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报,这个精神文明阵地,不能丢

黑板报,这个精神文明阵地,不能丢

一、黑板报这块精神文明阵地不能丢(论文文献综述)

黄亚琪[1](2021)在《底线思维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实践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阚昌苓[2](2019)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历史性变革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更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表现出新特色,需要创新发展。创新是国家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以及高校学生和社会建设都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虽然在此过程中会遇到教育双方的观念或者载体局限性的挑战,但是,经济、科技、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带来的机遇是大于挑战的。尽管存在时代敏感性和外化实践创新性等方面的不足,分析其原因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获得创新性发展,进而通过在继承、借鉴、探索及三者的互相融合与联系中找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容与利用新式载体、更新传统方法等现实途径。本篇论文的三个组成部分如下:第一部分,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与创新背景。首先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关概念解析。通过对新时代的解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概念的辨析,从而得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类型,包括原则方法、具体方法和操作方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特点是通过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也就是高校学生的时代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可看出其特点包括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针对性和活泼性的统一、特色化和社会价值性的统一。然后,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背景依据,也就是机遇与挑战。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建设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平稳的创新环境,新鲜的载体保障和和谐发展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客体关系等有益因素。但同时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传统方法创新的冲击,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变化,教育双方对新兴载体的掌握,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具有不同的影响。第二部分,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社会时代敏感性较弱、创新活力不足,交互性较弱、创新时对现代化载体未给予充分考虑、方法创新的外化实践性不强等问题。找寻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产生问题的原因,例如,理论的时代引领性不强、方法创新未着眼于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践性较弱、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外部的支持相对较弱等因素。第三部分,探讨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容和实现途径。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容主要是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手段方面进行。实现途径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创新意识的提升,对新载体的应用熟练程度,对课堂式的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的平衡,对自我批评与批评的结合方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方式与程度,对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不忘本来”的继承发展:创新性继承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吸收外来”的借鉴发展: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其他学科的工作方法。“面向未来”的探索发展,根据已有的基础与环境进行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身的进步和提升。总之,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演进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螺旋式上升的活动过程。把握住方法创新的新机遇,看清面临的重大挑战,认清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深入研究,努力应用于实践中,才能在新时代和新使命的召唤下,把握方向,解决问题,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实效性。

王家兵[3](2015)在《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意义是从“史”的角度研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传统。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历史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大史学。由此可见,彰往而察来,加强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诉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是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基础,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论述则是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指导思想。本文对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载体,即“管理载体、传媒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分别进行了探究,一是厘清每一种载体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内涵;二是分析中央苏区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现实依据和客观要求;三是在文献资料中对载体的典型运用进行了爬梳剔抉,挖掘归档;四是归纳分析每一种载体的突出特点。研究的目的是全面总结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为当代提供“历史的启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构建和运用上要统筹规划,实现“内外联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主体意识和增强主体素质,坚持方向性、层次性、有效性等原则,从“内部要素”方面着手有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上,把握方向,思想重视,提供技术、资金等“外围层面”的坚强有力保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的方向性和科学化。总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为指导,以“中央苏区”为时空,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为切入点,以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传媒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为经线,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中国化为纬线,对镶嵌其间或隐或显的史实进行了梳理挖掘,在经纬交织中系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与实施,合理评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成效与地位,科学总结其基本经验和深刻教训,从“历史果肉”中汲取最好的营养,赋予“历史果核”新的价值,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提供历史的启示。本论题研究既有助于推动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又有利于丰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也是推动“四个全面建设”的丰厚精神财富。

张志芳[4](2014)在《邓小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认识与实践探索中,从具体实现路径上进行探索与研究是最突出的问题。深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这一选题的研究,对推进新的历史起点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发展,贯彻党中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史上,始终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具有战略性的任务来看待。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创造活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问题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不仅是邓小平理论本身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方法指导下,以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探索为研究主题,运用历史分析、逻辑推演、比较研究、辩证认识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研究,着力通过这样的研究,比较系统地分析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思想的理论渊源、时空条件、基本特点、科学方法、具体路径,揭示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贡献,进而总结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有益的启迪。全文共分为导论和六章内容。导论,主要阐述了相关内涵界定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述评,选题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研究方法,选题的应用价值、创新及不足等。第一章,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实现科学理论大众化的思想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传播和革命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大众化的原则与方法。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于俄国具体实践当中,对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了重要的思想观点与科学方法,把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实际,在领导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突破,是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奠基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构成了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重要思想渊源。第二章,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时空背景及基本历程。邓小平在特定生活和实践的时空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认识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发展。邓小平在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就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而改革开放启动之后的特定内外背景,为他进行更具总体性、深度性探索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时空条件: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发展在长时期存在的对马克思主义僵硬化、教条化的认识理解,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传输生活化、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提出挑战和对改革发展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的冲击,现实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所形成的“短板”,以及邓小平本人的复杂经历等因素,构成为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思想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一思想经历了初步探索、总体探索、深入探索和新的飞跃几个重要发展过程。第三章,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坚持的原则与特点。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具体实际、普通群众的现实需求结合于一体,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过程中坚持了战略眼光与求实精神的一致性,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统一性,理论宣传、理论教育与人民情怀、群众意愿的契合性,继承与发展创新的一体性等基本原则,突出体现了科学性、主体性、批判性、实践性、通俗性的鲜明特色。第四章,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现路径。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意愿、认可、需求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中国社会国情、党的发展历史、现实实践发展和大众需求,全方位地从认识路径、方法路径、操作路径与持续性发展路径等方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与实践,为走出一条反映时代特征、注重民族特色、体现实践要求、适应大众需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第五章,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历史贡献。邓小平承接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课题的重大任务,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方法,以创造性的理论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新的探索;以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和实效化的表达方式,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述的新范式;在认知定位、信念皈依、思想指导、途径选择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认识和新判断;以战略高度和战略视野,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大众的方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的新扩展,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发展与实践探索中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第六章,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启示。邓小平的探索及其形成的思想认识、科学结论,对我们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长久大计的战略定位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在坚持与发展相统一、传统与新型传播途径方式相结合的实践中,研究聚众化和分众化两大课题,解决宣传教育工作的话语定位、话语需求、话语风格三方面的问题,以及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队伍等问题上,对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杨涛[5](2014)在《永州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文中指出摘要:道德素质作为人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既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又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良好道德素质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助推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力保障,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巨大动力。大学生作为公民的一个知识群体,其思想更加活跃,其行为的影响更加广泛,其道德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由人创造,人是文化发展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必须继承本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为学生修身主体内容,既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提升涵养和素质,又让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传承文明,这对于文化传承和道德修养不失为一种双赢举措,也是文化育人的应有之意。根据对永州市三所高校的调查,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中也存在许多诸如理想追求淡化、自我意识膨胀、知行脱节严重等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尤为紧迫。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永州作为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远古的舜文化、唐时的柳文化、宋期的濂溪文化、近代的红色文化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永州地方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是相当切合的。它能用孝感天下的舜文化弥补大学生在德孝上的缺失;用惜民爱民的柳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本情怀;用廉政高尚的理学文化去引导大学生守诚践廉;以红色文化为内涵助推大学生积极进取,这些都极具针对性。永州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永州文化在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中的运用具有特殊意义。地方文化作为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传统文化指导下的个性文化。永州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一个内陆市区,永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永州地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多元一体”的关系,永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二是永州文化与中华文化“相互依赖”,没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就没有永州文化;同时没有永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少了一份风采。可以这样比喻,中华文化是根,区域文化是叶。没有根深蒂固,也就难有枝繁叶茂。三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永州文化与中华文化既尤如母子,也如同兄弟。区域文化发展了,中华文化也发展了;中华文化发展了,永州文化也会随之增添新内容。四是“整合创新”的关系,永州文化离开了中华文化的整合或者是其它区域文化的补充,就会显得单薄;中华文化缺少对永州优良文化的研究和整合,也是中华文化的缺失。永州文化需要与中华传统文化碰撞才能融合出新质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也应该与区域文化整合兼容才能焕发新的光彩。这正是中华灿烂文化得以传承、永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诚然,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而以文化资源去教育、去影响、去趋同大学生的素质,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十分有效可行。永州及永州地区高校在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中,通过深化认识、建设平台、典型带动等方式有意识地加强地方文化资源进校园工作,收到良好成效。其做法具有借鉴意义。一是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二是注重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三是注重典型与群体互动;四是注重研学践兼顾。全国各地高校可以永州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实践,在具体操作上可考虑利用舜文化资源,推行感恩教育;利用柳文化资源,推行民本教育;利用濂溪文化资源,推行廉洁教育;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行理想信念教育。

王德志[6](2014)在《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上处于良好态势。但是,全球化浪潮袭来,国际互联网信息无国界泛滥,国内外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的和平演变和分裂行动。社会思潮泛起,思想多样化、价值多元化以及“军队非党化”和“军队国家化”论调对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的冲击不可小觑。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全军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快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创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其二,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伦理理论;其三,有利于配合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助推我军“软实力”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军战斗力。本文以“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及其研究”为题进行探索研究,是使命所致,正当其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即绪论部分,第一章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思想渊源,第二章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历史回顾及经验启示,第三章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第四章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必要性和现状,第五章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措施探析。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了相关概念并提出了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概念。由于学术界尚未明确提出过当代革命军人武德这个概念,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武德文化开放性、继承性、阶级性等特征和我军的性质宗旨,明确提出了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概念,即是以马克思主义军事伦理思想为价值导向,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传统武德精神为基因,用于正确处理军队内部以及军队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无产阶级武德体系。第一章对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思想渊源进行了讨论。军人武德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军队诞生后,并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武德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传统文化一样,武德文化具有继承性、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等特性,这些特性促使武德文化在继承中得以传承,在不断吸收先进外来武德文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升级。本文在提出当代革命军人武德概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从以马克思主义军事伦理思想为指导,对传统武德的继承和超越和外军尤其是苏联红军武德思想的有益参考等方面分析了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思想渊源,并提出当代革命军人武德是在马克思主义军事伦理思想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武德文化进行继承和超越,并对外军武德中的有益成分进行批判吸收的观点。第二章回顾了建军以来我党我军的武德培育及其成果,并提炼了我党我军武德培育的历史经验和启示。建军以来,我军在党的领导下十分重视对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湾改编建立政治领军制度以来,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运用多种形式对官兵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最终,使我军顺利转化为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完成了革命任务,造就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美名。本文认为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发展经历了奠基与形成、曲折中发展、复苏与完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分别对应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六届一中全会前)三个时期。本文回顾了这三个时期党对军队进行的武德培育及其成果。对思想渊源的分析和我党我军武德培育的回顾为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基本内涵的梳理和提炼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历史支撑。第三章介绍了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内涵是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是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备我国传统武德文化异常灿烂的基础优势,具备马克思主义军事伦理思想的先进性导向优势,具备我党政治领军的制度优势,其内涵极其丰富。在分析当代革命军人武德思想渊源和回顾我党我军武德培育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传统武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过滤,并结合我军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提炼了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基本内涵,即:忠诚、爱国、爱民、奉献、信念、荣誉、智勇和守纪等。同时,本文还结合武德的一般特性和我军的特点,对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政治性、先进性和导向性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当前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武德面临的形势和当前武德培育的现状特点。当前世界以和平、发展、合作为主题,但是国内外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在新军事变革中,我军面临的新阶段新使命对我军官兵的武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对军事软实力建设的作用以及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需要等方面讨论了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必要性,并简要分析了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工作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制度完善,但落实不到位、培育载体缺乏、政治教育队伍素质不高等观点。第五章对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措施进行了探索。理论的探索终归要立足实践,满足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培育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铸魂工程。武德理论研究和具体培育途径的探索犹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本文最后对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措施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指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军事伦理思想为指导,科学汲取并发扬我国传统武德文化精华,加强武德研究推动武德理论发展,以及选择科学的培育途径等建议。加强武德研究、推动武德理论发展的措施具体包括以我军军事院校为武德理论研究的主阵地,充分调动地方高校武德研究的积极性,搭建军地高校武德理论交流的平台等。科学的培育途径包括:武德理论教育,在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领导干部示范,在军事训练中锤炼,优化培育环境等。总之,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是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铸魂工程,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大事件。因此,当个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刘佑生[7](2013)在《警察道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新旧交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建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而在此过程中,关注与加强警察道德建设也是其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必须肯定的是,多年来人民警察思想道德建设是卓有成效的,特别是在政治态度、服务宗旨和工作作风上总体来说是令人满意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经济逐步深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球化大背景下,人民警察道德体系的现实状况还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或者不适宜的情形。人民警察道德体系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仍然是一个颇具紧迫性的时代课题。故此,作者特选取“警察道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交叉学科研究方法,拓宽警察道德论研究的视角,从伦理学、历史学、哲学等角度挖掘出警察道德行为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互动关联及其深层次原因。运用历史分析,对人类社会道德、东西方警察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渊源进行了全程回顾,集中笔墨重点论述中国警察道德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环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探索警察道德体系建设的演变规律。运用比较分析,对警察道德体系进行不同法系、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研究,针对社会转型期我国警察道德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重大问题和实际运行效果,发现影响警察道德体系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从而为我国警察道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决策依据。运用系统分析,将警察道德行为选择、警察道德评价、警察道德修养、警察道德理想等内容置于警察道德体系的有机整体中,通过对警察道德主体在警察道德建设过程中控制权限分配的探讨,通过多元化系统目标和评价维度的指引,展示出警察道德体系的实践特征。运用规范分析,从新时期伦理道德体系出发,理顺我国现有警察道德体系中警察权合理行使与公民权利全面保护之间的逻辑关系,从立法层面探讨如何建构协调、严谨的警察道德规范体系。具体包括六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警察道德概述。主要探讨警察道德的本质、特征、内容和功能。将警察道德界定为一种职业道德,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重视人权保障及人道主义关怀,有着强烈的政治性和巨大的社会示范性特征,是对警察在公安工作中“应该如何”所做出的特殊的道德要求。第二部分是警察道德的历史演变。通过分析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类型以及具体规律,全面阐述了东西方警察道德的形成渊源与发展历程。第三部分是警察道德的规范体系。以不断深入的方式,先后对警察道德规范的根据、基本原则、他律性与自律性以及警察道德规范体系的结构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并科学构建出以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秉公执法、廉洁自律、机智勇敢、纪律严明、文明值勤为基本内容的现代警察道德规范体系。第四部分是警察道德行为的选择。通过对警察道德行为选择机制之解析,深入研究了警察道德选择的自由与责任以及警察道德选择的实现方式。第五部分是警察道德评价。通过阐述警察道德是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之统一的论点,深入研究了警察道德评价的标准以及警察道德评价的手段与途径。第六部分是新时期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通过对警察道德修养的意义与实质之分析,以及警察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之探讨,全面论证了警察道德修养提升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之观点。随后,通过对一般道德理想的涵义与特征之概述,分析警察道德理想的涵义、价值与基本内容,从而勾勒出警察如何树立道德理想之蓝图。最后,通过对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运行现状之研究,深入剖析我国警察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从而对完善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现实路径进行了全面而有益的探索。

赵畅[8](2013)在《洒向“祝温”满是爱》文中研究表明"我生在祝温村,我长在祝温村。我们都是村里人,相亲相爱一家人……"村广播里竟隐隐约约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这是祝温村的村歌《祝愿温馨》,都是由村民自己作词、作曲、演唱和伴舞的。车子驶入祝温村,一条条水泥或柏油路,两旁正开满花的各色树种,以及掩映在绿化丛中的粉墙黛瓦,让人幻生走进桃花源的感觉。

赵金坡[9](2011)在《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1979-2009年农村中师毕业生的求学、受业、工作、生活及其变迁为考察对象,主要利用人类学的实地研究(field study)和口述史(oral history)的方法,构筑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来源、培养、就业及其社会生活等多维的历史影像。具体地,在回顾中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史实的基础上,研究以“加入者”、“受业者”、“坚守者”、“背离者”的观察视角,考察了不同历史阶段农村中师毕业生们及其“后继者”的现实景况;同时研究试将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等有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这段教育历史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解读。通过历史考察,本研究主要发现:(一)在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政府政策、农村家庭与中师生个体三者之间的交叉互动,共同构建了1979-2009年我国农村小学师资状况历史发展的现实,这一交叉互动不仅体现在我国中等师范学校发展变迁过程中,还体现在农村社会群体对“未来小学教师”教育的选取心态上。(二)“未来的农村小学教师”只能依靠农村。对这一群体的预定与确保,需要基于农村实际,需要在对中师教育的历史继承中改革,需要在良好的政策引导下走向可持续。根据地方实情,制订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学子报考师范,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农村小学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工作的起点与关键。(三)农村小学教师原始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并不意味着对“面向农村,面向小学”为培养方向的农村师资培养传统的改变,中等师范教育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中师教育优良传统的消散。中师教育留给现行“未来农村小学教师”教育可借鉴与继承的优良传统包括:职业和执业思想教育方面、课程设置方面、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的环境创设方面以及教育实践方面等。(四)改革开放以来任教于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中师毕业生们的业务水平、生存状态,流动状况,以及群体心态,值得关注与研究。它们对于中师之后的“未来小学教师”群体—尤其是小教大专毕业的教师群体—构成重要影响;同时对当前国家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有参考价值。

文江涛[10](2007)在《柳城壮族歌师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歌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性的乡土民间艺术,同时兼有文学、音乐和表演等多种表现形态,而歌者是民歌活动展演的核心。以往的民歌研究大多把研究的重心放在民歌艺术本身,而较少关注歌者,尤其是具有杰出演唱才华的歌师,这让我们无法整体上透析民歌为何能世代传衍不息的问题。鉴于此,人文学科研究作为人及其文化的研究,首先应该从创造、传承、享有、承载文化的主体入手,将我者审视的目光聚焦于他者身上。传承性是歌师的本质社会属性。在歌师的前台是歌师出类拔萃的演唱,而在其背后蕴藏的是歌师自觉不自觉的经久传承。乡土社会中的歌师不仅仅是一个歌者,其更重要的社会文化角色是传承者。壮族是“歌唱的民族”,民歌一直是了解和研究壮族文化的重要切入点,而壮族歌师更是壮族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承者。在柳城这片热土上,百年来产生了一代代享誉全国的着名歌师,如黄三弟,方寿德。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进入这片歌海,亲密接触壮族歌师,了解他们的传承经历,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是研究歌师传承活动的较好方式。从“传承”角度来描述、解释、理解和研究柳城壮族歌师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歌师与文化传承,柳城壮族歌师在民歌文化传承中充当的主要角色和发挥的功能;(2)歌师与传承身份,柳城壮族歌师的文化传承身份的自我定位和角色认同,以及民众的理解和表述;(3)歌师与传承场合,柳城壮族歌师的传承演唱场合与歌师传承的关系,歌师在歌圩、歌堂和歌赛等场合下的具体传承形态;(4)歌师与社会,分析柳城壮族歌师与传承母体——社会的互动关系,突出歌师在乡土社会中的社会文化意义;(5)歌师与历史,歌师的个体传承历史与时代的“大历史”之间存在何种交合关系,歌师在不同历史时代面临怎样的传承形态和境遇。柳城壮族歌师百年来形成了数代相续的师徒传承谱系,黄三弟和方寿德是这一谱系上前后相连的两代歌师,他们的个人生活史就是他们的歌师传承史、民歌演唱史。以个人生活史调查研究柳城壮族歌师,我们得知柳城整个二十世纪歌咏文化传承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在现代生活方式兴起的背景下,柳城歌师传承谱系面临断裂之势,歌师传承呈现诸多困境。因此,对歌师传承的切实保护就刻不容缓,必须增强歌师和民众的文化适应能力,建构歌师传承保护机制,同时匡正政府的文化行政实践,实行本位主义的文化保护。

二、黑板报这块精神文明阵地不能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板报这块精神文明阵地不能丢(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研究现状综述
        1.关于相关概念的研究
        2.关于机遇与问题的研究
        3.关于内容和实现途径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方法特色
        2.创新之处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涵与背景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概念辨析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类型
        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特征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发展机遇
        1.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为方法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
        2.新时代的科技进步为方法创新提供了新载体
        3.新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增强了教育双方的交互性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面临的挑战
        1.理论更新速度与教育者思想认知存在差异
        2.新兴载体冲击着传统方法
        3.教育双方的认知和需求存在间隙
        4.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阻碍方法创新的推进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存在的问题
        1.方法创新的时代敏感性较弱
        2.方法创新活力不足,交互性较弱
        3.方法创新时对新兴载体未充分考虑
        4.方法创新的社会实践性不强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
        1.时代引领性不强
        2.时代新人培育不足
        3.行动力较弱
        4.外部的支持相对较弱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容及实现途径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容
        1.加快方法创新的理论研究
        2.优化方法创新内容的衔接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实现途径
        1.加强高校理论教育法的研究
        2.促进因材施教与课堂教育相结合
        4.运用新兴载体开辟新阵地
        5.培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
        6.丰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
        7.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主要概念的厘定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五、研究方法
    六、选题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溯源
    第一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第二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论述了报刊宣传的重要性
        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传单、小册子、书信“更引人入胜”
        三、马克思恩格斯注重“一次演说胜过十篇文章和一百次访问”
        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艺是有实践的政治力量”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践溯源
        一、中共建党初期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党报思想发轫
        二、大革命时期与国民党实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合作
        三、红军初创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初创
第二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管理为载体的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具体类型
    第二节 中央苏区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客观依据
        一、党内“农业工人”增多,非无产阶级思想泛滥
        二、乡村革命领导者多是富农知识分子,亟待加强思想指导
        三、党组织松散、缺乏集体领导是“党表现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典型运用
        一、召开会议,加强对党和红军的组织和思想管理
        二、制定条例和章程,使“党和红军政治工作制度化”
        三、创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切实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四、重视生活管理,形成了新型的“苏维埃区域的好现象”
    第四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突出特点
        一、具有制度化的特征
        二、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权威性
        三、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三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传媒为载体的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具体类型
    第二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确定和发展的缘由
        一、大众传媒是是意识形态博弈的场域
        二、重视和运用传媒载体是无产阶级的优良传统
        三、中央苏区在思想宣传上高度重视运用传媒载体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典型运用
        一、标语、布告、传单是最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二、报刊图书是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三、红色中华新闻台是最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第四节 中央苏区思想教育传媒载体的突出特点
        一、重视党员发行党报,给党报写文章,强调“全党办报”
        二、青少年儿童新闻报刊图书独树一帜,蓬勃发展
        三、图书报刊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风格
第四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为载体的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具体类型
    第二节 中央苏区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客观依据
        一、苏区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二、苏区文化教育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三、苏区文化解除精神桎梏,是“整个革命机器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典型运用
        一、中央苏区教育积极“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
        二、“文艺育德”
        三、体育运动可以“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
        四、图书馆是“为着给革命的工作者需要和给予提高文化水平”
        五、革命博物馆是“宣传苏维埃共和国的重要窗口”
    第四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突出特点
        一、坚持方向性和生动性相统一
        二、坚持多样性和重点性相统一
        三、坚持普及性和渗透性相统一
第五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活动为载体的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具体类型
    第二节 中央苏区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客观依据
        一、要“争取广大群众”,宣传教育必须延伸到群众的活动领域
        二、民众“越多通过亲身检验,理论就越会深入心坎”
        三、“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典型运用
        一、直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活动
        二、结合经济建设、具体工作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党团、妇联、工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第四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突出特点
        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二、具有突出的实践性
        三、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四、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第六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经验教训及其当代启示
    第一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经验
        一、旗帜鲜明表达无产阶级立场,彰显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旗帜
        二、紧紧把握革命形势,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
        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四、立足客观实际,“有的放矢”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第二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深刻教训
        一、管理载体带有“左”倾错误思想痕迹
        二、传媒载体宣传上出现“空洞和过激”的现象
        三、文化载体上强调“共产主义教育体系的方针”
        四、活动载体被简单看作是“最猛烈最有力量的为好”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当代启示
        一、应对挑战,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二、准确定位,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服务意识
        三、立体建构,发挥各载体的功能优势
        四、保障有力,提供组织、技术、资金等外围层面的坚强要素
        五、有效管理,推进“载体优化”和“载体外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4)邓小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内涵界定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应用价值、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现科学理论大众化的思想认识
        1.1.1 人民为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立论之基
        1.1.2 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
        1.1.3 主体需求: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物质武器
        1.1.4 融入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1.1.5 身体力行:在革命实践活动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化
    1.2 列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发展
        1.2.1 明确阐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
        1.2.2 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的
        1.2.3 具体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
    1.3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和发展
        1.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人民群众和现实实际紧密结合
        1.3.2 运用群众化的语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形象化
        1.3.3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章 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时空背景及基本历程
    2.1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背景
        2.1.1 认识背景:长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硬化的理解
        2.1.2 外部环境:社会主义发展的低潮和多元化思潮的冲击
        2.1.3 现实挑战: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传输的生活化、大众化
        2.1.4 社会实践:大众化“短板”构成制约宣传思想工作发展的重要瓶颈
        2.1.5 主观条件:邓小平的坚定信仰和复杂经历
    2.2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历程
        2.2.1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初步探索时期
        2.2.2 以“拨乱反正”为开端的总体探索时期
        2.2.3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取得新发展的时期
        2.2.4 “南方谈话”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索的历史性飞跃时期
第三章 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坚持的原则与特点
    3.1 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原则
        3.1.1 坚持战略眼光与求实精神相一致
        3.1.2 坚持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3.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相吻合
        3.1.4 坚持理论宣传、理论教育与人民情怀、群众意愿相联系
        3.1.5 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
    3.2 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特点
        3.2.1 贯穿始终的科学性
        3.2.2 皈依人民的主体性
        3.2.3 坚持真理的批判性
        3.2.4 注重实效的实践性
        3.2.5 适应受众的通俗性
        3.2.6 从我做起的垂范性
第四章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现路径
    4.1 认识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前提
        4.1.1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与科学理解
        4.1.2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4.1.3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发展的特别关注
    4.2 方法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立足点
        4.2.1 从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认可出发
        4.2.2 从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出发
        4.2.3 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出发
    4.3 操作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具体方法
        4.3.1 思路:中国国情、党的历史、现实问题、人民需求
        4.3.2 话语: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
        4.3.3 渠道:权威式、大众式、现代式
    4.4 发展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持续性要求
        4.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完整准确理解科学理论
        4.4.2 把握时代脉搏,体察群众呼声
        4.4.3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文风
        4.4.4 发挥好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
        4.4.5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队伍建设
第五章 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历史贡献
    5.1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进入新境界
        5.1.1 承接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课题
        5.1.2 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要求
        5.1.3 探索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5.2 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述的新范式
        5.2.1 抽象理论的具体化
        5.2.2 语言范式的生动化
        5.2.3 内容阐释的形象化
        5.2.4 理论创新的实效化
    5.3 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系列新认识、新判断
        5.3.1 关于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大意义的科学判断
        5.3.2 关于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
        5.3.3 关于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方法
        5.3.4 关于融时代发展、实践要求和人民需求于一体的根本观点
    5.4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的新扩展
        5.4.1 以战略的视野谋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5.4.2 以科学的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5.4.3 以鲜明的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六章 邓小平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启示
    6.1 战略定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长久大计
    6.2 思路选择:在坚持与发展的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6.3 实践推进:切实解决好聚众化、分众化两大课题
    6.4 方式拓展:实现传统途径、方法与新型途径、方法的有机结合
    6.5 表达侧重:关注话语定位、话语需求、话语风格三个重点
    6.6 根本要求:在发展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6.7 队伍建设:让更多优秀人才进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永州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起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0.2.1 国外关于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
        0.2.2 国内关于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
        0.2.3 关于地方文化资源与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研究的评述
    0.3 逻辑结构与创新之处
        0.3.1 本文的逻辑结构
        0.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0.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道德素质与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
    1.1 道德素质概述
        1.1.1 道德素质的定义及内涵
        1.1.2 道德的主要功能
        1.1.3 道德的社会作用
        1.1.4 培养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意义
    1.2 文化资源概述
        1.2.1 文化资源的特征
        1.2.2 文化资源与文化软实力
    1.3 文化资源促进道德养成的理论依据
        1.3.1 马克思主义唯物观
        1.3.2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
        1.3.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3.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1.3.5 文化与道德的内在关系
第二章 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分析
    2.1 调查与分析
        2.1.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2.1.2 调查问卷的分析和结论
    2.2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理性分析
        2.2.1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积极方面
        2.2.2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消极方面
        2.2.3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的原因分析
        2.2.4 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第三章 永州地方文化资源
    3.1 舜文化
        3.1.1 舜文化与永州的渊源
        3.1.2 舜文化的内涵
        3.1.3 舜文化的现实价值
    3.2 柳文化
        3.2.1 柳宗元与永州的渊源
        3.2.2 柳文化的内涵
        3.2.3 柳文化的现实价值
    3.3 濂溪文化
        3.3.1 周敦颐及其历史地位
        3.3.2 濂溪文化的内涵
        3.3.3 濂溪文化的现实价值
    3.4 红色文化
        3.4.1 陶铸的松树风格
        3.4.2 李达的求是精神
        3.4.3 浴血足迹下的“长征精神”
    3.5 永州其他文化概略
    3.6 对永州地方文化资源的深入分析
        3.6.1 从永州地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角度分析
        3.6.2 从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角度分析
第四章 永州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
    4.1 切实统一思想,重视本地文化资源进校园
        4.1.1 深化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积极意义的认识
        4.1.2 创新举措确保文化资源进校园有效部署和推进
    4.2 抓好平台建设,推进本地文化资源进校园
        4.2.1 丰富平台内容
        4.2.2 发挥平台作用
    4.3 坚持典型带动,促进文化资源进校园
        4.3.1 联系地方文化资源树立典型
        4.3.2 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学习典型
第五章 永州文化资源融入中国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价值探析
    5.1 永州文化资源据有重要地位
        5.1.1 永州文化资源在湖湘文化中据有重要地位
        5.1.2 永州文化资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永州文化资源进永州高校实践的借鉴意义
        5.2.1 课内与课外结合
        5.2.2 物质与精神统一
        5.2.3 典型与群体互动
        5.2.4 研学践兼顾
    5.3 永州文化资源融入中国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操作建议
        5.3.1 以舜文化为内涵,推行感恩教育
        5.3.2 以柳文化为内涵,推行民本教育
        5.3.3 以濂溪文化为内涵,推行廉洁教育
        5.3.4 以红色文化为内容,推行理想信念教育
结语: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参考文献
附录A:调研问卷
读博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内研究综述
        0.2.2 国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与不足
        0.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0.3.2 创新点及不足
    0.4 基本概念
        0.4.1 当代革命军人
        0.4.2 武德
        0.4.3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
1.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思想渊源
    1.1 马克思主义军事伦理思想对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重要影响
    1.2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对传统军人武德的继承和超越
        1.2.1 我国传统军人武德的主要内涵
        1.2.2 我国传统军人武德的历史局限性
        1.2.3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对传统军人武德的继承与历史性超越
    1.3 外军武德思想为当代革命军人武德提供了有益参考
2.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历史回顾及其经验启示
    2.1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在革命战争时期由形成走向成熟
        2.1.1 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军人武德培育回顾
        2.1.2 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成果
        2.1.3 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军人武德的精髓
    2.2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在新中国初创时期曲折发展
        2.2.1 新中国初创时期革命军人武德培育回顾
        2.2.2 新中国初创时期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成果
        2.2.3 新中国初创时期革命军人武德的精髓
    2.3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在改革春风中复苏完善
        2.3.1 改革开放以来革命军人武德培育回顾
        2.3.2 改革开放以来革命军人武德及其培育的成果
        2.3.3 改革开放以来革命军人武德的精髓
    2.4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2.4.1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4.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4.3 坚持走群众路线
3.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3.1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基本内涵
        3.1.1 忠诚
        3.1.2 爱国
        3.1.3 爱民
        3.1.4 奉献
        3.1.5 信念
        3.1.6 荣誉
        3.1.7 智勇
        3.1.8 守纪
    3.2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的基本特征
        3.2.1 政治性
        3.2.2 先进性
        3.2.3 导向性
4.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必要性及其现状分析
    4.1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必要性
        4.1.1 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4.1.2 是军事软实力建设的需要
        4.1.3 是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需要
    4.2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现状分析
        4.2.1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新使命和新成就
        4.2.2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现状特点
5.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的措施探析
    5.1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军事伦理思想为指导
    5.2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应汲取和发扬我国传统武德文化精髓
    5.3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需加强武德研究,推动武德理论发展
        5.3.1 以我军院校为武德理论研究主阵地
        5.3.2 充分调动地方高校武德研究的积极性
        5.3.3 搭建军地高校的武德理论交流平台
    5.4 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培育需选择科学的途径
        5.4.1 武德理论教育
        5.4.2 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渗透
        5.4.3 领导干部示范
        5.4.4 军事实践中锤炼
        5.4.5 优化培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警察道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警察道德概述
    第一节 警察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职业道德
        二、警察道德的本质
    第二节 警察道德的特征
        一、重视人权保障及人道主义关怀
        二、政治性特征
        三、巨大的社会示范性
    第三节 警察道德的内容
        一、警察道德研究对象
        二、警察道德的内容
    第四节 警察道德的功能
        一、对警察的功能
        二、对国家和社会的功能
        三、对人民群众的功能
第二章 警察道德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警察道德在中国的产生
    第二节 警察道德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人民警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 警察道德的规范体系
    第一节 警察道德规范体系
        一、警察道德规范的根据
        二、警察道德的基本原则
        三、警察道德规范的他律性与自律性
        四、警察道德规范体系的结构
    第二节 现代警察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对党忠诚
        二、为民服务
        三、秉公执法
        四、廉洁自律
        五、机智勇敢
        六、纪律严明
        七、文明值勤
第四章 警察道德行为的选择
    第一节 警察道德行为选择的机制
        一、警察道德行为及其基本特征
        二、警察道德选择及其形式
        三、警察道德选择的机制
    第二节 警察道德选择的自由与责任
        一、警察道德选择的自由
        二、警察道德选择的责任
    第三节 警察道德选择的实现
        一、警察道德选择的尺度:目的与手段之争
        二、警察道德选择应追求手段的道德性与效果性的统一
第五章 警察道德评价
    第一节 警察道德评价及其作用
        一、警察道德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及其统一
        二、警察道德评价的作用
    第二节 警察道德评价的标准
        一、警察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
        二、警察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
    第三节 警察道德评价的依据
        一、几种片面的观点
        二、坚持动机、手段与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四节 警察道德评价的手段与途径
        一、警察道德评价的手段
        二、警察道德评价的途径
第六章 新时期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加强警察道德修养
        一、警察道德修养的儒家伦理背景
        二、警察道德修养的意义与实质
        三、警察道德修养的内容
        四、警察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节 要培育警察道德理想
        一、道德理想的涵义与特征
        二、警察道德理想的涵义与价值
        三、警察道德理想的基本内容
        四、培养警察道德理想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运行现状
        一、我国人民警察道德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二、当前我国警察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当前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问题成因
    第四节 完善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我国警察道德建设应坚持的理念与原则
        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警察道德建设的相关经验
        三、完善现有的警察管理制度
        四、强化监督机制建设
        五、健全完善多重保障机制
        六、加强警察队伍文明形象建设
        七、加强警察道德的针对性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二、已有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过程与理论工具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师教育发展及农村中师毕业生群体特征概述(1979-2009)
    一、恢复调整中的中师教育(1979-1984年)
    二、繁荣时期的中师教育(1985-1991年)
    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中师教育(1992-1998年)
    四、过渡与转型时期的中师教育(1999-2009年)
第二章 加入者:为什么选择中师
    一、家庭与个人选择的背后
    二、政策对选择中师的影响
第三章 受业者:中师所给予的
    一、职业理念与敬业思想
    二、课程设置与一专多能
    三、自我管理与主动成长环境的创设
    四、对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视
第四章 坚守者:乡村学校的工作与生活
    一、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二、乡村学校生活
    三、婚恋与社会交际
第五章 背离者:理想与现实之间
    一、不同时期的同一个理由
    二、从背离到被背离
    三、一项关于中师毕业去向情况的调查
第六章 后继者:竞争中的迷惘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大专生
    二、本科院校中的免费师范生群体
结语:谁是未来的农村小学教师
    一、关于研究的几点说明
    二、研究发现
    三、期待
附录
    附录一:本研究重要采访活动
    附录二:有关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中师毕业生"情况问卷调查
    附录三:口述资料样本
    附录四:河南信阳师范学校教育实习成绩评定表
    附录五:中师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调查表
    附录六:湖南省祁阳县教育局《关于做好2090年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 划招生工作的通知》
参考资料和文献
后记

(10)柳城壮族歌师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对象
    (三) 歌师传承研究的理论视角
        1、歌师与文化传承
        2、歌师与传承身份
        3、歌师与传承场合
        4、歌师与社会
        5、歌师与历史
    (四) 田野调查方法与田野认知
二、柳城壮族歌师的衍生环境
    (一) 自然生态环境
    (二) 历史文化背景
三、柳城壮族歌师的传承身份
四、柳城壮族歌师的传承场合及其变迁
    (一) 歌圩
    (二) 歌堂
    (三) 歌赛
五、柳城壮族歌师传承谱系
六、两代歌师的歌唱与生活
    (一) 黄三弟(1907-1971)
        1、山歌的习得(1907-1924)
        2、成名与歌唱(1925-1947)
        3、服务乡里(1925-1966)
        4、婚姻生活与歌唱
        5、解放后的人生境遇(1949-1971)
        6、多重文本中的黄三弟
    (二) 方寿德(1936-)
        1、山歌的习得(1936-1949)
        2、政治与歌唱(1949-1998)
        3、歌赛与创作(1978-1998)
        4、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1998-2006)
七、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黄三弟一生大事记
附录二、方寿德一生大事记
附录三、2005 年7月柳城“廉政山歌赛”的比赛考题、比赛规则和主持人串讲词
读硕期间发表的的论文
后记
致谢

四、黑板报这块精神文明阵地不能丢(论文参考文献)

  • [1]底线思维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实践中的运用研究[D]. 黄亚琪.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 阚昌苓.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 王家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7)
  • [4]邓小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D]. 张志芳. 山西大学, 2014(01)
  • [5]永州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D]. 杨涛. 中南大学, 2014(12)
  • [6]当代革命军人武德及其培育研究[D]. 王德志.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7]警察道德研究[D]. 刘佑生.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4)
  • [8]洒向“祝温”满是爱[J]. 赵畅. 中国作家, 2013(08)
  • [9]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 赵金坡.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10]柳城壮族歌师传承研究[D]. 文江涛. 广西师范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黑板报,这个精神文明阵地,不能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