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杨雅蓉[1](2021)在《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研究》文中指出云南滇中新区是全国第15个国家级新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是云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全省经济核心增长极,是辐射带动滇中乃至全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云南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与也设立滇中新区重要意义、滇中新区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协同一致,又好又快地实现滇中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招商引资长期以来作为地方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是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工作。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本文结合滇中新区的区域特点和发展优势,探索招商引资过程中企业需要的扶持政策、政策环境以及政府提供的服务,通过调查、实践、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更好地提升滇中新区招商引资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择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整理,在参考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情况为研究对象。其次对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进行介绍,梳理了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出台背景、政策内容及政策执行目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分析研究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情况现状及成效,从政策执行的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对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调查情况,运用史密斯模型,从政策本身、执行主体、目标客体、政策环境四个因素对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力度,理顺机构职责、大力培养招商人才、推动招商专业化和产业化,精准招商、加强监管,完善城市功能、建立公平市场秩序和优化营商环境四个方面着手,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促进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有效执行、促进新区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王文熹[2](2019)在《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大气污染已经逐渐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然而,在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治理过程中,却面临着大气污染物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绿色发展的重要趋势下,如何制定更为精准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方案,降低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环境学习曲线科学地描述了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环境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工业大气污染物的减排潜力,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本文首先界定了环境学习曲线的基本概念,借助于生产函数及传统学习曲线,证明了环境学习曲线在理论上的存在性和合理性,并分析了环境学习曲线的三个特点。从强度效应和替代效应入手,分析了环境学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四个研究问题,即环境学习曲线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问题、环境学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作用路径问题、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与下降潜力问题、工业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潜力测度与变化趋势问题,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法检验了环境学习曲线与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关系。首先,以环境学习曲线的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环境学习曲线的计量模型,并利用我国各地区的工业面板数据验证了环境学习曲线的存在性。其次,从总体和区域两个方面分析了环境学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最后,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环境学习的作用路径,即环境学习如何影响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研究表明,环境学习与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干中学、研发中学及引进中学与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环境学习的增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具体来说,最先达到拐点的是东部,其后依次为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干中学、研发中学及引进中学均会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促进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干中学和引进中学均会通过能源结构影响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但是由于干中学和引进中学对能源结构的锁定效应使得该路径下的影响系数为正值。构建了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的模型。在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测度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工业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潜力的测度模型。通过以上模型的建立,分别对我国总体及各地区的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下降潜力值及总量减排的潜力值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及各地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下降空间为26.5%--33.5%。其中,北京、上海、海南、辽宁和黑龙江(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最小的5个省份。山西、河南、江西、湖北和陕西(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最大的5个省份。东部地区的省份,如河北和山东是我国工业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潜力较大的地区。构建了基于工业产出、环境学习、环境规制、工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要素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情景。按照环境规制强度以及工业产出发展水平,将各种要素的预测状态组合成六种不同的发展情景,即BAU情景、BSE情景、LWE情景、LSE情景、HWE情景和HSE情景。根据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下降潜力和总量减排潜力公式,对各省份六种不同情景下的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和总量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六种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下降潜力和总量减排潜力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LSE情景、HSE情景、BSE情景、HWE情景、BAU情景和LWE情景,也就是说降低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有赖于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我国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较大的区域为中西部地区。山西、湖北、河北、江苏、山东、河南、贵州、福建、湖南和广西等地区是我国工业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潜力较大的地区。在BAU情景、LWE情景和LSE情景下,山西省的总量减排潜力无论是从减排幅度还是减排比例方面来说都是最大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对策,用以促进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王治杳[3](2019)在《房地产企业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设计质量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建筑工业化的政策要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成为了建筑产业的下一个重点。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钢筋混凝土仍将是我国建筑业的主要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采用的主要形式将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本文通过总结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我国的早期应用经验,总结出装配式建筑市场应用的最大障碍是保证建筑质量。上海地区作为国内价值高地,对于住宅质量要求高、容错低,质量要求一向是住宅质量的底线要求。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新兴产物,如何对其进行质量管理,成为了上海地区各房地产公司面临的严峻挑战。通过本文分析,控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首先要控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的质量,而质量控制的第一步就是管理好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的质量,其中构件设计质量关乎到构件的生产、安装和使用,对于整体建筑的质量影响巨大。目前,各地产公司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的设计先行、设计优先视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因此,构建一套合理的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设计质量管理方法,对于房地产企业有着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质量管理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运用,并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提出适用于混凝土装配式构件的设计质量管理方法。文章结构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研究了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情况,明确设计质量管理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的重要意义。第二章研究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的技术和管理特点,结合上海地区住宅需求,明确了设计质量管理对象的特点。第三章介绍引入了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为定量评价设计质量提供依据。第四章针对住宅类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提出了设计质量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流程、管理对象、管理办法。第五章结合工程实例,演示了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设计质量管理办法的运用,以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后续工程的设计质量管理提供探索经验。通过本文研究,创新性提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设计管理体系。本文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结合管理学理论知识,总结出科学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摒弃管理学研究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强调以工程应用为出发,减少对于专业技术研讨。本文对于设计质量管理的研究依托于多年房地产行业设计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结合最新装配式构件的科学技术特点,工程和管理研究具有专业性。在设计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装配式建筑的难点特点,结合工程人员经验与实际工程案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以公司工程案例作为验证管理体系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的手段,为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应用基础。
占炜[4](2016)在《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学界对中国近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有一定的重视,在设计史认识和研究方法领域的探讨甚为活跃,也出现了一些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专着。但从国内检索出该领域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专题研究的深入程度等状况可以看出,学界对以工业产品为中心的近代设计研究不足,近代设计史相关研究着作中对工业设计的论述也偏少,关于我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的研究还是零星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中国近代工业是在西方国家影响下发生的,其发展经历了由沿海到内陆不断深化、加剧的过程。中国近代工业并不是依靠自身技术变革或产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主动调整,而是传统的自然经济对西方先进生产方式侵入的被动回应。中国近代工业设计与近代工业是共时发展的,中国近代工业“被动”发生下的“主观性”和“跳跃性”模式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颇深,总体上说,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呈现出一种失衡性、依附性和被动性的发展特征。根据近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特点,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和停滞期。技术、商业和人文恰是设计本体中需要思考的三种关键要素,本文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界定为三条:技术进步、商业利权和人文启蒙。这也可以理解为从三个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条线索并不是平行对等的,三者间存在着依次递进的关系:技术进步在工业设计发展之初的作用显着,其关键作用贯穿于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全过程;商业利权是工业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得以广泛重视,有效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繁荣;作为一种修正力量,人文思想则是工业设计反思层面的考量,这种考量使工业设计发展逐渐迈向成熟。技术是工业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国家政策和企业行为都以实现技术的进步为目标,这期间未有完全独立的设计现象,设计师也没有成为独立的职业。在近代,作为后进国家的中国一直将技术当成工业发展的核心,要缩小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技术发展是关键。本文将技术进步界定为“主干线”,该线索的论述更多是关注工业设计实践领域的事件和问题,是以一种微观视角对工业设计现象和行为进行考察。技术是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基础,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行为以“功效”为逻辑,设计往往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的生存需求。本文技术进步线索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广泛考察了国家战略性工业和民用工业。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包括产品标准化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在中国近代,商业作为一种启蒙思想是伴随技术进步一起发展的。近代早期国家战略工业的发展,对技术引进和企业运作的商业化思考不足,这也使得相关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动力,这种现象直到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才有所改观。因近代商业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程度较技术的低,笔者将商业利权线索界定为“辅助线”,但这种界定并不否认近代商业线索的重要性。商业利权下的相关论述更关注工业设计发展中的策略问题,是以中观视角对工业设计发展的考察。商业竞争是工业设计发展繁荣的刺激因素,在此逻辑下,国家以促成利权、企业以追求利益为目标。本文商业利权线索的近代工业设计考察从政府、企业和相关中间组织三个层面展开。政府举办博览会、发起国货运动旨在促进本土工业产品的发展;国家战略工业企业在商业利权思想下改革重组,在华的外国企业重视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在此压力下,民营企业开始利用民族情感进行产品品牌建设和视觉推广;行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等相关中间组织也为抵制洋货,促进本土产品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工业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近代以来,政府颁布多部法律激励产品设计创新和规范品牌商标制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工业设计发展共时演进。人文思想对工业设计实践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因工业设计物(洋货)深度介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其传播和使用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扩展了民众的视野,促进民众思想上的开明、开化,这使得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思想启蒙有反向作用。该线索是将工业设计发展投射至人文社会中的宏观考察,因此,本文将人文启蒙线索界定为“投影线”。人文性思考是对工业设计整体发展的一种反思,其中夹带着对工业设计多层面的理想和期许,是使工业设计自我修复、迈向成熟的力量。人文思想在近代工业设计实践中有若干表征:理性思想启蒙下近代工业产品的实用主义倾向,民众审美观念变化下产品风格的变迁,文化碰撞下中西产品风格的融合;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维的形成,外来器物广泛使用促进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城市公共交通等为大众的设计促进社会的民主意识,自行车、缝纫机等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从产品(技术)引进、仿制到融合、创新,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走出了特殊路径。近代早期产品技术引进运行效率低下和缺乏持续性,近代社会机制中缺乏“再创造”的动力,这些因素使得近代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大打折扣;随着商业利权思想的深入,设计实践开始从“重商”发展到“重调查”,设计战略从政府政策扶持走向企业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这些都映射出工业设计的某些进步。在“效益”的追求下,技术进步和商业利权两条线索在工业设计发展中走向结合是必然的;由于近代特殊的国情,民族情感对工业设计的利权行为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在商业利权思想下,当时前卫的艺术和美学思想(形式)得以在设计中广泛传播。技术、商业、人文在工业设计发展初期以一种独立线索形式加以考量是为了理清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问题根源,其对当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借鉴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工业设计被认为是融合技术、商业、人文(美学)的一种重要介质,是人类走向诗意生活的推动力,此时,技术、商业、人文线索(逻辑)或将走向统一。
肖磊[5](2015)在《化工企业技术引进过程中的标准化审查》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近年来环境的安全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化工企业在这方面也在不断的采取措施,许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但引进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企业在技术引进过程中的标准化的审查制度。
郑成功[6](2013)在《日本国家创新体系(NIS)经验与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稳定增长时期,经济发展虽已取得了显着成就,但是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技术进步贡献率比较低、对外科技依存度过高等。基于现实压力和长远思考,我国开始逐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回眸近半个世纪国家关于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看到1978年是我国开始着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起始年份。1999年,江泽民同志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确定为国家战略。2006年,我国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2010年,胡锦涛主席强调了科技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依靠科技力量是根本,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所在。在全球化时代,我国要想更快、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放眼世界,掌握国际动态,学习国际经验。美国在开放式创新模式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功,欧洲各国积极加强合作,并且在设计国际标准和营造创新制度环境方面值得我国学习。但是,如果从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日本作为赶超国家与我国的发展背景更为相似,而且日本由“技术革新”大国到“创新滞后”,再到“创新力量积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因此系统研究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对于还未走出基础研究困境、模仿跟踪多、创新突破少、关键领域原始性创新不足、且正在试图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一个蓝本和参照。本论文在创新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理论框架下,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推理与演绎相结合、比较制度分析、历史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涉及日本建设NIS的历史演变过程、国际国内背景、制度创新构筑者——政府、知识创新源头——大学、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及NIS核心产学联盟、产学官联盟等,研究内容涵盖了日本NIS架构的特点、发展现状、成效、不足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五个方面:(1)战后日本经历了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反求工程和模仿式创新过程。此后日本将技术立国作为国家战略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日本又将技术立国战略升格为科技创造立国战略。(2)日本NIS中各创新主体均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体制和科技基本计划审议机制,完善了知识产权和研发体制,建立了科技法律体系,为NIS提供了制度基础。大学的作用表现在不断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研发能力方面。企业的作用表现在集研发、生产与技术引进为三位一体,此外,企业具有隐性知识、构筑竞争的组织能力、内外联动时时创新、JIT和TQC生产管理创新等经验。日本企业创新面临着独立主义向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转型。在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方面,日本制定了国家技能鉴定制度。(3)日本产学联盟模式丰富多样,独具特色,既有共同研究、受托研究、捐助讲座、大学衍生企业、就业体验和技术转移等六种基本模式,又不断创新了企业联合体、技术指导、科学训练营、全面协议、会员制和学生参与等新模式。日本多元化的产学联盟在“官”之主导下更为活跃。另外,利用三重螺旋理论分析日本产学官联盟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到目前日本企业与大学开展的共同研究进展很快,大学也在积极创办衍生风险企业,承担了市场化知识生产职能,政府在此过程中由“支援”向“促进”转型。(4)实证测度了日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绩效。收集世界25个主要国家2008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创新基础设施、创新投入水平、创新潜能、创新产出水平等四项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出日本属于国家创新水平最高的组别中,日本的综合得分排名位于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之后,位居世界第5位。(5)日本NIS的主要经验有日本政府高度重视NIS,企业积极推行信息化,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迅速,研发投入和技术贸易居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日本在技术转移、信息化水平、基础研究水平、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国际化、应用IT技术方面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日本还存在着对开放式创新认识不足和进程缓慢等问题。本论文的创新性贡献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研究NIS具有理论性。本论文注意运用发展成熟和处于学术前沿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丰富了相关理论。主要运用了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与哈肯的协同论,分析了日本NIS的架构与运行机理,运用切萨布鲁夫的开放式创新理论考察了日本由传统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型,运用埃兹科维茨的三重螺旋理论解析了日本产学官联盟的最新进展,在研究日本NIS方面具有理论性的创新贡献。二是研究NIS的对象具有新意。以某个国家的NIS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大难度,主要是该选题的系统性和各要素难以把握。迄今为止,关于新时期专门针对日本NIS的研究,日本学者没有专门的着书立说。虽然有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弗里曼的研究,但是弗里曼的研究是对日本20世纪80年代前NIS的研究。而本论文以21世纪日本NIS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具有新意。三是研究日本NIS的系统性方面有创新。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日本NIS,采用“总——分——总”的研究思路,首先对NIS进行文献综述,其次,对NIS的各个主要构成要素政府、大学、企业、技能人才进行研究,并使用了翔实、最新的来自一手的数据和文献进行分析。最后,对NIS进行总括性的研究,研究了NIS的核心产学联盟和产学官联盟,并提炼了日本迄今为止NIS的经验与不足之处。四是实证研究日本NIS的方法方面有创新。本论文采用规范的统计学中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测度了日本的NIS发展水平。弄清了日本NIS各种发展经验与不足之下的NIS发展水平。最后,本论文通过研究日本NIS建设得出了对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借鉴与启示:我国应加强政府对产学联盟的主导作用,突破传统模式,创新产学联盟新模式,提倡产学联盟的开放式创新理念,加强产学联盟的知识产权保护,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联盟,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移,鼓励产学共同研究,支持大学创办衍生风险企业。
蒋兵[7](2011)在《装配型企业外部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部技术获取是我国装配型企业技术发展的有效方式。但是,持续的外部技术获取并没有使我国企业建立起支撑产业技术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如何更好的利用外部技术获取实现企业技术发展己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此,本论文以我国装配型企业的外部技术获取为研究对象,从技术知识观视角引入技术知识转化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外部技术获取对企业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如下:首先,本论文界定了装配型企业的技术构成,提出了我国企业基于外部技术获取的技术追赶路径,在此基础上从技术知识观出发界定了我国企业的外部技术获取,并通过技术知识的转化媒介系统划分了技术知识的转化形式。研究认为我国企业的技术追赶是从产品架构技术到核心元件技术再到产业基础技术的核心技术链逆向构建。在上述过程中,外部技术获取加快了企业技术追赶,是技术知识转化的过程。由技术知识转化媒介,可以将技术知识转化界定为编码知识转化、内隐知识转化和物化知识转化三种形式。其次,本论文研究了我国企业的产品架构技术获取,在界定产品架构技术获取的技术内容和获取方式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揭示了产品架构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的作用机理,并实证验证了技术知识转化对产品架构技术获取的促进作用。研究认为产品架构技术获取是对终端产品系统开发技术和生产装配技术的技术知识转化,由此形成了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设备工装和生产操作的技术知识积累,对外部产品架构技术的技术引进和技术改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再次,本论文研究了我国企业的核心元件技术获取,在界定核心元件技术获取的技术内容和获取方式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揭示了核心元件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的作用机理,并实证验证了技术知识转化对核心元件技术获取的促进作用。研究认为核心元件技术获取是对核心元件研发设计技术和生产制造技术的技术知识转化,由此形成了元件开发、工艺设计、设备工装和生产操作的技术知识积累,对外部核心元件技术的技术引进和技术改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本论文研究了我国企业的产业基础技术获取,在界定产业基础技术获取的技术内容和获取方式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揭示了产业基础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的作用机理,并实证验证了技术知识转化对产业基础技术获取的促进作用。研究认为产业基础技术获取是对产业基础技术创新发展和应用开发的技术知识转化,形成了前沿的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新兴的元件开发、产品开发的技术知识积累,对外部产业基础技术的前沿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唐金彬[8](2004)在《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标准化工作应对措施》文中提出 我国加入 WTO 已跨进第三年。按入世承诺,今年开始我国许多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我国企业将与大举入境的全球企业,特别是跨国巨头在家门口展开平等的竞争。这种竞争体现在产品品牌、质量、价格和服务等诸多方面,其焦点是要冲破贸易技术壁垒,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
李晔频[9](2004)在《项目管理在化工技术引进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但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技术引进是企业提高技术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手段,因此对这一领域,尤其是化工行业的技术引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说明化工行业的技术引进项目应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才能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并为企业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本文借助于统计数据的分析指出技术引进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国国有中小型化工企业在其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部分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就此提出本文的观点:“项目管理”是这些企业技术引进项目成功实施的核心理念与科学方法。 其次,基于项目与化工行业技术引进项目的共同特点及二者在生命周期上的吻合,本文作者提出项目管理运用于化工行业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并建立了化工企业技术引进项目管理生命周期初级模型;同时,通过分析指出项目管理的诸多优点恰好可以科学地解决化工行业技术引进项目存在的突出问题。 再次,作者为化工行业技术引进生命周期建立了新的技术引进工作任务流程,依次介绍了各阶段所运用的主要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并以某化工企业运用项目管理成功进行技术引进的案例对本文的核心论点进行实证。 最后,本文提出了化工行业技术引进后管理的重要性,并对本文已建立的生命周期初级模型进行延伸处理,得到一个更符合未来竞争环境下的技术引进生命周期模型,提出技术引进后管理工作的纲要性建议。
杨洋[10](2004)在《引进项目标准化工作浅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技术引进是加快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任何国家的技术发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它是指通过技术贸易、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技术援助、合作经营、转包生产等方式,从国外引进某种技术的活动。在当前科技革命的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际间技术交流的范围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技术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谈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国家级新区 |
二、招商引资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政策执行理论 |
二、史密斯模型 |
第二章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概述 |
第一节 云南滇中新区概况 |
一、区位条件优越 |
二、科教创新实力较强 |
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
四、区域综合承载能力较高 |
五、对外开放合作基础良好 |
第二节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内容 |
一、政策层级 |
二、政策类别 |
第三节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目标 |
一、经济发展目标(2015 年至2020 年) |
二、产业发展目标(2015 年至2020 年) |
三、环境建设目标(2015 年至2020 年) |
第三章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现状及成效 |
第一节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现状 |
一、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 |
二、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 |
三、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
第二节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成效 |
一、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
二、区域经济较快发展 |
三、产业培育成效显着 |
四、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
第四章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的问题及分析 |
第一节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情况调查研究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第二节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一、招商引资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 |
二、招商引资执行主体存在的问题 |
三、招商引资政策目标群体存在的问题 |
四、政策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制定存在缺陷 |
二、政策执行主体执行不力 |
三、目标群体观念存在偏差 |
四、政策环境存在短板 |
第五章 优化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的对策 |
第一节 国家级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成功经验借鉴 |
一、国家级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二、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成功经验总结 |
第二节 完善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的建议 |
一、基于理想化的政策为维度 |
二、基于执行主体的维度 |
三、基于目标群体的维度 |
四、基于政策环境的维度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情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2)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环境学习曲线的研究 |
1.2.2 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测算研究 |
1.2.3 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大气污染物减排的保障措施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理论分析 |
2.1 环境学习曲线的概念与特征 |
2.1.1 环境学习曲线的概念 |
2.1.2 环境学习曲线的特征 |
2.2 环境学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影响分析 |
2.2.1 环境学习的强度效应 |
2.2.2 环境学习的替代效应 |
2.3 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逻辑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学习曲线的实证检验 |
3.1 环境学习曲线模型的设定与检验 |
3.1.1 环境学习曲线的计量模型设定 |
3.1.2 变量测度 |
3.1.3 数据来源 |
3.1.4 模型检验 |
3.2 环境学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程度分析 |
3.2.1 总体分析 |
3.2.2 分地区分析 |
3.3 环境学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作用路径分析 |
3.3.1 环境学习作用路径分析的依据 |
3.3.2 环境学习作用路径的实证模型构建 |
3.3.3 实证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测度 |
4.1 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择 |
4.1.1 基本模型的构建 |
4.1.2 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的测度指标 |
4.1.3 工业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潜力的测度指标 |
4.2 变量的测度和数据说明 |
4.2.1 变量的测度 |
4.2.2 数据来源 |
4.3 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
4.3.1 模型检验 |
4.3.2 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测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情景分析及对策研究 |
5.1 情景分析的步骤及基本要素 |
5.1.1 情景分析的步骤 |
5.1.2 情景分析的基本要素 |
5.2 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情景分析 |
5.2.1 工业产出量及环境学习情景 |
5.2.2 环境规制、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与工业结构情景 |
5.2.3 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情景组合 |
5.3 不同情景下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3.1 BAU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3.2 BSE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3.3 LWE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3.4 LSE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3.5 HWE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3.6 HSE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4 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对策研究 |
5.4.1 协调核心区域和非核心区域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 |
5.4.2 实现环境规制与工业经济发展的协同 |
5.4.3 提升技术学习的绿色偏向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房地产企业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设计质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建筑的历史背景 |
1.2.2 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前景 |
1.2.3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研究 |
1.2.4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 |
1.2.5 新兴数字化技术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能力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在设计与管理上的特点 |
2.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主要特点 |
2.1.1 我国早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特点 |
2.1.2 国外发达国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特点 |
2.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特点 |
2.2.1 成本管理 |
2.2.2 质量管理 |
2.2.3 进度管理 |
2.2.4 安全管理 |
2.2.5 总体评价 |
2.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上海地区的应用 |
2.3.1 上海地区的建筑需求 |
2.3.2 上海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技术实践 |
2.3.3 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
2.4 上海地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主要管理对策 |
2.5 本章小结 |
3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理论方法 |
3.1 现浇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 |
3.1.1 设计质量定义 |
3.1.2 设计质量管理工作内容与特点 |
3.1.3 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管理 |
3.1.4 建设单位的设计质量管理 |
3.2 设计质量评价方法 |
3.2.1 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制度 |
3.2.2 AHP层次分析法 |
3.3 本章小结 |
4 住宅类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设计质量管理 |
4.1 住宅类混凝土装配式构件的设计特点 |
4.2 装配式构件设计的组织形式 |
4.3 定义合格装配式设计图纸的质量需求 |
4.3.1 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 |
4.3.2 对审查项进行重要性排序 |
4.3.3 装配式设计质量管理流程 |
4.4 施工单位的设计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
5.1 案例概况 |
5.1.1 总体概况 |
5.1.2 装配式技术运用概况 |
5.2 评选设计单位 |
5.2.1 参评设计单位概况 |
5.2.2 建立AHP层次分析法模型 |
5.3 案例设计质量管理 |
5.3.1 装配式构件设计前期质量管理流程 |
5.3.2 装配式构件设计质量管理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附件一:装配式构件图纸错漏问题汇总表 |
附件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题的界定和说明 |
1.3.1 地域与时间的界定 |
1.3.2 工业设计概念的界定 |
1.3.3 本文考察的重点领域 |
1.3.4 研究视角的界定 |
1.4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4.1 同类研究 |
1.4.2 相关研究 |
1.5 本文的史料来源 |
1.5.1 基本史料来源 |
1.5.2 相关史料来源 |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难点 |
1.7.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概况及线索界定 |
2.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 |
2.1.1 中国近代工业发生的地域分布及演变 |
2.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典型特征 |
2.1.3 中国近代社会消费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
2.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特点 |
2.2.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失衡性发展 |
2.2.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依附性发展 |
2.2.3 中国近代工业和设计的被动性发展 |
2.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史学地位及阶段划分 |
2.3.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史在中国设计史中的地位 |
2.3.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划分依据 |
2.3.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四个阶段的发展特征 |
2.4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及结构 |
2.4.1 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 |
2.4.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条线索及结构关系 |
2.4.3 线索的定位及关键信息界定 |
第3章 主干线——技术进步线索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
3.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技术逻辑与技术力量 |
3.1.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逻辑关系 |
3.1.2 影响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技术背景及技术形态 |
3.1.3 促进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两股技术力量 |
3.2 国家战略性工业技术进步下的产品研制和创新 |
3.2.1 制造、化学等技术进步下的枪炮研制 |
3.2.2 造船技术进步驱动下的现代轮船设计 |
3.2.3 技术进步下近代陆空交通工具的发展 |
3.3 民用工业技术进步驱动下的产品研制与创新 |
3.3.1 木材加工技术进步下家具设计 |
3.3.2 民营机器技术进步及产品设计 |
3.3.3 技术进步下纺织、服装的设计和创新 |
3.4 技术驱动下工业设计发展的关键问题 |
3.4.1 产品生产制造中的标准化 |
3.4.2 技术和创新人才需求的解决对策 |
第4章 辅助线——商业利权思想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
4.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商业逻辑和行为层次 |
4.1.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商业利权逻辑 |
4.1.2 中国近代的商业观念转变与商业环境 |
4.1.3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层次行为 |
4.2 政府行为——从博览会到国货运动 |
4.2.1 清末政府为推销国产商品举办的商业展会 |
4.2.2 民国时期政府主导的国货运动 |
4.3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企业行为 |
4.3.1 利权思想下国家战略性工业的改革 |
4.3.2 新产品的引入与本土化发展 |
4.3.3 企业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 |
4.3.4 中国近代民族品牌创立及其视觉化策略 |
4.4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中间组织行为 |
4.4.1 行会行为——中间组织的初始形态 |
4.4.2 同业公会——企业与市场间的桥梁 |
4.4.3 商会——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 |
4.5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产业政策 |
4.5.1 政府的设计创新激励机制 |
4.5.2 政府的产品商标制度 |
第5章 投影线——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人文启蒙的交织演进 |
5.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人文线索的界定及两者关系 |
5.1.1 西方工业设计史中的人文思想视角 |
5.1.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思想启蒙和人文环境 |
5.1.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人文启蒙的相互促进 |
5.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人文思想的若干表征 |
5.2.1 理性思想启蒙与实用性产品设计 |
5.2.2 审美观念改变下设计形式的变迁 |
5.2.3 中西文化碰撞下产品风格的融合 |
5.2.4 艺术自由沁入设计之中 |
5.2.5 基于民族情感的传统符号再生 |
5.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的积极影响 |
5.3.1 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想启蒙 |
5.3.2 外来器物促进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 |
5.3.3 近代城市公共交通促进社会民主意识 |
5.3.4 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促进社会公平 |
第6章 余论 |
6.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各线索的关键问题剖析 |
6.1.1 从引进、仿制到改良、创新——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路径 |
6.1.2 早期技术进步下产品研制和创新的局限 |
6.1.3 中国社会机制缺乏“再创造”的动力——以西方为参照 |
6.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的互动 |
6.2.1 技术逻辑与商业逻辑在工业设计中的结合是一种必然 |
6.2.2 三条线索走向统一——亦或是一种思考 |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化工企业技术引进过程中的标准化审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引进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2 技术引进的概念和意义 |
3 引进技术的标准化审查主要内容 |
4 标准化审查的注意事项 |
5 标准化审查的原则性要求 |
(6)日本国家创新体系(NIS)经验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境外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实证研究综述 |
1.4 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性贡献 |
第2章 概念释义与NIS 理论框架 |
2.1 概念释义与辨析 |
2.1.1 国家创新体系界定 |
2.1.2 技术创新概念 |
2.1.3 概念辨析 |
2.2 NIS的理论基石与模式 |
2.2.1 亚当·斯密与马克思的理论萌芽 |
2.2.2 STI、线性与链环模型理论 |
2.2.3 创新主体相关的创新理论 |
2.2.4 埃兹科维茨的三重螺旋理论 |
2.2.5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与哈肯的协同论 |
2.2.6 切萨布鲁夫的开放式创新理论 |
2.3 NIS理论的硬核与保护带 |
2.3.1 NIS的理论硬核 |
2.3.2 NIS理论保护带 |
2.4 NIS理论的结构体系 |
2.4.1 伦德瓦尔的NIS结构体系观 |
2.4.2 国内学者的NIS结构体系观 |
2.4.3 日本的NIS结构体系实例 |
第3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与背景 |
3.1 技术改造到创新立国的历史嬗变 |
3.1.1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NIS初具雏形 |
3.1.2 战后经济恢复期:从技术改造到技术引进 |
3.1.3 经济高速与稳定增长期:技术立国战略 |
3.1.4 平成经济萧条期:科技创造立国战略 |
3.2 推动日本构建NIS的国际背景 |
3.2.1 竞争时代、模块化与新兴经济体 |
3.2.2 美国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动向 |
3.2.3 欧洲科技创新体系环境的变化 |
3.3 促进日本建设NIS的国内背景 |
3.3.1 赶超时代向后赶超时代转型 |
3.3.2 日本需要尽快恢复经济活力 |
3.3.3 推进绿色创新与生活创新 |
3.3.4 对日本产学官联盟的微词 |
3.3.5 日本民族自强的文化意识 |
第4章 日本制度创新的构筑者:政府部门 |
4.1 日本政府科技创新推进体制 |
4.1.1 日本科技政策演进简要回顾 |
4.1.2 日本科技创新体制机能的强化 |
4.1.3 科技基本计划审议机制与效果 |
4.2 日本政府的科技法律体系 |
4.2.1 日本的科技法律制度体系 |
4.2.2 《科学技术基本法》的制定 |
4.2.3 促进知识产权化的法律制度 |
4.3 日本政府的研发体制改革 |
4.3.1 研发体制改革设想 |
4.3.2 振兴基础科学研究 |
4.3.3 研发机构独法化改革 |
4.3.4 研发资金的制度改革 |
第5章 日本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的源头:大学 |
5.1 强化大学的知识创新与研究能力 |
5.1.1 日本研究型大学历史回溯 |
5.1.2 强化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
5.1.3 提高大学的研究开发能力 |
5.2 日本大学技术转移的体制与模式 |
5.2.1 构筑大学技术转移管理体制 |
5.2.2 大学技术转移的运作模式 |
5.2.3 日本大学技术转移的效果 |
5.3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的发展 |
5.3.1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类型 |
5.3.2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制度 |
5.3.3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进展 |
第6章 日本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承担者:企业 |
6.1 日本企业创新的总体特点 |
6.1.1 日本企业创新源于赶超经济 |
6.1.2 研发、生产与技术引进结合 |
6.1.3 隐性知识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
6.1.4 鲜有原始性创新的种种质疑 |
6.2 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创新 |
6.2.1 构筑竞争的组织能力 |
6.2.2 内外联动的时时创新 |
6.2.3 日本企业生产管理创新 |
6.2.4 管理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
6.3 日本企业创新的研发活动 |
6.3.1 企业承担主要研发经费 |
6.3.2 企业研发重视应用开发 |
6.3.3 企业研发组织体制健全 |
6.4 独立主义向开放式创新模式转型 |
6.4.1 大企业的“独立主义” |
6.4.2 垂直统合型创新案例:丰田公司 |
6.4.3 封闭式创新模式并不绝对 |
6.4.4 线性创新模式日渐落伍 |
6.4.5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端倪 |
6.5 日本企业创新模式转型评论 |
第7章 日本技术创新的传承者:技能型人力资本 |
7.1 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的学校教育 |
7.1.1 学校培育模式的实用性 |
7.1.2 学校培养模式的高学历化 |
7.2 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的企业教育 |
7.2.1 在职培训模式 |
7.2.2 脱产训练模式 |
7.2.3 自我开发模式 |
7.2.4 函授课程模式 |
7.2.5 企业中的轮岗制 |
7.3 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的政府支持 |
7.3.1 建立分担促进机制 |
7.3.2 制定帮扶鼓励政策 |
7.3.3 与行业协会合作办学 |
7.3.4 营造尊重和重视的氛围 |
7.3.5 制定国家技能鉴定制度 |
第8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创新主体联盟 |
8.1 日本产学联盟的多元化模式 |
8.1.1 日本产学联盟的基本模式 |
8.1.2 日本产学联盟的创新模式 |
8.2 日本产学联盟模式的新进展 |
8.2.1 共同研究模式规模扩大 |
8.2.2 受托研究模式规模下降 |
8.2.3 大学衍生企业取得成效 |
8.2.4 就业体验实施率增幅显着 |
8.2.5 大学技术转移项目增加 |
8.3 日本产学官联盟的三重螺旋模式 |
8.3.1 日本产学官联盟的界定 |
8.3.2 日本对产学官联盟认识的深化 |
8.3.3 “产”在三重螺旋模式的跨边界行为 |
8.3.4 “学”在三重螺旋模式的跨边界组织 |
8.3.5 “官”为三重螺旋模式提供创新环境 |
8.4 日本创新主体联盟的评论 |
8.4.1 日本产学模式多元化成效显着 |
8.4.2 产学模式处于“官”的主导之下 |
8.4.3 中小企业的产学联盟更为活跃 |
8.4.4 开放式创新联盟已初露端倪 |
8.4.5 日本产学联盟尚存在的问题 |
8.4.6 日本产学官三重螺旋模式的不足 |
第9章 日本国家创新水平评估: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法 |
9.1 国家创新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9.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9.1.3 构建创新水平指标体系 |
9.2 国家创新水平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
9.2.1 主成分分析方法 |
9.2.2 聚类分析方法 |
9.3 日本国家创新水平的实证评估 |
9.3.1 创新水平指标相关系数矩阵 |
9.3.2 方差检验创新水平指标 |
9.3.3 因子提取创新水平指标 |
9.3.4 创新水平指标的因子命名 |
9.3.5 创新水平指标主成分得分 |
9.3.6 创新水平指标的聚类分析 |
9.4 日本国家创新水平的评估结果 |
第10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经验与启示 |
10.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成就与经验 |
10.1.1 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 |
10.1.2 日本企业积极推行信息化 |
10.1.3 日本信息化迅速发展 |
10.1.4 研发投入居世界领先水平 |
10.1.5 技术贸易居世界领先水平 |
10.1.6 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 |
10.2 比较中显现日本NIS建设的不足 |
10.2.1 技术转移与美国差距显着 |
10.2.2 日本信息化水平仍落后于美国 |
10.2.3 日本的基础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
10.2.4 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国际化水平低 |
10.2.5 日本在应用IT技术方面的欠缺 |
10.2.6 认识与推进开放式创新不足 |
10.3 日本NIS建设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
10.3.1 借鉴日本产学联盟经验的启示 |
10.3.2 借鉴日本产学官联盟经验的启示 |
10.3.3 借鉴日本NIS发展战略的启示 |
10.4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5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7)装配型企业外部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装配型企业的技术发展研究 |
2.1.1 产业技术发展的创新过程 |
2.1.2 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追赶 |
2.2 外部技术获取研究 |
2.2.1 技术与技术能力 |
2.2.2 外部技术获取的概念和动态过程 |
2.2.3 外部技术获取的方式和影响因素 |
2.3 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研究 |
2.3.1 知识概念、分类和载体 |
2.3.2 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的概念 |
2.3.3 知识转移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
2.3.4 知识转化的过程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装配型企业的外部技术获取研究 |
3.1 装配型企业的技术构成和知识特征 |
3.1.1 装配型企业的技术构成 |
3.1.2 装配性企业技术的知识特征 |
3.2 外部技术源及获取方式 |
3.2.1 外部技术源 |
3.2.2 外部技术获取方式 |
3.3 外部技术获取中的技术知识转化 |
3.3.1 技术知识的转化媒介 |
3.3.2 技术知识的转化形式 |
3.4 本章小结 |
4 产品架构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研究 |
4.1 产品架构技术获取 |
4.1.1 产品架构技术获取的内容和方式 |
4.1.2 面向产品架构技术的系统集成 |
4.1.3 典型案例分析 |
4.2 产品架构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作用机理 |
4.2.1 产品架构技术引进的技术知识转化作用机理 |
4.2.2 产品架构技术改进的技术知识转化作用机理 |
4.2.3 典型案例分析 |
4.3 产品架构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实证分析 |
4.3.1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
4.3.2 研究设计 |
4.3.3 研究变量的信效度分析 |
4.3.4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核心元件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研究 |
5.1 核心元件技术获取 |
5.1.1 核心元件技术获取的内容和方式 |
5.1.2 面向核心元件技术的渐进式追赶 |
5.1.3 典型案例分析 |
5.2 核心元件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作用机理 |
5.2.1 核心元件技术引进的技术知识转化作用机理 |
5.2.2 核心元件技术改进的技术知识转化作用机理 |
5.2.3 典型案例分析 |
5.3 核心元件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实证分析 |
5.3.1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
5.3.2 研究设计 |
5.3.3 研究变量的信效度分析 |
5.3.4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产业基础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研究 |
6.1 产业基础技术获取 |
6.1.1 产业基础技术获取的内容和方式 |
6.1.2 面向产业基础技术的技术超越 |
6.1.3 典型案例分析 |
6.2 产业基础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作用机理 |
6.2.1 产业基础技术前沿研发的技术知识转化作用机理 |
6.2.2 典型案例分析 |
6.3 产业基础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实证分析 |
6.3.1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
6.3.2 研究设计 |
6.3.3 研究变量的信效度分析 |
6.3.4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研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项目管理在化工技术引进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技术引进及化工行业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
2.1 技术引进 |
2.2 化工行业的技术引进 |
2.3 化工行业技术引进中的常见问题 |
2.4 案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项目管理运用于化工行业技术引进项目可行性分析 |
3.1 项目管理理论综述 |
3.2 项目管理运用到化工行业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3.3 项目管理应用于案例中技术引进项目的优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管理在化工行业技术引进中的实施及案例分析 |
4.1 总述 |
4.2 化工行业技术引进计划阶段的项目管理 |
4.3 化工行业技术引进执行阶段的项目管理 |
4.4 化工行业技术引进交付阶段的项目管理 |
4.5 运用项目管理成功进行技术引进的案例 |
4.6 技术引进工作中运用项目管理时要注意的几点挑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工行业技术引进的后管理 |
5.1 技术引进后管理的原因 |
5.2 技术引进后管理工作的展开层次 |
5.3 如何加强技术引进后的管理工作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谈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研究[D]. 杨雅蓉.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研究[D]. 王文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3]房地产企业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设计质量管理[D]. 王治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D]. 占炜.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5]化工企业技术引进过程中的标准化审查[J]. 肖磊. 化工管理, 2015(20)
- [6]日本国家创新体系(NIS)经验与绩效研究[D]. 郑成功. 辽宁大学, 2013(11)
- [7]装配型企业外部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研究[D]. 蒋兵.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5)
- [8]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标准化工作应对措施[J]. 唐金彬.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2004(03)
- [9]项目管理在化工技术引进中的应用研究[D]. 李晔频. 天津大学, 2004(04)
- [10]引进项目标准化工作浅谈[J]. 杨洋.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