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质春麦98的特点及其重要生产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战帅帅[1](2021)在《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TaBAHD的克隆与功能鉴定》文中提出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Feruloyl arabinoxylan,FAX)大分子构架中的阿魏酰基团与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AX)产生氧化交联最终形成凝胶,对面制品的加工品质及其营养品质均能产生重要影响。FAX在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Arabinoxylan feruloyl transferase,AFT)催化作用下合成,而FAX含量的高低则对小麦AX的分子结构和性质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克隆FAX含量的关键酶(AFT)基因,开发功能标记并进行基因的表达机理分析是对小麦加工品质进行改良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253份来自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的国内外小麦品种(系)及124份新疆小麦品种(系)作为供试材料,同源克隆小麦3B、3D染色体上的TaBAHD基因,基于序列的差异性开发功能标记并验证,最后通过基因编辑对TaBAHD-A1和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进行分析鉴定,明晰小麦籽粒FAX含量相关的分子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以TaBAHD-A1基因序列为探针,分别克隆了位于3 BL和3 DL上的AFT基因TaBAHD-B1和TaBAHD-D1。TaBAHD-B1和TaBAHD-D1基因全长序列分别为1450 bp和1469 bp,各都包含一个1266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一个内含子及两个外显子,内含子的剪接位点结构则符合GT-AG经典类型。不同材料间的TaBAHD-B1基因在1425bp位置有1处SNP位点,2个等位变异序列之间相似度为98.08%,共编码氨基酸422个,预测其分子量是45.1k Da。不同材料的TaBAHD-D1基因等位变异序列之间相似度为99.73%,具有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且具有20 bp的5′非翻译区(Untraslated region,UTR)和44 bp的3′UTR。TaBAHD-A1和TaBAHD-B1、TaBAHD-D1基因存在10个氨基酸非同义突变,相同结构域是乙酰转移酶催化机制重要组分。基于TaBAHD-B1基因的等位变异序列SNP位点开发了一对显性互补型标记AFT 97/AFT 85。AFT 97标记与高FAX含量相关,在具有TaBAHD-B1a类型的材料中能扩增出539 bp片段,在黄淮冬麦区材料间不同基因型的FAX含量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基于TaBAHD-D1基因19 bp SNP处开发了2个互补显性标记AFT 19和AFT 27。AFT 27可分辨出的等位变异TaBAHD-D1a材料中能扩增出908 bp片段,与高FAX含量相关。总体分析表明,具有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FAX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TaBAHD-A1a/TaBAHD-B1a/TaBAHD-D1a基因型组合,在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及总体材料中,其FAX含量在不同麦区间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且TaBAHD-B1基因对FAX含量催化合成的功能作用相对较小。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ficational,PCR)的方法,对12份基因型与表型值相符合的小麦材料,其开花后5个周期麦穗籽粒中的TaBAHD-A1、TaBAHD-B1、TaBAHD-D1基因表达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均在21 d时期表达量最高且稳定,且与其他7 d、14 d、28 d、35 d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有显着差异(p<0.05),与小麦籽粒处于面团期特征表现一致。TaBAHD-A1a的相对表达量约为TaBAHD-B1a等位变异相对表达量的1.3倍,TaBAHD-D1a等位变异相对表达量的2倍,TaBAHD-B1b等位变异相对表达量的5倍。12份材料分为两类,I类为高FAX含量品种,II类为低FAX含量品种。农大212(TaBAHD-A1a/TaBAHD-B1a/TaBAHD-D1a)、小偃54(TaBAHD-A1a/TaBAHD-B1a/TaBAHD-D1b)是优异等位变异组合类型的高FAX含量材料,与淮麦18(TaBAHD-A1b/TaBAHD-B1b/TaBAHD-D1b)、济麦21(TaBAHD-A1b/TaBAHD-B1b/TaBAHD-D1b)、陕354(TaBAHD-A1b/TaBAHD-B1b/TaBAHD-D1a)低FAX含量的材料在不同发育时期相对表达量差异显着(p<0.05),且相对表达量与前期研究的FAX含量表型特征相符合,以上结果表明第3染色体组的TaBAHD-A1、TaBAHD-B1、TaBAHD-D1基因可能参与催化合成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FAX含量的交联反应,且不同基因型参与调控作用的功能程度存在差异,在转录水平上分析了TaBAHD基因表达机理。3.通过双酶切法构建p ET-28a(+)-TaBAHD-A1,p ET-28a(+)-TaBAHD-B1,p ET-28a(+)-TaBAHD-D1原核表达载体;37℃,215 rpm条件下,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1 m M,恒温培养2 h,全菌蛋白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所得结果与前期预测结果一致,初步验证TaBAHD蛋白已被成功诱导。重组蛋白表达条件进一步优化表明,p ET-28a(+)-TaBAHD均在37℃表达最高,而p ET-28a(+)-TaBAHD-A1及p ET-28a(+)-TaBAHD-B1重组载体分别在1.0 m M、1.5 m M IPTG浓度条件下,p ET-28a(+)-TaBAHD-D1重组载体在诱导8 h时表达条件下最优。4.以中间载体pMETa U 6.1为模板成功构建双g RNA基因编辑载体。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7株基因编辑植株突变类型主要为Bi和He,主要在PAM识别序列为TaBAHD-222靶点上游3 bp、4 bp处以4 bp、5 bp的删除突变及下游2 bp处单碱基替换为主。主要在PAM识别序列为TaBAHD-322靶点下游4 bp处以2 bp的删除突变及单碱基插入为主,且主要为TaBAHD-A1及TaBAHD-B1发生基因编辑。3个染色体TaBAHD基因同时发生基因编辑的植株籽粒FAX含量为3.57×10-5mol/L,低于受体Fielder品种(4.07×10-5mol/L)。初步验证了TaBAHD基因可能与胚乳细胞壁FAX含量存在相关性。
朱展望[2](2020)在《利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定位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赤霉病是最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产生的真菌毒素危害食品安全。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降低赤霉病危害的有效手段,抗性遗传研究是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在4个环境下对240份国内小麦品种(系)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用9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分析,用TASSEL软件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5个环境下对包含174个家系的扬麦16/中麦895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用66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分析,用IciMapping软件进行QTL定位。在自然群体中发现5个较为稳定的抗赤霉病位点,分别位于1AS、2DL、5AS、5AL和7DS上,解释表型变异的5.6%、10.3%、5.0%、5.4%和5.6%,其中5AS、5AL和7DS位点可能为新的抗病位点。在扬麦16/中麦895群体中共检测到7个稳定的抗赤霉病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QFhb.caas-4AS、QFhb.caas-5AL和QFhb.caas-6BS可能为新位点。QFhb.caas-4BS和QFhb.caas-4DS应分别为矮秆位点Rht-B1和Rht-D1,并与花药外露率(anther extrusion,AE)关联。开发了FHB-1AS-STS、FHB-5AS-KASP、FHB-5AL-CAPS、InDelAX-89588684和KASPAX-110917097等5个抗赤霉病位点连锁的PCR标记。通过分析229份小麦品种(系)Fhb1区段内PFT(pore-forming toxin-like)、HC(HCBT-like defense response protein)和His(histidine-rich calcium-binding protein)基因的多样性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发现His-I为抗病单倍型,开发了功能标记His-InDel。基因检测和系谱分析表明,中国小麦品种所含Fhb1主要源自宁麦9号。在自然群体中筛选了23份农艺性状优良的抗赤霉病品种(系),在扬麦16/中麦895群体中筛选了5份高产抗赤霉病DH系,可以优先用于抗赤霉病育种。本研究发现的抗赤霉病QTL、筛选的抗病种质以及开发的分子标记有助于提高抗赤霉病育种的效率。
董俊江[3](2019)在《土改复查运动 ——以山西省孝义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乡村社会变革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的土改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此过程中的复查运动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复查运动不仅是彻底解决土改遗留问题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环节。虽然对于山西土改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但是对土改复查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这是一个需要重视和填补空缺的领域。本文以山西孝义县为个案,希望对山西复查运动的研究有所裨益。初期土改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受到了晋绥土改左倾政策的影响,对中农和工商业者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无端扩大运动打击面,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孝义县政府在成立初期便进行了积极的社会变革,包括肃清敌对武装势力、取缔邪教、整顿政府内部纪律。基础性变革的完成使得社会大环境逐步趋于稳定,但是村庄的内部矛盾依然没有彻底解决,这些矛盾包括:基层组织涣散、支部不纯、基层干部腐化、兵民战斗力下降。围绕基层矛盾进一步形成了以土地为核心的宗族矛盾和妇女问题。除了遗留问题以外,村中两极分化严重,封建势力也重新抬头。这些都为复查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政策依据。孝义县复查运动开始于1949年底,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复查运动随即展开。此次复查运动的具体任务包括:通过查田查阶级的手段来追缴回被多占的田亩,并以此来纠正错划成分;通过对中农和工商业者的疏导补偿,重新赢得他们对运动的支持和认可;针对土地权益问题颁发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证。伴随土地证颁发工作的结束,以土地为核心的遗留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是要想彻底的结束土改,还需要彻底解决村庄两极分化问题,两极分化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发展问题,而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因此复查运动针展开了一系列以发展生产为核心的针对性措施,在此期间通过扩大互助组规模、解决代耕矛盾的方式,将互助组与“爱国丰产”运动相结合,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加强了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进行了水利的民主改革,大范围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从根本上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运动期间进行的系统纠偏会议遏制了曾经出现的“右”倾错误,使运动朝着“纠左防右”的正常轨迹持续进行。复查运动之后的孝义县不仅彻底的解决了土改遗留问题,更在组织上进一步确立了贫雇农的核心领导地位;经济上扩大了互助组规模,让更多农民受益其中;与此同时扭转了工商业发展的不利局面,使得整个社会生产力得到全面提升。
赵丽娟,宋维富,车京玉,杨雪峰,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4](2019)在《2008-2018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与育种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春麦区是我国优质强筋和超强筋小麦的重要生产基地,具有发展优质强筋"硬红春"面包麦生产的自然资源优势和规模化生产优势。该区小麦生产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详细介绍近10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和育种情况,本文对2008-2018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情况,主栽品种特性,小麦育种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对该区未来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建议,以期推动该区强筋小麦产业发展。
陈亮[5](2019)在《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区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在甘青民族走廊内生活着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本区域更成为汉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之处。鉴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民族多元格局,受到明清历任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清政府通过对本区域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其从“边疆”渐成“腹地”,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持续不断的经济开发推动了甘青民族走廊内的人口、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并对域内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产生极大影响。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明初,国家从战略地位的高度对甘青民族走廊进行开发与建设,卫所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明朝奠定坚实的军事保障,也意味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大批迁入的戍边将士既促进了人口增长,也有力推动了域内的经济开发。明末清初,甘青民族走廊内战事频仍,人口损耗极大,至康熙中后期,随着政局稳定及社会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涌入以及人口的自然增殖使甘青民族走廊内各地的经济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治之后,本区域爆发多次反抗清朝统治的战争,不仅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也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农业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入明以来,出于军事战略的考量,明廷实施以屯田为基础的屯卫制度,向西不断拓展的农业开发不仅巩固了西部疆域,也开启了区域农业一体化的进程。有清一代,各族百姓在明代农业开发的基础上,展开更大规模的垦地运动。此时段内,土地开垦不再集中于平地与川地,山地、坡地皆试种杂植,土地开发程度再创历史新高。在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各少数民族逐渐弃牧业农,这不仅确立了农业经济在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改变了域内的民族格局。随着屯田的开发,小麦的分布区域日益扩大,最终在甘青民族走廊内形成小麦种植区与青稞种植带,而这条农业种植带往往也是汉族与藏族的分界线。清中后期,高产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均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并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本区域工商业也取得一定发展。首先,在丰富原材料的基础上,明清时期本区域传统手工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晚清之际,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萌芽开始出现,域内呈现出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大机器生产并存的场景,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出现对地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明清时期本区域的商业逐渐从明代的链条式经贸模式由向清代的区域贸易圈转变。明朝政府主导的“茶马贸易”与“朝贡贸易”构成与内地交往的经济链,其在推动各民族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彼此间的政治、文化交流。入清以来,随着农业化的纵深发展和商业通道的繁荣,甘青民族走廊逐渐成为全国性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在民族贸易的推动下,不仅出现专业化的商品市场,也兴起多个颇具影响的民族贸易市镇,最终在清中期形成以甘青民族走廊为依托的区域贸易圈。持续性的经济开发使地域社会在多个层面产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不断渗透,推动了本区域行政建置的发育进程,原本归属土司或寺院管理的土地及人口逐渐处于国家管辖之下。宗族作为基层社会重要的民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并成为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民族贸易的兴起,部分农业人口开始转移至工商领域,商人与手工业者阶层不断壮大。明代的屯田开发为甘青民族走廊植入新的社区,屯堡、铺舍、营等错落分布于民族交汇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民族共处的分布格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衣食内容更为多元,城乡生活日益丰富,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奢侈之风逐步在各地蔓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使明清时期的文化教育较前代多有建树,中央政府不仅设置大量官学、书院、社学,还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开办义学等,凸显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性及多元性。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这一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人文地理区域为研究范围,以明清以来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分析自然、人文及历史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同时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存在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姚强[6](2018)在《青海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威胁小麦安全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的远程气流传播致使病害具有大区流行的特点。明确条锈菌在我国小麦产区病害流行规律对该病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青海与我国小麦条锈菌的主要流行区甘肃相邻,是我国条锈菌西北越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因大量种植阿勃、京农411、高原448等感病小麦品种,条锈病几乎隔年流行,年均减产10%以上。2002、2007年条锈病大流行,发病面积200余万亩,产量损失达40%左右。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耕作制度的变革,2000年以来,在我国北方冬小麦扩种的发展形势的影响下,青海省开始大面种植冬小麦,并稳定在30万亩左右,形成冬、春小麦交错种植、垂直分布的立体布局,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规律也随之发生显着变化。本研究通过开展条锈菌越冬、越夏病情监测调查,探明小麦条锈菌是否可以在青海完成周年循环;基于毒性表型分析,明确菌系间的毒性多样性;开展SSR和SNP的分子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确定条锈菌不同区域内群体遗传结构及群体间分化程度;同时进行青海小檗在条锈病流行中的作用研究;结合高空气流风场、地理环境等信息分析;综合开展青海省条锈病流行规律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海晚熟春麦和冬麦收获后自生麦苗增多的共同作用,小麦条锈病菌在青海晚熟春麦上和自生麦苗得以维持其寄生生活到十月底,可以保持大量的菌源到早播冬麦出苗后,较以往相比,越夏范围扩大、越夏时间延长,越夏菌源量增大。2.20132017年度,小麦条锈菌可以在青海冬麦区正常越冬,同时越冬病叶率较低(1%以下),4年中小麦条锈菌安全越冬的海拔上限达2260 m。条锈菌越冬的总体趋势为海拔越低的地区病菌越冬率越高,海拔越高的地区病菌越冬率越低,同时冬前菌源数量、冬季1月份平均气温以及降雨(雪)量等气象因素以及地形地势等均是影响条锈菌能否越冬以及越冬率高低的因素。3.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1)在条锈病越冬菌源在夏季流行初期的作用研究中,表明青海夏季流行初期的菌系比越冬菌系的群体毒性多样性丰富;两个群体的基因流值为31.38;SSR与SNP群体遗传结构数据均表明,地理位置相近的越冬菌源和夏季流行菌源的春麦菌系的遗传结构相似度较高,同时夏季流行初期菌系遗传结构比越冬菌源相对丰富;35月份流行区气流分析的高空风场数据表明,供试菌系采集地的风向主要为西北气流和南方气流,同时来自东南的气流一部分经由甘肃南部到达青海东部。综合研究表明,青海越冬菌源与夏季流行初期2个不同阶段菌系间存在广泛的菌源交流,越冬菌源是夏季早期流行重要菌源,同时还有外来菌源。(2)在冬、春麦条锈菌菌源交换关系研究中,毒性表型表明2016年冬麦、春麦菌系群体毒性多样性差异较小;2个群体的基因流值为27.83;SSR和SNP群体遗传结构均表明冬麦、春麦菌系群体基因型多样性差异较小,地理位置相近的冬麦和春麦菌系的遗传结构相似度较高,同时春麦菌系遗传多样性水平较冬麦略丰富;高空风场数据表明68月份菌系采集地的风向主要是东南气流。综合分析表明,冬麦、春麦间存在广泛的菌源交流,冬麦菌源在春麦条锈病流行中具有重要作用。(3)在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分析中,菌系毒性基因分布频率表明,2016年秋季菌系群体遗传多样性较春季、夏季相对丰富;基于SSR分子标记数据分析得出,春季与夏季流行菌系群体的基因流值为24.46,与秋季菌系的基因流值为3.35,夏季与秋季流行菌系的基因流值为4.07;SSR和SNP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认为春季和夏季菌系的遗传结构相似度较高,春季菌源和秋季流行菌系相似度较低,夏季菌系和秋季菌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较大的差距;综合高空风场数据、区域内病害的流行为害时间等数据,春季菌源与夏季流行菌系间存在广泛的菌源交流,秋季菌系与夏季菌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较大的差异。(4)在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的年度间时空变化研究中,2014年2016年秋季菌系群体毒性多样性表明年份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016年秋季菌系的毒性遗传多样最高,其次为2014年,2015年最低;3个年份中,Yr5的毒性频率均为0;Yr15的毒性频率2015年为0.03,其他2年为0;YrTr1的毒性频率2016年为0,另外2年均为0.03;其余25个Yr基因毒性频率都相对较高。4.青海、甘肃小麦条锈病菌源传播关系研究(1)在青海、甘肃春季条锈病菌源交换关系研究中,毒性表型数据表明,2016年青海菌系毒性多样性比甘肃略高;两地同期菌系群体间的基因流值为36.96;基于SSR和SNP群体遗传结构均表明青海、甘肃春季菌系相似度较高,同时青海冬麦的流行初期菌系和区域内越冬菌系遗传相似度最高;结合35月份流行区气流分析的高空风场数据,综合分析表明青海和甘肃的春季菌系之间存在较高水平的基因交流,同时青海的越冬菌源菌系在夏季流行中起到一定的作用。(2)青海、甘肃秋季条锈病菌源交换关系研究中,20142016年青海、甘肃秋季菌系群体毒性多样性表明,青海、甘肃秋季菌系群体毒性多样性同一年份的差异相对较小,年份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微卫星标记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2016年青海、甘肃的秋季菌系群体间基因流值为2.63;SSR和SNP的群体遗传结构表明,青海和甘肃秋季菌系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青海秋季菌系分子遗传多样性水平较甘肃同期略高;结合高空风场数据,综合分析表明青海贵德、循化的秋季菌源和位置较近甘肃积石山县的菌系有一定菌源交流,大部分菌源可能经气流传播至甘肃东南部流向我国东部。5.青海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的分布与鉴定本研究通过对青海省小檗资源分布进行了调查,对小檗是否作为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青海分布的细叶小檗(Berberis poiretii)、匙叶小檗(Berberis vernae)、松潘小檗(Berberis dictyoneura)、近似小檗(Berberis approximata)、堆花小檗(Berberis aggregata)、秦岭小檗(Berberis circumserrata)6种小檗可以作为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6.中国小麦条锈菌CYR32和CYR33的毒性和基因型多样性分析本研究对全国11个省(区)小麦条锈菌CYR32和CYR33的毒性和基因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CYR32和CYR33菌系各有17种毒性表型。在Yr2、Yr17、Yr27、Yr32、Yr43、YrSp、YrExp2、Yr28、YrV23共9抗病基因上均发生了毒性分化。CYR32和CYR33菌系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89、0.097;CYR32和CYR33菌系的香农信息指数分别为0.44和0.45;当相似性系数为0.93时,CYR32和CYR33菌系分别被聚为5个和8个毒性类群;当相似性系数为0.84时,CYR32和CYR33菌系分别被聚为10个和16个基因型类群。在中国鉴别寄主上具有相同毒性谱特征的CYR32和CYR33菌系在近等基因和SSR分子标记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毒性和基因型分化。本研究结果较为全面和精确地掌握青海省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对青海条锈病菌源区及其在我国流行区系中的作用有新的认识,将可为青海越夏菌源区的治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信息,对全国小麦条锈病的源头治理、对小麦条锈病流行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于敏捷[7](2015)在《农户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关系 ——基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传统农业的研究》文中指出农户耕地面积与生产率关系是发展经济学中始终热议的焦点,究其原因在于其可以为土地分配政策提供经济学指导。这里的生产率特指土地生产率,又称土地产出率,用单位面积上的农业产出加以衡量。土地分配与耕地面积、土地生产率间关系的内在逻辑在于:若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间存在负向关系,则有充分理由认为土地在大型与小型农场间的再分配,可以在增加农业总产出与食物可得性的同时,减少资产和收入不平等;若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间存在正向关系,则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提供理论支持。正是由于上述截然相反的政策导向使得这一问题一直贯穿农业经济研究始终。与此同时,土地问题历来是中国农业问题研究的重点,这很大程度源自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农业发展特征。与此同时,就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而言,包括土地分配在内的一系列土地问题历来受到学界关注,其中又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主要代表,这与该历史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及其土地问题的复杂性与最具代表性有关。然而,由于数据与研究视角等的差异,当前学界对这一历史时期土地问题的研究结论历来存在颇多争议,其中包括由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关系延伸的一系列土地再分配问题。近代中国的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关系如何?造成当时两者特定关系的根本原因何在?内部作用机理又如何?基于此,中国后来的土地再分配政策对当时的中国农业及至整个中国经济究竟是利是弊?是否确实可以在不增加农业用地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福利?又或者确实妨碍了农业规模经济发展?目前这些问题尚无确切定论。这些问题的答案对当前农业发展的启示何在?我们能从历史这本教科书中得到哪些借鉴?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基于卜凯原始农户数据资料,分别针对当时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存在差异的八大农区,就农户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并进一步就影响两者特定关系的外部原因与内部作用机理进行梳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以农户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关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农业特征。本部分内容的研究旨在基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传统农业相关背景特征,研究农户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间是否存在特定关系。研究基于卜凯原始农户数据资料,发现当时中国农业农户耕地面积普遍狭小,土地生产率水平低下,且确实存在农户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负向关系。此外,与固有认知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农业中“佃农≠小农”,且完全自给自足式农户占比也比较有限。研究内容二:影响农户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负向关系的外部原因。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在于确定不同规模农户存在土地生产率差异的外部原因,以期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提供政策指导。研究参考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基础模型上分别控制土地质量变量和以劳动力市场与土地租赁市场为代表的要素市场发展程度变量,考察土地质量差异与要素市场发展不完善是否是影响农户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负向关系的外部原因。结果表明,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农土地质量占优,这种先天优势是引发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呈负向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更具政策指导意义的是,当时农户大量存在土地租赁行为,土地租赁市场较为成熟,同时劳动力市场也已经形成,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季节性与长期性转移,但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完善,要素市场仅能弱化,而非完全消除土地生产率负向关系。研究内容三:要素市场发展不完善对负向关系的内在作用机理。本部分研究旨在进一步深入分析以劳动力市场为代表的要素市场发展不完善对农户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间负向关系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从要素市场不完善对不同规模农户劳动力使用情况影响机制入手,说明小农家庭劳动力使用密度更高,且小农单位面积劳动力使用总量占优。随后,结合传统农业相关特点,论证小农以家庭劳动力为主的高密度劳动力使用结构主要表现在更高的复种指数,更多的肥料施用,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作物种植以及对役畜的替代作用,由于传统农业中役畜使用不充分,使其对土地生产率水平影响有限,而复种、肥料施用与劳动密集型作物种植将显着提升土地生产率水平。结合三方面研究内容,得出以下结论:中国20世纪20、30年代传统农业中存在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负向关系;小农经营的土地质量普遍占优,这一先天优势是引发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负向关系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当时以劳动力市场和土地租赁市场为代表的要素市场已经形成,但因市场发育尚不完善进而造成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负向关系;要素市场不完善致使农户间劳动力使用存在差异并通过异质化农业生产行为造成土地生产率差异。因此,单纯从历史意义上来说,本文的研究结论从经济上为后来的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提供支持。同时,本文就传统农业的研究还得出以下若干有益结论:土地租赁行为对土地生产率造成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在有农机设备保证的前提下,劳动力市场发展对土地产出的正向作用在传统农业中已经显现;教育对土地产出、劳动力转移的正向促进作用说明知识和教育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据此,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一、深化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转移;二、活跃创新土地租赁市场,制订公平稳定的土地市场政策;三、继续加大农业技术投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提升。
程钢[8](2013)在《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文中指出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过去60年的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天山北麓乃至整个新疆绿洲发展的缩影。60年间,垦区在一片荒漠和天然绿洲中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区,发展成为一个南接天山、北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大型绿洲经济带,成为建国后新疆后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之一。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垦荒者们从内陆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了优良生物物种,较显着地改变了流域的生物结构,与开发前相比,总生物量大大增加,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石河子绿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片荒漠和荒漠草原被开发成为耕地,人工绿洲替代了广袤的荒漠和天然绿洲,过去分散的古老绿洲斑块联结成片,绿洲面积大幅扩张;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绿洲外缘也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并带来了盐渍化、尾闾湖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污染、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改变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不同程度地增加,林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保持平衡,牧草地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引起系统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0年间,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14.64亿元增加到26.18亿元,52年间增加了78.81%,各项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也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总趋势持续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但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接近临界,绿洲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迫在眉睫。研究发现,过去60年来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是绿洲存在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其利用方式和水平决定了绿洲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就绿洲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几近极限,今后该区绿洲农业开发的方向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绿洲农业生产结构与产业布局,增粮减棉,扩草兴牧,扩园植林,促进农牧结合,优化绿洲土地利用,实现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业开发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措施:创新农地制度,保障生态用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协调兵地关系,实现垦区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燕[9](2011)在《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科技史的发展是与包括农业科学家在内的主体活动紧密相联系的。金善宝是我国现代卓着的农业教育家和科学家,是20世纪研究中国小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从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视角研究中国现代农业及农业科技史,可以为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开辟新的视角、丰富研究内容、得到更多启示。金善宝1895年7月2日生于浙江诸暨。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1926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农艺系。1930-1932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作物育种学习和研究。1933年回国,曾任浙江大学副教授,中央大学、江南大学教授兼农艺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南京农学院院长,华东农林部副部长,南京市副市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等。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金善宝是这一代农业科学家代表,他的活动经历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社会历史条件影响,对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的成长过程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具有内在关联和规律性特征。金善宝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几十年,为我国培养了众多知名学者和卓越的农业科研人员。他为南京农业大学的发展发挥了特别的作用。金善宝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我国的小麦科学事业,他为我国的小麦育种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作出了卓越贡献。从云南小麦的发现和研究、中国小麦品种的分类和分布区域的研究、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到小麦科学理论的总结与创新等,每前进一步,都树立了中国小麦科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他和他的同事们撰写的小麦论着及其它文章,公开发表的已达百余篇(部)。在实践中,他亲自选育的小麦品种“中大2419”,在我国20多个省(市、区)推广,种植时间长达40年之久,推广面积最高年份达7000余万亩。由他主持研究、育成的春小麦品种“京红号”、“中字号”,曾在我国部分春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大量种植。金善宝率先在我国小麦杂交育种中采用异地加代的方法,“南繁北育”、“异地加代”后来成为我国作物育种中普遍采用的方法。金善宝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在农业科技政策、农业科技管理、农业科技普及与推广等方面有着自己深切的体会、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任中国农科院院长期间,为农科院科研条件的改善、为科技队伍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对全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他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响,积极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为国家制定、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科技政策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做出了重要贡献。金善宝提倡并力行重视历史、立足现实的治学之道,开辟并推动了农业遗产研究、现代农学家研究等。金善宝灵活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科学研究方法,在长期的科技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农业科技价值、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科技创新及农科教相结合等思想观念,都是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宝藏。金善宝是中国传统农学向现代农学转型过程中的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在一个世纪的生命中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他的一生,集中体现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金善宝少年时代生活的艰辛和早年丧父的磨难,炼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童真,培养了金善宝对自然的依赖和热爱的感情;他自幼热爱劳动,培养了他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精神;农民的疾苦和农业生产的落后,强烈地激发了他的求知和改善农村状况的愿望;而勤奋学习得到的扎实基础知识和他对影响农作物生长的诸多因素的观察记录,则是他日后大展宏图的“本钱”;他始终有着对祖国执着的热爱之情,以平凡而高尚的工作真正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那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敦厚正直、朴实无华的品质,是我国农业科技人员永远学习的楷模。金善宝几十年如一日,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为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正如他自己所说,“也许,在你走过的路上,你所洒下的汗水和留下的足迹,就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成长的道路。”
史君卿[10](2010)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技术效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近几年粮食连续丰收,供需基本平衡,但随着将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耕地的减少,我国的粮食供需有可能出现较大的缺口,提高粮食产量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我国耕地面积的增加有限,只有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才能满足这种需求。影响粮食单产增长的诸多因素大概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要素投入,二是技术进步,三是技术效率。现阶段靠要素投入来提高产量的潜力有限,技术进步在短时间难以有所突破,因此,研究我国粮食作物尤其是在我国粮食产量中占相当比重的玉米和小麦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我国粮食单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Battese和Coelli,1995),对改革开放30年来玉米和小麦这两大主要粮食作物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同时对不同地区之间粮食作物的技术效率差异进行了分析,寻找我国地区间生产技术效率的发展变化规律。另外,结合对河南省周口市小麦生产的实地入户调查资料,分析了周口市最近两年(2008年和2009年)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技术效率的因素及其提高技术效率的方法。通过对玉米和小麦技术效率和生产弹性的分析,发现:1.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玉米和小麦的生产技术效率分别为86%和76%,技术效率提高的潜力分别为14%和24%。2.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呈现出波动中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呈现出波动中不断上升的趋势。3.各地区玉米和小麦的技术效率存在着显着的差别,主产区的技术效率高于非主产区的技术效率。另外,在玉米生产中,技术效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区分别是东北和西部地区;在小麦生产中,技术效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区分别是东部和东北地区。4.玉米和小麦投入的产出弹性均小于1,其中,玉米投入的产出弹性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小麦投入的产出弹性基本上呈逐年下降趋势。5.玉米单产水平的提高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小麦单产水平的提高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高。通过对玉米和小麦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在玉米生产中,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比例与技术效率呈正相关,而灾害率、人均GDP和时间趋势变量与技术效率呈负相关。在小麦生产中,有效灌溉比例、人均GDP和时间趋势变量与技术效率呈正相关,而人均播种面积和灾害率与技术效率呈负相关。在对玉米和小麦两大粮食作物技术效率的历史发展轨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河南省周口市入户调查资料,对最近两年周口市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1.周口市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较高,平均技术效率为83%,同时,不同县城和乡镇的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2.周口市小麦投入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其中土地的产出弹性为1.0193。表明周口市小麦生产总体水平处于投入规模报酬递增状态。3.在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中,务农比例、小麦是否是主要种植品种和灾害率是影响小麦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而户主性别、受教育年限、小麦出售比例和家庭年收入则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微弱。
二、优质春麦98的特点及其重要生产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春麦98的特点及其重要生产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TaBAHD的克隆与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小麦品质重要性状及其影响因素 |
1.2 小麦籽粒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的结构及其功能特性 |
1.3 小麦籽粒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与BAHD基因密切相关 |
1.4 小麦籽粒TaBAHD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标记开发 |
1.5 表达分析、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
1.6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小麦TaBAHD-B1及TaBAHD-D1 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标记开发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重组蛋白表达及条件优化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 基因编辑及突变体鉴定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标记开发 |
6.2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6.3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基因重组蛋白表达及表达条件优化 |
6.4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 基因编辑及突变体鉴定 |
6.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021年5月作者简历 |
(2)利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定位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麦赤霉病的流行与危害 |
1.2 小麦抗赤霉病遗传研究进展 |
1.2.1 赤霉病抗性分类 |
1.2.2 连锁作图 |
1.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2.4 Fhb1的图位克隆 |
1.2.5 Fhb7的图位克隆 |
1.2.6 农艺性状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 |
1.3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进展 |
1.3.1 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
1.3.2 美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
1.3.3 加拿大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
1.3.4 欧洲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
1.3.5 CIMMYT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
1.4 SNP标记技术 |
1.4.1 高通量SNP检测技术 |
1.4.2 基于PCR的 SNP检测技术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小麦赤霉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接种菌液制备 |
2.1.3 赤霉病抗性鉴定 |
2.1.4 基因型分析与质量控制 |
2.1.5 数据统计、群体结构与关联分析 |
2.1.6 分子标记开发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表型变异 |
2.2.2 标记分布与群体结构 |
2.2.3 赤霉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2.4 优异等位基因地理分布 |
2.2.5 抗赤霉病位点对株高和生育期的影响 |
2.2.6 QFhb.hbaas-1AS、QFhb.hbaas-5AS和 QFhb.hbaas-5AL的标记开发 |
2.2.7 候选基因预测 |
2.3 讨论 |
2.3.1 赤霉病抗性的表型变异 |
2.3.2 QFhb.hbaas-2DL的应用价值 |
2.3.3 QFhb.hbaas-1AS对开花期和株高没有影响 |
2.3.4 QFhb.hbaas-5AS、QFhb.hbaas-5AL和 QFhb.hbaas-7DS可能是新位点 |
2.3.5 Fhb1在中国应用现状与展望 |
2.3.6 本研究发现的抗病位点可能抗病机制 |
第三章 扬麦16/中麦895DH群体赤霉病抗性QTL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表型鉴定 |
3.1.3 基因型分析 |
3.1.4 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 |
3.1.5 分子标记开发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表型变异 |
3.2.2 连锁图谱 |
3.2.3 抗赤霉病QTL |
3.2.4 控制株高、花药外露率、开花期的QTL及其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 |
3.2.5 所含QTL个数与赤霉病抗性的线性回归 |
3.2.6 抗赤霉病QTL QFhb.caas-5AL和 Qfhb.caas-3BL的标记开发 |
3.2.7 抗病QTL候选基因预测 |
3.3 讨论 |
3.3.1 扬麦16和中麦895赤霉病抗性的遗传基础 |
3.3.2 株高、花药外露率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 |
3.3.3 QFhb.caas-3BL可能与花培57-2中3BL QTL为同一位点 |
3.3.4 QFhb.caas-6AL与 QFhs.fal-6AL位置相近 |
3.3.5 QFhb.caas-4AS和 QFhb.caas-6BS可能为新位点 |
3.3.6 QFhb.caas-5AL与 Vrn-A1 连锁 |
3.3.7 所检测位点赤霉病抗性的可能机制 |
3.3.8 抗赤霉病QTL潜在利用价值 |
第四章 抗赤霉病基因Fhb1标记开发与品种检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赤霉病田间接种鉴定 |
4.1.3 PFT、HC和 His基因的等位基因分析与标记开发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PFT等位基因分析与特异性标记 |
4.2.2 HC和 His的等位基因及Fhb1 诊断性标记 |
4.2.3 PFT与 His基因单倍型抗性 |
4.2.4 我国小麦品种(系)Fhb1鉴定及溯源 |
4.3 讨论 |
4.3.1 Fhb1功能基因标记 |
4.3.2 接种方法对试验的影响 |
4.3.3 Fhb1在我国小麦育种的利用 |
4.3.4 苏麦3号在黄淮麦区的育种利用 |
4.3.5 黄淮麦区抗赤霉病育种建议 |
第五章 抗赤霉病种质筛选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农艺性状评价 |
5.1.3 产量试验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WAPS群体中综合性状优异品种(系) |
5.2.2 扬麦16/中麦895群体优异DH系产量表现 |
5.2.3 扬麦16/中麦895群体优异DH系农艺性状 |
5.3 讨论 |
5.3.1 赤霉病抗源选用 |
5.3.2 筛选的抗赤霉病种质的利用价值 |
5.3.3 南北品种杂交的潜力和应注意的问题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土改复查运动 ——以山西省孝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宏观研究 |
(二)区域研究 |
(三)山西地区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四、论文主要结构 |
第一章 初期土改 |
一、改革背景 |
(一)地理环境 |
(二)社会环境 |
二、初期土改成效与失误 |
(一)改革成效 |
(二)晋绥土改与“左倾”错误 |
第二章 运动前奏 |
一、基础性社会变革 |
(一)肃清残余 |
(二)取缔邪教 |
(三)加强政府纪律 |
二、初期土改遗留问题 |
(一)组织涣散 |
(二)内部矛盾 |
三、复查运动政策依据 |
(一)两极分化严重 |
(二)政治调查提纲 |
(三)封建势力阻挠 |
第三章 运动进行 |
一、准备工作 |
(一)制定法规 |
(二)发动民众 |
(三)干部整训 |
(四) 整顿组织 |
二、复查任务 |
(一)查田、查阶级 |
(二)严惩不法地富 |
三、补偿群体 |
(一)补偿中农措施 |
(二)补偿工商业者措施 |
四、颁发土地证 |
第四章 发展社会生产力 |
一、解决代耕问题 |
(一)代耕矛盾 |
(二)建立长效机制 |
二、扩大互助组规模 |
(一)互助组存在问题 |
(二)扩大互助组规模 |
(三)互助组与“爱国丰产”运动 |
三、提升抗灾能力 |
(一)扩大水源 |
(二)保持水土 |
四、新技术推广 |
五、水利民主改革 |
(一)旧有水利制度 |
(二)民主改革 |
第五章 运动成效 |
一、政治经验与教训 |
(一)运动中的右倾 |
(二)纠左防右对策 |
(三)澄清组织 |
二、经济成果显着 |
(一)提高农业生产力 |
(二)互助规模扩大 |
(三)工商业规模扩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4)2008-2018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与育种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情况、制约因素、对中国小麦生产的贡献 |
2 东北春麦区主栽品种特点、类型及应用情况 |
3 东北春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逆境及品种抗病性 |
3.1 东北春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及品种抗病性 |
3.2 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逆境及品种抗逆性 |
4 东北春麦区小麦育种历史、主要育种单位及育种方法 |
4.1 常规杂交育种 |
4.2 辐射诱变育种 |
4.3 单倍体育种 |
4.4 光温生态育种技术 |
4.5 品质改良技术 |
4.6 矮败群体轮回选择技术 |
4.7 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
5 展望 |
(5)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研究资料和研究现况 |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人口变迁 |
第一节 明代人口的变化 |
一、明初大规模移民推动人口增长 |
二、明中后期人口呈下降趋势 |
第二节 清代的人口起伏 |
一、清前期人口的恢复性发展 |
二、乾隆四十一年至咸丰三年间人口的滞胀 |
三、同治兵燹后的人口骤减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 |
一、明代的“西番”人口 |
二、清代的少数民族人口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农牧业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 |
一、明代农业的西向拓展 |
二、清代农业一体化的完成 |
三、传统农作物结构的变化 |
四、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化与水利设施的兴修 |
一、农业技术与生产工具的进步 |
二、明代水利工程的创修 |
三、清代水利渠网的完善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
一、明代官营养马业的勃兴 |
二、清代官营养马(驼)业的延续 |
三、明、清民营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 |
三、少数民族手工业的延续 |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萌芽 |
一、洋务运动背景下的近代工业 |
二、清末的“新政实业” |
第三节 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
一、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 |
二、外部因素推动下的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商业进展 |
第一节 明代链条式的经贸模式 |
一、国家掌控下的茶马贸易 |
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朝贡贸易 |
第二节 清代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 |
一、流通商品种类的多元化 |
二、民族贸易推动商业市场形成 |
三、商人群体对商贸交流的促进 |
四、商路的开辟与贸易圈的建立 |
第三节 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从“重农抑商”向“重农重商”的转变 |
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对民族贸易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
第一节 地域社会的变化 |
一、行政区域的扩张与编户齐民 |
二、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
三、商人及手工业阶层的壮大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变革 |
一、军民共处与新村寨聚落的形成 |
二、由俭入奢的消费观念 |
三、丰裕多元的衣食品类 |
四、日益丰富的城乡生活 |
第三节 族际间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熏染 |
一、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 |
二、土官的“向化”现象 |
第四节 文化教育与风气开通 |
一、明代文教的兴起 |
二、清代文教的继续推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青海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历史、危害及传播 |
1.2 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变异研究 |
1.3 条锈菌分子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
1.4 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 |
1.5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青海省小麦条锈菌越夏调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条锈菌在晚熟春麦上的越夏调查 |
2.2.2 条锈菌在自生麦苗上的越夏调查 |
2.3 讨论 |
第三章 青海省小麦条锈菌越冬监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供试小麦品种 |
3.1.1.2 供试田块 |
3.1.2 条锈菌越冬系统调查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海拔高度间小麦条锈菌越冬情况 |
3.2.2 小麦冬前发病的菌源量对条锈菌越冬的影响 |
3.2.3 环境条件对小麦条锈菌越冬的影响 |
3.2.3.1 气象条件 |
3.2.3.2 地形条件对条锈菌越冬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条锈菌标样的单个夏孢子堆孢分离及扩繁 |
4.1.3 条锈菌群体基于毒性表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3.1 菌系毒性鉴定 |
4.1.3.2 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 |
4.1.4 条锈菌群体基于微卫星标记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4.1 小麦条锈菌夏孢子DNA提取 |
4.1.4.2 PCR反应体系与扩增程序 |
4.1.4.4 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5 条锈菌群体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5.1 KASP标记序列PCR反应体系与扩增程序 |
4.1.5.2 数据分析 |
4.1.6 高空气流风场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青海小麦条锈病越冬菌系在区域流行中的作用 |
4.2.1.1 条锈菌群体基于毒性表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1.2 条锈菌群体基于微卫星标记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1.3 条锈菌群体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1.4 基于高空风场数据流行区菌源传播的分析 |
4.2.2 青海冬、春麦小麦条锈病菌源交换关系 |
4.2.2.1 条锈菌群体基于毒性表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2.2 条锈菌群体基于微卫星标记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2.3 条锈菌群体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2.4 基于高空风场数据流行区菌源传播的分析 |
4.2.3 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分析 |
4.2.3.1 条锈菌群体基于毒性表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3.2 条锈菌群体基于微卫星标记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3.3 条锈菌群体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1.4 基于高空风场数据流行区菌源传播的分析 |
4.2.4 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的年度间时空变化分析 |
4.2.4.1 菌系毒性基因分布频率分析 |
4.2.4.2 菌系毒性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
4.3 讨论 |
第五章 青海、甘肃小麦条锈病菌源传播关系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条锈菌标样的单个夏孢子堆孢分离及扩繁 |
5.1.3 条锈菌群体基于毒性表型的遗传分析 |
5.1.3.1 菌系毒性鉴定 |
5.1.3.2 条锈菌群体遗传分析方法 |
5.1.4 条锈菌群体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4.1 小麦条锈菌夏孢子DNA提取 |
5.1.4.2 PCR反应体系与扩增程序 |
5.1.4.3 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5 条锈菌群体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分析 |
5.1.5.1 KASP标记序列PCR反应体系与扩增程序 |
5.1.5.2 数据分析 |
5.1.6 气象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青海、甘肃秋季菌源传播关系研究 |
5.2.1.1 条锈菌群体基于毒性表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1.2 条锈菌群体基于微卫星标记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1.3 条锈菌群体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1.4 基于高空风场数据流行区菌源传播的分析 |
5.2.2 青海、甘肃春季菌源传播关系 |
5.2.2.1 条锈菌群体基于毒性表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2.2 条锈菌群体基于微卫星标记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2.3 条锈菌群体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1.4 基于高空风场数据流行区菌源传播的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青海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的分布与鉴定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青海小檗分布调查与种类鉴定 |
6.1.2 小麦条锈菌冬孢子接种小檗测试 |
6.1.2.1 小麦条锈菌冬孢子采集 |
6.1.2.2 小檗接种苗培养 |
6.1.2.3 萌发的小麦条锈菌冬孢子接种小檗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中国小麦条锈菌CYR32和CYR33的毒性和基因型多样性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材料 |
7.1.1.1 供试菌系 |
7.1.1.2 鉴别寄主 |
7.1.2 试验方法 |
7.1.2.1 标样单孢分离与扩繁 |
7.1.2.2 菌系在近等基因系及辅助鉴别寄主上的毒性鉴定 |
7.1.2.3 菌系夏孢子DNA的提取 |
7.1.2.4 SSR分析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CYR32和CYR33在近等基因系及辅助鉴别寄主上的毒性特征分析 |
7.2.2 CYR32和CYR33的基因型特征分析 |
7.3 讨论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农户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关系 ——基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传统农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假说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说 |
1.3 实证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实证分析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关于卜凯农村社会调查 |
2.2 关于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关系 |
2.2.1 文献回顾 |
2.2.2 文献述评 |
2.3 关于引发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负向关系的原因 |
2.3.1 文献回顾 |
2.3.2 文献述评 |
2.4 关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业与农村 |
2.4.1 文献回顾 |
2.4.2 文献述评 |
3 研究背景 |
3.1 数据与样本概述 |
3.2 近代中国传统农业描述 |
3.2.1 耕地面积与土地所有权 |
3.2.2 土地生产率水平 |
3.2.3 劳动力使用 |
3.2.4 家庭特征 |
3.3 农户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4.1 理论基础 |
4.1.1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
4.1.2 农户行为理论 |
4.1.3 “过密化”理论 |
4.2 分析框架 |
4.2.1 不同规模农户土地生产率差异外部原因分析 |
4.2.2 要素市场不完善对负向关系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 |
5 不同规模农户土地生产率差异外部原因研究 |
5.1 土地质量差异 |
5.1.1 理论模型与变量选择 |
5.1.2 土地质量差异及其对土地生产率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
5.1.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2 要素市场发展 |
5.2.1 要素市场变量说明 |
5.2.2 要素市场发展及其对土地生产率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
5.2.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要素市场发展对负向关系的内在作用机理 |
6.1 要素市场不完善与劳动力使用 |
6.1.1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
6.1.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2 劳动力“自我剥削”与土地生产率 |
6.2.1 劳动力“自我剥削”的主要表现形式 |
6.2.2 “自我剥削”与土地生产率 |
6.3 本章小结 |
7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全文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绿洲与绿洲农业研究 |
1.3.2 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
1.3.3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系统论 |
2.2 农业生态学 |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2.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
2.3.3 生态系统服务的特性 |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
2.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
2.4 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
2.4.1 公共物品 |
2.4.2 外部性 |
2.4.3 市场失灵 |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 |
3.1 石河子垦区地形地貌特征 |
3.2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特征 |
3.3 石河子垦区气候条件及特征 |
3.4 石河子垦区生物资源概况 |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
4.1 历史时期新疆屯垦及石河子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况 |
4.1.1 汉代—新疆屯垦的肇始 |
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屯垦的持续 |
4.1.3 隋代—新疆屯垦的维持 |
4.1.4 唐代—新疆屯垦的兴盛和古石河子地区屯垦的开启 |
4.1.5 五代和两宋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社会生产形态 |
4.1.6 元代屯垦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
4.1.7 明代—新疆屯垦活动的消寂 |
4.1.8 清代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
4.1.9 民国时期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
4.2 建国后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 |
4.2.1 创办军垦农场(1950—1954) |
4.2.2 国营农场发展壮大(1955—1966) |
4.2.3 停滞徘徊阶段(1967—1975 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业开发 |
4.2.4 兵团撤销(1975 年 4 月—1981 年 12 月) |
4.2.5 稳步发展时期(1982 年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
5.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演变 |
5.1.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耕地的发展演变 |
5.1.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演变 |
5.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
5.2.1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
5.2.3 石河子垦区绿洲种植业生产结构与作物种群结构演变 |
5.2.4 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生产结构与畜群结构演变 |
5.2.5 石河子垦区林业生产结构演变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
6.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规律 |
6.1.1 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 |
6.1.2 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 |
6.1.3 沙漠替代人工绿洲 |
6.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
6.2.1 土壤次生盐渍化 |
6.2.2 水源过度利用,河流断流,尾闾湖干涸 |
6.2.3 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
6.2.4 土地污染 |
6.2.5 湿地减少 |
6.2.6 水土流失加剧 |
6.2.7 草场退化 |
6.2.8 森林面积缩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演变 |
7.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 |
7.2 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7.2.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 |
7.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速率分析 |
7.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
7.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7.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
7.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7.4.1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
7.4.2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
7.4.3 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
7.4.4 敏感性分析 |
7.5 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布局及保障措施 |
8.1 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开发方向 |
8.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
8.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的基本原则 |
8.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
8.3 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保障措施 |
8.3.1 创新农地制度,改善生态环境 |
8.3.2 保障生态用水,维护绿洲生态平衡 |
8.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
8.3.4 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8.3.5 构建绿色 GDP 核算体系,推进资源合理利用 |
8.3.6 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 |
8.3.7 协调兵地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
9.1 本文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9)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存在问题 |
第一章 金善宝生平及社会历史条件分析 |
第一节 金善宝生平及其主要活动经历 |
一、生平概述 |
二、主要活动经历 |
第二节 金善宝科技活动社会历史条件分析 |
一、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 |
二、农业生产实践的迫切需要 |
三、传统农业文化与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 |
第二章 金善宝与现代农业教育 |
第一节 金善宝现代农业教育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培育现代农业科技优秀人才 |
一、"科教兴国"理想的尝试 |
二、现代农业教育家的典范 |
三、建设现代农业科学家队伍 |
四、关爱年轻科研人员 |
第三节 金善宝在南京农业大学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
一、在南京农学院的办学实践 |
二、南京农学院新校址选择 |
三、为"南农"复校所做的努力 |
第三章 金善宝与小麦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小麦品种资源科学研究 |
一、云南小麦的发现与研究 |
二、中国小麦品种分类及其分布区域的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
一、现代中国小麦育种回顾 |
二、"中大2419"等小麦良种的育成与推广 |
三、"中字麦"系列优质小麦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 |
四、南繁北育、异地加代小麦育种方法创新 |
第三节 小麦科学理论的总结与创新 |
一、《中国小麦栽培学》研究与编写出版 |
二、中国小麦品种系谱与品种志研究 |
三、小麦生态研究 |
四、小麦科学其它相关着作和理论研究 |
第四章 金善宝与农业科技政策和管理 |
第一节 农业科技政策的研究和建议 |
一、农业科技政策的内涵和执行主体 |
二、强调农业科学研究的特殊地位 |
三、改善农业科研条件和落实科研人员政策 |
四、呼吁政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
第二节 农业科技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
一、重视农业科技的管理研究 |
二、提倡农业科技协作研究 |
三、提议建立专业与区域农业科研中心 |
四、农业科研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
第三节 农业科技推广与普及 |
一、农业科技要直接面向农业生产 |
二、农业科技的推广体系建设 |
第五章 金善宝与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 |
第一节 金善宝对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的研究与传承 |
一、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高度重视 |
二、中国小麦史研究 |
三、中国现代农学家研究 |
第二节 金善宝与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建设与发展 |
一、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建立 |
二、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事业的发展 |
第六章 金善宝的科学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
一、理论联系实际 |
二、面向社会实践与科学问题确定科研选题 |
第二节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与科学实验 |
二、科学研究的历史方法 |
第七章 金善宝的现代农业科技思想 |
第一节 为农服务的农业科技价值思想 |
一、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
二、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作用 |
第二节 系统辩证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思想 |
一、农业科技发展受外部因素的制约 |
二、农业科技发展受内部因素的制约 |
三、农业科技知识的积累 |
第三节 科技创新思想 |
一、求真务实 |
二、开拓创新 |
三、开放学习 |
第四节 农科教结合的教育理念 |
一、农科教结合教育理念的形成 |
二、农科教结合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
第五节 中国农业哲学探索 |
一、农业科技史与农业哲学 |
二、《农业哲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
结语评价与启示 |
一、金善宝在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史上的历史地位 |
二、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金善宝年谱 |
附录二: 金善宝论文、论着、演讲文稿一览 |
附录三: 金善宝小麦科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成就 |
一、育成的小麦品种 |
二、育种资源与方法 |
三、小麦学术着作 |
四、学术荣誉和奖励 |
致谢 |
在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 |
(10)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技术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关系研究 |
2.1.1 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2.1.2 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
2.2 技术效率理论 |
2.2.1 技术效率的定义 |
2.2.2 技术效率的度量 |
2.2.3 研究技术效率问题的意义 |
2.3 技术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 |
2.3.1 参数方法 |
2.3.2 非参数方法 |
2.3.3 SFA 与DEA 的比较 |
2.3.4 常见的生产函数 |
2.4 技术效率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我国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
3.1 玉米的主要类型和区域分布 |
3.1.1 玉米的主要类型 |
3.1.2 玉米的种植区划 |
3.2 我国玉米生产技术发展状况 |
3.2.1 玉米新品种 |
3.2.2 玉米耕作栽培技术 |
3.3 我国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测算 |
3.3.1 理论模型的设定 |
3.3.2 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 |
3.3.3 模型估计结果 |
3.4 估计结果分析 |
3.4.1 玉米生产的弹性分析 |
3.4.2 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
3.4.3 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4 技术效率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
4.1 小麦生产的基本情况及其区域分布 |
4.1.1 小麦种植区划 |
4.1.2 我国小麦生产的基本情况 |
4.2 我国小麦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
4.2.1 小麦新品种技术 |
4.2.2 保墒蓄水与节水技术 |
4.2.3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4.2.4 小麦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4.2.5 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 |
4.2.6 小麦收获机械化技术 |
4.3 我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测算 |
4.3.1 理论模型的设定 |
4.3.2 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 |
4.3.3 模型估计结果 |
4.4 估计结果分析 |
4.4.1 小麦生产的弹性分析 |
4.4.2 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
4.4.3 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4 技术效率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地区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分析——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 |
5.1 调查情况分析 |
5.1.1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
5.1.2 样本农户的区域分布 |
5.1.3 样本所处区域的基本情况 |
5.1.4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
5.1.5 农户家庭的其他特征变量 |
5.2 变量选取与描述 |
5.3 研究假说 |
5.3.1 关于投入要素的研究假说 |
5.3.2 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说 |
5.4 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
5.4.1 模型的设定 |
5.4.2 模型估计结果 |
5.5 估计结果分析 |
5.5.1 小麦生产的弹性分析 |
5.5.2 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3 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改革开放以来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高于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 |
6.1.2 改革开放以来玉米和小麦主产区的技术效率要高于非主产区的的技术效率 |
6.1.3 改革开放以来玉米和小麦生产的总弹性都偏低,但生化类投入弹性很大 |
6.1.4 地区间弹性的高低主要是由劳动力弹性的不同而造成的 |
6.1.5 有效灌溉比例和灾害率是影响玉米和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 |
6.1.6 玉米和小麦的单产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技术效率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 |
6.1.7 典型地区河南省周口市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整体水平较高 |
6.2 建议 |
6.2.1 加强农田灌溉体系建设,增强灌溉能力 |
6.2.2 加强自然灾害防范体系的建设,增强抗灾能力 |
6.2.3 加大农业投资、加强农村建设和提高农民收入 |
6.2.4 进一步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中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 |
6.2.5 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走内涵式的生产道路 |
6.2.6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布局作物品种 |
6.2.7 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6.2.8 适当加大生化类投入,发挥其在产出增加中的重要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优质春麦98的特点及其重要生产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TaBAHD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 战帅帅.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利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定位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开发[D]. 朱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3]土改复查运动 ——以山西省孝义县为例[D]. 董俊江. 山西大学, 2019(01)
- [4]2008-2018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与育种概况[J]. 赵丽娟,宋维富,车京玉,杨雪峰,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5)
- [5]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D]. 陈亮. 兰州大学, 2019(08)
- [6]青海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研究[D]. 姚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7]农户耕地面积与土地生产率关系 ——基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传统农业的研究[D]. 于敏捷. 南京农业大学, 2015(12)
- [8]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D]. 程钢.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9]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D]. 李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10]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技术效率分析[D]. 史君卿.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