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台糖22号等8个甘蔗品种的种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慧,程琴,欧克纬,谭秦亮,庞新华,周全光,吕平,宋奇琦,唐毓玮,朱鹏锦[1](2021)在《不同蔗区甘蔗品种(系)分蘖性状比较及其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明确不同蔗区甘蔗品种(系)间的分蘖性状差异及其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在3个蔗区的5个试验点对4个不同甘蔗品种(系)的分蘖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进行显着性、相关性、变异系数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蔗区甘蔗品种(系)间的分蘖性状差异显着,分蘖率和分蘖苗数对有效茎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分蘖农艺性状的差异将甘蔗分为低分蘖甘蔗品种(系)(新台糖22号、桂糖42号)和高分蘖甘蔗品种(系)(桂热2号、凉蔗03-81),与高分蘖甘蔗品种(系)产量相关性最高的产量构成因子是有效茎数(0.76**),低分蘖甘蔗品种(系)则是单茎重(0.83**),高分蘖(0.64*)和低分蘖品种(系)的分蘖率(0.68*)与有效茎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有效茎数对2种类型甘蔗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是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子;分蘖苗数和分蘖率的变异系数最大,具有较高的改良潜力。综上所述,分蘖可以显着提高有效茎数,从而影响甘蔗产量,且影响甘蔗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关系。
陈俊吕,张垂明,周峰,胡后祥,邱永生,谢源,王勤南[2](2021)在《2010—2020年我国育成甘蔗新品种的亲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我国2010—2020年通过的省级以上审(鉴、认)定或农业农村部登记的97个甘蔗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为调查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甘蔗作杂交亲本选育效果。结果表明:在调查育成的97个甘蔗新品种中,‘粤糖’系列、‘新台糖’系列和国外引进材料作亲本选育品种分别为62个、58个和40个,分别占比31.63%、29.59%和20.41%,说明‘粤糖’系列、‘新台糖’系列和国外引进材料作亲本对我国甘蔗品种选育效果显着。育成的97个品种共使用79个亲本,‘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25号’作亲本育成品种分别达18个和13个,分别占比9.18%和6.63%。使用了9个含本土‘割手密’血缘的‘崖城’系列作亲本育成品种达19个,占比9.69%,说明在甘蔗野生种本土‘割手密’的开发利用和扩大遗传基础方面取得显着的成效。
梁强,刘晓燕,李毅杰,林丽,王泽平,李翔,宋修鹏,周会,林善海,李杨瑞[3](2021)在《2008—2017年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在广西蔗区的消长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调查2008—2017年广西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新台糖22号’(‘ROC22’)的农艺性状,结合分析同期该品种在广西蔗区的生产性状表现,以及种植面积、经济效益变化等情况,结果表明,‘ROC22’的分蘖能力和宿根发株能力随年份增加而逐渐减弱,株高和茎径则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012年之后,平均甘蔗单产持续下降,蔗糖分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以11月蔗糖分下降较为显着;黑穗病发病率迅速上升,从2.94%上升至9.02%,已成为广西甘蔗生产的最主要病害;螟虫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枯心苗率从2.29%上升至4.27%。该品种种植面积于2011年达到顶峰,之后迅速下降,从756.4×103 hm2下降至255.9×103 hm2,占比从69.5%下降至31.6%。广西蔗农种植该品种所获取的原料蔗经济收入从2011/2012榨季的340.4亿元下降至2017/2018榨季的115.2亿元。可见,‘ROC22’在广西作为主栽品种多年,为广西蔗糖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其种性已明显退化,病虫对该品种为害加重,甘蔗产量和蔗糖分显着下降,被其他优良新品种替代已不可避免。
韦金菊,周会,李海碧,毛莲英,宋修鹏,雷敬超,桂意云,张荣华,李杨瑞,刘昔辉[4](2021)在《广西近40年甘蔗种质资源引进及利用》文中指出【目的】对近40年广西引进甘蔗种质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甘蔗引种利用效率及推动甘蔗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统计1982—2020年广西引进的甘蔗种质资源,分析引进种质资源的直接利用、育种利用、育成后代的应用及研究利用情况,总结引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1982—2020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其他省(市)引进甘蔗种质资源共1044份(包括花穗238份),其中1993年以来引进甘蔗种质资源751份(包括花穗26份);引进甘蔗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配置了杂交组合2771个,进入区试且亲本含有引进种质资源血缘的品系有43个;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育成的58个桂糖系列甘蔗品种中有40个含有引进种质资源血缘,其中美国CP系列亲本占37.9%,我国台湾ROC系列亲本占34.5%,美国CP系列和我国台湾ROC系列甘蔗种质资源在广西甘蔗育种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进的甘蔗种质资源在抗病育种及分子育种方面也逐步开展研究。但目前广西甘蔗引种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引进甘蔗种质在适应性上普遍存在较大问题;(2)引进别国或地区优良甘蔗种质的同时有可能会带来新的病虫害,给甘蔗产业的安全生产增加风险。(3)引进的种质资源未能在国内育种单位间充分共享。【建议】应加强优异甘蔗种质资源的引进;规范甘蔗引种程序,严格遵守引种检疫规程;重视引进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及共享利用。
蒋春云,王伦旺,韦建敏,汤飞红,韦文平,宁德林,邓宇驰[5](2021)在《广西甘蔗品种(系)2019年区试柳城点新植试验初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在柳州市柳城县进行了广西甘蔗品种区域新植试验,结果表明桂糖11-2011、桂糖11-1081、桂糖10-612、桂糖12-96甘蔗品种(系)均表现为高产高糖、出苗和分蘖好、有效茎多、易剥叶/易脱叶、黑穗病和螟害危害轻。其中桂糖11-2011表现最突出,还具有中大茎、株高较高等诸多优良特性;桂糖11-1081表现为中大茎、株高中等、高抗倒伏;桂糖10-612表现为中大茎、株高较高、抗倒伏性中等;桂糖12-96茎径略细,株高、抗倒伏表现中等。除桂糖11-1081外,其他3个品种(系)均有中等程度的梢腐病危害。此外,桂糖10-612和桂糖13-532品种(系)的纤维分含量高,可进一步试验观察。
秦昌鲜,闭德金,彭崇,郭强,唐利球,马文清,施泽升[6](2020)在《广西区试甘蔗品种(系)的自然抗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同甘蔗品种(系)对黑穗病、梢腐病、螟虫的抗性有差异,筛选和种植抗虫特别是抗病品种是防治甘蔗黑穗病、梢腐病、螟虫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为明确广西区试甘蔗品种(系)的抗虫、抗病性,为品种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对2018~2020年广西区试龙州试点甘蔗一新一宿进行自然抗性调查,利用相对应的枯心指数、抗病指数划分抗性标准,对甘蔗品系的田间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甘蔗品系中,无高抗螟虫品系,中抗品系2个,中感品系4个,感虫品系2个;高抗梢腐品系5个,抗梢腐品系2个,高感品系1个;高抗黑穗病品系2个,抗黑穗品系3个,中感品系2个,高感品系1个。
蒲美玲[7](2020)在《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指出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甘蔗生产对我国食糖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百色市甘蔗生产历史悠久,是百色市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甘蔗也是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来源之一。本文根据百色市甘蔗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查、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定量研究、统计分析等方式从百色市甘蔗的种植概况、适宜甘蔗生长的自然条件、甘蔗发展的社会条件、产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并探讨了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同时对百色市甘蔗种植业在生产成本、种植技术、产区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现阶段百色市甘蔗生产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分析发现,百色市甘蔗生产目前存在甘蔗收购价格不稳定,种蔗成本增加,产业技术发展创新不足,甘蔗品种单一,机械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小,自然灾害频繁,病虫害严重,政府对甘蔗生产扶持力度不够等多个较严峻的问题。同时,对百色市甘蔗生产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未来百色市甘蔗种植面积短期会保持稳定,中长期将有所下降;甘蔗优良新品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结构得以优化;甘蔗生产也将会朝着种植规模化、全程机械化发展;全市范围内会大面积地推广应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针对现阶段百色市甘蔗生产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个实际对策。一是完善价格联动机制与糖料蔗购销市场机制,提高蔗农的种植意愿,二是加快双高体系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机械化生产应用;三是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力度,推进甘蔗生产现代化;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合理分配资源。本文从多方面研究百色市甘蔗生产,对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出详细说明,为百色市甘蔗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赵培方[8](2020)在《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收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然而,我国甘蔗机收率较低,机收宿根产量衰退是主要限制因素。因地形及户均面积限制,我国大部分蔗区应以小型机收为主,但目前针对小型机收相关农艺研究报道较为缺乏。地下芽库是宿根蔗产量积累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的影响为切入点,采用收获方式(机收和人工收获)为主区,五个甘蔗品种ROC22、GT32、YZ05-51、FN39和YT93-159为副区,在大田条件下连续三年研究收获方式、品种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紧实度、破蔸率、缺塘面积、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萌发成苗、甘蔗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影响,同时研究处理间地下芽库内源激素响应以及蔗茎纤维组分与破蔸率的相关性。在大田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盆栽模拟不同土壤紧实度处理对蔗芽内源激素、萌发形态和转录组差异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机收宿根蔗大生长期株高、成熟期株高、株高整齐度、有效茎数、蔗汁重力纯度显着低于人工收获;单茎重、蔗糖分和纤维分含量处理间无显着差异;机收处理第一、二年宿根分别较人工收获减产5.84%和15.64%;随宿根年限的增加,5个甘蔗品种两种收获模式下,甘蔗宿根力均呈降低趋势,但机收处理的宿根力明显弱于人工收获,人工和机收的宿根力分别在75.8%-101.14%和60.16%-90.43%之间;ROC22、YZ05-51和GT32机收甘蔗产量及宿根力优于另外两个品种,较适宜机收。由于收获方式及品种对成熟期株高整齐度、有效茎数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建议在机收处理下筛选适宜机收的甘蔗品种。2.机收显着增加土壤紧实度、破蔸率和缺塘面积。第二年和第三年宿根机收破蔸率与缺塘面积显着相关。缺塘面积与机收甘蔗产量呈极显着(P<0.001)负相关,而与人工收获甘蔗产量无显着相关性。到第二年宿根时机收甘蔗产量与破蔸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而与人工收获甘蔗产量无显着相关性;随宿根年限的增加,人工和机收处理下,甘蔗地下芽库数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人工收获呈增加趋势,而机收呈降低趋势;甘蔗地下芽库数量与上一季作物有效茎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地下芽库数量及萌发率与宿根发株成苗量和甘蔗产量呈显着正相关,表明机收处理下的宿根成苗量和甘蔗产量更依赖地下芽库的萌发率;机收处理显着降低第三年宿根蔗蔸芽数量和第二年、第三年宿根地下芽库数量,显着降低三年宿根四月份和五月份苗量;GT32、YZ05-51和ROC22第三年宿根五月份苗量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宿根蔗地下芽库数量是新植蔗地下芽量的7-15倍,但缺塘导致地下芽库分布不均匀,对机收宿根蔗采取地下芽库输入的农艺措施有望缓解机收宿根蔗衰退;收获方式和品种对破蔸率、缺塘面积和宿根四月份苗量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建议在机收条件下筛选适宜机收的甘蔗品种。3.机收处理显着增加近地端蔗茎纤维素含量,仅在第二年宿根时近地端蔗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处理间差异显着,人工收获半纤维素显着高于机收,木质素含量则显着低于机收;收获前甘蔗上部蔗茎与下部近地端20cm蔗茎纤维组分存在较大差别,近地端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与机收破蔸率呈负相关,与半纤维素含量呈正相关,其中,与木质素含量的负相关性最强,两年宿根均为显着负相关,两年宿根均值的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939(P<0.001),表明收获前近地端木质素含量可作为筛选机收破蔸率的间接指标进一步深入研究。4.地下芽库内源激素ZR、IAA、ABA和GA3,以及IAA/ZR和GA3/ABA比值处理及品种间均存在显着差异,且处理与品种存在极显着的交互效应,表明不同甘蔗品种在土壤紧实度胁迫下的内源激素调控机制存在显着差异。两种收获处理地下芽库内源激素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别,ZR与ABA、IAA与IAA/ZR、ABA与IAA/ZR、IAA/ZR与GA3/ABA在人工收获处理中无显着相关性,然而,在机收处理中呈显着相关性。机收处理的地下芽库IAA和ABA含量,IAA/ZR比值与地下芽库萌发率呈显着负相关,IAA和IAA/ZR与最终发株成苗量呈极显着负相关,而人工收获处理的相关性不显着。在五个甘蔗品种中,YZ05-51土壤紧实度胁迫下地下芽库内源激素响应幅度较强。在短期土壤紧实度胁迫处理下,YZ05-51四种内源激素和两种比值的相关性中,ZR含量与AB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GA3/ABA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ZR和ABA含量及GA3/ABA比值显着调控紧实度胁迫后2 d-6 d蔗芽长、芽宽和芽长×芽宽变化。机收配套立即消除土壤紧实度胁迫的农艺措施,将有望缓解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萌发的影响。5.以YZ05-51三个土壤紧实度胁迫下第5 d蔗芽为研究材料,三个处理共取9个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质控后,9个样本共获得96.63 Gb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鉴定出7个差异表达基因聚类模块。其中随着土壤紧实度胁迫增强,有4个模块基因呈现上升趋势,而2个模块基因则呈现下降趋势。含上升趋势基因的模块命令为Cluster 1,而含下降趋势基因的模块则命名为Cluster 2。其中Cluster 1含有9,574个差异表达的unigene,而Cluster 2则含有5,141个差异表达的unigene。为了进一步探究Cluster 1和Cluster 2中差异基因间的互作关系,本试验选择了Cluster 1和Cluster 2中显着富集到Metabolism和Membrane trafficking通路中的基因进行了分析,Cluster 1中有36个基因富集到代谢通路,而Cluster 2中有11个基因富集到细胞内吞信号途径中。这些基因应为土壤紧实度胁迫下蔗芽萌发相关的候选基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俞华先,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董立华,桃联安,孙有芳,杨李和,边芯,周清明,田春艳[9](2020)在《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F2代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客观评价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F2代创新种质,提高创新种质的利用效率。【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云瑞15系列甘蔗创新种质的20份参试材料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蔗茎产量与各性状均呈正相关,且与株高达到显着水平,与有效茎数达到极显着水平;11月蔗糖分与蔗茎产量和有效径数呈正相关,且与有效径数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92.417%,能反映所列性状绝大部分的信息;聚类分析得20份参试材料分成3个类群,各个类群具有不同特点,在组合选配时可科学加以利用。【结论】云瑞15-80、云瑞15-78、云瑞15-152、云瑞15-44、云瑞15-85、云瑞15-12、云瑞15-45、云瑞15-111、云瑞15-79、云瑞15-84和云瑞15-55共11份材料的综合性状好,应作为重要创新种质优先利用。
罗亚伟,覃振强,梁阗,李德伟,李毅杰,刘晓燕,王维赞[10](2020)在《15个不同桂糖品种一新二宿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性状表现》文中指出通过对桂糖29号、桂糖31号、桂糖32号、桂糖37号、桂糖40号、桂糖41号、桂糖43号、桂糖44号、桂糖45号、桂糖46号、桂糖47号、桂糖48号、桂糖49号、桂糖50号、桂糖51号等15个桂糖系列品种,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1(CK1),桂糖42号为对照2(CK2)。进行一新二宿品种比较试验,调查株高、茎径、有效茎、蔗茎产量、田间锤度等产量和糖分等性状,分析各品种的增产、增糖表现,为桂糖系列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蔗茎产量以桂糖49号、桂糖43号、桂糖41号、桂糖46号、桂糖44号和桂糖31号6个品种表现较好,桂糖37号、桂糖32号、桂糖50号3个品种表现较差;甘蔗糖分以桂糖50号、桂糖51号、桂糖44号、桂糖45号、桂糖32号、桂糖29号等6个品种表现最好,桂糖37号、桂糖31号、桂糖41号、桂糖46号4个品种表现较差;含糖量以桂糖49号、桂糖44号、桂糖43号、糖45号、桂糖29号和桂糖40号6个品种表现较好,桂糖37号、桂糖32号、桂糖31号、桂糖46号4个品种表现较差。生产上宜推广产量和含糖量较高的桂糖49号、桂糖44号、桂糖43号、糖45号、桂糖29号和桂糖40号等6个品种,在加强栽培管理条件下也可以推广甘蔗糖分含量较高的桂糖50号和桂糖51号2个品种,甘蔗糖分和含糖量较低的桂糖37号、桂糖32号、桂糖31号、桂糖46号4个品种不宜推广。
二、新台糖22号等8个甘蔗品种的种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台糖22号等8个甘蔗品种的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蔗区甘蔗品种(系)分蘖性状比较及其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性状指标调查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蔗区甘蔗品种(系)的分蘖性状分析 |
2.2 不同蔗区甘蔗品种(系)的产量性状比较 |
2.3 不同蔗区甘蔗品种(系)的蔗糖分比较分析 |
2.4 甘蔗分蘖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异系数分析 |
2.5 高分蘖类型甘蔗品种(系)分蘖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 |
2.6 低分蘖甘蔗品种(系)的分蘖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 |
2.7 甘蔗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2)2010—2020年我国育成甘蔗新品种的亲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育成育种亲系材料收集 |
1.2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育成品种亲本使用情况 |
2.2 育成品种亲本作父母本效果评价 |
2.3 育成品种不同来源亲本分析 |
2.4 创新亲本利用情况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2008—2017年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在广西蔗区的消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甘蔗材料 |
1.1.2 试验点情况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试验方法 |
1.2.3 种植面积统计及经济效益分析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ROC22’的品种特性 |
2.2‘ROC22’的生产表现 |
2.2.1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2.2产蔗量与蔗糖分表现 |
2.3‘ROC22’的种植面积 |
2.3.1种植面积变化情况 |
2.3.2在各甘蔗种植区的种植面积变化情况 |
2.4‘ROC22’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 |
3.1‘ROC22’的优良种性曾对广西甘蔗产业发挥巨大作用 |
3.2 种性退化导致‘ROC22’面积迅速缩减 |
3.2.1宿根性能差 |
3.2.2 黑穗病成为最主要病害 |
3.2.3 螟虫危害日益严重 |
3.2.4 耐寒性表现较差 |
3.2.5‘ROC22’不适合机械化收获 |
4 结论 |
(4)广西近40年甘蔗种质资源引进及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广西历年引进国内外甘蔗种质资源情况 |
2 引进甘蔗种质资源的利用情况 |
2.1 引进甘蔗种质资源的直接利用 |
2.2 引进甘蔗种质资源在常规育种上的利用 |
2.2.1 引进甘蔗种质资源的杂交利用情况 |
2.2.2 利用引进甘蔗种质资源育成的甘蔗品种 |
2.2.3 引进甘蔗亲本杂交后代选育的品系 |
2.3 育成后代品种的应用情况 |
2.4 其他研究方面的情况 |
3 引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 建议 |
4.1 继续加强甘蔗优异种质资源的引进 |
4.2 规范甘蔗引种程序,做好甘蔗检疫检验工作 |
4.3 重视甘蔗引进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及共享利用 |
(5)广西甘蔗品种(系)2019年区试柳城点新植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和管理 |
1.3 调查项目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参试各甘蔗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 |
2.2 参试品种(系)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 |
2.3 参试甘蔗品种(系)蔗糖分 |
2.4 田间抗性和其他性状 |
3 结论与讨论 |
(6)广西区试甘蔗品种(系)的自然抗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抗性评价标准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甘蔗品种(系)螟害发生情况及其抗性评价 |
2.2 各甘蔗品种(系)梢腐病发生情况及其抗性评价 |
2.3 各甘蔗品种(系)黑穗病发生情况及其抗性评价 |
3 讨论 |
4 结论 |
(7)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甘蔗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甘蔗发展现状 |
1.2.3 广西甘蔗生产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独创或新颖之处 |
2 百色市甘蔗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 |
2.1 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 |
2.2 百色市甘蔗生产的客观条件 |
2.2.1 百色市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 |
2.2.1.1 地形地貌 |
2.2.1.2 气温 |
2.2.1.3 光照 |
2.2.1.4 降水量 |
2.2.2 百色市甘蔗生产发展的社会条件 |
2.2.2.1 土地资源 |
2.2.2.2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 |
2.2.2.3 百色市制糖企业优势 |
2.2.2.4 百色市甘蔗生产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
2.3 百色市甘蔗生产发展趋势 |
2.3.1 甘蔗种植面积短期保持稳定,中长期将下降 |
2.3.2 优良新品种面积将不断扩大,甘蔗品种结构得以优化 |
2.3.3 种植规模化、全程机械化是甘蔗生产发展趋势 |
2.3.4 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将被大面积推广应用 |
3 百色市甘蔗生产所存在的问题 |
3.1 甘蔗收购价格不稳定,影响蔗农种植决定 |
3.2 种蔗成本不断增加,农户收益减少 |
3.3 蔗农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 |
3.4 品种单一,高糖、高产、高抗病品种推广比例较小 |
3.5 甘蔗生产经营规模小、种植基地较为分散 |
3.6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低,难以降低生产成本 |
3.7 自然灾害与病虫害影响甘蔗生产 |
3.7.1 自然灾害频发 |
3.7.2 病虫害严重 |
3.8 政府对甘蔗生产扶持力度不够 |
4 百色甘蔗生产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4.1 完善甘蔗价格联动机制,提高蔗农种蔗意愿 |
4.2 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力度 |
4.2.1 加强理论宣传,召开现场培训会 |
4.2.2 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拓宽新技术推广渠道 |
4.2.3 建立健全高效农技推广机制 |
4.2.4 做好“双高”基地示范工作 |
4.3 加快双高体系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4.3.1 大力推进“双高”基地建设 |
4.3.2 做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4.4 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4.4.1 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
4.4.2 开展土地整治工作 |
4.4.3 加强甘蔗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 |
4.5 加强机械化生产应用,降低种植成本 |
4.6 推进甘蔗生产现代化,实现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 |
4.6.1 推广蔗叶粉碎还田增碳技术 |
4.6.2 推广甘蔗一次性施肥与甘蔗降解膜全膜覆盖 |
4.6.3 推广甘蔗病虫害绿色防控 |
4.6.4 注重自然灾害预警防控 |
4.7 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植蔗农户调查问卷 |
附表2:制糖企业调查问卷 |
附表3:示范县甘蔗生产主管部门调查问卷 |
致谢 |
(8)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前言 |
1.1 机收对蔗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小型机收研究进展 |
1.1.1 机收对蔗糖产业发展的意义 |
1.1.2 小型机收甘蔗研究进展 |
1.2 机收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
1.2.1 机收导致宿根蔗减产 |
1.2.2 机收破蔸率 |
1.3 机收农机农艺融合 |
1.3.1 机收农机农艺研究进展 |
1.3.2 适宜机收品种选育 |
1.4 土壤紧实度对植物的胁迫 |
1.4.1 土壤紧实度增加对植物的影响 |
1.4.2 机收土壤压实对甘蔗的影响 |
1.5 地下芽库研究进展 |
1.5.1 地下芽库概念 |
1.5.2 影响蔗芽萌发的因素 |
1.6 内源激素对逆境的响应 |
1.6.1 植物ZR、IAA和 IAA/ZR对逆境的响应 |
1.6.2 植物GA3、ABA和 GA3/ABA对逆境的响应 |
1.7 转录组技术及其在逆境胁迫的应用 |
1.7.1 转录组技术 |
1.7.2 甘蔗抗逆转录组分析 |
1.8 研究目的意义 |
1.9 研究技术路线 |
2 机收对宿根蔗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田间试验概况 |
2.1.2 收获处理 |
2.1.3 数据收集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机收对甘蔗株高及整齐度的影响 |
2.2.2 机收对宿根蔗产量的影响 |
2.2.3 机收对甘蔗宿根力的影响 |
2.2.4 机收对宿根蔗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机收显着影响宿根蔗株高及整齐度 |
2.3.2 机收导致甘蔗显着减产并降低宿根力 |
2.3.3 机收对宿根蔗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4 小结 |
3 机收对宿根蔗发株基础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田间试验概况 |
3.1.2 收获处理 |
3.1.3 数据收集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机收对宿根蔗成苗基础的影响 |
3.2.2 机收对不同品种地下芽库构成的影响 |
3.2.3 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萌发的影响 |
3.2.4 地下芽库与宿根蔗发株成苗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机收对地下芽库数量的影响 |
3.3.2 机收对地下芽库萌发率和成苗量的影响 |
3.3.3 收获方式及品种交互作用对适宜机收品种选育的影响 |
3.4 小结 |
4 收获前蔗茎纤维组分与机收破蔸率的相关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田间试验概况 |
4.1.2 收获处理 |
4.1.3 数据收集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机收对不同部位蔗茎纤维组分的影响 |
4.2.2 品种间近地端蔗茎纤维组分含量差异分析 |
4.2.3 近地端蔗茎纤维组分与机收破蔸率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土壤紧实度胁迫对蔗芽萌发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田间试验 |
5.1.2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蔗芽成苗指标差异比较 |
5.1.3 短期紧实度胁迫下YZ05-51的蔗芽萌发形态及生理特性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机收对不同品种地下芽库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5.2.2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的蔗芽萌发响应 |
5.2.3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YZ05-51蔗芽萌发的形态差异及生理特征 |
5.3 讨论 |
5.3.1 紧实度胁迫下蔗芽内源激素变化 |
5.3.2 紧实度胁迫下内源激素对蔗芽萌发的调控 |
5.3.3 紧实度胁迫下蔗芽萌发特性 |
5.4 小结 |
6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蔗芽萌发的RNA-seq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蔗芽RNA提取及质量分析 |
6.2.2 测序结果统计 |
6.2.3 Unigene组装及注释分析 |
6.2.4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6.2.5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蔗芽生长的关键基因鉴定 |
6.2.6 关键基因荧光定量q RT-PCR检测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F2代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设计 |
1.3 调查项目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参试材料6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 主成分分析 |
2.3 参试材料的综合评价 |
2.4 聚类分析 |
3 讨 论 |
3.1 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 大茎野生种57NG208创新种质的综合评价和主成分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4 结 论 |
(10)15个不同桂糖品种一新二宿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性状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1.1参试品种 |
1.1.2种茎来源 |
1.2试验方法 |
1.2.1试验设计 |
1.2.2试验过程 |
1.3项目调查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桂糖品种一新二宿甘蔗产量性状 |
2.1.1株高 |
2.1.2茎径 |
2.1.3有效茎数 |
2.1.4蔗茎产量 |
2.2不同桂糖品种一新二宿甘蔗糖分性状 |
2.2.1田间锤度 |
2.2.2甘蔗糖分 |
2.2.3含糖量 |
3小结与讨论 |
四、新台糖22号等8个甘蔗品种的种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蔗区甘蔗品种(系)分蘖性状比较及其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 李佳慧,程琴,欧克纬,谭秦亮,庞新华,周全光,吕平,宋奇琦,唐毓玮,朱鹏锦. 作物杂志, 2021(05)
- [2]2010—2020年我国育成甘蔗新品种的亲本分析[J]. 陈俊吕,张垂明,周峰,胡后祥,邱永生,谢源,王勤南. 中国糖料, 2021(03)
- [3]2008—2017年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在广西蔗区的消长分析[J]. 梁强,刘晓燕,李毅杰,林丽,王泽平,李翔,宋修鹏,周会,林善海,李杨瑞. 热带作物学报, 2021(04)
- [4]广西近40年甘蔗种质资源引进及利用[J]. 韦金菊,周会,李海碧,毛莲英,宋修鹏,雷敬超,桂意云,张荣华,李杨瑞,刘昔辉. 南方农业学报, 2021(02)
- [5]广西甘蔗品种(系)2019年区试柳城点新植试验初报[J]. 蒋春云,王伦旺,韦建敏,汤飞红,韦文平,宁德林,邓宇驰. 中国种业, 2021(01)
- [6]广西区试甘蔗品种(系)的自然抗性评价[J]. 秦昌鲜,闭德金,彭崇,郭强,唐利球,马文清,施泽升. 广西糖业, 2020(04)
- [7]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 蒲美玲. 广西大学, 2020(07)
- [8]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的影响[D]. 赵培方. 广西大学, 2020
- [9]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F2代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J]. 俞华先,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董立华,桃联安,孙有芳,杨李和,边芯,周清明,田春艳. 西南农业学报, 2020(05)
- [10]15个不同桂糖品种一新二宿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性状表现[J]. 罗亚伟,覃振强,梁阗,李德伟,李毅杰,刘晓燕,王维赞. 广西糖业,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