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植物病毒的研究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吐逊艾力·艾孜提力[1](2021)在《新疆无花果病毒的检测及鉴定》文中研究表明
董芳娟,魏增云,薄一览[2](2021)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植物病毒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建立起快速、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检测技术,对植物病毒进行高精度的检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其在植物病毒检测领域获得了重要应用,当前植物病毒检测领域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核酸杂交技术、反转录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和DNA微阵列技术,本文对这几种技术及其在植物病毒检测技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雷建峰[3](2021)在《棉花高效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棉花基因功能的鉴定和新品种的选育离不开突变体的获得,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棉花分子育种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工具。目前,棉花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已经建立并陆续得到升级和改良(CRISPR/Cpf1和单碱基编辑系统)。然而,要实现棉花目标基因的靶向编辑必须要经过转基因,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才能获得目标基因突变体。而棉花的遗传转化费时费力,周期长,且受棉花品种基因型的限制,仅有少数几个棉种可以进行有效的遗传转化。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两种途径的研究。第一种途径:以棉花花粉作为转基因受体,构建棉花生殖特异性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在花粉内部靶向敲除目标基因,然后以突变后的花粉通过授粉的方式获得棉花突变体;第二种途径:建立基于棉花叶皱缩病毒CLCr V介导的基因编辑系统(VIGE),以超表达Cas9(Cas9-OE)的棉花作为转基因受体,利用拟南芥成花素FT基因将sg RNA长距离运输至棉花顶端分生组织的功能,以期避开组织培养的过程来获得稳定遗传的棉花突变体。验证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可以避开组织培养,高效获得棉花突变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棉花TM-1根、茎、叶、花粉、萼片和花瓣6个组织中分析了GhPLIM2b和GhMYB24基因的组织特异性。结果显示:GhPLIM2b基因在棉花花粉中特异表达,而GhMYB24是一个在棉花花粉中表达的基因;进而克隆了GhPLIM2b(1530 bp)和GhMYB24(1435 bp)启动子,并成功构建了GhPLIM2b P::GUS和GhMYB24P::GUS的融合表达载体。瞬时转化棉花花粉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GhPLIM2b和GhMYB24启动子均能驱动GUS在棉花花粉中表达,棉花花粉被染成蓝色,且这两个启动子转录活性无明显差异;使用GhPLIM2b和GhMYB24启动子驱动Cas9基因表达,设计了靶向编辑棉花GhCLA1、GhGGB和GhERA1的编辑载体。突变检测结果显示:GhMYB24P::Cas9和GhPLIM2b P::Cas9编辑载体均可以实现对棉花花粉内源基因的靶向编辑,编辑效率为3.29%-6.45%,且这两个编辑系统编辑效率无明显差异,但存在少数的脱靶现象。由于转化后的大部分花粉已经失去了授粉活力,导致无法以基因编辑的花粉通过授粉的方式获得可遗传基因编辑的后代。本研究证明了GhPLIM2b P::Cas9和GhMYB24P::Cas9编辑体系的有效性,为使用棉花花粉作为转基因受体快速获得棉花突变体提供了有效的基因编辑系统。2.在拟南芥中建立了基于棉花叶皱缩病毒CLCrV介导的VIGE系统,以Cas9-OE拟南芥作为转基因受体,利用CLCr V介导的VIGE系统靶向敲除了拟南芥BRI1、GL2和PDS以及转基因GUS基因,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同时,证明了以分生组织高效表达的Pro Yao::Cas9转基因拟南芥作为转基因受体,可以显着提高CLCr V介导的VIGE的基因编辑效率;针对VIGE系统的不足,进一步将102 bp FT m RNA与sg RNA融合去转化Pro Yao::Cas9和Pro35S::Cas9拟南芥,探究利用拟南芥成花素FT基因将sg RNA长距离运输至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的功能,以期避开组织培养的过程来获得稳定遗传的突变后代。结果显示:5’端融合了FT m RNA的sg RNA(FT策略),可以在当代植株中有效实现基因编辑。同时,也可以不经过稳定遗传转化的过程获得可遗传的突变后代,后代发生编辑的效率为4.35%-8.79%。此外,由FT-sg RNA产生的基因编辑的后代中并不存在CLCr V病毒基因组成分。利用FT-sg RNA策略在拟南芥上获得了可遗传给后代的基因编辑,展现了该策略在作物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设计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为了扩展CLCrV介导的VIGE体系的应用范围,在棉花中测试了CLCr V介导的VIGE系统的可行性。以Cas9-OE棉花作为转基因受体,利用CLCr V介导的VIGE系统高效地实现了棉花GhPDS和GhCLA1基因的靶向编辑,证明了CLCr V介导的VIGE系统同样适用于棉花;与此同时,CLCr V介导的VIGE系统在棉花中可以同时投送多个sg RNAs,实现了棉花GhPDS和GhCLA1基因的双突变;鉴于FT-sg RNA策略在拟南芥中能够实现可遗传的基因编辑后代,进一步验证该策略在棉花中是否同样适用。结果显示:102 bp的FT m RNA融合到sg RNA的5’同样也能够实现棉花内源基因GhPDS、GhCLA1、GhBsrk1和GhMAPKKK2的靶向编辑;在棉花中CLCr V介导的VIGE系统,在不依赖FT-sg RNA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实现棉花胚珠细胞的基因编辑。且由CLCr V介导的VIGE产生的基因编辑的后代(胚珠)中并不存在CLCr V病毒基因组成分。CLCr V介导的VIGE系统在棉花中的成功应用为棉花生物学研究、大规模构建棉花基因突变体库和实现棉花全基因组水平上的精准遗传改良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庞欢[4](2021)在《卫星RNA对黄瓜花叶病毒弱毒疫苗交叉保护作用的效应》文中认为植物病毒病危害严重,会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劣,防治是难点。相比而言,交叉保护是防治植物病毒病比较有效的策略。预先接种弱毒疫苗,可以激发寄主植株产生免疫能力,达到植株发病减轻或不发病的目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寄主范围最多、分布最广、最具经济重要性的植物病毒之一,是正义单链三分体RNA病毒。有些CMV分离物株系中含有卫星RNA,它是一类非编码RNA,部分卫星RNA可以不同程度的影响辅助病毒的致病力。本论文研究卫星RNA对CMV弱毒疫苗的调节作用,为卫星RNA在交叉保护中的应用探索新的可行性途径。利用本实验室已克隆的两种CMV卫星RNA,sat CMV-TA-ca和sat CMV-TA-tb,分别研究两种卫星RNA对CMV强毒分离物(CMVFny)、CMV天然弱毒分离物(CMVTA-pe)、CMV人工弱毒突变体(CMVFny2-2b PT)、CMV异源病毒片段插入型突变体(CMVFny2-2b PT-TM5088)的致病力影响,以及卫星RNA与辅助病毒等比例或不同比例混合接种的交叉保护作用。首先构建适用于农杆菌浸润接种的分别含有2种卫星RNA全序列的双元质粒p CB-sat CMV-TA-ca和p CB-sat CMV-TA-tb,分别与含有CMVFny RNA1、RNA2和RNA3的质粒混合接种本氏烟,结果表明卫星RNA可实现在植物体内复制,降低CMVFny的致病力,从而建立了卫星RNA和辅助病毒的定量接种研究体系。不同类型CMV与卫星RNA等比例(等浓度)混合接种实验,得到如下结果:(1)强毒分离物CMVFny与卫星RNA混合接种,对后续接种的CMVFny表现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作用,其中sat CMV-TA-tb比sat CMV-TA-ca的交叉保护效果更明显。(2)CMVTA-pe作为天然的弱毒分离物,侵染本氏烟仅造成轻度矮化。CMVTA-pe可交叉保护CMVFny,而且卫星RNA与CMVTA-pe混合接种后的交叉保护效果更明显。说明,卫星RNA对CMV天然弱毒分离物的交叉保护作用有提升作用。(3)CMVFny2-2b PT是CMVFnyRNA2的人工弱毒突变体,可以交叉保护防治CMVFny,且5 d攻强毒保护效果最佳。卫星RNA与CMVFny2-2b PT混合接种,加强了突变体的致病力,且CMVFny2-2b PT的交叉保护作用因卫星RNA的存在反而有所减弱。(4)CMVFny2-2b PT-TM5088是CMVFnyRNA2的异源病毒片段插入型弱毒突变体,体现对CMVFny较好的交叉保护效果,卫星RNA的存在没有明显改变其对CMVFny的交叉保护防治效果,但对其交叉保护CMV和TMV混合侵染有改善效果。弱毒突变体与卫星RNA不同比例(不同浓度)混合接种实验表明:(1)CMVFny2-2b PT与sat CMV-TA-ca 2:1和1:1混合接种时,交叉保护的效果更好。(2)CMVFny2-2b PT与sat CMV-TA-tb 1:1和1:2混合接种时,交叉保护效果明显。表明卫星RNA对CMV人工弱毒突变体交叉保护具有调控作用,正向调控作用和反向调控作用的发生取决于卫星RNA与弱毒疫苗的接种比例。本研究分析了卫星RNA对不同类型CMV弱毒疫苗的调节作用,为卫星RNA在交叉保护中的应用探索了新的可行性途径。
秦嘉超[5](2021)在《蚕豆病毒病病原鉴定和菜豆普通花叶病毒快速检测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蚕豆作为重要的冷季豆类作物,在我国食用豆类作物中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列第一,种植地域非常广阔。近年来,随着蚕豆耕作模式的不断调整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气候环境的多变,蚕豆病毒病的发生无论从病毒种类还是受病程度方面,都呈加重趋势,对蚕豆的生产造成巨大的破坏。我国蚕豆种植历史悠久,虽拥有丰富的蚕豆品种资源,但是相比较于小麦和水稻等经济作物,对蚕豆病毒病的基础研究还是相对薄弱,投入较少,对蚕豆病毒病的发生种类、分布范围、传播危害缺乏整体性了解,对常见病毒的变异演化和新病毒的产生更是缺少调查和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连续两年收集江苏及其他省份的蚕豆病毒病样品,通过RT-PCR、测序等实验技术对中国多个省份蚕豆上的病毒病病原种类、分布和遗传情况开展系统研究。取得研究结果如下:(1)对江苏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等省市158份蚕豆病样进行病原鉴定,发现我国部分省市的蚕豆病毒病仍以菜豆黄花叶病毒病(Beanyellow mosaic virus,BYMV)为主,野豌豆潜隐病毒(Viciacrypticvirus,VCV)和紫云英矮缩病毒(Milk vetch dwarf virus,MVDV)近两年在我国安徽、江苏及四川等地有所爆发,且呈蔓延趋势。(2)对本研究获得的36个BYMV蚕豆分离物进行CP基因序列分析,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来看,我国各省份间BYMV分离物有着较大差异,其中江苏蚕豆分离物与日本蚕豆分离物的相似性较高,甘肃蚕豆分离物与澳大利亚蚕豆分离物的相似性较高。(3)根据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virus,BCMV)的CP基因,设计出了基于重组酶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再结合侧向流动层析技术(Lateral flow dipstick,LFD),建立了快速检测BCMV的RPA-LFD方法。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特点,且整个检测过程只需30 min即可完成。
何海芳,李静静,张泽龙,张蓓蓓,闫明辉,史保争,闫凤鸣[6](2020)在《我国植物病毒病及其昆虫介体研究概况》文中指出植物病毒病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给各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成为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上最难防控的植物病害之一。约80%植物病毒是由昆虫介体分别以非持久性、半持久性和持久性方式进行传播。蚜虫、粉虱、叶蝉、飞虱、蓟马和木虱等昆虫是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介体。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甘薯、烟草和蔬菜等病毒病发生概况及其昆虫介体,综述了我国植物病毒病及其介体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病毒-介体互作等基础研究、植物病毒及其介体的绿色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汪鑫[7](2020)在《苜蓿花叶病毒自然群体与侵染性克隆群体分子遗传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苜蓿具有产草量高、种植面积广、营养丰富等多个优点,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苜蓿的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苜蓿病毒病害,对苜蓿的产量和质量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寄主非常广,它可以侵染430多种植物,对很多经济作物和豆科牧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苜蓿花叶病毒的自然群体和侵染性克隆群体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涵盖了苜蓿花叶病毒的自然群体的分子遗传结构与我国苜蓿病毒病害在各产区省份分布情况的研究,以及对于不同的寄主,苜蓿花叶病毒的致病力和适应性的研究。为我国苜蓿花叶病毒病害的预警和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在苜蓿花叶病毒自然群体研究方面,本研究采集了我国不同苜蓿生态产区的111株疑似苜蓿病毒病害样本,对它们进行9种常见病毒的分子鉴定,鉴定结果为:引起苜蓿病毒病害的主流种为AMV,此外还有ToMV、CPMV、TMV、BYMV、CMV。现除了四川甘孜,其他苜蓿产区均受到了AMV的侵染。为明晰我国苜蓿病毒病害的发生情况,对AMV阳性率进行了追踪发现,AMV引起的苜蓿病毒病害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除了AMV侵染之外,在以下几个地区发现了其他病毒侵染苜蓿,在河北廊坊发现了BYMV侵染;在四川甘孜发现了CPMV侵染;在甘肃兰州发现了BYMV、TMV、CPMV、CMV、ToMV侵染;在青海民和发现了TMV侵染;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发现了BYMV、TMV、SMV侵染。说明这几个地区导致苜蓿发生病毒病害的病原丰富,出现了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的现象。此外在河北沧州和黑龙江齐齐哈尔发现了植原体感染。这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我国各种苜蓿病毒病害分布的调查。选择各地的发病症状有典型差异的4-5株,进行AMV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序,获得6个RNA1,31个RNA2、30个RNA3,结合前三年团队采集的数据,对AMV群体进行分子遗传结构分析,发现苜蓿花叶病毒病害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种群,该病毒的MP蛋白选择压力变大,意味着该蛋白在不断适应进化中。结合国外已报道的分离物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表明我国分离物多样性丰富,发现甘肃兰州的分离物在RNA1和RNA2系统进化树中有典型的地域性特点,河北沧州样品在RNA2系统进化树中都有地域性聚类特点。此外西班牙分离物与青海乌兰的分离物在RNA1、RNA2和RNA1+2+3系统进化树中聚类在一起,意大利的分离物与我国香格里拉的分离物在RNA2系统进化树中聚类在一起,说明我国西部的分离物与欧洲分离物有相同的进化来源,亲缘关系较近。利用RDP软件对中国的52个中国RNA1、RNA2与RNA3和国外3个RNA1、RNA2与RNA3组成55个RNA1+RNA2+RNA3近全长序列进行了重组检测,共检测到26个重组事件,31个重组子,具有丰富的重组现象,重组的热点为RNA1、RNA2与RNA3两端,这体现了多组份病毒的特点。通过分析发现,大部分重组子是西部分离物间的重组的结果,但也有重组发生在东西部,如LANGFANG2017-7的父本来自廊坊,母本来自我国西北部和东部;有的重组子父本来自西方,表明随着国际间苜蓿产业的交流和发展,导致了病毒间的基因重组;利用BEAST和BaTS等软件对我国、伊朗、西班牙以及全球AMV群体的cp基因进行了分子遗传结构分析。西班牙的AMV病害发生最早,其次是中国和伊朗,我国和西班牙的AMV-cp种群间差异显着,世界范围看,各国群体之间有极显着的差异,寄主植物在种或属的层面没有显示出显着差异。这是首次对各国的AMV-cp种群进行比较分析。在苜蓿花叶病毒的侵染性克隆群体方面,采用cDNA侵染性克隆基因型,在不同抗感品种选择压力下(抗性品种甘农5号、感性品种中苜1号)对AMV侵染性克隆(RNA1:RNA2:RNA3)获得的纯净的病毒群体进行连续继代,目前已继代9代,中苜1号AMV阳性率由76%增长至92%(测至第八代),抗性品种甘农5号AMV阳性率由0%(第一代)增长至72%(测至第八代),且病害症状越来越丰富,说明苜蓿花叶病毒在不同寄主上的病毒的致病性和适应性随着继代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是二者AMV阳性率的明显差异体现了AMV对感性中苜1号与抗性甘农5号在致病力和群体适应性的差异,这为进一步揭示AMV在不同抗感品种中为适应进化而进行的遗传变异位点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付尚松[8](2020)在《贵州辣椒RNA病毒种类组成及株系变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贵州是我国辣椒的重要产地,现有种植面积500余万亩,居国内第一。近年来,生产上辣椒病毒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掌握贵州辣椒病毒病的毒原种类,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病毒检测方法,摸清不同地区病毒病的毒原组成与分布,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利用13种病毒(CMV、TMV、PMMo V、Chi VMV、TSWV、PCV-1、PCV-2、TMGMV、BBWV、Pe VYV、Chi RSV、Tu MV、BWYV)的特异性引物对采自贵州省全省9个地市的678份疑似病毒病辣椒样本进行了检测;利用DNAman和Bioedit软件进行基因序列比对,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对主要病毒种类进行了株系分化研究;建立自然病圃法对贵州辣椒地方品种及资源材料进行了抗病毒病性评价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于2018-2019年,利用RT-PCR方法,对贵州省全省9个地市的678份疑似辣椒病毒病样本进行了13种病毒检测,检测出579份带毒样本,其中192份样本为单一病毒侵染,387份属于复合侵染,分别占总样本的28.32%和57.08%。基于各个病毒在单一侵染和复合侵染中的出现频次,明确了贵州省辣椒病毒病的主要毒原种类为PMMo V(35.10%),PCV-1(39.79%),PCV-2(26.11%),TMGMV(20.65%),Chi VMV(18.29%),TMV(14.90%),BBWV(13.42%)和CMV(12.68%),田间危害以多种病毒的复合侵染为主。2.在复合侵染类型中,由2~8种病毒复合侵染的出现次数分别为:173次、119次、61次、18次、11次、4次和1次,2种病毒复合侵染出现的次数最高,而出现频次较高的复合类型有PMMo V+PCV-1+PCV-2(4.65%)、PMMo V+PCV-1(4.39%)和Chi VMV+PMMo V+PCV-1+PCV-2(1.55%)。3.不同地区辣椒病毒病的种类有一定差异。黔南州、黔东南州、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和遵义市单一病毒侵染的主要种类分别为CMV、TMV、PMMo V;CMV、TMV、TMGMV;CMV、TSWV、BBWV;CMV、Chi VMV、BBWV;CMV、TMV、Chi VMV、PMMo V和CMV。贵阳市和六盘水市单一病毒侵染主要种类为CMV、PMMo V。黔南州、黔东南州和毕节市复合侵染侵染的主要种类分别为PMMo V+TMV;TMGMV+PCV-1;TMV+TMGMV。铜仁市、六盘水市和遵义市复合侵染侵染的主要种类为PMMo V+PCV-1+PCV-2,安顺市和贵阳市复合侵染侵染的主要种类为PMMo V+PCV-1。可见,贵州各地区的单一病毒侵染以CMV、TMV和PMMo V为主,而复合侵染以2种病毒为主。4.基于辣椒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及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代表株系的分析表明,贵州辣椒CMV分离物属于CMV亚组IB株系和亚组Ⅱ株系;辣椒TMV分离物聚为明显的两大类,一类与越南、河南等国内外TMV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另一类独立为一簇,存在遗传分化;而辣椒PMMo V的14个分离物也明显的分化为两支,其中来自榕江的6个分离物分属不同的株系。5.采用自然病圃鉴定法,对112份辣椒资源材料对辣椒病毒病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筛选出表现高抗的材料7份、抗病25份、中抗42份、感病31份和高感7份,分别占总材料数的6.25%、22.32%、37.50%、27.68%、6.25%。
李梁[9](2020)在《卫矛与藜上病毒的检测与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使用了转录组测序技术、RT-PCR扩增技术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等实验技术,对辽宁沈阳地区采集到的桃叶卫矛黄斑驳叶片样品和藜皱缩叶片样品进行分析。通过鉴定得出结论:桃叶卫矛黄斑驳病症伴随的是这一症状的病毒是一种新病毒,该病毒属于甲型线性病毒科(Alphaflexiviridae)马铃薯X病毒属(Potexvirus);藜叶片皱缩病症伴随的是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nae)蚕豆病毒属(Fabavirus)中的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本研究不仅发现了一种新的可以感染木本植物的病毒资源,扩充了植物病毒资源库,还进一步丰富了已知病毒可侵染宿主的范围,同时也部分奠定了植物病毒病防治的理论基础。2018年7月,在辽宁沈阳地区采集到了表象症状为黄色斑驳的桃叶卫矛疑似染病叶片。使用电子透镜技术观察到了大小约为500×13nm的线型病毒粒子。在后续实验中使用转录组测序技术与RT-PCR分子克隆技术在该样品分离物中扩增并得到一种Potexvirus属病毒。完整的病毒基因组长度为6,784个核苷酸(不包括poly(A)尾巴),其中包含5个开放阅读框(MK572000)。经分析得出结论,其与卫矛黄脉伴随病毒(EuYVAV,MF078061)同源性最高(41.0%);基于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该病毒与兰属花叶病毒(Cymbidum mosaic virus,CyMV,EF125179)具有最高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43.9%和38.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病毒与Potexvirus属中的卫矛黄脉伴随病毒(EuYVAV)的同源性最高,属于系统发育的同一分支。通过对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病毒是一个新病毒,隶属于甲型线性病毒科(Alphaflexiviridae)马铃薯X病毒属(Potexvirus),并且根据其染病后的外在表现性状将其命名为桃叶卫矛黄斑驳伴随病毒(Euonymus yellow mottle associated virus,EuYMaV)。这是继EuYVAV后又一例Potexvirus病毒感染桃叶卫矛植物。2016年6月,在辽宁省沈阳市采集到表现为皱缩症状的藜植物样本。使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RT-PCR分子克隆技术从病叶中扩增到一种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nae)蚕豆病毒属(Fabavirus)病毒。该病毒的基因组由2条单链RNA分子组成,该病毒的RNA1全长基因组具有5,891个核苷酸,RNA2全长基因组具有3,549个核苷酸。为明确其属种分类,将辽宁沈阳的染病藜的分离物与其他已报道的病毒BBWV2进行了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同源性分析显示,基于该病毒C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该病毒与韩国益母草分离物BBWV2-[SK:Leonurus sibiricus](KM076649)同源性最高,为96.5%。根据Fabavirus的分类标准,认为该病毒是BBWV2的辽宁分离物。这是国际上首次报道藜科植物感染BBWV2。
彭斌[10](2019)在《中国葫芦科作物病毒的分布、多样性及进化研究》文中提出葫芦科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中国28种以上病毒侵染为害葫芦科作物,每年可造成高达3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国际贸易交流频繁,种植地域的扩张以及种植模式的多样化,侵染葫芦科作物的病毒病种类发生报道也逐年增加。本研究调查全国西瓜和甜瓜的主要产区的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并采集疑似病毒样本应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结合常规检测方法鉴定和检测病毒种类;鉴定了2种葫芦科作物上新发生的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病毒;鉴定了1种侵染西葫芦的马铃薯卷叶病毒属(Polerovirus)新病毒;对4种常见的病毒进行系统进化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析,本文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明确了中国葫芦科作物病毒种类与分布。调查了华南沿海冬季产区,长江以南丘陵产区,华中平原优势产区,西南坡地和山区种植区以及西北旱地优势产区为代表的9个省份,31个区县,52块种植地块的以西瓜和甜瓜为主的葫芦科作物上病毒病发生情况。共采集了288份疑似病毒样本,其中西瓜109份,甜瓜95份,南瓜57份,其他葫芦作物共27份。初步比较了小RNA测序(Small RNA sequencing,sRNA-seq)和去核糖体RNA测序(Ribo-minus RNA sequencing,rmRNA-seq)技术应用于鉴定和检测病毒的差异。应用NGS测序技术和常规检测技术检测到12个属22种病毒,其中已知病毒种21个,新病毒种1种。以病毒核酸类型分类比较,正单链RNA病毒(Positive-sense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ssRNA virus)占优;以病毒属分类比较:马铃薯Y病毒属占优;以病毒种分类比较: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占优;以田间传播类型分类比较:以蚜虫传播方式占优;以侵染单个样本的病毒数量分类;单个病毒侵染样本数量占优。比较分析了不同葫芦科作物中检出病毒的种类与分布差异。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地区病毒发生与分布情况,其中明显差异是华南地区以蓟马传播病毒种类占优,而其他地区均是以蚜虫传播方式占优。(2)明确了小西葫芦虎纹花叶病毒和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信息。在NGS和RT-PCR鉴定的基础上,测定了小西葫芦虎纹花叶病毒(zucchini tigre mosaic virus)和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apaya leaf distortion mosaic virus)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其基因组特性。ZTMV是一种重组病毒;PLDMV与目前报道的番木瓜株系基因组水平差异较大。通过重组融合方法成功构建了ZTMV和PLDMV侵染性克隆,从多种病毒复合侵染样本中获得2种病毒3个分离物纯化病毒材料并验证了其侵染性和传毒能力。测定了2种病毒4个分离物的寄主范围以及在不同葫芦科作物上的症状表现。(3)发现和鉴定一株马铃薯卷叶病毒属新病毒。我们鉴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西葫芦上的一株马铃薯卷叶病毒属新病毒命名为小西葫芦蚜传黄化病毒(zucchini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测定该病毒的全长基因组序列5792nt并分析其基因组符合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基因组特性。通过多重比对,系统进化和重组分析明确该病毒由同属的鹰嘴豆褪绿丛矮病毒(chickpea chlorotic stunt virus)与芜菁黄化病毒(turnip yellow virus),芸苔黄化病毒(brassica yellows virus)进化关系较近的未知病毒重组而来的新病毒。(4)明确了4种常见葫芦科作物病毒的进化特征,发现了一些新类群。基于NGS测序数据获得病毒的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用于4种主要病毒系统进化分析。来自本研究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全基因组序列遗传多样性不高都属于ⅠB亚组,检测到可能的重配现象;ZYMV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发现一个区别已报道所有ZYMV分离物的新组,提出ZYMV系统进化可能与地理位置相关性的假设;基于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关系重新规划了病毒群体的系统进化关系;基于番木瓜花叶病毒(papaya ring spot virus)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定义1个PRSV新组,讨论了PRSV系统进化与寄主和地理位置的相关性。基于NGS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4种主要病毒基因组的SNP分析。本论文研究通过大量采集以西瓜甜瓜为主的葫芦科病毒病害样本,通过NGS,结合常规检测方法,明确了中国葫芦科作物病毒发生的种类与分布,建立了中国葫芦科病毒组;鉴定了2种新发生病毒、1种病毒新种;分析了4种常见病毒的进化特征,发现了一些类群。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对中国乃至世界葫芦科病毒发生与分布的认识,有利于病毒病害的防控。
二、新疆植物病毒的研究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植物病毒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2)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核酸杂交技术 |
2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3 荧光定量PCR |
4 DNA微阵列技术 |
5 PCR-单链构型多态性 |
6 差异显示PCR技术 |
7 结语 |
(3)棉花高效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技术概括 |
1.1.1 CRISPR/Cas的起源及发展 |
1.1.2 CRISPR/Cas系统的分类 |
1.1.3 CRISPR/Cas系统在植物中应用 |
1.1.4 CRISPR/Cas9 系统在棉花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
1.1.5 组织特异性CRISPR/Cas9 系统应用的研究 |
1.1.6 病毒诱导的基因编辑(VIGE)应用的研究 |
1.2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利用花粉表达基因GhPLIMP2b和 GhMYB24 启动子进行棉花花粉CRISPR/Cas9 基因编辑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棉花各个组织RNA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
2.1.3 棉花GhPLIM2b和 GhMYB24 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检测 |
2.1.4 GhPLIM2b P::GUS-P1300和GhMYB24P::GUS-P1300 表达载体构建 |
2.1.5 农杆菌真空渗透转化棉花花粉及瞬时表达分析 |
2.1.6 CRISPR/Cas9 基因编辑载体构建 |
2.1.7 棉花CLA1、ERA1和GGB基因突变检测 |
2.1.8 脱靶率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GhPLIM2b和 GhMYB24 基因在棉花不同组织表达量分析 |
2.2.2 花粉活力检测 |
2.2.3 GhPLIM2b和 GhMYB24 启动子在棉花花粉中的瞬时表达分析 |
2.2.4 CRISPR/Cas9 编辑载体构建 |
2.2.5 CRISPR/Cas9 介导的棉花CLA1、ERA1和GGB突变检测 |
2.2.6 脱靶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利用可移动FT-sgRNA和 DNA病毒进行可遗传基因编辑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载体构建 |
3.1.3 RT-PCR分析Cas9 表达量 |
3.1.4 CLCrV投送sgRNA瞬时转化Cas9-OE拟南芥 |
3.1.5 GUS染色及定量分析 |
3.1.6 突变检测 |
3.1.7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于CLCrV的 sgRNA传递系统设计 |
3.2.2 CLCrV介导靶向敲除拟南芥内源基因 |
3.2.3 组织特异性Cas9 系统提高基因编辑效率 |
3.2.4 利用移动FT-sgRNA实现可遗传基因编辑的研究 |
3.2.5 突变后代(M1)病毒检测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利用DNA病毒在棉花中实现可遗传基因编辑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载体构建 |
4.1.3 CLCrV投送sgRNA瞬时转化Cas9-OE棉花 |
4.1.4 突变检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CLCrV介导靶向敲除棉花GhCLA1和GhPDS基因 |
4.2.2 CLCrV介导靶向编辑棉花多个基因 |
4.2.3 利用FT-sgRNA在棉花中进行基因编辑的研究 |
4.2.4 GhPDS和 GhCLA1 基因突变后代胚珠检测 |
4.2.5 M1 代棉花胚珠病毒检测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利用花粉表达基因GhPLIMP2b和 GhMYB24 启动子进行棉花花粉CRISPR/Cas9 基因编辑的研究 |
5.1.2 利用可移动FT-sgRNA和 DNA病毒进行可遗传基因编辑的研究 |
5.1.3 利用DNA病毒在棉花中实现可遗传基因编辑的研究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卫星RNA对黄瓜花叶病毒弱毒疫苗交叉保护作用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黄瓜花叶病毒病及防治 |
1.1.1 黄瓜花叶病毒病的危害 |
1.1.2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
1.1.2.1 CMV病毒粒子 |
1.1.2.2 CMV传播途径 |
1.1.2.3 CMV株系 |
1.1.2.4 CMV基因组 |
1.1.3 黄瓜花叶病毒病的防治 |
1.1.3.1 加强检疫措施 |
1.1.3.2 农业防治 |
1.1.3.2.1 选育抗病品种 |
1.1.3.2.2 种子处理 |
1.1.3.2.3 农业防治蚜虫 |
1.1.3.2.4 加强栽培防病措施 |
1.1.3.3 药剂防治 |
1.1.3.4 生物防治 |
1.1.3.4.1 生物防治蚜虫 |
1.1.3.4.2 RNAi技术防治 |
1.1.3.4.3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 |
1.1.3.4.4 弱毒疫苗的交叉保护防治 |
1.2 交叉保护 |
1.2.1 交叉保护的作用机理 |
1.2.1.1 占位机制 |
1.2.1.2 RNA诱导的交叉保护作用 |
1.2.1.3 CP蛋白诱导的交叉保护 |
1.2.1.4 RNA交互作用 |
1.2.1.5 系统移动的抑制作用 |
1.2.2 交叉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
1.3 卫星RNA |
1.3.1 CMV卫星RNA的分类及调控机制 |
1.3.2 CMV卫星RNA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受试植物、质粒及菌株 |
2.1.2 分子生物学试剂 |
2.1.3 主要试剂配方 |
2.1.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1.5 引物和测序 |
2.2 试验方法 |
2.2.1 本氏烟种植 |
2.2.2 植物总RNA提取 |
2.2.2.1 水饱和酚法 |
2.2.2.2 Trans Zol up法 |
2.2.3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
2.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5 DNA片段胶回收 |
2.2.6 酶切反应 |
2.2.6.1 Sma I酶切 |
2.2.6.2 Bam H I酶切 |
2.2.7 重组连接反应 |
2.2.8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9 大肠杆菌DH5α的转化 |
2.2.9.1 自制大肠杆菌DH5α的转化 |
2.2.9.2 商品化大肠杆菌DH5α的转化 |
2.2.10 菌落PCR |
2.2.11 质粒提取 |
2.2.11.1 碱裂解法 |
2.2.11.2 试剂盒法 |
2.2.12 农杆菌GV3101 的转化 |
2.2.13 农杆菌接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卫星RNA与辅助病毒CMV定量接种体系的构建 |
3.1.1 含有2种卫星RNA的双元质粒构建 |
3.1.2 卫星RNA与辅助病毒CMV的定量接种体系 |
3.2 卫星RNA与不同类型CMV等比例混合接种的效果分析 |
3.2.1 CMV强毒分离物与卫星RNA混合接种的防治效果分析 |
3.2.2 CMV天然弱毒分离物与卫星RNA混合接种的交叉保护效果评价 |
3.2.3 CMV人工弱毒突变体与卫星RNA混合接种的交叉保护效果评价 |
3.2.4 CMV异源病毒片段插入型人工弱毒突变体与卫星RNA混合接种的交叉保护效果评价 |
3.3 卫星RNA与弱毒疫苗的不同比例混合接种的交叉保护效果评价 |
4 讨论 |
4.1 卫星RNA在交叉保护中的应用 |
4.2 卫星RNA与弱毒疫苗的混合使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引物列表 |
附表2 质粒列表 |
致谢 |
(5)蚕豆病毒病病原鉴定和菜豆普通花叶病毒快速检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食用豆生产背景 |
1.2 蚕豆病毒病的研究情况 |
1.3 常见的蚕豆病毒病 |
1.3.1 菜豆黄花叶病毒 |
1.3.2 芜菁花叶病毒 |
1.3.3 大豆花叶病毒 |
1.3.4 豌豆种传花叶病毒 |
1.3.5 蚕豆斑驳病毒 |
1.3.6 蚕豆萎蔫病毒1号 |
1.3.7 蚕豆真花叶病毒病 |
1.3.8 蚕豆染色病毒病 |
1.3.9 菜豆卷叶病毒 |
1.4 植物病毒病的检测 |
1.4.1 生物学检测法 |
1.4.2 电子显微镜法 |
1.4.3 免疫学测定方法 |
1.4.4 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我国不同地区蚕豆病毒病病原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总RNA的提取 |
2.2.2 RNA的检测 |
2.2.3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2.2.4 检测病毒引物的设计 |
2.2.5 PCR扩增及电泳 |
2.2.6 PCR产物进行胶回收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蚕豆病毒病病原鉴定 |
2.3.2 不同病毒的地理分布情况 |
2.3.3 病毒病混合侵染情况 |
2.4 讨论 |
第3章 蚕豆BYMV分离物CP基因的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CP基因引物设计 |
3.2.2 RT-PCR反应 |
3.2.3 PCR产物胶回收 |
3.2.4 BYMV分离物系统发育分析 |
3.3 结果 |
3.3.1 蚕豆BYMV分离物系统发育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基于重组酶聚合酶(RPA)的菜豆普通花叶病毒快速检测 |
4.1 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引物设计 |
4.2.2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4.2.3 RPA扩增及检测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RPA-LFD检测BCMV方法的建立 |
4.3.2 RPA-LFD检测方法与普通PCR方法的灵敏度对比 |
4.3.3 RPA-LFD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
4.3.4 RPA-LFD检测田间豆科作物的应用评估 |
4.3.5 应用RPA-LFD检测豆科作物种子的分析 |
4.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植物病毒病及其昆虫介体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我国常见的水稻病毒病 |
2.1 水稻草矮病 |
2.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
2.3 水稻锯齿叶矮缩病 |
2.4 水稻条纹叶枯病 |
2.5 水稻黑条矮缩病 |
2.6 水稻矮缩病 |
2.7 水稻黄矮病 |
2.8 水稻瘤矮病 |
2.9 水稻条纹花叶病 |
3 我国常见的小麦病毒病 |
3.1 小麦黄矮病 |
3.2 小麦红矮病 |
3.3 小麦丛矮病 |
3.4 小麦矮缩病 |
3.5 大麦黄矮病 |
4 我国常见的玉米病毒病 |
4.1 玉米粗缩病 |
4.2 玉米矮花叶病 |
4.3 玉米条矮病 |
4.4 玉米红叶病 |
5 我国常见的薯类病毒病 |
5.1 甘薯病毒病 |
5.1.1 甘薯羽状斑驳病 |
5.1.2 甘薯潜隐病毒病 |
5.1.3 甘薯退绿矮化病 |
5.2 马铃薯病毒病 |
5.2.1 马铃薯A病毒(PVA) |
5.2.2 马铃薯M病毒(PVM) |
5.2.3 马铃薯S病毒(PVS) |
5.2.4 马铃薯X病毒(PVX) |
5.2.5 马铃薯Y病毒(PVY) |
5.2.6 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 |
6 我国常见的烟草病毒病 |
7 我国常见的蔬菜病毒病 |
7.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 |
7.2 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 |
7.3 黄瓜花叶病毒(CMV) |
7.4 甜瓜花叶病毒(MMV) |
7.5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CYV) |
7.6 番茄斑驳病毒(TSWV) |
8 展望 |
(7)苜蓿花叶病毒自然群体与侵染性克隆群体分子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苜蓿的价值及产业发展概述 |
1.1.1 苜蓿的应用价值 |
1.1.2 苜蓿产业的发展现状 |
1.1.3 苜蓿产业的发展趋势 |
1.2 植物病毒概述 |
1.2.1 植物病毒的发现 |
1.2.2 植物病毒的特点 |
1.2.3 植物病毒病害特征 |
1.3 我国苜蓿病毒病害 |
1.3.1 豇豆花叶病毒 |
1.3.2 烟草花叶病毒 |
1.3.3 番茄花叶病毒 |
1.3.4 菜豆花叶病毒 |
1.3.5 黄瓜花叶病毒 |
1.4 苜蓿花叶病毒概述 |
1.4.1 苜蓿花叶病毒 |
1.4.2 苜蓿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
1.5 植物病毒分子群体遗传结构系统分析 |
1.5.1 影响植物病毒种群多样性的因素 |
1.5.2 植物病毒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方法 |
1.5.3 系统发生与系统发生树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1 AMV自然种群的分子遗传变异结构研究 |
1.6.2 AMV侵染性克隆群体的分子遗传变异结构研究 |
第二章 AMV自然种群的分子遗传变异结构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病害调查与样品采集 |
2.1.2 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RNA的提取 |
2.2.2 RNA质量检测 |
2.2.3 RNA的反转录 |
2.2.4 常见病毒的分子鉴定 |
2.2.5 苜蓿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全序列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2.3.1 系统进化分析 |
2.3.2 种群内多态性以及蛋白选择压力分析 |
2.3.3 基因重组分析 |
2.3.4 群体遗传学分析 |
2.3.5 系统地理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各地苜蓿病毒病害采集状况 |
2.4.2 苜蓿疑似病毒病样本中的病毒检测和地域分布 |
2.4.3 病毒复合侵染的情况 |
2.4.4 植原体(Phytoplasma)的检测情况 |
2.4.5 我国苜蓿病毒病害在各产区省份分布情况调查 |
2.5 中国苜蓿花叶病毒(AMV)群体遗传学研究分析 |
2.5.1 我国AMV群体种内多态性分析 |
2.5.2 我国AMV群体蛋白选择压力分析 |
2.5.3 AMV自然群体系统进化分析 |
2.5.4 AMV群体的重组分析 |
2.5.5 我国AMV-cp系统进化分析 |
2.6 伊朗苜蓿花叶病毒(AMV)群体遗传学研究 |
2.7 西班牙苜蓿花叶病毒(AMV)群体遗传学研究 |
2.8 全球苜蓿花叶病毒(AMV)群体遗传学研究 |
2.9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AMV侵染性克隆群体分子遗传变异结构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育苗 |
3.2.2 制备纯净克隆群体 |
3.2.3 转录 |
3.2.4 RNA的回收 |
3.2.5 接种病毒 |
3.2.6 RNA的提取 |
3.2.7 RNA的反转录 |
3.2.8 聚合酶链式反应 |
3.2.9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
3.3 试验数据处理 |
3.4 试验结果 |
3.4.1 病毒RNA摩擦接种 |
3.4.2 病叶汁液摩擦接种 |
3.4.3 接种后发病症状及病毒阳性率的测定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2019 年采集苜蓿病毒病样检测情况 |
4.2 我国苜蓿病毒病害在各产区分布情况 |
4.3 我国AMV分子种群的进化情况 |
4.4 世界范围内苜蓿花叶病毒病害的发生和进化分析 |
4.5 侵染性克隆种群进化初步研究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贵州辣椒RNA病毒种类组成及株系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辣椒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
1.1.1 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1.2 植物病毒常规的检测技术 |
1.1.2.1 生物学检测 |
1.1.2.2 电子显微镜观察 |
1.1.2.3 血清学检测 |
1.1.2.4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1.3 株系变异研究进展 |
1.2 辣椒主要RNA病毒种类 |
1.2.1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
1.2.2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 |
1.2.3 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 |
1.2.4 辣椒叶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 |
1.2.5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 |
1.2.6 辣椒潜隐病毒1 号和2 号(PCV-1、PCV-2) |
1.2.7 蚕豆萎焉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 |
1.2.8 辣椒叶脉黄化病毒(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Pe VYV) |
1.2.9 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TMGMV) |
1.2.10 辣椒环斑病毒(Chilli ring spot virus,ChiRSV) |
1.2.11 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 |
1.2.12 甜菜西方花叶病毒(Beet western yellows virus,BWYV) |
1.3 辣椒病毒病种类与地理分布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辣椒病毒病的毒原种类检测 |
1.4.2 毒原种类组成及分布研究 |
1.4.3 辣椒品种及资源材料抗性评价 |
1.4.4 主要病毒株系分化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贵州辣椒RNA病毒种类鉴定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试验样品采集 |
2.2.3 辣椒RNA病毒的检测 |
2.2.3.1 叶片总RNA提取 |
2.2.3.2 cDNA合成 |
2.2.3.3 RT-PCR检测 |
2.2.3.4 检测引物 |
2.2.3.5 电泳与测序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贵州辣椒病毒侵染总检出率 |
2.3.2 单一病毒侵染 |
2.3.3 复合侵染 |
2.4.3.1 两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2 三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3 四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4 五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5 六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6 七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7 八种病毒复合侵染 |
2.4.3.8 贵州各地区复合侵染的主要种类 |
2.3.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贵州辣椒CMV、TMV、PMMoV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分析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辣椒总RNA的提取 |
3.2.2 cDNA的合成 |
3.2.3 RT-PCR扩增 |
3.2.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3.2.5 RT-PCR产物序列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序列来源 |
3.3.2 贵州辣椒CMV分离物的株系分化 |
3.3.2.1 辣椒CMV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3.2.2 聚类分析 |
3.3.3 贵州辣椒TMV分离物的株系分化 |
3.3.3.1 辣椒TMV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3.3.2 聚类分析 |
3.3.4 贵州辣椒PMMoV分离物的株系分化 |
3.3.4.1 贵州辣椒PMMoV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3.4.2 聚类分析 |
3.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辣椒品种及资源材料对CMV和 TMV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2.1 种子处理 |
4.1.2.2 供试点选择与鉴定圃设置 |
4.1.2.3 栽培与田间管理 |
4.1.2.4 田间病情调查与统计 |
4.1.2.5 辣椒资源材料抗病性分析及评价标准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贵州辣椒RNA病毒种类组成研究 |
5.2 辣椒RNA病毒株系变异研究 |
5.3 资源材料抗性评价研究 |
5.4 本研究的亮点与创新之处 |
5.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今后打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卫矛与藜上病毒的检测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病毒的研究概况 |
1.2 植物病毒的鉴定方法 |
1.2.1 生物学测定法 |
1.2.2 电子显微镜技术 |
1.2.3 酶联免疫法 |
1.2.4 分子生物学测定法 |
1.2.5 第二代测序检测法(NGS) |
1.3 桃叶卫矛与藜植物与病毒病害简介 |
1.3.1 桃叶卫矛及其毒病 |
1.3.2 藜及藜病毒病 |
1.4 研究意义 |
1.5 实验方案 |
第2章 桃叶卫矛病毒病的分子鉴定与分析 |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菌株及质粒载体 |
2.1.3 实验使用试剂 |
2.1.4 主要实验设备 |
2.2 测序与设计引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病毒电镜观察 |
2.3.2 植物病毒总RNA的提取 |
2.3.3 桃叶卫矛上病毒的RT-PCR检测 |
2.3.4 PCR产物纯化及回收 |
2.3.5 DNA分子克隆 |
2.3.6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鉴定 |
2.3.7 序列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桃叶卫矛病叶样品电镜观察结果 |
2.4.2 RT-PCR检测结果 |
2.4.3 序列分析 |
2.5 讨论 |
第3章 藜病毒病的分子鉴定与分析 |
3.1 实验材料及菌株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感受态细胞及载体 |
3.1.3 实验试剂 |
3.1.4 主要实验设备 |
3.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3 实验方法 |
3.3.1 TRIzol法提取植物总RNA |
3.3.2 藜上病毒的RT-PCR检测 |
3.3.3 PCR产物纯化及回收 |
3.3.4 DNA分子克隆 |
3.3.5 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
3.3.6 序列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RT-PCR检测结果 |
3.4.2 序列分析 |
3.5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葫芦科作物病毒的分布、多样性及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侵染葫芦科作物的病毒种类 |
1.3 中国葫芦科作物发生现状 |
1.3.1 布尼亚病毒目 |
1.3.2 小RNA病毒目 |
1.3.3 芜菁黄花叶病毒目 |
1.3.4 混合病毒科 |
1.3.5 雀麦花叶病毒科 |
1.3.6 长线型病毒科 |
1.3.7 内生病毒科 |
1.3.8 双生病毒科 |
1.3.9 黄症病毒科 |
1.3.10 双分病毒科 |
1.3.11 马铃薯Y病毒科 |
1.3.12 番茄丛矮病毒科 |
1.3.13 植物杆状病毒科 |
1.4 主要葫芦科作物病毒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4.1 番茄斑萎病毒属遗传多样性 |
1.4.2 黄瓜花叶病毒遗传多样性 |
1.4.3 马铃薯卷叶病毒属遗传多样性 |
1.4.4 马铃薯Y病毒属遗传多样性 |
1.4.5 甜瓜坏死斑点病毒遗传多样性 |
1.5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植物病毒及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 |
1.5.1 应用NGS于植物病毒鉴定的测序方法 |
1.5.2 植物病毒组数据分析 |
1.5.3 NGS测序应用园艺作物病毒检测和鉴定 |
1.6 技术路线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国葫芦作物病毒种类与地理分布特点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病毒样本采集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中国葫芦科作物病毒田间样品采集 |
2.3.2 两种不同NGS测序方法的鉴定植物病毒初步比较 |
2.3.3 中国葫芦科作物病毒发生种类 |
2.3.4 中国主要产区间病毒种类和传毒方式比较 |
2.4 讨论 |
第三章 小西葫芦虎纹花叶病毒和番木瓜叶畸形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材料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ZTMV和 PLDMV田间症状以及VirusDetect组装contig结果 |
3.3.2 ZTMV和 PLDMV全基因组特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
3.3.3 ZTMV和 PLDMV侵染性克隆构建与生物学鉴定 |
3.4 讨论 |
第四章 1种侵染西葫芦的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的发现鉴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病毒材料来源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血清学和RT-PCR检测 |
4.3.2 NGS测序结果分析 |
4.3.3 ZABYV基因组特性 |
4.3.4 ZABYV基因组的系统进化和重组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中国主要葫芦科作物病毒的系统进化与SNP变异初步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NGS数据中获取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
5.2.2 系统进化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CMV系统进化分析 |
5.3.2 ZYMV的系统进化分析 |
5.3.3 WMV的系统进化分析 |
5.3.4 PRSV系统进化分析 |
5.3.5 CMV,ZYMV,WMV和 PRSV的 SNP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葫芦科作物病毒名录 |
附录 Ⅱ 本研究用于RT-PCR检测于鉴定的引物 |
附录 Ⅲ 采样地理信息表 |
附录 Ⅳ 病毒样本信息以及检测结果 |
附录 Ⅴ 作者简介 |
附录 Ⅵ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新疆植物病毒的研究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无花果病毒的检测及鉴定[D]. 吐逊艾力·艾孜提力.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 董芳娟,魏增云,薄一览. 农业与技术, 2021(11)
- [3]棉花高效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研究[D]. 雷建峰.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4]卫星RNA对黄瓜花叶病毒弱毒疫苗交叉保护作用的效应[D]. 庞欢.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蚕豆病毒病病原鉴定和菜豆普通花叶病毒快速检测技术[D]. 秦嘉超. 扬州大学, 2021(09)
- [6]我国植物病毒病及其昆虫介体研究概况[J]. 何海芳,李静静,张泽龙,张蓓蓓,闫明辉,史保争,闫凤鸣. 华中昆虫研究, 2020(00)
- [7]苜蓿花叶病毒自然群体与侵染性克隆群体分子遗传结构分析[D]. 汪鑫.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8]贵州辣椒RNA病毒种类组成及株系变异研究[D]. 付尚松. 贵州大学, 2020(02)
- [9]卫矛与藜上病毒的检测与鉴定[D]. 李梁. 沈阳大学, 2020(08)
- [10]中国葫芦科作物病毒的分布、多样性及进化研究[D]. 彭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