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北部平衡重力异常初步研究

华北北部平衡重力异常初步研究

一、华北北部均衡重力异常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敏章,郝洪涛,韩宇飞,赵云峰,刘金钊,郑兵,张新林,张毅,李忠亚,王嘉沛,汪健,尹鹏,吴云龙,韦进,吴桂桔[1](2021)在《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的重力挠曲均衡背景与震前重力变化》文中提出本文综合利用EIGEN6C4布格重力异常、SIO V15.1地形和流动重力观测数据,研究2021年玛多MS7.4地震的重力挠曲均衡背景和震前重力变化特征.首先,基于岩石圈挠曲均衡模型,结合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形数据,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震中及周边地区(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和挠曲均衡重力异常.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Te为0~100 km,横向差异明显,且与块体构造关系密切.巴颜喀拉块体以北的柴达木块体Te值高达50~80 km,以南的羌塘块体大部分区域的Te大于20 km,五道梁以南出现局部大于30 km的高值区,玉树—德格地区出现局部大于40 km的高值区.巴颜喀拉块体Te为0~20 km,较其南北块体明显偏小,更易于发生形变,从而在南北"夹持"下发生物质东向运动,是青藏高原中部物质东流的主要区域.地震易发生在岩石圈强弱变化的过渡地带(Te变化梯度带),以及Te较小区域的断裂带上.本次地震即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内部Te低值区,震中附近有效弹性厚度约为15 km.震前流动重力变化分析表明,2015年以来3~5年的累积重力变化自西向东呈负-正-负的区域性变化特征,大致以震中为界形成了垂直于断裂带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主要反映了震前青藏高原物质东流过程中出现的深部构造运动态势.2018年以来的重力变化主要呈围绕震中形成西正-东负的弱区域性变化特征,显示震中地区已处于高应力应变的"固化"状态,地震即发生在重力变化零值线拐弯部位.

孙和平,孙文科,申文斌,申重阳,祝意青,付广裕,吴书清,崔小明,陈晓东[2](2021)在《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研究进展——2020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综述》文中认为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家基础测绘、灾害监测、资源勘探、地表圈层耦合作用和航空航天等方面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重力场观测技术的不断革新,重力测量以及相应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的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重力场专题报告(包括42个口头报告和10个张贴报告)就是这些成果的集中展示。基于年会重力场专题报告内容,综述了我国近年来在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武国朋[3](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集宁浅覆盖区钼多金属矿成矿预测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集宁地区是华北克拉通北缘重要的钼多金属矿产地之一,具有较大的钼多金属矿成矿潜力。然而,该区地表所覆盖的新生代玄武岩和碎屑沉积物对成矿信息具有屏蔽和衰减作用,对进一步找矿勘查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本文结合覆盖区的特点,基于研究区地质构造及成矿规律,建立了钼多金属矿找矿模型,综合地质、重磁、地球化学等多源地学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开展了多源找矿信息提取与成矿定量预测研究。主要取得成果如下:(1)断裂构造解译基于1:20万区域重力和航磁数据,运用位场分离及边界识别方法开展断裂构造解译,结果将覆盖区隐伏断裂及深部断裂刻画出来。同时,借助t统计量分析定量评估断裂构造对矿床产出的最佳影响域为4 km。(2)中酸性岩浆岩圈定基于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及重磁场数据,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有监督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方法开展中酸性隐伏岩浆岩的圈定。通过t统计量及ROC曲线对以上三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得,采用随机森林得到的推断岩体与出露中酸性岩体具有更好的空间对应关系,并可进一步帮助揭露隐伏花岗岩体的分布;(3)综合矿化异常提取基于专家知识获得的矿化指示元素(包括W、As、Bi、Hg、Sb、Cu、Mo、Ag、Pb、Zn、Au),在利用因子分析提取的矿化综合异常的基础上,采用能谱-面积(S-A)多重分形模型进一步将异常与背景分离,从而压制玄武岩覆盖层影响,同时突出弱缓地球化学异常;(4)基于机器学习的覆盖区矿产资源预测机器学习成矿预测中已知矿床(点)数量较少,导致预测结果准确率虽高,但实际意义指示不大。本文探索扩大负样本选取数量,然后对正样本过采样以平衡样本集,训练结果同时提高了预测准确率及成功率。正例和无标记样例(即PU算法)学习仅利用正样本标签和无标记样本数据,避免创建负样本标签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尝试被引用到成矿预测,得到的预测结果优于传统有监督方法。多源找矿信息结果对比显示,基于过采样随机森林方法得到的成矿预测结果最优,基于此集宁地区圈定A级远景区6个,B级远景区2个,C级远景区3个,为研究区钼多金属矿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部署建议。(5)泉子沟远景区综合地球物理评价综合重磁电震等方法,对泉子沟覆盖层区域主要地质体及构造进行勘查,并评估其找矿潜力。重磁震联合建模结果显示,该区发现一隐伏断陷盆地及三个隐伏花岗岩体,其中中部花岗侵入岩具有低阻、高极化率及较高钼异常,因此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且已得到部分钻孔资料验证。

许志河[4](2020)在《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文中指出红旗岭-漂河川-长仁岩浆型铜镍成矿带位于吉中-延吉活动陆缘中部,中亚造山带东南缘。自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体制的叠加与转换过程,形成了大量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近年来,在中亚造山带西段(天山-阿尔泰段)相继发现了喀拉通克、黄山、图拉尔根、坡北等大型铜镍矿,然而中亚造山带东南段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工作并无重大突破。同时,研究区地质找矿工作多偏重矿床尺度的观测和研究,缺乏区域成岩成矿动力学、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导致上述各方面脱节,很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本论文在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前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将区内最具有代表性的红旗岭大型铜镍矿、漂河川中型镍矿、以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但找矿前景较好的的长仁-獐项中型铜镍矿作为典型矿床。论文从研究区中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入手,以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区域小比例尺地球物理学为方法,对研究区内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原生岩浆、岩浆源区、成岩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中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岩事件划分为两期:印支期(250~204Ma),为岩石圈拆沉背景,软流圈上涌底侵岩石圈地幔发生大比例熔融的产物,因源区硫化物耗尽或极少残留,故该期成矿潜力极佳;燕山期(191~175Ma),为洋壳俯冲弧后伸展背景,幔源岩浆熔融比例较小,铜镍成矿金属储存于源区硫化物中故该期岩体成矿潜力较差。针对典型矿区开展大比例尺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如:高精度重力、地面磁测、地面瞬变电磁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等)为研究方法,圈定研究区镁铁-超铁质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岩浆通道成矿系统,深部为单一开放式的岩浆主通道;浅部由多个次级岩浆通道组成。同时开展精细化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研究,结果显示重、磁边界识别(ED)及离散小波变换(DWT)技术可以用于厘定岩体与围岩、岩体与矿体以及矿体与围岩的边界;最后,本文根据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作用和矿体产出部位,建立不同成矿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技术,建立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并圈定3个A级和1个B级找矿远景区。

侯静[5](2020)在《蒙古及周边地区地壳结构和岩石圈热状态的研究》文中提出蒙古及周边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中部,是中亚造山带的核心区域,该地区构造运动活跃,是显生宙以来陆壳増生和扩张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区。对蒙古及周边地区的重磁资料和热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该地区地质、地震资料,来揭示其地壳结构和岩石圈热状态,对深入认识蒙古及周边地区的断裂分布、地壳结构和热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高阶重力场模型SGG-UGM-1研究了蒙古及周边地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和布格重力异常的空间展布情况。为了研究地壳不同深度场源产生的重力异常特征,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和功率谱分析法对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化分析,并反演了研究区的莫霍面分布。同时利用磁异常资料反演得到的居里面结合大地热流数据对岩石圈热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蒙古及周边地区的重力异常与地形的起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且地震多分布在重力异常的陡变带上,6级以上地震主要位于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带上,表明6级以上地震是由地壳内部深部的构造活动引起的。阿尔泰造山带和天山地区地震分布较为集中,重力异常值较高且分布复杂,说明天山和阿尔泰山是受印度-欧亚板块挤压碰撞致使深部物质汇聚在两处集中使得地形缓慢隆起导致的,也证明了两处山脉在时间尺度上的缓慢形成过程以及复杂性。(2)蒙古及周边地区的重力异常体现了地壳和上地幔物质分布的横向不均匀性。根据布格重力异常的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功率谱分析,可以发现1-4阶细节组合中的兴安-东蒙地块异常值正负相间分布,且存在由南向北增加的现象,揭示了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间活动的时间尺度较大,且运动的板块多为太平洋板块而非欧亚板块。六阶细节中兴安东盟地块与西伯利亚地台交界处的异常体尺度很大,且位置更加准确的位于拐点处,表明该地区是由于更深部的高密度物质上涌产生的。(3)杭爱高原地和阿尔泰山脉地区中间存在一条南北走向的莫霍面厚度减薄区,表明该地区是由两部分地壳增厚活动相互挤压导致中部抬升减薄的结果。贝加尔断裂带以南存在一个的条带状地壳增厚区,说明贝加尔断裂是受到了太平洋板块俯冲消减作用的远场效应,导致该地区地壳增厚。在萨彦地块,阿尔泰地块,准噶尔地块和塔里木地块,莫霍面分布均十分复杂且深度较深,表明该区地区受印度、欧亚板块沿西北-东南走向的挤压碰撞导致深部构造活动强烈。(4)蒙古及周边地区多为“热壳冷幔”的热结构模型,极少部分为“冷壳热幔”型。在贝加尔断裂南缘,地壳热流占比降低,为“冷壳热幔”型热结构模型,猜测该地区存在脆性上中地壳和韧性下地壳和地幔的流变学特征,这种“强地幔-弱地壳”的岩石圈特征与该地区存在的贝加尔断裂带且在南缘存在高热流值的现象相对应,并指明了西伯利亚地台与兴安-东蒙地块与萨彦地块的交点处为地幔物质上涌的关键地区。(5)莫霍面温度的高值区一般对应岩石圈热厚度较薄的区域。准噶尔盆地西缘与阿尔泰山脉南缘的莫霍面温度高值区,与准噶尔盆地内部的温度差值巨大,猜测该地区由于受到印度-欧亚板块间的挤压碰撞作用,造成了地壳内部较为剧烈的构造活动,但由于准噶尔盆地具有典型盆地的刚性特征,深部物质受到挤压后只能在准噶尔盆地西缘以及阿尔泰山脉的南缘进行堆积,最后沿裂隙上涌,致使两部分地区的莫霍面温度升高。

李海君[6](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张明辉[7](2020)在《震源区重力三维反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球内部物质密度分布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岩石圈的三维密度结构对研究地球深部的构造,地壳运动以及地幔柱等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地壳深浅密度异常分布是地壳构造环境及其动力演化研究的重要线索,亦可作为油气、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依据。震源区地下三维密度结构或震前密度扰动演化的研究是地震预测研究的基础与前沿热点之一,可为震源孕育发生机理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研究地球内部密度结构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其一为间接法,利用地震资料获得地球内部的速度结构,通过密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可将速度结构转化为密度结构,但是,就目前而言,速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只有经验公式;其二为直接法,利用重力异常资料,直接反演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可以得到研究区内密度分布的横向不均匀性。前者往往为后者提供反演约束。震源区密度结构反演研究主要包括静态密度结构和震前密度扰动演化过程研究,前者探索震源孕育的构造条件,后者探索震源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震源区重力勘探普查,可获取高精度布格重力异常;通过震源区重力的重复测量(流动重力),可获得震源演化相关的重力场动态变化,这两者均是震源区密度结构及其变化反演的基本信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首先分析了基于块体生长模式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通过模拟试算验证了基于块体生长模式反演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随后通过两个反演研究实例进行了实用性论证,通过区域重力场趋势的消除,使该方法对震源区局域反演具有一定的优势,为地震构造环境及其变化研究提供了较好的途径。2、采用块体生长模式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利用三河-平谷地震区较精细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毫伽级),反演研究了该区域浅部(012km)三维密度结构分布特征。三河-平谷地震区布格重力异常显示M8.0级地震位于通县-燕郊重力局部高、三河-马坊重力局部高与大厂重力低之间交汇过渡低值部位;研究区浅层三维密度结构结果表明,北东向夏垫断裂两侧密度明显差异,可能说明三河-平谷M8.0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为夏垫断裂,该断裂的切割深度至少达到10km。3、尝试将块体生长模式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应用到典型震前动态重力变化的反演。利用九寨沟M7.0级地震前两幅典型重力动态变化数据(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和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分别进行相应三维密度变化反演(微伽级)。反演结果表明震中东侧存在北西-近南北向的正密度变化带,可能与东(华北块体)、西(青藏块体)部之间的作用有关。震中附近存在局部负密度变化区(贯通深部),显示物质膨胀、扩容状态,发震部位处于虎牙断裂北端、局部扩容区顶部边缘,其可能与深部热作用有关。

刘继文[8](2020)在《CEPC选址区综合地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简称CEPC)是由我国高能物理学界倡导的、面向未来的大型粒子对撞机,涉及高能物理的重大科学装置对选址区提出了高标准的地质条件要求。“重大工程选址及地质适宜性”是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重大科学工程选址过程中提出的创新性成果,将地质多因素影响分析和多手段综合勘察相结合,为重大工程选址和方案比选提供了基础。CEPC长春选址区以吉林省长春市南部为预选区,由于该涉及高能物理的重大科学装置对选址区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很高,因此,本文根据“重大工程选址及地质适宜性”原则对长春选址区的地质适宜性深入讨论。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等方法,通过对研究区的综合地质评价,主要取得如下成果与认识:(1)实现了基于遥感图像的线性构造半自动识别:利用Gram-Schmidt方法将Landsat OLI影像与国产GF-2影像融合,获得10m分辨率的影像,增加了线性构造的可识别性。利用PCI Geomatica软件中的LINE模块,运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再进行边缘连接、线性干扰去除工作,实现线性构造的半自动识别。在研究区内,通过该方法能够完整解译出包括依兰-伊通断裂东、西两支、东辽河断裂、四平-德惠断裂在内的四条大型断裂,以及19条主要的线性形迹与若干小型线性形迹。(2)通过断裂活动性、地震及其安全性和区域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区域构造稳定性综合探究:依兰-伊通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垂向运动分量较小;敦化密山断裂经历了两次拉张-挤压过程,最终形成两条主干高角度逆冲断裂,南东主干断裂倾向南东或近于直立,北西主干断裂倾向北西;东辽河断裂为伊通盆地的边缘走滑断裂;根据基于遥感图像的线性构造半自动识别方法获得的主要线型构造共有19条,多为NW走向,近似平行于东辽河断裂;少部分线性构造为NE走向,近似平行于依兰-伊通断裂。根据地质监测数据,研究区内最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与0.1g,地震的发生可能与构造断层的活动有关,现今地震活动不强。现今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为近南北方向。(3)通过区域地壳特征与重力特征分析,并结合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讨论研究区的地壳稳定性:研究区地壳厚度介于3233Km之间,地热梯度较低,地壳结构稳定;选址区内重力异常相对平稳,反应物质组成相对稳定,无明显重力异常突变,故而区域构造不发育;应用GOCAD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及Grav3D三维重力反演软件,根据三维密度反演方法建立了选址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可以更清楚地反映选址区的地下地质情况,为选址区综合地质评价提供依据。(4)运用GIS方法,选取研究区的地表稳定性、构造稳定性、地壳稳定性、水文地质条件、交通条件共五大要素层10个指标层,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Matlab软件计算出各指标要素的权重,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获得研究区综合地质评价图。结果表明,研究区不稳定与较不稳定区域主要沿断裂分布,较稳定与稳定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其中,CEPC选址区基本完全落入稳定区域,其地形起伏不大,构造稳定性条件较好,外动力地质现象相对不发育,岩体条件相对较好,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小,地下水与地表水沟通条件较差,是理想的重大科学装置选址场地。

王泽[9](2020)在《巴东-秭归地区地壳密度反演及其构造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地下结构的认识已经成为当下地学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地球物理数据是地下所有物质的一种综合响应,通过进行精细化处理和分离,可对地下特定地球物理性质进行反演研究。本文首先对基于拉格朗日乘子约束的三维反演基本理论开展研究,将地下空间进行离散化成一系列网格单元,通过构建模型目标函数和数据拟合差函数,形成反演目标函数;再对该反演目标函数添加拉格朗日乘子进行约束,在反演过程中将区域性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等先验信息添加进来进行约束,达到降低反演结果的多解性和不唯一性。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建立直立长方体模型和复杂模型块体,对理论中的深度加权函数、方向平滑因子、拉格朗日乘子、和惩罚因子等重要参数进行调试分析,为巴东-秭归地区开展的重磁反演构建模型基础。巴东-秭归盆地位于三峡地区西部,南侧为雪峰山厚皮构造带,北侧为秦岭造山带,东部近邻黄陵背斜,西部为四川盆地的东延部分,该盆地为南北轴向的向斜构造,盆地内沉积物以晚三叠-晚侏罗世沙泥质岩为主,特殊的构造环境造成盆地内构造活动强烈。自三峡蓄水以来,地震事件频发,且多以小震群出现;据记载,巴东秭归一线发生了两次破坏性地震,分别于1979年在宜昌秭归发生5.1级地震和2013在巴东县发生5.1级地震;在巴东5.1级地震震中东南侧,于2017年6月16日和18日接连发生4.3和4.1级地震,地震活动频发与该区域特殊地质构造背景以及三峡库水渗透密切相关。利用三维重力反演,得到巴东-秭归一线及邻区地下三维密度结构。结果表明秭归盆地较周边为低密度区域,东部沉积厚度较西部深,沉积密度较西部小,区内中小地震基本集中在地下412 km,沉积活动强烈;盆地内有东部低密度物质向西部搬运进积,同时受到四川盆地的向东延伸挤压,推测盆地内有东西相互运动挤压的趋势。

李洪奎[10](2020)在《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盆地与造山带研究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盆地的研究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盆地是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中的重要构造单元,也是经历了多旋回构造演化的克拉通内含油气叠合盆地。研究四川盆地的内部结构、不同时期的盆地类型与纵向上的叠置关系,对于四川盆地乃至扬子克拉通构造演化研究,加快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步伐,拓展四川盆地的勘探新领域,进一步扩大资源规模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的认识已经有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基底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重磁电资料的解译,缺乏最新地震剖面的约束;盖层结构的刻画随着盆地资料精度的提高有待细化;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原型盆地性质需要深化研究;基底对盖层发展演化的影响研究比较薄弱,急需攻关,以提高对盆地的整体认识。因此,论文以四川盆地这一复杂含油气盆地为研究对象,在盆地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利用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盆地内部不同时期的建造与改造进行详细剖析,揭示四川盆地的结构与不同时期发育的盆地原型,建立盆地演化序列及叠合模式,并对盆地叠合演化的动力机制、基底对盖层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进行探讨。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在基底结构方面,厘定出17条呈“棋盘格式”展布的基底断裂,提出了四川盆地基底具有纵向上的三分性和横向上的三分性。纵向上由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和沉积基底组成,横向上由峨眉-成都-三台、泸州-重庆-开江和广元-南江三个磁性不同的岩块组成。同时将四川盆地基底划分为3个二级构造单元(川中基底隆起带、川西基底拗陷带和川东基底拗陷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川西南、川西北、川南、川中、川北、川东南和川东北基底构造带)。(2)在盖层结构方面,识别出五个明显的区域不整合面,将盖层在纵向上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五个构造层:震旦系-志留系构造层(Z-S)、下二叠统-中三叠统构造层(P1l-T2l)、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一段-三段构造层(T3x1-T3x3)、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侏罗系构造层(T3x4-J)、白垩系-第四系构造层(K-Q)。(3)在原型盆地叠合演化方面,提出处于地壳震荡环境下的四川盆地自下而上形成了海相克拉通裂陷盆地(Z-S)、海相克拉通拗陷盆地(D-T2l)、海陆交互相断陷盆地(T3x1-T3x3)、陆相拗陷盆地(T3x4-J)、前陆盆地(K-Q)等原型盆地的有序叠合。(4)在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方面:(1)认为基底结构及基底深大断裂控制了盆地现今的宏观构造格局。基底在横向上的三分性和“棋盘格式”的基底断裂系统致使现今盆地呈现出具有菱形边框、西部凹陷、中部隆起和东部强烈变形的特征。(2)厘定出基底断裂及基底活动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发育。北东向华蓥山断裂、龙泉-通江断层以及北西向厚坝-蓬安-丰都断裂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形态、展布,基底堑垒式构造差异活动导致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进一步抬升剥蚀,古隆起范围扩大。(3)认为基底断裂的分期活动控制了活动时期的沉积格局。早寒武世晚期,华蓥山断裂、齐岳山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南江-通江-开江断裂及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了整个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沉积格局;晚二叠世长兴期,南江-通江-开江断裂与昭化-碧泉-达州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与遂宁-合川断裂为两对倾向相对的正断层,由于基底断裂的差异性活动,在盖层形成北西向展布的开江-梁平海槽与篷溪-武胜台凹,以及相伴的地垒构造,由此形成晚二叠世四川盆地“三隆两凹”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这一时期的沉积格局。

二、华北北部均衡重力异常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北部均衡重力异常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的重力挠曲均衡背景与震前重力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构造背景
2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与均衡重力异常计算
    2.1 计算方法
    2.2 计算结果
3 震前重力变化
    3.1 地震流动重力监测概况
    3.2 震前重力变化特征
        (1)2015年以来的累积重力变化
        (2)2018年以来的重力变化
4 讨论
    4.1 Te与大地构造
    4.2 Te与强震活动
    4.3 玛多MS7.4地震前重力变化机理
5 结论

(2)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研究进展——2020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重力理论研究
3 重力仪器研制
4 重力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5 重力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6 卫星重力研究与应用
7 其他重力相关研究
8 结语

(3)基于机器学习的集宁浅覆盖区钼多金属矿成矿预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区域矿产预测的研究现状
        1.2.2 机器学习在矿产勘查中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2 研究区区域地质
    2.1 区域地层
        2.1.1 太古宇
        2.1.2 古生界
        2.1.3 中生界
        2.1.4 新生界
    2.2 区域岩浆岩
        2.2.1 侵入岩
        2.2.2 火山岩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地球物理
        2.4.1 岩石地球物理特征
        2.4.2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6 典型矿床与找矿预测模型
        2.6.1 区域金属矿产
        2.6.2 主要成矿类型
        2.6.3 控矿要素
        2.6.4 找矿预测模型
3 机器学习
    3.1 无监督学习
        3.1.1 主成分分析
        3.1.2 因子分析
    3.2 有监督学习
        3.2.1 支持向量机
        3.2.2 随机森林
    3.3 半监督学习
    3.4 性能评估
4 覆盖区成矿要素提取与预测
    4.1 断裂构造解译
        4.1.1 重磁场处理方法
        4.1.2 重磁构造推断
        4.1.3 矿床点与断裂构造的空间关系分析
    4.2 中酸性隐伏岩浆岩圈定
        4.2.1 数据预处理
        4.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酸性岩体推断
        4.2.3 基于有监督方法的中酸性岩体推断
        4.2.4 中酸性岩体推断结果评价
    4.3 覆盖区矿化综合异常信息提取
        4.3.1 数据预处理
        4.3.2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综合信息提取
        4.3.3 基于S-A多重分形模型的综合信息提取
5 基于机器学习的覆盖区矿产资源预测
    5.1 训练模型的构建
    5.2 基于有监督学习的多源找矿模型
        5.2.1 基于有监督模型的多源信息集成
        5.2.2 基于过采样有监督模型的多源信息集成
    5.3 基于PU半监督算法的多源找矿模型
    5.4 多源找矿信息结果对比评价
    5.5 成矿远景区圈定以及级别划分
6 泉子沟成矿远景区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6.1 泉子沟地质及矿床地质
    6.2 重磁构造分析
    6.3 二维反射地震
    6.4 重磁震联合二度半建模
    6.5 泉子沟找矿潜力评估
7 结论
    7.1 主要认识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区范围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所属领域
        1.2.2 选题来源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岩浆型铜镍矿床的研究现状
        1.3.2 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地球物理勘查现状
        1.3.3 找矿模型与成矿预测的研究现状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认识
        1.5.1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作用研究
        1.5.2 典型矿区多学科调查与研究
        1.5.3 地球物理勘查研究
        1.5.4 找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研究
    1.6 取得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太古宇
        2.1.2 元古界
        2.1.3 古生界
        2.1.4 中生界
        2.1.5 新生界
    2.2 区域构造
        2.2.1 断裂
        2.2.2 褶皱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太古宙岩浆岩
        2.3.2 元古代岩浆岩
        2.3.3 古生代岩浆岩
        2.3.4 中生代侵入岩
        2.3.5 新生代侵入岩
    2.4 区域重力场特征
    2.5 区域磁场特征
    2.6 区域矿产分布
第3章 地球动力学背景
    3.1 古陆核形成与演化阶段
        3.1.1 古陆核的形成
        3.1.2 古陆核的裂解
    3.2 辽吉洋演化阶段
        3.2.1 辽吉洋俯冲
        3.2.2 辽吉洋闭合
        3.2.3 辽吉洋闭合后伸展
    3.3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阶段
    3.4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3.4.1 古亚洲洋俯冲
        3.4.2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
    3.5 古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3.5.1 福洞岩群
        3.5.2 年代学与同位素特征
        3.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5.4 岩浆源区
        3.5.5 成岩构造背景
第4章 典型矿区多学科综合调查
    4.1 典型矿区地质特征
        4.1.1 红旗岭
        4.1.2 漂河川
        4.1.3 长仁-獐项
    4.2 成岩-成矿时代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3.1 主量元素特征
        4.3.2 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4.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4.4 原生岩浆与岩浆演化
        4.4.1 岩浆源区性质
        4.4.2 岩浆熔融程度
        4.4.3 同化混染作用
        4.4.4 铂族元素亏损
    4.5 矿床成因
        4.5.1 成矿构造背景
        4.5.2 矿床成因
第5章 矿化信息提取与地球物理勘查
    5.1 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5.1.1 边界识别
        5.1.2 离散小波变换
        5.1.3 2.5 维人机交互式正反演
    5.2 多尺度深部地球物理勘查
        5.2.1 电磁法勘查
        5.2.2 井中地球物理勘查
    5.3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
    5.4 地球物理对岩浆通道识别
第6章 找矿模型及预测
    6.1 成矿模式
        6.1.1 红旗岭
        6.1.2 漂河川
        6.1.3 长仁-獐项
    6.2 综合找矿模型
        6.2.1 地质模型
        6.2.2 地球物理模型
        6.2.3 找矿评价指标
        6.2.4 找矿方向
    6.3 找矿预测
        6.3.1 红旗岭A级找矿远景区
        6.3.2 漂河川A级找矿远景区
        6.3.3 长仁-獐项A级找矿远景区
        6.3.4 六颗松B级找矿远景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蒙古及周边地区地壳结构和岩石圈热状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构造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蒙古及周边地区的研究现状
        1.3.2 地球物理方法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重力异常特征
    2.1 计算方法和资料
        2.1.1 计算方法
        2.1.2 使用资料
    2.2 误差分析
    2.3 分布特征
    2.4 重力异常分布与地震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力异常的小波多尺度分析
    3.1 小波多尺度分析
        3.1.1 计算方法
        3.1.2 小波分布特征
    3.2 功率谱分析
        3.2.1 计算方法
        3.2.2 功率谱分析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莫霍面的研究
    4.1 计算方法
    4.2 分布特征
    4.3 Moho面揭示的地球动力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结构的研究
    5.1 磁数据反演居里面
        5.1.1 磁异常分布
        5.1.2 磁异常反演居里面
    5.2 根据居里面反演大地热流数据
        5.2.1 地表热流分布
        5.2.2 方法原理
        5.2.3 结果分析
    5.3 岩石圈热结构
        5.3.1 计算方法
        5.3.2 岩石圈热厚度和壳幔热流比
        5.3.3 地壳不同深度热流值和温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构造条件
        2.2.1 地层条件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2.2.3 深部地质构造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2.4.2 水文地质特征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2.5.1 地壳运动形变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3.2.1 构造本底条件
        3.2.2 岩土地质条件
        3.2.3 人类主要活动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3.3.1 数据库的内容
        3.3.2 数据库的形式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5.2.1 评价方法概述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6.1.1 灾害风险理论
        6.1.2 研究方法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震源区重力三维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反演算法与理论模型计算
    2.1 引言
    2.2 基于块体生长模式的重力三维反演算法
        2.2.1 正演模型的建立
        2.2.2 反演算法
    2.3 理论模型反演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河—平谷地区三维密度结构反演
    3.1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
    3.2 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3.3 区域浅层三维反演计算
    3.4 区域浅层三维最优反演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九寨沟地震前典型密度变化反演
    4.1 九寨沟地震有关背景
    4.2 震前典型重力变化特征
    4.3 典型密度变化反演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CEPC选址区综合地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CEPC选址区情况
        1.2.2 国内CEPC选址区情况
        1.2.3 重大工程选址理论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1.5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大地构造位置
        2.2.2 区域地层
        2.2.3 区域构造演化史
第3章 基于遥感的断裂构造提取
    3.1 遥感数据源的选取
        3.1.1 Landsat-8 OLI影像
        3.1.2 GF-2 影像
        3.1.3 DEM数据
    3.2 图像预处理
        3.2.1 几何校正
        3.2.2 辐射校正
        3.2.3 图像裁剪与镶嵌
    3.3 图像增强处理
        3.3.1 彩色合成
        3.3.2 主成分分析
        3.3.3 图像融合
    3.4 基于遥感图像的断裂构造提取
        3.4.1 图像边缘检测及边缘连接
        3.4.2 LINE模块
        3.4.3 去除线性干扰与线性构造识别
第4章 构造稳定性分析
    4.1 断裂及其活动性
        4.1.1 依兰-伊通断裂
        4.1.2 敦化密山断裂
        4.1.3 东辽河断裂
        4.1.4 其他线性构造
    4.2 地震及其安全性
        4.2.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4.2.2 地震及安全性分析
    4.3 区域构造应力场
第5章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
    5.1 区域地壳特征
    5.2 区域重力特征
    5.3 三维地壳稳定性分析
        5.3.1 三维密度反演
        5.3.2 三维地质建模的核心技术
        5.3.3 研究区三维地壳稳定性分析
第6章 CEPC选址区综合地质评价
    6.1 评价原则与方法
        6.1.1 评价原则
        6.1.2 评价方法
        6.1.3 层次分析法
        6.1.4 评价单元划分
    6.2 综合地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6.2.1 评价因子选取及赋值
        6.2.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6.3 CEPC选址区综合地质评价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介绍
致谢

(9)巴东-秭归地区地壳密度反演及其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重磁三维反演理论
    2.1 重磁异常基本理论
        2.1.1 重力异常基本公式推导
        2.1.2 磁异常基本公式推导
    2.2 重磁反演概述
        2.2.1 反演基本概念
        2.2.2 三维反演基本方法
        2.2.3 三维反演的多解性
    2.3 三维约束反演原理
        2.3.1 模型目标函数
        2.3.2 数据拟合差
        2.3.3 深度加权约束
        2.3.4 方向平滑约束
        2.3.5 反演目标函数
        2.3.6 拉格朗日乘子法约束
        2.3.7 正则化参数选取
        2.3.8 共轭梯度算法
        2.3.9 三维约束反演流程
    2.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模型反演分析
    3.1 模型反演参数设置
        3.1.1 地下空间网格划分
        3.1.2 直立长方体模型
        3.1.3 复杂块体模型
    3.2 直立长方体模型反演
        3.2.1 长方体重力反演
        3.2.2 长方体磁化率反演
    3.3 复杂块体模型反演
        3.3.1 复杂块体重力反演
        3.3.2 复杂块体磁化率反演
    3.4 小结
第四章 三维反演结果及地质构造分析
    4.1 巴东-秭归地区地质背景
    4.2 巴东-秭归地区布格重力数据及预处理
    4.3 巴东-秭归地区航磁数据及预处理
    4.4 巴东-秭归地区地壳三维密度反演
        4.4.1 反演区域及各项参数
        4.4.2 地质约束信息
        4.4.3 三维反演结果及地质解释
    4.5 巴东-秭归地区磁化率反演
        4.5.1 磁化率约束信息及参数
        4.5.2 磁化率反演结果及地质解释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分析与结论
    5.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叠合盆地研究现状
        1.2.2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 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前震旦系
        2.2.2 震旦系
        2.2.3 古生界
        2.2.4 中生界
        2.2.5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演化
        2.3.1 扬子克拉通
        2.3.2 秦岭造山带
        2.3.3 龙门山构造带
        2.3.4 松潘-甘孜褶皱带
第3章 四川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3.1 盆地深部结构
        3.1.1 航磁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3.1.2 重力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3.1.3 岩石圈结构
    3.2 基底断裂分布
        3.2.1 一级基底断裂
        3.2.2 二级、三级基底断裂
    3.3 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3.3.1 基底的纵向分层结构
        3.3.2 基底的横向分块结构
        3.3.3 基底构造单元划分
    3.4 基底结构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第4章 四川盆地盖层结构及其叠合特征
    4.1 地震剖面基本地质特征
    4.2 不整合面识别与盖层结构
        4.2.1 关键不整合面识别及其特征
        4.2.2 构造层划分
    4.3 不同地质时期盆地原型
        4.3.1 震旦纪-志留纪(Z-S)盆地原型-克拉通裂陷盆地
        4.3.2 泥盆纪-中三叠世(D-T2~l)盆地原型-克拉通拗陷盆地
        4.3.3 晚三叠世早期(T_3x~1-T_3x~3)盆地原型-断陷盆地
        4.3.4 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T_3x~4-J)盆地原型-拗陷盆地
        4.3.5 白垩纪-第四纪(K-Q)盆地原型-前陆型盆地
    4.4 盆地叠合模式
第5章 四川盆地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
    5.1 基底控制盆地后期构造格局
        5.1.1 基底结构控制现今盆地宏观格局
        5.1.2 基底断裂活动控制盆内凹陷与隆起的发育
    5.2 基底控制上覆地层的古构造演化
    5.3 基底断裂对盖层沉积的控制作用
        5.3.1 基底断裂对龙王庙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5.3.2 基底断裂对长兴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华北北部均衡重力异常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的重力挠曲均衡背景与震前重力变化[J]. 胡敏章,郝洪涛,韩宇飞,赵云峰,刘金钊,郑兵,张新林,张毅,李忠亚,王嘉沛,汪健,尹鹏,吴云龙,韦进,吴桂桔. 地球物理学报, 2021(09)
  • [2]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研究进展——2020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综述[J]. 孙和平,孙文科,申文斌,申重阳,祝意青,付广裕,吴书清,崔小明,陈晓东. 地球科学进展, 2021(05)
  • [3]基于机器学习的集宁浅覆盖区钼多金属矿成矿预测与评价[D]. 武国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D]. 许志河. 吉林大学, 2020(03)
  • [5]蒙古及周边地区地壳结构和岩石圈热状态的研究[D]. 侯静. 云南大学, 2020(08)
  • [6]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7]震源区重力三维反演研究[D]. 张明辉.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0(01)
  • [8]CEPC选址区综合地质评价[D]. 刘继文. 吉林大学, 2020(08)
  • [9]巴东-秭归地区地壳密度反演及其构造特征研究[D]. 王泽.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0(01)
  • [10]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D]. 李洪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华北北部平衡重力异常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