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与课程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范哲超,米媛婷,丰洪微[1](2021)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全面展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热点和发展状况,文章采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上的1177篇文献,借助文献分析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与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运用统计分析、共现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文献从发文年代、作者、期刊、关键词等角度做全景式描绘,构建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知识图谱,揭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热点主题以及演化趋势。
刘子腾[2](2021)在《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匹配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新发展时期,确立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我国职业教育形成了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迈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与改革,获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当下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与困境。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能力导向培养,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出现了“双向困境”。在学校层面,通过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需要,毕业生需要在企业再次经过长时间培训才能上岗,导致学校学生就业有效性降低;在企业层面,企业无法找到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人,导致企业在急需人才之时常常出现无人可用的情形。这样双向困境的出现,很大程度是根源于高职人才培养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因此,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问题中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出发,一是通过文献及相关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理念、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二是基于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指导下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匹配分析路径。三是以某一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为案例,基于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匹配分析路径的基础上,通过文本与问卷访谈调研分析了案例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培养之间的匹配对接现状,并具体分析了案例院校在课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四个层面的匹配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五是通过结合文献研究与调研数据分析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优化路径与策略:构建“岗、课、证”相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采取项目课程教学改革。
颜云青[3](2021)在《高职《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大力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全面职业农民制度的建立,以达到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的目的”。涉农类高职院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力军,通过扩招生教育扩大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数量。课程是决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虽然新型职业农民课程在不断的改革中得以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类型多为专业课程,缺乏导论类课程,无法使学生对新型职业农民及其能力素质和知识体系进行全面认识。学生兴趣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效果不达标,难以适应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所以开发一门《新型职业农民导论》课程对新时代涉农类高等职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来讲意义重大。课程开发的首要环节是选择适切的课程开发模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了模块化课程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使用模块化课程模式开发的课程有利于培养适应不同岗位并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基于模块化课程模式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导论》课程的开发更有利于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本研究通过调查和访谈,以甘肃省N学院高职扩招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新型职业农民导论》课程需求问卷、《新型职业农民导论》课程满意度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对学生的课程需求和课程实施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新型职业农民导论》课程的开发需求上,学生对三农现状、职业素养等内容需求较多,在教学与评价上,学生对参观调研、小组协作解决问题等教学设计和考试、作业的考评方式比较赞同。在课程的实施效果调查上,学生的课程满意度比较高,课程实施结束后学生的职业意愿和成绩有了显着提升,任课教师的认可程度也比较高,说明《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开发与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导论》课程开发过程和教学实施的反思,本研究归纳出了以下六条基于模块化的新型职业农民课程开发建议:一是以需求分析为基础,促进课程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二是积极参与培训与教研,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三是促进校本教材的开发和课程模块库的建设,提供资源平台;四是积极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促进共同进步;五是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六是构建互助共赢的深度校企合作体系,加强人员流通。
陈雪霞[4](2020)在《中高职贯通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确立,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渐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单轨运行向纵横贯通延伸,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打通升学渠道不仅是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中高职贯通作为中职学生升学的主要渠道,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本研究从中高职贯通培养背景下存在的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入手,通过调查归纳得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边界不清晰、专业课程内容重复与脱节并存、中职教学知识碎片化、校企合作衔接内容狭隘、中职教师缺乏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理论指导等五个具体问题,然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指导下提出求解中高职衔接问题的中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严格按照市场调研→岗位(群)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课程体系构建的路线重构了面向中高职衔接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边界不清晰、缺乏职业教育衔接理论指导的解决提供方法参考,并选取衔接课程《网页界面UI设计与制作》为例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和教学验证,通过明确课程内容在不同阶段要达到的学习水平,设计五个层次递进的完整学习情境设计和评价,为中职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提供了案例参考,最后通过以上课程在中职学校进行教学实施,收集效果评价数据,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指导下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能有效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专业课程内容重复与脱节并存、中职教学知识碎片化问题。本研究在宏观上,构建了“整体规划、梯度推进、贯通培养”的中高职衔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观上,形成了“目标确定-结构规划-教学设计”的三段式课程开发路径。微观上,优化了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推进的课程实施步骤,为解决中高职贯通背景下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与教学提供了方法参考。
乔勇[5](2020)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项目课程《童车设计与制作》开发研究》文中提出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要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进行相应的变化,寻求能支撑未来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这一概念就是“项目”。项目课程是智能化时代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在诉求,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项目教学适合以工作过程来设定课程的框架,符合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可解决中职项目课程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职院校开展项目课程的实践研究已有多年。但是目前中等职业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项目课程缺乏实际产品的针对性,导致了教学脱离生产实际,教育的职业性不显着;课程资源建设缺乏规范性、标准性,导致了课程资源的质量不高,相关资源的复用率不高;课程实施环节缺乏教学理念的探索,导致了授课环节的逻辑过程不合理,理论及实践教学成效不佳。课程成效评估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评估,导致了课程的持续开设及改进不够等问题。如何立足于地方产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开发为可实施的教学项目;如何建设课程资源以保障课程实施的顺利开展,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如何开展企业人员、其他专业教师等共同参与的多方协作式课程开发工作,进而夯实校企合作、促进不同专业间合作。以上诸多问题的深度挖掘成为中职项目课程研究的聚焦点及目标点。从实践中寻求解决之策,研究以嘉兴地区某中职院校开设的《童车设计与制作》(简称《童车》)项目课程开发为例,从课程开发的前期分析、主题确定、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及成效的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1)强化多方协同模式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组建由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校内本专业及跨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团队,并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各有侧重的开展相关工作;(2)课程主题确定的逻辑思路是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依据。核心工作是对选定的工程项目进行工作领域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及职业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将职业能力进行教学化处理,从而形成课程的知识体系;(3)课程资源开发注重规范及全面性。包括编写校本教材、创设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文本性教学资源力求做到规范编写;教学环境应力求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程实践情景,使学生真实感受产品的生产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4)以“构思”、多轮“设计—实现”、“运作”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开展工程项目的教学研究,从而更有成效的培养工程技术性人才。(5)建立课程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为了进一步发挥项目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中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的选择工程项目,即关注工程项目涵盖的知识容量、难易程度及所需的周期长短等;(2)关注工程实践教学氛围的营造。调整传统教室内讲授模式为工作室内研讨模式,紧紧围绕以工程项目研发为主线的研发式教学;(3)重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这需要从学校层面、企业层面进行协作,以此稳步开展教师深入企业的实习工作。
肖渝琪[6](2020)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需要,其中课程衔接是实现两个职业教育层次有效衔接的核心。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新形态,也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新模式,具有跨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和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功能,对深化中高职教育课程内涵衔接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以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为研究对象,从现状探析、国际探寻、比较探究、对策探讨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现代学徒制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积极意义,现代学徒制能促进中高职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三个要素层面的衔接,能保障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质量。通过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概况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进行研究,归纳出课程开发综合联动、课程设置模块递进、课程内容学训合一、课程实施工学交替、课程评价双向多维的课程衔接现状特点,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原因,主要包括课程衔接范围不广、课程衔接管理不畅、课程衔接内容不适。运用文献分析法对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的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相关经验进行梳理,为我国提供参考价值。运用比较研究法,对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现代学徒制课程衔接进行比较探究,从课程衔接的依据、结构和质量保障三个角度,比较分析了在国家职业标准、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衔接手段以及企业参与度、课程评估方面的各自经验。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我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路径的对策与建议,以规范职业资格体系、完善专业目录设置、统一国家课程标准来夯实课程衔接基础;以确定能力培养目标、开发工作导向内容及推行弹性衔接手段来完善课程衔接结构;以组织多元主体参与和开展多样质量评估从而保障课程衔接质量。
王丽军[7](2020)在《中职旅游类专业《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模式,因其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深受职业教育领域关注,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受到极大关注,也是中职学校专业领域课程开发的科学选择之一。将项目课程模式引入中职学校,对丰富中职学校课程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项目课程模式为导向,依托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实践基地,选取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民宿新媒体运营》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课程开发探究。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德尔菲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研究:第一,主要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项目课程、新媒体背景下的民宿营销等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以便更好地掌握项目课程开发的领域和角度。第二,对民宿新媒体运营岗位展开分析。通过访谈民宿企业、梳理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了解岗位的市场需求性,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第三,本环节是研究的重点,主要对《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的开发过程进行详细探索和分析。本文按照项目课程开发的步骤分析了民宿新媒体运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明确职业能力,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编制课程标准,开发出《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同时采用德尔菲法对其中的一个教学案例进行验证,并对出现的不足作出优化和实施建议。第四,总结本文的研究重点、创新和存在的不足。本文将上述四个环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论层次,界定基本内涵,梳理发展现状和理论基础;第二层次是支持层次,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确定奠定基础;第三层次是建构层次,编制详细的课程标准,完成项目课程开发。这三个层次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形成了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本文重点解决三个问题:选择项目课程开发的原因;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探究《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开发的建构。
尹蓉[8](2020)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现场导游》课程开发研究 ——以昆明市L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课程问题一直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沿用学科课程模式,大部分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脱离实际工作,理论与实践分离,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弥补了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缺陷,实践证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具有优势和成效,在我国快速发展推广,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现场导游》作为中职旅游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导游讲解这一重要职业能力的关键课程。由于学科体系束缚,目前该课程偏向理论,围绕导游资格证考试展开。进行《现场导游》课程改革是培养和提高导游讲解能力的重要途径。昆明市L校是一所旅游中等职业学校,本研究以昆明市L校导游服务专业《现场导游》课程为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进行开发实践。以期改善《现场导游》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探索中职旅游类专业课程改革思路与方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深入了解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及开发线路。通过企业需求、工作任务调查研究以及学校内课程调查,分析《现场导游》课程特点与现状。论述工作过程导向对该课程设计的适用性,具体描述导游讲解典型工作任务,进而设计《现场导游》课程。通过教学案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行动导向教学较传统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满意度,提升能力。在一系列研究后,提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保障措施。
孙竹[9](2020)在《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培养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力量。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充分体现了后备军的重要作用。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作为我国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在其发展中依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其中,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岗位需求就存在着一定的系统性偏差,例如缺少通过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分析所得出来的与能力对接的课程总体与单元模块目标;缺乏匹配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能力模块内容。从宏观层面来看,产生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课程;从微观层面来看,是由于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高端定位与具有学科化倾向的课程不统一造成的。本研究课题基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进行中职数控专业主干课程《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旨在更好地促使学生所学专业能力有效过渡为岗位职业能力,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职责相衔接。本课题在对能力本位课程以及数控专业课程教学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问卷辅助访谈的调查研究方法对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数控一线生产岗位实际需求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其次,通过走访数控相关企业,了解数控市场人才需求,总结数控工作岗位群,并深入生产一线与行业骨干、一线员工进行密切交流归纳出数控铣床操作员岗位的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进而在岗位一线实践专家的指导下,依据职责与任务转化为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接着对职业专项能力进行职业认知、通用能力、特定能力、关键能力、拓展能力五个能力维度的结构化分析,转化出课程总体目标和能力导向模块目标,确定匹配于五大能力模块的课程内容,进而完成课程内容组织关系分析,并以轮廓类零件编程与铣削为范例进行具体内容开发说明,最终形成课程内容实施路线及其评价方法;最后,本研究以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为例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进一步提出实施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内容的教学实施建议,为中职数控专业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邓宏[10](2020)在《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历经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繁荣与发展,从而改变了以往学校课程单一化发展的局面。但是,回顾和总结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状况,总体上还存在着“数量多、质量低、效果差”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当前乃至未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系统分析和阐述了PDCA模型理论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应用;阐释了校本课程质量提升的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以L小学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运用PDCA模型理论,通过采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等,以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学校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系统层面,即宏观层面的学校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中观层面的跳绳运动单元课程开发、微观层面的跳绳运动课堂教学,从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进四个环节要素,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本研究结果显示,一是课程计划阶段(PLAN),涉及到课程方案研制工作的质量和课程方案文本内容的质量两大方面,其一,提升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是前提,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五大方面:1.建立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增强研究的实力;2.增强团队研究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3.建立质量提升运行机制,持续提升《方案》研制质量;4.加强课程审议制度建设,提升《方案》审议工作质量;5.增加研制工作时间,保证《方案》内容质量。其二,是提升《方案》文本内容的质量,它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六大方面:1.明确课程开发理念,理清课程设计思路;2.立足体育核心素养,构建跳绳运动课程目标体系;3.立足基础性和发展性,构建学段跳绳运动内容体系;4.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5.明确课程评价标准,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方法;6.建立课程管理机制,保障课程实施质量和效果。二是课程实施阶段(DO),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建立教师共同体,协同提升单元教学质量;2.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培养教师工匠精神;3.以行动研究为路径,持续提升单元教学质量;4.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单元教学质量。三是课程评价阶段(CHECK),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要建立质量监控制度体系,具体来说,1.建立监督组织机制,明确职责分工;2.明确检查流程,全面收集信息;3.建立检查制度,加大过程监控。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质量评价的力度,具体包括:1.建立课程评价质量提升运行机制,提高评价内容的科学性;2.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体育素养发展;3.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发展。四是课程改革阶段(ACTION),主要涉及到如下两大方面:一是检查与评价报告,完善标准和制度;二是优化改进措施,推广应用成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是系统推进、环环相扣、阶梯上升的过程;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关键;三是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四是课程审议制度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最后通过总结反思,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一是运用PDCA模型理论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管理体系;二是基于PDCA模型理论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机制;三是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策略。
二、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与课程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与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三、分析结果 |
(一)文献年度发文量演变情况 |
(二)学术群体分析 |
1. 高产作者及分布情况 |
2.作者共现网络分析 |
(三)期刊发文量分析 |
(四)关键词分析 |
1. 高频关键词 |
2.基于关键词的前沿热点探测 |
3.基于关键词的主题演进趋势 |
四、结语 |
(2)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匹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引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
1.1.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困境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文献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等职业院校 |
2.1.2 课程体系 |
2.1.3 岗位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CBE理论 |
2.2.2 胜任力理论 |
2.2.3 工作分析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发展与建设现状分析 |
3.1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基本理念 |
3.1.1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内涵 |
3.1.2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特点 |
3.2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发展历程 |
3.2.1 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 |
3.2.2 职业分析导向课程体系 |
3.2.3 学习理论导向课程体系 |
3.2.4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 |
3.3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3.3.1 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成果 |
3.3.2 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分析路径 |
4.1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关系 |
4.1.1 岗位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是岗位能力培养的关键 |
4.2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分析路径构建 |
4.2.1 能力本位教育视角下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理念 |
4.2.2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分析框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性分析的案例研究 |
5.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构建分析 |
5.1.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与岗位分析 |
5.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对应岗位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分析 |
5.1.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构建 |
5.1.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岗位能力结构表 |
5.1.5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岗位能力结构表验证与分析 |
5.2 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性现状调查设计 |
5.2.1 调查目的与思路 |
5.2.2 调查方式与范围 |
5.3 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性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5.3.1 用人单位访谈调研结果分析 |
5.3.2 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性总体分析 |
5.3.3 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性具体分析 |
5.4 匹配性问题分析与建议 |
5.4.1 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行业趋势匹配性需加强 |
5.4.2 专业方向课程存在差距 |
5.4.3 课程内容需要适时调整与更新 |
5.4.4 教学实训环节与企业生产实际存在差距 |
5.4.5 课程教材内容存在滞后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路径与策略 |
6.1 构建“岗、课、证”相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
6.1.1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 |
6.1.2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 |
6.2 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
6.2.1 强化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
6.2.2 加强校企资源共建与共享 |
6.3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
6.3.1 促进教材改革与提升教材质量 |
6.3.2 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库与师资力量建设 |
6.4 采取项目课程教学改革 |
6.4.1 进行项目课程开发 |
6.4.2 加强项目教学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高职《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及培育现状 |
(二)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现状及改革需求 |
(三)N学院扩招及其课程建设现状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设计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新型职业农民课程开发 |
二、模块化课程开发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开发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课程开发需求分析 |
(一)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
(二)职业能力需求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四)课程需求调查 |
三、课程开发原则及理念 |
四、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开发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内容 |
三、教学设计 |
四、课程评价 |
五、课程教学案例——法律与政策常识 |
第五章 《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实施研究 |
一、教学对象 |
二、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
(一)学生课程满意度较高 |
(二)学生测试成绩显着提升 |
(三)学生职业意愿显着增强 |
(四)教师调查效果良好 |
三、小结 |
第六章 新型职业农民模块化课程开发策略 |
一、以需求分析为基础,促进课程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
二、积极参与培训与教研,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
三、促进校本教材的开发和课程模块库的建设,提供资源平台 |
四、积极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促进共同进步 |
五、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
六、构建互助共赢的深度校企合作体系,加强人员流通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高职贯通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关工作过程导向的研究述评 |
1.2.2 有关中高职贯通的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中高职贯通 |
2.1.2 电子商务专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工作过程系统化 |
3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衔接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电子商务专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调研 |
3.1.1 电子商务企业调研设计 |
3.1.2 调研结果及分析 |
3.2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向高职衔接的现状调研 |
3.2.1 调查设计 |
3.2.2 调研结果及分析 |
3.3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以及启示 |
3.3.1 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
3.3.2 调研结果对本研究的启示 |
4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
4.1 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
4.1.1 专业人才规格定位 |
4.1.2 专业岗位群确定 |
4.1.3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4.1.4 行动领域归纳 |
4.1.5 学习领域转换 |
4.1.6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
4.2 课程体系内涵阐述 |
4.2.1 整体规划 |
4.2.2 梯度推进,贯通培养 |
4.3 课程体系实施策略 |
4.3.1 优化学习情境设计 |
4.3.2 搭建技术支撑平台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网页界面UI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 |
5.1 课程目标确定 |
5.1.1 典型工作任务整合 |
5.1.2 课程目标设计 |
5.2 课程结构规划 |
5.2.1 典型工作过程分析 |
5.2.2 课程单元结构设计 |
5.2.3 学习情境设计 |
5.3 课程教学设计 |
5.3.1 教学分析 |
5.3.2 教学策略选择 |
5.3.3 教学实施设计 |
5.3.4 教学评价 |
5.4 课程设计评价 |
5.4.1 专家对课程设计的评价 |
5.4.2 学生对课程设计的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中职《网页界面UI设计与制作》课程实施 |
6.1 教学准备 |
6.1.1 软件准备 |
6.1.2 硬件准备 |
6.2 课程实施 |
6.2.1 实例一:项目功能和层级梳理 |
6.2.2 实例二:首屏设计与制作 |
6.3 实施效果 |
6.3.1 中职学生衔接课程知识结构更趋完善 |
6.3.2 中职学生衔接课程专业能力显着提升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以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 B 面向毕业生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面向在校生的调查问卷 |
附录 D 电子商务岗位名称、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项目课程《童车设计与制作》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CDIO工程教育理念 |
1.3.2 项目课程 |
1.3.3 基于CDIO模式的中职项目课程开发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 |
2.1 课程开发必要性分析 |
2.1.1 提升创新设计型人才培养质量 |
2.1.2 培养地方产业紧缺技能型人才 |
2.1.3 提升专业化精品课程建设质量 |
2.2 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2.2.1 宏观政策支持 |
2.2.2 地方企业配合 |
2.2.3 学校制度支持 |
2.3 成立课程开发团队 |
第三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的确定 |
3.1 课程内容确定的过程 |
3.2 童车项目合理性分析 |
3.2.1 基于学习兴趣的考虑 |
3.2.2 基于知识领域的考虑 |
3.2.3 基于难易程度的考虑 |
3.3 童车工作任务的分析 |
3.3.1 童车就业岗位及工作领域分析 |
3.3.2 童车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
3.4 童车课程目标的确定 |
3.4.1 校内师资及设备分析 |
3.4.2 学生认知特点分析 |
3.4.3 教学化重构确定课程内容 |
第四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资源开发 |
4.1 课程标准开发 |
4.1.1 课程的定位及设计思路 |
4.1.2 课程目标 |
4.1.3 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 |
4.1.4 教学实施建议 |
4.2 校本教材开发 |
4.2.1 校本教材开发现状 |
4.2.2 《童车》校本教材的开发 |
4.3 其他辅助教学资源开发 |
4.3.1 其它辅助资源建设内容及思路 |
4.3.2 《童车》辅助资源的建设 |
第五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实施与评价 |
5.1 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案 |
5.1.1 明确课程实施方案 |
5.1.2 明确教学评价方案 |
5.2 课程实施的过程 |
5.2.1 构思阶段(C) |
5.2.2 设计阶段(D) |
5.2.3 实现阶段(I) |
5.2.4 运作阶段(O) |
5.3 教学成效评价 |
5.3.1 教学过程性考核 |
5.3.2 教学阶段性及终结性考核 |
第六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保障建设 |
6.1 课程的师资保障 |
6.1.1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 |
6.1.2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
6.1.3 确定任课教师梯队 |
6.2 课程的教学环境保障 |
6.2.1 理论教学环境 |
6.2.2 实践教学环境 |
6.3 课程的教学设备保障 |
6.3.1 教学设备配备原则 |
6.3.2 《童车》教学设备配备 |
第七章 《童车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成效评估 |
7.1 明确课程的评估指标 |
7.1.1 课程评估原则 |
7.1.2 课程评估指标 |
7.2 课程成效评估过程 |
7.2.1 设计调查问卷 |
7.2.2 调查过程及数据收集 |
7.3 数据分析及结论 |
7.3.1 主观性调查结果分析 |
7.3.2 客观性调查结果分析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及不足 |
8.1.1 研究的结论 |
8.1.2 研究的不足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8.2.1 学生综合能力的均衡培养 |
8.2.2 教学项目容量的合理规划 |
8.2.3 地方典型企业的有效参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
1.1.2 完善的课程衔接体系是核心诉求 |
1.1.3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高职课程衔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现代学徒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总体述评 |
1.4 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现代学徒制 |
1.5.2 中高职课程衔接 |
1.6 相关理论基础 |
1.6.1 认知心理学 |
1.6.2 布鲁纳螺旋式课程理论 |
1.6.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章 现代学徒制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意义 |
2.1 现代学徒制促进中高职课程要素的衔接 |
2.1.1 促进职业知识传授,实现知识要素衔接 |
2.1.2 促进职业技能培养,实现技能要素衔接 |
2.1.3 促进职业素质教育,实现素质要素衔接 |
2.2 现代学徒制保障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质量 |
2.2.1 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跨界整合 |
2.2.2 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
第3章 国内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 |
3.1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概况 |
3.2 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特点 |
3.2.1 课程开发综合联动 |
3.2.2 课程设置模块递进 |
3.2.3 课程内容学训合一 |
3.2.4 课程实施工学交替 |
3.2.5 课程评价双向多维 |
3.3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课程衔接范围不广 |
3.3.2 课程衔接管理不畅 |
3.3.3 课程衔接内容不适 |
第4章 国外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经验 |
4.1 英国中高职课程衔接介绍 |
4.1.1 英国中高职教育概况 |
4.1.2 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的中高职课程衔接 |
4.2 德国中高职课程衔接介绍 |
4.2.1 德国中高职教育概况 |
4.2.2 以“双元制”为基础的中高职课程衔接 |
4.3 澳大利亚中高职课程衔接介绍 |
4.3.1 澳大利亚中高职教育概况 |
4.3.2 以“新学徒制”为基础的中高职课程衔接 |
第5章 国内外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经验比较分析 |
5.1 课程衔接的依据比较 |
5.1.1 国家职业标准 |
5.1.2 专业设置 |
5.2 课程衔接的结构比较 |
5.2.1 培养目标 |
5.2.2 课程内容 |
5.2.3 衔接手段 |
5.3 课程衔接的质量保障比较 |
5.3.1 企业参与度 |
5.3.2 课程评估 |
第6章 我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路径的对策与建议 |
6.1 制定标准定位,夯实衔接基础 |
6.1.1 规范职业资格体系 |
6.1.2 完善专业目录设置 |
6.1.3 统一国家课程标准 |
6.2 革新课程体系,完善衔接结构 |
6.2.1 确定能力培养目标 |
6.2.2 开发工作导向内容 |
6.2.3 推行弹性衔接手段 |
6.3 引领科学治理,保障衔接质量 |
6.3.1 组织多元主体参与 |
6.3.2 开展多样质量评估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中职旅游类专业《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
2.民宿产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 |
3.项目课程利于中职学校专业教育发展 |
(二)研究内容与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发展 |
2.国内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研究 |
3.新媒体背景下的民宿营销研究 |
4.文献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 |
1.《民宿新媒体运营》课程 |
2.项目课程 |
3.课程开发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理念 |
1.理实一体化理念 |
2.做中学基本理念 |
(二)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理论框架 |
1.联系论 |
2.结构论 |
3.综合论 |
4.结果论 |
(三)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1.联系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2.结构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3.综合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4.结果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四)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步骤 |
1.市场需求调研 |
2.工作任务与能力分析 |
3.课程标准编制 |
4.项目教学设计 |
5.教学资源开发 |
三、民宿新媒体运营岗位分析 |
(一)市场需求调研 |
1.民宿行业调研 |
2.新媒体行业调研 |
3.市场调研结论 |
(二)民宿新媒体运营岗位分析 |
1.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
2.典型职业能力提取 |
四、中职旅游类专业《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开发 |
(一)课程标准编制 |
1.课程思路的设计 |
2.课程目标的确定 |
3.课程内容的选择 |
4.课程标准的编制 |
(二)项目教学设计 |
1.项目教学设计的内容 |
2.项目教学设计的案例 |
(三)教学资源开发 |
1.教学资源的类型 |
2.教学资源的开发思路 |
五、《民宿新媒体运营》教学案例分析 |
(一)教学案例选择 |
(二)教学案例设计 |
(三)教学案例可行性论证 |
(四)教学案例优化 |
(五)教学案例实施的建议 |
1.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
2.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3.注重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原则 |
4.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
5.学生应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
6.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竞赛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现场导游》课程开发研究 ——以昆明市L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家时代背景及政策背景 |
二、旅游业人才需求及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地位 |
三、中等旅游职业院校课程状况及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优势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 |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 |
三、研究现状总结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课程与课程开发 |
二、工作过程与工作过程知识 |
第二节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 |
一、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内涵 |
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改革创新 |
三、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基本路线 |
第三节 教育学理论基础 |
一、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情境学习理论 |
第三章 中职导游服务专业《现场导游》课程相关分析 |
第一节 中职导游服务专业《现场导游》课程特点 |
一、《现场导游》课程是培养导游讲解综合能力的课程 |
二、《现场导游》课程是导游资格考试面试科目 |
三、《现场导游》课程是导游服务专业的双证课程 |
第二节 中职导游服务专业《现场导游》课程现状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二、教师访谈结果 |
三、《现场导游》课程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工作过程导向对中职《现场导游》课程的适用性 |
一、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与中职学生智能类型更匹配 |
二、工作过程导向使《现场导游》课程更适应岗位需求 |
第四章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现场导游》课程方案设计 |
第一节 导游讲解行动领域分析 |
第二节 课程目标及课时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时 |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 |
第四节 学习情境设计 |
一、学习情境一:导游语言训练 |
二、学习情境二:导游讲解方法与技巧训练 |
三、学习情境三:沿途导游讲解 |
四、学习情境四:定点景点导游讲解 |
第五节 课程教学实施及考核评价建议 |
一、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
二、考核评价建议 |
第五章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现场导游》教学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教学设计及实施 |
一、教学分析 |
二、教学过程 |
三、考核评价 |
第二节 教学实施效果与反思 |
一、教学实施效果 |
二、教学反思 |
第六章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现场导游》课程实施保障措施 |
一、建立制度保障 |
二、健全校企协同机制 |
三、提高教师素质 |
四、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
五、编制校本学习教材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导游服务专业企业人才需求访谈提纲 |
附录B 导游从业者访谈提纲 |
附录C 中职《现场导游》课程现状问卷调查(学生) |
附录D 中职《现场导游》课程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技术路线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研究内容 |
2.研究创新点 |
二、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 |
1.课程模块 |
2.能力本位相关概念 |
3.《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1.CBE课程理论 |
2.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
3.博比特的现代课程论 |
4.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
(三)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理论范式 |
1.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一般原则 |
2.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协助团队 |
3.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步骤 |
三、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
1.调查对象 |
2.问卷设计 |
(三)调查信息的收集与数据分析 |
1.学生问卷情况分析 |
2.教师访谈情况分析 |
3.企业调研情况分析 |
(四)调查结果总结与分析 |
1.课程存在问题 |
2.问题解决途径 |
(五)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四、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方案 |
(一)数控工作岗位分析 |
1.确定所要分析的数控岗位群结构 |
2.明确数控铣床操作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 |
(二)数控铣床操作员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
1.依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确定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 |
2.数控铣床操作员职业能力结构化分析 |
(三)课程目标的确定与编制 |
1.课程总体目标的确定 |
2.能力导向下课程培养模块目标的确定 |
(四)课程内容选择、组织及其关系分析 |
1.课程内容的选择 |
2.课程内容的组织 |
3.课程内容组织关系分析 |
4.知识本位课程内容与能力本位课程内容的对比 |
5.课程内容开发范例 |
(五)课程内容的实施与评价 |
1.课程内容的实施 |
2.课程内容的评价 |
五、基于能力本位的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课堂教学案例 |
(一)教学实施前端分析 |
1.教学条件准备 |
2.教学指标分析 |
(二)教学实施设计与分析 |
1.资讯阶段 |
2.计划阶段 |
3.决策阶段 |
4.实施阶段 |
5.检查阶段 |
6.评价阶段 |
(三)教学实施相关建议 |
1.增加教师教学监控力度,健全教师教学一线管理 |
2.面向学生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能力成长过程 |
3.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提高学生的行动力 |
4.加强教学材料处理,促进师生教学互动的协调性 |
六、结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现状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四 数铣加工方向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五 数控行业企业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六 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教学设计 |
附录七 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加工工作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效度和信度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校本课程开发 |
(二)PDCA模型 |
(三)质量提升策略 |
(四)跳绳运动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状况 |
(一)课程开发的研究状况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状况 |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状况 |
三、PDCA模型在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 |
(一)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 |
(二)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学改革研究 |
(三)运用PDCA模型探索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
(四)PDCA模型在体育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 |
四、跳动运动的研究状况 |
(一)关于跳绳运动的定位研究 |
(二)关于跳动运动的功能研究 |
(三)关于跳绳运动的类型研究 |
第三章 PDCA模型理论及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 |
一、PDCA模型理论 |
(一)PDCA模型的内涵 |
(二)PDCA模型的特点 |
二、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 |
(一)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范围 |
(二)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设计 |
三、校本课程质量评价 |
(一)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内涵 |
(二)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
(三)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
第四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方案(PLAN)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
一、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质量提升策略 |
(一)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分析 |
(二)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提升策略 |
(三)学校课程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 |
二、跳绳运动单元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质量提升策略 |
(一)跳绳运动单元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分析 |
(二)单元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提升策略 |
(三)单元课程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 |
第五章 L小学跳绳运动单元课程实施(DO)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
一、“小绳王·反摇争霸赛”单元课程实施过程及分析 |
(一)第一轮单元课程实施行动研究及分析 |
(二)第二轮单元课程实施行动研究及分析 |
二、单元课程实施质量提升策略 |
(一)建立教师共同体,培养团队工匠精神 |
(二)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建立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 |
(三)以行动研究为路径,持续提升单元教学质量 |
(四)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系统提升单元教学质量 |
第六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评价(CHECK)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
一、单元课程实施质量的监控策略 |
(一)建立监控组织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
(二)明确检查流程,全面收集信息 |
(三)建立检查制度,加大过程监控 |
二、单元课程实施结果的质量评价策略 |
(一)建立课程评价运行机制,提高评价内容的科学性 |
(二)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状况 |
(三)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状况 |
第七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改进(ACTION)策略 |
一、检查与评价报告,形成制度和标准 |
(一)检查与评价报告的方式 |
(二)形成标准和制度 |
二、优化改进措施,推广应用成果 |
(一)立足常态化机制建设,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
(二)加强电子课程资源包建设,形成可推广的成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是系统推进、环环相扣、循环上升的过程 |
(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关键 |
(三)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 |
(四)课程审议制度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
二、反思与展望 |
(一)反思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按姓氏首字母先后排序)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其他 |
二、外文文献(按首字母的顺讯排列) |
后记 |
四、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与课程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 范哲超,米媛婷,丰洪微.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5)
- [2]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匹配性研究[D]. 刘子腾.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3]高职《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 颜云青.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中高职贯通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研究[D]. 陈雪霞.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7)
- [5]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项目课程《童车设计与制作》开发研究[D]. 乔勇.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6]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比较研究[D]. 肖渝琪.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7]中职旅游类专业《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开发研究[D]. 王丽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现场导游》课程开发研究 ——以昆明市L校为例[D]. 尹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D]. 孙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D]. 邓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