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矢量网络分析仪8项误差模型和校正理论(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田益坤[1](2020)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矢网仪器底层软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高速发展,测量仪器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矢量网络分析仪作为射频、微波测量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测量仪器领域中缺一不可的现代电子测量设备。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嵌入式Linux的矢网仪器底层软件设计,通过完成嵌入式矢网仪器图像显示系统设计,以及矢网仪器软硬件通信模块驱动设计,实现矢网仪器硬件平台参数控制与数据交换,以及测量数据12项误差校准及分析处理等工作。文中根据嵌入式Linux矢网仪器底层软件的设计需求分析给出了总体设计方案,然后详细介绍了各个部分的具体实现过程。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实现嵌入式矢网仪器图像显示系统。实现了嵌入式矢网仪器系统,并通过对比X11窗口系统与Wayland窗口系统,在嵌入式矢网仪器系统上采用X11窗口系统完成了图像显示系统设计,其中,针对测量图形显示的刷新需求,完成了Mali GPU实现图像显示硬件加速配置,实现了矢网测试图像的流畅显示,达到了预期目标。2、实现嵌入式矢网仪器软硬件通信模块驱动。针对矢网仪器硬件需求完成了仪器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协议等设计,进一步,基于BRAM存储体,设计了矢网仪器命令参数分发的底层驱动,实现了仪器软件对硬件平台的灵活操控;基于直接内存访问(DMA)技术,设计了面向矢网测量数据的DMA传输底层驱动,实现了矢网测量数据的快速传输。3、十二项误差校准软件模块。基于SOLT(Short-Open-Load-Thru)校准技术,在底层软件中设计了双端口全S参数测量数据校准模块,通过对标准校准件的测量,实现了双端口矢网仪器全S参数校准,并针对数据校准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设计了矢网软件多进程与多线程的运行机制。本文完成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矢网仪器底层软件设计,并在相应的硬件平台上完成调试与验证,其嵌入式Linux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软硬件通信,到达了嵌入式Linux矢网仪器底层软件设计的预期目标。
许夏茜[2](2020)在《FBAR板上测试理论与方法》文中指出薄膜体声波(Film Bulk Acoustic Resonator,FBAR)滤波器具有的Q值高、插入损耗低、带外抑制好、功率容量高等优点,使其市场需求在5G(5th-generation,5 G)移动通信的商用化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随着FBAR滤波器市场需求的增加,其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性能测试问题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主要提出一种FBAR滤波器板上测试夹具及其校准标准套件的设计方法,给非同轴接口(通常是平面的焊盘)的待测器件(DUT,Device Under Test)与同轴接口的测试仪器之间提供一个低损耗的电连接。提出一种快速得到板上测试夹具初始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并对该方法设计的测试夹具进行实测验证,得出其能为后续去嵌入校准提供很好的初始值。影响FBAR板上测试夹具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为阻抗失配,因此从测试夹具阻抗匹配的角度出发,通过经验公式与微带线计算工具结合,求解夹具结构参数。为确保测试夹具阻抗匹配,提出在ADS中建立TDR瞬态仿真电路,对微带线阻抗匹配进行研究,给出验证微带线阻抗匹配、解决微带线阻抗不匹配的方法;并对设计的测试夹具进行阻抗匹配复核。为了验证设计的板上测试夹具,选用三只不同中心频率的FBAR滤波器芯片作为待测器件(DUT),分别进行了片上测试(DUT芯片+射频探针台+矢量网络分析仪)和板上测试(DUT芯片组装在测试夹具上+矢量网络分析仪),并将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得出,虽板上测试结果与片上测试结果略有偏差,但整体趋势一致,表明该方法设计的板上测试夹具能为后续去嵌入校准提供很好的初始值。分析了现有的校准方法,针对现有校准算法的优势和特性,提出一种分段去嵌入校准的方法,即分段(100 MHz-2 GHz:SOLT;2 GHz-10 GHz:TRL)对测试数据进行去嵌入校准。根据所选频段,设计校准标准件,并结合ADS以及HFSS仿真软件对设计的去嵌入校准标准件进行仿真验证,完成所需校准标准件的设计以及制作。修正误差模型,提取误差模型中误差项系数,推导出DUT S参数含误差项的表达式。根据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内部结构以及测试夹具建立含系统误差项系数的信号流图,将夹具效应嵌入原始误差模型中。根据误差模型信号流图,通过数学推导,明确误差项系数、DUT S参数以及VNA测试结果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提取误差项系数,推导出含误差项系数的DUT S参量表达式,为校准软件的编写做准备。校准软件设计以及校准结果分析。运用python编程语言编写DUT参数校准软件,并利用python的PyQt5图形界面设计扩展包,设计软件与用户的交互界面,实现DUT+测试夹具测试数据快速校准,并将校准后的结果与片上测试结果进行比对,验证板上测试软件性能。
谢成诚[3](2020)在《微波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仿真工具和仿真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在雷达电讯领域数字化样机/虚拟样机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有源微波器件准确建模难度大、耗时长,雷达系统中一般采用理想模型来表征微波器件特性。这使得实际系统中的噪声、非线性、杂散和时延等特性不能被准确描述,从而导致系统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差异较大。故目前雷达系统仿真大多侧重于算法层面验证,而很难做到对整个系统性能的精确描述。因此,快速、准确构建有源微波器件模型已经成为系统仿真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强,对系统性能影响大,是有源微波器件建模的重点和难点。从系统仿真的角度,只要求模型能够根据输入信号反馈相应的输出,因此可以用行为模型来表征功率放大器。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对微波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的研究侧重于使用高阶数学表达式对器件特性进行描述,让模型具备更全面的特性表征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精度。然而这需要复杂的参数提取平台和提取流程,使得行为模型建模难以被普及。对此,本文提出了K参数模型及其提取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描述输入/输出端存在一定失配时的微波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响应,并且能够低成本、快速的对器件进行测量建模,可加快行为模型的推广和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K参数行为模型及其参数提取技术。目前对具备负载牵引能力的行为模型进行参数提取时,除信号采集仪器外,还需要额外配备负载牵引设备,这增加了模型提取成本及复杂度。考虑到功率放大器大信号工作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基波负载,将输出端基波入射波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之一,进行K参数的推导。在K参数提取过程中,输出端基波入射波的幅度和相位都将进行改变,可以等效为基波负载阻抗在发生变化,从而提取的行为模型具备一定负载牵引能力。进一步地,针对现有行为模型提取平台较为复杂,建模测试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K参数建模方法。该方法可基于商用微波仿真软件建立K参数提取平台,或采用商用非线性矢量网络分析仪及少量附件来实现非线性测试和参数提取。同时,由于测试平台中不含隔离器等窄带器件,使用的驱动放大器带宽仅需要覆盖被测件基波频段,该平台适用于宽带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提取。(2)矢量信号叠加效应及入射波信号恢复算法。矢量校准的场景是测试设备的一个端口输出激励信号,其余端口和匹配负载连接。在K参数测试时,输入输出端口会同时激励大信号,而由于阻抗失配及耦合器隔离度有限等因素,耦合器记录到的入射波是激励信号和干扰信号的矢量叠加,使用矢量校准不能分离出这两信号。对大信号工作时矢量叠加产物产生机理进行原理分析后,根据K参数提取流程特点,提出入射波信号恢复算法。新方法能够在不增加测试步骤的前提下,恢复输入输出端的入射波信号。(3)负载牵引蜂窝取点方法。针对现有负载牵引扇形取点方法在史密斯圆图中取点均匀性较差的问题,借鉴蜂窝结构,提出蜂窝取点方法。新方法能够在不增加取点数量的前提下,均匀覆盖整个史密斯圆图区域,从而提高行为模型精度。将蜂窝取点方法应用到负载相关X参数及K参数模型提取中,和扇形取点方法相比,该方法获得的模型归一化均方误差均有一定程度降低。(4)K参数模型级联特性分析。在系统仿真中,功率放大器会和其他器件进行连接,这需要模型具备级联仿真能力。针对大多模型研究仅对器件本身特性进行分析的现状,对K参数模型从源牵引和负载牵引两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K参数能够根据前后级联电路阻抗作出正确响应,即具备级联仿真能力。通过仿真、测试手段验证K参数在连续波、调制信号激励下的级联仿真能力。K参数模型级联仿真结果和负载相关X参数模型级联仿真结果精度相当,而K参数提取平台更为简单、模型提取成本更低。(5)二端口器件K参数表征方法。现有限幅器、倍频器等基于放大器非线性特性的二端口器件多采用紧凑模型进行表征,模型提取难度大、时间长。通过分析系统仿真对这些二端口器件模型需求,挑选出对应的关键指标,并调整K参数输出反射波展开阶数来对器件进行精确表征。针对限幅器裸片进行测试,提取基波K参数模型,仿真结果和器件手册吻合度较高;针对太赫兹倍频器芯片电路,提取K参数模型并和电路模型进行仿真比对,反射波平均相对误差为1.5%。通过K参数对二端口器件进行建模,能够快速、准确的提取器件关键特性。
吴鑫[4](2020)在《便携式矢量网络分析仪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下一代通信技术从理论走向实际,以5G为代表的使用场景开始多元化,逐渐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对应地,相应的测试分析仪器也需要同步发展,能适应多种多样的测试环境。矢量网络分析仪是一种核心的测试分析仪器,能够测量有源或无源器件的S参数特性,在射频微波领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矢量网络分析仪存在着体积质量大的问题,不便于携带,仅适合于室内使用,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场测试环境。便携式矢量网络分析仪体积功耗小、质量轻,具有便于携带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现场测试这一问题。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设计一种便携式矢量网络分析仪,可以用于S参数曲线和工程参数曲线的测量,具有小型化、便携性的特点。结合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几个方面。从理论层面上研究网络分析仪误差模型,并梳理相关的网络分析仪校准方法和校准步骤。从总体层面上研究系统的总体部分和主要设计指标,并对关键器件进行选型以及收发器仿真。从硬件层面上研究模块功能的分解,通过数字和射频的角度详细设计并实现综合收发平台、信号分离装置。从软件层面上研究和建立所需的驱动,并编写所需的上位机显示程序以及收发平台进行测试。从算法层面上研究单频点信号和连续扫频信号的数据读取和处理,并选取适合本系统的误差模型和校准方法,对结果进行校准和补偿。通过上述研究和设计,最终获取了在不同DUT下的S参数曲线和工程参数曲线。在相同情况下,通过对比标准仪器测量的S参数曲线和工程参数曲线,可以得出本文的结论。一是本文实现的测量系统可以正确的测量S参数曲线和工程参数曲线,具有工程实用性的优点。二是本文实现的测量系统实现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小型化,具有便携性的优点。综合本文的研究目标的和研究内容,本系统测量的S参数曲线和工程参数曲线满足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王硕[5](2019)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宽阻抗范围高精度的测试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半导体器件作为硬件电路的关键要素,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了三代的演变。作为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代表,氮化镓功率器件具备优异的禁带宽度、良好的导热性和超高的电子迁移速率等特性。但由于氮化镓功率器件的阻抗偏低,在实际测试时会因为端口反射过大而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准确有效地测量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参数是相应研究工作的关键。本课题主要研究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宽阻抗范围和高精度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利用测试夹具在实现传输信号和固定被测器件作用的同时,还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阻抗预匹配作用,旨在解决氮化镓功率器件输入输出端口阻抗过低导致的失配问题,将测试系统中50Ω的阻抗值转换到被测件输入输出阻抗值附近,这样不但扩展了测试系统的阻抗测试范围,还提高了测试系统的测量精度。本文通过对比多种阻抗转换方案,最终选择了基于阻抗渐变线的方案来设计测试夹具,搭建相应的测试系统,研究相应的测量方法,并结合ADS软件的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网络分析仪是S参数测试系统中最核心的仪器设备,而基于网络分析仪的测试系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由于仪器、线缆和测试夹具不理想特性所导致的测量误差。对此,本文研究了基于12项误差模型的SOLT校准法和基于8项误差模型的TRL校准法,旨在消除实际测试时产生的各项误差。在传统校准方法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宽阻抗高精度测试方法的夹具去嵌入技术和校准方法,设计了测试夹具和相关校准件,测量求解了测试夹具的S参数,最终利用宽阻抗高精度测试方法提取到氮化镓功率器件的S参数,并对比分析了测量结果。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波大功率半导体芯片热态参数综合测试仪。本文通过对宽阻抗高精度测试方法的研究讨论、仿真验证和实际测试,实现了以氮化镓功率器件为代表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宽阻抗范围和高精度测试,解决了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测试过程中普遍存在阻抗偏低导致的测量误差较高、测试阻抗范围不足等问题,为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测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同时也为超大功率和超高频率的功率放大器设计奠定了相应的研究基础。
杜玮[6](2019)在《矢量网络分析仪阻抗特性误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矢量网络分析仪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工作频段从几kHz到几百GHz,在微波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特性阻抗大多数为50Ω。随着微波技术不断发展,被测网络往往偏离50Ω,一些常用的微波器件输入输出阻抗只有几欧姆,而一些高阻抗器件的输入输出阻抗可以高达数百欧姆,甚至数千欧姆。使用50Ω特性阻抗的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非50Ω的被测网络会不会带来测试误差,为了对其进行分析与实验验证,本文做了以下工作:首先介绍了微波网络S参数的概念,介绍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测试原理及基本结构,详细介绍了每种结构的作用与原理。其次阐述了误差修正原理,介绍了误差类型及引起误差的原因,不同的校准方式及其校准精度,重点介绍了单端口的误差模型与误差修正公式,双端口的误差模型以及其误差修正公式。然后介绍了本文的实验方案,首先是通过同轴传输线阻抗的计算公式推导出空气线阻抗的计算公式,其次设计了标准阻抗被测件,精确加工制作了12根不同阻抗的2.4mm同轴空气线内导体及两根2.4mm外导体,最后理论计算出单端口反射系数,双端口反射系数与传输系数。最后分别进行了时域和频域测量,在时域状态下,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空气线沿线每个位置所对应的阻抗,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比较接近。在频域状态下,通过单端口与双端口测量得到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分析。单端口误差分析结果有以下三个结论:一是50Ω特性阻抗附近测量误差相对较小,偏离50Ω特性阻抗,测量误差有增大的趋势;二是不同特性阻抗空气线测量误差随频率增加而增加;三是测量误差对终端端接负载特性比较敏感,端接50Ω负载时测量误差相对较小,而端接开路器与短路器时测量误差相对较大。双端口误差分析结果有以下两个结论:一、不同特性阻抗空气线测量误差随频率增加而增加;二、50Ω特性阻抗附近测量误差相对较小,偏离50Ω特性阻抗,测量误差有增大的趋势。
李经纬[7](2019)在《微波开关快速测试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工业生产技术也随着不断更新,厂商也在不断追求产品的小型化和便携性。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微波有源器件的快速测试方法,以微波开关芯片为背景,快速准确的提取其特征参数。本文将在10MHz10GHz的频率范围内,针对微波开关芯片进行快速的多次测试,并将测试数据进行去嵌入等处理以减少误差,与官方数据进行对比,确定整个系统的准确性。第一,通过收集和查阅相关文献,对测试仪器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校准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了可以用来测试有源器件的方法。同时,对微波开关矩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二,对传输线的基本原理以及微波网络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推导,并且在细致考察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误差的基础上,并对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误差模型进行了推导与分析。第三,借由HFSS仿真软件设计了一套可以用于快速测试的等效电路,同时,对整个系统所需要的支架与校准件也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验证。研究并组成一套微波开关矩阵,实现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两端口输出转化为三端口可控输出,方便快速测试。编写一套快速测试软件,并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快速测试系统。第四,对其中只依靠校准无法解决的误差进行了更加详尽的推导与分析,提出了可以解决的办法。最后,对现有的几种微波开关芯片进行了快速测试,测试所得参数经过数据处理之后,与官方数据进行详细的比对,并对其中出现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本文能够在最高10GHz,最低100MHz的频段内,实现快速提取插入损耗与隔离度,误差≤6%,多次重复测试误差≤2%。
马梓洹[8](2018)在《混频器标量和相位校准方法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频器应用于雷达、通信、电子设备以及微波毫米波测试仪器,实现频率变换功能,作为微波毫米波系统中重要的元器件之一,其特性的优劣直接影响设备及仪器的性能。在混频器的设计、制作、使用等各个阶段,都需要对其变频损耗和相位完成精确、快速的测量。混频器是三端口的变频器件,需要外部供源,输入输出不在同一频率,这对其测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测试方法是用信号源和频谱分析仪对变频损耗进行测量,测试效率低,测试系统的误差也会影响测量结果,并且无法测量其相位。本文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的频偏模式对混频器测量展开研究:(1)分析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结构和测量误差,利用一个功率计以及相应的校准标准件来进行功率校准,推导出混频器标量校准方法,从而得到准确的变频损耗测量。并且在混频器标量校准方法的基础上,对混频器标量校准双向误差模型以及分离端口功率校准进行了研究。(2)混频器标量校准和相位校准相互独立,基于相参接收机系统的矢量网络分析仪可以通过相位拼接的方法来得到连续的相位响应,并且利用一个梳状波发生器或校准混频器作相位参考来对相位进行校准,通过相应的信号流图来推导得出相位校准算法。(3)利用ADS软件搭建测试系统来对混频器标量和相位校准方法进行仿真验证,通过是德科技PNA-X矢量网络分析仪来对校准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朱晓亮[9](2017)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信号功率及相位校正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矢量网络分析仪通过测量器件在频率扫描下的功率和相位响应,从而精确表征器件特性。对于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误差校准过程的精度。由于混频器的非线性特性,用于线性器件的传统S参数测量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校准方法都不适用。本文研究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校准及相位校准,通过该校准算法可以精确测量被测件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损耗和群延时。在本文的研究中详细分析矢量网络分析仪内部误差项,引出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校准及相位校准误差模型,以此误差模型实现功率校准及相位校准。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本文简要介绍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系统误差,介绍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及相位校准的重要性,以及混频器的特性和测量难点。(2)本文分析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校准误差模型中每一个误差项的物理意义,并通过双端口校准计算部分误差项。功率校准过程分为源功率校准和接收机校准,通过校准可以实现被测件端口精确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测量。本文中详细推导源功率校准和接收机校准的理论公式,然后使用ads软件分别验证源功率校准和接收机校准的实现过程,最后以放大器的增益测量为例,验证校准的正确性。(3)本文详细介绍了矢量网络分析仪信号源输出信号相位连续变化的原理,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相参接收机和相位拼接原理。矢量网络分析仪在相参接收机和相位拼接的基础之上,就能够实现单接收机相位的测量。根据相位校准误差模型推导相位校准的理论公式,然后使用ads软件验证相位校准的实现过程。最后仿真功率校准及相位校准在混频器测量中的应用,并对仿真中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肖虎[10](2016)在《矢量网络分析仪误差校准算法及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射频微波电子器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电路部件或整机的生产制造中,通常只需要相关的定性分析。矢量网络分析仪能够对电路系统或网络的特性进行全面测量,从而获得元器件反射/传输特性的全部参数。而国外的测量器件价格一般比较昂贵,考虑到维护使用成本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一款经济适用、测量精度适中的矢量网络分析仪成为航天电子测量领域的迫切需求。矢量网络分析仪工作的频率通常达到GHz频段,在这样的频率范围内测量装置的任何硬件都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工作条件,这些硬件性能上的非理想必然对测量结果造成误差。如果盲目的在硬件性能上寻求突破,这不仅会大大增加电路设计难度,更为重要的是这将大大增加仪器的开发成本。解决办法是允许仪器硬件性能的非理想(即允许测量结果存在误差),采用适当的误差校准算法对数据进行修正,从而获得被测件的真实值。本课题源于某元器件测试验证评估平台科研项目需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矢量网络分析仪关键技术误差校准算法进行深入研究,改进设计满足本文测量要求的误差校准校准算法,以及详细介绍满足其需求的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本文首先对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量方法、测量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矢量网路分析仪项目的总体方案以及矢网项目硬件基础,进行需求分析,阐述误差校准的重要性;其次对误差校准算法进行深入研究,改进设计了两种基于非理想校准件的误差校准算法——TSOR和TSL误差校准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在软件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层次划分、软件的模块划分和模块间的层次关系设计,多线程结构设计、数据分析以及软件的流程分析;通过分析细化,根据软件的总体架构进行模块详细设计,对软件实现中的关键技术深度研究、设计论证。对于每个模块分别再次进行更小功能模块的划分,并从数据结构、模块运行流程、类图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对各个小功能模块、核心算法等进行封装处理,然后进行详细代码编写,完成整个系统软件的设计。最后,进行系统软件的测试。本文首先设计了测试方法、方案,其次对软件运行流程、软件操作功能、误差校准算法以及运行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软件能够稳定运行,软件功能合理、易操作,符合本课题的需求。
二、矢量网络分析仪8项误差模型和校正理论(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矢量网络分析仪8项误差模型和校正理论(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嵌入式Linux的矢网仪器底层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嵌入式矢网仪器底层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2.1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及硬件平台介绍 |
2.1.1 矢网原理概述 |
2.1.2 硬件平台介绍 |
2.2 嵌入式矢网仪器需求分析 |
2.2.1 图像显示系统需求分析 |
2.2.2 仪器控制及数据传输需求分析 |
2.2.3 数据校准需求分析 |
2.2.4 矢网软件框架需求分析 |
2.3 嵌入式矢网仪器底层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2.3.1 图像显示系统方案 |
2.3.2 驱动模块方案 |
2.3.3 误差校准方案 |
2.3.4 多线程与多进程软件运行机制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嵌入式矢网仪器图像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图像显示系统概述 |
3.2 窗口系统对比 |
3.3 基于Mali GPU的图像显示系统实现 |
3.3.1 与图像显示系统相关的内核配置及搭建 |
3.3.2 图像文件系统装载 |
3.3.3 GPU加速图像显示配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矢网仪器软硬件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 矢网数据结构与通信协议设计 |
4.2 数据交换驱动设计 |
4.2.1 数据交换原理 |
4.2.2 驱动中的异步通知 |
4.2.3 DMA驱动设计实现 |
4.3 控制驱动设计 |
4.4 驱动程序加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矢网仪器数据校准模块设计 |
5.1 误差校准模块的实现 |
5.1.1 误差校准算法的实现 |
5.1.2 误差校准系数的保存与读取 |
5.2 软件运行机制 |
5.2.1 多线程与多进程的实现 |
5.2.2 测量数据的分段显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嵌入式矢网仪器底层软件测试与验证 |
6.1 嵌入式矢网仪器的嵌入式系统验证 |
6.2 嵌入式矢网仪器软件的数据通信验证 |
6.3 嵌入式矢网仪器软件数据校准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FBAR板上测试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FBAR滤波器 |
1.2.2 FBAR滤波器测试 |
1.3 论文结构 |
2.FBAR滤波器测试研究基础 |
2.1 FBAR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
2.2 VNA工作原理及误差来源 |
2.2.1 VNA |
2.2.2 VNA误差来源 |
2.2.3 VNA误差模型 |
2.3 射频微波网络分析 |
2.3.1 S参数理论 |
2.3.2 信号流图 |
2.4 微带传输线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板上测试夹具结构设计及测试验证 |
3.1 夹具结构设计及TDR阻抗匹配核验 |
3.1.1 夹具板材选型与微带传输线设计 |
3.1.2 微带线阻抗匹配研究 |
3.1.3 阻抗匹配的TDR仿真复核 |
3.2 实验验证 |
3.2.1 片上测试 |
3.2.2 板上测试 |
3.2.3 实测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片上测试与板上测试结果对比 |
3.3.2 板上测试结果S12和S21曲线对比 |
3.3.3 板上测试结果S11和S22曲线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板上测试夹具校准标准件设计 |
4.1 校准标准件设计 |
4.2 校准标准件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测试数据去嵌入校准 |
5.1 误差模型修正 |
5.2 含误差项的S参量求解 |
5.3 误差项求解及测试数据去嵌 |
5.3.1 含误差项校准测试数据分析 |
5.3.2 误差项提取及测试数据去嵌 |
5.4 本章小结 |
6.校准软件设计及校准结果分析 |
6.1 设计思路 |
6.2 开发工具 |
6.2.1 软件设计 |
6.2.2 误差计算算法实现 |
6.3 校准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微波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功率放大器模型种类概述 |
1.3 频域行为级模型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S参数 |
1.3.2 热态S参数 |
1.3.3 X参数 |
1.3.4 S函数模型 |
1.3.5 卡迪夫模型 |
1.3.6 QPHD模型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K参数原理 |
2.1 放大器非线性特性 |
2.2 K参数原理推导 |
2.3 K参数相位关系推导 |
2.3.1 相位的定义 |
2.3.2 交叉频率相位的定义 |
2.4 小结 |
第三章 K参数模型提取平台 |
3.1 K参数模型仿真提取平台 |
3.1.1 K参数模型仿真提取 |
3.1.2 K参数模型的实现 |
3.1.3 反射波多项式展开阶数确定 |
3.1.4 K参数仿真模型的验证 |
3.2 K参数模型测试提取平台 |
3.2.1 测试平台选择 |
3.2.2 K参数模型测试平台原理仿真 |
3.2.3 绝对校准技术 |
3.2.4 针对记录入射波的数据处理 |
3.2.5 最简K参数提取平台 |
3.2.6 针对功率放大器的K参数提取平台 |
3.3 负载牵引取点方法研究 |
3.3.1 扇形取点法 |
3.3.2 蜂窝取点法 |
3.3.3 蜂窝取点法验证 |
3.3.4 应用蜂窝取点法的K参数 |
3.4 小结 |
第四章 行为模型级联效应研究 |
4.1 S参数级联特性推导 |
4.2 K参数级联特性研究 |
4.2.1 源牵引能力分析 |
4.2.2 负载牵引能力分析 |
4.2.3 K参数级联能力验证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K参数的二端口器件模型研究 |
5.1 针对限幅器进行K参数提取 |
5.2 针对太赫兹三倍频器进行K参数提取 |
5.3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便携式矢量网络分析仪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现状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网络分析仪基础 |
2.1 微波网络S参数基础 |
2.1.1 S参数定义和物理意义 |
2.1.2 反射参数和传输参数 |
2.2 网络分析仪误差模型 |
2.2.1 反射参数和传输参数 |
2.2.2 12 项参数误差模型 |
2.3 网络分析仪校准 |
2.3.1 完全校准方法 |
2.3.2 不完全校准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总体方案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总体结构设计 |
3.1.2 总体指标分解 |
3.2 核心器件选型 |
3.2.1 综合收发平台 |
3.2.2 信号分离装置 |
3.3 关键器件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硬件实现 |
4.1 系统硬件实现 |
4.1.1 数字板实现 |
4.1.2 射频板实现 |
4.1.3 接口和供电实现 |
4.2 系统软件实现 |
4.2.1 HDL工程实现 |
4.2.2 裸机环境实现 |
4.2.3 Linux环境实现 |
4.2.4 上位机实现 |
4.3 综合测试 |
4.3.1 裸机环境测试 |
4.3.2 Linux环境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算法实现 |
5.1 频谱曲线 |
5.1.1 单频点信号的频谱 |
5.1.2 扫频信号的频谱 |
5.2 校准和补偿 |
5.2.1 误差曲线的获取 |
5.2.2 校准结果分析 |
5.3 参数测量 |
5.3.1 S参数测量 |
5.3.2 工程参数测量 |
5.4 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宽阻抗范围高精度的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化镓功率器件的研究现状 |
1.2.2 半导体器件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微波宽阻抗测试理论基础 |
2.1 微波网络分析理论 |
2.1.1 散射参数和散射矩阵 |
2.1.2 传输参数和传输矩阵 |
2.1.3 散射参数和传输参数之间的关系 |
2.2 广义散射参数的提出 |
2.2.1 广义散射参数和广义散射矩阵 |
2.2.2 广义散射矩阵方程的建立 |
2.3 广义散射参数的转换关系 |
2.3.1 两种反射系数的转换关系 |
2.3.2 两种散射参数矩阵的转换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阻抗高精度测试方法的研究 |
3.1 阻抗转换原理 |
3.1.1 四分之一波长变换器 |
3.1.2 小反射理论 |
3.1.3 渐变传输线 |
3.1.4 短截线阻抗匹配 |
3.2 宽阻抗高精度测试方法的提出 |
3.2.1 基于阻抗调配器的测试系统 |
3.2.2 基于阻抗渐变线的测试系统 |
3.3 宽阻抗高精度测试方法的验证 |
3.4 测试夹具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功率器件S参数的测量与提取 |
4.1 网络分析仪的测量误差分析 |
4.1.1 网络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
4.1.2 网络分析仪的误差模型 |
4.1.3 网络分析仪的简化误差模型 |
4.2 测试夹具的去嵌入及校准方法 |
4.2.1 传统SOLT校准法 |
4.2.2 经典TRL校准法 |
4.3 新方法测试夹具的去嵌入研究 |
4.3.1 直通标准件S参数方程的建立 |
4.3.2 反射标准件S参数方程的建立 |
4.4 大功率器件S参数的测量与提取 |
4.4.1 测试夹具S参数的提取 |
4.4.2 被测件S参数的提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矢量网络分析仪阻抗特性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矢量网络分析仪研究现状 |
1.2.2 误差分析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原理 |
2.1 概述 |
2.2 微波网络S参数 |
2.3 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结构 |
2.3.1 信号发生 |
2.3.2 信号分离 |
2.3.3 信号接收 |
3 矢量网络分析仪误差修正原理 |
3.1 概述 |
3.2 误差分析 |
3.3 校准方式 |
3.4 误差修正原理 |
3.4.1 单端口误差修正原理 |
3.4.2 双端口误差修正原理 |
4 实验验证方案 |
4.1 概述 |
4.2 同轴线特征阻抗理论计算 |
4.3 空气线设计 |
4.4 反射系数计算方法 |
4.4.1 空气线反射系数计算 |
4.4.2 固定负载 |
4.4.3 开路器 |
4.4.4 短路器 |
4.5 传输系数计算方法 |
5 实验测试及误差分析 |
5.1 实验测试 |
5.2 时域测试 |
5.3 频域测试 |
5.3.1 单端口测试误差分析 |
5.3.2 双端口测试误差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微波开关快速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源芯片测试的发展 |
1.2.2 校准理论的更新 |
1.2.3 微波开关矩阵简述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微波基本理论及校准原理 |
2.1 传输线基本理论 |
2.1.1 传输线与电报方程 |
2.1.2 同轴线与微带线 |
2.2 微波网络基础理论简述 |
2.2.1 网络传输参数的测量 |
2.2.2 网络反射参数的测量 |
2.2.3 网络传输参数的测量误差分析 |
2.3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校准理论 |
2.3.1 系统误差模型的建立 |
2.3.2 矢网系统误差的修正 |
2.3.3 矢网系统误差的常用的校准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
3.1 测试夹具结构 |
3.2 测试系统中的电气结构 |
3.2.1 测试电路 |
3.2.2 微波开关矩阵系统设计原则和思路 |
3.2.3 校准电路的设计 |
3.3 测试软件的设计 |
3.3.1 矢量网络分析仪介绍 |
3.3.2 测试主体结构 |
3.3.3 测试软件可实现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试误差探究与校正 |
4.1 去嵌入 |
4.1.1 优化法实现去嵌入 |
4.1.2 误差修正法去嵌入 |
4.2 位置误差对测试结果影响度的探究 |
4.2.1 垂直微带方向的偏移误差 |
4.2.2 平行微带方向的偏移误差 |
4.2.3 芯片下陷产生的偏移误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 测试准备工作及其流程 |
5.1.1 矢量网络分析仪介绍 |
5.1.2 测试流程介绍 |
5.2 测试数据分析 |
5.2.1 HMC232ALP4E微波开关的测试 |
5.2.2 其他微波开关的快速测试 |
5.3 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混频器标量和相位校准方法的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混频器测量基础 |
2.1 混频器简介 |
2.1.1 混频器参数 |
2.1.2 混频器的小信号模型 |
2.2 矢量网络分析仪概述 |
2.2.1 矢量网络分析仪结构 |
2.2.2 测量误差 |
2.3 S参数误差修正 |
2.3.1 双端口误差修正 |
2.3.2 单端口误差修正 |
2.4 混频器测量实现及难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频器标量校准方法研究 |
3.1 矢量网络分析仪源和接收机功率校准 |
3.1.1 源功率校准 |
3.1.2 接收机功率校准 |
3.1.2.1 参考接收机功率校准 |
3.1.2.2 传输测试接收机功率校准 |
3.2 标量混频器校准方法及原理 |
3.3 标量混频器校准双向误差模型 |
3.4 标量混频器分离端口校准 |
3.5 ADS仿真验证 |
3.5.1 ADS仿真软件 |
3.5.2 源功率校准仿真验证 |
3.5.3 接收机功率仿真验证 |
3.5.4 混频器标量校准方法仿真验证 |
3.5.5 标量混频器双向误差模型仿真验证 |
3.5.6 标量混频器分离端口校准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频器相位校准方法研究 |
4.1 相位相参接收机系统介绍 |
4.2 相位拼接方法介绍 |
4.3 混频器测量相位校准方法及原理 |
4.3.1 已知混频器相位校准方法 |
4.3.1.1 校准混频器表征方法 |
4.3.1.2 仿真验证 |
4.3.2 梳状波发生器相位校准方法 |
4.3.2.1 梳状波发生器简介 |
4.3.2.2 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频器标量和相位校准的实验研究 |
5.1 混频器标量校准实验研究 |
5.1.1 混频器标量校准实验步骤 |
5.1.2 混频器标量校准实验结果分析 |
5.2 混频器幅度响应分离校准实验研究 |
5.2.1 混频器幅度响应分离校准实验步骤 |
5.2.2 混频器幅度响应分离校准实验结果分析 |
5.3 混频器标量和相位校准实验研究 |
5.3.1 校准混频器相位校准实验研究 |
5.3.2 梳状波发生器相位校准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信号功率及相位校正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校准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矢量网络分析仪及混频器介绍 |
2.1 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 |
2.1.1 微波网络S参数 |
2.1.2 矢量网络分析仪基本结构 |
2.1.3 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误差 |
2.1.4 矢量网络分析仪常见校准件类型 |
2.1.5 矢量网络分析仪校准方法概述 |
2.2 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及相位校准概述 |
2.2.1 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及相位校准的特点 |
2.2.2 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及相位校准的重要性 |
2.3 混频器特性及测量难点 |
2.3.1 混频器特性 |
2.3.2 混频器测量难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校准研究 |
3.1 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校准方法概述及误差模型 |
3.2 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误差的计算 |
3.3 矢量网络分析仪源功率校准研究 |
3.3.1 源功率校准误差模型及理论 |
3.3.2 源功率校准方法 |
3.3.3 仿真模型建立及仿真实验验证 |
3.4 矢量网络分析仪接收机功率校准研究 |
3.4.1 参考接收机校准 |
3.4.2 测试接收机校准 |
3.4.3 仿真模型建立及仿真实验 |
3.4.4 仿真验证接收机校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矢量网络分析仪相位校准研究 |
4.1 矢量网络分析仪相位校准的重要性 |
4.1.1 传统矢量网络分析仪单接收机测量相位的问题 |
4.1.2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 |
4.2 矢量网络分析仪相位校准模型及理论 |
4.2.1 矢量网络分析仪相参接收机 |
4.2.2 矢量网络分析仪相位拼接 |
4.3 相位校准 |
4.3.1 梳状谱信号 |
4.3.2 相位校准误差模型及校准流程 |
4.3.3 仿真模型建立及仿真实验 |
4.3.4 仿真验证相位校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频器功率及相位校准算法实验验证 |
5.1 混频器功率及相位校准仿真实验 |
5.1.1 混频器功率及相位校准流程 |
5.1.2 仿真模型建立 |
5.1.3 算法整体仿真结果与分析 |
5.2 混频器功率校准实验 |
5.2.1 功率校准实验步骤 |
5.2.2 功率校准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矢量网络分析仪误差校准算法及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误差校准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矢量网络分析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矢量网络分析仪总体方案及需求分析 |
2.1 矢量网络分析仪总体方案 |
2.2 误差校准需求 |
2.3 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软件需求 |
2.3.1 软件功能需求 |
2.3.2 软件性能需求 |
2.3.3 系统软件需求建模 |
2.3.4 软件开发环境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矢量网络分析仪误差校准算法研究 |
3.1 常规12项误差模型SOLT校准算法 |
3.1.1 SOLT误差校准算法推导 |
3.1.2 SOLT误差校准算法缺陷 |
3.2 本文算法改进的基本思路 |
3.3 基于非理想校准件的12项误差模型TOSR改进校准算法 |
3.3.1 TOSR误差校准算法推导 |
3.3.2TOSR误差校准算法仿真验证 |
3.4 基于非理想校准件的8项误差模型TSL改进校准算法 |
3.4.1 TSL误差校准算法推导 |
3.4.2 TSL误差校准算法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软件整体方案设计 |
4.1 矢量网络分析仪软件的整体方案 |
4.1.1 软件的层次划分 |
4.1.2 软件架构及整体方案设计 |
4.2 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软件功能模块划分 |
4.3 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软件的多线程结构设计 |
4.3.1 线程总体结构 |
4.3.2 线程间的通信 |
4.4 矢量网络分析仪数据分析 |
4.5 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软件的基本处理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
5.1 用户交互模块的详细设计 |
5.1.1 用户交互模块设计 |
5.1.2 用户交互界面设计 |
5.1.3 用户交互模块的运行过程 |
5.2 数据处理模块的详细设计 |
5.2.1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5.2.2 数据处理主要算法 |
5.2.3 数据处理模块的运行流程 |
5.3 控制模块的详细设计 |
5.4 图形显示模块的详细设计 |
5.4.1 频谱显示控件的详细设计 |
5.4.2 Smith阻抗显示控件的详细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矢量网络分析系统软件测试 |
6.1 软件测试方法和方案 |
6.2 软件测试结果 |
6.2.1 用户交互模块测试 |
6.2.2 图形显示模块测试 |
6.2.3 误差校准算法测试 |
6.2.4 软件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矢量网络分析仪8项误差模型和校正理论(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嵌入式Linux的矢网仪器底层软件设计[D]. 田益坤.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2]FBAR板上测试理论与方法[D]. 许夏茜.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3]微波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研究[D]. 谢成诚.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便携式矢量网络分析仪设计与实现[D]. 吴鑫.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5]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宽阻抗范围高精度的测试方法研究[D]. 王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矢量网络分析仪阻抗特性误差分析[D]. 杜玮. 中北大学, 2019(09)
- [7]微波开关快速测试技术研究[D]. 李经纬.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混频器标量和相位校准方法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 马梓洹.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9]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信号功率及相位校正技术研究[D]. 朱晓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10]矢量网络分析仪误差校准算法及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肖虎.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