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影响因素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艾胜书[1](2021)在《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在完成脱氮除磷过程,多数是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反应装置中进行,或是在时间上造成交替好氧和缺氧环境的同一个反应装置中进行,工艺存在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占地面积大等特点。而寒区城市污水处理往往还存在冬季低温运行不稳定、进水碳氮比低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在总结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从构建反应器内混合液循环流态强化活性污泥性能和提升物质传递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研制了一种在同一空间内同时存在不同氧环境原位污染物同步去除的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Airlift Micro-pressure Dual-circulation Bioreactor,AL-MPDR)。为了探明AL-MPDR的污水处理性能及污染物同步去除机理,为反应器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本文开展了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和不同规模城市污水处理性能研究。首先,利用数值模拟和反应器实测手段研究了AL-MPDR的流场特性。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的反应器液相循环流态随着曝气强度增大逐渐呈现中间流速低,四周流速高趋势,且在曝气量为0.6m3/h时,液相循环流态最稳定,中心区域流速最低,并以反应器主反应区几何中心呈均匀对称分布。通过流态清水验证试验进一步证明了反应器内能够形成循环流态,且循环时间随曝气强度增大而变小。而受反应器内液相流态的影响,反应器内不同区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差异也较大,在曝气量为0.6m3/h时,KLas变化差异最大,外围区域达到0.4529,中心区域只有0.1822,此时的液相流态最稳定。也正因为反应器内的特殊循环流态,致使反应器具有了以中心区域溶解氧值低、外围区域溶解氧值高的氧梯度分布规律,和中心区域高、外围区域低、反应器出口更低的污泥浓度分布规律的流场特性。在结合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反应器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曝气强度分别为0.104 L/(min·L)、0.156 L/(min·L)和0.208 L/(min·L),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分别为8h、10h、12h和14h的运行条件下,AL-MPDR均表现较强的碳氮磷同步去除效果,并以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脱氮机制完成了氮的去除。反应器内的氧梯度环境是影响反应器内不同区域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性的主要因素,特殊的流场特征使反应器内同时富集了具有硝化功能的Haliangium和Nitrospira、反硝化功能的Acinetobacter和Zoogloea、以及反硝化除磷功能的Rhodoferax和Aeromonas等多种功能菌属完成污染物的同步去除,且系统具备完整的有机物、氮磷代谢途径。针对我国城市污水存在低温、低C/N的特征,结合AL-MPDR具有的流场特性及脱氮除磷机制,分别研究了低温和低C/N下的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我国北方城市污水四季温度变化大特点,采取常温低污泥浓度、低温高污泥浓度的运行模式。反应器稳定运行后出水COD、NH4+-N、TN和TP分别保持在40mg/L、5mg/L、15 mg/L和0.5 mg/L以下,仍保持较强的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低温下反应器内TTC脱氢酶活性降低,胞外聚合物含量增加。但随着温度的降低和运行条件的改变,反应器内Bacteroidetes、Gemmatimonadetes、Nitrospirae和Firmicutes菌门相对丰度增大,一些耐冷、嗜冷菌属,如Flavobacterium、Zoogloea和Rhodobacter相对丰度也明显增大。此外,Haliangium、Nitrospira和Aeromonas等脱氮除磷功能菌群的相对丰度也略有增加。这些功能菌属在反应器内富集,形成优势菌群,保证了反应器低温运行效果。在进水C/N比为3.2~9.4之间运行条件下,反应器均保持较高的有机物、氮磷污染物同步去除能力。随着C/N比降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并未受到显着影响,只是小粒径污泥占比越来越多,但反应器内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并未受缺氧微环境的影响,此时的平均SND率仍为88.67%。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随C/N比降低均略有升高,Denitratisoma、Thauera和Aeromonas等特殊功能菌属在反应器内富集,并且相对丰度提高,使系统可能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自养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等生物脱氮除磷机制,进而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生物系统对碳源的需求,确保了反应器在低C/N比下的运行效果。在实验室小试研究基础上,对AL-MPDR装置进行了为期368天的现场中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水温为6.9~16℃,COD、NH4+-N、TN和TP分别为111.30~2040.00mg/L、5.33~15.15mg/L、14.31~40.97mg/L和1.89~13.12mg/L的水质、水温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中试运行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表现出较高的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及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中试的AL-MPDR装置内混合液流态更趋于稳定,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丰度和多样性,且不同区域微生物群落差异性较大。相比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L-MPDR具有相似的优势菌群结构,不同的是相对丰度占比较高的优势菌门数量更多。在中试装置内同样富集了具有脱氮和除磷功能菌属,如Thermomonas、Terrimonas、Dechloromonas、Thaurea和Dechloromonas等。
郭媛[2](2021)在《铁电解作用下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脱氮除磷效能与机理》文中研究说明与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AS)相比,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具有沉降性能优良、生物富集量高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势特征,因此,AGS技术被誉为一项经济效益突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污水生物法处理技术。然而,该工艺在处理低有机负荷生活污水时存在系统启动周期长、长期运行易失稳和脱氮除磷效能不足等应用瓶颈。针对上述技术难题,本研究提出将铁电解作用耦合于AGS系统,一方面利用电刺激对微生物表面特性、迁移行为和生化活性等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借助阳极电解缓慢溶铁的过程提高元素铁在AGS系统的利用效能,以期形成协同的强化效果,为攻克上述技术难题提供一条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案。此外,本研究深入解析了铁电解作用下污泥内部各组分随颗粒化过程的变化情况,以及污泥完全颗粒化后其内部的功能微生物和功能基因等,旨在建立“铁电解作用—响应规律—生态功能”三者之间的级联作用关系,助推AGS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领域的工程化应用与理论发展。提出了一种耦合铁电解作用强化AGS形成的新方法,培养出一种形成速度快、颗粒结构稳定和多路径脱氮除磷的原位沉积铁矿型AGS。在常用于培养AGS的序批间歇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安装了一对由活性铁阳极和惰性钛阴极组成的电极单元,成功构建了一种耦合铁电解作用的AGS系统,并基于颗粒化速率和污染物去除效能的评估,重点优化了铁电解单元的作用方式和施加电压。结果表明,在交替式缺氧/好氧(AN/O_SBR)的周期运行模式下,施加1.0~1.5 V的恒定电压于缺氧阶段,在低有机负荷(1.35 kg COD/(m3?d))进水条件下该耦合系统可以20 d内完成启动、60 d后稳定运行,培养出的AGS具有沉降性能好、比重大和微生物活性高等优势特点。这种AGS内部沉积有铁系矿物,该无机组分不仅增强了颗粒结构的稳定性,而且构造了交联互通的孔隙结构,有利于细菌生长所需基质以及代谢产物的传输,有效克服了传统自凝聚形成的AGS结构稳定性差的固有劣势。此外,在1.5 V铁电解作用下完全颗粒化后的耦合系统对于实际的生活污水也具有优良的污染物处理效能,与无铁电解作用的对照组相比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0%、27.3%和39.9%,且系统出水中碳氮磷的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探究了铁电解作用下污泥内部无机矿物、微生物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三种组分随颗粒化过程的协同演变规律,阐明了基于“晶核说”的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好氧污泥的颗粒化过程中,污泥内部的无机矿物由无定型的铁氧化物逐渐转变为结晶型的磷酸铁系矿物;污泥EPS中C-(C/H)形式的C会被部分氧化为含氧的C结构(C-OH、C=O和O-C=O),赋予EPS络合金属阳离子的性能;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演替,逐渐富集生长与EPS分泌和氮磷污染物去除相关的功能微生物。基于此,推断并验证了颗粒化各阶段发挥主要作用的组分类型及其影响机制,即:EPS在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形成初期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粘附作用滞留下微小絮体,另一方面经氧化而具备络合特性,为Fe2+、Fe3+和Ca2+等金属离子卷入污泥基质提供前提条件;在颗粒化的增长期,颗粒内无定型铁氧化物的赋存明显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能,有利于滞留更多生物质于反应器中进一步生长和颗粒化;当污泥完全颗粒化后,颗粒内部的主要无机组分为结晶型磷酸铁系矿物,其与污泥内的微生物和EPS协同作用维持着颗粒结构的稳定。揭示了本研究培养的原位沉积铁矿型AGS多路径协同脱氮除磷的去污机制。结果表明:对于1.5 V铁电解作用下形成的原位沉积铁矿型AGS,其适中的污泥粒径(1.7 mm)和铁含量(30 mg/g SS)为铁营养型和不同需氧类型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溶氧微环境和铁需求量。与无铁电解作用下形成的AGS相比,原位沉积铁矿型AGS内部被检出存在多种类型的反硝化菌,异养、自养和混养反硝化菌在该污泥所有反硝化菌中的相对比例分别为74.5%、10.3%和15.2%,且这三类反硝化菌在整个微生物群落组成中的总丰度高达42%。通过颗粒污泥的离体摇瓶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原位沉积铁矿型AGS内部存在依赖于亚铁氧化的自养反硝化路径,该路径与其他脱氮路径共同作用下,赋予了耦合铁电解作用的AGS系统优良的TN去除效能。此外,该AGS中与铁和氮代谢相关的细菌可以通过相关功能基因的管控,严格控制元素Fe在细胞质内的积累量,并将Fe2+与NO3--N的反应场所限定于细胞周质层中。基于原位沉积铁矿型AGS中磷元素的赋存形态分析,推断并验证了在耦合铁电解作用的AGS系统中高效的TP去除效能归因于生物化学协同除磷,主要包括三种路径,分别为聚磷菌主导的生物除磷,阳极溶出的铁离子(Fe(Ⅱ)或Fe(Ⅲ))与PO43-共沉淀的化学除磷,以及AGS内部富含的铁氧化物对PO43-的吸附除磷。
张杏[3](2021)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磷的赋存形态及除磷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作为一种生物膜处理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水头损失小、抗冲击负荷强、适用广泛等诸多优点,因此备受关注。MBBR系统在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脱氮的同时对除磷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其除磷效果不稳定且除磷机理不清楚,故本课题主要采用MBBR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探究碳磷比(C/P)和碳源类型变化对系统除磷性能及磷的赋存形态、含量的影响,同时结合微生物代谢特征及群落结构等微观角度,进一步明确反应器中除磷机理,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实际污水处理应用中提升除磷效果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P为109时MBBR对污水中TP及PO43-的去除效果最好,处理效率分别为72.4%和69.0%,随C/P升高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中TP含量逐渐升高,且生物膜中各种形态的磷含量均高于悬浮污泥。污泥絮体中无机磷(IP)为主要磷形态,IP占TP含量的75.4%~92.7%,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含量为6.62~12.60mg/g,约占TP的44.9%~65.7%。(2)丙酸钠做碳源的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COD、氨氮、TP和PO43-的去除率分别为91.4%、88.5%、74.1%和72.1%,除有机磷(OP)外,丙酸钠做碳源时污泥中各种形态的磷含量最高,其中NAIP在生物膜中约占TP的52.2%~60.8%,在悬浮污泥中约占TP的50.7%~59.3%,AP不受碳源类型变化的影响。(3)生物膜及悬浮污泥中的磷在三种EPS结构中的分配比例随C/P、碳源种类变化而变化,EPS中蛋白质(PN)和多糖(PS)的含量越高,对磷的储蓄能力越强。C/P越高微生物合成的糖原就越多除磷效果越好,而PHA变化不大。丙酸钠和淀粉作为碳源时污水中磷的吸收和释放现象明显,三个反应器中都有PHA和糖原的积累和降解,并且PHA优先于糖原分解。(4)C/P、碳源种类对生物膜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显着,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门类依次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Patescibacteria、疣微菌门、厚壁菌门,对磷处理效率越高系统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越大。
阿荣汉[4](2021)在《氧化沟型A2/O工艺反应器流态及氮磷去除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A2/O工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而实现A2/O的各单元反应器主要为多池串联的完全混合式反应器或传统的廊道式推流反应器。而氧化沟将推流式反应器和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相结合,广泛应用于各类污水处理系统。氧化沟型A2/O通过氧化沟型的反应器实现A2/O工艺,是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的新的尝试。本研究以西安市第十污水处理厂的氧化沟A2/O工艺为对象,通过对进出水水质的分析,评价其运行效果;通过对沟内混合液的流速测定,分析其水力特征;通过对主要污染物(N和P)在各操作单元的沿程浓度、形态变化以及污泥活性变化,评价分析氧化沟型A2/O的脱氮除磷性能。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对西安市第十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型A2/O工艺进出水水质的分析,该工艺BOD5、COD、NH4+-N、TN、TP、SS的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94.7%、93.7%、98.8%、78.5%、95.3%、96.8%。以上指标出水浓度均稳定达到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进水COD、TN和NH4+-N浓度与其出水COD、TN和NH4+-N浓度有显着正相关性影响;进水NH4+-N、TN、TP和SS浓度对出水COD浓度有显着性的正相关影响,进水COD、TP和SS与出水NH4+-N和TN呈正相关性。各指标对出水TP均无显着相关性,原因为好氧池出水口设有化学除磷设施,保证了TP的去除达标。(2)对西安市第十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型A2/O工艺沿程氮、磷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氧化沟型A2/O工艺对城市污水中的氮、磷具有较好脱氮除磷效果。厌氧池末端PO43--P浓度相对于原水与污泥回流混合后的PO43--P浓度(1.36mg/L)增至2.39mg/L,释磷效果较好,经缺氧区后水中PO43--P的浓度降低为1.71mg/L,说明系统中存在着反硝化聚磷。缺氧区末端NO3--N浓度为3.64mg/L,说明部分NO3--N并未反硝化完全。好氧区末端的NH4+-N浓度相对厌氧池末端NH4+-N浓度(8.59mg/L)降低至4.08mg/L,硝化效果良好。(3)氧化沟型A2/O工艺中活性污泥最大释磷速率和最大吸磷速率分别为3.519mg PO43--P/(g MLVSS·h)和2.66mg PO43--P/(g MLVSS·h);乙酸吸收速率为15.952mg HAC/(g MLVSS·h),吸收单位乙酸的释磷量0.221。污泥的AOB活性(以NH4+-N计)为1.48(mg/(g VSS·h)),NOB活性(以NO2--N计)为2.88(mg/(g VSS·h)),污泥硝化活性处于正常水平(4)厌氧池及缺氧池平均矢量流速分别为0.156m/s及0.123m/s,虽然其均小于0.2m/s的污泥不淤流速,但实际上自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以来,尚未发现厌氧池与缺氧池中出现污泥的沉淀现象,说明在目前的搅拌强度与推进强度下,厌氧池与缺氧池仍可正常运行。好氧池平均矢量流速为0.272m/s,可以满足不淤流速(即混合推动)的要求。A段氧化沟的稀释比αA为13.9,O段氧化沟的稀释比αO为7.02,两者均小于常规氧化沟的稀释比。但该厂原水水质水量稳定,服务区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工艺运行稳定,排放水质达标,说明目前的稀释比可以满足氧化沟型A2/O工艺的正常运行。混合液回流比β为710%,远高于常规的A2/O工艺,结合沿程测定数据分析,缺氧池出水中仍含有3.64mg/L的NO3--N,说明缺氧池中反硝化过程并不完全,从而影响脱氮效率。
马士琪[5](2021)在《基于SNAD的新型工艺用于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几年水处理微生物学方向的深入研究,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由简单的将几种基本原理相叠加逐渐向耦合工艺转变。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工艺因其节能与无需外加碳源等优势逐渐成为污水生物脱氮处理领域的关注热点。但是其在处理城市污水时,最终出水会有少量硝酸盐累积;同时,SNAD工艺没有除磷功能。因此,本研究选择在SNAD基础上耦合反硝化聚磷菌(DPAOs)或藻类,形成两种新工艺,分别为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SNADP)工艺和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小球藻共生(ASNAD)工艺进行同步脱氮除磷。本文重点研究两种工艺启动过程中的条件优化,以及与厌氧水解(ANHA)预处理工艺联合实际运行的处理效果;同时对整体工艺各部分内相关功能菌的丰度变化进行讨论,旨在为两种工艺在城市污水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技术指导。本研究的结论总结如下:(1)构建ANHA-SNADP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SNADP工艺在C/N=3.0,DO=0.15mg/L条件下成功启动,出水中TN、TP和COD浓度分别为2.69、1.00、4.10 mg/L。为适应后续SNADP工艺最佳条件,前段ANHA工艺选择在HRT为5 h下进行,此时出水COD浓度为135 mg/L,其中VFAs/COD占比为0.504(VFAs主要成份为乙酸)。SNADP工艺中DO控制在0.17 mg/L,最终出水TN、TP和COD浓度分别为4.17、0.64、12.07mg/L,各种污染物处理效果较好。ANHA工艺中主要菌群为Lactococcus、Trichococcus;SNADP工艺中相关功能菌中,An AOB形成生物膜存在于填料上,而AOB,DPAOs以及DNB主要存在于悬浮污泥中。(2)构建ANHA-ASNAD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首先以响应曲面法通过批式实验进行ASNAD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结果如下:进水C/N比为2.7,藻菌比为20(V/V),光暗比为2.5。在最佳实验条件下,NH4+-N、TN、TP以及COD浓度分别为2.01、3.74、0.21和14.28 mg/L。处理实际城市污水时,ANHA工艺HRT为5 h,组合之后的整体工艺出水中NH4+-N、TN、TP以及COD浓度分别为0.56、2.04、0.28和15.08 mg/L。ASNAD工艺内相关菌群与引入藻类前并无明显差异。
孙进才[6](2021)在《ZY污水厂Bardenpho工艺应用实效及工艺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各地城市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建及提标改造采用Bardenpho工艺的工程实例日益增多。本文对Bardenpho工艺在华北地区ZY污水厂的应用实效及其工艺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分析该厂进水水质变化规律、厂内废水排放对进厂水水质的影响、生化池各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环境因素对工艺运行的影响程度。二是对主要污染物在Bardenpho工艺的沿程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其处理效果。三是对影响除磷脱氮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用试验验证分析结果。四是将ZY污水厂Bardenpho工艺与相邻城市污水厂具有生物除磷功能AAO工艺的运行效果进行对比,旨在分析ZY污水厂生物除磷功能缺失的原因。研究结果为ZY污水厂Bardenpho工艺的日常运行调控优化、减少运行成本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同工艺污水厂的升级改造及日常运行提供借鉴,特别是为ZY污水厂四期工程设计提供数据支持。研究发现:1.2019年3月~2020年9月,对ZY污水厂进水CODcr、BOD5、SS、TN、NH3-N、pH、TP进行连续监测。除p H值外,各项指标的最大值均超过设计上限,特别是期间进水SS异常升高时,出水均能稳定达标,说明Bardenpho工艺耐冲击负荷性极强。对Bardenpho工艺生化池内的各污染物沿程变化监测发现:CODcr主要在预缺氧区被去除;NH3-N主要在预缺氧区、前缺氧区被稀释,在前好氧区被去除,前好氧区第三廊道末端已经达标;前好氧区二、三廊道总体平均硝化速率为1.3mg NH3-N/(g VSS·d),接近第一廊道的二倍;NO3--N的去除位置主要为预缺氧区和前缺氧区,后缺氧区没有反硝化效果;TN在预缺氧区大幅下降;TP沿生化池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厌氧区没有明显的释磷现象;未降雨期间,预缺氧区、厌氧区、前缺氧区、后缺氧区的DO均满足各功能区的要求。降雨期间DO在各区均升高,后缺氧区DO无法满足缺氧条件。说明Bardenpho工艺实际运行效果偏离了工艺理论及设计预期,CODcr在预缺氧区、厌氧区被活性污泥吸附去除达标,厌氧区没有释磷现象,后缺氧区在常规条件下运行时没有反硝化作用。2.分析排除了温度、pH、SRT、NO3--N、DO、除磷剂等因素对生物除磷的影响后,停止生化池末端除磷剂投加,运行一个污泥龄后出水TP明显升高,证明系统主要依靠化学法去除。随后进行小型试验,取厌氧区混合液,分别投加乙酸钠、生化池进水作为碳源,看是否有释磷现象。投加乙酸钠释磷量最高可达9.90mg/L。生化池进水有较明显的释磷现象,释磷量为4.06mg/L。证明厌氧区缺乏小分子碳源是影响生物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3.为了减少系统运行的碳源补充量,尝试碳源不同投加点的生产试验和不同碳源种类的小型比选试验。认为投加点在前缺氧区时反硝化效果要优于后缺氧区。液体乙酸钠作碳源的反硝化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二种复合碳源,复合碳源含有一定浓度的NH3-N、TN、TP。Bardenpho工艺冬、夏两季硝化效果良好且稳定,夏季活性污泥的反硝化速率是冬季的2~5倍。4.对SD污水厂进水水质、具备生物除磷功能的AAO工艺生化池内的各污染物沿程变化监测发现:SD污水厂进水水质变化范围略小于ZY污水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生化池厌氧区有明显的厌氧释磷现象。与ZY污水厂Bardenpho工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其生化池没有预缺氧区,生化池进水直接进入厌氧区,有机物浓度高,可被聚磷菌利用的小分子碳源充足。进一步证明ZY污水厂改良AAO工艺和Bardenpho工艺没有生物除磷功能的原因是厌氧区缺乏小分子碳源,其中预缺氧区的设置是重要的影响因素。5.Bardenpho工艺耐冲击负荷、处理效果稳定、满足较高的达标要求。运行中可保持足够的处理余量,减少出水水质波动引发超标的几率。特别是进水TN异常升高时,后缺氧区投加碳源强化反硝化可以保证去除效果。但也存在运行成本高、生物除磷功能差、常规运行时后缺氧区、后好氧区几乎没有处理效果等缺点,预缺氧区的设置是否必要是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张咪娜[7](2020)在《聚磷菌和聚糖菌及其子群除磷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相比传统生物除磷,强化生物除磷工艺不仅节约成本,还能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目的。鉴于强化生物除磷和除磷微生物的优点,本课题选取聚磷菌和聚糖菌竞争的主要影响因素:碳源、进水C/P、进水C/N、温度和进水p H值为对象,通过各组内批次试验结果的对比,考察了这5个因素对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同时对生物除磷中糖原的代谢变化、污泥中细菌的外观形态进行分析。基于16Sr RNA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开展各因素下聚磷菌和聚糖菌及其子群的差异性和鉴定性分析。旨在揭示强化生物除磷中聚磷菌和聚糖菌及其子群竞争的影响作用机理,从而找到最适合聚磷菌生长的碳源、进水C/P、进水C/N、温度和进水p H值。通过以乙酸、丙酸和葡萄糖为碳源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系统都有很好的脱氮除磷效能,但释磷量差异较大,释磷量大小为:乙酸>丙酸>葡萄糖。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厌氧段对TN的去除量更多,但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最小,而以乙酸为碳源时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最大,丙酸则介于二者之间。以丙酸为碳源时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低,但其群落结构与乙酸相类似。以乙酸为碳源时的糖原含量最少,污泥中的细菌形态较丰富。进水TP浓度在2mg/L~6mg/L范围内,随着进水TP含量的增多,厌氧阶段的释磷量明显增多,TP去除率略微升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逐渐降低,污泥中逐渐出现丝状菌。进水C/P为66.67时TP去除率较高,但对氮的去除效果最差,糖原含量最少,且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低。Betaproteobacteria和Sphingobacteriia在系统中为优势菌纲,C/P为100时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最大,随着C/P的继续降低其丰度逐渐减少。进水TN浓度在20mg/L~60mg/L范围内,随着进水TN含量的增多,对氮始终维持很好的去除效果,但厌氧阶段的释磷量明显下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略微减少,污泥中也较难观察到杆状细菌。进水C/P为6.67时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最小,此时糖原含量最多。碳磷比的降低,Betaproteobacteria和Sphingobacteriia仍然是优势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Gamm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略微降低。温度的升高对COD仍然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聚磷菌除磷能力和系统脱氮能力明显下降,好氧段吸磷速率明显减弱。厌氧段释磷量大小为:20℃>15℃>25℃>30℃>35℃。温度由20℃逐渐升高至35℃,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35℃时糖原含量最多,Gamm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最大,但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低,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也最小。当进水p H值为6.5和7时,系统对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进水p H值为6时糖原含量最多,但对氮的去除效果略降低;当进水p H值为7.5和8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大幅下降,好氧段聚磷菌吸磷能力明显下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顺序为:p H=7>p H=6.5>p H=6>p H=7.5>p H=8。进水p H值为7时,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最大,随着p H值的继续升高,Alphaproteobacteria和Gamm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明显上升,同时污泥中出现丝状菌。
於蒙[8](2020)在《低C/N比污水强化碳源高效利用及深度脱氮除磷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的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A2/O-生物接触氧化(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BCO),将聚磷菌和硝化菌分开培养,使得它们均能处于各自最有利的生长条件,在反硝化除磷过程中实现节能降耗,并能达到深度脱氮除磷的效果。而BCO反应器中微生物附着材料采用的是聚丙烯悬浮填料,N1、N2、N3三段串联运行,实现硝化反应的高效进行以及硝化菌菌群的筛选、菌群结构的不断优化;本研究先通过扬子津校区的低C/N比生活污水完成反应器的启动和试运行,之后采用人工配置的低C/N比废水,通过长期的运行和批次实验,对影响反应器碳源高效利用以及脱氮除磷效果的因素、作用机理以及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探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的结论如下:(1)BCO反应器在不添加活性污泥,依靠自然挂膜的情况下经过20 d左右挂膜基本完成,N1、N2、N3三段生物量和膜厚呈现差异性,每阶段逐渐降低,生物膜颜色有明显不同,最大生物量为993.26 mg/L,各阶段平均生物膜厚度为93.33 um、69.81 um和51.41 um,硝化菌以AOB为主;A2/O反应器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SV 从 24%增加到了 33%,SVI 从 158 mL/g MLSS 下降到 97 mL/g MLSS,VSS/MLSS从0.60也逐渐增加到了 0.80。启动期间反应器最终可以实现COD、N和P的同步高效去除,COD、TN、的去除率分别为83.6%~96.5%和71.6%~81.6%,PO43--P的去除率波动较大,稳定后的去除率最高为100%。(2)乙酸钠、丙酸钠不同配比(乙酸钠、乙酸钠:丙酸钠=2:1、1:1、1:2、丙酸钠)的各阶段,COD的平均去除率在89.1%~92.1%,各阶段NH4+-N去除率在91.4%~100%,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1%、80.7%、84.7%、82.5%和81.6%,碳源配比对COD的最终去除效果以及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但是对于厌氧COD吸收影响显着,厌氧段COD消耗量分别为155.0、154.8、239.5、206.3和204.6 mg/L。当乙酸钠、丙酸钠的配比为1:1时,厌氧段COD的吸收效果最好,此阶段释磷量达到最大为30.58 mg/L,但是除磷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有待强化。(3)温度对释磷效果和反硝化脱氮除磷有很大的影响,比释磷速率(SPRR)、比反硝化速率(SDNR)以及比吸磷速率(SPUR)都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25℃时各项比速率分别为 18.8 mgPO43--P/(g MLSS·h)、11 mgPO43--P/(g MLSS·h)和 9.6 mgNO3--N/(g MLSS·h),此时除磷效果最好,磷出水浓度小于0.5 mg/L;比释磷速率和比吸磷速率受温度影响的温度系数分别为1.073和1.044。(4)SRT缩短到6 d后,出水P浓度从不能达标排放降低至几乎为0,基于EDS元素定量分析,缺氧污泥P的wt%为11.63%,同时PHB染色表明厌氧释磷阶段聚磷菌发生了 PHB的合成;Ploy-P染色表明缺氧阶段微生物大量吸磷。(5)外碳源COD和内碳源PHB、GLY的转化与C、N、P等基质的降解联系十分的紧密,各基质的变化过程体现了以反硝化除磷为主体的代谢途径。系统经过长期运行,DPAOs占PAOs的比例约60.71%~86.86%,远高于接种污泥的3.26%,其中乙酸钠:丙酸钠=1:1时DPAOs占比最高。(6)本研究中建立的COD去除动力学模型中,COD去除速率常数KAn≈0.00092 L/g·h,厌氧出水浓度计算模型为CAn=(Cinf+rCeff)/(0.00092XAntAn+1+r),最终出水浓度计算模型为 Ceff=((0.00092XAntAn+1+r)CAn-Cinf)/r。(7)经反应器驯化后的污泥其菌群多样性和丰富程度下降,但是菌群的富集程度增加。在 A2/O 反应器中 Pseudomonas、Dechloromonas、Thauera、Flavobacterium、unclassifiedRhodocyclaceae、norankRhodocyclaceae、norankAcinetobact、CandidatusMicrothrix等具有反硝化聚磷功能的菌群在反应从接种污泥的3.63%分别上升为10.08%、13.09%、13.19%、12.51%、17.87%;BCO反应器3个格室中硝化菌总占比分别为 4.28%、28.30%和 17.61%;而 Thauera、Comamonaas、Zoogloea 和 Azospira等具有外源反硝化功能的菌群从初始的24.96%降至6.23%~13.58%。
杨嗣靖[9](2020)在《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废水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污水脱氮除磷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乃至世界污水处理领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污水排放标准的进一步提升,TN和TP去除已成为污水处理厂出水是否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的关键。而低C/N比废水的脱氮除磷更加困难,因此,对低C/N比废水的脱氮除磷技术与工艺进行研究非常重要,对污水处理厂出水的达标排放以及已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是对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比废水的效果及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为A2/O-MBR组合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以模拟的低C/N比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对低C/N比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主要内容包括:倒置A2/O-MBR组合工艺的启动研究;进水分配比、溶解氧、混合液回流比对组合工艺的影响研究;外加碳源对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废水影响研究。阶梯降低进水有机物浓度的驯化方式有利于倒置A2/O-MBR组合工艺的启动。经过44d的启动,反应器内微生物量较为丰富,污染物质的去除情况趋于稳定。在稳定运行阶段,COD、NH4+-N、NO3--N和TP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17.04 mg/L、0.89mg/L、17.73mg/L和1.59mg/L。整个启动过程中无污泥膨胀发生。进水分配比、混合液回流比和溶解氧对TN和TP的去除有较大影响,同时溶解氧对NH4+-N去除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不投加碳源时,在进水分配比为6∶4、溶解氧为2mg/L、混合液回流比为200%条件下,COD、NH4+-N、TN、及TP的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14.07 mg/L、0.87 mg/L、20.43 mg/L、1.22mg/L。由于进水碳源不足的限制,使TN和TP仍难以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投加碳源乙酸钠能够提高处理效果,相较于未投加碳源时的处理效果,投加乙酸钠后脱氮率和除磷率分别提升了27.1%和16.32%,提升效果显着。乙酸钠投配比例对处理效果有影响,当缺氧、厌氧反应器碳源投加比为6∶4时提升效果最好,脱氮除磷均能稳定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倒置A2/O-MBR组合工艺解决了不同菌种之间SRT的矛盾,通过运行参数的优化、外加碳源的投加,能够使低C/N比废水的处理效果稳定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该工艺的推广应用对污水厂出水的达标排放,进而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孙恒锐[10](2020)在《连续流AO系统中PAO除磷的影响因素及胞内物质代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化生物除磷工艺(EBPR)由于其运行成本较低且可以达到良好的除磷效果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表现出不稳定性,使得除磷效果变差。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EBPR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本文采用连续流厌氧好氧(AO)反应器,探究了初始p H、碳源种类、进水磷酸盐浓度和镁离子对聚磷菌(PAO)释磷和摄磷的影响,对释磷、摄磷过程中无机离子如H+、镁离子以及能源物质如化学需氧量(COD)、PHB、糖原等的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旨在揭示影响PAO释磷、摄磷的影响因素以及内部能源物质代谢机理,为提高生物除磷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初始p H对PAO厌氧段影响大于对好氧段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在厌氧段调低或调高p H,导致H质子的增多或减少,将破坏NADH氧化酶的空间结构,影响NADH氧化,导致所需由糖原及聚磷颗粒分解所提供的能量减少,合成PHB也随之减少,释磷量同样减少。进入好氧段后由于曝气将溶液中二氧化碳吹脱出来,p H迅速上升,反应器p H变化基本一样,对PAO摄磷影响较小。2、不同碳源,对厌氧环境的改变不同,从而影响到好氧环境,导致最终PAO除磷效果不同。乙酸被PAO吸收之后转化为乙酰辅酶A,并生成PHB,而丙酸被转化为丙酰辅酶A并生成PHV和PH2MV。由于在厌氧阶段产生的能量不同,所以消耗相同COD值的乙酸和丙酸时,乙酸需要更多ATP,也就需要更多的聚磷分解,因此致使以乙酸为碳源的PAO释磷量较丙酸大,导致在好氧阶段PAO摄磷不同。以葡萄糖作为碳源时,需要乳酸菌先将葡萄糖转化成胞内糖原,贮存糖原所需ATP由葡萄糖糖酵解来提供,之后PAO生成PHAs,同时消耗少量聚磷并释放磷酸盐,因此在厌氧段COD消耗较慢。在好氧段PAO通过分解PHAs产生ATP摄取溶液中的磷酸盐,剩余的葡萄糖被其它异养菌吸收利用。3、在一定范围内厌氧释磷量会随着进水磷酸盐浓度(5~15 mg/L)的增大而减小,猜测原因是厌氧时溶液中少量的磷酸盐对PAO影响不大,但过多的磷酸盐可能导致PAO细胞内外压差变化,影响PAO释磷,但在好氧时,由于经过厌氧释磷溶液中存在大量的磷酸盐,在胞外形成较大的质子推动力对PAO摄磷的影响不大,因此导致磷酸盐去除率略有提高。4、EBPR反应器中镁离子浓度变化与磷酸盐浓度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99。释镁量/释磷量、吸镁量/吸磷量均在0.22±0.02范围内。镁离子是除磷反应中酶促剂的重要组成成分,与此同时也作为磷酸盐的反价离子参与全段生物除磷过程。与PAO超量吸磷一样,镁离子也会在PAO体内富集。在好氧段具有较多镁离子的反应器可以更好的摄取溶液中的磷酸盐,推测原因是由于在厌氧段释放出大量的镁离子,好氧时在胞外形成较大的质子推动力,因此相对的将更多的磷酸盐摄入胞内,因此除磷效率较高。长期缺乏镁离子的A/O除磷系统PAO不能合成相应的酶及聚磷颗粒,导致PAO在与聚糖菌(GAO)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系统不稳定。5、钙离子在厌氧阶段保持相对稳定,在好氧阶段,钙离子浓度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上升。这是由于曝气将CO2吹脱导致水体p H值增加,高浓度磷酸盐与钙离子生成钙磷沉淀,当磷酸盐浓度因PAO吸磷而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改变了平衡条件,钙磷溶解,钙浓度升高,但由于这些额外的磷酸盐立即被PAO吸收,所以没有观察到磷酸盐浓度的增加。
二、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影响因素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影响因素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
1.2.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 |
1.2.2 常用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
1.2.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
1.2.4 低温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
1.2.5 低碳氮比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
1.3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
1.3.1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理论 |
1.3.2 新型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
1.4 循环流生物反应器研究及应用 |
1.5 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流场CFD数值模拟研究 |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AL-MPDR实验室试验装置 |
2.1.2 AL-MPDR中试试验装置 |
2.2 试验设备与材料 |
2.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2.3 试验用水 |
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
2.3.1 常规分析项目 |
2.3.2 非常规分析项目 |
2.3.3 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分析 |
2.3.4 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
2.4 试验方案 |
2.4.1 AL-MPDR流场特性研究方案 |
2.4.2 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理研究方案 |
2.4.3 低温试验研究方案 |
2.4.4 低C/N试验研究方案 |
2.4.5 中试性能研究方案 |
第3章 AL-MPDR流场特性及污染物同步去除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AL-MPDR构建 |
3.3 反应器内流场特性研究 |
3.3.1 反应器内液相流态模拟 |
3.3.2 反应器内液相流态清水验证试验 |
3.3.3 反应器内气液传质特性 |
3.3.4 反应器内溶解氧分布规律 |
3.3.5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分布规律 |
3.4 反应器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制分析 |
3.4.1 不同曝气强度下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 |
3.4.2 不同HRT下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 |
3.4.3 反应器内OUR、TTC、EPS分布特征 |
3.4.4 反应器内有机物降解规律分析 |
3.4.5 反应器内氮的转化规律分析 |
3.5 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特征及代谢功能分析 |
3.5.1 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 |
3.5.2 微生物群落差异性 |
3.5.3 微生物群落组成 |
3.5.4 微生物功能及代谢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温对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
4.1 引言 |
4.2 反应器运行控制策略 |
4.3 污染物去除性能 |
4.3.1 有机物的去除 |
4.3.2 氮的去除及脱氮机制分析 |
4.3.3 磷的去除 |
4.4 反应器污泥生化性能及菌群特性分析 |
4.4.1 TTC脱氢酶活性变化 |
4.4.2 胞外聚合物特性变化 |
4.4.3 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C/N对 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
5.1 引言 |
5.2 不同低C/N污染物去除性能 |
5.2.1 有机物的去除 |
5.2.2 氮的去除 |
5.2.3 磷的去除 |
5.3 不同低C/N反应器污泥性能及菌群特性分析 |
5.3.1 污泥沉降性能 |
5.3.2 污泥形态结构 |
5.3.3 污泥胞外聚合物 |
5.3.4 微生物菌群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AL-MPDR处理城市污水中试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污水处理效果 |
6.2.1 运行期间水温变化 |
6.2.2 SS的去除 |
6.2.3 COD的去除 |
6.2.4 NH_4~+-N、TN的去除 |
6.2.5 TP的去除 |
6.3 AL-MPDR内 MLSS和 DO的变化 |
6.3.1 MLSS变化 |
6.3.2 DO变化 |
6.4 AL-MPDR中试装置微生物群落分析 |
6.4.1 装置内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
6.4.2 温度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影响 |
6.4.3 AL-MPDR功能菌群特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铁电解作用下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脱氮除磷效能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
1.2.1 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 |
1.2.2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
1.2.3 好氧颗粒污泥的氮磷去除机制 |
1.2.4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瓶颈 |
1.3 铁电解及其在生物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
1.3.1 铁电解作用的基本原理 |
1.3.2 铁电解应用于活性污泥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3 铁电解应用于人工湿地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4 电/铁在颗粒污泥形成中的调控作用 |
1.4 AGS技术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与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1.4.1 AGS技术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2 本论文研究课题的提出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与操作运行 |
2.1.1 反应器装置的搭建 |
2.1.2 实验设计与反应器的操作运行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接种污泥 |
2.2.2 实验用水 |
2.2.3 化学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3 检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
2.3.1 常规指标测定 |
2.3.2 EPS的分级提取与分析 |
2.3.3 颗粒污泥性质分析 |
2.3.4 污泥内无机组分分析 |
2.3.5 颗粒污泥的形态与结构分析 |
2.4 机理验证性实验 |
2.4.1 活性污泥的铁氧化物调理实验 |
2.4.2 颗粒污泥的离体摇瓶实验 |
2.5 分子生物学实验 |
2.5.1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与分析 |
2.5.2 应用FISH技术原位检测功能菌群 |
2.6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3章 耦合铁电解作用的AGS系统构建与运行 |
3.1 引言 |
3.2 铁电解对AGS形成的强化作用 |
3.2.1 反应器运行效能分析 |
3.2.2 污泥中EPS组分的层级研究 |
3.2.3 成熟AGS的形态与结构特征 |
3.2.4 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
3.2.5 强化AGS形成的作用机制 |
3.3 强化氮磷去除的耦合系统构建与运行 |
3.3.1 污染物去除效果 |
3.3.2 典型周期内污染物转化 |
3.3.3 AGS的形成及其物化特性分析 |
3.4 系统优化运行及其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效能 |
3.4.1 施加电压对污泥颗粒化过程的影响 |
3.4.2 施加电压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3 耦合系统对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电解作用下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形成机制 |
4.1 引言 |
4.2 耦合铁电解与其它强化策略相比的优势分析 |
4.3 颗粒化过程中污泥内部各组分的变化规律 |
4.3.1 污泥内无机矿物组分的转变 |
4.3.2 污泥内EPS络合特性的变化 |
4.3.3 污泥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 |
4.4 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微观形态与结构特征 |
4.4.1 微观形态与结构观察 |
4.4.2 EPS含量和组分分析 |
4.4.3 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
4.5 基于“晶核说”的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形成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脱氮除磷机理 |
5.1 引言 |
5.2 不同粒径AGS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 |
5.2.1 微生物与EPS的空间分布规律 |
5.2.2 细菌迁移与聚集特性分析 |
5.2.3 AGS中功能菌群的分布特征 |
5.3 细菌群落结构的演替及其环境因子 |
5.4 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氮代谢机制 |
5.4.1 氮代谢相关的功能微生物与脱氮路径分析 |
5.4.2 依赖于亚铁氧化的自养反硝化路径的验证 |
5.4.3 铁电解作用下功能基因的响应与脱氮机制解析 |
5.5 AGS中磷元素的赋存形态及其除磷机理 |
5.5.1 磷在AGS中的赋存形态分析 |
5.5.2 铁电解作用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
5.5.3 AGS的生物化学协同除磷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磷的赋存形态及除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简介 |
1.2.1 MBBR工艺的原理及特点 |
1.2.2 MBBR工艺的研究现状 |
1.3 生物除磷的机理 |
1.3.1 生物除磷的原理 |
1.3.2 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 |
1.4 磷元素的赋存形态分级及提取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试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2 污泥接种及反应器启动 |
2.3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2.3.1 常规监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2.3.2 聚β羟基烷酸盐(PHA)的测定方法 |
2.3.3 糖原(GLY)的测定方法 |
2.3.4 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及分析方法 |
2.3.5 污泥形态磷的测定方法 |
2.3.6 扫描电镜(SEM)的样品预处理及分析方法 |
2.3.7 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分析方法 |
3 MBBR系统的启动及污水处理效能研究 |
3.1 MBBR系统的启动 |
3.2 C/P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1 C/P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 |
3.2.2 C/P对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 |
3.2.3 C/P对磷去除效率的影响 |
3.2.4 C/P对系统出水中DOM分布特性的影响 |
3.3 碳源类型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1 碳源类型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 |
3.3.2 碳源类型对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 |
3.3.3 碳源类型对磷去除效率的影响 |
3.3.4 碳源类型对系统出水中DOM分布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碳源对系统中磷形态及处理机制的影响研究 |
4.1 C/P对系统磷组成及除磷机制分析 |
4.1.1 C/P对系统磷吸收与释放规律影响分析 |
4.1.2 C/P对系统磷形态组成的影响 |
4.1.3 C/P对系统磷动态平衡的影响分析 |
4.2 碳源类型对系统磷形态组成及除磷机制分析 |
4.2.1 碳源类型对系统磷吸收与释放规律影响分析 |
4.2.2 碳源类型对系统磷形态组成的影响 |
4.2.3 碳源类型对系统磷动态平衡的影响分析 |
4.3 系统除磷规律与EPS分布的响应关系分析 |
4.3.1 C/P对EPS在系统中组分和含量变化的影响 |
4.3.2 C/P对EPS中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
4.3.3 碳源类型对EPS在系统中组分和含量变化的影响 |
4.3.4 碳源类型对EPS中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MBBR系统除磷规律与微生物特性响应机制研究 |
5.1 填料生物膜的微观形貌表征 |
5.2 系统典型运行周期内COD、TP、糖原及PHA的变化规律 |
5.2.1 不同C/P条件下典型周期内COD、TP、糖原及PHA的变化 |
5.2.2 不同碳源类型下典型运行周期内COD、TP、糖原及PHA的变化规律 |
5.3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组成分析 |
5.3.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5.3.2 碳源对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的影响 |
5.3.3 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4)氧化沟型A2/O工艺反应器流态及氮磷去除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水体中氮磷的来源 |
1.2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
1.2.1 生物除磷原理 |
1.2.2 生物脱氮原理 |
1.2.3 生物脱氮除磷影响因素 |
1.2.4 生物脱氮除磷中存在的问题 |
1.3 A~2/O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
1.3.1 A~2/O工艺 |
1.3.2 A~2/O的改良工艺 |
1.3.3 A~2/O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氧化沟型A~2/O工艺 |
1.5 氧化沟流态研究现状 |
1.6 西安市第十污水处理厂概况 |
1.6.1 污水处理厂简介 |
1.6.2 氧化沟型A~2/O工艺设计参数 |
1.7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流态试验与方法 |
2.1.1 试验测试断面 |
2.1.2 流速测定方法 |
2.2 水质监测指标及测试方法 |
2.2.1 监测指标及点位 |
2.2.2 分析方法 |
2.3 污泥活性检测方法 |
2.3.1 磷活性的测定 |
2.3.2 挥发性脂肪酸(VFA)测定 |
2.3.3 硝化活性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氧化沟型A~2/O工艺处理效果 |
3.1.1 工艺稳定运行阶段进出水水质 |
3.1.2 相关性分析 |
3.1.3 小结 |
3.2 氮磷沿程变化 |
3.2.1 磷的沿程变化 |
3.2.2 氮的沿程变化 |
3.2.3 小结 |
3.3 污泥活性测定 |
3.3.1 硝化速率试验测定结果 |
3.3.2 磷活性分析 |
3.3.3 小结 |
3.4 流态试验 |
3.4.1 流速分布测定 |
3.4.2 数据计算及分析 |
3.4.3 小结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部分 |
7 致谢 |
(5)基于SNAD的新型工艺用于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 |
1.2.1 生物脱氮基本原理 |
1.2.2 生物除磷基本原理 |
1.3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
1.3.1 A~2/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 |
1.3.2 改良Bardenpho工艺 |
1.3.3 UCT及改良UCT工艺 |
1.3.4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脱氮工艺 |
1.4 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
1.4.1 生物脱氮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
1.4.2 基于厌氧氨氧化的生物脱氮工艺 |
1.4.3 生物除磷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反应器 |
2.2 实验材料 |
2.2.1 接种污泥 |
2.2.2 实验藻种 |
2.2.3 实验进水水质 |
2.2.4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 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2.3.1 化学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 |
2.3.2 藻种的保存与扩大 |
2.3.3 藻种分析项目及方法 |
2.3.4 响应曲面法的设计及分析 |
2.3.5 影响因素批式实验 |
2.3.6 DNA提取,高通量测序与分析 |
3 SNADP工艺同步处理氮磷的研究以及其在城市污水中的运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与各阶段运行工况 |
3.2.1 实验内容 |
3.2.2 各阶段运行工况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NADP工艺启动与条件优化 |
3.3.2 水解酸化(ANHA)反应器的启动 |
3.3.3 ANHA-SNADP耦合反应器处理模拟和实际城市污水 |
3.3.4 微生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ASNAD工艺同步处理氮磷的研究以及其在城市污水中的运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内容与各阶段运行工况 |
4.2.1 实验内容 |
4.2.2 各阶段运行工况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响应曲面法优化条件及验证实验 |
4.3.2 ANHA-ASNAD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运行效果 |
4.3.3 微生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ZY污水厂Bardenpho工艺应用实效及工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1.1.2 水污染的来源 |
1.1.3 水污染的危害 |
1.1.4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
1.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
1.2.1 污水厂的发展 |
1.2.2 我国污水厂常用工艺 |
1.2.3 污水生物处理理论 |
1.2.4 污水厂运行问题 |
1.3 课题背景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 课题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分析方法和试验设计 |
2.1 生产性试验构筑物及小试试验装置 |
2.1.1 ZY污水厂 |
2.1.2 SD污水厂 |
2.1.3 小试试验装置 |
2.2 分析项目和仪器 |
2.3 试验设计 |
第三章 ZY污水厂进水水质及运行参数 |
3.1 ZY污水厂进水水质及运行参数 |
3.1.1 ZY污水厂进水水质 |
3.1.2 ZY污水厂厂内废水对进水水质的影响 |
3.2 ZY污水厂生化池运行参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ardenpho工艺全流程监测及工艺特性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方案 |
4.3 数据分析 |
4.3.1 COD_(cr)的变化 |
4.3.2 NH_3-N的变化 |
4.3.3 NO_3~--N的变化 |
4.3.4 TN的变化 |
4.3.5 TP的变化 |
4.3.6 DO的变化 |
4.4 Bardenpho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ardenpho工艺除磷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1 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5.2 pH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5.3 SRT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5.4 DO和 NO_3~--N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5.5 除磷剂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5.6 碳源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5.6.1 液体乙酸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5.6.2 生化池进水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5.7 生物除磷功能运行调控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ardenpho工艺脱氮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6.1 有毒物质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
6.2 HRT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
6.3 DO和碳源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
6.3.1 DO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分析 |
6.3.2 5~#生化池改变碳源投加点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分析 |
6.3.3与未改变碳源投加点的 6~#生化池运行效果对比 |
6.4 生化池硝化效果分析 |
6.4.1 NH_3-N沿程变化分析 |
6.4.2 好氧区各廊道硝化效果分析 |
6.5 冬、夏两季污泥浓度和反硝化速率的关系 |
6.5.1 冬、夏两季污泥性能指数及出水水质对比分析 |
6.5.2 冬、夏两季反硝化速率对比分析 |
6.5.3 冬、夏两季活性污泥浓度与反硝化速率的关系 |
6.6 城市污水处理厂外碳源的筛选 |
6.6.1 试验方法及碳源指标检测 |
6.6.2 碳源反硝化性能对比分析 |
6.7 生物脱氮功能运行调控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Bardenpho工艺与AAO工艺生物除磷效果对比 |
7.1 SD污水厂进水水质及运行参数 |
7.1.1 SD污水厂进水水质 |
7.1.2 SD污水厂生化池运行参数 |
7.2 SD污水厂AAO工艺全流程监测 |
7.2.1 NH_3-N的去除 |
7.2.2 NO_3~--N的变化 |
7.2.3 TN的去除 |
7.2.4 TP的去除 |
7.3 SD污水厂AAO工艺运行参数 |
7.4 Bardenpho工艺特性及改进需求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聚磷菌和聚糖菌及其子群除磷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
1.2.2 生物除磷技术的影响因素 |
1.2.3 生物脱氮新技术 |
1.3 聚磷菌和聚糖菌的研究现状 |
1.3.1 聚磷菌和聚糖菌的微生物学研究 |
1.3.2 聚磷菌和聚糖菌的生化途径研究 |
1.3.3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与用水水质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验用水及运行参数 |
2.2 试验仪器设备 |
2.3 试验分析方法 |
2.3.1 常规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 |
2.3.2 糖原的检测方法 |
2.3.3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的检测方法 |
第3章 聚磷菌和聚糖菌及其子群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碳源类型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 |
3.1.1 碳源类型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的影响 |
3.1.2 碳源类型对糖原代谢的影响 |
3.1.3 碳源类型对污泥性状的影响 |
3.2 碳磷比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 |
3.2.1 不同C/P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的影响 |
3.2.2 不同C/P对糖原代谢的影响 |
3.2.3 不同C/P对污泥性状的影响 |
3.3 碳氮比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 |
3.3.1 不同C/N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的影响 |
3.3.2 不同C/N对糖原代谢的影响 |
3.3.3 不同C/P对污泥性状的影响 |
3.4 温度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 |
3.4.1 不同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的影响 |
3.4.2 不同温度对糖原代谢的影响 |
3.4.3 不同温度对污泥性状的影响 |
3.5 pH值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 |
3.5.1 不同pH值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的影响 |
3.5.2 不同pH值对糖原代谢的影响 |
3.5.3 不同pH值对污泥性状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磷菌和聚糖菌及其子群微生物菌群变化的研究 |
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4.2.1 不同碳源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2.2 不同碳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2.3 不同碳源对微生物种群基因及功能的影响 |
4.3 不同C/P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4.3.1 不同C/P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3.2 不同C/P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 |
4.3.3 不同C/P对微生物种群基因及功能的影响 |
4.4 不同C/N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4.4.1 不同C/N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4.2 不同C/N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4.3 不同C/N对微生物种群基因及功能的影响 |
4.5 不同温度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4.5.1 不同温度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5.2 不同温度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5.3 不同温度对微生物种群基因及功能的影响 |
4.6 不同pH值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4.6.1 不同pH值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6.2 不同pH值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6.3 不同pH值对微生物种群基因及功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低C/N比污水强化碳源高效利用及深度脱氮除磷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反硝化除磷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1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 |
1.2.2 传统生物除磷理论 |
1.2.3 反硝化脱氮除磷理论 |
1.2.4 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及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 |
1.3.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
1.5 本课题的特色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用水与水质 |
2.2 实验装置与工艺流程 |
2.2.1 A~2/O-BCO双污泥反硝化除磷系统 |
2.2.2 BCO反应器填料性能 |
2.2.3 批次实验装置 |
2.3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4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2.4.1 常规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2.4.2 其他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第3章 A~2/O-BCO系统的启动及试运行 |
3.1 概述 |
3.2 BCO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
3.2.1 生物填料及挂膜方式的选择 |
3.2.2 硝化特性批次实验 |
3.3 A~2/O反应器活性污泥的驯化 |
3.3.1 活性污泥性能变化 |
3.3.2 DO、ORP、pH沿程变化 |
3.4 A~2/O-BCO反应器启动阶段脱氮除磷特性分析 |
3.4.1 有机物的去除特性 |
3.4.2 氮的去除特性 |
3.4.3 磷的去除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A~2/O-BCO系统对低C/N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 |
4.1 概述 |
4.2 碳源类型对A~2/O-BCO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探究 |
4.2.1 乙酸钠、丙酸钠配比对COD的影响 |
4.2.2 乙酸钠、丙酸钠配比对脱氮的影响 |
4.2.3 乙酸钠、丙酸钠配比对除磷的影响 |
4.3 温度对A~2/O-BCO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探究 |
4.3.1 不同温度下C、N、P的去除特性分析 |
4.3.2 不同温度下反硝化除磷速率分析 |
4.3.3 温度系数分析 |
4.4 A~2/O-BCO系统强化脱氮除磷及优化运行 |
4.4.1 基于缩短SRT的强化运行效果分析 |
4.4.2 基于活性污泥EDS的探究 |
4.4.3 基于聚磷菌细胞内物质(PHB和Ploy-P颗粒)的探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A~2/O-BCO工艺对低C/N污水碳源高效利用的机理探究 |
5.1 概述 |
5.2 物料平衡分析 |
5.2.1 物料平衡原理 |
5.2.2 碳、氮、磷平衡分析方法 |
5.2.3 物料变化及分布 |
5.3 基质转化利用特性及除磷性能评估 |
5.3.1 批次实验安排及理论计算 |
5.3.2 基质转化利用特性 |
5.3.3 反硝化除磷性能评估 |
5.4 COD去除动力学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A~2/O-BCO工艺对低C/N污水碳源高效利用的菌群结构探究 |
6.1 概述 |
6.2 样品选择及测序数据预处理 |
6.2.1 测序样品的选择 |
6.2.2 测序数据预处理 |
6.3 菌群结构比较 |
6.3.1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6.3.2 菌群相似性分析 |
6.4 主要功能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废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
1.2.2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与工艺改进 |
1.2.3 A~2/O脱氮除磷技术及其改进 |
1.2.4 低C/N比废水生物同步脱氮除磷技术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与设备 |
2.1.1 动态试验装置 |
2.1.2 外加碳源筛选的静态试验装置 |
2.1.3 试验设备 |
2.2 试验用水以及接种污泥 |
2.2.1 试验用水 |
2.2.2 接种污泥 |
2.3 试验方法与分析方法 |
2.3.1 试验方法 |
2.3.2 分析方法 |
3 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启动的研究 |
3.1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3.1.1 培养阶段操作步骤 |
3.1.2 驯化阶段操作步骤 |
3.2 活性污泥启动过程中反应器内污泥性状的变化 |
3.3 活性污泥启动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3.3.1 COD去除效果分析 |
3.3.2 脱氮效果分析 |
3.3.3 除磷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进水分配比对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废水效果的影响研究 |
4.1.1 运行参数的确定 |
4.1.2 进水分配比对COD去除的影响 |
4.1.3 进水分配比对NH_4~+-N去除的影响 |
4.1.4 进水分配比对TN去除的影响 |
4.1.5 进水分配比对TP去除的影响 |
4.2 DO对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废水效果的影响研究 |
4.2.1 运行参数的确定 |
4.2.2 DO对COD去除的影响 |
4.2.3 DO对NH_4~+-N去除的影响 |
4.2.4 DO对TN去除的影响 |
4.2.5 DO对TP去除的影响 |
4.3 混合液回流比对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废水效果的影响研究 |
4.3.1 运行参数的确定 |
4.3.2 混合液回流比对COD去除的影响 |
4.3.3 混合液回流比对NH_4~+-N去除的影响 |
4.3.4 混合液回流比对TN去除的影响 |
4.3.5 混合液回流比对TP去除的影响 |
4.4 最佳运行工况下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废水效果研究 |
4.4.1 最佳运行工况下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比废水的效果.. |
4.4.2 最佳工况运行期间沿程污染物分布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5 外加碳源对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废水影响研究 |
5.1 外加碳源的筛选 |
5.1.1 外加碳源筛选条件的确定 |
5.1.2 外加碳源对反硝化的促进作用 |
5.1.3 外加碳源对聚磷菌厌氧释磷-好氧吸磷的促进作用 |
5.1.4 外加碳源强化倒置A~2/O-MBR组合工艺的动态运行 |
5.2 不同碳源投配比对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废水影响研究 |
5.2.1 投配比的确定 |
5.2.2 不同投配比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5.2.3 不同投配比对NH_4~+-N去除效果的影响 |
5.2.4 不同投配比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5.2.5 不同投配比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 最佳碳源投配比下倒置A~2/O-MBR组合工艺的稳定运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连续流AO系统中PAO除磷的影响因素及胞内物质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体中磷的来源、危害及去除方法 |
1.2 生物除磷原理 |
1.3 除磷工艺 |
1.3.1 A/O除磷工艺 |
1.3.2 A~2/O工艺 |
1.3.3 UCT工艺 |
1.3.4 SBR工艺 |
1.3.5 倒置A~2/O工艺 |
1.3.6 Bardenpho工艺 |
1.3.7 Phostrip工艺 |
1.4 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 |
1.4.1 溶解氧的影响 |
1.4.2 温度的影响 |
1.4.3 pH值的影响 |
1.4.4 碳源的影响 |
1.4.5 金属离子的影响 |
1.4.6 污泥龄的影响 |
1.5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进水水质 |
2.3 主要仪器及分析检测方法 |
2.3.1 常规分析方法 |
2.3.2 其他分析项目检测方法 |
2.3.3 样品采集及反应器维护 |
2.4 实验方法 |
2.4.1 丝状菌及聚磷颗粒染色 |
2.4.2 初始pH对释磷与吸磷的影响实验方法 |
2.4.3 碳源种类对释磷与吸磷的影响实验方法 |
2.4.4 进水磷浓度对释磷与吸磷的影响实验方法 |
2.4.5 短期内进水镁离子浓度对释磷与吸磷的影响实验方法 |
2.4.6 长期缺乏镁离子对释磷与吸磷的影响实验方法 |
3 环境因素对聚磷菌释磷和吸磷过程的影响研究 |
3.1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
3.2 污泥镜检及染色 |
3.3 颗粒污泥的中值粒径 |
3.4 初始pH对释磷与吸磷的影响 |
3.5 碳源种类对释磷与吸磷的影响 |
3.6 进水磷浓度对释磷与吸磷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镁离子与释磷吸磷变化关系研究 |
4.1 短期内进水镁离子浓度对A/O生物除磷系统影响 |
4.2 长期缺乏镁离子对A/O生物除磷系统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
四、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影响因素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D]. 艾胜书. 吉林大学, 2021(01)
- [2]铁电解作用下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脱氮除磷效能与机理[D]. 郭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磷的赋存形态及除磷机制研究[D]. 张杏.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氧化沟型A2/O工艺反应器流态及氮磷去除特性的研究[D]. 阿荣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SNAD的新型工艺用于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的研究[D]. 马士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ZY污水厂Bardenpho工艺应用实效及工艺特性研究[D]. 孙进才.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聚磷菌和聚糖菌及其子群除磷特性的研究[D]. 张咪娜. 吉林建筑大学, 2020
- [8]低C/N比污水强化碳源高效利用及深度脱氮除磷工艺研究[D]. 於蒙. 扬州大学, 2020(04)
- [9]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废水试验研究[D]. 杨嗣靖.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连续流AO系统中PAO除磷的影响因素及胞内物质代谢研究[D]. 孙恒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