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明平台通过评审(论文文献综述)
姜婷婷[1](2021)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公共游憩场所,居民能否方便、快捷的到达公园绿地这一绿色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环境宜居的重要指标之一。公园绿地具有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公园绿地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中的热岛效应,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阻隔噪音污染,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生物质间能量流动,是城市中的绿洲;具有完善基础设施的公园绿地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增进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放松身心的良好去处,宜人且充满地域文化气息的公园空间环境也可通过自身优势吸引外来游客,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公园绿地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前提是居民能够方便快捷的到达此绿地空间,然而我国现有对公园绿地的评价指标是基于人均占有的公园绿地面积,仅是从宏观量的层面的考量,并不能对居民能否方便、快捷的到达公园绿地以及公园绿地实际的服务效率做出有效的评估,因此,对公园绿地布局与可达性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大庆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范围,对其范围内的公园绿地展开研究,并以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为研究基础,结合sDNA、ArcGIS软件在技术上的支撑,整理现有公园绿地、交通网络、人口分布的资料并根据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建立公园绿地、人口、道路数据库并基于道路网络绘制空间句法线段模型,从整体与局部空间两个尺度展开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通过获取的城市POI数据对空间句法模型进行校核,选取空间句法模型最优半径用于对局部空间的分析研究,分别对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进行测度,最后针对公园绿地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对后续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借鉴意义并丰富了公园绿地评价体系。具体的优化策略:(1)优化城市道路网络体系,适当加强路网密度,增加局部道路网络与整体道路体系的连通性,提高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2)公园绿地规划结合人口密度,基于公园绿地性质与用地规模进行合理化建设,对于人口密度低的区域可建设综合公园与专类公园等规模较大公园绿地,分散人口密度高的区域的人流;对于人口密度高的区域,可建设社区公园或游园等小型公园绿地,做到土地利用的集约化;(3)公园绿地自身品质建设是影响公园绿地心理可达性的重要因素,应塑造公园绿地特色体现地域文化景观,做好公园绿地建设后的维护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其自身吸引力从而提高公园绿地心理可达性。
刘琨[2](2021)在《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物质工程设施及相关公共服务,对其投资可以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乘数效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先行地位”。随着全球基础设施短缺及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给各国政府带来了持续性的挑战。由于传统采购模式引起的公共部门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以及资产交付与服务质量的低效率问题,基础设施正由公共供给转向私营供给,这一趋势因思维方式转变和良好实践效果受到支持,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得以加强。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英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兼顾效益、效率、公平的公私合作PPP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已有135个国家开展了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但各国PPP运行效率差异较大,在PPP模式风靡全球之际,加拿大发展为最具PPP市场热度和成熟度的国家之一。本篇论文针对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展现了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全貌:以PPP模式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全生命周期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多元化投融资市场,法律制度与政府监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探究,挖掘加拿大PPP模式跻身领先地位的深层驱动力。目前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正经历由高增长到高质量的规范化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通过研究,吸取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中西交流和鉴往知来,对我国PPP模式的行稳致远与深化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合作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PPP模式相关理论和制度优势进行了探讨。第一,阐述了PPP模式概念,众多参与主体、伙伴关系、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服务绩效五个主要特征,以及价值驱动因素。第二,分析了PPP模式应用对象,即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特征,基础设施属性与市场失灵,以及PPP模式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行业领域。第三,以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与实践、公共事业民营化等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据,探究了PPP模式的制度优势。最后,以不完全契约下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PPP模式缔约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物有所值、投融资结构、风险与利益分配、合同管理、绩效监管与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第二,分别从基础设施的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角度,阐释了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公私合作PPP模式的动因。总结了近30年加拿大PPP模式发展的两次浪潮及特征,宏观展现了项目在各基础设施领域、管辖层级及地域分布的基本情况。在1991-2003年的第一波浪潮中,加拿大PPP模式经历了由理论转向实践的艰难过程,伴随着部分项目失败,在质疑声中积累经验和教训。第二次浪潮是2004年至今,加拿大省级政府作为PPP主要开拓者,打造了更具活力的基础设施PPP市场,公共部门拥有更专业的评估技术与监管能力,制定了更明晰的法律制度体系,不断深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伙伴关系。在项目实践中,转变对私营资本需求方式,优化交易结构与回报机制,采用有限的需求与市场风险转移,极大提升了PPP项目产出效率及复杂程度。第三,加拿大PPP模式展现了公私双方从咨询伙伴、运营伙伴、协作伙伴、到贡献伙伴权利逐渐下放过程,根据私营部门参与度和风险转移程度,形成连续的包含设计、建设、融资、维护、运营等责任的组合体。在探讨加拿大PPP模式全流程运行机制和采购管理中发现,加拿大主要PPP应用省份虽然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项目审批与采购管理上更为复杂且周密,但实际上加拿大PPP项目采购效率极高,表现为较短的招投标时间以及较低的招投标成本。这种高效性得益于,采购前期项目评审与决策管理、招投标评估与竞合谈判、合同体系建立三方面的运行监管与结构设计。首先,加拿大PPP项目采用了以物有所值为核心,细致且繁复的前期规划和评估工作;其次,加拿大省级PPP专业机构借助发达的咨询服务,实施评标以及竞争性对话,能够确保透明度和竞争性,权衡技术创新与财务方案;最后,分析了加拿大PPP合同协议在绩效产出规范以及回报机制两个关键边界条件的特征。第四,基础设施发展的先决条件是能够获得足额、长期、稳定的资金,PPP模式核心价值驱动因素之一是发挥民间资本优势,缓解政府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加拿大PPP模式迅速发展,也得益于其成熟且深厚的PPP项目投融资市场。论文回答了关于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的相关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包括PPP项目债券、绿色债券、社会效益债券在内的债券类融资,政策性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养老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加拿大PPP基金与联邦基础设施基金,以上四类重要且极具特色的多元化投融资工具,对加拿大PPP模式支持方式和投融资特征。第五,加拿大PPP模式风险管理较为完善。以加拿大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原则以及风险管理工具为依据,探讨了加拿大在PPP项目风险管理七个要素,分别为风险全流程沟通,建立风险管理范围和标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风险动态监管。并根据安大略省交通类PPP风险矩阵,探讨加拿大PPP项目风险识别中的风险触发机制与影响结果,以及风险评估方案。最后,归总加拿大主要省份交通项目的风险分配方式,探究加拿大PPP项目风险分配特征。第六,加拿大PPP模式拥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宏观治理能力仍有待提升。首先,探讨PPP制度建设的意义,以及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总结了加拿大联邦及主要省份PPP法律制度体系。其次,将治理能力、人力资源、协调能力归纳为加拿大PPP专业机构三大核心能力要素,体现了联邦PPP机构的战略引导作用,以及省级PPP机构的运营与执行能力。最后,从绩效监管、财政监管、审计监管三个方面,探析加拿大PPP广泛的宏观治理体系。最后,对加拿大PPP模式进行了评价及启示。重点分析了加拿大PPP模式按预算与准时交付效率,社会公众与主要参与者认可度,以及项目经济系统性影响。探讨加拿大在PPP模式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市级PPP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降低对长期私营资本需求及有限需求风险转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部分地区和项目未实现真正的物有所值的原因。并且对本篇论文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进行了总结。篇末部分,阐述了我国PPP模式发展现状和问题,并通过对加拿大的研究得到对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刘大勇[3](2020)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指明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美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国体制下各美术门类佳作汇聚的平台,它是迄今为止持续举办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美术活动之一。70年的风雨历程,全国美展已逐渐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风向标、晴雨表与加油站。油画作为全国美展的一个重要画种,其发展脉络也同时体现出新中国主流美术形态的变化。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于中国油画体系建构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加之笔者近年来着重从事油画这一艺术门类的研究工作,故而希望能从“中国经验”的角度来探究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内在发展规律及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魅力。具体而言,本论文整体结构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通过对新中国全国美展发展道路的整体回顾,对全国美展及其油画创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梳理,并将国家艺术体制、社会文化变迁与油画主题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论析,旨在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提供总结的历史依据。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三、四章,结合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创作实践,分别对油画作品的题材选择、形式表现以及审美表达三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活动参与者的思考与独特文化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西方艺术传统的观念及理论,逐步阐述以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为主要视阈的“中国经验”的形成动因及理论内涵。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通过前文的梳理与阐述所得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还需要通过比较的视野来凸显其独特性。本章运用中西比较与国内比较两种视野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整体性的审视,在时间、空间和观念价值的多维度比较发现“中国经验”的独特性,并予以辨析和确证。通过比较发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所反映出的当前美术界的现象,在中国美术创作与生态机制层面发现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同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与实施举措。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通过前文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详细而具体的论证,进一步阐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所具有的多样价值,同时对蕴含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当中的“中国经验”的形成与发展寻找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动因,并对当下中国美术创作和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提供一定的可资利用的理论依据及有益经验。综上所述,在国际社会复杂变革的文化语境中,如何明确中国的“文化身份”、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积极探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视觉艺术形式塑造“中国形象”,传达“中国精神”,成为近些年中国美术界持续思考与实践的方向。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艺术间的频繁交流与互渗已然是不争的事实。美术创作如何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握时代精神、坚守民族底色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前进方向与核心目标。“中国经验”与油画艺术创作以何种方式进行结合并发展,油画作品中的“中国经验”以何种走向在其中形成显性表现,成为未来中国油画艺术个性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路安宁[4](2020)在《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BDI意图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参与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频率越来越多。Agent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的其中一种是BDI模型。该模型通过Agent的信念、愿望、意图的研究可以对现实世界中的理性平衡的存在原则可以进行探讨。明确Agent的行为理论,指定Agent应该如何实现其目标,在对行为的执行过程中有着对意图的承诺和规划。学者们在研究意图中,通常是基于逻辑模型的研究,更侧重理论层次上的形式化描述,并没有结构层次的描述。本文在形式概念分析和BDI意图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BDI意图模型的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构建域概念子格。本文在经典概念格的基础上提出域概念子格。首先在栅格环境信息中行与列的关系转化而形成的形式背景的基础上,将行与列分别以对象和属性的形式聚集在概念中,在经典概念格的基础上减少形式概念的数量,使用最大概念、对象概念、属性概念和最小概念构建域概念子格。并对域概念进行方域划分,基于域概念子格生成相对应的方域图。(2)意图模型。现有的BDI模型中没有结合概念的意图模型。本文结合形式概念分析,给出了基于域概念子格的意图模型(FCAI),提出具体的意图模型结构,使Agent通过对各个目标集合的筛选机制来选择某个集合作为它将要实现的意图集合,由承诺过程对该意图集合的目标承诺,对Agent的行为进行合适的规划约束。(3)基于域概念子格的意图模型的路径规划算法。机器人路径规划是从感知环境到行为输出的因果过程。以机器人路径规划为背景,域概念子格为基础,将域概念划分为方域,在方域上由筛选函数选择下一方域,承诺过程保证规划的可执行,建立一种有效的承诺。通过筛选函数和承诺过程规划出可能的路径。本文通过机器人路径规划,在大量实验数据上对该模型和传统的相邻点的A*算法的路径规划算法相比较,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FCAI的路径规划算法在不同障碍物比例、不同规格的环境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夏翔[5](2020)在《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0年以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学院简称)如同横空出世般闯进我们的视野,它以一系列骄人成就与独特方式,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一大批AA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得·库克(Peter Cook)、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他(她)们设计落成的具有先锋色彩及实验价值的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今世界的空间景观,他们主导的“建筑电讯派”、解构主义建筑、数字化-参数化建筑等推动着当代建筑思潮及流派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发现AA学院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如它独立于大学体制之外的建筑教育模式;如以“工作单元”替代课程,教师给出的主题成为教学内容;如基础教学以装置、身体及行为、影像、拼贴等当代实验艺术方式作为练习手法,避开了功能、构造、制图等一般建筑入门教学内容;如以创新性、实验性、交叉性、艺术性的教学面貌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学术兴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在经过手工、图案、工艺美术等形态之后,在新时期转型为现代形态的艺术设计,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又逐渐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与多变相随的是同质化、程式化、职业化的教学景观,及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题作业与教材模式。同时,引起设计教育界极大关注、无数院校试图进行改革的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诸多原因整体上至今仍陷于“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模式而不能自拔。于是,在这种情境中的设计基础改革把视线转向了建筑教育,而AA学院的基础课程无疑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突围带来了示范性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寻找可以参照借鉴、改写的路径,寻找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作业手法的演绎之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作为AA学院独特面貌生成的背景与基础,包括了实验性建筑艺术的基础形态,建筑教育的实验性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情境,2.AA学院的教育特质,包括发展历程、课程体系及着名教师,3.AA学院教学的工作单元设置与教师的主题教学,4.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主题设计途径,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二次设计、作业创意的多种路径等,5.AA学院基础教学作业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图式,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借用与演绎,作业的形式手法及视觉表现等。附录部分整理了历年来AA学院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徐亚男[6](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杨晓伟[7](2020)在《信息化模式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评标工作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现如今,我国经济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建筑工程行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拥有极大的经济份额和数量占比。在这种大环境下,招标和投标作为建筑工程市场进行自我调节的主要方式,如何规范交易模式,完善竞争体制,避免出现钱权交易,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不正当竞争现象,确保交易流程“公正、公平、公开”进行,保障建筑工程高质高效完成,显得尤为重要。本选题在传统招标投标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寻求突破,与时代接轨,借助信息化与网络技术的力量,开拓更加高效高精高保密性以及低消耗的新型招标投标手段。结合现阶段的探析成果,电子签名技术、加密技术和信息化评标是实现信息化交易的重要技术基础。电子签名技术可对参与者身份进行精确验证,确保与会人员的唯一性;加密技术能够对资料、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有效降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泄露概率,保障信息安全传输;信息化评标能够实现面向评标专家组的资源透明共享,确保投标招标过程公正进行。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论,完善调配形式和监督手段,构建合理有效的信息化招标、投标以及评标体系。本文首先剖析了现阶段招标投标的普遍形式以及固有问题,阐述了建设信息化、现代化招标体系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并从多个层面介绍了信息化手段的有利之处。通过对招标、投标和评标信息化技术的分析概述,结合模型对信息化模式下招标、投标和评标进行理论探析。并针对如何将信息化与传统建筑工程相融合进行探讨,结合兰州大学推出的某公共建筑项目,对其综述、招标、投标和评标等过程进行探析分析。详细论述了从注册、登录到进场交易的全过程,最后将本文的探析结果同传统手段下的招标方式进行对比,综合各项成果差异,评判两种方式的优劣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实现进一步完善。本文探析结果显示: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确保招投评流程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为国家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提供保障。
汤悦[8](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HH烟草集团招评标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到了瓶颈期,通过单方面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利润已经逐渐变得不太可行。而招评标采购,作为烟草工业企业物资采购供应链的源头,在源头上降低采购成本在行业里还有很大的空间。在“互联网+”背景下,2019年初,云南中烟与阿里巴巴事业部合作,开发“云南中烟企业商城”,目前商城正在试验及研究阶段,系统开发尚未成熟。作为HH烟草集团“互联网+采购模式”试点推进小组主要成员,参与了该平台流程制定、结果分析、优化研究等重要工作,该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结合线下招评标案例对该模式的优化研究。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对线下招评标模式从需求提报、招标文件编制、抽取评标委员会、开标、评标、确定中选供应商等多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在新系统中,模拟招投标全过程得出招标结果,从招标主体、投标主体、评标主体、评标办法四维度进行优化,分析两种采购模式的优劣及招标结果的对比。
谢军[9](2019)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新时代包括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内的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自1999年以来,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中,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势而生并快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我国共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721所,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58%,占据“半壁江山”以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办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关于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均还比较欠缺,需要全面、深入的进行探索。本研究以“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为题,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对象,按照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深入探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系统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作出贡献。在实践层面,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相结合,着眼S省11所“转型试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整体状况和A高校及其三个系(专业),综合运用文本分析、访谈法和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激励措施等现状进行整体扫描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依据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获取的资料,从人力资源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和激励理论等视角,探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理论层面,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其“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根据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特点,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因子分析法等,构建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的指标,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目标导向”。研究发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双师”内涵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认定标准;“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和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应用能力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缺乏,保障条件有限等问题,不能适应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导致这些问题,主要有主观认识不到位、院校研究开展不够、增量补充渠道不畅通、能力提升激励机制不健全、硬件条件保障不得力、建设发展的合力未形成等多方面原因。研究还发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实践应用能力、课程教学能力、理论知识水平和性格心态特征五个方面。其中实践应用能力的占比最高,体现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研究建议,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综合施策。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改革编制管理办法,制定“双师型”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履行责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培训、引进、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实践条件建设、院校研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教师个体要主动顺应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强化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发展观,增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积极投身实践教学,努力促进自身专业不断成长。
王子旋[10](2020)在《我国优秀教师标准研究 ——基于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师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教师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有待提高之处,尤其是教师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我国现有的教师专业标准较为关注教师的职前专业素养,缺乏对专业素养全面提升的关注,优秀教师标准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都有待深入。为更好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优秀教师评价机制,在现有的优秀教师评价机制基础上,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完善我国优秀教师评价机制,为提高我国教师质量提供帮助。本文梳理美国NBPTS颁布的优秀教师标准相关研究后,将该标准与我国上海市“双名工程”进行对比,详细分析和研究中美两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特点与影响;中美两国对优秀教师理解、评估模式、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国对优秀教师评价等方面的特色;并基于中国国情,提出完善我国优秀教师评价机制的建议,为后续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二、黎明平台通过评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黎明平台通过评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结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健康中国”建设的需求 |
1.1.2 “生态宜居”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需要 |
1.1.3 城市用地发展模式的转变 |
1.1.4 现有公园绿地评价体系的不足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进展 |
1.3.2 空间句法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性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基础 |
2.1 城市公园绿地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公园绿地概念 |
2.1.2 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 |
2.1.3 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 |
2.2 可达性的相关概念 |
2.2.1 可达性的概念 |
2.2.2 公园可达性的影响因素 |
2.2.3 可达性的评价方法 |
2.3 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 |
2.3.1 空间句法理论概念 |
2.3.2 空间句法理论的模型 |
2.3.3 空间句法相关软件的运用 |
2.3.4 空间句法相关参数运用 |
2.3.5 公园可达性评价的主要句法参数 |
2.3.6 空间句法理论对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的适用性 |
2.4 空间句法与ArcGIS结合对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的适用性 |
2.4.1 ArcGIS基础空间统计分析 |
2.4.2 ArcGIS高级空间统计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庆市中心城区空间句法模型构建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区域环境概况 |
3.1.2 大庆市中心城区空间特征 |
3.1.3 研究范围 |
3.2 中心城区人口分布基本概述 |
3.3 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基本概述 |
3.4 中心城区空间句法模型绘制与校核 |
3.4.1 大庆市中心城区空间句法模型绘制 |
3.4.2 大庆市中心城区空间句法模型校核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
4.1 大庆市中心城区空间形态研究 |
4.2 大庆市中心城区道路可达性分析 |
4.2.1 道路全局可达性分析 |
4.2.2 道路局部可达性分析 |
4.2.3 道路感知可达性分析 |
4.3 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
4.3.1 公园绿地全局可达性分析 |
4.3.2 公园绿地局部可达性分析 |
4.3.3 公园绿地感知可达性分析 |
4.3.4 公园绿地可达性总体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5.1 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问题分析 |
5.1.1 城市道路网络对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影响 |
5.1.2 公园绿地空间分布不均衡 |
5.1.3 可达性水平与部分公园绿地类型不匹配 |
5.1.4 公园自身质量缺乏吸引力 |
5.2 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布局优化策略 |
5.2.1 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建设,提高公园绿地可达性 |
5.2.2 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促进空间公平正义 |
5.2.3 提升公园绿地品质增加公园吸引力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2.2 国外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基础设施PPP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一般性分析 |
2.1.1 PPP模式概念 |
2.1.2 PPP模式特征 |
2.1.3 PPP模式价值驱动因素 |
2.2 公共产品与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
2.2.1 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
2.2.2 基础设施性质与市场失灵 |
2.2.3 基础设施分类与PPP项目选择 |
2.3 PPP模式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
2.3.1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PPP实践 |
2.3.3 公共事业民营化组织形式 |
2.4 PPP模式缔约机制相关理论 |
2.4.1 交易费用理论与PPP模式 |
2.4.2 产权理论与PPP模式 |
2.4.3 委托代理理论与PPP模式 |
第3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动因及现状分析 |
3.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需求角度动因 |
3.1.1 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需求 |
3.1.2 基础设施老化与投资缺口 |
3.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角度动因 |
3.2.1 基础设施投资呈下降趋势 |
3.2.2 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管理能力不足 |
3.2.3 基础设施战略与PPP政策导向 |
3.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现状与运作机制 |
3.3.1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特征 |
3.3.2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现状与国际地位 |
3.3.3 基础设施PPP模式主要运作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分析 |
4.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框架与管理原则 |
4.1.1 PPP模式全流程采购框架 |
4.1.2 PPP模式采购管理原则 |
4.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评估与采购决策体系 |
4.2.1 PPP全项目筛选及物有所值动态评估 |
4.2.2 PPP物有所值定性评估计分法 |
4.2.3 PPP物有所值定量评估方案 |
4.2.4 PPP物有所值创新因子与量化 |
4.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管理的竞争性与效率性 |
4.3.1 PPP项目竞合对话的充分竞争性 |
4.3.2 PPP项目非招标提案的竞争性优化 |
4.3.3 PPP项目技术与财务评标的权衡 |
4.3.4 PPP项目采购时间与成本的效率性 |
4.4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主合同边界条件 |
4.4.1 PPP项目合同标准化 |
4.4.2 PPP项目合同绩效产出边界 |
4.4.3 PPP项目合同回报机制边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管理分析 |
5.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结构 |
5.1.1 PPP项目投融资一般性分析 |
5.1.2 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 |
5.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债券类融资构成及创新 |
5.2.1 PPP项目债券融资现状 |
5.2.2 PPP项目债券构成要素 |
5.2.3 绿色债券与PPP绿色项目协同创新 |
5.2.4 社会效益债券与公共服务融资创新 |
5.3 加拿大PPP项目政策性及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与变革 |
5.3.1 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对PPP政策性金融支持 |
5.3.2 省属金融管理局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
5.3.3 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PPP投融资变化与变革 |
5.4 加拿大养老金对基础设施及PPP项目投资与绩效 |
5.4.1 养老金资产配置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
5.4.2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与风险偏好 |
5.4.3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投资业绩 |
5.5 加拿大PPP产业投资基金与基础设施基金作用与机制 |
5.5.1 PPP产业投资基金类型及主要作用 |
5.5.2 PPP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 |
5.5.3 联邦基础设施基金运作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分析 |
6.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制度 |
6.1.1 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及特征 |
6.1.2 PPP模式风险管理原则与工具 |
6.1.3 PPP模式风险管理要素 |
6.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核心内容与管理实践 |
6.2.1 PPP项目风险识别 |
6.2.2 PPP项目风险分配 |
6.2.3 PPP项目风险评估 |
6.2.4 PPP项目风险救济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保障分析 |
7.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与制度框架 |
7.1.1 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 |
7.1.2 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 |
7.1.3 联邦与省级PPP法律制度框架 |
7.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专业机构与治理能力 |
7.2.1 PPP专业机构核心能力要素 |
7.2.2 联邦级PPP机构战略引导作用 |
7.2.3 省级PPP机构运营与执行能力 |
7.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机制 |
7.3.1 PPP模式绩效监管 |
7.3.2 PPP模式财政监管 |
7.3.3 PPP模式审计监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评价 |
8.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效率评价 |
8.1.1 加拿大PPP项目交付效率分析 |
8.1.2 社会认可度与市场参与度分析 |
8.1.3 PPP模式经济系统性效益分析 |
8.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面临挑战 |
8.2.1 加拿大市级PPP模式发展受到制约 |
8.2.2 弱化对长期私营资本的需求及其影响 |
8.2.3 部分地区或项目未能真正实现物有所值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现状 |
9.1.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 |
9.1.2 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发展现状 |
9.2 我国基础实施PPP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9.2.1 政府与社会资本PPP模式理念认识不清,双方合作地位不平等 |
9.2.2 PPP模式全生命周期监管、财政隐性风险、绩效管理存在不足 |
9.2.3 PPP项目融资属性欠缺,项目回报渠狭窄,存在短期投资倾向 |
9.3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3.1 协调财政与发改部门轴心作用,建立省和市级PPP专业团队 |
9.3.2 提升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财政及审计综合治理能力 |
9.3.3 加强PPP项目规划与筛选,完善物有所值定性与定量分析 |
9.3.4 优化PPP项目风险分担、回报方式与激励机制 |
9.3.5 拓展PPP多元化投融资市场,逐步向项目融资模式转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全国美展的专项研究 |
(二)中国油画的分类研究 |
(三)中西美术创作理论的专题研究 |
(四)“中国经验”的研究 |
三、“中国经验”概念厘定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全国美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及油画创作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1949—1976:“新文艺”的建构 |
一、文艺思想的确立与美术体制的初步建立 |
二、全国美展模式的初步形成 |
三、文艺为政治——单一的创作模式 |
第二节 1976—2000:承接与拓进 |
一、文艺方针政策的恢复与调整 |
二、文化碰撞中的过渡与转换 |
三、回归“真实”与“多元化”探索 |
第三节 2000—2019: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 |
一、全球化危机与国家文艺事业的繁荣 |
二、“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 |
三、“主旋律”下的多元发展 |
第二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题材选择 |
第一节 题材的本土化选择 |
一、现实生活题材 |
二、“主旋律”题材 |
三、风景题材 |
第二节 题材选择之维:艺术对时代精神的表达 |
一、时代精神与“言志载道”传统的新变 |
二、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表现的确立 |
三、时代精神与题材选择的“中国经验” |
第三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形式表现 |
第一节 形式的中国性呈现 |
一、转化传统绘画语言 |
二、援用民间艺术资源 |
三、借用民族文化符号 |
第二节 形式创作之维:艺术对兼容并包的体现 |
一、兼容并包与艺术语言壁垒的破除 |
二、兼容并包与艺术从俗表达的趋势 |
三、兼容并包与艺术形式创作的“中国经验” |
第四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审美表达 |
第一节 审美的多样化表达 |
一、真实性的抒写 |
二、隐喻性的修辞 |
三、诗意化的追求 |
第二节 审美观念之维:艺术对虚实相融的践行 |
一、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情感追求 |
二、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审美感受 |
三、虚实相融与审美空间确立的“中国经验” |
第五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比较认识与问题思考 |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
一、题材选择的中西比较 |
二、形式表现的中西比较 |
三、审美表达的中西比较 |
第二节 国内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
一、统一语境下的同质“经验” |
二、域外视野下的融合“经验” |
三、多元背景下的兼容“经验” |
第三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问题思考 |
一、民间创作与官方立场的不同步性 |
二、艺术思潮与社会文化的不同步性 |
三、艺术表达与审美评价的不同步性 |
第六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与“中国经验”的启示 |
第一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内涵 |
一、社会价值 |
二、审美价值 |
三、文化价值 |
第二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启示 |
一、“中国经验”的具体阐释 |
二、“中国经验”的共通理念 |
三、“中国经验”的文化内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附录 |
第五届至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名单 |
第五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0 年第四期) |
第六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5 年第二期) |
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9 年第十一期) |
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95 年第二期) |
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0 年第一期) |
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5 年第一期) |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0 年第一期) |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5 年第二期) |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20 年第二期) |
(4)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BDI意图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形式概念分析 |
1.2.2 BDI模型 |
1.2.3 路径规划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形式概念分析 |
2.1.1 形式概念分析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2 概念格构造算法 |
2.2 BDI意图模型 |
2.2.1 意图模型的相关理论 |
2.2.2 形式化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域概念子格的构造 |
3.1 形式背景的转化 |
3.2 域概念子格的相关概念 |
3.3 构造域概念子格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域概念子格的意图模型 |
4.1 意图模型问题描述 |
4.2 FCAI模型 |
4.2.1 筛选机制 |
4.2.2 承诺过程 |
4.2.3 规划约束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FCAI的路径规划算法 |
5.1 路径规划问题描述 |
5.2 基于FCAI的路径规划相关定义 |
5.3 基于FCAI路径规划算法 |
5.4 实验评估 |
5.4.1 实验设计 |
5.4.2 实验环境和实验数据 |
5.4.3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确立 |
二.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应用价值 |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相关概念解读 |
1.关于基础课程 |
2.关于“建筑学”、“设计学”、“纯艺术(美术学)”之间的关系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科演绎与AA学院的历程——建筑教育实验与AA学院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建筑教育的学科演绎 |
一.从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 |
二.学科发展与多元实验 |
第二节 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 |
一.从空间生成入手 |
二.从建构与建造入手 |
三.从艺术形式入手 |
第三节 AA学院的发展与特质 |
一.第一阶段:非学院派的开端之路 |
二.第二阶段:艰难变革的现代主义之路 |
三.第三阶段:桀骜传奇的先锋之路 |
第四节 AA学院的基本特质 |
一.独特性:体制之外 |
二.开放性:教师背景的多元化 |
三.创新性: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 |
四.研究性:教学情境中的学理探求与实验色彩 |
五.先锋性:作业中的当代艺术与前卫色彩 |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多元演绎与前卫色彩——现当代建筑及AA学院实验研究 |
第一节 “AA人”的现当代建筑书写史 |
一.游牧与插件:建筑电讯派的纸上建筑 |
二.机器与结构:高技术主义建筑设计 |
三.“分延”与“差异”: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
四.“非线”与“生态”:参数化建筑艺术 |
第二节 “AA人”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性实验 |
一.叙事与空间:屈米的理论与实验 |
(一)叙事与时间 |
(二)叙事与空间 |
二.乐思与空间:里伯斯金的理论与实验 |
(一)音乐体验 |
(二)符号语言中的建筑与音乐 |
三.建筑与电影:舒宁的理论与实验 |
(一)实验与理论建构 |
(二)相关课题教学案例 |
四.绘画与现实:哈迪德的理念与建筑艺术 |
(一)构成主义绘画 |
(二)碎片与建筑实验 |
(三)流体与建筑艺术的世界 |
五.建筑师与哲匠:库哈斯的多元面貌 |
(一)“反引力”:作为建筑师 |
(二)三本书:作为理论家与批评家 |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课程体系与工作单位——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 |
第一节 AA学院的课程体系 |
一.AA学院基础课程 |
(一)预科课程 |
(二)一年级课程 |
二.AA学院核心课程 |
(一)中级学院课程 |
(二)专业学院课程 |
三.AA学院研究生课程 |
(一)硕士课程 |
(二)博士课程 |
四.AA学院公共课程 |
(一)媒体研究课程 |
(二)历史与理论研究课程 |
(三)技术课程 |
五.相关教学项目与课程活动 |
(一)海外游学 |
(二)讲座 |
(三)评图 |
(四)作业发布与展示 |
第二节 AA学院的教学结构 |
一.关于教学结构的几种模式 |
二.工作单元与课程设置 |
(一)学年模式与课程群 |
(二)工作室模式与工作单元的选择 |
(三)主题性模式与工作单元的内容 |
(四)教学主题与作业二次设计 |
三.双轨制课程结构 |
第三节 AA学院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
一.思路拓展阶段 |
二.专业知识建立阶段 |
三.意识的提升阶段 |
四.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 |
五.理论与技术支持 |
(一)表现 |
(二)思维 |
(三)建造 |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预科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职业素质与工作方式 |
二.主题的基本策略 |
(一)身体与空间 |
(二)城市与景观 |
(三)衍生与延伸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个性因素与寻找切入点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
(二)2002年主题“外来文化研究” |
(三)2008年主题“剖析环境” |
(四)2009年主题“模糊边界” |
(五)2010年主题“比例、场景和身体” |
(六)2011年主题“观察、想象与转化” |
(七)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
(八)2016年主题“文本与片段” |
(九)2017年主题“材料的趣味” |
(十)2018年主题“精确切割和误差范围” |
第三节 预科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资源素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
二.概念图式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
三.实验展开的游戏性与多解性 |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一年级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建筑师与学者 |
二.主题设定的基本策略 |
(一)意义与趣味 |
(二)案例与学理 |
(三)考察与体验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专业因素与学习兴趣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身体与重力” |
(二)2002年主题“环境与身体” |
(三)2008年主题“泰晤士河” |
(四)2009年主题“比例与模型” |
(五)2010年主题“对立与交叉” |
(六)2011年主题“设计方法与写作” |
(七)2015年主题“居住世界”、“女神与复仇者”、“体验当下” |
(八)2016年主题“栖息地、城市与城市呈现、空间组织、反项目、形式及其它” |
(九)2017年主题“比较:伦敦与美国城镇” |
(十)2018年主题“人、建筑、环境” |
第三节 一年级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知识方法的多元化与反思性 |
二.叙事语言的意象性与戏谑性 |
三.设计方案的功能性与形式化 |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表现形式与视觉图式——AA学院基础课程的作业手法研究 |
第一节 主题表现与现当代艺术 |
一.解读:现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 |
二.实验:当代艺术与现当代建筑 |
三.挪用:作业手法与现当代艺术 |
(一)装置艺术 |
(二)身体与行为艺术 |
(三)影像艺术 |
(四)数字媒体艺术 |
(五)概念艺术 |
第二节 图式与视觉表现 |
一.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 |
二.非制图与非建筑画 |
三.综合媒介与拼贴图像 |
第三节 模型与空间体验 |
一.模型制作:概念与意象表现 |
二.空间建造:体验与1:1建造 |
三.数媒表现:虚拟——无限幻境 |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总结:现象到本质 |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解释 |
三.研究主要发现与成果:特质与同构 |
四.对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建议 |
五.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影响力 |
附录一 AA学院基础课程1999-2018学生作业原始资料 |
附录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理论意义 |
三、选题实际意义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信息化模式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评标工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招标准备阶段 |
1.1.2 招标实施阶段 |
1.1.3 开标、评标和定标阶段 |
1.1.4 招标后期阶段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招标探析现状 |
1.3.1 国外招标探析现状 |
1.3.2 国内招标探析现状 |
1.4 论文的探析内容、探析方法和思路 |
1.4.1 探析内容 |
1.4.2 探析方法 |
1.4.3 探析思路 |
2 信息化招标及理论基础 |
2.1 信息化招标的相关技术 |
2.1.1 电子签名 |
2.1.2 加密技术 |
2.2 信息化评标 |
2.2.1 评标软件 |
2.2.2 电子评标系统 |
2.3 相关理论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3 博弈论 |
3 信息化招标评标优势及发展现状 |
3.1 信息化招标评标方式的优势 |
3.1.1 建设工程招标信息化的特点 |
3.1.2 招标评标信息化的优势 |
3.2 我国招标评标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
4 信息化模式下招标评标的理论分析 |
4.1 复合标底博弈模型的建立 |
4.2 评标的博弈问题 |
5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某高校房屋建筑工程应用实例 |
5.1 某高校项目简介 |
5.2 招标、评标过程分析 |
5.2.1 用户注册 |
5.2.2 用户登录 |
5.2.3 进场登记 |
5.2.4 项目交易流程 |
5.3 项目实施效果和现状分析 |
5.3.1 某公共建筑项目招标、评标过程分析 |
5.3.2 与原有招标方式的对比 |
6 信息化模式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评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6.1 信息化模式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评标存在的问题 |
6.2 信息化模式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评标发展建议 |
6.2.1 企业方面 |
6.2.2 政府方面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8)互联网+背景下HH烟草集团招评标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招评标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招评标研究现状 |
1.2.3 烟草行业内招评标相关文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流程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主要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招评标概念 |
2.1.1 基本原则和特征 |
2.1.2 招标采购方式 |
2.2 招标采购流程 |
2.3 评标指标概念 |
2.4 评标方法概述 |
2.4.1 低价中标法 |
2.4.2 综合评分法 |
第三章 HH集团招标现状及案例分析 |
3.1 集团概述 |
3.1.1 集团简介 |
3.1.2 集团总体运行状况 |
3.1.3 集团招标采购情况 |
3.1.4 招评标采购对公司的影响 |
3.2 现行招评标模式案例分析 |
3.2.1 需求计划提报 |
3.2.2 招标代理机构抽取 |
3.2.3 投标单位报名 |
3.2.4 开标 |
3.2.5 评标 |
3.3 评标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存在问题及优化分析 |
4.1 现阶段存在问题 |
4.1.1 招标主体问题 |
4.1.2 投标主体问题 |
4.1.3 评标主体问题 |
4.1.4 评标办法问题 |
4.2 “互联网+”招评标概述 |
4.2.1 “互联网+”招标模式简介 |
4.2.2 “互联网+”招评标模式可行性 |
4.2.3 “互联网+”招评标模式优势 |
4.2.4 “互联网+”招评标模式意义 |
4.3 优化招评标主体 |
4.3.1 优化招标主体 |
4.3.2 优化投标主体 |
4.3.3 优化评标主体 |
4.3.4 优化评标办法 |
第五章 优化案例及结果分析 |
5.1 互联网招评标案例分析 |
5.1.1 构建采购平台 |
5.1.2 互联网+采购流程 |
5.2 优化案例分析 |
5.2.1 网上寻源采购 |
5.2.2 开标 |
5.2.3 评标 |
5.2.4 确定中标供应商 |
5.3 优化后招评标模式效果评价 |
5.3.1 招标流程对比 |
5.3.2 招标主体优化效果对比 |
5.3.3 投标主体优化效果对比。 |
5.3.4 评标主体优化效果对比 |
5.3.5 评标办法优化效果对比 |
5.4 总体优化效果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第三章案例中投标人报价情况及类别划分标准,案例数据来源于 HH 集团 2018 年安防器材实际招标数据 |
(9)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关键 |
三、现实需要与问题聚焦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 |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 |
三、教师队伍建设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一、高等教育功能向应用型拓展的国际趋势 |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特点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三、管理学激励理论 |
四、研究的政策依据 |
第三章 S省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
第一节 S省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查研究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
二、转型试点高校探索应用型发展道路基本情况 |
三、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扫描 |
四、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 |
第二节 A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个案研究 |
一、研究方法、思路和案例选择 |
二、A学院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困惑 |
三、A学院三个专业(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
第四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双师”内涵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认定标准 |
二、“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和结构不合理 |
三、“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应用能力不足 |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缺乏,保障条件有限 |
第二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主观认识不到位 |
二、院校研究开展不够 |
三、增量补充渠道不畅通 |
四、能力提升激励机制不健全 |
五、硬件条件保障不得力 |
六、推进发展的合力未形成 |
第五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的指标构建 |
第一节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要素的获取 |
一、文献回顾法初步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
二、行为事件访谈法再次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
三、问卷法最终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
第二节 合格标准指标因子的提取 |
一、因子的适应性检验 |
二、因子提取 |
三、因子旋转 |
第三节 合格标准指标的确定 |
一、合格标准要素命名及解释 |
二、合格标准指标及内涵 |
第四节 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第六章 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
一、制定“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引导高校规范认定 |
二、改革编制管理办法,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 |
三、制定“双师型”激励政策,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
四、引导企业履行责任,强化校企合作意识 |
第二节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体系 |
一、加强计划管理,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
二、完善“双师型”职称评审办法,强化实践能力导向 |
三、加大“双师”培训工作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
四、拓宽渠道,做好“双师型”教师招聘工作 |
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
六、加强实践基础设施建设,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
七、大力开展院校研究,建立完善教师发展工作机构 |
第三节 教师个体努力提升自身“双师”能力和素养 |
一、秉持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发展观 |
二、增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
三、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 |
四、积极投身实践教学,推进“产学研”协调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我国优秀教师标准研究 ——基于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美国NBPTS优秀教师专业标准 |
第一节 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 |
一、美国经济衰退引发国民反思 |
二、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求 |
三、美国政府及教育学者的共同推动 |
第二节 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 |
一、舒尔曼教师知识结构理论 |
二、舒尔曼教师知识结构理论在NBPTS中的应用 |
三、舒尔曼教师知识结构理论对NBPTS的影响 |
第三节 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
一、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概况 |
二、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指导思想 |
三、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
四、美国优秀教师的评价与认证 |
第四节 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影响 |
一、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二、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积极影响 |
三、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消极影响 |
第二章 我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 |
第一节 上海市“双名工程”出台的背景 |
一、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专家型教师 |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需要大量优秀教师 |
三、缓解上海市教育教学领域高端人才紧缺 |
第二节 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的基本内容 |
一、“双名工程”的申报要求 |
二、“双名工程”的研修机制 |
三、“双名工程”的评价考核 |
第三节 上海市“双名工程”的特点及影响 |
一、第四期“双名工程”的特点 |
二、第四期“双名工程”的影响 |
三、“双名工程”有待提高之处 |
第三章 中美优秀教师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美对优秀教师界定的比较 |
一、中美优秀教师的概念界定 |
二、中美优秀教师的特征 |
第二节 中美优秀教师评估的比较 |
一、中国优秀教师评选制度 |
二、美国优秀教师认证制度 |
三、中美两国优秀教师评估制度比较 |
第三节 中美优秀教师选拔(认证)制度的比较 |
一、认证部门 |
二、评估标准 |
三、评估程序 |
四、宣传辐射 |
第四章 美国NBPTS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 |
第一节 我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现状 |
一、专业标准过于笼统 |
二、教师的专业情感关注不够 |
三、培训考核标准较为单一 |
四、培养期间缺乏监督机制且评价周期长 |
第二节 美国NBPTS的启示与借鉴 |
一、秉持终身学习理念,提升教师的关键能力 |
二、构建以“专业教学”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教师专业标准 |
三、增强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意识 |
四、建立优秀教师培养与评价的中介机制 |
五、实现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形成专业共同体学习社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黎明平台通过评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D]. 姜婷婷.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D]. 刘琨. 吉林大学, 2021(12)
- [3]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D]. 刘大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BDI意图模型的研究[D]. 路安宁. 郑州大学, 2020(02)
- [5]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D]. 夏翔.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信息化模式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评标工作探析[D]. 杨晓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互联网+背景下HH烟草集团招评标模式优化研究[D]. 汤悦.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D]. 谢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我国优秀教师标准研究 ——基于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D]. 王子旋.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双师型论文; ppp融资模式论文; ppp项目融资方案论文; ppp培训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