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GFβ1生物活性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肝病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南丽婧[1](2019)在《基于细胞寡糖代谢工程Mucin型O-糖链扩增表达及质谱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文中指出Mucin型O-糖链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如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正常和肿瘤细胞中Mucin型O-糖链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以及基于O-糖链芯片筛选与疾病相关的Mucin型O-糖链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然而,Mucin型O-糖链具有多种核心结构,其结构复杂多样,糖链的合成无模板指导,表达量低,且目前用于比较分析正常和肿瘤细胞中Mucin型O-糖链结构及用于糖链芯片构建的Mucin型O-糖链的获取方法仍不完善。因此,本研究基于寡糖代谢工程及同位素标记技术,结合糖链的质谱结构解析方法、液质联用分析技术等,发展了Mucin型O-糖链的质谱定性定量、糖链异构体区分以及带有活性基团O-糖链的扩增表达的方法,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基于寡糖代谢工程技术,建立稳定同位素标记的Mucin型O-糖链的质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对建立方法的线性范围、准确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线性相关系数R2≥0.9984,平均变异系数CV值低于7.61%,RE值低于4.20%);将建立的方法应用到人正常肝细胞L02和SMMC-7721细胞中Mucin型O-糖链的质谱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L02细胞相比,SMMC-7721细胞表达更多的以及更高水平的唾液酸化和岩藻糖基化的O-糖链;利用α-2,3或α-2,6唾液酸不同的反应活性对其进行了特异的化学修饰,实现了L02和SMMC-7721细胞中O-糖链末端唾液酸化修饰的区分和分析检测。其次,通过在线LC-MS/MS对L02及SMMC-7721细胞中的Mucin型Bn-O-糖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SMMC-7721细胞中共检测到14条O-糖链,其中有3条糖链存在同分异构体,分别为N1H1S1、N2H2S1和N2H2F1S1;并检测到在一级质谱ESI-MS中未检测到的糖链N2H2。在L02细胞中共检测到13条O-糖链,其中有4条糖链存在同分异构体,分别为N1H1S1、N2H2、N2H2S1和N2H2F1S1。最后,发展了基于细胞寡糖代谢工程,利用细胞扩增表达带有活性基团Mucin型O-糖链的方法。结果显示,利用HeLa细胞,以全乙酰化的对乙炔基苄基-氨基半乳糖(ρ-ethynyl-Bn-O-Ac3GalNAc)为底物,可扩增表达出11条带有乙炔基的Mucin型O-糖链,从而用于糖芯片的构建。
刘泰霖[2](2019)在《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与疾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电化学传感器作为现代传感器的一种,将电化学分析技术与传感器技术融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优点主要包括操作简单、分析快捷、成本较低、稳定性好、选择性高、准确度高、灵敏度高。正是由于这些优势,电化学传感器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现已被应用于药物分析、实时环境监测、临床检测等众多领域。经过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一些性能优越的纳米材料被成功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如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属纳米材料和许多纳米复合材料。这些优秀的纳米复合材料被修饰到电极表面,能够加快电子传递,增强电催化效应,同时能够兼顾传感器的稳定性与选择性,使其能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中。本研究主要基于碳材料制备了几种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药物与疾病标志物检测中。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别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基于四苯基卟啉钴-二氧化锰-碳黑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的同时检测实验使用绿色环保的可溶性淀粉作为还原剂,环糊精作为表面活性剂,合成纳米结构的MnO2。基于此MnO2,复合Meso-四苯基卟啉钴(Copp)和碳黑(Carbon black,CB),制备了CoPP-MnO2-CB纳米材料。用新复合的纳米材料修饰上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制备了CoPP-MnO2-CB/GCE新型电化学传感器来同时检测两种抗高血压药马来酸依那普利(Enalapril maleate,EM)和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HCT)。对整个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的检测条件下,EM和HCT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5010.00μM和0.084.00μM,检测限分别为185.0 nM和26.0 nM。本实验首次建立一个同时检测马来酸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的电化学传感器。(2)基于指示剂置换法的无酶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对唾液酸的检测基于多巴胺(Dopamine,DA)的指示剂置换法(Indicator displacement assay,IDA),开发了检测唾液酸(Sialic acid,SA)的无酶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分别修饰四(4-羧基苯基)卟吩-氧化石墨烯[Tetra(4-carboxyphenyl)porphine-graphene oxide,TCPP-GO],多巴胺和2-氟苯硼酸(2-fluorophenylboronic acid,FPBA)的复合材料来制备电极,制备了FPBA-DA/TCPP-GO/GCE。并对FPBA-DA/TCPP-GO/GCE进行紫外表征,同时考察了FPBA-DA/TCPP-GO/GCE的电化学行为,考察FPBA与DA/TCPP-GO/GCE反应时间、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pH值和TCPP与GO反应比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研究常见干扰物对实验的影响。多巴胺的峰电流响应与唾液酸浓度在0.17.5 m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8.5μM(S/N=3)。用所制备的传感器对实际样品进行了回收率试验,回收率为98.0%104.0%。新型复合材料TCPP-GO显着提高了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本文首次制备了一种基于指示剂置换法的唾液酸无酶电化学传感器,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较好、绿色环保且实验成本低。(3)基于仿生识别原理的肌氨酸无酶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实验基于仿生识别原理制备前列腺癌疾病标志物—肌氨酸(Sarcosine,Sar)的无酶电化学传感器,即模拟肌氨酸氧化酶的活性中心构建传感器。先合成了金铂双金属纳米材料(AuPt-PPy),并将其与石墨烯(Graphene,GR)、核黄素(Riboflavon,Rf)修饰至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成功制备了新型电极Rf/AuPt-PPy/GR/GCE。此外,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对Sar进行了检测,线性范围为2.50600.00μM,检测限为0.68μM。同时该传感器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且成功应用于尿样中肌氨酸的检测。本研究首次基于仿生原理制备了肌氨酸电化学传感器,避免了传统酶法传感器成本高、稳定性差等缺点。(4)基于二硫化亚铁-碳纳米管-氨基苯硼酸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对唾液酸的检测实验基于硼酸基特异性识别唾液酸的原理,制备了无酶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唾液酸(Sialic acid,SA)。利用羧基化碳纳米管的性质,与3-氨基苯硼酸的氨基结合,合成了二硫化亚铁-碳纳米管-氨基苯硼酸纳米材料(FeS2-CNT-APBA),并修饰上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成功制备了FeS2-CNT-APBA/GCE。FeS2和碳纳米管能够增强电极的传导性,通过氨基苯硼酸与唾液酸识别后峰电流的变化来定量检测唾液酸。在最佳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11.0 mM,检出限为38.0μM。该传感器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且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周冰聪[3](2015)在《肝癌潜在标志物循环microRNAs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碱基的保守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与目标信使RNAs (message RNAs, mRNAs)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结合进行转录后调控,影响细胞生理活动。研究表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均伴随有miRNAs的异常表达,使得miRNAs作为肝病潜在标志物成为研究热点。最近,miRNAs的高度稳定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们存在于所有体液环境中,或被脂质囊泡包裹,或与蛋白质结合,免于RNase的降解。循环miRNAs与肝脏的病理状态同样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使得循环miRNAs可能为无创肝病诊断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准确测定miRNAs在特定细胞、组织、体液中的表达量是将miRNAs作为标志物应用于疾病诊断与预后监测的关键性步骤。本论文建立的miRNAs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等特点,并能够用于临床血清样本miRNAs定量检测,在疾病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中有潜在应用前景。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和化学发光技术的miRNAs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建立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和化学发光技术的miRNAs检测方法。目标miRNAs与固定在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上的捕获探针和标记有生物素的信号探针杂交,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作用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标记,ALP与其化学发光底物3-(2’-螺旋金刚烷)-4-甲氧基-4-(3”-磷酰氧基)苯-1,2-二氧杂环丁烷(AMPPD)作用产生化学发光信号,从而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好,能够灵敏地区分完全配对(阳性组)和完全错配(阴性组)目标序列,检测限达60 fM,线性范围(10-2-104 pM)覆盖6个数量级,能够用于临床血清样本中miRNAs检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2.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miRNAs检测方法的应用应用poly(A)聚合酶加尾定量PCR对血清样本中miR-21进行定量检测。定量结果与采用第2章方法的定量结果比较,发现两种方法对血清样本miR-21的定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第2章建立的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和化学发光技术的miRNAs检测法能够用于1niRNAs定量,定量结果准确度高、重复性好。3.肝癌相关miRNAs相对表达水平的化学发光检测应用建立的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和化学发光技术的niRNAs检测方法对临床血清样本进行miR-21、miR-122和miR-221相对表达水平检测(miR-16作为内参进行校正),并比较评价了三种miRNAs对肝癌的诊断效果。三种miRNAs均具有较好的区分肝癌样本和正常对照的能力,能够作为肝癌疾病的潜在标志物应用于临床诊断。
刘旭[4](2014)在《溪黄草黄酮对肝纤维化及急性肝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溪黄草总黄酮膜分离技术研究研究背景及目的:溪黄草属于唇形科香茶属植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含黄酮类、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溪黄草具有清热祛湿、凉血散瘀之功效,对急性肝炎、肠炎、痢疾等有较好效果。近年来,中草药溪黄草在华南各地临床上广为应用,并出现了一些以其为主要原料的保健产品,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溪黄草现有制剂工艺过程均采用传统水煎醇沉除杂工艺,工艺复杂,具有一定的不足。膜分离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具有效率高、降低污染、节省能源等优点。无机陶瓷膜具有机械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对中药提取液的纯化除杂有其独特的优点。本实验拟定了陶瓷膜微滤参数,最有效地为溪黄草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纯化等提供支持。研究方法:本实验将溪黄草水提取液用无机陶瓷膜微滤机以错流方式进行循环微滤,测定各孔径陶瓷膜的滤过情况、各孔径陶瓷膜总黄酮含量及转移率、除固率、膜通量,从而确定最佳陶瓷膜孔径;测定六个温度对有效成分转移率、膜通量、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微滤温度;分别考察四个操作压力对有效成分转移率、膜通量的影响,确定最佳操作压力;取溪黄草水提液在确定条件下进行微滤,测定总黄酮转移率,从而确定最佳顶洗条件。通过测量通量恢复率测试每步清洗对膜通量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1.最佳陶瓷膜孔径:0.1μm、0.2μm、0.5μm、0.8μm各孔径陶瓷膜滤液的收得率为93%、92%、86%、90%;总黄酮累计转移率为82%、87.1%、82%、87.2%;除了0.8μm外,其余三个孔径除固率都在20%左右;0.2μm孔径陶瓷膜微滤过程中通量衰减较小,稳定时膜通量最大。2.最佳微滤温度:45℃-75℃范围的膜通量增长比较稳定,约为300L·h-1·-2,25℃-45℃范围内微滤温度的总黄酮转移率约为95%。3.最佳操作压力:在恒定的微滤温度下25℃,0.15MPa压力下总黄酮转移率为96%。4.最佳顶洗条件的确定:顶洗1.5倍量残存液的顶洗量,顶洗两次,总黄酮累计转移率为99.79%,更高效地获得溪黄草总黄酮。5.清洗对膜通量恢复的影响:对于膜孔径较小的0.1μm、0.2μm陶瓷膜,除纯水外,酸洗和碱洗对膜通量的恢复有一定作用,0.5%NaOH+0.5%多聚磷酸钠+0.5%EDTA二钠盐洗后膜通量能达到过滤前原始纯水通量的90%, NaClO+硝酸浸泡一晚后通量能恢复到100%。研究结论陶瓷膜较适用于溪黄草水提液的纯化精制,利用陶瓷膜微滤技术可有效除去溪黄草水提物中的不溶性或大分子杂质,能对总黄酮进行更高效的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陶瓷膜微滤最佳条件为:在25℃,0.15MPa下,用0.2μm孔径陶瓷膜,1.5倍量残存液的顶洗量,顶洗两次的条件进行微滤能高效地获得溪黄草总黄酮,采用0.5%NaOH+0.5%多聚磷酸钠+0.5%EDTA二钠盐及NaClO+硝酸浸泡为陶瓷膜的最佳清洗方法。第二部分溪黄草黄酮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背景及目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是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是多种致病因子引起的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合成大于降解导致ECM的过度沉积的结果。有研究表明,肝纤维化病变经积极治疗可延缓甚至逆转。目前,各国学者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入手,研制了许多抗纤维化药物,但因种种原因尚未找到十分理想的药物。因此,从我国天然植物资源宝库中找寻到抗纤维化的天然有效成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本实验通过三种常用肝纤维化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溪黄草黄酮(flavonoids from Rabdosia serra (Maxim.) Hara, FRSH)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溪黄草黄酮在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组、水飞蓟素组50mg/kg、溪黄草黄酮低剂量组9mg/kg、溪黄草黄酮中剂量组18mg//kg、溪黄草黄酮高剂量组36mg//kg。2、采用胆总管结扎、腹腔注射猪血清及皮下注射CCl4复合因素三种方法造成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从血清检测TBIL、DBIL、ALT、AST、HA、LN、PC-Ⅲ、TNF-α、 ALB/GLB水平;肝组织匀浆后检测SOD、MDA、GSH-Px、Hyp,采用ELISA法检测MMP-1和TIMP-1蛋白的表达,通过HE染色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肝组织α-肌动蛋白(a-SMA)的表达。研究结果:1、溪黄草黄酮抗胆总管结扎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AST水平均显着升高(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显着降低(P<0.05或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Hyp含量均显着升高(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显着降低(P<0.05或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GSH-Px活性显着降低(均P=0.000),而MDA、TNF-α含量提高有显着性差异(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FRSH各剂量组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显着升高(P<0.05),而MDA、TNF-α含量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TIMP-1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00),而模型组肝组织MMP-1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TIMP-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2、溪黄草黄酮抗猪血清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均显着升高(均P=0.000), ALB/GLB值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显着降低(P<0.05或0.01), ALB/GLB值显着升高(P<0.05或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Hyp含量均显着升高(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显着降低(P<0.05或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IMP-1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00),而MMP-1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TIMP-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3、溪黄草黄酮抗CCl4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AST水平均显着升高(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显着降低(P<0.05或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Hyp含量均显着升高(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显着降低(P<0.05或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显着降低(均P=0.000),而MDA、TNF-α含量提高有显着性差异(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显着升高(P<0.01),而MDA、TNF-α含量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组织TIMP-1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00),而肝组织MMP-1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TIMP-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或0.01)。4、肝组织HE染色结果三种肝纤维化动物试验研究中,正常对照组肝小叶结构清晰,小叶内肝细胞基本正常,汇管区结构清晰,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未见小胆管及纤维组织增生;模型对照组见肝小叶结构模糊,小叶内肝细胞水肿,局灶肝细胞坏死,小胆管大量增生,以汇管区为中心放射状向肝实质内延伸,增生的胆管呈花环样,增生胆管周围伴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水飞蓟素组见肝小叶结构较清晰,小叶内局灶肝细胞呈点状坏死,肝内小胆管以汇管区为中心轻度增生,增生胆管周围伴轻度纤维组织增生及少量炎细胞浸润;溪黄草黄酮组可见肝小叶结构较清晰,小胆管以汇管区为中心轻度增生,增生胆管周围伴轻度纤维组织增生。5、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三种肝纤维化动物试验研究中,正常对照组可见α-SMA在肝组织汇管区少量阳性表达;模型对照组可见α-SMA在肝组织内阳性表达的面积大大增加;水飞蓟素组α-SMA在肝组织内阳性表达的面积少于模型对照组;溪黄草黄酮组α-SMA在肝组织内阳性表达的面积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趋于正常。研究结论:溪黄草黄酮对胆总管结扎、腹腔注射猪血清及皮下注射CCl4复合因素三种方法造成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都具有治疗作用,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都趋于正常,该作用与溪黄草黄酮可缓解大鼠肝脏的氧化应激状态、调节脂质代谢,增强肝脏抗氧化,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有关。第三部分溪黄草黄酮对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研究背景及目的:肝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肝损伤的常见病因是饮酒过多、熬夜过劳、环境污染、脂肪肝等。肝损伤主要分为酒精性肝损伤、免疫性肝损伤及化学性肝损伤。近年来随着药物滥用,药源性肝损伤发病呈逐年增加趋势。肝损伤的防治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重点课题,本实验拟以中草药溪黄草重要的有效成分黄酮,考察其对多种因素诱导的的急性肝损伤模型的预防作用,进一步研究溪黄草黄酮的保肝、护肝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研究方法:1、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100mg/kg、溪黄草黄酮低剂量组13mg/kg、溪黄草黄酮中剂量组26mg/kg、溪黄草黄酮高剂量组52mg/kg。2、经过CC14、BCG-LPS及酒精处理后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取血测定AST、ALT活性;肝组织匀浆后检测相应的MDA、GSH、SOD、NOS指标并进行肝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研究结果:1、溪黄草黄酮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均显着升高(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的血清中ALT、AST活性显着降低(P<0.05或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肝组织MDA含量显着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显着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苯双酯组与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MDA含量显着降低而GSH含量和SOD活性显着升高(P<0.05或0.01)。2、溪黄草黄酮对卡介苗联合脂多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均显着升高(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苯双酯组与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的血清中ALT、AST活性显着降低(P<0.05或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肝组织MDA含量和NOS活性显着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显着降低(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苯双酯组与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MDA含量和NOS活性显着降低而GSH含量和SOD活性显着升高(P<0.05或0.01)。3、溪黄草黄酮对酒精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ALT、AST均显着升高(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苯双酯组与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的血清中ALT、AST活性显着降低(P<0.05或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MDA含量显着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显着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苯双酯组与溪黄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MDA含量显着降低而GSH含量和SOD活性显着升高(P<0.05或0.01)。4、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三种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试验中,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脏颜色红润,有光泽且富于弹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胞质丰富,核大而圆,核仁清晰,中央静脉及门管区正常,细胞排列整齐。模型对照组的肝脏发生明显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灰黄色点状坏死灶,表面无光泽,质地稍脆,光镜下,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坏死,坏死细胞轮廓不清,肝细胞出现中至重度病变,胞浆疏松、淡染,细胞核多皱缩,细胞间隙增大,且肝细胞多见点状坏死灶及门管区见炎细胞浸润。联苯双酯组小鼠的肝小叶内见点状坏死,坏死处炎细胞浸润,病理肝损伤减轻。溪黄草黄酮组小鼠的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索呈放射状排列,部分肝细胞仅见轻度的病理改变,肝细胞轻度水肿,胞浆疏松、淡染,肝脏组织结构与模型组比较,病理损伤减轻明显。研究结论:溪黄草黄酮对化学性、免疫性及酒精所导致的急性肝损伤都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溪黄草黄酮能够提高小鼠肝组织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减少细胞质膜的脂质过氧化水平,从而修复细胞质膜,降低肝损伤有密切关系。
王健[5](2011)在《HLA-A33分子的体外表达及鉴定》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一种重要的遗传物质,是目前所知人体最复杂的多态系统。在我国人群中A33表位占A位点表位的21%,是临床中较常见的表位。根据近些年相关报道,HLA-A33表位在多种疾病的病程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南方以及Korea统计的结果,HLA-A33与HBV感染后慢性化有较明显的相关性;Luan-Yin Chang博士等的研究表明,HLA-A33型为EV71易感基因型;洪军等人的研究表明,HLA-A33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遗传相关性(曹海霞等2007)。本研究通过构建HLA-A33表达载体,经重组载体的鉴定、载体的转化及转染、目的蛋白的原核表达及表达水平的检测,初步研究HLA-A33分子与EV71病毒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HLA-A33在相关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和免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本研究氛围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建立稳定表达HLA-A33分子的细胞系及其功能的相关研究。从GenBank查阅人类HLA-A33的基因序列,结合真核表达的特点,优化所得序列的密码子,并且添加必要的限制性酶切位点Nhe I、Xho I及Flag标签蛋白。通过四质粒慢病毒系统将目的基因片段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DNA上。构建的稳定细胞系通过puro筛选可稳定传代的细胞,通过IF,WB,PCR等方法鉴定细胞系。用EV71病毒感染所获得的稳定细胞系,尝试通过CoIP寻找HLA-A33与EV7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第二部分:HLA-A33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及检测。根据原核表达的特点重新优化密码子,选择pET28a作为表达载体,在序列两端添加Nco I和BamH I限制性酶切位点,通过T4连接酶将载体和序列连接,化学转化法转入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得到大量克隆并用PCR和测序鉴定目的基因的插入情况。将重组质粒重新转化入表达菌柱BL21(DE3),通过IPTG诱导表达,SDS-PAGE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成像来检测HLA-A33蛋白在原核细胞内表达情况。原核表达的蛋白添加了BirA酶底物肽和链亲和素标签Streptavidin,为后续构建HLA-A33分子的tetramer四聚体提供实验基础。本实验取得了如下成果:用常用的分子克隆技术成功构建了HLA-A33的原核表达载体,实现HLA-A33蛋白在原核细胞内的高效表达,并对表达蛋白进行了检测分析;利用慢病毒系统转染法获得了HLA-A33稳定细胞系并利用稳定细胞系初步进行EV71与HLA-A33相互作用蛋白的分析。实验的成果对于HLA-A33的后续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
王磊[6](2010)在《基于“谱—效”结合的金银花药效物质筛选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为常用清热解毒中药,是临床上公认的常用有效中药。采用传统和现代的分离、分析方法,结合具有高通量、微量等特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物质的评价方法DPPH和FRAP法评价了不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根据UPLC图谱与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谱-效”结合,直观分析其起抗氧化活性作用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抗氧化活性物质中主要含出峰时间为4.44,5.14min的两个峰时,物质组分表现为抗氧化活性强烈,并初步判断为异绿原酸化合物。研究金银花类药材UPLC化学指纹图谱,建立了不同产地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指纹图谱。系统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制定金银花类药材UPLC指纹图谱的影响。采用相似度作为指纹图谱的评判标准,标定特征峰,建立其对照指纹图谱,并以共有模式为参照,通过《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2004A版》,计算得到色谱指纹图谱模拟图谱及其相似度评价结果。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结果将20个样品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主要为金银花类药材,第二类主要为山银花类药材。以产于主产区的金银花药材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微量热仪,测定了在37℃条件下大肠杆菌正常条件下和金银花作用下的热谱图,并进行了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得到了一系列的热力学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金银花热谱图中第一指数生长期生长速率常数K1、第一指数生长期出峰时间T1和第二个指数生长期的最大放热功率P2在体现金银花生物热活性的整体差异上显得尤为重要。将三个参数和化学指纹图谱峰面积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金银花的生物热活性的强弱主要受指纹图谱中的3、8、9号峰影响。本研究为中药药效物质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即将常规化学、生物学、热化学或者药理学相结合进行“谱-效”关系研究以寻找药效、功效的活性物质及物质基础,以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李锋[7](2008)在《促肝细胞生长素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代表着各种慢性肝病的最终共同转归。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是肝纤维化过程中肝脏内合成大量胶原纤维的首要细胞,因此是抗纤维化治疗的靶细胞。增加药物对于HSC的靶向性可以增加药物的抗纤维化效果。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Arg-Gly-Asp,RGD)系列的环肽可以特异地识别位于活化HSC表面的Ⅵ型胶原受体,因此可以用来修饰作用于活化HSC的药物。立体稳定脂质体(sterically stabilized liposomes,SSL)由于表面被聚乙二醇修饰从而避免被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和清除,因此可以延长脂质体内包封药物的作用时间。促肝细胞生长素(promoting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pHGF)属于促肝细胞生长因子类物质(该类物质还包括重组的肝细胞生长因子),体内外实验发现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是由于半衰期短,并且可作用于其它细胞引起不利作用如促进肝肿瘤生长,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未表现出满意的抗纤维化治疗效果。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制备RGD环肽修饰的包封pHGF的SSL(RGD-SSL-pHGF),拟通过SSL的包封延长pHGF的作用时间,并通过RGD环肽的修饰增加pHGF对活化HSC的靶向性。通过体内外实验评价RGD-SSL-pHGF的抗纤维化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促肝细胞生长素和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星状细胞作用的比较;RGD环肽修饰的包封pHGF的立体稳定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检测;RGD-SSL-pHGF对活化肝星状细胞的作用;RGD-SSL-pHGF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第一部分促肝细胞生长素和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星状细胞作用的比较目的:比较国产的促肝细胞生长素(商品名威佳)和国外进口的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rh-HGF)对活化的HSC生长和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链酶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灌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从正常雄性SD大鼠(400~450g,14周龄)肝脏分离HSC,培养传代后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的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z-y1)-3,5 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法检测pHGF和rh-HGF对HSC生长的影响,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EndLabeling)法检测这两种生长因子对活化的HSC凋亡诱导的情况。结果:从正常大鼠肝脏分离HSC,平均每只大鼠分得的细胞数为2×107,细胞活力为96%。通过培养时形态的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α-SMA的表达,提示传代培养24小时的细胞为活化的HSC。pHGF和rh-HGF都能抑制HSC的生长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相同药物浓度时,rh-HGF的抑制作用强于pHGF;pHGF的IC50为165.67±7.09ng/ml,高于rh-HGF(132.00±4.20ng/ml)(P=0.02)。150ng/ml的pHGF和rh-HGF都诱导活化的HSC发生凋亡,HSC的凋亡率为分别为33.67%±1.34%和43.96%±2.79%(P=0.05)。结论:pHGF和rh-HGF都抑制了HSC的生长和促进活化HSC凋亡,rh-HGF的作用强于pHGF。第二部分RGD环肽修饰的包封pHGF的立体稳定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检测目的:制备包封pHGF的RGD环肽修饰的立体稳定脂质体(stericallystabilized lliposomes,SSL)(RGD-SSL-pHGF),评价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薄膜法结合膜挤压法制备包封pHGF的SSL,RGD环肽通过与位于脂质体表面的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DOPE-PEG-MAL)结合后修饰脂质体,从而制备RGD-SSL-pHGF,评价该脂质体的粒径、包封率和稳定性等重要指标。此外,制备包封钙黄绿素(calcein,CF)的无RGD环肽修饰的SSL(SSL-CF)和有RGD环肽修饰的SSL(RGD-SSL-CF),含有SSL-CF、RGD-SSL-CF和单纯CF溶液的培养液培养活化HSC24小时后,流式细胞仪检测HSC内荧光强度从而评价RGD环肽的靶向性。结果:制得的RGD-SSL-pHGF粒径为92.7nm,表面电位为—18.49mv;包封率为32.38%±0.09%,即每ml脂质体溶液约含有pHGF 5μg,RGD环肽10nmol;在4℃以下条件保存,该脂质体稳定;制备过程中磷脂损失6.58%。RGD-SSL-CF、SSL-CF和CF与HSC培养24小时后,RGD-SSL-CF组的HSC内荧光强度显着高于SSL-CF组和CF组(P<0.05)。结论:成功制备了粒径均一的RGD-SSL-CF,RGD修饰的SSL延长了所包封药物的作用时间并具有HSC靶向性。第三部分RGD-SSL-pHGF对活化肝星状细胞的作用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HSC比较RGD-SSL-pHGF、无RGD环肽修饰的包封pHGF的SSL(SSL-pHGF)、pHGF和不包封pHGF的RGD环肽修饰的SSL(RGD-SSL)对活化的HSC的作用。方法:照第二部分的方法制备RGD-SSL-pHGF、SSL-pHGF和RGD-SSL。MTT法比较三种脂质体和pHGF对HSC生长的抑制情况,TUNEL法比较对活化的HSC凋亡诱导情况,荧光定量RT-PCR比较对HSC内α-SMA、α1(Ⅰ)型前胶原(procollagenα1(Ⅰ))、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TI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的mRNA表达的抑制情况,Western blot比较对α-SMA和Ⅰ型胶原生成的抑制情况。结果:pHGF在150ng/ml浓度条件下,与大鼠HSC培养48小时后,促进HSC的凋亡并抑制HSC内α-SMA、TGF-β1、α1(Ⅰ)型前胶原、TIMP-1、TIMP-2和MMP-2的mRNA表达,同时抑制了α-SMA和Ⅰ型胶原的生成。与SSL-pHGF、pHGF和RGD-SSL相比,RGD-SSL-pHGF更显着地抑制HSC的生长,诱导更多活化HSC发生凋亡,同时更显着地抑制了HSC内相关检测基因的表达以及α-SMA和Ⅰ型胶原的生成。结论:RGD环肽的修饰和SSL的包封增强了pHGF对活化HSC的抗纤维化作用。第四部分RGD-SSL-pHGF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目的:评价RGD-SSL-pHGF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10周诱导大鼠出现肝纤维化。休息3周后,60只肝纤维化大鼠分成六组(n=10):RGD-SSL-pHGF组、SSL-pHGF组、pHGF组、RGD-SSL组、pHGF+RGD-SSL组和注射生理盐水的模型对照组。每隔一天注射一次相应的药物,共4周。比较每组的肝脏病理分期、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每克肝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α-SMA阳性细胞凋亡率和α1(Ⅰ)型前胶原、α1(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其他组相比,注射RGD-SSL-pHGF的大鼠肝纤维化明显缓解,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显着下降,每克肝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少。RGD-SSL-pHGF诱导更多的α-SMA阳性细胞发生凋亡,更明显抑制了α1(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RGD-SSL-pHGF通过诱导α-SMA阳性细胞凋亡、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和抑制Ⅰ型胶原的生成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逆转。
弓晓峰[8](2006)在《黑灵芝元素形态、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灵芝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rma)真菌灵芝(Glucidum)和紫芝(Gjaponicum)的总称,作为药物已有悠久历史。随着人们对灵芝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证实灵芝具有多种有效成分和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对人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心血管系统均有一定功效,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保肝解毒、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在医药临床、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国内外研究过的灵芝属真菌仅有赤芝(Glucidum)、紫芝(Gjaponicum)、树舌(Gapplanatum)、薄盖灵芝(Gcapense)、南方灵芝(Gaustrole)等5种,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赤芝。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对黑灵芝进行系统研究的公开报道。 黑灵芝被称为灵芝中的极品,对人体保健具有的药用疗效,远比其它种类的灵芝为高。黑灵芝主要对肾脏机能有益,增强免疫功能,安眠醒脑,长期食用可调节体内多种机能,从而提高机体的整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深入研究和开发黑灵芝资源,本文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方法和生物技术手段,对江西赣州产黑灵芝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整套灵芝活性成分与功能实验的系统研究方法,所得结果可为黑灵芝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奠定相关理论和应用基础。现将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1.采用现代元素分析方法研究了黑灵芝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溶出特性,比较了黑灵芝子实体及孢子粉、赤灵芝子实体及野生黑灵芝子实体中的元素含量,利用微波消解、ICP-MS同时测定了黑灵芝子实体和初步纯化多糖中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形态分布。结果表明,黑灵芝子实体及孢子粉中Cu、Mn、Fe、Zn等元素的含量均高于赤灵芝子实体;黑灵芝酸性多糖中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含量大多高于中性多糖;在江西黑灵芝及其多糖中含有痕量稀土元素Ce、Nd、Pr、Y。对黑灵芝样品元素测定的回收率在88.2%~110.6%。研究还发现,黑灵芝中微量元素在不同极性溶剂中具有不同的浸出率,绝大多数元素的溶出率随着溶剂极性增大而增大。初级形态分析参数计算结果表明,Cr、Co、Cd元素的浸出率最低,Zn、Fe、Cu和Mn的浸出率较高,Pb的浸出率最高,说明Pb比较容易溶出。大多数元素的头煎提取率T1>二煎提取率T2,但T2值仍
李兴[9](2005)在《肝癌的亚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虽只有短短的十年历史,但是它已从对组织和全细胞的分析深入到了对各种亚细胞结构的研究。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的提出是生命现象研究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弄清楚各种亚细胞结构的蛋白质组成、功能及其相互联系,才能最终阐释生命现象的本质。基于目前蛋白质组学分离技术的现状,亚细胞蛋白质组的分析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同时获得更多关于低丰度蛋白质的表达信息,以及蛋白质在亚细胞结构之间转移、相互作用的信息。 研究目的: 本课题以肝癌细胞为研究模型,使用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和技术方法,对比分析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以及表阿霉素干预前后肝癌细胞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为肿瘤发生机制和抗癌药物作用机理的解释提供亚细胞层面的信息。 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1.亚细胞组分的分离纯化:首先使用差速离心将细胞匀浆分离为 1000g沉淀(富含细胞核)、20000g 沉淀(富含线粒体)、100000g 沉淀、100000g 上清(细胞质蛋白)四个组分,然后用密度梯度离心从 1000g 沉淀中纯化出细胞核,从 20000 g 沉淀中纯化出线粒体。 2.双向电泳及图像分析: IPG(immobilized pH gradient)双向电泳分离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20000 g 沉淀、100000g 沉淀五个亚细胞组分的蛋白质,ImageMaster 2D(V2002.1)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筛选出肝癌细胞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的差异表达蛋白斑点(以正常肝细胞为对照),以及表阿霉素干预后肝癌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斑点(以表阿霉素干预前为对照)。 3.质谱和生物信息学鉴定蛋白质:候选差异表达蛋白斑点经胶内胰酶酶解,MALDI-TOF-MS 分析,得到肽质指纹图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ing, PMF),使用 Mascot 和 PeptIdent 二种方法在 Swiss-prot数据库中检索鉴定蛋白质,二者相互映证,提高鉴定准确性。 实验结果: 1、肝癌细胞样品经差速超离心分为细胞核、20000g 沉淀、100000g 沉淀、细胞质四个组分后,其双向电泳分别得到 260、464、340、397 个左右的蛋白质斑点,四个组分一共为 1461 个左右的蛋白斑点,远远高于肝癌全细胞匀浆样品的 870 个斑点。并发现,线粒体、细胞核蛋白质在全细胞电泳图谱中基本未得到显现。 2、在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的差异比较分析中,2-DE 确认的差异表达蛋白斑点为 117 个,成功鉴定了 58 个差异表达蛋白,它们分属于43 种蛋白(少数蛋白质对应凝胶上的多个蛋白斑点,代表了蛋白质的不同翻译后修饰状况)。
何巧红,徐建忠,林岳兴[10](2002)在《TGFβ1生物活性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肝病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TGFβ1生物活性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肝病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GFβ1生物活性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肝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细胞寡糖代谢工程Mucin型O-糖链扩增表达及质谱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重要性 |
1.1.1 糖蛋白糖链的功能 |
1.1.2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类型 |
1.1.3 Mucin型O-糖链 |
1.1.4 Mucin型O-糖链的结构及类型 |
1.1.5 Mucin型O-糖链的生物学意义 |
1.2 O-糖链与疾病 |
1.2.1 异常Mucin型O-糖链与肿瘤的相关性 |
1.2.2 异常糖基化与肝癌 |
1.3 O-糖链的研究进展 |
1.3.1 O-糖链的释放方法 |
1.3.2 O-糖链的分析技术 |
1.3.3 O-糖链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
1.3.4 O-糖链芯片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寡糖代谢工程Mucin型O-糖链的质谱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2 材料使用的前处理以及常用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化合物3(Ac3GalNAc-α-O-Bn)的合成 |
2.3.2 细胞的培养 |
2.3.3 Mucin型O-糖链的获得及分离纯化 |
2.3.4 样品的甲基化衍生 |
2.3.5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的分析条件 |
2.3.6 Bn-O-糖链唾液酸特异性衍生化方法 |
2.3.7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d0/d5-Bn-O-糖链相对定量的原理 |
2.4.2 d0/d5-Bn-O-糖链相对定量方法的评价 |
2.4.3 SMMC-7721细胞系分泌出的Mucin型O-糖链的二级数据分析 |
2.4.4 相对定量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的考察 |
2.4.5 相对定量方法准确性的验证 |
2.4.6 人正常肝细胞L02 与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Mucin型O-糖链的相对定量分析 |
2.4.7 人正常肝细胞L02 与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Mucin型唾液酸化O-糖链异构体的相对定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寡糖代谢工程Mucin型 Bn-O-糖链的生物合成及LC-MS/MS分析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的培养 |
3.3.2 不同细胞系Mucin型O-糖链的分离及纯化 |
3.3.3 样品的甲基化衍生 |
3.3.4 不同细胞系Mucin型O-糖链的ESI-MS、MS/MS分析条件 |
3.3.5 不同细胞系Mucin型O-糖链的在线LC-MS/MS分析条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SMMC-7721 细胞中Mucin型O-糖链的在线LC-MS/MS分析 |
3.4.2 L02 细胞中Mucin型O-糖链的在线LC-MS/MS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寡糖代谢工程扩增携带活性基团的Mucin型O-糖链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化合物4(ρ-ethynyl-Bn-O-Ac3GalNAc)的合成 |
4.3.2 化合物6(ρ-NH2-Bn-O-Ac3GalNAc)的合成 |
4.3.3 细胞的培养 |
4.3.4 Mucin型O-糖链的分离及纯化 |
4.3.5 ESI-MS分析 |
4.3.6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细胞活力的影响 |
4.4.2 细胞分泌的O-糖链的MS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Ⅰ 部分化合物的~1H-NMR,~13C-NMR图谱 |
附录Ⅱ 部分糖链的MS/MS图谱 |
(2)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与疾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电化学传感器 |
1.1.1 电化学传感器概述 |
1.1.2 无酶电化学传感器概述 |
1.2 纳米材料 |
1.2.1 石墨烯 |
1.2.1.1 石墨烯的性质及其衍生物 |
1.2.1.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2.1.3 石墨烯的改性和功能化 |
1.2.1.4 石墨烯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2.2 碳纳米管 |
1.2.2.1 碳纳米管的结构与性质 |
1.2.2.2 碳纳米管的改性和功能化 |
1.2.2.3 碳纳米管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2.3 金属纳米材料 |
1.2.3.1 金属纳米材料的性质 |
1.2.3.2 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 |
1.2.3.3 金属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 电化学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1.4 疾病标志物 |
1.4.1 疾病标志物的分类 |
1.4.2 电化学方法在疾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四苯基卟啉钴-二氧化锰-碳黑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的同时检测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 |
2.2.3 CoPP-MnO_2-CB/GCE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oPP-MnO_2-CB/GCE的表征 |
2.3.2 马来酸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2.3.3 MnO_2 合成时间和修饰浓度的影响 |
2.3.4 pH的影响 |
2.3.5 电化学反应机理的探讨 |
2.3.6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2.3.7 重复性和稳定性 |
2.3.8 干扰实验 |
2.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指示剂置换法的无酶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对唾液酸的检测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TCPP-GO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3.2.3 FPBA-DA/TCPP-GO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3.2.4 人血清和尿液样品的前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CPP-GO复合材料和FPBA-DA/TCPP-GO/GCE的表征 |
3.3.2 FPBA-DA/TCPP-GO/GCE的电化学行为 |
3.3.3 FPBA与 DA/TCPP-GO/GCE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4 pH值的影响 |
3.3.5 反应中TCPP-GO比例的影响 |
3.3.6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3.3.7 重复性和稳定性 |
3.3.8 干扰实验 |
3.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仿生识别原理的肌氨酸无酶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聚吡咯双金属纳米粒子(AuPt-PPy)的合成 |
4.2.3 Rf/AuPt-PPy/GR/GCE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Rf/AuPt-PPy/GR/GCE的表征 |
4.3.2 Rf/AuPt-PPy/GR/GCE的电化学行为 |
4.3.3 扫描速率对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4.3.4 pH的影响 |
4.3.5 其它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6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4.3.7 重复性和稳定性 |
4.3.8 选择性 |
4.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二硫化亚铁-碳纳米管-氨基苯硼酸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对唾液酸的检测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FeS_2-CNT-APBA的制备 |
5.2.3 FeS_2-CNT-APBA/GCE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FeS_2-CNT-APBA/GCE的表征 |
5.3.2 FeS_2-CNT-APBA/GCE检测SA的电化学原理 |
5.3.3 pH的影响 |
5.3.4 合成时间的影响 |
5.3.5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5.3.6 重复性和稳定性 |
5.3.7 选择性 |
5.3.8 实际样品的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肝癌潜在标志物循环microRNAs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miRNAs简述及其在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
1.1.1 miRNAs的生物起源与转录后调控机制 |
1.1.2 循环miRNA的稳定性 |
1.1.3 循环miRNAs与肝脏疾病 |
1.2 miRNAs传统检测技术 |
1.2.1 Northern Blot |
1.2.2 微阵列(Microarray)技术 |
1.2.3 实时荧光定量PCR简介 |
1.3 基于标记技术的miRNAs直接检测法 |
1.3.1 纳米材料标记法 |
1.3.2 荧光标记法 |
1.3.3 生物发光酶标记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和化学发光技术的miRNAs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理 |
2.3.2 特异性实验 |
2.3.3 最佳羧基化浓度实验 |
2.3.4 最佳探针修饰浓度实验 |
2.3.5 最佳杂交温度Ⅰ实验 |
2.3.6 最佳杂交时间Ⅰ实验 |
2.3.7 最佳杂交温度Ⅱ实验 |
2.3.8 最佳杂交时间Ⅱ实验 |
2.3.9 检测限实验 |
2.3.10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和化学发光技术的方法检测血清样本miR-21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miRNAs检测方法的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原理 |
3.3.2 最佳退火温度实验 |
3.3.3 最佳引物浓度实验 |
3.3.4 基于qRT-PCR检测血清样本miR-21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肝癌相关miRNAs相对表达水平的化学发光检测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原理 |
4.3.2 miR-122最佳杂交温度Ⅰ/Ⅱ实验 |
4.3.3 miR-221最佳杂交温度Ⅰ/Ⅱ实验 |
4.3.4 miR-16最佳杂交温度Ⅰ/Ⅱ实验 |
4.3.5 血清样本miRNAs相对表达水平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溪黄草黄酮对肝纤维化及急性肝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溪黄草总黄酮膜分离技术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溪黄草黄酮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
第一章 溪黄草黄酮抗胆总管结扎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溪黄草黄酮抗胆总管结扎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溪黄草黄酮抗胆总管结扎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章 溪黄草黄酮抗猪血清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溪黄草黄酮抗猪血清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溪黄草黄酮抗猪血清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三章 溪黄草黄酮抗CCl_4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溪黄草黄酮抗CCl_4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溪黄草黄酮抗CCl_4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溪黄草黄酮对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
第一章 溪黄草黄酮对CCl_4致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与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溪黄草黄酮对CCl_4致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溪黄草黄酮预防CCl_4致小鼠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章 溪黄草黄酮对卡介苗联合脂多糖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与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溪黄草黄酮对卡介苗联合脂多糖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溪黄草黄酮预防卡介苗联合脂多糖所致小鼠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三章 溪黄草黄酮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与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溪黄草黄酮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溪黄草黄酮预防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HLA-A33分子的体外表达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HLA 研究现状 |
1.1.1 HLA 简述 |
1.1.2 HLA 分类 |
1.1.3 HLA 分型技术 |
1.1.3.1 血清学分型技术 |
1.1.3.2 细胞学分型技术 |
1.1.3.3.D NA 分型技术 |
1.1.4 HLA 与疾病的关系 |
1.1.5 HLA 的功能 |
1.1.6 临床研究现状 |
1.2 HLA 与HBV 感染 |
1.3 HLA 与EV71 感染 |
1.4 慢病毒系统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及试剂 |
2.1.1 常用试剂及耗材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HLA-A3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1.1 优化HLA-A33 基因 |
2.2.1.2 设计鉴定引物 |
2.2.1.3 扩增目的基因片段HLA-A33 |
2.2.1.4 PCR 产物纯化 |
2.2.1.5 构建pET28a-A33 克隆 |
2.2.1.6 重组克隆pET28a-A33 的鉴定 |
2.2.1.7 目的基因片段HLA-A33 在原核细胞内表达 |
2.2.2 构建稳定表达HLA-A33 细胞系 |
2.2.2.1 HLA-A33 基因的优化 |
2.2.2.2 HLA-A33 基因的鉴定和PCR 扩增 |
2.2.2.3 HLA-A33 序列鉴定 |
2.2.2.4 构建稳定表达HLA-A33 基因的细胞系 |
2.2.3 HLA-A33 分子与EV71 相互作用的蛋白 |
2.2.3.1 易感细胞的鉴定 |
2.2.3.2 病毒的扩增及纯化 |
2.2.3.3 病毒滴度的测定(TCID50 法) |
2.2.3.4 EV71 病毒感染RD-A33 细胞 |
2.2.3.5 免疫共沉淀 |
2.2.3.6 蛋白质银染 |
2.2.3.7 质谱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原核表达HLA-A33 |
3.1.1 HLA-A33 基因片段扩增 |
3.1.2 构建pET28a-A33 表达载体 |
3.1.3 诱导表达HLA-A33 |
3.2 构建HLA-A33 稳定细胞系 |
3.2.1 PCR 扩增HLA-A33 基因 |
3.2.2 PCR 产物回收 |
3.2.3 连接产物转化 |
3.2.4 阳性克隆PCR 鉴定 |
3.2.5 质粒双酶切 |
3.2.6 连接反应 |
3.2.7 假病毒包装 |
3.2.8 RD 细胞puro 抗性浓度筛选 |
3.2.9 构建稳定细胞系 |
3.2.10 WB 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
3.2.11 IF 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
3.3 HLA-A33 与EV71 的相互作用 |
3.3.1 RD 细胞的易感性鉴定 |
3.3.2 纯化后的EV71 病毒滴度的测定 |
3.3.3 EV71 感染RD-A33 细胞 |
3.3.4 CoIP 凝胶银染 |
4. 讨论 |
4.1 HLA-A33 原核细胞的表达 |
4.2 HLA-A33 真核表达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件 |
(6)基于“谱—效”结合的金银花药效物质筛选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自由基与抗氧化剂概述 |
1.1.1 生物体内的自由基 |
1.1.2 自由基对机体的危害 |
1.1.3 抗氧化剂及其分类 |
1.2 金银花研究概况 |
1.2.1 本草考证 |
1.2.2 植物来源 |
1.2.3 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
1.2.4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 |
1.2.5 金银花的鉴定和分析方法研究 |
1.3 本研究立题依据与思路 |
第二章 金银花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筛选试验 |
2.1 常见的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
2.1.1 常见的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
2.1.2 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测定 |
2.1.3 抗氧化测定方法小结 |
2.2 金银花提取物及不同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1.1 材料和试剂 |
2.2.1.2 方法 |
2.2.1.2.1 样品处理 |
2.2.1.2.2 DPPH自由基的清除实验 |
2.2.1.2.3 FRAP法 |
2.2.1.2.4 总酚酸含量测定 |
2.2.1.2.5 UPLC测定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2.1 DPPH溶液吸光值与浓度关系 |
2.2.2.2 样品制备及测定结果 |
2.2.2.3 FRAP值和酚酸含量测定结果及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金银花药材化学指纹图谱的建立 |
3.1 金银花药材外观性状观察、显微结构观察及理化鉴定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材料及来源 |
3.4 试验方法 |
3.4.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4.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4.3 色谱条件比较与优化 |
3.4.4 方法学考察 |
3.5 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
3.5.1 金银花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 |
3.5.2 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 |
3.5.3 化学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 |
3.5.3.1 数据采集 |
3.5.3.2 结果 |
3.6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金银花"谱-效"关系研究 |
4.1 热分析方法与量热仪简介 |
4.2 生物热力学研究的方法学考察 |
4.2.1 仪器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方法学考察 |
4.3 不同产地金银花的生物热活性评价 |
4.3.1 试验材料 |
4.3.2 实验方法 |
4.3.3 不同产地金银花作用于大肠杆菌的生长代谢热谱曲线 |
4.3.4 不同产地金银花生物热活性与热动力学模型拟合 |
4.3.5 不同产地金银花作用于大肠杆菌的热力学参数 |
4.4 金银花生物热谱图与化学指纹图谱的相关性分析 |
4.4.1 生物热力学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4.4.2 UPLC指纹图谱与生物热活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
4.5 基于谱-效结合的筛选方法研究金银花药效物质思路的提出 |
4.5.1 中药药效物质筛选的现状与局限 |
4.5.2 基于"谱-效"结合的筛选方法研究金银花药效物质思路的提出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5.1.1 金银花抗氧化活性物质筛选研究小结 |
5.1.2 不同产地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指纹图谱特征研究小结 |
5.1.3 化学指纹图谱与生物热活性指标的"谱-效"结合小结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促肝细胞生长素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促肝细胞生长素和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星状细胞作用的比较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RGD环肽修饰的包封促肝细胞生长素的立体稳定脂质体(RGD-SSL-pHGF)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检测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RGD-SSL-pHGF对活化肝星状细胞的作用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RGD-SSL-pHGF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黑灵芝元素形态、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灵芝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灵芝的分类与分布 |
1.2.2 主要化学成分 |
1.2.2.1 三萜类 |
1.2.2.2 灵芝多糖 |
1.2.2.3 无机元素 |
1.2.2.4 其他化学成分 |
1.3 灵芝的生理活性研究 |
1.3.1 灵芝的药理功能 |
1.3.2 灵芝的临床应用研究 |
1.4 灵芝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
1.4.1 灵芝产品 |
1.4.2 灵芝的开发前景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和科学意义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之处和科学意义 |
第二章 黑灵芝中元素的形态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悬浮态和可溶态的分离与测定 |
2.2.3.2 无机态和有机态的分离与测定 |
2.2.3.3 有效成分的提取(灵芝酸性多糖、中性多糖) |
2.2.3.4 不同极性溶剂的浸出方法 |
2.2.3.5 微波消解方法 |
2.2.3.6 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黑灵芝中元素的形态分析 |
2.3.1.1 方法学评价 |
2.3.1.2 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
2.3.1.3 黑灵芝元素总量的测定 |
2.3.1.4 不同品种灵芝中元素的含量 |
2.3.1.5 不同极性溶剂中微量元素的浸出率 |
2.3.1.6 水提液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分析结果 |
2.3.1.7 各种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分析参数 |
2.3.1.8 黑灵芝多糖的提取及多糖中微量元素测定 |
2.3.2 黑灵芝中痕量稀土元素的形态分析 |
2.3.2.1 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
2.3.2.2 方法的准确度及标准样品分析 |
2.3.2.3 黑灵芝子实体及黑灵芝多糖中痕量稀土元素的含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灵芝三萜化合物的定量测定-分光光度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2.2.2 分析方法 |
3.2.2.3 供试样品的制备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测定波长的选择 |
3.3.2 酸体系的选择 |
3.3.3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
3.3.4 高氯酸用量的单因素试验验证 |
3.3.5 显色稳定性试验 |
3.3.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7 样品测定 |
3.3.8 加标回收率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黑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定性反应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提取液中黑灵芝三萜类的初步鉴定实验 |
4.3.2 室温浸泡提取黑灵芝总三萜 |
4.3.2.1 泡浸时间、固液比及提取次数与浸出率的关系 |
4.3.2.2 不同溶剂室温浸泡浸出率比较 |
4.3.3 溶剂回流提取黑灵芝总三萜的工艺条件 |
4.3.3.1 不同溶剂热回流浸出率比较 |
4.3.3.2 实验设计 |
4.3.3.3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4.3.4 超声提取黑灵芝总三萜工艺优化 |
4.3.4.1 不同溶剂超声提取结果比较 |
4.3.4.2 均匀试验设计 |
4.3.4.3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
4.3.5 密闭式微波萃取黑灵芝中总三萜化合物的工艺优化 |
4.3.5.1 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5.2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5.3 固液比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5.4 萃取溶剂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5.5 溶剂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5.6 萃取级数对浸出率的影响 |
4.3.5.7 微波萃取条件的正交试验分析 |
4.3.6 超临界CO_2萃取法用于黑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
4.3.6.1 提取液分析 |
4.3.6.2 萃取压力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6.3 萃取温度与萃取率的关系 |
4.3.6.4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6.5 改性剂(夹带剂) |
4.3.6.6 黑灵芝与赤灵芝超临界萃取结果比较 |
4.3.6.7 均匀实验设计与均匀设计结果和数据处理 |
4.3.7 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
4.3.7.1 溶剂回流法与超声提取法的比较 |
4.3.7.2 室温振荡法与微波萃取法的比较 |
4.3.7.3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黑灵芝中麦角甾醇的分离提取、分析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2 药材与试剂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麦角甾醇标准溶液的制备 |
5.2.3.2 分析方法 |
5.2.3.3 供试样品的制备方法 |
5.2.3.4 TLC法 |
5.2.3.5 HPLC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麦角甾醇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的建立 |
5.3.1.1 测定波长的选择 |
5.3.1.2 稳定性试验 |
5.3.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3.1.4 精密度实验 |
5.3.1.5 不同方法提取结果比较 |
5.3.1.6 酸浓度对麦角甾醇提取含量的影响 |
5.3.1.7 萃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 |
5.3.1.8 加标样品回收率测定 |
5.3.2 麦角甾醇提取工艺的优化 |
5.3.3 黑灵芝中麦角甾醇的TLC分析 |
5.3.4 黑灵芝中麦角甾醇的HPLC分析 |
5.3.4.1 流动相的选择 |
5.3.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3.4.3 精密度实验 |
5.3.4.4 加标样品回收率测定 |
5.3.4.5 黑灵芝中麦角甾醇的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黑灵芝子实体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1.1 材料与试剂 |
6.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2 实验方法 |
6.2.2.1 黑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
6.2.2.2 薄层层析法 |
6.2.2.3 液相色谱 |
6.2.2.4 紫外扫描 |
6.2.2.5 红外光谱检测 |
6.2.2.6 核磁共振分析 |
6.2.2.7 质谱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TLC分离条件的选择 |
6.3.1.1 吸附剂的选择 |
6.3.1.2 展开剂的选择 |
6.3.1.3 显色剂的选择 |
6.3.2 硅胶柱柱层析分离纯化操作条件的选择 |
6.3.2.1 层析柱的选择 |
6.3.2.2 吸附剂的选择 |
6.3.2.3 洗脱剂的选择 |
6.3.3 分离纯化 |
6.3.3.1 硅胶柱柱层析分离纯化 |
6.3.3.2 凝胶柱纯化及淋洗曲线 |
6.3.4 结构鉴定 |
6.3.4.1 灵赤酸B甲酯(Methyl ganolucidate B) |
6.3.4.2 赤芝酸A(Lucidenic acid A) |
6.3.4.3 麦角甾醇(Ergosterol) |
6.3.4.4 化合物Ⅲ的LC-MS质谱图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黑灵芝提取物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
7.2.1 材料与试剂 |
7.2.2 主要仪器 |
7.2.3 实验方法 |
7.2.3.1 抑菌实验样品的制备 |
7.2.3.2 菌悬液及抑菌滤纸片的制备 |
7.2.3.3 抑菌测定方法 |
7.2.3.4 抗氧化实验样品的制备 |
7.2.3.5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灵芝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抑菌作用 |
7.3.2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7.3.3 抗氧化实验样品的浸出率比较 |
7.3.4 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
7.3.5 灵芝提取物抑制O_2~-·自由基的作用 |
7.3.6 与BHT和抗坏血酸的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论文及科研情况 |
(9)肝癌的亚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亚细胞器的分离纯化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亚细胞组分的双向电泳分析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蛋白质的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对近年来已有研究结果的回顾 |
对本研究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TGFβ1生物活性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肝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2 方法 |
3 检测对象 |
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和讨论 |
1 甲结晶溶解剂的选择 |
2 最适靶细胞浓度与作用时间的选择 |
3 Mv1Lu细胞对TGFβ1的反应性 |
4 酸化处理对TGFβ1活性的影响 |
5 敏感性、重复性、可靠性 |
6 临床检测 |
四、TGFβ1生物活性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肝病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细胞寡糖代谢工程Mucin型O-糖链扩增表达及质谱定性定量分析研究[D]. 南丽婧. 西北大学, 2019(07)
- [2]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与疾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D]. 刘泰霖.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3]肝癌潜在标志物循环microRNAs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D]. 周冰聪. 东南大学, 2015(08)
- [4]溪黄草黄酮对肝纤维化及急性肝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 刘旭. 南方医科大学, 2014(11)
- [5]HLA-A33分子的体外表达及鉴定[D]. 王健.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6]基于“谱—效”结合的金银花药效物质筛选的初步研究[D]. 王磊.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3)
- [7]促肝细胞生长素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D]. 李锋. 复旦大学, 2008(02)
- [8]黑灵芝元素形态、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D]. 弓晓峰. 南昌大学, 2006(11)
- [9]肝癌的亚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李兴. 重庆医科大学, 2005(05)
- [10]TGFβ1生物活性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肝病中的应用[J]. 何巧红,徐建忠,林岳兴.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