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企业的知识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林华[1](2021)在《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作为赛事服务产品的生产主体,其竞争优势既关系到国际体育赛事举办的效率和水平,也关系到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在当前体育全球化治理体系重构,以及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的战略机遇期,研究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明确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内涵与特征,探索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以及如何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提升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竞争优势,日益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为研究主题,探讨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竞争优势的获取,彼得·德鲁克认为关键是技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杰恩·巴尼认为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和创新过程。基于此,本文将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利用文献资料、案例访谈法、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组织学习、网络组织等理论溯源与文献分析,逐步收敛核心概念并按照“心里倾向—能力变化—结果感知”的范式构建初步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框架,对730家上海本地曾参与过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的组织进行调研,并利用SPSS、AMO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的基础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国际体育赛事服务产品具有“需求泛化”特殊性;另一方面,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的生产呈现出高度本地化的松散网络和非本地化的价值链业务网络相结合的特征。第二,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本质,即是以国际体育赛事服务为核心的知识异质体。需求、知识基础与组织学习、行动者与网络这三个概念组合共同诠释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基本属性,从而也决定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更低的成本、更高质量的服务、更有利的资源获取)与特殊性(灵活性、创新速度和业界声誉)。第三,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学习导向由“学习承诺”和“开放心智”两个维度构成。学习承诺和开放心智均对网络能力各维度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开放心智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学习承诺对竞争优势的直接影响并不显着,原因可能在于两者之间存在时间上的远端关系。第四,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网络能力由网络规划能力、网络配置能力、网络运作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四个维度构成。网络能力各维度均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此外,网络能力各维度在学习承诺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而在开放心智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中发挥部分的中介效应。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的启示:(1)应高度重视学习导向对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2)兼顾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推进制度与文化建设的同时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发挥学习导向对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3)应重视网络能力建设,主动地参与外部网络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充分发挥各项网络能力对竞争优势提升的积极效应等。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深入探讨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的基本属性,以及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从而形成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第二,运用质性研究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确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学习导向、网络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既拓展了现有理论的应用场景,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有关组织竞争优势的理论成果。
林春秋[2](2020)在《展览会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继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后的第四个生产要素,逐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外部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构建有效的外部知识转移渠道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障。传统的产业集群,凭着相互依赖、相互信任和相互合作的关系网络以及地理邻近的优势,为集群内企业建立外部知识联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传统的产业集群由于内部的沟通模式过于僵化和内向,阻碍了跨区域的知识流动以及对外部市场和技术变化的适应,从而面临着区域锁定的困境。有学者认为,在基于知识观点的永久性集群的基础上,可以将展览会视为支持互动学习、知识创造和全球网络形成过程的临时性集群。展览会将生产相似和互补产品的企业聚集一起,集群内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易于被获取,并可以通过计划和非计划的交流不断进行更新。这种“本地蜂鸣”融入了本地化的学习过程,并为专业市场进一步集聚和发展提供了动力,从而促进了知识的迅速转移。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展览会知识转移的研究较少有涉猎,已有相关研究也多在理论层面探讨展览会的知识平台功能以及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缺乏一个完整的要素框架以及经验验证。因此,本文主要借助知识转移要素模型,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尝试构建全面的展览会知识转移影响要素框架,具体如下:通过将转移媒介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知识内隐性、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吸收能力、知识距离、关系距离六个因素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理论模型。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构建理论模型,然后设计量表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经验数据,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实证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对于聚集时间短暂、地理上高度邻近的展览会而言,(1)被转移的知识的内隐性对知识转移效果并未产生显着的直接影响,而是对知识主体的意愿和能力有显着影响;(2)知识主体的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均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影响;(3)直接交流和间接观察两大转移媒介不仅对知识转移的效果有显着的直接影响,还在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4)知识转移的不同情境对转移的效果影响不一,其中关系距离对转移效果产生显着影响,并对知识主体的意愿和能力产生显着影响;但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仅有相关关系,并且只对知识接收者的吸收能力有显着影响。
王小健[3](2020)在《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知识管理,即企业灵活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对企业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有效地识别、融合和利用的活动。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合理利用知识挖掘方法,能够帮助石化企业更好地做出指标预测、风险分析和企业决策,提高企业客户的忠诚度和服务体验度,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多源信息处理手段,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只能处理单一来源的数据,将不可避免地局限了石化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探索建立一套高效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深入研究网络行为建模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从而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对企业员工的性格、偏好、行为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更好地帮助石化企业提升其知识管理水平。本文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信息表示和行为建模方法;第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指标相关性建模方法;第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员工社群分析方法;第四,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石化企业客户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层次化聚类的石化企业垂直分类方法。基于上述方法,本文对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效果进行了分组实验和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利用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分析的知识管理新方法的情况下,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有了较为显着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
张海波[4](2020)在《公共价值创造视域下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战略发展趋势上看,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健康中国”建设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民健康成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从所处时代背景上看,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逐渐改变着科学、社会、经济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也将人类置身于浩瀚的信息知识海洋中。从政策设计上看,为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中医药政策。其中“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已实施10年,遴选出一批顶级的中医药专家,以工作室形式将他们宝贵的经验知识进行了系统性整理,并培养出许多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从社会需求上看,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释放了社会的医疗卫生需求。公众对于中医药知识存在现实需求,但同时面临着难以有效甄别、获取和利用的问题,这限制了公众对于健康知识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因此,本研究以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下简称国家“名医工作室”)为研究对象,结合互联网+模式,重点分析面向公众需求的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问题。以期在现实层面分析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问题和公众的需求特征,在理论层面厘清知识社会共享的影响路径,为构建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中医药知识社会共享有序化、智能化、服务化,为促进公众对权威可靠的健康知识的认知、认同和利用提供对策建议,最终实现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价值和社会公共健康价值创造。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互联网+模式、知识(社会)共享以及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公共价值理论、知识共享理论、知识网络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概括总结。其次,利用专家访谈法对业内专家进行现场访谈,了解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重点和难点。再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国家“名医工作室”成员和公众进行调查,一方面分析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现状,另一方面分析公众对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需求。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法分别从供给端和需求端构建知识社会共享模型,根据调查的数据从整体视阈探析知识社会共享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最后,根据知识社会共享模型的分析结果,通过机制构建法围绕知识社会共享中各利益主体的关系,从基础、原则、关注点方面构建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提升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公共价值的对策建议。结果:(1)现状层面:首先,国家在中医药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保护和中医药信息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其次,国家“名医工作室”的知识成果产出丰富,有67.20%的工作室成员对知识社会共享持赞同态度,对知识社会共享的顾虑性影响了意愿性,总体上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程度不高,更加偏向于内部知识共享。另外,有80.28%的公众对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表现出强烈的需求,61.89%的公众对互联网+中医药持开放态度,同时不同特征的公众对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需求存在差异。(2)模型层面:①在供给端模型中,组织支持对于社会共享环境、社会共享资源、技术平台和知识社会共享的总体影响效应较强,其中对社会共享环境的总影响效应为0.739、对社会共享资源的总影响效应为0.696、对知识社会共享的总影响效应为0.637、对技术平台的总影响效应为0.618;社会共享环境对社会共享资源、技术平台和知识社会共享均有一定的总体影响效应,其中对技术平台的总影响效应为0.716,对社会共享资源和知识社会共享的总影响效应均为0.378;社会共享资源对知识社会共享的总影响效应为0.453、对技术平台的总影响效应为0.213;技术平台对知识社会共享的总影响效应为0.326。②在需求端模型中,公众的认知层次对其行为意愿的总影响效应为0.656、对其感知价值的总影响效应为0.430:以知识成本为主的认知权衡对感知价值和行为响应均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其中对行为响应的总影响效应为-0.577、对感知价值的总影响效应为-0.535;公众的价值感知对其行为响应的总影响效应为0.511、对其行为意愿的总影响效应为0.469;公众的行为意愿对其行为响应的总影响效应为0.208。结论:(1)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主要面临标准统一难、政策和制度措施待完善和社会共享效果难控制的难点,主要问题在于知识社会共享缺乏理论基础支撑、国家“名医工作室”及其所在机构动力不足以及公众对社会共享知识的认知、认同及行为能力缺乏。(2)从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模型分析可知,①在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供给端层面,组织支持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另外,营造良好的社会共享环境既有利于技术平台的应用,又有利于社会共享资源的增加。最后,打造技术平台和增加社会共享资源对于知识社会共享的同样重要,而且社会共享资源的增加也有利于技术平台的应用。②在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需求端层面,公众的认知层次主要通过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间接对行为响应产生影响,其中感知价值也是行为意愿的前提,且感知价值的直接影响程度强于行为意愿。另外,公众的认知权衡对感知价值和行为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的构建应以公共价值创造、利益与责任均衡、多需求满足为原则,重点关注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适应性、城乡的二元发展格局以及公众的知识需求差异。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统筹政府、国家“名医工作室”及其所在机构、互联网企业和公众四个层面,可以从“提升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供给水平”、“强化公众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认同和行为”和“优化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资源的管理和配置”三方面进行政策制度设计。
韦耀阳[5](2017)在《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社会,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提高自我素养的有效手段。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大学生个人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存储、学习、利用、创新的管理过程所具备的能力。通过实施个人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多种途径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建立与完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增强个人信息素养,并不断提高知识创新与应用能力,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对信息的获取、输入、存储、提取和应用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也是个体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应用、分享的过程,根据现代认知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模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包括知识存储的能力、知识存储的能力、知识分享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五个方面。依据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理论假设,编制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确定问卷的主要维度和每个维度的具体项目。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对11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总分和分维度方面,男生在知识存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得分高于女生;在知识获取和知识分享能力上的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在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上,性别差异达到显着水平。(2)大学生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城市学生均高于农村学生,在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在城乡差异达到显着水平。(3)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除了在知识存储能力上和知识创新能力维度年级差异不显着之外,在知识应用能力维度上年级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在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分享能力以及知识管理能力总分上都达到非常显着水平。(4)不同学业水平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优秀>良好>中等>较差。优秀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得分均高于其它维度;良好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得分最高;中等学生知识存储能力得分最低;较差学生主要是知识存储能力差和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弱。(5)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高>中>低。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上的得分均高于其它维度的得分。中等程度和低水平的大学生在知识存储上得分最低。社会认知理论以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项因子持续交互的影响关联来解释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经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产生,通过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将会使得个人的行为受到情境所影响,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周围环境与本身的情绪和特质。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对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个人及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探究。理论分析发现,.大学生认知风格、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构成影响其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内部因素。对114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我效能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存在显着相关,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评价机制、班级结构、学校技术基础设施、学校组织文化是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的显着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校组织气氛与大学生个人知识能力呈显着正相关,学校组织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回归分析发现,学校组织气氛的三个维度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回归均达到显着水平,教学气氛、人际和谐气氛和学习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显着预测作用。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变量,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为因变量用全部纳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学校组织气氛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显着,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直接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和学校组织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产生间接影响。运用实验研究法,对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进行了干预训练。训练前对被试进行前测,随后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训练。干预训练主要采用信息技术应用指导、主题讲座、课堂讲授、改革评价方式、班级氛围的塑造、咨询谈话、提高自我效能感等方式。三个月后,对大学生进行后测,前后测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组织氛围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依据个人学习的先内化(由外而内),后外化(由内而外)的过程,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发展的如下策略:①社会环境熏陶,彰显榜样引领的价值;②学校课程辅导,利用专业扶持的优势;③自我认知提升,谋求能力结构的生成;④主体行为自律,历练自觉管理的习惯;⑤网络信息发掘,纳入大数据知识平台;⑥系统持续更新,推动社会能力的发展。
潘文婷[6](2014)在《知识经济下的旅游企业管理创新》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正在慢慢地从一个工业经济时代逐渐过渡到知识经济这一个新的时代。凭借占有并分配知识成为经济基础的这一经济时代已然具备了在全球蔓延的态势。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之一的旅游业也从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转向知识和资金密集产业。中国的旅游企业管理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将知识经济融入到企业管理之中,通过不断提高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水平,来引导管理工作的创新和进步。
吴沛如[7](2013)在《S旅行社知识分享研究》文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旅行社的旅游产品信息的生产、提供与创造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旅行社的竞争力与发展前景。而这种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行社内部的知识分享水平。S旅行社是—个复杂适应系统,环境选择性风险和内在成长性需求对S旅行社的管理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要求。而知识分享战略实施是应对这种要求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归纳法总结出复杂适应系统角度的知识分享需要考虑的三个方面:第一,知识层面;第二,知识分享主体层面;第三,知识分享的支撑机制,包括技术平台和保障知识分享的制度。然后以此为框架,深入分析了S旅行社目前在知识储备、知识分享主体以及知识分享支撑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障碍与不足:第一知识储备层面,目前的知识储备不够,包括内部知识挖掘不够和外部的输入有限;第二,知识分享层面,目前旅行社员工知识分享的动机和意愿均存在不足;第三,知识分享支撑机制上,在技术平台上,目前的知识分享平台利用程度不高,而在制度上,尽管建立了一些知识分享制度,但是仍缺乏有效的个人知识分享系统的有效支持,组织机制、文化氛围等也有待提高,企业文化的激励、导向影响力较弱。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前面的理论框架分析,从知识储备、员工知识分享意愿、知识分享支撑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S旅行社知识分享的思路和对策。
刘华丰[8](2013)在《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广大游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下,服务创新成为了旅游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知识的支撑,外部社会资本为企业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新渠道,而内部社会资本则为企业的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企业层面的服务创新研究应该从企业社会资本和知识管理的视角加以深入。基于此,本文将重点考察我国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过程和服务创新绩效三者的关系。本文在对社会资本、知识管理以及服务创新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构建了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过程和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同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江西省204家旅游企业(主要包括景区景点、旅行社、酒店饭店)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对文章中的模型和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2)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知识管理具有正向影响;(3)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知识捕获、知识编码、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4)知识管理在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
郭宁[9](2012)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旅游企业管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我国旅游企业的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怎样尽快调整好旅游企业的管理思路,运用知识管理以适应当前形势的变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旅游企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对旅游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旅游企业管理的对策选择。
杨耀丽[10](2012)在《旅游供给的发展:知识化竞争》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必然要求提高旅游供给的质量。一方面,作为旅游供给主要组成部分的旅游服务,由于知识和技术的普遍运用,服务水准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知识和技术也大大增加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同时,在旅游设施的供给中,科技的运用也为其增添了魅力。本文从知识经济为旅游供给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出发,阐述了新科技背景下旅游供给的发展趋势,论述了科技在旅游供给中的应用。
二、论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企业的知识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企业的知识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体育治理格局重塑加剧体育服务主体国际竞争 |
1.1.2 体育产业政策频出对服务主体竞争力提出新的要求 |
1.1.3 体育产业组织及市场主体竞争力研究有待继续深化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图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赛事服务组织 |
2.1.2 竞争优势 |
2.1.3 组织学习 |
2.1.4 学习导向 |
2.1.5 网络能力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竞争优势理论 |
2.2.2 组织学习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国际体育赛事发展及服务的相关研究 |
2.3.2 体育赛事服务组织内涵及特征的研究 |
2.3.3 学习导向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3.4 学习导向对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研究 |
2.3.5 网络能力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4 国内外现有文献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特征分析 |
3.1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基础特征分析 |
3.1.1 国际体育赛事产品的服务属性 |
3.1.2 国际体育赛事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特性 |
3.1.3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本质 |
3.2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 |
3.3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特殊性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案例访谈的理论模型构建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思路 |
4.1.2 样本选择 |
4.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2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分析 |
4.2.1 样本组织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2 案例访谈资料的主范畴归纳 |
4.2.3 主要变量的内涵表征描述 |
4.3 基于案例访谈的理论模型构建 |
4.4 相关核心变量的内涵与维度提炼 |
4.4.1 学习导向的内涵及维度 |
4.4.2 网络能力的内涵及维度 |
4.4.3 竞争优势的内涵及维度 |
4.5 文献对话与初步理论模型升华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 学习导向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提升 |
5.1.1 学习承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 |
5.1.2 开放心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 |
5.2 学习导向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 |
5.2.1 学习承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2.2 开放心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 网络能力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 |
5.3.1 网络规划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2 网络配置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3 网络运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4 网络占位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4 网络能力在学习导向与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作用 |
5.4.1 网络能力对学习承诺与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 |
5.4.2 网络能力对开放心智与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 |
6.1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
6.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6.1.2 问卷设计的流程 |
6.2 核心变量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1 自变量学习导向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2 中介变量网络能力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3 因变量竞争优势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4 测量指标的内容效度测评 |
6.3 预调研与问卷的修正 |
6.3.1 学习导向预调研分析 |
6.3.2 网络能力预调研分析 |
6.3.3 竞争优势预调研分析 |
6.4 大样本确定与数据来源 |
第7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1 数据分析方法 |
7.2 正态分布检验 |
7.3 信效度检验 |
7.3.1 信度检验 |
7.3.2 效度检验 |
7.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1 学习导向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2 网络能力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3 竞争优势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5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1 学习导向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2 网络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3 竞争优势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6 变量相关分析检验 |
7.7 假设检验 |
7.7.1 初始模型构建 |
7.7.2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
7.7.3 差异检验 |
7.8 讨论与分析 |
7.8.1 学习导向对网络能力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2 学习导向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3 网络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4 网络能力在学习导向与竞争优势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知识异质体”本质决定组织竞争优势特征及影响因素 |
8.1.2 学习承诺通过影响网络能力进而对竞争优势产生正向影响 |
8.1.3 开放心智对组织竞争优势产生显着的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 |
8.1.4 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非常重要 |
8.2 研究启示 |
8.2.1 充分认清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内涵特征 |
8.2.2 高度重视组织学习导向并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
8.2.3 兼顾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发挥学习导向促进效应 |
8.2.4 推进网络能力建设发挥“意愿+能力”的综合效应 |
8.3 创新之处 |
8.3.1 研究创新 |
8.3.2 主要贡献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的局限性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三 预调研问卷 |
附录四 正式调研问卷 |
致谢 |
(2)展览会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转移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发挥重要作用 |
1.1.2 展览会在全球知识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
1.1.3 展览会对知识转移影响的研究较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因子分析法 |
1.4.4 结构方程模型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展览会的研究综述 |
2.1.1 展览会的概念 |
2.1.2 展览会研究主要内容 |
2.2 知识转移的研究综述 |
2.2.1 知识转移的概念 |
2.2.2 知识转移研究主要内容 |
2.2.3 展览会中的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关系经济地理学 |
3.1.2 展览会知识转移的要素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2.1 知识内隐性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2 发送意愿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3 发送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4 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5 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6 关系距离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7 转移媒介与知识转移效果 |
3.2.8 知识内隐性与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吸收能力 |
3.2.9 知识距离与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吸收能力 |
3.2.10 关系距离与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吸收能力 |
3.2.11 转移媒介的中介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问卷的设计 |
4.1.1 问卷设计过程 |
4.1.2 变量的操作与测量 |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2.2 样本量的确定 |
4.2.3 问卷收发情况 |
4.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 |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1.1 样本特征信息 |
5.1.2 正态分布检验 |
5.2 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检验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1 初始模型 |
5.3.2 路径分析 |
5.3.3 中介效应检验 |
5.3.4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和讨论 |
6.1.1 知识内隐性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不显着,而对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有显着负向影响 |
6.1.2 发送意愿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正向影响 |
6.1.3 发送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正向影响 |
6.1.4 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正向影响 |
6.1.5 知识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发送意愿和发送能力的影响不显着,而对吸收能力有显着负向影响 |
6.1.6 关系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发送意愿、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有显着负向影响 |
6.1.7 转移媒介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显着正向影响 |
6.1.8 转移媒介在发送能力、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
6.2 对企业的建议 |
6.2.1 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和需求,加强隐性知识的管理 |
6.2.2 善于运用展览会的转移媒介,拓宽知识获取渠道 |
6.2.3 采取相关措施,提升知识的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 |
6.2.4 降低企业知识保护的惯性,增强知识的发送意愿 |
6.2.5 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间的信任 |
6.3 研究创新和不足 |
6.3.1 研究创新 |
6.3.2 研究不足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3)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1.1.2 知识管理的经济价值 |
1.1.3 石化企业的知识管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2 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 |
2.1.1 背景介绍 |
2.1.2 企业知识管理相关概念 |
2.1.3 国外主流知识管理思想 |
2.1.4 利用知识挖掘提高组织资本和企业竞争力 |
2.2 国内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
2.2.1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进展 |
2.2.2 基于多源知识发现实施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知识管理方法 |
2.3.1 多特征融合统计学习方法 |
2.3.2 多源异构数据知识发现方法 |
2.3.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社会化管理方法 |
2.4 文本语料分析基本方法 |
2.4.1 技术挑战 |
2.4.2 文档处理和分词 |
2.4.3 数据降维及语义分析 |
2.4.4 文本语料分类和聚类 |
2.5 小结 |
3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
3.1.1 石化企业创新发展要求与创新要素 |
3.1.2 提升石化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方法 |
3.2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1 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2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的基本要素 |
3.3 基于多源信息的石化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框架与检验方法 |
3.3.1 知识管理方法实施框架 |
3.3.2 研究维度、效度及其检验方法 |
3.4 小结 |
4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石化企业员工行为建模 |
4.1 网络社会化行为建模面临的挑战 |
4.2 网络社会化行为的特点与数据维度 |
4.3 问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和总体思路 |
4.3.1 词汇范畴分析 |
4.3.2 数据收集 |
4.3.3 总体框架 |
4.4 员工行为建模方法 |
4.4.1 员工属性信息建模 |
4.4.2 工作行为建模 |
4.4.3 网络行为建模 |
4.5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与知识管理 |
4.5.1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和求解 |
4.5.2 指标分析和知识管理 |
4.5.3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研究小结 |
4.6 企业员工的社群分析 |
4.6.1 企业员工社群分析的研究背景 |
4.6.2 企业员工行为的时间分布建模 |
4.6.3 社群发现 |
4.6.4 相似度学习及特征权重学习 |
4.6.5 企业员工社群分析研究小结 |
5 基于多源大数据分析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
5.1 客户关系管理(CRM) |
5.2 石化企业客户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管理思路 |
5.3 指标相关性建模方法 |
5.4 基于商业行为分析的企业客户分类方法 |
5.5 小结 |
6 实验研究与算例分析 |
6.1 多源信息融合实验 |
6.2 员工社群发现 |
6.3 员工社群类型的知识发现及讨论 |
6.4 企业客户信息搜集和指标相关性建模 |
6.5 企业分类实验评测 |
6.6 知识管理效果评估-以企业员工管理为例 |
6.7 实验讨论和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公共价值创造视域下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技术重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知识传播体系 |
1.1.2 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健康服务业和康养产业的空前发展 |
1.1.3 互联网时代公众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认知困境 |
1.1.4 新公共管理理论助推中医药知识的公共价值创造与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
2.1.1 公共价值理论 |
2.1.2 知识共享理论 |
2.1.3 知识网络理论 |
2.1.4 感知价值理论 |
2.1.5 价值网理论 |
2.2 互联网+模式的相关研究 |
2.2.1 政府层面:互联网+模式与价值创造管理 |
2.2.2 行业层面:互联网+模式与跨界融合发展 |
2.2.3 媒介层面:互联网+模式与公众信息知识认知的改变 |
2.3 知识社会共享的相关研究 |
2.3.1 知识社会共享的内涵与特征 |
2.3.2 知识社会共享的实现基础和方式 |
2.3.3 知识社会共享的影响因素 |
2.4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相关研究 |
2.4.1 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和国家“名医工作室”的概念界定 |
2.4.2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内涵与特征 |
2.4.3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内部共享与社会共享 |
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共享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3.1 中医药知识社会共享的政策概况 |
3.1.1 中医药宣传推广方面的政策法规 |
3.1.2 中医药知识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 |
3.1.3 中医药信息化方面的政策法规 |
3.2 国家“名医工作室”政策实施的现状 |
3.2.1 国家“名医工作室”分布现状 |
3.2.2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产出 |
3.2.3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共享 |
3.3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调查 |
3.3.1 研究设计与调查形式 |
3.3.2 工作室及人员基本信息 |
3.3.3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态度 |
3.3.4 国家“名医工作室”建设的组织支持感知 |
3.3.5 知识社会共享的难点 |
3.4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需求调查 |
3.4.1 研究设计与调查形式 |
3.4.2 公众的基本信息 |
3.4.3 公众对于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的认可程度 |
3.4.4 知识需求特征 |
3.5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问题 |
3.5.1 知识社会共享缺乏理论基础支撑 |
3.5.2 国家“名医工作室”及其所在机构动力不足 |
3.5.3 公众对社会共享知识的认知、认同及行为能力缺乏 |
第四章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模型设计 |
4.1 知识社会共享利益相关者 |
4.1.1 政府 |
4.1.2 国家“名医工作室”及其所在机构 |
4.1.3 互联网企业 |
4.1.4 公众 |
4.1.5 各利益相关者间的结构关系 |
4.2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供给端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4.2.1 组织支持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 |
4.2.2 社会共享环境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 |
4.2.3 社会共享资源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 |
4.2.4 技术平台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 |
4.2.5 供给端概念模型 |
4.3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需求端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4.3.1 公众的认知层次与感知价值 |
4.3.2 公众的认知权衡与感知价值 |
4.3.3 公众的感知价值与行为意愿 |
4.3.4 公众的行为意愿与行为响应 |
4.3.5 需求端概念模型 |
4.4 调查问卷设计与研究变量 |
4.4.1 供给端问卷设计与研究变量 |
4.4.2 需求端问卷设计与研究变量 |
4.5 研究假设汇总 |
第五章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实证分析 |
5.1 结构方程概述 |
5.1.1 结构方程的相关概念 |
5.1.2 结构方程执行阶段 |
5.1.3 结构方程拟合指标 |
5.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1 供给端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2 需求端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实证分析 |
5.3.1 供给端概念模型分析 |
5.3.2 需求端概念模型分析 |
5.4 模型结果与讨论 |
5.4.1 供给端概念模型检验结果 |
5.4.2 需求端概念模型检验结果与讨论 |
5.4.3 知识社会共享模型结果讨论 |
第六章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构建 |
6.1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影响路径 |
6.1.1 供给端影响路径 |
6.1.2 需求端影响路径 |
6.1.3 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路径结合 |
6.2 构建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 |
6.2.1 构建的基础 |
6.2.2 构建的原则 |
6.2.3 构建的关注点 |
6.3 提升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公共价值的对策建议 |
6.3.1 提升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供给水平 |
6.3.2 强化公众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认同和行为 |
6.3.3 优化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资源的管理和配置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2.1 理论视角的创新 |
7.2.2 学术观点的创新 |
7.2.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7.3 研究的局限和未来展望 |
7.3.1 研究的局限性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供给端调查问卷 |
附件2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访谈提纲 |
附件3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需求端调查问卷 |
附件4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模型变量测量题项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
(5)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大数据时代个体生存发展的重要因子 |
1.1.2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发展是碎片化学习过程中知识整合的迫切要求 |
1.1.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提升是打造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研究情况 |
1.3.2 关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一般研究情况 |
1.3.3 关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专题研究情况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的重点 |
1.6.2 研究的难点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2 个人知识管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知识管理与个人知识管理 |
2.1.1 知识管理 |
2.1.2 个人知识管理 |
2.2 知识管理能力与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2.1 知识管理能力 |
2.2.2 SECI知识管理能力 |
2.2.3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认知理论 |
2.4.1 信息加工理论 |
2.4.2 社会认知理论 |
2.4.3 对两种理论的再认识与拓展 |
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模型建构 |
3.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结构要素 |
3.1.1 知识获取能力 |
3.1.2 知识储存能力 |
3.1.3 知识分享能力 |
3.1.4 知识应用能力 |
3.1.5 知识创新能力 |
3.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模型建构 |
3.2.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 |
3.2.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结构模型 |
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的编制及现状调查 |
4.1 问卷编制 |
4.1.1 问卷编制方案与过程 |
4.1.2 问卷维度与条目的确定 |
4.1.3 问卷的试测与修正 |
4.1.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5 问卷的适用性讨论 |
4.2 现状调查 |
4.2.1 调查方法与过程 |
4.2.2 调查结果 |
4.2.4 调查结果讨论 |
5 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因素分析 |
5.1 个人因素分析 |
5.1.1 个人因素理论分析 |
5.1.2 个人因素访谈分析 |
5.1.3 关于个人因素查证 |
5.2 行为因素分析 |
5.2.1 行为因素理论分析 |
5.2.2 行为因素访谈分析 |
5.2.3 关于行为因素的查证 |
5.3 环境因素分析 |
5.3.1 环境因素理论分析 |
5.3.2 环境因素访谈分析 |
5.3.3 环境因素查证 |
5.4 核心因素综合分析 |
5.4.1 调查方法与过程 |
5.4.2 调查结果 |
5.4.3 中介变量讨论 |
6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干预训练 |
6.1 干预训练方案 |
6.1.1 被试选择 |
6.1.2 研究工具 |
6.2 干预训练程序 |
6.2.1 第一阶段:干预训练前测验 |
6.2.2 第二阶段:干预训练过程 |
6.2.3 第三阶段:干预训练后测 |
6.3 干预训练结果 |
6.3.1 干预训练前后自我效能感和学校组织气氛的平均得分差异比较 |
6.3.2 干预训练前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得分比较 |
6.4 干预训练结果讨论 |
7 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教育管理建议 |
7.1 社会环境熏陶:彰显榜样引领的价值 |
7.1.1 强化硬件,营造氛围 |
7.1.2 普及常识,塑造榜样 |
7.2 数据平台创建:提升个人知识管理效度 |
7.2.1 共同协商,建立保障机制 |
7.2.2 多方合作,创建大数据中心 |
7.3 学校课程辅导:利用专业扶持的优势 |
7.3.1 教师引导,增强效能 |
7.3.2 课程整合,提升能力 |
7.3.3 学生主导,分类培养 |
7.4 自我认知提升:谋求能力结构的生成 |
7.4.1 以目标定位为中心,快速获取知识 |
7.4.2 以信息编码为核心,准确存储知识 |
7.4.3 以人际交流为手段,专注分享知识 |
7.4.4 以问题解决为关键,全面应用知识 |
7.4.5 以想象能力为抓手,灵活创新知识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其知识认知内化与外化的能力集群 |
8.1.2 反映知识认知过程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 |
8.1.3 现实中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结构合理,存在诸多缺陷,有待发展 |
8.1.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受自我效能感、学校组织气氛等因素的影响 |
8.1.5 干预训练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显着效果 |
8.1.6 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可通过内化和外化相结合的路径来实现 |
8.2 研究展望 |
9 参考文献 |
9.1 着作类 |
9.2 期刊论文类 |
9.3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类 |
9.4 外文文献类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问卷 |
附录四:自我效能感问卷 |
附录五:学校组织气氛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知识经济下的旅游企业管理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下旅游企业管理新特点和新理念 |
二、知识经济对我国旅游企业影响分析 |
三、处在知识经济浪潮下的旅游企业的管理路径创新 |
四、结语 |
(7)S旅行社知识分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知识分享文献综述 |
1.2.1 知识分享动机 |
1.2.2 知识分享过程 |
1.2.3 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 |
1.2.4 知识分享机制设计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知识 |
2.1.1 知识的定义 |
2.1.2 知识的分类 |
2.2 知识分享 |
2.2.1 知识分享定义 |
2.3 知识分享机理模型 |
2.3.1 SECI模型 |
2.3.2 知识分享的复杂适应系统模型 |
3 S旅行社知识分享现状分析 |
3.1 S旅行社简介 |
3.2 促进S旅行社知识分享的迫切性 |
3.3 S旅行社知识分享现状 |
3.3.1 S旅行社知识分享“知识储备”现状 |
3.3.2 S旅行社知识分享“主体”现状 |
3.3.3 S旅行社知识分享“支撑机制”现状 |
3.4 S旅行社知识分享差距分析 |
3.4.1 S旅行社知识分享“知识储备”存在的问题 |
3.4.2 S旅行社知识分享“主体”存在的问题 |
3.4.3 S旅行社知识分享“支撑机制”存在的问题 |
4 促进S旅行社知识分享对策研究 |
4.1 促进S旅行社知识分享的对策思路 |
4.2 促进S旅行社知识分享的具体措施 |
4.2.1 知识储备视角下的对策 |
4.2.2 知识分享主体视角下的对策 |
4.2.3 知识分享支撑机制视角下的对策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市场需求及业内竞争驱使旅游企业创新 |
1.1.2 创新催生旅游企业聚焦社会资本及知识管理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社会资本研究综述 |
2.1.1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 |
2.1.2 企业社会资本的维度 |
2.1.3 社会资本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
2.2 知识管理理论 |
2.2.1 知识管理的定义 |
2.2.2 知识管理的过程 |
2.2.3 知识管理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
2.3 服务创新的相关研究 |
2.3.1 服务创新的概念及维度 |
2.3.2 服务创新的绩效 |
2.3.3 服务创新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模型和假设 |
3.1 研究模型建立 |
3.1.1 研究模型的概念界定 |
3.1.2 研究模型的理论基础 |
3.1.3 研究模型的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2.1 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 |
3.2.2 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管理的影响 |
3.2.3 旅游企业知识管理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 |
3.2.4 知识管理的中介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变量测量 |
4.1.1 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测量 |
4.1.2 知识管理的测量 |
4.1.3 服务创新绩效的测量 |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3 问卷的发放 |
4.3.1 调查对象 |
4.3.2 问卷调查及数据收集 |
4.4 数据处理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信度效度分析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3 相关分析 |
5.3.1 内部社会资本与服务创新的相关分析 |
5.3.2 内部社会资本与知识管理的相关分析 |
5.3.3 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绩效的相关分析 |
5.4 回归分析 |
5.4.1 内部社会资本各维度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多元回归 |
5.4.2 内部社会资本各维度与知识管理的多元回归 |
5.4.3 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多元回归 |
5.4.4 知识管理中介效应的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结果讨论与建议 |
6.1 实证结果讨论 |
6.1.1 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
6.1.2 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管理的影响 |
6.1.3 旅游企业知识管理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 |
6.1.4 知识管理的中介效应 |
6.2 管理启示 |
6.2.1 优化旅游企业内部关系网络 |
6.2.2 提高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
6.2.3 把服务创新上升到一种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旅游企业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我国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 |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旅游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 |
(一) 旅游产品设计理念趋向个性化 |
(二) 旅游产品销售渠道趋向网络化 |
(三) 旅游企业组织结构趋向简单化 |
(四) 旅游企业管理方式趋向人本化 |
三、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旅游企业管理的对策选择 |
(一) 推出特色产品, 打造精品服务 |
(二) 完善旅游信息网络, 提供技术支持 |
(三) 调整旅游企业组织结构, 塑造新型知识企业 |
(四) 推进人本管理战略, 用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凝聚力 |
(五) 培育新一代旅游企业家群体, 促进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培育出具备良好素质的新一代旅游企业家群体, 打造高素 |
(六) 关注品牌等无形资产效应, 提升旅游企业社会形象 |
四、结束语 |
(10)旅游供给的发展:知识化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一、旅游业的知识化竞争 |
(一)知识经济给旅游业供给带来的机遇 |
1. 知识经济使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 |
2. 知识经济为旅游业带来新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 |
3. 知识经济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
(二)知识经济给旅游供给带来的挑战 |
1. 对环境的挑战 |
2. 对企业战略的挑战 |
3. 对旅游产品的挑战 |
4. 对旅游营销的挑战 |
5. 对旅游服务的挑战 |
二、旅游业供给的新变化趋势:知识化竞争 |
(一)知识经济带来了新的旅游产品 |
(二)知识经济带来新的旅游营销渠道 |
(三)知识经济带来了新的旅游竞争方式 |
三、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供给中的应用 |
(一)信息技术在旅游饭店和旅行社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旅游交通和旅游地中的应用 |
四、论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企业的知识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林华.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展览会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D]. 林春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0(08)
- [3]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D]. 王小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公共价值创造视域下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研究[D]. 张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D]. 韦耀阳. 武汉大学, 2017(06)
- [6]知识经济下的旅游企业管理创新[J]. 潘文婷.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2)
- [7]S旅行社知识分享研究[D]. 吴沛如.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3)
- [8]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 刘华丰.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9]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旅游企业管理[J]. 郭宁. 东方企业文化, 2012(20)
- [10]旅游供给的发展:知识化竞争[J]. 杨耀丽.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