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的治本之策(论文文献综述)
韩瑜,程程[1](2020)在《科技“新赋能” 点燃煤矿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文中研究说明策划人语:新基建浪潮扑面而来。与其相关的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稳投资、调结构、扩内需的新引擎。对传统行业来讲,新基建的融入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拉动内投资,更是在帮助传统行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契机。传统行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现如今已经站在了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路口。
黄玉治[2](2020)在《制定煤矿智能化发展行动计划 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文中指出煤矿智能化是防范化解煤矿安全风险的治本之策,是满足矿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次会议是继2015年陕西黄陵自动化现场会后,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又一个新起点,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煤矿智能化是防范化解煤矿安全风险的治本之策,是满足矿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要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为契机,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2020)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晋政办发[2020]4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已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2020年5月30日(此件公开发布)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号),结合实际,制定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总方案及两个专题实施方案、11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宫程程[4](2020)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研究 ——以青岛J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如何预防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成为安全生产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目的是将关口前移、实现从源头治理,最终实现超前防范降低乃至遏制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预防原理的基本概念内容的分析,结合J区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的做法和列举具体企业的实例,总结了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在政策技术支撑层面、政府监管层面以及企业实施层面存在的不足。并根据上述分析总结指出了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的制度建设方面:一是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双重预防工作的流程,二是加强基层安监队伍的建设,三是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双重预防信息化体系,四是构建全流程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在强化风险隐患双重精准预防体系方面:一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二是识别风险点查究隐患,三是有效管控小微企业和公共区域安全风险。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在减小事故发生概率上效果明显,对安全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毅[5](2020)在《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权和治权是乡村治理的核心要素,产权是奠定乡村治理的基础要素,治权则是规范乡村治理的结构要素,两者的互动关系共同影响和形塑着乡村的政治生态。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实施30多年以来,既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也是乡村治理中治权不断下放和分散的过程。同时,由于乡村集体产权的松动,导致村集体资源日益被少数村干部垄断,造成了村庄内部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和干群矛盾。而且,产权分化严重影响了乡村治权结构,掌握公共权力的村干部不仅霸占集体资源,与此同时又通过集体资源所带来的财富继续巩固其对村庄的治权。随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村庄治权逐步从村干部手中分散到村民手中,于是就产生了围绕村庄公共权力和集体产权的激烈竞争和争夺。本文以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村庄L村为案例,具体描述该村由集体化时期的富裕村到改革开放后的贫困村,村委会选举由村民直选开始时的选举竞争和天价选票,到中期的村“两委”矛盾,再到村委会选举走向规范并趋于平稳的历史过程,重点分析该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围绕煤矿资源利益而进行的权力争夺与权力运作,分析不同时期背景下的煤矿集体产权对乡村治理的冲击及其由此产生的政治生态,进而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本文除导论外,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集体化时期,L村的集体煤矿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采取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方式,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村庄的共同富裕,以及由此带来的村庄良好治理与全面发展;第二章通过对L村第六届换届选举中“金钱竞选”和“天价选票”的全景描述和系统解剖,分析集体产权失效后造成乡村治理的要素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生态恶化与村庄衰败;第三章以L村第八到第十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例,分析资源整合和煤矿利益消失后乡村权力运行状况以及由此造成的村干部无人竞选、村庄公共事务无人管理的治理困境;第四章通过对L村煤矿产权变迁下乡村权力运作轨迹和治理结果的分析,探索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即产权与治权密切关联,直接形塑乡村的政治生态,决定农村的发展命运。L村自治异化主要是缘于集体产权失效而非农民素质低下,优化资源型农村的政治生态关键要实现产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
徐浩[6](2019)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奇迹成为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从行政改革的一个环节——运行机制角度,以政府的行政执行为切入点,梳理1949—2019年行政执行的形态特征、转换机理与变化趋势,为在中国政治情境下探寻中国奇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弹性行政。弹性行政,指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非强制手段,单方或共同对既有政策法规、决策部署的变通执行,或对新政策法规的创制。与弹性行政相对应的是刚性行政,即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执行手段,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并非截然二分,亦非有此无彼,在一定时期,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二者的显示度有高有低。在毛泽东时期,适应全能式政府需求,行政执行以刚性为主。这一时期的刚性行政源自三个动力:政治忠诚的激励机制、政治动员的运行机制、行政主体的“向上负责制”。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效度正负相依。一方面,刚性行政保证了国家决策部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刚性行政的确立更多地源于意识形态的引领、组织的强制力、领袖的超级权威,常常导致不可控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导致一种另类的弹性行政,如过度执行、虚假执行、目标置换和行政自主性丧失等。改革初期,面对文革带来的全面危机,推进改革,成为中国自救、脱贫的应然要求。改革从经济入手,经济改革又引发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给新路的探索者留下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出现躁动。从体制机制因素看,弹性行政的躁动源于“政出一孔”和执行主体多样化的矛盾、层级结构下的执行偏离、基于制度缺陷的刚性缺失、权力交换的潜在需求。此外,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不同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对行政效能的追求以及“政绩优先”的推动等,也进一步催生了弹性行政。基于改革探索的弹性行政大致分为两类:中央政府授权试点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快速扩张。一方面,中央政府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能力有所衰减;另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但机制并不健全,市场对政府的反制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弹性行政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弹性行政主要有纵向的央地博弈、地方合谋,横向的区域竞争、地方保护,以及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博弈和竞争类弹性行政激发了地方的发展动能,但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随着弹性行政的蔓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包括导致制度弱化、行政效能低下、经济异常波动、滋生行政腐败、降低政府公信力等。针对上述负面效应,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对弹性行政进行了矫正。治标方面,主要是加强政治巡视、铁腕反腐、强化政务督查、推动政策落实审计;治本方面,从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两个路径来强化刚性行政,以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刚性挤压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特别是各种过度弹性行政大幅收缩,刚性行政开始回归。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刚性,主要源于制度约束。弹性行政这一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部分。弹性行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深受中国政治情境——帝制时代的行政遗产、古老大国的衰败与振兴、共产党人谋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的影响,其躁动、扩张、收缩,还直接受到当代政府治理环境的制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的行政实践表明,弹性行政是特定组织环境中基于目标导向的带有亚制度化特征的非正式行为。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行政绩效,但也引发了对国家整体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情境中,弹性行政有其“临界点”,即坚守政治路线、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全局利益,以之为标准,中央政府随时可以纠正、叫停弹性行政。总体来看,弹性行政是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过渡性行政行为方式,其发展方向是法治行政。强化法治行政,并不是简单地摒弃、杜绝弹性行政。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弹性行政;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追求行政执行的极端刚性,防止过于严苛的行政要求使懒政由个别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因此,应允许保留适度的行政弹性,以保障政府灵活回应复杂社会、风险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等制度设计,鼓励政府官员大胆实施基于公共利益的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弹性行政。
薛甜媛[7](2019)在《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为“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作为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煤炭行业近年来因存在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过程中,审计作为监督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进行研究也显得尤为必要。国内外现阶段对于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起相关审计概念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大量参考相关文献,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对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及其审计现状。其次,本文构建了包括要素体系、依据体系和程序体系在内的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体系。再次,本文以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以及标准规范为依据,基于改进的PSR模型,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构建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按照“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逐级展开。目标层是对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审计评价;准则层分为压力、响应和状态三方面;要素层是对准则层的进一步细分,压力包括政策压力、经济压力、社会压力、绿色发展压力和科技压力五个要素,响应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五个要素,状态则包括经济效益状态、环境效益状态和社会效益状态三个要素;指标层为具体操作的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指标。为进一步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使其更具说服力,笔者结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家、煤炭行业专家、审计专家共十人的意见,对指标进行筛选,确定了 79项具体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模型。最后,以Y煤炭企业为例,对Y煤炭企业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并针对性的提出审计建议。本文主要是构建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理论体系,完善了相关理论研究;构建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审计评价模型,提供了衡量评价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据;从多角度对审计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各项信息,以发现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响应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王靖春[8](2019)在《煤炭产能过剩的测度及产能退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2~2011年是煤炭行业发展最为景气的“黄金十年”,行业的高利润吸引了大量投资,新建煤矿数量不断增加,煤炭产能扩张迅速。然而,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期,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致使对煤炭的消费需求放缓。并且,由于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巨大的碳减排压力,政府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发展非煤能源的要求,这些使得对煤炭的需求量进一步下降。前期的大量投资引致煤炭产能集中释放,煤炭供给能力大于需求,造成煤炭供需严重失衡,煤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供过于求也造成了煤炭价格大幅下跌,2012年~2016年6月,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为改善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增产能和退出过剩产能的要求。在去产能政策的影响下,煤炭价格逐步回归至合理区间,煤炭行业经济状况出现好转。判定我国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提出过剩产能退出的标准和机制,测度我国去产能政策对于煤炭行业去产能、行业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有利于认清我国煤炭行业的实际产能利用情况,弄清楚应该去多少产能的问题;有利于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哪些煤矿应该退出,退出的先后顺序应该是什么,弄清楚怎么去产能的问题;有利于明晰在产能退出后,如何处理资产债务和职工安置的问题,弄清楚产能退出后如何保障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利于认识政策的实施效果,弄清楚后续政策制定和调整的问题。本文围绕着去多少产能、怎么去产能、去产能政策的效果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是:首先从煤炭供求状况、煤炭价格、行业经营状况和产能过剩情况等方面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四个方面的研究问题。根据要研究的问题,从产能及产能过剩的定义、产能过剩测度、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政策影响效应评估和过剩产能退出的机制五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研究。归纳总结了产能过剩测度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收集了 2002~2016年我国25个产煤省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基于面板数据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模型,分段计算出2002年~2011年与2012年~2016年我国25个产煤省和全国的产能状况,得到了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周期性变动较为明显,变动情况与行业和经济周期的特点基本一致的结论。2002~2011年“黄金十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0.96%,属于正常水平范围内;2012~2016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63%,产能处于过剩状态。最后,根据测算结果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取得的成绩与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仍存在的问题。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研究。界定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范围,研究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资源禀赋、生产安全、开采技术、生态环保及经营效益五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建立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VIKOR多属性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并以阳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35个煤矿进行验证,对A类非去产能序列的23个煤矿和B类建议去产能序列中的12个煤矿分别进行排序,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VIKOR测算得到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VIKOR测算和聚类结果,提出了科学合理去产能和改善煤炭过剩产能程度方面的建议。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分析了国家和地方层面发布的去产能相关政策,归纳了自去产能政策发布以来2016~2017年全国以及各煤炭生产省份的实际去产能情况。构建了面板数据单差法模型,研究了去产能政策对我国煤炭开采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和行业经济增长的平均影响。得到了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促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能利用率平均提高了 4.6%,促使行业产值平均增长了10.36%;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以我国前10大主要产煤省为处理组,其他省份为对照组,研究了去产能政策对我国煤炭开采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和行业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得到了去产能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不显着,对行业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异质性影响,与其他省份相比,该政策促使主要产煤省煤炭采选业产值多增长了 13.77%。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机制研究。构建了煤炭产能退出机制框架模型,分析了当前资产处置模式、债务处置模式和职工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设计了资产处置、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提出了进场交易和租赁两种固定资产处置模式和非公开协议转让、置换两种无形资产处置模式,提出了破产清算、债务重组、市场化债转股三种债务处置模式,提出通过原单位就业、内部退养、内部转岗、特殊疾病职工安置、待岗培训等内部分流,以及退休退职,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自谋置业、自主创业和退岗创业、组织参与外部岗位招聘等外部分流的职工安置模式。并以阳煤集团为案例进行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分析。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建立了基于面板数据超越对数可变成本函数的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模型,测算了 2002~2016年全国及各省煤炭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揭示了我国煤炭产能利用率的波动规律,判定了煤炭产能过剩的程度。(2)构建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VIKOR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测算模型,计算了阳煤集团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提出了基于聚类模型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顺序决策方法。(3)建立了面板数据单差分及双重差分模型,定量测算了煤炭去产能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平均影响和异质性影响;建立了去产能政策对煤炭行业经济增长的单差分及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煤炭去产能政策的有效性。(4)构建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机制框架模型,提出了资产处置、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模式及建议,设计了阳煤集团煤炭过剩产能的退出方案。
姜飞云[9](2016)在《运动式反腐败工作研究 ——以山西省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为例的实证考察》文中认为世界各国都开展过形式不同的运动式反腐,中国亦然。运动式反腐的成效如何,对这种反腐败工作方式应当从哪几方面评价,目前学界还缺少深入的相关性研究。本文通过对山西省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为例的实证考察,认为每一次运动式反腐都与环境和时代的选择密切相关,而其运动式反腐本身因具体工作方式不当往往导致反腐低效,因而需要通过切实提高工作执行力以达到反腐的理想成效。本文首先对山西省煤焦反腐专项斗争开展的背景作了分析。在对国内外开展运动式反腐情况、山西省煤炭产业发展总体状况作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山西省开展煤焦领域反腐专项斗争的原因和背景,列举山西省煤焦领域腐败问题的各种主要表现。在对专项斗争的工作目标及原则作分析时,对煤焦领域腐败涉及面和全省干部队伍总体状况作出估计,对山西省煤焦领域腐败状况作总体判断,进而分析专项斗争欲求达致的基本目标。本文结合对专项斗争实践的考察,将斗争的工作内容、组织架构、工作时限和步骤逐一交待,然而从专项斗争所需的经费保障、资金清缴的绩效、案件查处情况、制度建设情况进行实证考察;在分析的基础上,再对整个专项斗争的工作运行机制、工作执行效力、工作得失与专项斗争之后的社会现实及相关后果作出对比分析,然后对这场专项斗争本身作出尽量客观的评价。本文认为,对于这场专项斗争所取得的成绩,党和政府一直保持着相对积极的评价,即取得了“六个一批”的成绩。同时,也存在当时已经注意到但却没妥善处理好的诸多问题——如专项斗争难以为继却勉强为继、对诸多腐败养痈遗患、“贼喊捉贼”式的腐败者反腐败、放纵了以煤炭为纽带的利益帮派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2014年山西省发生严重的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本文从价值尺度和历史尺度作分析后认为,专项斗争对于人民群众的价值,不以专项斗争工作方式本身的属性,而是以人民群众的客观实际需要为基准。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解决突出问题的迫切性是专项斗争是否具有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专项斗争体现人民群众或党委政府工作的创造性本质,但人民群众内部由于经济地位的差异,不同主体的需要不同,从而对专项斗争的期望值大小不一,两者间的价值关系不尽相同。从历史尺度讲,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反腐败,不论是否采取专项斗争的方式方法,都值得后人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本文认为,客观公正地看待这场专项斗争,对于党和政府更加有效地选择正风反腐工作方式、更加深入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意义重大。为此,本文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山西煤焦领域反腐败斗争进行阐释。如在借鉴阶级分析方法时,特意把这场专项斗争置于一定的社会阶层关系中进行考察和评价,认为反腐败斗争是由于不同阶层经济地位的对立和利益切割产生的,单靠共同的思想道德教育来团结各阶层的作法往往可能失败,进而认为社会的阶层斗争在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开展的经济或政治斗争中有最完全的表现,阶层之间的矛盾斗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动力。本文认为,其一,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腐败只有达到了相对猖獗的程度,专项斗争这种运动式反腐形式必然会出现;其二,运动反腐是法制严重失控、法治严重失灵后的不得已之举:其三,运动反腐是制度反腐不成熟时的权宜之计,既有必然性,也有无奈性,同时为制度反腐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本文总结道:在目前社会现实运动中,采用运动反腐还是制度反腐,选择本身并非根本性问题。因两者在通常情形下可相互补充,即一般采用制度反腐,在制度反腐效用低下腐败问题突出时,开展运动反腐,突出问题解决后,仍旧进行制度反腐。两种反腐形式或并行或交替,能够最大程度实现社会的反腐理想。这场专项斗争之所以成效不够理想,是战略决策或制度执行力或行动力的问题。为此,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作风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是开展好党内外一切工作的要旨。本文为探讨“运动式反腐”的现实意义,采用的既是实证研究的方法——因其是针对具体的一项“运动”开展的研究;也是参考历史文献的方法——因其主要工作已经结束,研究必须借助于以往大量的文本资料。本文在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实证研究的多种方法,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作出比较,适当归纳和演绎,具体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信息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等,对比分析相关数据和档案资料,在对事件或工作逐项叙述的同时进行评价,边述边评,寓评于述,从局部现象透视整体问题,从整体情况探询局部问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其一,填补了通过实证方式研究反腐败工作的历史空白。其二,填补了将“运动式反腐”作为主题全面开展研究的空白。其三,对运动式反腐的成效作出了客观评价,将将运动式反腐作为与制度反腐的同等重要的反腐方式加以重视、认真研究。
李霞[10](2016)在《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安全问题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子。企业安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其中,思想教育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战略中居于首位。煤矿特别是民营煤矿是事故高发的重灾区,安全事故频发已经严重羁绊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着名的“3E对策”安全理论揭示出:在安全生产所需要的三个保障中,科技、管理和文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8%、27%和15%。安全文化的单独贡献率虽然不高,但它在发挥自身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的同时,也对科技效能的发挥和监管作用的大小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安全文化既是安全生产的自变量,也是安全生产的因变量。煤矿安全生产需要科技和装备等硬实力的投入,更需要思想文化理念这种软实力的打造,只有注重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有效结合,以软实力有效促进硬实力作用的发挥,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从思想教育这一独特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思想教育德性教育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企业文化人本理论和心理资本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审视了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揭示了思想教育对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论文进行实证研究,选择山西晋城地区李村煤矿作为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证样本,并选取处于同一地区、具有相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陈庄国有煤矿作为参照系,实证研究的整体思路:建立三个剖析面、构建两个对比系。三个剖析面为:2010年李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五圈层剖析面、2010年陈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五圈层剖析面、2015年李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五圈层剖析面;两个对比系为:2010年李村煤矿与2010年陈庄煤矿的安全文化剖析面的横向对比系和李村煤矿2010年与2015年自身安全文化剖析面的纵向对比系。实证研究揭示出:国营煤矿发展较为成熟的安全文化并不能简单的在民营煤矿照搬套用,必须结合民营煤矿自身特点建设符合自身实际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而且尤其要注重发挥思想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深入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路径: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向,培养民营煤矿的安全责商、创新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方式,把思想教育深度融入煤矿中心工作、为安全文化建设搭建平台,高度重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使其成为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论文注重创新:一是在剖析传统的“三圈层理论”、“四圈层理论”、“陀螺模型”、“雷达模型”等各种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民营煤矿的实际,第一次提出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五圈层雷达模型”,将“安全科技文化”作为煤矿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圈层,并努力揭示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该模型是对以往圈层理论与模型的丰富与拓展。二是本文在剖析个人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教育是解决民营煤矿个人不安全行为重要手段的新观点。三是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从思想教育的视域,对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并针对当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过于注重外部环境的营造,提出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围绕“本质安全人”来进行。
二、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的治本之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的治本之策(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新赋能” 点燃煤矿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论文提纲范文)
5G加持智能化开采描绘产业发展新蓝图 |
煤矿智能化全面开花 |
站上发展新起点 |
推动煤矿科技进步 |
山东:山东:树“山东标杆”领跑煤矿产业智能化 |
找准主攻方向,强化战略布局 |
规划“路线图”,强化目标引领 |
打好组合拳,强化示范带动 |
强劲“驱动力”,强化政策保障 |
贵州:贵州:“江南煤海”的智能化转型之路 |
锁定攻坚目标全力抓落实 |
突破技术瓶颈求创新 |
双重保障构建长效机制 |
国家能源:国家能源:以智能化打造世界一流能源集团 |
强化战略引领,做好顶层设计 |
强化自主创新,增强核心实力 |
强化示范工程,分类推进实施 |
同煤集团:同煤集团:构建同煤模式打赢能源革命攻坚战 |
智能开采技术取得新突破 |
井下5G应用场景不断深入探索 |
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成效显着 |
华为:华为:新ICT引领矿山迈向智能化 |
创新核心技术加速煤炭产业数字发展 |
建设智能矿山实现生产运营自动管理 |
打造信息平台助力煤炭运输销售监管 |
开发“煤炭大脑”实现智能监测应用 |
(4)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研究 ——以青岛J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概述 |
第一节 安全生产风险双重预防基本特征 |
一、预防原理 |
二、风险、隐患和危险源 |
第二节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
一、风险分级管控 |
二、隐患排查治理 |
第二章 青岛市J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J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发展现状 |
一、J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发展现状 |
二、J区XX公司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与技术支撑层面的问题 |
二、政府监管层面的问题 |
三、监管企业落实面临的问题 |
第三章 完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的制度建设 |
一、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双重预防工作的流程 |
二、加强基层安监队伍建设 |
三、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双重预防信息化体系 |
四、构建全流程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 |
第二节 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精准预防体系 |
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
二、识别风险点查纠隐患 |
三、有效管控小微企业和公共区域安全生产风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案例介绍 |
四、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一) 产权与集体产权 |
(二) 煤矿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
(三) 治权及乡村治权 |
(四) 政治生态与资源型农村的政治生态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六、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权力共有与利益共享:产权与治权统一下的农村政治生态 |
1.1 集体化时期农村集体煤矿的经营与管理 |
1.1.1 人民公社时期社队煤矿的形成过程 |
1.1.2 农村社队煤矿的管理和经营形式 |
1.1.3 社队煤矿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1.1.4 社队煤矿对农村政治生态的影响 |
1.2 集体所有与统一经营:集体化时期L村煤矿产权形式 |
1.2.1 L村集体煤矿的形成过程 |
1.2.2 L村集体煤矿的产权形式 |
1.3 党的领导与社员大会:集体化时期L村的治理形态 |
1.3.1 L村村庄治理的演变历史 |
1.3.2 集体化时期L村的治权结构 |
1.4 产权与治权统一下的治理成效 |
1.5 小结 |
第二章 自治异化与村庄衰败:产权与治权分离中的农村政治生态 |
2.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煤矿的兴起与村民自治的实行 |
2.1.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煤矿的兴办与产权分化 |
2.1.2 村民自治的实行与农民的政治热情 |
2.1.3 村民自治的实行与集体煤矿私人承包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2.2 产权松动与治权垄断:L村集体煤矿的私下承包与贫富分化 |
2.2.1 权力垄断资源:村干部私下承包与转让村集体煤矿 |
2.2.2 资源巩固权力:选举竞争与煤矿承包者当选 |
2.2.3 贫富分化与干群矛盾:村干部掌握集体资源的结果 |
2.3 产权分化与治权分散:昂贵的选票与派系斗争 |
2.3.1 村民直选中激烈的竞争与“金钱大战” |
2.3.2 产权与治权分离后的村企对立与治理瘫痪 |
2.3.3 “两委”矛盾——派系斗争背后的资源争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竞争消失与发展困局:产权与治权解挂后的农村政治生态 |
3.1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政策演变及过程 |
3.1.1 安全整治,关小上大 |
3.1.2 有偿使用,兼并重组 |
3.1.3 国进民退与集团经营 |
3.2 煤炭资源整合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3.2.1 集体收入减少影响村庄公共建设 |
3.2.2 补偿纠纷下社会矛盾增多 |
3.2.3 采煤沉陷区治理难开展 |
3.3 L村集体煤矿整合后的自治转移与发展困境 |
3.3.1 一次性海选与严格投票规则 |
3.3.2 村民参选的理性回归 |
3.3.3 平稳连任与“一肩挑” |
3.3.4 竞争消失后村庄公共事务的发展及困境 |
3.4 小结 |
第四章 集体产权与民主治理: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优化路径 |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煤矿产权制度体系 |
4.1.1 厘清产权关系 |
4.1.2 稳定产权政策 |
4.1.3 规范矿业权市场 |
4.1.4 畅通社会参与渠道 |
4.2 坚持并有效发挥集体产权的双重功能 |
4.2.1 集体产权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实质内容 |
4.2.2 坚持与明晰集体产权,增强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 |
4.2.3 强化治权的民主运行,保障集体产权的政治功能 |
4.3 加强农村民主制度治理 |
4.3.1 加强选举后的民主制度运行,避免“自治异化” |
4.3.2 完善村务监督的制度建设,强化“四权同步” |
4.3.3 提高村民监督意识和能力,提升“公共意识” |
4.4 发挥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
4.4.1 夯实领导地位,理顺两委关系 |
4.4.2 加强党员教育,带动农民参与 |
4.4.3 优化党员结构,抓好“关键少数” |
4.4.4 加强作风建设,重塑干部形象 |
4.5 重塑农村良好的政治文化 |
4.5.1 深入挖掘乡土社会传统优秀文化资源 |
4.5.2 加强乡村诚信、法治和民主等现代文明建设 |
结论与讨论 |
一、产权与治权关系是形塑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主要因素 |
二、自治异化缘于制度缺陷而非农民素质低下 |
三、集体产权功能失效是农村政治生态恶化的关键 |
四、实现产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是农村健康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
二、探寻中国奇迹的一个视角:弹性行政 |
三、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的刚性与弹性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 |
二、文献综述 |
三、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刚性行政的锻造(1949—1977) |
第一节 集权体制下的全能式政府运行模式 |
一、全能式政府之生成 |
二、全能式政府的运行模式 |
第二节 刚性行政:全能式政府的应然需求 |
一、革命建政体制形塑的“命令一服从”体制 |
二、刚性行政的内生动因 |
三、刚性行政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
第三节 刚性行政的困境 |
一、过度执行 |
二、虚假执行 |
三、目标置换 |
四、行政自主性缺失 |
第三章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躁动(1978—1991) |
第一节 改革破冰与渐进路径的选择 |
一、现实倒逼改革 |
二、经济改革牵动政治改革 |
三、渐进主义改革路径的择定 |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和弹性行政的躁动 |
一、改革冲动呼吁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 |
二、简政放权与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 |
三、弹性行政躁动的体制因素 |
四、弹性行政躁动的主体诉求 |
第三节 基于改革的弹性行政的主要类型 |
一、中央政府授权试点 |
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 |
第四节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两面性 |
一、弹性行政助推改革进程 |
二、缺少反制的过度弹性行政 |
三、四项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对弹性行政的约束 |
第四章 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的扩张(1992—2011) |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
一、市场经济的“姓氏”之辩和改革再出发 |
二、市场化改革与弹性行政的内在关联 |
三、深化行政改革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
第二节 央地博弈和区域竞争 |
一、政府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同构 |
二、纵向利益抵牾与央地博弈 |
三、层级博弈的衍生品:地方合谋 |
四、区域竞争与地方保护 |
第三节 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 |
一、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膨胀与角色错乱 |
二、低成本高收益的违规行为助推过度弹性行政 |
三、晋升的“零和博弈”与政府官员行为扭曲 |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对弹性行政的有限抑制 |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
二、依法行政的推进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对弹性行政的矫正(2012—2019) |
第一节 弹性行政负外部性的凸显 |
一、接近临界点的弹性行政 |
二、矫正弹性行政:态势和挑战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对弹性行政的遏制 |
一、完善党内制度建设 |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三、强化政治巡视 |
四、“零容忍”的铁腕反腐 |
第三节 依法(规)行政对弹性行政的管控 |
一、强化依法(规)行政 |
二、治理型政府的应然诉求 |
第四节 政务督查、政策落实审计对弹性行政的挤压 |
一、政务督查的强化:力破“中梗阻” |
二、审计监督的拓展: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
第六章 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限度之辨析 |
第一节 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执行之审视 |
一、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历史维度 |
二、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及其“临界点” |
一、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 |
二、弹性行政“临界点”的把控 |
第三节 弹性行政的宽度与刚性行政的强度之辨析 |
一、行政执行与法治行政 |
二、法治视角下弹性行政的宽度 |
三、法治视角下刚性行政的强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3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审计现状分析 |
3.1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分析 |
3.2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现状分析 |
4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体系构建 |
4.1 审计要素体系 |
4.2 审计依据体系 |
4.3 审计程序体系 |
5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 |
5.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5.2 审计指标选取原则 |
5.3 审计指标的确定 |
5.4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
5.5 审计评价模型构建 |
6 实例应用—Y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 |
6.1 Y煤炭企业简介 |
6.2 资料获取 |
6.3 审计评价体系应用 |
6.4 审计结论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审计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
附录2 Y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定性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3 Y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4 Y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单因素模糊评价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煤炭产能过剩的测度及产能退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产能及产能过剩的界定 |
2.2 产能利用率测度研究现状 |
2.3 产能评价及退出标准研究现状 |
2.4 政策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2.5 产能退出机制研究现状 |
2.6 文献评述 |
3 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研究 |
3.1 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方法确定 |
3.1.1 产能过剩测度方法分析 |
3.1.2 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方法比较及选择 |
3.2 基于面板数据的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模型 |
3.2.1 模型构建 |
3.2.2 变量确定及数据来源 |
3.3 基于面板数据的煤炭产能过剩测算 |
3.3.1 描述性统计 |
3.3.2 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
3.3.3 各省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结果 |
3.4 测度结果分析 |
3.4.1 各省产能过剩测度结果分析 |
3.4.2 全国产能过剩测度结果分析 |
3.4.3 我国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结果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研究 |
4.1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范围界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1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范围界定 |
4.1.2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
4.2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说明 |
4.3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测算研究 |
4.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基于VIKOR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测算研究 |
4.3.3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实证研究 |
4.3.4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聚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
5.1 去产能相关政策概述 |
5.1.1 国家层面相关政策 |
5.1.2 地方层面相关政策 |
5.2 政策对去产能的实际影响情况 |
5.2.1 全国去产能情况 |
5.2.2 各省份去产能情况 |
5.3 去产能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
5.3.1 对产能利用率的平均影响 |
5.3.2 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 |
5.4 去产能政策的经济影响 |
5.4.1 政策的平均经济影响 |
5.4.2 政策的异质性经济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机制研究 |
6.1 煤炭产能退出机制模型构建 |
6.1.1 煤炭产能退出机制理论依据 |
6.1.2 煤炭产能退出政策概述 |
6.1.3 煤炭产能退出机制框架模型 |
6.2 资产处置模式及建议 |
6.2.1 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2.2 固定资产处置模式设计 |
6.2.3 无形资产处置模式设计 |
6.2.4 去产能资产处置建议 |
6.3 债务处置模式及建议 |
6.3.1 债务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3.2 债务处置模式设计 |
6.3.3 去产能债务处置建议 |
6.4 职工安置模式及建议 |
6.4.1 职工安置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4.2 职工安置模式设计 |
6.4.3 去产能职工安置建议 |
6.5 阳煤集团过剩产能退出案例分析 |
6.5.1 关闭矿井现状 |
6.5.2 关闭矿井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5.3 关闭矿井资产处置方案设计 |
6.5.4 关闭矿井债务处置方案设计 |
6.5.5 关闭矿井职工安置方案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9)运动式反腐败工作研究 ——以山西省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为例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1. 关于国内对运动式反腐的研究 |
2. 关于山西省反腐败工作的研究 |
3. 关于煤焦领域反腐败工作的研究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主要创新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1. 运动式反腐 |
2. 专项斗争 |
3. 煤焦领域 |
4. 资源整合 |
5.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
第一章 山西省煤焦反腐专项斗争开展的背景 |
第一节 国内外开展运动式反腐情况 |
1. 国外开展运动式反腐概况 |
2. 1949 年以来我国开展运动式反腐败的简况 |
3. 山西省历史上反腐败工作总体情况 |
第二节 山西省煤炭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1. 山西及山西煤炭资源简况 |
2. 山西省煤炭企业概况 |
3.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基本情况 |
4. 山西非煤资源整合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山西省开展煤焦领域反腐专项斗争的原因和背景 |
1. 专项斗争开展的政治原因 |
2. 专项斗争开展的经济条件 |
3. 专项斗争开展的文化背景 |
第四节 山西省煤焦领域腐败问题的主要表现 |
1. 涉煤行政审批失范 |
2. 煤矿安全监管不力 |
3. 煤炭企业违规经营 |
4. 煤炭购销运输混乱 |
5. 税费征管权责不明 |
6. 涉煤涉焦领域其它腐败现象 |
第二章 山西煤焦反腐专项斗争的工作目标及原则 |
第一节 对山西省煤焦领域腐败状况的基本判断 |
1. 对煤焦领域腐败涉及面的估计 |
2. 对全省干部队伍总体状况的估价 |
3. 作出基本判断的前提和根据 |
第二节 煤焦反腐专项斗争的基本目标 |
1. 遏制煤焦领域腐败易发多发的势头 |
2. 优化煤焦领域发展环境 |
3. 教育挽救大多数干部 |
第三节 煤焦反腐专项斗争的工作原则 |
1. 政策的宽严相济 |
2. 方法的灵活多样 |
第三章 山西煤焦反腐专项斗争的具体内容 |
第一节 开展涉煤领域人员思想教育活动 |
1. 思想教育活动内容 |
2. 思想教育活动形式 |
3. 思想教育活动成效 |
第二节 开展煤焦领域“六项清理整治” |
第三节 查处一批煤焦领域腐败案件 |
第四节 推动煤焦产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
第五节 建立健全煤焦领域制度体系 |
第四章 山西煤焦反腐专项斗争的组织架构 |
第一节 党政合力的领导体制 |
第二节 煤焦反腐败专项斗争领导组及其办公室 |
1. 省市县三级领导组及其办公室 |
2. 市县两级领导组及其专项办 |
3. 派驻各市的联络员 |
第五章 山西煤焦反腐专项斗争的工作时限和步骤 |
第一节 “三步走”的计划与变化 |
第二节 从原定两年到无限期延长 |
1. 时限延长的主客观因素 |
2. 时限延长的目标与任务 |
3. 从短期斗争到长期斗争 |
第三节 煤焦反腐败专项斗争结束的名与实 |
1. 认定煤焦反腐专项斗争尚未结束的依据 |
2. 认定煤焦反腐专项斗争已经结束的依据 |
3. 煤焦反腐专项斗争有始无终的或然性 |
第六章 山西煤焦反腐专项斗争的经费保障 |
第一节 煤焦专项办的经费来源简析 |
第二节 煤焦专项办经费支出简析 |
第三节 煤焦反腐专项斗争的成本核算 |
第七章 山西煤焦反腐专项斗争资金清缴情况 |
第一节 资金清缴的方向和力度 |
1. 清缴资金的种类 |
2. 资金清缴的原则 |
3. 清缴工作的重点 |
第二节 资金清缴的相关举措 |
1. 清缴的方式方法 |
2. 清缴的行政举措 |
第三节 关于资金分成的有关政策及规定 |
第四节 清缴资金的管理问题 |
1. 关于资金价款征收的有关问题 |
2. 关于查缴税费的有关问题 |
3. 关于欠缴资金的有关问题 |
4. 关于设立收缴资金过渡专户的问题 |
5. 关于收缴各类基金、价款和税费的政策和标准问题 |
6. 关于加强工作指导和情况报告的问题 |
第八章 山西煤焦反腐专项斗争案件查处情况 |
第一节 煤焦反腐专项斗争中的信访举报与线索核查 |
1. 煤焦反腐专项斗争期间的信访举报情况 |
2. 关于信访举报线索的核查情况 |
第二节 煤焦反腐案件查办的社会效应分析 |
1. 煤焦反腐案件查办的数量与质量 |
2. 煤焦反腐案件查办的目标与指标 |
第三节 煤焦腐败案件查办的现实难题 |
1. 对历史遗留问题难以深究根底 |
2. 煤焦腐败案件主办机关和主办人员的认识和能力问题 |
3. 煤焦腐败案件查办的“信托现象” |
第九章 山西煤焦反腐专项斗争制度建设情况 |
第一节 制度建设对于山西煤焦反腐专项斗争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山西煤焦领域反腐制度体系 |
1. 煤焦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的主要特点 |
2. 煤焦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的原则 |
3. 制度建设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4. 制度建设任务和责任分解 |
第三节 制度建设的方式方法 |
第四节 制度建设成效评估 |
第十章 山西煤焦反腐专项斗争工作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会议精神的贯彻与执行 |
第二节 文件印发的形式与内容 |
1. 专项办文件 |
2. 专项办通报 |
3. 专项办简报 |
4. 专项斗争要情专报 |
5. 专项斗争领导机构的讲话 |
第三节 督促检查的时机与实效 |
第四节 改革典型的培养与推广 |
第十一章 山西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的执行效力 |
第一节 各类涉煤机构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简析 |
1. 省专项斗争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和省纪委的关系 |
2. 省市县三级专项办之间的关系 |
3. 省市县三级直属涉煤涉焦部门专项斗争工作机构及其它 |
第二节 煤焦反腐工作责任制建立的情况简析 |
第十二章 山西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的得失 |
第一节 对山西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的基本评价 |
1. 山西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取得的成绩 |
2. 山西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存在的不足 |
3. 山西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原则与方法的背离 |
第二节 如何看待煤焦反腐败专项斗争的遗留问题 |
1. 专项斗争难以为继而勉强为继 |
2. 对诸多腐败养痈遗患 |
3. 贼喊捉贼,腐败者反腐败 |
4. 放纵了以煤炭为纽带的利益帮派 |
第二节 看待山西省煤焦领域反腐败的两个尺度 |
1. 煤焦反腐败专项斗争的价值尺度 |
2. 煤焦反腐败专项斗争的历史尺度 |
结论 |
一. 对山西省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的几种理论解释 |
1. 以阶级分析方法为工具的解释 |
2.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变革理论为工具的解释 |
3.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目的与手段辩证关系的解释 |
4.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工具的解释 |
5. 以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为工具的解释 |
6. 以矛盾特殊性原理为工具的解释 |
二. 运动反腐的必然与无奈 |
三. 从运动反腐到制度反腐的路径选择 |
四. 致力于增强反腐败工作的执行力 |
参考文献 |
一、参考书目 |
二、参考文章 |
后记 |
(10)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依据 |
3 思想教育之于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
3.1 思想教育与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高度契合性 |
3.2 思想教育是解决个人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手段 |
3.3 思想教育对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具有特殊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4.1 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
4.2 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特殊背景 |
4.3 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 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5 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实证研究 |
5.1 民营煤矿与国有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差异性 |
5.2 2010年李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
5.3 李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5.4 思想教育深度介入后的李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2010年以来)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路径 |
6.1 思想教育把握核心价值观为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引领方向 |
6.2 思想教育运用安全责商管理创新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方式 |
6.3 思想教育整合资源促进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平台建设 |
6.4 思想教育借鉴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智慧支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的治本之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新赋能” 点燃煤矿高质量发展“新引擎”[J]. 韩瑜,程程. 中国安全生产, 2020(11)
- [2]制定煤矿智能化发展行动计划 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J]. 黄玉治. 中国煤炭工业, 2020(11)
- [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6)
- [4]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研究 ——以青岛J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为例[D]. 宫程程. 青岛大学, 2020(02)
- [5]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D]. 张毅. 山西大学, 2020(12)
- [6]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D]. 徐浩. 南京大学, 2019(07)
- [7]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研究[D]. 薛甜媛.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8]煤炭产能过剩的测度及产能退出机制研究[D]. 王靖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9]运动式反腐败工作研究 ——以山西省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为例的实证考察[D]. 姜飞云.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1)
- [10]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 李霞.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