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标(论文文献综述)
厉泽[1](2021)在《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和国家乡村战略的实施,乡村环境变得更加宜居,产业结构转向多产融合,生产工具逐渐机械化,出行方式实现由自行车、摩托车向轿车的三重转变。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国道、县道、乡道体系日渐完善,但村道体系建设依旧滞后,村域内部人、车、路三者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为适应乡村振兴进程的推进,满足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需求,对乡村村道体系建设做进一步提升优化,显得尤其重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从“三生”需求出发,围绕村道体系与乡村生态环境、村道要素、村道建设与管养三方面构建乡村村道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指标为村道体系评分提供标准。根据长沙城郊乡村的发展类型,以普通发展型浏阳市卓然村、农业主导型望城区盘龙岭村、工业主导型长沙县石塘铺村以及商旅主导型宁乡市关山社区的村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村道体系规模、乡村生态环境、村道路面、村道界面、村道附属设施、村道建设、村道管养七个方面对上述四个村的村道体系进行调研、现状问题分析与村道体系评价,对比分析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提出优化方法和优化策略,以期为其他乡村地区类似乡村村道的优化提供参考。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立足“三生”需求,结合乡村产业发展来优化乡村村道体系的建设,对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研究表明:(1)满足“三生”需求是村道体系建设的基准。村道体系设定有助于村道建设与管养工作,根据功能与服务需求将村道分为主干路、次干路、通组路、通户路、机耕道与山林道。连接县、乡及各村的主干道建设情况良好,而次干路、通组路、通户路在路幅宽度、路面状况、道路附属设施、路侧植物种植等方面不能满足三生”需求与乡村发展需要,应进行重点优化。(2)机耕道需根据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对路面通行条件进行优化与改善,以满足农业机械化设备的通行需求。(3)村道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是村道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乡村村道不能“重建设,轻养护”,村道建设后需加强日常的管养工作,保障村道更好的为乡村服务。
刘林莉[2](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人类生存、生活以及生产的决定性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总布局,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了突出地位,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以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目标,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出发,围绕建成“美丽中国”这一主题,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等多领域、多层面采取行动,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新举措,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生态文明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但是,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并不稳固,特别是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短板。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系统梳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凝练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涵与特点,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明确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思路,梳理国内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阐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理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国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等方面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依据,从改革开放前28年、改革开放初期和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时期这三个时期农村的主要建设任务及其对农村生态文明的影响,厘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历史依据,并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等方面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现实依据,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依据三个方面阐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条件,为下文阐述奠定基础、指明方向。第三部分从农业、农民与农村等方面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从自然观、生态观、环境观、发展观与生产力观等方面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观念;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创新建设与传统保护、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党政共管与民众参与、道德规范与法律治理等方面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从生态规划、生态法规、生态文化、生态产业与生态环境等方面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从目标要求、观念更新、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等方面系统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实际,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第五部分从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两方面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现实价值。
周颖[3](2020)在《实效导向下的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体系研究 ——以井冈山市美丽乡村总体规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相比于城市规划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针对乡村地区的建设引导工作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直到近些年在乡村政策推动下才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当前乡村地区重规划轻实施的倾向严重,乡村建设存在决策难、实施更难的突出问题,这直接反映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上的失效。县域作为经济社会与行政管辖的基础地域单元,具备中观空间尺度和相对独立的行政事权的双重特性,进一步突出县域层级对于乡村建设的约束和引导能力,由此在这一层级开展乡村规划建设管控工作是有效解决乡村规划实施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规划管理的视角聚焦于县域层面乡村规划建设管控体系的构建。通过梳理国内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而总结管控体系存在主动化、综合化、地域化、立体化和多元化的发展动向与趋势。在趋势总结的基础上选取增城区、德清县和歙县地方管控模式实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模式间存在的目标、实施层次等共性和个性特征,并进一步概括当前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在实施过程中突显的职能架构、管控内容、管控深度、资源引导、更新调整等失效性问题。由此,基于这些问题提出“实效导向”在管控体系构建中的内涵与要求,即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目标导向与自下而上的问题导向相结合的逻辑,并探索实效导向下管控体系从逻辑建立到基础性工作铺垫再到管控要素筛选、管控方式选取和管控成果制定这一套工作方法与路径。最终通过井冈山市美丽乡村总体规划工作开展为依托,结合井冈山市域乡村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证实效导向下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体系搭建的技术路线的合理有效。
邓亚倩[4](2020)在《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以山东招远金泉河绿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如今,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了一系列交通及环境问题。发展慢行交通,鼓励城市绿色出行成为了当今活跃的议题,尤其以中、小尺度慢行系统的研究需求更为迫切。而滨水绿道作为城市重要线性空间的代表,是城市慢行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居民进行慢行活动的重要场所。所以,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的研究对于城市建设及居民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总体采用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设计角度,采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从策略到方法的研究成果。文章研究综述及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影因子,包括城市背景、相关规划、区域环境、场地现状以及慢行主体五方面。进而根据主要影响因子确定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层次,并提出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构建的目标及原则。然后根据构建目标结合相关案例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交通、生态、景观及活动四个方面的规划设计策略。进一步在上述策略的指导下,对滨水绿道慢行系统三大设计要素——慢行网络、慢行环境、慢行设施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组织,最终形成四个步骤的规划设计方法,即规划慢行结构、整合慢行环境、构建慢行网络以及布局慢行设施。最后,以山东招远金泉河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为例进行案例论证。
王鑫磊[5](2020)在《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立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许多“城市病”接踵而来,城市内涝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雨水排放系统不完善等,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的情况屡见不鲜,另外,我国是一个贫水国旱季到来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缺水的问题,因此将城市雨水进行有效利用成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方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城市雨水利用事业,但截至现在,我国城市雨水利用在法制建设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城市雨水利用法律体系,现行法律基本都是分散立法,法律之间不能有效配合,地方上虽然制定了一些政策性规范,但是由于缺少立法原则以及上位法的明确指导,地方性法规内容不成体系,也存在很多法律空白。在具体法律制度上我国也存在很多不足,我国目前没有明确的雨水利用管理主体,相关主体不能高效协调;城市雨水利用也尚未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城市雨水利用的监督和惩罚在法律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相较而言,国外一些国家城市雨水利用法制建设比较完善,美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雨水利用法制建设也很发达。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及对比其他国家做法,我国在完善城市雨水利用法律体系过程中我国应由需求迫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制定城市雨水利用专门立法来推动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发展。在具体制度上要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城市雨水利用管理的主体,从而协调好各方关系;制定城市雨水利用规划制度,将城市雨水利用纳入城市规划中,在规划建设中制定经济激励制度;还需制定相应的监督和惩罚制度,通过监督和惩罚来增强城市雨水利用法律威慑性。由各省自治区等制定城市雨水利用专门立法,是我国城市雨水利用法律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符合城市雨水利用因地制宜的立法宗旨,能有效的推动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刘阳[6](2020)在《健康老龄化视角下河北省乡村人居环境宜居性研究》文中提出
李丹[7](2019)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以书院镇为例》文中认为农村的发展是一件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大事,我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农村地区的建设,不仅要在产业上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更要在人居环境和发展模式上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绿色发展靠拢,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这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然而农村生态建设与城市存在明显的不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不仅在生态建设方面缺乏足够的资源投入,而且在发展理念和发展规划上存在许多落后的因素。和我国许多大型中心城市已经开始崇尚低碳生活、生态健康的理念不同,农村地区在生态发展上的落后程度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迈入现代化领域的最大障碍。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建设,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提高,更快地带动农村地区融入市场经济发展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是农村建设任务的具体实施主要依靠当地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因此,各级政府、村民委员会等公共管理主体是农村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要机构,肩负着农村生态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不仅要实施好生态建设各项具体工作,更要引导农民群体共同参与建设,突出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书院镇是上海地区颇具典型的远郊乡镇,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核心区域的背景下,书院镇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是在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仍然有较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解决书院镇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乃至我国农村普遍的美丽乡村建设需求,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书院镇所辖各个村庄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保护与改造、生态经济、生态农业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具体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农村生活等领域归纳出农村地区生态建设的短板,并对短板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资金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等。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指出美丽乡村建设瓶颈的突破口在生态,必须牢牢抓住生态建设这个关键点,探索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道路。政府、村民委员会等公共管理机构要在农村生态建设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要推动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地区倾斜,带动农民群众提高生态意识,还要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起到引领作用,通过实际行动促进村民们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主体,形成政府、村委会、村民群体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良好局面。希望本研究能够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长远规划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胡科翔[8](2018)在《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时间虽然相对较短,但得益于国家层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顶层推进,其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预期,但作为一项新兴事物,生态旅游的发展缺少法律规制的紧贴跟进和密切配合,以致各种问题不断暴露丛生,违法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肆意滥用与过度开发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污染方面,可谓是殊为突显。跟传统产业相比较,作为被长期誉为“朝阳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旅游业,按理说应属于环境保护责任负担较轻的产业之一,作为其升级发展的孕育产物,生态旅游的破茧而出更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发展己任,从而实现旅游效益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协调双赢。不过由于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与理念模式与我国目前法律规制的现实状况还存在诸多不协调同步的地方,因此其很多时候只是被当做一种口号式的宣传而被广为知晓,所以在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运营的实际工作中,依然导致了各种损害环境资源的现象频发。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生态旅游资源的损害问题,紧紧抓住法律规制这一“牛鼻子”才是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从特定行业领域和专门实践范畴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要领之一。本文着眼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所暴露出的各种乱象,引申并总结出当前面临的生态旅游资源规制难点,然后将全文划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围绕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内涵阐述了基于法理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理论架构;第二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适用于法律规制的特征、法律关系主体的识别以及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静态与动态属性分析等三个层面出发探讨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研究内容体系;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法制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典型案例,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剖析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从生态环境损害预防的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旅游规划的法治本质原貌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确立和加强旅游规划环境处置职能、确认和厘定旅游规划环境责任、设计和完善旅游规划公众参与制度来达成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环境问题防治机制建构;第五部分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资源管理角度出发,设想了利用旅游环境税和国家公园分别作为管治工具与管治平台,并在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利益相关者的正当权利基础上,为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公共治理的路径达成铺平了道路;第六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损害产生以后的法律救济角度出发,基于对旅游环境权的甄别和梳理,探讨了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设想,并讨论了怎样利用司法救济渠道来助推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重塑。本文的立论基础先是从理论上扎实阐明何谓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特征表现,然后借助法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支撑为本文架构起有理有据、条理得当的论据要素,同时通过分析围绕生态旅游资源使用问题而生成的各种利益关系以及识别出它们背后的利益主体来为后续研究定下依据基调,紧接着就是立足于问题导向性的研究方式从各种典型案例中找到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需要破解的诸多难点,最后围绕这条规制难点的逻辑主线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公共治理和损害救济等三大程序环节中,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案。
余咪咪[9](2017)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及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为避灾减灾、减贫脱贫、建设生态环境和发展社会经济,2011年陕西省政府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目的是保障居民生存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和推动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实施五年以来,在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许多问题逐渐凸显,生态承载论证不足、人口再分布不协调,产业支撑带动不足、人与资源矛盾突出,移民需求关注不足、社会网络难以建立,城乡统筹选址不足、缺乏适宜性营建模式。论文在借鉴国内外移民搬迁安置实践的经验和对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求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适宜理论与方法体系,指导移民搬迁安置区的建设,也为其他类似区域的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提供启示和借鉴。论文以新型城镇化内涵为研究视角,试图探求适宜于安康的环境条件、可行性强的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与策略,从区域和个体层面引导移民搬迁安置区的合理营建。以新型城镇化内涵为主旨,通过“解读本底、总结现状、分析机制、构建模式、提出策略、评价反馈”六个方面逐步推进的研究框架。首先,从自然生态、经济发展、社会人文和空间营建四个方面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环境本底进行解读,明确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约束条件。其次,通过对安康2011-2015年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目标、工作框架、类型、生态恢复与营建、产业支撑与资源利用、社会网络与社会管理保障及空间营建的梳理,总结了当前营建的成效、归纳了营建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营建存在的问题、移民的需求以及新型城镇化内涵要旨,明确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特征,并围绕营建目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营建路径三个方面,通过借鉴相关理论,建立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的研究框架,完成由问题到方法的转化。进而,从区域和移民搬迁安置区两个尺度层面提出营建策略,区域尺度下侧重人口再分布的合理调控基础上的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提出市域、县域两个层面的综合选址方法;移民搬迁安置区尺度下侧重营建的可操作性,通过“基本单元”的研究合理确定移民搬迁安置区的规模,针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中生态自然、社会人文与空间三个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营建策略与实施原则。最后,建立涵盖目标、过程、结果的PPR评价体系,衡量目标实现度、营建过程合理性以及营建造成的影响,并应用于现状评价实证反馈。本文通过对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本底、现状、营建模式及策略的系统性研究,建立了移民搬迁安置区自区域至个体的选址方法体系,提出了移民搬迁安置区基本单元的概念及其适宜规模的确定方法,建立了移民搬迁安置区的PPR评价体系;在理论层面上对既有移民理论的系统整合、完善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理论研究体系框架;实践层面上为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建设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区域移民搬迁安置区的建设提供启示。
潘月[10](2017)在《面向建筑施工的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过程相关标准的日益完善,我国建筑业标准化进程显着。近年来,工程建设标准数量激增,如何帮助工程建设需求者从日益庞大的工程建设标准库中,快速准确的选取所需的标准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表明,缺乏先进技术及研究方法来对工程建设标准进行预处理,工程建设标准使用路径冗长低效是问题根源所在,因此,亟需对面向建筑施工的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进行深入研究。立足于提高对工程建设标准的查询及使用效率为目标导向,探讨新形势下数据挖掘技术面向建筑施工过程工程建设标准的应用。首先分析国家相关政策背景及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等的行业背景,并系统分析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文章的研究内容、逻辑框架及创新点;其次通过介绍施工过程、工程建设标准等相关理论,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工程建设标准属性,及施工过程与工程建设标准作用关系。以施工过程的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理论知识为基础,对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工程建设标准进行研究。简要介绍数据挖掘方法及针对工程建设标准的文本挖掘,并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构建工程建设标准分类模型,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类,实现工程建设标准需求者的敏捷选择;最后,针对长春某项目施工过程,选取相应的评价方法对施工过程通过该系统选择的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总结并给出合理化建议。由于工程建设标准内容多是文字的表达,因此在将数据挖掘引进工程建设标准研究时,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用自然语言表达的工程建设标准的内容转化为计算机能操作的中间语言。运用中文分词、特征提取、标准内容规范化等方法进行待研究工程建设标准预处理,通过基于关联规则的改进KNN算法构建工程建设标准分类系统,应用准确率错误率对分类系统进行性能评价。结合施工过程的分部工程分析出需求者对标准的需求关键点,实现工程建设标准的定向实施效率,这些都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本研究主要包括:面向建筑施工的工程建设标准,以数据挖掘作为技术支撑,界定对建筑施工与工程建设标准的研究内容。分析建筑施工与工程建设标准的作用关系,将文本数据挖掘应用于工程建设标准的研究,构建针对工程建设标准的文本分类系统,实现对工程建设标准敏捷、准确选择;充分应用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关键词部分,提高工程建设标准中关键点的识别率。研究表明,文章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工程建设标准进行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高度关注 |
1.1.2 乡村振兴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新要求 |
1.1.3 乡村村道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辨析 |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辨析 |
1.4 国内外乡村道路研究现状与述评 |
1.4.1 乡村道路发展研究 |
1.4.2 乡村道路规划方法、策略与规划设计研究 |
1.4.3 乡村道路评价研究 |
1.4.4 乡村道路特征研究 |
1.4.5 国内外乡村道路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 |
1.5.1 乡村“三生”需求与村道体系的关系研究 |
1.5.2 村道评价体系构建 |
1.5.3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调研分析 |
1.5.4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评价与优化 |
1.5.5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的总结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长沙城郊村道体系建设与乡村“三生”需求之间的关系 |
2.1 “三生”需求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2.1.1 从乡村“三生”空间到乡村“三生”需求 |
2.1.2 满足“三生”需求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的 |
2.2 乡村村道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体现 |
2.3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建设概况与相关规范、标准 |
2.3.1 长沙城郊乡村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
2.3.2 与长沙城郊乡村村道有关规范与标准的梳理 |
2.4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建设与“三生”需求的差距分析 |
2.4.1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产需求的差距 |
2.4.2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活需求的差距 |
2.4.3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态需求的差距 |
2.5 基于乡村“三生”需求下乡村村道体系的建设内容 |
2.5.1 根据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乡村村道体系 |
2.5.2 满足村民当下的生活需求 |
2.5.3 维护乡村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 |
2.6 小结 |
3 基于“三生”需求的乡村村道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评价的流程 |
3.3 评价指标选取与评价体系构建 |
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5 指标权重计算 |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表与分析 |
3.7 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的设置 |
3.8 小结 |
4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调研、分析、评价与优化 |
4.1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现状调研与分析 |
4.1.1 普通发展型乡村——浏阳市卓然村 |
4.1.2 农业主导型乡村——望城区盘龙岭村 |
4.1.3 工业主导型乡村——长沙县石塘铺村 |
4.1.4 商旅主导型乡村——宁乡市关山社区 |
4.1.5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内交通工具的类型 |
4.1.6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
4.1.7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建设与管养现状调研与分析 |
4.2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评价与优化 |
4.2.1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分级 |
4.2.2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评价与分析 |
4.2.3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评价与分析 |
4.2.4 四种不同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与策略 |
4.2.5 应对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的盘龙岭村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
4.2.6 应对工业产业发展趋势的石塘铺村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
4.2.7 应对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的关山社区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
4.3 小结 |
5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总结 |
5.1 村道要素 |
5.1.1 村道路面优化 |
5.1.2 村道界面优化 |
5.1.3 村道附属设施优化 |
5.2 村道生态环境的保护 |
5.3 村道管理与维护 |
5.3.1 村道规划建设机制完善 |
5.3.2 村民参与村道管理 |
5.3.3 村道建设与养护的资金筹集 |
5.4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阐释 |
(一)生态文明建设 |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理论 |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三)国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 |
(四)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历史依据 |
(一)改革开放前28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 |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三)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现实依据 |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依然严峻 |
(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 |
(三)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四)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 |
(一)农业绿色发展 |
(二)人居环境优美 |
(三)农民观念转变 |
(四)农村社会和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更新 |
(一)自然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
(二)生态观: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 |
(三)环境观:环境就是民生 |
(四)发展观:绿色发展 |
(五)生产力观: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 |
(二)坚持创新建设与传统保护并举 |
(三)坚持重点治理与整体推进结合 |
(四)坚持党政共管与民众参与共建 |
(五)坚持道德规范与法律治理融合 |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一)完善生态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
(二)健全生态法规,强化制度保障 |
(三)建设生态文化,培养生态意识 |
(四)发展生态产业,夯实农业根基 |
(五)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渐进性 |
二、系统性 |
三、人民性 |
四、实践性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理论 |
(二)丰富和拓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
(三)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二)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
(三)为别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3)实效导向下的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体系研究 ——以井冈山市美丽乡村总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土空间体系变革下规划实践正处于摸索阶段 |
1.1.2 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强化县域层面乡村规划工作的统筹地位 |
1.1.3 基层乡村规划建设路径主导下的乡村发展无序问题突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丰富县域层面乡村规划建设实施理论 |
1.2.2 从管理者角度探索建立县域乡村规划实施路径与方法 |
1.3 研究综述 |
1.3.1 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外乡村规划建设研究综述 |
1.3.2 国内乡村规划建设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县域层面乡村规划建设理论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广泛关联性研究的文献参考法 |
1.4.2 借鉴多学科领域的系统研究法 |
1.4.3 综合不同地区特征的比较研究法 |
1.4.4 地区案例的实证研究法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体系概念研究及其发展历程 |
2.1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体系概念界定 |
2.1.1 县域乡村规划 |
2.1.2 乡村规划建设管控体系 |
2.2 国内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发展历程研究 |
2.3.1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依附阶段(1986-2000 年) |
2.3.2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相对独立阶段(2000-2008 年) |
2.3.3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统筹阶段(2008-2018 年) |
2.3.4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综合重构阶段(2018 年以后) |
2.3.5 发展趋势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3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模式实践研究与问题总结 |
3.1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模式 |
3.1.1 基于减量提质、重点突出导向下的增城区乡村规划建设管控实践 |
3.1.2 基于禀赋驱动、片区协同导向下的德清县乡村规划建设管控实践 |
3.1.3 基于资源管理、多元参与导向下的歙县乡村规划建设管控实践 |
3.2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模式特征 |
3.2.1 管控目标以自上而下的综合性需求为引领 |
3.2.2 管控实施层次与乡村空间体系化特征相匹配 |
3.2.3 管控内容与目标取向和建设基础相对应 |
3.2.4 管控深度与乡村管理实际执行能力和管理对象相关联 |
3.3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问题总结 |
3.3.1 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县域管控工作架构 |
3.3.2 目标导向下管控内容制定力求全面、重点模糊 |
3.3.3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管控深度不匹配 |
3.3.4 “撒芝麻”式的乡村资金引导分配缺乏集约效应 |
3.3.5 外部政策单向推导下管控框架被动更新调整 |
3.4 本章小结 |
4 实效导向下的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体系构建 |
4.1 实效导向下的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逻辑 |
4.1.1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实效性内涵 |
4.1.2 乡村与城市规划建设管控辨析 |
4.1.3 县域层面与乡镇、村庄层面乡村规划建设管控辨析 |
4.1.4 实效导向下的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体系构建要求 |
4.2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基础性工作 |
4.2.1 县域乡村建设摸底调查 |
4.2.2 县域乡村建设核心问题提炼与目标愿景制定 |
4.2.3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空间引导 |
4.3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要素筛选 |
4.3.1 资源统筹配置目标导向下管控要素 |
4.3.2 乡村发展核心问题导向下管控要素 |
4.3.3 管控要素筛选技术路线 |
4.4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方式设计 |
4.4.1 控制类管控方式 |
4.4.2 引导类管控方式 |
4.4.3 鼓励类管控方式 |
4.5 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成果形式与传导路径 |
4.5.1 图则作为统一的管控成果形式 |
4.5.2 专项型与综合型管控图则 |
4.5.3 管控成果内容向下传导的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井冈山市美丽乡村总体规划管控体系 |
5.1 井冈山市乡村规划建设管控基础性工作 |
5.1.1 井冈山市乡村建设摸底调查 |
5.1.2 井冈山市乡村建设问题总结 |
5.1.3 井冈山市美丽乡村总体规划定位 |
5.1.4 井冈山市美丽乡村资源点评价分析 |
5.1.5 井冈山市美丽乡村空间结构形成 |
5.2 井冈山市乡村规划建设管控空间层次引导 |
5.2.1 乡村发展单元划分原则 |
5.2.2 乡村发展单元类型及组织模式 |
5.3 井冈山市美丽乡村总体规划管控核心内容及其方式要求 |
5.3.1 乡村设施配置管控 |
5.3.2 乡村道路系统管控 |
5.3.3 乡村环境风貌管控 |
5.3.4 乡村发展单元管控 |
5.4 井冈山市美丽乡村总体规划管控图则成果 |
5.4.1 道路节点控制引导图则 |
5.4.2 建筑风貌控制引导图则 |
5.4.3 发展单元控制引导图则 |
5.4.4 各乡镇控制引导图则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以山东招远金泉河绿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与慢行系统相关概念 |
1.2.2 与城市滨水绿道相关概念 |
1.2.3 滨水绿道慢行系统概念界定 |
1.3 研究范畴 |
1.4 研究目的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目的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1.1 滨水绿道 |
2.1.2 慢行系统 |
2.1.3 滨水绿道慢行系统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滨水绿道 |
2.2.2 慢行系统 |
2.2.3 滨水绿道慢行系统 |
2.3 国内外研究情况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3.案例研究 |
3.1 纽约哈德逊河绿道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启示 |
3.2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公园体系 |
3.2.1 项目概况 |
3.2.2 启示 |
3.3 曼萨纳雷斯河道更新项目 |
3.3.1 项目概况 |
3.3.2 启示 |
3.4 慕尼黑伊萨河计划 |
3.4.1 项目概况 |
3.4.2 启示 |
3.5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
3.5.1 项目概况 |
3.5.2 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4.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
4.1 规划设计思路及结构体系 |
4.1.1 规划设计思路 |
4.1.2 结构体系 |
4.2 主要影响因子 |
4.2.1 城市背景 |
4.2.2 相关规划 |
4.2.3 区域环境 |
4.2.4 场地现状 |
4.2.5 慢行主体 |
4.3 研究层次及目标 |
4.3.1 宏观层次及目标 |
4.3.2 微观层次及目标 |
4.4 规划设计原则 |
4.4.1 以人为本 |
4.4.2 生态优先 |
4.4.3 整体优化 |
4.4.4 个性差异 |
4.4.5 延续文脉 |
4.5 规划设计内容 |
4.5.1 交通层面 |
4.5.2 生态层面 |
4.5.3 景观层面 |
4.5.4 活动层面 |
4.6 慢行系统设计要素 |
4.6.1 慢行网络 |
4.6.2 慢行环境 |
4.6.3 慢行设施 |
4.7 本章小结 |
5.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
5.1 交通策略 |
5.1.1 提升区域可达性 |
5.1.2 创建连续慢行路径 |
5.1.3 规划特色慢行游径 |
5.2 生态策略 |
5.2.1 突出自然的慢行环境 |
5.2.2 构建安全化的雨洪格局 |
5.2.3 设置生态化的慢行要素 |
5.3 景观策略 |
5.3.1 突出区域景观特色 |
5.3.2 挖掘场地景观资源 |
5.3.3 营造特色人文环境 |
5.4 活动策略 |
5.4.1 探究慢行者的心理特征 |
5.4.2 设置模糊性的活动场所 |
5.4.3 激发多元化的活动行为 |
6.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方法 |
6.1 规划慢行结构 |
6.1.1 进行慢行分区 |
6.1.2 规划慢行轴线 |
6.1.3 选取重要节点 |
6.2 整合慢行环境 |
6.2.1 水系整理 |
6.2.2 地形处理 |
6.2.3 植物规划 |
6.2.4 防洪措施 |
6.3 构建慢行网络 |
6.3.1 规划主次入口 |
6.3.2 设置慢行路径 |
6.3.3 布置内部节点 |
6.4 布局慢行设施 |
6.4.1 建筑及小品设施 |
6.4.2 停车及租赁设施 |
6.4.3 慢行驿站 |
6.4.4 交通标识 |
6.4.5 其他设施 |
7.山东招远金泉河慢行绿道规划设计说明 |
7.1 项目概况 |
7.1.1 城市背景 |
7.1.2 周边环境 |
7.1.3 场地现状 |
7.1.4 人群分析 |
7.1.5 机遇与挑战 |
7.2 设计构思 |
7.2.1 设计依据 |
7.2.2 设计原则 |
7.2.3 设计定位 |
7.2.4 设计目标 |
7.3 设计策略 |
7.3.1 总体策略 |
7.3.2 交通策略 |
7.3.3 生态策略 |
7.3.4 景观策略 |
7.3.5 活动策略 |
7.4 总体规划 |
7.4.1 规划慢行结构 |
7.4.2 整合慢行环境 |
7.4.3 构建慢行网络 |
7.4.4 布局慢行设施 |
7.5 分区规划 |
7.5.1 海蓝之园 |
7.5.2 魅力之都 |
7.5.3 野趣之滩 |
7.5.4 多彩之林 |
8.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5)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 选题的背景 |
2. 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立法形式问题 |
2.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立法内容问题 |
(四) 研究方法 |
一、城市雨水利用立法的理论基础 |
(一) 城市雨水利用法概述 |
1. 城市雨水利用的含义 |
2. 城市雨水利用的特征 |
3. 城市雨水利用与农村雨水利用在法律上的区别 |
4. 城市雨水利用法的概念 |
(二) 生态发展观 |
1. 生态发展观缘起 |
2. 生态发展观内涵 |
3. 生态发展观与城市雨水利用立法的关系 |
(三)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立法的必要性 |
1. 城市雨水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
2. 城市雨水利用法律制度缺位 |
3. 城市雨水利用发展缓慢 |
二、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立法现状 |
1. 国家层面的城市雨水利用立法现状 |
2. 地方层面的城市雨水利用立法现状 |
(二)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立法形式的问题 |
1. 城市雨水利用专门立法缺位 |
2. 城市雨水利用立法位阶不明 |
(三)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立法内容的问题 |
1. 城市雨水利用立法原则不明 |
2. 城市雨水利用管理制度不完善 |
3. 城市雨水利用规划制度欠缺 |
4. 城市雨水利用责任制度欠缺 |
三、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的立法借鉴 |
(一)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法立法形式 |
(二)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法立法内容 |
1.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的管理制度 |
2.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规划制度 |
3.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责任制度 |
四、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立法建议 |
(一) 制定城市雨水利用专门立法 |
1. 城市雨水利用立法本位 |
2. 城市雨水利用立法应是“促进型立法”与“管制型立法”的结合 |
3. 城市雨水利用立法路径 |
(二)城市雨水利用立法形式建议 |
1. 确定城市雨水利用法的立法体例 |
2. 确定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立法位阶 |
(三) 城市雨水利用立法内容建议 |
1. 确定城市雨水利用法律的原则 |
2. 健全城市雨水利用管理制度 |
3. 制定城市雨水利用规划制度 |
4. 完善城市雨水利用责任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以书院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生态文明 |
二、美丽乡村建设 |
三、以人为本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
第三章 书院镇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
第一节 书院镇基本概况 |
一、自然环境现状 |
二、社会经济概况 |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历程 |
一、美丽乡村建设起步阶段—以村庄改造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 |
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实施阶段—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
三、美丽乡村建设细化提升阶段—美丽庭院建设 |
第三节 基于群众满意度调查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分析 |
一、调查设计和对象分析 |
二、调查情况分析 |
第四章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生态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问题 |
一、农业生产领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
二、工业生产领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三、农村生活领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
四、其它领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二节 制约生态建设发展的原因分析 |
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
二、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 |
三、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 |
四、资金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
第五章 探索以生态宜居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
第一节 提高生态意识,加快解决遗留生态问题 |
第二节 政府牵头,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
第三节 积极推动农村发展定位与产业升级 |
第四节 镇政府组织加大资金技术与人才的扶植力度 |
第五节 推动政府作用发挥与村民群众参与的联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阐述 |
2.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 |
2.1.1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
2.1.2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
2.1.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与特征 |
2.2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逻辑关系 |
2.2.1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思考 |
2.2.2 生态旅游驱动并引发环境问题的辨析 |
2.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理论架构 |
2.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法理学理论分析 |
2.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2.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伦理学理论分析 |
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内容体系分析 |
3.1 生态旅游资源适于法律规制的特征分析 |
3.1.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必要性浅析 |
3.1.2 自然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属性再检视 |
3.2 生态旅游资源的法律关系主体分析 |
3.2.1 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益关系主体识别 |
3.2.2 生态旅游资源利益主体的冲突起源 |
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静态分析 |
3.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微观分析 |
3.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宏观分析 |
3.4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动态分析 |
3.4.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3.4.2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运营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4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法律规制难点剖析 |
4.1 我国旅游业发展及其法制建设现状概述 |
4.1.1 我国旅游业发展总体态势 |
4.1.2 我国旅游业法制建设总体状况 |
4.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及其法制化进程总揽 |
4.2.1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总述 |
4.2.2 我国生态旅游的法制体系框架 |
4.3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剖析 |
4.3.1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案例总结分析 |
4.3.2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透析 |
5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制度的健全 |
5.1 从法治视角溯源探究旅游规划实质 |
5.1.1 旅游规划的缘起与本质 |
5.1.2 旅游规划法治体系的诉求与甄别 |
5.1.3 旅游规划立法的导向性演进历程 |
5.2 境外旅游规划立法概况与经验借鉴 |
5.2.1 美国的旅游规划立法 |
5.2.2 日本的旅游规划立法 |
5.2.3 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规划立法 |
5.2.4 国际组织有关旅游规划的公约协定 |
5.2.5 域外旅游规划立法给予我国的启示 |
5.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实现 |
5.3.1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与发展背景概况 |
5.3.2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的现实问题剖析 |
5.3.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防控因应 |
6 生态旅游资源公共治理的法律建构 |
6.1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工具——旅游环境税的建构设想 |
6.1.1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原则与目的 |
6.1.2 旅游环境税构建的域外经验与借鉴 |
6.1.3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
6.1.4 建构旅游环境税制度的具体设想建议 |
6.2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平台——国家公园体系的建构设想 |
6.2.1 当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结构性矛盾 |
6.2.2 国外国家公园法律法规体系对我国的启迪 |
6.2.3 基于制度可持续性视角的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立法建议 |
6.3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对象——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设想 |
6.3.1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角色分析 |
6.3.2 利益相关者关系对旅游环境的影响 |
6.3.3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博弈行为研究 |
6.3.4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的保障措施 |
7 生态旅游资源损害救济制度的完善 |
7.1 以保障视角创新旅游环境权益法律制度的理念转变 |
7.1.1 旅游环境权概念立意 |
7.1.2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法律关系分析 |
7.1.3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识别和认定 |
7.1.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 |
7.2 从法律适应性角度看旅游公益诉讼制度设计可行性 |
7.2.1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7.2.2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化探讨 |
7.3 基于司法救济渠道重构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再审视 |
7.3.1 旅游生态补偿的驱动机理 |
7.3.2 旅游生态补偿的基本要素 |
7.3.3 旅游生态补偿的内容实质 |
7.3.4 旅游生态补偿的实现路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生态发展战略和陕南自然灾害加剧要求实施移民搬迁 |
1.1.2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扶贫开发要求陕南加快移民搬迁安置区规划建设 |
1.1.3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区规划建设问题凸显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范围——安康市 |
1.3.2 新型城镇化 |
1.3.3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 |
1.3.4 营建模式及策略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理论研究 |
1.4.2 国内外移民搬迁安置研究与实践 |
1.4.3 陕南、安康移民搬迁安置研究 |
1.4.4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环境判识 |
2.1 自然生态环境 |
2.1.1 生态环境特征 |
2.1.2 人口分布与区域生态安全 |
2.2 经济发展环境 |
2.2.1 区域经济发展 |
2.2.2 人口与资源均衡发展分析 |
2.2.3 土地资源需求分析 |
2.3 社会人文环境 |
2.3.1 区域人口 |
2.3.2 社会网络 |
2.3.3 社会文化 |
2.4 空间营建环境 |
2.4.1 区域城镇化特征 |
2.4.2 区县城镇化评价 |
2.4.3 区域人口空间分布 |
2.4.4 聚落空间形态 |
2.5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条件判读 |
2.5.1 生态环境的安全限制 |
2.5.2 发展动力的时代不足 |
2.5.3 社会融合的多元复杂 |
2.5.4 城镇化进程的地域限制 |
2.6 小结 |
3 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现状 |
3.1.1 营建目标及进展 |
3.1.2 政府主导下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工作框架 |
3.2 移民搬迁安置区现状营建模式 |
3.2.1 移民搬迁安置区类型 |
3.2.2 迁出地生态恢复与迁入地生态营建 |
3.2.3 产业支撑与资源利用 |
3.2.4 社会网络组织与社会管理保障 |
3.2.5 就近、就地城镇化发展与类型化空间营建 |
3.3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成效 |
3.3.1 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
3.3.2 优化了部分人口分布与资源配置,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
3.3.3 提高了移民人居环境质量 |
3.3.4 加快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
3.4 移民发展诉求分析 |
3.4.1 移民发展诉求调查 |
3.4.2 安全保障 |
3.4.3 区位条件 |
3.4.4 生产发展 |
3.4.5 居住环境 |
3.4.6 设施配套 |
3.4.7 社会交往 |
3.5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存在的问题 |
3.5.1 生态方面——生态承载论证不足,人口再分布不协调 |
3.5.2 经济方面——产业支撑带动不足,人与资源矛盾突出 |
3.5.3 社会方面——移民需求关注不足,社会网络难以建立 |
3.5.4 空间方面——城乡统筹选址不足,缺乏适宜营建模式 |
3.6 小结 |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体系建构 |
4.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特征 |
4.1.1 新型城镇化对安康移民搬迁的影响 |
4.1.2 营建空间多层级 |
4.1.3 “生态、经济、社会、空间”四位一体营建 |
4.2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目标体系构建 |
4.2.1 生态适宜目标 |
4.2.2 经济支撑目标 |
4.2.3 社会提升目标 |
4.2.4 空间适应目标 |
4.3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
4.3.1 自然因素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影响 |
4.3.2 产业发展与经济水平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影响 |
4.3.3 移民搬迁安置政策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影响 |
4.3.4 地域文化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影响 |
4.3.5 城镇化发展和服务水平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影响 |
4.3.6 移民个体因素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影响 |
4.4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架构 |
4.4.1 多层级“四位一体”的营建模式 |
4.4.2 区域层面多维度综合选址与营建模式 |
4.4.3 类型化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 |
4.5 小结 |
5 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区域选址策略 |
5.1 区域层面移民搬迁安置区综合选址原则与方法 |
5.1.1 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原则 |
5.1.2 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方法 |
5.2 市域层面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区划 |
5.2.1 基于人口承载力与城镇化发展协调的选址区划 |
5.2.2 基于人居环境适宜性的选址区划 |
5.2.3 基于文化认同的选址区划 |
5.2.4 市域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综合区划 |
5.3 县域层面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策略 |
5.3.1 构建等级明晰的网络化体系 |
5.3.2 类型化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 |
5.3.3 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实践——以旬阳县为例 |
5.4 小结 |
6 类型化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策略 |
6.1 移民搬迁安置区规模 |
6.1.1 基本单元的提出 |
6.1.2 基本单元规模探讨 |
6.1.3 移民搬迁安置区规模建议 |
6.2 社会人文营建策略 |
6.2.1 社会融合与社会管理 |
6.2.2 素质提升与社会保障 |
6.3 空间营建策略 |
6.3.1 混合式空间营建 |
6.3.2 类型化空间营建 |
6.3.3 邻里空间组织 |
6.4 小结 |
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PPR评价机制 |
7.1PPR评价体系建构 |
7.1.1 评价层次与评价目的 |
7.1.2 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
7.1.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2 PPR评价体系 |
7.2.1 目标评价(Plan)体系 |
7.2.2 过程评价(Process)体系 |
7.2.3 结果评价(Result)体系 |
7.3 移民搬迁安置区现状评价实证 |
7.3.1 移民搬迁安置区现状评价 |
7.3.2 移民搬迁安置区现状评价结果与分析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汇总 |
附录 |
(10)面向建筑施工的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行业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外工程建设标准研究现状 |
1.3.2 数据挖掘及文本数据挖掘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逻辑框架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的逻辑框架 |
1.4.3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难点 |
1.4.4 论文的创新点 |
2 建筑施工过程标准化需求分析 |
2.1 研究内容界定 |
2.1.1 施工过程 |
2.1.2 工程建设标准 |
2.2 建筑施工属性分析 |
2.2.1 建筑施工参与人员分析 |
2.2.2 建筑施工特点 |
2.3 工程建设标准属性分析 |
2.3.1 工程建设标准分类及特征 |
2.3.2 标准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
2.4 建筑施工过程与工程建设标准的作用关系 |
2.4.1 建筑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对工程建设标准的需求 |
2.4.2 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对工程建设标准的需求 |
2.4.3 建筑施工过程进度管理对工程建设标准的需求 |
2.5 建筑施工过程标准实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
3.1 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的简介 |
3.1.1 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的定义 |
3.1.2 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的特征及任务 |
3.1.3 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的对象及与相关理论分析 |
3.2 常用的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方法 |
3.3 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的过程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建设标准数据处理模式分析 |
4.1 基本定义及性质 |
4.2 工程建设标准数据准备 |
4.2.1 工程建设标准文本分类及算法 |
4.2.2 数据准备 |
4.2.3 工程建设标准文本信息抽取 |
4.3 文本数据及建立模型 |
4.3.1 文本挖掘 |
4.3.2 基于关联规则的KNN分类模型的构建 |
4.3.3 建模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关联规则改进KNN算法分类系统实证研究 |
5.1 数据获取 |
5.2 工程建设标准分类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5.2.1 分类系统的实现环境 |
5.2.2 分类系统功能模块 |
5.2.3 工程建设标准预处理模块 |
5.2.4 特征向量提取模块 |
5.2.5 模型精度检验 |
5.3 实验及结果 |
5.4 分类系统反馈机制分析 |
5.4.1 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的确定 |
5.4.2 模糊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建设标准分类系统实现代码 |
附录2 通过标准文本分类系统选择的标准 |
附录3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过程评价指标来源 |
附录4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过程评价指标评分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D]. 厉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 刘林莉. 西南大学, 2020(01)
- [3]实效导向下的县域乡村规划建设管控体系研究 ——以井冈山市美丽乡村总体规划为例[D]. 周颖. 东南大学, 2020(01)
- [4]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以山东招远金泉河绿道为例[D]. 邓亚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立法研究[D]. 王鑫磊.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6]健康老龄化视角下河北省乡村人居环境宜居性研究[D]. 刘阳.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7]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以书院镇为例[D]. 李丹.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8]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D]. 胡科翔. 重庆大学, 2018(04)
-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及策略研究[D]. 余咪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1)
- [10]面向建筑施工的工程建设标准数据挖掘研究[D]. 潘月.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