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勤社会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后勤工作改革的基本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1](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白立士,刘凯[2](2017)在《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与深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法律问题提出解决路径,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涉及的核心法律问题包括:财产权归属问题、法人的治理结构问题以及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本研究在借鉴域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的有益探索,提出了符合当前国情的后勤社会化的法治化解决路径。
王华玉[3](2015)在《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全面深化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克服高校发展“瓶颈”桎梏、加快人才培育、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1985年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启动,20多年的不懈努力使高校后勤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探索出一条高校后勤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制道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然而,由于高校后勤改革难度不断增大、改革中暴露的矛盾逐渐增多、改革中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难以满足等原因,高校后勤改革的呼声明显沉寂不少。因此,及时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其成因、并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才能为我国进一步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为我国高等教育专注于教书育人、科研解决后顾之忧。本文以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论述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论综述的前提下,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现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对政府推进下的成都市C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行再思考。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改革历程、成效与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第二本部分是对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案例进行的具体阐述,是对该案例中政府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典型性等问题的描述;第三部分集中于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改革过程中的典型性举措,包括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精细化管理改革以及信息化改革的深入分析;第四部分则是基于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改革的案例分析,对提升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张永群[4](2010)在《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世纪,我国高校能否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经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的大事,这既是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也为高校后勤提供了发展与挑战的机遇,要办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后勤保障;要办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后勤保障。因此,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归纳了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其次对十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概况,从后勤社会化的内涵、内容、过程及成效等多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再次,分两个章节,重点对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从对改革的认识、高校与后勤实体的定位、后勤市场的市场性与公益性的矛盾、后勤实体“剥而不离”、后勤人事制度改革、后勤改革相关配套措施以及后勤服务市场的监管体系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第四,结合对美国高校后勤的考察以及对上海市、北京市高校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从中得出相应的五点启示。第五,针对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为进一步推动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正确处理改革中各方面利益关系、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根据学校实际实施改革、必须坚持改革的“姓教”属性、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节约型高校后勤建设等八个方面的对策。最后,总结全文,提出进一步关于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研究方向。
肖海燕[5](2009)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9年11月2日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会上明确提出了“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预定目标。200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以一号文件的形式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及时地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明确了改革的目标,部署了改革的步骤,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按照这一要求,许多高校后勤纷纷与学校行政成建制剥离,组建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高校后勤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因此,高校后勤虽然是实体,但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企业,也有别于非营利性组织,其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目的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后勤保障,具有服务性、公益性、微利性特点,具有产业经营和教育服务双重属性。2005年,袁贵仁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即“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但是,由于这次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改革,受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权改革不彻底,人事制度改革不彻底,相关政策不配套等因素的制约,使现阶段改革变得十分艰难,改革速度明显放缓。一方面,后勤“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不能改变,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另一方面,后勤要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必须抓经营、抓效益。这些矛盾,导致后勤财务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围绕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这一主题,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非营利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体制为理论基础,结合高校后勤服务的特殊性,提出适合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目标以及如何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在深入分析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本文共分六章,内容概括如下:第1章导论。介绍论文研究的问题及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论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第2章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在借鉴企业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目标、体制的理论基础上,结合高校后勤服务的特点,提出了现阶段适合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体制。第3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种代表性模式;概括了目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产权不清晰、筹资渠道单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观念落后等。第4章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深入剖析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具体讲:一是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二是产权改革不彻底,后勤仅拥有资产的使用权,没有资产的所有权、处置权,导致后勤无法通过盘活资产进行筹资;三是人事制度改革不彻底,没有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四是有关部门不重视,相关政策不配套。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由政府主导而推动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具有强制性特点,但是从2002年到现在,国家对高校后勤改革没有再出台相关指导性的政策,对高校后勤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于2008年12月31日到期,所以,现阶段改革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许多高校对后勤改革处于观望状态。第5章完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思路及对策。针对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及对策,包括:因地制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各种财务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成本费用核算;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有偿服务机制;建立会计委派制和审计监督相结合监督机制;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等。第6章X大学后勤集团社会化改革的案例分析。首先简单介绍了X大学后勤集团情况;接着对其改革运行模式、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现状等进行阐述;根据笔者在后勤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如对外筹资难的问题、固定资产折旧问题、财务管理制度、人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历史因素、管理体制等深层次原因;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对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原因进行系统分析,阐述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解决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路及对策;同时,通过对X大学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使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上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论证,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在写作过程中,由于笔者能力、时间和条件的限制,较少涉及国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廖巍[6](2009)在《我国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偏离的研究》文中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改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其改革的预期目标贯穿整个改革的过程。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就是事先设计好的改革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未完全达成,实现的改革与预期的改革有差距。目标偏离又可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改革实践中预期目标偏离、促进改革目标的实现,对建国后历次高校后勤改革的预期目标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借鉴了政策学、公共政策学和教育政策学的视角。建国后我国经历了6次高校后勤改革,其预期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都被偏离了,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导致我国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偏离的原因主要有:高校后勤改革的性质、预期目标自身的科学性、高校后勤改革的实施以及改革评价的缺失及失真等,都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应对改革持有一种乐观的、理性的态度,必须坚持改革的方向。对待高校后勤改革目标偏离的基本策略包括:第一,建立合理的高校后勤改革决策机制;第二,制定科学的高校后勤改革目标;第三,设计合理的高校后勤改革执行计划;第四,加大高校后勤改革的宣传力度;第五,健全高校后勤改革目标实施保障体系;第六,规范我国高校后勤评价机制。
冯济骞[7](2009)在《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20年时,我国经济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教育在同样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效的同时,从整体上讲还存在着办学规模和应需培养两方面不能完全适应的状况,尤其在数量上不能满足人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校后勤保障能力和水平成为制约办学规模迅速发展的瓶颈问题,由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高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高校迅速推开。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果,基本跟上和解决了高校扩招的后勤保障需求。但随着改革深化,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后勤实体运行、责权利分配、员工构成与素质、社会行业性接轨等问题越来越显现出阻碍高校后勤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其中,兰州大学由于外部市场尤其基础服务性行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自身社会化意识和基础也受到区域化的影响和限制,致使兰州大学面临着更为明显的区域性困难与问题。本文以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和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现实、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对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案进行了实施后的反思,最后根据主要存在问题的分析情况提出了五个方面深化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建议: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途径的选择;突出重点地全面推进后勤改革;积极主动地提升后勤集团经营策略;加快完善兰州大学后勤服务付费制度;培育兰州大学后勤经济实体的竞争力;着力完善后勤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在具体问题分析上,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博弈分析、SWOT分析和归纳与演绎等分析方法。本文旨在为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决策依据,也为其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罗崇敏,李配亮[8](2008)在《坚定不移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全省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6月6日)同志们:我省的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2000年贯彻国办发〔2000〕1号文件开始,不断地深入推进,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经验,为下一步强势推进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反复和反弹,导致现在改革步伐放缓,改革的成效不太明显。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认真总结
任志国[9](2007)在《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办高等教育的历史条件相适应,形成了高校后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供给型和福利型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作为高校基础保障的后勤管理,其原有的管理体制逐渐显露出弊端,成了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于是,改革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成为高校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主要有六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一是对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二是对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作了简单的说明。第二部分,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作了简要回顾。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状况。对照发达国家高校后勤管理实践和经验,对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几种模式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提出了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观念和理论认识、后勤管理部门职能转换、产权剥离、政府相应配套政策等问题作了综述。第五部分,通过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过程的回顾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深化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落实: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坚持“事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转换后勤部门的行政职能,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第六部分,以泰山医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作为案例,对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改革具体模式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论述。
张兴艳[10](2007)在《国内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所研究之主要内容为高等院校的学生公寓空间。高校学生公寓是校园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居住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特别是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连年扩招,使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催生了学生公寓的建设高潮。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突破口,高校学生公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本论文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并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公寓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行为模式的变化,从学生的满意度评价和实际居住需求出发,运用建筑专业理论与设计方法,融合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建筑美学等学科知识,尝试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满足大学生居住生活需求的学生公寓空间的设计手法。全文共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阐明课题研究的意义并界定相关概念,阐述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方法和流程;第二章总结对比国内外大学生居住状况和公寓特点,对我国大学生公寓存在的不足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三章通过对大学生居住状况的个案进行实地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大学生公寓实际存在并需要解决的更多的问题;第四章是对大学生公寓主体要素的分析,了解不同学习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和心里特点,分析其行为模式,了解大学生居住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第五章对我国大学生公寓空间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探讨符合学生行为模式的学生公寓空间的功能组成、居住单元空间布局方式、空间尺度以及家具设施,提出相关的设计要点与思路。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提出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的原则:弹性设计原则、可识别性设计原则、人性化设计原则和多元化设计原则以及智能化设计原则。
二、后勤社会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后勤工作改革的基本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勤社会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后勤工作改革的基本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与深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动因与模式 |
(一)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动因 |
(二)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模式 |
1. 行政管理阶段 |
2. 半社会化阶段 |
3. 社会化阶段 |
二、后勤社会化的核心法律问题 |
(一) 后勤法人的财产权归属问题 |
(二) 后勤法人的治理结构问题 |
(三) 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 |
三、域外经验与我国地方实践 |
(一) 域外高校后勤管理机制 |
(二) 国内的有益探索 |
四、法治化的后勤管理体系的制度构建 |
(一) 政府层面的立法支持 |
(二) 后勤法人的股份制改造 |
(三) 符合当前实际的法人治理结构 |
(四) 法律纠纷的解决路径 |
(3)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4.2 新制度经济学 |
1.4.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二章 政府推进下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探索与发展 |
2.1 政府推进下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探索 |
2.1.1 改革的探索阶段(1985年-1999年) |
2.1.2 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1999年-2004年) |
2.1.3 改革的完善攻坚阶段(2004年-现今) |
2.2 政府推进下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
2.2.1 改革的成效分析 |
2.2.2 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
2.3 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发展趋势 |
2.3.1 改革方案科学化 |
2.3.2 运行模式市场化 |
2.3.3 后勤服务专业化 |
2.3.4 管理方式企业化 |
第三章 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案例描述 |
3.1 C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情况 |
3.1.1 学校概况 |
3.1.2 后勤部门概况 |
3.2 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状况 |
3.2.1 改革背景 |
3.2.2 改革历程 |
3.2.3 改革的主要内容 |
3.3 改革的主要成效 |
3.4 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典型性分析 |
3.4.1 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
3.4.2 后勤服务精细化管理改革 |
3.4.3 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 |
第四章 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
4.1 实施背景 |
4.2 改革措施 |
4.2.1 明晰产权界定 |
4.2.2 构建甲乙方管理体制 |
4.3 改革成效分析 |
4.3.1 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确保了学校后勤良性发展 |
4.3.2 改善了服务质量,提升了办学水平 |
4.3.3 保障了扩招需求,促进了管理重心转移 |
4.4 原因分析 |
4.4.1 政府主导,宏观调控 |
4.4.2 以现实为纲,合理定位 |
4.4.3 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
4.4.4 按规律办事,科学发展 |
第五章 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服务精细化管理改革分析 |
5.1 精细化管理内涵 |
5.1.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
5.1.2 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
5.2 改革措施 |
5.2.1 以制度化推进精细化管理 |
5.2.2 以信息化推进精细化管理 |
5.2.3 以加强监督保障机制为抓手推进精细化管理 |
5.3 改革成效分析 |
5.3.1 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
5.3.2 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服务成本 |
5.3.3 保障后勤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 |
5.3.4 促进后勤员工素质提高 |
5.4 原因分析 |
5.4.1 制度建设奠定精细化管理基础 |
5.4.2 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是保证 |
5.4.3 创建精细化管理文化是源泉 |
第六章 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分析 |
6.1 信息化内涵 |
6.1.1 信息化 |
6.1.2 高校后勤信息化 |
6.2 主要措施 |
6.2.1 政府主导,推进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
6.2.2 技术支持,创新信息服务方式 |
6.2.3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外部监控网络体系建设 |
6.3 成效分析 |
6.3.1 规范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
6.3.2 有利于精简机构,节支增收 |
6.3.3 加强工作监督,提高了服务质量 |
6.3.4 优化管理模式,有助于培养优秀管理人才 |
6.4 原因分析 |
6.4.1 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是基础 |
6.4.2 技术创新和制度规范是关键 |
6.4.3 人事制度改革是保证 |
第七章 政府推进下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启示 |
7.1 积极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
7.1.1 进一步转变改革观念 |
7.1.2 政府主导,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
7.1.3 实事求是,创新管理模式 |
7.2 全面贯彻后勤服务精细化管理制度 |
7.2.1 转变管理理念 |
7.2.2 确立规章制度 |
7.2.3 贯彻执行到位 |
7.2.4 加强基础管理 |
7.3 继续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 |
7.3.1 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
7.3.2 深化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 |
7.3.3 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开发与使用的管理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高校后勤改革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
1.2.2 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方面的研究 |
1.2.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方面研究 |
1.2.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职工教育与培养方面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概况 |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 |
2.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容和相关政策 |
2.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依据 |
2.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和特征 |
2.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
2.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 |
2.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效 |
第三章 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 |
3.1 安徽省高校基本情况 |
3.2 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状况 |
3.3 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容、目标和原则 |
3.4 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模式 |
3.5 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做法和成效 |
3.5.1 创新高校后勤投资体制,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 |
3.5.2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 |
3.5.3 后勤服务市场有序对外开放,社会化服务形成规模 |
3.5.4 高校后勤行业协会发挥自律管理作用 |
3.5.5 高校后勤的管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极大提高 |
第四章 安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
4.1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
4.2 高校与其后勤实体在目标定位、权力和义务方面存在着不协调 |
4.3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市场性与学校服务的公益性矛盾较突出 |
4.4 后勤服务实体剥离不规范,产权不明确 |
4.5 人事问题制约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
4.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配套不够 |
4.7 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监管缺乏系统的标准和制度 |
第五章 国内外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及启示 |
5.1 国内外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概况 |
5.1.1 美国部分高校后勤考察情况 |
5.1.2 上海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
5.1.3 北京市高校后勤改革概况 |
5.2 国外及国内部分省(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启示 |
5.2.1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办学的必然和现实的需要 |
5.2.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坚持因校因地制宜的原则 |
5.2.3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程度和进程受社会化条件影响 |
5.2.4 高校后勤社会化要体现"以人为本" |
5.2.5 高校后勤社会化要符合社会行业的要求 |
第六章 进一步推动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
6.1 加强宣传引导,统一认识 |
6.2 理顺改革中的学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 |
6.3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统筹作用 |
6.4 鼓励和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新模式 |
6.5 正确处理改革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 |
6.6 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
6.6.1 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
6.6.2 按照行业管理要求,实施规范化管理 |
6.6.3 提高后勤实体的核心竞争力 |
6.7 建立健全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监管体系 |
6.8 努力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 |
6.8.1 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的目的和意义 |
6.8.2 建设节约型后勤的措施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内容 |
7.2 本文的不足 |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回顾 |
1.4 论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论文框架 |
2.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
2.1.1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
2.1.2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
2.1.3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 |
2.2 财务管理体制 |
2.2.1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
2.2.2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体制 |
2.2.3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 |
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现状和问题 |
3.1 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模式 |
3.1.1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
3.1.2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
3.2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
3.2.2 产权不清晰 |
3.2.3 筹资渠道单一 |
3.2.4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
3.2.5 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 |
3.2.6 财务管理的观念落后,创新性不强 |
4.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管理体制上的原因 |
4.2 产权改革不彻底 |
4.3 人事制度改革不彻底 |
4.4 相关政策不配套 |
5. 完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
5.1 因地制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5.2 理顺各种财务关系 |
5.2.1 理顺后勤利益与学校利益的关系 |
5.2.2 理顺后勤财务与校级财务关系 |
5.2.3 理顺后勤与政府部门的财务关系 |
5.3 加强成本费用核算 |
5.4 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
5.5 建立合理的有偿服务机制 |
5.6 建立会计委派制和审计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
5.7 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
6. X大学后勤集团社会化改革的案例分析 |
6.1 X大学后勤集团概况 |
6.2 X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
6.2.1 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6.2.2 X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
6.2.3 X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体制 |
6.2.4 X大学后勤财务管理制度 |
6.2.5 人事机制 |
6.2.6 收益分配制度 |
6.2.7 财务监督机制 |
6.3 X大学后勤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 |
6.3.1 经费投入单一,缺乏多方融资渠道 |
6.3.2 学校投入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不利于税收筹划 |
6.3.3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
6.3.4 经营理念陈旧,校内市场部分流失 |
6.3.5 收益分配制度不公平 |
6.4 X大学后勤财务管理问题的改革措施 |
6.4.1 优化产权结构,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革 |
6.4.2 实行全成本核算 |
6.4.3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 |
6.4.4 逐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6)我国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偏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学校后勤 |
二、高等学校后勤改革 |
三、目标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历次高等学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实现 |
第一节 第一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49年-1965年) |
一、第一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
二、第一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
第二节 第二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66年-1976年) |
一、第二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
二、第二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
第三节 第三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79年-1983年) |
一、第三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
二、第三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
第四节 第四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84年-1991年) |
一、第四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
二、第四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
第五节 第五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92年-1998年 |
一、第五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
二、第五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
第六节 第六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99年-今) |
一、第六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
二、第六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
第三章 导致高校后勤改革实际效果偏离预期目标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后勤改革的性质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一、高校后勤改革的复杂性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二、高校后勤改革的路径依赖性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三、高校后勤改革的艰巨性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第二节 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制定阶段的原因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一、改革预期目标设计阶段的原因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二、改革预期目标本身的因素影响目标实现 |
三、改革目标的现实基础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第三节 预期目标实施阶段的原因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一、我国高校后勤的管理决策体制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二、改革实施的环境条件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三、改革执行者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四、理论研究的滞后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五、信息交流缺乏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第四节 高校后勤改革评价的缺失及失真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
第四章 启示与建议 |
第一节 坚持改革的方向 |
第二节 建立合理的高校后勤改革决策机制 |
第三节 制定科学的高校后勤改革目标 |
一、融合的价值取向 |
二、公平的利益分配 |
三、可行的现实基础 |
四、明确的文本表达 |
第四节 设计合理的高校后勤改革执行计划 |
第五节 加大高校后勤改革的宣传力度 |
第六节 健全高校后勤改革目标实施保障体系 |
一、加强改革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 |
二、提高实施主体的素质及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
三、优化高校后勤改革实施的环境 |
第七节 规范我国高校后勤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
(二)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三) 论文的内容、方法、思路与结构 |
二、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与解析 |
(一) 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情况 |
(二) 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成效与问题 |
(三) 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分析 |
三、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经验借鉴 |
(一) 国内相关改革经验及分析 |
(二) 国外相关改革经验及分析 |
四、深化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
(一) 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修正 |
(二) 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
(三) 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
(四) 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控制与保障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2、基本概念简述 |
第一章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 |
1、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 |
2、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二章 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状况 |
1、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种模式 |
2、发达国家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 |
第三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及任务 |
1、思想观念落后、对改革的认识不到位 |
2、改革过程中产权不明晰和产权划转不到位 |
3、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不能及时转换行政职能 |
4、制度建设和相应政策不适应改革的需求 |
5、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第四章 深化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分析 |
1、政府统筹主导 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
2、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
3、转变传统观念和转换行政职能 |
4、后勤服务实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和运行 |
5、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
6、引进竞争机制,推动后勤社会化发展 |
第五章 泰山医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案例 |
1、泰山医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 |
2、改革的总体目标 |
3、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
4、后勤实体运行机制、管理目标和目标责任 |
5、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 |
6、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效 |
7、泰山医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案例简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国内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背景 |
1.1.2 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
1.1.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学生公寓建设 |
1.1.4 大学生对公寓空间的要求 |
1.1.5 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新 |
1.2 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相关理论概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高校学生公寓空间的意义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1 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概念 |
1.4.2 大学生宿舍、大学生公寓的概念 |
1.4.3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5 研究的方法及流程 |
1.6 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大学生居住概况 |
2.1 国外大学生的居住概况 |
2.1.1 发展概况 |
2.1.2 住宿型制 |
2.1.3 国外大学生公寓特点 |
2.2 国内大学生的居住状况 |
2.2.1 发展概况 |
2.2.2 国内大学生公寓类型及特点 |
2.3 小结 |
第3章 高校学生公寓使用状况的个案调查 |
3.1 调查概况及相关说明 |
3.1.1 问卷说明 |
3.1.2 调查的目的 |
3.1.3 调查的内容 |
3.1.4 调查的对象及其概况 |
3.1.5 调查的方法 |
3.2 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公寓状况 |
3.2.1 九里校区公寓现状 |
3.2.2 成都犀浦校区公寓现状 |
3.3 "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居住现状"调查统计分析 |
3.3.1 学生对居住空间的评价 |
3.3.2 学生的居住意愿 |
3.3.3 与校外出租房的比较 |
3.4 调查小结 |
第4章 大学生的居住行为分析 |
4.1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
4.2 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分析 |
4.2.1 行为与环境行为 |
4.2.2 大学生公寓内的学生行为 |
4.2.3 大学生生活行为特征 |
4.3 学生心理与行为模式的差异 |
4.3.1 年龄与年级的差异 |
4.3.2 专业的差异 |
4.3.3 性别的差异 |
4.3.4 大学生经济状况的差异 |
4.4 大学生的居住需求 |
4.4.1 居住的生理需求 |
4.4.2 居住的心理需求 |
4.5 小结 |
第5章 高校大学生公寓空间设计研究 |
5.1 大学生公寓空间的功能组成 |
5.1.1 睡眠休息空间 |
5.1.2 学习空间 |
5.1.3 卫生清洁空间 |
5.1.4 储藏空间 |
5.1.5 交往空间 |
5.1.6 阳台 |
5.1.7 交通空间 |
5.1.8 餐饮空间 |
5.2 基本单元空间布局方式 |
5.2.1 半完全分区 |
5.2.2 完全分区 |
5.3 基本单元空间的尺度 |
5.3.1 房间尺寸 |
5.3.2 居住人数 |
5.4 家具设施 |
5.4.1 大学生对家具设施的需求 |
5.4.2 基本单元空间家具设施研究 |
5.5 公寓楼内配套设施 |
5.6 小结 |
第6章 高校学生公寓空间设计原则探讨 |
6.1 弹性设计原则 |
6.2 可识别性设计原则 |
6.3 人性化设计原则 |
6.4 多元化设计原则 |
6.5 智能化设计原则 |
6.6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附录一: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
附录二:《高校学生公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计委 财政部 建设部 人民银行 税务总局 (1999年12月14日) |
附录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后勤社会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后勤工作改革的基本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2]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与深化路径研究[J]. 白立士,刘凯. 高教探索, 2017(07)
- [3]政府推进下的C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案例研究[D]. 王华玉.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4]安徽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永群.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6)
- [5]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 肖海燕.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8)
- [6]我国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偏离的研究[D]. 廖巍.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0)
- [7]兰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研究[D]. 冯济骞. 兰州大学, 2009(01)
- [8]坚定不移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全省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J]. 罗崇敏,李配亮. 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 2008(06)
- [9]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研究[D]. 任志国.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5)
- [10]国内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空间设计研究[D]. 张兴艳.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