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俞伟超细数三峡文物十大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车守同[1](2013)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文中研究指明1944年1月成立的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是中国抗战时期所成立最重要的一处遗址博物馆。成立的背景,与抗故时期「西北开发政策」、「(1942年)国军派驻河西走廊」、「(1942年)中央政府收复对新疆省行政权」,有绝对密切的关系。为了抵抗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及经济封锁,地处偏远的敦煌,交通运输获得大幅改善。加上菁英人才的参与、兰州市政的建设,以及于全国最重要的国营事业玉门油矿凿井出油,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当时在河西走廊与莫高窟从事公务访查及学术工作的人员虽然不多,但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晌,并且在1949年以后,分居海峡两岸,相关的史料也分布在两岸。本论文系以分布海峡两岸的史料,包括公文、信函、日记,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的时代背景,作一时间的比对与全面性的讨论。
曹迎曼[2](2004)在《新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三峡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景观于一体的世界着名峡谷观光旅游胜地。三峡工程的实施,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并波及到文物古迹、名胜和自然景观,使峡区旅游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三峡工程的建设将会使三峡旅游资源及其组合出现一些新特征。本文从长江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现状以及三峡工程兴建给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带来的深远影响分析入手,探讨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的新特色,提出在三峡库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对其旅游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的原则和举措。 全文分为4个部分: 1.阐述旅游资源的含义及分类,然后分析三峡库区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状况。最后,对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作定性、定量评价。 2.着重从三峡工程各施工阶段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库区水位变化特征及对资源的影响,高峡出平湖后旅游交通条件的变化,三峡工程对库区自然旅游资源的影响四个方面论述。而后阐述了库区文物的价值及三峡工程对库区人文旅游资源的影响。 3.论述新三峡的五个显着特色: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为最富吸引力的旅游景观;库内湖岛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部分名胜古迹濒添水景;特色城镇资源更具旅游凝聚力;库区新景向外延拓展空间广阔。 4.探讨新三峡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问题。包括三峡山水自然体保护、三峡文物保护及三峡民俗文化保护。
高蒙河[3](2003)在《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 ——文明化进程中的生态系统与人地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在“全球变化研究”的国内外科学计划背景下,所进行的中国“考古时代”长江下游500年以内尺度区域环境的恢复性重建。 研究的具体目标,是采用考古学和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借用其他相关学科的手段和成果,以考古学遗存为对象,以长江下游为空间范围,以环太湖流域为核心区域,以距今7000-3000年前为时间跨度,探讨这一时空框架内文化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该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和格局中具有的共同性与特殊性。同时,还将考察考古地理学成为历史地理学有机组成部分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尝试籍此充实或完善历史地理学的现有学科体系。 通过研究,重点探讨以下课题: 1、在过去以千年为尺度的基础上,采取量化手段,分析长江下游考古时代诸文化发展进程,为研究长江下游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提供400-200年尺度的高分辨率序列,绘制完成12幅该尺度内的考古时期地图,变趋势性观察为过程性研究,增加可视化效果; 2、提取遗存中的环境信息,解剖广富林、龙南和龙虬庄等典型遗址,初步建立长江下游考古时代有代表性区域和时段的人文环境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 3、探讨长江下游地区考古时代的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着重就良渚文化兴衰过程进行分析,辨证认识文化强势期的文化扩散与环境恶劣期的文化迁徙之间的原因。 4、总结长江下游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乃至文明起源过程中,是否扮演过不同于其它地区的重要角色,是否具有自身发展模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考察该地区在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或文明格局中,是否具有一般性过程与特殊性规律的双重特征。 5、以考古遗存为研究对象,拓宽历史地理研究的资料来源和利用领域,考察考古地理学成为历史地理学乃至地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6、在充分运用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应用科技考古学的方法提取更多的信息,并讨论这些手段在考古地理学研究中的可行性。 根据以上研究目标,本文首先构建了时间框架。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文化序列进行分期排队,将历时约4000年的考古时代划分为12个发展阶段,平均每个阶段约为350年跨度,其中最小跨度期可以细化到200年左右。但分期结果也表明,对于那些只经过田野调查或材料公布过于简略的考古遗存,尚无法进行如此细化的分期,这意味着本文的相关结论还存在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空间。 考古地理学的核心是对遗存进行区域性和局域性的空间特征分析。在区域性 研究中,本文全面收集了文化属性明确的757个遗址,着重对聚落量值变化、文 化埋藏重合指数、聚落密度、聚落位置移动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平面图、 柱状图、曲线图和表格化处理。图表显示,长江下游遗址群的时空分布具有不均 衡的特点。稳泽中期以前的1-5段期间,遗址数量少,空间分布呈散点状,重合 型遗址较多,历时约1600年;赵泽晚期到良港晚期的6-9段期间,遗址数量激 增,空间分布密集,单一型遗址增多,历时约1400年;马桥早期开始的10l 段期间,遗址数量骤减,空间分布又呈散点状,单一型遗址增加,历时约900年。 对局域性单一考古遗址中所包含的人地环境信息的考察,本文选取了广富林、 龙南和龙虬庄等典型遗址,分别进行了自然环境景观、人文环境景观和综合环境 景观三个方面的复原与重建。 重建自然环境景观的案例是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重点解析了作者曾参加考 古发掘的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分析表明,广富林遗址至少在时属7段的距今5300 年前后,已经转变为淡水湖沼环境,并逐渐进入温暖湿润时期,为人类到此居住 提供了可能性。而到了时属9段的良诸晚期,气候又变得温凉干燥,泥炭堆积反 映出当时水域有扩大的迹象,不再利于人类生存。导致土着的良港人群被迫迁徙 他处,而外来的北方人群更因为难以适应这里的环境,只是短时期地在此居住过 一段时间后,也不得不迁徙而去。 人文环境景观的复原选取了苏州地区的龙南遗址加以典型分析。发现长江下 游地区有地穴式、地面式、干栏式和台基式四种建筑结构形式,前三种形式多与 乡村聚落相联系,有居址属性;后一种形式与中心遗址群的都邑有关,有宫殿属 性。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清早期,社会结构己经发生变化,阶层性分化明显, 社会性质正在向质变阶段过渡。龙南聚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向心式家庭开始解。体,离心式家庭不断增多。对典型的46口之家和墓地的案例分析表明,聚落内 部己出现了分化和贫富差别。而聚落之间,中心聚落的高等级“玉敛葬”多建筑 在经过人工修整的台墩上,一般聚落的低等级小墓多分布在自然山丘或平原上。 有迹象表明,长江下游各区域普遍不使用土筑城墙
张芸[4](2002)在《长江流域全新世以来环境考古研究 ——以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变与人类文明的互动影响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探讨其相互规律和机制,不论对现在还是未来协调人地关系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长江流域考古遗址地层中出现多期原因不明的文化断层现象,文化断层成因是目前全新世人地关系互动影响研究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考古遗址地层环境考古研究是揭示史前和历史时期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互动影响以及异常灾变事件成因和发生规律的行之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侵和洪涝事件序列环境考古研究”项目、高校博士点基金“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侵和洪涝灾害事件考古地层学研究”项目和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发掘基金“重庆市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考古发掘项目”资助下,在长江三峡地区选择3处新近发掘的考古遗址剖面(巫山张家湾遗址、巫山双堰塘遗址、巫山下沱遗址)、长江三角洲地区选择3处新近发掘的考古遗址剖面(无锡彭祖墩遗址、江阴祁头山遗址和海安青墩遗址),根据多环境指标,寻找遗址地层所反映的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信息,探讨古文化发展与环境演变的关系,研究文化断层的成因及空间分布规律,分析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和历史时期考古遗址时空分布规律,从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等综合角度重点探讨了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孕育发展与河流地貌演变、洪涝灾害及海岸线变迁之间的关系。根据一些遗址的14C年代以及器物排比法和钱币等确定的年代,长江三峡地区秦汉以前考古文化依次可以划分为6个文化期:(1)城背溪文化(8200a BP~6300a BP);(2)大溪文化(6300a BP~5000a BP);(3)屈家岭文化(5000a BP~4600a BP):(4)白庙遗存和魏家梁子文化(4600a BP~4000a BP);(5)西来的早期巴文化(4000a BP~3000a BP);(6)三峡地区的楚文化(3000a BP~278BC)。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以来至商周时期被划分为4个前后相继的考古学文化发展阶段,即马家浜文化(7000~6000a BP)—崧泽文化(6000~5000a BP)—良渚文化(5000~4000a BP)—马桥文化(3900-3300a BP)。根据大量的野外凋查和剖面沉积物采样后的粒度、孢粉、磁化率、有孔虫、含盐量、地球化学等分析以及长江流域众多考古遗址的地理位置、14C测年数据和考古学文化年代、地面高程、文化层的埋深和厚度、文化断层的埋深和厚度等资料的统计,对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和历史时期考古遗址分布规律、古环境演变过程与古人类古文化相互影响利异常洪涝灾害等方面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众多考古遗址发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史前和历史时期考古遗址时空分布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地貌位置、气候和生态环境、生产技术的发展、文化传统等方面。(1)野外调查、年代测定、河床砾石古流向分析以及考古发掘结果表明30ka BP以前,大宁河大昌段河床在现在双堰塘遗址范围内,以后逐渐向西摆动,直至今天的位置。河流地貌发育对大宁河两岸古文化分布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河床逐渐向西摆动,使得大宁河大昌地区古文化中心发生多次迁移。三峡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考古遗址多分布在三个宽谷地带,这里江岸平缓,谷地上土层堆积相对较厚,为先民提供了适宜的居住场所,可见地貌形态是影响考古遗址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遗址分布格局的变化以及各时期遗址数量有锐减或明显增多的现象、遗址分布海拔高度有抬高或降低的趋势,这些都与一定的灾变事件有关。(2)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28处马家浜文化遗址(凋查和发掘遗址总数目为74处)、38处崧泽文化遗址(调查和发掘遗址总数目为65处)和107处良渚文化遗址(调查和发掘遗址总数目为261处)发掘资料的统计以及新石器文化各时期考古遗址分布图可以发现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变迁是本区文明迁移、扩散的主要原因。各时期考古遗址高程变化和文化断层厚度间接反映了与灾变事件之间的关系。2.长江三峡与长江三角洲的6个考古遗址剖面多种指标的测试结果以及长江流域其他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环境演变长江流域文化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适宜的气候使得古文化兴起和繁荣,气候突变事件造成文明中断和衰落。古文化兴衰与全新世异常事件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联系,而灾害事件是导致史前文化衰落的重要因素。3.对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考古遗址进行地层对比,考古遗址文化层和文化断层沉积特征、文化层的叠压关系、考古遗址淤砂和淤土层厚度、46处埋藏古树和39处泥炭的14C年代统计数据和空间分布规律、文化遗址分布的时空变化规律等特征综合分析,发现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到历史时期考古遗址地层中有7期文化断层:(1)城背溪文化末期到大溪文化初期(7200~6000a BP);(2)大溪文化关庙山类型三期(5800~5500a BP);(3)商周早期(4000~3500a BP);(4)商周晚期(2500~2200a BP);(5)宋代时期(960-1276AD):(6)明清时期(1368-1911AD);(7)近现代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7~2ka BP期间文化堆积共发生了7次间断,并沉积了自然淤土层或是有明显的文化缺环现象,它们分别是(1)马家浜文化中期(6500 a BP左右);(2)马家浜文化晚期(6000a BP);(3)崧泽文化中期(5500aBP);(4)崧泽文化晚期(5200~5000a BP);(5)良渚文化晚期(4200~4000a BP);(6)商周中期(3000a BP);(7)商周晚期(2500a BP)。这7期文化断层与史前和历史时期灾变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今后长江流域环境考古研究还应加强高分辨率研究,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测年的精度,尽量利用磁化率测试、孢粉、植硅石和有孔虫鉴定、地球化学分析等多项指标来研究考古遗址古环境,期望深层次发掘地层所蕴涵的信息,从而深入探讨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俞伟超细数三峡文物十大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俞伟超细数三峡文物十大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缘起 |
第一章 论文结构说明 |
第一节 所使用的原始档案介绍 |
第二节 各种文献的运用 |
第二章 回忆、研究与新史料的介绍 |
第一节 重新回忆与以往研究的成果 |
第二节 史料运用方法举例 |
第三节 介绍本论文的新史料 |
附件 |
第三章 从建设西北到建设甘肃 |
第一节 建设西北政策的形成 |
第二节 抗战前甘肃政局的发展 |
第三节 战时甘肃的建设 |
第四节 兰州是敦煌的中途岛 |
第四章 西北建设与各种考察团 |
第一节 建设甘肃的模式-「建设新西康」 |
第二节 各种考察团络绎於甘肃之途 |
第三节 朱家骅、于右任两次重大影响的考察 |
第四节 收复新疆 |
第五节 莫高窟第一次成功的官方专业考察系由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达成 |
第五章 交通建设 |
第一节 以往的交通困难 |
第二节 交通战略与甘肃省的交通建设 |
第三节 国防的大动脉甘新公路 |
第四节 安敦、南疆与莫高窟公路 |
第六章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经过与人事的安排 |
第七章 民国卅四年「改隶」的经过 |
第一节 由「裁撤」到「改隶」 |
第二节 同案遭到「裁撤」的单位 |
第八章 傅斯年支持敦煌学缘於他的理想 |
第九章 玉门油矿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
第一节 油矿对敦煌研究工作的支持 |
第二节 油人的雪泥鸿爪 |
第十章 莫高窟的摄影 兼谈有未竟之志的罗吉眉 |
第十一章 剡司长就是英千里 |
第十二章 重建史料 张治中的敦煌行 |
第十三章 痛苦的物价波动与米代金 |
第十四章 读书杂记 |
第一节 学者所看到散落在甘肃省内的敦煌卷子 |
第二节 对「敦煌」地名注解的新思维 |
第三节 莫高窟与宗教学的关连性 |
第四节 莫高窟的三寺 |
第十五章 结语 |
参考书目 |
(2)新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概况 |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含义及分类 |
一. 旅游资源的含义 |
二. 旅游资源的分类 |
第二节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概貌 |
一. 三峡库区的地域范围 |
二. 三峡库区主要旅游资源概况 |
第三节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评价 |
一. 定性评价 |
二. 定量评价 |
第二章 三峡工程对库区旅游资源的影响 |
第一节 三峡工程对库区自然旅游资源的影响 |
一. 三峡工程各施工阶段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
二. 三峡库区水位变化特征及对资源的影响 |
三. 高峡出平湖后旅游交通条件的变化 |
四. 三峡工程对库区自然旅游资源的影响 |
第二节 三峡工程对库区人文旅游资源的影响 |
一. 三峡库区文物的价值 |
二. 三峡工程对库区人文旅游资源的影响 |
第三章 新三峡旅游资源新特色 |
一.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为最富吸引力的旅游景观 |
二. 库内湖岛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
三. 三峡部分名胜古迹濒添水景 |
四. 特色城镇资源更具旅游凝聚力 |
五. 库区新景向外延拓展空间广阔 |
结语及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3)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 ——文明化进程中的生态系统与人地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二、 长江下游的考古地理学实践与方法 |
第一章 时空框架 |
第一节 竺可桢分期理论的借鉴 |
一、 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考古时代前期及其特征 |
二、 距今5000年至3000年的考古时代后期及其特征 |
第二节 长江下游地区的微观地理特征 |
一、 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
二、 西部的苏皖平原地区 |
第三节 宏观视野里的长江下游周边地区 |
一、 考古地理学东方沿海观 |
二、 考古地理学西部内陆观 |
第二章 遗址分布 |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距今7000-6000年) |
一、 遗址数量统计 |
二、 遗址时间分布 |
三、 遗址平面分布 |
四、 遗址垂直分布 |
第二节 崧泽时期(距今6000-5000年) |
一、 遗址数量统计 |
二、 遗址时间分布 |
三、 遗址平面分布 |
四、 遗址垂直分布 |
第三节 良渚时期(距今5000-4000年) |
一、 遗址数量统计 |
二、 遗址时间分布 |
三、 遗址平面分布 |
四、 遗址垂直分布 |
第四节 马桥时期(距今4000-3000年) |
一、 遗址数量统计 |
二、 遗址时间分布 |
三、 遗址平面分布 |
四、 遗址垂直分布 |
第五节 考古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小结 |
一、 从遗址时间分布看遗址量值变化 |
二、 从遗址平面分布看区域遗址密度 |
三、 从遗址垂直分布看遗址重复利用程度 |
第三章 聚落景观 |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与聚落考古学 |
一、 中国聚落考古学趋势的形成 |
二、 考古地理学结构中的聚落要素 |
第二节 聚落选址类型 |
一、 坡地型 |
二、 岗地型 |
三、 台墩型 |
四、 湖泊型 |
五、 复合型遗址的多态性地貌 |
第三节 聚落规模和形态 |
一、 聚落规模 |
二、 聚落形态 |
第四节 聚落等级的出现与形成 |
一、 从乡村型聚落到城镇型聚落 |
二、 从原始“都城”到商代佘城 |
三、 聚落移动 |
第五节 建筑结构与家庭形态 |
一、 半地穴式建筑 |
二、 平地式建筑 |
三、 北有窑洞 南有干栏 |
四、 台基式建筑 |
五、 房屋功能区与聚落功能区的分化 |
六、 向心式与离心式的家庭形态 |
七、 墓地与祭坛 |
第六节 聚落进化模式 |
一、 连续进化模式 |
二、 异化进化模式 |
三、 断裂发展模式 |
第四章 水陆环境 |
第一节 河口海岸变迁 |
一、 马家浜时期的古海岸线 |
二、 崧泽时期的古海岸线 |
三、 良渚时期的古海岸线 |
四、 马桥时期的古海岸线 |
第二节 水上遗存反映的环境信息 |
一、 水上交通遗迹 |
二、 水井与水位 |
三、 水动力的自然扰动与次生堆积 |
第五章 生物景观 |
第一节 气候与植被 |
一、 植物遗存与纺织遗物 |
二、 几组典型孢粉剖面 |
三、 气候演变与生态景观 |
第二节 动物景观 |
一、 动物考古学 |
二、 渔猎、狩猎和家畜饲养 |
第六章 矿产资源 |
第一节 尚玉的传统及其玉石产地 |
第二节 青铜矿藏的发现与分布 |
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矿藏带 |
二、 商周王朝征伐南土与资源政治 |
第七章 人群迁徙 |
第一节 人口考古学与文化因素分析法 |
第二节 北人南下与南人北上 |
一、 江苏花厅遗址的南北文化耦合现象 |
二、 上海广富林遗址考古新发现的北方遗存 |
三、 上海马桥遗址的多元文化因素与古DNA旁证 |
结语 |
一、 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生态系统和人地关系 |
二、 根植于历史地理学的考古地理学 |
附录: 科技考古实验和遗存统计数据 |
附录一 古代人骨DNA测试的几组数据 |
附录一 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技术的初步应用 |
附录三 遗址分期和分类统计数据 |
后记 |
(4)长江流域全新世以来环境考古研究 ——以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环境考古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环境考古学科的内涵 |
二 环境考古国外研究进展 |
三 环境考古国内研究进展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构想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地理概况 |
第一节 长江三峡自然地理概况 |
一 研究区地理范围 |
二 地貌地质背景 |
三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自然地理概况 |
一 研究区地理范围 |
二 自然地理特征 |
第三章 长江流域考古遗址地层环境考古研究 |
第一节 长江三峡考古遗址地层环境考古研究 |
一 张家湾古遗址 |
二 双堰塘遗址 |
三 下沱遗址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考古遗址地层环境考古研究 |
一 海安青墩遗址 |
二 无锡彭祖墩遗址 |
三 江阴祁头山遗址 |
第四章 长江流域考古遗址分布特征 |
第一节 长江三峡考古遗址分布特征 |
一 长江三峡考古遗址古文化序列 |
二 长江三峡考古遗址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考古遗址分布特征 |
一 长江三角洲考古遗址古文化序列 |
二 长江三角洲考古遗址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
第五章 长江流域考古遗址文化断层与全新世以来灾变事件发生联系性探讨 |
第一节 长江三峡考古遗址文化断层与全新世以来灾变事件发生联系性探讨 |
一 基础资料统计 |
二 考古遗址文化层堆积特点 |
三 考古遗址分布格局和海拔高度变化 |
四 长江三峡文化断层灾变性质特征的探讨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考古遗址文化断与全新世以来灾变事件发生联系性探讨 |
一 基础资料统计 |
二 考古遗址分布变化特点、分布海拔高度及文化层堆积情况 |
三 考古遗址文化断层堆积特点 |
四 长江三角洲埋藏古树和泥炭分布与沉积特征 |
五 长江三角洲文化断层灾变性质特征的探讨 |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
第一节 讨论 |
第二节 结论 |
一 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三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俞伟超细数三峡文物十大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2]新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研究[D]. 曹迎曼. 武汉大学, 2004(04)
- [3]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 ——文明化进程中的生态系统与人地关系[D]. 高蒙河. 复旦大学, 2003(02)
- [4]长江流域全新世以来环境考古研究 ——以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 张芸. 南京大学,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