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闻两大工程育出特色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王长在[1](2020)在《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重要指示,广东省以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体育、文化等资源融合开发的方式,开展了“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计划”。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具有强化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理论、促进全民健身和服务健康中国、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树立赛事品牌以及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专家会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至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所举办的36站赛事情况为事实依据,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旨为审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解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问题、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原因,进而结合域外赛事品牌建设经验提出实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品牌构建理论(Aaker品牌资产五星概念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理论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构建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重要理论框架;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用于建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指标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助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利益相关主体;战略理论指导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实施。(2)梳理南粤古驿道发展历程和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的脉络,明确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即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掘者”、古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认为南粤古驿道品牌建设具有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以及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仿价值。(3)审视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包括赛事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品牌定位逐趋清晰、品牌建设定位准确、发展使命聚焦)、赛事品牌打造稳步推进(建设思路清晰、政府在赛事建设中的角色明确、重视赛事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非政府组织参与活跃)、赛事品牌认知度逐渐全面(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赛事运营管理水平逐渐提升)、赛事品牌联想度逐渐深刻(大赛渐入人心、赛事组织获得认同)、赛事品牌忠诚度逐渐提高以及大赛美誉度逐渐改善(与赛人员对赛事具有较高满意度、赛事级别逐渐提升)。(4)解析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即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市场、文化、个体五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即品牌建设专业化管理人员不足、赛事管理过于依赖政府、社会化运作模式没有形成、产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部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传播需要加强。(5)以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包含品牌知名度(0.25)、品牌认知度(0.26)、品牌联想度(0.20)、品牌忠诚度(0.13)与品牌美誉度(0.15)5个一级指标,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推广、品牌传播、赛事基础设施建设、赛事运营管理、赛事文化价值挖掘、比赛过程、赛事组织、赛事标识、态度忠诚、行为忠诚、赛事质量评价、对项目发展的促进作为14个二级指标,明确定位赛事发展使命、准确定位赛事价值主张、对赛事发展环境的准确判断等84个三级指标;并且以2019年第五站为例对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期将理论层面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付诸实践应用。由此,提出以下现实提升路径:(1)借鉴瑞典定向五日赛(O-Ringen)和芬兰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建设经验,分析瑞典定向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营销、信息技术应用、赞助商的选择和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品牌建设的理念、赛道设计、急救体系、参赛模式等,得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启示。即: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建设理念,注重挖掘定向运动对人心智发展的价值,高度统一的赛事组织管理,较为充分的赛事市场化开发以及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建设与传播。(2)从宏观层面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从可用资源分析、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战略方向确定、具体战略规划四个方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与关键问题,并基于基本原则、具体步骤、主要方法三个维度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导向。(3)从中观层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理解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深层内涵,明确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原则,建立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思路。(4)从微观层面确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即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王影雪[2](2020)在《潇贺古道遗产廊道构建研究》文中指出潇贺古道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始建于秦朝,历史悠久,是古代中原沟通岭南的重要通道。随着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潇贺古道逐渐失去交通要道地位,面临道路系统破碎化严重、整体形象薄弱和保护现状良莠不齐等突出问题。遗产廊道作为绿色廊道与遗产区域化保护相结合的产物,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还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潇贺古道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在遗产廊道理论指导下,对潇贺古道发展历程、遗产资源进行梳理,采用最小阻力模型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遗产廊道构建问题,为古道遗产资源整体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参考。研究首先对潇贺古道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秦汉至唐初年间,是潇贺古道发展的全盛时期,在军事、政治、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新通道开辟,从唐代开始潇贺古道不断衰落,逐渐沦为商贸和民间交流通道。其次是通过文献整理和实地考察,共登录和判别出231处文化遗产。对遗产进一步统计分析表明,潇贺古道遗产类型丰富、遗产历史悠久且遗产价值珍贵,具有各县区分布不均匀和集聚特征。结合古道实际地形、遗产情况,综合运用最小阻力模型、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初步构建了330条潜在遗产廊道网络。根据遗产源和潜在遗产廊道分布特征,结合区域内实际交通路网和水网布局,通过拓扑结构分析和Photoshop后期处理,筛选出5条主要遗产廊道和若干条次要遗产廊道,形成遗产廊道网络。同时基于遗产点和廊道空间线性关系,确定遗产廊道适宜宽度为2-5km,并将遗产区域划分为核心区(0-2km)、缓冲区(2-5km)和边缘区(5-10 km)。针对潇贺古道现状和廊道网络分布特征,提出区域(宏观)-廊道(中观)-遗产点(微观)一体化的空间保护策略。宏观层面从潇贺古道整体出发,以区域为单位,对核心区、缓冲区、边缘区提出针对性分区保护策略;中观层面以空间结构为导向,以廊道为骨架,整体上维护廊道生态机制,并针对五条主要廊道特征采用不同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微观上强调突出局部,以遗产点为核心,针对性提出三种遗产保护方式,并根据遗产空间特征,采用组团发展模式实现文化遗产合理利用。
林予希[3](2020)在《福建省平潭岛旅游市场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海岛旅游作为时下热门的旅游休闲方式,因其潜在的体验性和产品的特殊性,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和喜爱,同时,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当前旅游市场新的消费增长点。平潭岛为福建省的第一大岛,也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建设平潭国际旅游岛,有利于落实国家赋予的建设“闽台合作窗口和国家对外开放窗口”的开放开发任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为此,本文特别针对平潭岛旅游市场开发进行探讨,并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平潭岛旅游业发展。本文综合运用旅游营销理论,顾客满意理论,STP理论作为理论研究依据,通过查阅文献、搜集相关信息、实地调查及走访旅游管理部门,借助问卷调查法,从游客年龄层分布、出游目的、交通方式选择、旅游消费结构、旅游资源偏好及游客满意度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平潭岛旅游市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即明确客源市场定位,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明晰旅游市场细分,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旅游纪念品和丰富旅游营销手段等措施,以此促进平潭旅游市场开发和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结论部分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李莞尔[4](2019)在《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泉州中心市区内沟河水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受到多方位的重视,“海丝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在传承海丝文化和塑造“海丝”品牌形象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城市滨水区长期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文化和文明,是一个城市的门户和窗口。受全球一体化文化趋同现象的影响,中国城市滨水景观在形式上过多地追求现代化,在内容上忽视文化内涵,导致景观的地域特征不明显,文化魅力不突出。文章旨在通过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以文化应用引导滨水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笔者将海丝文化作为城市滨水景观的研究导向,以文脉延续、批判性地域主义、场所精神、环境行为学和符号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归纳、理论与实践结合等研究方法,以泉州“海丝”文化与城市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海丝文化和城市滨水景观的概念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用资料收集法系统性的归纳总结泉州“海丝”文化的内容和特点。结合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为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应用策略提供理论指导。以泉州“海丝”文化为研究视角,分析海丝文化与城市滨水景观的有机联系,以现有的理论基础为指导得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以“海丝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思维体系。论文主要以海丝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文化导向的视角研究城市滨水景观的形式和内涵如何更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在理论基础研究和对海丝文化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得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四大应用原则,即文化传承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整体规划原则。并尝试提出更系统、更具有针对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即宏观策划形象主题、中观设计总体布局、微观表达文化内涵的三维观设计思维体系。最后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将三维观的设计策略通过泉州市中心市区内沟河滨水景观设计的实际项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验证理论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林燕飞[5](2019)在《南海海洋文化体系的构建及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发展海洋领域的新世纪,“海洋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瞩目点,中国也越来越重视海洋领域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关于中国南海主权归属及海域开发的问题争论也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除了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及军事之外,必然会关联到史地结合与文化发展的层面。在经济增长腾飞的时代,文化在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海洋发展的浪潮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和挖掘海洋文化,汲取和利用其养分来促进经济发展。南海作为中国最大的一个海区,其灿烂悠久的海洋文化对于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与查阅大量书籍,在了解海洋文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南海海洋文化的形成及其特质;进而阐述与分析南海海洋文化体系的构建目标、构建原则和构建内容;最后,研究南海海洋文化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南海海洋文化体系的构建及建设路径研究,为系统合理且全面地认识与把握南海海洋文化、为制定中国南海海洋战略、为发展南海海洋相关产业、为提升南海海洋经济的整体实力与综合竞争力等提供不同层面的软实力支持,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别阐述了五个方面,包括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其评析,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方法与路线,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海洋文化、南海海洋文化和南海海洋文化体系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文化价值理论和文化融合理论对本研究的意义。第三部分,南海海洋文化的形成与特质。从南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研究南海海洋文化的形成,分析华侨与穗港澳对南海海洋文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南海海洋文化在海洋时代生存发展的概况,最后依据南海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探索由此形成的海洋文化的特质。第四部分,南海海洋文化体系的构建。主要从构建目标、构建原则和构建体系三个方面来论述南海海洋文化体系的构建内容。第五部分,南海海洋文化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根据南海海洋文化体系的总体内容,具体分析该体系的建设路径。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
黄晨曦[6](2019)在《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水产品养殖大国,而湛江市作为全国水产品出口大市,多年来水产品出口量以及出口额均处于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湛江市的财政和民生收入的高低。近年来,湛江市水产品出口行业受到国际市场以及贸易壁垒的冲击,其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自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以来,推行“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以贸易逆差为借口,对中国产品强征进口关税,引发的中美贸易摩擦也将对湛江市水产品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湛江市政府、企业等都为此费尽心思,力求能更好地提升湛江市水产品竞争力。对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以期促进湛江市深化发展水产品出口产业,推动水产品出口产业发展提速提质,从而实现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经济实力提升。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在梳理相关理论和研究动态的基础上,论述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采用统计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竞争力情况,结合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提出提升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研究提出提升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有:第一,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第二,加强水产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努力发挥协会职能;第三,坚持市场导向,提升产品竞争力;第四,加大力度解决贸易壁垒限制;第五,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张莎玮[7](2018)在《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存世数量多,分布广,历史文化价值高,是岭南中心地区乡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从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入手,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空间要素,构建起多层次、综合性的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要素体系。并以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为样本进行剖析,将其空间模式分为四个大类,即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以及沙田型传统村落。针对每一类村落,从山水环境、居祠关系、村落肌理、建筑特征、环境要素五个方面进行剖析,发现每个大类在整体面貌一致性的基础上,其内部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每个大类进行了细分,将其分为十一个亚类,并对每一个亚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对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村落的地理空间信息,构建“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数据库”,在确保样本空间分布均匀性(每个镇至少有一个样本)的基础上,选择437个传统村落为样本开展研究,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叠合分析,绘制出直观的专题地图。研究表明,广府文化主导型的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基本覆盖广府地区全境,这是广府主流文化主导作用的直接体现;客家文化主导型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广府东部和北部,其空间分布范围较广,在从化、增城和深圳东北部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集聚核心,这与粤东地区客家文化核心区主流文化的西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广客交融型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边缘交界的地带,即广府地区的东部和北部。这些村落同时受到广府与客家文化的影响,在两种文化的势能不均衡的情况下,形成了较为多样的村落空间模式;沙田型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出海口地区,其空间分布范围窄、集聚性强,这与沙田水陆交界地带的环境特殊性密切相关。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形成,是在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固化的。在村庄层面,广府村落的梳式巷道,宗祠引领,民居遵从;客家村落的顺应地形,聚族防御,居祠合一;沙田村落的顺堤而建、枕水而居;以及广客交融地区村落因文化形态碰撞而呈现出的丰富多样的空间模式,均是在村庄营建过程中为适应自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而摸索形成的村庄营建智慧。在区域层面,高大深远的山体成为文化传播难以逾越的屏障,构成了文化区域的边界,也成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异的界线;而广府地区密布的河流水道以及在丛山峻林中蜿蜒延伸的驿道,成为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主要通道,对广府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同化作用。而广府与客家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区,则在各自主导文化减弱的情况下,形成了边缘文化交错带,表现出广客交融的村落空间模式,这为我们认识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素材,对完善广府传统村落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刘晗[8](2017)在《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文中指出苏轼,既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又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取得了卓着的成就,其人生境界和人格结构更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目前对于苏轼人格的研究和评价,学者大多仍从儒道释三个层面进行定位,这样的解读遵照通常的框架固然比较明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人格的自我完整性,简化了其人格的复杂性和精微性。本论文尝试从有机整体、从普遍联系的视角,将苏轼人格放在生态文明的宏阔背景中加以探讨,运用“三分法”,分别从自然层面、社会层面、精神层面对苏轼人格加以阐释。而苏轼自然率真、有机和谐、自我完善的人格结构,虽说属于前现代时期的一种生态型人格,但对于当下身处生态时代的人们的人格建构,将会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意义。在自然层面,苏轼视自然为普遍联系的有机生命体,与自然建立了平等、友好、和谐的关系。苏轼一生性好山水,对自然充满敬畏和膜拜,仁爱万物,广种草木,同情动物,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热爱。苏轼认为,“善”就是尊重生命存在的自然而然,故人之行善,便是在具体的存在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存在的自在性、自足性、自为性。在自然面前,人类要做到“无心”、“易简”,最大限度葆有自然万物的独立自足,在与自然相遇相成中达到“天全”的境界,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荣。在社会层面,苏轼抵达了与社会、与他人和谐共处的生存境界。在社会管理层面,苏轼一直积极践行济民救世的入世精神,主张实行自然、无为、化育的仁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在“事”中完成生命个体的社会价值,同时又能超越“事”,寻求内在精神的自由和安适,在责任与自由、性情与礼法层面很好地完成了融合。在人际关系层面,苏轼更是树立了和谐共生的典范,君臣之礼、同僚之仪、朋友之信、男女之爱、手足之情、天伦之乐乃至对所有人的友善与仁爱,形成了苏轼人格中一道绚丽的光芒,温暖着世人。苏轼有着丰富而流动的精神世界,在自我圆满的同时与自然精神保持谐振,抵达天人合一的胜境。苏轼一生积极入世,却始终以“隐”的心态处世,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由;醉心于自然山水,却一生终未归隐,肩负着匡时济世的历史使命;悠游于艺术世界,却反对“留意于物”,寄情于斯却不为物役使。在永无止境的内在澄明和自我转化的过程中,苏轼圆满地完成了在自然性中生发社会性、精神性的生命历程与心灵升华,建构起融道家的“真”、儒家的“圣”与佛家的“空”于一体的全新的精神结构,超越了生命个体传统意义上的身与心、性与情、穷与达、出与入、生与死的割裂和对峙,实现了精神生态的平衡与和谐。苏轼生态型人格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疏离,人与他人隔膜,人与自我分裂成为当代人的生存困境。苏轼丰富、饱满的人格结构对于当代人改善自身的“内在局限”、建构新型的生态人格无疑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苏轼简朴而富足、闲逸而自适、多元而和谐的生活方式可以疗救现代人顽劣的精神病患,帮助人类寻回失落已久的天真、质朴、正直、善良,寻回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寻回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寻回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从而构建自然与人、物质与精神、个人与他人平衡发展的理想社会,即理想中的生态社会。
贾超[9](2017)在《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州是华南地区的工业中心,在我国工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工业的诞生地,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现代工业体制改革的先行地,诞生了中国造船工业、飞机制造业、橡胶工业、甘蔗制糖工业、火柴制造业,在工业产品、技术引进、制度改革等方面占据了多项全国第一。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广州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归纳了其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类型、技术革新方面的总体特征。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整理了157处广州潜在的工业遗产,根据遗产现状、行业类型、建筑风格和建筑结构四个层面进行分类整理,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从自然、社会、文化三个层面挖掘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地域性特征,指出广州工业遗产适应亚热带环境气候特征、符合“开风气之先”的社会风气以及体现务实文化精神的岭南特色。根据地域性研究分析目前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建议增加独特性、稀缺性两项评价指标,提出文物保护类、保护利用类、更新改造类、一般性遗存四个保护梯度,并指出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第三部分重点研究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广州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运输系统的内在联系,明确工业遗产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城市更新方面,通过研究广州“旧厂房”改造的相关政策及工业遗产的保护机制,提出完善研究体系、扩展利用途径、增强社会参与的保护建议。第四部分针对广州工业遗产的利用与保护进行深入研究。以广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实践为研究基础,通过比较分析指出广州工业遗产在文化产业、主题性、资金、政策方面的利用优势,以及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商业化严重、政策不明确的现实问题。从总体规划、空间改造、立面设计、景观改造四个层面研究广州工业遗产的改造设计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阐释说明。保护研究方面,分别从规划、保护、利用、更新四种类型选取相关案例,分析不同梯度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及研究方法。提出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需要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以利于城市发展为根本目的,结合区域环境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遗产价值与使用价值。
杨喆[10](2014)在《文化传播视野下广东文化的传承与嬗变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运用文化研究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从文化与传播互动关系的视角,探讨广东文化的传承与嬗变过程。本研究通过对已有史料和既往研究的考据,从两条脉络出发归纳出广东文化的发展历程,即历史上的两次飞跃和三次转型。两次飞跃的时间节点分别为辛亥革命和改革开放,三次转型是秦汉时期至晚清期间的从原生态本根文化向封建大一统中原文化的转型,清末民初的从封建文化向近代民主文化的转型,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本研究通过对广东文化进行历史溯源,对大众传播的功能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的功能作用的梳理和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的作用机制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广东文化与大众传播二者互动关系等理论命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大众传媒和文化传统因素对广东文化的传承和嬗变的影响。大众传媒既是文化的载体,其自身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继承、发展、改变乃至重塑了广东文化的整体格局。其次,本研究梳理了国家话语在塑造和推动广东文化演变过程中的传播机制,分析了报刊、广播、电视与互联网为核心机制的广东大众传播发展历程和现状,并通过研究传媒在广东文化对内对外传播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来理解广东文化与大众传播二者的共生与互动关系。本研究从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和效果等传播模式五要素出发,分析了当下广东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传播缺乏整体性、内容表达失衡、传播渠道乏力等,并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广东文化传播力的建议。同时,本研究通过广东文化传播的过程进行五个面向的分析,解释了广东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对提升文化传播力的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徐闻两大工程育出特色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闻两大工程育出特色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 |
1.1.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全面推动 |
1.1.3 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双重需要 |
1.1.4 提升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需要赛事品牌建设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整体思路、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整体思路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定向大赛建设研究述评 |
2.1 关于定向运动赛事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赛事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1 关于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品牌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3 关于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2.4.1 共识 |
2.4.2 不足 |
第3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相关概念释义 |
3.1.1 定向运动 |
3.1.2 定向大赛 |
3.1.3 赛事品牌 |
3.1.4 品牌建设 |
3.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 |
3.2.1 品牌构建理论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3 战略理论 |
第4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 |
4.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 |
4.1.1 南粤古驿道历史溯源 |
4.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发展历程 |
4.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 |
4.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 |
4.2.2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 |
4.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拓者” |
4.2.4 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 |
4.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 |
4.3.1 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 |
4.3.2 “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 |
4.3.3 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 |
4.3.4 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范价值 |
第5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概述 |
5.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分析 |
5.1.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问卷的发放 |
5.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结果分析 |
5.1.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 |
5.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 |
5.2.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 |
5.2.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 |
5.2.4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 |
5.2.5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 |
5.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 |
5.3.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条目的选取 |
5.3.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可靠性分析 |
5.3.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 |
第6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
6.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 |
6.1.1 构建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6.1.2 拟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各层级指标条目 |
6.2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4 依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3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4 依据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4 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4 根据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5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6.5.2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3 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
6.6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
6.6.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6.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7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
6.7.1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情况介绍 |
6.7.2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品牌建设实证分析 |
第7章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域外经验借鉴 |
7.1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发展概况 |
7.1.1 域外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概况 |
7.1.2 芬兰、瑞典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 |
7.1.3 域外定向运动经典赛事概况 |
7.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经验 |
7.2.1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 |
7.2.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的营销 |
7.2.3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信息技术应用 |
7.2.4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赞助商的选择 |
7.3 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经验 |
7.3.1 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理念 |
7.3.2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特色 |
7.3.3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体系 |
7.3.4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基础 |
7.4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启示 |
7.4.1 打造具有特色的定向赛事品牌知名度 |
7.4.2 挖掘定向运动发展的价值提高认知度 |
7.4.3 定向赛事品牌建设要有一定的联想度 |
7.4.4 注重赛事文化影响赛事品牌的忠诚度 |
7.4.5 充分的赛事品牌市场开发保障美誉度 |
第8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提升路径 |
8.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赛事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
8.1.1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价值意蕴 |
8.1.2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
8.1.3 赛事品牌定位奠定战略规划导向 |
8.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 |
8.2.1 赛事品牌知名度建设 |
8.2.2 赛事品牌认知度建设 |
8.2.3 赛事品牌联想度建设 |
8.2.4 赛事品牌忠诚度建设 |
8.2.5 赛事品牌美誉度建设 |
8.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 |
8.3.1 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 |
8.3.2 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 |
8.3.3 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 |
8.3.4 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 |
8.3.5 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三轮) |
附录四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五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潇贺古道遗产廊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逐步迈向区域化 |
1.1.2 国内线性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不完善 |
1.1.3 潇贺古道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迫切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遗产廊道理论 |
2.1.1 遗产廊道概念 |
2.1.2 遗产廊道特点 |
2.1.3 遗产廊道保护规划重点 |
2.1.4 遗产廊道的选择标准 |
2.2 遗产廊道研究综述 |
2.2.1 国外遗产廊道相关研究 |
2.2.2 国内遗产廊道相关研究 |
2.3 潇贺古道研究综述 |
2.3.1 古道线路考究 |
2.3.2 古道历史文化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潇贺古道概况 |
3.1 地理环境概况 |
3.1.1 区域总体概况 |
3.1.2 区域内各县市概况 |
3.2 历史革沿 |
3.2.1 先秦时期 |
3.2.2 秦汉时期 |
3.2.3 唐宋时期 |
3.2.4 明清时期 |
3.2.5 古道现状 |
3.3 古道构成要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潇贺古道遗产资源分析 |
4.1 遗产判别与登录 |
4.1.1 遗产内容确立 |
4.1.2 遗产预判别 |
4.1.3 现场甄别与筛选 |
4.1.4 资源登录 |
4.2 遗产源构成 |
4.2.1 遗产类型构成 |
4.2.2 遗产时间构成 |
4.2.3 遗产保护级别构成 |
4.3 遗产源空间分布特征 |
4.3.1 空间整体分布特征 |
4.3.2 空间集聚特征 |
4.4 潇贺古道保护价值 |
4.4.1 历史传承价值 |
4.4.2 审美艺术价值 |
4.4.3 社会经济价值 |
4.5 重要遗产点简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潇贺古道遗产廊道构建 |
5.1 遗产廊道构建思路 |
5.2 因子选取和权重赋值 |
5.2.1 阻力因子选取 |
5.2.2 阻力因子权重和阻力值赋值 |
5.3 阻力面的构建与适宜性分区 |
5.3.1 阻力面构建 |
5.3.2 适宜性分区 |
5.4 潜在遗产廊道构建与优化 |
5.4.1 潜在遗产廊道构建 |
5.4.2 遗产廊道选择与优化 |
5.5 遗产廊道范围界定与区域划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潇贺古道遗产廊道系统性保护与利用策略 |
6.1 保护与利用目标 |
6.2 保护与利用原则 |
6.3 不同尺度下遗产廊道保护与利用策略 |
6.3.1 整体出发-以区域为单位 |
6.3.2 结构优先-以廊道为骨架 |
6.3.3 突出局部-以遗产点为核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福建省平潭岛旅游市场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基础理论分析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1.1 国内海岛旅游研究现状 |
2.1.2 国外海岛旅游研究现状 |
2.2 理论依据 |
2.2.1 旅游营销理论 |
2.2.2 顾客满意理论 |
2.2.3 STP理论 |
第三章 平潭岛开发基础条件分析 |
3.1 自然条件 |
3.2 综合区位 |
3.3 交通设施 |
3.4 社会条件 |
3.4.1 基础配套取得新实效 |
3.4.2 景区改造提升取得新突破 |
3.4.3 对台旅游取得新亮点 |
3.5 旅游资源 |
3.5.1 旅游资源分类 |
3.5.2 旅游资源丰度 |
第四章 平潭岛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
4.1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4.1.1 省内客源市场 |
4.1.2 省外客源市场 |
4.1.3 入境客源市场 |
4.2 旅游收入增长分析 |
4.3 旅游产品分析 |
4.3.1 海滨度假 |
4.3.2 休闲体验 |
4.3.3 民俗文化 |
4.3.4 商务会议 |
4.3.5 节庆活动 |
4.4 游客行为分析 |
4.4.1 游客年龄层分布 |
4.4.2 游客出游目的分析 |
4.4.3 游客出游方式选择 |
4.4.4 游客消费结构变化 |
4.4.5 游客旅游资源偏好 |
4.4.6 游客获取信息渠道 |
4.5 游客满意度分析 |
第五章 平潭岛旅游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 |
5.1 旅游产品供给仍待优化 |
5.1.1 海滨度假旅游产品 |
5.1.2 乡村旅游产品 |
5.1.3 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
5.1.4 民宿旅游产品 |
5.2 旅游市场细分不够明晰 |
5.3 旅游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
5.4 旅游纪念品开发有待加强 |
5.5 对台旅游优势未充分发挥 |
5.6 旅游人才支持体系尚未构建 |
第六章 平潭岛旅游市场开发对策建议 |
6.1 明确客源市场定位 |
6.2 优化旅游产品供给 |
6.2.1 海滨度假旅游产品 |
6.2.2 乡村旅游产品 |
6.2.3 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
6.2.4 民宿旅游产品 |
6.3 明晰旅游市场细分 |
6.3.1 老年人市场 |
6.3.2 大学生市场 |
6.3.3 亲子游市场 |
6.4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
6.4.1 餐饮方面 |
6.4.2 住宿方面 |
6.4.3 交通方面 |
6.4.4 购物方面 |
6.5 打造特色旅游纪念品 |
6.6 发挥对台优势,拓展客源市场 |
6.6.1 鼓励台商积极参与投资 |
6.6.2 优化海峡旅游产品组合 |
6.6.3 共同拓展客源市场 |
6.7 聚焦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
6.8 丰富旅游市场营销手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论文不足之处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游客情况调查问卷 |
附件2 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泉州中心市区内沟河水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丝文化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
1.1.2 城市滨水区的建设没有充分体现文化价值 |
1.1.3 泉州海丝文化的魅力需要展现 |
1.2 相关概念解读 |
1.2.1 海丝文化 |
1.2.2 城市滨水景观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海丝文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泉州海丝文化解析 |
2.1 对海丝文化的总体认知 |
2.2 泉州海丝文化的发展阶段 |
2.2.1 泉州海丝文化发展期 |
2.2.2 泉州海丝文化繁盛期 |
2.2.3 泉州海丝文化没落期 |
2.2.4 泉州海丝文化新时期 |
2.3 泉州海丝文化资源梳理 |
2.3.1 民居古建 |
2.3.2 航海贸易 |
2.3.3 美术雕刻 |
2.3.4 宗教信仰 |
2.3.5 民俗艺术 |
2.3.6 手工技艺 |
2.4 泉州海丝文化的特点 |
2.4.1 泉州海丝文化的文化特质 |
2.4.2 泉州海丝文化的精神内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案例研究 |
3.1 基础理论研究 |
3.1.1 文脉延续理论 |
3.1.2 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 |
3.1.3 城市设计理论 |
3.1.4 场所精神理论 |
3.1.5 环境行为学理论 |
3.1.6 符号学理论 |
3.2 实践案例研究 |
3.2.1 泉州海丝艺术公园 |
3.2.2 韩国汉城清溪川复原工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
4.1 海丝文化与城市滨水景观的联系 |
4.1.1 海丝文化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作用 |
4.1.2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对海丝文化的反作用 |
4.2 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
4.2.1 文化传承原则 |
4.2.2 以人为本原则 |
4.2.3 因地制宜原则 |
4.2.4 整体规划原则 |
4.3 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思维体系 |
4.3.1 宏观思维下的城市滨水景观形象主题策划 |
4.3.2 中观思维下的城市滨水景观总体布局设计 |
4.3.3 微观思维下的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内涵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海丝文化的泉州市中心市区内沟河景观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上位规划分析 |
5.1.3 现状分析 |
5.2 内沟河景观形象主题策划 |
5.2.1 形象主题 |
5.2.2 目标愿景 |
5.2.3 设计理念 |
5.3 内沟河景观总体布局设计 |
5.3.1 景观总体结构设计 |
5.3.2 景观功能分区设计 |
5.4 海丝文化在内沟河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
5.4.1 龙头山文化艺术中心 |
5.4.2 泗泾园 |
5.4.3 传统生活体验带 |
5.4.4 庙行广场 |
5.4.5 民俗艺术体验带 |
5.4.6 笋浯古韵文化体验带 |
5.4.7 五堡文化广场 |
5.5 景观专项设计 |
5.5.1 景观栏杆 |
5.5.2 城市家具 |
5.5.3 标识标牌 |
5.5.4 艺术雕塑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南海海洋文化体系的构建及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洋文化 |
2.1.2 南海海洋文化 |
2.1.3 南海海洋文化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化价值理论 |
2.2.2 文化融合理论 |
3 南海海洋文化的形成与特质 |
3.1 南海海洋文化的形成环境 |
3.1.1 南海的自然地理环境 |
3.1.2 南海的人文社会环境 |
3.1.3 华侨与穗港澳对南海海洋文化的影响 |
3.1.4 南海海洋文化在海洋时代的生存发展 |
3.2 南海海洋文化具有的特质 |
3.2.1 外向与开放 |
3.2.2 多元与包容 |
3.2.3 重商与冒险 |
4 南海海洋文化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目标 |
4.1.1 为系统梳理南海海洋文化的主要内容 |
4.1.2 为南海海洋产业发展提供软实力支持 |
4.1.3 为推动南部海洋经济圈的建设与发展 |
4.1.4 为我国海洋文化体系的构建借鉴价值 |
4.2 构建原则 |
4.2.1 科学性原则 |
4.2.2 全面性原则 |
4.2.3 动态性原则 |
4.2.4 可测性原则 |
4.2.5 操作性原则 |
4.3 构建体系 |
4.3.1 南海海洋物质文化 |
4.3.2 南海海洋制度文化 |
4.3.3 南海海洋精神文化 |
4.3.4 南海海洋社会文化 |
5 南海海洋文化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 |
5.1 领导规划总体再逐层推进 |
5.1.1 设立南海海洋文化建设领导机构 |
5.1.2 使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 |
5.2 塑造南海海洋文化精神 |
5.2.1 以增强南海海洋文化凝聚力为基础 |
5.2.2 以拓宽南海海洋文化影响力为核心 |
5.2.3 以提高南海海洋文化竞争力为根本 |
5.3 铸造南海海洋文化品牌 |
5.3.1 围绕南海海洋文化内涵演绎海洋文化品牌 |
5.3.2 创新南海传统海洋文化打造海洋文化品牌 |
5.3.3 综合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升海洋文化品牌 |
5.4 广泛传播南海海洋文化 |
5.4.1 主流媒体为主 |
5.4.2 网络平台为辅 |
5.4.3 推进对外交流 |
5.5 注重建设人才智能宝库 |
5.5.1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
5.5.2 发挥业余人才作用 |
5.6 依托“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南海海洋文化合作网 |
5.6.1 秉承“人类共同体”理念 |
5.6.2 中国南部沿海省市为中心 |
5.6.3 携手东盟国家参与建设 |
5.6.4 推动世界大国共同合作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竞争力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3 水产品出口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2.3.1 指标体系构建 |
2.3.2 国际市场占有率 |
2.3.3 贸易竞争力指数 |
2.3.4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三章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现状 |
3.1 湛江市水产品生产概况 |
3.2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概况 |
3.2.1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占比分析 |
3.2.2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量及出口额分析 |
3.2.3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流向分析 |
3.2.4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品种分析 |
3.3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评价分析 |
4.1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竞争力指标分析 |
4.1.1 湛江市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
4.1.2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
4.1.3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4.2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定量评价 |
第五章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5.1 政府行为 |
5.2 行业协会职能---湛江水产行业协会为例 |
5.3 市场需求情况 |
5.4 非关税贸易壁垒 |
5.5 资源禀赋发挥情况 |
第六章 提升湛江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1 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
6.2 加强水产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努力发挥协会职能 |
6.3 坚持市场导向,提升产品竞争力 |
6.4 加大力度解决贸易壁垒限制 |
6.5 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凸显 |
1.1.2 传统村落迅速消失 |
1.1.3 大数据拓展与深化传统村落研究 |
1.2 研究范围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概况 |
1.3.2 广东及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1.3.3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目标 |
1.6 关键问题与研究框架 |
1.6.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类及其数据库构建 |
2.1 空间模式视角的传统村落研究 |
2.1.1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要素体系 |
2.1.2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逻辑构成 |
2.2 基于空间模式体系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分类 |
2.2.1 民系与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关系 |
2.2.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类 |
2.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数据库构建 |
2.3.1 传统村落研究中的数据思维 |
2.3.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数据库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 |
3.1 空间模式一: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
3.1.1 山水环境:背山面水,水塘环绕 |
3.1.2 村落肌理:巷深坪阔,曲直井然 |
3.1.3 居祠结构:宗祠引领,民居遵从 |
3.1.4 建筑特征:三间两廊,独立私密 |
3.1.5 环境要素:阡陌纵横,鱼塘广布 |
3.2 亚型 |
3.2.1 亚型A:梳式 |
3.2.2 亚型B:水网切割式 |
3.2.3 亚型C:台地环绕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
4.1 空间模式二: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
4.1.1 山水环境:山重水复,谷地营生 |
4.1.2 村落肌理:筑围防御,顺山延伸 |
4.1.3 居祠结构:居祠一体,聚族而居 |
4.1.4 建筑特征:家族合居,体量庞大 |
4.1.5 环境要素:谷地耕作,梯田层叠 |
4.2 亚型 |
4.2.1 亚型A:方正包围式 |
4.2.2 亚型B:围垅包围式 |
4.2.3 亚型C:堂横屋式 |
4.2.4 亚型D:排列包围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 |
5.1 空间模式三: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 |
5.1.1 山水环境:山间盆地,丘陵边缘 |
5.1.2 村落肌理:外围封闭,内部井然 |
5.1.3 居祠结构:祠宅离合,各不相同 |
5.1.4 建筑特征:兼容广客,防御围合 |
5.1.5 环境要素:盆地稻作,山田掩映 |
5.2 亚型 |
5.2.1 亚型A:有围梳式 |
5.2.2 亚型B:有围排列式 |
5.2.3 亚型C:中心明显混合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沙田型传统村落 |
6.1 空间模式四:沙田型传统村落 |
6.1.1 山水环境:海陆交接,水道纵横 |
6.1.2 村落肌理:顺水而居,堤坝建房 |
6.1.3 居祠结构:无宗祠,人口组成复杂 |
6.1.4 建筑特征:疍艇流徙,茅寮栖身 |
6.1.5 环境要素:农田广袤,稻作发达 |
6.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总类 |
6.2.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总表 |
6.2.2 基于空间模式体系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图式分类总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布特征及规律 |
7.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的分布特征 |
7.1.1 模式一: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7.1.2 模式二: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7.1.3 模式三: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7.1.4 模式四:沙田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7.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
7.2.1 大类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
7.2.2 亚类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
7.2.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文化区划图 |
7.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与建筑类型的重合关系 |
7.3.1 传统村落建筑类型的分布特征 |
7.3.2 传统村落建筑类型的分布规律 |
7.3.3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与各类建筑的空间重合程度 |
7.3.4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中的“同构异形”现象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机制 |
8.1 自然环境与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 |
8.1.1 气候特征与村落空间模式 |
8.1.2 地理特征与村落空间模式 |
8.1.3 土地资源与村落空间模式 |
8.2 社会环境与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 |
8.2.1 聚族而居的村落空间模式 |
8.2.2 经济基础与村落组构模式 |
8.2.3 社会动荡与村落的防御 |
8.2.4 社会政策与村落空间模式的演变 |
8.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文化演进 |
8.3.1 广府传统村落文化的演化、变化与异化 |
8.3.2 文化传播与村落空间模式的固化和同化 |
8.4 广客交融: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特殊样本 |
8.4.1 广客交融的区域及其形成过程 |
8.4.2 广客交融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 |
8.4.3 广客交融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演化过程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1.1 广府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剖析及其内在规律的揭示 |
9.1.2 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的地理分布 |
9.1.3 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 |
9.2 创新点 |
9.2.1 研究方法的创新 |
9.2.2 构建了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要素体系 |
9.2.3 研究了文化交界地带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特征 |
9.3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8)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生态与人格 |
二、苏轼人格研究综述 |
三、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的可能性及现实性 |
第一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文化渊源 |
第一节 中国自然哲学蕴含的生态智慧 |
一、生生谓易 |
二、虚静为本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理想人格探析 |
一、真人与仙人 |
二、圣人与居士 |
第二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自然层面 |
第一节 苏轼与其生存环境 |
一、人间绝胜略已遍 |
二、凡物皆可观 |
第二节 苏轼的自然观 |
一、阴阳之始交,天一为水 |
二、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 |
第三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在自然层面的体现 |
一、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
二、春到江南花自开 |
三、坐观万景得天全 |
第三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社会层面 |
第一节 苏轼的社会观 |
一、贵清净而民自定 |
二、夫礼之初,缘诸人情 |
第二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在社会层面的体现 |
一、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
二、也无风雨也无晴 |
三、眼见得天底下无一个不好人 |
第三节 苏轼和社会之间良性互动 |
一、文化昌明 |
二、以民为本 |
第四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精神层面 |
第一节 苏轼的自我精神 |
一、情者,性之动也 |
二、有道者,无所挟而安 |
第二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在精神层面的体现 |
一、无得无丧,无吉无凶 |
二、合于天造,厌于人意 |
三、吾安往而不乐 |
第三节 自我精神与自然精神合一 |
一、参天地,赞化育 |
二、只渊明,是前生 |
第五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
一、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
二、变革人心是拯救生态危机的治本之策 |
第二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启示 |
一、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
二、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
三、天壤之内,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探访苏轼生活过的地方 |
后记 |
(9)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视野 |
1.1.2 工业遗产与城市文化关系密切 |
1.1.3 城市更新中工业遗产的亟待保护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1.2.1 时间界定 |
1.2.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概述 |
1.3.1 国外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 |
1.3.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
1.3.3 广州工业遗产利用与研究 |
1.4 研究目的、方法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概况 |
2.1 广州工业发展时期划分 |
2.1.1 原始手工业萌芽(1840 年之前) |
2.1.2 西方近代工业传入(1840 年——1911 年) |
2.1.3 地方、民族工业起步(1911 年——1949 年) |
2.1.4 社会主义工业发展(1949 年——1979 年) |
2.1.5 新型工业兴起(1979 年至今) |
2.2 广州工业特征分析 |
2.2.1 总体特征 |
2.2.2 产业结构特征 |
2.2.3 所有制特征 |
2.2.4 工业技术特征 |
2.3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现状 |
2.3.1 工业遗产 |
2.3.2 工业遗存 |
2.3.3 工业现存 |
2.3.4 工业遗迹 |
2.4 广州工业行业类型划分 |
2.4.1 手工业(第二轻工业)遗产 |
2.4.2 轻工业建筑遗产 |
2.4.3 地方基础工业建筑遗产 |
2.4.4 重工业建筑遗产 |
2.4.5 交通运输建筑遗产 |
2.4.6 军事战争建筑遗产 |
2.5 建筑风格类型 |
2.5.1 传统中式建筑 |
2.5.2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 |
2.5.3 折衷主义建筑 |
2.5.4 仿苏联式建筑 |
2.5.5 现代主义建筑 |
2.6 建筑结构类型 |
2.6.1 砖木混合结构 |
2.6.2 钢筋混凝土结构 |
2.6.3 钢结构 |
2.7 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特色及价值判定 |
3.1 自然适应性特色 |
3.1.1 自然资源影响下的产业类型 |
3.1.2 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工业区规划 |
3.1.3 气候特征影响下的工业建筑特色 |
3.2 社会适应性特色 |
3.2.1“开风气之先”的社会风气 |
3.2.2 西方工业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的引入 |
3.2.3 工业建设中的防灾措施 |
3.2.4 社会发展带动工业遗产保护 |
3.3 文化适应性特色 |
3.3.1 岭南建筑师与工业建筑遗产 |
3.3.2 商业意识与工业遗产开发 |
3.3.3 创新精神与工业遗产再利用 |
3.4 广州工业遗产的价值综述 |
3.4.1 历史价值 |
3.4.2 科学技术价值 |
3.4.3 社会文化价值 |
3.4.4 艺术审美价值 |
3.4.5 经济价值 |
3.5 价值评价体系 |
3.5.1 价值构成 |
3.5.2 权重分配 |
3.5.3 明确保护梯度 |
3.6 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城市发展与工业建筑遗产 |
4.1 城市发展与工业区形成 |
4.1.1 工业自由分布阶段 |
4.1.2 早期工业区形成阶段 |
4.1.3 工业区系统规划阶段 |
4.1.4 市镇工业区形成阶段 |
4.2 广州工业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
4.2.1 促进城市功能演变 |
4.2.2 带动城市空间扩张 |
4.2.3 奠定了城市建设的基础 |
4.3 工业遗产分布区域划分 |
4.3.1 西村片区 |
4.3.2 河南片区 |
4.3.3 白鹅潭片区 |
4.3.4 员村片区 |
4.3.5 黄埔片区 |
4.3.6 白云片区 |
4.4 分布特色及规律 |
4.4.1 城市规划与遗产分布 |
4.4.2 沿珠江分布呈带状分布 |
4.4.3 以铁路沿线为聚点 |
4.5 广州城市更新之路 |
4.5.1“退二进三” |
4.5.2“三旧”改造 |
4.5.3 城市更新 |
4.6“旧厂房”改造政策 |
4.6.1“旧厂房”范畴 |
4.6.2“旧厂房”改造模式 |
4.6.3 改造成果 |
4.7 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制度 |
4.7.1 广州工业遗产的保护机制 |
4.7.2 工业遗产保护建议 |
4.8 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与利用 |
5.1 广州工业遗产利用模式 |
5.1.1 博物馆模式 |
5.1.2 创意园模式 |
5.1.3 商业开发模式 |
5.1.4 公共绿地模式 |
5.2 广州工业遗产的利用优势 |
5.2.1 文化产业密集 |
5.2.2 发挥主题特色 |
5.2.3 借助资金优势 |
5.2.4 利用政策支持 |
5.2.5 案例研究——TIT创意园 |
5.3 广州创意产业园的分布与现状 |
5.3.1 创意产业 |
5.3.2 创意园分布状况 |
5.3.3 发展现状及问题 |
5.3.4 案例分析——唐人文化码头 |
5.4 工业遗产改造设计的审美内涵 |
5.4.1 工业遗产的审美驱动力 |
5.4.2 工业特色的审美倾向 |
5.4.3 追求技术的审美倾向 |
5.4.4 崇尚废墟感的审美倾向 |
5.4.5 空间审美倾向 |
5.4.6 生态主义审美倾向 |
5.5 工业遗产的厂区改造规划 |
5.5.1 确定保护主体 |
5.5.2 厂区规划思路 |
5.5.3 改造利用模式 |
5.6 工业遗产的空间再利用 |
5.6.1 空间整合 |
5.6.2 空间拆分 |
5.6.3 空间扩张 |
5.7 建筑立面改造设计 |
5.7.1 完整保留建筑立面——不改变原状 |
5.7.2 保留立面信息——新旧融合 |
5.7.3 增加立面元素——新旧冲突 |
5.8 保留历史信息 |
5.8.1 保存工业生产特征 |
5.8.2 保留人文生活痕迹 |
5.8.3 恢复生态环境 |
5.9 工业特色的景观改造 |
5.9.1 滨水景观改造 |
5.9.2 公共景观改造 |
5.9.3 景观节点设计 |
5.10 小结 |
第六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案例研究 |
6.1 案例选择及特点 |
6.1.1 案例选择 |
6.1.2 案例特点 |
6.2 区域规划类——白鹅潭工业遗产保护案例 |
6.2.1 白鹅潭概况 |
6.2.2 白鹅潭现状评估 |
6.2.3 现存工业遗产调查 |
6.2.4 整体保护策略 |
6.2.5 保护个案研究 |
6.2.6 案例评价 |
6.3 文物保护类——顺德糖厂保护利用研究 |
6.3.1 顺德糖厂概况 |
6.3.2 建筑、构筑物发展演变 |
6.3.3 现状勘察 |
6.3.4 价值评估 |
6.3.5 城镇关系及影响 |
6.3.6 生产工艺及设备保护 |
6.3.7 展示利用指引 |
6.3.8 案例评价 |
6.4 保护利用类——南方面粉厂南通库区保护与利用 |
6.4.1 南方面粉厂概况 |
6.4.2 文物本体建设情况 |
6.4.3 现状勘察 |
6.4.4 价值评估 |
6.4.5 保护修缮方案 |
6.4.6 生产工艺及设备保护 |
6.4.7 恢复文物环境 |
6.4.8 展示利用指引 |
6.4.9 案例评价 |
6.5 更新改造类——广钢地块更新改造 |
6.5.1 广州钢铁厂概况 |
6.5.2 规划范围与对象 |
6.5.3 工业遗产现状 |
6.5.4 价值评估 |
6.5.5 保护与利用 |
6.5.6 景观设计改造 |
6.5.7 案例评价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7.2 不足与展望 |
7.3 创新之处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一:广州潜在的工业遗产调查统计表 |
附录二:顺德糖厂调查表 |
附录三:南方面粉厂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文化传播视野下广东文化的传承与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探讨 |
1.2.1 广东文化:源于区域文化的视角 |
1.2.2 文化地理学与文化变迁 |
1.2.3 文化与传播 |
1.2.4 相关研究 |
1.2.5 广东文化与文化传播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价值 |
1.4.2 现实意义 |
2 广东文化的渊源及其传承与嬗变 |
2.1 广东文化的渊源及其演进 |
2.1.1 作为广东文化源头的岭南文化 |
2.1.2 不同类型文化的交汇与整合 |
2.1.3 不同区域文化的兼容与传播 |
2.1.4 作为有机整体的广东文化的形成 |
2.2 广东文化的传播与两次飞跃 |
2.2.1 第一次飞跃 |
2.2.2 第二次飞跃 |
2.3 广东文化的传播与三次转型 |
2.3.1 第一次转型 |
2.3.2 第二次转型 |
2.3.3 第三次转型 |
3 广东文化传播的功能作用及其机制考察 |
3.1 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地缘优势 |
3.1.2 经济基础 |
3.1.3 政治环境 |
3.1.4 文化传统 |
3.1.5 大众传媒 |
3.2 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的功能作用 |
3.2.1 继承:传承岭南文化 |
3.2.2 发展:发扬广东精神 |
3.2.3 重塑:提升文化软实力 |
3.3 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的作用机制 |
4 广东文化传播的宏观架构及其路径 |
4.1 广东文化传播的主体分析 |
4.1.1 政府及其代表 |
4.1.2 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 |
4.1.3 公民个人 |
4.1.4 民营单位 |
4.2 当前广东文化传播的政策分析 |
4.3 广东文化传播的路径 |
4.3.1 当代广东文化的对内传播路径 |
4.3.2 当代广东文化的对外传播路径 |
5 当代广东文化传播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
5.1 作为软实力的文化传播力 |
5.1.1 文化传播力的基本要素 |
5.1.2 文化传播力的基本意涵 |
5.2 广东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
5.2.1 控制分析:广东文化传播缺乏整体性 |
5.2.2 内容分析:广东文化传播的局限与失衡 |
5.2.3 媒介分析:文化传播渠道的乏力 |
5.2.4 受众与效果分析——广东文化认同者的培育不足 |
5.3 提升广东文化传播力的对策及未来展望 |
5.3.1 整合传播主体,形成文化传播合力 |
5.3.2 丰富文化传播内容,强化文化传播素质 |
5.3.3 构建传播渠道,夯实文化传播基础 |
5.3.4 锁定传播客体,提升传播效果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广东文化经历的两次飞跃和三次转型 |
6.1.2 传播在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的功能作用探讨 |
6.1.3 广东文化传承与嬗变中传播功能的运用及效果 |
6.1.4 提升广东文化传播力的对策及其未来展望 |
6.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 |
四、徐闻两大工程育出特色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D]. 王长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潇贺古道遗产廊道构建研究[D]. 王影雪.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3]福建省平潭岛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 林予希. 广西大学, 2020(07)
- [4]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泉州中心市区内沟河水系为例[D]. 李莞尔.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5]南海海洋文化体系的构建及建设路径研究[D]. 林燕飞.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6]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D]. 黄晨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7]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D]. 张莎玮.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D]. 刘晗. 苏州大学, 2017(04)
- [9]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研究[D]. 贾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10]文化传播视野下广东文化的传承与嬗变研究[D]. 杨喆. 武汉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