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一、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王雪柯,赵容容,唐大海,尹宏,裴森奇[1](2022)在《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超压体系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以下简称致密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超压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对其天然气聚集具有重要影响与控制作用。为了深化川西前陆盆地中生界致密气聚集规律认识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利用该区气藏压力、钻井液密度资料,以及前人开展的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成果与含烃盐水包裹体PVT模拟气藏古压力恢复成果,结合须家河组不同含气区的埋藏史与构造运动,研究了该区地层流体压力特征、形成机制与演化及其与天然气大规模聚集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于晚三叠世—侏罗纪形成了欠压实作用超压体系,并在烃源岩成熟度为0.75%时消失或维持弱超压;(2)晚侏罗世—白垩纪的生烃作用形成了须家河组的古超压体系,其中古超压体系在坳陷带形成于中晚侏罗世,在隆起带及其邻区形成于白垩纪;(3)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的差异构造运动对须家河组超压体系演化影响十分明显,坳陷带—斜坡带在古近纪超压体系得以维持并略有增强,而隆起带与断裂活动强烈区的超压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4)现今超压体系是生烃与构造挤压联合形成的古超压体系经历强烈构造改造后的残余压力体系;(5)超压体系的持续发育促进了川中地区大面积低丰度天然气区的形成,确保了坳陷带的中北部致密气的大面积封存。结论认为,不仅前陆盆地隆起带及其邻区、坳陷带的川合—绵阳—黎雅以及冲断带—坳陷带为须家河组致密气发育区,而且须家河组超压体系之上的侏罗系—白垩系都具有致密气勘探的良好前景,上述领域均是未来致密气大气田的重要勘探方向。

李伟,陈竹新,黄平辉,于志超,闵磊,鲁雪松[2](2021)在《中国中西部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形成机制与大气田关系》文中指出基于实测地层压力、重点探井钻井液密度、测井计算压力等资料的研究,结合天然气地质条件分析,探讨不同前陆盆地地层流体超压体系特征与形成机制以及超压体系与大规模天然气聚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前陆盆地地层超压形成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库车前陆盆地主要是塑性盐膏层超压封闭与深层—超深层的生烃增压,准南前陆盆地主要是生烃增压与欠压实封闭,川西前陆盆地主要是生烃增压与古流体超压封存;(2)前陆盆地存在多类型超压与多层位超压叠置发育、封闭性前陆冲断构造带发育强超压—极强超压、前陆隆起区深层发育强超压—极强超压等3个方面的共性特征;(3)存在塑性盐膏层超压、生烃增压形成的超压、喜马拉雅期隆升剥蚀后的封存超压、欠压实超压等4种对大气田起重要控制作用的区域性超压封盖与封存机制;(4)区域性超压是大气田形成的重要保障,超压体系中充足的气源、大规模储集体与圈闭发育是大气田形成的基本条件,超压体系有利于深层—超深层大气田的形成。图8参48

梁霄[3](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指出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刘伟[4](2019)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文中提出前陆盆地异常高压形成机制较为复杂,除一般型沉积盆地常发育的沉积型超压和可能的传递型超压外,还发育有构造挤压型超压。本文综合考虑沉积型超压、传递型超压和构造挤压型超压,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地层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演化特征的总结,研究成果对前陆盆地油气勘探有间接指导作用。本文首先以现今实测压力数据以及编制的泥岩压实曲线为基础,对研究区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编制的泥岩压实曲线、构造演化历史以及超压识别图版的分析,明确了研究区下组合储层超压的形成机制。然后以数值模拟软件为基础,结合相关计算方法,对构造挤压作用和沉积作用这两种机制形成的超压量和演化特征进行了总结。超压传递则主要是利用数值模拟的结果、实测地层压力以及地质演化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来获得。最后利用上述几种超压形成机制得到的增压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耦合,定量表征出研究区各超压机制的演化特征。研究区下组合侏罗系储层中超压强度整体上呈南弱北强分布。垂向上大部分背斜构造之间过剩压力与压力系数的大小差异很大,为不同的压力系统。储层超压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欠压实作用、构造挤压作用以及超压传递作用;超压传递增压的超压源来自于烃源岩地层中的生烃增压作用所产生的超压。第一排构造带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弱超压主要是由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形成的,超压传递作用基本没有产生弱超压;第二、三排构造带以及四棵树凹陷东部地区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是形成强超压的主要成因机制,分别占过剩压力的50%和30%,超压传递作用产生的超压量较小,大部分在10MPa左右,所占过剩压力的比例相差很大。整体上,新生代以来较大的沉积速率导致了研究区欠压实作用的出现,进而产生异常高压。新近系开始喜马拉雅运动使得北天山迅速隆升,发生了最为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了较高的构造挤压增压作用。塔西河组沉积末期到独山子组沉积早期,准南前陆冲断带开始形成圈闭,超压通过断裂等通道传递形成超压传递增压。新近系末期到第四纪时期,部分地区地层的抬升剥蚀作用使得超压逐渐降低,最终仅保存了微弱的超压且接近于常压,大部分地区的持续沉降使得超压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增加幅度相对较小。

许光[5](2019)在《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四川盆地从新元古代至新生代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对盆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为多种能源的共生富集提供有利条件。三叠纪是四川盆地构造体制发生转换的重要时期,构造环境从被动大陆边缘转换为前陆盆地,海相沉积环境转变为陆相沉积。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引起的沉积相变、构造改造和物源变化为油气、页岩气、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创造了良好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孕育了元坝气田、普光气田、农乐钾盐矿、广旺煤田、华蓥山煤田等大型矿(气)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富集油气、钾盐、锂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富集煤、油气、页岩气。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时期,四川盆地东北缘处于从向北倾斜的陆架-斜坡转向北侧隆起的海相前陆的障壁岛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相为潮坪-泻湖-盐湖相等,盐类、锂矿主要富集在潮上带盐溶角砾岩以及白云岩中,油气主要富集在礁滩和粒屑滩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等有利储层中。须家河组时期,研究区处于前陆盆地陆相沉积环境,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相,煤炭主要富集在三角洲沼泽相煤层中,油气储集在河流-三角洲相的砂岩中。三叠系天然气主要赋存于三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中:下生上储型含油气系统的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嘉陵江组缝隙型碳酸盐储层中,自生自储型的须家河组碎屑岩中和上生下储型的雷口坡组风化壳地层中。煤炭主要赋存于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陆相地层中。岩盐主要由固相岩盐和卤水型盐矿两种类型赋存于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中。古构造分析表明,古凹陷为成盐的有利区域,而古凸起周缘发育的礁滩相成为油气有利区。后期构造运动使得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发育滑脱层,为多种能源的共生提供条件。矿物学、岩石学和年代学等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绿豆岩是钾盐中钾元素的重要来源,其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252Ma岩浆岩。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油气主要来自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烃源岩。须家河组重矿物和电子探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根据盆地周缘造山带流体的体系组成及内部的有机流体特征角度系统,研究区油气和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受控于同一造山带流体。四川盆地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构造流体分为两期,早期为主要的成矿(藏)流体,均一温度较高,晚期流体与成矿(藏)无关,均一温度较低。盐水-油气流体运移时限为晚三叠世,与印支期-燕山早期的逆冲推覆造山作用相一致,造山带流体作为载体及源区参与盆地内多种能源的物质来源、运移和储集过程。

洪峰,姜林,卓勤功,鲁雪松,马行陟,郝加庆[6](2018)在《中国前陆盆地异常高压气藏类型》文中指出前陆盆地普遍存在异常压力,异常压力与油气藏密切相关,深化异常压力在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及高压气藏类型刻画是对流体封存箱理论的补充。通过国内外典型前陆盆地异常高压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藏关系的分析,重点剖析我国前陆盆地异常高压气藏,归纳出箱型、顶盖型和压力传递型3种异常高压气藏类型。指出箱型以构造稳定的源储叠置气藏为主,异常高压出现于生储盖层,主要由生烃增压和欠压实沉积形成;顶盖型以发育优质异常高压盖层气藏为主,储集层可以是常压或高压,异常高压主要由欠压实沉积、油气强充注和构造挤压引起;压力传递型以断裂活跃的次生气藏为主,异常高压由深部向浅部递减,主要是由于断裂导致泄压或保存条件变差及岩性变化引起的压力传导形成。上述不同异常高压气藏类型的提出对指导异常高压气藏的勘探、规避钻井事故有重要意义。

邓宾[7](2013)在《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文中研究表明盆-山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是21世纪大陆动力学研究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生代以来中国西部大陆构造的基本格局。四川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滨西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转换部位。它既是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又是地貌盆地,盆地与周缘造山带构成一个典型的复合盆-山结构体系。本论文运用构造地质学、低温热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以“结构-构造-油气分布”为主线,将盆-山结构、构造演化与周缘板块围限多动力背景结合起来,分析中-新生代四川盆地沉积充填、抬升剥蚀与周缘造山带构造演化、扩展变形等关系,建立四川盆地多盆-山体系结构-构造格架,探讨不同盆-山结构与盆内浅部地表过程(如:构造变形、隆升剥露、沉积充填、流体活动等)差异性,揭示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关系。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基于四川盆地及周缘造山带不同地质结构、构造和热隆升-沉降过程等,将其分为板缘(龙门山、米仓山和大巴山)突变型盆-山结构和板内(齐岳山、大娄山和大凉山)渐变型盆-山结构两类。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具有显着深部结构差异性,浅部构造形成典型的冲断带(山)和前陆盆地(盆)二元结构;结构-构造上具明显的倾向上分带、走向上分段及垂向上分层性,构造演化上具倾向上前展性(和/或走向上扩展性)、造山带隆升剥蚀和盆内坳陷沉降-沉积具典型耦合特征;现今山-盆地貌反差大、地形坡度陡、盆-山边界明晰。板缘突变型盆-山耦合关系主要受控于差异性深部结构及其造山带的形成演化过程。如:龙门山-川西前陆突变型盆-山结构带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沉积中心沿走向迁移与砾岩展布特征、不整合界面走向迁移等具有明显的等时性和一致性,揭示出盆-山结构带倾向上前展式扩展和走向上分段式递进性(或序次性)的三维盆山耦合空间演化趋势。板内渐变型盆-山结构具相似的深部结构特征和挤压-坳陷结构的浅部构造特征,不发育冲断推覆和前陆盆地;结构和构造上分带性、分段性不明显,不存在典型而明显的边界控制断裂(系),具有相似弥散式挤压褶皱变形特征,盆缘造山带隆升剥蚀和盆内坳陷沉降-沉积不具耦合特征;现今山-盆地貌反差小、盆-山边界不清、盆-山为渐变过渡关系。板内渐变型盆-山结构主要受控于(盆缘或盆外)邻区构造扩展变形过程和盆内沉积盖层多层次滑脱变形过程。如:大娄山渐变型盆山结构带不具明显的东、西分段和倾向分带性特征,多期叠加构造特征揭示受雪峰陆内造山系统控制。(2)长波长、低起伏度渐变型盆-山地貌地区构造变形与浅表等温面挠曲具多种端元模型,基于单一结构上多系统低温热年代学特征揭示隆升剥露过程和褶皱变形相关事件。大凉山渐变型盆-山结构带单一背斜结构上(或典型花岗岩体)锆石和磷灰石(U-Th)/He年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重建结构深度关系图(或海拔高程)关系研究表明,川西南地区主体构造格架变形事件发生于古新世末期-始新世早期(40Ma),随后区域发生持续的抬升剥蚀作用。四川盆地东南缘及南缘地区10Ma以前经历长时间的缓慢抬升冷却过程,速率大致为0.15mm/yr,随后发生加速抬升冷却事件,其剥露速率为0.3-0.8mm/yr。现今大凉山地区地表抬升剥蚀量约为3-5km,四川盆地西南地区地表抬升剥蚀量约为1-2km。它们共同揭示出晚新生代青藏高原沿鲜水河-小江断裂系走滑边界的东向扩展变形作用最终决定着大凉山渐变型盆-山结构区的快速隆升剥露过程。(3)利用钻井和地表样品低温热年代学手段(AFT、(U-Th)/He)和数字热模型等手段,揭示四川盆地区域晚中、新生代阶段性构造抬升剥露过程及刚性基底结构与盆-山结构对其抬升剥蚀过程的复合-联合控制作用。盆地区域(尤其是盆内华蓥山和川西前陆地区)的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研究揭示,四川盆地区域具有阶段性沉降-隆升剥露过程,即早期沉积后沉降埋深阶段(80Ma以前)、中期缓慢抬升冷却(8020Ma)和晚期快速抬升剥露阶段(20Ma-现今)。盆地中心及西北部地区(华蓥山断裂带北西)具显着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环带中心,体现出盆地中心(原地隆起区)及盆地西北地区(川北突变型盆-山结构区)较低的抬升剥蚀作用,它与区域空间上较弱的构造变形作用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AFT热模型及连续井剖面镜质体特征揭示盆地晚中-新生代地表抬升剥蚀总厚度普遍大于2000-3000m,新近纪快速抬升剥蚀幅度普遍大于1000m。晚中-新生代隆升剥蚀总幅度体现出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区最低、盆地腹地次之、板内渐变型盆-山结构区最大的特征。同时,盆地空间上由北东向南西具AFT年龄逐渐变小、径迹长度逐渐增大、新生代平均剥露速率逐渐增大的趋势。它们共同揭示盆地基底结构与盆缘造山带对盆地抬升剥蚀过程的复合-联合控制作用。(4)根据四川盆地与环盆造山带的不同盆-山结构、构造变形及其建造定型过程等主要控制因素,将四川盆地复合盆-山体系划分为五大盆-山结构分区:Ⅰ区-川北突变型盆山结构区(秦岭构造控制域)、Ⅱ区-川西突变型盆山结构区(青藏构造控制域)、Ⅲ区-川东渐变盆山结构区(雪峰构造控制域)、Ⅳ区-川西南渐变型盆山结构区(雪峰-青藏-基底构造联合控制域)和Ⅴ区-川中原地隆起-盆地区(基底构造控制域)。受不同构造变形域控制,环四川盆地各盆-山结构区构造格架定型期总体体现出北西、北和北东边界早、东边界较晚、西南边界最晚(川北突变型盆-山结构区→川东渐变型盆-山结构区→川西南渐变型盆-山结构区)。四川盆地浅部地貌和结构-构造变形及其演化特征等主要受控于盆缘不同盆-山结构与盆地基底结构的联合-复合控制作用。(5)基于不同盆-山结构变形作用、差异抬升剥蚀过程等与流体活动特性研究,揭示四川盆地盆-山结构通过褶皱冲断变形和稳态抬升剥蚀作用的复合-联合作用过程控制着流体活动特性及其保存条件,从而控制和制约着盆地现今油气分布。不同构造变形、抬升剥蚀作用等特征的盆山结构区(古)流体活动特征研究表明,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带体现出强冲断作用与浅部流体垂向跨层和深部流体侧向运移活动的特性;渐变型盆-山结构带具与多层次滑脱褶皱变形相关的贯通裂缝系统渗流生长形成与流体垂向跨层运移特征。强构造变形区域,受控于盆缘造山带向盆地的扩展变形过程,以褶皱冲断构造变形为主控制和影响流体活动特性;受盆地刚性基底结构控制的盆内弱构造变形带以稳态抬升剥蚀作用为主控制和影响流体活动特性。由于地表浅部Brown-Hoek应力模式和/或构造变形作用影响,强、弱隆升剥蚀作用过程对区内流体和油气具有明显不同的能量场和再运聚影响。强隆升剥蚀作用过程中,不同岩石破裂行为特征的非连续性结构叠加改造,导致大规模流体幕式跨层流动和降温-降压的流体沸腾作用,油气保存条件破坏。弱隆升剥蚀作用过程中(贯通)裂缝系统的发育对流体活动性、连通性和油气调整聚集成藏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次生油气藏普遍体现出与裂缝系统具有较高的关联性。盆-山结构主要通过构造变形强度、地表抬升剥蚀作用和陆相地层展布因素控制和影响盆地现今区域保存条件。四川盆地晚三叠世以来(残存)陆相碎屑岩较厚沉积地区(大于3000m)主要分布在盆地西北及北部突变型盆-山结构区,(残存)陆相沉积厚度与晚三叠世以来的不同时期沉积中心相叠置,受控于环盆地不同突变型盆-山结构带中-新生代差异构造变形活动,具有较低的构造变形作用强度和晚-中新生代抬升剥蚀总厚度。因此,四川盆地现今(残存)大中型油气藏(田)和天然气的大部分主要分布于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区(尤其是秦岭构造控制域)和川中原地隆起-盆地区(基底构造控制域)。

陈桂菊[8](2007)在《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油气储层控制因素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碎屑岩储层是川西前陆盆地重要的勘探领域和层系之一,由于川西前陆盆地产层埋深较深,成岩作用程度较强,受长期挤压作用影响,故其储层多为低孔低渗的致密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勘探难度很大,因此深入研究其储层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油气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储层评价等理论和方法技术,对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砂体成因类型及分布、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类型及演化、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在川西前陆盆地中通过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以及电子探针分析,在须二段发现石英溶蚀现象,首次在研究区论证了石英溶蚀现象存在的合理性,指出了石英直接溶蚀发生的地区位置,分析了导致石英溶蚀发生的碱性流体的来源以及酸、碱溶蚀现象发生的顺序,量化了碱性溶蚀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特征。2.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储层成岩相研究方法,即将成岩相研究与区域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盆地流体性质以及物源特征相结合,分析研究区主要单因素成岩相,再将各单因素成岩相进行有机叠加即可划分储层综合成岩相,建立成岩相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次研究将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储层划分为6种单因素成岩相和11种综合成岩相类型,提出影响须家河组储层的成岩相主要是绿泥石衬边、溶蚀和破裂成岩相、压实压溶、硅质胶结和碳酸盐胶结成岩相。3.构造、沉积-层序和成岩作用综合控制了研究区优质储层的发育,在不同构造单元储层主控因素又有所差别:冲断带储层主要受构造裂缝控制;前渊坳陷带储层受裂缝和成岩作用控制;前缘斜坡带储层为沉积-层序及成岩作用控制;前陆隆起带受沉积-层序因素控制;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斜坡带和隆起带。4.结合川西前陆盆地储层特征以及生产实际,制定储层评价与分类标准,对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碎屑岩储层进行评价与预测。指出层序Ⅱ低位域的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安岳-南充-潼南-磨溪一带;层序Ⅲ低位域的八角场-西充-潼南-磨溪一带。优质储层发育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成岩相类型主要为压实-绿泥石衬边-溶蚀-破裂成岩相。

张闻林[9](2007)在《川西地区侏罗系隐蔽性气藏成藏机制及其勘探目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针对川西地区侏罗系隐蔽气藏的地质特点,应用油气有机地球化学、油气成藏动力学、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对烃源岩的生烃能力、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疏导条件和油气聚集成藏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了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和气藏分布的基本规律。并结合大兴西地区进行了勘探目标研究。论文研究突出了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相互交叉融合的特色,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主要成果和认识:1.通过气源对比研究表明,侏罗系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来自须家河组须五段~须二段,并计算出白马庙构造天然气混合比例。2.在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川西地区侏罗系气藏各种类型的成藏模式。首次提出川西地区北部侏罗系存在异常高压封存箱成藏模式,并建立了北部地区侏罗系气藏异常高压封存箱成藏模式。3.通过流体势、压力、生烃强度与疏导条件等系统研究,指出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油气经过砂岩层和裂缝系统等疏导体系进行垂向和侧向运移。首次提出在侏罗系气藏成藏过程中,地层抬升卸压造成的吸附气膨胀,是各种成藏机制中晚期形成气藏的重要的补充气源。水溶脱气在喜山期侏罗系最后成藏时期也提供了一定量的气源。在成藏机理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川西地区侏罗系隐蔽气藏的抬升卸压、水溶脱气成藏的形成模式。4.根据野外露头、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首次在有利目标地区的大兴西~名山地区对侏罗系沙溪庙组进行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研究,经过地震地层学研究划分出地震相,进而转换为沉积微相。总结出储层在纵、横向的分布规律,并且初步预测了储层分布的有利区。5..综合自然伽玛反演、速度反演、孔隙度反演的“三步法”对大兴西~名山重点地区38条测线共计805.16km进行地震特殊处理,对储层分布进行了综合预测研究,明确了沙溪庙组储层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国际先进的Fraca裂缝预测软件对裂缝发育区进行预测分析,指出近期勘探的有利目标。

范毅,王君[10](2006)在《川西凹陷异常高压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有其特有的分布特征。通过对欠压实作用、生烃增压作用、粘土矿物脱水增压作用、构造挤压作用等几种可能的成因机制分析认为:喜山期构造挤压是形成并维持梓潼凹陷上三叠统异常高压现今格局的主控因素。川西前陆盆地沙溪庙组南北差异沉积作用使得上三叠统地层致密化程度北高南低,造成其成因机制在南北地区的差异性。

二、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超压体系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川西前陆盆地超压体系的形成与演化
    1.1 川西前陆盆地中生代古超压体系的形成
        1.1.1 欠压实作用形成原始超压体系
        1.1.2 生烃作用形成古超压体系
    1.2 川西前陆盆地新生代超压体系的改造与演化
        1.2.1 构造应力作用对古超压体系形成的贡献
        1.2.2 构造运动的差异性对超压体系演化的影响
2 超压体系发育特征与天然气富集关系
    2.1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超压发育特征
    2.2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超压与天然气富集关系
3 结论

(2)中国中西部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形成机制与大气田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前陆盆地超压特征与形成机制
    1.1 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个性特征与形成机制
        1.1.1 川西前陆盆地
        1.1.1. 1 超压体系基本特征
        1.1.1. 2 超压体系形成机制
        1.1.2 库车前陆盆地
        1.1.2. 1 超压体系基本特征
        1.1.2. 2 超压体系形成机制
        1.1.3 准南前陆盆地
        1.1.3. 1 超压体系基本特征
        1.1.3. 2 超压体系形成机制
    1.2 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共性特征
2 前陆盆地超压体系与大气田形成
    2.1 超压体系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基本条件
        2.1.1 烃源岩条件
        2.1.2 储集层条件
        2.1.3 封盖条件
    2.2 超压体系与天然气大规模聚集规律
    2.3 超压体系发育区大气田有利领域初步预测
3 结论

(3)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2.1.1 前寒武纪
        2.1.2 寒武纪-志留纪
        2.1.3 泥盆纪-石炭纪
        2.1.4 二叠纪
        2.1.5 三叠纪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3.3.2 断裂系统特征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关深层的界定
        1.2.2 前陆盆地异常高压形成机制、演化特征
        1.2.3 准噶尔盆地南缘异常高压形成机制、演化特征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
第二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构造背景
    2.3 地层岩性特征
    2.4 生、储、盖特征
        2.4.1 烃源岩
        2.4.2 储盖组合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3.1 压力的相关术语
        3.1.1 静水压力
        3.1.2 地层压力
        3.1.3 静岩压力
    3.2 准南下组合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
        3.2.1 渗透性地层内异常压力的平面分布
        3.2.2 渗透性地层内异常压力的纵向分布
    3.3 泥岩层内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
        3.3.1 平衡深度法预测地层压力
        3.3.2 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第四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
    4.1 准噶尔盆地南缘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
    4.2 不均衡压实作用
    4.3 构造挤压作用
    4.4 超压传递作用
第五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超压的演化特征
    5.1 沉积型超压的演化特征
        5.1.1 选取模拟参数
        5.1.2 模拟约束条件
        5.1.3 沉积型超压的演化历史
    5.2 构造挤压型超压的演化特征
        5.2.1 流体系统封闭系数的确定
        5.2.2 评价参数的取值
        5.2.3 构造挤压应力模拟
        5.2.4 构造挤压增压的演化特征
    5.3 超压传递作用形成超压的演化特征
    5.4 储层过剩压力演化特征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断裂特征
    2.4 古地理环境
    2.5 古气候环境
    2.6 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特征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试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 测试分析与处理方法
第4章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沉积响应
    4.1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4.2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4.3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
    4.4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4.5 沉积演化
第5章 构造体制转变中成矿物质来源变化
    5.1 碎屑组分特征
    5.2 砾岩沉积特征
    5.3 古水流方向
    5.4 重矿物变化特征
    5.5 绿豆岩
第6章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多种能源和矿产成矿特征
    6.1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天然气藏成藏特征
    6.2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煤系成藏特征与聚煤规律
    6.3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盐类矿产成矿规律
    6.4 沉积环境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制约
    6.5 油气、煤炭和卤水等成矿物质来源
    6.6 小结
第7章 构造体制转换对多种能源矿产制约
    7.1 构造环境转变控制矿产资源纵向分布
    7.2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用
    7.3 构造流体对多种能源矿产成矿控制
    7.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中国前陆盆地异常高压气藏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前陆盆地异常高压气藏压力分布特征
    1.1 国外典型前陆盆地异常高压分布特征
    1.2 中国前陆盆地异常高压分布特征
2 异常高压气藏类型
    2.1 箱型
    2.2 顶盖型
    2.3 压力传递型
3 结论

(7)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大陆动力学与盆-山耦合
        1.2.1.1 大陆动力学
        1.2.1.2 岩石圈深部过程与近地表构造过程耦合(即―盆-山‖耦合)
        1.2.2 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
        1.2.2.1 克拉通盆地结构与油气分布
        1.2.2.2 冲断带-前陆(后陆)盆地系统与油气分布
        1.2.2.3 叠合盆地与油气分布
        1.2.3 四川盆地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特征
    2.1 四川盆地现今构造格局与区域地质特征
        2.1.1 地貌-地质三分性
        2.1.2 区域沉积盖层演化
    2.2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分类
    2.3 四川盆地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
        2.3.1 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地盆-山结构
        2.3.1.1 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地盆-山结构构造特征
        2.3.1.2 晚三叠世盆-山结构建造特征
        2.3.2 米仓山-川北前陆盆地突变型盆-山结构
        2.3.3 大巴山-川东北前陆盆地突变型盆-山结构
        2.3.3.1 大巴山-川东北前陆突变型盆-山结构构造特征
        2.3.3.2 大巴山城口-房县断裂带右旋运动学特征
        2.3.3.3 大巴山-川东北前陆盆-山结构侏罗纪建造特征
    2.4 四川盆地板内渐变型盆-山结构
        2.4.1 齐岳山-川东高陡构造区渐变型盆-山结构
        2.4.2 大娄山-川南褶皱区渐变型盆-山结构
        2.4.2.1 大娄山-川南渐变型盆-山结构构造特征
        2.4.2.2 大娄山-川南渐变型盆-山结构建造特征
        2.4.3 大凉山-川西南低陡褶皱区渐变型盆-山结构特征
第3章 四川盆地晚中-新生代差异隆升剥露特征
    3.1 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区隆升剥露特征
        3.1.1 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山结构区低温热代学特征
        3.1.1.1 川西前陆盆地钻井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特征
        3.1.1.2 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山结构区低温热年代学对比特征
        3.1.2 米仓山-川北前陆盆-山结构区低温热代学特征
        3.1.2.1 区域低温热年代学对比特征
        3.1.2.2 盆-山结构带楔入构造冲断低温热年代学模型
        3.1.3 大巴山-川东北前陆盆-山结构区低温热代学特征
    3.2 板内渐变型盆-山结构区隆升剥露特征
        3.2.1 大凉山-川西南渐变型盆-山结构区(U-Th)/He 年代学特征
        3.2.1.1 样品采集及其方法
        3.2.1.2 锆石及磷灰石(U-Th)/He 年龄与解释
        3.2.1.3 川西南缘晚新生代走滑体制下隆升剥露过程
        3.2.2 大娄山-川南渐变型盆-山结构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特征
        3.2.3 齐岳山-川东渐变型盆-山结构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特征
    3.3 盆内差异性隆升剥露过程
        3.3.1 盆内华蓥山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特征
        3.3.1.1 磷灰石样品采集及其方法
        3.3.1.2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
        3.3.1.3 华蓥山地区热演化史
        3.3.2 盆地新生代差异性隆升剥露过程
        3.3.2.1 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径迹长度特征
        3.3.2.2 盆地新生代隆升剥露平均速率模式
        3.3.2.3 盆地新生代隆升剥露厚度恢复
第4章 新生代隆升作用与流体活动
    4.1 龙门山突变型盆-山结构区多期流体活动
        4.1.1 龙门山突变型盆-山结构区流体活动的分带与分层性
        4.1.2 龙门山突变型盆-山结构带流体垂向跨层与侧向迁移活动
        4.1.2.1 彭-灌推覆体中流体特征
        4.1.2.2 原地体系中流体特征
        4.1.2.3 流体运移模式
    4.2 大娄山渐变型盆-山结构区多期流体垂向跨层活动
        4.2.1 分形理论及方法
        4.2.2 桑木场多期脉体分形特征
        4.2.2.1 数据采集与分类
        4.2.2.2 脉体厚度特征
        4.2.2.3 脉体间距特征
        4.2.3 大娄山渐变型盆-山结构带流体活动特征
        4.2.3.1 桑木场地区脉体渗流模型生长机制
        4.2.3.2 林 1 井古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2.3.3 大娄山渐变型盆-山边界流体垂向跨层活动与油气成藏
    4.3 盆地新生代隆升作用与流体活动特征
        4.3.1 构造稳定区隆升作用过程与流体应力场变化
        4.3.2 若尔盖盆地强隆升作用多期流体垂向跨层活动
        4.3.2.1 若尔盖盆地强隆升过程的厘定
        4.3.2.2 若尔盖盆地强隆升过程古流体活动响应特征
        4.3.2.3 若尔盖盆地强隆升作用与流体活动耦合效应
        4.3.3 川西南资阳-威远地区新生代强隆升作用与圈闭调整成藏
        4.3.4 川东北前陆普光气田新生代弱隆升作用与圈闭调整成藏
        4.3.5 川西前陆新生代弱隆升作用与油气晚期成藏
        4.3.6 川中地区弱隆升作用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大面积成藏
第5章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
    5.1 环四川盆地盆-山结构分区
        5.1.1 突变型和渐变型盆-山结构对比
        5.1.2 四川盆地盆-山结构分区
    5.2 盆-山结构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5.2.1 盆-山结构对流体多期活动的作用
        5.2.2 盆-山结构对陆相地层分布的控制
        5.2.3 盆-山结构对隆升剥蚀作用的控制
        5.2.4 盆-山结构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油气储层控制因素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储层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第二章 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2.2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特征
    2.3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相邻地层特征
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特征
    3.1 层序及体系域边界特征
    3.2 川西前陆盆地沉积相类型及相模式
第四章 储层沉积学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2 储层砂体成因类型
    4.3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第五章 储层成岩作用分析
    5.1 成岩作用类型
    5.2 成岩相的平面展布
    5.3 成岩阶段划分
第六章 储层特征及评价
    6.1 储集空间类型
    6.2 储层特征
    6.3 储集空间演化模式
    6.4 储层评价
第七章 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7.1 构造对储层的控制
    7.2 层序对储层的控制
    7.3 沉积对储层的控制
    7.4 成岩对储层的控制
    7.5 储层控制因素综合分析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简介
    2.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3.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川西地区侏罗系隐蔽性气藏成藏机制及其勘探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状况
        1.1.1 隐蔽油气藏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
        1.1.2 成藏机制研究状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川西侏罗系地层特征
    2.3 川西侏罗系气藏研究现状
第3章 川西侏罗系气藏成藏机制
    3.1 川西侏罗系气藏气源分析
    3.2 侏罗系气藏成藏机制分析
第4章 典型气藏解剖及成藏条件分析
    4.1 典型气藏解剖
    4.2 川西侏罗系气藏成藏条件
    4.3 川西地区侏罗系气藏成藏模式
第5章 大兴西地区成藏条件评价
    5.1 沙溪庙组层序地层划分
    5.2 大兴西构造沙溪庙组气藏解剖
    5.3 沉积相分析
    5.4 层序地层分析
    5.5 地震地层学研究
    5.6 储层测井特征
第6章 目标评价
    6.1 储层预测的方法
    6.2 地震资料反演
    6.3 地震预测结果
    6.4 多参数油气检测及裂缝预测
    6.5 目标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四、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超压体系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J]. 李伟,王雪柯,赵容容,唐大海,尹宏,裴森奇. 天然气工业, 2022(01)
  • [2]中国中西部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形成机制与大气田关系[J]. 李伟,陈竹新,黄平辉,于志超,闵磊,鲁雪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03)
  • [3]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D]. 刘伟.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8)
  • [5]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D]. 许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中国前陆盆地异常高压气藏类型[J]. 洪峰,姜林,卓勤功,鲁雪松,马行陟,郝加庆.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03)
  • [7]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D]. 邓宾.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8]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油气储层控制因素及评价研究[D]. 陈桂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 [9]川西地区侏罗系隐蔽性气藏成藏机制及其勘探目标研究[D]. 张闻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2)
  • [10]川西凹陷异常高压特征及成因分析[J]. 范毅,王君. 西部探矿工程, 2006(08)

标签:;  ;  ;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