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元笔记本上演洗牌进行时(论文文献综述)
徐风[1](2021)在《忘记我》文中研究说明楔子时间深处的一个越洋电话二○○二年深秋。北京时间下午四点,布鲁塞尔时间上午十点。电话铃如期响起,话筒里传来一个苍老而温润的声音,是一口不走样的江南宜兴话:"您好!我是钱秀玲。""钱奶奶您好,我是家乡电视台的,前些天托您的亲属与您联系,想请您通过电话,对家乡的父老乡亲说几句话。""父老乡亲……""是的,钱奶奶,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大家就是想念您,想听听您的声音。"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唐冠宇[3](2017)在《当代汉语中“来袭”的语义演变及其句法——语用后果》文中研究指明当代汉语中,动词"来袭"存在语义泛化的演变趋势,包括行为主体的泛化和语义特征的泛化。语义泛化的内部动因是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外部动因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语义泛化的句法后果是句法功能的增值,即"来袭"组配功能的大幅增强,能够与大量新兴状语组合、搭配;语用后果是语用空间的扩展,即语体风格的娱乐化和语篇价值的多元化。
王一博[4](2017)在《国产“IP电影”的文化研究》文中指出自2014年起,国产IP电影热潮兴起。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IP电影是指将其他文化娱乐行业的优质作品改编成电影。但IP电影与传统的电影改编有所不同,它寻求的是那些具有互联网基因,并扎根于大众流行文化的内容。本文将站在大众文化的视野下,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国产IP电影现象。文章将着重探究IP电影的文化特征,并对其进行价值审视。IP电影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渗透进电影行业后产生的文化现象,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消费性的特征。首先,IP电影通过娱乐策略给受众带来感官愉悦,实现观影快感,以造梦的方式满足受众的情感欲望。其次,IP电影极力传播消费文化,通过符号化消费激发受众的消费欲望。IP电影不仅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也使生产者获得丰厚的商业利益。也正因此,IP电影成为当今中国电影市场的热现象。它活跃了电影市场,促进了电影产业链的完善,同时拉近电影与泛娱乐行业之间的关系。但是,IP电影过度追求娱乐化、商业化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它挤压了优秀原创作品和严肃电影的生存空间,消解了精英文化。本文力求通过对IP电影文化本质的探究,以期对IP电影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推论出如何使IP电影在娱乐和文化之间寻求平衡,以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理论依据等内容,并对IP和IP电影进行定义。IP电影不是单纯的跨媒介改编,而是通过娱乐和商业策略,在资本的运作下扩大受众群,以期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第二部分概述国产IP电影热潮现象,分析五种IP电影类型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并对IP电影兴起的原因进行探究。首先,大众流行文化的崛起,为IP电影的诞生提供了文化背景;其次,作为当前电影市场受众主体的网生代,为IP电影的兴起提供了市场需求;第三,媒介融合为IP的跨媒介叙事提供了操作的平台;第四,互联网企业纷纷介入电影行业,给整个电影市场带来新的面貌;最后,大量资本涌入电影行业,直接推动了IP电影的兴起。第三部分将深入解读IP电影热潮现象的文化特质。IP电影完全遵从大众文化的游戏规则。首先,IP电影通过娱乐策略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给受众带来感官愉悦,编织美好的梦境达成想象性的满足。其次,IP电影的盛行是消费文化的集中表现。IP电影不仅积极传播消费文化,也通过符号化消费刺激观众的消费欲望,以此获取商业利益。通过对IP电影文化特征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IP电影的本质。第四部分则总结IP电影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并针对我国IP电影发展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第一,要强化电影创作者的文化责任感;第二,要完善我国电影产业链,从内部加强IP电影的工业化运作;第三,要推动整个泛娱乐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第四,要有集团化巨头公司牵头IP电影的开发;第五,要加强优质原创IP的孵化。只有促使IP电影在娱乐、商业和文化之间找到平衡,才能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吴俊[5](2017)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文中指出任何文化形态都有其生命周期,都有它的顶峰,因而有它的拐点。2014年被公认为是传统电视发展的拐点,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双重下滑,给电视发展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雾霾。传统电视发展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方面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传统电视正在迎来最寒冷的冬天,正需要浴火重生、凤凰涅盘;以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新兴电视方兴未艾、前途未卜。面对这种情势,我们亟待需要对电视整个行业进行重新理解、评估和反思。立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语义定义法、种差定义法和语境定义法重新定义了电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是指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以电子技术及设备向联点网络化观众传送活动的图像、音频和信号,主要采取传递信息和提供娱乐的方式为用户创生公共(家庭)领域平台、建构文化论坛、开启观察和体验世界另一扇窗口的大众传媒媒介。为进一步深化对电视的认识,在简要回顾了电视的百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作了类型化处理,本文重点解读了互联网电视、IPTV、OTTTV等新类型。透过电视的诸多类型,我们看到了电视三大显着特征,即线性与非线性并存、集中化与碎片化并存、控制与互动并存。作为进一步理论延伸,我们阐释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需要拓展的四大功能,即在复杂舆论环境中,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功能;在人机互动的技术演进中,探索智慧电视的发展路径;在多元文化中,提升受众与媒体人自身的新媒介素养;在游戏巅峰中,恪守电视文明的进化规律。从纯粹理论世界走入电视现实世界,重新审视电视的生存境遇,我们发现当前电视发展正面临着五大突出矛盾和挑战: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高昂制作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同时电视发展也迎来了难得机遇:宏观政策调控是电视发展的制度红利、市场刚性需求是电视发展的坚实基础、多元技术支撑是电视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重燃电视的发展引擎。推动传统媒体从内容、渠道、平台到管理、经营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并最终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这是国家层面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的强大思想理论基础。媒体融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厚实的理论基础: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技术基础、萨弗法则是媒体融合的时间基础、优势互补是媒体融合的功能基础、业态竞争是媒体融合的生态基础、用户需求是媒体融合的动力基础。这些理论基础为有效破解媒体融合缺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4大共性问题以及理念失衡、路径依赖、路径选择、非对称突破、整体协同不够等5大个性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钥匙。中国电视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把理念融合作为根本指向、把内容融合作为中心内核、把平台融合作为主导逻辑、把渠道融合作为主要延伸、把技术融合作为动力支撑。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文以实证分析法梳理了《爸爸去哪儿》的范本价值,并继而由节目层面的融合发展上升至对整个湖南广电传媒生态圈构建的思考。湖南卫视+芒果TV“一体两翼、双引擎发展”战略,是国内传统媒体不甘新媒体碾压之势而加速催生的广电融合发展典范。在台网融合互动过程中,实现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同时有利于探索国有传媒企业在人才流动、机制创新、对接资本等多方面的创新。毫无疑问,湖南广电的标本意义在于,为当前国内传统媒体探寻转型之道,目前来看,效果明显,至于纵深发展的结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如果说融合发展体现的是电视的实践理性,那么多维进化彰显的是电视的纯粹理性。作为一种全面而深刻的电视进化理论,需要重新描述和阐释电视融合之后的应然状态,即电视要融合成什么样貌,这就为我们敞开了电视研究的多维高度。电视的多维进化不同于有机体的进化是自然而然、必然性进化,更不是达尔文主义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而是借助人类科学技术、理性、民主和法治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基本前提,控制和利用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直接后果、虚幻化和碎片化是难以察觉的技术陷阱、超越“技术陷阱”而获重生是破解技术斯芬克斯之谜的有效途径。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媒介技术只是个工具,而人才是目的本身。我们要高度警惕理性沦为技术的奴仆,有必要发起一场数字化的理性抗命,防止公民被数字化的自我蚕食;要相信理性、坚守理性、弘扬理性,因为自由意志需要理性:控制意味着对我们所控制的东西负责任;一切技术进化都有得有失,实际上一切进化都是利弊皆有的交易。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电视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集成大众智慧,让用户参与选题、参与设计、参与创新、参与内容创造;要以众汇智、以众聚力、以众创新,努力在激活“众”平台效应上优化民主结构,改善民主质量。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法治是人类治国理政的理性选择,是优于一人之治的理想方式。法治所蕴含的理想、精神、价值、方式和手段给人类以知识、智慧、启迪和力量,它既能为人类定纷止争,又能引导人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因而提供一种争议和秩序统一的规范。电视作为人类文明和伦理精神的传播使者,必须用法治来规约其成长和发展行为:法治要求电视传播符合客观事实的内容、法治要求电视传播合法的内容、法治寻求表达自由和政府管制平衡、治保障电视发展的合法权益。经由多维进化,电视才可能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负责任的主流媒体,才能为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平台和创造条件。
奚皓晖[6](2017)在《现代性论域中的横光利一》文中指出本文试图以进入具体文本的方式,从现代社会系统的复杂变迁中探讨横光利一(Yokomichu Riichi,1898—1947)文学中的现代性问题。作为保守主义的庶民文学家横光利一,其影响的范围与生活的历史,大致可置于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东亚早期现代性的兴起这一历史上特殊的转型时代。抑或者说,他的经历和代表作品,不可分割地镶嵌在从传统思想文化到现代社会各系统的复杂变迁之中。东亚政治史上的1920-1940年代,既是进步的年代、变革的年代,也是暗杀的年代,战争的年代。标志横光奠定自己文坛地位的1930年代,既是日本政坛向军国主义豹变、显露出大陆侵略意图的时期,也是垄断资本主义和世俗生活方式盛极一时、繁华将尽的年代。横光利一作为转型时代日本文坛最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上海》、《机械》、《寝园》都是显示当时日本民族共同体、思想文化、政治沿革极有价值的文本。横光利一的文学集中体现了当时西方现代文明代表的普遍主义价值和特殊主义地方政治文化之间紧张的交锋与交锋后的惨败。这里所指的交锋,即通过文学这一“行动的政治”,表现出了承载于转型时代人格心理之上复杂的艰巨性。进而,横光特殊的文学性格彰显了 20世纪上半叶东亚现代性的兴起与全球化的遭遇这一命题,由张力之中凸显出横光的历史世界投射出来的现代性多层面的挫折。最后,介由横光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划出的恰似流星的生命轨迹,沿波讨源战前日本本土的社会转型不能突破其有限性的根源——从属性道德、农村危机、思想杂居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而透过横光利一的文学这一代表性的样本,有必要提出西方自由现代性与特殊主义地方性之间接榫的可能性。正如哈贝马斯说,“启蒙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通过文学的方式,可寻求一种公共伦理去克服作为现代性的后果——历史与当下的无限撕裂,尝试探求平等的主体间性之出路,让个体重新回归东亚民族之中“自由人的联合体”。通过一套新的地域秩序原则,妥善地安排普遍意义上的文明和特殊意义上的文化之间的有机融合。
张巧雨[7](2016)在《手机新闻APP中的信息把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最早进入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的学说之一,“把关人”理论同时也是我国学者们最早试图结合实际加以运用的理论之一。伴随媒介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必然对理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次研究根据媒体类型和装机量选择了人民日报、澎湃新闻、腾讯新闻以及今日头条的手机APP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这四个新闻APP的“首页”、“头条”、“议题”分别分析,试图探索“把关人”的行为偏向。研究发现,各手机新闻APP在“首页”表现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中共性体现出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环境的“把关”,而个性则更细致地体现出各媒介组织自身的“把关”行为。其次,各手机新闻APP在“头条”的表现上趋于一致,新闻主题与关键词同一性较强,这种“把关”在很大程度上与政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第三,各手机新闻APP在“议题”的表现上因议题性质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偏向,在政治政策类议题上,均表现出肯定偏向,但报道的全面性存在差异;而在经济、社会、网络等相关的议题下,各平台呈现不同的偏向。
个人电脑编辑部[8](2011)在《商用产品采购专刊 新平台 新选择》文中提出商务笔记本电脑在商用电脑领域,笔记本电脑现在越来越多的成为了办公的主流设备。相对于台式机甚至是最新的LCD一体机,笔记本电脑在移动上的灵活性是毋庸置疑的,而无线网络的普及更加增强了笔记本电脑的移动性。我们可以在任何覆盖了无线网络的环境中连接互联网,可以通过VPN来安全的访问内部网络,即便不在公司也可以获得各种工作所需的数据。
申恒胜[9](2011)在《整合与反蚀: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基层干部 ——以晋县为表述对象(1945-1976)》文中研究说明中央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关系是政治学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基层干部为切入点,将其置于县域政治运作的具体场景中,展现了国家对基层干部的解构性和建构性整合,以及基层干部通过变通性和赢利性行为对国家整合的反蚀和消解过程。研究认为,传统的“国家—农民”与“国家—地方士绅—农民”的关系模式不足以解释建国后基层政治的运作。在基层政治研究中,必须建构起“国家—基层干部—农民”的分析模式。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论证逻辑是:在整合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充满革命理想与政治激情的大众型政党受到了以理性化和专业化为特征的官僚机构的阻碍。同时,党的领导者对官僚主义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厌恶,促使其通过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对基层干部在实践中的地方性特征和赢利性行为进行整肃和形塑,以使其符合党的需要和政治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处于关键的和核心的地位。随着党政一体化模式在基层的建立,政权体系成为国家命令和政策的执行者,政府机构完全隶属于党组织体系。国家的政治整合包括解构性和建构性的两种形式,它们是相互联系的,解构的过程同时也是建构的过程。前者主要是通过群众性政治运动等非常规的方式实现的,如“四清”和文革中反复的政治运动。通过将基层干部纳入整合的范围,政治运动的对象直指地方当权者,甚至提升到“阶级斗争”的高度。同时,为了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及贪污腐化等不良作风,国家通过“上山下乡”这一具有惩罚性的方式改造基层干部。在其建构性整合中,国家通过反复的意识形态教化和高频率的政治学习,将党的思想理念反复灌输和强化,以使其成为干部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教育运动则通过塑造“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将基层干部的政治化程度提升到极致。为了切断传统的精英复制链条,国家甚至取消了高考,而代之以注重政治条件和阶级出身的推荐和选拔,以使真正“根正苗红”的新人进入国家权力体系。但是,国家控制的强化并未完全消除基层干部的各种赢利性和变通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讲,国家政权的衰弱可能成为造成地方权力膨胀和地方腐败的原因,但有时国家政权的强化也可以成为地方腐败的原因。国家可以铲除地方分裂主义,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消灭基层干部行为的地方性和赢利性。基层干部的各种变通与赢利行为可以看作是对国家高强度政治控制的舒缓与回应。基层干部因掌握一定的权力和资源,经常性地为自己谋取利益,并导致腐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同时,基层干部固于地方传统和地方利益的需要,在实践中以隐秘的变通机制侵蚀和消解着国家的整合行动,并最终催生了革命的疲态与和运动的消解。为此,我们面临如何认识官僚制度的问题。官僚制是指一种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依照既定规则持续运作的行政(管理)体制。它是一个中性意义的词汇。但是,在集体化时期,它常常与各种意识形态化的偏见相联系,被等同于官僚制在其运作中所产生的副产品。它可能造成制度的凝固与保守,但其以专业化与理性化的理念和精神,成为政治天平的“平衡器”。政党与官僚制的有机结合是现代社会维持稳定却不凝固僵化而不断进步发展的有效路径。
周党华[10](2010)在《“网络推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被比作潘多拉的魔盒,包容万象。在这个开放、多元的空间,制造了一个个热点事件、孕育了很多草根明星,每天都有无以计数的各类资讯挑战着我们的视觉极限。在这个热闹的民众话语堂,看似真实的民意后面却暗藏着一个特殊的群体——网络推手。他们熟谙网民心理,精通网络传播之道,手握八方资源。网络红人的崛起、网络热点的涌动与其幕后精心运作不无干系,他们的出现和发展是顺应网络媒体的特性、网民娱乐至上的追求及网络媒介发展的需要。网络推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其存在的合理性,肯定其构建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部分网络推手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虚构事实、恶意炒作等引发网民对互联网不信任,甚至有的推手沦为企业不正当竞争的打手而被视为“网络黑社会”。本文考察网络推手的由来与发展,综合典型案例和网络传播的理论知识,阐述了网络推手的运行机制,对网络推手影响网络舆论给社会带来的正负效应作出分析,客观评判这一新兴行业,并对网络推手行业的规范和自律提出了可行性建议。通过实验调查取证、系统分析等科学方法逐层深入地对网络推手相关因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可帮助人们正确看待这一群体,同时对网络推手今后努力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二、万元笔记本上演洗牌进行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万元笔记本上演洗牌进行时(论文提纲范文)
(1)忘记我(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时间深处的一个越洋电话 |
一、杰罗姆想听听奶奶老家的故事 |
二、一座古桥的宿命 |
三、钱家祠堂的乌托邦 |
四、黄浦江,唯君懂我心事 |
五、失忆的莫瑞斯,幸好还有巴斯塔护士 |
六、鲁汶大学,钱秀玲在一间教室里等我 |
七、快,叫辆马车 |
八、梦里关山 |
九、留他一条命,便是天大造化 |
十、乱云飞渡,何堪从容 |
十一、上帝派来的使者 |
十二、人质大街:莫瑞斯把回忆的棒子交给了雷蒙 |
十三、那条路 |
十四、天堂的门是窄的 |
十五、人生就是,不该来的来了,不该走的走了 |
十六、寻找挂过张大千山水画的那面墙 |
十七、海水岂可斗量 |
十八、尘归尘,土归土 |
十九、无法补偿的亏欠 |
二十、我奶奶是英雄吗? |
尾声杰罗姆踏上了奶奶的土地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国产“IP电影”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依据 |
第一章 IP电影热潮概述 |
第一节 IP电影的主要类型 |
一、网络文学IP的电影改编 |
二、网剧IP的电影改编 |
三、电视综艺IP的电影改编 |
四、话剧IP的电影改编 |
五、游戏IP的电影改编 |
第二节 IP电影兴起的原因 |
一、流行文化的兴起 |
二、受众主体的改变 |
三、传播媒介的融合 |
四、互联网企业的加入 |
五、商业资本的涌入 |
第二章 IP电影的文化特征 |
第一节 IP电影的“娱乐至上”原则 |
一、IP电影生产快感体验 |
二、IP电影的欲望表达 |
第二节 IP电影是消费文化的集中体现 |
一、IP电影传播消费文化 |
二、IP作为消费符号 |
第三章 IP电影的理性审视与发展对策 |
第一节 IP电影的积极意义 |
一、活跃电影市场热度 |
二、推动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 |
三、促进泛娱乐生态的建立 |
第二节 IP电影热潮的问题探究 |
一、“IP万能论”的隐患 |
二、IP电影的去精英化倾向 |
第三节 IP电影的发展对策 |
一、强化创作者的责任感 |
二、完善我国电影产业链 |
三、泛娱乐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
四、集团化巨头公司牵头开发 |
五、加强优质原创IP的孵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叙事逻辑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理解电视的新语境 |
2.1 传统定义的消解与新概念的勃兴 |
2.1.1 语义定义法透析电视的一般规定性 |
2.1.2 种差定义法彰显电视的特有功能 |
2.1.3 语境定义法生发电视概念全新意蕴 |
2.2 电视形态的嬗变 |
2.2.1 新类型与新样态 |
2.2.2 新旧特征的并存与呈现 |
2.3 电视功能的拓展与延伸 |
2.3.1 传播渠道多样化与电视主流坚守 |
2.3.2 人机互动与智慧电视 |
2.3.3 多元文化与新媒介素养 |
2.3.4 游戏巅峰与文明进化 |
3 重审电视的生存境遇 |
3.1 当代电视发展的窘境 |
3.1.1 传统电视的衰落 |
3.1.2 新兴电视的纠结 |
3.2 当代电视发展面临的五大矛盾 |
3.2.1 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 |
3.2.2 大制作高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 |
3.2.3 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 |
3.2.4 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 |
3.2.5 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 |
3.3 当代电视发展的时代新坐标 |
3.3.1 宏观政策调控释放制度红利 |
3.3.2 市场刚性需求助推电视新发展 |
3.3.3 多元技术驱动电视智慧发展 |
4 传统媒体互联网化下的电视融合发展 |
4.1 媒体融合的一般理论及其启示 |
4.1.1 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传播密码 |
4.1.2 技术在媒体融合中的时间战 |
4.1.3 优势互补丰富融媒功能 |
4.1.4 媒体融合中的生态位竞争 |
4.1.5 用户需求驱动媒体融合 |
4.2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五重维度 |
4.2.1 新旧媒体基因下的理念更新 |
4.2.2 台网融合下的路径依赖 |
4.2.3 技术战略中的路径选择 |
4.2.4 创新创业下的非对称突破 |
4.2.5 顶层设计下的整体协同 |
4.3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体系化构想 |
4.3.1 深度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 |
4.3.2 内容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内核灵魂 |
4.3.3 平台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关键逻辑 |
4.3.4 渠道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主要延伸 |
4.3.5 技术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动力支撑 |
5 传统电视到融媒范本:基于个案的实证分析 |
5.1《爸爸去哪儿》开拓三级产业链进阶模式 |
5.1.1 核心产品产业链奠定致胜关键 |
5.1.2 附属产品产业链催生蝴蝶效应 |
5.1.3 跨界产品产业链拓展模式空间 |
5.2 “一体两翼”打造台网互动新生态 |
5.2.1 内容独播与自制+定制 |
5.2.2 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 |
5.2.3 人才流动与机制创新 |
5.3 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
5.3.1 资本运作与芒果生态圈的构建 |
5.3.2 增量资本化运作与芒果跨越式发展 |
5.3.3 探路国有传媒企业资本化运作的国家样本 |
结语:电视的多维进化及应然状态 |
一、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双刃剑” |
二、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 |
三、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 |
四、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现代性论域中的横光利一(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新感觉主义与东亚文学的亮相 |
2.1 “新感觉”与「活动写真」的邂逅 |
2.2 电子脉冲的“新感觉” |
2.3 “无”的“新心理” |
2.4 东亚电磁学“对决”欧洲几何学 |
2.5 “无语言”的跨文化交际 |
3 《上海》与殖民资本的乡愁 |
3.1 横光利一的意图、动机、性格 |
3.2 两种虚无主义——《上海》与《上海的狐步舞》 |
3.3 永不在场的“芳秋兰” |
3.4 上海——地方化与全球化的辩证法 |
3.5 五卅事变的文本政治 |
4 《机械》与工业合本主义的血泪 |
4.1 《机械》的二重接受 |
4.2 “第四人称”视角的应用 |
4.3 现代性中的“第四人称” |
4.4 现代武士道的悲剧 |
4.5 技术理性与家族伦理的两难 |
4.6 “超克”现代的悲剧问题:武士道与天皇制 |
5 《寝园》与“战中”思想的扭曲 |
5.1 “形式主义论争” |
5.2 现代“力场”的不确定性 |
5.3 条件反射的爱欲:一个精神病理学报告 |
5.4 私小说的文学性问题 |
5.5 模仿/排斥循环中日本特殊论 |
5.6 《寝园》与战争转向问题 |
6 《微笑》与战后日本的纠结 |
6.1 从“战后”回向“战中” |
6.2 “排中律”——“战后”精神病理学 |
6.3 从属性伦理 |
结论 |
引用文献 |
(7)手机新闻APP中的信息把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关于“把关人”理论的研究 |
2.1.1 “把关人”概念的缘起与丰富 |
2.1.2 “网络把关”的概念延伸 |
2.1.3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把关人”研究状况概述 |
2.2 关于手机新闻APP的研究 |
2.3 手机新闻APP的比较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内容分析法 |
3.1.2 比较研究 |
3.2 研究设计 |
3.2.1 确定研究对象 |
3.2.2 对“首页”的分析 |
3.2.3 对“头条”的分析 |
3.2.4 对“议题”的分析 |
第四章 具体分析 |
4.1 研究对象概述 |
4.1.1 人民日报客户端 |
4.1.2 澎湃新闻客户端 |
4.1.3 腾讯新闻客户端 |
4.1.4 今日头条 |
4.2 对“首页”的分析 |
4.2.1 新闻主题 |
4.2.2 新闻来源 |
4.2.3 首发媒体类型 |
4.2.4 新闻时效性 |
4.2.5 新闻篇幅 |
4.2.6 新闻呈现形式 |
4.2.7 编辑标注和新闻评论数 |
4.2.8 总结 |
4.3 对“头条”的分析 |
4.3.1 样本描述 |
4.3.2 头条新闻分析 |
4.4 对议题的分析 |
4.4.1 习近平总书记“2·19”“4·19”等重要讲话 |
4.4.2 全国两会召开 |
4.4.3 网络红人papi酱及网络直播话题 |
4.4.4 魏则西事件 |
4.4.5 雷洋案 |
4.5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整合与反蚀: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基层干部 ——以晋县为表述对象(1945-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单位的厘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论文逻辑与结构安排 |
五、研究方法与主要概念 |
六、个案县介绍 |
第一章 基层社会的治理困境与官僚制度 |
一、基层治理中的地方与国家 |
(一) "绅治":国家与地方的区隔 |
(二) 约束:县级行政控制的限度 |
二、权力下沉与"内卷化"困境 |
(一) 传统:"政不下县"与县政官僚化的不足 |
(二) 晚清:政权下乡与国家汲取的异化 |
(三) 民国:基层治理的武化、匪化与内卷化 |
三、官僚制度的惰性与整肃 |
(一) 官僚机构的统治惰性 |
(二) 君主对官僚体制的整肃 |
第二章 渗入:统制主义政治形态在地方的建构 |
一、政治运动与乡村精英的集体更迭 |
(一) 反奸反霸:旧的政治精英的覆灭 |
(二) 土改运动:旧的社会精英的解体 |
(三) 土改的意义:政治的与政治学的 |
二、权力下沉与基层政治秩序的重构 |
(一) 初期的权力渗透 |
(二) 以党为核心的秩序重构 |
三、合作化运动与农村社会的政治整合 |
(一) 晋县的合作化历程 |
(二) 合作化进程中的农民、国家与基层干部 |
四、公社化运动与统制主义全能政治的形成 |
(一) 晋县的公社化运动 |
(二) 统制主义政治的正式形成 |
第三章 张力:国家在县域社会中的遭遇 |
一、基层体系的科层化与干部行为的赢利性 |
(一) 基层体系的科层化 |
(二) 官僚风气的政治印象 |
(三) 基层干部行为的赢利性 |
二、基层监控的异化与干部行为的地方性 |
(一) 基层控制的异化 |
(二) 基层干部行为的地方性 |
三、等级的产生与机会的不平等 |
(一) 等级的产生 |
(二) 社会流动的堵塞 |
第四章 整肃:国家对基层干部的解构性整合 |
一、政治整合行政:政党对基层干部的改造 |
(一) 群众运动与政治整合 |
(二) 整合者与被整合者 |
二、四清运动:对基层干部的清查 |
(一) "小四清":只是开始 |
(二) "大四清":推向高潮 |
(三) 政治运动中的基层干部 |
三、劳动改造:干部与"知青"的上山下乡 |
(一) 干部下乡:克服官僚风气 |
(二) "知青"下乡:树立平等作风 |
四、文革:革命的癫狂 |
(一) 秩序混乱中的权力更替 |
(二) 运动风浪中的基层干部 |
(三) 普通群众的隐性权力 |
第五章 形塑:国家对基层干部的建构性整合 |
一、党政一体化模式的重塑与领导体制的强化 |
(一) 党政一体化模式的形成 |
(二) 领导体制的稳定与强化 |
(三) 党组织与行政体系的平行性建构 |
二、意识形态权力的建构与基层干部的政治化 |
(一) 政治教育与生活政治化 |
(二) 政治化与专业化的冲突 |
三、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与精英链条的中断 |
(一) 教育运动与政治标准的强调 |
(二) 精英复制链条的中断 |
第六章 侵蚀:基层干部的"经纪"行为与国家 |
一、基层干部的类别与权力 |
(一) 县级干部与公社干部 |
(二) 大队干部 |
(三) 生产队干部 |
二、基层干部的赢利性行为与"内卷化"争议 |
(一) 权力的集中与谋利行为的普遍化 |
(二) 经纪模式的运作与集体理念的侵蚀 |
(三) 基层干部的渊源与争议 |
第七章 变通:地方传统、地方利益与国家 |
一、地方传统与基层干部的生存逻辑 |
(一) 庇护—依赖:乡村规则与基层干部行为 |
(二) 张力与博弈:隐性的抵制 |
二、地方利益与基层干部的共谋行为 |
(一) 地方利益的自我强化与分化 |
(二) 基层政治的"共谋"与利益整合 |
三、革命的疲态和运动话语的消解 |
(一) 告别理想:"革命"意识的集体倦怠 |
(二) 规避风险:政策变通与消解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网络推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网络推手相关研究回顾 |
第2章 网络推手的特点及发展 |
2.1 网络推手的界定和特点 |
2.1.1 网络推手的界定 |
2.1.2 网络推手的主要特点 |
2.1.3 网络推手的类型 |
2.2 网络推手的由来 |
2.2.1 全民娱乐催生网络推手 |
2.2.2 网络红人引出幕后推手 |
2.2.3 网络宣传成就网络推手 |
2.3 网络推手的发展历程 |
2.3.1 由推人转向推品牌 |
2.3.2 由个人发展为团体及职业化 |
2.4 网络推手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
2.4.1 早期纯粹的娱乐与民意表达 |
2.4.2 以网络媒体为主阵地的造星运动兴起 |
2.4.3 追求商业利益的需要 |
第3章 网络推手的运行机制 |
3.1 推广对象的选择 |
3.1.1 社会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 |
3.1.2 网民感同身受易引发情感共鸣的话题 |
3.1.3 吸引眼球或有争议性的信息 |
3.2 营造舆论热点 |
3.2.1 对推广对象进行策划包装 |
3.2.2 擅长运用传播技巧 |
3.2.3 利用网民的从众心理 |
3.3 通过强大的网络平台造势和借势 |
3.3.1 成为网络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主体 |
3.3.2 迎合网民心理策划主题,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
3.3.3 利用普通网民跟帖,将主题迅速炒热 |
3.3.4 借助传统媒体扩大影响 |
第4章 网络推手的社会影响 |
4.1 网络推手对社会舆论的积极影响 |
4.1.1 反映群众呼声,引发受众情感 |
4.1.2 配合传统媒体形成积极的社会影响 |
4.1.3 网络推手影响舆论的方式可供政府部门借鉴,避免信息盲点 |
4.2 网络推手所引发的不良社会影响 |
4.2.1 迎合低级趣味、制造虚假热点 |
4.2.2 过度、刻意炒作导致互联网信任危机 |
4.2.3 网络暴力、侵犯隐私等触及道德、法律底线 |
4.2.4 幕后运作,行业还不够规范 |
4.2.5 部分网络推手过于追求商业利益或演变成打手、黑社会 |
第5章 网络推手应加强行业规范和自律 |
5.1 网络营销亟需规范 |
5.1.1 规范网络营销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
5.1.2 负责信息过滤的网站编辑等缺乏把关意识 |
5.2 网络推手应加强自律和资源整合 |
5.2.1 推手个人自律和行业自律 |
5.2.2 网络推手和商业网站联合实现共赢 |
5.3 网络推手应树立品牌意识 |
5.3.1 有公德意识,增强自身美誉度 |
5.3.2 成为发挥网络舆论的社会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万元笔记本上演洗牌进行时(论文参考文献)
- [1]忘记我[J]. 徐风. 芳草, 2021(02)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当代汉语中“来袭”的语义演变及其句法——语用后果[J]. 唐冠宇. 北斗语言学刊, 2017(00)
- [4]国产“IP电影”的文化研究[D]. 王一博. 河南大学, 2017(06)
- [5]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D]. 吴俊. 武汉大学, 2017(06)
- [6]现代性论域中的横光利一[D]. 奚皓晖.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7]手机新闻APP中的信息把关研究[D]. 张巧雨. 上海交通大学, 2016(12)
- [8]商用产品采购专刊 新平台 新选择[J]. 个人电脑编辑部. 个人电脑, 2011(05)
- [9]整合与反蚀: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基层干部 ——以晋县为表述对象(1945-1976)[D]. 申恒胜.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10]“网络推手”研究[D]. 周党华. 南昌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