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107届国会新议员(续二)(论文文献综述)
汪建松[1](2017)在《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段近半个世纪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需要明确,本文所谈到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真正产生于现代社会20世纪80年代左右,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生存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新课题。所以,本论文也可以理解为: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视角来分析民国时期城市环境建设及发展的相关情况。之所以把研究对象放在城市,是因为这里呈现着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化,特别是北京、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极具民国烙印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文化。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事物,而是从诸多现象中找出规律及线索,跨越的领域从宏观的城市公共环境(包括行政区公共环境及商业区公共环境)到微观的居住环境(包括社区环境及私有环境)。整体研究将依循历史发展进程,剖析社会文化内涵,解读人文思想演变,关注城市环境变迁。在中国近代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中国人面对西方文明的逐步渗透,一直在思考如何取舍,因此,研究民国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发展,就是研究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历程。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社会城市环境发展经历着从"中体西用"到"中西融合"的博弈过程,他体现着外力及内力共同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加清晰把握民国时期城市环境建设及发展的复杂现象,为了更加准确展现当时"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的东、西方博弈,论文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研究角度,重点围绕着不同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和参与办法来进行研究。民国时期的主要社会群体,包括以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为代表的"立法者"及"决策者",以设计师群体为代表的"设计者",更有以社会生产群体和广大群众为代表的"参与人"及"评议人"。这些不同群体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经历者。由于提出"环境艺术设计"概念比较晚,但是追溯设计文脉还需回归到以往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之中,所以在文中谈到"环境艺术设计"时特别用引号标出,以免引起歧义。
栾慧敏[2](2017)在《美国基于“共同核心标准”的新一代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掀起了“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浪潮。2001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CLB)提出将对不能达到标准的学校实行严格的惩罚措施。美国各州为了免受处罚,纷纷降低州标准以使学生成绩“达标”。在此背景下,2010年,美国颁布了“共同核心标准”,要求“全美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在各年级的学习均接受相同的教育标准”,标志着美国开始采用和实施全国性统一的课程标准。目前,美国的42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采纳了这一标准。为适应各州和地区对与“共同核心标准”相一致的评价改革的需求,美国教育部通过“力争上游评价项目”资助两个评价联盟——“为大学与就业做准备评价联盟”(PARCC)和“更智能平衡评估联盟”(SBAC)——研制与“共同核心标准”相一致的评价体系,亦称为新一代评价体系。目前,PARCC联盟和SBAC联盟所研发的英语和数学评价体系已在美国的多个州与地区正式实施。2001年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如何借鉴他国经验建立科学的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体系引起关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强调建立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体系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背景下,研究美国基于“共同核心标准”的新一代评价体系,探讨美国如何开发、如何实施新一代评价体系,这对我国建立、实施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体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包括引言在内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研究内容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一章在阐释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应用政策阶段论和多源流理论进行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研究的适用性。第二章应用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源流、政治源流以及政策源流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启动新一代评价体系政策的动因。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美国如何研制新一代评价体系,包括“力争上游评价项目”的筹划与实施,以及新一代评价体系研制的主体、方法和主要程序;阐释了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的内容框架,包括评价的目标、评价的内容、评价体系的结构、评价的工具、评价结果的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PARCC评价体系与SBAC评价体系的异同。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新一代评价体系在美国各州的采纳情况。为了更清晰的描述州采纳新一代评价体系的状况,本章选取了马萨诸塞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为个案进行具体分析。第五章主要分析了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的实施状况,概述了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实地测验和正式实施的情况,详述了新一代评价体系的实施主体和实施方式,并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具体分析了新一代评价体系在州层面实施的状况。第六章以有关研究结论以及统计数据为依据考察了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实施的效果,可以发现新一代评价体系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同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第七章结合前文的研究总结了美国新一代评价体体系政策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政策给我国建立、实施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有益启示。
刘子义[3](2014)在《从“印支共”到“印支联邦” ——试析越南在印支地区的扩张政策》文中提出越南自从中国独立以来,即开始在印支地区进行扩张活动,逐步确立在该地区的霸权地位。从越南前黎朝开始,即开始南侵占婆,西侵南掌(老挝),至16、17世纪越南阮主时期开始“南进”运动,灭亡占婆,侵略真腊(柬埔寨),强占南圻,西向羁縻控制老挝镇宁等部,至19世纪30年代以兼并真腊设立“镇西城”为标志第一次霸权局面形成。19世纪中后期,法国殖民者东来,将越南变成殖民地,同时利用越南印支霸权成果,兼并柬埔寨、老挝,组成“法属印支联邦”。越南在联邦内仍处于优势主导地位,以越南人为辅助控制柬埔寨、老挝,而以这两国供养越南,形成三国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畸形格局。1930年印度支那共产党成立,以越南为主导领导印支三国革命。越南在共产主义革命历程中,主要以越南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以老、柬为辅助、从属地位,同时,在开展革命过程的初期,产生了合印支三国为一体的政策与实践,提出建立“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国联邦”。印支共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法越战争),开始广泛利用老、柬领土进行抗法斗争,在老、柬两国扶植亲越革命武装,并直接派出部队与老、柬革命武装协同作战,以老、柬两国为坚实后方,形成印支三国统一战场的局面。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越南试图利用会在法国撤离后构建“印支联邦”,但遭遇了全面失败,并且日内瓦协定导致老、柬两国革命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保留根据地的老挝党继续受控于越南,而丧失根据地的柬埔寨党却摆脱越南控制,获得了独立自主发展的机会。越南在抗美救国战争中,以“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名义,积极利用抗战全面渗透、控制老挝,并且尝试控制柬埔寨。1970年印支三国统一战场再度形成时,越南重构“印支联邦”思想再度抬头。1972年开始提出的“特殊关系”论,成为新时期“印支联邦”构想的代名词。1975年印支三国同年实现了各自革命的成功,越南地区霸权思想更加膨胀,与中国发生利益冲突,为了实现地区霸权,背中投苏,在苏联的配合支持下,控制了老挝,试图控制柬埔寨失败后发动柬越战争(1978-1989),建立、扶植韩桑林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政权,再一次实现了印支霸权。越南通过与老、柬两个“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以越老、越柬“特殊关系”为纽带,在1979年至1989年事实上构建了”印支国家联盟”,这个联盟有相关的政策、会议及联系机构,成为了一个准国际组织,初步实现了”印支联邦”,同时“侵柬控老”,严密管控老、柬两国,使其听命于越南。中国、东盟、美国等方面坚决反对越南印支霸权,越南仅有依靠苏联东欧集团支持,被迫北防中国,南陷柬埔寨泥潭,再一次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越感力不从心。1989年苏东剧变,越南从老挝、柬埔寨撤军,进行全面的战略收缩,越南最终放弃了构建“印支联邦”的理想,1991年越共“七大”正式放弃谋求“印支三国特殊关系”,“印支联邦”全面瓦解。本文以印支共成立以来越南党“印支联邦”构想为线索,以越南党对柬、老两党两国的控制为重点,梳理越南现当代在印支半岛逐步扩张乃至形成霸权局面的过程,勾勒出越南基本印支策略,说明越南在印支的扩张虽然不同时期口号与形式会有不同,但其谋求印支霸权地位,控制、支配老挝、柬埔寨的方针是一成不变的。在冷战结束后,越南仍在印支地区发挥主导作用,在今后时机成熟时有较大可能以新形式继续谋求印支霸权。希图本文为更好的认识、分析越南,理解越与印支国家关系作出贡献。
潘煜[4](2012)在《烟台近代报业研究(1894-1919)》文中认为山东近代报业的开端在烟台。1862年烟台正式开埠,成为山东省最早的通商口岸。从此外商和传教士蜂拥而入,伴随烟台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各具特色的报纸应运而生。烟台近代报业始于1894年第一份铅印报纸《芝罘快邮》(Chefoo Express)的创刊,这也是山东省境内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此后,在1894年至1919年的25年间,共有12种报纸在烟台创刊,其大致可分为三类,即以《芝罘快邮》、《烟台英文日报》、《芝罘日报》、《芝罘商报》等为代表的商业报,以《晨星报》为代表的教会报,及以《渤海日报》、《钟声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人士为宣传革命所创立的报刊。根据现阶段对史料的占有情况,本文以其中7份报纸为重点研究对象,分别为《烟台英文日报》、《芝罘日报》、《晨星报》、《渤海日报》、《钟声报》、《新芝罘报》、《爱国报》,通过对这7份报纸的创办背景、版面设计、栏目设置、人事、社址、出版发行、报纸内容等情况的考证与分析,描绘出近代烟台报业发展的详细情况。在研究中,与烟台早期报纸相关的火量珍贵的一手资料被发掘和整理,其中包括报纸的原件、影印件及历史档案资料,在烟台近代史上创刊的12份报纸有8份已寻找到原件或影印件,占报纸总数的近70%,这些珍贵史料的挖掘,对该课题的研究将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正是由于大量一手报纸史料的发掘,为针对报纸个案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首次以报纸原件为研究文本,对烟台早期报纸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和解读。同时,弥补、纠正了烟台仅有的一部地方报业史专着《烟台报业志》的诸多疏漏。
李晓兰[5](2011)在《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文中认为《晨钟报》,1916年8月创刊于北京,先后为进步党、宪法研究会机关报,以“商榷时政得失,宣究民群疾苦”为立言标旨,以批判的眼光、反抗权势的勇气和普遍关怀的情结,审视和关注国计民生,试图自觉扮演政局稳定建言人、经济问题监督者、国家利益维护者、民生疾苦查究者的角色。对于《晨钟报》的研究,学术界鲜有涉及。从稳定政局出发,《晨钟报》对政治家形象、政治之正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指出政治家应以道德为体,才智为用,以为民谋福利为己任;欲达政治之正轨,应以稳定为基础,调和为手段,平息党争,固本治标为当前之要务。“固本之案,则制定宪法是;治标之案,则整理财政是。”制宪过程中出现的议员能否兼任国务员之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关注的重点;《晨钟报》高调报道涉及财政总长陈锦涛在内的财政部贿赂案,在其中扮演了案情揭发者、推动者直至促使立案审查的角色,鞭挞政府官员涉嫌贿赂之丑闻,高扬正义之利剑。竭蹶不振的财政困境,开源节流乏术的现状,使北京政府不得不以经常性的对外借款勉强维系。《晨钟报》强调涉外借款乃饮鸩止渴之举,然基于中国的现状,又认为此乃不得以而为之,默认了借款事实的存在;并对政府的借款行为提出三点原则性建议:防止日本包办借款,以维护国家利权为前提,严格限制地方借债行为。对于关涉财政金融命脉的币制改革问题,在报道日人的中国币制观时,重点推出了张仲琅的《中国币制改革论》,抨击现有混乱币制,赞同在中国实行金本位。《晨钟报》是典型的国家利益至上论鼓吹者,倡言息内讧,御外侮,同心协力,扞卫主权,呼吁国民外交。在郑家屯交涉中,追踪报道中日双方为争取各自利益最大化展开的博弈,亦将民众维护国权的舆情及时刊登报端,通过舆论导向的力量,试图在政府处理外交事务中扮演监督与建言角色。主张参加一战是《晨钟报》的基本立场,以德美断交为转折点,从断交前后的迟疑审慎到统一步调、力主参战,报方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借参战之契机改变中国孤立的外交地位,走上自主外交道路的愿望。关注民生是《晨钟报》的办刊宗旨之一。大到1917年夏秋之交爆发的天津大水灾,在对官方、民间、灾区自身展开的耗时长久、工程浩大的灾后赈济如实报道的同时,也披露了赈济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小到常年生活在北京城乡、收入微薄、生活贫困的下层民众,亦给予较多的同情和关注。《晨钟报》还编排了颇能体现刊物主题的特色专栏——“警语”和“大鸣小鸣”。“警语”,以短小精悍、颇富寓意的文字诉求方式,以儒家的礼义廉耻为处世的基本准则,以西学作为救国之良策,青年作为挽救国家危亡的主力军,倡导通过思想层面上的道德重建、制度层面上向西方寻求良药双轨并行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大鸣小鸣”,以格言体的方式、短小精悍的篇幅、工整对仗的格式、幽默辛辣的语句,有针对性地发表对时人时局的牢骚话、个人点评,尤其集中于对政局、政治家、政治事件等的关注,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关怀情结、是非好恶观和济世关怀意识。作为进步党中汤化龙派及研究系的机关报,《晨钟报》较为忠实地执行了进步党、研究系的政治理念,对执掌政权的段祺瑞政府一度保持合作姿态。《晨钟报》也是进步党、研究系知识学人民主理念的宣传主阵地,主张渐进的共和,即赞成共和,反对帝制和君主立宪;倡导中心人物领导下实践共和,主张在中国实施贤人政治;以调和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为突破口,通过温和非暴力的渐进方式逐步向民主社会过渡。他们抨击对手,宣扬政见,对政府的诸多政治行为发表评论,进行商榷;他们渴望政局稳定,上下齐心,共建共和,但这些商榷、呼吁和监督,都只是在一个缺乏足够权威的政府有限度的、暂时容忍的范围之内进行,一旦触及到专制的武人政权的核心利益时,也就意味着这一局面的终结。只能说,《晨钟报》扮演了一个弱势监督者的角色。
刘永刚[6](2010)在《韩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秩序转型演进轨迹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在20世纪发生了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更体现在众多后进国家开始了一场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后进国家的人民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而且要同发达国家人民一样活得更有尊严。“民主”与“市场”这两个发达国家成功的“标签”被人们自然而然的认为是通往梦想彼岸的必由之路。然而,学习和模仿只在少数国家获得了成功,更多国家的人民发现在发达国家运转良好的民主与市场却在自己的国家“水土不服”,民主与市场不仅没有给自己带来稳定与发展,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混乱与衰退。人们在学习与模仿的过程中忽视了民主与市场发挥作用所必须的社会条件,忽视了民主与市场曾在发达国家经过了数十年、上百年的试错与完善,“一夜暴富”的心理使得人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急躁冒进,急剧的社会变革缺乏成熟制度的支撑。韩国是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成功实现社会转型的一个典型案例。在经历了战后十几年的动荡之后,以朴正熙为代表的威权政府走上历史舞台,威权政府迅速稳定了社会秩序并开创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时代。高速的经济增长蓄积了政治经济体系变革的动力,推动韩国最终完成了社会秩序转型。经济增长与社会秩序转型在韩国战后发展史中呈现出明显的互动关系,理解这种互动关系的演进历程将有助于找出韩国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真正动因以及政治经济体系转型的动力源泉。本文将以诺思、沃利斯以及温加斯特(2006;2007)提出的社会秩序变迁理论(RHH模型)作为本文的基本框架。根据模型,本文将韩国战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有限准入社会秩序、有限准入社会秩序向开放准入社会秩序转型以及开放准入社会秩序三个阶段,于此同时,描述和分析政治体系与经济体系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展现出的不同互动关系。政治体系与经济体系的互动演进是多个利益集团共同作用的结果,众多利益集团在多重博弈中形成的合力最终决定了社会秩序变迁的方向。在韩国社会秩序转型历程中,政府与财阀分别扮演了政治体系与经济体系的主角,二者的互动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韩国社会秩序变迁的速度与方向。因此,在RHH模型的基础之上,本文增加了针对韩国国家能力的探讨。国家能力与政体形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威权政府不是“强政府”的代名词,民主政府也并非必然是“弱政府”。一些国家在社会秩序转型过程中,忽视了国家能力与政体形式的区别,在改革政治经济体制的同时极大地削弱了国家能力,导致了转型的失败。本文将利用国家能力理论分析社会秩序转型过程中韩国政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对RHH模型的丰富与拓展。经济增长与民主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民主化的过程往往意味着政府权力集中程度的下降。经济增长与政府权力集中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本文提出了经济增长与政府权力集中度的倒“U”形变化假说,并通过韩国的发展历程加以验证。
段金生[7](2010)在《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文中指出边疆史地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时期,是近代中国边疆观和历史疆域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属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疏理、挖掘史料及探索新的视角,对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观、民族观、治边理念、边政机构设置、边政实践、边政得失及其特点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而全面的探讨。笔者以实证的方式并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方法,考察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主权观、边疆观及民族观等问题。认为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近代意义的边疆理论逐步形成,伴随着西方势力的逐步东渐,中国开始产生近代意义的国家主权观、边疆与民族认识等新观念。随着近代民族国家形态下国家主权观、边疆观、民族观的产生,中国传统的治边思想和治边方略,逐步被新的更合理的认识和相应的施政所取代。通过查阅大量原始资料及民国学者关于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的论述,笔者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治边理念进行考察,认为其治边理念主要包括三民主义的治边原则、宣示中国对边疆的主权、促进边疆地区的整体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这既是南京国民政府治边观念的体现,也是基于其边疆观与民族观及其相关的社会现实与政治形态而产生的。在中央及边疆地区,南京国民政府设置较系统的边政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具有近代西方政治机构的性质;中央层面的管理机构设置较多且相对完整;边疆各省边政机构的隶属体系不相一致,虽按近代的理念设置,但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并非是决策或者实施的机构,而多具有研究的性质;表现出中国的治边政治传统与近代西方政治理念共同作用于边疆治理理论及其实践的二元性特色;中央边政管理机构与地方边政管理机构的纵向联系较为薄弱,治边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及功效也不甚明显等。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地区既有帝国主义“次级势力”的存在,也有近代地方政治意识影响下兴起的具有较大自主性的边疆地方政治势力或地方军事实力派,导致边疆地区与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的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边政。论文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三个方面,详细讨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实践以及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的得失进行了分析,认为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受到中央政治权威、传统政治思想、国际政治形势、地缘政治关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边政的理念及其实践虽较前代有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与局限,并表现出过渡形态、边缘性、实用倾向突出等重要的特征。
谷峪[8](2006)在《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 ——兼谈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文中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的经济改革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跨越式发展意味着我们要同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的目标。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放在同等的重要位置。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理论与实践上,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我们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必须借鉴外国的经验包括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切有益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其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实践,充分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职业教育事业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可以说职业技术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对战后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执行的政策、取得的效果和经验教训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在日本社会转型期所发挥的作用、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对改革与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是很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的。 本论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教育整体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总结了日本在战后为了全面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形成了今天的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网,有学校、企业和社会几大类的职业技术教育。其职业技术教育结构,有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转业教育,水平有高有低,时间有长有短,灵活多样,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既适应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需求,又为不同年龄、性别、学历的人提供了多种升学、培训、转业和提高的机会。
罗同兵[9](2002)在《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文中研究指明为起中国佛教于衰颓,使能“应导现代人心正思”,民国太虚大师以“人生佛教”为旗帜,全面抉择佛教现代化改革道路。 教典抉择。偏重理性的学者批评中国佛教为似教,《起信论》、《楞严经》为伪撰。太虚则认为:考证当服务于信仰,应由信而行来验证知;《起信》为“登地菩萨”所作,台、贤乃依佛说,不违“圣言量”。中国佛教直依根本智、宗在离言不思议法界,不为“依因明比量智解为宗”所限,故不能泥于印度所传“主智”之空、有二宗而予否认。 教理抉择。太虚依缘起理判摄佛法,建立起人生佛教宗本“圆觉”的理论根据,故对依唯识理批判“真如缘起”者,巧为会合证成,并称“佛法是理性的宗教”。 教制抉择。太虚以“僧”为佛法理性的制度体现,欲改革因家族化而窳败的中国僧制,故反对以居士僧团或锡兰僧制取代中国传统僧团。其教制改革思想应时屡变,然皆以人生佛教为本。 净土抉择。鉴于近代净土信仰之偏狭消极,太虚以“唯识之净土”释往生之理;以“唯心净土”倡净化人间;因慈氏学理性、入世,普摄佛法,而归宗旨在实现人间净土的“弥勒净土”。 密教抉择。太虚融通显密,并对东密、藏密作理性化的抉择。 太虚本“人生佛教”以普应世间文化,成立学综内外、化洽中西的佛学体系。
王立艳[10](2002)在《民国西藏法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民族法制建设。民国时期治藏法律制度的建设对于巩固国家对西藏的主权作出了一定贡献。 本文对民国政府强化国家对西藏主权的宪政、治藏宗教管理法规、行政管理法规、教育管理法规及西藏地方政府的法律制度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在剖析了民国时期各类法制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民国治藏法律的特点、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客观评价,揭示出民国治藏法律的历史继承性和创新性,给予新中国西藏法制建设以启迪。 辛亥革命爆发后,民国肇始。民主共和国的创始人孙中山对资产阶级法制赋予了极大的期望,他希望能够通过法制的建设,达到“三民主义”的实现。他本着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提出了民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倡导“五族共和”,维护国家主权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重视根本法的制定,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民国法制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在法制建设上,由于民国短暂和政权动荡,始终没有制定出一部象清代《钦定理藩院则例》那样的民族法,但是民国法制又有不同于以往朝代法制的特点。同时西藏地方法制的传承性,使得西藏地方法律呈现出落后性,野蛮性和王法、教法、道德、戒律合一的特点。 在民国统治的38年间,历届中央政府都十分注意宪政建设,都十分注意边疆特别是西藏地区的政权建设,致力于实现在西藏行使完整的领土主权。民国时期的法制主要是围绕宪政运动而展开的,民国治藏法律也是围绕宪政运动的斗争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无论是中央政府在西藏的施政,还是排斥外国帝国主义对西藏的侵略;无论是对西藏内部矛盾的解决,还是与分裂势力的斗争,中央政府都表现出国家主权的立场。在38年的民国政权时期,西藏尽管与中央政府之间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执行着摇摆不定的骑墙政策,但它最终没有脱离中国而独立,民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对西藏的主权作出了贡献。 在政权建设上,中央政府能够采取各种怀柔手段,吸引西藏地方上层人士参与国家政权建设,逐步缓和了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的关系,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 民国统治西藏时间是短暂的,其法制建设的成果也是有局限性的,但是它能够始终坚持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立场,这对于民族法制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重新翻开历史画卷,探究其法制建设的成败得失,对当今的民族法制建设应该是不无现实的意义的。
二、美国107届国会新议员(续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107届国会新议员(续二)(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研究内容和范围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范围 |
3、既往研究及比较 |
3.1 城市宏观环境研究 |
3.2 人居微观环境研究 |
4、研究框架和方法 |
4.1 研究框架 |
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民国时期中国城市公共环境的决策与办法 |
1、新政格局下的社会观念及公共环境决策 |
1.1 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华盛顿环境建设比较 |
1.2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观念与环境改造 |
1.3 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立国文化与环境决策 |
2、新文化运动等新思潮对环境文化的影响 |
2.1 新文化运动与传统观念反思 |
2.2 环境建设中民主意识的体现 |
第3章 民国时期东、西方"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的交融 |
1、民国时期西方城市建筑环境的文化东渐(由外而内) |
1.1 "西方文化东渐"对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
1.2 民国时期中国受西方建设标准影响的环境变革 |
1.3 上海民国海派文化与城市环境艺术特征 |
2、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探索(由内而外) |
2.1 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实践者 |
2.2 民国本土职业教育发展及影响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2)美国基于“共同核心标准”的新一代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的推动 |
(二)美国“共同核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
(三)我国建立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体系的诉求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评价、学业评价、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 |
(二)体系、学业评价体系、新一代学业评价体系 |
(三)课程标准、共同核心州际标准 |
三、文献综述 |
(一)美国学业评价改革历程的梳理 |
(二)美国“全国教育进展评价”的相关研究 |
(三)美国基于州标准的学业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
(四)美国基于“共同核心标准”的新一代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目标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
一、公共政策过程相关理论 |
(一)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发展 |
(二)政策过程阶段论 |
(三)多源流分析框架 |
二、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在本研究中的价值 |
(一)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适用性 |
(二)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
第二章 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政策的启动 |
一、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政策启动过程中的问题源流 |
(一)美国对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的反思 |
(二)美国学生在国际学业评价中成绩落后 |
二、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政策启动过程中的政策源流 |
(一)推进新一代评价体系启动的政策共同体 |
(二)关于启动的可行方式的讨论 |
(三)可行方式的实践论证——美国“文凭项目”成功的经验 |
三、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政治源流 |
(一)奥巴马政府的政策引导 |
(二)奥巴马政府的财政投入 |
第三章 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的研制和内容分析 |
一、美国新一代评价方案的设计:“力争上游评价项目” |
(一)项目设计主体 |
(二)“力争上游评价项目”的总体方案 |
(三)“力争上游评价项目”的实施——项目招标 |
二、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的研制 |
(一)建立多方共同合作的研制组织 |
(二)采用“证据中心”和“通用设计”相结合的研制方法 |
(三)遵循标准化的研制程序 |
三、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内容的分析 |
(一)PARCC评价体系的框架性内容 |
(二)SBAC评价体系的框架性内容 |
(三)PARCC评价体系和SBAC评价体系比较 |
第四章 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的采纳 |
一、采纳的主体 |
二、采纳的范围 |
三、影响州是否采纳新一代评价体系的主要因素 |
四、PARCC评价体系的采纳状况——以马萨诸塞州为例 |
(一)背景——马萨诸塞州采纳“共同核心标准” |
(二)马萨诸塞州采纳PARCC评价体系的过程 |
五、SBAC评价体系的采纳状况——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 |
(一)背景——加利福尼亚州采纳“共同核心标准” |
(二)加利福尼亚州采纳SBAC评价体系的过程 |
第五章 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的实施 |
一、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实施的概况 |
(一)实地测试 |
(二)正式实施 |
二、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 |
(一)实施主体——以州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 |
(二)实施方式 |
三、加利福尼亚州实施新一代评价体系的实例分析 |
(一)加利福尼亚州实施SBAC评价体系的管理者 |
(二)加利福尼亚州SBAC评价体系的测验时间和测验形式 |
(三)2015 年和2016年加利福尼亚州实施SBAC评价体系的状况 |
第六章 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实施的效果与发展动向 |
一、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实施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依据 |
二、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实施的实际效果 |
(一)实施取得的成就 |
(二)实施存在的问题 |
三、影响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 |
(一)政策资源 |
(二)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度 |
(三)新一代评价体系自身存在缺陷 |
四、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实施的最新动向 |
(一)将“共同核心标准”测验与“州标准”测验相融合 |
(二)州针对“退出评价”运动制定相应政策 |
(三)州暂停使用测验结果进行问责 |
(四)两大评价联盟为州实施新一代评价提供多样化选择 |
(五)缩短新一代评价体系的测验时间 |
第七章 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政策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一、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政策的主要特征 |
(一)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 |
(二)建立“联邦政府——专业机构——州”共同合作的机制 |
(三)以“共同核心标准”为立足点构建评价体系 |
(四)构建多类评价相结合的“平衡性”评价体系 |
(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效配置评价资源 |
(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提升评价的效率与效果 |
(七)关注弱势群体,彰显评价的公平性 |
二、美国新一代评价体系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从“印支共”到“印支联邦” ——试析越南在印支地区的扩张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相关资料 |
三、 相关问题阐释 |
四、 文章框架 |
序言 |
第一章 “印度支那共产党”与“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国联邦” |
第一节 、印支共的建立及在老挝、柬埔寨的活动 |
第二节 、“印支联邦”概念的提出与印支共对老、柬民族解放运动的支配 |
第三节 、印支共老、柬工作会议与寮国、高棉伊沙拉运动的“越盟”化 |
第四节 、印支三国分别建党与“印支联邦”构想进入党纲 |
第五节 、印支三国人民联盟的成立和越南驻柬、驻老志愿军的进入 |
第二章 “印支联邦”构想与日内瓦会议 |
第一节 、寮国、高棉抗战政府参会问题 |
第二节 、印度支那“整体解决”与越南在柬老志愿军问题 |
第三节 、越南立场的放弃与日内瓦协议的达成 |
第三章 “国际主义义务”—1954-1972 越党在老挝、柬埔寨的扩张渗透 |
第一节 、1954-1970 年老挝国内格局与北越在老挝的活动 |
第二节 、1954-1970 年柬埔寨格局与柬党和越党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印支联邦”的再提出与越老柬抗美统一战线的形成 |
第四章 “特殊关系”与“特殊联盟”—1972 年后越党的“印支联邦”实践 |
第一节 、“特殊关系论”的提出与印支三国革命的同时完成 |
第二节 、1975 年印支革命胜利后的越老、越柬关系 |
第三节 、“特殊关系”和“印支联邦”的运行 |
第五章 黯然落幕——“印支联邦”的终结 |
第一节 、内外交困与改弦更张 |
第二节 、越南的全面收缩与“印支特殊关系”的终结 |
后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大事记(1930-1991)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烟台近代报业研究(1894-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课题创新 |
1.5 未来的研究空间 |
2 烟台近代报业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
2.1 外商云集开启烟台近代报业开端 |
2.2 传教士涌入创办烟台首份教会报刊 |
2.3 同盟会烟台分会掀起资产阶级革命人士办报高潮 |
3 《烟台英文日报》研究 |
3.1 创办背景 |
3.1.1 烟台英文报纸的历史沿革 |
3.1.2 出版《烟台英文日报》的仁德洋行 |
3.2 报纸概况 |
3.2.1 版面及栏目设置 |
3.2.2 出版发行及人事状况 |
3.3 报纸内容分析 |
3.3.1 新闻类内容 |
3.3.2 评论类内容 |
3.3.3 副刊类内容 |
3.3.4 广告 |
3.3.5 新加坡《海峡时报》中寻觅《芝罘晨报》 |
4 《芝罘日报》研究 |
4.1 创办背景 |
4.2 报纸概况 |
4.2.1 版面 |
4.2.2 栏目设置 |
4.2.3 人事 |
4.2.4 社址 |
4.2.5 出版发行 |
4.3 报纸内容分析 |
4.3.1 新闻类内容 |
4.3.2 广告 |
4.4 《芝罘商报》概况 |
5 《晨星报》研究 |
5.1 创办背景 |
5.1.1 烟台基督教传入与发展 |
5.1.2 烟台中华基督教奇山教会创办烟台第一份基督教刊物 |
5.2 报纸概况 |
5.2.1 版面及出版信息 |
5.2.2 栏目设置 |
5.2.3 人事 |
5.2.4 出版发行 |
5.3 报纸内容分析 |
5.3.1 新闻类内容 |
5.3.2 教会宣传内容 |
5.3.3 广告 |
6 《渤海日报》研究 |
6.1 创办背景 |
6.2 报纸概况 |
6.2.1 版面 |
6.2.2 栏目设置 |
6.2.3 人事 |
6.2.4 社址 |
6.2.5 出版发行 |
6.3 报纸内容分析 |
6.3.1 评论类内容 |
6.3.2 新闻类内容 |
6.3.3 副刊类内容 |
6.3.4 广告 |
7 《钟声报》研究 |
7.1 创办背景 |
7.2 报纸概况 |
7.2.1 版面 |
7.2.2 栏目设置 |
7.2.3 人事 |
7.2.4 社址 |
7.2.5 出版发行 |
7.3 报纸内容分析 |
7.3.1 新闻类内容 |
7.3.2 评论类内容 |
7.3.3 副刊类内容 |
7.3.4 广告 |
8 《新芝罘报》研究 |
8.1 创办背景 |
8.2 报纸概况 |
8.2.1 版面 |
8.2.2 栏目设置 |
8.2.3 人事 |
8.2.4 社址 |
8.2.5 出版发行 |
8.3 报纸内容分析 |
8.3.1 新闻类内容 |
8.3.2 评论类内容 |
8.3.3 其它内容 |
9 《爱国报》研究 |
9.1 创办背景 |
9.2 报纸概况 |
9.2.1 版面 |
9.2.2 栏目设置 |
9.2.3 人事 |
9.2.4 社址 |
9.3 报纸内容分析 |
9.3.1 新闻类内容 |
9.3.2 评论类内容 |
9.3.3 副刊类内容 |
9.3.4 广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写作缘起 |
二、学术意义 |
三、研究回顾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基本史料 |
七、写作思路 |
第一章 新生命诞孕之努力 |
第一节 《晨钟报》缘起 |
一、相对自由的新闻环境 |
二、办报经费来源 |
第二节 栏目设计与发行 |
一、栏目设计 |
二、发行 |
第三节 《晨钟报》主要撰稿人的构成与聚合途径 |
一、基本情况概述 |
二、李大钊时期《晨钟报》的主要撰稿人 |
三、回归主流的《晨钟报》主要撰稿人群体 |
第二章 政局稳定的建言人 |
第一节 《晨钟报》对政府形象的设想 |
一、政治家形象之设想 |
二、政治之正轨 |
第二节 议员能否兼任国务员 |
一、问题的出台 |
二、论辩之展开 |
三、民初之政治生态 |
第三节 财政部贿赂观审案 |
一、“财案”经过及其处理概况 |
二、舆论之角色 |
三、“财案”之反思 |
第三章 经济问题的监督者 |
第一节 应否借款 |
一、饮鸩止渴之举 |
二、不得以而为之 |
三、防止日本包办借款 |
四、应以维护国家利权为前提 |
五、严格限制地方借债行为 |
第二节 关于币制改革问题的讨论 |
一、币制改革的由来 |
二、日人之中国币制改革观 |
三、张仲琅与《中国币制改革论》 |
第四章 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观 |
第一节 对郑家屯事件的回应 |
一、事件回放 |
二、驳斥日报歪曲报道,披露事件真相 |
三、日方条件的提出与中方的据理力争 |
四、披露日方的升级侵略 |
五、中方外交总长的缺席对交涉进程的迟滞 |
六、交涉结果及评价 |
第二节 关于参战问题 |
一、迟疑审慎阶段 |
二、对德抗议后的舆论 |
三、力主参战阶段 |
第五章 对民生的关怀:以1917 年京畿水灾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水灾进行时 |
第二节 灾因 |
第三节 赈济 |
一、官方之赈济 |
二、民间义赈及西方国家助赈 |
第四节 余论 |
第六章 特色专栏研究 |
第一节 警世恒言:《晨钟报》特色专栏之“警语” |
一、栏目的基本情况 |
二、“警语”蕴含的主流思想 |
三、“警语”之特色 |
第二节 “大鸣小鸣”:《晨钟报》的读者畅言专栏 |
一、栏目的基本情况 |
二、栏目内容解读 |
三、栏目之特色 |
第七章 《晨钟报》的立场 |
第一节 身份的认同:《晨钟报》与进步党、研究系的关系 |
一、机关报身份的认同 |
二、政派“代言人” |
第二节 渐进的共和:《晨钟报》的理念 |
一、赞成共和,反对帝制和君主立宪 |
二、理想政治模式探讨 |
三、实践民主政治的道路——新旧势力调和论 |
第三节 舆论之力 |
一、舆论角色之定位 |
二、舆论之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项 |
致谢 |
(6)韩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秩序转型演进轨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回顾 |
1.2.2 社会转型的内涵 |
1.2.3 民主化、市场化与经济增长 |
1.2.4 关于韩国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框架与基本内容 |
1.4 论文主要创新 |
第2章 社会秩序转型中的政府与经济增长:一个分析框架 |
2.1 社会秩序变迁理论(RHH模型) |
2.2 国家能力、经济增长与社会秩序转型 |
2.3 经济增长与政府权力集中度的倒"U"形变化假说 |
第3章 日本殖民统治对韩国发展轨迹的影响(1910-1945) |
3.1 朝鲜王朝的衰亡 |
3.2 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 |
3.2.1 日本对朝鲜不同阶段的统治 |
3.2.2 日本殖民统治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过渡时期的韩国(1945-1960) |
4.1 脆弱的独裁统治 |
4.1.1 殖民时期官僚体系的保留 |
4.1.2 警察队伍的掌控与失控 |
4.1.3 政党的合作与斗争 |
4.1.4 美国的支持与抛弃 |
4.2 服务于独裁统治的经济策略 |
4.2.1 归属财产的处理 |
4.2.2 援助物资与资金的分配 |
4.2.3 优先获得银行贷款与进口贸易许可证制度 |
4.3 小结 |
第5章 威权政府与高速经济增长(1961-1979) |
5.1 威权政府的建立 |
5.1.1 军事政变 |
5.1.2 政治秩序的稳固 |
5.1.3 有限准入的经济秩序 |
5.2 高速的经济增长 |
5.2.1 政府引导经济增长的迫切性与可能性 |
5.2.2 高速经济增长下的社会变迁 |
5.3 威权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优势与局限 |
5.4 小结 |
第6章 1979-1980年经济危机与韩国政治转型(1980-1997) |
6.1 1979-1980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
6.1.1 严重的经济危机 |
6.1.2 统治联盟的分裂 |
6.1.3 广泛的社会动员 |
6.1.4 转型失败的影响 |
6.2 全斗焕政府的政策调整 |
6.2.1 政治经济改革的困境 |
6.2.2 失败的经济改革 |
6.2.3 国家能力的变化 |
6.3 1987年民主选举与韩国政治转型 |
6.3.1 服务于精英的法制——宪法的修改 |
6.3.2 政府成为永续组织 |
6.3.3 军队的退出 |
6.4 自由化措施的进一步推进 |
6.5 金泳三政府对政治经济体制的修补 |
6.5.1 激进的政治改革 |
6.5.2 冒进的经济改革 |
6.5.3 政治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
6.6 小结 |
第7章 亚洲金融危机与韩国经济转型(1997-2003) |
7.1 洲金融危机对韩国的冲击 |
7.1.1 金融危机前韩国的政治经济形势 |
7.1.2 韩国经济危机的政治经济分析 |
7.2 金大中政府的政治经济改革 |
7.2.1 改革的历史背景 |
7.2.2 危机中的机遇 |
7.2.3 具体的改革措施 |
7.3 韩国经济转型 |
7.3.1 重塑国家能力——从政府干预到政府管制 |
7.3.2 政商关系的改变 |
7.4 改革成功的原因 |
7.5 韩国经济的复兴 |
第8章 新世纪的新目标(2004-2010) |
8.1 保守派与改革派的权力交替 |
8.1.1 卢武铉的当选与改革 |
8.1.2 李明博的当选与政策转向 |
8.2 经济增长与民主的巩固 |
8.2.1 政治的竞争性 |
8.2.2 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
8.2.3 政治经济体制的制度化 |
8.2.4 危机的处理与成熟的制度 |
8.3 小结 |
第9章 社会秩序转型中的规律性认识 |
9.1 从有限准入到开放准入:一个总结 |
9.2 社会秩序转型过程中的规律性认识 |
9.2.1 政治体系与经济体系的相互依赖 |
9.2.2 国家能力对社会转型的制约 |
9.2.3 经济增长与政府权力集中度的倒"U"形变化 |
9.2.4 社会转型的动力——经济增长与经济危机 |
9.2.5 有限准入社会秩序下腐化的必然性 |
9.2.6 转型的总和不确定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与思路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观及民族观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地区的社会与政治形势 |
一、晚清以来中国边疆政治环境的转变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地区的社会与政治形势 |
第二节 “新观念”的演进: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观及民族观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主权观念 |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观 |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族观 |
四、近代社会转型视野下的边疆观及民族观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治边理念及边政机构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治边理念 |
一、三民主义的治边原则 |
二、宣示中国对边疆的主权 |
三、促进边疆地区发展 |
四、小结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边政机构 |
一、蒙藏委员会的行政组织及职能 |
二、中央或地方其他边政管理机构 |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管理机构评述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治理边疆的策略及其实践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治理边疆的政治策略及其实践 |
一、通过立法保障行使对边疆地区的主权 |
二、对边疆地方实力派的利用与限制 |
三、怀柔与分化:笼络边疆上层政治势力 |
四、制衡与牵制:边疆行政区域的新规划 |
五、加强边疆地区民族与宗教事务的管理 |
六、保持对边疆地区的军事威慑 |
七、小结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关于边疆地区的经济政策 |
一、边疆交通的规划及实践 |
二、边疆农业发展规划 |
三、边疆实业发展规划 |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经济政策简评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教育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教育方针及其行政机构 |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蒙藏教育规划与实践 |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初等教育规划及实践 |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中等教育规划及实践 |
五、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之总结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的得失 |
一、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的作用 |
二、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的局限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
一、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的特点 |
二、影响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的因素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 ——兼谈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要求 |
二、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对我国有所借鉴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行研究 |
二、关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行研究 |
第二章 日本转向工业化社会期的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工业化社会给日本带来的变化 |
一、政治形势的变化 |
二、经济恢复与高速增长 |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 |
四、产业界对教育的要求 |
第二节 学校体系中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 |
一、初、高中的职业技术教育 |
二、“各种学校”与“专修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 |
三、高等专门学校与短期大学的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三节 企业内的职业技术教育 |
一、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的种类 |
二、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的方法 |
三、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
第四节 日本转向工业社会时期的职业教育个案研究 |
一、综合计划期的产业教育计划 |
二、富山县教育的变迁 |
第三章 日本转向工业化社会时期的职业技术教育特点 |
第一节 政府立法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 |
一、制定产业教育振兴法 |
二、制定职业训练法 |
第二节 通过企业内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 |
一、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的种类、方法和特点 |
二、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 |
第三节 “产学合作”方式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 |
一、高中阶段的“产学合作” |
二、大学阶段的“产学合作” |
第四章 日本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知识经济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变化 |
一、日本社会经济的成熟与人才需求的变化 |
二、市民社会的成熟以及城市化带来的一些问题 |
三、全球一体化 |
第二节 日本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 |
一、日本基础教育阶段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背景 |
二、职业生涯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基础教育 |
三、职业生涯教育思想指导下基础教育的特点 |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中的职业生涯教育 |
一、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 |
二、高等教育中的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研究 |
三、对高等教育使命的再认识 |
四、职业生涯教育思想下的本科教育改革 |
五、研究生院的职业生涯教育 |
六、产学官联合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
七、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节 职业生涯教育背景下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
一、日本高校招生制度的现状 |
二、日本高校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职业生涯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近年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举措 |
四、日本大学入学考试改革今后面临的课题 |
第五章 日本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特点 |
第一节 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导思想的教育改革 |
一、职业生涯教育思想在基础教育中的体现 |
二、职业生涯教育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 |
第二节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
一、注重基础教育内部各阶段的连续性 |
二、注重高中与大学之间的互相衔接 |
第三节 产学官联合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
一、产学官联合的含义及方式 |
二、日本推进产学官联合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
三、产学官联合的具体实效 |
第四节 国家制定各种政策、法律保证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 |
第六章 借鉴日本经验谈跨越式发展中的我国职业教育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二、我国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
第二节 借鉴日本经验对跨越式发展中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
一、日本社会转型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二、对跨越式发展中的我国职业教育几点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9)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第一章 人生佛教:中国佛教的现代化改革 |
第一节 “应导现代人心正思” |
第二节 近世中国佛教的衰败 |
第三节 太虚佛教改革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
第二章 教典抉择 |
第一节 理性的佛教研究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佛教本位” |
第三章 教理抉择 |
第一节 人生佛教与缘起 |
第二节 太虚对佛教的判摄 |
第三节 起信唯识之诤 |
第四节 “佛教是理性的宗教” |
第四章 教制抉择 |
第一节 太虚的“僧”观 |
第二节 近世中国佛教僧制的窳败 |
第三节 “僧俗之诤”与“移植融摄之诤” |
第四节 与时俱迁的教制改革思想 |
第五章 净土抉择 |
第一节 近代净土信仰之偏狭与太虚所释净土 |
第二节 “唯识之净土”与“唯心净土” |
第三节 “十方净土”与“弥勒净土” |
第六章 密教抉择 |
第一节 太虚对显密佛教的融通 |
第二节 太虚对东密藏密的理性化抉择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10)民国西藏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章 民国时期西藏法制概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西藏地方法制概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定的概况 |
一、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治藏法律 |
二、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治藏法律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治藏法律 |
第二章 强化国家对西藏的主权的民国宪政 |
第一节 以宪法确立民国政府对西藏的主权 |
一、 以根本大法确立西藏的法律地位 |
二、 《西藏全体僧俗大众今后取舍条例》的制定及其性质 |
第二节 以政权组织法确立西藏的参政议政权 |
一、 参加国会,制定《参议院法》 |
二、 参加约法会议,制定《中华民国约法》 |
三、 参加善后会议,制颁《中华民国宪法案》 |
四、 参加国民会议,制定《训政时期约法》 |
五、 参加国民参政会,制定治藏的单行法律 |
六、 参加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
第三节 中央治藏机构和西藏地方驻内地办事机构管理的法制化 |
一、 中央治藏机构管理的法制化 |
二、 中央派驻西藏地方机构管理的法制化 |
三、 西藏地方驻内地派出机构管理的法制化 |
第四节 拒签不平等条约 |
一、 民国时期的反帝和对待不平等条约的政策 |
二、 抵制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维护主权的统一 |
第五节 反对西藏分裂的规约和规章 |
一、 《停战合同十三款》与续议藏约 |
二、 《解决中藏问题条件》的提出 |
三、 康藏纠纷善后办法的签订 |
四、 争取班禅回藏与制定《班禅行辕办法》 |
五、 达赖圆寂后国民党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所作的努力 |
第三章 民国治藏宗教管理法规 |
第一节 清代宗教管理法规的援引 |
第二节 民国宗教管理法规的具体内容 |
一、 寺庙管理制度 |
二、 喇嘛管理制度 |
三、 喇嘛印信管理制度 |
第四章 民国治藏行政管理法规 |
第一节 西藏王公待遇的规定 |
第二节 西藏人员进京展觐管理制度 |
第三节 西藏人员的奖叙任用制度 |
第四节 蒙藏失业人员救济法律制度 |
第五章 民国治藏教育管理法规 |
第一节 民国教育立法与民国初期西藏学校教育概况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西藏教育管理法律制度 |
一、 国民政府西藏教育总体规划 |
二、 西藏党治人才的教育制度 |
三、 西藏政治人才的教育制度 |
四、 寺庙教育制度 |
五、 捐资兴学褒奖制度 |
六、 教育补助制度 |
七、 西藏学生保送制度 |
八、 西藏学生待遇制度 |
第六章 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的法律制度 |
第一节 清朝法律在民国西藏的持续效力 |
一、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在民国的持续效力 |
二、 《水牛年决定》和《铁虎清册》的持续效力 |
三、 《钦定理藩院则例》的持续效力 |
四、 《新治藏政策大纲十九条》的持续效力 |
第二节 西藏地方法律的持续效力 |
第三节 西藏地方法律的其他形式 |
一、 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封文、训令 |
二、 摄政文告 |
三、 噶厦令 |
四、 地方官员令 |
五、 寺庙寺规 |
第四节 从热振案件看西藏地方的司法制度 |
一、 监狱设置 |
二、 刑事处罚 |
三、 财产处罚 |
四、 行政处罚 |
五、 宗教处罚 |
六、 涉外案件的处理 |
结论 |
一、 民国西藏法制的特点 |
二、 民国西藏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美国107届国会新议员(续二)(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D]. 汪建松.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2]美国基于“共同核心标准”的新一代评价体系研究[D]. 栾慧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3]从“印支共”到“印支联邦” ——试析越南在印支地区的扩张政策[D]. 刘子义.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2)
- [4]烟台近代报业研究(1894-1919)[D]. 潘煜. 山东大学, 2012(02)
- [5]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 李晓兰. 上海大学, 2011(10)
- [6]韩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秩序转型演进轨迹研究[D]. 刘永刚. 辽宁大学, 2010(10)
- [7]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D]. 段金生. 云南大学, 2010(01)
- [8]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 ——兼谈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D]. 谷峪. 东北师范大学, 2006(10)
- [9]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D]. 罗同兵. 四川大学, 2002(02)
- [10]民国西藏法制研究[D]. 王立艳. 中国政法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