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丰基地中关村新区核心(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1](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政发[2021]15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区内各市属公园、林场: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6月26日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前言森林城市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2019年,森林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要求全市具备条件的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要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为首都更好履行"四个服务"职责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张曙红,杨学聪,佘惠敏,陆敏,韩秉志,田峰[2](2021)在《中关村新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发展纪实》文中研究指明每天清晨,如潮的人流沿北京地铁16号线一路向北,过百望山、西北旺,如甘泉般融入永丰、北清路沿线"饥渴"的土地。南以百望山为界,西与门头沟为邻,北接昌平,东临未来科学城,大西山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海淀人俗称的"山后"地区。记者日前来到"山后"地区采访,惊奇地发现,这片大多数北京人并不熟悉的土地上,正在演绎一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发展大戏。
马梓涵[3](2021)在《产城融合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北京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聂睿[4](2021)在《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由国务院批准成立,在高新技术产业与自主创新方面率先探索经验,具有示范效应的区域,同时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江西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现优化升级也将带动江西城市群网络创新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以产业集群理论、空间组织理论和协同发展理论为支撑,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江西省高新区官网统计数据,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展开研究。分析鄱阳湖自创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其他自创区的经验借鉴,并分别从强化集聚程度、提升技术能力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和优化地方政府行为策略五个层面设计促进鄱阳湖自创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及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分析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介绍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集群等概念的界定,以及产业集群、空间组织和协同发展理论。第三章是对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其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鄱阳湖自创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内部各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和产业集群情况。第四章则是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借鉴江苏苏南、山东半岛、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的经验以及对鄱阳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启示。第六章针对问题从强化产业集聚程度、提升技术能力水平、创新产业集群体制机制、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优化地方政府行为策略五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鄱阳湖自创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给出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就鄱阳湖自创区高新产业集群升级这一主题指明未来的研究方向。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5](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海政发[2021]8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3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经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6](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海淀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海政办发[2021]7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关于海淀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3月30日关于海淀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2021年1月12日在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李泉
丁潇颖[7](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彭凡[8](2020)在《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区域特征及空间格局演变 ——基于百度地图数据》文中指出
陈杨[9](2020)在《杭州九乔创新空间规划设计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创新发展逐渐成为新时代下引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以杭州九乔创新空间为例,并尝试归纳出城市创新空间的规划设计框架,为众多创新城市空间发展提供一些针对性的设计参考。全文首先对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的内容、目标、相关概念理论、方法及框架做全面的介绍,为下文的分析研究夯实理论基础。以实践案例为基础,对创新空间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最新发展趋势,提出创新要素的四个维度即城市、产业、企业、人。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城市创新空间的设计框架。城市创新空间的设计策略以杭州九乔国际数字商贸城为切入点,四个维度由浅入深地进行。城市维度,倡导创新回城的空间发展理念,合理控制容量,构建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营造一个产城融合、复合活力的城市化创新公园。产业维度,遵循产业从初创-成长-成熟的发展规律,构建全周期的产业链生长闭环及共享服务平台,形成高效链接、集群共享的创新生态链条。企业维度,针对大、中、小型创新企业使用需求偏好,定制街坊-地块-建筑单体-户型多级弹性灵活的空间分配模型。人的维度,划分创新工作者和普通住区居民两大群体,着重探究创新人本需求,增加交流密度与浓度,创造工作、娱乐无界限的空间场所。在项目后期交流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专家和政府的宝贵意见,进一步调整完善城市创新空间设计框架。引入城市设计导则运作机制,以图示等方式强化其可读性与目标可预测期性,融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从而提高城市设计编制质量,加强城市地区的整体筹划、提升城市品位和特色。
杨雨杭[10](2019)在《北京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与融合之下,全国各地诞生了诸多产业园区,其中许多科技创新产业园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科技产业园区运营并不成功,一些园区甚至沦为“鬼城”、“荒城”。随着新工业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15年首都功能疏解以来,对科技产业园区而言,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从而更好地利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变得特别重要。本文以北京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首先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其次介绍了产业园区发展相关理论,增长极理论、空间扩散效应以及“五元”驱动理论,同时概述了产业园区战略管理的内涵、特点以及层次。再次,本文对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分析。对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目前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接着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环境四个角度对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展开了 PEST分析,并用SWOT的分析方式,对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进行了分析,并绘制了 SWOT矩阵图,最后提出对产业园区发展的启示。第四,本文介绍了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宁乡金洲新区、湖南湘潭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聊城九州岛国际高科技园区的经验做法及对北京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的启示。同时对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战略的制定和战略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研究提出北京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战略目标、发展愿景及产业定位;明确北京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战略选择。最后,提出了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战略实施保障。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园区外部条件、注重生态建园体制创新以及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永丰基地中关村新区核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丰基地中关村新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
1.1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 |
1.1.1 国家层面 |
1.1.2 京津冀区域层面 |
1.1.3 北京市层面 |
1.1.4 海淀区层面 |
1.2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 |
2. 项目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条件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历史沿革 |
2.2.2 行政区划和人口 |
2.2.3 经济发展概况 |
2.2.4 交通条件 |
2.3 自然资源 |
2.3.1 土地资源 |
2.3.2 水资源 |
2.3.3 湿地资源 |
2.3.4 动植物资源 |
(1)植物资源 |
(2)动物资源 |
2.3.5 旅游资源 |
2.4 生态环境状况 |
2.4.1 空气环境质量 |
2.4.2 水环境 |
2.4.3 土壤环境 |
2.4.4 声环境 |
2.4.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
2.5 特色文化 |
2.5.1 皇家园林文化 |
2.5.2 古树名木文化 |
2.5.3 大运河文化 |
2.5.4 红色文化 |
2.5.5 高等教育文化 |
2.5.6 中关村科创文化 |
3. 森林城市建设基础分析 |
3.1 森林资源特征分析 |
3.1.1 林地资源 |
(1)总体情况 |
(2)空间分布 |
3.1.2 林种结构 |
3.1.3 乔木林特征 |
(1)林龄组成 |
(2)林分起源 |
(3)优势树种 |
3.1.4 林木蓄积 |
3.1.5 森林覆盖率 |
3.2 城区绿地特征分析 |
3.3 生态科普载体分析 |
3.4 资源管护情况分析 |
3.4.1 森林防火 |
3.4.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3.4.3 林业信息化建设 |
3.4.4 公益林管护 |
3.4.5 绿地管护 |
3.4.6 野生动植物保护 |
3.4.7 林业队伍 |
3.5 指标达标情况分析 |
3.5.1 森林网络 |
(1)林木覆盖率 |
(2)城区绿化覆盖率 |
(3)城区树冠覆盖率 |
(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5)城区林荫道路率 |
(6)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
(7)乡村绿化 |
(8)道路绿化 |
(9)水岸绿化 |
(10)农田林网 |
(11)重要水源地绿化 |
(12)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 |
3.5.2 森林健康 |
(1)树种多样性 |
(2)乡土树种使用率 |
(3)苗木使用 |
(4)生态养护 |
(5)森林质量提升 |
(6)动物生境营造 |
(7)森林灾害防控 |
(8)资源保护 |
3.5.3 生态福利 |
(1)城区公园绿地服务 |
(2)生态休闲场所服务 |
(3)公园免费开放 |
(4)乡村公园 |
(5)绿道网络 |
(6)生态产业 |
3.5.4 生态文化 |
(1)生态科普教育 |
(2)生态宣传活动 |
(3)古树名木 |
(4)市树市花 |
(5)公众态度 |
3.5.5 组织管理 |
(1)建设备案 |
(2)规划编制 |
(3)科技支撑 |
(4)示范活动 |
(5)档案管理 |
3.5.6 总体情况 |
3.6 森林城市建设潜力分析 |
3.6.1 国土增绿潜力分析 |
(1)林业用地 |
(2)村庄驻地、四旁用地 |
(3)城区绿地 |
3.6.2 森林健康提升潜力 |
3.6.3 森林服务提升潜力 |
3.6.4 森林文化提升潜力 |
3.7 优势与问题 |
3.7.1 优势 |
(1)生态区位重要,规划站位较高 |
(2)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支持有力 |
(3)生态格局完整,建设基础扎实 |
(4)群众基础较好,爱绿氛围浓厚 |
3.7.2 面临的问题 |
(1)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与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
(2)乡村绿化特色和乡愁生态景观还需进一步挖掘强化 |
(3)生态场所服务和生态活动传播还需进一步发动扩散 |
4. 森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
4.1 指导思想 |
4.2 建设原则 |
4.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4.2.2 坚持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
4.2.3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绿化 |
4.2.4 坚持近自然化理念 |
4.2.5 坚持科学节俭绿化 |
4.2.6 坚持人文生态融合 |
4.2.7 坚持全民共建共享 |
4.3 规划愿景 |
4.4 规划依据 |
4.4.1 法律法规 |
4.4.2 标准规范 |
4.4.3 国家、地方文件与规划 |
4.5 规划范围 |
4.6 规划期限 |
4.7 规划目标 |
4.7.1 总体目标 |
4.7.2 阶段目标 |
(1)近期目标(2021年—2023年) |
(2)中期目标(2024年—2025年) |
(3)远期目标(2026年—2035年) |
4.7.3 指标目标 |
5. 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
5.1 上位规划衔接 |
5.1.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1.2《北京市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1.3《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2 总体布局 |
(1)一屏四心 |
(2)多廊多点 |
6. 森林网络体系建设 |
6.1 城区绿地完善工程 |
6.1.1 建设范围、人口数量 |
6.1.2 建设目标 |
6.1.3 建设内容 |
(1)公园绿地建设 |
(2)小微绿地建设 |
(3)老旧公园升级 |
(4)环境友好型社区改造 |
(5)森林城市建设示范活动 |
(6)森林城市科技主题公园建设 |
6.2 两道绿隔扩展工程 |
6.2.1 建设现状 |
6.2.2 建设目标 |
6.2.3 建设内容 |
(1)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提质增绿 |
(2)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优化扩绿 |
6.3 道路景观提升工程 |
6.3.1 建设现状 |
6.3.2 建设目标 |
6.3.3 建设内容 |
(1)新建道路高标准绿化 |
(2)已建道路绿化景观提升 |
(3)林荫停车场建设 |
6.4 生态水系打造工程 |
6.4.1 建设现状 |
6.4.2 建设目标 |
6.4.3 建设内容 |
(1)“水清岸绿”生态河渠建设 |
(2)小月河生态廊道建设 |
(3)北部生态湿地群营建 |
6.5 绿色村镇建设工程 |
6.5.1 建设现状 |
6.5.2 建设目标 |
6.5.3 建设内容 |
(1)休闲场所建设 |
(2)村庄绿化提升 |
(3)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 |
6.6 近自然片林营建工程 |
6.6.1 建设现状 |
6.6.2 建设目标 |
6.6.3 建设内容 |
6.7 自然保护地优化工程 |
6.7.1 建设现状 |
6.7.2 建设内容 |
6.8 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
6.8.1 保护现状 |
6.8.2 建设目标 |
6.8.3 建设内容 |
7. 森林健康体系建设 |
7.1 高质量森林经营 |
7.1.1 林分抚育提质 |
(1)建设现状 |
(2)建设目标 |
(3)建设内容 |
7.1.2 生态公益林管护 |
(1)建设现状 |
(2)建设内容 |
7.2 生境营建 |
7.2.1 建设目标 |
7.2.2 建设内容 |
(1)完善生态廊道 |
(2)划建自然保留区 |
(3)营造鸟类栖息地 |
(4)改善河道水生态系统 |
(5)建设城市水鸟保护区域 |
(6)海淀区城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建设 |
7.3 绿地养护 |
7.3.1 建设目标 |
7.3.2 建设内容 |
(1)绿地有机覆盖 |
(2)城市林木近自然管理 |
7.4 森林火灾防控 |
7.4.1 建设目标 |
7.4.2 建设内容 |
(1)完善防火预警预测体系 |
(2)提升防火调度水平 |
(3)提升扑救火能力 |
(4)开展常态化防火宣传 |
7.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7.5.1 建设目标 |
7.5.2 建设内容 |
(1)完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 |
(2)提升有害生物防治能力 |
(3)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宣传 |
7.6 林业信息化建设 |
7.6.1 建设现状 |
7.6.2 建设目标 |
7.6.3 建设内容 |
(1)完善园林绿化资源管理体系 |
(2)建设智慧林业信息系统 |
8. 生态福利体系建设 |
8.1 绿道网络建设 |
8.1.1 建设现状 |
8.1.2 建设目标 |
8.1.3 建设内容 |
(1)三级绿道体系建设 |
(2)绿道服务点建设 |
(3)绿道管理养护 |
8.2 生态休闲空间发展 |
8.2.1 建设现状 |
8.2.2 建设目标 |
8.2.3 建设内容 |
(1)郊野公园休闲空间建设 |
(2)清河滨水休闲空间建设 |
(3)生态田园休闲空间建设 |
(4)森林康养休闲空间建设 |
8.3 农林产业发展带建设 |
8.3.1 建设现状 |
8.3.2 建设目标 |
8.3.3 建设内容 |
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
9.1 生态文化体验基地建设 |
9.1.1 建设目标 |
9.1.2 建设内容 |
(1)森林文化体验基地 |
(2)湿地文化体验基地 |
(3)古树文化体验基地 |
(4)园林文化体验基地 |
(5)义务植树基地 |
9.2 全民自然教育网络构建 |
9.2.1 建设目标 |
9.2.2 建设内容 |
(1)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网络 |
(2)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中心 |
(3)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
(4)自然教育驿站建设 |
9.3 生态标识系统建设 |
9.3.1 建设目标 |
9.3.2 建设类别 |
9.3.3 建设内容 |
(1)海淀区生态标识系统设计 |
(2)生态科普标识标牌布设 |
9.4 生态文化传播 |
9.4.1 建设目标 |
9.4.2 建设内容 |
(1)制作森林城市建设宣传物料,服务百姓生活 |
(2)拍摄图文视频素材全方位展示森林海淀风貌 |
(3)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城市建设宣传活动 |
(4)持续推动森林城市建设惠民活动 |
1 0. 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
1 0.1 估算依据 |
1 0.2 工程总投资 |
1 0.2.1 按照建设项目与费用构成分 |
1 0.2.2 按照建设期限分 |
1 0.3 资金筹措 |
1 0.3.1 上级生态建设类项目资金 |
1 0.3.2 地方财政投入 |
1 0.3.3 社会性投入 |
1 0.4 效益评价 |
1 0.4.1 生态效益分析 |
(1)涵养水源 |
(2)保育土壤 |
(3)净化大气环境 |
(4)调节小气候 |
(5)固碳释氧 |
(6)保护生物多样性 |
1 0.4.2 社会效益分析 |
(1)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
(2)传播森林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3)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
(4)增加就业机会 |
1 0.4.3 经济效益分析 |
(1)直接经济效益 |
(2)间接经济效益 |
1 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1 1.1 全面建立林长制 |
1 1.1.1 分级设立林长 |
1 1.1.2 建立工作机制 |
1 1.2 严格考核反馈 |
1 1.3 全面统筹,保障资金 |
1 1.4 人才强林,科技兴林 |
1 1.4.1 加强人才培养 |
1 1.4.2 凸显科技创新特色 |
1 1.4.3 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 |
1 1.5 林政资源管理 |
1 1.5.1 制定合理的林木采伐限额 |
1 1.5.2 划定林地保护红线,统筹国土空间 |
1 1.5.3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体系 |
1 1.6 森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
(2)中关村新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发展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三区叠加 |
厚植沃土 |
磨砺成色 |
擦亮底色 |
未来之城 |
(4)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2.1.2 高新技术产业 |
2.1.3 产业集群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空间组织理论 |
2.2.3 协同发展理论 |
第3章 鄱阳湖自创区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 |
3.1 鄱阳湖自创区的发展现状 |
3.1.1 经济基础扎实 |
3.1.2 发展规模壮大 |
3.1.3 创新能力较强 |
3.1.4 产业特色鲜明 |
3.2 鄱阳湖自创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现状 |
3.2.1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
3.2.2 新材料产业集群 |
3.2.3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集群 |
第4章 鄱阳湖自创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主要问题 |
4.1 产业集群发展程度较低 |
4.1.1 产业布局亟待优化 |
4.1.2 主导产业重叠度较高 |
4.1.3 产业集聚呈现脆弱性 |
4.2 产业集群技术能力水平较弱 |
4.2.1 高新区发展起步较晚 |
4.2.2 集群企业处于“低端”产业链 |
4.2.3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足 |
4.3 产业集群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
4.3.1 未形成专业分工的集群网络 |
4.3.2 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 |
4.4 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建设滞后 |
4.4.1 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基础不足 |
4.4.2 金融配套服务不足 |
4.4.3 土地供需矛盾制约升级空间 |
第5章 国家自创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的经验借鉴 |
5.1 苏南自创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经验 |
5.1.1 重视研发投入和创新团队 |
5.1.2 构建一体化分工协作产业链 |
5.1.3 形成差异化竞争发展格局 |
5.2 山东半岛自创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经验 |
5.2.1 完善产业区域分工 |
5.2.2 建设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5.3 长株潭自创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经验 |
5.3.1 积极打造特色产业 |
5.3.2 搭建产业集群平台 |
5.4 对鄱阳湖自创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的启示 |
5.4.1 稳步支持优势产业集群 |
5.4.2 深化产业协作分工 |
5.4.3 健全合作共建机制 |
5.4.4 建立产业集群合作网络 |
第6章 鄱阳湖自创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建议 |
6.1 强化高新产业集聚程度 |
6.1.1 优化产业布局 |
6.1.2 调整产业结构 |
6.1.3 根植集群文化 |
6.2 提升产业集群技术能力水平 |
6.2.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6.2.2 延长高新产业链条 |
6.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3 创新产业集群体制机制 |
6.3.1 搭建产业分工集群网络 |
6.3.2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
6.4 加快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 |
6.4.1 搭建要素共享平台 |
6.4.2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
6.4.3 形成综合服务平台 |
6.5 优化地方政府行为策略 |
6.5.1 转变政府行为观念 |
6.5.2 科学区域发展规划 |
6.5.3 强化政府服务行为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目录 |
第一章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
第一节历史性跨越的五年 |
第二节把握战略机遇期 |
第三节科学谋划新发展 |
一、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
二、指导思想 |
三、基本要求 |
四、“十四五”发展目标 |
第二章高标准服务国家和首都大局 |
第一节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
一、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
二、增强重点区域功能承载力 |
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功能性平台 |
第二节着力提升三山五园首都功能 |
一、增强政治中心功能保障能力 |
二、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功能金名片 |
三、提高国际交往服务保障能力 |
四、服务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第三节纵深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 |
一、系统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 |
二、有序推进存量空间资源再利用 |
三、着力打造极具魅力的城市活力中心 |
第四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
一、全力支持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 |
二、加强“三城一区”及周边城区对接协作 |
三、构建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
第三章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
第一节加快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
一、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 |
二、培育和集聚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 |
第二节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二、充分释放首都高校院所活力 |
三、深入实施“创新合伙人”计划 |
第三节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高地 |
一、造就国际一流的人才梯队 |
二、全面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
三、营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
第四节加快建设科创金融试验区 |
一、完善全创新链金融服务体系 |
二、完善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体系 |
三、全力打造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
第五节全面升级创新雨林生态 |
一、提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能力 |
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 |
三、增强高品质专业化服务供给 |
第六节建设科技创新治理试验区 |
一、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
二、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
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四、探索开放创新体制机制 |
第四章着力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第一节加速发展数字经济 |
一、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 |
二、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
三、超前布局数字经济新基建 |
四、加强新场景应用项目建设 |
五、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
第二节加快培育医药健康产业 |
一、打造生物医药研发竞争优势 |
二、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三、积极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 |
第三节积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一、做强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 |
二、前瞻性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
三、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
第四节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 |
一、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
二、激活消费经济新动能 |
第五节培育壮大高精尖产业主体 |
一、打造世界一流的头部企业和总部企业 |
二、支持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做大做强 |
三、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
第六节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
一、加强科学城南北区域联动发展 |
二、打造专业化特色产业集聚区 |
三、加快多节点融合型创新功能载体建设 |
第五章加快构建高品质新型城市形态 |
第一节高质量推进分区规划实施 |
一、强化全域国土空间管控 |
二、探索减量发展路径 |
三、打造新型城市形态典范区域 |
第二节高标准建设科学城北区 |
一、高标准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
二、打造一批功能复合的现代园区 |
三、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功能协同 |
第三节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
一、分级分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二、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
三、健全城市更新工作机制 |
第四节推动乡村振兴融入科学城发展 |
一、深入推进高水平新型城镇化 |
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三、推动美丽乡村与科学城功能融合 |
第六章全面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建设“智慧海淀” |
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二、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升级 |
三、加快推进“数字政务”建设 |
四、着力推进“经济大脑”建设 |
五、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转型 |
第二节建设“畅通海淀” |
一、构建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
二、改善重点区域的交通通达性 |
三、完善静态交通和绿色出行系统 |
四、提高智能交通治理能力 |
第三节建设“平安海淀” |
一、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 |
二、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
三、建设可信安全基础设施 |
四、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
第四节建设“和谐海淀” |
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建设 |
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
三、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第五节建设“法治海淀” |
一、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
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
第七章全力打造高颜值生态环境 |
第一节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
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二、深化大气污染多领域治理 |
三、完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机制 |
第二节推进水生态系统建设 |
一、强化水资源保护利用 |
二、加大水环境建设力度 |
三、构建水生态格局 |
四、建设水安全保障体系 |
第三节深化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 |
一、持续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
二、不断深化土壤环境风险防控 |
三、大力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水平 |
第四节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
一、加快森林城市建设 |
二、以科技提升生态品质 |
三、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
第五节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
一、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 |
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第八章全方位提升社会民生福祉 |
第一节统筹人口与城市协调发展 |
一、强化人口规模调控与结构优化 |
二、提升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 |
第二节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 |
一、提升教育发展支撑能力 |
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
三、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
第三节深化“健康海淀”建设 |
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
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三、健全“大健康”发展格局 |
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第四节健全就业社保体系 |
一、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五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一、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二、促进为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
第九章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文化强区 |
第一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 |
二、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二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
一、擦亮“三山五园”金名片 |
二、加强“两带”保护利用 |
三、留住独特的城市记忆 |
第三节深度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 |
一、大力培育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 |
二、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发展 |
第四节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二、持续办好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 |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 |
第五节建设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
一、促进“三山五园”旅游融合发展 |
二、挖掘文化遗产赋能高品质旅游 |
第十章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
第一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二、探索土地供给制度改革 |
三、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
五、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第二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
一、加快北京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建设 |
二、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 |
三、依托“三平台”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
第三节积极深化区域合作 |
一、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体系 |
二、扎实推进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
第十一章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保障 |
一、加强规划统筹协调 |
二、做好规划衔接落实 |
三、健全央地协同机制 |
四、多渠道动员公众参与 |
第三节强化重大项目支持 |
一、争取国家和北京市重大项目落地 |
二、建立区级重大项目储备库 |
第四节做好规划体检评估 |
一、建立规划体检评估机制 |
二、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 |
(6)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海淀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海淀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
(一)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优先位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稳”的基础不断巩固 |
(二)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之源,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加快落地“五新”政策,“进”的态势继续向好 |
(三)坚持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谋求更大发展空间,加快重点领域改革突破,厚植区域发展新优势,“跃”的潜能充分释放 |
(四)坚持将南北均衡、城乡协调视为发展之要,扎实推进规划建设和城市治理,全力构建高品质城市,“治”的水平持续提升 |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利益当作头等大事,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保”的底线更加牢固 |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工作措施 |
(一)立足政策先行先试,统筹扩大开放和挖掘内需潜力,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二)立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 |
(三)立足功能品质提升,统筹规划建设和更新治理,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区 |
(四)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统筹民生保障和安全发展,持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
(7)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杭州九乔创新空间规划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源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规划建设启示 |
2.1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创新空间 |
2.2 城市创新空间的概念阐释 |
2.2.1 何为城市创新空间 |
2.2.2 城市创新空间的概念群 |
2.3 城市创新空间的开端 |
2.4 城市创新空间的建设实践 |
2.4.1 早期创新空间的规划与建设 |
2.4.2 当代创新空间的新发展 |
2.5 创新空间规划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2.5.1 创新空间发展演进趋势 |
2.5.2 创新空间规划建设的经验借鉴 |
2.5.3 启示—构建完整的城市创新空间设计框架 |
3 城市创新空间规划设计框架 |
3.1 城市维度 |
3.1.1 合理控制容量 |
3.1.2 构建公园城市 |
3.2 产业维度 |
3.2.1 产业链集聚 |
3.2.2 资源共享服务 |
3.3 企业维度 |
3.3.1 国内外城市创新企业空间建筑需求 |
3.3.2 创新企业建筑需求总结 |
3.4 人的维度 |
3.4.1 创新人群的主要诉求 |
3.4.2 城市居民的主要诉求 |
3.5 本章小结 |
4 杭州九乔创新空间设计探索 |
4.1 项目概况 |
4.1.1 规划使命 |
4.1.2 现状解读 |
4.1.3 问题剖析 |
4.2 目标与策略 |
4.2.1 目标主旨 |
4.2.2 规划策略 |
4.3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
4.3.1 用地调整 |
4.3.2 人口规模 |
4.3.3 完善服务配套设施 |
4.3.4 营建蓝绿融城城市骨架 |
4.4 构建全周期产业链 |
4.4.1 产业链生长闭环 |
4.4.2 共享服务平台 |
4.5 企业创新场所营建 |
4.5.1 实用的企业成长 |
4.5.2 地块划分 |
4.5.3 定制街坊 |
4.6 品质活力空间设计 |
4.6.1 交流平台塑造 |
4.6.2 高品质空间打造 |
4.7 本章小结 |
5 杭州九乔创新空间规划实践调整 |
5.1 产业选择博弈 |
5.2 加强地域文化元素植入 |
5.2.1 建筑空间 |
5.2.2 景观场所 |
5.3 引入城市设计导则运作机制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北京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产业园区战略管理的内涵 |
2.2 产业园区战略管理的特点 |
2.3 SWOT分析法 |
2.4 PEST分析法 |
3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分析 |
3.1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
3.2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2.5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PEST分析总结 |
3.3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strength) |
3.3.2 劣势分析(weakness) |
3.3.3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3.3.4 威胁分析(threat) |
3.3.5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SOWT分析总结 |
3.4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 |
3.4.1 公司与项目受政府规划调整和政策的影响较大 |
3.4.2 公司自身内部管理能力不足 |
3.4.3 需要制定有效手段保障战略实施 |
4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案例借鉴与发展战略制定 |
4.1 国内成功园区案例的学习借鉴 |
4.1.1 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成功案例: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
4.1.2 创新型科技园区成功案例:湖南宁乡金洲新区 |
4.1.3 与相邻城市结合发展成功案例:湖南湘潭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
4.1.4 创新型高端科技研发成功案例:山东聊城九州岛国际高科园区 |
4.1.5 对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启发经验 |
4.2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 |
4.2.1 园区战略定位 |
4.2.2 园区战略原则 |
4.2.3 园区战略目标 |
4.2.4 园区发展演进路径 |
4.2.5 产业定位 |
4.3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重点任务 |
4.3.1 产业集群战略 |
4.3.2 科技创新战略 |
4.3.3 生态发展战略 |
4.3.4 招商引资战略 |
4.3.5 “人才兴园”战略 |
5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战略实施保障 |
5.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5.1.1 创新资金来源与保障机制 |
5.1.2 完善园区功能配套 |
5.2 发展产业园区外部条件 |
5.2.1 政府为企业进驻创造优质的机制环境 |
5.2.2 建立信贷合作机制,强化金融支持 |
5.2.3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
5.2.4 转变园区招商引资方式 |
5.3 注重生态建园体制创新 |
5.3.1 打造技术创新平台 |
5.3.2 推动园区产、学、研合作 |
5.3.3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
5.3.4 培育园区创新文化制度 |
5.4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
5.4.1 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
5.4.2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
5.4.3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
5.4.4 建立业绩导向的战略性绩效管理机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永丰基地中关村新区核心(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2]中关村新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发展纪实[J]. 张曙红,杨学聪,佘惠敏,陆敏,韩秉志,田峰. 中关村, 2021(07)
- [3]产城融合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北京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D]. 马梓涵.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 聂睿.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2)
- [6]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海淀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2)
- [7]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8]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区域特征及空间格局演变 ——基于百度地图数据[D]. 彭凡.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9]杭州九乔创新空间规划设计实践研究[D]. 陈杨. 浙江大学, 2020(01)
- [10]北京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 杨雨杭.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