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伦贝尔市洪涝灾害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挥航[1](2021)在《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安全是未来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保障,已具有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等同等重要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下,东北边境城市作为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其生态安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促进国家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状况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需要全面分析,明确安全和不安全区域,为生态安全维护与管理战略提供导向,保障陆疆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有序发展。本文全面分析威胁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提出经济安全(economic security)、环境安全(environment security)、资源安全(resource security)、灾害防御(disaster prevention)和文化安全(cultural security)五项影响因素,结合东北边境城市特点,基于E-E-R-D-C构建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组合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2005-2019年13个东北边境城市进行生态安全测度,计算得到15年间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指数,并基于GIS分析研究区生态状况时空差异特点。结果表明,15年间东北边境城市总体生态安全指数呈小幅度波动上升态势,生态状况由“较差”向“良好”转变,2005-2007年研究区总体生态状况表现为“较差”,2008-2017年为“一般”,2018-2019年转为“良好”。各市在生态安全状况由差转好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和政策等原因表现出省内协同性的特点,按照生态状况转好的先后顺序依次为辽宁省边境、吉林省边境、内蒙古自治区边境、黑龙江省边境;截至2019年,13个边境城市依照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丹东市、白山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生态状况为“良好”,通化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鸡西市、双鸭山市、鹤岗市、伊春市、黑河市、呼伦贝尔市为“一般”,大兴安岭地区为“较差”。依据生态安全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提出完善口岸建设、污染物防治、森林、湿地资源恢复与生态补偿、提升气象灾害处置能力、弘扬民族生态文化、促进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共赢等发展建议。
丽娜[2](2021)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气候事件、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同时草原火险等级也在逐步攀升,草原火灾正呈春、秋两季多发向全年延伸的新趋势。受气候变化影响,大部分地区进入草原火灾多发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变化对可燃物类型、可燃物累积的长期影响与对火险和火行为的短期影响相互叠加导致草原火灾的发生将进一步加剧。草原火灾作为自然灾害的重要部分,其风险评价越来越引起各国研究者们的关注。而我国气候变化影响与草原火灾风险研究比较分散,对过去影响评估较少,对未来风险评估薄弱。中国是草原大国,天然草原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火灾易发区占1/3,频发区占1/6,其中,内蒙古是我国北方草原火灾高发区。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发生草原火灾5万多次,累计受灾草原面积2亿公顷,造成经济损失600多亿元,平均每年10多亿元。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地带,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预估研究,实现内蒙古草原火灾管理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从灾后评估向风险预估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内蒙古草原火灾的管理能力,对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制定有的放矢的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大气-植被-土壤连续系统出发,以不同季节与不同植被类型为切入点,以内蒙古草原火灾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历史灾害统计数据以及野外地面样点数据等多源数据,在了解研究区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前提下,基于灾害风险形成机理,构建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体系,结合野外地面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构建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进而建立气候变化背景下全新的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方法,对内蒙古2001-2018年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的草原火灾风险进行动态评价与等级区划。并进一步耦合第五次气候变化模式比较计划预估模型输出数据(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预测未来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风险演变特征。通过研究开展,将弥补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当今草原火灾风险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内容是利用MCD64A过火面积数据对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及演变规律进行探讨与分析。草原火灾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与该区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密切相关。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不同季节草原火灾影响因子重要性识别及贡献率排序,系统揭示自然和人类活动对于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草原火灾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地区,且春季聚集性最高。在年际尺度上,2001-2009年研究区草原火灾总体上呈减少趋势,2009-2018年呈上升趋势。影响因素贡献率排序结果显示,植被指数在各季节草原火灾的贡献率均较高,其次是相关于水分条件的因子。通过影响因素和草原火灾的关系研究发现,草原火灾的发生数量与气温和降水相关的因子均呈正相关;并与春、秋季节干旱频率呈正相关,与夏季干旱频率呈负相关,与冬季干旱频率无明显关系。草原火灾数量与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值呈正相关关系,且发生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2)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本章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出发,首先,利用三种不同火源因子建立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Fire Source Hazard Index,FSHI);其次,利用植被连续度、植被类型和土壤湿度建立可燃物危险性指数(Fire Fuel Hazard Index,FFHI);再次,通过计算在多种气候因子条件综合作用下的草原火灾发生概率作为孕火环境危险性指数(Fire Environmental Hazard Index,FEHI);最后,利用上述三个指数建立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上的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草原火灾进行危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异质性。季节分布上,草原火灾危险性最高的为春季、其次为秋季、再次为夏季、危险性最低为冬季。在空间分布上,极高度危险性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中、高度危险性分布于研究区典型草原区,低度危险性分布在荒漠草原区。(3)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研究本章结合三期不同年份的野外地面生物量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来反演研究区历年产草量,并根据草原火灾面积来计算历次草原火灾造成的产草量损失率表征研究区草原火灾敏感性,利用承灾体暴露性,以及对草原火灾的区域管理能力等因子作为适应性来构建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的草原火灾脆弱性进行评价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灾春季脆弱性分布范围广,等级高;其次为秋季草原火灾脆弱性,再次为冬季,最低为夏季。空间分布上极高度脆弱性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东南部草甸草原区,高度脆弱性分布在研究区典型草原区东部,中度脆弱性分布在典型草原区西部。(4)内蒙古草原火灾动态风险评价本章节从综合灾害风险二因子理论出发,根据草原火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基于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建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草原火灾爆发典型年份(2003、2008年)和草原火灾较少典型年份(2013年)以及对2001-2018年的草原火灾进行风险动态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2003年研究区草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于春季,其风险范围广且极高度风险聚集性强。2005年草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在秋季,极高度风险集中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东北角至兴安盟阿尔山市与蒙古国相接壤的边境区。而2013年,研究区未出现极高度的草原火灾风险。研究区中东部草甸草原区各季节草原火灾风险普遍大于其它地区。(5)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预估本章通过耦合CMIP5气候变化模式与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RCP4.5和RCP8.5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和末期(2080-2100年)的草原火灾危险性进行预估,并假设脆弱性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预估未来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升高,研究区未来气候将出现持续偏暖、偏湿润。对未来不同草原类型变化的预测发现,RCP4.5/8.5情景下的研究区东部草甸草原边界外扩,面积增加;典型草原区在RCP4.5情景下向西移动明显,在RCP8.5情景下则向东侵入明显;荒漠草原面积范围减少,且向东和向南稍有不明显的移动现象。21世纪中期的草原火灾风险在RCP4.5情景下强度高于RCP8.5情景,而RCP8.5情景下中度及以上等级风险分布范围更广;在末期,RCP8.5情景下的草原火灾风险等级上更高,极高度风险面积占比相比于基准期和RCP4.5情景增加19.5%和17.8%。其中春季草原火灾风险的增幅最大,其次为夏季,再次为秋季,增幅最小的为冬季。
阿润[3](2020)在《呼伦贝尔一次暴雨过程分析及对农作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选取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发生于2019年8月8日呼伦贝尔市的一次暴雨过程展开分析并分析了它对农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呼伦贝尔市暴雨天气是在高空槽、低涡切变以及大兴安岭山脉地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强降水落区与低层925hPa水汽通量大值区相对应;8月8日08:00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以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大多数区域水汽通量均大于12g/(cm·hPa·s),南部降水强度较大区域水汽通量达到15g/(cm·hPa·s)以上,这对于本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十分有利;降水落区比湿条件均超过10g/kg,甚至达到15g/kg。降水期间呼伦贝尔市整层均属于上升运动,最强中心值超过了-130Pa/s,为本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持续的暴雨给呼伦贝尔市农作物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全文峰[4](2019)在《呼伦贝尔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呼伦贝尔市农业生产实际,简要概述了该市农业气候,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有关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以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损失,确保农业高产丰收,增强农民收入。
黄龙生[5](2019)在《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日益扩大和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不断衰退的矛盾激化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它力求运用科学手段为环境保护和决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进而完善生态系统管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提升人类福祉。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呼伦贝尔市为研究区,首先提出了区域尺度上构建“生态系统格局和植被覆盖度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碳储量变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典型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效益驱动力”的研究内容关系框架,然后提出“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这一命题,最后基于多期遥感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文献统计资料、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长期定位观测的森林生态监测数据以及权威部门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运用GIS的相关工具、结合相关模型,开展了生态和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耦合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1990~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综合动态度呈下降趋势(由0.97%下降至0.18%),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格局变动趋于稳定。生态恢复措施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系统变化的首要驱动力(贡献率达53.07%),其次为农牧业开发(贡献率达28.29%)。景观破碎化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由0.164上升至0.171);人为干扰指数呈先降低(0.506至0.501)后增加(0.501至0.515)再降低(0.515至0.510)的波动趋势,表明研究区景观变化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在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总体较好(平均植被覆盖度为78.97%~85.64%),以增加为主(占全区面积的66.74%),西部林草交错带和西部草原区植被覆盖度有所减少(占全区面积的7.97%)。植被覆盖度的增减对建设征占、退田还湖、撂荒、围湖造田、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响应。植被覆盖度增加主要由于大量的土地转化为未利用地和森林所致。(2)在1985~2015年,基于Biome-BGC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年内日均NPP呈平稳(1~3月)-急剧增加(4~7月)-急剧下降(8~10月)-平稳的趋势(11~12月);不同植被类型NPP年际变化趋势基本类似,NPP年均值蒙古栎林最大(624.38g Cm-2a-1),草地最小(132.27 g Cm-2a-1)。植被NPP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性较大,增加区域占总面积的53.44%,主要分布在扎兰屯市、阿荣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以及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的北部一带,而牙克石市南部及鄂伦春自治旗西北部等地NPP下降趋势明显,速率超过1g Cm-2a-1,其他旗市区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速率在1g Cm-2a-1左右。森林植被NPP变化主要受气温控制,而灌丛、草地、沼泽化草甸和农田NPP变化主要受降水量控制。不同植被类型多年平均碳储量排序依次为:蒙古栎林>樟子松林>白桦林>兴安落叶松林>农田>沼泽化草甸>灌丛>草地,其年际变化和多年均值分布变化幅度均较小,植被多年平均碳储量呈东部>中部>西部的趋势。(3)在1998、2006和2014年,鄂伦春自治旗、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和根河市四个旗市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占全市的主要部分,占比分别在67.93%~82.02%(1998年)、68.50%~82.13%(2006年)和67.15%~81.99%(2014年)。不同林分中兴安落叶松林、桦木林和蒙古栎林所贡献的生态系统服务占主要部分,占比分别在91.76%~95.72%(1998年)、91.58%~94.52%(2006年)和87.78%~92.32%(2014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各项功能在1998~2014年的增加量明显大于1998~2006年。1998~2014年,蒙古栎林生态系统服务各项功能呈减少趋势,而云杉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桦木林、榆树林、杨树林、柳树林、经济林和灌木林的各项服务功能呈增加趋势。森林生态系统各功能项之间以协同互利关系为主,且这种协同互利关系比较突出的存在于涵养水源与保育土壤、涵养水源与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与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涵养水源与净化大气环境、涵养水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4)在1998、2006和2014年,研究区大部分旗市区社会经济效益分布比重与森林生态效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森林资源覆被好的区域往往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经济发展与森林生态效益耦合度数值均≤0.500,表明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处于颉颃阶段与低水平耦合。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森林生态效益耦合度由1998年的0.322增加到2014年的0.328,表明整体上两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影响变化不大。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0.218上升至0.229,但耦合协调水平依然停留在低度耦合协调状态,虽然研究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各旗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不协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城镇化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和人均GDP每增加1%,则引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增加0.300%、0.211%、0.169%、0.132%和0.124%。人口数量或道路网密度每增加1%,则会引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减少0.026%或0.022%。(5)基于DPSIR-m DSS模型对研究区2000~2015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的最敏感因素为天保工程投资额度、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木材产量、职工年平均工资、人口密度、道路网密度等社会经济指标。驱动力分项呈平稳增加趋势(增加值为0.177),压力、状态和影响分项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增加值分别为0.137、0.093和0.197),综合值在研究期间增加了62%,前期(2000~2008年)波动性增加,后期(2008~2015年)平稳增加,表明研究区天保工程生态效益呈波动上升趋势。就综合评价结果而言,DPSIR-m DSS模型在评价过程中能较好地反应这些波动。
范文婷[6](2018)在《基于NDVI的农业灾害监测方法与应用 ——以呼伦贝尔市东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呼伦贝尔市东部的阿荣旗、莫力达瓦旗、鄂伦春自治旗和扎兰屯市四个盟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在全区农业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近年来人为活动不断加剧,导致该地区成为农业灾害频发区,对正常的农业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传统农业灾害监测的方法不仅信息滞后,而且由于以人工为主的查勘方式导致定损不准确。所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业灾害信息对灾后救援、农险理赔、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精准扶贫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农业灾害信息提取方法,选用多时相的MOIDS反射率产品,构建NDVI时间序列,利用自迭代组织算法分类方法提取水田和旱地,通过标准化处理消除了因不同耕地类型和区域位置造成的NDVI差异,对标准化模型进行分级处理,将不同时期的灾害信息进行合并后,去除非灾害区域,并进行分区统计。通过该方法,以呼伦贝尔市东部的阿荣旗、莫力达瓦旗、鄂伦春自治旗和扎兰屯市四个盟市为研究区,进行研究区2016年农业灾害信息提取,并计算各盟市的受灾面积和受灾等级等信息进行横向比较,实现了大尺度范围长时间序列的农业灾害信息提取,避免了传统农业灾害监测方法信息滞后和不准确的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裸土期和生长期的两期影像数据,通过非监督分类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提取研究区的耕地范围,总面积为2057.94万亩。总体精度Pc为0.78,Kappa系数PA%为74.32%,结果精度较高;再选用水田灌水期的影像区分旱地和水田,总体精度Pc为0.90,Kappa系数PA%为80.91%,分类结果精度较高,说明利用该时期的遥感数据和分类方法适用于旱地和水田的区分。(2)利用6月下旬至9月下旬连续6个时相的MODIS反射率产品,在区分地理位置和耕地类型的情况下,通过标准化处理、NDVI分级、灾害信息合并和噪声消除等步骤,得出研究区2016年作物关键生长期的农业灾害信息,受灾总面积达到412.56万亩。监测结果总体精度Pc为0.63,Kappa系数PA%为78.16%,提取结果精度较高,说明了该方法适用于大尺度范围、长时间序列的农业灾害监测。并计算了各盟市的受灾面积、受灾面积遥感指数、受灾面积比值指数和受灾等级指数,对各盟市的整体受灾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3)基于灾害监测结果,并根据实地采样得出该地区2016年遭受的灾害主要为旱灾,且呼伦贝尔市东部旱灾频发,进而结合研究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地形地势等因素,提出了旱灾防治的相应建议对策,包括营造防护林、加强科学管水、发展节水型农业和旱作农业以及构建旱灾预警体系,为研究区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自身微薄的力量。结果表明:利用多时相的MODIS反射率产品,基于不同地理位置和耕地类型,通过标准化处理、NDVI分级、灾害信息合并和噪声消除等技术方法,适用于大尺度范围、长时间序列的农业灾害监测。
郭淑晶[7](2016)在《呼伦贝尔市夏季气候生态环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呼伦贝尔市夏季平均气温除林区北部接近常年外整体偏高12℃。降水量全市较历年偏少,出现了严重旱灾,对农作物和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从总体上来看,夏季光、温、水匹配较差,对农作物及牧草生长发育十分不利,严重影响了农作物及牧草产量。
赵斐,樊斌,马学峰,孔文甲,张旭,李林惠,马素艳,王志春[8](2016)在《内蒙古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文中提出利用内蒙古2005年2012年气象灾害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内蒙古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大风冰雹和雷击灾害3种类型,这3种气象灾害是造成内蒙古经济损失的主要类型,并且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这3种类型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暴雨洪涝和大风冰雹灾害以7月份最为严重,雷击灾害主要出现在6、7月份。夏季3种主要气象灾害高频率落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沿线和内蒙古中东部偏南及呼伦贝尔市地区,并且夏季各月份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完全相同。
李丹,李云鹏,刘朋涛[9](2016)在《内蒙古近30a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内蒙古1983—2013年气象灾害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线性倾向估计等统计方法对内蒙古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及7种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灾害发生频次变化趋势具有上升性;(2)时间分布上具有重叠交错性;(3)突变特征具有不同步性;(4)空间分布上具有地域差异性。其中内蒙古东部的偏东地区是气象灾害发生频次最高也是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
朱蒙芬[10](2015)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夏季气候影响评价10年回顾》文中研究说明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06年至2015年夏季(注:6月1日至8月31日)气候影响评价进行了回顾。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主要气候特点:10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值。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2007、2010、2011、2015年以旱灾为主;2013年洪涝灾害频发;2009年旱涝交替、农业气象灾害较重;2012、2014年水热匹配适宜,为偏丰年。
二、呼伦贝尔市洪涝灾害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呼伦贝尔市洪涝灾害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生态安全概念 |
1.3.2 生态安全评价 |
1.3.3 边境生态安全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理论 |
2.1 边境城市范围 |
2.2 边境城市生态安全内涵 |
2.3 边境城市生态安全影响因素 |
2.3.1 经济安全影响因素 |
2.3.2 环境安全影响因素 |
2.3.3 资源安全影响因素 |
2.3.4 灾害防御影响因素 |
2.3.5 文化安全影响因素 |
3 东北边境城市概况 |
3.1 东北边境城市自然环境概况 |
3.2 东北边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3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现状 |
4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评价方法 |
4.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经济安全类指标 |
4.1.2 环境安全类指标 |
4.1.3 资源安全类指标 |
4.1.4 灾害防御类指标 |
4.1.5 文化安全类指标 |
4.2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
4.2.1 指标权重方法与量化 |
4.2.2 相关指标计算及数据来源 |
5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评估及结果分析 |
5.1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间演化趋势 |
5.2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 |
5.3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生态安全对策及建议 |
6.2.1 国内层面建议 |
6.2.2 国际层面建议 |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3.1 创新之处 |
6.3.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气候变化对草原火的影响研究 |
1.3.3 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
1.3.4 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风险预估研究 |
1.3.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撑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灾害系统理论 |
2.1.2 自然灾害风险形成理论 |
2.1.3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理论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自然概况 |
2.2.3 社会经济概况 |
2.2.4 研究区历史草原火灾概况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遥感影像数据 |
2.3.2 气象数据 |
2.3.3 社会经济数据 |
2.3.4 未来模式比较计划数据 |
2.3.5 野外生物量采集实验 |
2.3.6 其他辅助数据 |
2.4 研究方法 |
2.4.1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
2.4.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
2.4.3 核密度分析 |
2.4.4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计算 |
2.4.5 极端气候指数计算 |
2.4.6 随机森林模型 |
2.4.7 熵权法 |
2.4.8 统计降尺度方法 |
第三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分布特征 |
3.1.1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间分布特征 |
3.1.2 内蒙古草原火灾空间分布特征 |
3.2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分析 |
3.2.1 内蒙古草原火灾年际尺度演变规律 |
3.2.2 内蒙古草原火灾空间演变规律 |
3.3 内蒙古草原火灾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 |
4.1 草原火灾危险性形成机理及概念框架 |
4.2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内蒙古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特征 |
4.2.2 内蒙古草原火灾可燃物危险性分布特征 |
4.2.3 内蒙古草原火灾火环境危险性分布特征 |
4.3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
4.3.1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指数的构建 |
4.3.2 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 |
5.1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 |
5.2 内蒙古草原火灾敏感性识别与量化 |
5.2.1 内蒙古草原火灾敏感性指标计算 |
5.2.2 草原火灾敏感性分析 |
5.3 草原火灾暴露性与适应性识别及量化 |
5.3.1 草原火灾暴露性计算 |
5.3.2 草原火灾适应性计算 |
5.3.3 草原火灾暴露性与适应性分析 |
5.4 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与等级区划 |
5.4.1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
5.4.2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动态风险评价 |
6.1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 |
6.2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结果 |
6.2.1 内蒙古草原火灾典型年份风险评价 |
6.2.2 内蒙古2001-2018 年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
6.3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结果的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预估 |
7.1 气候模式模拟能力评估 |
7.2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危险性因子演变分析 |
7.2.1 不同RCPs情景下气候因子变化分析 |
7.2.2 不同RCPs情景下可燃物因子变化分析 |
7.3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草原火灾危险性分析 |
7.3.1 不同RCPs情景下草原火灾危险性空间分布 |
7.3.2 不同RCPs情景下不同季节草原火灾危险性预估 |
7.4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草原火灾风险分析 |
7.4.1 不同RCPs情景下草原火灾风险空间分布 |
7.4.2 不同RCPs情景下不同季节草原火灾风险预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确定性及展望 |
8.3.1 不确定性分析 |
8.3.2 政策建议 |
8.3.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呼伦贝尔一次暴雨过程分析及对农作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气实况 |
2 物理量场分析 |
2.1 水汽通量条件分析 |
2.2 比湿条件分析 |
3 暴雨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
4 结语 |
(4)呼伦贝尔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呼伦贝尔市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1 干旱 |
1.2 暴雨洪涝 |
1.3 霜冻 |
1.4 冰雹 |
2 呼伦贝尔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
2.1 干旱灾害防御措施 |
2.2 洪涝灾害防御措施 |
2.3 霜冻灾害防御措施 |
2.4 冰雹灾害防御措施 |
(5)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及分类 |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研究 |
1.2.4 生态系统服务实践应用 |
1.2.5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面临的挑战与趋势 |
1.2.6 呼伦贝尔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环境概况 |
2.2 森林资源时空动态 |
2.2.1 森林资源时间尺度变化 |
2.2.2 森林资源空间尺度变化 |
第三章 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格局及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及驱动力 |
3.2.2 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 |
3.2.3 呼伦贝尔市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
3.3 结论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呼伦贝尔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碳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
4.1 Biome-BGC模型 |
4.1.1 Biome-BGC模型简介 |
4.1.2 Biome-BGC模型模拟原理 |
4.1.3 Biome-BGC模型输入文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模拟结果精度验证 |
4.2.2 NPP日变化趋势 |
4.2.3 NPP年际变化特征 |
4.2.4 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4.2.5 碳储量年际变化趋势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基于Biome-BGC模型模拟的NPP值与其他模型模拟值的比较 |
4.3.2 NPP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
4.3.3 气候因子对植被NPP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森林资源及生态监测数据来源 |
5.1.2 评价指标测算 |
5.1.3 基于ESCI指数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态和变化 |
5.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特征 |
5.2.2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异特征分析 |
5.2.3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关系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
5.3.2 基于ESCI指数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态评价 |
5.3.3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原因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
6.1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 |
6.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 |
6.2.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
6.2.2 评价方法及模型选取 |
6.2.3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分析 |
6.3 基于STIRPAT模型的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驱动力分析 |
6.3.1 模型演变和指标选取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社会经济对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 |
6.5 结论与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呼伦贝尔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驱动力分析 |
7.1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
7.1.1 DPSIR-mDSS模型 |
7.1.2 灰色关联度法 |
7.1.3 综合评价法 |
7.2 基于DPSIR-mDSS模型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2 各指标数据的获取及计算 |
7.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属性划分 |
7.2.4 指标隶属度及权重 |
7.2.5 敏感性分析 |
7.2.6 基于DPSIR-mDSS模型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
7.3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和综合评价法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7.3.1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
7.3.2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
7.4 DPSIR-mDSS模型与传统评价方法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比较 |
7.4.1 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
7.4.2 评价结果比较 |
7.5 结论与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8.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基于NDVI的农业灾害监测方法与应用 ——以呼伦贝尔市东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基于植被指数的灾害监测 |
1.3.2 基于时间序列的灾害监测 |
1.3.3 基于光谱特征的灾害监测 |
1.3.4 其他灾害监测方法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呼伦贝尔市概况 |
2.1.2 东部四个盟市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数据介绍 |
2.2.2 数据获取 |
2.2.3 数据预处理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4 实验设计 |
2.4.1 时间序列分析 |
2.4.2 农业灾害特征分析 |
2.4.3 耕地范围提取 |
2.4.4 旱地与水田的提取 |
2.4.5 标准化处理 |
2.4.6 NDVI分级处理 |
2.4.7 灾害信息合并 |
2.4.8 噪声消除 |
2.5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耕地分布情况 |
3.2 旱地与水田的分布情况 |
3.3 灾害的分布情况 |
3.4 精度验证 |
3.5 灾害特征分析 |
3.5.1 各盟市受灾详情 |
3.5.2 受灾面积遥感指数 |
3.5.3 受灾面积比值指数 |
3.5.4 受灾等级指数 |
4 灾害防治的建议与对策 |
4.1 营造防护林 |
4.2 加强科学管水 |
4.3 发展节水型农业和旱作农业 |
4.4 构建旱灾预警体系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内蒙古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内蒙古主要气象灾害 |
3 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月变化特征 |
3.2 时空分布特征 |
4 结束语 |
(9)内蒙古近30a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内蒙古气象灾害概况 |
2.1 气象灾害损失程度和发生频次的年代际变化 |
2.2 气象灾害损失程度和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 |
3 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 |
3.1 年内变化特征 |
3.2 突变特征 |
3.3 空间分布特征 |
4 结论 |
(1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夏季气候影响评价10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气候概况与特点 |
1.1 全市近10年降水量接近常年 |
1.2 全市近10年平均气温偏高 |
1.3 全市近10年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 |
2 呼伦贝尔市气候对农业、牧业的影响 |
四、呼伦贝尔市洪涝灾害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评价[D]. 张挥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D]. 丽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呼伦贝尔一次暴雨过程分析及对农作物的影响[J]. 阿润. 农村实用技术, 2020(09)
- [4]呼伦贝尔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J]. 全文峰. 南方农机, 2019(07)
- [5]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D]. 黄龙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6]基于NDVI的农业灾害监测方法与应用 ——以呼伦贝尔市东部为例[D]. 范文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7]呼伦贝尔市夏季气候生态环境分析[J]. 郭淑晶. 统计与管理, 2016(12)
- [8]内蒙古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J]. 赵斐,樊斌,马学峰,孔文甲,张旭,李林惠,马素艳,王志春.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23)
- [9]内蒙古近30a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J]. 李丹,李云鹏,刘朋涛. 干旱气象, 2016(04)
- [1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夏季气候影响评价10年回顾[J]. 朱蒙芬.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