1 研究方法 |
4.5.2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
4.5.3 自然老化环境下胶接接头的胶接强度与破坏模式 |
4.5.4 自然老化环境下胶接接头的耐久失效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PE-WPCs的协同表面处理与快速胶接 |
5.1 引言 |
5.2 协同表面处理下PE-WPCs的表面形貌 |
5.3 环境老化对PE-WPs胶接强度的影响 |
5.3.1 水环境下胶接接头的胶接强度 |
5.3.2 热环境下胶接接头的胶接强度 |
5.4 协同表面处理下PE-WPCs胶接试样的吸水率 |
5.5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5.6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结构的影响 |
5.7 协同表面处理对PE-WPCs表面元素的影响 |
5.7.1 表面元素含量 |
5.7.2 表面C谱分析 |
5.7.3 表面O谱分析 |
5.8 协同表面处理下PE-WPCS的快速胶接与失效机制 |
5.8.1 协同表面处理下PE-WPCs的快速胶接机制 |
5.8.2 老化环境下胶接接头的耐久失效机制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7)等离子体技术在合成纤维改性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等离子体技术 |
1.1 概念及产生方法 |
1.2 作用机理 |
2 低温等离子体在合成纤维处理中的应用 |
2.1 涤纶 |
2.1.1 亲水性 |
2.1.2 染色性 |
2.1.3 抗静电性 |
2.2 丙纶 |
2.3 锦纶 |
2.4 腈纶 |
2.5 对位芳纶 |
2.6 PBO纤维 |
2.7 UHMWPE纤维 |
3 结语 |
(8)自润滑关节轴承PTFE/Kevlar织物衬垫粘接强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PTFE/Kevlar织物衬垫粘接强度的研究现状 |
1.2.1 粘接表面处理的研究 |
1.2.2 粘接参数选取的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TFE/Kevlar织物衬垫粘接强度的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织物衬垫粘接强度的评估方法 |
2.3 试验设备 |
2.3.1 自润滑关节轴承外圈内球面喷砂及粗糙度测量 |
2.3.2 粘接模具 |
2.3.3 剥离试验 |
2.4 试验方案及试样制备 |
2.4.1 控制变量法 |
2.4.2 正交试验法 |
2.5 粘接压力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2.5.1 橡胶材料有限元分析基础 |
2.5.2 基于ABAQUS的粘接压力仿真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因素对PTFE/Kevlar织物衬垫粘接强度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外圈内球面表面粗糙度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3.3 粘接压力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3.4 粘接温度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3.5 保温时间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3.6 粘接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3.6.1 不同粘接扭矩下的粘接压力 |
3.6.2 不同粘接温度下的粘接压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耦合因素对PTFE/Kevlar织物衬垫粘接强度的综合影响 |
4.1 引言 |
4.2 正交试验的设计 |
4.2.1 正交表的选取 |
4.2.2 试样制备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4 粘接橡胶所受挤压力值的仿真推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温敏纺织品的等离子体诱导接枝制备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温度响应型聚合物 |
1.2.1 几种典型的温度响应聚合物 |
1.2.2 聚 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敏性及其温度响应机理 |
1.3 温度响应聚合物接枝改性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 |
1.3.1 化学引发接枝 |
1.3.2 光引发接枝 |
1.3.3 辐射引发接枝 |
1.3.4 等离子体诱导接枝 |
1.4 等离子体改性技术 |
1.4.1 等离子体的概念 |
1.4.2 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及其诊断 |
1.4.2.1 等离子体的发生方法 |
1.4.2.2 等离子体的诊断 |
1.4.3 等离子体改性的特点与方法 |
1.4.3.1 等离子体改性的特点 |
1.4.3.2 等离子体改性的方法 |
1.4.4 等离子体对织物表面改性的作用机理 |
1.4.4.1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机制 |
1.4.4.2 等离子体聚合反应机理与特征 |
1.4.4.3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的机理与特征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氧等离子体诱导接枝制备温度响应型棉织物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改性方法 |
2.1.4 分析测试与表征方法 |
2.1.4.1 温度响应性能测试 |
2.1.4.2 产物形态及结构性能表征 |
2.1.4.3 实验中所涉及的计算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对接枝率和刻蚀失重率的影响 |
2.2.1.1 放电功率对接枝率和刻蚀失重率的影响 |
2.2.1.2 气体压强对接枝率和刻蚀失重率的影响 |
2.2.1.3 处理时间对接枝率和刻蚀失重率的影响 |
2.2.2 接枝聚合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 |
2.2.2.1 单体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
2.2.2.2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
2.2.2.3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
2.2.3 温敏型棉织物温度响应性能 |
2.2.3.1 织物不同温度的水通量及其“开关效应” |
2.2.3.2 接枝棉织物的温度刺激敏感性 |
2.2.3.3 接枝棉织物的相转变温度 |
2.2.3.4 接枝棉织物温度响应性能的循环性能 |
2.2.4 等离子体处理及其诱导接枝对织物表面形貌的影响 |
2.2.5 温敏型棉织物服用性能及热稳定性测试 |
2.2.5.1 白度测试 |
2.2.5.2 等离子体改性对棉织物结晶度及热性能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氧等离子体诱导接枝制备温度响应型涤纶织物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改性方法 |
3.1.4 分析与表征方法 |
3.1.4.1 温度响应性能测试 |
3.1.4.2 凝胶溶胀比测试 |
3.1.4.3 产物形态及结构、性能表征 |
3.1.4.5 实验中所涉及的计算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对接枝率和刻蚀失重率的影响 |
3.2.1.1 放电功率对接枝率和刻蚀失重率的影响 |
3.2.1.2 气体压强对接枝率和刻蚀失重率的影响 |
3.2.1.3 处理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
3.2.2 接枝聚合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 |
3.2.2.1 单体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
3.2.2.2 交联剂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
3.2.2.3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
3.2.2.4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
3.2.3 温敏型涤纶织物温度响应性能及其响应温度的调控 |
3.2.3.1 织物水通量测试 |
3.2.3.2 温敏型涤纶织物相转变响应温度的测试 |
3.2.3.3 温敏型涤纶织物相转变响应温度的调控 |
3.2.3.4 盐溶液对温敏型涤纶织物相转变响应温度的影响 |
3.2.4 温敏型涤纶织物温度响应性能的影响因素 |
3.2.4.1 接枝聚合温度对温度响应系数的影响 |
3.2.4.2 BIS 用量对温度响应系数的影响 |
3.2.4.3 接枝率对温度响应系数的影响 |
3.2.5 温敏型涤纶织物表面形貌分析 |
3.2.6 温敏型涤纶织物服用性能及热稳定性测试 |
3.2.6.1 白度测试 |
3.2.6.2 弯曲长度测试 |
3.2.6.3 静水压测试 |
3.2.6.4 热重分析 |
3.2.6.5 耐洗性测试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氩等离子共引发接枝制备温度响应型涤纶织物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等离子体共引发接枝的方法 |
4.1.4 亚甲基蓝染色实验 |
4.1.5 分析与表征方法 |
4.1.5.1 温度响应性能测试 |
4.1.5.2 产物形态及结构表征 |
4.1.5.3 实验中所涉及的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等离子体共引发处理参数对接枝率的影响 |
4.2.1.1 等离子体共引发放电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
4.2.1.2 等离子体共引发放电功率对接枝率的影响 |
4.2.1.3 气体压强对接枝率的影响 |
4.2.2 织物温度响应性能 |
4.2.2.1 织物水通量测试 |
4.2.2.2 接枝织物响应温度的测试 |
4.2.2.3 织物亚甲基蓝染色实验 |
4.2.3 织物表面形貌分析 |
4.2.4 织物红外光谱表征 |
4.3 小结 |
第五章 APGD 等离子体诱导接枝制备温度响应型棉织物的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大气压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改性方法 |
5.1.4 放电特性测量 |
5.1.5 分析与表征方法 |
5.1.5.1 温度响应性能测试 |
5.1.5.2 产物形态及结构性能表征 |
5.1.5.3 实验中所涉及的计算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常压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的研究 |
5.2.2 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对接枝率和刻蚀失重率的影响 |
5.2.2.1 氩气流量对接枝率和刻蚀失重率的影响 |
5.2.2.2 大气压等离子体放电功率对接枝率和刻蚀失重率的影响 |
5.2.2.3 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接枝率和刻蚀失重率的影响 |
5.2.3 织物温度响应性能 |
5.2.3.1 织物水通量测试 |
5.2.3.2 织物润湿性能测试 |
5.2.3.3 接枝织物响应温度的测试 |
5.2.4 等离子体诱导接枝对织物表面形貌的影响 |
5.2.5 等离子体诱导接枝织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5.3 小结 |
第六章 棉织物和涤纶织物等离子体诱导接枝机制的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仪器 |
6.1.3 等离子体诱导接枝的方法 |
6.1.4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 |
6.1.5 分析测试与表征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织物红外光谱分析 |
6.2.2 织物表面元素分析 |
6.2.3 织物 XPS 分析 |
6.2.4 织物1H-NMR 分析 |
6.2.5 织物 EPR 分析 |
6.2.6 常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
6.2.7 织物的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机制探讨 |
6.2.7.1 棉织物的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反应历程探讨 |
6.2.7.2 涤纶织物的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反应历程探讨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人攻博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电晕放电处理对涤纶织物粘接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21(03)
- [2]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制备、表征及其在服装材料功能整理中的应用[D]. 朱俐莎. 东华大学, 2021(01)
- [3]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退浆的影响[D]. 王雪梅. 青岛大学, 2020(01)
- [4]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改善聚合物粘接性能研究[D]. 王传传.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5]三元乙丙橡胶与聚酯帘线的粘合及性能的研究[D]. 谌斌.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6]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及胶接机制[D]. 侯玉双.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7]等离子体技术在合成纤维改性中的应用进展[J]. 李国涵,张贤国,洪约利,张瑞萍.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8]自润滑关节轴承PTFE/Kevlar织物衬垫粘接强度的研究[D]. 刘宇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温敏纺织品的等离子体诱导接枝制备及机制研究[D]. 李永强. 浙江理工大学, 2013(07)
- [10]涤纶–TPU涂层织物界面性能研究进展[J]. 周长城,李忠东,王兆军,鞠国良.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