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检测部分果子狸,SARS抗体全呈阴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笑笑[1](2021)在《CAT+MT+PE模式在生物医学翻译中的应用 ——《蝙蝠与人类健康》(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
李江凡[2](2021)在《高致病冠状病毒纳米抗体的构建与中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状病毒传播速速快、感染后果严重,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持续的威胁。到目前为止,总共出现三次冠状病毒的暴发流行,其一是2003年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其二是2012年由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其三是2019年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遗憾的是目前仅针对SARS-CoV-2有上市疫苗,对SARS-CoV和MERS-CoV既无可用疫苗也无特效药。中和抗体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域(RBD)能够强烈地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是抗体甚至疫苗研发的重要靶点。目前,针对SARS-CoV和MERS-CoV的单克隆抗体研究较多,包括人源抗体、鼠源抗体和人源化抗体等。纳米抗体作为目前已知的可结合抗原的最小抗体,保留了较高的抗原亲和力和特异性,具有分子量低、易于制备、免疫原性低、组织渗透力强等优点,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MERS-CoV纳米抗体的研究极少,对SARS-CoV纳米抗体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研究以SARS-CoV和MERS-CoV的受体结合域为靶点,展开了对SARS-CoV和MERS-CoV特异性纳米中和抗体的研究。1、抗MERS-CoV纳米中和抗体研究。为了筛选MERS-CoV纳米中和抗体,使用MERS-CoV S1和S蛋白分别对MERS-CoV RBD特异性纳米抗体库进行了四轮筛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定出三株亲和力较高的抗体。然后,通过竞争性ELISA、生物膜层干涉实验等鉴定出识别位点与Nb MS10(Nb MS10为此前筛选到的一株抗MERS-CoV纳米抗体)不同的一株抗体M34,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制备了抗体蛋白。利用生物膜层干涉技术测定了M34与MERS-CoV S1蛋白的结合亲和力(Kd=222 p M),通过假病毒中和试验验证了该抗体的中和活性(IC50=15.2 ng/m L)。通过竞争性ELISA证实M34与DPP4受体竞争性结合MERS-CoV RBD。进一步又通过流式细胞术试验和细胞-细胞融合实验探究出该抗体通过阻断RBD与DPP4的结合而发挥作用。最后通过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预测了M34与MERS-CoV RBD结合的空间结构,结果提示M34可能通过其残基G54与RBD上的残基Y523形成氢键而相互作用。2、抗MERS-CoV双表位中和抗体研究。为了减小单一抗体的应用导致病毒逃逸突变发生的可能性,将上一部分筛选到的抗体与此前实验室鉴定的抗MERS-CoV特异性抗体Nb MS10通过一个短肽进行连接,构建了抗MERS-CoV双表位抗体,通过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该抗体。然后通过ELISA测定了该抗体与MERS-CoV S1的亲和力,利用生物膜层干涉技术测定了该抗体与MERS-CoV S1蛋白的结合亲和力(Kd=36 p M),通过假病毒中和试验鉴定了该抗体的中和活性(IC50=11.1 ng/m L)。结果证实改造后的双表位抗体,其亲和力、中和活性等生物学功能没有降低,并且对D539A/N突变的假病毒也具有了中和能力。3、抗SARS-CoV纳米中和抗体研究。为了筛选SARS-CoV纳米中和抗体,以SARS-CoV RBD免疫羊驼,免疫后利用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建立了噬菌体展示的纳米抗体库。分别以SARS-CoV RBD和S1为抗原对抗体库进行了四轮筛选,通过ELISA鉴定出了四株高结合力抗体,选择了其中结合力最高的S14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利用生物膜层干涉技术测定了S14与SARS-CoV S1蛋白的亲和力(Kd=143 p M),通过假病毒中和试验验证了该抗体的中和活性(IC50=10.7 ng/m L)。通过竞争性ELISA证实S14与ACE2受体竞争性结合SARS-CoV RBD。进一步又通过流式细胞术试验探究出该抗体通过阻断RBD与ACE2的结合而发挥作用。最后通过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预测了S14与SARS-CoV RBD结合的空间结构,结果提示S14可能通过其残基S33和P99与RBD上的残基R449形成氢键而相互作用。4、抗MERS-CoV和SARS-CoV双特异性中和抗体研究。为了实现抗体功能的多样性,将上一部分筛选到的抗SARS-CoV抗体S14与抗MERS-CoV特异性抗体Nb MS10通过一个短肽进行连接,构建了抗MERS-CoV和抗SARS-CoV的双特异性抗体,通过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该抗体。然后通过ELISA测定了该抗体与MERS-CoV S1和SARS-CoV S1蛋白的结合力,利用生物膜层干涉技术测定了该抗体与MERS-CoV S1和SARS-CoV S1蛋白的亲和力(Kd分别为116和155 p M),通过假病毒中和试验验证了该抗体的中和活性(IC50分别为7.00和13.7 ng/m L)。结果证实改造后的双表位抗体,其亲和力、中和活性等生物学功能没有降低,具有同时抗MERS-CoV假病毒和SARS-CoV假病毒的能力。本研究以MERS-CoV和SARS-CoV的RBD为靶点,借助噬菌体展示技术,通过四轮筛选,针对两种病毒分别筛选到一株高亲和力的纳米抗体。随后通过ELISA、生物膜层干涉技术、假病毒中和试验评价了他们的生物学功能,通过竞争性ELISA、流式细胞术实验、细胞-细胞融合实验探究了它们的中和机制。然后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识别不同表位的抗MERS-CoV纳米抗体连接,将抗MERS-CoV纳米抗体和抗SARS-CoV纳米抗体进行连接,分别构建了抗MERS-CoV双表位抗体以及抗MERS-CoV和抗SARS-CoV双特异性抗体,并同样通过ELISA、生物膜层干涉技术、假病毒中和试验评价了他们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经改造后的抗体分别保留着连接前各部分抗体的生物学功能,证实改造是可行的,为发展抗MERS-CoV和抗SARS-CoV治疗药物奠定了基础,为发展多功能抗体提供了一种策略。
荣艳[3](2021)在《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的临床、影像及血清抗体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SARS-CoV-2核酸假阴性的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目的:探讨核酸假阴性的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50例,其中核酸假阴性19例,核酸阳性31例。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探讨核酸假阴性危险因素。结果:与核酸阳性组相比,核酸假阴性组流行病学暴露少(52.6%vs 83.9%,P=0.025),胸部不适症状轻(5.3%vs 32.3%,P=0.035),临床缓解期短(10(8,13)天vs 15(11,18.5)天,P=0.005),肺叶受累数少(2(1,2.5)vs3(2,4),P=0.004),肺部病变综合评分低(3(2.5,4.5)vs 5(4,9),P=0.007)。无明确流行病学暴露史可能是SARS-CoV-2核酸假阴性潜在危险因素。结论:核酸假阴性COVID-19病例值得关注,因临床表现较轻,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较少,在没有阳性的核酸检测结果的情况下病毒传播的风险更高。第二章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抗体上升速率(IgM/T和IgG/T)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相关性分析目的:使用IgM/IgG抗体上升速率(血清抗体浓度与症状发作后天数的比值,IgM/T和IgG/T)作为观察指标,分析其与COVID-19疾病发展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色谱法定量检测SARS-CoV-2 IgM和IgG。结果:IgM在症状出现后5天阳性,2周内上升,此后下降;IgG在症状出现后第二周阳性,此后持续上升直至观察期结束;2周内IgM/T与病程负相关(Spearmanρ=-0.860;P=0.000);恢复期IgG/T与病程无关(Spearmanρ=0.17;P=0.283),与临床分型(Spearmanρ=0.432;P=0.004)、累及肺叶数(Spearmanρ=0.343;P=0.026)及肺部病变综合评分(Spearmanρ=0.472;P=0.002)正相关。结论:病程2周内IgM/T越高,病情恢复越快,病程越短;恢复期IgG/T越高,病情越严重。IgM/T和IgG/T可预测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第三章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连续两次SARS-CoV-2核酸转阴后的临床及肺部影像特点目的:描述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连续两次核酸转阴后的临床和肺部CT特征。方法:纳入连续两次核酸转阴的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病例51例,轻型20例和普通型31例,回顾性收集人口,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数据。结果:COVID-19患者核酸连续两次转阴后,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已大致正常,但仍有55.2%(16/29例)的普通型COVID-19患者肺部有两个及以上肺叶病变,最常见肺CT表现是毛玻璃样混浊和纤维条索(均为51.7%,15/29例)。核酸转阴后至少2周的隔离观察期内,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仍继续轻度改善,且肺CT改善明显,有68.2%患者的(15/22例)肺部病变继续吸收,63.3%的患者(14/22)吸收超过50%,36%的患者(8/22)吸收超过80%.结论:COVID-19患者连续两次核酸转阴后的继续隔离期内,临床及肺部影像均持续改善,可能意味着此期间仍有病毒传播风险,进一步隔离治疗对防控疫情意义重大。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4](2021)在《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文中研究指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我国通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简称新冠肺炎)大流行是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总结了COVID-19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康复、防控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制订了《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本指南的制订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及中华医学会《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基本方法及程序》, 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成人COVID-19患者的诊治与疫情防控。
胡丹[5](2019)在《东南沿海蝙蝠病毒组学及携带冠状病毒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安定,据不完全统计超过60%的新发传染病是来源于动物源性。蝙蝠作为世界上仅次于啮齿类动物的第二大类哺乳动物,在众多重要人兽共患病的发生,流行和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其作为大量病毒的自然宿主的特性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对外交流市场,地处我国东南边陲,物资人口流动频繁,军事、经济战略意义突出。该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环境适合多种医学生物繁衍,现已知野生动物2000多种宿主动物和医学媒介生物群落异常丰富,是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多发、高发的地区。加强该地区野生动物所携带病原的监测,鉴定工作,防止野生动物源性(特别是蝙蝠)病原的跨种,跨境传播的可能,对于了解该地区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止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物技术迅猛发展,以二代测序为代表的宏基因组学技术直接对环境中所有核酸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为调查环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提供高效工具,成为发现新病毒的有效手段。为深入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蝙蝠携带病毒谱信息,本研究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对该地区2015年-2017年间所采集的蝙蝠标本进行病毒谱调查,并针对其携带的重要病毒蝙蝠源性SARS样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Like-Coronavirus,SL-CoV)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宏基因组学研究中国东南沿海蝙蝠携带病毒谱。为了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蝙蝠可能携带的病原种类,本研究基于宏基因测序技术对中国东南沿海6个哨点地区共计235只蝙蝠肠和肺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共获得5990261条高质量读长(reads),其中有2975371条reads拼接合并成重叠序列,有631490条重叠序列成功预测为ORF,注释匹配为病毒的ORF占2.37%(15012/631490)。进一步分类整理发现,病毒序列共涉及25个病毒科。包括16个脊椎动物病毒科;4个植物病毒科和5个昆虫病毒科。通过BLAST比对和进化分析提示可能发现新的进化分支的病毒;通过首次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对蝙蝠携带病毒谱的调查,丰富了对蝙蝠作为病原体库的认识,同时为下一步分离培养蝙蝠携带病毒并进一步分析病毒在蝙蝠和人类间传播的可能提供了理论依据。2.重要病原的PCR验证分析。为了验证宏基因测序结果可靠性,根据测序结果,选取与人类致病密切相关且经过BLAST比对后6种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圆环病毒,诺如病毒,博卡病毒)对所有235只蝙蝠组织核酸进行PCR扩增验证和进化分析。结果不同蝙蝠种类中以菲菊头蝠携带病毒谱最广,分别携带冠状病毒,腺病毒,诺如病毒,圆环病毒,星状病毒,其中以冠状病毒携带率最高,在舟山,长乐,石狮组中检出率为6.8%-18.2%;而在其余蝙蝠种类中,首次在2只大卫鼠耳蝠检测到博卡病毒,一只度赖氏鼠耳蝠中检测到星状病毒。PCR验证结果与宏基因测序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宏基因测序技术对于发现环境中新病毒具有指导意义。3.对舟山地区蝙蝠携带冠状病毒进行鉴定研究。本研究运用RT-PCR法对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间采集的334只蝙蝠进行冠状病毒携带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冠状病毒的总携带率为26.65%(9/334)。通过重叠PCR(overlap PCR)和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的方法,成功获得了两株SARS样冠状病毒的全长序列,两株病毒株的全长比对分析发现该两株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两株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中一个新的分支,这两株新病毒基因组与果子狸SARS冠状病毒(SARS-CoV)SZ3株的总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1%,低于之前报道的关于中国蝙蝠SL-CoVs的观察结果(88-92%),推测该病毒株为两株新的病毒。4.新鉴定的SL-CoVs病毒株致病力研究。以新鉴定的SL-CoVs ZC45株蝙蝠组织上清感染乳鼠,病理结果显示乳鼠各组织脏器出现炎症反应,且通过脑组织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了冠状病毒样病毒颗粒,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感染乳鼠组织能够和该病毒株核衣壳蛋白N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发生反应,从而从抗原性证实该病毒株能够感染乳鼠,通过乳鼠致病实验进一步探讨了该病毒株的跨种传播的可能。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3年间采集的蝙蝠进行的宏基因组学测序调查研究,丰富了该地区的蝙蝠携带的病毒谱认识,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我们对蝙蝠携带病毒库的多样性的认识;通过我们对新发现的重要病原的鉴定研究,对重要病原的进化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为该地区蝙蝠携带病毒的基础数据提供了线索;本研究选取该地区携带率高且与人类致病密切相关的SARS样冠状病毒进行系统研究,发现该地区携带的SARS样冠状病毒为一全新的β冠状病毒的分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乳鼠致病实验发现其能够引发乳鼠致病,表明其具备跨种传播的可能,这也提示我们继续监测该地区蝙蝠源性的病原谱的重要性,同时也为蝙蝠病毒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新发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了理论参考。
韩会菊[6](2019)在《山东省蒙阴地区蝙蝠携带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调查》文中指出背景作为第二大哺乳动物群,蝙蝠品种众多,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温床。蝙蝠为唯一的飞行哺乳动物,呈世界性分布,栖息地多样化,群居。蝙蝠的飞行能力使得蝙蝠可将微生物携带到广泛的区域。蝙蝠的世界性分布和栖息地多样化使得人群广泛暴露于蝙蝠源微生物。蝙蝠为群居动物,近距离的接触促进微生物在蝙蝠之间的传播,使得微生物在蝙蝠中能够稳定地循环下去。蝙蝠作为一种古老物种,寿命长。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微生物与蝙蝠共进化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使得蝙蝠成为这些微生物的自然宿主。蝙蝠的长寿命有助于微生物的传播。在冬天蝙蝠冬眠以节省能量,体温和代谢率降低可能会抑制免疫反应,从而延缓微生物从蝙蝠体内的清除。蝙蝠经常被认为是各种新发病毒的宿主,其中一些新发病毒,如SARS-Co V、MERS-Co V、亨尼帕病毒、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对人高度致病。自2003年SARS暴发后,对蝙蝠携带病毒的研究急剧增加,从蝙蝠中分离或检测到大量的新型病毒。由于蝙蝠感染病毒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蝙蝠被认为是这些病毒的自然宿主。到目前为止,蝙蝠在人兽共患传染病中发挥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理解,尤其对蝙蝠携带的细菌和寄生虫的研究很少。目的为了更好地评估蝙蝠对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危害,本研究对山东省蒙阴地区蝙蝠携带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进行分子生物学调查。方法本研究从山东省蒙阴县采集食虫蝙蝠145只,基于细胞色素B(cyt B)基因,采集的蝙蝠属于2个蝙蝠科的6种蝙蝠: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和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属于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大棕蝠(Eptesicus serotinus)、毛腿鼠耳蝠(Myotis fimbriatus)、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和北京鼠耳蝠(Myotis pequinius)属于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提取蝙蝠组织和血液样本的DNA/RNA,通过PCR对蝙蝠携带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进行筛查。1.采用兼并引物对蝙蝠的肠道/肺标本进行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星状病毒(Astroviruses)、汉坦病毒(Hantaviruses)、副黏病毒(Paramyxoviruses)、腺病毒(Adenoviruses)和圆环病毒(Circoviruses)调查。2.首先从蝙蝠的血液标本中扩增巴尔通体(Bartonella)RNA聚合酶B(rpoB)基因进行初筛,对rpo B阳性样本进一步扩增柠檬酸合酶(glt A)基因对巴尔通体进行基因分型。3.从蝙蝠的脾脏标本中扩增疏螺旋体(Borrelia)的16S rRNA(rrs2)、甘油磷酸二酯磷酸二酯酶(glp Q)和鞭毛蛋白(fla B)基因,这三个基因通常用于回归热疏螺旋体的分型鉴定。4.采用巢式PCR从蝙蝠肾脏样本中扩增rrs2基因进行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检测。对蒙阴地区蝙蝠中检测到的钩端螺旋体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扩增7个管家基因(glm U、pnt A、suc A、tpi A、pfk B、mre A和cai B)进行序列分型(STs)。5.通过实时荧光PCR从蝙蝠的血液标本扩增glt A和RC0338基因进行立克次体(Rickettsia)筛查。6.从蝙蝠的血液标本中扩增18S r RNA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x1)基因对巴贝西虫(Babesia)进行筛查。7.扩增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GAPDH)和18S rRNA基因以确定蒙阴地区蝙蝠携带锥虫(Trypanosoma)的多样性。结果1.本研究发现蒙阴地区蝙蝠携带冠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和圆环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1.4%(31/145)、15.9%(23/145)、20%(29/145)和35.2%(51/145)。蝙蝠科的四种蝙蝠均携带冠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和圆环病毒;菊头蝠科的两种蝙蝠均携带圆环病毒,其中一个种携带冠状病毒,而星状病毒和腺病毒为阴性。本研究未检测到汉坦病毒和副黏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和圆环病毒在毛腿鼠耳蝠中的携带率最高,冠状病毒在大棕蝠中的携带率最高。BLAST分析表明本研究检测到的大部分病毒序列与目前已知病毒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低,因此可能代表新的病毒种。基于DNA多聚酶(pol)基因,本研究从蒙阴地区的蝙蝠中检测到了α-Co V和β-Co V。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检测到的C支系β-Co V,与MERS-Co V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5%-88%。基于星状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 Rp)部分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本研究检测到的大部分星状病毒与先前研究检测到的蝙蝠星状病毒形成一个单独的蝙蝠星状病毒枝。但是,本研究也发现几株蝙蝠星状病毒与猪/小鼠/大鼠星状病毒相近。根据pol基因的部分序列,本研究检测到的腺病毒属于哺乳动物腺病毒属(Mastadenovirus)。进化分析表明本研究检测到的腺病毒表现出宿主特异性,并且存在跨物种传播的可能。基于圆环病毒复制相关蛋白(Rep)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本研究检测到的圆环病毒无明显的宿主特异性,可分为10个基因型,其中9个基因型属于圆环病毒属(Circovirus),另1个基因型属于环转病毒属(Cyclovirus)。2.通过PCR扩增glt A基因,本研究从25.2%(27/107)的蝙蝠中检测到了巴尔通体,阳性蝙蝠包括马铁菊头蝠(1/3)、菲菊头蝠(2/10)、毛腿鼠耳蝠(9/16)、大足鼠耳蝠(1/5)和北京鼠耳蝠(14/58)。进化分析表明蒙阴地区蝙蝠中检测到的巴尔通体可以划分为至少10个基因型,其中一些基因型代表新种。本研究还发现蝙蝠携带的巴尔通体和蝙蝠种之间存在相关性,单只蝙蝠可感染不同巴尔通体种。3.根据rrs2、glpQ和flaB基因,本研究从一只大足鼠耳蝠中检测到了一种新型疏螺旋体(命名为Bat Borrelia sp.SD065),该疏螺旋体与一组包括Borrelia turicatae、B.parkeri和Candidatus B.johnsonii在内的新世界回归热疏螺旋体相近。4.通过PCR扩增rrs2基因,本研究发现蒙阴地区蝙蝠的钩端螺旋体的携带率为50%(62/124),并且钩端螺旋体阳性的蝙蝠均为鼠耳蝠(毛腿鼠耳蝠、大足鼠耳蝠和北京鼠耳蝠)。从蒙阴地区蝙蝠中检测到的钩端螺旋体均属于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包括Leptpospira borgpetersenii、L.kirschneri以及大量潜在的新种。多位点序列分析确定了3种新的L.kirschneri ST型。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该地区蝙蝠普遍存在共感染不同钩端螺旋体现象。5.本研究未检测到立克次体。6.基于巴贝西虫的18S rRNA和cox1基因,本研究从2只大棕蝠中检测到了对蝙蝠致病的Babesia vesperuginis。7.从10.3%(13/126)的蝙蝠中检测到锥虫属DNA,经鉴定均为Trypanosoma dionisii。阳性蝙蝠包括大棕蝠和北京鼠耳蝠。结论1.本研究首次从中国的毛腿鼠耳蝠和大棕蝠中检测到C支系β-Co V。本研究也是首次从毛腿鼠耳蝠和北京鼠耳蝠中检测到冠状病毒,从大棕蝠、毛腿鼠耳蝠和北京鼠耳蝠中检测到腺病毒,增加了我们对蝙蝠携带冠状病毒和腺病毒多样性的了解。2.本研究首次从中国的蝙蝠中检测到巴尔通体,扩大了我们对蝙蝠携带巴尔通体遗传多样性的了解,同时也揭示了蝙蝠携带巴尔通体的生态学特征。3.从蒙阴地区蝙蝠中检测到Bat Borrelia sp.SD065代表首次在旧世界发现Borrelia turicatae样回归热疏螺旋体,扩大了我们对新世界回归热疏螺旋体地理分布的认知。4.本研究发现蒙阴地区的鼠耳蝠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携带率高、遗传多样性广,表明在该地区鼠耳蝠是钩端螺旋体的重要携带者。5.本研究首次从中国的大棕蝠中检测到Babesia vesperuginis,表明Babesia vesperuginis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和地理分布。6.本研究首次对中国地区蝙蝠携带的锥虫进行检测,为亚洲地区蝙蝠携带锥虫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本研究从蒙阴地区蝙蝠中检测到了多种潜在的新型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尽管对这些微生物的致病性尚不清楚,但是有必要对蝙蝠源病原微生物进行监测,防止跨物种传播的发生。
肖航[7](2018)在《猪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克隆表达及在LPS致猪小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文中指出血管紧张素转移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研究主要集中在啮齿类动物和人类,其他动物,如牛、羊、猪等方面的资料较少或没有。其在不同组织器官中良好的抗炎抗损伤作用也被广泛认可,但在肠道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猪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建立猪ACE2原核和真核表达体系,制备ACE2多克隆抗体,并获得ACE2活性蛋白,采用LPS建立猪上皮细胞(IPEC-J2)炎性损伤模型,对ACE2的抗炎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1.猪ACE2基因的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在猪体内的表达分布本章研究以苏姜猪为研究对象,通过原核表达获得猪特异的ACE2重组蛋白,通过改变IPTG刺激终浓度和时间以探究目的蛋白最佳表达条件,经Ni2+-NTA亲和层析和KC1染色切胶两种方法纯化重组pET-32a-ACE2融合蛋白包涵体后,将其作为免疫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及特异性验证,免疫组化法确定ACE2在猪各组织中的细胞学定位。结果:1)本研究利用PCR技术成功扩增了猪ACE2基因编码区序列,大小2418bp,编码805个氨基酸。同源性显示该猪ACE2基因具有较高保守性,与山羊遗传距离最近。生物信息学显示该ACE2蛋白为Ⅰ型跨膜蛋白,亲水性较好,1-17aa之间存在一个蛋白信号肽;2)构建了 pET-28a-ACE2和pET-32a-ACE22种ACE2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转化DH5α、BL21表达感受态后,当IPTG浓度为1mmol/L,诱导时间为10h,采用pET-32a-ACE2原核表达载体时,ACE2蛋白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量最高,且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1OOkDa,与预期目的蛋白分子质量相符;3)选用的Ni2+-NTA亲和层析和KC1染色切胶两种方法纯化重组pET-32a-ACE2融合蛋白包涵体,均能得到可溶性的重组蛋白,但KCl染色切胶法纯化获得的可溶性重组蛋白浓度及纯度都更佳,纯化的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具有良好的抗原性;4)利用纯化的ACE2重组蛋白免疫Wastar大鼠,成功制备了鼠抗猪源ACE2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鉴定抗体效价为1:3200,Western blot鉴定该抗体具有良好的专一性及免疫反应特异性;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ACE2在猪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尤其在胃底的黏膜上皮层、小肠的肌层、浆膜层、绒毛上皮层,大肠中的肠腺中高表达。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CE2的构建、转染表达及其酶活性鉴定本章旨在构建稳定的真核表达细胞系,获得具有ACE2酶活性的活性蛋白,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研究采用猪十二指肠进行如下实验:1)RT-PCR扩增出猪ACE2全长序列,单、双酶切鉴定正确后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转染至CHO细胞,经G418初步筛选后再经单克隆进一步筛选,使重组质粒能在CHO细胞中稳定表达;2)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验ACE2基因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3)比色法定量测定细胞中ACE2酶活性。结果:1)体外成功构建了 ACE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CE2;2)Western-blot检测显示在CHO细胞中成功筛选出7株pcDNA3.1(+)-ACE2细胞株。免疫荧光进一步证实ACE2确实过表达在CHO细胞中;3)比色法结果表明CHO细胞中提取的ACE2蛋白具有酶活性,活性大小为7.42 nmol FAP/min。本研究成功构建了 pcDNA3.1(+)-ACE2真核表达质粒,并筛选出7株pcDNA3.1(+)-ACE2稳定细胞株,证实CHO细胞中表达的ACE2具有较好的酶活性,提取获得了一定量的ACE2活性蛋白,为后续探究ACE2的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3.ACE2在LPS致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炎症损伤中的作用研究以LPS致猪IPEC-J2细胞炎性损伤,对ACE2的抗炎作用进行了探讨。进行如下实验:1)免疫荧光法确定ACE2在IPEC-J2细胞中的表达;2)用不同浓度LPS诱导IPEC-J2细胞炎性损伤,通过检测细胞活力、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以及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变化确定最佳诱导时间;3)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LPS(1ng/mL、10 ng/mL、100ng/mL、1000ng/mL、10000ng/mL)刺激 IPEC-J2 细胞 4h 后 ACE2、ACE、AT1R和MasR的表达水平;RIA以及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中Ang II和Ang1-7的含量。结果:1)ACE2蛋白在IPEC-J2细胞上有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2)不同浓度LPS处理细胞4h后,IPEC-J2细胞出现典型的炎症损伤,表现细胞活力下降,促炎因子TNF-α、IL-6、IL-8的含量均明显增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3)LPS处理细胞4h后,ACE2、MasR表达水平以及Ang1-7含量随细胞损伤程度的增加而下降,而ACE、AT1R、Ang II的表达水平则呈现相反趋势,且ACE/ACE2表达水平的比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些结果提示在不同浓度LPS处理IPEC-J2细胞4h后均可诱导细胞炎症损伤,ACE2/Ang1-7/MasR和ACE/AngⅡ/AT1R两条轴均被激活。在低浓度LPS刺激时,ACE2/Ang1-7/MasR轴起主要作用,ACE2通过降解AngⅡ介导Ang1-7/MasR发挥抗炎性损伤作用;在高浓度LPS刺激时,ACE/AngⅡ/AT1R通路的促炎作用占优势。
袁园[8](2017)在《MERS-CoV和SARS-CoV刺突蛋白及其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在中东地区暴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是继2002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之后又一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截至2017年3月,MERS-CoV共造成1917人感染,684人死亡,病死率高达36%,波及27个国家。冠状病毒(Coronavirus)是带有囊膜的单股正链非节段RNA病毒。根据基因型和血清型特性,冠状病毒分为四个属:α β、γ、δ。迄今为止,确定能够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六种,分别是hCoV-NL63、hCoV-229E、hCoV-OC43、hCoV-HKU1、SARS-CoV、MERS-CoV,其中前两种冠状病毒属于α属,后四种属于β属。MERS-CoV和SARS-CoV均会引起严重的肺部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病原体。刺突蛋白(spike glycoprotein,S蛋白)是冠状病毒重要的结构蛋白。它是位于病毒囊膜表面的同源三聚体蛋白,参与受体结合和膜融合过程,不仅是决定宿主特异性的关键因素,还是中和抗体重要的靶向分子。S蛋白胞外段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能够被切割成位于N端的S1区和靠近病毒囊膜的C端S2区。S1 区负责结合受体,S2负责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过程。S1区域包含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域:N 端结构域(N-terminaldomairNTD)和 C 端结构域(C-terminaldomain CTD)。MERS-CoV 就可以利用 CTD 中的受体结合区(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结合受体二肽基肽酶 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也称为 CD26。为了揭示冠状病毒的入侵过程和跨种传播机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S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S蛋白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的鼠肝炎病毒S蛋白,作为第一个冠状病毒S蛋白结构,为冠状病毒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MERS-CoV和SARS-CoV的高致病性及其S蛋白结构未知的现状,我们首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这两种冠状病毒S蛋白的结构研究中。此外,虽然有多项研究表明MERS-CoV是动物源性病毒,但是它的传播途径以及跨种传播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因此,本研究从受体CD26的角度去探讨MERS-CoV可能的宿主并将从分子层面解释病毒的跨种传播机制。首先,本研究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近原子分辨率的MERS-CoV和SARS-CoV处于融合前构象的S蛋白结构。两种病毒的S蛋白在整体结构上与已经报道的其他冠状病毒类似,但是其受体结合区存在明显差异。我们捕获到两种状态的RBD:一种是包埋状(buried)(横卧状,lying state),另一种是暴露状(exoosed)(站立状,standing state)。已报道的冠状病毒(MHV、hCoV-HKU1和hCoV-NL63)的RBD均呈横卧状,目前只在MERS-CoV和SARS-CoV中观察到站立状RBD。结构分析显示,横卧状的RBD将受体结合位点包埋在S蛋白中,而站立状RBD的受体结合位点是暴露的,这种构象有利于受体的结合。一些冠状病毒,如牛冠状病毒(BCoV)和鼠肝炎病毒(MHV)利用NTD结合糖或者受体分子以达到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和入侵目的,而有些病毒则利用CTD结合受体。此前对MERS-NTD和SARS-NTD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清楚。因此我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解析了 MERS-NTD和SARS-NTD的结构。结果显示这两种NTD的糖结合区具有短螺旋结构和糖分子,因而无法通过结合糖来完成病毒对细胞的粘附。此外,通过对感染人的六种冠状病毒S蛋白的保守性分析发现,S2中的融合肽、七肽重复区1以及中心螺旋相对保守且易于接近,是寻找广谱性中和抗体和抑制剂的理想靶点。其次,虽然蝙蝠被认为是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但是MERS-CoV在蝙蝠中的感染情况以及入侵机制还知之甚少。为了研究MERS-CoV对不同蝙蝠的感染能力,我们表达了七种蝙蝠的CD26,进一步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分析发现它们与MERS-RBD的结合能力不同:其中,亲和力最高的为大卫鼠耳蝠(Myotis davidii)CD26,而伏翼蝠(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CD26 几乎不结合MERS-RBD。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术(FACS)和假病毒实验证实MERS-CoV能够通过结合蝙蝠CD26感染细胞。此外,本研究解析了大卫鼠耳蝠CD26与MERS-RBD的复合物晶体结构,从分子层面上解释了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整体上蝙蝠CD26和MERS-RBD的结合与人CD26和MERS-RBD的作用方式类似。蝙蝠CD26的295位和336位氨基酸在与MERS-RBD相互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实验结果显示,MERS-CoV对多种蝙蝠具有潜在感染能力,所以在MERS-CoV的防治中需要加强对不同种类蝙蝠的监控力度。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对不同物种CD26与MERS-RBD的结合情况分析,初步探讨了 MERS-CoV对不同物种的感染能力,为寻找潜在的中间宿主打下基础。MERS-RBD能够结合多个物种的CD26分子,如猴子、单峰驼、猪等,但不能结合猫、狗和鼠的CD26。虽然猪CD26与MERS-RBD的结合能力比人CD26低,但是MERS-CoV假病毒可以利用猪CD26作为受体感染细胞。为了进一步研究猪CD26与MERS-RBD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利用晶体学方法解析了两者的复合物结构。晶体结构显示,与人CD26和MERS-RBD相比,猪CD26和MERS-RBD之间相互作用面积小且作用力弱,这可能就是猪CD26与MERS-RBD的亲和力比人CD26低的原因。有趣的是,猪CD26中339位的丝氨酸虽然不直接参与受体的结合,但是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猪CD26与MERS-RBD的亲和力。S339C突变在C339和C328之间形成一个二硫键,而仅仅是该位点的单一突变就能将猪CD26与MERS-RBD之间的亲和力提高1000倍。这些结果说明MERS-CoV可能能够感染猪,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我们还在实验条件下用MERS-CoV感染丹麦长白猪(Danish Landrace piglet)。动物感染实验显示,尽管受试个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在其体内能检测到病毒复制以及抗体的存在。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 MERS-CoV和SARS-CoV S蛋白的结构。S蛋白中不同状态RBD的存在说明病毒在与受体结合之前RBD需要进行构象变化从而暴露出受体结合位点,S蛋白的结构加深了我们对病毒入侵机制的理解。此外,利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对MERS-RBD与蝙蝠CD26、MERS-RBD与猪CD26复合物结构的解析,结合生化、细胞实验说明MERS-CoV能够与多个物种的CD26分子结合,虽然结合力有所不同,但是也预示了MERS-CoV对不同物种存在潜在的感染能力。动物实验证明MERS-CoV能够感染猪,在MERS-CoV的传播过程中猪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这些结果有利于深入理解MERS-CoV的入侵过程和跨种传播机制,对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利锋[9](2010)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康复者长期的体液免疫记忆反应》文中研究表明经过采取传统的隔离和对症治疗等措施,SARS疫情在2003年6月份得到控制,但SARS(?)可能从动物宿主跨种传播导致SARS再次爆发。抗体尤其是抗体的中和活性滴度以及维持时间决定着机体对SARS病毒的再次感染是否具有免疫保护力,SARS-COV体液免疫研究还有些未知领域:针对结构蛋白的抗体动态变化规律,抗体抵御病原体的作用机制等。为了揭示SARS康复者长期的体液免疫记忆反应规律,在SARS康复者康复后的第3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我们连续留取了19个康复者的血清标本(还留取了其中4名康复者第5年的标本)。用优化的S蛋白、N蛋白、受体结合区(RBD)蛋白间接ELISA方法,与商品化试剂盒一起对上述标本进行了IgG抗体检测。用假病毒中和方法进行了抗体的中和活性检测。我们的研究有以下发现:(1)S蛋白、N蛋白特异抗体下降趋势有所不同。N蛋白特异抗体在第3个月到第12个月下降快,之后在稍高于阈值的低水平缓慢下降,而S蛋白特异性抗体从第3个月到第36个月在较高水平(相对于N蛋白)缓慢下降。(2)商品化的试剂盒检测和S蛋白间接ELISA检测的血清稀释度分别为1:10和1:100,但是,在第36个月,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的抗体阳性率是42%,低于S蛋白间接ELISA检测的阳性率100%,以上结果表明S蛋白间接ELISA的灵敏度高于商品化试剂盒。(3)在康复后的第36个月,89%(17/19)的随访者能检测到中和性抗体,平均抑制率为48%。(4)S蛋白特异抗体与中和活性的相关系数为0.717,明显高于SARS-CoV抗体与中和活性的相关系数0.571。(5)RBD蛋白IgG抗体和S蛋白特异抗体变化趋势类似,平均OD值缓慢下降。RBD蛋白间接ELISA勺灵敏度也高于商品化的试剂盒。RBDIgG抗体和抗体的中和活性相关系数是0.737,高于S蛋白抗体与中和活性的相关系数0.717。总之,本研究揭示了SARS-CoV及其病毒成分的抗体动态变化规律,证实了体液免疫记忆反应能维持3年,RBD蛋白是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区域,抑制与受体结合是抗体具有中和活性的主要机制。SARS康复者长期的免疫记忆反应研究将有助于理解SARS-CoV感染的机制,有助于疫苗和诊断试剂的研制。
张原[10](2007)在《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研究》文中提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冠状病毒是一种重要的新生病原体,其进化研究对预防和控制这一烈性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在SARS冠状病毒毒株基因组的系统发育重建、S蛋白的适应性进化检测、以及受体结合域结构变异的功能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了探索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的进化史,我们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SARS冠状病毒完整基因组非冗余序列联配数据集。在此基础之上,又加入全部类SARS冠状病毒毒株完整基因组序列,从而构建了第二个基因组数据集。为了检测各个毒株基因组之间是否发生过重组事件,我们采用五种算法对两个基因组数据集进行了自动扫描,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在SARS冠状病毒毒株之间、以及SARS冠状病毒和类SARS冠状病毒之间都没有发生重组事件。换言之,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有着可靠基础。为了重建基因组的系统发育树,我们对上述两个数据集分别进行了邻接法和贝叶斯法分析。多种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以类SARS冠状病毒作为外类群,则作为内类群的SARS冠状病毒的单系性质得到了充分支持。在全部SARS冠状病毒毒株之中,ZSA、ZSB和ZSC这三个SARS首次爆发早期分离的人源毒株最有可能是基部类群,因此它们对理解SARS冠状病毒跨越物种屏障传播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价值。为了估算基因组替代速率,我们从基因组进化树选择了5个具有准确分离日期的代表性毒株,对其联配数据集进行了分子钟假说的似然比检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集服从分子钟假说。于是重建了线性树,估算出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的替代速率是平均每个位点每天发生6.01105×10-6次替代事件,而分歧时间的估算则暗示在2002年11月3日已经有SARS冠状病毒侵入人群,与最早流行病学记录的SARS病人2002年11月16日的出现日期非常一致。为了检测SARS冠状病毒S基因位点特异性适应性进化,我们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SARS冠状病毒S基因完整编码区的非冗余序列联配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又选取了一些代表性毒株构建了一个小型数据集。采用DATAMONKEY服务器,对大型数据集进行了单一似然祖先计数法分析,在P=0.1水平上发现了1个正选择位点和5个负选择位点;对包含23个毒株的小型数据集进行了单一似然祖先计数法、固定效应似然法和随机效应似然法分析,分别在P=0.1或贝叶斯因子BF=10水平上发现了1个、9个和18个负选择位点,并且讨论了它们可能的功能含义。为了检测SARS冠状病毒S基因分支特异性适应性进化,我们构建了一个小进化尺度数据集和一个大进化尺度数据集。采用DATAMONKEY服务器的遗传算法对这两个数据集进行了分支特异性的适应性进化检测。结果一致表明,S基因在不同物种群体的不同传播时期都经历了正选择。为了探索S蛋白受体结合域结构变异的功能效应,我们对它同细胞受体或中和抗体形成的复合体结构进行了结构生物信息学分析,模拟了受体结合域变异体和物种特异性的宿主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同实验证据十分吻合,并且预测了一系列可能显着提高复合体亲和力的氨基酸突变用于抗病毒抑制剂研发设计,另外,还采用同源建模技术预测了蝙蝠源的类SARS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它同SARS冠状病毒的对应区域存在显着的结构差异,因此我们推测类SARS冠状病毒可能无法感染人类。此外,我们还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指出未来的工作主要包括:建立SARS冠状病毒进化分析服务器、对SARS冠状病毒进行模拟进化分析、检测其它基因的适应性进化、以及冠状病毒物种之间的基因组进化分析等。
二、北京:检测部分果子狸,SARS抗体全呈阴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检测部分果子狸,SARS抗体全呈阴性(论文提纲范文)
(2)高致病冠状病毒纳米抗体的构建与中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冠状病毒 |
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
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
四、纳米抗体 |
第一章 抗MERS-CoV纳米中和抗体的构建与鉴定 |
引言 |
1.1 实验材料 |
1.1.1 细菌、噬菌体和质粒 |
1.1.2 细胞 |
1.1.3 蛋白质 |
1.1.4 主要试剂(盒) |
1.1.5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MERS-CoV S1 蛋白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筛选 |
1.2.2 MERS-CoV S蛋白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筛选 |
1.2.3 抗MERS-CoV特异性纳米抗体的选取与制备 |
1.2.4 抗MERS-CoV特异性抗体的生物学功能评价 |
1.2.5 抗MERS-CoV特异性抗体的中和机制研究 |
1.3 实验结果 |
1.3.1 抗MERS-CoV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筛选和制备 |
1.3.2 MERS-CoV特异性抗体的生物学功能评价 |
1.3.3 MERS-CoV特异性抗体的中和机制研究 |
1.4 讨论 |
第二章 抗MERS-CoV双表位中和抗体的构建与鉴定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 |
2.1.2 蛋白质 |
2.1.3 主要试剂(盒)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MERS-CoV特异性双表位中和抗体的构建与制备 |
2.2.2 MERS-CoV特异性双表位抗体的生物学功能评价 |
2.3 实验结果 |
2.3.1 MERS-CoV特异性双表位中和抗体的制备 |
2.3.2 MERS-CoV特异性双表位中和抗体的生物学特征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抗SARS-CoV纳米中和抗体的构建与鉴定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 |
3.1.1 细菌、噬菌体、质粒 |
3.1.2 细胞 |
3.1.3 蛋白 |
3.1.4 主要试剂(盒)与耗材 |
3.1.5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SARS-CoV RBD-Fc蛋白特异性纳米抗体库的构建 |
3.2.2 SARS-CoV S1 蛋白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筛选 |
3.2.3 SARS-CoV RBD蛋白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筛选 |
3.2.4 SARS-CoV特异性纳米抗体的选取与制备 |
3.2.5 SARS-CoV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生物学功能评价 |
3.2.6 SARS-CoV特异性纳米抗体的中和机制研究 |
3.3 实验结果 |
3.3.1 SARS-CoV RBD特异性纳米抗体库的构建 |
3.3.2 SARS-CoV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筛选及制备 |
3.3.3 SARS-CoV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生物学特征分析 |
3.3.4 SARS-CoV特异性纳米抗体的中和机制研究 |
3.4 讨论 |
第四章 抗MERS-CoV和 SARS-CoV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与鉴定 |
引言 |
4.1 实验材料 |
4.1.1 细胞 |
4.1.2 蛋白质 |
4.1.3 主要试剂(盒) |
4.1.4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抗MERS-CoV和 SARS-CoV双特异性抗体的构建与制备 |
4.2.2 抗MERS-CoV和 SARS-CoV双特异性抗体的生物学功能评价 |
4.3 实验结果 |
4.3.1 抗MERS-CoV和 SARS-CoV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4.3.2 抗MERS-CoV和 SARS-CoV双特异性抗体的生物学功能评价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部分试剂及培养基配方 |
附录 B 用于序列比对的2012-2019年MERS-CoV流行株GenBank编号 |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3)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的临床、影像及血清抗体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SARS-CoV-2核酸假阴性的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抗体水平上升速率(IgM/T orIgG/T)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连续两次SARS-CoV-2核酸转阴后的临床及肺部影像特点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写词简表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东南沿海蝙蝠病毒组学及携带冠状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宏基因组学研究中国东南沿海蝙蝠携带病毒谱 |
2.1 试剂与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重要病原的验证分析 |
3.1 试剂与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东南沿海蝙蝠携带冠状病毒调查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蝙蝠携带SARS样冠状病毒致病力分析 |
5.1 材料方法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蝙蝠携带重要病毒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山东省蒙阴地区蝙蝠携带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蝙蝠采集和品种鉴定 |
第一节 蝙蝠采集 |
第二节 蝙蝠品种鉴定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蝙蝠携带病毒调查 |
第一节 蝙蝠携带冠状病毒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蝙蝠携带星状病毒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节 蝙蝠携带腺病毒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节 蝙蝠携带圆环病毒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五节 蝙蝠携带汉坦病毒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六节 蝙蝠携带副黏病毒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蝙蝠携带细菌调查 |
第一节 蝙蝠携带巴尔通体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蝙蝠携带疏螺旋体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节 蝙蝠携带钩端螺旋体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节 蝙蝠携带立克次体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蝙蝠携带寄生虫调查 |
第一节 蝙蝠携带巴贝西虫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蝙蝠携带锥虫调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猪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克隆表达及在LPS致猪小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CE2)及其研究概况 |
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CE2)的基因组成研究 |
1.1 ACE2首次发现在人医临床 |
1.2 不同研究对象ACE2基因组成的研究 |
1.3 ACE2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及人体,但其编码基因存在种间差异 |
2 ACE2的催化功能及其代谢产物 |
2.1 ACE2的催化功能 |
2.2 ACE2催化作用的抑制剂 |
2.3 ACE2催化作用的代谢产物 |
3 ACE2的分布及组织细胞定位 |
3.1 ACE2在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分布 |
3.2 ACE2的细胞学定位 |
3.3 ACE2的生物学功能 |
第二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胃肠道炎症损伤中的研究 |
1 RAS系统两条通路 |
2 经典ACE-AngⅡ-AT1R通路在胃肠道上分布及其作用 |
2.1 经典RAS通路概述 |
2.2 ACE-AngⅡ-AT1R通路在胃肠道中的表达分布 |
2.3 ACE-AngⅡ-AT1R在胃肠道中的作用及机制 |
3 RAS的新通路ACE2-Ang1-7-Mas在胃肠道上的分布及作用 |
3.1 ACE2-Ang1-7-Mas概述 |
3.2 ACE2在胃肠道中的分布定位 |
3.3 ACE2的胃保护功能 |
3.4 ACE2在肠道氨基酸转运中的作用 |
3.5 ACE2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3.6 ACE2与肠道炎症之间的关系 |
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猪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CE2)基因的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在猪体内的表达分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质粒和菌液 |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1.5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猪ACE2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2.2 猪ACE2基因克隆表达结果 |
2.3 猪ACE2基因阳性质粒的测序结果 |
2.4 猪ACE2基因组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5 原核表达ACE2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2.6 鼠抗ACE2多克隆抗体的鉴定及效价测定 |
2.7 Western Blot检测鼠抗ACE2血清特异性 |
2.8 免疫组化检测ACE2在猪各组织中表达情况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CE2的构建、转染表达及其酶活性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器材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目的基因ACE2的PCR扩增结果 |
2.2 单克隆菌落PCR、单双酶切及测序结果 |
2.3 pcDNA3.1(+)-ACE2真核表达质粒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
2.4 pcDNA3.1(+)-ACE2真核表达细胞系中ACE2酶活的测定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CE2)在LPS致猪小肠上皮(IPEC-J2)细胞炎症损伤中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器材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CE2在IPEC-J2细胞上的表达定位 |
2.2 LPS致IPEC-J2细胞炎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
2.3 细胞上清中促炎因子IL-6、IL-8含量的测定结果 |
2.4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 |
2.5 Western B1ot检测IPEC-J2细胞中ACE2、MasR的表达变化 |
2.6 Western Blot检测IPEC-J2细胞中ACE、AT1R的表达变化 |
2.7 ACE蛋白/ACE2蛋白比值分析 |
2.8 不同浓度LPS处理4h后,细胞上清中AngⅡ、Ang1-7的含量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学术交流活动 |
致谢 |
附录 |
(8)MERS-CoV和SARS-CoV刺突蛋白及其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冠状病毒文献综述 |
1.1 冠状病毒概述 |
1.1.1 冠状病毒概述 |
1.1.2 冠状病毒基因组和转录复制 |
1.1.3 冠状病毒结构蛋白与功能 |
1.1.4 冠状病毒复制周期 |
1.2 冠状病毒与受体相互作用概述 |
1.2.1 SARS-CoV and ACE2 |
1.2.2 hCoV-NL63 and ACE2 |
1.2.3 MERS-CoV and CD26(DPP4) |
1.2.4 蝙蝠冠状病毒HKU4 and CD26 |
1.2.5 PRCV and APN |
1.2.6 MHV and CEACAM1 |
1.2.7 其他冠状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
1.3 冠状病毒跨种间传播研究进展 |
1.3.1 hCoV-OC43跨种传播研究进展 |
1.3.2 SARS-CoV跨种传播研究进展 |
1.3.3 MERS-CoV跨种传播研究进展 |
1.4 冠状病毒疫苗研究现状 |
1.5 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
第2章 MERS-CoV和SARS-CoV刺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MERS-CoV S-R751S和SARS-CoVS的构建 |
2.3.2 MERS-CoV S-R751S和SARS-CoVS的表达和纯化 |
2.3.3 样品的制备以及结构对比分析 |
2.3.4 糖基化和保守性分析 |
2.3.5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初步探索 |
2.3.6 S蛋白可能的融合机制 |
2.4 小结与展望 |
2.4.1 小结 |
2.4.2 展望 |
第3章 蝙蝠CD26与MERS-RBD相互作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不同种类batCD26的克隆构建、蛋白表达和纯化 |
3.3.2 batCD26与MERS-RBD亲和力的测定及结合实验、假病毒入侵实验 |
3.3.3 Myotis davidii-CD26与MERS-RBD复合物的结晶、衍射数据收集和结构解析 |
3.3.4 蝙蝠的地理分布位置 |
3.4 小结与展望 |
3.4.1 小结 |
3.4.2 展望 |
第4章 猪CD26与MERS-RBD相互作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pigCD26的构建 |
4.3.2 pigCD26与MERS-RBD亲和力的测定及结合实验、假病毒入侵实验 |
4.3.3 pigCD26-SVS与MERS-RBD复合物的结晶、衍射数据收集和结构解析 |
4.3.4 MERS-CoV对其他物种可能的感染情况 |
4.3.5 MERS-CoV对猪的隐性感染 |
4.4 小结与展望 |
4.4.1 小结 |
4.4.2 展望 |
第5章 单峰驼CD26与MERS-RBD相互作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dromedaryCD26的构建 |
5.3.2 dromedaryCD26及其突变体的蛋白表达纯化 |
5.3.3 dromedaryCD26与MERS-RBD亲和力的测定及结合实验、假病毒入侵实验 |
5.3.4 dromedaryCD26晶体衍射数据收集、结构解析和分析 |
5.4 小结与展望 |
5.4.1 小结 |
5.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康复者长期的体液免疫记忆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病毒的可能来源和跨种传播 |
1.2 SARS-CoV的主要结构蛋白 |
1.2.1 SARS-CoV S蛋白、受体和受体结合区(RBD) |
1.2.2 SARS-CoV N蛋白 |
1.3 SARS-CoV的实验室诊断 |
1.4 SARS-CoV的免疫应答 |
1.4.1 SARS-CoV的体液免疫反应 |
1.4.2 SARS-CoV的细胞免疫反应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实验流程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本研究的实验流程 |
2 研究对象、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和试剂配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常见试剂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大肠杆菌(E.coli)化学感受态的制备 |
2.3.2 转化 |
2.3.3 质粒的大量提取(QIAGEN试剂盒) |
2.3.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3.5 质粒定量 |
2.3.6 pRBD质粒转染293T细胞(用LIPOFECTAMINE 2000) |
2.3.7 ELISA初步检测RBD表达 |
2.3.8 RBD蛋白的纯化与浓缩 |
2.3.9 蛋白定量(Bio-Rad Protein Assay) |
2.3.10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2.3.11 Western Blotting |
2.3.12 SARS-CoV IgG检测(商品化试剂盒) |
2.3.13 S蛋白、N蛋白、RBD蛋白间接ELISA |
2.3.14 功能性假病毒的获得 |
2.3.15 功能性假病毒的滴度测定 |
2.3.16 中和抗体检测操作流程 |
2.4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RBD质粒琼脂糖电泳 |
3.2 ELISA初步检测RBD转染后的表达 |
3.3 SDS-PAGE分析纯化的RBD蛋白 |
3.4 RBD蛋白免疫印迹 |
3.5 RBD蛋白定量 |
3.6 假病毒制备所用质粒琼脂糖电泳 |
3.7 功能性假病毒的滴度测定 |
3.8 SARS-CoV,S蛋白和N蛋白IgG动态变化 |
3.9 抗体的中和活性及与SARS-CoV、S蛋白IgG相关性 |
3.10 RBD IgG抗体动态变化以及与中和活性的相关性 |
3.11 4名康复者第五年IgG抗体和抗体的中和活性检测 |
4 讨论 |
4.1 SARS-CoV及其结构蛋白抗体动态变化 |
4.1.1 S蛋白、N蛋白特异抗体动态变化 |
4.1.2 S蛋白间接ELISA的灵敏度高于商品化试剂盒 |
4.1.3 SARS康复者抗体的中和活性 |
4.1.4 S蛋白特异IgG抗体与中和活性相关性 |
4.1.5 RBD蛋白特异IgG抗体与中和活性相关性 |
4.2 抗体长期存在机制与意义 |
4.2.1 抗体长期存在的机制 |
4.2.2 抗体长期存在的意义 |
5 小结 |
6 参考文献 |
综述 SARS研究概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文章发表 |
致谢 |
(10)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生物信息学与分子进化研究 |
1.2 病毒基因组工程 |
1.3 RNA病毒的进化和新生病毒病 |
1.4 本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的进化分析 |
2.1 引言 |
2.1.1 重组和基因组进化 |
2.1.2 序列替代模型和系统发育分析 |
2.1.3 贝叶斯推测和系统发育分析 |
2.1.4 替代速率和分歧时间的估算方法 |
2.2 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的进化分析 |
2.2.1 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特征 |
2.2.2 数据和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第三章 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适应性进化检测 |
3.1 引言 |
3.1.1 适应性进化的检测原理 |
3.1.2 适应性进化的检测方法 |
3.1.3 预测选择的软件 |
3.2 SARS冠状病毒S基因适应性进化位点的检测 |
3.2.1 数据 |
3.2.2 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3 SARS冠状病毒S基因适应性进化分支的检测 |
3.3.1 数据 |
3.3.2 方法 |
3.3.3 结果 |
3.3.4 讨论 |
第四章 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结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S蛋白受体结合域适应性进化的结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1 引言 |
4.2.2 数据与方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S蛋白受体结合域的结构设计 |
4.3.1 引言 |
4.3.2 数据与方法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类SARS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域的结构预测 |
4.4.1 引言 |
4.4.2 数据与方法 |
4.4.3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小结 |
5.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北京:检测部分果子狸,SARS抗体全呈阴性(论文参考文献)
- [1]CAT+MT+PE模式在生物医学翻译中的应用 ——《蝙蝠与人类健康》(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刘笑笑.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2]高致病冠状病毒纳米抗体的构建与中和机制研究[D]. 李江凡. 军事科学院, 2021(02)
- [3]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的临床、影像及血清抗体特征分析[D]. 荣艳.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4]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J].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杂志, 2021(18)
- [5]东南沿海蝙蝠病毒组学及携带冠状病毒研究[D]. 胡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
- [6]山东省蒙阴地区蝙蝠携带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调查[D]. 韩会菊. 武汉大学, 2019(06)
- [7]猪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克隆表达及在LPS致猪小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中的作用[D]. 肖航.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MERS-CoV和SARS-CoV刺突蛋白及其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 袁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5)
- [9]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康复者长期的体液免疫记忆反应[D]. 刘利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0(12)
- [10]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研究[D]. 张原. 复旦大学,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