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传统饮食文化 开发天然调味精品(论文文献综述)
金子晨[1](2021)在《顺应论指导下特色语句语义补偿的英译模拟交传实践报告 ——以精品课《中国饮食文化》为例》文中提出国家级精品公开课《中国饮食文化》由华中农业大学推出,介绍了全国各地的饮食民俗,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饮食文化差异,同时讲述经典美食故事、揭示传统烹饪方法,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悠久历史与特色典故。通过对该语料进行翻译实践,增进了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提高了中国饮食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饮食文化和产品走向世界。本次口译实践以顺应论为指导,选取《中国饮食文化》中中国饮食文化的概念、理论基础、不同人群的饮食思想以及饮食文化的特性等内容进行汉英交替传译。为有效提升译文质量,译者重点关注“特色语句的英译语义补偿”这一问题,具体包括:源语文化负载较重、语句结构松散、表达含义隐晦。在口译过程中,强调语言的选择性、过程的动态变异性、协商性与结果的顺应性,分别从词汇、结构与文化层面对特色语句进行语义补偿。在词汇层面,采用音译与注释、直译与意译的方法解决文化负载较重的问题;在结构层面,采用句式重构法、成分增补法解决语句结构松散的问题;在文化层面,采用归化与异化、整合与节译的方法解决表达含义隐晦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译文质量,进一步向西方学习者传递中国饮食文化内涵。本次口译实践主要分析了顺应论指导下特色语句的语义补偿问题。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发掘了中国特色饮食文化的价值,传播了中华美食的历史发展与饮食习俗,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饮食文化,为今后中国特色饮食文化类公开课的口译实践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万盛云[2](2021)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提出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背景下,健康旅游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全域旅游的推广,带动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对旅游目的地提出了新的要求。西南边疆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资源分布最集中且民族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区之一,边疆各民族有着独特的餐饮文化内涵。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西南边疆地区已经进一步成为了中国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陆上前沿门户。要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二次开发,促进边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就必须对当地餐饮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挖掘与开发。本文基于旅游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运用文献法、田野调研法等方法,分析了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及构成、开发现状,并深入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餐饮文化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分布零散、文化体验性不足、餐饮市场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缺乏系统开发、产业融合性不强、缺乏品牌观念意识、缺乏创意创新意识、特色不鲜明、缺乏生态可持续意识等,继而以问题为导向,本着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开发并重、创新性开发等原则,针对勐腊县提出了增强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的参与性与趣味性、提升城镇风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推广营销方式、推动餐饮服务规范化打造品牌效应、不断发掘民族餐饮文化内涵等对策建议,进而开发南腊河民族餐饮文化街区、易武镇普洱茶文化乡村旅游、神秘克木人餐饮文化之旅、边境口岸城市民族餐饮与异国风味体验之旅和重点景区餐饮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形象重塑等5个餐饮文化资源线路。旨在借动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指引其他边疆地域或民族的餐饮文化开发及形象提升。促进开发区旅游业良性发展助力经济增长。
赵仔影[3](2021)在《发酵型烤肉酱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烤肉行业面临的食品安全和环保问题,采用多微组合发酵技术、微波增香技术和定向美拉德反应技术,开发一种安全美味、方便生态的专用烤肉酱,旨在助推烤肉行业顺应供给侧改革需求,实现转型升级。1.针对烤肉基酱对制曲蛋白酶和糖化酶活力的较高要求,采用多微熟料制曲工艺,确定了蚕豆的最佳糊化条件为浸料时间6 h、蒸煮功率1000 W、蒸料时间10 min,同时还对面粉进行了烘烤增香处理,得出面粉的最佳烘烤工艺:烘烤温度160±0.4℃,烘烤时间50 min,物料厚度2 cm,有效去除蚕豆中的生腥味和提升辅料面粉的烤香味;将从传统优质酱制品中诱发得到的优良菌种分开制曲,以糖化酶和蛋白酶活力为指标,确定米曲霉A3-U8和高活性黑曲霉的最佳制曲条件:米曲霉制曲时间为48 h,制曲温度为32±0.4℃,制曲湿度为90.0±0.4%,此条件下的米曲蚕豆曲糖化酶活为878 U/g,蛋白酶活为285 U/g,黑曲霉制曲时间为36 h,制曲温度为30±0.4℃,制曲湿度为85.0±0.4%,此条件下的黑曲蚕豆曲糖化酶活为664 U/g,蛋白酶活为1097 U/g。2.通过模糊数学建立感官评价体系,确定了米曲霉和黑曲霉曲料复配比为10∶1.5,并在此基础上,对烤肉基酱保温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以综合水解度和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45±0.4℃、盐水浓度14.00%、发酵时间30 d;在发酵后期接种酵母以增强烤肉酱的鲜味和香气,并确定了增香酵母的接种条件:接种时间为发酵后的第15 d,接种量为1.20%,后熟发酵时间为30 d,总酯含量达0.43%;对发酵酱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还原糖含量为14.13%,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17%,通过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对发酵酱中氨基酸种类及含量进行了检测,总氨基酸含量达10.75%,其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95%、1.35%,且甜味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含量达到2.04%,占比氨基酸总量18.98%,说明此实验条件下,酿造的发酵酱具有较高的风味口感,是可以用来制作风味型烤肉酱的良好基料。3.结合工艺需求及市场价格,确定了辅料辣椒和花椒种类,为干朝天椒和汉源红花椒,辣椒碱和花椒酰胺含量为1.84 mg/g、1.71 mg/g;并对辅料微波增香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感官、红度值a*、辣椒碱、花椒酰胺等为指标,得出了各辅料的最佳增香工艺:干辣椒微波时间90 s;花椒微波时间150 s;芝麻微波时间5 min;孜然微波时间3 min;采用GC-MS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辅料进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检测,三种状态下的花椒均检测出月桂烯,相对含量分别为:18.83%、20.14%和16.13%,月桂烯是汉源花椒的特征风味成分,其余特征风味罗勒烯、萜烯醇等成分经微波处理后含量都有提高,可以看出经微波处理后的花椒风味更好;干辣椒经微波增香处理后,芳樟醇相对含量增高,达到11.50%,而焦糊干辣椒的相对含量为9.13%,其余特征风成分味γ-萜品醇、侧柏醇等含量都有提高,说明经微波处理后的辣椒风味更浓厚。4.以上面制备的烤肉基酱和微波烤制的香辛料为特色专有材料,针对烤肉调料配方粗糙、涂膜不均匀、风味不足等问题,结合超微粉碎技术、定向美拉德增香技术,研究开发了发酵型烤肉酱产品,炒酱工艺的加热方式为燃气加热,升温较快利于烤香味的生成,用现代智能温度计控制油温,得到发酵型烤肉酱的制作工艺配方为:辣椒添加量12.00%、花椒添加量7.00%、秘制香料添加量5.00%、烧烤香精添加量0.50%等,烤肉酱中辣椒碱含量为0.021%,花椒酰胺含量为0.013%,且随着超微粉碎的颗粒度越细,烤肉酱的涂膜性更佳,附着性更强,不易掉落,可使企业节省将近8.68%的物料成本,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陈益宁[4](2020)在《蒙餐业的绿色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餐饮业不断呈现出加速进化的趋势。蒙古族餐饮业(简称蒙餐业)作为餐饮行业中的新兴力量,如何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中把握机遇,立足于餐饮市场中不断突出的绿色消费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补足存在的短板,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突出重围,完成优化升级的华丽转身,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实地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这两种调查方法,着重对呼和浩特市各个规模类型的七十余家蒙餐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并选取三家特殊的蒙餐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个案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现有的、潜在的蒙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感受进行调查了解。由此归纳总结出蒙餐业发展中突出现存在的诸如绿色食材价值埋没,难以兑现、绿色经营理念匮乏,缺乏创新、餐饮定位过于笼统,缺少理念、互联网络资源闲置,利用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并立足于现今的主流发展理念和当前的绿色消费趋势,努力寻求出适宜于蒙餐业自身特点的、能够打破现有瓶颈、激发特有优势的,包括绿色食材基地的建立、绿色餐饮服务的完善与创新、绿色蒙餐理念的树立与传播、突出绿色核心的网络数字化营销方案在内的绿色发展路径,使蒙餐业能够在发展中形成其所特有的、其他餐饮类型无法复制和比拟的核心竞争能力,希望能够借此为蒙餐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李敏[5](2020)在《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融合作为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趋势发展,也成为产业扶贫的新发展方向。旅游产业和美食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旅游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向。文中,先对美食文化、旅游扶贫产业和产业融合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产业融合存在的主动、交叉、互动融合模式,进一步对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动力进行阐述,并基于产业链视角对延伸融合进行分析。通过对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现状的分析,介绍大化美食文化的现状特色及大化美食产业形成的产业,叙述大化美食产销与旅游结合所形成的产业,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延伸以及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扶贫效应。再通过对影响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的因素体系研究,分析大化美食文化及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模型,对影响供应端、转换端、需求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产业链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索。研究结果显示:供给端中,绿色有机、壮瑶民族特色、长寿特色、投资数额因素产生影响效应最大;转换端中,精准营销、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特色品牌营销、长期储存技术因素产生影响效应最大;需求端中,文化、情感型顾客、创造力、养生养老需求因素产生影响效应最大。在基于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下,探究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的融合方案及政策建议。
顾方舟[6](2020)在《日本鹤冈市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研究》文中提出日本鹤冈市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成员之一,与名古屋、金泽等城市共同构成日本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范例。现阶段,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早已是不可忽视的议题,发展创意城市,促进资源转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引起了产官研学各方关注。本文从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再生产入手,更多地关注地方城市如何发展自身特色,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创造更广泛的社会与经济价值。日本鹤冈市是联合国创意城市,是日本独一无二的美食之都,也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被联合国评选为美食之都的城市,具有鲜明的地域风土和日本文化特色。本文以日本鹤冈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鹤冈市创意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宏观设计与微观举措的分析,归纳出日本鹤冈市在资源的转化与升级以及再循环过程中的规律,并结合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农业资源,探索地方城市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发展文化多样性。本文希望通过对鹤冈市的发展独特性与普遍性规律的探索,鼓励更多的地方性城市可以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打造特色产业,促进全面而可持续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与时代意义,并指出建设创意城市是城市向新经济形态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而当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作为最为标准化的评定项目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作为网络成员之一,美食之都鹤冈市的案例值得分析与研究。其次,本文介绍了日本当前在文化传统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贯穿的法律法规以及灵活的政策,并简要描述了和食的历史变迁与国际影响。同时本文也说明了影响美食之都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然后展示了鹤冈市所具有的自然基础资源和美食文化传统以及当前饮食产业的发展状态。这些基础性的介绍为下文阐述重点举措提供了基础性的信息和研究空间。在重点举措的研究方面,本文主要涉及鹤冈市饮食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依托饮食文化而进行的城市规划、强化本地支柱性产业等方面。在保护与传承的阐释中,本文主要分析了鹤冈市继承与传播的三种方法、培育与打磨与饮食产业链紧密相关的人才以及促进食农教育与科普;在城市规划的阐述中,本文主要分析了通过形成文化氛围扩大交流,形成有影响的文化氛围,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相关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同时也探索了鹤冈市更新旅游内容的宏观思路。在产业发展方面,本文进一步深入思考作为本文核心研究内容的资源向资本的转化过程,研究了鹤冈市如何筛选和提炼找出合适的资源并加以利用。然后通过产业化的开发方式,将其转化为可以促进再生产的文化资本。本文着重阐释了鹤冈市如何强化作为支柱性产业之一的食农及相关产业的优势,以形成具有发展潜力和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产业。最后,本文进一步提炼出鹤冈市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的经验,强调了推动资源灵活地转化为资本的必然性,以及坚持食农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制定更具整合性的文化传统保护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趋势。并通过与中国农业及农村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一些对比,尝试为中国农村与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李怡婷[7](2020)在《饮食偏好中的地方依恋—对川菜中花椒的民俗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椒作为川菜中重要的辛香调味品,在川菜成型和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麻”味作为川渝地区的地方味道有其丰富的民俗文化。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并结合文献资料,对花椒功能的转变、花椒在川渝饮食当中的运用以及花椒的麻味是如何成为川菜不同于其他菜系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并与辣椒结合形成川菜最为代表性的“麻辣”味型,在维系川渝(四川省及重庆市)居民与地方的情感依恋中发挥作用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作为象征意义的祭祀香料到凸显川菜地方性的重要调味品,花椒的功能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川渝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共同作用形成了川菜“天下独麻”的风格和独具地方特色的“麻辣”味型;川菜三大流派中各自最具代表性的菜肴和普通家庭的饮食中均体现了川渝地区对“麻”和“麻辣”的偏好,川菜也因麻味而区别于周边地区的菜系;“麻”是川菜独具一格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也正是在“麻”的基础上才创新出唯川菜所独有的“麻辣”味型并成为维系人与地方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口味偏好是人与地方互动的产物,川渝地区重麻辣的口味偏好是川渝居民的感官记忆、情感等因素与当地地方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依赖,而这种长久持续的情感依赖就是川渝居民对于地方依恋的体现。
松芳[8](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侯智勇,杨静,李殚[9](2020)在《四川调味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日常饮食实践中积累和创造出饱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调味文化。通过文献整理、调查研究,文章总结了现阶段中国调味文化旅游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四川调味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并提出了四川调味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四川调味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
田沐禾[10](2019)在《作为功能物和情景物的啤酒》文中研究指明物质文化研究是人类学的热点领域,符号学也长期关注物的符号研究。如何将物的人类学研究和符号学研究两种理论视野结合起来考察物自身的生命史,成为本文写作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本文把人类学和符号学视界融合下考察之物叫做“物语”。任何物质文化现象都是物向人呈现它自身和人向物显示他自身两种力量互构的结果。在这双重显现中,符号尤其是语言符号不仅是中介同时也是人与物关系的建构方式。因此,任何物质活动都与符号化活动交织在一起,都是词与物互动关系建构之物。本文把“物语”定义为词与物关系建构之物。因此物语包括两种基本的符号化方式:(1)先名后物的功能物,指更多地受词语活动支配的物质文化活动。如拉格啤酒的生产受制于一套标准化、概念化的科学技术话语,物充当了这个话语体系中的指涉性功能单位。(2)先物后名的情景物,物自身的生命活动的过程优先于科学技术话语的控制。如艾尔啤酒的生产更注重本土化自然条件、私语化的个体经验对酿造的影响。情景物也不能脱离词语而独立存在,但它在符号化方式上是物亲自出场、自我言说,人不是物的代言者而仅仅是记言人。因此,人类学关于“物的传记”研究是一种“先物后名”的写作:首先面对物,而后“听”它言说并为其立传。相对而言,符号学更关注词语对物质文化活动的控制,即功能物;人类学更关注物的自我言说,即情景物。但是在更多地情况下,符号学物的研究和人类学物的研究彼此隔离。因此,本文试图弥合这种隔离,用“物语”这个概念将先名后物的功能物与先物后名的情景物统一起来,并认为功能物和情景物是“物语”内部的两种符号化方式,彼此之间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跨界、重叠、转化。本文试图以啤酒这种物质文化现象作为切入点来分析“物语”。在符号学看来,“物语”有三种写作:一是元语言写作,即在纯粹理论思辨的条件下讨论作为观念物的物语。二是文本化写作,即在书写性文本、文献的条件下描述某种具体物语的符号化活动。三是在场性写作,即在田野调查的条件下描述某种物语的符号化活动。本文结合了这三种写作方式,其中“导论”部分重点是物语的元语言写作,一至六章是作为物语的啤酒的文本化写作,七、八章是作为物语的青岛啤酒的在场性写作。本文认为一篇好的人类学物质文化研究论文应该是这三种写作均衡的有机整体。但是限于个人知识水平和专业局限,较多的笔墨用于元语言写作和文本化写作,田野写作比较薄弱。如果说本文有一定侧重点的话,这就是作者更关注作为物语的啤酒是如何被写作、如何被情景物和功能物两种符号化活动所建构的。而目前人类学主流的物的传记写作,更关注的是物质文化的具体内容的描述,而不是把物是如何写作的、物如何被符号化建构的这些内容当做研究重点。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回顾梳理了人类学关于物的传记研究及其主要内容、符号学关于物的研究方法及内容、啤酒研究的相关文献,勾勒出田野点青岛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至六章,是“功能物”的写作。通过文献的梳理和研究描述作为物语的啤酒,它是如何由两种文化方式——情景物和功能物所建构并使其发展演变的。第三部分为本文的七、八章,是“情景物”写作。它与传统的人类学田野笔记接近,但又有区别:笔者通过对青岛啤酒的在场性考察,不是用纯粹田野的眼光观察和描述青岛啤酒,而是把青岛啤酒看做是一个情景物符号,重点观察它所负载的文化意义:情景物还是功能物?运用本文在功能物写作中所提炼的符号学理论方法,应用到人类学田野研究中。对青岛啤酒街和精酿啤酒的田野考察,便属于对这种文化重建思潮的近距离观察。最后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通过对啤酒的传记书写,尝试探讨人类学物的研究的一种符号学范式,探讨这种以功能物和情景物为核心的“物语”范式对人类学研究有何帮助。
二、立足传统饮食文化 开发天然调味精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足传统饮食文化 开发天然调味精品(论文提纲范文)
(1)顺应论指导下特色语句语义补偿的英译模拟交传实践报告 ——以精品课《中国饮食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翻译任务简介 |
(一)任务描述 |
(二)任务内容 |
(三)任务意义 |
(四)任务规划 |
二、翻译任务过程 |
(一)译前准备 |
1.背景资料准备 |
2.文本特征分析 |
3.音频特征分析 |
(1)语言类型 |
(2)语言表达 |
4.理论文献综述 |
(1)顺应理论概述 |
(2)翻译补偿理论概述 |
(3)特色词句相关翻译理论概述 |
5.术语表的制定 |
(二)译中过程 |
1.信息记录 |
2.内容整理 |
3.译语输出 |
4.突发应对 |
5.录音审核 |
(三)译后反思 |
1.音频整理 |
2.文本整理 |
3.内容校对 |
4.译后总结 |
三、翻译案例分析 |
(一)汉英模拟交传主要问题 |
1.文化负载较重 |
2.语句结构松散 |
3.表达含义隐晦 |
(二)顺应论指导下的语义补偿策略 |
1.词汇层面补偿策略 |
(1)音译与注释 |
(2)直译与意译 |
2.结构层面补偿策略 |
(1)句式重构法 |
(2)成分增补法 |
3.文化层面补偿策略 |
(1)归化与异化 |
(2)整合与节译 |
四、翻译实践总结 |
(一)实践收获 |
(二)实践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术语表 |
附录B·翻译原文 |
附录C·翻译译文 |
致谢 |
(2)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西南边疆地区 |
2.1.2 餐饮文化旅游资源 |
2.1.3 全域旅游 |
2.2 基本理论 |
2.2.1 旅游人地关系 |
2.2.2 旅游扶贫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及构成 |
3.1 勐腊县区域概况 |
3.1.1 总体区位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交通现状 |
3.1.4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与环境 |
3.2.1 旅游资源概况 |
3.2.2 旅游政策概况 |
3.2.3 游客情况分析 |
3.3 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
3.3.1 丰富性 |
3.3.2 独特性 |
第4章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餐饮文化旅游开发调查研究设计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过程 |
4.2 问卷及田野调研相关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
4.2.1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
4.2.2 勐腊县现有餐饮商家分布 |
4.2.3 勐腊县现有市场餐饮类型分析 |
4.2.4 勐腊县现有市场餐饮口味及服务水平分析 |
4.2.5 勐腊县现有市场餐饮消费水平分析 |
4.2.6 游客对勐腊县现有餐饮文化感知分析 |
4.3 开发存在的问题 |
4.3.1 餐饮文化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分布零散,缺乏集聚效应 |
4.3.2 文化体验性不足 |
4.3.3 餐饮市场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4.3.4 缺乏系统开发,产业融合性不强 |
4.3.5 缺乏品牌观念意识 |
4.3.6 缺乏创意创新意识,特色不鲜明 |
第5章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
5.1 市场定位和开发原则 |
5.1.1 市场定位 |
5.1.2 开发原则 |
5.2 开发策略 |
5.2.1 不断发掘民族餐饮文化内涵 |
5.2.2 增强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的参与性与趣味性 |
5.2.3 提升城镇风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
5.2.4 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推广营销方式 |
5.2.5 推动餐饮服务规范化,打造品牌效应 |
5.3 开发线路设计及优化方案 |
5.3.1 南腊河民族餐饮文化街区 |
5.3.2 易武镇普洱茶文化乡村旅游 |
5.3.3 神秘克木人餐饮文化之旅 |
5.3.4 边境口岸城市民族餐饮与异国风味体验之旅 |
5.3.5 重点景区餐饮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形象重塑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关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发酵型烤肉酱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烤肉的历史与文化 |
1.1.1 烤肉的历史由来 |
1.1.2 烤肉行业的演变 |
1.1.3 烤肉已经形成文化 |
1.2 烤肉的风味与营养 |
1.2.1 烤肉风味形成机理 |
1.2.2 烤肉的风味特点 |
1.2.3 烤肉的风味成分 |
1.3 烤肉产业的现状 |
1.3.1 烤肉的主要种类 |
1.3.2 烤肉的加工工艺与设备 |
1.3.3 烤肉产业的时代背景 |
1.4 烤肉产业的问题与不足 |
1.4.1 烤肉食品安全问题 |
1.4.2 烤肉环境保护问题 |
1.4.3 烤肉的推广局限性问题 |
1.5 烤肉产业的作用 |
1.5.1 满足烤肉美食需求 |
1.5.2 烤肉与旅游产业 |
1.5.3 烤肉与精准脱贫 |
1.5.4 烤肉行业发展效益显着 |
1.6 烤肉酱加工现状 |
1.6.1 烤肉酱兴起的背景 |
1.6.2 传统酱品型烤肉酱 |
1.6.3 香辛料调配型烤肉酱 |
1.6.4 香精型烤肉酱 |
1.7 烤肉酱存在的问题 |
1.7.1 工艺配方粗糙 |
1.7.2 烤肉风味不足 |
1.7.3 缺乏系列产品 |
1.8 烤肉酱的发展趋势 |
1.8.1 烤肉酱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 |
1.8.2 多微发酵酱品将成为重要基料 |
1.8.3 传统香辛料增香将打造烧烤特色 |
1.8.4 美拉德定向反应生香将提升烤香风味 |
1.9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10 烤肉酱开发技术路线 |
2 烤肉基酱制曲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3 制曲原辅料糊化及烘烤增香试验设计 |
2.3.1 蚕豆糊化工艺试验 |
2.3.2 面粉烘烤增香工艺试验 |
2.4 制曲工艺优化试验设计 |
2.4.1 米曲霉制曲工艺试验 |
2.4.2 黑曲霉制曲工艺试验 |
2.5 烤肉基酱制曲工艺的确定 |
2.5.1 原辅料糊化及烘烤工艺的确定 |
2.5.2 米曲霉制曲工艺的确定 |
2.5.3 黑曲霉制曲工艺的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3 烤肉用酱基料保温发酵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3 保温发酵工艺试验设计 |
3.3.1 曲料的复配比例试验 |
3.3.2 发酵时间试验 |
3.3.3 发酵温度试验 |
3.3.4 盐水浓度试验 |
3.3.5 正交试验优化保温发酵工艺试验 |
3.3.6 酵母菌添加时间试验 |
3.3.7 酵母菌添加量试验 |
3.4 烤肉基酱发酵工艺的确定 |
3.4.1 曲料复配比的确定 |
3.4.2 发酵时间的确定 |
3.4.3 发酵温度的确定 |
3.4.4 盐水比例的确定 |
3.4.5 正交试验优化保温发酵工艺 |
3.4.6 酵母菌添加时间的确定 |
3.4.7 酵母菌添加量的确定 |
3.4.8 发酵酱指标检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烤肉酱辅料微波增香工艺研究 |
4.1 材料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3 增香工艺试验设计 |
4.3.1 干辣椒增香工艺试验 |
4.3.2 花椒增香工艺试验 |
4.3.3 芝麻微波增香工艺试验 |
4.3.4 孜然微波增香工艺试验 |
4.4 辅料增香工艺的确定 |
4.4.1 干辣椒品种的确定 |
4.4.2 干辣椒微波增香工艺的确定 |
4.4.3 干辣椒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分析 |
4.4.4 花椒品种的确定 |
4.4.5 花椒微波增香工艺的确定 |
4.4.6 花椒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分析 |
4.4.7 白芝麻微波增香工艺的确定 |
4.4.8 白芝麻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分析 |
4.4.9 孜然微波增香工艺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发酵型烤肉酱的开发 |
5.1 材料与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3 烤肉酱基础配方优化设计 |
5.3.1 烤肉基酱的添加量试验 |
5.3.2 辣椒添加量对烤肉酱的影响 |
5.3.3 花椒椒添加量对烤肉酱的影响 |
5.3.4 孜然的添加量试验 |
5.3.5 秘制香料添加量对烤肉酱的影响 |
5.3.6 烧烤香精添加量对烤肉酱的影响 |
5.3.7 芝麻的添加量试验 |
5.3.8 酱油的添加量试验 |
5.3.9 正交优化烤肉酱的基础配方试验 |
5.4 烤肉酱基础配方的确定 |
5.4.1 烤肉基酱添加量的确定 |
5.4.2 辣椒添加量的确定 |
5.4.3 花椒添加量的确定 |
5.4.4 秘制香料添加量的确定 |
5.4.5 孜然添加量的确定 |
5.4.6 烧烤香精添加量的确定 |
5.4.7 芝麻添加量的确定 |
5.4.8 酱油添加量的确定 |
5.4.9 正交优化确定烤肉酱的基础配方 |
5.4.10 烤肉酱最终配方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4)蒙餐业的绿色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思路 |
4.创新与不足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
1.相关概念的定义 |
2.理论基础 |
一、蒙餐业概述 |
(一)蒙餐业的界定 |
(二)蒙餐业的绿色发展优势 |
1.历史底蕴 |
2.民族特色 |
3.营养健康 |
二、呼和浩特市蒙餐业发展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四)调查结果 |
(五)个案研究 |
三、蒙餐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绿色食材价值埋没,难以兑现 |
1.绿色附加价值的兑现困局 |
2.缺乏绿色食材的宣传意识 |
3.缺少高识别度的专利标志 |
(二)绿色经营观念匮乏,缺乏创新 |
1.经营观念陈旧,对绿色消费趋势不敏感 |
2.绿色服务欠缺,服务细节的挖掘较粗浅 |
3.扎堆现象严重,过度依赖蒙族消费群体 |
(三)餐饮定位过于笼统,缺少理念 |
1.容易造成潜在消费者的流失 |
2.难以产生足够高效的吸引力 |
3.同类餐厅替代效应有所增强 |
(四)互联网络资源闲置,利用不足 |
1.线上餐饮模式转型较迟缓 |
2.网络餐饮服务信息不完善 |
3.新媒体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
四、蒙餐业的绿色发展路径探析 |
(一)蒙餐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
(二)绿色食材基地的建立 |
1.实行牧企对接的绿色合作 |
2.确保安全健康的绿色冷链 |
3.借助现代物流的绿色运输 |
(三)绿色餐饮服务的完善与创新 |
1.积极入驻线上餐饮平台,提供绿色蒙餐外卖 |
2.严格遵照绿色餐饮标准,完善绿色服务细节 |
3.全面丰富绿色餐厅设计,应用绿色清洁能源 |
(四)绿色蒙餐理念的树立与传播 |
1.绿色蒙餐的餐饮理念 |
2.绿色蒙餐的价值理念 |
3.绿色蒙餐的专有标识 |
(五)突出绿色核心的网络数字化营销 |
1.牧场直播——绿色生态环境的“云牧羊” |
2.蒙餐吃播——绿色食材特点的“云体验” |
3.自媒传播——绿色蒙餐理念的“云分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美食文化在旅游产业的位置作用研究综述 |
1.2.2 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相关研究综述 |
1.2.3 产业融合的一般方法和模式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4.1 问题选择的创新 |
1.4.2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4.3 研究方法的特色 |
第二章 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融合模式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美食文化 |
2.1.2 旅游扶贫产业 |
2.1.3 产业融合 |
2.1.4 文化与产业融合 |
2.2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的融合分析 |
2.2.1 主动融合 |
2.2.2 交叉融合 |
2.2.3 互动融合 |
2.2.4 文化与产业融合的融合动力 |
2.3 基于产业链视角对延伸融合过程的分析 |
2.3.1 对产业链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 |
2.3.2 策略的组合和形成 |
第三章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的现状分析 |
3.1 大化美食文化的现状及特色 |
3.1.1 大化及其以达吽小镇为代表的美食文化 |
3.1.2 大化美食文化的自然条件和资源 |
3.1.3 大化美食文化的种类、规模 |
3.1.4 大化美食文化和文化产品 |
3.2 大化美食产品所形成的产业 |
3.2.1 美食生产种养环节的相关产业 |
3.2.2 美食转换环节的相关产业 |
3.2.3 美食营销环节的相关产业 |
3.3 大化美食产销与旅游结合所形成的产业 |
3.3.1 以“吃”为核心的大化美食旅游概况 |
3.3.2 以“5要素”为核心的大化美食旅游概况 |
3.4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延伸 |
3.4.1 大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
3.4.2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现状 |
3.4.3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潜在前景 |
3.5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扶贫效应 |
3.5.1 大化县旅游及美食文化对旅游扶贫的促进作用 |
3.5.2 大化达吽小镇美食文化建设的扶贫效应 |
第四章 影响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链的因素体系 |
4.1 大化美食文化及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模型 |
4.1.1 以美食文化为特色的产业链结构 |
4.1.2 以“吃”为核心的美食产业链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
4.1.3 影响美食产业链三环节的主要文化及产业的一般维度 |
4.2 影响供给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因素分析 |
4.2.1 供给端文化与产业维度的选择 |
4.2.2 供给端文化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
4.3 影响转换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因素分析 |
4.3.1 转换端文化与产业维度的选择 |
4.3.2 转换端文化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
4.4 影响需求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因素分析 |
4.4.1 需求端文化与产业维度的选择 |
4.4.2 需求端文化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
4.5 各环节影响因素的运用设想 |
4.5.1 层次结构模型 |
4.5.2 构建判断模型 |
第五章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策略组合 |
5.1 供给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融合策略组合 |
5.1.1 供给端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 |
5.1.2 供给端目标层与准则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1.3 供给端准则层与对应指标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2 转换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融合策略组合 |
5.2.1 转换端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 |
5.2.2 转换端目标层与准则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2.3 转换端准则层与对应指标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3 需求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融合策略组合 |
5.3.1 需求端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 |
5.3.2 需求端目标层与准则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3.3 需求端准则层与对应指标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第六章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方案与建议 |
6.1 三类不同产业融合方案 |
6.1.1 供应端与转换端融合方案 |
6.1.2 转换端与需求端融合方案 |
6.1.3 供应端与需求端融合方案 |
6.2 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建议 |
6.2.1 建议一:因地制宜发展美食文化旅游产业主动融合 |
6.2.2 建议二:建立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品牌赋能文旅产业融合 |
6.2.3 建议三:健全康养美食产业体系,文化引领上中下游产业链和新业态创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6)日本鹤冈市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基础 |
一、国内创意城市研究的现状 |
二、国际上有关创意城市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视角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法 |
三、归纳与演绎法 |
第一章 日本发展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食的历史与现状 |
一、和食作为日本历史与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 |
二、日本料理国际上巨大的经济与文化影响 |
三、和食的文化传播与酷日本战略 |
第二节 日本饮食与农业面临的问题 |
一、农业产值与农业劳动力大幅衰退 |
二、经济与技术发展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
三、食与农分离引发文化传统逐渐消失 |
第二章 鹤冈市建设创意城市的基础条件 |
第一节 鹤冈市的地理、历史与传统作物 |
一、鹤冈市的地理与历史 |
二、鹤冈市在地传统作物的保护与发展 |
第二节 鹤冈市的饮食业与美食文化资源 |
一、鹤冈市的饮食业发展现状 |
二、鹤冈市的饮食与美食文化 |
三、鹤冈市的食农教育与科研基础 |
第三节 日本文化传统的保护与发展 |
一、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政策 |
二、日本文化传统保护的多元实践 |
第三章 鹤冈市建设创意城市的重要举措 |
第一节 保护与传承和更新美食文化传统 |
一、推进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
二、培养人力资源、美食经验等地域资源 |
三、加强食农教育与科普 |
第二节 打造以美食文化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
一、加强依托于美食文化的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
二、传播并充实依托于饮食文化的观光内容 |
第三节 加强依托于饮食文化的城市规划 |
一、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
二、保护和发展历史风貌区 |
三、促进依托于美食文化的地区和国际间交流 |
第四节 强化作为本地支柱性产业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优势 |
一、推进在地食材的供给与地域内流通 |
二、提升本地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
三、扩大在地传统作物的国际影响 |
第四章 鹤冈市建设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成果和经验 |
一、鹤冈市建设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成果 |
二、鹤冈市建设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经验 |
(一)积极转化食农文化资源 |
(二)开展丰富的食农教育 |
(三)制定更具整合性的法律法规 |
第五章 鹤冈市建设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启示 |
一、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与综合农协的组织管理 |
二、农村过疏化的缓和与促进城乡交流 |
三、保护传统食农文化传统与推动食农在地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饮食偏好中的地方依恋—对川菜中花椒的民俗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饮食人类学的研究 |
(二)“滋味”与“地方性”的研究 |
(三)关于调味品的研究 |
(四)关于花椒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第1章 花椒与川渝地区“嗜麻”的形成 |
1.1 花椒的种植与食用 |
1.1.1 川渝自然人文因素对川菜“独麻”风格的影响 |
1.1.2 花椒在川内的种植概况 |
1.1.3 花椒与辣椒的结合:麻辣口味的形成 |
1.2 花椒功能的转变 |
1.2.1 花椒的祭祀功能与象征意义 |
1.2.2 花椒的药用价值 |
1.2.3 花椒的调味功能 |
小结 |
第2章 花椒与地方的味觉实践 |
2.1 花椒在川菜流派及口味变化中的作用 |
2.1.1 流派不同,麻味相同:川菜三大流派的对比 |
2.1.2 川菜口味变化:江湖菜的兴起 |
2.2 川菜的“灵魂配角”——花椒 |
2.2.1 传统坝坝宴 |
2.2.2 家常川菜 |
2.2.3 火锅类 |
小结 |
第3章 川味的独特性:麻味中的地方依恋 |
3.1 地方性的滋味 |
3.1.1 文化人与川菜的“麻” |
3.1.2 辣也有别:川菜与滇菜、湘菜及黔菜的区分与融合 |
3.1.3 花椒在地方饮食文化特色中的呈现 |
3.2 融合与创新:花椒在川渝饮食中的突破 |
3.2.1 藤椒与青花椒的运用 |
3.2.2 麻与甜的结合:花椒冰淇淋 |
3.3 地方味道与地方依恋 |
3.3.1 川渝印象:外地人对川菜的味觉感知 |
3.3.2 饮食文化空间推动地方依恋的塑造 |
3.3.3 从味觉到依恋:饮食偏好与地方依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四川调味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调味文化旅游研究概况 |
1.1 调味文化研究概况 |
1.2 调味文化旅游研究现状 |
1.2.1 调味文化旅游概念 |
1.2.2 调味文化旅游研究概况 |
1.2.3 调味文化博物馆研究概况 |
1.2.4 调味品工业旅游研究概况 |
2 四川调味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现状 |
2.1 调味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2.2 调味文化博物馆旅游景点 |
2.2.1 郫县豆瓣博物馆 |
2.2.2 清香园·中国酱文化旅游观光园 |
2.2.3 中国保宁醋文化博览园 |
2.2.4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
2.3 四川调味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
2.4 川菜调味烹饪制作体验 |
3 促进四川调味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
3.1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做好统筹规划 |
3.2 丰富调味文化旅游产品类型,打造地方标志性文旅品牌 |
3.3 充分挖掘、保护、宣传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 |
(10)作为功能物和情景物的啤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观点和方法论 |
第四节 选题的写作思路及章节内容 |
第五节 青岛啤酒的田野研究及方法 |
第一章 起源期的啤酒 |
第一节 自然酿造还是人工酿造——啤酒起源的第一个问题 |
第二节 种植文明的最早符号是面包还是啤酒?——啤酒起源的第二个问题 |
第三节 起源期啤酒的物语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麦芽期的啤酒 |
第一节 啤酒生产过程的功能化 |
第二节 生产工艺的配方化——书写性文本是啤酒生产功能化的重要条件 |
第三节 书写文本与啤酒味道感知的功能化 |
小结 |
附:古代啤酒考古材料列表 |
第三章 现代啤酒的诞生——酒花期 |
第一节 啤酒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
第二节 啤酒花的应用 |
第三节 由体味到风味:啤酒花发现了啤酒的味道 |
小结 |
第四章 啤酒的工业化——酵母期 |
第一节 酵母从不可言说到私语性话题 |
第二节 从私语性话题到公共性词语 |
第三节 从公共性词语到技术话语 |
第四节 从技术话语到科学话语 |
第五节 情景物的艾尔和功能物的拉格 |
小结 |
第五章 大工业生产——啤酒的淡水期 |
第一节 啤酒的拉格化与大工业生产 |
第二节 淡水期啤酒的水 |
第三节 淡水期啤酒的味道:风味 |
小结 |
第六章 后工业的精酿啤酒 |
第一节 精酿啤酒产生于功能物的再情景化 |
第二节 啤酒的精酿期 |
第三节 精酿期啤酒生产方式的再私语化 |
第四节 精酿期啤酒感知方式的再私语化 |
小结 |
第七章 青岛的啤酒街 |
第一节 登州路——永不落幕的啤酒节 |
第二节 民间啤酒街 |
第三节 五哥散啤酒馆 |
小结 |
第八章 青岛的精酿店 |
第一节 精酿瓶子店的老板们 |
第二节 自酿店的老板们 |
第三节 THE WAY,精品+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立足传统饮食文化 开发天然调味精品(论文参考文献)
- [1]顺应论指导下特色语句语义补偿的英译模拟交传实践报告 ——以精品课《中国饮食文化》为例[D]. 金子晨.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万盛云.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发酵型烤肉酱的开发研究[D]. 赵仔影. 成都大学, 2021(07)
- [4]蒙餐业的绿色发展路径研究[D]. 陈益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4)
- [5]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李敏. 广西大学, 2020(07)
- [6]日本鹤冈市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研究[D]. 顾方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7]饮食偏好中的地方依恋—对川菜中花椒的民俗学考察[D]. 李怡婷.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8]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9]四川调味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侯智勇,杨静,李殚.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0(02)
- [10]作为功能物和情景物的啤酒[D]. 田沐禾. 厦门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